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7:37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1

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2

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作为初中毕业生的你是否有想过自己得到了些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毕业生学生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初中毕业生学生自我评价范文一:伴随着21世纪的脚步,我即将走完多彩的初中三年。在这三年中,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忠心拥护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平时关心国家大事,总是尽力去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我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平时勤俭朴素,谦虚谨慎,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爱护公物,而且作风正派,是非观念强,道德品质优良,行为文明,作为班级的一分子,我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踊跃参加班级的黑板报出版工作,当我们班的板报获年段第一名时,我心里无比自豪。

我学习自觉、认真,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善于质疑、析疑、解疑,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初中三年间,我在学习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各科成绩优秀,并在省第六届生物竞赛中获得厦门赛区二等奖。

我热爱体育,在平时更是注重锻炼身体,体锻达标。我的兴趣广泛,总是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曾获年段五、六班主持人对抗赛三等奖,以及年段硬笔书法比赛优秀奖。我喜欢绘画,常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绘画,并多次为班级板报绘制刊头。我热爱劳动,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卫生工作,不怕脏,不怕累。

但我在学习方面时间抓得还不够紧,我将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改正缺点,发扬优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更好地报效祖国。

初中毕业生学生自我评价范文二:光阴似箭,初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回首三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即将面临初考的选拔,我首先感谢培养我的学校、社会及养育我的父母。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为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学习。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初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初中三年均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并在同学中树立较初威信。我严于律己,进取心强,报名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努力提初思想觉悟,向党组织靠拢。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多次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具有乐于助人的品德。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初中三年均被评为校三好生,并于初二年被评为市级三好生。

学习成绩优异,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能融会贯通,发挥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多次取得文科一、二名的好成绩,并参加数学、英语、生物竞赛班,努力为校争光。荣获省第六届中学生生物竞赛厦门赛区三等奖,在初三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中获福建省三等奖,全国优胜奖。

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秀,体锻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尤其喜欢唱歌和绘画,曾在年段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中获奖。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经过三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初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向祖国汇报。

初中毕业生学生自我评价范文三:转眼之间,我将告别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觉得紧张、充实,令人难忘。

我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力求上进,参加了青年党校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觉悟逐步提初。生活简朴,是非分明,谦虚诚实。在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化学科代表工作认真负责,能替同学排忧解难。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为此,我在初二、初三年两度被评为校级三好生。

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好问,有较强的钻研精神。思维较严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不断总结和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常与老师和同学探讨问题。学习成绩优秀,理科成绩较突出,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中组)中获福建赛区省三等奖和厦门赛区市一等奖,为学校、为班级争光。课余,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成绩达标。兴趣广泛,爱好问题活动,曾获得第38届校运会男子3000米第三名;39届校运会男子1500米第五名,男子3000米第二名;第40届校运会男子1500米第六名,男子3000米第二名,为班级争光。

但由于晚上学习较迟睡,早晨上课有时迟到。我将不断总经验教训,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热血与青春!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3

在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意志力还不是很强,自律性比较差,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单调的环境下度过的,所以初中生的心理因素就影响到了初中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老师应该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状况,分析其心理状况的成因,这是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基础。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阶段,德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所以要根据初中生的具体情况去因材施教,既要分析初中生心理存在的共性,又要了解初中生个性的差异。在日常的工作中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德育,可以事半功倍。

1.成人意识在不断地增强

很多初中生不愿意家长或者班主任老师把他们当成小孩,在与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关系就显得比较紧张,他们喜欢在各种场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希望意见会被采纳。

2.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初中生希望在学校的教育中,可以学习到一些比较深刻的科学知识,希望可以理解较深的理论问题,但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不全面、不深刻、不彻底的,喜欢对周围的事物“刨根问底”,却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他们往往只是根据表面的一点现象就得出结论,喜欢强词夺理,和老师对着干。

3.情绪容易波动

初中生一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思维具有片面性,往往看不清事物的真实现象和本质,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也会随着现象的变化而变化。初中生容易为一些小事高兴得得意忘形,也容易因为小事感到非常痛苦,他们对待朋友真诚,重视友情,但是对于父母、老师的教导往往不放在心上。

4.存在叛逆心理

很多初中生喜欢在课堂上说一些搞笑的语言,做一些搞笑的动作,引发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扰乱了课堂的正常秩序,还引以为傲;还有些初中生漠视班集体的纪律,玩世不恭,我行我素。

