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改革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4:04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1

关键词:公司治理;改革法案;比较分析

美国和德国分别作为北美和欧洲的主要经济强国,其公司治理有着各自典型的特征,他们代表了两种运作模式下不同的公司治理方式,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经营绩效。但进入21世纪,美德两国的大公司相继爆发危机,为改善公司治理、维护投资者利益,两国相继出台了公司治理改革法案,本文就两国公司治理改革法案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对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起到一些启示和借鉴作用。

继多年来业界备受尊重的超级公司安然公司2001年底在资本市场投下一枚财务造假的重型炸弹之后,安达信、世界通信、施乐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相继东窗事发,美国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丑闻越闹越大,股市因此连日重挫,一度跌穿了“9.11”之后出现的5年来最低点,投资者在一系列的丑闻中损失数十亿美元,很多公司雇员养老金严重缩水,一向被视为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典范的美国,开始遭到人们的严重质疑,投资者持续恶化的信心危机严重威胁着美国经济。另外,美国中期选举即将来临,美国政界也急于采取措施扭转不利的经济状况,以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开始对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相关的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和争议最大,也最激进的改革当属2002年7月26日国会通过的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又称2002年美国公司改革法案,由布什总统于7月30日签署,使其正式生效。该法案从加强信息披露和财务会计的准确性、确保审计师的独立性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等主要方面对现行的证券、公司和会计法律进行了重大修改,是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深刻的一次证券业改革。

在德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家大公司经营不善引发危机,使投资者丧失了对公司经营和股票市场的信心,进而削弱了德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公司遇到的危机引起了德国各界的关注。无论是从事公司治理研究的学者,还是致力于公司治理实践的企业家,乃至德国政府,都意识到危机的重要根源是银行等大股东的长期控制,造成公司运营缺乏透明度和对一般股东的保护,进而抑制了公司的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因此必须对公司治理机制进行改革。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德国联邦政府于2002年夏季提出了公司治理改革的10点计划。在此基础上,2003年2月15日,德国联邦司法部长和财政部长共同提出了《联邦政府改善公司治理的措施目录》,此后又颁布了《德国公司治理准则》,我们把以上合称为德国公司治理改革法案,该法案从强化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加强对董事的约束和激励、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审计制度以及设立独立的财务监控主体等主要方面对德国公司治理进行一系列革新。

美德两国的公司改革法案在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以及完善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的独立性3个方面有一定的共识,但具体规定各异,以下就两国法案在这几个方面的规定进行阐述和比较。

一、完善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比较分析

一向以披露为监管理念并且也引以自豪的美国证券市场,面对安然等公司长期的欺诈而未被发现的事实,不得不承认信息披露制度上的缺陷。吸取证券市场披露的一系列教训,法案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SeC至少3年一次复查发行人包括其财务报表在内的披露信息;要求发行人迅速和及时披露关于财务状况和运营的重要变化的信息;预测的财务信息不至于具有误导性,和发行人根据Gaap要求所的财务状况及运营结果一致;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披露;在定期报告中披露高官道德准则的遵循情况及没有充分遵循的理由等。这样既便于公司利益相关者透过财务信息“表面”理解公司“实质”,也便于通过披露增加媒体舆论对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

德国公司也普遍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问题,造成投资者和政府对公司经营者监控乏力,因此,法案提出了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有:强制执行国际会计准则,建立完善的公司财务会计制度;要求经营者及时披露与公司有关的重大事件;要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必须及时披露其成员所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的变化情况;以及要求公司在每年的财务说明书附录中列出支付给董事会成员的保险补偿金和股票优先认购计划的细节性问题等。这样可以使公司提供的报表更能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更能防范公司经营者进行不法的会计操作,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和政府机构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另外还可以使投资者作出理性的投资判断,及时地调整投资策略,从而更好地防范公司经营者从事内幕交易而损害一般股东的利益。

二、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的比较分析

针对美国所发生的一系列的财务丑闻无不与高级管理人员有关这一现实,美国公司改革法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监督和约束:(1)法案要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保证公司提交的定期报告(不限于财务情况)的真实性,如果明知道是虚假的仍然提供保证,他们将要承担较为严厉的刑事责任;(2)法案要求当重编报表与证券法存在实质性的不符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应当返还奖金、其它形式的激励性报酬以及买卖股票所得收益;(3)证券发行公司被禁止向董事或者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私人贷款,在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存在例外;(4)公司高级职员、董事或者受益权人10%的股权变动必须在两个营业日内披露;(5)在养老金计划管制期内,公司的董事和高层管理人员不能交易股票;(6)如果有人违反了证券法的专门规定,并且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做公司的管理人员或者董事是不合适的,SeC可以禁止他们成为证券发行公司的管理人员或者董事。由于德国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作为大股东的商业银行和持股公司控制着公司的经营权,强势大股东侵害弱势中小股东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法案提出了强化股东以个人或少数股东身份监督和约束高级管理人员的措施:(1)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作出适当修正,大大降低股东代表诉讼的门槛,减轻股东的诉讼风险,使中小股东有更大的激励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进而使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应有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2)完善股东集体诉讼制度,创立模范审判制度,方便股东因公司的虚假陈述或其它不法行业而遭受损失时提讼,要求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3)赋予董事注意义务,主要有:制定适合于公司的经营策略并执行;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遵守各种制定法的规定;确保公司在适当的商业风险内从事经营活动并尽量控制经营的风险;及时地向监事会报告所有与公司经营有关的重大问题等;(4)规定董事的忠实义务,主要有:董事在任职期间不得为自己或为他人从事与公司相竞争的业务;董事不得利用自己的身份或职务获取非法利益;董事会成员必须向监事会及时披露其利益冲突交易,并向董事会的其它成员发出通知等。

三、完善公司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独立性的比较分析

美国发生财务丑闻的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者都是享誉全球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不可能没有能力发现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黑洞,但最终仍然出具了公司赢利的报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担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咨询和审计业务,因而在审计时会受到上市公司的牵制,从而使会计师事务所丧失审计的独立性。鉴于此,美国公司改革法案一方面规定公司必须设立审计委员会,要求审计委员会必须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其中至少要有一名财务专家,而且由审计委员会负责任命审计师,为其发放报酬,并对其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为强化审计师的独立性,法案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业务的同时提供其它非审计业务,要求审计委员会从事的所有实质性的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都要事先得到批准,并在公司的定期报告中向投资者披露非审计业务,法案还要求审计小组的领导成员每5年轮换一次。

德国公司改革法案也把完善审计制度以及强化审计的独立性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方面要求公司在监事会中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处理公司内部会计、判断经营风险、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审计费用等。另一方面,与美国相同,为了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能独立地进行审计,法案也禁止审计机构为公司提供咨询等服务,避免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公司形成过于密切的经济联系。另外,法案还提高了审计人员的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以保证审计人员更加勤勉独立地进行审计工作。

为弥补审计制度的固有缺陷,强化外部审计的行业自律,美国公司改革法案要求成立“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由SeC任命5名委员,其中注册公共会计师不超过2名,其他3名委员来自会计行业之外的专家,该委员会负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注册、制定自律规范、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调查审计事务所的不法行为并有权对涉案的事务所和个人予以处罚。德国公司改革法案则提出成立一个由政府机关设立并提供运作经费的,完全独立于被监控公司的外部机构对被监控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该机构有要求公司提供应披露信息的权力,要求公司调整财务说明书的权力,对公司的特定事项进行特别审计的权力,解除对审计人员的任命的权力以及与其它机关进行合作并交流信息的权力,由于该机构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于被监控公司,能以更客观的立场对被监控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同时也对会计公司的审计工作进行有力的监督,促使会计公司提供更为客观真实的审计报告。

实践证明并不存在任何一种理想的公司治理模式,适当借鉴国外公司治理中的经验和教训是我国当前建立和改进公司治理的理性态度。美德两国公司改革法案对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监管、会计师行业监管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借鉴两国的公司改革法案,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茂年.美国公司改革法案述评.法商研究,2003,(2).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2

2004年6月初传出消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受铁道部委托,正在研究制定铁路系统股份制改革的方案;6月下旬,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证实,他们已经拿到了为铁道部做海外ipo上市审计的项目。

最初的风声来自铁道部。今年2月22日,铁道部部长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部署2004年铁路工作时表示,中国铁路部门将“结合主要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积极寻求境内外投资者,以股份制形式聚集社会资本,探索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新路”。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对铁路全行业的股份制改革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向《财经》透露,研究所从今年开始,陆续接受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其中包括铁路主业人员分流,运输组织等内容,主要是为发改委制定方案提供辅意见。而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司长王庆云证实,目前方案正在多方征求铁路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最迟将于年底出台。

种种动向显示,停滞已久的铁路改革出现重大进展,这次,总资产高达5000多亿元的“巨无霸”铁道部真的要全面改革了吗?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铁路一直是瓶颈状态,每次刚要有所缓解的时候,‘嘭’地又是一个瓶颈。”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黄民说,“铁路再不发展,就会拖小康社会的后腿。”

主业改革开局

《财经》调查得知,经过了漫长的对于铁路边缘性业务的剥离和改制,目前铁路改革的手术刀终于指向了最核心的主营业务,即客运与货运服务,以及铁道部一竿子插到底的行政管理体制。不过,各条线索指向的股份制改革却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毕马威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铁道部向毕马威表示了要委托其进行上市审计的意向,但是具体的上市项目还在确定当中。据他估计,铁道部年末成立的三家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最有可能成为首批上市的对象。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荣辉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允许公司上市的通知,但是在成立之初,公司已有上市的打算和准备。”

在观察家看来,锁定这三家公司的最大原因是,在ipo之前,所有公司必须先进行必要的股份制改造。而在正在酝酿政企分开的铁道部内,去年成立的这三家公司更符合上市的条件。

三家公司于2003年底先后挂牌,它们的成立被业内认为是铁路主业改革跨出的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三家公司的注册资金分别为,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22亿元、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10亿元和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10亿元。据悉,一些国内主要铁路货运干线也有可能列在上市范围内,但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上市,还要依据发改委出台的铁路股份制改革方案而定。

这个屡次被毕马威提及、对上市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股改方案,由发改委交通运输司负责制定,屡经周折而一直未见分晓。交通司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说,该方案已经过80余次讨论修改,还要再与相关研究部门进行商讨才能最终出台。

