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8:18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1

广泛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方针政策,让广大农牧民和社会各界理解、关注、支持和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保证改革顺利实施的前提,对能否如期达到改革工作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增资扩股工作,如果广大农牧民不了解中央、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给予的关心和政策扶持,看不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广阔前景,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投资入股的积极性。因此,各地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以有利于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为宗旨,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加大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目的、重大意义、国家及自治区政府给予扶持政策的宣传。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已下发了《赤峰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宣传方案》(赤农信改办〔〕7号),将在3、4月份间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有计划地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宣传报道。各地区要按照方案的统一部署做好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为全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全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宣传工作以旗县区为主进行,各旗县区农村信用联社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密切协作,利用新闻媒体及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由市银监分局和市金融办主办,市委宣传部协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已于3月12日举行,演出着重宣传农村信用社多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地位,塑造农村信用社良好行业形象。

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采取以下宣传方式:

一是在《赤峰日报》、市广播电台开辟《关注农村信用社改革》专栏,刊发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知识;二是与市电视台合作,制作12期各旗县区农村信用社备耕春耕时节支农专题报道;三是请市银监分局和人民银行负责人在市电视台就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内容举办专题访谈。

二、依法合规做好增资扩股工作

按照《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实施方案》的要求,目前我市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根据当前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就有关问题要求如下:

(一)增资扩股既是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争取国家资金扶持政策的必须步骤。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资金支持,均以旗县为单位予以考核审批。因此,各地区一定要树立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的机遇意识,提高对增资扩股工作的认识,强力推动增资扩股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工作中,不但要认真执行《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实施方案》、银监会《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3号)等文件规定,同时,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关于转发〈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实施与考核细则〉的通知》(赤银办发〔〕21号)中对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计划申报、审查、审核及专项票据申请和兑付流程均做了详细规定,必须严格按照细则规定的增资扩股工作程序进行。制定增资扩股计划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各地政府,特别是具体负责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作为改革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准确掌握政策。

(三)目前增资扩股工作的重点一是各地改革领导小组要督促农村信用联社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尽快制定增资扩股计划,银监局旗县监管办和人民银行旗县支行要全面介入到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中,加强工作指导,协助农村信用社在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中做好工作,少走弯路,尽快把增资扩股计划报送自治区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呼市中心支行审批。同时,各地区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计划的制定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农牧民收入水平和信用社经营情况及深化改革的要求进行,量力而行、瞻前顾后,合理确定增扩股金数额,不得制定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增资扩股计划。二是在增资扩股工作具体实施前,必须根据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经理事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同意,并征求旗县监管办和人民银行旗县支行意见后,报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审核,经市银监分局、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

(四)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优势,协助农村信用社做好增资扩股工作。根据部分旗县区增扩股金任务较重,依靠农村信用社自身努力很难完成的实际,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优势、协调优势和群众工作的优势,确保各地增资扩股计划的顺利完成。对暂不具备分红能力的信用社,各旗县区政府要力争拿出一定的财政扶持资金,帮助信用社进行股金分红,但分红必须严格按照银监会、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根据自身的经营水平、盈利状况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合理确定分红比例和相应的分红方式。不能超越自身和当地财政承受能力,承诺过高分红标准。

三、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欠力度

降低不良贷款既是转换经营机制,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此改革获得国家政策扶持的要求。因此,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协助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

(一)对县乡两级财政及政府部门借款,旗县政府要制定明确还款计划,纳入财政预算,分期分批予以偿还。

(二)对县乡政府所办企业欠款,特别是由于企业转制造成贷款被悬空或虽然以物抵债仍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的,县、乡政府应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予以落实。

(三)对村级欠款或村办企业欠款,要责成有关村组限期偿还,可通过拍卖、出租荒山、荒地、林木或机动土地等多种形式偿还信用社的贷款。

(四)对各级党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干部拖欠信用社贷款的,要限期偿还;对确有能力偿还却故意逃废信用社贷款的债务人,由各旗县政府组织司法、纪检、公安、工商、财税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实行联合追查、综合制裁,加大依法收贷力度,建立恶意逃废贷款“黑名单”及档案,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实施金融信用制裁等措施予以清偿。

(五)在今后的企业转制过程中,凡涉及到信用社债权的,应及时通知信用社直接参与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转制方案及清算处理,以切实维护好农村信用社的权益。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市委关于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关要求,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问题,近年来,凯里市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由各村党组织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各农民R岛献魃绱头履行社会扶贫责任,把千家万户小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规模生产、抱团发展,使农民真正成为千变万化大市场的主体,提高了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顶层设计推动

绘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蓝图

2016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以及中央、省、州扶贫开发工作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凯里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出台了“1+10+11”扶贫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好当前和“十三五”期间扶贫攻坚工作作了总体规划和部署,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凯里市扶贫攻坚工作的宏伟蓝图,制定了稳步增长的全市村集体经济攻坚提升计划和《凯里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凯里市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工作实施方案》等,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其中,2016年10月,由凯里市农林扶贫工作局牵头组织实施,与凯里市交通建设工程公司签订协议,按照全市86个“空壳村”每村20万元脱壳资金共计1720万元集中入股凯里市交通建设工程公司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按10%比例实行保底分红,分红收益留作村集体收入。目前,每村2万元的分红收益已全部返还至86个“空壳村”,确保“空壳村”2016年达到脱壳收入的最低标准以上。

大力创办合作社

助推村集体经济“腾飞”

