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44

社会建设含义篇1

关键词:两大理论成果;历史开端;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27-02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存在诸多探讨和争论。不论持何种观点,学者们在分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过程中始终绕不开三个基本问题。

一、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在讨论二者关系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正确看待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部分。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于思想与他本人晚年所犯的错误已有区分,并且表明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即,思想中不仅仅涵盖了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提出了思想成果。

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成果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1956年,鉴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在《论十大关系》中,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探索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条道路。正如他所说:“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1]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方法论指导。同时,论述了社会主义存在的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其矛盾学说的代表。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关系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转变消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除此之外,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如关于“三位一体”战略布局思想等。尽管晚年走了弯路,但不能因此否认思想中正确的理论观点,且“没有对这些失误和错误的纠正,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2],同时继承借鉴思想中的正确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思想源泉,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在两大理论成果中有一定差别,尤其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正确思想和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意义,体现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由此可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起于思想,但注意区分的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并就此持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开端

历史起点的时间界定,直接影响着学者们对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界定。一般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其历史开端,主要依据党内颁布的相关政治文件、报告等;另一种反对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

就第一种观点而言,多数学者是以党的文献为依据得出结论。一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3]。二是党的十三大时就已提及“两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关于第一次的飞跃时限只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紧接着党的十四大就将它延长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这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与进步就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概括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综合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视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

就第二种观点而言,主要存在“1921年说”“1927-1934年说”“1956年说”“1982年说”,这些分歧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讨论较为激烈。之所以产生这些分歧的很大原因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认知上的分歧,学者们难以达成统一认识。即使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后,仍有学者将1956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1956年说”作为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影响最大的一个起点说。持有这类观点的学者主要论点是:一是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以苏为戒”探索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且契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我们可以把这个时期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和准备阶段。”[4]二是就理论开端而言,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已经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三是中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启动社会主义建设,并根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时间来认定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起点的依据。这三个时间分别涉及制度、道路、理论,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故而1956年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在三个方位的同时启动。

笔者认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问题毋庸置疑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诸多中央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问题的多次概括都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其次,在确定历史起点时,必须要弄清楚“开始探索”与“开创”的区别。最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在20世纪50年代,始于,但是不能笼统地认为他已经开创了这个理论体系。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从根本上而言还处于探索阶段,难以论证起点一说。再次,两大理论成果形成于两个有较大差别的时期。思想形成时期以鹫与革命为主题,而后者形成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两次历史性飞跃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解决的是革命道路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最后,思想产生于长期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实践基础。

三、两次理论飞跃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前文探讨的关于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开端,最终服务于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两次理论飞跃的理论成果关系中,多数学者偏向“不包含说”。首先,二者不能混为一谈[6]。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产生了具有明显区别的两大理论成果,理所当然是不包含的关系。其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及“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鲜明指出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谈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换句话说就是,“当代中国”指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历史阶段,不涵盖思想。最后,必须正确理解“中国特色”这一概念。两大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有差别,比较而言,前者更加侧重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后者则具有鲜明中国当代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于思想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一观点主要集中在党的十七大之前,其中影响广泛且存在争议的就是“始于毛,成于邓”,这类观点持有者倾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探索,《十大关系》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便是佐证。这两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经验。对于这段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总结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7]据此,有学者把它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于毛”的根据。即使党的十七大明确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存在部分学者坚持认为,思想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养分和组成部分。再者,有学者从两大理论成果之间必然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为由,认为新旧事物在量和质方面的部分重合、交叉和包含是必然的,且这种重合、交叉和包含正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具体表现。

笔者认为在探讨两大理论成果关系时,不能简单认为二者就是包含关系或者不包含关系。它们应当是内在统一的平等并列关系,是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分别产生的,是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有先后顺序,但无高低之分。常见的“不包含说”容易产生贬低思想的历史地位之感,也贬低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对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重要作用,使这两个时期俨然割裂开来,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而“包含说”势必会造成一个从属关系,将思想涵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会造成一种从属感,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思想历史地位。再者,将其概括为包含关系,不符合我们长期以来关于“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提法,与认知不符。曾就此强调:“虽然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二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参考文献:

[1]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69.

