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究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9:54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1

关键词:强化;初中生;德育教育;价值观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品德的塑造和个性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品行,开始关注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高校的德育关注已经被提上重要的议程上来。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品德塑造的黄金时代,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充分利用班级活动的作用,让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在初中阶段他们又处在个性高度独立的时期,他们很难被其他的事物所左右,只能被感化和影响。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初中生的数量较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难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班集体的作用,班级作为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单位之一及自治组织,其学习氛围、班风及班主任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目前我们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依然较大,学习任务依然较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很难挤出专门的时间,这时候班会或者班级活动就成为开展德育教育的大好时机。班会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平台,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活动,作为联络师生感情和同学之情的盛会,对学生的德育感化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开展德育教育,如进行日常的校纪校规的教育、开展尊老爱幼的教育、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同时在开展这些教育的时候可以选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观看教育类的视频、开展话剧表演等等,最好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德育教育真正的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二、巧用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对于老师来说,我们经常说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个人都有教育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责任。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开展德育教育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手段了,任课教育的德育教育不同于班主任,一般都是通过间接的教育方式来完成的。德育教育的范围和内容较广,牵扯的方面也较多,这也对科任老师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机会。

三、以身示范,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不是简单的知识背诵和记忆,而是内化到自身的行为。初中生天生好模仿,他们把老师视为学习的榜样和模范,如果每位老师都谦谦君子,言行都符合社会规范,那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注重自己的品行和修养了。作为高等院校的老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光有惊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职业操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要拥有一颗爱心,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要行为世范,以身作则,以信立人,让学生尊崇自己。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塑造自己的品德和操行。教师处理事情一定要公正合理,不能感情用事,不可歧视学生,偏袒学生,不当的批评或表扬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一个正直与客观的人,而不是主观臆断和我行我素的人,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了,也毁灭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伟大形象。不能因某同学学习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某同学平时表现差就做好事也无名,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因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而采取轻重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正气,坚持正义。

四、家校合力,与时俱进

对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来说,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包括家庭。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认为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家校合力,两者相互推动和促进。对于学校来说,要有效的联系学生家长,只要学校的条件允许就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家长可以以身说法,用现实案例来开导和教育学生。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邀请法律专家、德育大家来学校宣讲,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参与活动,让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德育合力。对于家长来说,要相信学校和老师,要大力配合学校的工作,对于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只要条件允许就要积极参加,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了解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品德,提升自身的品味。

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育教育理论的落后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时代在发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高效德育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一定要开拓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是稳固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社会在发展,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所以,没有一陈不变的德育教育内容,只有与时俱进、反映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我们就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我们的初中生,使他们的价值观能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彭艳梅.当前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1(11)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2

关键词:数学课堂德育教育方法研究

物理学家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剩下的东西。”学生将来可能会遗忘部分知识,但是学科中渗透的德育教育,都会在他们身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德育无时空限制,在数学教学这个大舞台,教师可以大有作为。

一、在数学故事中渗透爱国主义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通过古代数学专著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东汉《九章算术》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南朝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有一次陈景润去理头发,他是38号,理头发还早着呢,于是去了图书馆,忘了理发,38号的牌子还在口袋里。

3.通过精彩的数学小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结果人赢了。她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誉为“数学魔术家”。

二、在解题过程中渗透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细心的优秀品质

1.通过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数学运算要求学生严格遵循数学法则、数学定理和运算顺序进行,每一次运算都需要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进行运算。每一次计算出正确的结果,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品质。

2.通过几何推理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品质。几何非常重视证明过程的完整性与因果关系,每一道几何证明题都要求学生利用已知条件,系统完整地写出推导过程,每一个结论背后,都要求有因果关系做支撑,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凭空捏造事实。

3.通过高精度例题让学生养成细心的好品质。许多计算结果对精度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如生产一种零件,标明的要求是Φ50■■,如果一零件的直径是49.8,则该零件是否合格?这时教师可以跟学生开个玩笑,假如我们班有位马虎的小工作人员,而这个零件是用来制造长征系列火箭的,哪天火箭发射升空,恐怕火箭刚上天,马上就会掉下来,全班哄堂大笑,在笑声中达到提醒学生平时养严谨细腻的好品质的目的。

