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十篇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8:24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1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贯彻了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也可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运用法律保o自己。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提出了纲领性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这一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应运生,这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负责任的守法公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这是每一个教育人应当承担起的责任。中小学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理解道德与法律概念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内外一致的双重规范机制,缺一不可。道德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言行,并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并发挥作用。道德对人是一种“软约束”,法律对人是一种“硬约束”。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法律是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由此可见,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道德主“内”,法律主“外”;道德治“心”,法律治“身”;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与法律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社会规范,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刚柔相济,内外结合,共同制约和引导着人们的行为,调节着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良好的秩序。可以这样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有力武器。

二、理清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侧重培养有德性的人,更多的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强调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法治教育侧重于培养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具备法治精神的公民。法治教育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引导学生去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让学生从小懂得,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教育追求的是未来公民能够理性地、执着地探索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推动社会以法治的方式发展。

三、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

在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既要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又要加强中小学生对法律信仰的培植,帮助中小学生从小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既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取向与法治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道德化的法治教育和法治化的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它们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动态关系,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孔子就曾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以法律刑罚整顿、约束民众,虽然民众为了避免刑罚而服从,可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无法使他们在内心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不仅在内心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而且会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可见,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同样,我们也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撑下进行法治教育,才能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好地培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使他们自觉遵法和守法,凸显法律的权威性。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2

   1.社会与高校大环境背景下的因素

   社会中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尚未完善;社会上渗透着很多道德失范、道德人格扭曲的丑恶现象侵袭大学生的头脑。高校道德教育与政治高度的结合,被时事教育、政治教育所取代,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整日受日常繁杂事务束缚,以行政管理行为的道德教育情况较为普遍。

   2.家庭与自身视角下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道德文明教育的起点,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倍受宠爱与溺爱,对品德塑造甚少;大学生住校,远离父母,家庭教育在道德建设中基本脱节。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多元化、利益化的错误倾向,注重道德主义转向“实惠主义”;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脱节现象,道德实践能力较差。

   二、创新与完善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1.要充分体现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的传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伦理规范的国家,我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精髓应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墨家、道家伦理思想以及其他各派思想家提出的伦理规范和完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德育工作体系要继承并运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对心灵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仁义、忠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诠释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与社会公德责任,既能促使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途径。

   2.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虽然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尊重需要,因此本人认为道德并不从属于政治,高校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不能把大学生的道德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问题,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完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两课”学科体系,发挥思想道德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科学设置、认真实施,针对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道德热点与焦点丰富道德教学内容,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引起学生的兴致,体现德育课程意义,就能使思想道德教学效果要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稳步地向前发展。

   3.以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辅助思想道德建设

   在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融入心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作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防止心理问题的道德倾向化,创造适应社会实际的心理德育目标。法制教育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证,只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法制教育课程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才能使学生懂得道德既受法律的严格约束,又有法律的及时保护,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道德观念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加速发展。

   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依据,高校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塑造,而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荣辱观,“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从现实表现看,它很好地体现了高校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特点,对高校营造社会道德观、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可以不断牢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确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较好地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指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发展。

   5.全校共同营造、重视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环境

   高校应进一步增强全员德育意识,思想道德建设不只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在这个体系中,学校从事行政与教学的每一位领导与老师都应在课堂与生活中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全校上下要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将道德教育转化为规章制度,通过严肃校风校纪,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学生自律作用,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营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气息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如果说理论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那么实践教育则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可靠保证,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统一,创新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重视社会化实践的道德功能建设;多方面提供有利于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亲身实践体验的一切条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发展。

   6.政工队伍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线工作者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完成高校培养人才任务,实现德育培养目标的一支重要队伍。德育的教师队伍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理论,政工队伍则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常规管理中从学生中身边的小事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生的品德是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最直接和最泛的渠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策略的具体实施者;政工队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决定“隐性课程”的效果,这就要求德育的一线工作者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讲究师德,政工队伍的道德情操高尚、正直无私,无需歌功颂德,自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他们在道德上效仿的楷模。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3

〔论文摘要〕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实行以德治校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运作、整体建设。

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所谓以德治校,就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来全面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在学校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以德治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实行以德治校,就是要在素质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加大德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于女子高校来说,还应该进行“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的教育。从我国统计人口情况来看,我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一半为女性,而一个民族,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本是要做到女性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妇女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以德治校,培养更多的适应当代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女性人才,是新世纪女校面临的首要任务。

以德治校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完成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具有特殊作用。

以德治校的提出与加强,不仅是学校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内在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青年学生中不少人缺乏对我国历史和现状的全面了解,缺少艰苦环境和艰苦生活的磨练,在社会处于重大的变革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思潮的影响,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不注意防止和纠正这些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就会影响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在学校实行以德治校,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符合教学本质和规律,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推进素质教学,培养德才兼备优秀女性人才的重要思想和措施。

以德治校涉及到思想观念的转变,组织领导、德治内容、活动载体、检查评估和保障机制等各方面因素的整合建设与管理,是学校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运作、整体建设。

1.树立以德治校的思想观念。这是实行以德治校的思想保证。要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以德治校的重大意义,形成事事处处都关乎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共识。我院自1987年建院以来,逐步建立起包括院领导、系主任、教师、行政管理干部、后勤职工在内的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劳动育人等全方位育人工作模式,常年坚持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p昌响“三育人”的主旋律,从而形成了一个涵盖全校各部门各层面的宏大的德育工作网络。