[2]陈锡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起点问题的讨论及思考――兼析“始于毛,成于邓”的命题[J].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2008(10):13.

[3]本书编写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4]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03-05-21.

[5]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7(5):20.

社会建设含义篇2

党的十7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它们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的是“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回答的是“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显然,科学发展观是统领,而二者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要求,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中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一要牢记“机遇”二字,即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二要贯彻落实“全面”二字,即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且要实现“社会更加和谐”这一重要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就决定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等范畴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些范畴都应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含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保证。

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具有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特点。我国利益关系、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强调了三个重要理念:一是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二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三是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了更好地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社会建设含义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性思考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各界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概念。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哪些方面深化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是一种简单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构建、培育和践行有何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厘定和基本内容

从哲学维度看,价值是揭示客观事物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指一个社会处于主导地位、能集中反映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共识的价值观,是指引领国家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稳定进步、判定人生是非美丑善恶的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概括和凝练,即党和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和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对此问题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其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对三个倡导的关系作了说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现阶段全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其核心在于分别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价值规范上的目标要求、取向要求、准则要求;同时,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划分是相对区分的,三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言:“这三个层面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反映了同志一再强调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这三者利益的关系。”显然,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保障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保障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而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又支撑着国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有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作为基础,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社会才有可能,建设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态和谐的国家才有可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化发展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为在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发挥着引领风尚的作用。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四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11月,党的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包含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若如此,在今天既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似乎更加突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这是为什么?事实上,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问题。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我们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地理解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因为什么?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提出,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凝练和升华,进一步适应大众化的需要。因为“观”和“体系”相比较,“观”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价值观也就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而“体系”侧重的是理论,一般是指关于某个事物的理论体系,是关于某个事物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观点体系。价值体系是关于价值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质上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更适合于大众化的需要,更加“接地气”、更加“通俗化”,更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接受,更易于让广大民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化和发展,更加适合思想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更具“大众化普及”的现实可操作性和运作性。也就是说,不管是党员干部甚至是党的高层领导干部,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每一个公民,都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建构、培育和践行,体现了一种“寓党员干部于人民群众中”的价值理念,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进行架构,提出了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蕴含着三个层面的价值主体和责任主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没有特例和特权,不分干部、党员和群众,各尽各的责、各履各的职。“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得到了充分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构建、培育和践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现阶段全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既分三个层面对不同的价值主体提出了不同的核心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又将三个层面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体系,符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和发展趋势,顺乎中华各民族人民的民心和民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的提出、构建、培育和践行,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以及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在学习与吸收世界的先进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和价值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创新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第二,在现实性上,当代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面对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建构、培育和践行,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从社会历史维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构建、培育和践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每个时代的价值观特别是其核心价值观对于这个时代来讲,具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效。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后经历代儒家的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即“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封建社会两千多年超稳定结构的精神支撑,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能够延续两千多年的精神保障。在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掀起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核心价值观念,形成了一套以个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对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当代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应当坚守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我们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参考文献:

[1]虞云耀.共产党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05-07(0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http:///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2013-12-23.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4]杨叔子.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点理解[J].高等教育研究,2014(4):1-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

社会建设含义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现状研究

引言: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研究方面是否能够涉及到很多相关的问题: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认识问题;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的方法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这些需要建立在相关的问题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成立相关的命题,实现其中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相关的理论发展建设研究方法。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个命题

俞吾金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至少应该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指马克思本人提出的理论体系;我们要研究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之一社会建设的命题研究呢,因为现在的学术研究针对性都是比较强的,所以研究起来也就需要一种理论的支持,实现其中的内涵完善,在创始问题上需要加强相关的看法研究,实现后继的力量结合才能够不断完善相关的特征,加强理论体系的解释和研究。二,马克思思想中提出的解释体系来源于马克思的同时代人和后继者结合各自的时代、地域特征做出的解释。

