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十篇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十篇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7:06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方向性;辩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食粮,也是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道德认知模式的趋同化,淡化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等。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日益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力,已然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青年学子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抵制全球化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和辩证性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指出了原则,是有效开展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为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指导方针。实际上它指出了社会主义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有与社会主义制度和当今时代相结合的特征。因此,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方向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高校中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集中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独具风格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创建的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它身上既有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的要素,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它吸收了二者的精华,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包含的辩证思维、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思想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传统文化传统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文化转化为先进文化,才能把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先进文化传播的趋势。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在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科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抛弃那些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传统文化腐朽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检验传统文化是否能够进入大学讲堂的关口。

2.坚持服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追求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塑造,并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文化无疑是其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以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强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崇尚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并且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服务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的品德培养作为首要目标,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塑造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品质。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牵引、相互塑造的过程,二者的勾连互动又是促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才能获得丰厚养分完善和发展自身,真正成为一种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文化认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传统文化只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审视,才能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扩大其社会认同性,从而为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优秀并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资源,使其获得动员整合各方力量、协调多方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内源性建设动力。”高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屈辱、振兴史,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凝聚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仁爱、美德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不怕吃苦、勇于探索事例,激励大学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发展的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彻底纠正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的缺位”,把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坚持教育服务学生,以不断完善的内容和创新的手段满足学生的需求,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以丰富、精彩、生动的内容感染学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精彩有趣的校园活动中,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知识的洗礼和精神的陶冶,从而实现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效。

二、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辩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科学精神,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并以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在知识、精神、实践三个层次上发生了变化。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难题。因此,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知识与精神、理论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1.准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准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就成为有效开展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前提。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汇了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同时包容了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学说为本体的中华文化。从实际影响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规范方面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它的精华部分在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国家意识,对培养身处全球化浪潮下的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身精神,对青年学生完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大影响。传统文化中积攒的育人功能举不胜举。但是,文明的传承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对某些既包涵优秀传统又含有封建糟粕的传统文化,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区别对待。如“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传统孝道盛行千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却不符合当今先进文化的要求。为此,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区别对待不同文化的情况,对于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传统文化,应毫不犹豫地吸收;对于包含着封建腐朽思想的文化,应毫不吝惜地摒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之根的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

2.正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知识与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文化沉淀、积累构建而成的,已深刻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价值判断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辨清传统文化中知识与精神是一个很难的课题,这就使得当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往往只注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文化知识中所蕴含价值和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为此,正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实现知识和精神两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完善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3.妥善处理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已完成价值超越,教育的核心已从注重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二者在教育的意义上都是以德行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是文件的重要精神。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一是提倡强健体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磨练意志。二是蕴含伦理规范,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三是蕴含完善的人格修养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自身人格的修炼,即修身为本、道德至善。四是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五是蕴含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当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习惯多。学生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由此造成抽烟、酗酒、旷课、打架斗殴等问题。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学生普遍有得过且过心理,依赖心理严重,动手能力差,生活状态一塌糊涂。三是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学生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存在自卑、爱走极端等心理障碍,由此给学生管理、同学交往等带来不利因素。

第二个方面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一是急功近利,眼高手低。一切以眼前利益为关注点,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态浮躁,满腹怨言,无法正确看待企业、社会、家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忠诚度差,频频跳槽。二是纪律性差。学生散漫惯了,对企业的严格管理不是正确面对调整自己,而是消极应对,要么自行离职,要么被企业开除,要么懒散混日子,无法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三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较差。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团队意识,难以在企业长久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

首先,紧抓理念的融合。二者之所以能够起到的教育作用,其实质乃是抓住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古语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好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进而影响学生积极效法,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应该上自领导,下至老师,自上而下从各方面点滴去力行、去做、去实践。

其次,紧抓内容的融合。一是抓住人性本质。激发老师学生向善之心,培养师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正如古语:“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长养人的善心、善言、善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重点培养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不计较个人短期得失、乐于奉献、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良好品质。三是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德智体美,样样涉及;琴棋书画。门门略知,着力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突出教育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核心,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则可以《弟子规》、《孝经》、《朱之治家格言》、《大学》等经典为核心教学内容,通过言教、身教、境教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注重形式的创新。一是精编校本教材。精选《弟子规》、《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德育故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开设部分课程。二是巧设教育媒介。充分利用早读、社团、演出、文艺等渠道,如在早上素质教育课上学习经学;在第二课堂上学习书法、中国画、音乐、太极拳、武术、乐器等;在学生活动上开展读书会、社团、义工队等实践性活动;在班级上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团会;在技能文化艺术节上增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实践感悟等比赛。三是成立学校分享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力行情况进行分享,通过成立“师生读书会”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自我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最终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将孝道、尊师、奉献、感恩、节约等优秀品质真正入心入德。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融合的成效

一是学生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教育,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能够自我反省改过。在校能够有爱待人,团结他人;在家能够尊重长辈,感恩父母;在社会能够谦恭有礼,遵循秩序,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学生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修正完善,普遍较谦虚好学、主动学习,尊重领导、师傅、同事,在企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奉献精神,不计较短期工资和个人短期得失,具有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好,不拉帮结派。

