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40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1

一、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合规意识。一是强化学习。召开合规建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联社相关会议精神,引导教育员工

强化合规经营意识。组织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省联社《致全省农村信用社各级高管人员的一封信》、《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的通知》,向全体员工发出《合规经营操作倡议书》。二是落实责任。实行班子成员包点督导制度,明确包点责任制,重点对加强内部管理工作的11项要求进行抽查,对全员学习情况进行闭卷考试,确保每位员工吃透领会文件精神。三是巩固提高。采取集中学、分散学、岗位交流学、互动式讨论学等形式,把内控管理制度办法、金融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案例作为学习培训内容,重点提高员工对基本制度的熟悉程度。

二、加强对管理层的管理,增强表率意识。合行把支行行长、副行长和会计主管作为合规管理的重点,一是全面落实责任。逐级明确管理层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风险防范责任体系。二是全面实施一线工作法。合行班子成员、部室经理分别与支行建立1-2个联系点,联系时间为一年,坚持每月到网点调研和检查内控执行情况。三是强化工作纪律。把支行班子成员监控由“八小时之内”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各单位负责人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严格请销假制度,以身作则,做出表率。目前,已对两名未执行24小时开机制度的网点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罚款1000元。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2

__农村合作银行以增强高管人员合规意识为切入点,突出“四个加强”,增强“四种意识”,不断提高合规经营水平,为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合规意识。一是强化学习。召开合规建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联社相关会议精神,引导教育员工强化合规经营意识。组织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省联社《致全省农村信用社各级高管人员的一封信》、《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的通知》,向全体员工发出《合规经营操作倡议书》。二是落实责任。实行班子成员包点督导制度,明确包点责任制,重点对加强内部管理工作的11项要求进行抽查,对全员学习情况进行闭卷考试,确保每位员工吃透领会文件精神。三是巩固提高。采取集中学、分散学、岗位交流学、互动式讨论学等形式,把内控管理制度办法、金融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案例作为学习培训内容,重点提高员工对基本制度的熟悉程度。

二、加强对管理层的管理,增强表率意识。合行把支行行长、副行长和会计主管作为合规管理的重点,一是全面落实责任。逐级明确管理层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风险防范责任体系。二是全面实施一线工作法。合行班子成员、部室经理分别与支行建立1-2个联系点,联系时间为一年,坚持每月到网点调研和检查内控执行情况。三是强化工作纪律。把支行班子成员监控由“八小时之内”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各单位负责人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严格请销假制度,以身作则,做出表率。目前,已对两名未执行24小时开机制度的网点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罚款1000元。

三、加强风险排查力度,增强发展意识。一是强化员工行为排查。按照省联社“十不准”和“九个禁止”要求,逐个网点开展员工行为监督考核和不良行为排查活动。对职工、家属及关系人贷款情况集中调查,逐笔建立台账,根据贷款占用形态,因户制宜,分类管理。二是实施定期风险点排查制度。审计部门牵头,各部室按季对口组织支行、部室人员进行风险点座谈,通过各层面的查找和讨论,随时掌握操作性风险点。一旦发现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把风险点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内部曝光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调阅监控录像,对出现的各类违规操作问题进行剖析曝光,警示员工尽责履职、合规操作。同时,建立举报制度,对违规违纪责任人和管理人员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对坚持规章制度、勇于举报的员工给予重奖,营造遵章守纪、违规必究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宣传引导,增强责任意识。一是加强合规宣传,通过向全体员工发出合规倡议、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合规标语等形式,使员工了解个人操作中的职责边界和风险点,杜绝违规行为。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合规风险大讨论活动,让广大员工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对合规文化创建、合规氛围营造等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合规操作的针对性。三是对照“良好银行”标准和要求,深入开展合规建设,充实专职合规人员,健全工作制度,有效提升了合规经营水平。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3

关键词:统一战线;农村社会管理;整合协调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2-0015-04

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具有联系广泛、智力密集、渠道畅通的优势,在服务社会管理当中大有可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责任,是顺应经济社会领域变革的时代要求,是彰显法宝作用的创新实践。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指出,统一战线注重人本管理、源头管理、柔性管理、间接管理、自我管理,能够畅通利益表达、协调社会关系、激发社会活力、整合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1]。

一、统一战线肩负农村多元化社会整合与协调的重要功能

传统的乡村治理是一种“单中心”治理模式,其治理主体呈单一性、排他性和不可选择性,治理方式亦呈单向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和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组织分化,维持农村社会秩序、协调农村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任务的主体更加多元。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农村基层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社群组织,甚至农村宗族和宗教组织,都在农村治理过程中承担着一定的角色,使农村社会初步显露出“多中心治理”的局面[2]。乡镇政府不再作为唯一的权威主体和权力中心;村民组织和村民代表等作为公共治理主体之一,通过对话、协商参与公共事务,享有与政府平等的地位;村民自治组织及乡村经济社会精英也积极发挥自己的力量,自觉参与乡村治理;新经济社会组织,特别是老年人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等新兴民间组织大量涌现,对农村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一些宗族组织成为农村不可忽视的整合力量。在多元治理结构下,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功能、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致使治理主体之间行为关系错综复杂,甚至存在严重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乡村治理善治目标的实现。这种多元化治理模式要求统一战线从实际问题出发,及时作出调整,迎接新任务、新发展。

(一)治理主体结构失衡

从农村社会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构成来看,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缺位、越位、错位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在乡村“过度”自治的背景下,基层政府的作用因受到限制而萎缩;体制内的村级组织是村民参与村社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载体,但其严重行政化与人格化,少数人实际上掌握着村治权力,村民参与程度不高;新型的各类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数量较少,自身发育不足,党和政府对其抱有疑虑,加之又受到村体制内组织和领导的严重干预和掌控,独立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有限。