二、用德育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1.充分信任尊重

在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基础之上,再去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才会被初中生接受,让初中生自觉、自愿地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在日常的初中生教育的工作中,应尽量避免用那些不恰当、不分场合、没有分寸、刺伤初中生自尊心的话语,这些话语会让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一种隔阂。班主任老师的德育就是要帮助初中生树立自信心,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良好的沟通就是建立在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你信任他、尊重他、任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就是调动初中生积极性的最好手段。

2.耐心说服教育

对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是一个传递思想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正确区分说服教育和批评之间的关系。在班主任进行说服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坚持以表扬为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去批评。班主任应当不断地调整日常行为的规范,提高初中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建立健全良好的育人机制和环境氛围。

3.开展集体活动

一个优秀的集体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发挥自己优点和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这就要求初中生充分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这对初中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应定期开展适合学生兴趣和特长的一些集体活动,如组织开展友谊赛、文艺演出、趣味问答等活动,使初中生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4.正面循序诱导

道德认知是个人对社会关系、道德关系的一种认识。初中班主任老师需要不断地正面诱导,但并不是进行简单的说教和灌输,正面的循序诱导就是启发和引导,事实依据的引用需要准确、充分、有力,道理要透彻、明白,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内心冲突,激发他们改正错误的欲望。有些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会用生动的事例巧妙地引出一些深刻的道理,让初中生受到启发,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思维,形成正确的动机。

5.提高心理素质

初中生的行为会受到性格、年龄、事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所以其行动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应在全面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矫正方法。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就要指引他们多参加集体的活动,既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之中去消耗他们过剩的精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于内向的初中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与他们做朋友,继续去施加教育影响。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之中心理多变的一个时期,班主任需要在初中阶段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6.挫折心理教育

当初中生的心理愿望得不到实现时,其内心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挫折就会产生。很多初中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很多负面的情绪表现出来,如失望、压抑、沮丧、忧郁等,学习成绩就会跟着下降。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之中,作为初中生要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作为班主任老师也需要做好挫折教育的工作,让初中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之中,需要保持一种自信和乐观的人生态度,需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多变的未来环境。

7.培养宽容理解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4

一、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在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后,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需要承担的学习、生活压力随之增加,若不具备较强的自信心,就难以应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挑战、准确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不论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个人潜能,都将无法得到理想的提升。一直以来,初中生都处于自信心严重缺乏的状态,即使遇到了较好的机遇,也经常犹豫不决、羞于表现,最终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会。通过对某校初中生的调查得知,该校初中生有一半以上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且在其他方面也不突出,这类学生在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时也不愿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根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还有1/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差,极度缺乏自信心,也有3/4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羞于表现自己,并存在一定的应付教师、家长的心理。因此,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并教授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通过训练及认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完成项目练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而这种愉悦可进一步转化为自信。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安排能让学生获得愉悦感的体育活动内容,并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录像或照片来为学生展现不同时期的竞技水平,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培养自信心,提升生活适应能力。

二、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直以来,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在具备竞争意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及优良的合作意识。初中生不论是生活范围还是人际交往范围都相对狭窄,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处于弱势,往往难以为自己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为其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而对于通常都以群体练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初中体育教学来讲,体育课堂是培养、发展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场所,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任务。

三、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作为初中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完成繁重学业、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关键条件,学生的意志品质主要涉及坚持性、自制性与决断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初中经常会表现出坚强意志品质缺乏,对家长、教师过渡依赖,在学习中只要遇到挫折就不愿意坚持,甚至就此放弃学业等,而作为国家的希望,初中生的意志品质对国家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对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其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强调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在运动中通过不断坚持、努力来达成目标,进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对其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授课中,体育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来对运动难度做出恰当调整,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通过不同难度的训练后,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并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注重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培养

一、引言

初中生处于身体发育、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期,在校期间开展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为初中生身体良好发育、心理素质良好锻造提供坚实的基石。科学表明,适当适度的体育活动能够使得压抑的心理得到有效的释放,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团结同伴、尊重观众,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二、目前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初中住校管理较常见,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形成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模式,单调、刻板,容易让学生产生苦闷、焦虑的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心理迅速发展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是对于复杂的问题与事情缺乏心理准备,容易气馁,情绪低落,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偏多,导致学生自私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缺乏包容意识,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缺乏意志、毅力。