三是招生入学率得到提高。学生普遍对家长、老师、同学发生了诸如感恩、团队意识等积极态度的变化,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管理教育后,后期学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了,流失率降低,学生和学校的正面形象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同,招生入学率明显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当前以及今后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这样一个群体,更应该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本质来引导学生,长养学生的德行,从而教育其一技之长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石书臣,杨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3

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有三:1.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2.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3.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四:1.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2.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3.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之中.4.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关键词:传统教育原则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青年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历史传统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由于过去长时间的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摧残和“反传统”教育,把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置于与传统隔绝的状态,这种消极影响至今还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留有“阴景”.同时,刚刚恢复的传统教育,虽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好的作法和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性传统教育机制和系统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传统教育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薄弱现象.为此,作者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当前我国青年传统教育的指导原则和一些可行性方法,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证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全面的营养.然后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

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全面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优秀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注释:

①《选集》合订本,第499页.

②迟浩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人民日报》1995年8月10日.

③《选集》合订本.第125页.

④“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内容: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助,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上述内容是经过新加坡大众认真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颁布实行的.这五大共同价值观渗透了东方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对新加坡本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4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到教育改革之时着重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提法再次加速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中出现了“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等说法。在2013年12月,《光明日报》针对2013年8月提出的四个“讲清楚”,提出要“将传统文化‘讲清楚’”,认为“由于教师无法‘教清楚’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学生也就无法‘学清楚’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1]2014年2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提到:“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教育部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指导纲要》)。这一文件详细地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思路,并专门就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做出具体说明,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方针。

一、传统文化教材内容的体系化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平心而论,所有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和讨论的人,无论是质疑者,还是批评者,还是提倡者,皆于教育本身没有恶意,都是为了能让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实践事务。对于教育实践来说,可能正是因为缺少好的教材,才使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教师面临诸多困难,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才会存在诸多问题,才会引来对教育抱有理想的学者的反对,才会形成沸沸扬扬的争论。正是因为争议不断,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才缺少优秀的人员参与,所有问题于是形成循环。从有关调查中也可以看到,不少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和实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功利性明显,急于求成;教师积极性不足,缺少足够的培训;教材本身粗制滥造;与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冲突等。[2]

早有学者提到“教材无疑是当代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缺乏良好的教材是当代学校不能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因”[3]。不过,一直没有人单就传统文化教材的建设提出较为系统的思考。传统文化类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实现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的体系化,即弄清楚传统文化到底涉及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中有多少适合成为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如何实现系统化等问题。实际上,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课程化意味着教育内容要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有规范的设计,以帮助学生获得更高效、更完善的学习,意味着教育不再是随意、散漫的。因此,教材首先要完成的是教材内容体系化的建设。

传统文化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教育部的《指导纲要》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提出了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框架。第一,《指导纲要》为不同学段的教育提出了基本目标:在小学中低年级应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中高年级应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应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应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第二,在基本目标的指导下,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各有重点:在小学中低年级,应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在小学中高年级应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在初中阶段,应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在高中阶段,应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第三,不同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拥有不同的关注点:在小学中低年级,应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在小学中高年级,应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在初中阶段,应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在高中阶段,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上述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落脚点,是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以此为基础,《指导纲要》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内容形成了以文字、文学、文艺为主干,以传统道德为主线,以传统习俗和文化知识为辅助内容的教育内容体系。比如对小学中低年级,《指导纲要》在上述几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文字方面,要求能够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文学方面,要求能够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文艺方面,要求能够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此外,在传统习俗和文化知识方面,要求能够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由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形成对传统道德的深入理解,所以在道德方面只提出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的要求,不过传统道德必然要融入主干知识中。

《指导纲要》提出的内容体系为传统文化教材编写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但是教材内容的呈现与教育目标要求并不完全对等。教材的编写要照顾到多方面的需求,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不同需求,也要考虑知识的可组织性。比如对于文字,在小学中低年级可能需要单独学习,但是到了更高层次,则可以融入文本中与文本一起学习。因此,从整个传统文化内容体系来说,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呈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本类的内容。这类内容如果没有文本存在,就什么都不是。文字与文学都属于这类内容。比如对于《论语》的思想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读过《论语》的内容,单单知道《论语》和后人的评论是毫无意义的。具体来说,作为文本的传统文化又包括文艺作品、史学作品、学术著作、宗教文献等几种。这些文献可以笼统地称为“文字及文学”。因为学校教育不能过多涉及宗教文献,而学术著作在难度上和专业性上太高,只适合较高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史学作品涉及的流派纷繁,选择困难,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传世经典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

传统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不再作为实际交流用的语言,但这种语言是一种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的语言,拥有深厚的文化和思想深度。没有诵读,便不可能理解语言以及背后的文化和思想。应该说文本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为只有有了这部分内容存在,传统的知识、道德、信念、理想,以及大部分的技艺才能代代相承。