在得知铁道部也正在委托中金公司进行这方面工作的时候,交通运输司铁路处的工作人员显得颇为惊奇,他对此并不知情。“他们作为相关单位,做一些方案也是必要的。但是只有一些辅助和参考作用,最后的方案决策权肯定是在发改委。”而铁道部和中金公司对于正在进行的工作均保持缄默。

各方的谨慎不难理解。中国的铁路改革自从2000年浮出水面,屡经周折,至今仍未现出清晰轮廓。铁道部在2001年提出“网运分离”的改革方案,此后不见下文。2003年,原来网运分离方案的主要推动者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退休,接任。随后不久,业内普遍流传铁路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已经从铁道部转移到发改委。

然而,留给发改委的时间已经颇为紧迫。在入世协议中铁路运输是最后开放的行业之一,但是到2007年铁路所有客货运服务也将全部向外资开放,如何在这个时间之前完成铁路体制改革,便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如果再考虑到在外资进入之前营造渠道,让国内民间资本先行进入,这个日程就还要大大提前。根据入世时的协定,自2003年起,中国将允许外资入股铁路货运服务,但中方仍须保持大股东地位;2004年开始,允许外资控股;至2006年,铁路货运将全面开放。截至今年7月,方案仍然遥遥无期,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当时承诺的进度。

饥饿的铁路

在入世压力逼近的同时,铁路建设资金的匮乏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铁道部急于在主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更直接动力。

一方面是铁路运力不足急需建设;一方面是资金来源有限,日常运营都常年微利或亏损,这是中国铁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面临的一个两难处境。而中国经济在2003年突然加快速度,使矛盾更加激化。

据铁道部运输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03年,担当电煤运输主力的铁路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当年冬天全国煤炭日均申请车皮达7万车左右,但受制于运力,每天只能满足4万车左右。运量不足,致使河南、江苏等几个省份主力电厂的存煤量长期处在逼近或低于警戒线的状态。今年3月底,全国的运输车皮需求量达每天28万辆,而受春运协调的影响,铁路能够满足的运力不足10万辆,缺口接近2/3,使得煤炭、粮食、化肥等农用物资难以送达,一度影响了部分地区的春耕春种。

疏通铁路瓶颈的根本之道在于修建更多铁路。铁道部部长在今年1月公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以路网建设和提高速度为中心环节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按照这一规划蓝图,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将增至10万公里。据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统计,要实现这些计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至少每年得投1000亿~1200亿元人民币。

然而,来自铁道部财务司的几组数据与这个宏伟蓝图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铁道部1999年才刚刚扭亏,盈利5000万元,2000年与2001年的盈利都是5亿元,利润率只有3%,而资产利润率更是仅有0.46%。与此相关的另外的一个数字是,铁道部每年的运营成本高达162亿元,这还没有把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计算在内。

目前铁路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在500亿~600亿元左右。去年的铁路建设费是380亿元,其中40%用于小项目、小改造以及偿还银行本息,能够用于新增投资的只有230亿元左右,还有270亿元缺口,这部分主要靠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填平。截至2000年底铁道部贷款累计已达1700亿元。

除此之外,维持铁路正常运营的费用也不可小觑。铁道部2003年重新组织3.6万辆列车投入运营,仅此一项修理费就达1.1亿元。其他诸如更新设备的费用更是不菲。

据悉,目前铁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三个渠道:一是铁路专项建设基金;二是国债和地方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公益性项目;三是银行贷款。

其中铁路专项建设基金是最为可靠的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中国铁路一直向货主征收建设费,每吨公里收取0.0535元,基金从中抽取0.0415元。这样每年可征收到400多亿元,但这些钱对于大量的建设需求仍入不敷出。

要拓宽筹资渠道,从现状上看,上市似乎是最直接可行,也是目前惟一提上议事日程的方法。

此前,珠三角地区已有行动。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0525.HK)于1984年成立,1996年改组为股份公司,当年5月在香港地区和纽约上市,共募集到42.14亿元人民币,在两年半时间就全部用完,其中22.76亿元用于建设高速铁路和配套项目,购买高速机车用掉3.3亿元。目前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3条高速铁路,总资本达到109亿元。

此后,铁龙公司(600125)、中铁二局(600528)与北亚集团(600705)等铁路系统非主营业务公司也陆续上市。但铁路全行业主营业务的上市工作直到此次方有动议。

谁为投资买保险?

但现在令很多专家担心的问题是,在铁路体制改革出台整体方案以前,单个铁路企业上市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广深之前,国内试行的许多合资铁路运营乏力,这使得投资者心存疑虑。

金温铁路的命运便是一例。金温铁路于1998年4月全线通车,是中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也是浙江内陆通往沿海的交通大动脉。1991年9月,当时的国家计委批准浙江省与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合资建设金温铁路,开创了新中国内地与境外合资建设铁路的先例。在投资过程中,却因为香港合资方不满铁路管理体制,几经曲折,最终撤资。目前,金温铁路由浙江省占股55%,铁道部占股45%。

然而,在金温铁路运营的几年里却常常遭遇歧视。合资铁路建成后,车辆、调度由铁道部统一管理,但合资铁路总是在车次安排上吃亏。“我们要求增开一趟列车,不是不同意就是迟迟批复不下来,但是国有铁路临时加开几列都司空见惯。”金温铁路的一位负责人说。

铁道部对车辆、调度的统一管理以及严格的限价政策使得合资铁路公司能够掌握的自相当有限,再加上国铁与合资铁路的矛盾,大部分合资铁路投资的如期收回成为难题。

2002年4月,连接山东省烟台市和辽宁省大连市的烟大铁路轮渡项目首次向外国投资者敞开大门。实德集团曾信誓旦旦要投资烟大轮渡,但几年下来,这个号称有高达12%投资回报率的项目仍因资金问题而搁浅。

仔细审视这些项目遇到的重重问题,均可归结到铁道部自身的职能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发改委交通运输研究所研究员陈元龙曾痛陈铁路体制之弊:“说到底就是机制问题。铁路系统政企不分,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外部资金是很难参与进来的。”

在电信、电力、石油等部门相继实施行业性改革和重组之后,截至2002年,铁路已经成为中国仅存的一个政企合一的系统,铁道部仍然扮演着至高无上的行业主管角色,执掌着整个行业的人、财、物大权。从2000年开始,中国铁路已经进入了非改不可的阶段。

“网运分离”流产

2000年后的三年间,铁路改革陆续出台了多个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2001年由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力推的“网运分离”――曾一度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付诸实验,但最后仍难逃流产的命运。

网运分离参考的主要是英国的铁路运营和管理体制,将路网与运输分离,分别组建公司,成为投资主体,通过在运输公司间引入竞争提高效率。

当时方案的基本设想是以现有的14个铁路局为基础组建几家大的铁路客运和货运公司,拥有现有的机车车辆等运输设备和货场等国有资产,直接面向市场承揽运输业务。同时铁路路网剥离出来成立一家全国性的路网公司,负责路网的建设、保养和铁路调度。

这个方案由北京交通大学荣朝和教授率先提出,又与中银国际的想法不谋而合,得到了时任铁道部部长傅志寰的首肯。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运输环节引入了竞争,但统一的路网公司的设置,则因为容易导致腐败而引发争议。

与此同时,在傅志寰的支持下,铁路系统早已开始了网运分离的试点。2000年9月,铁道部下发了《关于铁路运输企业与多元经营企业明晰产权、规范核算的若干规定》(铁办[2000]92号),对推进运输与多元经营“企业分设、财务分账、人员分开”作出了具体规定。随后,各地纷纷开始客运公司的试点。

然而,争议从未停止。一种业内相当普遍的声音认为,在国内铁路线路运力严重不足的条件下,目前使用全国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的方式,仍然要面对难以应付的运输高峰。如果分成几个客货运公司,各个公司各自制定列车时刻,其后果不堪设想。“这些公司不论怎样去组建,都会对铁路全网的运行造成影响。铁路的特点不像公路那样想什么时候运都可以,必须保证各列列车通过铁轨的时候绝对没有时间上的冲突。”

2002年,就在“网运分离”方案已经在各地悄悄试点的时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说,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抓紧研究制定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业内观察家指出,这个说法实质上是对此时已上报国务院的“网运分离”方案的第一次正式“官方否定”。

有消息说,在被朱总理否决前的2001年8月,铁道部就秘而不宣地在内部通知:不许在媒体上再宣传“网运分离”及“客运公司”。

据《财经》了解,“网运分离”方案的夭折与其在实践中凸显的问题也大有关系。客运公司成立后,很快和车站、调度产生各种矛盾。分开结算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最简单的一个表现是,客运公司希望乘客上车补票,而车站则严防死守,无票坚决不准上车。另外在分离前,客运想要加挂车辆非常简单,只需向当地分局批准即可。但是分离后,客运分公司要向总公司报批,总公司再向当地铁路局申请才能拿到加挂的车厢。原本一步就能解决的事在改革后却需要大费周折。

不仅如此,客运公司同铁路局的冲突也逐步升级。客运高峰期的时候,客运公司很难向铁路局要到线路。因为同期也往往是货运的繁忙时期,将加运线路批给客运,既影响铁路局自身的货运效率,又不能增加经济效益,铁路局自然不愿干。除此之外,车站不愿出售外属客运公司的车票,故意把外属客运公司安排到不方便的站台或时刻的现象也屡有发生。

对于铁路原本就不足的运力来说,这些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扯皮和掣肘无异于雪上加霜。尽管“网运分离”方案被各界认为是有创新的可行方案,代表世界主流的改革方向,但是在要确保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最终被决策层搁置。

“铁路是安全第一的。各个公司之间矛盾那么多,万一影响了生产或是出现了安全事故,谁担得起这个责任?”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说。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的客运公司陆续完成撤销工作。2003年,傅志寰年满60岁,卸任铁道部部长。轰轰烈烈的“网运分离”方案被迫下马,一切又回到了改革之初。

“主辅分离”悄然上马

“网运分离”方案被否定之后,在以为部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任下,铁道部于2003年初又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新的铁路总体改革方案,被业内称为“网运合一、区域竞争”。