三、体育教学活动对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沟通、交流提升学生自信心

体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迎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充分自由释放自己,让压力靠边。教师可以通过阶段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慢慢从简单动作着手,再到复杂动作,再适当开展竞争对抗比赛,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找到自信。

(二)能够预防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活动打破了学生整天上文化课程的程序,能够让学生远离枯燥无味的文化课程学习,思路得到更新,思维得到转变,学生也可以从体育活动中得到快乐,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学习文化课程。大量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够有利于心理疾病的调节育治疗。

(三)促进学生智力发育

适度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室外获得新鲜的、充足的氧气,这也是大脑发育所需要的有利因素。体育活动增强了体魄,良好的体魄是大脑灵活运转的物质基础,促进智力发育。(四)提升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项目是需要团队意识,比如篮球、足球、排球项目等,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性思维、以自我为中心现象严重,那么通过这类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及学会到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深刻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观念。

(五)有利于健全学生心理品质

参与体育教学及活动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交流更加亲近,有利消除隔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摆脱消极情绪、减轻心理障碍,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打断不良人际关系与自闭人格的恶性循环。

四、措施

(一)通过异性搭配联系法

通过日常经验能够发现人在异性面前或多或少会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很多平时不敢做或懒得做的事情也能够积极去做。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施展异性搭配,比如在篮球对抗中,组织异性混合队进行对抗,这样不仅能够积极的展示学生的表现能力,也可以增强合作与协调精神,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

(二)因材施教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以及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锻炼。

(三)利用挫折法培养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面对失败、应对挫折走向成功的保障。“温室效应下”培养的人才,对于环境应变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的给他们出“难题”,设“障碍”,树“对手”。其中批评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方法,在他们心理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经历一些挫折,使他们能够看清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坎坷和困难。

(四)安排科学的运动负荷

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精神状况来安排适当强度的运动。

参考文献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初中品德与公民基本学力要求;公民课程标准:德育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其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辟了澳门教育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在德育课程方面,澳门非高等教育从小学阶段就设有品德与公民科目。2006年通过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强调:初中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自尊感,使其乐观进取,关心他人及澳门和国家的发展,热心参与社会,关注生态环境”。2010年,澳门教育暨青年局修订的《正规教育课程框架》也明确提出初中阶段要设立品德与公民科目,并且教学活动时间应不少于8240分钟。相对来说,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的《初中品德与公民基本学力要求》(初稿)是一部类似课程标准的文件,为澳门青少年初中阶段的品德与公民教育提供了指导和内容标准。

一、体系构成

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基本学力要求》(初稿)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三部分构成。课程理念主要遵循三个向度,即以学生逐渐扩展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价值引导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为方式,以学生公民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为目标。课程目标以学生德性的提升和国际视野的扩展为核心,进而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并在增强对家庭和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成长为富有责任感的全球公民。课程内容共分成四个条目,即从自我发展、群体生活、社会参与、国际视野四个相互联系的维度来提高学生的德性和公民素质。总体来说,该课程标准体系是在适应初中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融合个体发展、道德成长、心理健康、公民生活、全球视野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旨在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公民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一)课程理念

1.以学生逐渐扩展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在于其生活性。众所周知,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是通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悟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及向成人过渡的过程中,生活的范围、内涵和需要处理的关系日益扩展和丰富,有效的品德与公民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解决其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负责任意识、是非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过有意义的生活。

2.以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为方式

品德与公民素养是外在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品性的结果,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课程强调正面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又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和反思,把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的自主实践联系起来,通过道德实践促进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的发展。

3.以学生公民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为目标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以及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为此,澳门初中阶段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积极参与复杂的社会生活,关心澳门本地的建设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同时,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性的问题,逐步拓展其国际视野,树立“地球村”和“地球公民”的观念,已经成为品德与公民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是澳门学校教育一直关注的。

(二)课程目标

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克服困难与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以及自尊、自主、自律、诚实、守信、尊重、宽容、理性、合作、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良好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及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增进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爱国爱澳的情怀,初步养成关心澳门的发展及亲近社会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人权、公正等公民价值观念,以及批判思考、理性决断和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提高公民素养;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和不同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开放包容的态度,增强国际视野,初步养成“地球公民”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