关于马克思理论的建设问题其实还有着真伪本质的鉴别,对于现在的研究方法来说,需要加强相关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各国的生产方式发展成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随之暴露。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时代的产物,就是在分析当时的时代性问题过程中得到了确立,是一种带有浓重哲学的色彩的革命理论。以上的描述是第一个层面,即马克思恩格斯有无社会建设的论述或思想的问题。一般对于第二层次,即社会建设的论述有没有在地域化、民族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中体现,通常没有多少疑问。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研究来说,需要实现相关的研究和建设,以便于能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改善,中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并把社会建设升格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体,大大拓展了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需要实现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才能够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建设,主要方向是:一是主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及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二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模式,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方法

现在我们所讨论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研究普遍的意义,实现其中的发展改革需要,对于我国的实践来说,能够提出一定的指导意义。

3.1放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研究。

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来说,需要加强历史性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整合历史经验,改善其中的思想道德理念,并且放入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对于这一方法,梁树发教授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相关问题是如何实现的,需要面对现状,面对现实的生活。应当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历史科学,它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3.2放入社会主义的建设史中研究。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需要加强实践和指导意义才能够不断促进先进的思想改革和实际的措施落实;需要完善其中的社会建设才能够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的运动,建立一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发展的土壤包含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相互作用上的。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史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首先会想到巴黎公社,虽然只存在了72天,但它实践出的“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是不能被忽视的。其次是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时期,再次是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四是当代四个社会主义国家除了中国以外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意义上说,从正反两方面说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从发展机制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相互作用,三则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相互作用机制中的重点,以上是总结研究目的所需要阐明的几个问题。

四、小结

我们应该用比较现实的角度来看,社会的概念问题能够通过建设思想来实现,也就是能够不断落实各种理念,以便于改善,吸取相关的经验,社会状况和条件的不同各异,但他们在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事业发展、民间组织发展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些能够进一步给马克思主义奠定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英;;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本思想及当代启示[J];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2】俞吾金;;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J];东岳论丛;2004年03期

社会建设含义篇5

霍布斯最早进行系统研究

在西方,文明一词究竟何时出现,一直都存有争议。张金华等学者在《文明与社会进步》一书中提到:“在西方,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已于1651年写就《利维坦》一书,提出了文明社会的概念,可以说他是西方思想家最早使用文明一词的人。”

法国文明史研究专家张泽乾认为,“法国是诞生‘文明’词语的故乡。1756年,法国政治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的先驱者老米拉波在其著名的《人类之友》中,正式使用了‘文明的原动力’一词,此后,该词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

政治学者虞崇胜则认为“文明”一词可追溯得更为久远,他在《文明的科学涵义探微》一文中,提出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就已经使用了“文明”一词。此外,中世纪人文主义大师但丁也曾使用过civilita一词,后来这一词语又演化出另一新词civilisatie,在词义上已与“文明”相近。在路易十四时代,poli(意为“文雅的”、“有教养的”)一词在法国也已流行。至于比这更早的古希腊普遍使用的polil(城邦)和civis(公民的)等词语都带有“文明”的意思。

霍布斯是否是最早提出“文明”一词的人,也许还需要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西方最早对人类文明进行系统研究的人。伴随着近代商品经济和启蒙思想的发展,霍布斯最早提出了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国家状态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的观点。

1755年,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提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两面性的观点,成为文明批判论的先驱;1756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发表《论风俗与民族精神》(即《风俗论》),该书虽未使用“文明”这一词语,但被公认为是阐述文明通史的启蒙之作。1770年,英格兰18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吉本在其传世之作《罗马帝国盛衰史》中,也提及了“文明”的概念;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于1877年出版了《古代社会》一书,专门探讨了人类文明起源问题,他认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氏族的解体和国家制度的建立,国家的建立是人类进入政治社会的标志,亦是文明的标志。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重视对文明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仅从第1卷至30卷,使用“文明”一词即达260多次。恩格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具体考察了人类社会由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文明的内涵、文明的基本特点和文明的发展规律。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文明以及文明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文明发展的规律就是在不同文明的交锋中,总是较高程度的文明取得胜利,最终“文明能够逐步发展到共产主义”。

