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十篇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十篇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6:29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1

【关键词】多元视角;技术哲学;知识管理;绩效技术;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11-023--05

引言

目前,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素质在技术层面不如理工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媒介素养层面不如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教育教学理论层面不如教育学专业。形成当前困境的原因表现在:一方面是缺少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尤其是教育技术学实践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是教育技术学工作者没有准确地对信息化过程中教育实践的正确关怀。当然,我国仍有许多的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者正以饱满的热情关注着教育技术学的实践活动,思考着教育技术实践问题,他们不辞劳苦地奔波在中小学教学现场,为一线课程整合的教师教学献计献策,谋求以技术为支撑的实践关怀。所谓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关怀,笔者认为是对教育技术学的实践主体、实践地位,对符合现代教育实践的需求、实践的现存状态、实践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是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肯定。它的核心是实践价值,是教育技术学的正确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践行。

教育技术学是综合性学科,涉及教育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其理论背景较复杂,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实践应该更多地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强化理论研究,形成“合适的人使用合适的技术做合适的事”的局面。其次,教育技术学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自身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实践的结果。每一个实践对象在应用媒介时,身处“拟态环境”之中,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运用、建构都相差甚远。正因如此,在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是基础,是获取较好实践绩效的前提。第三,用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绩效,从实质内容角度加以分析,就是实践主、客体之间的知识传承,说具体点就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显性知道与隐性知识的转化,要关注社会性知识个体化的同时个体社会化。所以,知识管理应该成为教育技术实践的具体内容。最后,在整个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绩效技术的调控与评价,在技术硬件与数量增加上,重视技术软件和质量的提升。在整个教育技术实践框架图中,绩效技术不是具体的,有形的对象,更多的是在技术哲学的主导下,用绩效技术来调控我们今天的教育技术实践。

一 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理论指导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真正的教育家是关怀实践的,并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对于教育技术学科来说,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技术学科有序发展的根本,毕竟,教育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在技术特别是当代的信息技术正大踏步进入教育领域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我们接受新技术的同时,必须要思考: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

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模式来看,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而教育技术也就是为达到这个目标所采用的技术实践方法,其价值指向是学习的效益促进人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的教育价值问题最终归结到“人”的发展价值上。更具体地讲,研究教育技术的实践价值就是要说明教育技术对于教育中的“人”的实践价值,即对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实践价值,就是要解释教育技术对学生和教师意味着什么,要阐释教育技术可以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要研究教育技术应该如何做等问题。

当前教育技术的实践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技术的认识误解;二是实践与理论脱节。对技术认识,主要集中于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将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简化为媒体,把技术视为工具,认为教育技术就是教学中所用的媒体技术,误解了教育技术的内涵,重硬件、重建设而轻软件、轻应用、轻教师培训,重视媒体技术而轻视媒体应用方法,重视硬件的使用而轻视教学设计等问题;另一方面认为技术等同于媒体,使教育技术实践者过多地把精力和资源放在硬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忽视软件资源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导致技术开发缺乏正确的教学设计方法的指导,技术设计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关照,技术使用者过于关注媒体硬件的技术开发,而忽视技术应用的价值。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表现为理论空洞、不能指导实践、未能形成基于我国实践的理论体系。我国的教育技术起步较晚,更多的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经验,这是必然的和有益的。但教育技术本质是一个实践指向非常强的领域,涉及到“教育”与“技术”,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这两个方面差异巨大。所以,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不能还仅停留在引进阶段,而应做大量系统、深入的工作,致力于构建符合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前瞻性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技术哲学为研究教育技术实践的价值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从技术哲学角度来探讨教育技术实践,从内涵上讲,教育技术是为了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而采用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总和;从本质上讲,教育技术是人类认识教育和改造教育的一种本质力量的体现,是技术理性在教育领域扩展的中介与具体形式。桑新民教授就曾明确指出:“技术哲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首先,技术哲学引入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辨析“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而是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技术领域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无论是对于“技术至上主义”的剖析,还是对“工具理性”思潮的批判,都彰显了哲学批判的深刻性;其次,“媒体中心”、“技术万能”、“技术至上”、“工具理性”,从技术哲学角度对这些错误观念的剖析与批判,使我们认识到,教育技术领域很大程度上都在于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和价值理性的缺失,在于对技术的膜拜和对人的漠视。如果忽视技术与人的关系,那么教育技术就会永远找不到正确的方向;第三,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既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也是改变人自身的力量,最终必然成为促进人发展的力量。以“技术哲学”统领教育技术价值观、实践观,既出自于对教育技术历史和现实的检视,也符合技术的本质认识,更是考虑了技术与人的关系、与教育的关系。既是对“技术至上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批判,也是对教育技术价值观的建构。

二 媒介素养: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生态基础

英国传媒教育专家大卫・布金汉姆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同时,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从这里不难看出,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媒介知识:是指对媒介的了解、

认识,使用,对媒介运行机制和操作流程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媒介意识,指自觉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2)媒介能力:是指对媒介环境、媒介内涵,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反思,能够利用媒介进行制作和创造的媒介能力;(3)媒介意识与道德,是指自觉利用媒介,积极关注并参与各种媒介活动,且注意媒介伦理道德的反思与批判的能力。

作为教育技术实践基础的媒介素养,就是要求实践者具有:(1)对媒介、媒介信息和媒介传播的本质特征的基本认识和解读,能够正确理解不同媒介的性质和功能的能力;(2)具有较高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与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信息能力;(3)具有利用大众媒介为自己生活、工作、发展服务的能力,包括使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4)具有对各种不良信息的正确辨认能力和免疫力,对各种媒介信息的正确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对于媒介传播的信息,信息受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有自己的意识、思考和需要,对传播媒介可以进行分析、选择,对传播内容往往从主体意识出发进行接收、加工、整理和判断,所以受者是信息解读者。所以有论者认为,“用解读者的概念取代受众的概念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

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重在媒介教育,是针对现代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以培养人的媒体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信息爆炸时代,不具备传媒素养的人就无法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并不困难,难的是分辨信息的价值,有效地利用信息。媒介教育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求达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例如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得学习资料、看新闻和影音娱乐。真正到了网上,情况有所变化,学习、看新闻和影音仍占主流,但BBS和聊天成为上网的重要内容。这种信息需要的异化和对媒介理解的异化最终会导致人的思维认识异化,使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沦落成为“媒介人”,成为媒介的延伸。麦克卢汉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中认为,媒介文化己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要“学会生存”。

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教育技术实践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和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任务,使他们能够主动的选择和接触传媒,解读、甄别传媒信息,这就是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同时,大众媒介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建构现实,身处“拟态”环境,我们的认知环境取决于媒介体制、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媒体对受众文化认同和需求的理解以及市场的需要等等。今天的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只有通过媒介教育来培养受众认识和利用大众媒介的能力才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这也是我们专业实践的契机。

三 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具体内容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和知识活动为核心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传递、使用和存储。其目标就是使组织内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促进知识创新。对于什么是知识?众多学者都试图对知识进行定义,其中较为广泛接受的是:知识是一种像流体一样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其中混杂了已经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及专家洞察力。它包括:人类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和掌握的基本情况的事实知识;对产生和发生的某些事情或事件的原因和规律的认识原理和规律知识;能被应用于基本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本技能的技能知识;知道是由谁创造的知识经验知识。这四个方面。前两类知识,对于学校来说容易编码,传播、共享、学习和应用,是显性的知识,需要与“人”结合个体的经验才能做到创新。而后两类的知识,对于学校来说,难以量化和信息化,是隐性的知识,需要营造知识共享的氛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才能做到知识编码化,转化为显性知识。

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目的就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的有效转化,包括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过程;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融合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四个方面。在社会化阶段,实质上是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是创造出来的隐性知识的共享,也是成员之间经验的共享;在外化阶段,被大家分享了的想象与创意能够通过语言、图表、模型、概念得到表达,并在成员之间传递。知识的融合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知识的内化就是将新的知识演进成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这四种转化方式构成了知识创造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

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的核心就是能有效地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即隐性知识的外显化,显性知识的内化。一方面关注学习组织内将学习组织成员所拥有的个人化的知识资产转变为学习组织的基础资产,从而在组织成员中进行广泛地共享;另一方面关注怎样增进个人或团体渐进累增的经验,从而使组织成员能有效地将所获取的经验信息提升到知识层次,且对知识进行内化并运用自己内化后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具体实践离不开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实践知识管理必要的组织环境,因此,教育技术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必然要涉及到构建学习型组织,创造有利于结合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两种能力的组织环境,通过有效利用学习组织的知识资源来提高组织学习绩效。在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过程中,首先是个体层面通过学习和交流对知识的识别和直觉感知,然后是将获取的知识进行“外部化”;其次,通过信息技术在组织内部进行传递,在个体和团队中交流和沟通,形成共同的认知、解释、归纳和整合:最后在组织层面将学习的成果和知识进一步的传递和发展,个体和团队学习所积累的知识逐渐转化为组织学习,并且通过组织层面的应用进行反馈,形成不断循环的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组织学习过程中,知识管理就是在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推动下知识在个体、团队和组织之间不断的演进,形成组织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和利用,实现学习组织的学习目标。 知识管理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无论在其知识分类,还是在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方面,都有深刻的借鉴作用和意义。所以,知识管理正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教育技术的实践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迪,其实践范畴更加凸显教育技术的实践目的性,指向更加明确:其目的就是要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即如何使教师头脑中的知识、智慧以最佳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其目的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用最佳的方式把适当的知识传送给恰当的人,促进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四 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功能价值

我国教育技术经过近年来的大规模的硬件投入后,学校教学与学习效率并没有产生与投入相匹配的应用效益。各阶段的教育中硬件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矛盾突出日益严重。面对当前技术大众化,教育技术实践中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很难独立承担复杂而艰难的教育中技术应用问题。通过对在商业和企业培训、管理中应用的绩效技术研究,发现其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理论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aeCt1994年出版的《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指出绩效技术是一种对项目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目的在于以最经济的成本效益影响人类的行为与成就。绩效技术是用一种科学化的系统观点来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它以组织的总体目标为导向,在分析绩效的基础上,制定最佳成本,获取最大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改进个体和组织的绩效。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中,技术单纯的只是应用,技术研究也只是应用模式研究,缺少的是对技术应用之后的效益研究。2003年何克抗教授就曾指出,我国教育技术多年来最大的缺陷就是企业培训这一块,且从事与企业培训有关的绩效技术方面研究的专家极少。因此,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从整体上对绩效技术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实践和探索,寻求绩效技术对教育实践的应用。