1.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教育是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生命关怀与健康生活、人生规划四部分。具体而言,自我认识教育要求学生能了解及检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能了解自己的能力,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并对自我形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了解青春期发展的特点,并悦纳自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能了解自己对异性和同性的看法,正确认识与异性同学及朋友之间的情感和友谊,并恰当处理和他人的性别关系;了解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正负面影响,能基本理性地对待偶像等。自我管理教育要求学生能了解及调控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冲动,初步分析和处理自己的感情世界;能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具备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具备理性解决人际冲突的基本能力;能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负责任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有效地管理个人时间;具备理性消费的态度和初步的理财能力等。生命关怀与健康生活教育要求学生能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能正确地对待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能了解、酗酒、吸烟、色情文化的危害,并懂得拒绝它们;能了解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并拒绝参与;能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和传播途径,并懂得恰当地对待艾滋病人等。人生规划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学习规划自己的生活,并能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能了解影响达成个人目标和计划的各种相关因素;能反思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和生活方式,并愿意尽力进行改善;能了解影响自己升学及职业取向的相关因素,关注自己的未来发展等。

2.群体生活

群体生活教育是品德与公民素养教育的另一项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群体交往三部分内容。其中,家庭生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父母及长辈为抚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了解自身对家庭的义务,并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及长辈;能努力与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掌握处理家庭矛盾的简单方法;知道家庭的功能及建立美满家庭所需的必备元素,对家庭有归属感;能了解婚姻的意义和责任以及婚姻制度的重要性等。学校生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组织架构,了解教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并懂得尊重他们,乐于与他们沟通;能理解校规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校规及维护学校的秩序;能理解建立和谐校园的要素,并为促进和谐校园而努力;乐于参与班级和学校建设方面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群体交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选择朋友,并拒绝朋友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要求;能欣赏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懂得互相尊重;懂得友谊的价值,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能与人为善,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做有诚信的人;能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恰当对待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能同情弱小,有正义感,并抵制歧视、欺凌、暴力等伤害他人的行为;能接纳别人的意见,懂得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等。

3.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教育主要包括公民生活与国家认同、政府职能与社会运作、民间参与和社会活动、民族认同与多元共生四部分内容,是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澳门的特殊历史,维持和强化每一个社会个体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于澳门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公民生活与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澳门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和意义,并认识中国的政治体制;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内容、意义和作用;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遇到的困难;了解澳门和中国内地相互依存的关系等。政府职能与社会运作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大致了解澳门行政、立法、司法系统各自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行政长官、行政会、立法会的产生办法;了解澳门的选举制度,并理解公民投票权及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认识澳门政府主要部门的架构及职能,并懂得向相关部门咨询、反映诉求及意见;了解法律的意义,并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懂得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自觉遵守澳门的法律及公共秩序等。民间参与和社会活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关心社区建设及环境改善,主动参与社会公益及慈善活动;初步认识澳门的社会支援网络和社会保障机制,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主动扶助弱小;关心澳门和全国的时事和发展,并基本能理性地就公共问题进行讨论;认识新闻自由的重要性,并了解传媒报道的社会责任和应有的职业操守等。民族认同与多元共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色;能够与不同国籍、种族、信仰和文化的人士融洽相处,互相尊重;了解澳门社会文化多元共生的特点和重要性,并愿意为澳门多元化的持续发展而努力;了解澳门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及其相关文化背景,并懂得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等。

4.国际视野

“全球化是以某种价值为指向的社会历史过程”,国际视野教育是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的延伸性内容,旨在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地球公民”的意识,主要包括科技与环境伦理、全球联系和人类共同价值、国际合作与世界和平发展、澳门与世界等内容。科技与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并明白监管科技应用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科技的发展对全球化的影响,遵守网络媒体使用的基本规范;关心全球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共同福祉的影响等。全球联系和人类共同价值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会经济、政治及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并初步理解“地球村”的概念;关心全球面临的环保、饥饿、犯罪、疾病、经贸与科技研究等重要课题;认识平等、互信、互助和彼此尊重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人权和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等。国际合作与世界和平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作用;初步认识主要国际公约的内容与价值;了解国际冲突的原因,并认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纷争;了解战争对个人、社会、国家及世界所带来的危害,理解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了解全球贫富悬殊的状况,并懂得关心贫困地区人民的需要等。澳门与世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关心重要的国际事件,能从日常生活中体会澳门社会的发展,并了解澳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双向影响;初步认识澳门迈向国际化城市所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了解设在澳门的国际组织以及澳门参加的主要国际组织等。