二是知识类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文本有所区别,即使没有传统文本的存在也能完成教育过程。比如学生要了解孔子或者诸葛亮,便不需要阅读《论语》原文或者诸葛亮的文章,通过讲故事或者其他形式就能完成教学。当然,有文本的存在,是知识成立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知识类的内容主要包括,古代传统习俗、中国古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知识、古代社会制度、古代科学技术知识等。对于教材编写来说,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并不需要完全依赖于传统文本,大部分内容只需要达到“知道”即可,所以相比之下,更加有赖于今人的组织甚至撰写。其中涉及道德的部分,则需要学生的践行。

三是技艺类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不依赖文本完成教学过程,甚至不需要依赖某种具体的知识,而更依赖练习或者一种心领神会的传授。比如中医的诊断方法中有脉诊这一技艺,但是在《脉经》中对于人的脉象只有非常简短的说明,即使能倒背如流也不会有助于加深对脉象的认识。一个人要学会诊脉必须依靠练习和师徒之间的切磋。当然,需要格外说明的是,在中国文化中,有一部分涉及技艺的内容,必然离不开文本,这便是书法,因为其学习的对象便是文本,但即使这样,书法的学习其实也主要依靠练习而得。

最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形成了内容框架体系,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适应。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学习的顺序。对于任何教育内容,学习顺序都必然有先有后。比如书法,至少都应该先从笔画或者简单的字开始学起,先从楷书开始,而后再学习复杂的内容。此外,年龄大小也是影响各类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必然不能学习诸如中医、针灸,或者儿童身体、心理素质完全不能承担的内容,相比之下,传统游戏更适合此一阶段学习。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传统文化内容的设计也需要做好与当前学校教育的衔接,比如至少在小学中低年级要与学生识字教学相衔接;在小学中高年级要与学生简单书面表达(写作)素材的积累和练习相衔接;在初中阶段要与学生个人品质培养相衔接;在高中阶段要与国家意识的培养衔接。

二、传统文化教材类别的体系化

教材之为教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便在于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多数受教育者的需要,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传统文化教材形成一个体系,一方面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学到一定的基础内容,另一方面也保证不同学生获得与自己天分以及所在的地区、民族相适应的学习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以“四书五经”等作品为代表的传统文本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乃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面,可能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将其学会、学好,或者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在经典著作之外,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不少适合教育的内容。由于教育的对象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曾经被称之为“技艺”或者“奇技淫巧”的内容,在很多时候却非常适合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学习。教育家往往无从知道一部分学生为何对某种技艺有浓厚的兴趣,有的喜欢做菜,有的喜欢修理,有的喜欢手工,这样的例子在教育实践中数不胜数。

在社会分工逐渐发展的现代社会,无论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从制定教育内容的角度,还是从对社会是否有益的角度,都显示这些“奇技淫巧”意义不小。因此,所有内容在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体系中都应该拥有一定的位置。只是,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拥有同样的重要性。

第一,有的教育内容无论对于何种人,无论此人从事何种职业,是继承家族产业,走出学校即成为公司的管理者,抑或始终都是一名普通的员工、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司机,都是必需的。比如所有人都要懂得使用理性的方式而不是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等。

在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中,所有人都必须知道的这些内容又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所有人必须能够践行,比如“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基本传统品质,且能形成习惯。概言之,这类内容主要包括:基本道德传统,比如将谦虚、好学等美德传统;基本的思维方式,比如在生活选择上十分看重父母长辈的意见等。这些内容具有通用性、可行性、习惯性。另一类是“知道”即可,比如一个人看到糖葫芦便知道这是中国传统食品,一个人遇到过年便知道放鞭炮、拜年等习俗的由来和意义等。概言之,这类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常遇的习俗,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技艺等。这部分内容除了具有通用性之外,也具有广泛性、简单易懂、浅显实用等特点。

第二,有的教育内容并不要求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拥有了这些知识会被人格外尊重,或者被人认可为有文化的人,可获得一种荣誉。比如一个人能背诵很多唐诗宋词、对《红楼梦》原著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这些内容在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时总是被不时提到,假如另一个人对此一无所知,相比之下,前者会被认为更有文化,但是,懂得这些内容又不会真正影响一个人的物质生活、道德生活。概言之,这类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历史、系统的哲学训练等知识。作为教育内容,这部分知识不应该具有“强制性”,或者至少应该具有“可供选择性”。

第三,有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具有实用价值,或者可以给受教育者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比如一个人学会了做各式中国菜,并且因此成为一个厨师;或者一个人学会了雕刻,并且因此谋生,作为职业。当然一个人一生并非只懂得一种技艺,但是至少每个人都会选择将某种技艺作为谋生的途径。这种技艺可能是自学的,也有可能是在学校中学会的,那么这种技艺便是教育的内容。对教育者来说,在传授这些技能的时候,自然需要比上文所言的“知道”有更高的层次。作为谋生的技能自然应该比普通的、不被作为谋生的技能掌握得更好一些。