2.确立以德治校的领导体制。这是实行以德治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以德治校的决策与实施涉及学校的人、财、物的统一调动和管理,必须列人学校党委的议事日程,实行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青妇等有关部门配合抓,院、系、班层层落实。学校领导组织体系主要负责学校德育改革、发展规划及德育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总结、表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德治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转贴于

3.建立以德治校的内容体系。以德治校,应先行治德,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构建学校道德规范体系。一是通盘考虑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同时结合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增加女性“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教育,坚持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结合,坚持分层次,分系列,向综合运作要整体效益。二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变为全院师生行动准则。三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学校道德规范细则,包括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学生道德等方面的规定。

4.构建以德治校的活动体系。德育活动就是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开展具体有效的活动。德育活动是实行以德治校的重要的有效载体。德育活动的过程,既是抵制批判腐朽道德思想,实行德治的过程,也是师生、学生之间与德育目标要求和目标到达度之间的关系调整、内化、提高的实践过程。构建德育活动体系,既有各项活动连续的整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又有每项活动目的、内容、方法与条件等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学校德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很重要。我院德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思想品德政治理论课及学科课外德育活动;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专题德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各种各样的事件等教育活动;根据政治教育需要开展的社会调查以及深人工厂、农村的德育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美化、文化、亮化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繁荣了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体现了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

5.构建以德治校的保障机制体系。建设德育机制是实行德治的重要保障,包括导向机制、宣誓机制、奖惩机制、自我养成机制、督评机制等等。

导向机制。追求崇高、向往幸福、仰慕伟大,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倾向与远大理想。建立导向机制,重点要抓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既传业又授道。要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根据学生仰慕高尚的心理倾向,制定远大的、高尚的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道德目标与规范,要激励先进,注意运用那些道德楷模、英雄志士的崇高理想、高尚道德和奉献精神去鼓舞、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

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道德诚信的实践。对待诚信守信的态度以及诚信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道德水准高低的标志。借鉴古往今来的经验,实行德治,应建立宣誓机制,即通过一定的形式,让每一个人发誓、宣誓。切实做到不说谎,不蒙骗,不造假,言行一致,言而有信。

自我养成机制。这是实行德治、实现德育内化的重要机制。自我养成,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建立自我养成机制,关键在于把道德养成作为追求道德圆满的内在理念,作为道德自我完善的内在目标,作为高尚道德人格建构的内在情惊。

6.构建以德治校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实行德治,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素质的有效机制,以德治校的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校的目标与目标评价体系,干部与教师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品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学生守则),有了道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就可依据评价标准评判检查自己达成目标的程度,从而推进道德素质提高。关于道德评价测量方法,应根据评价目的与对象的特点及道德发展的需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7.建设以德治校的教学队伍体系。学校能否坚持以德治校,实行德治与法治并举,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获得总体实效,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坚定、爱岗敬业、知识渊博、品格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这是育人的根本,要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用领导干部的高尚道德素质去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用教师高尚的道德素质去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发挥好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应体现德治思想,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就要做到德治与法治并举。

1.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综合改革。实行以德治校是学校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定位、德治理念、德治内容、道德规范、德育制度、德育方法等等因素,对这些因素的陈旧观念及传统做法不进行清理、改革与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德治。所以,实行以德治校应以转变道德观念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德治为内容,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综合的系统的改革。

2.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德治与法治结合。实行以德治校,学校应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整个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法制化,再完善、完备的法律也是由人去制定、去执行、去遵守的,如果守法、执法的人不具备相当的道德水准、道德觉悟和道德自觉性,那么,执法、守法、用法就会大打折扣,况且道德所调整的行为规范远远超出法律所调整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在重视以德治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来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增加凝聚力和亲合力。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德育”;实施

“大德育”观念是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对于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树立和实施“大德育”观念,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对象的一般,又应重视教育对象的重点

理论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仅指受教育者。而青少年和领导干部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从“大德育”的观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教育对象的一般,即关注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同时也要突出重点。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社会的所有成员。重视对社会成员的品德教育,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所持的一个重要观点。我国古代的孔子非常重视德育,明确提出德育是治国安邦的措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教育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在我国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所办的学校中,“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蔡元培在“临时教育会议”演说中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认为“五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美国教育家杜威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他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可见,培养社会成员的良好的道德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一个重要社会发展目标。

在实践上,建国以来我们党一直重视对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问题上,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多次强调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他所做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都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2001年10月出台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被作为全体公民应遵循的道德要求被提了出来,成为指导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十分关注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都深刻体现了这一理念。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十分关注青少年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由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青少年来讲,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思想政治变化迅速,容易受到不良错误思想的影响,需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培养。而他们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实现,应此,我们应站在历史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诸方面力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方面,国外也有不少好的经验。比如在美国,高校对思想政治课就十分重视。近20年来,商科一直是美国大学里的一门热门学科。商学院颁授的学位差不多占全美学士及硕士学位总数的1/4,作为一个如此热门的专业,商学院在教学及管理上都非常及时地反映着市场的变化。它对社会和商界的新要求所做的最积极的回应之一就是普遍开设必修的道德课。这一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一度担任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沙德,1998年从自己的财产中捐出3000万美元给哈佛大学商学院,研究如何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整个课程。这一措施的核心思想是要商科学生把眼光放得远大一些。斯坦福大学的柯克·汉森教授说:我们必须权衡我们的决策对各方面得失的影响。不道德行为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商业管理人员不了解他们本身所处的环境。新课程的目标是迫使学生讨论一项行动的所有后果,看清它对世界全局的影响。社会学家阿未蒂·埃齐奥尼要求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生辩论两个题目:一是利用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广告以制造人为的需求是否符合道德;二是高级经理人员将政治捐款倾注于当选者以扩大其公司的影响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可见,全社会都要关注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因为,只有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社会的未来。