三、在实践探究中渗透合作学习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协作意识。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如教师布置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任务,学生先要学习相关知识,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并由小组成员准备相关的工具,如正方体、长方形、三棱锥、圆柱等工具,由于小组成员的位置不同,画出来的三视图不尽相同。这种活动会锻炼学生把握全局的能力,形成协作观念。

2.通过解决探究难题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有挑战性的难题,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甚至举双手投降。教师可以多设置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在就近发展区附近跳一跳就能解决这类问题,有效地分解难点。经过老师的鼓励,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形成勇于面对挫折的信念。

四、在课外作业中渗透坚持不懈和懂得感恩的精神品质

1.通过坚持做高质量的作业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数学每节新课后,老师都会布置相应的作业检测学生和掌握情况,让学生熟练巩固所学知识。一个好的学生总能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2.通过课外延伸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精神。布置作业渗透德育教育于无形之中。如学生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后,我布置这样的作业: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立方体盒子(可以是圆柱体、圆锥体等),在盒子里装入卡片或一封信,送给你的师长或朋友。学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作业,格外兴奋,做起盒子来特别起劲,有的甚至做了3种不同的礼物盒送给父母亲,父母亲收到这样特别的礼物也很高兴。这样的作业学生喜欢、家长高兴,让学生收获了感恩、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五、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渗透节约环保和法制观念

1.通过学科的互相渗透培养环保节约等意识。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许多领域,都可以让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放开眼界,把其他学科、社会知识都纳入数学教学中,为我所用,并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环保节约等意识。如通过数学课题学习,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在十字路口统计10分钟内行人闯红灯的人数,学生统计到相关数据的同时,会反思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更多地思考社会责任。

2.通过创造性的材料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课本中一些素材,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加以利用或改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法制观念的熏陶。如有这么一道数学题:一个食堂原存煤400公斤,原来每天用煤若干公斤,由于改造锅炉,每天少烧煤20公斤,结果多烧了一天,求原来每天烧煤多少公斤?要求学生列出方程■-■,并根据这一方程,仿写出与题意相近或相似的生活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帮学生先编一道题目,一段400千米的高速公路限速100千米/时,同一车队甲、乙两司机跑完全程后,对话如下,甲:“你的车速太快了,平均每小时比我多跑20千米,少用我一个小时就跑完了全程,还是慢点。”乙:“我的最大时速不超过我平均时速的10%,可没有超速哦。”乙超速违法吗?这里,教师要告诉学生限速是指行驶中每一时刻都不能超过100千米/时,让学生树立安全法制意识。

现代普遍认同的“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依据德育与其他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以不易觉察、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内容缓缓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德育尝试与创新,切忌临时性的、随机性的、形式化的德育,要让数学教学与德育和谐统一,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工作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工作的重点核心内容。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多年来一直存在某些明显的问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不高,便是其中一个长期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今小学德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影响小学生三观和人格的构建塑造,对于小学生长期道德规范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小学德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正确道德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学习礼仪道德,培养遵守道德规范的意志力,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培养健康人格个性,从而成为具有优秀道德人格的新时代人才。总而言之,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理念之一,对于学生自身成长、学校发展、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问题,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我国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小学德育现状不容乐观。现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程度不一的消极厌学、逆反心理、学习浮躁等问题,极少数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品德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问题有二,一是学生自身和家庭环境可能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这方面的原因具有特殊性,并不广泛存在;二是现今德育教育模式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传统的德育模式并没有十分具体化、规范化的德育教学内容规定,学生的德育问题主要靠班主任自行教育解决,这十分不利于学生整体德育素质的定向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招生竞争加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应试能力对学校招生的影响增大,不少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与发展速度,更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教育,多少忽视了德育教育。再者,大部分针对德育教育而开展的活动,比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博物馆、德育讲座等之类的活动,其教学方式过于宏观、抽象、理论化,小学生受限于年龄和知识积累,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理论的内在意义,使得德育教育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上述德育教育形式与实际生活结合不深,学生就算理解了理论内容,但在生活中却不能很好地落实与实践,只是纸上谈兵。要想优化小学德育教育,学生自身原因不可避免,教师就必须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德育的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

