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危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8:51

职业卫生危害篇1

关键词:风险评估量化分级重点监督职业病

基层的职业卫生监督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且执法人员少,如何在卫生监督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笔者曾在基层试验,运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类量化管理,将危害最严重至无危害的企业依顺序划分为a、B、C和D四个等级,D类为无危害的企业,对a类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这样可以提高监督执法的效率,让执法的成本与效果比达到最佳。

1.依据与原则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申报和现场监督检查情况、分类及分级管理的原则,把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对象进行量化评定,建立评定标准,实现职业卫生监督由定性监管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动态管理转变,使执法强度、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较性,为职业卫生进行分类细化监督提供了依据。

2.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的模式

参照《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制定职业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和分类监督管理频率表,按评分表对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逐条对照进行评分,对各项得分进行累加计算。所得分值作为评定被监督单位职业卫生状况的最终依据。分类管理是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情况、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进行划分为不同类别。量化评分采用百分制,有六大项内容,共16个评分要素。下面对这六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2.1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最主要参数,分值60分。

因为职业危害因素是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的最主要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不同,导致职业病的发生的概率与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故应对危害因素进行划分,分为危害严重类与危害一般类。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三条,以下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一)《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二)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三)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对存在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将列为危害严重的企业,除此以外,则划为危害一般的企业。

在此量化项目中,危害严重的企业得分为10分;危害一般企业得60分;无危害企业直接100分(满分),不再参与本表的评分,直接划至无危害企业。

2.2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情况,为扣分项目。

主要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发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综合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判断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因为车间岗位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可能会导致劳动者患上某种职业病,故该项目为倒扣分项目。超标一倍以内为扣10分,超标一倍以上为扣20分,超标两倍以上为扣30分,依次类推,直至扣完全量化表内所有分数为止,但原则上不可出现负分。

2.3无需量化直接划分至a类的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因素:本年度内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本年度内曾被行政处罚的情况。

因为职业病的发病情况直接会体现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有劳动者被确诊为职业病,表明该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且浓度或强度足够大,而且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存在漏洞,职业场所的防护设施未设置或无效,劳动者个人并未配备防护用品。故应以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业病报告卡为准,直接将曾发生职业病的企业直接划为a类企业,以加强对该类企业的监督管理,防止职业病的再次发生。

企业曾经因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被处以卫生行政处罚,这反映了企业的职业病防治的管理现状,表明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差,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日后需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故可以直接划为a类。

2.4是否有对公司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否经过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审核或验收。查看企业能否出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出具的评价报告书,并且是否持有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审核或验收文书,分值为10分

2.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分值为20分

是否按照国家标准设置防护设施(占10分)和给劳动者配备有效的防护用品(占10分)。

2.6职业卫生管理情况(10分),共分为六个评分要素:

(1)是否安排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3分)

(2)是否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3分)

(3)是否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1分)。

(4)是否在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1分)。

(5)是否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分)。

(6)是否有合同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真实情况。(1分)。

3.综合计分,进行量化分级及分类监督管理

对各项目得分情况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总分数。原则是不能出现负分数,扣分项目扣完总分即止。

3.1总得分为0~30分,为危害a类。

职业卫生危害篇2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61-01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效果的要求也趋向于高水平。乡镇卫生院担任着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重任,直接解决我国基层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而消毒供应室是乡镇卫生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预防疾病传染的作用[1]。但是消毒供应室负责人员较少,近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的职业危险因素,指出对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并提供防护对策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岗的13名护士的发生职业危险的次数进行了分析,以及她们提出相关的对策总结,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岗的护士13人,其中正式护士2人,合同制护士11人,平均年龄29.42±7.21岁。所有护理人员均出入过消毒供应室,担任着消毒及消毒供应的工作。正式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的性别、年龄、在岗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本次研究发放问卷13份,回收13份,回收率100%。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危险因素来源。问卷分为两大块,一方面是调查护士所遇到的职业危险的来源,第二方面是护士认为如何防护职业危险,共8个问题,问题一:(1)您在消毒供应室遇到过什么样的伤害,请举次说明;(2)您出入消毒供应室最担心什么;(3)您在消毒供应室受到伤害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什么;(4)您在消毒供应室期间遇到过几次意外;分别是因为什么;问题二:(1)碰到伤害您倾向于怎么解决;(2)您认为卫生院应该如何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3)您认为您自身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4)您认为最好的预防职业危险的对策是什么。将问卷所得答案进行归类整理,问题一的答案按照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归三类。将问题二答案进行整理归类。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ass18.0软件包处理整理好的资料,所得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性,取p