本文中,笔者把“绩效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功能价值,重点强调的是“绩效技术”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其“思想”,即围绕绩效而展开技术应用。而这与我国较早开展绩效技术研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张祖忻教授的观点相似,即把“绩效技术”看成是对“教学设计”的延伸。绩效技术更应该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方法,而非仅仅只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涉足到企业培训中的一个领域。唯独以此种视角来审视绩效技术,才能把其定位于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功能价值。因此,从受绩效技术角度加以思考,教育技术学实践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关注个体的学习向同时关注社会教育绩效的改进;从关注知识型问题解决方案向同时关注能力型问题解决方案的转变;从关注学习过程与资源向关注学习结果与效益的转变;从关注学习方法向同时关注学习问题本身的转变;从关注微观教学过程与资源的研究向同时关注宏观教育问题解决的转变。

在教育技术实践关注绩效方面,我们认为技术不是简单的在教育中应用,而是应用新技术去解决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在做技术“追新族”的同时,不仅需要教育理论的知识,更需要技术整合的培训、还需要有很强的分析、组织、沟通、协调、规划等宏观管理能力。教育中需要的绩效技术专业人员,不仅要求具有很高的学科内容知识背景,而且具有较强的设计、开发、决策、咨询及管理等综合能力,他们不仅需要懂得某一方面的技术,更需要具有整体规划、设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我们教育技术实践者来说,都是必需的,也是其专业价值体现。

教育技术中关注绩效技术的实践,技术更新,硬件投入本身带来的不是数量上的累积,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提升。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创新项目的实施,不是多建了几个实验室,多增加了几台计算机,更多的是促进了实践者的思维意识的改变。教育技术专业实践人员所做的只能是逐步实现从关注技术本身到关注技术与绩效的转变。传统意义上教育技术实践常常关注于微观个体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整个组织绩效改进与发展的研究。个体学习更多的是解决知识积累,而缺少对能力的提升。所以,个体与组织教育绩效的改进才是教育技术实践者追求的最终目的。教育技术实践绩效问题的解决需要非常复杂而多样的技能,这并非单独的专业技术人员个体所能够解决的,必须学会与其它学科专业人员的协作与互补,这就要求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要有极强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实现教育技术的实践价值。

结语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析,结合教育技术学的“94定义”,我们构建了教育技术学的实践体系框架图(如图1):

任何实践都离不开强大的理论支撑,在发展教育技术本学科理论时,更多的需要技术哲学理论来指导,强化用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育技术学实践的核心就是优化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识提高,针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采用知识管理,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相转化;

教育技术是新技术的先行者,理应对新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需求教育技术实践者具有更强的媒介素养能力,所以媒介素养(媒介/信息生态)是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2

[关键词]戴维・乔纳森;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005-05

一、戴维・乔纳森其人

戴维・乔纳森,国际教学系统设计领域著名学者,现为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系问题解决研究中心主任。乔纳森博士曾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北卡罗纳大学等大学任教,还曾先后在新家坡南洋理工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信息处理研究所、荷兰吐温特大学、以及英格兰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University)计算机支持学习研究所等世界上多所大学或国际研究机构任教或访问。他还曾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学习与教学部、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系统开发委员会等多家专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任职。

乔纳森博士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视觉文化、认知风格、教学设计、基于计算机的学习、超媒体、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以及认知工具等。当前研究主要关注问题解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学习中认知工具的开发、认知建模与认知任务分析等领域,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乔纳森博士发表了160多篇论文,32本著作,参与编写著作章节56篇。有影响的专著有:《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1996,2004)、《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2000)、《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观点》(2003)、《学会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指南》(2004)、《用技术建模》(2006)、《学习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2007)、《通过技术进行有意义学习》(2008)等。

乔纳森博士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贡献卓著,曾获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特殊贡献奖”(1992,withtomDuffy)、“终身成就奖”(2004)、“杰出服务奖(DistinguishedServiceaward)”(2006)等奖项,以及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教育专业部“杰出著作奖”(2007)等多个奖项。论文和著作曾获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教学开发部“教学开发杰出著作奖”(1997、1998)、教育传播基金会“Jamesw・Brown出版奖”(1994、1997)以及教师教育部“杰出著作奖”(2005)等。

二、戴维・乔纳森学术思想与实践

在20世纪90年代,学习领域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一次科学的革命,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重大转型。乔纳森就是这场变革的代表者和引领者之一。他提出的教学系统范式转变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和相关的研究实践在国际教学系统设计领域享有盛名,被认为是继加涅(Robertm.Gagne)、梅瑞尔(Davidmerrill)之后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第三代领军人物。

1 教学系统设计的新范型――乔纳森的教育技术思想

乔纳森主要的学术研究领域是教学系统设计,但是我们很难仅将他称之为教育技术专家。纵观乔纳森的学术文章和著作,不难发现他的研究领域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理论探究,也包括技术开发实践;既涉及微观的基础认知活动研究,也涉及宏观的教育变革研究。他自己也认为教育技术、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均属于他的研究领域,哪个领域都不能排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乔纳森的学术思想体系。

(1)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乔纳森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学习观

在乔纳森诸多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围绕一个潜在的目标――在我力所能及的任何地方尝试去改变学习文化”。作为一位忠实的建构主义者,乔纳森的工作大都是以“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为核心而展开的。

在历史上,由于认识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描述学习的理论有100多种:学习被看作是大脑的生化活动、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是信息加工、是记忆与回忆;学习是知识建构、是概念的变化、是境脉的变化、是活动、是社会协商、是混沌……乔纳森从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视角对学习认识进行了分类,在总结梳理、列举分析各种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对学习的理解: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是意图――行动――反思的活动(如图1)。其中,意图是区分人和动物学习的根本,是一个真正的标准,是所有行为主义者都不能解释的问题!通过对日常学习活动和学校学习进行观察分析,乔纳森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制定意义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有意义学习具有五种属性:有意图的(反思的/自律的)、主动的(操作的/关注的)、建构的(明晰的/反思的)、合作的(会话的/协作的)、真实的(复杂的/境脉的)。这五种属性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见图2)。

乔纳森认为,教育的未来应该将焦点放在有意义的学习上,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推理、决策和解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复杂问题。“当人们在场景中解决问题时,他们在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为参与问题解决的学习者往往会以主动的、建构的、合作的、真实的、有意图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为了更有效的促进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问题解决成为乔纳森近些年来研究的核心内容。

乔纳森认为,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人们每天都要解决很多问题。而传统的问题解决理论――用一个模型解决所有的问题――很难支持各种类型问题解决。他根据问题的结构性维度,在良构问题到非良构问题的连续统一之间区分了十一种问题类型,依次为逻辑问题、算法问题、故事问题、规则应用问题、决策问题、故障排除问题、诊断解决问题、技巧/策略问题、案例/系统分析问题、设计问题、两难问题、概括等。他认为“如果教学技术专家能阐释清楚每种问题的性质、问题表征、以及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认知和情感过程,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明确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可能与这些过程相互关联,也就可以为支持各种问题类型解决的学习构建教学设计方法”。因而,在对问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乔纳森还对每种问题的特点和认知活动进行分析、创建心智模型。此外,他还对问题解决的关键认知技能进行了研究,目前,他认为,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关键的认知技能:类比推理、因果推理以及讨论。

(2)“用技术学习”――乔纳森的技术观

以“媒体人”起家的乔纳森对媒体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一直从事着与技术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工作。从电视、音视

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到互联网技术,在多年的媒体技术应用和教学工作实践中,乔纳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观。

在乔纳森看来,技术不仅仅是硬件,还包括促进学习的任何一种方法,以及促使学习者参与所作的设计与环境。源于其拥有认知科学的知识背景,他特别强调支持认知活动的思维技术的研究,尤其是认知工具的研究。他认为“认知工具是指触发学习者思考并辅助特定认知过程的计算机工具。”常用的认知工具有语义组织工具(数据库、语义网络)、动态建模工具(专家系统、概念图、系统建模工具、微世界)、信息解释工具(视觉化工具)、超媒体以及交流对话工具等”。

关于学习与技术的关系,教育技术界的许多学者都做过论述。乔纳森认为,在传统教学中,技术往往被用作是知识传递的工具。人们通过与技术交互,从技术中接受信息并且尝试去理解这些信息。技术作为信息的载体和学生的导师,学习者是“从技术中学习”。这种技术传递教学信息的观念是错误的。技术不应该被用做被动的学习者运输和传递设计者信息的工具,而应该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工具,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即“用技术学习”。因为当学习者作为被动接受存储技术所传递的那些需要处理的信息的“容器”时,他们并没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当学生把技术作为开发和分享自己的“食物”的工具时,他们在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表征、建构自己的世界观和理论;技术作为社会中介支持在对话和交流中学习;技术作为学习的伙伴,与学习者一起分担共同的认知任务,支持在反思中学习。此外,技术可以帮助学习者搜索信息,进行信息查询;可以作为知识表征的工具对学习任务和问题空间进行建模;可以作为建模工具和交流工具支持决策。这些对技术的理解为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技术设计提供了观念和方向上的指引。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乔纳森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是“意义的社会协商”,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复杂性。基于此种学习隐喻,乔纳森认为,要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特别是有目的的知识建构,应该给学习者创建适当的学习环境,走向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在真实境脉中进行有意义学习,实现个体和群体知识的建构。1999年乔纳森提出了活动理论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框架,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对其进行精细化和体系化研究,尤其在技术支持的知识表征、思维技术、认知工具、概念转变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体系。