依托党建扶贫创办合作社。凯里市委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推进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产业化扶贫、城镇化带动扶贫、精准扶贫、党建扶贫,园区带富、企业带富、大户带富、合作社带富““四线四带四促富”机制,积极发挥党建扶贫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云谷田园”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为平台,创新“党建+农文旅+培训+扶贫”模式,大规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分类开设长训班、短训班、半农半学班、研修生模式班、订单式培训班、劳务输出班、服务式培训班,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0万,整合8个培训部门师资,给学员免费食宿和生活补助,对吸收培训和提供就业的企业给予奖励,对自主创业学员按规定给予扶持,把一大批农民培养成农民合伙人、职业农民,推动创办合作社、形成专业村,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目前,全市累计培训2080人次,其中500人在各园区就业,1300人回乡自主创业,创办合作社12个,带动就业1.8万人,脱贫7000人。如旁海镇将全镇贫困户扶贫资金统一入股到合作社,按照保底分红的方式实行一年两次分红,通过“特惠贷”优惠政策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难题。

依托资产经营创办合作社。对有村级集体资产的“空壳村”,鼓励其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集体现有的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承包、租赁,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鼓励有条件的“空壳村”,将集体资产采取合作、联营、入股等方式联合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投资参股经济实体,增加村集体资本经营收益。如碧波镇朝阳村利用土地面积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适宜以种植四季花卉、四季水果的优势,采取“政府统领”“村集体+协会+农户”的形式,建设花卉水果休闲观光旅游基地,通过协会向群众收取适当的管理费作为发展基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万潮镇采取将集体土地流转的方式,成立了万潮镇成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依托资源开发创办合作社。在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以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形式,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村域内土地、森林、水面、产、旅游等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产业,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条件下,通过吸引资金,以村企联建或独自开发的形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如大风洞镇青杠林村党支部依托“美丽乡村”计划,创办“凯里市轻乐苑种养殖合作社”,积极引导贫困户种植西瓜、蔬菜等农作物,并将其纳入合作社共同管理。同时,依托青杠林乡村旅游基地,进一步打造集蔬果采摘、钓鱼、烧烤、游泳为一体的农家山庄,实现“大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相渗透融合,进一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双脱贫”。

依托产业带动创办合作社。鼓励村级组织围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六个百万工程”或优势产业,创办、领办种植、养殖、加工等实体项日,带头创办、领办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把农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形成规模优势进入市场,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如大风洞乡探索“四村一体”模式,大风洞、青杠林、龙井坝、双江等4个村,共同投入72万元联合成立风青井江种养殖合作社,实施油茶产业化种植项目,把36户贫困户纳入项目实施范围,现在共种植600亩6.6万株,以后所获收益20%帮扶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致富;三棵树镇紧紧抓住大健康产业发展契机,联合7家茶叶公司成立贵州省三棵树镇特色茶产业联合会,推行“联合会(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本镇平丰村、格冲村、赏郎村、平乐村、高坡村、小乌烧村、老鸦村(五里坡、高坡、顶罐坡、野朽坡、别对坡“五坡”)约三万亩的荒坡土进行特色茶产业规划,目前已完成特色茶种植2000多亩;旁海镇大溪村鸟笼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凯里经济开发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加快了扶贫经济发展速度。

多措并举显成效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3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委xxxx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xxxx为核心,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着力强交通、促发展;着力优环境,促长远;着力惠民生、促和谐,大力发展城市型经济和旅游经济,加快建设“三个适宜”幸福和美新xxxx。

推进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必须紧扣“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xxxx”的核心任务,力争在20xx年前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分别比xxxx年翻一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过上更体面和更有尊严的生活。

xx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三产”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出口总值增长6%,税收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

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做好“六个着力”。

一、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握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期的机遇,通过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高附加值、高质量、高产出,低资源占用率、低能耗的“三高两低”发展模式。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升级和研发创新工作,重点做好华奇冷转移印花项目和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二是推进品牌创建工作,加强企业外观设计专利的联盟共享和对外保护,支持企业申报广东省名标。重点做好“xxxx红木家具”、“aS”、D&C、“丹奴(dino)”以及“志永达”等品牌的培育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新联商业中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太兴家具作为全市首家红木工业旅游试点单位的带动作用,强化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整合两大行业和传统隆都美食的资源优势,结合岐江夜游的战略机遇,盘活我镇超百万平方米的红木家具展厅、红木雕刻艺术馆、美术馆、卓旗山休闲公园、陆泉沙岛观光农业、安堂古宗祠、石板街等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发展休闲文化游。

(二)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一是加快红木家具文化产业园项目的筹建工作,以中国红木文化街的概念整合发展中式家居装饰品和中式工艺品,进一步丰富红木家具文化产业园的内涵,带动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二是推进西江码头物流项目和广信木材市场建设,鼓励和支持广州渔珠等大型木材市场进驻,积极构建两大行业物流配套体系,完善家具企业从木材采购到家具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三是加快推进国电xxxx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对企业实行集中供热,实现节能降耗。

(三)完善产业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xxxx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整合红木和牛仔技术工程中心、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资源,进一步加强广东省质量监督红木家具和办公家具检验站、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xxxx检测服务站的建设,加快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重点强化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的发展,推进中小微民营企业集群发展,壮大两大传统行业的集群发展水平。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宽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研发、设计、销售等紧缺适用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完善人才信息库,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提升产业文化内涵。以区域品牌的整体概念广泛宣传xxxx红木家具,着力提升“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和“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三个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坚持文化引领是第一支撑,筹备好首届广东省(xxxx)红木家居文化创意大赛,引导和支持太兴和红古轩等企业筹办家具设计大赛,积极开展红木家具“十大”、“十大推荐品牌”以及xxxx市工艺大师的评选工作,对从业者实施文化提升工程,推动企业内涵发展。