(二)治理主体功能模糊

主体功能科学而清晰的界定可以使其明确行为的目标、范围和边界,有利于各自功能优势的发挥,形成合作互补协调的良好关系。但从我们对乡村治理的调研和观察来看,主体功能并不清晰,在农村社会管理中无论在理念上还是行为上缺乏一种“自觉”。各主体行为取向受利益驱动、资源支配、行为控制因素的影响很大,甚至是主要的或直接的行为取向。地方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都是基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双方由过去的利益共同体发展为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甚至已经成为利益的角逐者乃至对立面,如征地拆迁中的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冲突。乡村之间、村两委之间、精英和大众之间围绕村庄内部权力资源和利益资源的控制权进行着多元权力博弈。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由于自身发育的不足,对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方向并不是很清楚,往往依附于基层政府和村级正式组织。功能不清晰所导致的行为边界不清,很容易引发各主体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消耗和浪费了乡村治理的宝贵资源。

(三)治理主体关系失调

农村社会管理理应在共同的价值引领下,朝着善治的目标发展。管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协调及其良性互动可以形成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理合力。但从实践来看,村民自治越出了法律许可的范围,单纯从村庄利益出发,弱化、抵制乡镇政府的指导与管理,乡村关系成为“两张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在法律上职权划分不清造成两委关系矛盾和紧张。村级体制内组织从保持自己的正统地位和控制、支配各种资源的目的出发,不当干预或挤压或操控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完全破坏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

当前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管理主体结构失衡、功能模糊、关系失调等所带来的种种困扰,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社会管理的进步和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的利益整合。所谓利益整合,就是通过对利益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缓和利益矛盾和冲突,尽可能形成社会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各种政治力量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的整合,倾听其意见建议,接受其监督批评,并进行有效的政治疏导。利益整合的重要目的就是将利益体系的冲突性因素转变为建设性的综合体,避免利益矛盾的激化和利益冲突的发生。统一战线是我们党进行利益整合的重要平台,它有保障利益实现的功能,能通过政协、人大等协商议事机构,将各党派、各团体、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反映上去,并通过协调形成“社会利益共同体”。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的一种最庞大的政治联盟,它具有人才优势,又具有为社会提供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凝聚功能,还有最广泛联系各阶层的沟通功能。统一战线是以异质性因素的存在为前提的,本质上是求同存异的矛盾统一体,具有追求社会和谐的品质。所以,转型期社会异质性因素的增加、多样性的发展为统一战线奠定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3]。求同存异是统一战线的工作原则。这种原则与相互依赖的整合方式是一致的。因此,统一战线的这种整合、协调、辐射、融通作用,平等沟通、协商的作用,细致的教育引导作用,是任何政治团体所无法替代的。农村社会整合的需要恰恰为统一战线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促使统一战线肩负起多样化社会整合与协调的重要功能[4]。

二、发挥统一战线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利益整合功能的基本前提

面对农村社会管理行为紊乱的新形势,统一战线应当肩负起对多元农村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整合和协调使命。要发挥统一战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既要在思路和理念上创新发展,在参与和服务上统筹推进,也要在一些关键点上取得突破。

(一)拓展统一战线的范围

传统的统一战线要求凝聚和团结广大农民,巩固工农联盟,开展统战工作是以政治领域为主。在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并不繁荣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确实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好效果。随着社会转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多元治理结构形成,农村统一战线内部成员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社会组织日益多样化,新的阶层不断涌现,一些新的产业逐步向农村延伸,农村基层统战工作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同时,因为利益分配等引起的各种矛盾、纷争甚至冲突不断增多,如何协调利益关系,化解乡村之间、村民之间矛盾,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统一战线由单一领域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势在必行。“伴随着统一战线领域的扩大,加强对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统一战线工作的整合和贯通,也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社会转型期作用的重要条件”[4]。

(二)转变统一战线的社会功能

统一战线的社会职能,就是通过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群体之间、社会领域之间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增进多元社会主体和各种异质性因素之间的联系,克服中国社会原有的离散性,增加社会整合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现代社会的有机整合[5]。统一战线作为我党的重要法宝,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任务有所不同,但都很好地协调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使得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在服务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农村社会进入转型期,主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不同社会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价值观念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不但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也使原有社会整合体系的功能迅速弱化。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不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相对独立的行为,而是由许多具有共同目标的各种社会组织和力量来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农村统战工作不能再由党组织全盘包揽。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社会职能,就必须围绕农村社会各组织共同的善治目标,通过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各自利益,增进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联系,建立相互依存为基础、上下互动的社会关系。在农村社会结构分化的背景下,转变统一战线的社会功能,建立起新的整合形态是对统一战线提出的新任务。在整合方式上应将传统的等级控制转换为相互依赖。“以相互依赖为特征的新的社会整合方式是以多元社会主体和异质性因素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整合并不抑制多元状态,而是增进多元主体和各种异质性因素的交往和联系。”[3]转变后的社会整合形态从内在精神上与统一战线相一致,都是以求同存异为工作原则,这有利于统一战线在多元化的农村治理中发挥出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优势。

(三)加强统一战线能力建设

一切政治冲突都源于利益。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加以协调整合。在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民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格局过程中,统一战线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沟通思想、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的利益诉求,时刻根据农村社会管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强化相关组织职能,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使其真正发挥整合功能。统战干部的素质是影响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统战干部必须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在处理农村利益关系时做到认真负责、公平理性,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包容力,着重培养三种能力,即维护稳定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协调和处理冲突的能力。其中协调能力是统战干部胜任实际工作任务的需求,也是确保完成整合任务的基本素质条件。

三、统一战线整合协调农村治理主体行为关系的实践形式

为了实现农村社会的有效管理,统一战线必须从农村管理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出发,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定位,创新举措,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协调农村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维护不同主体利益,巩固工农联盟。在具体的县乡统战工作中,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基本模式和途径就是团结引领、政治参与、整合资源、协调关系,以此促进各管理主体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形成强大的协同合力,构建和谐乡村治理结构,实现乡村善治。

(一)团结、引导农村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管理主体的积极作用

乡村社会的自组织在传统的共青团、妇联等“官方”组织外,还有大量的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公益性组织及文化组织等。乡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农村社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和“稳定器”,是表达其成员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补充政府公共服务、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组织形态。它们具有民间性、自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等本质特点,在联结农民与农民、农民与市场、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独具特点和优势。群众性社会组织对农民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统一战线要及时把握农村社会动态,适时做好农村社会团体的统战工作。统一战线只有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引导,才能把农村社会组织牢牢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凝聚在党的周围,才能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目标和任务。积极推进农村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对新社会组织进行政治参与引导,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可在各级政协会议中增加“社会组织界别”,分配一定比例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额给社会组织。在重大的行业决策中应征求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让它们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有利于它们与外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更能促使它们政治参与有序化,减少思想上的不适应、不一致和不稳定,在多样中求共识,最终“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管理合力”[6]。