当然,从庸俗的角度讲,所有的技能都能用来谋生。哪怕一个人对佛经比较熟悉,也能通过做“法事”而获得布施,得以生活。技能的有用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总的来说,下述类别更应该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教育内容:与物质关系更紧密的技能;技术性更强,需要专门学习,不可能在生活中学会的技能;更稀缺的技能等。当然,相比之下,这部分教育内容应该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学生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

这样,从传统文化的内容到教育的内容到教材的内容便形成了通盘考虑的体系,每种单独的教材可以有自身的内容体系,而整个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由此也能形成一个体系了。只有在此基础上,好的教材才能一步步编写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将传统文化“讲清楚”[n].光明日报,2013-12-19.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项目;重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G367.88【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013-0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具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性。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成为民族节日的重要内容,给节日增添了色彩,给群众带来了欢乐,被看作是民族兴旺、幸福和吉祥的象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民族精神,还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和健身性。如果农村学校能结合本地区特点,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为学校体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系统传承与规范发展。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体育教学的重大意义

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体育课程标准》都强调学校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这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众多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内涵,具有较好的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因此,把部分优秀的适合学校体育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能为学校体育教育增添民族特色和风格,从而打破以西方竞技体育为模式的学校体育教学,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体育教学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在参与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到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受到较好的素质教育,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所扮演的积极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价值与功能。

二、学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锻炼价值较高的民族体育项目被列入全国和地方的学校体育教材,如武术、八段锦、五禽戏等被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赛马、摔跤、射箭、龙舟、秋千等被一些地区列为学校课外锻炼项目。目前,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和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具有较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其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与本地区民族接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内蒙古、贵州部分学校开展的“角力运动”和开展的“民族舞蹈”等。二是在汉民族地区和汉民族较多的省份,其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流行较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北方、中原等部分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健身和娱乐为主,强调人与群体及自然的和谐,注重完善人品,发展身心健康。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对于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1、娱乐身心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这种活动中以娱乐为主,没有或很少有功利成分。农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功能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感受到其他时候难以体验到的快乐,可以松弛紧张的学习压力,激发积极的心态。

2、民族传统体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民族传统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背景。每一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各民族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民族情感的反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体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能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意识。

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体育教学的突破点

1、树立体育意识。

树立体育意识,是农村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要积极引起全社会对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通过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引导人们逐渐建立宏观的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积极的体育意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就成为人们一种应尽的义务,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职责。

2、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中华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更加深刻地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优势,为人类文明的发展释放更大的能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体育教学是在农村学校这一传播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高学历、强能力的高层次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

3、跨区域教学形式。

尽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体育教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与实践,但是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逐渐消除由于地理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的大多数地方达到互通和协调发展,这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领域内的一个飞跃。对于具有地域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逐渐跨区域进行教学,这对其他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颖的体育项目,学生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学习效果也会比较显著。跨区域传授其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是有效传播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进一步交流,使文明成果得到共享。地域的物理距离随着技术的进步正逐步缩小,跨区域民族文化的交流更能使人们的心理距离缩短。

4、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适应范围较大,教学中可选择的余地也较大。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和技能等特点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呈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就某一项目而言,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形式向学生传授该项目的知识、技术和战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授在组织形式上不应局限于常规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一些现代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项目加以传播,这种效果可能会产生更为积极的效应。诸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制成教学光盘,使用多媒体方式加以演播,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教育心理学;传承机制;应用思路;价值理念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无论是具体的元素内容,还是完善的元素理念,都实现了系统化完善。但是,由于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大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效果和质量。但是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而言,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传统茶文化元素,具体的茶文化理念,不仅是对我国文化体系内涵的有效融入和诠释,同时更是整个社会元素的价值展现,因此,融入理念内涵将为整个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背景分析