在乔纳森的教学设计观中,学习活动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活动的基点,活动理论作为学习活动分析和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包括六个要素:(1)问题/项目空间:即选择一个问题做为学习焦点。(2)相关案例:提供相关的案例或工作范例以启动基于案例的推理、提高弹性认知。(3)信息资源:即提供学习者能够及时获得的可供选择的信息。(4)认知工具,促使学习者参与并辅助特定认知过程的计算机工具,包括问题/任务表征工具、知识建模工具、操作支持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5)对话和协作工具,即提供对话交流工具,支持对话共同体、学习者共同体和知识建构共同体。(6)社会/境脉支持,即为学习环境提供物理的、组织的、社会文化的或境脉的支持。六个要素相互关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问题是整个学习环境设计的焦点和核心,其他五个要素的设计都要围绕着问题进行。

2 学科建设――戴维・乔纳森的教育技术实践

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戴维・乔纳森在教学设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来源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双向互动。他所做的实践工作绝大多数是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在1990年,建构主义认识论逐渐得到广泛支持,但却很少在学校和课堂中进行实践,因为很难确定支撑建构主义的理论原则。为了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变革,乔纳森在理论上提倡建构主义引导教学系统的变革的同时,还在实践层面不断进行技术设计开发、开展各种实证性研究。诸如研究和设计了多种认知与建模工具以支持学习者的认知建构过程;开展专家系统、案例库、微世界等在教学中具体应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设计开发真实、具体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案例等。这些工作使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逐渐精细化、体系化,其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不断得到增强。这些教育实践的实证性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建构主义信念的有效性,从而推动了建构主义思想在学校教育乃至非正式教育中的传播和推广,促进了教学设计领域的实践转型。

此外,乔纳森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所工作过的大学中,他负责设计和修正了多所学校的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和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并且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许多课程,开发了相关的课程材料。其中,由乔纳森主编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1996年第1版,2004年第2版)“这是第一本系统总结教育技术前人研究的著作,这个领域渴望和等待了许多年”。可以说这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一本巨著,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生和从业者的必读书目。

三、戴维・乔纳森学术思想评介

1 乔纳森学术思想的重构和解读

作为人物思想研究,对其学术生涯以及其理论体系孕育与发展的领域境脉进行考察,进而对其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解读和重构是非常必要的,从中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思想的内涵。

乔纳森的学术生涯和生活经历非常丰富,跨越了多个学科和专业。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专业,校园兼职“媒体人”的体验让他对媒体技术产生了兴趣,并且确定这就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工作后不久他就重返学校,攻读初等教育“教育媒体”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进行教育媒体与技术方面的学习。1976年,他获得了temple大学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北卡洛琳娜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专修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哲学。在攻读博士期间,乔纳森几乎修完了所能学到的所有学习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研究技术在知识表征中的作用,并成为他一生的研究主题之一。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与实践工作为其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乔纳森的研究跨越了教育技术、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领域,使得他在教学系统转型期间能够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领潮者。

20世纪90年代初,学习理论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学习的建构主义观、情境观、社会文化观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转型。乔纳森率先从认识论视角对教学设计范式转变进行了哲学反思,提出了教学设计哲学范式应该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他提出应该研究支持建构主义学习观念的教学设计模式。1999年,他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并对其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阅读其文章、著作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超文本”、“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问题解决”、“心智模型”、“认知工具”、“建模”、“学习环境设计”是其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的高频关键词。在分析其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建构主义为乔纳森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认识论和哲学基础。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乔纳森所有工作的目标。问题解决作为最有效的有意义学习方式,是其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核心。创设基于问题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理想的有效手段。心智模型、认知工具、建模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提供了技术和方法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借助建模和认知工具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深度思考,实现概念转变,达到有意义的学习(关系结构图见图3)。

2 乔纳森的学术贡献与启示

乔纳森的研究横跨教育技术、学习科学等几个不同的学科与领域,且在这些学科与领域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包括教育技术学在内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给予我们诸多的思考和启发。

(1)乔纳森引领了教学系统设计研究的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建构主义思潮、情境认知与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兴起,学习理论发生了深刻的科学革命。学习领域的深刻变革也促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巨大转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成为教学系统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1990年,乔纳森率先指出教学系统设计领域要发生一场革命。1991年,乔纳森在《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etR&D)杂志上发表文章“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我们需要新的范式吗?”,从认识论视角对教学设计范式转变进行了哲学反思,认为教学系统设计哲学范式应该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应该由教学系统设计转向学习环境设计。“就在那个时期,我们这个领域走向了一个新的、不同的方向,这对教学技术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分水岭。”1990年代中期,针对梅瑞尔等人提出的应该将教学设计建立在科学基石之上、坚持教学设计专业化发展路线的观点,乔纳森发表了《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确定性、决定论和可预测性:来自科学的教训》一文,批评了以实证客观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型,并对有关学习情境的特定假设提出质疑。乔纳森等人认为教学设计领域应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建议运用解释学、模糊逻辑和混沌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并依据这些理论的启迪在教学设计层面上做出一些创新性的努力,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未来走向。近20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站在教育技术峰顶”的乔纳森就是这场变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之一。

(2)乔纳森促进了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的融合

乔纳森的主要研究领域在教学设计领域,他认为教育技术领域“一直是一个技术驱动的领域而不是学习驱动的领域。……但是,如果我们以分析技术而不是分析学习为出发点,那么我们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教学设计的重心应该放在对学习过程的支持上。所以,他不仅在宏观上从哲学、认识论层次论述和引领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转型,而且,还在微观层次上从学习科学视角对知识建构和心智模型进行了研究,使得建构主义思想得以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和推广。

学习科学与教学系统设计是两个非常相关的领域,在应用技术促进人的高级学习方面有着共同的研究旨趣。乔纳森认为“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是设计教学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教学系统技术源自行为主义的传统,关注教学传播。其基本假设是:如果你能够更有效的传递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更多。学习科学更多地关注交互,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而非仅仅是呈现知识的解释者。”乔纳森认为“在建构主义方面,我的主要工作是推动了教学系统技术向学习科学的方向发展。”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微观知识建构过程的关注,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技术支持。而且,其对认知过程和认知技能的研究在某些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教学设计的研究范畴,而更加趋向于学习科学的研究领域。

(3)乔纳森为教育技术学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

作为教学系统设计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乔纳森引领了20世纪90年代教学系统技术的转型。在文献研读以及与乔纳森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位充满激情、充满好奇心的学者,也是一位对目标理想执著追求的“攀登者”。虽然他涉足领域非常广泛,但是多年来一直围绕“问题解决”进行研究和实践。从他的教育背景和学术生涯中,我们不难看出,乔纳森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其深厚的多学科背景、宽广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野和宽阔而包容的多元化研究路线。他的商务管理学士、基础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硕士、教育媒体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教育学博士学位,以及和后来从事的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哲学的博士后研究,对于他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此外,强烈的问题意识、满怀激情的探究问题、对教育技术学学习变革与教学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及开放的心态都是其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所不可或缺的。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与认知科学、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我国教育技术学青年学子而言,乔纳森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学习和研究实践中,我们应当以更加宽广的学术胸怀、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相关学科学术基础,深入到的学习和教学情境与现场之中,开展教育技术学的学习和研究。唯有如此,教育技术学对人类学习和教育教学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术地位才能够得到认可,教育技术学应有的学术尊严才能得以维护。

四 结语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思考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2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认同。我国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到2002年《“十五”期间推进我国教师教育技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义》,再到2012年正式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极大的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它的运用大大改变了教育手段,丰富了教学方法,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的普及,远距离交互式学习等得到了发展。可见,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机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对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这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并且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普遍重视,大部分学校都配置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反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推动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迫切。

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1.1有助于激发兴趣

现代教学媒体有艺术性、趣味性等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等现象,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2有助于启发思维

一般来说,人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与学生年龄特征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3有助于资源共享

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大大丰富教学资源,便于资源共享。教师备课时从网上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等,再进行有效的筛选,同时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与同行交流、共享,这有助于缩短教师之间的差距,丰富教师掌握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学的信息量。

1.4有助于师生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能促进师生交流,网络使师生沟通变得更为容易,教师将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上,学生课后可以观看以巩固所学知识。如果有一些问题没有弄明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延伸课堂教学。同时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让学生收集、整理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误区及其成因

2.1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误区

2.1.1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教育技术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教育教学中仍有不少教育教学工作者没有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也不会积极主动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其实,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实属必然,但它不会主动走进课堂,它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接纳、理解、建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学校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缺乏深入的认识,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1.2为运用技术而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得到了普及,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借助现代媒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但在教学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与素质教育的目的不相符。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简单移植型。即一些教师只是简单的将教学内容搬上了屏幕,一节课结束黑板是空白的,现代教育技术充当了板书的作用,成为一种板书工具。这样虽然能免去教师的板书之苦,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但却省去了学生利用教师板书思考的环节,学生没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这与传统教学形式没有实质区别,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二是哗众取宠型。教师制作的课件非常精美,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而是为了满足其他教师观摩用的,是为了运用技术而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异化。

2.1.3忽视教师主导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一些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只是用多媒体取代了教师的教学过程,课件中不仅有挂图、视频,还将教师要讲的概念、知识总结、练习巩固等体现在课件中,教师所做的就是操作课件,成了“操作员”、“讲解员”,与过去相比,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结果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技术成为主导,教师成为附属品,教学本应该有的人文化、情景化被忽视。

2.1.4过度依赖教育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丰富的资料。但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育技术,课堂成为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并且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是课堂上使用了课件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了,不注重学生的反应,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更有甚者有的教师离开了课件就不知道如何上课,一旦遇到停电就只能停课,这是过度依赖教育技术的典型体现,完全忽视了教育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2.1.5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双向沟通的。这就是说教育教学中,学生永远是活动的主体,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但有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由于涉及的内容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忙于点鼠标、读课件,而不管学生能否理解内容,不管学生能否跟上进度,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用课件展示出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而不管学生有没有理解所学的内容。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误区的原因

2.2.1环境因素

环境对教育技术运用来说有着重要作用,必须确保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满足需求。目前一些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基本到位,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还远不能满足需求。一些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薄弱,师生人均拥有率较低,还不能给师生创造便利的应用环境。