尽管西方对“文明”的系统研究有各种各样的学派和理论,对“文明”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文明”都具有以下的基本含义:文明是和蒙昧、野蛮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类的一种进化状态;文明和政治同源,文明具有政治的意义,具有价值、制度、组织等多方面的含义。

中国对“文明”概念的阐释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文献中,就多次出现过文明这个概念。《尚书・舜典》中就有“睿哲文明”之语。《易经・乾卦》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易经・贲卦》中也有“文明以止,人文也”的说法。这里的“文明”意为文采光明,文德辉耀,主要指政治上道德上的明朗、德治等意思。《史记・乐书》中有“是故情深而文明”一句,指的是音乐、歌咏、舞蹈等文艺活动的感人状态。清初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辟草昧而致文明”。这里的文明,就包含有与落后、荒芜相对立的进步、昌盛等含义。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受西方文明观的影响,逐渐将文明解释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民主法治的发展。梁启超在分析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因时说:“大抵一社会之进化,必与他社会相接触,吸受其文明而与己之因有文明相调和,于是新文明乃出焉。”他以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为例证,指出:“欧洲各国所以进化无已,而我国所以数千年凝滞不进者,则与他社会接触之多寡难易使然也。”他还认为,社会原因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他指出,西方近世文明的发生有两大事件为之先导,一是,二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不在于它的武功,而在于使欧洲人从其他民族那里学到了不少科学技术;14、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则使“全欧精神,为之一变”,从而为欧洲启蒙思想开辟了道路,终致酿成以后欧洲新制度的确立。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对文明概念阐述最深刻的人。早期,在文明问题上,他和卢梭一样,认为文明具有两面性,“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文明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带来了人类的不平等。“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造成不平等世界。”他甚至认为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实行民生主义解决社会问题比发达国家要容易,“因为社会问题是文明进步所致,文明程度不高,那社会问题就不大”。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没有出现孙中山所预想的前景,这促使孙中山对自己的文明观进行反思,他认为人的文明程度如果没有达到一个高度,会使建设无成。“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残酷的现实促使孙中山去寻找问题的症结。他经过深入的反思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人的心理建设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他在此基础上,孙中山提出了“心性文明”的概念。在《建国方略・自序》中他说:“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

社会建设含义篇6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并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政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党才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党执政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更是渗透到党和国家的方方面面,成为我党执政的思想来源,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55年来的执政经验,首要一条就是“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践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彰显了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也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彰显党的执政能力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国家逐渐走向强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都取决于我们在国家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党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并解决了实际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

第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我党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体现了我党在执政的关键时期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粉碎“四人帮”以后,刚走出“十年浩劫”的全国人民看到了曙光,但这时华国锋同志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就意味着中国将继续走“文化大革命”的道路。在这一复杂形势下,邓小平同志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旗帜鲜明地坚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思想理论界逐步提出研究历史、判断路线是非和理论是非究竟应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最终诞生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着名文章,从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给予根本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在当时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得到真正的贯彻,使我党恢复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促进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这直接的体现出了我党的执政能力。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体现了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先在理论界经历了长期的讨论,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上。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关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用“发展”的眼光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理论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成果,解决了我们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问题,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全面推进,体现了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是我党在国际、国内形势严峻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且直接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建党的问题,体现了党科学判断形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从国际上来讲,原苏联和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和平演变,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丧失执政地位,我党也面临着在社会主义执政时期如何建党、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从国内来讲,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阶段,各项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的形势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前提下,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完全解决的在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如何建党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的理论发展和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如何建党的问题作了回答,而且在复杂的形势下我党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总揽国内全局的执政能力,从而保持了国家的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总之,上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创新都是在我党、我国处于关键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和推动的,其重大意义不仅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而且体现了我党在关键时刻能认清形势,做出判断,彰显了党的执政能力。

二、党的执政能力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内在地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能力。

首先,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内在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自从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以来,我们党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并努力探索其运行规律,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是以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要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首先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来分析经济形势和制定经济政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来回答和解决经济建设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第二、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内在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我们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我们的民主政治还不是很健全很完善,因此,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和实行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而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