教育心理理念是当前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所出现的理念内容,而认知该理念的具体内容和内涵,将为心理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有效帮助。但是在整个心理教学运动中有着自身特殊性,比如学生普遍参与,学生参与深度广泛等等,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融入整个心理教学活动的具体特点和内涵,通过完善教学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教育心理理念的价值内涵主要表现为:首先,教育心理理念的目标在于一切内容围绕健康开展,无论是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教学方案,都需要将具体的健康要素和知识内容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当然,这就要求,不仅要将健康知识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更要将可能影响心理教育的具体因素进行系统化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教育心理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其次,教育心理理念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具体的教学元素,还是体系化的教学方案,都需要充分融入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从而确保整个教育心理活动能够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教育心理活动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体系化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具体的方案,还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方案设置,都需要将教育心理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从而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最后,在教育心理理念中,其不仅需要充分注重将健康元素融入其中,同时也要对各种影响教育心理或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预防与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心理的理想效果,教育心理,不仅是一种教学目标,同时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意识理念。因此,认知教育心理的理念内涵,将为整个心理教学有效开展提供重要帮助。对于心理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将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元素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丰富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价值,同时也能丰富和完善整个教育心理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2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具体的文化元素,还是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完善度,其都是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能够被系统化应用到当前整个社会体系中,当然,其基础和前提在于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全面分析,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内涵和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具备的行为理念和规范要素,其能够对学生成长提供重要的引导。探究传统茶文化理念中所具备的具体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解决当前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状况,因此将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教育心理学过程中,其能够为整个教学活动优化开展提供重要帮助。传统茶文化理念内涵的具体元素应用将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优化与元素理念丰富奠定重要基础。传统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合理完善应用传统茶文化将为整个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传统茶文化应用效果,就必须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机制和载体。传统茶文化理念融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丰富优化的过程。因此探究两者的具体融入机制就极其必要。传统茶文化对整个文化体系的融入和影响,客观上反映和诠释了整个茶文化价值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分析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如今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是心理健康意识的融入,其都实现了系统化实施。教育心理学运动作为整个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需要在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完善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当前教学体系不断成熟、完善,如今心理学教学的元素和内容也实现了内涵丰富与完善,尤其是一些极具时代气息的心理学项目,但是在对这些心理学项目的价值应用和认知来说,其更多停留在教学方法上,忽略了整个心理学教学活动中潜在风险的有效认知。因此,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来说,结合其广泛参与的具体特点,想要实现整个教育心理学开展的理想效果,就必须通过全面完善融入教育心理的具体理念,完善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潜在的运动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的理想效果。随着当前整个教育心理体系不断成熟,心理教学作为整个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该教学活动的参与人数,还是该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其实际上都是当前整个教育心理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完善有效开展教育心理活动,就极其必要。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应用来说,其在开展过程中,风险不可避免,甚至一些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影响学生的全面提升,因此,结合当前教育心理开展的价值和作用,完善教育心理学体系建设,其必然能实现该心理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4传统茶文化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具体传承思路

通过完善构建教育心理教学机制,其能够在丰富整个教育心理体系元素和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完善。当然,在教育心理学机制建设过程中,融入传统茶文化元素,不仅是元素理念的丰富,更是一种教学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想要实现教育心理体系的理想效果,就需要从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与融入实施,通过完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教育心理运动的理想效果。当然,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元素,完善融入教育心理教学机制,实际上也是当前健康教育理念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实际上,通过对当前整个教育心理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和背景进行系统化分析,无论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是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以及心理意识等等,都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因此,融入茶文化元素,实现教育心理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构建,能够有解决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潜在的心理素质问题,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应用的理想效果。当然,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整个教学元素的丰富与应用。不仅如此,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心理机制的具体完善过程中,也是从整个教育心理实践活动开展状况中所得到的具体经验认知。通过对目前教育心理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由于老师和学生缺乏应有的教育意识和必要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教育心理内涵的有效开展,更重要的是教育心理机制的具体建设,将大大降低教育心理过程中,意外状况的发生概率,从而在确保整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整个教育心理活动开展来说,其开展的核心目标在于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心理素质。因此,健康教育理念对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在教育心理理念应用过程中,其存在一系列较难把控的风险问题,如果不能提前认识到教育心理活动的价值作用,其不仅影响整个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体现,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教学元素,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融入到整个教育心理活动中,其不仅能够丰富完善教学元素,更重要的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所具有的各项元素,其能够为整个教育心理活动的有效推广奠定重要基础。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其将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

5结语

在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对心理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尤其是教育心理学中,其参与人数的广泛性和心理学项目的多元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构建整个心理学教学运动开展的具体元素,从而确保整个教育心理学能够发挥其理想效果和价值。结合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开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加上对教育心理学的问题认知不全面,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运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体系化。而认知这些风险内容并制定合适的方法,将为整个教育心理学活动的具体应用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罗宇娟.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茶文化》课程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27-129.

[2]付家东.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9-122.

[3]臧亚平刘廷亮.传统茶文化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32-235.

[4]胡雁伟.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中外企业家,2015(19):126-131.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51-01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需要。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给我们带来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过去一元化观念体系被解构,多元文化结构、多元价值观体系、多元利益群体正在形成,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对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当今世界工业文明与伦理道德共融共生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中充分汲取养分。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将德育目标、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融传统文化教育于德育之中,增加德育的人文精神元素,改进教育方法,变传统灌输式教育为启发性教育,可以极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要懂得做人。大学教育要回归人的教育,要用人类心灵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灌溉人心。素质教育应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其内在要求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关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既具有丰富人文思想内涵,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如何实现人格完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主题,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相吻合的。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观教育——以“修身”思想完善自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主张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通过自身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然后才能治理国家,治理天下。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完善自我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树立诚信意识,向真、向善、向美,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中国哲学史专家成中英先生认为,孔子以一种自我修养及精神成长的历程给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发展和完善人的心灵与精神之具体范例。

(二)人际观教育——以“和谐”理念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仁爱”,所谓“仁者爱人”。讲究“和谐”,是传统文化“仁爱”思想的核心。“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和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与客体,人与外在的世界处在和谐一体、相互沟通的状态,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的文化精神,对于缓解现代社会的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真正和谐共处,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通过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理念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和谐社会观及达到和谐人格,拥有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成为人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