三、提高我国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1.提高小学教师的思想觉悟,重视师德的选拔培养。

教师的任务,从古至今,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古人云,“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授业解惑,解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惑”,更是生活中,道德、礼仪、原则等问题上的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树人”,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健全自立的人。教师要以德服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校方在选拔和考核教师时,一定要严格关注其师德水平,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强调师德的重要性。

2.使德育渗入生活,让学生接受家庭、学校两方面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体两面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自然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对小学生的德育不能流于表面,要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时刻感受德育的存在,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向孩子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3.创新方法,使德育教育模式多元化。

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单一、枯燥、机械,我们要促进德育方法创新,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使学生全方位理解德育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将理论内化为精神,升华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我们可以利用黑板画报、宣传海报、好人好事表彰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德育意识深入学生内心。同时,学校要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多接触社会大环境,切身体会德育的意义,磨炼心智,提高道德水平。

4.创设适合小学生实际条件状况的德育教育内容。

我国的学校德育,从浅到深,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阶段,是基本礼仪习惯和行为举止的教育;第二阶段,是作为一个文明人所必需的道德伦理教育;第三阶段,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政治道德教育;第四阶段,是“梦想”与“理想”的教育。由此可见,德育教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德育内容和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当前心智发展状况,也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用小学生所熟悉、所喜爱的杰出人物作为榜样,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结语

德育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德育教育理念必须紧跟时展,不断创新进化,才能保证其活力。若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则需要关注学生、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条件,统筹考虑,以学生为本,制订长期的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计划,从而提高德育工作整体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4

一、实施情感教育,提高教师的技能技巧

幼儿园实施德育教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幼?旱乃嘉?主要是形象思维,通过恰当的情感引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取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1.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通过情感教育保障幼儿德育教育的效果

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如在喝水、吃饭的时候,教师可以强化幼儿的秩序性,让幼儿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和意识;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让幼儿礼貌用语,养成主动向他人打招呼的好习惯。

2.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借助现代化手段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一些游戏和故事中,使幼儿沉浸于故事情节中,同时有效启发幼儿的思维。在讲完故事后,教师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故事情节的播放,更加形象直观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持幼儿的主体性,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地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知。

二、积极实施引导,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1.加强教师的行为示范引导,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模仿对象,在与幼儿的日常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言行示范,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2.建立标准规范的评价机制,对幼儿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巩固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自我认可,不断强化和巩固德育教育效果。所谓激励机制,就是通过教师的言语、表情等,对幼儿正确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赞扬。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红花等奖励形式,对幼儿进行行为激励。

三、加强家园联系,充分挖掘各种资源

在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幼儿园也需要加强德育教育环境的创设,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带给幼儿更直接的现实引导。

1.加强家园联系,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

家庭是幼儿获得经验认知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其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诱导因素。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目标。很多情况下,家长会向幼儿园教师反映,幼儿在幼儿园比较乖巧懂事,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了样,包括一些品行方面的行为举动。这就说明,幼儿园通过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德育行为产生了影响,而家庭没有与幼儿园和德育教育保持同步。或者说,家庭给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提供了条件,如过于纵容孩子的无理要求等。因此,加强家园衔接,如家园联系手册、家长会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近期表现,以便及时引导。另外,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讲座等形式,对家长的德育教育技能技巧提供帮助。家长在掌握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对幼儿实施有效策略。

2.利用社区资源,创设幼儿德育教育的大环境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5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研究方法

从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教师可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从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看,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确定心理学、法学及国情国策文献的阅读和摘录明确思想品德研究论文的方法研究材料的收集和信息处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题目。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必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必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1)图表法。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2)特征量计算法。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4)统计分组法。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6

关键词:学校德育模式;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11―03

一、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

通常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教育模式,是运用“模式”研究法,对在德育现象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理念支配下,对德育过程及其组织方式、操作手段、评价机制做出简要的特征鲜明的表述。[1]

纵观当前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有的以德育基本理念为核心,有的以具体目标、教育内容为核心,也有的以教育过程、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为核心,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模式创新、提高实效性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也是我们继续建构学校德育创新模式的起点。总的看来,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建构的学校德育模式按其侧重点基本可以概括为五种类型。