第三、党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内在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

第四、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内在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我们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尤其是“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探索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规律,积累经验,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最后,从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来看,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党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前提。当前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同时,世界多极化也在曲折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正确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认识国际局势,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不断深入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要作好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一)结合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情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当前,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结合当代化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深入研究,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任务。

第一、要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成就,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我们党80多年的光辉历史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冲破教条主义,打破传统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的历史特点。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二、要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特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当代,和平和发展仍是现时代的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现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探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的伟大理论,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同志指出:“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是全面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第一、从理论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实践和中国80共产党多年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当我们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会保证我们的工作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这也就要求我们要从理论的角度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从实践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前进,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从实践出发探索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社会建设含义篇7

我自愿加入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九三学社最初是以发扬的反帝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成立、改建的。在我国的革命事业中,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团结合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斗争,半个多世纪以来,九三学社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组织成员参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和医药卫生等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九三学社的基本任务是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全体社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为实现>文秘站:

中外历史尤其是我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稳定,才能在国际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加之现在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因此要想维护我们的国家,稳定我们的社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们的国际地位,还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目前仍然是我国的第一要务。科技可以强国、富民,促进人类和谐发展。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依靠科技的力量,我们才能在近二十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在遵循科学的社会发展规律得出的真知灼见。

民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的不懈追求目标,当前我国正在朝着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正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民主与科学精神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目前我作为一名公务员,报效社会,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我的人生追求,纵观九三历史,很多各行各业精英不仅在自身行业内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着科技研发方向,在国防、科技、经济、医药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运用他们的超人智慧、渊博知识,带着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满腔热情,提出了许多富含科技含量的高价值、高水平的建言献策,为各层领导决策层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他们对科学刻苦钻研,永不言弃的精神,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高尚的品格感染了我,激励着我。为使自己能够达到学社的要求,我将首先加强思想建设,继续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理论,认真学习社的纲领、章程;干好本职工作,加强科学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并积极投身于各种科技服务活动中;按照学社纪律要求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为此我恳请加入九三学社,愿与广大社员们一起,大力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努力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民展战略,发挥我们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不断做出贡献。

个人认为,九三学社是摈弃了官僚和陈腐,倡导民主与和平,致力于学术自由科技兴国的参政党。纵观九三历史,很多行业精英不仅在自身行业内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着科技研发方向,在国防、科技、经济、医药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运用他们睿智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带着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满腔热情,献计献策,为各层领导提供了许多富含科技含量的高价值建议。学社前辈们对科学刻苦钻研,永不言弃的精神,对事业的无私奉献以及高尚的人格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去加入光荣而神圣的组织。

目前,我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从教16年,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我愿意投身各种科技服务活动,严格遵守学社纪律,宏扬学社精神,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载起万吨巨轮。

我坚信,尽管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融入九三这个宏大的集体,一定能为推动我国科技兴国作出最大的贡献。

社会建设含义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传承

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依据,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邓小平理论等成功的治国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新一代的领导团体在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之后,总结出了其理论的核心观点与思想内涵,并将其加以创新发展,继而应用于当前社会注意的建设当中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构建,就是建立在对邓小平理论体系进行探究与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却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1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发展是第一要义。发展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历代领导人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当中最重视的核心内容,這主要是因为发展问题对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科学发展观就将发展问题当作第一要义。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中,反复强调了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搞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就成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再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只针对于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而制定的理论体系,其实际上具有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最后,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五个统筹”的思想内容,强调社会主义的建设要拥有纵观全局的眼光,统筹兼顾,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1]。

1.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改革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其目的是从经济改革入手,逐步推进到其他各个领域,想要获得发展,就需要摒弃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不断深化改革,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的内容。第二,坚持“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落实“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是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解决温饱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实现扎实基础,稳定发展的目的[2]。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始终认为生产力是决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而大力发展生产力并不是盲目追求生产总值的提升,而是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第四,将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与尺度。邓小平强调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取信于民,“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才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态度。