(二)扩大统一战线成员有序政治参与

农民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也是乡村治理良性发展的基础推动力量。统一战线应根据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化,将农民包括农村出现的新社会阶层纳入统一战线的范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各类关系,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开通和扩大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有序政治参与,保证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要通过座谈会、通报会、听证会、村规民约评理会等形式的公民参与,实现基层群众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的民主参与,努力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统一战线完全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做好农民阶层的利益表达、利益实现和利益平衡工作,促进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有效的协调和维护,为社会管理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整合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和组织资源

首先,整合制度资源。动员和组织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有一套完善有效的体制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基层统战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农村社会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农村社会管理网络,整合各方资源,吸收各方人才,在各级统战部门、党派团体之间建立联系,定期交流情况,沟通信息,监督协调乡村治理主体行为,通过制度化手段消除主体之间不信任、不合作甚至对抗、抵制和冲突。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级统战工作服务网络体系,使各统战部门能够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从而确保农村基层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

其次,整合统一战线各级组织资源。村级组织是县乡统战工作的主要阵地,应配备专职统战干部。要建立健全乡镇政府、村级组织、新兴社会组织的工作体系,积极与基层党组织建立联系,整合和完善乡镇统战成员的组织网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服务社会管理体系。要特别注重整合基层统战部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力量,积极探索基层统战部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式,建立步调统一、服务到位、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工作格局。

(四)以统一战线的协商民主促进构建乡村治理主体的正态结构

农村社会多元治理中的离散、冲突问题集中表现在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三个基本关系上:一是乡镇政权机关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二是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与村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作用的关系;三是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党外人士等各界党外人士,组成调研组、咨询组,就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各乡村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促进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要发挥统一战线的团结凝聚、社会整合、文化亲和的功能,协助乡村干部正确处理好行为关系失范问题。对农村个体化、分层性、多样化的各类社会力量,统一战线通过讲团结合作,可以有效地加以整合;对个性化、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统一战线通过讲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可以积极加以引导;对不同利益群体,统一战线通过讲统筹兼顾、和谐相处,可以努力沟通协调。总之,统一战线能够以协商、沟通、引导、服务等“柔”性方式,促使矛盾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得到解决或缓解,从而避免因矛盾积累而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通过平等的沟通协商、细致的教育引导、真诚的帮助服务,化解乡村之间、村两委之间的矛盾,以统一战线的和谐稳定促进构建乡村治理主体的正态结构:在治理格局中,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大众成为农村治理的基础主体力量;社会组织从被管理客体变革为协同治理主体;乡村政治性组织是农村治理的实质主体;基层政府是主导性主体,党组织是农村治理的核心领导主体。只有各主体职能边界清晰、内容合理,各主体才能在治理行为上互动协同合作,进而达成多元共识、平等参与、责任分担等协商民主状态,从根本上解决主体结构失衡、功能模糊、关系失调等问题。

“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为此,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协调和整合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力量,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有效组织农村社会的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态势,以减少相互掣肘和摩擦,形成围绕共同目标、齐心协力的整体推动效应,促使农村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韩金伟.推进服务社会管理向深度广度拓展――统一战线研讨服务社会管理[n].团结报,2011-06-28(1).

[2]杨雪冬.乡镇和村:当代中国农村民主建设中的博弈[J].天津社会科学,1999,(4):69-74.

[3]沈关宝,王慧博.统一战线与多样化的社会整合和协调[J].理论学刊,2006,(2).

[4]黄天柱.多元社会与派的社会整合功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1).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4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管理;风险管理

一、前言

截至目前,国内金融机构违规操作事件的高发导致金融行业的形势变得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都开始将目标锁定到了合规管理的领域中。我国绝大多数的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都处于结构重组与业务流程再造的改革阶段,为了能够在新时期背景下转型的更加顺利,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应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水平以及支农服务水平等等。

二、加强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管理的作用

1.强化风险防范力度

最近几年来,有关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违规操作行为被屡屡曝光,并且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倍觉惊讶的大案要案。纵观这些发生案件的金融机构,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其风险管理制度并未出现过多的问题,但在实际的运营管理当中,这些机构的合规管理却已经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基于此,进一步强化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风险管理,一方面能够减少重大案件的发生次数;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合规经营的管理水平。

2.巩固改革成果

目前,县级农村新信用合作联社的改革工作已经初显成效,经营模式的创新也有了基本雏形。然而,相较于改革工作的终极目标来看,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管理现状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长时间的粗放式管理导致很多县联社都出现了重视经营规模、轻视业务质量的问题,更有甚者,部分县联社的管理者不惜利用违规经营的方式来获取眼前的利益,从而严重危害到了县联社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度,为其日后发展埋下了隐患。而合规风险管理则可以帮助县联社挖掉这一痼疾,满足其稳健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的主要难点

1.合规理念过于单薄

由于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问题,从而导致了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落实。一些县联社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日常的管理活动当中,还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均存在着主动性差以及观念淡薄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合规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通过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中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解后可知,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应当根据其经营范围、业务种类以及组织结构来构建出相应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之上成立专业的管理部门与管理流程。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的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均存在着合规组织体系管理松散的现象,不仅缺少专业的合规管理部门,甚至都没有设置出一套应有的合规风险管理流程,导致合规管理的真正作用难以全面发挥。

3.合规风险管理人员数量不足

事实上,合规风险管理本身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系统化工程,它能够同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管理层面。基于此,如果想要将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就需要组建出一支专业能力极强的高素质团队。然而,由于受到了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的合规风险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从信贷、会计部门中临时调用过来的,不仅没有受到过专业的管理培训,而且在人员数量上也是非常匮乏,难以达到合规风险管理的工作要求。

四、解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1.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合规风险管理理念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开展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从根本上增强管理人员对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视度,确保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将合规管理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做到“时时刻刻学合规,事事处处讲合规。”