二、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一)积极提升区位优势。一是改造提升镇内路网。加快启动兴涌东路延长线工程建设,盘活红木家具文化产业园一带用地。推进中新公路、兴涌路和兴华路升级改造工程,提升镇内路网等级。二是着重打通对外通道。通过加强与相邻镇区的协调,加大投入,重点推进接驳广珠西线和南外环延长线的隆都路、接驳古神公路的翠华路二期、通往南区的大南路等对外通道建设,争取年内完成隆都路的路基建设,谋划好与首条过境高速路的连接,繁荣我镇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卓山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建设工作,改善学生学习

生活环境。二是采取分片推进的方式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工程,更好地发挥污水处理厂作用,强化生活污水处理。三是启动横河水闸建设工程,加大引水冲淤和内河涌整治力度,提高河涌排灌能力和自净能力。

(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加强对企业生产噪音、油漆处理和粉尘收集等环保设施的监管整治工作,降低大气污染。二是启动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轻环境压力。三是落实动态管理机制,严格监管排污企业,持续开展企业烟囱和废水排放整治工作,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站集中供热项目,逐步取代黑烟囱,确保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真正实现碧水蓝天。

三、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完成7096米农路硬底化工程,推进旗北330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陆泉沙等农业小区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走农业高产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二)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社区(村)根据各自区域优势及特点,通过引进花木场等优质农业项目或发展商业项目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优化村级经济结构,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三)创新农村管理新模式。加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和农村一站式办公服务窗口建设,推行“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2+8+n”的社区管理模式,强化农村管理服务,全面推进“秀美村庄”建设。

四、着力抓好社会善治,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一)推进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全民修身行动,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文化广场等镇内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室高标准全覆盖创建工作。弘扬舞龙、醒狮和武术等隆都传统文化,支持社区居民舞蹈健身队的发展,让居民从参与文化活动中修身,在参与修身中获得实惠,提高我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二)发展社会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会的作用,完善弱势群体支助帮扶体系。加快新xxxx医院建设各项前期筹备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强化学前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推进xxxx、南文两所幼儿园创市一级工作,深化开展中小学“四名”工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实施村(居)民自治,进一步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坚持农村发展的事情由村民作主的原则,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快筹建xxxx档案馆,加强镇村档案建设,规范各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发展的功能。

五、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

(一)实施全民治安工程,构建平安xxxx。坚持标本兼治,充分发动群众,形成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推广综治信访维稳系统,进一步规范基层综治工作站运作,加快形成“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大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流动人口联合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三打两建”工作,巩固“三打”成果。完善镇村巡查员联动机制,加强市场经营秩序整顿、消防管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督等各项工作。推进道路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同期规划、同期设计、同步建设。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推进厂企、社区交通安全服务站建设,提高交通管理工作全民参与的广泛性。掌握网络舆论动向,完善突发事件防控处置和应急管理。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进社会融合。(.Com)健全社会保险制度,落实好《xxxx镇整治非法用工工作方案》,通过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构建长效机制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逐步提高企业员工参保率,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落实好积分服务管理,提高新老xxxx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六、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建设务实高效的廉洁政府

(一)深化干部队伍建设年活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落实好《xxxx镇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绩考核实施方案》,通过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机关职能,提高行政效能。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4

自2005年起,中国红十字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加大了在农村开展人道主义救助的工作力度,从关注农民的生命与健康入手,开展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制定《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筹集款物,开展帮助贫困农民参合、为贫困家庭重症患者提供救助、援建卫生院(站)、配备医疗器械、培训乡村医生、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实施健康新村工程等工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民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民函〔2007〕79号)精神,为进一步落实《中国红十字会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参与救助工作试点方案》(红赈字〔2005〕75号)的内容,更好地发挥政府助手作用,继续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中国红十字会与民政部联合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

搞好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十字会在各级政府的支持、指导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以红十字会会员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广大志愿者为服务主体,以农村社区群众特别是易受损人群为服务对象,开展人道服务、宣传培训、募捐救助等关注农民生命与健康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扶贫济困——坚持以解决政府关注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主,为广大农民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人道主义服务。

2.政府支持、突出特色——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根据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选准切入点,开展具有红十字会特色的救助和服务活动。

3.因地制宜、资源共享——根据各地实际和自身条件,依托农村红十字基层组织、农村社区服务站、卫生站(点)和村委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宣传、培训等公益活动。

4.健全队伍、规范管理——在各级红十字会领导下,县、乡红十字会专(兼)职人员负责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建立以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者、村委会及广大村民参与的红十字服务组织,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组织开展服务活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自上而下的红十字救助和服务网络。

(二)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自2008年起,在民政部确定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和部分列入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新农合及医疗救助试点县先行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2010年在全国推开。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重点抓总体规划、示范指导和推广进度,逐步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县(市、区)红十字会重点抓组织管理与具体实施,逐步实现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2.基本目标