三、主要特点

(一)课程广度方面

课程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范围和领域的广泛程度,一般包括知识点数量、学科或知识交叉程度以及知识背景等因素。从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课程标准来看,其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较为广阔。首先,知识点数量较多,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课程内容包括自我发展、群体生活、社会参与和国际视野四个条目,而四个条目下又有15个小条目、96个知识点(见表1);其次,学科或知识交叉程度较深,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内容比较宽泛,这就注定了其复杂的学科或知识交叉性,可以说,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课程内容或多或少的“交叉”了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再次,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课程关联的知识背景较为繁多,其实这也是与学科或知识交叉程度紧密相连的,有一种正相关的趋势,也就是说,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所涉及的知识背景是建立在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的,加之现代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变,品德与公民课程的知识背景变得繁多不一。

(二)课程深度方面

一般来说,课程深度泛指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程度以及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维深度。考虑到操作的可行性,人们通常将课程深度看作对课程的认知要求水平的量化,最著名的当属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的认知水平分类表,即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识(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六个层次。为此,根据布鲁姆提出的“动词目标层次”匹配,统计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课程内容标准四个条目的认知水平要求,我们发现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非常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表2可以获知,认知水平属于应用层次的知识点有34个,占所有知识点的35.4%,其次分别为评价、理解、分析、综合、知识。不难理解,澳门在小学阶段已经开设品德与公民科目的基础上,对初中生品德与公民素质认知水平的要求已从知识层级逐渐提升至应用层级,甚至是分析和评价层级。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影响十分突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主,获得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具有十分突出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业压力,营造更为轻松、欢快的娱乐氛围。兴趣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迎合素质教育需求,对于学生体育素养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加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运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教育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

初中时期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体育教学对于二者的发展都具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兴趣教学法是围绕学生的兴趣来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对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课程的训练模式,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引导,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教学活动灵活的展现出来,让学生从不愿参与、被动参与逐渐改变为主动参与、勇于挑战。譬如,对世界体育项目进行观看分析,再进行全班的训练比赛,改变以往沉默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集体项目的乐趣所在,培养其乐于助人、团结等的良好品质。

(二)激活学生的体育兴趣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围绕热点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展示,也就能够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个性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进行更具有目的性的引导,从而挖掘出学生的体育兴趣点。譬如,在上跳跃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训练,最后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方法分析

面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运用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教学思想的转变与教学方法的改变已经成为当代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下面,就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加强兴趣小组的组建

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成不同的体育学习小组。在各个小组当中,学生具有同样的学习兴趣与体育学习爱好,让学生自由进行小组的结合,可以将兴趣作为推动体育学习的重要动力,使学生共同进步。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爱好得到满足,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更可以将一些与体育相关的艺术项目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比如说街舞和打篮球同时进行,预备人员可以进行观看,哪组对观众的吸引力比较强,进而提升在场竞技的学生运动热情。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之上,作为观众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满足,还可以找到具有相同兴趣的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可以大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成效。还可以提高w校团结友爱的氛围,即使在进行其它学科的学习时,也能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丰富体育游戏教学活动

初中体育学习中,将游戏与教学进行整合,是学生最为期待的一种初中体育学习方式。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将游戏与体育学习进行整合,可以改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使那些平时不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的学生自主融入到体育课堂当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较多,可以利用正确的组合来使之形成多种多样的,具有娱乐性的游戏。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提出的一个教育理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之前,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两个游戏,让学生进行举手表决,坚持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进行游戏的确定,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游戏当中。比如:老师可以利用轻物投掷游戏来打破学生传统的体育学习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纸飞机以及羽毛球作为投掷物,看谁投得准。这样的游戏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生活,更可以调动学生的脑筋,思考怎样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让学生玩一些丢手绢与捉瞎子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反应能力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不仅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还可以建立学生正确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

(三)利用情境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8

【2017年初中毕业生自我评价300字一】紧张有序的初中生活即将与我告别。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曾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正确的立场,热爱祖国,热爱党,认真学习并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要求进步,思想觉悟初,爱憎分明,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捐款救灾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文明市民。

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专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重理解和掌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自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进一步提初。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还利用假期参加电脑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初三年被评为校级三好生。