(三)人生价值观教育——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构筑理想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在这种民族精神下,构建了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差、挫折承受力差,我们应该用这些精神鼓励和教育大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畏艰辛、有所作为,养成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四)义利观教育——以“尚群为公”对待公私关系、义利关系。“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道德根基。它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锤炼,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重视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利益得到了充分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只重个人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形;自我中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部分人道德观念淡漠,义利不分,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指导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加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民族前途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的人。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传授和教育,这是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迅捷的手段。可以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安排专门介绍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古典诗词欣赏等,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和学习。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校园文化建设是隐性德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隐性和显现德育课程的价值互补作用。在校园文化中有意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有利于丰厚校园文化底蕴,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与深度,注重建设自由、民主、独立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人文景观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施以影响。

(三)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开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组织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形式,参观、考察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景点、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们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8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必然性;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的必然性;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提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具体实施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13Y67)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是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同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激烈碰撞与交融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每个华夏子孙的光荣职责。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应义不容辞的担负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但是,纵观近些年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潮起潮落,其原因和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不明确定位不无关系。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也在进一步推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如何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高校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明确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地位,把民族传统体育化教育工作做好。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活动主体按照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参加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一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物质财富,也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风尚等内在的精神财富校园体育文化在广泛吸收体育文化的营养下,在高校这个培养人的地力形成了受政治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文化风尚等力面制约的特殊文化形态下在不断构建自身的同时完成了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完美交义在教育功能力面,校园体育文化显示出了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立时空性从这一点讲,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与未来社会发展同步性的水恒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应体现出一种选择性。

2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必然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她在文化的流变中逐渐形成种有形的、外显的民族文象征,使民族文化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而前。锻炼着人们的身体,娱悦着人们的身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发展,强健师生的体魄,增进其身心健康,还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所在。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是影响华夏各族人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传统。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不能仅存于博物馆和图书馆,还应活跃在当代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创新。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有助于使每位有志于为民族未来贡献自己才智和心血的大学生,都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分析、变革、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剧烈冲击与碰撞下能够坦然地、理性地面对,取长补短,健康发展。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应担负的责任。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纲要》中明确规定要“组织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中华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挖掘、救理和推陈出新工作。”地下环境各异、宗教信仰小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对于公众体育设施薄弱的中国而言,少数民族运动会所挖掘出的各种运动项目,改变了大众的健身观念,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从不知到晓,继而到喜好、到亲身参与是体育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具体体现,开展范围从少数民族地区,逐渐扩大到周边地区,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民族体育运动,其这种带有民族气息而又简单的运动项目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来推广和应用,在增进人民健康的同时来发展和普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以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必然的。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也是必然的。

2.1高校应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践行者

常言道“坐着说,不如起来行”。高校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更不能只说不做,而应身体力行,做个认真履行自己神圣使命的践行者,积极地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国家历来就重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原国家教委在1992年就下发了有关文件明确指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首先要解决校长、任课教师、体育教师、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在学校顺利地推开、发展起来”。并且还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各级学校体育教学部(室、组)的负责人深入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内涵和意义,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止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级学校历次的体育课程纲要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逐步增多。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开展并小尽人意,西方竟技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远远领先于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相当肤浅甚至允满误区……这些无疑影响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高校要积极地行动起来,要有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做好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践行者。

2.2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我校还是一片空白。这个课题将是我们以后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3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3.1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所具有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沟通情感、愉悦身心、教育教化、文化传承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等功能对良好校风体育文化的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民族传统体育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体育精神环境和体育文化气氛通过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于我国产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日,掌握其技术和知识,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达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余所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体育人文索质、体育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使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得到很大的补充丰富和完善。

3.2补充和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日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许多项目是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最好力法和最具实效性的健身运动把那些适合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学生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日通过认真筛选、科学地改造、加工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来,就能极大地丰富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对于适合于自身的、自已感兴趣的健身力法和健身形式有了多样化选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具有良好终身体育理念和行动的建设者,因此,体育教学要以终身健身为出发点,而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征,正适合这一出发点,现代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日的结合,不仅可以拓宽锻炼项目的种类和数量,体现智慧的和谐发展观念的民族传统体育,不断拓展其生存的理论空间和实践空间,以弥补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西力后现代体育意识的片面性同时,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已的锻炼项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了大学生对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也增强了他们爱校爱国的热情。

3.4有助于师生终生体育理念的形成

民族传统体育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偏重于修身养性、怡情铸志,其健身主要是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促进体能的发展和体制增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功能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其健身特点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活动力式简便易行,老少皆宜,且功效显着,因此,与我国现阶段社会特点和人民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相适应,容易使人形成终生体育的理念。

3.5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校园人与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学校体育目标制度和准则产生认同感,并以作为学校一员所具有的使命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把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构建和谐校园,民族的团结尤为重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决定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增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向心力,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与人在运动中容易产生共鸣,增进彼此的信任和情感的同时,在运动中同学之间密切配合,真诚交往,从而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与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使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个校园中和睦相处。