(1)2008年,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县(市、区),要争取将红十字会工作列入政府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县(市、区)级红十字会开展这项工作的进度为:东部地区为20%以上,中部地区为10%以上,以后逐年增加10%.西部地区根据实际逐年推开。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可根据需要积极开展试点和推广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根据民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民函〔2007〕79号)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利用现有的博爱卫生站、服务站,创办农村社区服务机构,也可将原有的红十字服务站按照要求进行改造、充实并开展红十字服务活动。

(3)开展“红十字关爱进农家”活动。以村委会和现有的服务站、工作站、活动站、卫生站等为平台,开展保健、咨询、登记、募捐、帮困、扶老、助残等服务。尚无活动基地的可联合有关部门,创造条件开展服务活动。建立志愿者队伍,增强服务技能,改进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发挥红十字会在农村社区的救灾、救护、救助等人道主义的服务作用。

3.主要任务

(1)人道服务

对孤、老、病、残、困等贫困人群进行帮困救助的同时,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便民、利民、助民活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充实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把公益性无偿服务、互低偿服务、市场性有偿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广覆盖的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网络,并且深入持久、稳定地开展下去。

(2)宣传培训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红十字会知识,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红十字事业。进行红十字基本知识传播,开展群众性的卫生健康知识及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同时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参与无偿献血、艾滋病预防、遗体捐献等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使农民增强防病知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改善家庭卫生环境,参与改造村容村貌环境,并且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募捐救助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募捐,将募集的款物用于扶贫济困,并遵照捐赠者意愿,救助灾区灾民和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组织村民开展邻里互助和为贫困家庭献爱心活动。

二、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制度

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支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人道主义社会救助团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将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纳入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农村社区工作的内容,并协调相关部门,为顺利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实现基本目标和总体目标搭建工作平台。

各级红十字会要把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工作规划和方案,落实相关措施,保障工作实效。已经开展这项工作的,要建立健全检查指导、监督保障、总结表彰和定期向政府部门通报的工作制度;尚未开展这项工作的,要制定计划、研究措施,为尽快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创造必要条件。要对红十字会会员、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明确职责,拓宽农村工作知识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把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县乡两级红十字会、村委会、红十字服务基地和驻地军队及各行各业、广大农民群众齐抓共管、协调互动、优势互补的工作关系,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逐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典型引路,逐步推广

推进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制定整体规划和实施计划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以服务困难群体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提高农民应急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的。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要充分利用民政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的优势和红十字会博爱卫生院(站)、服务站、村委会的条件,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试点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集资金,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并加强对服务基地及红十字活动专项款物的监督管理,保证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5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紧盯剩余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以务实的举措、扎实的作风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取得实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组织引领和堡垒作用。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指导。3月10日我街道召开落实《市“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实施方案》若干措施工作党工委扩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专门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执行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及时召开动员会,层层传导,责任落实到位,强化督促指导,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度推进,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多项举措齐发,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一是持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改造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完成45个行政村柜台式综合服务站建设,实现集中办公与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规范达标。二是帮扶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今年我街道*村为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均已建立台账,谋划整顿措施,目前基本转化完成。三是“双报到”活动持续开展,*街道党工委辖17个社区,目前双报到党员数为*,双报到党组织数是*个。自4月起,我街道面向党组织招募*批次,报到并参加活动*批次;面向党员个人任务*批次,8人次,报到并参加活动*人次。党组织报到率为100%,参加活动率94.7%,党员个人参加活动率72.7%。四是擦亮“权力清单”“党旗红”特色党建品牌。持续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全覆盖,在村(社区)层面,深化拓展“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建设科技监督服务平台,推行社区事务“服务清单”制度,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深化“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丰富载体、巩固成果,并逐步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等各领域拓展延伸,让党旗在每个基层阵地都高高飘扬。五是着力提升社区党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已正式建立成功召开2期会议,四级社区网格化管理已形成,辖区内17个社区均已达到500平以上,超过1000平的占6个,达到35%。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社区“大党委”常态长效议事协调机制,切实提高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街道辖区内物业公司26家,均已建立党小组或派驻党建指导员,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六是积极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级经营性资产,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增加村团体经营性收。19年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已完成并验收,20年无集体经济空壳村,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1%,为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二、狠抓基层队伍建设,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领头羊”工程,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已举办2期培训班,近期准备举办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第三期培训,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村书记占比,新增农广校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每个村已完成储备1-2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市级备案管理,提升村“两委”正职的档案管理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好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战略指导员的作用,发挥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全街道包村干部全部到岗驻村,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

三、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培树典型,突出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对疫情防控期间、乡村振兴、遵秦高速征占地、农村资产清欠等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员事迹宣传报道,注重树立先进典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明显。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6

1.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现状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真正焕发活力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村温饱问题,也为农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可知,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农村产业非农化特征明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异军突起,许多村集体资源性资产变为经营性资产和货币资产,如许多城郊耕地全部被征用,农村变身为城中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使是在城镇化浪潮的席卷下,许多农村集体资产如山川、矿产资源等尚未列入集体资产入账范围内,无法给集体带来更多的效益。第二,村企合一。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实体在经营中采用的大都是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村集体组织成员以村委会成员居多,集体组织大事多由村委会左右,由此引发的问题有:村企产权组织缺位,集体资产经营效果不理想,经常会受到村委会人员变动影响,集体资产造益于村民福利的能力有限。第三,集体实业经营能力不高。许多企业公司都不具备公司制企业法人资格,法人组织缺乏严密性,经营运作方式也缺乏独立性。因此,在产生经济纠纷时,由于农村经济时期财产关系非人格化,集体经济没有量化到个人,法院也很少会承认其法人资格。