2.2.2理论因素

这里的理论因素,不是指教师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理论。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教师拥有教育技术理论是顺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和前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需要一种或多种理论的支持,并会对整个教学活动产生影响。如果教师欠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就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利于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目前,一些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基础薄弱,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求学阶段没有系统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在职培训的是操作技能,目的是快速学会使用,忽视了理论学习;再次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存在偏差,把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投影、计算机等媒体,认为只要会操作就能,就能优化教学目的,因此不注重理论知识学习。

2.2.3能力因素

教育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整合,教师必须具有整合能力,才能将了解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强化,充分发挥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普及,一些教师了解了相关的知识,但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教师虽然形式上采用的多媒体教学,但设计教学时还拘泥于传统教学经验,只是把面授教学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而已,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尤为严重的是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性,大都是从“教”的角度考虑教学因素的,比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忽视从“学”的角度考虑,如学生的需要、学习的评价等。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很好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2.4软件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普及,但教学对相关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虽然目前一些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得到了普及,但教学软件资源比较匮乏,导致很多教师教学时由于软件不配套,质量不高,兼容性不强等,只能按固定的程式教学,不能灵活的按照需求修改。教育技术运用中,软件是核心、是关键,这是应用教育技术的保障。没有教师教学所需的软件,现代教育媒体设备就是一种摆设。现在很多教师能结合教学需要挑选所需的教学软件,然后再装入教育技术设备中,但在设计、开发、制作教学软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难度,很多素材需要教师自己搜集、挖掘、开发,往往做好一个课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再加上技术有限,做出的课件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学校应建立自己实用的教学资源库。

3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新思考

3.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学实践,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教师观念不仅会影响到自身教育行为,还会影响到学生。因此应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观念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开展专家讲座,还可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等。一些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新的教育观念缺乏敏感性,可以通过开展专家讲座,让教师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熏陶,使教师了解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还需要用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和指导教学环节。所以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深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理解上的偏差,误导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因此教师应加强相关的技能学习,并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不同的方法运用技术,从而成为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3.2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应掌握制作、开发、运用课件的技巧,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除了自身努力外,还要积极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学校应认识到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性,采取多样的培养方法。如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多样,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自行组织,只要让教师掌握现代技术运用的理论与技能就达到了目的。可以说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还可以采用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专家指导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如远程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时间灵活、资源丰富,成本较低,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灵活调整学习进度,也即是说远程培训能使受训者进行弹性学习、按需学习、终身学习。

3.3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弊端,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新型教学模式一再强调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忽视教师与教材的作用。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它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不是被动接受外部灌输的知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3.4创造理想应用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主要指多媒体、网路教室、校园网等,这些媒体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营造了新的环境。因此要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就要建设良好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如果缺乏必要的硬件、软件设备,是不可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当前,很多学校教学媒体的硬件设施基本完备,而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欠缺,因此要加强教学软件建设。首先,可以建立一个教学软件资源库,包括计算机软件、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师需要时可以随时查找,从而降低教师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设计。其次,结合教师需要购置一些教学资源库方面的教学软件,从而解决教师因课件与教学媒体软件不匹配而无法使用的问题。再其次,提高教师软件应用能力,鼓励教师与信息技术课教师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最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了解教学资料的检索要求,利用空余时间帮助教师收集、整理,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积累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极大的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的不足,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因此,应切实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思想,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课程服务,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立新,宋耀武,张丽霞.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4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技教育;技术教育

abstract:themoderneducationofsciencehasalreadydevelopedintotheedu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edu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educationareinalienable.thetechnologyedu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developingstudentsinnovation,scientificinquiryability.itisthecarriertodevelopstudentsscientificspirit,formscientificqualityandattitude,masterthescientificmethodandunderstandthescienceprocess.weshouldstrengthenthetechnologyeducationinbasiceducation,payattentiontotrainingstudentsdesignideasandtechnicalapplicationabilitiesintechnologycurriculuminthemiddleandprimaryschools.atthesametimeweshouldcarryonthereformofdisciplinecontentsofsciencecurriculum,integratescientificknowledgeandtechnologicalmeans,permeatethetechnologicalfactorintothescienceteachingmaterials,andpayattentiontotrainingtheteachersresourceintherespectiveoftechnologyeducation.

Keywords:scienceeducati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education;technologyeducation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高度紧密结合,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甚至走向融合。我国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内容标准的第五部分;[1]同时,专门将技术设计作为一个主题,指出:技术设计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应渗透到各领域的内容之中。这说明我国的科学教育已非常重视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提倡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的教育。我们要全面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对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拟对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作初步探索。

一、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久有争议的问题。[2]英文“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scientia,意思是知识、求知,即有知识,而不是误解或无知。《辞海》中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学者们对科学的定义又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本身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英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J.D.Bernal,1901.1971)等人认为:科学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义。“科学”的定义大致公认有以下三种界定: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规律的知识;2.科学是反映客观知识规律的体系;3.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实与规律。这三种定义帮助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认识科学:(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可检验的、可传达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3)科学是一项通过认识客观世界而形成的社会活动的事业;(4)科学具有以下精神范畴:公有性、独创性、普遍性、无偏见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等。

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有技能、技艺、能力之意,是社会活动的工具和技能系统;是各类工具的发展、制造及其有意义的运用;是根据对自然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运用它设计和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和器械的过程。早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1713—1784)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的共同协作做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是人类为了实现改造控制自然、满足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各种工具和方法”。[3]《辞海》中对技术的解释是: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技术与科学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18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不直接相关,甚至分离,往往各自独立发挥作用。直到19世纪中叶,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才非常明显。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科学开始引导技术。科学走在技术的前面或导致新的技术产生,是以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力技术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同时,蒸汽机技术的改进,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化工技术的兴起,也是科学指导技术,是科学技术化的标志。科学对技术的作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造来源于科学理论和科学预见的物化;二是技术创造来源于科学实验的放大和扩展。

反之,技术对科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19世纪的伟大科学成就:星云假说,地质演化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从原子分子论到元素周期表,等等,都是以技术为基础获得的。由此可以说明技术是科学的基础。“技术科学化”表明: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技术推动科学前进;技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研究手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装备;技术为科学概括和分析提供资料的来源,提供经验认识源泉;技术实践可以检验科学认识的真理性,科学知识要经受技术的考验。

“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4]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不仅是科学的幸事,也是技术的幸事。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科学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世界,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可能,而技术的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即把可能变成现实。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研究。

可以看出,技术与科学是辩证的统一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包含着科学。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科学与社会的中介或“跨界线”的部分。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保障。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所以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

标志着科学教育的开始是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进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中,成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1903—1950)在他的《什么是科学》一文中指出:科学教育是指灌输一种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它应当是指学会一种方法──可以用在遇到任何问题上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大量的事实。科学教育最后还意味着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在考察了近现代科学发展和科学教育后指出:“在19世纪中期以前,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就其科学知识而言,都是自学出来的。”[5]直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初等义务教育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普及,由于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科学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地位由被承认得到巩固。

技术教育的含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一种含义起始于18世纪,英、法等欧洲国家称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为技术教育,也就是说技术教育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概念。另一种含义起始于20世纪中叶,把培养技术型这种新型人才的教育称为技术教育,以区别于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明确技术教育是培养技术员和中级管理人才,也即技术型人才,这个注释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承认。[6]由于科学与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均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技术教育也如科学教育一样,逐渐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不再只局限于上述含义,而成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重视技术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三点:1.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得科学教育内涵包括技术因素:国际科学教育界关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已将技术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本质并列囊括其中。2.当代国际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强调科学教育情景化:情景化的科学教育重视科学教育的内容与教学、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联系,强调关注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现实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因素的支撑。3.科学教育综合化的趋势也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受到重视的原因。

发达国家实施技术教育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独立的技术教育课程;二是在学科课程中渗透有关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英国自1988年起将科学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技术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技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与技术能力;同时,在科学各学科课程中将学科知识与技术方法手段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工艺技术手段的内容。

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相对薄弱,在中小学阶段虽然设有技术教育课程,但没有充分发挥技术教育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技术教育只是劳动技术课,没有发挥技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设计理念与设计能力的作用;2.技术教育课程的师资极为缺乏,技术教育课程的专职授课教师不多,很多学校由各学科课程教师兼任;3.学科课程中涉及技术教育的内容非常少,在学科教学中,我们提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而真实的问题往往涉及科学知识与技术因素,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相结合,无技术手段,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4.技术教育的一些理念,例如实验设计只在实验课中进行,而实验教学由于各种原因相对也比较薄弱。

三、技术教育对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科学教育是一种科学人文教育,其含义包括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意识和学习科学知识,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的教育。科学能力、科学意识、科学方法都在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实现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技术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中若缺乏技术教育,科学教育就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在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的作用可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技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促进作用

人的创造性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创造性物体应用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创造性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发展趋势和创造性技术产品能力发展趋势。其中创造性物体应用能力、创造性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技术产品能力与技术教育密切相关。科学要对社会产生影响,必须通过技术来实现。科学教育中的技术因素能让学生了解科学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的过程,认识到技术活动的巨大力量和开展技术活动的关键环节,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革新能力。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技术教育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最近对中国和英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进行比较调查,发现在上述七个方面的调查中,中国学生只有“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一个指标高于英国学生,其他方面均远远落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差异外,技术教育的差异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的科学教育对学生的技术设计的理念、设计能力的培养不够,这就使学生大量的知识只在记忆与理解层面,很难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因此中国学生要补创造性的课,必须重视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途径之一。

(二)技术手段在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当前实施的新课程的教育目标中,已将科学探究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为:①提出问题;②猜想、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共八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若缺乏技术手段,探究是无法完成的。科学的发展已表明,技术手段的先进与否已成为制约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相连,无法分割。对学生实施科学教育,只有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科学教育只有与技术教育结合,科学探究过程才是完整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才得以真正实现。

(三)技术教育使课程更加综合化

当代科学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科学时代──后现代(postmodernscience)时代,当代科学已不再是过去的“纯”科学了,传统科学的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研究领域,这些交叉学科领域为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7]呈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态势。