首先,在选择合规管理人员时,县联社的管理者要对备选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确认,从中挑选出一些资质较高且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优秀者,在确保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达到提高管理权威性的作用;其次,县联社需要着重培养合规管理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积极鼓励合规人员通过自学和参与培训等方法来不断的磨砺自身的业务技能,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合规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最后,要加强对合规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确保他们可以将诚实守信与遵纪守法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尤其是在服务于客户的过程中,要在其中融入符合合规管理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模式中的“被动合规”转变为“主动合规”。

2.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强化合规执行力

(1)将管理制度作为工作基础,着力改善制度缺失问题

首先,县联社的管理者要尽快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同时要结合当前的管理现状来将不合乎规定的制度内容尽快清除,坚决杜绝与业务无关的制度盲区存在;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并执行《合规绩效考核制度》与《诚信举报制度》,以此来约束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行为;再次,建立内部员工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员工在合规风险管理中所出现的异常或违规行为给予妥善处理,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第四,针对重点员工建设重点关注档案,对员工实施动态化管理与岗位跟踪管理,通过此种方式来杜绝因员工不良行为而导致的合规风险;第五,完善有关于合规风险的预警机制。县联社的管理者应当经常性的更新风险信息,在第一时间编发风险提示文件,将风险的类型与特征告知给管理人员,做好相关的预警回访工作,以此来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成本支出。

(2)强化执行力,改善制度执行弹性过大的问题

首先,县联社的管理者应当从文化理念的层面上着手,进一步加大合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一方面要尊重合规风险制度的管理规则与执行规则;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想法,尽可能的避免“木桶效应”的出现,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合规工作氛围;其次,要从目标的实现高度上来增强风险管理的执行力。不仅要将合规经营管理同业务发展紧密的关联到一起,同时还要落实行政与经济的双线处罚制度,针对管理人员所出现的违规行为要坚决处理,树立起制度在企业中的威信力;最后,要不断提高监督方式上的执行力。县联社的管理者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来分析现行的监督方式,结合合规风险的特征与表现形式来实施突击检查、内部换岗以及平行代班等工作方式。

3.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事实上,各个地方上的基层营业网点是县联社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这些营业网点可以顺利的合规经营,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县联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县联社的管理者要树立起正确的风险管控导向,应将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在健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工作当中,同时加大对员工个人绩效的考核力度,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在县联社中形成尽职尽责的工作氛围;其次,健全合规风险管理的工作机制。管理者要结合企业文化来确定风险管理的工作基调,尽快树立起正确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实现县联社内部层层负责的管理工作机制;再次,要将合规风险的管理工作内容落实到各个岗位中的个人身上,上至合规管理部门领导与主管人员,下到前台的接待与服务人员,均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筑牢根基;最后,着重凸显出合规风险管理的关键领域,其中包括财务管理、信贷管理、经营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其中,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为决策机制的完善、信贷管理的工作重点为不同季度的风险按排查、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为强化报警监控的实际功能,以此来凸显出“三防一保和案件防控”的安防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1]马英杰,张翠玲.浅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和规风险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3):7-8.

[2]李俊娟.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97.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5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省联社

[中图分类号]F830.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6-0005-05

一、引言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以后发展成了各具特色的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法国模式、日本模式与荷兰模式。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自20世纪初引入,新中国成立前的解放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不断发展,在扶持小农户与小业主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重要形式,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健全与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信用社迅速发展,但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等影响,农村信用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社先后经历了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代管的阶段,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需要深入推进改革。2000年在江苏省试点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实施将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并重新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机制的改革。至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扶持“三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近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继续深入改革,当前重点是推进县域机构股份制改革。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更有效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而言,在条件成熟时及时构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从体制机制上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不断放权有效提升农村信用社自的过程,从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到中国人民银行代管,直到下放由省级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自不断提升,较好发挥了农村信用社扶持“三农”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变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变动,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着要求按现代化股份制金融机构规范而原有基础较为薄弱的矛盾,面临着省联社管理过宽而缺乏有效服务的矛盾,面临着缺乏有效变革动力与要求不断深化改革的矛盾,有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及时构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就农村信用社改革体制而言,范静、周脉伏、蒋定之、都本伟、脱明忠等与穆争社等深入考察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体制问题,指出了农村信用社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等方面需做出的努力,以及有待完善的重点与方向。有研究对省市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王松奇等对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王俊芹等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胡滨等对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相关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如何发展的有益建议。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部分研究是从农村金融制度的角度考察了农村信用社的绩效,如成思危等、刘锡量、张杰、汪小亚、巩云华等,这些研究对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农村金融结构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相关研究对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以及考察农村信用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有积极意义,当前,在农村信用社积极推进改革的进程中,有待深入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有效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措施与途径。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概况

(一)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前农村信用社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信用社迅速发展,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信用合作化,绝大多数地区实现了“一乡一社”,农村信用社在改造小农经济、实现农村合作化和集体化以及发展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到1956年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10.3万个,吸收入股农户近1亿户,存款达4.32亿元。1958年后在“”与“”时期,农村信用社经历了较大波折,并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期间农村信用社业务受到更进一步的影响,规章制度遭到破坏,业务一度停顿。

改革开放后,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实际需要,1978年农村信用社交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这对农村信用社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国农业银行用行政方法管理信用社,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混淆了集体金融组织和国家银行的界限,使农村信用社失去了自成为银行的附属物,农村信用社呆账坏账不断增加。

1996年国务院决定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农村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直到2003年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把农村信用社下放至省政府管理为止。中国人民银行代管时期致力于恢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重点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造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人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但农村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仍存在体制不顺障碍,而且没有涉及农村信用社产权体制的转变等核心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长期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农村信用社需要进一步改革。

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和江苏省政府在江苏省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试点内容为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构建统一法人,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个县级市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市)联社入股基础上组建了江苏省联社。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为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奠定了基础,此后改革方案也是在江苏省试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信用社快速发展,到“”以及“”时期的波动发展,再到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到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在不同发展阶段农村信用社虽然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支持“三农”的作用,但是和经济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而且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的管理体制、资产质量、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深入推进改革。