2.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模式

2.1合作社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避免两极分化,我国农村就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村生产合作社。这种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性质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与公司企业有着本质区别,与公司以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资本联合相比,合作社是以社员公共服务为目的的,其经营所得主要用于社员按股分红和按交易额分红,少数用于农民群众所需的交易公共服务。

当前我国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实践模式为:在农村集体资产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清算股权,按照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办法将股权折股,进行产权登记;调查本村可以享受集体经济成果的对象,以原经济合作社土地资源收入、集体资产积累及社员工作时间,进行股份量化,设置人口股、农龄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有关部门指导下联合起来,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就改革性质、合资方法、折股方式、分配原则、运作管理等问题进行商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改革方案;方案制定后,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最后确定改革方案,并在条件成熟时选举股东代表、召开股东大会,制定股份制章程,组建股份制组织;在方案实施后,及时查漏补缺,完善配套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集体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2.2社区股份合作形式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是一种产权制度改革形式,其对象主要是乡村两级社区的集体经济组织,其改革模式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财产所有的基础上,依照合作制原则、以股份制的形式,将原来所属于社区的集体财产全部量化到个人,让社区成员个人持有股权,以在社区内部成员拥有集体资产的据对所有权和管理权的情况下,合理进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原因有:当前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模糊不清,在集体资产管理上,许多乡村社区实行的都是“归大堆”式的管理方式,即名义上人人都是集体资产的主人,但是人人都不能做主,只有生产大队和个别干部在集体资产管理和核算上有一定的自主权。而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土地纠纷、土地经济收益分配等问题也越积越多,农村干部经济问题和农民越级上访问题极其普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必须明确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股份因素和劳动者的个人财产权,让生产资料真正归劳动者集体所有。

一般而言,农村集体经济施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步骤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机构,成立由乡镇集体经济负责人、乡镇经济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启动改革,并做好改革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意见收集、思想教育、宣传鼓励工作,使乡镇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再次,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小组在考察本地实情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方案,上报乡村集体经济改革办公室审批。乡镇集体经济改革办公室在接到上报后,组织相关成员就改制进行讨论,并将改革方案上报上一级政府,然后由农村合作经济管理部门对其备案,并督促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好资产核算、评估和清查工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上级指导下,对组织内部人口、资产登记、清查,并依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明确投资者和劳动者的产权份额,合理处置原始入社古今和资产份额,将剩余资产按照集体股、劳动贡献等形式进行量化,量化到集体和个人。最后,在改革筹备工作结束后,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召开股东大会,并在董事会和监事会成立后,民主选举成员,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相关文件归档、保管工作。

2.3公司制模式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7

过去十年的红利

过去十年,农信社改革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依靠以下三个方面的红利:

改革红利。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把农信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极大地调动了省、市、县三级政府支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积极性;通过组织模式改革,明确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更好地适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通过产权模式改革,新组建了一批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为优质农信社注入了新的能量。

政策红利。包括中央银行票据资金、税收优惠、政府分红补贴、政府捐赠资产、差异化利率,以及地方政府对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的一些政策支持等。这些政策叠加红利较大,直接的资金资产支持大概占到十年来农信社改善财务状况的一半。

市场细分红利。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金融结构,使得农信社深深扎根于县域和乡镇,并因此造就了农信社独特的人缘、地缘、网点优势。借助这种市场细分,绝大部分农信社在县域金融市场占有最高的市场份额,储蓄存款比重大,头寸稳定,外部竞争压力较小,发展相对平稳。

现阶段,以上三个方面的红利发生了很大变化。政策红利基本没有了(仅税收方面还有一点优惠);改革的红利主要体现为改革形成了新的合力,包括中央、地方政府深化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分层监管,以及经济金融改革释放有利于地方金融发展的能量等等;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农信社凭借网点多、在县域市场份额大、熟悉当地市场等优势,市场细分的红利还可以继续挖掘和培育。

新的红利

下一阶段,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新的红利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增长质量将持续提高,农村贷款需求增强,有利于农信社提高资产质量。广东省最近出台了《关于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相关措施将有利于提升广东省农合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刺激农村金融领域更多的市场需求。

城镇化激发的新需求。城镇化将是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主要的发展战略,农村的城镇化与农业人口转移将创造出许多新的金融需求,促使农合机构通过创新,创造新的金融供给,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

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的新先机。广东省正在实施《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统筹发展城乡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等方面深入开展先行先试活动,这将为广东农合机构带来新的发展红利。

除了以上三个看得见的新红利之外,还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打造新的红利:

差异化监管政策。尽管农信社改革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承担较重的政策性金融任务没有变,大部分农合机构仍然缺乏自主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建议银监部门继续本着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精神,对农合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并呼吁有关部门在财政、货币、税收等政策上给予适当支持,为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省级联社也是监督管理机构,为发挥两个积极性,联合监管是较好的选择。建议进一步明确银监部门和省联社的监管职责、工作范围,实施差异化监管,让农合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

更好地发挥省联社的职能作用。当前形势下,广东省联社选择继续接受省级政府的授权,对全省农合机构实行行业管理。同时,省联社应审时度势,及时转型升级,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以农合机构体系一盘棋统筹改革发展,统领农合机构在发展中转型、在竞争中升级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农合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前、中、后台服务上存在着先天性不足,省联社应统筹研究,帮助解决,发挥人员培训、产品研发、it基础服务、资金清算等集约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营造“小银行、大平台”的联合竞争新优势。