2结果

2.1职业危险因素来源分析

所有护士中,根据问卷显示护士29次因为化学因素(如含酶制剂、含氯消毒剂腐蚀皮肤)对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是所处物理因素(如烫伤、针扎伤)35次,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感染等)24次;正式护理人员和合同护理人员的各项因素次数如下表所示,两组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3讨论

3.1职业危险性讨论

职业危险性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因素的危害,使从业人员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3]。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险因素按照此类也分为三类:(1)化学因素:由于消毒供应室担任角色的特殊性,肩负着全员卫生消毒的工作。尤其在本院,科室需要无菌包需要单独去换,每星期需要更换一次,而且特殊的无菌用包还需要随时进行更换。而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都有一定的腐蚀性、挥发性,会造成护理人员皮肤,呼吸道损害。(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造成的伤害主要有高温烫伤,由于灭菌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本院的灭菌仪器主要有干热灭菌锅、自动清洗消毒机、烘干机等,如果护理人员操作稍微不慎就会烫伤自己,从本文研究也可以看出,合同制护士11人因物理因素造成伤害次数之和有20次,这可能是由于合同制护士操作时不够专业造成。(3)生物因素: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果不慎扎伤自己,而此时针头未经过消毒杀菌灭毒处理,很可能感染到传染性病毒,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生物因素除了一些病毒外,还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这些微生物漂浮在空气中,护理人员吸入后也会造成感染。

本文结果显示正式护士因为生物因素的比例较高可能是由于正式护士的工作量较大,职业责任心较强,经常需要出入消毒供应室所致,而消毒供应室的气流不畅,易造成呼吸感染。而合同制护士物理因素引起的较多,这说明合同制护士的操作技能有待加强。

国内已有许多报道证实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不容乐观[4],所以加强防护势在必行。

职业卫生危害篇3

一、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1.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严格执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督促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建立自主开展职业病防治活动的职业卫生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依法履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切实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2.继续推进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一是开展职业病防治评估工作,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开展职业病防治评估工作,2016年度准备20家企业资料,做好国家总局抽查评估准备,加强对本辖区内企业的指导,如实准备评估材料,认真做好评估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培育先进典型,利用典型引领推动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开展,督促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尽快达标。

3.督促用人单位不断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一是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定期检测评价工作。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日常监测,定期开展检测、评价,并依据检测报告的建议和现状评价的建议认真组织整改,确保有害因素浓度强度不超标。二是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依法开展健康监护工作。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要按国家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台账。2016年,检测评价和健康监护数量同比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检测评价和健康监护要作为纳入执法检查内容。三是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档案,并做到完整、准确。四是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和能力。

4.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预防工作。落实国家卫计委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督促相关用人单位建立健全粉尘防治规章制度和责任制,落实粉尘防治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农民工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和相关权益。

二、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5.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岗位粉尘浓度治理达标”这一主要任务,对辖区内粉尘高危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对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两个行业,要重点推进水泥生产企业包装和装车两个环节的技术升级改造,实现自动化生产。推进石材加工企业集约化、园区化管理,提升石材加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全部淘汰干法作业。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和执法工作