这一方案主要参考了美国与加拿大的铁路运营和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由铁道部相关部门组建国家铁路总公司,接受管理部门的授权,代表国家行使铁路经营职能。在此之下,组建多个铁路运输集团公司及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开展区域竞争。

“网运合一、区域竞争”方案被认为是对铁道部震动较小、改革成本也较小的一个现实方案,得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赞同。但反对者认为,这种方案尽管可以在短期内解决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的问题,却并不符合实现充分而公平的竞争性市场的原则,还是没有解决市场垄断的问题。

方案上报后,迟迟未获回音,2003年中,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透露,这一方案最终未获国务院批准。其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连续组织专家和各界人士会商铁路改革大计。业内普遍认为,从这时起,铁路改革方案的主导权已从铁道部转移至发改委。

与此同时,网运合一方案被搁置起来后,铁路改革的主题在铁道部内部已悄然变成了“主辅分离”。铁路原来一直是一个小社会,从学校、公安、医院,甚至到火葬场应有尽有。2002年底铁道部颁布了一个内部岗位标准,对于铁路主业应设多少岗位,每个岗位应设多少人员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铁路内部,这被称为“贯标”――意即贯彻标准。在“贯标”动作中,一部分在铁路主业中富余的人员被分流到辅业。2003年下半年,主辅业分离的改革全面展开。

截至2003年,在中国铁路系统240万员工中,非运输人员有100多万人,占了近40%的比例。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铁道部将中铁物资总公司与铁通通信公司移交国资委;铁道部部属4个勘察设计院、铁路局所属38家设计施工企业移交国资委下属的工程总公司和建筑总公司;铁路部门下属的319所中小学、50所幼儿园、52所医院全部纳入社会服务体系,其他的多种经营企业也正在进行剥离改制。据铁道部估算,全部主辅业分离的工作预计在明年年初之前完成。

在剥离了与运营无关的辅业业务之后,铁道部要面对的,只剩下核心的运营业务――主业的改革何去何从,成为了业内争论的焦点。

没有完美答案

主辅业分离由于对体制震动小,被专家称为小打小闹,但这项改革却进一步加剧了铁道部面临的资金困境。原来拥有340万职工的中国铁路,目前职工人数减少到248.5万人,除五大公司和11所高校脱离铁路,铁路运输业减员37.4万人。

在减员的背后,铁道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目前绝大部分已经脱钩了的中小学,需要铁道部支付三年的教育经费之后,才能正式交给地方政府,详细数额不得而知。

改革中出现的反复也增大了经济开支。从1999年建立客运公司,到2003年撤销,四年间一立一废,中间费用不可小觑。

因缺钱而亟需改革,改革急需用钱,筹资又必须以改革为前提,这成了铁路改革中的一个怪圈。所有的问题都等待着一个结果――发改委最终的决策方案何时能出台?

据悉,对于这个迟迟未决的方案,业内外专家和设计者已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必须实现政企分开,建立铁路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在既定大方向下,具体实施方法却难见新意。汪鸣便认为在六年间铁路改革已经进行了非常充分的研究讨论,“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方案都出现过了”。

由是,业内分析认为,最终的方案很可能还是会从现有方案中选择,也可能是一个妥协的结果,即由“网运合一、区域竞争”与“网运分离”两种方案协调的产物。

虽然网运分离在试点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但参与方案制订的一位专家认为,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铁道部的体制没有动,在政企没有分开的情况下做客运分开结算的试点,自然会变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扯皮。因此无论下一步改革方案如何确定,第一步都是厘清管理和经营职能,把铁道部真正变成监督部门之后再对行业进行重组。至于重组方案,则既可以按照行业划分,也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具体情况由各个部门协调。

对于划分和协调的具体方式和标准,发改委进行了多次修正,汪鸣所在的研究所便拿出了六七种方案,而之间的协调和修改更高达80多次。但是最终会按照什么标准操作仍未知其详。

安全仍是最大的顾虑。“改革的一个焦点的问题是,铁路的改革过程当中或者改革之后会不会影响到正常运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说,“但是从现在来看,所有拿出来的方案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3

因此,国企改革的主体内容是经营权改革,而不是所有权改革。今年五月,对国企改革连续出台两份重要文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向前推进一步。看到“切两刀论”在实践中体现,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两份重要文件围绕一个核心

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意味着公司制改革进入“最后一公里”的收尾阶段。

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对国资监管方式和国资委职能转变作出系统性安排。《方案》显示,共有43项国资监管事项被调整。

前一个文件,是讲的《意见》,后一个文件是讲的《推进方案》。讲《意见》的是顶层设计“1+n”的组成部分,指导意见发了好几年了,性质仍然是设计,人们关注的兴趣少些。可以视为是前一阶段的收尾。

不过,两个文件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市场化经营。后一个文件更贴近现实,更接近国企改革的核心,牵涉到国资委加快向管资本转型,回归出资人身份。新出台的文件明确了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从内容上看,是国资改革引领国企改革;从过程来看,是由顶层设计到落地,开始拉开“政策落地”的大幕。

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来看,《方案》重在讲国资委与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关系,从组织体制上切开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意见》是从运行机制上切开出资人代表与职业经理人的联系。

国企改革究竟要解决什么

本来,中国的企业改革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所有权改革,一条是经营权改革。围绕国有化或私有化的学者基本上属于所有权改革论,我强调的是另一条路,经营权改革,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这是“切两刀论”的选择。

在我国经济体制整体追求与市场经济融合的背景下,国家所有权和现实中的公共财产经营权的集中已经不符合现实了。因此,如果仅仅只是从现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法律文本的意义角度来讨论国有企业活力的时候,国企改革的种种做法事实上就成了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甚至,国企改革根本就不要搞。因此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做到政府放权,我们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现有理论与法律制度的缺陷,以及支持这种制度背后的理论缺陷,必须从指导思想的理论科学化和制度科学化入手,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问题,才能够找到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突破口。

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的主体,政企分开这个改革开始以来最大的难点,没有解决。2003年3月,专司中央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能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的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到2004年6月,各省(区、市)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继组建,由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创造了较好的体制基础。十多年来,国资委虽然在国企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其监管的弊端也日益突出。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政府对企业伸手太长,使得经济效率难以提高。政府“婆婆”似的微观管理,不断侵蚀企业的自主决策权;尽管不少国企都组建了董事会,但权责不明,董事长往往剥夺总经理的经营权。所有权人链条太长,链条末端董事长权太集中,高官贪腐风险加大。以上所举,都是脱离市场所致。当前,国资委实行的管人、管事、管资产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模式,业内普遍认为是一种以行政代替市场、以管制代替监管的模式,既是“老板”又是“婆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管得太多太细、监管与改革分裂、改革不配套,企业领导人没有市场化,缺乏市场化退出通道,容易导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市场无法真正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企业活力不足。

改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营造新型框架,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设立了一个“隔离带”,让企业完全走向市场,这是新一轮改革的选择。2015年9月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国资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划清了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职责边界,要求监管从管企业、管资产中抽身出来,从“什么都管”转为“管资本为主”。这实质上是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设立了一个“隔离带”,有助于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也有利于监管者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国有资产战略布局、保值增值和规范资本运作等工作上来。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要抓好“两个清单、三个归位、四个重点”。“两个清单”,就是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依法放权、决不越位;“三个归位”,就是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四个重点”,就是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现在管资本的实施方案出来了。《方案》指出,过去国资监管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国资委长期将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一把抓,在本应属于企业的经营权领域干预太多,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此次公布的《方案》提出,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根据授权代表国务院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不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

准确定位非常重要。要理解这里有“两个不”,就是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不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将其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不干a企业自主经营权,将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特别是经营权下放,交给企业。作为出资人是所有权的代表,管资本而不管经营或者少管经营,国资委将回归真正的出资人身份。

管“资本”对应什么?就是不管“经营”。管资本为主,不是不管企业,而是不管企业的经营,实际上以此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管资本的内涵与实质在这里。就是放权,放经营权,当然,所有权是不能放的。

国企改革关键点:“放权”与“让权”

所有权和经营权怎样分离,从放权开始。改革成功与否,最后将决定于“放”、“让”二字。根据《方案》,国资委将精简43项监管事项,其中取消事项26项、下放事项9项、授权事项8项。这43项被精简的国有资本监管事项,就是国资委的放权清单。

在26项取消事项中,基本上是经营范围,总体可划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国资委直接实施类事项,如直接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行为,中央企业境外产权管理状况检查等;二是审批类事项,如审批中央企业子企业分红权激励方案,审批中央企业重组改制中离退休和内退人员相关费用预提方案;三是备案类事项,如对中央企业账销案存的事前备案;四是指导类事项,包括对中央企业的指导事项,如指导中央企业评估机构选聘、指导中央企业内设监事会工作等;以及对地方国资委、地方国有企业的指导事项,如指导地方国资委新闻宣传工作,指导地方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上市管理;五是评比类事项,如联合开展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和推广,组织中国技能大赛、中央企业职工技能比赛。这些取消事项,与管资本为主的导向相关度较小,且多属于企业自主经营决策,或属于延伸到子企业、延伸到地方国资国企的事项。通过精简取消,可以促使国资监管机构进一步集中监管资源,突出监管重点。

此前,地方国企的重组、改制、上市都需上报地方国资委,再由地方上报给国务院国资委审批,这一状况不利于激发国企活力,部分国企领导人也可能以没有决定权为由推卸国资流失的责任。取消这些事项都是为了放宽国企的经营权,有助于简化审批程序,激发企业活力。实际上,企业的重组、改制、上市都是经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行为,但是在我国运行多年的国资管理体系下,国企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界限不明晰,就出现了各级国资委不仅拥有国企的所有权,也全程过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情况的现象。现在,这些问题终于解决了。

在9项下放事项中,基本上是所有权范围,均为审批类事项,涉及国有股权的日常管理和增持减持。其中,涉及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和中央企业子企业的国有股权流动事项,直接下放给地方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涉及规定标准和权限范围以内的国有出资企业股权流转的,下放给国有出资企业。如审批未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国有股东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增持、协议受让、认购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等事项,审批未触及证监会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标准的国有股东与所控股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事项等。

两个文件中,力度最大的是经理层成员选聘、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经理层成员薪酬管理。这一条授权,规定范围是授予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如果包括总经理,那么央企总经理便由董事会决定了。这是第一次这样明确披露。将国资委和中组部对于经营性干部即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与任免权力还给国企董事会;由董事会向全社会“真正公开”选聘,并给予市场化的薪酬待遇。这便是我们说的“切两刀”的聚焦点。