二是联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可以尝试以贷款规模或风险资产为基数,以一定比例提取建立农合机构金融风险应急准备金,发挥“一百家救一家”的优势富集效应,解决单个农合机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8

(一)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年我县新农村建设点75个,其中铺面点46个、自建点29个,总户数3890户,总人口16528人。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认真搞好报点。严格按照选点定点“九步法”的操作要求,较好地完成了2015年选点申报工作。二是科学编制规划。聘请东华理工大学按照“四图一书”标准,完成了75个村点的规划编制。三是广泛发动群众。通过乡村两级组织宣传队的方式,进村入户宣传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宣讲,确保新农村建设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举办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专题培训班。四是启动各项前期工作。农民筹资、“三清三拆”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部分村点已开始实施改水、改厕、改路工作。

(二)强力推进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各地紧紧围绕《__县2015年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迅速行动、扎实工作,文件要求的程序不遗漏,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成立了工作机构。各地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安排了分管领导,落实了专门人员承担日常工作。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地根据县里的方案,研究制定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要求,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范围、推进步骤、具体举措,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遵循。三是召开了各级动员大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专项治理的有关要求层层传达到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全体党员中,充分发动了群众,提高了工作的知晓率和群众的参与度。四是开展了集中治理活动。各地普遍以四月份为集中治理活动月,合理确定集中治理点,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活动,清除了大量存量垃圾,发挥了治理点的示范引领作用。五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垃圾处理设施,购置了垃圾桶和保洁工具,聘请了保洁员,为专项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中__镇、邓家乡、岗上积镇、瑶圩乡、红亮垦殖场与保洁公司签订了外包合同;小璜镇、珀玕乡、杨桥殿镇、马圩镇、王桥镇、红星垦殖场、圩上桥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詹圩镇、瑶圩乡、红光垦殖场建设了垃圾焚烧炉,黎圩镇建设了大型垃圾填埋场;杨桥殿镇购置了11个单价为15000多元的钩臂式垃圾桶,岗上积镇购置了30个单价为8000多元的钩臂式垃圾桶,邓家乡、红亮垦殖场租用了保洁公司的钩臂式垃圾桶。

(三)全力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我县从2012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目前已完成241个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计划。2016年度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

(四)认真抓好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全县共计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款项8029万元,较好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五)全面开展各项中心工作

1、积极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县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掌握动态,排除隐患,化解矛盾;主动做好新农村建设点群众接待工作,做到有访必接,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至今全县无一例因新农村建设工作引发的上访事件发生。

2、主动做好计生工作。我部对计生工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每月按要求到所在社区报表,主动协助社区计生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召开专门会议认真落实目标管理工作职责,单位无违反计划生育人员。

(六)努力做好各项业务工作

1、组织起草了《关于2015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__县2015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__县2015年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关于县领导及县直单位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安排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2、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做好防汛防火等各项工作。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9

新思路新目标新业绩

针对全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曲靖市档案局确立了全市档案事业大档案、大发展、大创新、大服务的“12345”工作思路,即抓住学习宣传工作这一核心;实施由机关档案为重心向农业农村档案为重点转移,由只重保管、达标升级向服务利用转移;搞好业务、作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个建设;做好为上级、本级、下级、社会四个服务;抓好现行公开文件查阅中心、机关“保标”、《规则》巩固、丰富信息资源、档案执法五个重点。新思路的确立,加大了改革创新的力度,使全市档案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办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建设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

曲靖市率先在县(市)区档案馆、机关、企业、科技事业单位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2002年又对实行多年的目标管理进行了修改完善,增添了新的内容:一是以市政府办文件印发档案目标管理奖惩办法,充分体现了政府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表彰的范围加大,除了表彰各县(市)区档案局(馆)和市直单位外,将县(市)区级基层的档案工作者纳入表彰,大大地调动了广大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目标管理采取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计分办法,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创新工作加分幅度增大;四是对后进单位即考核分在60分以下的,由市档案局与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或单位主要领导专题研究整改工作。这些新举措,为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档案目标管理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截止到2003年11月30日全市10个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全部晋升为省一级标准。三年来,全市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有1家晋升国家一级,13家晋升国家二级,10家通过省(部)级复查认定;机关有79家晋升省一级标准,37家晋升省二级标准,45家综合管理达省三级标准;全市公安系统、气象系统档案目标管理在全省第一个实现“满堂红”,劳教所、房地产开发公司档案管理在全省劳教系统、房地产系统率先达省一级、国家二级标准。

强素质树形象聚人心鼓干劲

事业要发展,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针对部分干部职工存在思想不稳、作风不纯、工作不实、办法不多、调研不够、纪律不严、团结不佳、形象不好、廉洁不净等“九不”现象,曲靖市档案局馆于2002年3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为期19天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全体职工坚定信念、明确先进目标、树立先进意识、争创一流工作业绩。通过“三学”活动,在局馆内部营造了一个待客热心、工作开心、办事尽心、相处放心、干心的工作环境,实现了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根本好转,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2003年曲靖市委、市政府在52个执法执收部门开展创建“人民满意服务部门”活动中,曲靖市档案局满意和基本满意占96%,名列第七。