6.突出重点,切实加大职业卫生监管执法力度。按照依法治安和重监管、严执法、抓典型、用重典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通过监督执法,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强生产经营场所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一是结合年度执法计划的编制,确定年度执法的重点。把职业病高发多发、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多、易发生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有新发生职业病病例、有职业病危害群众举报事项的企业列入监督执法的重点,确保监督执法与各项监管工作配套推进。二是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开展暗访暗查和突击检查,严厉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重大隐患和问题、典型违法违规企业要敢于公开曝光,强化震慑和警示作用。三是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各地受警示”,以事故教训推动职业卫生工作。

7.加强和改进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工作。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部署,根据近期国、省会议要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将从事前监管转化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管,特别是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的施工过程监管,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控制和减少建设项目施工期职业病危害。对不履行法定义务、“三同时”走过场、甚至欺骗监管监察部门的建设单位,依法严肃查处。

四、不断夯实职业卫生监管基层基础工作

8.进一步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在去年申报的基础上,分行业、分领域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重点行业,高危行业的企业和单位,必须进行申报,执法检查时要将申报纳入检查内容,要以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突破口,在职业卫生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申报工作计划,加大申报推进力度,特别要提高职业病危害严重、较重及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较多的工业企业的申报率。2016年省、市局将建立申报工作通报制度,定期通报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进展情况。

9.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培训工作。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和职业危害专项治理等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媒体作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活动,引导劳动者关心自身职业健康、知悉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懂得自我防护,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要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做好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接害岗位人员培训工作。

职业卫生危害篇4

一、抓好企业调查摸底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

1、抓好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摸清我县企业数量,行业分布、接触危害人数等底数,建立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数据库。

2、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工作。加强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工作建设,规范安全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管理台账,全年建立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管理台账的企业至少达3家。

二、落实企业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全面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1、企业要设置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落实人员,完善内部培训,监测、体检、建设项目“三同时”评价等管理制度,落实职业卫生管理责任。

2、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47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职业危害现场管理。重点内容一是要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并在易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说明。二是要建立危险行业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并掌握职业危害动态,应急处置各类职业危害事件。三是要建立企业职业危害监督管理制度,有效督促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和使用,确保工程防护设施正常维护和运行。

3、企业要加强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做到一企一档;二是要建立企业员工个人监护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职业卫生档案分为两种形式,即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4、要全面落实《企业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表》制度。要严格按照检查表的内容和要求,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企业职业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遇有重大职业卫生隐患应按规定上报当地安监部门。

三、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在前期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和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总局《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要求,在工作场所规范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职业病危害警示告知制度;落实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在存在粉尘、毒物重点工序、岗位设置集中或局部抽风除尘(排毒)设施,并保证设施正常运转;为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口罩、耳塞、防护服、手套以及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佩戴使用。严厉打击职业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综合治理等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四、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职业卫生危害篇5

一、目的意义

职业卫生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职业卫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要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切实增强职业卫生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强化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力争在今年年底,对全县职业危害严重或者较重的生产经营企业实现监管全覆盖,打造安全健康工作环境,实现从业人员体面而有尊严地工作。

二、指导思想

抓基础,强根本,树典型,齐推进。

三、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要求,2015年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必须基本达到基础建设要求;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力争实现全覆盖;从业人员岗前、离岗前、在岗体检达到100%,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复诊率100%;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应报尽报。实现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100%;力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100%;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现状评价达到80%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机构建设,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1.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工作场所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2.认真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出资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负全面责任。

3.健全职业卫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落实经费保障职卫工作的顺利开展。

4.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5.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职业健康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咨询日等活动,力争普及到所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业。

6.通过不同途径,强化对各行业职业病知识的宣讲,使从业人员知晓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防范要领、严重后果全面了解,提高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相关职卫规定的自觉性。

(1)督促企业完成职工培训1500人次。

(2)深入企业,现场指导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1500人以上。

(三)加强机制建设,确保职卫工作制度化。

7.收集、调研、总结职业卫生工作现状,为修订《县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做好准备,列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8.认真执行职业卫生局际联系制度,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对发生的职业病案件或者对过去遗留问题进行局际联合调查,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9.督促企业在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时,要明确职业卫生工作的相关条款,实现集体告知;与职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明确载入职业卫生相关条款,明确职业危害程度,签发个人职业危害告知书。