国资改革的方向就是,去行政化,在经理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此次的《方案》是具体落实细则。目前,国企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家的泛行政化。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均有官职,在实业类国企中,不仅是党委书记,连董事长、总经理都是由国资委任命的。一些国企高管职位很可能成为某些政府官员晋升过程中的驿站,或者一些退休官员的归宿。这种机制很可能导致一些国企唯上是听,无法按照市场规律经营,直接或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显然,职业经理人制度将被推到改革的前台。

职业经理人一直是国企公司制改革方面的热点。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明确提出,建立规范的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对经理层成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国有独资公司经理层逐步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有序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逐步扩大职业经理人队伍,有序实行市场化薪酬,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并畅通企业经理层成员与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通道。

《意见》还鼓励探索董事会通过差额方式选聘经理层成员,对提高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意义。未来国企法人治理制度仍需解决如何切实使董事会、一把手权力下放给经理层的问题,应尽快制定相关条例,将加强党的领导写入公司法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形成互相制衡、权责清晰的国有企业内部运营系统。

三级管理架构正在形成

原来,国资委与企业两层的结构,那现在中间又加了一个国有资本投资管理,投资运营公司,变成了三层结构。投资运营公司下面是企业经营,投资运营公司是管理为主,上面是个“监”,下面是个“管”,再下面是个“营”,三个层次。实际上是把国资委的监管分成两块,国资委权限下放到派出机构了。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划分出国有经济融入市场时的管理层级和各层级的管理界限,从而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将政府和企业剥离开来,以产权管理为纽带,突出国有资本运作,最终实现国资委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方案》特别提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分类放权、分步实施,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两个“分”是方针,三个“得”是要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接得住、管得好”的主体。

实现管资本相关的职能调整,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框架,改组组建的投资、运营公司,可以作为平台之一,接住国资委管资本的职能要求,是国资委职能转变的重要保障。目前,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已经进入试点阶段,下一步会被更加重视。现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一个也没有成立,什么事还是国资委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进度,将决定“管资本”的成效。

目前,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正在加快。在2014年,国资委首次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两家央企试点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设后,2016年,又新增神华、宝武、中国五矿、招商局、中交、保利6家央企扩大试点。运营公司试点在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合计试点企业已达10家。目前,试点央企基本都已制定了改革方案并上报待批。地方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也全面提速。在首批中粮、国投的试点中,国资委对两家试点单位授权相对比较充分。在国资委下放到企业层面的18项权力中,包括了总经理和经营班子的任免、集团发展战略规划、年度投资计划、具体投资事项决策等核心“经营权”。2016年,中粮将原有的九大业务板块改组为18家专业化公司,形成了资本层-资产层-执行层的三级架构。

此次《方案》进一步提出,国资委要全面梳理并优化调整具体监管职能,相应调整内设机构。随着监管方式的转变,预计国资委中涉及经营管理的机构会缩减,体现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会增加。例如,此次《方案》提到,“减少财务管理事项,取消与借款费用、股份支付、应付债券等会计事项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事前备案”,那么以前负责这些事务的机构可能就会调整,以前(国资委)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机构也可能会减少。

随着职能的转变,国资委的机构也将迎来大的调整。实际上,国资委的机构改革已经开始。2016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结合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新设立了监督一局、监督二局、监督三局。新设的3个监督局,主要负责外派监事会反映问题的核查、分类处置、整改督办工作,组织开展国有资产重大调查,提出相关责任追究的意见建议,与监事会形成“一前一后”互相配合的关系,形成监督工作完整闭环。

这次《方案》公布,只是放权的开始。然而,国资监管机构的授权不充分仍然是国资投资公司试点改革的第一大挑战。部分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存在不愿放权、不敢放权的心态,试点企业改革中受到诸多制约;另一方面也与避险思维有关,改革过程需要担当,授权过多更易产生风险。这些问题,会慢慢解Q。

当前的试点,正在理顺以下六大关系,即: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关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加强党的领导与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总部“管资本”与二级平台“管资产”的关系、国资投资公司总部放权与强化监管之间的关系、职业经理人体系与国企人才体系之间的关系。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4

关键词:电力管理;体制;改革

1引言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农村电力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结合农村电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由于我国的国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民将继续占人口的大多数,东西部差距和城乡经济差距很大。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全国范围的工业化、城市化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将是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因此,关系农村经济先行工业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制定与实施必须深思熟虑、统筹兼顾。改革路径和有关问题处理一定要积极稳妥。

2改革建议方案

根据国际上农电体制改革经验和我国农电体制改革实践,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电力市场,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不同。对于成熟的农村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降低电价;改革的首要目标是:降低电价,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农村电网的扩建和升级,吸引投资成为改革的次要目标。对于发展中的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建设改造坚强的农村电网;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吸引电力投资,建设充足的发电容量,基础设施扩建和升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降低电价,提高效率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则成为改革的次要目标。因此,我国农电体制改革方案应根据发展中农村电力市场制定。

我国农村电力管理体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按一县一公司原则,根据地方经济和电力发展水平分别不同性质的农电企业[1]。对经济和电力比较发达地区的农电企业,改制成由省电力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红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经济和电力发展一般地区的农电企业改制成由省电力公司或电力行业协会进行行业指导的农电合作社:对少数经济比较的落后地区和目前无电区域的农电事业,将原有农电企业改制或新组建由省电力公司代管的国有全资农电企业。发挥农电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优势,广泛吸引农电投资,促进农村电气化;对农电合作社,主要依靠营业区内农村用电户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国家辅助给予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对国有全资农电企业,由国家从农电基金或国债中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投资,并大力开发小水电,消灭无电人口,实施电力普遍服务,给经济欠发达地区产生造血机制,逐步走上农村电力的自我发展轨道。

改革方案建议主要包括:

(1)实行政企分开,将原由各省电力工业局和省水利水电厅承担的管电行政管理职能移交给各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各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作为各省电力工业的政府管理部门,依法履行政府管电职能,对全省发电和供电实行宏观调控,并对电力企业实行行业管理,国家电监会依法对农村电力实行投资、电价等的监管。

(2)组建省电力公司,负责对各省电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省电力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范要求进行公司制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运营和管理[2]。省电力公司接受省政府的指导与监督,接受电监会的监管并执行省经贸委的生产计划和电力分配计划。

(3)各县(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行使政府管电职能,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电力发展水平分别组建县(市)农电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农电合作社和国有全资农电企业,原则上一县一公司(企业实体)。对边远山村以及少数因当地小水电丰富,开发建设小水电自供区,由省电力公司代管。并积极鼓励农电公司或农电合作社对小水电自供区进行投资参、控股,条件成熟进行合并,实现一县一公司。各农电企业独立核算的企业,行使企业经营电网职能。

(4)实行主辅分离,将原来农电企业的所有多经产业从农电公司中剥离。学校、医院等成建制地移交社会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实行属地化管理;其他产业的企业,明晰产权,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由地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经营收益。

3改革路径建议

体制改革分渐进式的改革与激进式改革两种模式。渐进式的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区别不仅仅是一个速度的问题,即不是一个分步走、逐步展开还是一步走、总体推进的问题。两者更为本质的区别在于,渐进式改革是增量改革,即通过增量改革来发展新体制,逐步改革整个体制结构:激进式改革是直接进行存量改革,并以此来促进新体制增量的成长。由于我国农村电力的市场总量、技术水平和网架结构等综合素质薄弱,所以我国农村电力管理要求体制改革应当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按照政企分开,最终成为具有“四自”功能的独立供电公司的要求,积极推进农电体制改革[3]。在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内部经营机制的同时,要根据区域电力市场的条件、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和内部资源等因素,按市场要求确立并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全力避免城乡用电同价后电力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

当前农电体制改革重点在乡镇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乡电管站归并供电所过程中,要按事、权、责统一的原则和降低管理成本的要求设置机构;按销售收入与可变成本比例,控制用人总量: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和用人方式,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在资产和财务清理、转移中,杜绝资产流失。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既是此次重大变革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城乡同价不是简单拿现有农村电价和城市电价综合完事,而是在通过“两改”有效地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的同价。因此,要认真抓好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调整资产结构和用人结构,在供电增长率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准确测算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积极试点,审慎实施。要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首先要改变现在的农村电力管理组织结构。要彻底改变现在的由农村供电企业、乡镇电管站、村委会管电或村电工管电层层夏售、层层加价的体制,明确建立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农村供电商,负责农村的规划、建设和经营;其次,要加大农村电网与改造力度,改善电网布局,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线损,为用户提供低廉电价、高质量的电能;第三,要改变现行的电价形成机制,改善电价结构;四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在农村电力营销管理上,全面推行“五统一”“三公开”和“四到户”,按市场规律办事,杜绝“人情电、权利电、关系电”。新晨

4结束语

农电体制模式的研究尚无定论,要建立一个比较适合我国农村电力实际的管理体制,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创新工作。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摸索、总结,才能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农电管理体制模式,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而努力。

参考文献

李由.西澳的电力体制改革及启示,中国电业2002(4)52一53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5

摘要美国金融改革方案经历很长的发展过程。最新改革方案艰难实施后对不同市场参与者产生了不同的效应,虽然这次改革方案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其仍然具有一些局限性。

关键词金融改革效应局限性

美国金融改革最早可追述到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此项工作是一个长久并且艰巨的工程。美国金融改革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同时各个金融机构和管理部门不断地完善。美国的金融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美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前进。本文中最点介绍奥巴马政府最新提出的金融改革方案。

一、美国金融改革方案的发展和演变

美国历史上的金融改革方案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1933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确立分业制度的确立;第二、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确立的混业经营制度;第三、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最新金融改革方案。

1.《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确立分业经营制度

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的金融制度基本上是不受管制的,自由竞争是当时盛行的观点。此时,美国实行的就是一种混业经营制度。随着1929-1933年大危机对美国的金融制度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人们开始对自由竞争的金融世行抱有怀疑的态度,美国民众认为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继而,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对银行体制改革的法令,旨在构建一个新的银行制度。而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此法案确立了美国金融融市场的分业经营。它把银行、保险与证券市场分隔开来,禁止相互之间涉足对方业务。此法案标志着纯粹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诞生。后来连续颁布《1934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银行控股公司法》、《银行公平竞争法》对此法案加以补充和完善。