进而言之,科学教育中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科学教育中的技术因素会促使科学教育各学科知识走向综合化。技术问题可能产生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综合的。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各种知识、理解与技能,并需要把它们融为一体。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机地将各学科知识、技能联系在一起,因此重视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教育,对于拓宽课程范围,加强课程综合化,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相关知识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8]

(四)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科学态度以技术教育为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一直把传授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放在首位,从科学的本质上看,这是片面的,没有反映科学的全貌。进行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美国的科学教育家拉费尔·e·马丁(Ralphemartin)指出:科学教育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科学知识(scienceknowledge)、科学过程能力(scienceprocessskill)和科学态度(scienceattitude)。[9]

技术教育对科学自然观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过程的了解都是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相结合为载体才能完成的。科学方法包括技术手段,具体到实践过程就是技术手段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方法的掌握过程。科学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项:科学领悟、科学探究、科学交流和科学思维习惯。从科学过程所包含的内容可看出,科学探究过程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所以科学过程离不开技术手段。

技术教育不仅包括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过程,还包括解决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哪一过程,学生都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挫折,最终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或设计出一种完美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科学态度教育是以技术教育为载体的。

综上所述,重视科学与技术教育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应注重:1.在基础教育课程开设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能力;2.对科学课程中的各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将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教育相结合,将技术因素渗透在理科教材中,重视实验教学;3.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教育课程教师。

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时,对技术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真正领悟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具备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齐曼.J.刘君君,等,译.元科学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王宝儒.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力特征和社会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3,(3):97—98.

[4]丁邦平.论国际理科教育的范式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6.

[5]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严雪怡.试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机械职业教育[J].2001,(10):3—4.

[7]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5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

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

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6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者是承担教育和训练责任,对职业教育学习者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施加影响,使之达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规格预期的教育活动主体。与普通教育者相比,除了一般教育者应具有的素质外,职业教育教育者还应具有技能型人才的各种素质。

具备教育者基本任职要求

具备教育者基本任职要求,是教育者角色规范对职业教育教育者共同属性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并具备教育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教育者,能否掌握职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知识,不仅关系到教育者能否顺利地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还影响所有职业教育过程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效益。其二,掌握一门以上专业技术。作为培养生产或社会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教育者,不仅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能够从事传统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还必须掌握一门以上的专业技术,具有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相当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可以通过专业技术的及时传递履行其作为职业教育教育者的职责。其三,熟悉职业活动环境并具有相应工作实践经验。熟悉一线、注重技术的应用是职业教育教育者队伍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支教育者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育者有过现场工作的经历。他们对于相关职业领域内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情况十分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其四,有一定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力。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某一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依据而设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较高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即个体具有的职业素质和涵养。职业素质侧重于完成职业活动应该具备的行为活动能力;职业涵养则偏重于维持职业活动应具备的非能力性的态度和意愿方面的要素,体现在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两方面。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它鲜明地表达职业的根本利益、职业责任、职业行为的精神要求。职业教育教育者应体现两方面职业精神:其一,正确的学生观并热爱学习者。从生源上看,职业教育的对象可能并不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中的优秀者,但教育者不可就此为其贴上“差生”的标签,要意识到学习者所具有的巨大潜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热爱每一位学习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学习者个性的挖掘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肯定他们好的想法或思路,鼓励他们主动地去做、去想,尊重并帮助学生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其二,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也普遍提高,职业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一方,对教育者的专业技术要求也逐渐提高,仅仅掌握本专业起点或基本的专业技能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教育者要在专业技术上树立“精益求精”的精神,强化技术理论研究和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通过实际的工作锻炼来不断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它指导并调整着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教育教育者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理想的自我,实现理想的自我,要求个体具有超越意识。超越意识体现在两方面:不断使自己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整合素质;掌握新技术,并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精通工艺原理,熟悉真实工作环境,具有职业操作技能

工艺原理是生产过程涉及的科学和技术的机理,它体现工作过程的一般原理,是维持生产运行的基础和解决生产实践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充分满足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或职业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职业教育者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理论知识,能够将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相互渗透,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工艺原理应用于工作实践,会因生产环境、劳动工具、原材料等差异而产生问题。解决生产实践问题,需要具备特定工作环境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职业教育教育者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就能根据实际教学的具体情况对专业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加工,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来修正和充实理论,保证专业知识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感性直观的工作实践是把握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基础,更是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前提。因此,职业教育教育者应该通晓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具备很强的实践教学组织能力。同时,职业教育教育者还应对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在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实施课程等方面都能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进行恰当选择,能够合理整合各种资源,达到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体现在学习者生产性实训和真实工作环境实习的组织与管理上。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专门的技术,还需指导技术操作;可以使用规定的设备并教授学生;能够指导制造产品的教学及制造产品的方法等等。在实践教学中,教育者将本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渗透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使其了解并遵守某一岗位工作过程规范。

了解技术发展状况,明确职业变化的专业要求

技术创新是引导职业发展变化的引擎。了解技术发展变化状况,是把握应用技术的职业岗位要求的前提。职业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专业的教育,要满足市场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教育者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确立与职业需求相对接的办学方向,及时调整和改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考试方法等,不断分析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变化所产生的新问题,尽快接受和学习新观念、新技术。同时,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时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大量运用于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岗位,在专业职业技能上引发了突破性的革新和革命。职业教育教育者应随时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时学习和掌握各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新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教育者还应在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和运用自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性工作和培训不断更新、补充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准,以满足社会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教育者的基本职责

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认同感

学界通过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来探讨其职业认同问题。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认知了解所学习的学科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专业认同感体现于个体的职业意识、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没有职业经验的学生,难以对自己所学专业涉及的职业有明晰的认识,职业教育教育者有责任对学习者实施有关职业活动的教育,使其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或岗位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职业意识由模糊到清晰。要使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职业调研等途径来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荣誉感。黄炎培认为,青年学生的头脑中如存在“非以职业为贱,即以职业为苦”的思想,看不起自己的职业,“无就职之诚”,正是“职业教育之礁”。现实中存在部分学习者对职业不认同的情况,就此,职业教育教育者应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或者职业调研活动来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荣誉感,使其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树立职业自豪感。职业理想是学习者欲达到的职业境界,它需要职业教育教育者来培养。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育学生的职业理想的重要方法。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教育与职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经验表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升个人实力,获得长期职业发展优势,因此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职业教育教育者要通过帮助学习者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等途径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引导其将兴趣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设计教学策略,指导学习工作过程

合理设计教学策略,是做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应该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教学方法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实践教学是培养学习者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的应用性要求其教学偏重于专业技术和经验的传授,所以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上,要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使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突出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二是改进教学方式,开展情景仿真,体验教学。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实现情景仿真,创设能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另外,教育者还应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资料,通过视听说的不同刺激开展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三是通过教学互动实现知识或技能的有效传递。教学互动过程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者积极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对教学的方式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或技能的理解、接受和掌握。

示范操作,训练学习者的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习者做事。遵循实践逻辑是学习做事的基本要领。职业教育教学遵循实践逻辑,应从三方面着手:其一,教师的主要职能要从以“讲”为主转变为以经典示范为主。改变将学习等同于读书的观念,职业教育教学中,学习的真谛在于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教育者角色已经从“讲授”学生知识或技能的人转变为“示范”、“指导”学生实践的人。其主要职能已经由“讲”转变为“示范”与 “指导”学生。其二,演示与讲解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操作规范。学习者学习知识或习得技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存在一个对知识或技能的理解、接受、掌握直到熟练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中技术操作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的讲解与示范,通过教育者对技术操作步骤、规范的详细讲解,结合技术操作过程的示范,使学习者初步了解技术操作过程的原理和规范,之后再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步掌握某一专门技术。其三,让学生在与职业环境相近或类似的职业岗位进行实践训练。“职业教育中的实习或实训,通常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只有在真实的劳动组织中,工作任务、人际关系、工作氛围、职业文化等才可能真实,才能达到实习与实训的目的”。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学习者的学习或实践活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以后的职业活动方式,所以教育者应注意对学生实践训练岗位的选择,尽量让学生在与真实的职业环境相类似的职业岗位进行训练,以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方式更好地符合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

挖掘工作现场的教育价值,有效指导学习者实习

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工具中凝结的知识含量提高,工作现场的教育价值凸显,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习赋予职业教育教育者三种责任:一是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在工作现场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教育者应意识到由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过程具有过渡性,所以对其职业技能的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技术操作,再逐步过渡到相对复杂的操作环节,采取逐个突破的策略。同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连贯性,强调训练的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习者的实习训练,直到学习者完全掌握所有环节的技术操作要领。

二是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教育者应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并解释导致其操作错误的原因,示范正确的操作规范或技巧,使学习者的技术操作尽快达到准确、规范的要求。另外,教育者还要注意合理安排实习训练时间,训练手段也应尽可能的多样化,以降低学习者由于受其他干扰因素影响而发生操作错误的几率。

三是注意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练习与反馈是实际操作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只有练习,没有反馈,难以发现学习者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不利于学习者了解正确的技术规范;只有反馈,缺乏练习,则会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从而导致学习者技术操作能力不强的后果。因此,在指导学生实习时,职业教育教育者应注重采用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强调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及时的反馈实现知识或技术的有效传递,提高实习训练效果。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7

[关键词]理论自觉;教育技术研究;教育技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21-03

引言

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4期上“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系统论述了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理念、策略、途径与目标。何克抗先生在《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5、6期连载论文“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对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理论基础、理论体系和自主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这两篇重量级论文向教育技术学界发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即完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将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如何完成这一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呢?教育技术研究者能够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笔者认为,研究者的理论自觉是完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没有研究者的理论自觉,就不会有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诞生。所谓的理论自觉是指教育技术研究者理论意识的自我觉醒,它包括对教育技术理论价值的认同、对教育技术理论内涵的认识以及对教育技术理论品质的追求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 对教育技术理论价值的认同