10.做好职业病的现状调查,摸清底数,确定重点行业、区域,重点人群,有步骤地做好职业危害的预防工作。做好职业危害种类、危害程度及涉害人员的统计。

11.对确认为职业病的从业人员进行认真核实,掌握基本情况,包括对已经倒闭企业的职业病患者的现状的掌握。

(四)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确保监督到位。

12.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巡查,对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检查不少于1次,对职业危害较重、一般的企业每年进行抽查,力争实现全覆盖。

13.全面规范告知。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的要求,规范职业危害告知牌规格、内容。统一制作警示牌、标识、公告和告知卡。

14.规范职业卫生档案建设,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规范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职卫档案。

15.建设项目“三同时”备案达到100%。按规定做好审查、审核、竣工验收等相关工作。

16.继续做好职业健康体检工作。上岗前、在岗、离岗均要按规定进行体检。

17.职业危害申报、检测和现状评价。职业危害申报应报尽报;对职业危害严重、较重的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达到100%,现状评价达80%以上(主要放在沙厂、石料场、砖厂)。

18.对涉粉尘爆炸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按照《严防粉尘五条规定》和安监总厅管四〔2015〕12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检查。

职业卫生危害篇6

一、目标任务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逐步改善作业场所作业环境,有效控制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今年督促企业完成职业危害因素网上申报10家以上,完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企业2家,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体检50人次,完成职业危害因素企业调查摸底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镇有关部门要督促所属规模以上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制和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2、加大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力度。所有工作场所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必须依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8号)的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监管部门申报职业危害项目。

3、抓好职业健康监护相关工作。按照国家总局第47号令的要求,督促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危害现状评价,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检测、评价、体检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4、规范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总局第51号令),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依法进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5、强化职业卫生行政执法工作。镇有关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凡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突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或发现确诊或疑似职业病类的,及时上报区安委会办公室。

6、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在重点企业和单位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广泛开展职业卫生事项告知活动,督促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贯彻落实工作。

职业卫生危害篇7

【摘要】:目的了解某鞋用粘胶剂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醛、苯、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噪声。其中三氯乙烯合格率为85.7%,其余均为100%。结论该企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生产企业,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以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关键词】:粘胶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胶粘剂是一种涂在界面利用其作用将各种固体材料牢固的粘接在一起的物质,又叫粘接剂或胶合剂,简称“胶”。胶粘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包装、航天航空、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医疗卫生、轻纺、皮革等各个领域。该企业建于2006年,主要从事鞋用胶黏剂生产,目前产品为405万能胶和108粉胶。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四川某鞋用粘胶剂生产企业。

1.2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了解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现场检测对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1.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1.3.1检测项目根据生产工艺,结合现场调查情况确定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粉尘:其他粉尘;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物理因素:噪声。

1.3.2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按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GBZ/t160-2004《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测定方法》。依据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现场调查与检测结果

2.1原辅材料

该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有甲苯、120#溶剂油、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氯丁橡胶、天然橡胶、138增粘树脂、138增粘树脂、松香。

2.2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配料进料搅拌溶解成品包装出库

2.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粉尘:其他粉尘;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物理因素:噪声。

2.4职业病防护设施

该企业只有一个生产车间,主要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方式进行通风排毒。

2.5个人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为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人发放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常用的防护用品有:工作服、防毒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等。防毒口罩防护效率≥95%,基本符合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的要求。2.62.6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6.1粉尘

工作场所共检测3个总粉尘岗位,检测浓度范围0.8~1.3mg/m3,超限倍数均小于2。合格率为100%。

2.6.2化学毒物

化学毒物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检测浓度合格率均达100%,三氯乙烯检测浓度合格率达85.7%。搬运工在成品库房接触三氯乙烯浓度80.1mg/m3,超过接触限值,应引起重视。