同时,为充分调动局馆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家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多出成果、快出成绩,曲靖市档案局相继出台了《关于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奖励的决定》、《筹集工作经费奖励决定》、《曲靖市档案局(馆)档案宣传工作奖励决定》和《末尾淘汰制》,并对在2003年度受到省部级、市级、正处级部门表彰奖励的先进个人和两年来在国家、省、市级媒体上刊用文章、论文的档案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进行二次奖励,共兑现奖金18000余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一流工作、一流业绩、一流回报”。奖惩机制的出台,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凝聚了人心,鼓足了干劲。

加大档案执法力度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2003年9月8日至12日,曲靖市人民政府对9个县(市)区政府进行了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检查。各县(市)区政府和分管档案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及有关部门的领导接受检查并对该县(市)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和交换意见。

此次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档案工作走上依法治档的轨道,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是引起了各级领导乃至当地党委、政府关注档案工作,并把此次检查作为一件大事认真研究。二是提升了档案部门在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中的知名度,有利于开展工作。三是配齐配强了档案部门的领导班子,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检查后,各县(市)区及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四是加大投入,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2002年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就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健全档案工作机构、加快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档案部门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对县(市)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市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初见成效:市档案馆设立了档案寄存中心、档案信息利用中心、档案鉴定整理中心、档案抢救中心、档案目录中心等内设机构,投入14万元购买了服务器、交换机、品牌电脑、数码复印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刻录机等信息化建设设施设备,组建了局(馆)局域网,完善了信息化采集平台,安装了触摸屏和监控设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沾益县、会泽县建盖了多功能、高品位、现代化水平的全省一流的县级档案馆,并建成了局域网,安装了网络版档案管理软件;其余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增加投入,修缮了档案库房,确保了馆藏的安全,添置了电脑、复印机,组建局域网,改善了办公条件;各县(市)区政府拨给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60余万元,为开创我市档案工作新局面,实现档案馆管理现代化,为曲靖经济建设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档案“下乡”服务“三农”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市、县(市)区档案局,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主题,精心组织,深入农村,扎实工作,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土地承包、税费改革、村级财务、计划生育、农业科技等门类档案的建档工作及村级档案达标升级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截止2003年11月底,全市1602个村(社区)委会建档工作全部结束,在全省第一家画上了圆满句号,村级档案做到了有人管、有房摆、有箱装、有制度。至2004年11月共有321个村(社区)委会达标升级。

二是全省第一家制定了村级档案工作法规性文件,即《曲靖市村级档案工作管理办法》。

三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开展村级建档工作,规范了档案管理,提高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档案意识,农业农村档案在解决土地、山林、房产纠纷,制止群体上访、闹事,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红头文件”与百姓“亲密接触”

全市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从档案工作实际出发,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改革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精心筹建“现行公开文件查阅中心”,把关门搞档案变为敞开大门用档案,使之融入社会、服务群众。截止2003年11月底,全市10个综合档案馆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目前,共接收了1998年至2004年制发的正在执行的各种现行非的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公开文件362个单位46528份。市档案局、麒麟区档案局、陆良县档案局配置、开发管理软件,开展了现行公开文件条目的录入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加大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力度,充分发挥了档案馆对社会服务的功能。

档案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村级合作社分红方案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市委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核心,以优化农村产业布局为重点,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八新一好”为载体,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并举,一切从实际出发、试点先行、整村推进、政策引导、群众参与、整体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启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200*年以朝阳、红星村为试点,启动新农村建设,其余6个村同步实施,到2010年8个行政村全部建设成和谐文明新村镇。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15亿元,年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702元,年递增10%,村级债务全部化解,村集体积累达到50万元以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

三、建设标准

做到“八新一好”

(一)发展新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的村要大力培育优质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监测面积占70%;绿色食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农业结合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农业作业标准化达80%以上;新技术推广应用五项以上;科技示范户10户以上。以养殖为主的村,畜牧业(含水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畜牧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畜牧综合服务室达到标准化;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剩余劳动力转化率达到90%以上;非农经济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

(二)建设新项目

新上产值100万元以上、利润1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个以上。新上产值50万元以上,利润5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以上。

(三)创建新机制

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健全“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农村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四)培育新风尚

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十星级文明户”达50%以上。人民调解组织健全,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社会治安稳定,治保组织、群防群治组织健全,有防火防盗措施,达到平安村标准。无超计划生育问题,无黄、赌、毒行为,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不赡养老人和弃婴现象,无歧视妇女儿童案件。

(五)营造新环境

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营造新的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住房砖瓦化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小区、牧场、大户的畜禽实现舍饲圈养,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生产区、生活区分离;“三围”(围村、围园、围宅)绿化率达90%以上;村内道路宽阔笔直,硬化,石砌边沟;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标准化卫生厕所建户率达90%以上。

(六)创造新生活

按照“生活宽裕”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农民逐步享受国民待遇。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贫困户基本脱贫。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辍学率在1%以下,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面达100%;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医疗急救网络比较完善,农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大病救助,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85%以上;在自愿的前提下,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面达100%,人均2500元;村卫生防保覆盖率达85%,平均灭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实现广播电视、农业信息村村通;电话普及率和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80%和20%;村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

(七)建立新组织

围绕本村优势主导产业,成立各类专业协会,组建党员与农民致富联合体,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建立标准化的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

(八)培养新农民

每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项农业新技术;获绿色证书的农民达10%以上;具有初、中级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达20%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不超过3%;有一名以上大专院校毕业生。

(九)建设好班子

“两委”成员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序。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准,村委会的群众满意率达80%以上

四、主要任务

实施“2111“工程,抓好5项工作

实施“2111”工程,即壮大绿色食品生产和畜牧业两大优势主导产业,扩充组建农副产品加工销售集团,发展村级私营企业,鼓励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构建现代化新型农村产业格局。