教育技术学要成为成熟的学科,甚至成为一流的学科,就不能没有自己的理论,就不能没有走向科学化的努力。虽然有学者认为,“在学科性质上,教育技术学不仅是科学,同时又是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混合体。”然而,无论在学科内部,还是在其他领域的人看来,教育技术学怎么也不像科学,原因之一就是教育技术学缺少自己的理论。虽然任何一个学习教育技术的人都说得出诸如建构主义、教育传播学、系统科学之类的理论,但这些并不是教育技术学自身的理论,而是移植过来作为理论基础的理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教育技术学要成为一门称得上科学的学科,甚至还想站在科学高峰的话,那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研究。

可是,国内教育技术学界出现了一种忌谈理论、羞谈理论的怪现象,好像谈理论就是在空想、就是在务虚,就不是在搞教育技术。这种怪现象的蔓延对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来说十分不利。桑新民教授指出,“教育技术学在中国至今还是一个‘重技术,轻理论’的领域,基础理论的研究被边缘化,并常遭冷嘲热讽。”事实印证了这一点,有人对2001-2005年中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679篇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现状是应用和实践谈得多,而理论的东西谈得少。”

实际上,我国的教育技术并不缺乏实践经验,教育技术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事实,但是我们缺乏的是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不知道如何运用可以获取的信息、事实和经验进行理论化的努力。在教育技术领域,几乎每个人都实践着,操作着,却并非每个人都在理论着,思想着。教育技术学作为一种科学形态而存在的真正难题就在于,在这样一个技术日新月异而教育又相对保守的交叉领域里难以制造出一个真正的理论系统。所以,我们有丰富的教育技术实践却很少产生来源于实践却又高于这些实践的理论。是不是因为教育技术理论的贫乏和构建教育技术理论的高难度而导致人们对教育技术理论的偏见呢?

确实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学不需要建立理论。“教育技术学特征之二是教育技术学不是为了建立理论的学问体系,而是指向于教育实践,是为了解决教育中的问题而开展设计和评价并提供技术和方法的学问。”问题是,没有系统的理论,如何开展设计和评价呢?用以解决教育中问题的设计和评价仅仅是一种技术操作吗?即便是提供技术和方法,仍然需要回答,为何提供这种技术和方法,而不是其它呢?这里面有太多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伽达默尔说:“理论就是实践的反义词,理论就是对实践的反驳,理论就是对实践的超越。”教育技术学是指向教育实践的学问,同样也是反驳教育实践、超越教育实践的学问。而且,只有在反驳和超越实践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指向实践。强调教育技术实践的重要性而忽略教育技术理论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教育技术实践来说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型探索两个层次。”基础性探索主要是出思想、出理论、出观念,它因为不能带来实际效果而受到研究者的冷落,而应用型探索因为能够带来即时的实际效果而受到了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热烈追捧。重视应用型探索肯定是正确的,但忽视基础性探索却是不明智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狭义地解释的功利规范,给科学强加了一种限制,因为它认为只有当科学直接可获利时才是可取的。与这种观点有关的理智上的近视,反对对那些不提供直接成果的基础性研究给予任何注意。”对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是不是可以把眼光看长远一点呢?是不是可以用一种宽容、鼓励的眼光去看待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呢?虽然目前不能看到它们的实际效果,但不能排除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对教育技术实践带来很大的实际价值。因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是一种自足的善,而且作为一种剩余价值,它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导致各式各样的实用结果,为人类的其他利益服务。”看到了这一点,就不会用异样的眼光来对待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了。

对教育技术理论价值的认同是教育技术研究者理论自觉的第一个表现,它解决的是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地位问题,也是解决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合法性问题。如果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者们还在就教育技术要不要理论研究进行争论,甚至还在排挤、讽刺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学者,那将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不幸,也是教育技术实践和事业发展的不幸。

二 对教育技术理论内涵的认识

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之所以有那么多不认同教育技术理论,嘲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人,这与教育技术理论本身的含糊不清有莫大的关系。几乎每本教育技术的期刊和著作都在说教育技术理论,也确实有不少人说自己是搞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但是,教育技术理论究竟是什么?教育技术理论的内容有哪些?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有明确的答案,那么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台法性仍然是无法牢固确立的。

“理论这个词从严格意义上看,一种理论乃是一个确立了的假设,或者更常见一些,那是一组逻辑地联系着的假设,这种假设的主要功能在于解释它们的题材”理论是从假设或假说开始的,恩格斯有句名言:“只要自然科学运用思维,

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教育技术学是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它的发展形式摆脱不了假设或假说。aeCt的使命是“通过在当时可使用的最好的技术的应用,来帮助人们更有效、更高效的学习。”这其实就是一个假设,它的核心观点是技术能够促进学习。围绕这个假设,国外教育技术界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有的研究结果认为技术对学习的影响甚微,有的则认为技术对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因此,在西方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流派。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中有多少是从假设开始呢?又提出了多少假说呢?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缺乏“假设一验证一理论”的科学研究思路。鉴于此,有人提出,“由于在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中,科学实证主义研究只是凤毛麟角,所以我们不得不呼吁研究者要重视科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我们再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技术理论。“理论有三个基本的向度,一个是向上的兼容性,是人类认识史的总结、提炼、结晶和升华;另一个是任何一种文科理论都有时代的容涵性,都是思想中的时代;第三,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逻辑的展开性,都表现为一个概念系统。”教育技术理论并非完全是自然科学范式下的理论,它的很多成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这是由教育技术的教育属性决定的。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教育技术理论同样具有三个基本向度:一个是历史向度,即教育技术理论应该内在地体现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当中,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技术史;另一个就是教育技术理论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能反映每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思潮;最后就是教育技术理论具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系统和清晰的逻辑理路,教育技术理论是从规范的概念开始的。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中,尽管“以文献和思辨研究为核心的人文主义占研究方法的主流位置”,但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并没有多少体现了教育技术理论的三个基本向度。人们指责教育技术理论的空泛和混乱,并非无中生有,人们恐怕也不是指责作为人文主义方法的思辨和文献研究法本身,而是研究者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运用思辨和文献的研究方法确实没有产生多少称得上理论的东西。除了哲学思辨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之外,随着质性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兴起,参与式观察、人种志、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将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面分析了教育技术理论的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社会科学属性,接下来要回答的是,教育技术理论究竟是什么?教育技术理论由哪些要素组成?我们认为,教育技术理论来自特定的教育技术实践,是在对教育技术实践的认知、解释、反思和超越的基础上,以假设、概念或命题的形式表述的,以符合逻辑规则的方式对教育技术理性认识的成果。教育技术理论至少包括三个基本要素,首先,它是一个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它能够揭示教育技术系统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能解释教育技术现象和预测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其次,它是一种具有独特过程的思维方式,它告诉我们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教育技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它还是一种价值规范,它规定什么样的教育技术是合符理性的、合符伦理的以及符合国情的,它能对教育技术实践做出适当的价值判断。目前,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的知识构成有了一些研究,比如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自身知识由三个方面构成,“发现或创造性地提出把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知识或经验用于解决教和学实践当中的问题的原则、操作程序、方式或方法、技能或技巧以及对所需要用到的资源(媒体、环境和相应的支持系统)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的知识;基于行动研究的系统方法和形成性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应用模型、实施程序等知识。”但对于教育技术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却鲜有涉及,可以说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

深刻认识教育技术理论的内涵是教育技术研究者理论自觉的第二种表现。在研究和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时候,首先要自我询问的是,这些成果是教育技术理论吗?它具备教育技术理论的功能和特点吗?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是从事真正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而不是什么都往理论研究里装。

三 对教育技术理论品质的追求

认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教育技术理论的内涵,并不代表理论的完全自觉。因为,这还是认识层面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行动,即表现为对教育技术理论品质的自觉追求。为何有人指责教育技术理论是空泛的、是教条的?为何在人们的印象中,教育技术学是没有多少理论可言的?为什么连教育技术学术圈子里的人都很难说出有哪些教育技术理论?为什么教育技术学在其他学科的人看来只是技术而不是科学?归根到底是因为已有的教育技术理论不像理论,或者说,它们缺乏理论品质。

不可否认,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诸如“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理论、数字化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台理论、远程教育理论、还有新技术、新工具(比如博客、物联网技术、web2.0、web3.0等)在教育中的应用理论等成果。而且,每年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技术核心期刊以及其他教育技术期刊上发表了数千篇的学术论文。难道能说这些研究成果都不具备理论品质吗?当然不能抹杀这些研究的理论贡献,尤其是那些得到公认的教育技术理论成果。然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进一步反问,这些研究成果能够编入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技术学》中的知识有多少?这些所谓理论当中有多少是教育技术理论本身的内容,有多少是直接介绍其他学科的理论?在各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关于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型、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研究,但仅仅是构想,而没有实证。我们也可以发现大量介绍国外学习理论进展、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研究,但只是引进,而没有反思,没有理论的创新。从方法论上看,这些教育技术研究既缺乏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思辨和质性研究,从而产生了一大堆在学科内外的人都看起来不像理论的理论成果。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关于领域、名称、定义、定位、逻辑起点等问题,至今在理论建设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拿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教育技术学》和教师教育公共必修课《现代教育技术》中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来说,几乎所有的教材都是用aeCt94定义来作为教育技术的概念。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教育技术学居然还拿不出一个令大多数人赞同的教育技术定义,仍要搬出aeCt的定义作为权威来传播,这难道不反映了中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脆弱吗?