2.《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确立的混业经营制度

随着美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环境的变迁,美国的分业制度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新的挑战暴露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美国银行业自由竞争与发展的限制。1999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彻底拆除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栅栏,实行混业经营。该法案的通过对全球都将产生深刻影响,这意味着在美国最早实行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对国际金融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走向终结,并揭示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纪元。

3.最新金融改革方案

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投行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等,使得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民众开始对美国的自由竞争,宽松的监管制度开始报以怀疑的态度。美国民众和政府都认为过度的放任使得美国金融市场过度的向不确定性的方向发展,监管部门的监管过度宽松导致了美国这场金融危机。民众从危急中走出来要求认清了方向,其极力的要求政府干预经济,加大监管力度。此时奥巴马政府处于金融改革是否进行和怎么进行的思考。这次美国政府的金融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颁布和通过是经过了多轮的博弈。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金融改革方案,不仅计划扩大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职权、监管范围,提高监管标准,还将增设专门的消费者保护机构等,此项方案中的严格监管金融衍生品等条款必定对华尔街的一些大金融机构和大富豪们的利益产生影响,他们联合对抗政府,并且改革计划中的重点问题是改革金融监管机构,如果促使美联储成为超级监管者。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使之成为法律,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完成,这是一个艰辛和困难的过程。

二、美国金融改革的影响

《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颁布和出台对美国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先看一下此法案的主要内容:对资产支持证券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扩大美联储的权力,特别是由其对一级金融控股公司和对互助储蓄控股公司、工业贷款公司、信用卡银行、信托公司和“非银行”银行进行监管,其成为系统风险监管者和超级监管者;增设职能机构,保留和健全职能监管;增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金融消费者实行定向保护监管;设立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和协调。此法案的颁布对社会上的各个机构和金融投资者都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就具体有以下方面:

1.对金融投资者的影响

此项改革方案中,重点出台一项措施--增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金融消费者实行定向保护。其主要职责是:在信贷、储蓄、支付和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上保护消费者,规制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其具有制定消费者金融保护立法规则的权力。此项措施是为了保护美国的民众在金融消费时的利益。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根源在于风险,而风险根源于市场参与主体匮乏关键信息甄别风险概率分布,信息披露不充分和较高信息交易壁垒使消费者获取信息及其困难。因此,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能通过防范系统风险,构建合规性的制度,尽可能消除市场交易壁垒,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缓解信息非对称性风险以达到保护消费者权益。

同时,为了保护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免受金融机构不当行为的影响,金融改革方案中提出更大的监管要求。新法案中要求资产不少于一亿美元的基金公司,以及差不多所有资产在1.5亿美元以上的基金公司,都需要在SeC登记,而规模小于上述企业的基金公司将受到州政府的监管,并且大小基金公司都将被要求更加详细地披露它们的投资产品、客户、交易对手和借钱交易时资金的具体用途等,这样将会降低金融机构不当行为给金融投资者的利益的损害。此法案还规定,评级机构对不准确的评级承担更大的法律责任,甚至会失去评级资格。同时,法案允许投资者以“故意或草率”地未能进行合理调查为名控告信用评级公司。

在法案规定的一系列的措施保护金融消费者,其将成为这此金融改革中最大的收益者。

2.对美国金融机构的影响

此法案中重点改革的是对美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具体有扩大政府金融监管体制的职能和权力,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系统监测和应对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风险,并努力消除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困局;限制大型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投机性金融套利,并将以前缺乏监管的场外金融衍生品纳入监管视野。

此法案的颁布对美国大银行的盈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盛分析师曾报告称,美国新金融改革法案可能令美国的大型银行利润减少13%,其中花旗、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受到的冲击最大;根据《经济学人》的数据,预计这些改革措施很可能导致美国规模最大的银行在2013年利润缩水5%-20%。

对于美联储对高风险投机性金融套利产品的审慎监管,由于金融衍生品通常都是庞大和不透明的市场,美联储对场外衍生品市场颁布全面的监管规定。衍生品市场改革将大大抑制衍生品市场的过度交易。《经济学人》的数据显示:特定自营交易的限制、银行部门与部分衍生品业务的分业经营以及大量其它变化将使最大型证券公司的利润减少10%以上。

三、华尔街的应对策略

此方案中严格的限制性和监管性的条款会给华尔街的大富豪们和大金融机构产生很大不利影响。在此法案没通过前,金融行业就四处游说反对加强监管,理由是过多的监管将阻碍金融创新,过度限制和监管金融业的发展将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随着立法进程的进行,一些大银行开始举行每日电话会议,共同于商讨如何抵制政府加强对信贷违约掉期和其他衍生工具的控制。对于此法案成功通过美国美国参议院与众议员的审议实施后,华尔街的机构们也忙活起来,有紧急回避的,有设法应对的。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已对客户发出新的紧急通知,要求用户不要使用他们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惠誉评级近几天相继发表声明,不准在新发行债券的相关文件中引用它们的评级。

同时,为了应对新法案中给银行业带来的利润下降等冲击,美国各大银行也开始提高来弥补在降低透支额和借记卡交易费后所带来的收入损失;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为应对法案中对借记卡收费的新限制,开始向支票账户征收费用;而摩根大通和高盛,则开始建立他们的衍生品经纪业务,以期弥补可能会损失的利润。

同时,华尔街计划以转型来应对这次金融改革。美国媒体曾报道称,承受着资金面驱紧的压力,摩根士丹利打算在地产业收缩阵线,以减少监管法案带来成本的增加。

四、美国金融改革局限性

美国金融改革在艰难中缓慢推进,虽然监管法案取得一些成就,但其仍有一些局限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方案有改良无革命

对于新方案来说,其涉及面虽然广泛,但仍然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改革方案,从根本上说,本法案并没有完全颠覆以前的金融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只是1999年克林顿政府颁布的《金融现代化法案》补充和扩展,并没有打破以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的形式,只是在以前的模式中加入“监管”这一因素。基本上说,此法案只是一个以前法律扩充和完善版本。

2.新法案中仍存在盲点

评级机构是新法案中监管的盲点。新法案中保留了备受争议的华尔街评级机构的运行模式,即债券发行机构向评级机构付费,让其给金融产品定级。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评级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与债券发行机构进行暗箱操作,债券发行机构为了给自己债券定力较高的级别而采取金钱换级别交易,即付给评级机构更多服务费。而评级机构为了自身的业务量或者利润而与债券发行人进行私下交易等。这使得监管部门监管任务加大,并且可能出现监管不全面的问题。

3.美国金融监管未涉及到跨国金融机构海外分支机构

美国金融改革新法案中没有限制美国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跨国金融投机和市场操纵,这正是美国金融监管所要刻意回避的内容。因为美国经济发展需要有充足的金融机构支持,本国的金融机构对外投机和市场操纵可以给美国跨国金融机构带来很大的利益,这能保证这些金融机构在新法案实施后继续有利润来源,和给美国经济带来充分的资金支持,给美国金融机构留下一片保证利润来源的空间。

美国新法案的颁布,有其成功的一面,同时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本人认为这次改革的以后实施进程中将会面临艰难、坎坷。此此金融改革的成效具体如何,还需要美国社会用实际情况来证明。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美国金融制度变迁溯源及其思考.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戚红梅.美国金融改革方案对金融监管模式与机构的改革.河北法学.27(11).

[3]潘彦,张银旗.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解读及启示.浙江金融.2009(12).

[4]史征.美国金融体系实质性改革即将开启.证券之星.

[5]陈刚.华尔街对奥巴马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心存疑虑.新华网.

[6]闫磊,肖莹莹.美国新金融法案生效华尔街转向“合法生意”.经济参考报.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6

[关键词]盐业体制改革;整体上市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129-02

垄断行业改革是我国改革的重点,但这些年来进展不大,与预期有比较大的距离。以盐业企业为例,在我国,食用盐实行严格的专营政策,而两碱工业盐则放开,完全是市场竞争。我国现行盐业体制存在的政企不分、专营过度和行政垄断等诸多弊端。现有的盐业体制导致市场分割、产销分割,限制了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不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制约了整个盐行业的发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盐业体制改革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期间专项改革规划,根据国家发改委课题组于2003年发表的《食盐专营利国利民》的观点,取消食盐专营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成熟的经营主体、成熟的消费者群体和有效的市场管理。但是如何真正打造全面推行盐业体制改革的外部条件,学术界鲜有研究。在打造成熟的经营主体的视角上,对盐行业进行整合是较为普遍的观点。余建川(2007)讨论了中国盐业的并购问题。他提出中国盐行业并购的战略思路和趋势主要包括同业并购──优势企业推进资本扩张;下游化工企业兼并盐业企业,形成产业链一体化;李进军(2005)通过对湖北省盐业总公司(湖北省盐务管理局)的案例研究,对湖北盐行业价值链的重组进行了比对分析。但上述分析都没有真正从实施细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1盐业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对盐业集团的应对策略

我国盐业体制改革从2001年就已经开始推行,但直到2008年,不同部委提出过5次盐业体制改革方案,都因种种原因都没有形成最后的草案。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加快盐业体制改革,两会结束之后,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成立了盐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开始起草相关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虽然到目前为止盐业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及具体时间表均未确定,但具体改革内容主要将针对食盐专营制度,取消食盐专营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改革监管方式等内容。

针对上述改革内容,触及利益的涉及两大集团——盐业专营集团和盐业生产集团,尤其是盐业专营集团必然会影响到既得利益,从中盐集团2009年的净利润6亿元对比,食盐专营贡献的净利润为4.3亿元,占比达7成左右。但如果以保证专营体制提供的利益渠道为目的,对改革进行阻挠,对国家发展来看是短视行为。只有积极应对改革,研究未来发展路径,才是远见卓识。笔者认为盐业集团整体上市是应对改革的重要策略,其原因在于:①整体上市的融资效应会给盐业集团在体制改革后的转型期提供资金保障;②整体上市过程中的并购整合,可以提高盐业集团的产业结构,降低食盐高额利润后,保障企业的盈利空间;③整体上市后,将增加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对于取消专营的食盐安全将提高监管力度;④整合后提高盐业集团应对竞争的能力,特别是国外资本进入后的竞争压力。