3.6有助于继承、弘扬与提高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在民族体育中将一些传统的文化印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同时,它又在相当程度上填充和弥补着现代体育的不足,在更特殊的层面上满足着现代人教育、娱乐、健身的需求。今天,我们有选择地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引入学校,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推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少数民族体育具有特殊的教育与健身价值。目前,我国已挖掘出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977项,其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达676项。在多资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中,许多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与教育功能。此外,民族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传承的载体,在生动活泼的民族体育活动中,青少年还会受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礼仪、民族伦理道德以及生产、生活技能等到方面的教育,如彝族的飞石索、蒙古族的骑马、拉祜族的射弩、傈僳族的过溜索、傣族的划龙舟、苗族的爬花杆、佤族的狩猎舞、哈尼族的栽秧舞等都是人们采集、狩猎、游牧、农耕生产活动的基本技能。开展这些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生产生活技能,提高生存能力。

4结束语

学校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对于培育校园精神捉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交织,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民族传统体育项日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融入到高校体育中,师生积极参与,携手努力,共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广泛开展,从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社会主义新体育文化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要全而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为我们今后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普通高校应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中,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和智力等资源优势,明确自己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合理定位,积极担负起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责任,使之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

参考文献:

[1]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16-18

[2]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

[3]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下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Z].教体厅[1992]8号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9

对盐边纳西族和宣汉土家族少数民族聚住区的6所中小学的1430名学生进行调研发现:男女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课程的思想认识不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及健康课程开展状况不容乐观,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不尽如人意。建议重点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形成一体化的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中小学;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风貌,并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1]。对宣汉县土家族和盐边县纳西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调研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风暴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诸多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逐渐简化、项目逐渐减少、文化逐渐隐去。如何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事项与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学校是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项技能与文化理应在学校得到传承与发展。中小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关乎民族体质健康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问题,所以应引起当前社会不同领域的高度重视[3]。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主要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健康教育课程的引导及课外阳光体育锻炼共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发展[4]。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宣汉土家族和盐边纳西族聚住区的6所中小学,共计1430名学生(男生712名,女生718名)进行调研,以期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

(一)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调查发现,对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的回答不容乐观。如表1所示,男女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的思想认识都不够高,非常了解与较为了解的仅占6.22%和11.19%,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占绝大部分。学生思想上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导致了其课程行为的不积极。如表2所示,男女生非常积极和较为积极的占12.17%和28.67%,比例不到一半。中小学生每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次数较少。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不但能提高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做到劳逸结合,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资源,培养热爱乡土文化的习惯。但是调查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课堂上参与活动的时间直接反映了其课程参与情况。如表3所示,以一堂课40min为例,发现:男女生参与运动的时间以11~20min居多,合计占57.48%,大部分都不能够参与21~40min,特别是女生不能够坚持参与更长的时间。

(二)民族传统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现状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未单独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但大多数学校管理层都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可以作为健康教育课程的载体,在课程中发挥健康教育的功能。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学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如表4所示,仅有4.97%的学生认为这一课程开设非常重要,而59.09%和25.03%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低,这也导致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所带来的健康成效理解不足。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对中小学健康教育信息获得途径进行了调研。如表5所示,中小学生获得健康教育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体育课、网络与电视、家庭成员及相关讲座等。其中:有50.42%的学生获得健康教育信息主要依靠网络和电视,而家庭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有22.38%的学生是通过家庭成员获得相关信息。而体育课在健康教育信息获得过程中仅占8.32%。

(三)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当前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值的提升,大部分学生家长及教师都希望学生能考取好成绩,就读好学校,从而造成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日渐增大。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及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逐渐减少,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这必然导致学生健康状况的下降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断层。如表6所示,中小学生认为课业及升学压力重的占81.32%,而认为适中或不重的仅占11.54%和7.14%。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前中小学生课业及升学压力大,课余时间减少,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受限。为进一步验证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对6所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研。如表7所示,实际参与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的人数占53.67%,但以一周仅锻炼1~2次的居多,占到40.56%,而不参与锻炼的占46.33%,可见中小学生实际参与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的状况不容乐观。如表8所示,有43.57%的学生非常喜欢参与到课外阳光体育活动中,有45.73%的学生较为喜欢,这与实际的参与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问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阵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离不开中小学校的教育,因此,应认识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及社会开始更为注重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认为文化课程的学习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更重要。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大多时候都被学校、家庭和社会认为是一门“豆芽学科”;同时,由于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意识淡薄,过于重视开设现代体育课程内容而忽视了传统体育课程内容,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在当地中小学的缺失。

(二)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受当地文化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与家庭对升学考试的逐步重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关系模糊,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不足。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依赖电视和网络,学生如何甄别电视与网络上获取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能否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三)中小学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问题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实施的重要阵地———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是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重要延伸。但其开展过程中却不容乐观,表面原因是当前的升学压力和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现代文化风暴的侵袭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这一重要延伸阵地处于“失守”的状态。中小学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设的内容大多数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内容,而具有当地乡土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很少。

三、民族传统体育开展路径的探讨

(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鉴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开设的目的意义不明确等相关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认识到课程开设的意义,将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的开设置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弘扬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背景之中,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课程开展中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回归民族传统体育课堂,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课堂,促进其身心发展,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合理设置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尽量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作为当地教育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可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师进行专门培养,聘请当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在保障其具备课程教学能力的同时,掌握和扩充更多的健康教育文化理论知识,实现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融入健康教育的目标;第三,充分发挥网络及相关媒介的正能量,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教育理念;第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健康教育体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开展中小学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宣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作为弘扬与传承乡土传统文化、促进与延续民族传统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同时学校也应建立相关的课外阳光体育保障体系,形成多样化的体育文化社团,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外阳光体育活动中来,并将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打造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场,以此实现“阳光”的沐浴、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是促进当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路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不足、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缺失、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缺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等。应从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识,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形成一体化的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郑国华.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倪依克,胡小明.民族传统体育的走向[J].体育科学,2014(12):3-7.