就领导干部来讲,他们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现代化建设的许多具体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思想政治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风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新的考验,而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也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社会的思想政治建设,首先应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广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工作,规范行为,严于律己,做好人民公仆。

二、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内容的广博性,又应重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不加区分,在学校中则将德育课教学等同于德育,从而窄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涉及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等诸多领域的一项社会活动,是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等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人的其他素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能单纯地就思想政治教育论思想政治教育,而应将其和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由此,从“大德育”的观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在确立教育内容的时候,应避免以往那种单纯的道德说教,而是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西方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反映当代社会与科学发展的新知识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又有其特定的内容。从根本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具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内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着眼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他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在我国,这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观上的具体展开,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教育。三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这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建设广泛性与现实性的体现。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就体现在要立足于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针对地进行“三观”、“三德”、“三个主义”的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又应重视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已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层次性、多样性。就其实施来讲,就有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要运用的基本方法;一般情况下运用的一般方法;特殊情况下运用的特殊方法;复杂情况下运用的综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具体的不同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这包括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和批评于自我批评的方法。理论教育法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行教育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通常的理论教育方法有讲授讲解、理论学习与研讨、宣传教育等。实践教育法是指通过组织人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而提高思想觉悟的方法。因为人们思想的形成、发展、检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所以实践方法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实践方法通常通过劳动教育、社会考察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所谓批评是指对他人或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明并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克服意见。所谓自我批评是指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进行公开的剖析和检查。可见,这二者的主体是不同的,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超级秘书网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5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央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针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性文件,总体上看大致可分为探索和发展完善两个阶段。

(一)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探索阶段(1980年—1993年)

1980年4月,教育部、联合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院校必须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的关系,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当时的道德教育局限性强,视野相对狭小,而法制教育更是无从谈起。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指出:“学校是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阵地,大学、中学、小学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设置法制教育的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且把法制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该文件明确要求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尚属首次。但是,决议并没有提出如何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和措施。1986年9月,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法制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1987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高校设置5门思想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前两门为必修课,后3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1992年9月和1993年6月,国家教委思政司组织召开了两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会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思想品德修养”、“人生哲理”整合为一门“思想道德修养”。此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逐步由5门演变为3门,课程体系也开始逐渐走向规范化。

(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发展完善阶段(1994年至今)

1994年8月,为尽快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1995年底,国家教委等3部门联合《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法制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中,要与全民普法教育结合起来,着眼于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培训。”采用文件形式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进行强调,说明国家对这两种教育的性质、定位和联系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1998年,教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了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通盘考虑,统一规划设计,要求思想品德课应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02年,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2005年,、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意见实施方案,要求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把思政必修课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至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合二为一,承担起了新的教育职责和历史使命。从上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政策发展轨迹来看,二者都是伴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一路发展而来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的需要,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影响很大。可以说,不管是道德教育,还是法制教育,均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差异与和谐: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目标定位

(一)对道德与法律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

道德和法律属于上层建筑,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及人们行为规范的手段。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者自产生之日起就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道德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观念及行为准则。“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价值观中,法律和道德拥有共同的基础。对法律来说,具有社会约束力的道德即使不是充分条件,也是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不仅如此,道德还是法的目标,法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服务,法应当以国家强制来实现作为道德基础的核心价值,或者保护它不受侵害。”[1]法律是基本的道德,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道德则是不成文的法律。如果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律就会形同虚设;而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道德也会苍白无力。道德收敛我们的激情、欲望和习惯,使我们服从法律;法律则维护社会的正义、秩序,解决社会矛盾与对抗,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用无形的束缚帮助人们提高道德标准。尽管法律和道德有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性质不同,且受历史的、阶级的以及经济文化、民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两种规范仍然存在着种种差别、矛盾乃至冲突。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的触角不可能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大量的社会生活领域,法律并不加以干涉,而是让渡于道德。法律以权利义务的机制安排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则宣扬责任和友爱促进人际和谐;法律以他律的方式关注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对人的内心思想却束手无策,道德则以自律的方式审视和约束人的内心活动,依靠社会舆论和宣传教育来实施;法律具有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则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习惯和社会舆论中。法律和道德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维护国家安定、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所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一样,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之间尽管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别,但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的动态关系。然而,在两者的目标定位上,学界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着不同认识。有研究者认为,“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还将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制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教育,如果完全按照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目的内容等牵强附会地冠之以法制教育,其结果只能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误入歧途。”[2]还有研究者认为,“法制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二者在作用机制、形式、效果、范围诸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不必然导出法制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或德育必须包涵法制教育的结论;二者的区别远大于联系……人为地放大法制教育的内涵进而以此取替道德教育,必然会使德育难负其重,导致德育边界突破,概念泛化,无所不包,从而使德育沦为一种大杂烩。”[3]