(一)强调学校德育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学校德育普遍实行的是一种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无法获得受教育者的积极认可和参与其中,从而弱化了德育的效果。针对这种现象,研究者们认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代表性的模式有:主体性德育模式、参与性德育模式和自主性德育模式。

(二)强调学校德育的方法途径:重视实践体验

人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变化的,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道德理论才是彻底的,才能够说服人和被人所掌握。因此,只有从实际活动着的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实现学校德育向生活的回归,才能因为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扎根于其心中,形成深刻的道德信念,并能够在实践体验中外化为真实的道德行为,实现学校德育的使命。在此理念指导下构建的德育模式有:体验式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和实践德育模式。

(三)强调学校德育的内容:关怀生命,关注兴趣

新时期,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科技道德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成为提倡“生命关怀”的主要时代背景。学校德育工作者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提出“生命关怀”取向的学校德育模式,突出表现在将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等作为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内容,彰显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适应和发展、体验和感悟的环境,将生活内化为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取向,提高德育的实效。[2]代表性的模式有:生命德育模式和活动德育模式。

(四)强调学校德育系统内部要素间的互动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和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德育合力。[3]我国传统学校德育无力或低效,从教育者层面看,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无法形成德育合力,无法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提供保障和支撑。针对这种现象,研究者们认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要重视系统内部要素间的互动,树立“大德育观”。代表性的模式有:“大德育”模式。

(五)强调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社区)间的合作

学校德育不仅要重视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实现系统内的和谐。还应该认识到,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外界环境的支持和配合,传统学校德育因为存在三者的脱节,往往陷入“5+2=0”的困境。针对这种现象,研究者们认为必须重视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社区)之间的合作,共同营造学校德育的良好环境。代表性的模式有: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家校互动模式和学校社区互动模式。

当然,除了上述所列举的五种基本类型,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种类还很多。应当说,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学校德育模式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理论层面看,关于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由不自觉过渡到了自觉,吸引了很多德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从实践层面看,学校德育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被建构和应用于实践,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应在此基础之上,将学校德育模式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

二、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困境

(一)模式研究的经验化痕迹还比较重

1.实证性研究不足

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往往是对学校德育存在问题的描述,有实际意义的实证研究过少。研究者大多是一般的理论阐述,泛泛而谈,缺乏问卷形式和实地调查分析。这种研究视角决定了研究方法往往是抽象的,更多的是经验层面上的理论描述,应然层面的多,实然层面的少。未能有效针对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时代特点和各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实际,没有深入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从而导致建构的学校德育模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明显不足。

2.理论性研究不足

学校德育模式建构的意义在于建构一种相对固定的工作样式与方式,因为其具备普遍性、客观性和可推广性,可以推广或者介绍给其他单位和个人,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借鉴和指导。但纵观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往往是就事论事,从实践经验出发进行的归纳式的模式建构,停留于经验操作层面,缺乏理论上的提升和进一步凝练,无法建构起具有教育模式和工作模式的意义的、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学校德育创新模式。

(二)模式研究的系统性观念还未完全建立

学校德育究其实质上应视为一个复杂有机系统,建构学校德育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环节的通力合作和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从理念到结构、从过程到评价、从内部要素到外部环境,必须予以统筹考虑。但纵观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现状,系统性观念尚未在学校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中达成共识。

1.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统筹考虑不足

学校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是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诸要素的有机统一。如果将之孤立,分别进行研究,顾此失彼,将无法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纵观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研究和建构,不难看出,名目很多,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很多模式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某一个方法、某一种途径、某一方面内容的理论概括,没有在系统性观念的指导下,实现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最佳建构和配置,在系统的整体优化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2.系统与外部环境要素的统筹考虑不足

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发挥出系统的整体功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也应在与外部环境要素的统筹中获得保障。要重视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的相互协调,与家庭、社会、社区等的相互支撑。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和建构,对学校德育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的互动已经有所重视,但研究往往针对某一要素展开,缺乏在系统性观念指导下的全局考虑。同时,很多德育模式的建构,将研究的视角只是放在学校的外部环境,对学校德育与学校内部环境之间的互动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三)模式研究的实践操作层面还比较薄弱