生活上,我拥有严谨认真的作风,为人朴实真诚,勤俭节约,生活独立性较强。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班级交给的任务都能认真及时完成。

我的兴趣广泛,爱好体育、绘画等,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初中三年生活有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有时学习时间抓不紧,各科学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因此,我将加倍努力,不断改正缺点,挖掘潜力,以开拓进取、热情务实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2017年初中毕业生自我评价300字二】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初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我严于律己,报名参加团章学习小组,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学习成绩一般,从不气馁,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

在学习上,我学到了以前很多不懂的知识,这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教育,但这也与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重视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经过三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初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向祖国汇报。

【2017年初中毕业生自我评价300字三】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让人生充满了希望,充满了阳光。

【2017年初中毕业生自我评价300字四】本人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刻苦努力,知进取,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学习是一件追求完美的事情,因此我及时弥补不懂不会的漏洞,在学习上做一个完人,不会让问题周而复始的叠加,从而造成人生的败笔和遗憾,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寻求新的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9

一、青少年的品德学习特点是初中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在制约因素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开始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个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特殊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急剧的变化,而面对这些变化及因变化所带来的压力,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无所适从。许多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品德学习的特点进行探讨。

致力于儿童发展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先驱斯坦利?霍尔将青春期定义为“情感骚动的心理风暴与压力并存的一个时期”[3],并从学术角度对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青春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呈现跳跃性的发展态势,他们对单调和常规难以容忍,情绪易躁动而且常常伴随叛逆行为,其行为和心理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处于辨别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能力都比较弱的时期,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内心认可的行为准则皆处于形成阶段,其品行容易被外界的各种诱惑因素所影响。

发展心理学发现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道德学习时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已开始形成,但是仍然比较脆弱;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渴望独立行动,但是他们的道德愿望与道德行动力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距离;他们更乐于也易于从亲身体验中形成思想意识,但是面对当前存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多元价值观,又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还有的研究者发现,初中低年级的青少年开始能判断出教师的道德指令可能存在缺陷,因而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盲目地崇拜权威者或把权威者的一言一行都作为自己的崇拜模仿对象[4]。正因为初中学生在道德学习时存在以上这些微妙而棘手的特点,所以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青少年容易产生不良品行甚至走上歧路的“分水岭”。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5]。我国教育社会学家吴康宁认为青少年形成、向往和加入同辈群体的原因是为满足其在学校和家庭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主要是对于平等的渴求。有研究表明,儿童已经开始对成人的规则与权威进行挑战和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这个“叛逆时代”,青少年这种挑战权威的社会本性在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趋同的同辈群体中得到了相互强化和相互支持。因此,初中学生同辈群体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与成人权威相抗衡和相抵触的色彩。在对青少年品德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可能超越教师和家长的影响,这已成为学校教育者进行价值观培育时碰到困难或遭遇失败的原因之一[6]。

二、对策探析

(一)“课程育人”应协调发展初中生的“知情意行”并尊重其主体性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关系,其中培育为“知”,是践行的基石,也是践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阶段强调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教育部的文件提出,在学生的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培育途径之一。但是如何融入?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持续灌输、反复宣传或者理论教学?这些宣传教育方式因其忽视被教育对象的感受和身心特点,与初中生的道德学习特征背道而驰,没有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不仅不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反而会令他们厌学反感。

基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在学习时难以容忍单调和常规的特点,初中学校教育者应根据德育的多端性和同性时原则,协调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初中各学科的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内容和特点从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不同侧重点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例如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可重点培育学生的“知”,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侧重围绕学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展开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规则法律入手,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的社会化和品德发展;语文学科重点培育学生的“情”,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主人公和优美的中华语言文字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和母语的“热爱之情”;历史学科重点培育学生的“意”,帮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明的历史价值,培养民族自豪感,进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中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的责任意识;音乐和美术学科及体育等学科主要培育初中生的“行”,其中美术音乐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艺术、感受艺术的美和内涵,懂得美的价值,养成健康的审美观,进而在生活中能够有审美、爱美、护美甚至创造美的行为;体育则可以通过团体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培育青少年迎难而上及拼搏进取的精神和行动的有效途径。