因此,有研究者主张,法制教育需要一个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制度来进行,其与道德教育应该并行不悖,互不干扰。上述观点多半是混淆了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的概念。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可以视为一种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法治社会需要的,具有系统法律知识、高尚职业道德、严谨法律思维和专业法律技能的专门法律人才,而法制教育的目标则与前二者截然不同。“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根本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4]教育部、司法部等联合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法律的优良品质所产生的强大内在影响力使法律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添加了法制教育的元素之后,可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治化和随意化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中国的法制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这是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属性和特色决定了法制教育不会也不应追求法学概念的精细化、法律知识的全面性和法学体系的完整性。与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相比,法制教育更像是一种启蒙教育,它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狭隘地以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的视野和思维来考量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这种结论就难免偏颇。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趋同性。从当前和微观来看,二者的价值目标主要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长远和宏观来看,两者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通常意义上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活动、能力、个性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充分与和谐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重新获得高度关注,乃是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摆脱单向度社会的束缚和羁绊,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个人价值。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是一种恰当的、合理的、科学的选择和定位,是对时代诉求和教育目标的积极呼应与准确契合。

三、互动与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发展路径

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国家重视德育工作的领导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促进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而我国长期以来对道德教育重视有加,对法制教育认识却有偏差,以至于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发展不均衡。“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表现为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后果是‘站得高、行得低,说得多、做得少,口气大、效果小’。”[5]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必须同等重视,平均用力,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和无缝衔接,而不应重德轻法,厚此薄彼。在发展路径上,应当以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和认知规律为逻辑起点,以民主法治和人本主义为教育原则,以发挥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优势为结合点,以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为着力点,使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得到充分实现。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法治教育道德教育整合基本原则

从2009年秋季入学开始实施的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不仅涵盖了所有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德育课程,而且包含了五年制高职大部分德育课程,并深刻影响着独立高职高专“05方案”的德育课程。这次职校德育课程改革中开设了一门新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新课程不是“99”方案中“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的简单相加,而是整合创新,即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统一性与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出发,将职业道德内容与法律意识、基本规范有机融合为一体,开发了一门崭新的课程。因此,探索对新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创新是非常迫切也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一、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定位的思考

1.法治教育性质的定位——德育性。

在法治教育性质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属于智育的范畴[1],否认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而法治教育是传授专门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的是法律的系统知识、原理和制度,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持上述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割裂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对立起来。有法谚云,“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目前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有增无减,其原因很多,不是因为不懂法,而是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人们失去道德的自控后,恶欲滋生膨胀,法律的外在强制力也很难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后,他们会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护法。

法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行为是人的一种重要品德,是“德”中应有之义,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学校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他们都把法治教育纳入政治教育的范畴,而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法治教育应归属于德育。所以,我国学校法治教育从性质上讲应归入“德育”范畴,应侧重于法律观念和素质的教育,而不是侧重于专门法律知识教育的“智育”。

2.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素质性。

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是教育活动的终极指向,要回答的是教育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关于学校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有的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就是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有的人认为就是守法教育;还有人认为是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等等。可是教学实践中,法治课程设置少,课时量有限,学生既没有学透法律知识,又没有增强法律意识,法治课几乎形同虚设,实效性极差。所以在法治教育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方能收到成效。

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司法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及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指示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是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建设者。

3.法治教育内容的定位——思想性。

我国学校法治课教学中知识化倾向过重,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法律信仰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导致学生对法律缺乏应有的尊重与信仰,出现学法而不信法,知法而不守法,用法而不护法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设计不完善,法治课教材内容往往就是一部中国当代法律的小汇编,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二是老师的专业限制,很多进行法治教育的老师非法学专业出身,自身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把握不准,难以对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思想。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定位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基于教育教学实践和对上文有关中央精神和理论的理解,笔者认为,法治教育内容定位只能是重在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等思想层面的教育,而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从思想上培养学生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正确的政治观点。

4.法治教育方法的定位——综合性。

当前,很多学校把法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认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课时量给学生上完课就行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思想上对法治教育重视不够,在客观上也行动不力,没有把法治教育纳入社会、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使法治教育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

新时期社会文化多样化、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致使法治教育方法呈现综合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方法要多样化。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辩论演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视频等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第二,强调社会教育渗透性发展。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多样化,法治教育就必须渗透到人们生活、活动的各个领域及其环境之中。第三,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道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法治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

1.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作为面向职校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或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目的是从当代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这使课程具有了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总是他们生活时代中凸显的重要问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理论能否反映现实,能否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准确而合理的解释,是课程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相结合成为了“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的最基本的原则。

同志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

2.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还必须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理想代表着“应然”状态,而现实代表着“实然”状态,这种“应然”与“实然”内在地存在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是辩证统一的。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完善、法律素养养成的状态是一种理想,而人的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提高法律素养的实践则又是一个现实。法治教育与德育无法回避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只有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不以现实的矛盾与丑恶否定理想的美好,也不以理想的光鲜和圆满否定脚下苦苦坚守的现实,立足现实,坚持理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完善。