[3]张国.学生体质将成高校评价指标[n].中国青年报,2012-09-16(1).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综述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1]3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造就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始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借鉴意义,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具体方面及应用环节的关注点,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获得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应用的有益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原则与价值

中华文明渊远流长,传承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应用,应用的方式也层出不穷。学术界针对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在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良好的人文素养。明确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教学中的交叉点,将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新课的导入点,运用多媒体平台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使中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课程内涵都有深刻的理解。[2]167同时,传统文化在教育方式上的应用也值得深思。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的方式,但单一的灌输系统知识使得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厌烦的情绪,[3]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古诗词和传统文学等内容,如:孔孟的伦理思想、老庄的辩证法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等,对中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教育中插入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4]校园活动加入传统文化的主题,注重知行合一,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建设文化强国。[2]167

(二)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传统文化的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教师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服务于学生。[5]二是针对性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思政教育的内容分析选取最适合的且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理论素材。对于已经摒弃的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舍弃的过程要对其进行理性的批判,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加以否定。[6]三是简要性原则。由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对冗长内容的理解力较弱,教师在选取传统文化素材时,应该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2]167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从普通理论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大到国家层面的民族复兴,小至教育层面的传道授业,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教育者展开教学工作始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为主要的教学内容。[7]9教育教学内容以古诗文词句作为导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中以《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仁”;以《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学生尊老爱幼;以《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前出塞》中的名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抓住主要矛盾的作用。[8]应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间接提高了教师的修养,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古代先贤的智慧进行反思并以之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文化中,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说明了学习与启发思考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问答法时可以适当加入追问或诘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其自主学习。[9]110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矛盾具有普遍性,将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势必会出现对立统一的两面,即:其应用的价值及应用中所体现的问题。学术界对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所体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应用中的困境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缺乏正确性与科学性,只是单纯地运用传统文化内容对某一现象做出解释或说明,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学生心理活动的现实性要求。如没有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应用传统文化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虽然现在的中学教材中已经多次出现传统文化的身影,但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只关注考试涉及的重点知识,对传统文化部分一笔带过或置之不理,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10]从社会教育的层面分析,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各国文化得以在我国大放异彩,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中学生群体中崇尚欧美文化的思潮开始出现,家庭、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得学生变相理解为“传统文化无用论”。一味否定传统文化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1]

(二)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教学方法的保守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正确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以及教学评价法。[12]目前,以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思想教育。同时,单一的教育方法趋于刻板,不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优化组合,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3]但是并不能全盘否定讲授法,相比其它的教育方法来说,讲授法更简单易操作,更方便教师控制以及掌握教学状况,具有方便、直接的优点。[9]112传统文化的应用,根据所选取的素材内容以及通过平等对话所掌握的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可以选择更多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做到知行合一,能够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14]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教育手段的传统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15]现在所说的教育手段主要指的是物质手段,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所能利用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教材、模型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ppt课件、投影仪、电视机、多媒体教学素材等。二者都各有其优缺点,凭借各自的优势为教学活动添砖加瓦。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既有丰富多彩的特点,又有内涵深刻的特点,适合借助更为直观的、生动的现代化手段让教师去呈现,更有助于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形象性、生动性,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知识性与思想性直观地展现出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7]16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传统文化在应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运用时有的问题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部分因素带来的影响。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值得重视的注意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精选

首先,引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大胆吸收西方文明中优秀的东西,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时代在进步,西方文明中的“糟粕”部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不要用前人的眼光去看待外来文化。[16]其次,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年龄和思维发展阶段)的素材,中学生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那些形象生动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所以,我们在选择时,所选取的内容要能一针见血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且具有启发性。这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内涵及其延伸内容,否则很难选择合适的素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7]84

(二)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时

积极引入传统文化进课堂有利有弊。首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既面向中学生传播了传统文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改变了思想政治课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便于学生记忆课程内容。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引入传统文化,盲目地添加传统文化进课堂,增加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负担,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注意应用传统文化的时机。适时应用,让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程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教育的适当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7]84

(三)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度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往往容易造成舍本逐末的现象,由于教师在备课环节关注的重点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重点的备课内容在教学实践环节就会演变成重点的教学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等同于借助课堂教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材外的拓展内容,点到即止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能主动掌握课程的进度,需要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心理及课堂会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判,做出相应的心理预设。应用传统文化可以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18]

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