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和建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尤其是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还比较薄弱,理论研究成果并未行之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德育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在公民素质提升与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创新模式研究和建构,应密切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应用和探索理论,紧密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模式,这对于提升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程度,指导德育实践向前发展极其重要。

由于上面所说的目前学校德育模式实证性研究不足,建构的模式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应然层面的多,实然层面的少。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抽象的理论无法应对复杂的现实,一般意义上建构的德育模式无法为实际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效借鉴。因此,必然导致学校德育模式的虚假繁荣,一方面大量德育创新模式被不断建构,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实践仍急需有效的理论指导和范式借鉴。

三、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的“四个转变”

(一)从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转变之一即研究要突破传统,应对挑战,从单一德育模式向多元模式并存转变。

从理念上看,“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强调德育的集中与统一,强化党、政、工、团、教的联合互动,重视党的组织、干部在德育中的主导地位”,[4]主张一种共同适用的统一德育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的新变化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参与性增强对德育的方式方法提出新考验,德育环境的日趋复杂对德育的实效性提出新挑战。这就要求德育研究者和学校德育工作者深入探索,从学校德育实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德育新理念,建构德育新模式。因此,必然带来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突破传统,从单一转向多元。各种德育模式并存,互相补充,形成了缤纷的多元格局,以释解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为开创学校德育创新的新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二)从纯粹学术研究向学校德育实践靠拢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转变之二即研究要努力摆脱经院哲学作风,从纯粹学术研究向学校德育实践靠拢。

从目标上看,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最终要寻求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实现,以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因此,研究不应仅仅是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行为,必须从学校德育实践出发,将最新的德育理念引入德育实践中,并在此指导下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德育方法方法,为克服实践中的困境和误区展开探索。“那种主要由专家学者进行的理论探索变成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行动研究,这已经成为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5]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这种转变,加强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经过理论研究者的带动,为德育新理念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为德育模式在德育实践中的成功运行提供了平台。

(三)从具体技巧研究向价值观念层面提升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转变之三即研究正试图从经验方式中解放出来,从具体技巧研究向价值观念层面提升。

从性质上看,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其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德育实践,应从纯粹学术研究转向学校德育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只重视其实践形态,而忽略其理论上的依据和解释。那种就事论事、从实践经验出发进行归纳式研究,从而导致学校德育模式研究只关心具体做法的技巧、停留于经验操作层面的倾向正逐步得到纠正和克服,萌发出向理性化靠拢的趋势,开始注重理论上的提升和进一步凝练。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这种转变,深化了价值层面的思考,使学校德育从经验化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校德育实践中的教育者加强与德育理论研究者的沟通与合作、寻求理论指导明确了方向。

(四)从个别学者行为向学校层面延伸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转变之四即研究正慢慢引起全体师生员工的重视,从从个别学者行为向学校层面延伸。

从研究主体上看,以理论研究者为主体的理论性建构和以学校德育实践中的教育者为主体的经验性建构一度在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研究中占据较大比重。随着研究从纯粹学术研究向学校德育实践靠拢、从具体技巧研究向价值观念层面提升,理论研究者和教育者走到了一起,模式研究开始向学校层面延伸,成为学校的德育改革实践方案探索的具体体现。“德育模式及其研究已经远远超出它原有的学术领域,它已不仅是解决个人德育观念与行为操作的价值指南,而且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学校德育的基本信念和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何远清.活动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J].教育导刊,2009(09).