基于初中生在道德学习时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特点,教育者应改变传统的德育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摒弃灌输和说教的教育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点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教会学生判断是非对错、区分善恶美丑,在此基础上引导其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主要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寓教于乐、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视频讨论等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发挥初中生的道德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思辨探讨、逐渐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使其初步具备独立地对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的辨析和判断能力,形成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通过“课程育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眼、耳、脑、心。

(二)“实践育人”应创设条件使初中生成为道德实践和体验主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源泉及检验标准。教育部的文件提出了改进实践育人的要求。基于初中生乐于也易于从当前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中形成思想意识形态的特点,根据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引导初中生参加各种必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学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亲历亲验中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初中学校可以以社会实践体验为载体,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资源,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体验机会,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主动精神并真正地成为实践活动过程的主体,使中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初步认识和了解真实的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并且启发他们发现社会问题、初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技能。

道德体验,指道德感或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受到社会肯定或否定的经验[7]。为帮助和引导初中学生不仅成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且成为道德体验活动的主体,学校教育者可以组织开展诸如感恩诚信、节约环保和团结友善等系列道德体验行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善待他人和体贴父母的回馈感情,引导初中学生在这一系列道德体验行动中,体会到当一个人的行为合乎社会群体规范会时才会得到众人的认可和赞许,反之则会受到非议和指责,从而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其在这些与规范密切相关的经验中养成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个人行为。

为避免这些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学校应完善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例如:把校外活动内容纳入学校课程管理,建设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初中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中,等等。

(三)“管理育人”应重视对学生同辈群体的管理和引导

在初中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初中学生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部文件要求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育人”,必须把对学生同辈群体的管理和引导纳中其中。

由于初中生同辈群体是青少年在初中学校中基于相识或者相同的学习活动,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相似的生活经历等而自愿选择,自由结合的非正式群体,因此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常常有其成员共同认可的群体亚文化,如果该群体大部分成员认同消极消沉的违规型或反社会型亚文化,则该群体成员可能会产生越轨行为甚至是反社会行为。而且,在一个同辈群体内,往往存在一个“影响力中心”或“核心成员”,核心成员通常是群体成员模仿的对象,一旦该群体核心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言行偏离正确的轨道,基于群体内成员之间具有趋同性和模仿性的特征,群体中一些判断力、自控力和辨别能力还有待发展的初中学生就会受到核心成员的影响,其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可能会产生偏差。

由于青少年同辈群体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品德和价值观取向产生的巨大影响,青少年群体价值观是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一致或趋同至关重要,因此,初中学校教育者必须改变只重视学校中正式的团体如班级、正式社团和学生会等的教育活动,轻视学生自发选择组成的伙伴群体教育的传统观念。学校教育者应科学地看待同辈群体产生的原因、了解同辈群体的性质和类型,为避免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导向、凝聚和约束作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由于同辈群体存在于班级中,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要实现对同辈群体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初中学校的班主任是否参与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培训班主任,使其认识到管理教育本班同辈群体的重要性,并且在培训中着重传授和交流一些管理同辈群体的有效经验和策略,例如班主任应积极营造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级口号等,按照班级中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引导和组织学生建立各种兴趣小组,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和加入兴趣团队,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并适当地建立激励机制,使初中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精神和成就感,促进班级中的各类同辈群体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对于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核心成员,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同辈群体中的核心成员,重点给予关注,尤其是对思想意识、言行和价值观有偏差的群体核心成员,例如平时课间可以与他们多交流、谈心,在他们烦恼或困惑时关注、鼓励和帮助他们,对待他们的兴趣爱好,要尝试着包容、理解和尊重,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好核心成员的转化工作并将其逐步培养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促进群体成员在群内互动中认同同辈群体道德榜样,进而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促成群体价值取向的趋同并与核心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最终使学生同辈小群体真正融入学校、班级大集体中,实现“管理育人”。

初中生活心得体会篇10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是一个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在初中努力做的不足的文章,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整理了毕业生自我鉴定,有兴趣的来有阅读哦

表达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阅读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初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我严于律己,报名参加团章学习小组,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学习成绩一般,从不气馁,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

在学习上,我学到了以前很多不懂的知识,这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教育,但这也与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重视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经过三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初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向祖国汇报。

关于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三年初中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

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人生哲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通过初中的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初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我严于律己,报名参加团章学习小组,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学习成绩一般,从不气馁,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

在学习上,我学到了以前很多不懂的知识,这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教育,但这也与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重视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