2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研究,我们会发现科学发展观的许多内容与邓小平理论是相通的,这实际就是科学发展观所保留的邓小平理论中的思想内涵。

2.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都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强调的发展问题和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内涵。邓小平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但是其包含的“对人民负责”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而科学发展观则将这一思想直接确定为理论的核心内容。

2.2保持发展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理论中包含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评价性内容,这就是对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加以肯定,而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要义。由此可见,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发展的重要地位始终不曾动摇,发展成为了解决我国各类社会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这也就决定了科学发展观主要的思想指导就是全心全意求发展。

2.3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从邓小平理论中对于人民群众地位的高度重视,到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的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而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进一步肯定人的价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水平,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3.1树立新理念

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中,普遍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画上了等号,但事实上,经济建设只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经济的发展水平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对此,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理念,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加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提出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领域的同步推进,这是对邓小平理论中没有明确的内容所进行的创新性发展。

3.2寻找新思路

虽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都强调了发展的重要地位,但与邓小平理论有所不同的是,科学发展观探究的重点并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着重讨论如何发展的问题[3]。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囊括了生活的各方各面,要想取得一定的建设成绩,就要改变单一发展经济的建设模式,转而采取统筹兼顾的新思路来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

3.3开辟新境界

纵观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其实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地位是不被重视的[4]。虽然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对人民负责”的理论,但是并没有直接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人民的实际地位依然没有十分明确。科学发展观突破了以物为本的传统观念,直接将人的地位放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位置,肯定了人的价值,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

4结论

社会建设含义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概念;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11—0005—03

群众是指称群体的概念,具有抽象化、群体化特征,其具体指称对象因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时期不同语境呈现出差异性。因此,有党员、干部、大众提出疑问——“谁是群众”、“群众在哪里”。但是,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理解群众史观、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厘清群众概念,不知道群众是谁,必然脱离群众。因此,考证群众概念,清楚而准确认识群众群体,使抽象的概念术语、含义模糊的群众明确化、具体化,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更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概念的历史脉络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群众概念,主要指剥削者、压迫者以外的人群,他们具有剥削和压迫、建设新社会的动力。恩格斯在《卡·马克思一书导言》中写到:“凡是要把社会组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加进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为的是什么,他们为争取什么而去流血牺牲。”〔1〕随着历史的发展,起来剥削和压迫、建设新社会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

列宁使用群众概念的含义较为宽泛。有时候他用群众概念指称跟随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人群:“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3〕695但更多情况下,他使用群众指称无产阶级群众和非无产阶级群众——一切跟随布尔什维克进行革命和建设人群,这些人群应该是劳动者。他在论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是靠什么来维持、检验、加强的时候说:“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第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而最广大的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信其正确。”〔4〕136

认为,群众就是真心实意拥护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是真心实意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千百万人群。他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4〕还常用人民大众、民众来指称群众。他曾对群众的具体内涵进行明确界定:“那末,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5〕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指称的群众内涵略有变化:“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内容。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们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6〕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群众概念的使用可以看出,群众首先是个政治性概念。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群称之为群众,那些敌视、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群是人民的敌人,不属群众范围。这是确定群众身份的根本标准。1918年在《Bolshevism的胜利》(《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5号)首次使用群众概念:“二十世纪的群众运动,是世界人类全体为一大群众”。他乐观地认为,世界全人类都会投入社会主义事业,所以都是群众范畴。第二,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社会主义革命或建设事业有不同战略、策略,不同阶级、阶层、人群的态度产生摇摆,群众概念指称的具体对象随之发生相应的具体变化。但是,确定群众身份的根本标准依然是,是否赞成、拥护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时的战略、策略和参加其行动。第三,群众主要是相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者——共产党组织、共产党员而言,党外的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事业的普通分子都是群众。第四,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里,群众也具有阶级属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等劳动大众都属群众范畴,剥削阶级不属群众范畴。但是,劳动大众中有人反叛自己所属的阶级,成为主义事业的分子,就不再属于群众。

二、当前政治语境下群众概念的多义使用

现在,群众一词已经泛化使用,含义多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群众一词有三个含义:“(1)泛指人民大众;(2)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3)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当前,我们主要在三种语境下使用群众概念:

(一)党群关系语境下的群众概念。此时群众指非党员人群。例如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他指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让“全党同志”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显然,这里群众是相对于党员而言。

需要说明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界定自己政治身份时,例如履历表上填写政治面貌,分为党员、团员、其他党派、群众四种政治身份,此时的群众在广义上讲还是党群对应概念下的含义。因为共青团组织是共产党组织在青年中的组织形式,派也是不同的党派组织。但我们说我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把共青团员、其他派人士都包含在群众范围内。

(二)干群关系语境下的群众概念。我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担负着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使命,常在干群对应指称中使用群众概念。此时,群众与干部相对应,指不具备干部身份、作为干部工作对象的普通人。2013年1月5日,在北京同中央党校第48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时说:“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说:“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推动深入查摆和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这两个谈话都是把领导干部和群众作为并列对应概念来使用。

此种语境下,实际工作中的群众概念必然继续发生演化:泛指一切党政群机关在做党政群工作时面临的工作对象,做这些对象的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服务这些对象就是服务群众。此时的“群众”概指工作的对象,而不论其是否为干部、党员、党外人士。2013年6月1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此时,社会管理部门的工作者,不管他是共产党员或非共产党员、干部身份或非干部身份,他的工作对象就是他的群众;此时的工作对象亦不论其身份为共产党员或非共产党员、干部或非干部,均为受服务的群众。所以,群众概念在此时复杂化:党员原来在党群对应语境中不属于群众,但此时作为领导干部或党政部门的工作服务对象,也成为群众;某领导干部在其工作对象、下级面前,不是群众而是群众的领导者,但他在更高级的领导面前或在接受其他党政部门的工作服务时,也成了被领导或接受服务的群众。

(三)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对应语境下的群众概念。这里群众概念与英雄人物相对应,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他们不是杰出人物而默默无闻,是社会历史中的普通人,但无数群众的力量汇聚起来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建设新社会的根本力量。群众史观下的群众概念和人民大众概念同义。例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论述历史唯物群众史观时说:“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7〕恩格斯此处使用群众概念就是指与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相对的广大群众,他们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当前,无论何种语境下使用群众概念,一切拥护、支持、赞同、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群都是我们应服务和领导的群众。即使有些群众对党和政府在某些具体政策和措施上有不同意见甚至有某些情绪,也属于群众内部矛盾,不能因此把这部分人群排除在群众对象之外。任何时期,都有先进分子和落后分子,我党的群众工作就是要教育、转化、提高后进者,团结和带领绝大多数群众,实现党的伟大事业。进入新时期,出现了新社会阶层,主要是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外资从业者,绝大部分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或多或少贡献,都应纳入群众范畴。但极个别主义的敌对分子,不属于群众范畴。

三、几个易混概念比较

为了更准确把握党的群众概念,需要对一些相近概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我国文言中的“群众”,与当前我们使用的群众概念含义不同。在中国传统社会,“群众”一词不是一个政治概念,单纯指众多的人。《史记·礼书》说:“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王安石说:“以道守成者,役使群众,泰而不为骄,宰制万物,费而不为侈……”这两处使用群众词汇都是指众多的人。但隐含有精英与群众对应的含义。因为“洋洋乎美德”者、“以道守成者”高于众人,才能“役使群众”。

(二)西方“群众理论”中的“群众”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概念含义差别甚大。西方群众理论关注的是人的集群行为,主要从社会学层面使用群众概念。“在群众理论家的笔下,群众的身份特征在于:处于社会下层,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自主的组织、没有丰满的个性等。”〔8〕从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到20世纪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埃利亚斯·卡内提的《群众与权力》,甚至到21世纪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他们对“群众”一词的使用都没有褒义。他们认为群众是心智低下、易受操纵的群氓、乌合之众。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群众概念具有与之完全不同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把从事社会进步事业的无数大众定义为群众。因此,“群众”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具有先进意义。