2中盐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中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现有盐业体制下,中盐发展突飞猛进。从2003年到2009年的6年时间里,公司总资产从37亿元发展到310亿元,增长逾8倍;利润总额从8452万元翻升至6亿元,增长达7倍;盐产量从不足300万吨增加到1058万吨,增长2.6倍;盐化工产品从无到有,产量达400万吨。2011年年底,中盐的总资产规模发展到436亿元,盐的产量1462万吨,世界第二,主要化工产品产能1449万吨,涉及盐化、农用化肥及农药产品、精细化工等领域,部分产品进入世界和全国前列,食盐供应和配送覆盖国土面积37.85%。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47家,职工5.5万余人。中国盐业总公司在北京召开2013年度党委工作会议中,提出2013年是集团推动“朱雀”项目的关键一年,对整个中盐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因此中盐集团“朱雀”计划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其实“朱雀计划”就是中盐集团整体上市的策略方案。

2.1选择整体上市路径

当前我国集团整体上市的模式主要有母公司直接整体上市,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新成立拟上市公司,集团资产整体注入上市,如中国中冶整体上市;多元业务分别上市模式,如南方汇通和中国南车的分别上市;借壳整体上市模式,如靖煤集团在2005年通过借壳St长风特电实现整体上市;如果集团内部存在上市子公司,则采用母公司上市换股合并已上市公司模式,如tCL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向母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资产模式,如上海汽车向控股股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股份)非公开发行327503万股,实现了上汽股份整车业务与资产整体上市;上市公司用现金以一定的价格收购母公司的主业资产或与上市公司业务相关联的资产,从而实现母公司主营业务与资产整体上市。中盐集团的整体上市经过了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路径选择。中盐集团下属有2个上市公司兰太实业和南风化工,在实施整体上市战略之处,中盐集团选择了子公司增发收购母公司资产的模式,2011年7月,中盐集团子公司兰太实业定向增发8亿元用于收购中国盐业总公司旗下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吉兰泰碱厂和吉碱制钙有限公司100%股权。开启了子公司收购母公司资产的序幕。但经过实践与论证后中盐总公司否决了这一方案,2012年5月,兰太实业公告,中止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同年5月中国盐业总公司与天津市长芦盐业总公司在天津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除了共建天津南港化工新材料园区,共建食盐储备库和研发转化基地外,还将“共同参与发起设立中国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标志着中盐总公司正式确定整体上市的路径——新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将集团资产逐步注入股份公司,以新公司ipo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

2.2提升整体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作为集团整体上市最主要的障碍就是盈利水平达不到上市要求,为此整体上市前的盈利水平准备是整体上市的关键。中盐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2011年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切实提高盈利能力,顺利推进“朱雀”项目,是公司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正是在这样的激进推进之下,中盐总公司在2011年上半年总体经济效益指标尤其是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指标未达到“朱雀”项目要求的情况下,全年则实现营收290.12亿元,净利润达到6.77亿元。2012年6月7日,南风化工将旗下江苏南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4%股权以5.02亿元的作价转让给实际控制人中国盐业总公司。江苏南风可算是南风化工的盈利主力,公司转让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提高中盐总公司的盈利指标,加速整体上市的步伐。

2.3选择整体上市的资产包

进行集团的产权结构调整,划分出整体上市的资产包,放弃部分集团原有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是整体上市的必然要求。中盐集团在盐业体制改革后,其主要通过食盐专营的制度获取的超额利润必将削弱,未雨绸缪的规划未来资产构成是整体上市的必要准备工作。中盐总公司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总资产规模发展已到437亿元,盐的产量超过1200万吨,形成盐化、无机化工、农化、精化、日化等产品系列。目前,中盐从事食盐专营业务的企业已有20家,并重组了内蒙古吉兰泰盐化有限公司、雅布赖盐化公司、湖南株洲化工集团、山西运城盐化局、安徽合肥红四方、江苏镇江盐化有限公司、常州化工厂,中盐已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46家。同时中盐也有计划地放弃部分不准备纳入整体上市范围的资产,2012年11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关于中盐运城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有关问题的批复》文件,同意将南风化工实际控制人中国盐业总公司持有的中盐运城盐化集团有限公司100%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给山西省运城市国资委。将已上市的南风化工资产剔除在拟整体上市的资产范围。从未来资产结构来看,盐化工资产恐怕将纳入中盐总公司整体上市的“资产包”之中。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盐总公司的盐化工板块产量达到900万吨,制盐与盐化工企业创造的利润首次超过食盐批发企业。

显然,在实施整体上市策略的过程中,盐业集团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应该夯实基础,切实提高盈利,在基于对体制改革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后,不仅要将整体上市作为融资的方式,而应要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契机,为未来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余建川.中国盐行业的并购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emBa学位论文,2007.

[2]李福祥,王媛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模式比较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7

记者要多引导、多呼吁有利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正能量。对于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的国企改革,意识形态比实操层面更重要。

――李保民

国资改革领域专家、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巡视员李保民博士近日就国企改革问题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

李保民长期从事体制改革和国资监管研究工作,曾任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党委书记、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采访过程中,李保民提醒记者多引导、多呼吁有利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正能量。对于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的国企改革,“意识形态比实操层面更重要。”59岁的李保民直言不讳。

改革方案为何推迟

《中国经济周刊》:国企改革方案是社会热议话题,一再传出将要出台的消息却迟迟未,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何时有望与大家见面?

李保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一个由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多个部委参与制定的“1+n”的一揽子方案。关于改革方案的公布,时间必须服从内容。我认为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初始时期的一种转型攻坚时期,从深化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体制、投资体制都要围绕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深化改革。这个时期对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要符合实际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经得起实践推敲,审慎而稳妥地推进。如果各方认识达成一致,文件的出台就会很快。

舆论关注改革方案的时间表,说明大家对改革的愿望比较强烈和急迫,但我认为改革过程中的操作性的规范程序、建设性的前瞻思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确引导(的问题)可能比出台时间本身更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新的顶层设计需要明确哪些新的问题?方案决策进程中哪些关键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化统一?

李保民:一是新的要素。今天的生产要素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包含马克思说的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传统三要素,还包括技术、专利等新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这些要素如何评估、考量,并作价入股,体现了方案设计者的智慧。生产要素的充分优化配置,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重大问题的清晰界定。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在搞混合所有制时除了“招、拍、挂”之外,还有哪些漏洞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防范,特别是技术、品牌、信誉等无形资产,怎么避免各界关注的国有资产流失,在资产流失和资产流动之间,在职工入股和私有化之间,需要有清晰的界定。不能再炒作概念、上纲上线,而是每个具体的案例依托改革方案都能找到解决之道。

改革一定是不易的,让所有人都接受的方案是不可能的。能把握住大的方向,并让大多数人接受的方案就是一个好方案,当然方案还要在发展落地中自我完善。

寻找盘活存量资产的商业模式

《中国经济周刊》:全国有13个省市明确今年将着力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这是否是改革的破题关键所在?

李保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的试点是一种有益的深入探索,可以进一步强化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根据长期的研究探索,目前营运和监管国有资产的主体主要有五类公司形态:第一类是主要做增量的资本投资公司,此类企业根据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来考核。第二类是主要做存量的资本运营公司,也叫资本经营公司,比如诚通控股和国开投,这类企业在扭亏增赢和并购重组过程中,重新整合包装现有资产,再去市场运作,效果非常好。第三类是控股公司,此类公司作为参股后的股权持有人,利润也很可观,像北京控股,天津泰达等就是这样。第四类是集团公司打造成实际上资本运营公司,比如宝钢、中航工业等具备各类资本运营职能、拥有若干金融牌照的实体,这也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然带动的产融结合。第五类是有一定特殊使命的综合性公司,诸如中信,直接归属国务院管理,有点像新加坡的淡马锡。

当前国有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现在“钱少人多机制不活”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无论是改组若干家资本运营公司,还是重组若干家资本投资公司,更多都是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出一种优秀的商业模式,从而找到一条解决国有企业“钱少钱从哪里来?人多人到何处去?机制不活怎么转?”等问题的道路。

改到深处是产权

《中国经济周刊》:推进产权多元化的现实路径在哪儿?

李保民:改到深处是产权,产权多元化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保障制度,这是企业抵御风险比较好的方式,这在金融危机中已经得到验证。纵观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股权多元化的。我认为下一步推进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按照基本经济要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投资体制改革是利好消息,由于没有明确投资目录的细则,即哪些行业能进、哪些行业不能进,因此虽然新、旧“36条”都明确提出法无禁止皆可为,但现实中仍然存在阻碍,所以壮大非公经济的潜力依然巨大。

第二,引进外资外商,更要通过引进资本来引进机制。大家现在对产权的认识越来越清,但人权的力量没有认识清楚。当资本力量越来越大时,就需要健康合理的机制保障合理人权,约束不合理人权。引进外资外商时必须要注意到,引进资本不仅仅是引进产品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引进体制和机制,到底怎么做。

第三,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战投的作用毋庸置疑,并且国有企业目前具备引进社保基金、保险、理财、证券、外汇储备等各类战略投资者的条件。

第四,职工个人投资入股。混合所有制经济让职工入股,形成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共同体,这是最大的亮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在一些行业已经试行过职工持股,今后的职工持股过程也要注意连股连利又连心,特别是要一企一策,避免一刀切。

第五,是经营管理者可以持股,而且可以较大比例持股。我们鼓励大家全员持股,但是反对平均持股。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开展股票期权,央企则要破解高层经营管理者和行政官员间的交叉任免问题。

第六,生产要素作价入股。三中全会强调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造福人民,这些生产要素如何作价入股,国家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拿出具体办法来。

第七,发展和完善职工持股会。可以通过交给工会代管、单独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交给中介机构托管、采用“顶名制”方式持股等四种方式实现。

第八,是国有产权之间交叉持股。这个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像央企和央企之间,央企和地方企业之间都有示范。比如中航工业的第二大股东就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国有资产的大面积流失不可能了”

《中国经济周刊》:怎么看待被广泛关注并夹杂“私有化”非议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