(二)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概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范围撤退,农村信用社肩负着支持“三农”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四大商业银行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有限,而本应有效支持农业生产的农村信用社却因为体制、机制等问题难以有效支持农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亟需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通过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与健全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能力。在2000年江苏省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改革。

2003年第一轮改革中试点单位共8个省(直辖市)。2004年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将其他21个省(市)纳入改革试点之中。2005年海南省参加改革试点。2005年除海南省外均建立了省联社,2007年海南省成立省联社。这一轮改革的重点是“化钱买机制”与交由省级政府管理。

改革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重点推进以管理体制与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改革中深入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全面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努力转换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农村信用社通过设立资格股与投资股以实现其股份合作制的产权性质。合作制是通过农村信用社的资格股实现,一人一票。股份制是通过投资股体现,依据投资股股权大小决定投票权。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信用社的政策,其目的是“化钱买机制”,即通过国家资金支持解决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支持、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三方面对农村信用社予以政策支持,实现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强化约束、增强服务,进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信用社体制。

本次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之一是管理体制改革,即把农村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交由当地省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管理职能交由省级政府负责,成立省级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并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在改革中北京与上海构建了全市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天津构建了全市二级法人的农村合作银行,其他省份均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进一步改革进程中,重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于2008年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并于2010年底在香港成功上市。宁夏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于2008年改制为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于2010年改制为天津农村商业银行。

为顺应经济发展需求,当前改革中要求农村信用社全面取消资格股,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造,不再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符合农村商业银行准人条件的机构应直接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尽快将资格股全部转换为投资股,并改制组建为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

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受到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历史包袱较重以及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等影响,本轮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包括尚未真正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监督制衡机制,缺乏完善的内控体系等。而且某些政策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已逐步成为进一步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障碍。如当时为了推进改革把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省级政府管理的途径是成立省联社,而随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省联社服务、指导与协调的作用,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三、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支持“三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信用社不同程度地存在体制机制不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内控体系薄弱、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隐性呆坏账较多、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等突出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进一步的改革要求。

首先,省联社管理体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快予以调整。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最突出的特征是把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为有效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与领导,省级政府均采取了成立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这样的管理机构,以代替省级政府实施管理。由于这种省级政府管理的方式是在已有区县联社的基础上再成立的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并由省级联合社来行使对区县联社的管理,在先天上存在不足。这种管理体制在先天不足的基础上,而且在成立后的管理中自身定位不清,本应发挥有效服务的职能难以有效发挥,而更多的是以行政管理的方式加强管控,下属区县联社自极为有限。这种省联社的管理体制如不能及时变革,农村信用社发展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其次,农村信用社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内控体系有待不断完善。2003年那一轮改革中农村信用社从省级联社到县级联社普遍构建了由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与经营层构成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法人治理结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缺乏对理事长的有效约束机制。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健全完善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内控体系存在制度不健全、缺乏不同主体间有效制衡、各种系统性风险与人为风险较多等问题,农村信用社爆发的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内部隐性坏账较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内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不完善又进一步加剧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失衡。

再次,当前农村信用社科技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其自身发展历史进程的影响,科技水平较低,人力资本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到农村信用社深入推进改革与发展业务。由于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水平整体较低,严重阻碍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与提升资产质量,某些规章制度缺乏深入调研,不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坏账风险较大。

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为有效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2000年在江苏省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并于2001年成立了三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2003年改革进程中在北京与上海采取了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形式,在天津采取了农村合作银行这种形式,在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采取了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形式。在进一步的改革进程中,重庆、宁夏从农村信用社直接改制成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天津从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除了在省级层面上,在部分副省级城市、地市级城市尤其是在县域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力度不断加大。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一种产权形式,成立农村商业银行较成立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合作银行有着更高的要求。农村商业银行这种符合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求的产权组织形式,通过构建健全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与内控体系,在不断提升资产质量的基础上,将有效减少坏账风险与对金融机构的冲击,并将进一步发挥支持“三农”的作用。但是受到农村信用社整体发展质量以及肩负的支持“三农”重大作用等因素的考虑,决策层在构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方面极为慎重,当前是着力推动构建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自2011年起重点推进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不再审批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要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其他农村信用社符合条件的要尽快向农村商业银行改制。但是从中长期而言,如果仅在县域一级构建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受县域范围的影响,在做大做强农村信用社与发挥规模效应等方面将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资产质量的不断提升,构建全省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应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中长期目标。

决策层当前对构建全省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持谨慎态度有其重要原因。一是担心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存在的坏账等问题暴露后对金融体制会造成较大的冲击。二是担心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影响其发挥支持“三农”的重大作用。正是出于这两种理由,使得决策层对推进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极为谨慎。

五、有序构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推进农村信用社全面发展

当前农村信用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历史遗留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从中长期而言,需要在条件成熟时及时构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以从体制机制上有效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将农村信用社有效改制为现代化金融机构。构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农村信用社为解决自身存在的先天性约束与问题所决定的改革方向。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农村信用社更好地发挥作用,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要及时向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农村信用社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虽然农村信用社在成立之初与发展的过程中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三农”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良贷款巨大与历史欠账等问题使农村信用社不堪重负,这才直接催生了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农村信用社需要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发挥作用,而受农村信用社自身的体制机制以及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约束,农村信用社难以更加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制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属于历史必然。

其次,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先天性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要求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向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改制。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与应对挑战,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必须深入改革,通过体制机制转换来解决问题。这些问题虽然通过自身的修修补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解决,但从更为根本的角度而言,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的体制机制改革方能予以解决。这种体制机制改革就是通过构建农村商业银行来实现体制机制的转换,更好地发挥现代股份制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重大作用,通过理顺产权关系,有效发挥省级与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努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与降低不良贷款率,切实发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扶持“三农”的重要作用。

再次,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受当时历史背景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公司法人治理体系不够完善,存在过度放贷冲动,自身难以有效控制不良贷款与风险,省联社对县级联社管理过多,人员素质需提升等问题,有待通过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虽然可能存在资产总量与存贷款等方面的优势,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人员素质、科技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蕴含着较大的风险。这些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改制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此外,构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将更有效地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农村信用社体制下,原先在不同地区间的资金调配难以有效完成,而在构建全省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后,将更有效地通过全省范围内的资金调配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这对有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6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一)切实抓好延长土地承包期政策落实工作。一是对没有开展土地承包期延包30年的,要采取积极措施,按照“均田制”的原则,切实做好延包工作,把法律赋予农民的长期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到人。二是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要求,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