2.6.3噪声

该厂主要接噪岗位共4个,合格率为100%。

2.7职业卫生管理

该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卫生规章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如“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等,以明确其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减少、消除职业病危害与事故隐患,保护工人身体健康。该企业还确定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响应等。并督促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工人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

3.结论

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醛、苯、甲苯、三氯乙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噪声。其中甲醛和苯属于高毒物品。通过检测分析,作业场所甲醛和苯的浓度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值。该公司作业场所存在较多有毒物质,考虑这些有毒物质对人体的慢性危害,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的联合作用,此外还应考虑三氯乙烯和低毒类的异戊二烯作用于人体同一器官的联合作用。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判定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

该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应以防毒为主。结合以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该公司关键控制点为生产工在生产车间1#搅拌釜操作位和3#搅拌釜操作位,搬运工在溶剂库房原料堆放操作位和成品库房成品堆放操作位。

4.讨论

经过对该企业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数据以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工人工作环境,保护工人健康,防治职业病,提出以下建议。

4.1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的规定设置警示标识和职业危害公告栏。

4.2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作环境进行日常监测,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对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的作业环境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和减轻职业病危害,并定期公布检测和评价结果。

4.3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建议

根据该企业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该公司作业场所主要存在有毒物质,所以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以防毒为主。建议该企业:

(1)在生产车间安装防毒设施;

(2)在成品库房增加排风扇数量,并保持正常开启;

(3)成品要密封保存,防治逸散,危害工人健康;

(4)确保生产车间生产工严格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

(5)做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工作。

4.4其他建议

(1)因成都地区属于盆地区域,气压相对较低,建议在厂房设计中应注意考虑层高的合理设计,以便达到较佳的通风效果;

(2)选择最佳的送排风设计方案,保证车间的送风量和空气的有效交换率。

参考文献

职业卫生危害篇8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这就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新要求也需要对应全新的措施与模式。职业健康和生产安全是处于生产劳动一线的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只有保障劳动者的安全权益,才能激发劳动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必须承担职业卫生主体责任,为员工构建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本文主要针对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对策;职业病预防

职业卫生是保护社会生产力和劳动者权益,为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服务的重要工程,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生产经营工作的必然需求。企业在从事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形成了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直接危害劳动者的健康,因此必须加以预防。

1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职业卫生工作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健康的重要内容。新职业病危害的不断出现,职业病发病形势日趋严峻,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投入不足,都使得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个问题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识与认识没有到位,国内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片面地将自身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不会重视职业病的危害。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会相应地降低“门槛”,对职业卫生审查不严格,致使一些没有经过职业病评价的项目开工生产。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明明知道该项目有一定的职业危险,且该地区目前还不具备消除危害的措施,但是还是义无反顾地引进,这种状况使得一些地区出现很多没有经过职业病危害控制的项目投入生产,从而导致职业病危害进一步地扩大。

1.2用人单位刻意回避职业危害

如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能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更有甚者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职工不知其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也没有对职工尤其是对进入企业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有关常识以及注意职业危害预防以及自我防护。少数企业已知职业危害因素超标严重,而采取岗位轮换、短时间辞退职工的办法,隐瞒职业危害,逃避职业病防治责任。对于受职业危害而发病的职工,用人单位不愿提供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设置重重障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1.3企业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淡漠

部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明知工作场所有毒、有害,但置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顾,企业配套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甚至有的将防护设施拆毁,自愿在有毒有害环境中拼命加班加点,以牺牲个人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工效与工资,一旦发病后悔莫及。

1.4职业卫生工作监管不到位

就像前文所说,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对于职业卫生的重视程度不足,相比于学生卫生、食品卫生来说,职业卫生的监督力度显得微乎其微。官方数据表明:我国职业病危害检测覆盖率仅为11%。此外,在监督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时,由于卫生部门自身权力的限制,往往会造成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惩罚力度不足,没有起到警示作用等问题,从而致使职业卫生部门在执法时无法做到“有法必依”,严重地削弱了职业卫生部门的公信力。