李保民:从企业角度讲,随着资本力量越来越大,职工个人投资入股是一种非常好且意义深远的利益联系形态,就是常讲的“连股连利连心”。但这种持股在每个企业情况不同,要区别对待。有些企业搞平均持股,有些企业就是高管持股,以德国的一些公司为例,把员工划分为八个等级,前四个等级可以持股,明确要留住这些人才,后四个等级不允许持股,让非稀缺人员流得动。

这里有个意识形态的问题。职工一持股,马上就有人炒作为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失。贴上这种意识形态的标签,容易使当事人担心政治风险而不愿推进改革,产生了改革阻力。我认为以现在中国的国资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障,各类监管条例的制定,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等,大面积的国有资产流失不可能出现。从另一个角度看,国有资产放在那儿不用、不发挥效益难道就不是一种流失?现在的员工持股更多是技术、专利、投资等量化入股,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评判,不能说个人一持股就是私有化。

理论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解放思想又是理论创新的前提。这绝非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让思想解放、让观念转变,客观地认识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失地新的现象和途径,有的放矢的采取有效措施,而不是一味地被旧的思想困扰着混合经济的发展。这种意识形态的障碍不解决的话,国有企业改革就难以深入进行下去。

《中国经济周刊》:有些民营企业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门槛多、垄断行业准入受限、法律对产权保护不完善,导致他们担心混改后的预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问题;对策

1.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1986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铁路试水改革。铁道部将部分权利下放到下属铁路局。实行大包干基础上的全路经济承包责任制。但后来因为考虑到运行安全的问题,此次改革在试行6年后终止了。时隔十年后的1996年铁道部实行的上下分离政策拉开了铁路市场化改革的序幕。“上下分离”是当时北方交通大学朝荣和教授等提出的铁路改革模式。所谓上下分离是指将铁路和运输分开,由若干个大型客运、货运公司在全国铁路网上分别根据实际客货流组织运营,并在部分线路上形成铁路公司之间的竞争态势。但是这个方案并没有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认可,建议将“上下分离”改为“网运分离”更为科学和贴切。2000年“网运分离”拉开了第二轮铁路改革的序幕。重组目标是:一个路网公司,5至7个客运公司、3至5个客运公司和2至3个专业公司。国务院否认了“网运分离”得方案。2003年铁道部又提出了“网运合一、区域竞争”的方案。这一方案主要内容是由铁道部相关部门组建国家铁路总公司,接受管理部门的授权,代表国家行使铁路经营职能。在此之下,组建多个铁路运输集团公司及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开展区域竞争。这个方案引起了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声音的争辩。2003年6月28日铁道部召开“铁路跨越式发展研讨会”,决定将集中经历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快速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不适应。铁路大规模改革被暂时搁置了。不久铁道部就全面展开“主辅分离,撤销分局”的改革。将医院、学校等等辅业分离出铁道部,只剩下核心的运营业务。撤销铁路分局,减少管理机构的层次。2005年铁道部开始了铁路融资体制改革。铁路建设、运输、装备制造、多元化经营四大领域都对外进行融资。铁道部还与地方省市签署了合作建设铁路协议,铁路建设掀起了空前的高潮。铁道部支持铁路公司实行股份制,为上市融资搭建平台。2013年3月14日,中国政府网了《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拉开帷幕。

2.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政企、政资不分严重制约铁路发展

政企不分主要表现铁道部作为企业法人对收入及其日常经营进行宏观管理。但因其跨度太大势必会造成市场决策滞后和内部管理效率低下。政资不分是指政府投资建设铁路。铁路建设基金来源渠道单一化,主要来源于运价内统一征收铁路建设基金,银行贷款和政府债券。

2009至2013年铁路建设基金来源统计表单位:亿元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近两年铁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发行的债券及从银行吸收的贷款。这些贷款的利息给铁道部带来沉重的负担。

012年铁道部债券的融资额度早已超出了证券法规定的企业债发行额度必须控制在净资产40%的红线。截至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负债2660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1.81%。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铁道部的负债率分别为57.44%、60.63%、61.08%,显然可见近几年铁道部的债务越欠越多。因此铁道部需要扩大融资渠道,参与市场竞争。

2.2国有企业完全注重社会效益对铁道部发展的束缚

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属性不会对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构成影响和威胁。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公民公共福利最大化必然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不是说我们铁道部市场化改革就不关注民生了,其实市场化改革就是为了广大群众能更好的生活,只是程度和方式上面需要作出改变。我们以英国铁路市场化改革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英国实行铁路市场化改革,铁路客运量增加82%,每年客运量达到14亿人次。这就是铁路市场化带给英国的效益。英国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铁路支出进行补贴,这样就能在市场化的同时更好服务大众。

2.3铁路运能紧张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铁路网整体能力不足,每天货运车的需求有14万到16万辆,铁路只能满足60%左右;全国铁路开行的客车每天提供坐席242万个,而日均实际运量达290多万人。2002年,全世界铁路营业总里程约120万km,其中我国铁路有7.2万km,占6%;也就是说,我国铁路以占全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将近全世界铁路运输总量的1/4,运输密度为世界之最。主要干线能力十分紧张,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浙赣等六大铁路主要干线,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京沪线以全国铁路2%的营业线路,完成了全路l0.2%的旅客周转量和7.6%的货物周转量,是世界上客货运输最繁忙的铁路干线。季节性运能紧张在春运、暑运、“五一”、“十一”等客流集中的日子里,铁路运输能力全面告急,列车拥挤状况十分严重。在春运40多天时间里,为腾出能力加开中长途客车,主要干线短途客车基本停开,货物列车大量减少。整个铁路运输系统加班加点、不堪重负。市场经济时代,再也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政府再没有那么大的财力来支撑铁道的建设。所以市场化改革是解决运能紧张的一个必要选择。

3.铁路市场化改革中潜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民生问题

市场化顾名思义就是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与改革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铁路实行市场化经营,会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以前铁路票价偏低,是国家调控的原因,国家把社会效益或者说公民福利放在首位。我国铁路市场化改革之后,票价定会上涨。国家一定要对这部分进行适当补贴。保证价格控制在合理的幅度。我认为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这些部门,国家一定要足够关注和重视。现在实施的任何改革都是为了给与人民更多的福利。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详细统计铁路系统中公益性的资产。公益性铁路运输难以市场化,国家一定要承担这部分成本。这都是铁路市场化改革先行国家的经验,也是我们医疗改革等得教训。

3.2债务问题

铁道部撤销之前市场预计铁道部2.6万亿债务,这部分债务本应该由铁路总公司全权负责。但是这部分债务究竟怎么处理关系到铁路公司的发展。铁路系统改革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必将对其它环节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认为原铁道部的债务应该由国家承担,这样才会能让铁路总公司轻装上阵。

3.3营销理念的问题

自由竞争的环境下一定要有营销的观念。铁道部刚刚从国家控制经营转型到自主经营,千万要转变经营理念。不能用陈旧的方式来经营铁路,市场化后铁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来自民用航空业,客车轨道业等等运输行业的挑战会越来大。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代表团.英国铁路改革的成效与问题.铁道经济研究,2004(2).

[2]林晓言.关于民营化的一些新思考.技术经济,2006(2).

[3]刘轩.试论日本国有铁路民营化原因.日本学论坛,2000(1).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9

食盐,是人类重要的食材、调味料,被称为百味之首,食肴之将。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上,东部出海盐、中部出井盐、西部出湖盐,因盐而兴的城镇贯穿东西南北。江苏盐城、四川自贡、山西运城分别是海盐、井盐、湖盐的代表。

乍看之下,一颗颗晶莹的盐如此渺小,却对人们的生活甚至国家都非常重要。其中,食盐专营制度是中国自古以来对食盐进行管理、销售的重要方式之一。

2016年5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2017年1月1日,《方案》正式实施。

其中,《方案》提出了价格放开、流通销售松绑等方面。此次盐改是否意味着食盐专营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表示,此次改革是在食盐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食盐生产和销售的准入门槛并没有放开。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巡视员王强

那么,食盐专营制度究竟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什么变迁?对中国的盐业有什么影响?本次盐改将给中国盐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食盐专营历史源远流长

说到食盐专营制度,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四川省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龙刚向《小康》记者介绍,关于历史上的食盐专营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的齐国有一宰相名为管仲,他首创盐政大法――《正盐k》,这是中国首部盐业法典。管仲对盐实行“官山海”的国家专卖政策。

“‘官山海’当中的‘山海’意思是自然矿物,这当中最重要的就包括了铁和盐。以盐为例,盐的生产以老百姓为主,然后官府进行收购、运输和销售。官府寓租税于盐价之中,以增加国家收入。”程龙刚说。

在汉初,中国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开放盐禁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到了汉武帝时,长期的对匈奴的卫国战争致使国库日渐空虚。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霍光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召集各郡国专家60余人,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这次会议重要性在于,它继续强化了食盐专营制度。”程龙刚说。

到了唐代中期,特别是安禄山之乱后,唐代朝廷财政赤字,于是食盐国营又被提上了日程。但唐中期后的食盐国营制度,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叫做“榷盐法”。榷盐法是指食盐国家专卖制度,由以前的官运、官销制改为就场专卖制。也就是说,盐民生产食盐,政府低价买来,再高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运输到政府指定经销店贩售。这样,政府不但控制了食盐的货源,也掌握了食盐的批发环节。

“明代,朝廷对食盐的管理制度则是采用开中法。”程龙刚说,开中法主要指的是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然后让他们换取盐引o并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因此,开中法实质上是以力役和实物向明王朝换取食盐专卖权。

而清朝的食盐专营制度是专商引岸制。清政府赋予一些商人食盐垄断权,商人因之获利,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从而使财政得到保证。程龙刚说:“总结起来,专商引岸制就是‘产有定厂、运有定商、销有定地’。古代的食盐专营制的模式其实都有多多少少的不同,但它们的发展为现代的食盐专营制度打下了基础。”

盐业改革曾六次“流产”?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食盐的专营制度又是如何?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了《食盐专营办法》,本办法再次完善和加强食盐专营制度。目前,中国食盐由中国盐业总公司以及其旗下的各级盐业公司专营,就是遵循此办法实行。食盐的生产、批发和储运由政府指定,价格也由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制定。