(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镇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作用,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法律、政策、信息和协调服务,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民间协商、镇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力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二、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扎实推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一)规范完善“一事一议”筹资酬劳。要按照威政办发【2012】5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工作,确保不超范围、不超标准、程序合法。

(二)狠抓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对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尤其是向村级组织摊派的治理,集中抓好公款订阅报刊超标、农民建房多收乱罚、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农村社会治安乱收费等增加农民负担方面的专项治理,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认真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着力抓好涉及农民负担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工作,健全农民负担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加大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减轻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一)规范完善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度。按照《市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镇级财务会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业务程序规范,代管集体资金安全。积极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全面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三资”)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三资”的监管力度,镇(办事处)设立“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对村集体固定资产、资源性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等由镇级服务中心,向社会公开竞价和招投标,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杜绝集体资产流失。

(三)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力度。一是对已实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制的,要重点抓好村级收入的审计工作,杜绝坐收坐支和私设小金库,确保集体资金管理规范。二是对没有纳入委托的村,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送达”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确保村级财务收支公开透明,财务管理规范有序。三是要结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登记及财务审计工作,为农村换届选举工作奠定基础。

四、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做好合作社宣传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以合作社理事长和会计为主的经营管理人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种养能人、以经管干部为主的基层业务辅导员的政策业务培训工作,努力增强广大基层干部指导合作社加快发展的能力,提高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7

关键词:三农;社会治理;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贯穿于整个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农村社会治理创新问题,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创新问题。在农村社会治理中贯彻群众路线,既包涵社会管理创新主体的认识论,也充分体现出依靠群众实施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面指出: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契机,也是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抓手。

1.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指导线

1.1准确理解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深刻内涵

当前的“农村社会治理”跟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来讲,主要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村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带有强制性。而“农村社会治理”除了政府和有关部门之外还强调社会力量,比如村规民约、村民自治、各种农产品合作组织。农村社会治理既要发挥政府服务管理社会的作用,也要发挥社会组织、村民自治和农民参与的作用。从方式上来看,传统的农村管理强调的是行政性,而农村社会治理除了行政还强调法制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制度建设等多种方式。从方向上看,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只是单向式的、从上至下的管理,而农村社会治理强调的是双向的互动。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时,要与不同的农村群体进行沟通、协商,是双向的互动模式。从内容上看,农村社会治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为农民群众提公共服务,管理农村和社会公共事务,还包括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农村基层的安定有序。

1.2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增强农村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问计于民,让该公开的事务公开,该群众自治的事情群众自治。一是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与三农服务的科学结合。把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根本,明确责任,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农村各项工作。二是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形成农村综合治理合力。三是树立从源头防治的观念,全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四是树立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理念,从实际出发,公平合理照顾到各方面群众的利益。五是树立依法治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公平,引导农民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

2.努力推动“多维度治理”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和主要方面,即谁起主导作用,谁处于配合和服从的地位,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怎么和村民自我管理有机衔接。因此,在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中,要推动“多维度治理”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2.1以农村社会服务创新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推进社会服务创新,解决好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治本之策。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要更新观念,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县乡党委、政府要把管理创新从管理转变到服务上来,不能认为自已是官,老百姓是民,把自己和群众简单地对立起来。社会治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所有党委政府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所有农村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老百姓谋利谋事的工作,农村社治理的过程也就是全心全意做群众工作的过程。

2.2以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村级党组织长期处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如何发挥村党组织对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作用是关键。为此,一要改革完善村两委班子的选举方式。在严格选拔程序和标准的同时,更要注重优化班子的年龄文化经验等结构。二要通过完善立法,从法律层面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届数和决策事项做出一定的限制。三要在政策上加大培养乡村致富领头人、优秀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四要改革完善村社干部的管理。

3.不断丰富农村社会治理群众路线内涵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认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抓住改革开放30多年形成的良好局面,在经济上以工促农、以城哺乡、加大支农力度、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政治上把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与坚持“民主集中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

3.1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骨干作用

基层干部直接同人民群众接触,是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中贯彻群众路线的主力军,在乡村党员干部中继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切实改变基层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强、服务意识不高、群众观念淡漠、执政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要切实加强镇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把基层党委政府的执政方向与群众意志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使农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对违纪政纪的要依规依纪严肃查处,绝不能庇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特别是要注意调动广大村干部的积极性。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出发,合理调整村社行政区划,形成村干部工资增长的合理机制。

3.2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能动作用,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一要积极探索村“两委”选举的有效途径,要贯彻落实好基层民主建设,就要多种形式推选候选人,避免乡镇党委政府直接操纵指定,要建立公开竞选制度,让德才兼备的候选人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二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公开栏、意见箱、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形式进行公开,保证群众的知情权。三是建立村民理事会,让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四是完善村民对村干部任期中的监督制度,由于法律规定村民有自治权,村“两委”不是一级行政单位,但现实中又行使一定行政管理权,上级党委政府在监督中因找不到合法依据往往难以入手,首先要依法制定届中罢免制度,其次在财务管理制度要加以规范。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8

一、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绩和经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围绕该项重要任务,切实履行职能,强化执法保护,加强政策支持,注重宣传引导,推进机制建设,取得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显著成绩。

(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制体系基本建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本建立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制,突出表现在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爱农、市场助农等7项机制上。这7项机制,整合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抓住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让农民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收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