教育技术学概念混乱、理论含糊、逻辑不清。这是目前教育技术理论存在的普遍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可能产生高品质的教育技术理论。什么样的方式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呢?哲学,只有借助哲学才能解决概念混乱、理论含糊、逻辑不清的问题。约翰,洛克认为哲学是垃圾搬运工和

科学研究的前奏,维特根斯坦宣称哲学的任务就是清除混乱。教育技术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澄清概念,为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扫除障碍。虽然教育技术哲学无法对一种本质上是实践的事业做出直接的贡献,但是,它通过清除消极事物和理论混乱,担任一名老老实实的垃圾搬运工,从而做出它应有的贡献。身兼数学家和哲学家的罗素指出,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是作为形而上学领域开始的。所谓的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真正的教育技术理论的诞生需要借助教育技术哲学的帮助。

另外,单一的研究视角妨碍高品质教育技术理论的形成。“如果说有综合学科的话,应该说没有什么学科比教育学更为综合。”而在教育学中,没有什么学科比教育技术学更为综合。可以说,教育技术理论是教育学中最复杂的理论。教育技术学关注人的发展,也关注技术的发展,它把研究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使命。所以教育技术学不得不涉及到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等许多学科,教育技术理论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成果,它注定是多视野的、多方法的。可是,现有的教育技术理论要么简单移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要么就热衷于技术构造,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教育技术理论不能反映复杂的教育技术实践,不能透视复杂的教育技术现象,从而使教育技术理论的说服力、生命力大打折扣。

我们还缺乏一个独特的话语系统。我们说的很多话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传播学的话语,更可悲的是,我们还把别人的话语当做自己的话语。没有独特的教育技术话语系统,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育技术理论。创造属于自己的概念逻辑、言说方式和话语系统,是教育技术理论自觉的最重要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技术理论更像理论,具有理论的特征、具有理论的气质,否则,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只会是一厢情愿的理想而已。

四 结束语

教育技术理论是提升教育技术学学术品位、学科地位和实践效度的重要指标。要想通过教育技术研究产生真正的教育技术理论,首先要实现理论自觉,即认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认识教育技术理论内涵以及追求教育技术理论品质。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心态问题。国内的科学研究已经步入了一个功利主义的时代,为了经费去争取课题,为了职称去写论文,把获得物质利益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态度大大影响了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的质量。马克思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在直接地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是精神生产,它产生理论,思想和观念,这种生产应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表现为物质利益需要)的影响下,才能成为真正的生产。因此,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自觉还包括一种超越物质需要的态度、一种愿意投入激情和热情的心理、一种为了思想、为了理论本身而研究的境界以及一种把理论研究当做志趣、当作快乐源泉的洒脱。

对于中国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南国农、何克抗、桑新民、祝智庭、李龙、李芒、李艺、杨开城、刘美凤和焦建利等诸位前辈先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笔者认为,对前辈们所开创的事业最好的响应,就是努力学习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并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本文的出发点是厘清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障碍,切入点是理论自觉,并认为没有理论自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的教育技术理论诞生。这个推理是成立的吗?尤其,对于理论自觉的理解是全面的吗?是准确的吗?笔者将进一步思考这一问题,力求使思想自觉成为思想。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0,(4):5-7

[2]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J]电化教育研究,010,(5):5-19

[3][14]焦健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65、1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7,

[5]焦建利著,桑新民序,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

[6]余意CnKi中国教育技术优秀博硕论文分析看教育技术研究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7,(7):26-28

[7]李馨,徐晓东,作为教育中问题解决方法论的教育技术学――访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叨,中国电化教育2004,(9):5-10

[8][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1

[9]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J1,教育研究,2002,(4):44-48,91

[10][11][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北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86,19

[12][英]奥康纳,教育理论是什么?[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67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6,[15][17]马红亮,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4,(3):30-33

[16]孙正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他[J]学术界,2005,21:7-22

[18]刘美凤,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构成研究(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23-28

[19]陈庆贵,我国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研究的深度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0,(9):49-54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8

从目前我国中医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思想保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教学质量差。许多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形成了思维定势。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应做到:

(1)在备课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2)在选取教学资源时要合理,与课程内容契合度要高;

(3)还要协调相关教学资源管理部门安排好使用时间。所以,为避免一系列的麻烦,部分教师不选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部分教师虽然变换了教学手段,但更多是为了节省时间,省了手写教案的力气。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学校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或认识不够,学校没有引进需要的媒体或引进了相关设备但没有充分利用,教师使用先进教学媒体的意识淡薄,媒体操作的能力有限,从教师现在掌握计算机的情况来看,对基本知识也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软件来制作课件的教师不到50%,多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已经意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就把这些原因归结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不完善,导致教学质量未达到预期效果。以上的问题都反映出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缺乏。因此,中医院校应该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实现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优化。

2中医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作用的对策

2.1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教学改革中的地位现

代教育技术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教育技术是对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另外,它注重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于教育领域。作为中医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也应当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中医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度定位,不能看成是中医教学改革的唯一方法,更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衡量教学改革的成绩。应当允许,甚至鼓励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多种模式,以期更好地发展中医教育。

2.2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教学中的优势及局限性现

代教育技术在中医教学的许多环节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比如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抽象的、复杂的、不宜理解的问题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和记忆,学习热情也会提高。如针灸教学中,对穴位的定位及刺入的深度,可以利用动画演示,从穴位的定位到穴位皮下的解剖组织,让学生顿时有了清晰的概念,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的。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比,现代教育技术将大量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及网络信息等素材融入教学当中,增加了信息量,活跃了课堂气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将中药的图片、药物采摘及炮制过程的视频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中医教学中存在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脉诊,许多概念及手法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不同的脉形波形图展示在课件当中,使学生直接从视觉角度看到脉象,从现代血液流变学理解不同脉象的形成机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远程开放性教学,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操作与多媒体教学系统互动,该系统把现有的实验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将多媒体教学、现代远程教学以及现场控制操作等整合在一起,能够使现有的设备有效的互动,打破了常规的播放幻灯片,有效地改善了教学。另外,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在线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当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随时给相关学科的老师留言。学生在课余时间就可以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养成主动学习及独立思考的习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临床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但临床教学中最核心的临床经验难以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所传授,大多数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认为其节奏适中,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反而难以实施。例如讲解过去的病例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重复过去的治疗过程存在较大的困难,只能模拟或记录少量病例,更多的病例只能通过语言表达完成,对教学内容难以消化,也削弱其对知识的探索性及创新性。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大量用图片会无形中将中医的概念固化为图片本身,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或产生偏差。如使用腧穴的人体解剖图,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腧穴就是人体的这个部位,但腧穴并非只是一个部位这样简单,还含有气血的多少、运行的方向、人体的生理病理知识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学生使用图片记忆的过程中会弱化,甚至丢失。因此在中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适用范围及其与中医教学各环节的最佳结合点,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使用,必然会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3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9

近年来,我国创客教育迅速发展,其核心理念与实践方式对教师培养提供了新视角。借鉴创客教育培养创造力和技术能力的理念,高等师范院校可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优化职前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培养职前教师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技术水平三方面。相关教学策略包括鼓励师范生进行中学物理课程创新教学设计,组织多学科、多院系合作设计综合课程,鼓励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分享交流。评价方式提倡多元化评价,不拘泥于成绩评价。

关键词

创客教育;职前教师;课程设计

创客行动倡导将身边材料与各类技术相结合进行创造,如3D打印机等。在创客行动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创客理念的价值,并将其与教育相结合,创客教育应运而生。2012年,美国《make》杂志创始人多尔蒂(D.Dougherty)发起创客教育运动,其目的是让全美所有青少年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字等领域发展自信、创造力和兴趣,让每一个青少年成为创客。[1]创客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体验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创造过程中,技术知识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创客教育注重“学”与“用”的结合,强调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这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启发。当前,职前教师教育仍以传统方式授课教学,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以高校师范生为例,他们在高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为进入教师岗位做准备。但是,部分高校师范生的教学素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学习后他们仍不能将“学”与“用”很好地结合起来。而创客教育的兴起为我们变革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笔者基于创客教育理念分析职前教师教育现状,并对如何优化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提出一些建议。

一、职前物理教师知识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院校是以培养优秀教师为目的,为大学生提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院校。高等院校与中小学在创客教育上的重要区别在于:中小学的创客教育更偏重让学生体验创造过程,高校的创客教育还常常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能力发展相关。[2]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中小学教师。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学一线的主力军,其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职前教师专业水平现状,本文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一)选取调查对象

本文以高等师范院校中的本科师范生为职前教师研究对象。为深入了解职前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现状,本次调研以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2013级师范生为调查对象,以职前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为切入点,设计了职前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现状调查问卷。

(二)设计调查问卷

为了解职前教师对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知识的掌握现状,笔者依据舒尔曼(L.S.Shulman)教师知识观和教师技术素养组成为基础,设计了职前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现状调查问卷。1986年,舒尔曼指出,教师的知识应该包括“学科内容的知识、一般教学方法知识、课程的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的知识、教育情景的知识和教育目的、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3]结合本科师范生的现状,笔者将教师知识分为学科教学知识、教育情景知识和教育技术知识三类。学科教学知识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教学定位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方法知识以及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4]教育情景知识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学生背景知识、教师背景知识、教学环境知识和师生关系知识。技术素养主要是指理解技术、选择技术、管理技术和使用技术的能力,各类技术素养都应该包含这四个方面。[5]从技术素养的构成来看,理解技术是指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程度,即对其价值的认识;选择技术主要是指对不同技术的学习和创新;管理技术是指对技术融合的能力;使用技术是指技术的应用情况。教育技术知识也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技术认识、技术学习、技术应用以及技术整合。每一维度下分别设有三级指标。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数量为92份,回收问卷90份,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达到94.6%。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问卷,量表信度为0.953,表明此次问卷调查具有较高信度。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各维度的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学科教学知识在教师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学科教学知识中,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前后知识联系的掌握比较重要,而思维方式得分最低,表明职前教师对思维方式的价值认识不足。教育情景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教学的人与物的了解程度。被调查者认为,学生个人情况、教师教学水平以及班级文化是将来入职后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被调查者对“家庭情况”“教室环境”“生生关系”的关注度不高。由此可见,职前教师教育应该进一步提升师范生对学生家庭情况、教室环境以及生生关系的关注度。随着互联网发展,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学也越来越需要技术支持。这就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出要求。为深入了解职前教师的技术水平,本问卷的一级指标中设有教育技术知识,对本科师范生的技术水平进行了相关调查。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教育技术对他们将来的教学十分有帮助。由此看出,职前教师十分重视教育技术,认为教育技术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调查表明,目前职前教师对教学软件掌握情况比较好,而对网络技术以及网络云资源掌握不足,且技术整合能力偏弱,需要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职前教师教育需要对师范生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培养;第一,加强对师范生思维方式的训练;第二,增强师范生对学生家庭情况、教室环境以及生生关系的关注;第三,提升师范生技术素养以及技术水平。据此,本文拟依据创客教育理念来阐释如何优化职前物理教师教育课程。