经过了多年的实施,食盐专营制度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巡视员王强表示,我国盐业体制主要特点是食盐专营,这有历史的原因,包括需要进行食盐加碘。过去食盐供给能力差,以及保障偏远地区的碘盐供应等考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垄断专营体制也暴露出弊端。因此,对盐业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要逐步实现盐业专营化向市场化的平稳过渡。

王强说,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垄断体制,推高盐价,食盐结束流通环节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价格已经大幅增加,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福利和消费者选择权。二是对行业发展有很大影响,垄断专营体制抑制市场活力,整个行业的规模和效率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导致不同地区出现吃盐难问题,也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三是相关国企低效经营,导致腐败等问题。效率低下,好指标技术创新不足,质量差,寻租等垄断体制的问题都出现在这个行业内,需要改革。

事实上,关于盐业的改革早已启动,只是进展不大。据统计,从2001年起,国家曾制定过6次盐业改革方案,试图攻破盐业专营的堡垒,但均以失败告终。

2001年3月,原国家经贸委盐业管理办公室提出主张废除和修改过时的管理条例和专营办法,实行政企分开。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有关部门对盐业体制进行调研,但此举遭到盐业既得利益群体极力反对,加之国家经贸委撤销,种种因素干_,盐业改革就此搁置。

2003年,恰逢SaRS(非典)爆发,抢盐风潮直接影响了盐业改革的进程。另外,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盐业管理职能划归给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改革方案再度搁浅。

2004年,国家修订盐业管理条例,第三次盐业体制改革开始。同年7月29日,《盐业管理条例(完善修改稿)》由中国盐业协会完成并转交给国家发改委。可方案最终未公布。

2006年,受发改委工业司、体改司委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到多地调研。但由于2008年3月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后,发改委工业管理职能划归给工信部,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遭遇第四次搁浅。

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盐业体制改革。同年4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信部等部委成立了盐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初稿。但最终,第五次盐改方案仍然搁浅。

第六次提出盐业改革是在2011年。当时,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盐改课题组指出,食盐专营体制改革是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是,因为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社会各界翘首以待的盐改仍然没有成功。

完善食盐专营,激活市场活力

经历上述6次的盐业改革败局,本次的盐业专营体制改革可谓备受期待。

首先,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开放盐产品价格。过去,食盐是由政府定价,今后,食盐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决定。“这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措施。”程龙刚说。

其次,对食盐生产企业和食盐批发企业来说,更关键的在于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改革之前,食盐生产企业生产的食盐只能卖给食盐批发企业。改革后,生产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可以确立自己的品牌和价格,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可跨省经营,省级以下食盐批发企业可在本省范围内开展经营。

程龙刚说:“过去,食盐的生产企业只拥有生产权,而没有食盐的销售权。但是,这次的改革打破了这个惯例,食盐生产企业可以销售食盐。而且,本次改革给了食盐生产企业更广阔的空间,允许企业跨区域销售,这就彻底地颠覆了过去的专商引岸制度。总的来说,本次盐业改革可总结为‘完善食盐专营,激活市场活力’。”

但是,这并不代表食盐生产和销售的准入门槛完全放开。《方案》明确,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确保企业数量只减不增。同时,以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食盐批发企业为基数,不再核准新增食盐批发企业。因此,任何未取得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食盐批发许可证的单位、个人,从事食盐生产、批发业务的均属于无证违法经营。

为何强调“只减不增”?王强表示,主要考虑还是“稳定”。如果当下完全放开市场,大量企业涌入,监管还无法立马跟上。“食盐的民生敏感度高,先让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内部来竞争,更有利于平稳过渡。”王强说。

截止至1月3日,发改委、工信部已批复北京等31省(自治区、直辖市)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改委披露的函件显示,两部委要求“盐业主管机构或食盐安全监管机构的行政职能与盐业公司未分离的,2017年6月30日前要编制完成省级盐业监管体制改革方案,2017年12月31日前要实现分离”。

保持现有经营秩序稳定过渡

《小康》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王鹏处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食盐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19日了《关于加强改革过渡期间食盐专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改革过渡期内,《通知》从新型食盐供给侧改革专营分销渠道的新模式、严格规范食盐专营产销许可证书、明晰跨区域批发的食盐储备责任、支持产销企业网上销售食盐作出四条明确的政策规定,并对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市场销售给予了提前备货的运输许可支持。

从关于食盐企业销售管理的措施中可见,凡是盐业公司在2016年5月5日以前委托的渠道及以后续签协议的属于现有渠道。

盐业专家认为,这充分体现了老人老政策、新人新规矩的过渡期间用传统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务实措施,包括原有“受委托代销食盐的个体工商户、代购代销店”和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目标食盐供应链”发展的转配点、转代批点,保持现有食盐经营秩序稳定过渡的特殊措施。

另外,对于支持产销企业网上销售食盐方面,“食盐电子商务”、“食盐销售”除B2B直批外,一般意义上还要限制网上食盐销售的B2C零售。

《通知》明_表示,食盐批发企业可以开展食盐电子商务,并参照《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要求,将营业执照及其他资质证书正本扫描件置于电子商务网站首页的醒目位置并标明销售区域范围。但是,无食盐批发许可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不得开展食盐电子商务。

改革后食盐品质将大提高

那么,盐业改革之后,对食盐相关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都将有哪些影响?王强认为,盐业专营企业首当其冲的会受到影响,对政策保护依赖过重的企业无疑将是重磅一击。行业会经历一轮洗牌,一些产销一体、跨区域经营、具有资源品牌技术优势的大企业会脱颖而出。

“本次盐业体制改革放开了食盐价格、允许盐业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等措施,实际上是为原本的盐业市场引入了竞争的机制,特别是对盐业生产企业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盐业生产企业在进一步发展盐业科技和降低食盐成本方面将更加积极。并且,盐业生产企业会将全力树立自己的品牌。”程龙刚说。

据了解,改革也将加速盐企的兼并重组,最近中国盐业总公司与天津市长芦盐业总公司、河北省盐业专营集团公司就共同组建了跨区域、产销合一的盐业企业。但这当中也有某些省份的盐企欲与其他省份盐企进行整合时受到阻挠的。2016年7月13日,云南能投与贵盐集团、广西壮族自治区盐业公司初步达成资产重组意向。但由于贵州省政府不同意贵州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云南能投的资产重组方案而搁浅。

程龙刚认为,众多盐业企业意识到未来发展必须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良好的企业品牌。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才抱团取暖,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这样的做法对制盐业来讲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向。以后,这些大的盐业集团更能在市场洪流中经受住考验。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关注的问题则是:盐价会不会涨?中国盐业协会科技信息委员会主任高级经济师胡红江向《小康》记者表示,放开食盐价格后盐价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

截止2015年,我国盐生产能力超过1.1亿吨,实际产量达到8876万吨。其中,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年产能约4800万吨,食盐年需求仅约1000万吨,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是食盐价格维持较低水平的客观保证。

胡红江认为,我国盐资源储量丰富,完全能够保障持续生产的需要。以目前盐的产能、产量和资源分布状况,要保证占比仅为10%的食盐供应和价格稳定,完全没有问题。而且,经过市场竞争,食盐生产和流通费用大幅度降低,能够保证食盐价格稳定。

公司经营改革方案篇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构不断地进行调整,人员随之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改制前的固定工(在职人员);一类是企业改制后为满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根据实际需要招聘的人员(聘用人员)。由于历史的沿革和政策的延续性就直接导致这两类人员在薪酬分配上有所差异:在职人员是企业的老员工,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改制后,往往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收入水平总体偏高;而公司的聘用人员,多数是企业改制后,按一线生产岗位所需技能面向社会招聘的人员,收入水平总体偏低,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现象,收入水平与“身份”呈现强相关,与“业绩”呈现弱相关,这明显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优秀者得不到奖励,慵懒者得不到惩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工资体系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一、工资改革前的准备工作

(一)工资改革的宣传工作。在工资改革方案设计之初,一定要做好改革的宣传工作。在许多时候,员工对工资改革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员工并不关心改革的总体方案,而是关心自己的在改革后能有多少变化,是涨了还是降了。通过宣传,让员工能够理解工资方案不是解决员工工资谁多谁少的问题,也不是解决涨不涨工资的问题,而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二)结合工资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确立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最重要的一步基础工作。1.淡化公司人员“身份”,本着“同工同酬”的原则,建立以岗位价值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的薪酬支付体系,以岗定薪,岗变薪变;2.充分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加大绩效工资所占薪资总额的比重,强化工资分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3.基于公司生产经营特点,为充分调动基层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基层单位、一线艰苦、科技、关键岗位的激励力度。

(三)结合确立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做好调研工作,为下一步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但需注意的是对于在职人员及聘用人员应分开了解他们的意见和接受能力,以免因历史的沿革问题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而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四)做好岗位等级评估。以岗定薪是确立的基本原则,岗位等级评估就是将公司范围内的岗位进行大致的划分,对照岗位职责、技术含量、绩效产出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比对、分析并进行等级的划分,确保评估结果与各类别岗位工作实际大致一致,才能确保新方案的公平性。

二、工资改革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就是在工资改革的基本框架确立后,进行反复地测算、比较,一方面对工资总额宏观控制情况进行预测;另一方面对员工收入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避免改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波动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模拟套改。根据工资改革的基本框架,结合员工岗位等级评估结果,确定员工工资所对应的等级,模拟套改员工的工资。

(二)套改结果分析。套改结果分析就是对套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作为企业工资改革决策的依据。

1.工资总额变动情况分析。模拟套改后,对工资总额进行测算,对工资总额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宏观上调控改革方案。工资总额有大幅波动,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及人员状况,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确保工资总额的变动是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是套改结果分析的关键所在。

2.员工工资变动情况分析。在套改过程中,须对员工的工资水平变化值进行密切关注,人员按不同划分标准进行分类,进行比较,重点是群体差异分析,但对个别个体差异度较大的情况也须进行细致分析,尽可能进行修正,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员工接受工资改革方案,平稳过渡。

三、坚持在民主程序的基础上推进工资改革转贴于

改革的基本框架在经过反复测算及分析后就可以确立工资改革方案,由于工资分配涉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所以,一定要坚持走民主程序来推进改革,这是确保能否有效推进并平稳过渡的关键所在。

1.充分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的参与作用,广泛吸纳职工建议,使方案能够体现广大职工的意愿。

2.工资改革方案的最终确立是必须经职代会的审议后才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