(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商所相当部分设置在农村乡镇。这些基层工商所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基本情况,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性较强。近年来,许多省区市工商局开展了“一所一标”、“以所帮村”等活动,加强政策、信息的指导和服务,支持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带头人,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广大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等,取得了良好成绩,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三)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能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实现了重要转变,由以前注重农资市场监管向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业发展并重转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一是继续保持对农资市场的严格监管态势。全国工商系统连续多年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全系统每年在“红盾护农”行动中查处农资违法案件数万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二是进一步加大了保护农民消费者权益工作。近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一步加强了“一会两站”建设,及时受理和解决农民投诉,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方式手段不断强化,效能不断提高。三是开拓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采取加强宣传、提供咨询、注重引导等工作方式,引导农民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开拓市场,实现增产增收。到2007年底,我国已注册地理标志301件,许多地理标志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显现了重要作用。四是改革创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制度。为农民申办个体工商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实行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支持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发展农村经纪人,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取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必须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谋划和定位,这是推进工作的思想认识基础。二是必须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定职责有机结合起来,以维护好农民权益为前提,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支持农业发展为目标,这是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三是必须重视机制建设,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改革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是不断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能水平的制度保障。这些经验做法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二、进一步认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客观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强化商标合同管理、维护农民权益、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等工作,既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正确认识和把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方法论的问题,关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工作方向和指导原则,关系发挥职能作用的方式方法,关系工作效能的进一步提高。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市场容量很大,供给大量农产品,消费大量工业产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部门,一方面承担着维护农产品正常交易秩序的重要任务,搞活农产品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另一方面承担着维护农资等工业产品正常交易秩序的重要任务,保护守法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近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取引导农业市场化经营、开辟绿色通道、强化粮食市场监管等有力举措,积极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建设;采取支持农资连锁经营等政策措施,积极促进了农资市场的完善。这些有力举措推进了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维护者。农村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领域的侵害农民权益行为,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甚至生计问题。日用消费领域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行为,影响农民的消费安全和消费信心。这些都直接、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加大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推进“一会两站”建设,及时调解涉农纠纷,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于营造和谐的生产、生活秩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促进者。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之一。近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引导农民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支持发展农村经纪人、支持订单农业等,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特别是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对于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认识,农民申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热情大大提高。实践证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大有可为。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者。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任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着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的职责,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既是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任务,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采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免收登记费、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免于工商登记等支持措施,积极支持农村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仅半年的时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64万户。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村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者。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打击坑农害农行为、食品安全监管、打击传销等工作效果如何,关系到能否为农民营造安居乐业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近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严厉打击诱骗农民参加传销的违法行为,切实防止传销向农村蔓延。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平安建设。坚决查处农村黑网吧,整治农村学校周边环境。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必须始终坚持力行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把握职能定位,努力开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农产品市场细分化程度提高,农村市场绝对容量缓慢增长,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任务艰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繁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紧密相关的重要政府部门,必须在以往工作成绩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牢牢把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进程中的职能定位,坚持“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动摇,坚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目标丝毫不能放松,坚持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坚持扎实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思路正确,方向明确,抓手准确,不断取得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绩。

(一)以“四个统一”指导推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的统一、监管与服务的统一、监管与维权的统一、监管与执法的统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法履行职责,对工商行政管理基本职能认识的深化,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基本任务,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必须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凡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就积极支持、鼓励。积极支持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市场,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要加强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性研究,在保持支持服务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积极创新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新举措。

(二)以“四化”为抓手积极构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的抓手,也是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力加强“四化”建设。要对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爱农、市场助农等7项机制进行分析总结,需要改进的尽快改进,需要完善的抓紧完善,需要丰富内容的抓紧丰富,及时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行为,严格工作程序,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努力构建以7项机制为核心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9

关键词:农村社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042-02

农村社区既是国家管理农村的载体,又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社区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区全面进步,强化农村社区管理。在农村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原始村落通过改造或重建向农村社区转型。因此,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应该如何管理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河北省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现状的调查

从目前农村社区管理的实践来看,人们对农村社区的定位大多是原来的行政村、自然村以及村民小组或者是乡镇等基层组织管辖的区域,另外还有把农村社区定位为几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重新组合。为了初步把握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农村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资料,现分析如下。

(一)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概况

1.总体评价

村民对当前农村社区管理总体评价比较好,其中,有15.7%的居民认为自身所在的社区文化建设好,有36.9%的居民认为比较好,有40.1%的居民认为一般,有3.2%的居民认为不太好(见表1)。

2.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概况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调查,总结出当前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一村一社区”即以原有的村民委员会辖区范围作为社区构建的载体,并在此基础上依章依法建立健全社区的党政及其他组织;二是“一村多社区”即以规模较大的自然村落为载体,因其较为分散、人口较多的等客观原因,按就近原则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构建社区;三是“多村一社区”即以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落为载体,因其人口较少、面积较小等客观原因,以地域相邻为原则,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构建社区;四是“集中建社区”即是在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的居民小区设立“社区”。

据调查结果显示,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4万,村庄87个,农村人口4万,建议建成的农村社区有8个,其中“一村一社区”有3个,“集中建社区”有2个,“一村多社区”有1个,“多村一社区”有1个。

与此同时,课题组还总结出现有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即政府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为社区制定整体发展的规划及发展的决策,并借用政府的优势地位组织、协调社会资源,从而实现对社区的管理;二是互惠合作的管理模式,即政府以第三方的身份对农村社区进行间接和宽松的行政干预,与此同时农村社区自治力量也较为成熟,在自身建设、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三是以农村社区自治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即政府不直接介入或低度介入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区组织完全自治。

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属于“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二)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级政府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以加速城镇化和提高农民福利作为农村建设的重点。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新四化”,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更是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使得原有传统的农耕文化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打破,高效率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成为新农村的向往。在这样新形势下,原有的农村管理滞后于农村整体发展的步伐,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农村社区产业结构迅速调整,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却不能与经济的发展相匹配

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就业方式以及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与之相匹配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却不完善。本次调查所列举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党员及志愿者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培训室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不达标:从整体上看40%以上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两项,建设多于六项基础设施的社区不到10%,这说明农村社区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容乐观(见表2)。

2.政府的行政干预,挫伤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村民作为农村社区化管理的直接服务对象,但政府行政手段的强制性,削弱了村民的自主性。目前农村社区管理行政化的一大弊端就是剥夺了村民的自主决策权。建立在行政权力基础上的“农村社区管理”工作,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执行政策文件,村民没有机会进入到决策当中去。表3所反映的就是目前村民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自身意愿表达方面的统计结果,低于20%的村民可以顺畅的表达自已的意愿。这充分说明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被忽视了。