2如何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要受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作业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会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所有企业都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加强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于该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其职业卫生的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需要制定与健全内部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机制,并且要掌握管理制度的每个流程,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每个生产线中的工序与岗位都会产生什么样的职业病与危害,之后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出属于企业自己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只有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才能够使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运用。

2.2加强宣传教育

企业要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结合本单位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等的学习,使劳动者认识到身边的职业危害,认识到自己可能会患的职业病及不良作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预防职业危害对人体的伤害,拒绝无防护措施的有害作业。同时,促使企业积极主动提供相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设施,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健康。

2.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形象和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除了要舍得在工艺设施上投资,加强工艺改造,减少跑、冒、滴、漏外,更应该关注职工的作业环境。比如通风、采光、采暖、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这些必备的设施必须健全,还应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状况;要按照标准对职工配备相应的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用具,督促职工在工作时正确佩戴和使用。职工健康体检检出职业禁忌证、职业相关疾病或职业病时,要将职工调离原岗位。

2.4加强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及评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卫生机构来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包括上岗前健康检查、离岗健康检查、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健康检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依法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结合实际及时、妥善处理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人诊断,做好职业病人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妥善安置,确保职业病人的权益。

结束语

职业卫生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企业应要加大工作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和管理体系,在隐患排查治理、职业健康监护、宣传教育培训和劳动防护用品等方面,全面提升企业的职业卫生的管理水平,保护员工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敏,李涛,等.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标准解读[J].劳动保护,2006(7):15-18.

[2]吴奇,杨德敏.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及对策的概述[J].职业与健康,2005年8月第21卷第8期.

职业卫生危害篇9

1、以落实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为中心。在十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职业病防治法》引领下,2016年全县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要突出“全面落实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中心,各镇、各部门要想方设法,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夯实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基础。

2、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为重点。在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中,重点抓好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的职业卫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防护设施、健康监护、检测评价、“三同时”等职业卫生工作。在检查频率上,根据风险分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把职业病高发多发、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多、易发生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有新发生职业病病例、有职业病危害群众举报事项的企业列入监督执法的重点,确保监督执法与各项监管工作配套推进。

二、督促、指导工业企业不断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3、所有企业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确保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有人管。

4、有关重点企业可明确安全总监负责职业卫生工作,树立管安全必须管职业卫生的理念。具体参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我省重点行业领域试行安全总监制度的通知》。

5、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6、要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档案,并做到完整、准确、切合自身实际。

7、做好企业主体责任的告知、承诺工作。凡是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告知到位,承诺到位。所有的告知书、承诺书要一一存档,妥善保管。

三、开展铸造冶炼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专项治理。

8、拓展专项治理行业范围。按照省、市局和国家总局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2个行业及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

9、对前期专项治理的行业(8+X)整治效果开展“回头看”。对已经开展过专项治理的8个重点行业企业,重点要查经治理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否做到正常运行,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检测评价和健康监护是否落实到位等。“回头看”要全覆盖,防范重点行业和领域职业病高发和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

四、深入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

10、按照《关于印发<江苏省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确保前期开展基础建设活动的重点企业做到全部达标。

职业卫生危害篇10

自2013年以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以深入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为工作主线,着力抓好用人单位基础建设、监管体系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职业卫生培训、“三同时”管理和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为了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做好2014年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

记者(以下简称“记”):杨局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2013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职业卫生监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进展?