(一)实施绿色食品生产和畜牧业进档升级工程

1、绿色食品生产。优化全乡农业种植结构,培育青玉米、蔬菜、果品三大产业。扩充规模,更新品种,增加收入。2006年以鸡兴、红胜、前进、西太村为重点,全乡青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以朝阳、红太、东太、西太村为重点,全乡春、夏、秋菜种植面积6000亩,以朝阳、红星、西太三个果园村为重点,推进果树品种的更新换代进程,确定123苹果、南果梨、520梨为主栽品种,123苹果面积达3000亩,优质梨面积达1500亩,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绿色食品操作规程,组织农民按标准生产,“十一五”期末,全乡青玉米种植面积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123果面积4000亩,梨面积3000亩。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三大产业产值实现0.7亿元。

2、畜牧业生产。充分依托林源牧业有限公司和高金集团两大龙头企业,以现有的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为中心,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牛、猪”经济。2006年以朝阳、仁和、东太、西太、四个养牛小区为重点,全乡肉牛饲养量达4900头,以红胜万头猪场,红星、前进村4个千头猪场为重点,生猪饲养量达3万头。“十一五”期末,全乡肉牛饲养量达1万头,生猪饲养量达5万头。牧业产值实现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二)实施农副产品提质增效工程

充分发挥红星乡企服务中心龙头企业作用,在现有4个杂粮加工厂、30个煎饼加工厂、3个青玉米速冻加工厂、3500亩果树基地的基础上,2006年组织东太村引进500万元新上一处年产杂粮4000万公斤,煎饼200万公斤的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成立加工销售集团,通过扩大规模,改造设备,“十一五”期末,集团下设四个分公司,分别是“青玉米加工销售分公司、杂粮加工销售分公司、煎饼加工销售分公司、果品生产销售分公司,统一使用“聚缘村”品牌,提高包装档次,增加“原”字号产品附加值。产品要从现有占据北方市场的现状下,逐步向南方延伸,销售收入实现1亿元。

(三)实施发展村级私营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工程

利用闲置厂房,闲置土地,面向社会广泛招商,引进环保企业入村,盘活闲置资产增加村级积累。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私营企业,对已形成的朝阳工业小区、红星沙发小区、红星木材加工厂等工、商、运、建、服私营企业要从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宣传,指导,确保全乡私营企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乡各村利用闲置资产新上企业10个,发展个体私营业户120户。“十一五“期末,全乡个体私营业户达1500户,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各村村级积累达到50万元。

(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程

全乡现有劳动力6300人,其中:务农劳动力2000人,其余为剩余劳动力,要不定期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引导型和技能型培训,保证每名剩余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务工技能,引导剩余劳动力到乡镇企业或域外企业就业。2006年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达1000人,输出转移劳动力500人。“十一五”期末,全乡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达90%以上。

抓好五项工作

1、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加大西太、朝阳、红星、红胜4个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力度。计划投资100万元,治理4个小流域侵蚀沟8条,4000延米,砌筑石谷坊100座,土谷坊150座,削坡植树5000棵,从源头上解决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问题。

(2)打井抗旱。计划投资100万元,在全乡8个行政村,无灌溉能力的地块打机电深井15眼,各类小井100眼,灌溉及坐水种面积1万亩。2006年完成鸡兴村青玉米喷灌区项目,灌溉面积1550亩。

2、抓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

以示范园区为导向,不断推动种养殖结构的优化组合。重点规划5个园区。一是鸡兴村青玉米种植园区,面积2800亩;二是朝阳、红星、西太果树生产园区,面积3000亩;三是红太、东太蔬菜园区,面积1300亩;四是朝阳、仁和、东太、西太养牛园区,肉奶牛饲养量2000头。五是红胜、前进、红星4个千头养猪园区。

3、抓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工作

(1)村路改造工作。2006年红星村、红胜村、前进村、鸡兴村计划投资620万元,新修白色路面15.5公里。2007年-2010年,朝阳村、红太村、东太村、西太村计划投资150万元,新修标准化沙石路面15公里。“十一五”末,全乡村级道路全部实现标准化。

(2)沼气工作。2006年全乡8个村计划投资326万元,新建8立方米沼气池980个。“十一五”末全乡完成沼气池建设1200个。

(3)自来水入户工作。2006年争取国家人畜饮水资金30万元,为鸡兴、西太四组、红太村太阳组600户居民安装城市自来水,解决农民吃水难问题,“十一五”期末,全乡自来水入户率达90%。

(4)有线电视、宽带、电话入户率。“十一五”末分别达到95%、20%、80%。

(5)“十一五”期末,农村标准化厕所建设达到90%。

(6)村级道路绿化率达90%,家庭庭院绿化率达90%。

(7)各村设立流动垃圾车,背街、巷道无残存垃圾。

4、抓好农民素质教育工作

按村民组织法,制定村规民约,通过倡新风,破陋习,开展以“五个好”家庭为主题,提高农民素质,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5、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全乡8个行政村要在土地发包、厂房场地发包、变卖、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村级财务支出等重大事项,以会定事,通过召开班子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随时随地进行公开,给农民一个清楚、真正走民主管理之路。

五、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成立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陶忠良、乡长王立山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李霞、副乡长孙绪帮、赵晓光担任,成员由各有关站办负责人和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组成,负责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履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2、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村要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加大力度,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兴起全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