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集中体现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中。教学别要注意做到:一要克服传统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倾向,二要避免以道德价值及道德理想模糊法律的独立性与现实性,以道德教育取代法治教育的做法。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道德的理想层面,而忽视道德现实性的现象,这种脱离现实生活根基,回避现实生活矛盾的做法使得道德教育呈现出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结果,被称作是“假、大、空”的德育。面对“道德高山”,学生迷惑、抵触、敬而远之。有识之士呼吁:道德教育什么时候才能从天上回到人间?[2]与道德的理想性不同,法律对公民的要求是现实的、具体的。如果立法脱离现实生活,超越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道德水平,过多地追求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理想,这样想当然制定出来的法律无论从基本制度还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讲都将只是一座海市蜃楼。这种过高的要求民众根本不可能达到,法律只会孤悬在半空中,难以落地,从而出现有法难依,甚至有法不依的现象,法律的尊严和功能受到损害。因此,不切实际地推行道德理想的法律化,对法律提出不切实际的超值期望,就会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最终将给道德与法律带来致命的伤害。法律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与道德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作为行为规范,法律只要求人们从外部行为上无条件服从;道德则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社会关系,它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将规范的对象确定为内在思想并诉诸于人的良知,引导和帮助人们从善的需要出发寻求崇高的目标[3]。因此,“法治”离不开“德治”,同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决定了我国开展的公民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体现的是公民现实的道德水平与理想的道德追求的结合,是现实法律规则与未来法治理想的结合。使较低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法律这一底线道德的现实要求,而较高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较高的道德理想的要求;使全体公民都认同现实法律规则的权威,又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中去全面推动法律的进步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对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法治教育的现实性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才能使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更好地为公民所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共同带动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3.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坚持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德育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就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学校的法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的教育。因此,必须把信仰教育作为目标导向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改变过去停留于知识教育层面的做法,使学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回到应有的高度。在传统的做法中,尤其是法治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法律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了解主要的部门法的有关规定,希望学生能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这无疑模糊了法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界限。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有句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作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学校的法治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念,对制度规则的认同和对道德、法律的信仰,使学生成长为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坚定法律信仰的良好公民。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形成时期,璞玉浑金,可塑性极强,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坚持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坚持以信仰教育为目标导向的同时,还要注重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有效的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成功有效的必然要求。信仰不是盲目崇拜,是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基础上的知、情、意的统一。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不是等非科学信仰,是建立在对科学的理论和主张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坚信和践行。而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直接面对的是人的真实生活,涉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只有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彻底的理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在当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中泛滥的影响人生的种种主张、主义、思潮,在对比中明辨是非、区分优劣,才能真正说服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41]可以说,知识教育做得不够深入,也是影响当前信仰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南、坚持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认清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定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赵光军.20年来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2]温玉平.职业学校德育的困惑与启示.华章,2011(36).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7

首先,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核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本质的正确把握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而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终身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回归人的本质,做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对大学德育的根本意义。从世界各国德育的共同趋势来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生活”成为德育的主题,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日趋浓厚。无论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还是从道德的实践主体本质,或从教育是培养能独立思维、有创新精神、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个体来讲,以人为本都是现代德育的核心。现代德育具有突出的人学特征,核心思想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也是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关于“法治”,西方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有个著名的公式被人们广泛引用,他说,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而什么样的法律才是“良好的法律”,涉及法律价值取向的问题。“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意义就在于确信法律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地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免受他人专横意志的摆布,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自主独立性和能动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必然离不开人的自由发展,人的价值开始被重视,维护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保障人权、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成为法律的必然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是法律价值的承载者和终极目的。我国制定法律的出发点和终极归属都是为了对人的自由幸福生活提供制度基础和法律保证,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取『旬所制定的法律才能形成人们对法律制度的自觉认同。以人为本是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大学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人本基础。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回顾中国历史,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是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法律和刑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已经看到道德教育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果不重视道德教育,一味地依靠刑罚的强制手段,靠强力来制服那些违反法律的人,人们就不可能产生“羞耻之心”,也不知道违反法律是“可耻的”,不可能在内心中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防,而只是力求逃避法律的惩罚,甚至想方设法去钻法律的空子,一犯再犯,从而陷入邪恶的深渊。纵观儒家学派“德治”思想,尽管其强调“德治”往往重于、多于强调“法治”,而且常常用滥用刑罚的亡国亡君的事例来强调“德治”的重要性。但在其“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后面仍能看到其德法并举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唐朝,统治者一方面搞“贞观修礼”,制定了一套封建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又制定法律,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严密、最系统的封建法典——唐律,不仅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其道德观念。目的是“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促进社会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法治与德治,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问题作综合的、动态的思考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都是大学德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法律和道德有共同点,它们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都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自我是否意识到,从客观上来说,人在社会里生活就必然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法律把利己不损人作为对人的行为的普遍要求,而道德则把利己不损人作为对人的行为的最低要求。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守法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许我们不可能做到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达到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完美境界,但是至少可以通过法制教育,给每一个大学生的行为确定最后一道防线。可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之一在于把利己不损人作为对人的行为的最低基本要求。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有所长,但又相辅相成。道德教育强调的是自律,而法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他律;道德要求人应该为善,法律要求人不得为恶。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功能上的优势弥补对方的劣势,能使二者共同发挥最大作用。