杨元元(以下简称“杨”):回顾2013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加强职业卫生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一是通过督导调研等方式,推动各地做好职能划转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职业卫生监管体系。截至2013年底,全国29个省级单位完成了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86%的地市和75%的县区完成了职能划转,职业卫生监管人员达到6000余人,较2012年增加了近1000人。

二是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明确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责任体系、规章制度、前期预防等10个大方面,确定了60项用人单位应当遵照执行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基础建设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力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全部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确定的目标。

三是深入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通过暗查暗访和省际职业卫生交叉检查执法等活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用人单位改进职业卫生管理工作。2013年全国各地共监督检查用人单位22万8864家,发现问题和隐患46万7207项,责令当场改正19万4309项,限期改正26万4972项;对2万2590家用人单位给予警告,罚款5337万元,责令停产整顿1531家,提请关闭2244家。

四是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完善职业卫生监管法规标准体系。组织起草了《高危粉尘作业与高毒作业职业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制定印发了《职业卫生档案与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规范》;实施职业卫生行业标准7项,组织起草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等26项标准;组织编印了通俗易懂的《石英砂(粉)厂、滑石粉厂防尘技术规程实施指南》与《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实施指南》,举办了陶瓷生产企业职业卫生标准宣贯班,使职业卫生标准落实到企业一线,真正发挥职业卫生标准的指导作用。

五是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继续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在对山东、云南等6个省的31家水泥制造企业和20家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进行调研检测的基础上,针对两个行业领域粉尘危害治理情况,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以定期通报申报量等形式推动各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截至2013年底,各地申报用人单位数53万余家,较2012年上升40%,劳动者总人数达5400万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达1300万人。

六是积极开展职业卫生宣教培训工作,强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管,营造工作氛围、提升服务水平。以“防治职业病,幸福千万家”为主题,组织开展201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职业卫生基本知识,以及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及经验;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共组织1000余期职业卫生监管执法业务培训班,共培训监管人员4万6381名。

七是加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力度,制定印发了50号令第30条和37条法规咨询,研究起草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认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甲级机构15家,27个省级单位完成了1060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换证工作。

八是强化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加大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力度。下发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13条施行说明,对各环节落实主体责任、技术服务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监理责任和监管责任作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完成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169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9项,竣工验收(备案)69项;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共完成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8272项,其中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4677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994项,竣工验收(备案)2601项。

记:目前,我国职业卫生监管的形势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杨:在看到过去一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广大劳动者的期盼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监管执法力度不够,职业卫生违法违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职业卫生工作基础薄弱,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三是政府、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到位,职业病防治意识淡薄;四是运转有效的监管体制没有完全形成;五是监管队伍执法能力不足,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上述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记:2014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重点工作有哪些?

杨:2014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密围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心任务,组织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重点抓好监督执法、法规标准、基础建设、专项治理、机构监管、队伍建设、“三同时”监管等各项工作,全力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努力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一是组织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通过“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现场抽查检测等形式,对100家职业病危害严重或发生过重大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10家甲级和10家乙级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抽查,抽取40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报告或设计专篇进行盲评。

二是进一步建设完善职业卫生监管法规标准体系。继续修改完善《高危粉尘作业与高毒作业职业卫生管理条例》(草案),研究制订职业病危害评价规则及程序、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警示标识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制订推出一批职业卫生标准并抓好宣贯落实。

三是持续抓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和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专项治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对照10个方面的内容,加强培训、典型引路、强化督促检查,确保70%的用人单位达到活动确定的目标。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的部署,认真开展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抓住关键工序,示范引导、分类治理、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强督促检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生产。

四是加强职业卫生监管机构队伍和职业病防治协作机制建设。加快职能划转工作,并按照“加强综合、集中管理、突出重点、稳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装备,提升监管能力。积极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在联合监督执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批、职业病危害事故查处等工作中加强协调配合。

五是持续强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和职业卫生宣教培训。技术服务机构监管方面,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做好乙级和丙级机构的资质认可和监管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继续做好甲级机构资质认可和续展工作,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甲级机构建设。还将抓紧出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继续指导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分会建设,推进机构行业自律管理。宣教培训方面,要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并重,采取多种形式做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和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的宣传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举办5期职业卫生监管执法业务培训班,对各级职业卫生监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