另外,西方集体行动理论对集体人群行为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搭便车行为”、“公地悲剧”、“众包”等现象,对集体人群行为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集体人群的认识也有了另一种声音:兰·费雪《完美的群体:如何掌控群体智慧的力量》提出了与《乌合之众》完全相反的观念,认为只要掌握群体智慧,“乌合之众”其实是“完美的群体”。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也对大众人群做出正面评价。不过,此时他们对集体人群使用的是“群体”、“团体”、“集团”、“集体”的概念。

(三)大众、公众、民众、人民与群众概念的含义有交集也有区别。人民大众、劳动大众与人民群众是可以互换的概念,但大众和群众概念却有不同。在传播学领域,大众与小众相对应,分指文化作品、广告、宣传,是针对普遍的受众还是针对有特别需求的少数受众。在政治学领域,很少单独使用“大众”一词,偶有使用也仅指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缺乏群众概念的政治含义。

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与私人相对应。公众也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但不具备政治学意义,是指私人(或特定的企业、组织、家庭)在进行公共关系活动时所要面对的社会人群。这些人群不论其阶级、阶层,或者党员、干部、群众身份。

民众具有政治含义,与政府、领袖对应,多指政府治理下或领袖领导下的国民。普通民众经常自称为“老百姓”,意指非官员的普通人身份。

人民与群众经常联合使用,二者所指的人群具有重合性。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些对象也是群众。但是人民强调的是国家的所有者,人民的意志即为国家的意志。

结论

群众概念经历了历史发展和现今多义化使用,较易产生歧义。特别是文言中的群众与西方语义中的群众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概念形同而实异。因此,党的群众概念需要明确界定,才能消除不少人“群众是谁”、“到哪里找群众”的疑问。今天,作为执政党践行群众路线,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把群众观作为我党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群众路线作为我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群众应指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部门、党员所面对的一切工作对象。当然,有个基本前提不言自明:、叛国、主义、反人民的敌对分子不属于群众范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5〕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856.

〔6〕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4.

社会建设含义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

abstract:withtheenteringofChina’swell-offsocietyofaccesstoChina’sagriculturaldevelopmentisalsofacinganewdevelopmentofthecorrespondingruralareasandfarmersisalsotoaddresstheissueputontheagenda,theCpCCentralCommitteeputforwardthebuildingofnewsocialistruralareasofthehistorictaskthisisnotonlyaresponseto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butalsototheconceptofscientificdevelopmenttoguidetheuseofthepractice.

Keywords: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the"fivebalances";newsocialistcountryside;the"threerural"

前言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原则,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诚然,农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首先,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农村经济只限于初加工阶段,这造成农村许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麦秸秆,只是有极少部分用作深加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深加工设备只能运输到外地,大部分则是当作柴烧或者烂掉,如出一辙,玉米秸也是这种命运,即将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浪费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林牧副渔明显失衡,另外,近些年来,良田被占、牧场沙化、滥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不平衡的程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要致富切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度。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显落后,即使和我国的整个经济状况相比也是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贯强调科技兴农,尽管农民种田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但是,在便民种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公路、灌溉设施等配备设施依然没有解决。据调查,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再次,农村科教卫生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对于子女教育费等一些高且又必须的消费,依然有不少的农民支付不起,导致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仍然是个极大的缺口,因病致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最终必将影响国家的全面发展。

最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更是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传统计划意识依然占主流,同时互联网等先进媒介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信息交流比较差,加之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及时,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在看来,“三农”的滞后发展,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根据这一要求,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1.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是发展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转变看待农村的传统观念。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农村面貌在不久必将焕然一新。从目标上来看,这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又包含了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既包含了农村村貌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包含了农村的党政基层民主建设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3.新农村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包含在“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内,即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把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可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上看,三大产业需要平衡发展,眼前农业明显落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口;从纵向上看,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大量人才、资金涌向城市,农村因缺乏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愈显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它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与我们紧密相关,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军民合作、党群一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地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怎么样,我们期待再次出现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创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也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正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原则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今后国家将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但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的努力,农民要力争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总之,农村经济的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为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2]宋黔晖,郁建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邓小平理论研究.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

[4]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