三、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途径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德育与法治相结合是学校德育的一个突出特点。道德规范主要是靠个人自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但要使道德教育具有约束力,还必须以法制和纪律作为保障。西方各国不仅建立了完备的基本教育法,还有一系列的学校工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以及相关法案来配合,实行依法治校。《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全国性教育改革计划,1993年首先作为法案正式生效。又如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再如,日本1947年3月31日颁布实施《教育基本法》,强调:“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培养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国会还以《教育基本法》为准则,之后又颁布《学校教育法《教育委员会法》《教职员t许可法》《社会教育法》。1987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根据教育基本法确定了而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为学校德育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②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教育不仅有严密而完备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而且有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使之规范化,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注重发挥法规的作用。在世界导师制发祥地——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无论是文科或理科学生,都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质和社交能力。1984年,学校出版了一部管理学生的“法典”——《学监备忘录》,对重要场合的着装、俱乐部或社团的组织、公共集会或游行、公共演出等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规定。美国所有大学都设有校警,大的学校还设有警察局,学生若有违法行为,轻则由校警配合学校进行教育,重则交校外警察局法办。而且,西方学校把许多德育教育内容融于制定的准则之中,如《常用语言、行为的准则》《家庭中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之问的准则》等,使德育教育在法制和纪律的保障下,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美国高等教育阶段的道德人格教育与法制教育是互相结合的,其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社会义务、法制观念、心理健康、人格理念等问题。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该校设有学生工作中心,这一机构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校内开办经营性的服务实体,在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包括帮助孤寡老人料理家务,帮助贫困家庭修盖房子,帮助移民子女学语言等这些活动,使学生体验生活,体察社会,增强社会义务感。这所学校还在校纪方面明确规定,不许打架,不许盗窃,不许吸毒与贩毒,就是在校内游行与静坐也必须在规定的路线和区域。否则即按违犯校规令其退学,这对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是必要的。③

借鉴和反思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我国正在实践中促使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近年来,我国已颁布了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建立了基本教育法。还进一步强调实行依法治校,有一系列的学校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以及相关法案出台。法律所固有的权威性、强制性为学校教育包括德育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实践中,还应从以下方面促使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项基础性教育,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评估、监督制约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教育管理机制。要从娃娃抓起,针对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大学还应结合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配套的法律课程选修课,开展各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相关教学实践活动。其次,要由简单的道德说教转变为以赏罚机制为载体的教育,克服只讲鼓励不讲惩罚或只讲惩罚不讲鼓励的两种片面倾向,把主体的德行作为利益赏罚的一个重要依据。再次,高校德育应加强法制化管理。法制化管理是一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现代德育方式,它通过执行制度、管理行为去教育学生,完善学生人格。但是,这项重要工作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最主要的问题是制度不完善或者有章不循。这种状态使管理混乱,既费时费力又做不到公平公正,学生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因而,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把德育的内容融于具体的法规与准则之中。凡可以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德育活动和工作,都应制定相应制度。不仅要有严密而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保障,而且要有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使之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总之,只有把法治与德治、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从制度上有效促进他律向自律转化,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公丕祥.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78.

②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294.

③刘和忠.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其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06

[参考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8

一、“中介拓展教育法”的理论机制

    所谓“中介拓展教育法”,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为由政治理论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且“三要素”相互之间是通过“中介”联系的。依据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将政治教育、道德纯洁、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任何一种基本要素的教育.都将通过中介与其它要素发生互动,进行拓展教育,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朝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中介拓展教育法”的确立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三要素”为基本内容要素,任何一种要素都不可缺失:二是在培育过程中必须始终以“中介”为纽结,使“三要素”相互沟通、相互转化、协调发展。“三要素”、“中介”是“中介拓展教育法”的两块基石,“三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中介”则是“三要素”培育过程中的着力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是物质存在方式的基本原理,事物与事物或事物内部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联系又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正如列宁指出:“仅仅‘相互作用’一空洞无物,需要有中介、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毫无疑义的,根据联系与中介的统一性,三要素之间的联结中介则也是必然存在的。为研究方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作出以下的理论假设: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两两要素之间为一个中介地带,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三个中介地带依次排列为第工地带、第11地带和第111地带。在每一个中介地带中.至少存在一个中介要素.通过这些中介的联结。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从整体上实现了整合。这里对中介的理解应把握以一f两点:其一,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联系范畴,不仅是指某一具体的联系载体;其二,它运动、变化于’‘三要素”的两两要素之间,并兼有相邻两个独立要素的性质和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相互之间的过渡要素(如图)。

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模型的理论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要素逐步发展为较高级要素的过程.这种渐进发展的过程是有序的,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低级要素是高级品质要素的基础,没有稳固扎实的低级要素作基础,高级要素将难以形成。例如一个人政治上的坚定性,离不开坚实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不仅低级要素对高级要素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且高级要素对低级要素也具有巩固和导向作用。这种相互联系正是通过相互间的中介实现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三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多维性的,每一个要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每个要素相对独立的变化,都将通过中介要素的互动使“三要素”整个系统发生变化。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要优化每一项教育要素,而且要通过发掘和优化中介要素使整个系统结构得到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培养人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4.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表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三者既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心理教育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最低层次,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道德教育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中间层次,是人的政治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政治教育则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最高层次。制约着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的提高和定型。