3.农村社区管理者的理念和能力不适应农村社区化发展的需求

新型社区的管理队伍主要由原来的“村两委”工作人员组成,大多数都是缺乏对社区化管理认知的村民,更没有社区管理的基本业务知识、能力和经验,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仍然沿用原来的“村两委”工作方式、思路、原则和方法,习惯于简单化的“行政指令”和“替民做主”的管理模式。面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村民身份、职业、利益和需求等多样化所带来的各类问题,难以及时解决。表4所反映的是村民对社区管理现状的态度。

4.农村社区管理的服务意识薄弱、功能不健全

农村社区服务意识薄弱、设施稀缺,对村民的各种新需求不适应。首先由于服务意识不到位,很难及时准确了解村民的需求;其次由于服务设施稀缺,只能满足村民基本的需求;再次由于服务功能不健全,致使你服务受益的范围缩水窄;最后由于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社区的公共服务事业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化、低层次的服务项目上。尽管有的地方基层政府提出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和社区管理配置标准,也有些社区也建立了一批服务设施,但服务效果并不理想。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社区没有匹配的规章制度。

5.村民外流现象严重,社区发展缺乏动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深化,居住在农村的那些相对有实力的劳动者率先完成了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他们选择在城镇区域内购房置业,率先实现城镇化。再加之农业生产方式科技化水平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在农村留守的大多数是老人、小孩和家庭妇女,“空村”成为当前农村普遍的现象。农村社区这种人员严重断层的现象,成为社区发展的瓶颈,社区的活动无法有效开展,社区的张力和活力严重不足。

6.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经费不足

据调查显示,不少乡镇和社区干部反映,社区管理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从村落的散居到社区的聚居,公共事务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内容的不断充实,管理成本也随即增加。而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服务性的基层组织,自身没有营利性产业,缺乏“造血”功能,管理经费的来源就成了最现实的问题。大部分社区管理组织都依靠上级政府的财政划拨。

二、构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文献研读,在分析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沧州肃宁县、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构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科学规划,强化农村基层组织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与支持。而政府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大支持力量。加强村党支部阵地建设,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规范党组织活动开展,引领农村事务和服务村民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还要注意到社区的规划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先导性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成功完成城镇化进程的前提条件,开展新型社区的建设必须从社区的科学规划做起。社区在规划建设中不仅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还要兼顾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村民的参与机制

村民既是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主体,也是享受农村社区化管理成果的主体。因此,在农村社区化管理过程中要转变村民的观念,使广大村民参与到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和社区的管理中来。为了更好的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宣传和教育,建立宣传机制。第二,拓宽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和途径,建立监督机制。第三,建立构建利益共同体,建立保障机制益。第四,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建立教育机制。

(三)建立健全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服务性是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的宗旨所在。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需求,在新型社区建设的契机下,以“突出社区自治,完善政府职能”的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统筹资源的全新农村社区管理体系。同时,基础设施是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的载体。如包括“一站式”服务大厅、会议室、图书馆、警务室等基础设施在内的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包括文化广场、健身设施、图书馆、展览室、培训师在内的文化活动中心。因此,对于普通农村社区,应将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区管理的首要任务。

(四)确保资金稳定投入,积极拓展资金来源

充足的资金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稳定政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保障社区管理的有效实施。按照“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跟踪问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该项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形成政府主导下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管理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建设的市场运作机制。

(五)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社区管理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政府作为新型社区建设的推动者,强有力的政府组织领导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社区管理者面向农民提供服务,是与村民接触最多的基层工作者,其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村民对社区的评价。首先着力点放在现有的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通过对现有人才的专业培训、外出交流及学习,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将新毕业的充满热情的大学生吸引到社区建设队伍中,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吸引年轻人,做好社区人才的培养工作。其次,专兼结合,充分发挥社区业余文化工作者的作用。

农村合作社管理篇10

[论文摘要]农村社区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农村社区的特点,总结农村社区管理与改革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工作,就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就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从规模上看,大的可以指一个乡镇甚至相邻的几个乡镇,小的指乡镇村内部自然形成的小型社区。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主要是以乡镇辖区和村委会所辖区域为单位,它是我国农村社会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也是我国农村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二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强;三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四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加强和改善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也使农村社区建设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在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调整的同时,社区服务管理也就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社区服务管理迫切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如何适应当前这一改革发展趋势,加快农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改变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方式,就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为此,加快和改进农村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乡镇服务管理工作方式,就要进一步改变乡镇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农村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城镇社区,以农村城镇化发展推动社区发展,把农村社区改造成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健全和功能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及服务功能,培育社区管理服务意识,使社区内的组织、群众、社会团体等都成为社区管理的参与者,就能使农村社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更能使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将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随着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在农业生产、劳动就业、居住环境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乡镇单位的社会职能也逐步转向社会,落实到社区,农村社会正由“乡村人”向“社区人”转化,社区承担了“乡村”分离出来的一些社会职能,诸如为社区群众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对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和管理,这都将为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

2.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阵地,它在建设文明和谐乡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村特色文化,弘扬文明道德风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人民生活、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封建迷信思想、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就成为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的思想文化素质,要与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3.有利于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也就是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服务能力,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交给社会和其他组织来管理,使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是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统一实现了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而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管理,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是加快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这意味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也将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这几年的推广实践过程中,农村社区在社区管理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服务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观念落后。从农村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来的情况来看,农村在乡镇建设管理、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农村乡镇一些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2.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许多切合农村实际,符合民心,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然而,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思想文化素质低、管理能力差,工作不认真负责,且对政策和法规领会不透、传不准、落不到实处,因而在农村许多政策法规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比如有的农民不知道“新农村”的含义:又如农村联产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已出台多年了,但至今仍有好多村没有完善承包手续:管理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职能,使许多村干部在管理方面随心所欲,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的服务上,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也未完全实现由乡村管理服务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自治程度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主要是以乡镇村为依托,社区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控制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个人因素往往决定一切,群众自治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思路

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处于乡镇政府与农民的最直接联系层面,其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从近几年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应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环境治理、公共安全和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自己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置,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的,所以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基层组织也才刚刚开始形成,且相关的改革措施也尚未跟上来,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区管理也就难以全面开展实施。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置,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