二、职前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创新

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这为职前教师教育提供了新思路。首先,培养创造力是转换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培养师范生创造力可以使其更灵活地开展教学和应对教学问题。其次,创客教育提倡多方合作,包括家校合作、教师合作、师生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方合作理念同样是教学所必需的。优质的教学不是教师单独教学的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同学、学校共同协作的过程。最后,创客教育倡导培养技术能力、提高技术素养,这与培养职前教师的技术能力不谋而合。由此可见,依托创客教育理念,可进一步优化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下文将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探讨如何创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

(一)教学目标创新

创客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物理计算平台和3D打印技术等前沿数字技术,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动手创造人工制品,在探究所生活的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面向真实需求的问题解决过程和方法,培养和提升创意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及Stem素养。[6]据此,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培养和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第二,强调跨学科综合理念,培养职前教师的合作意识;第三,以各种教学平台为中介,训练职前教师的综合技术水平。

(二)教学策略创新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职前教师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可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物理师范生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课程的载体主要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因此,笔者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来分析教学策略的创新。

1.鼓励师范生进行中学物理课程的创新教学设计

培养创造力是创客教育的价值所在。传统的课本教学方式在职前教师教学思想中根深蒂固,转变这种思想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以及教育教学水平。抛开知识点教学,鼓励师范生自主设计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拓宽其教学思路,进而产生更多创新教学想法。

2.组织多学科、多院系师范生合作设计综合课程

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都着力推进学科综合化,以消除学科间的壁垒。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仍然是基于学科单独培养。这种分科培养方式使得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学科综合化意识更加淡漠。因此,培养师范生学科综合意识以及多方合作观念十分重要。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多个学科院系开展合作教学,让多个学科的师范生共同合作设计综合课程。在此过程中,师范生可逐渐提高自身的合作创新意识及对多方合作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合作,师范生会逐渐意识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教室环境以及生生关系等知识的重要性。

3.鼓励师范生借助云平台录制、分享优秀微课

在高校中,师范生每个人都有手机设备。因此,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手机设备,利用微信平台、H5微场景、手机app等方式进行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师范生可以将设计的课程录制、上传到云平台,与大家分享;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交流互动,让更多人对微课提出评价或意见。

(三)教学评价创新

创客教育强调采用聚焦创客成果和创客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方法。[6]教师教育评价也要适应时代潮流,走向多元化。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搭建课程公共分享互动平台,鼓励职前教师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多媒体作品,借助公众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作品设计理念的交流分享;还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将优秀作品推广给更多的人,建立一个多维交流平台。

作者:彭聪王晶莹公丽云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参考文献:

[1]杨刚.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3):8-13.

[2]郑燕林.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3):21-29.

[3]朱晓民,张德斌.近二十年来教师知识结构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6-140.

[4]潘尧.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与理解篇10

关键词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分析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03-04

1引言

师范院校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当今教育技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提高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对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更是研究的重点。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别强调了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而在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同时,培养具备高素质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幼儿师范生(以下简称幼师生)俨然成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发展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2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调查

为了使课题的研究工作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加强课程内容分析与设计的合理性与针对性,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针对幼儿教师和幼师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调查问卷,并对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在校幼师生发放了学生问卷,对徐州幼教集团部分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发放了教师问卷。通过对返回的有效问卷(学生275份,教师66份)进行分析发现,53.03%的幼儿教师曾经接受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80.3%的幼儿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比较清楚。而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在校幼师生中,所有人都学习过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门课程,但对于《标准》的具体内容不是很了解。现根据被调查者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按照《标准》中提及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四大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意识与态度在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方面,只有43.27%的在校幼师生认为教育技术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而72.73%的幼儿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60%以上的幼儿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而将近60%的在校幼师生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在应用意识方面,69.7%的幼儿教师和57.09%在校幼师生都具备在教学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在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这两个方面的意识和态度,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均比在校幼师生的调查结果较为理想。

知识与技能从教育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幼儿教师的掌握程度比在校幼师生稍高一些,尤其是在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面,幼儿教师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在校幼师生;而在教学媒体与应用环境方面,常用的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幼儿园常见的教学设备,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使用,也明显高于学生(少于三分之一)。

应用与创新《标准》中关于应用与创新的要求分别有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和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由于在校幼师生缺少足够的教学实践,他们虽然很感兴趣,但在这方面的能力表现却远远低于幼儿教师。特别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这两个方面,在校幼师生与幼儿教师之间的差距很大,幼儿教师中能够完全掌握的约占50%,而在校幼师生中能够完全掌握的仅占20%。

社会责任《标准》中关于社会责任的部分,就公平、有效、健康地应用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示范规范行为与传授与技术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的内容做出要求。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各被调查对象对这些要求的理解与认可程度的比较发现:80%以上的幼儿教师完全认可《标准》中关于社会责任的四点要求,而在校幼师生中仍有近40%的人对这部分的理解不够深刻。

3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需求对象的分析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教育技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即幼师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既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有信息技术或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础课程;其后继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因此,本课程一般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以期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后,结合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能更好地掌握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之后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应用与理解奠定夯实基础。可以说,在课程方面,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得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之间,实现更灵活、更具渗透性的有机串联。而对幼师生自身而言,也能帮助他们寻找到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最佳着力点和最具“知行转化”意义的平台,从而让其职前教育能够最大化地满足职前需求。

课程内容的分析图1是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2012年第一学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的课程内容、要求与课时安排。以《标准》为基准,经过对照图1中的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分析发现,传统的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理念、内容安排和结构体系方面都存在与《标准》要求相脱节的突出问题。

1)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常规媒体使用过多,缺乏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前沿知识与技术的介绍和描述。这样一来,不仅不易调动广大幼师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也很难体现出教师教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的精神。

2)课程内容的安排包括教材的内容都缺少针对性,对于幼师生的专业化特征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结合学前教育学的专业特点与职业需求,将普适性的教材与课程内容作相应调整。

3)课程内容结构过于单一,未突出“教学设计”这一重要部分。“教学设计与实施”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两部分内容,应作为培养幼师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以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重要阵地,当然,这些也是一个幼儿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

那么,幼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究竟如何安排才能达到既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又适合幼师生的专业特点与发展需求呢?笔者将在以上问卷调查与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课程内容设计的新思路。

4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选取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才能更符合现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对未来幼儿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既做到对应《标准》,又有适度弹性。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标准》主要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明确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幼儿教师同样要求具备这些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素养,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擅于将信息技术与自身的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可以说,《标准》从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要求广大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能力、教学系统设计的能力以及发展创新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核心部分。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若以《标准》为准,对他们在校期间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就可以为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更快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以《标准》中的“意识与态度”部分的现状调查结果为例,通过将在校幼师生与幼儿教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能力现状明显优于在校幼师生,而两者出现明显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校幼师生开设课程课时相对不足,大部分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去真正实现教育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因此,难免出现幼儿教师渴望新知识、新技术的主动需求与在校幼师生面对教育技术课程被动学习之间的尴尬现状。然而,这种差距不仅仅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出现,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校幼师生在教学资源应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教学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远远不如幼儿教师。究其原因,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于教育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频繁应用,在锻炼教学技能的同时,更加深了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环境的熟练掌握,而这一切正是课时有限、缺少实践的在校幼师生所无法企及的。

因此,结合课程需求对象即幼师生的特点与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取与设置,并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实现以下教学效果。

1)教育技术理论。熟悉教育技术主要理论基础与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新技术、新知识,培养幼师生主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了解现代教学媒体系统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应用相关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掌握媒体素材的加工方法和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从而培养通过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而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终身学习观念。

3)教学设计与实施。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与教学设计过程要素,根据幼儿特点和幼儿园的教学条件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研习教学实施案例与创建教学实施计划,能够应用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

4)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了解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模式,理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内涵,为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等后继课程奠定一定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期提升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力与整合水平。

5)学习成果整理与展示。综合运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实现个人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评价。学生将自己整理、记录的习得成果,利用已掌握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在网络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展示、分享、交流与评价,不仅增强他们学习活动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利于培养他们信息化教学研究、评价的能力。

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结合以上选取的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框架设计理念是以《标准》为基准,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1)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人机网络教学环境,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2)遵循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根据生源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及学生形象思维型智力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优势智力,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挥潜能,使学生成为各具风格的幼儿教师。

3)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通过与幼儿园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日常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从职业工作岗位需求出发,按照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选取、序列化教学内容,“教、学、做”三者相结合,利用现有师资、校内实训环境、学校下属幼儿园资源等条件组织相关教学实践。尤其将课程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实现幼师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线性贯穿。例如,教育技术课程与其后继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之间的衔接与渗透,都可以为幼师生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与指导。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任务驱动、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基本四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同时,更利于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帮助他们培养根据时代与行业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包括教育技术能力在内的各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观念。

结合以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与各课程内容,搭建基于《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框架,框架如图2所示。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不仅考虑到教育技术课程学习的内容序列关系,也遵循了一般教学活动过程中选择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和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

该框架设计将课程内容以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呈现,使得幼师生在完成每一模块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学习成果,在对幼师生实施课程教学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通过试点教学发现,这种更具灵活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进行每一次的小组活动或任务活动之前,都必须先进行“活动设计”,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学习资源、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过程实施等不同层面都能受到“教学设计”这一核心能力的锻炼。而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的同时,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整体感,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

5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幼儿语言领域学习的要求有“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里提及的“其他多种方式”就包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开展也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更乐于被幼儿接受和青睐。那么,为了符合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必然要对广大幼师生也就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标准》设计一套切合当前发展要求、结合幼师生特点的教育技术课程内容框架并予以实施,适时推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与自身特色的教育技术校本教材,才是积极培养真正适应时代与行业需要的幼教师资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S].北京:教师[2004]9号,2004.

[2]佟元之,许文芝.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23.

[3]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1.

[4]薛庆文.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