二、“中介拓展教育法”的实践运用

    “中介拓展教育法”通常可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针对教育对象现实思想问题的主要方面,从某一要素人手实施定向教育,着力解决已存在的或有这方面倾向的现实思想间题,即找准教育针对性的着力点;第二步则是在第一步解决了主要的现实思想间题的基础上或与解决现实间题同步进行,以中介要素为纽结.通过“中介”的联结、互动和转化,向另外两个要素实施拓展教育。即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工地带、第地带),以“良心”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在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i地带、第11地带),以“良心”和“法律理念”为中介,向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同样,在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时,也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11地带、第l1地带),以“法律理念”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进行拓展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例,革命的理想信念,从本质上说属于政治思想范畴,它不可能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就牢固树立,只有在具备理论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社会实践体验的青年时期才能逐步形成。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问题,人在出生之初就有个性心理,而后开始形成伦理道德品质.最后才具备包括革命理想在内的政治品质。

    一般而言,政治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政治观点,经历什么样的实践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伦理观点,经历什么样的道德熏陶。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政治品质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它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功能。所以.在进行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第地带中介要素“法律理念”的发掘和强化.就能促进道德品质向政治品质要求的方向发展。由于“法律理念”是与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既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一个范畴.是介于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之间的一个过渡要素,所以。以“法律理念”为纽结,道德品质也对政治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支撑和巩固作用。事实上,对广大青年来说,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一个具有诚实品格的人,在政治领域就能更好地追求真理,服从真理;一个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的人,就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实践群众路线。而对领导干部来说,虽然他们的理想信念已经树立,但加强道德修养对其政治品质的提高仍然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具备廉洁奉公的品质,就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尚的情操,就能有力地抵制各种诱惑。可以说,在过去,我们的前辈如果不冲破旧社会的道德束缚,不树立“敢于造反”的新道德观,就不可能走上革命道路。那么,在今天,我们如果不维护新的道德规范,不同各种破坏道德的倾向作斗争,也很难成为树立革命理想、实践革命理想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由此可见,将理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促进人们道德品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因此,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以中介要素“法律理念”为抓手将二者结合好了,才有利于达到政治坚定、思想道德纯洁的目标。有利于促使教育对象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同步提高、协调发展。

    同样,在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品质教育之间的第111地带,“正气”则是联贯人的“身心之气”至“浩然之气”的中介要素。正气是反映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和精神状态的一个范畴,发端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通常表现为习气、情感、意志等),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浩然之气”)为最高境界,是联结个性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的纽结。在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这个“浩然之气”是指革命的气节,高昂激越的爱国正气。显然,“浩然之气”的形成,其实质就是“正气”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气的变化牵动着个性心理品质与政治品质的变化,个性心理品质与政治品质的相互影响也通过“正气”而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不能仅停留在政治理论教育的层面进行教育,而应在革命理论灌输的同时,通过“中介拓展教育法”拓展到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得到全面的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德育政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政策的理论原则、政策理想、意识形态和评价标准,因为“价值观念主要由政策理论、政策理想、意识形态和政策评价标准组成的”①,从教育取向中可以考察出一个政策的理想目标和带有倾向性的价值追求,也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政策理论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在西方,由于自由主义的传统,个人权利是伦理道德的基本立足点;而在我国,整体利益则成为基本的伦理要求”。②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整体利益,我国学校德育政策的价值取向,随着我国政治的向前发展,经历了由政治取向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以人为本的演变,取得了可喜的转变,但是仍然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教育“以人为本”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由教育培养人的本质所决定的,德育更是如此。以人为本就意味着,教育应该转变单纯的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样一种“以物为本”的价值观,重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需要,改变那些不符合人性需要的价值和规范,树立为人服务的思想。“以人为本”要处理好社会与个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双重标准。

一、德育目标依政治而定,但德育实践勿随政治而动,提高对德育规律的认识。

教育目标规定了教育培养的人所需具备的规格,教育目标是教育主体目的性的具体化,体现了教育主体的利益需要和价值追求,所以教育目标带有直接的阶级性,“政治权力集团将控制教育中培养的人的规格,使其与自己的政治目标相适应,当做一件重要事情,也因此使教育培养的人的规格,成为一个政治问题”③。德育的社会价值在于使得未来的社会主人具备统治阶级的道德和政治要求,实现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统治利益;其个体价值在于完成个体的政治生活化,融入社会生活中,完善道德认识,健全人格。德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德育目标必须反映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为政治服务,德育目标要依政治需要而定,这是由德育的本质所规定的。

目标由政治而定,并不等于德育实践要与政治变动保持一致,因为德育作为教育现象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不能把学校德育纳入到社会德育中,更不能把学校德育当做社会政治运动的场所和工具,即使是政治教育,其本质也是“教育”,而不是“政治”,“政治教育不是政治宣传”。④颠倒两者的关系,则会带来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失范,的教训就是最好的说明。学校德育应该遵循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用教育的原则和方式进行德育实践,把学校德育当做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所以德育不能闻政治之风而动,变成政治活动的传话筒和盲目附庸。

在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上,除了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忠于社会需要之外,德育目标的制定还应关注受教育个体的道德需要,尊重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的人本转向,就是要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水平出发,为学生的生活与工作的实际需要考虑,为个体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的角度确立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在价值取向上真正实现向“以人为本”的彻底转变。真正“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一定会从现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大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在德育方法上找出合适有效的方法,在德育内容上增加一些与大学生生活意义相关的,对将来的就业和生活有益的内容。

二、尊重学生个体需要,义务与权利相结合,致力于培养现代公民。

在我国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实践中,培养合格公民是一致要求,但是,中国的公民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的“子民”、“臣民”,学生的公民权利和意识比较淡薄。

这种状况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中国的教育价值体系中没有重视学生的公民权利和公民意识的教育,在个体的义务和权利关系的认识上,仍然是义务第一的教育导向,德育实践中很少谈个体责任和权利的教育,所以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没有关注公共政治,关心国家发展和公共利益的觉悟和责任,也没有科学合法的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这两点恰恰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社会失序并非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但“我国至今未能解决好社会价值观的转型与重建,这些问题并不是源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价值的缺失,而是由于这些思想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内化导致的”。⑤新的价值伦理坐标的确立与内化是传统的道德教育无法达到的,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公民意识是民主法制社会伦理秩序的内在支撑,公民教育便是新的时代要求,随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培养现代公民成为新时代的要求。

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首先,需要在认识上强化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看待的意识,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道德灌输的受教育者,而是寻求自由和发展的独立个体,肩负对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重大责任,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成为更好的公民。其次,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的这一总体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内容。“从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公民教育应当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为了加强学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忽冷忽热和时紧时松的现象,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和经常化。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既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要求,应当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强化的内容,要将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现代公民素质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日益成熟的现代公民。”⑥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兼顾心理、道德教育,整体协调大德育。

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实际德育实践中,往往演变成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德育中的另外几个部分置之脑后;只重视德育课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日常德育途径的作用。加上德育的特殊政治地位,所以,在学校德育实践中,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政治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是非常危险的,必须改变学校德育中这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大德育,德育教学代替德育工作的现状,整体协调大德育的状况。整体协调大德育就是要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做统筹安排,正确恰当地处理好各育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朱小蔓教授的“球形比喻”建构了新的大德育框架,认为整个德育的展开方式是立体化的,品德处于球心位置,也是整个人发展的核心支架,统摄其他德性要素。其他德性要素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与球心保持合理位置与状态,避免无序与混乱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大德育的政策困境提供路径。实际上,在我国学校德育中,问题的核心在于政治教育的意味过重,道德教育途径过泛,学校往往推卸和漠视道德教育,而把政治教育作为政治任务被迫抢抓。由各育之间的关系来看,学校德育应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思想进步和政治社会化的实际中;不放松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在学校德育的政策制定上,在关注思想政治建设的同时,制定和颁布一些加强和改进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政策文件,使道德教育的地位在政治教育主导的状态下,可以改变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职业和生活指导等作为学校德育系统的有效补充。政策上需要合理与完善,而更关键的在于政策要落到实处,虽然我们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德育政策执行力度较弱的困境,但是,必须建设和完善政策。

注释:

①陈振明著.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85.

②姚晓春.我国教育政策中的两个伦理问题.上海教育科研,2001(1).

③马凤岐著.教育政治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2.

④杜时忠著.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13.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中职德育现状,很多专家通过实地调查指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什么中职德育一线教师不懈的努力,得到的效果却甚微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中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论述了德育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治标先治本,中职德育课若想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中职德育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在中职德育课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特点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使中职生对自己兴趣与爱好、能力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权衡,结合时展特点,根据自我的职业倾向,确定其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规划与设计。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其课程特点和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择业、创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中职学生心理取向的消极因素较多,同时具有较强失落感和自卑感。很大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时常贪图玩乐且学习不得法,成绩普遍不理想,来到职业学校前又饱受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试想在这种状态下何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增强他们的职业感;二是要从心理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三是要使学生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四是要使学生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因此,德育教师可以采用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一些案例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如列举往届优秀毕业学生的案例,请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以此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请一些社会企业名家来校做报告,以榜样示范的力量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真正建立为自己职业奋斗的信心。可见,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特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是教育部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过程中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的特点和总体目标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对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并明确中职德育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2.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对其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习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多数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外,其思想道德素质有待于提高。这就要求中职德育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法律常识,树立依法从事日常活动的信念。目的二是使学生认同法律、遵法守法。德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给予指导。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活动总结等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使学生从心理得完全的教育。

三、《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特点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同样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是对中职生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使中职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2.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对其《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学习的影响

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现象:大部分没有正确的金钱观,政治观念比较淡薄。试想,不改善这样的心理状,盲目的教授学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能取得好的效果吗?这就要求中职德育教师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经济学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经济观;目的二是使学生通过相关的政治及社会理论学习,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德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如收集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素材做为案例教学材料。可见,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提高德育课的育人功能,必须在各个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治标才能治本,改善中职生的心理状态,转变中职生的心理观念,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广西社会科学,2002.

[2]张丽华,徐素芬.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整合[J].思想理论教育,2004.11.

[3]杨莉,陆勇敏,黄发生.中职学校德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8.

[4]贺山青.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