[3]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7

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大板块组成。为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美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将具有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功能的专业教育与具有面向全体公民传递历史、文化功能的通识教育紧密结合[1]。因此,专业性课程和通识课程构成了美国高校的主要课程体系。与通识课程重视通过帮助学生拓展多学科的知识视野,促使其形成根植于人文和科学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精神基础上的道德观、公民观和价值观[2]这一教育目的不同,专业性课程则重视培养从事相关职业的专业人才,重点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研究方法的教学和实践。在美国,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不进行具体的专业选择,而是根据各自的学习兴趣,按照一定的学习规划,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和知识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实现一种知识普及和专业选择的功能。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研究生阶段,即硕士和博士教育阶段的学习得以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在国家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和公民整体道德素质提高方面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今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整体德性修养提供了基本保障。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是指高校面向从事道德教育研究方向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所开设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养成和专业研究方法学习运用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承载着为国家培养道德教育专业人才的职能。从事该研究方向学习的学生是国家未来从事公民道德教育的主力军,将主要承担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各级学校中开展道德教育教学与实践、道德教育规划设计与实践指导、学生心理辅导和课外活动辅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具体工作。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的设置水平和教育效果,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道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水平,而且将极大地影响其整体的公民道德素质。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提升的新时期。目前,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其教学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效果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稳步前进,为美国培养出了诸多道德教育领域的专门人才。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分别是美国东部和西部教学、科研最为领先的高校,其道德教育研究亦在美国乃至全球均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拥有如威廉•戴蒙(williamDamon)、安•科尔比(anneColby)、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ener)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学者。同时,两所高校的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培养目标高度相似,并各自形成了以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权威性与前沿性高度统一的教学内容、讲授式与参与式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等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既承载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立足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虽然美国的高等教育充分尊重高校的独立、自主和个性,各个高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选择上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整体而言,大多数高校的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哈佛大学或斯坦福大学的经验。

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旨在为国家培养从事道德教育研究和道德教育实践的专门人才。具体教育目标可以细化为两个板块的内容:一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们道德观的发展以及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是帮助学生掌握从事公民教育研究和实践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课程设置与选择。就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而言,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理念和模式与我国高校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我国,专业性课程体系由多门具体课程组成,从历史、原理、方法论、前沿问题等角度共同建构一个课程体系,每门课程至少有一本教材。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门类很少,但每门课程都包含了相应研究领域的历史、原理、方法论和前沿问题等诸多主题的学习,一般要求学生阅读五至十本参考教材以及诸多相关学术论文。因此,与我国高校多门课程构建一个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采用一门课程涵盖一个学科体系的模式。斯坦福大学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主要是“道德教育”这门课程,由斯坦福大学青少年中心主任,国际道德教育领军人物威廉•戴蒙(williamDamon)教授主讲;哈佛大学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主要有两门:一是“道德成人:道德儿童”,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资深教授瑞克•韦斯伯德(Rickweissbourd)主讲;二是“公民教育和公民行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际道德教育学会负责人之一海伦•黑斯特(HelenHaste)教授主讲。而在进行课程选择时,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本研究方向的专业性课程之前,往往要先学习教育统计类课程和研究方法类课,为日后的科研活动奠定方法基础。此外,学生还将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选择多种道德教育的研究视角,如哲学的视角、人的心理发展的视角、社会环境的视角、人类历史变迁的视角、人脑的生理发展视角等。因此,学生还将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所提供的课程中选择相关课程,为开展道德教育学习和科研活动奠定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美国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设计时,学校及教师首先需要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以及深入地研讨,围绕本门课程的教育目标,制定诸多教育主题,并围绕这些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所有被选的教学内容都经过学院领导、主讲教师和专家团队的严格审核及把关,以保证所选材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该课程的基本教育内容,最大程度上实现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具体而言,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道德观的发展规律;二是哲学、文化、性别、种族等多视角下的道德教育;三是道德教育的规律,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规律;四是公民教育的理论及文化解释。针对每一个学习板块,教师都将选择这一板块中最为典型的若干专著及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课前广泛阅读,继而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讲解,并开展全面研讨。首先,针对人们道德观发展规律这一学习板块,专业性课程根据人类生理成长规律将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具体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儿时期,即道德观的产生期,学生需要课前阅读的资料主要包括戴蒙(w.Damon)教授的专著《道德儿童:培养儿童自然的道德发展》第一至五章等;第二阶段为青少年时期,即道德观的重要发展时期,阅读资料主要包括科尔伯格(L.Kohlberg)的文章《道德发展阶段及德化》等;第三阶段为成年阶段,主要关注成年人的道德义务。阅读资料主要包括海特(J.Haidt)的文章《拥有理性尾巴的感性的狗: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主义方法》等[3]。

通过学习和了解人类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学生对人类道德观发展的整体脉络将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真实的把握。而人类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尊重人类道德观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道德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才有可能帮助教育者制定出更为有的放矢的教育规划,进而切实地促进教育对象道德观的发展和提升。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其主要功能是为学生奠定道德教育专业学习的认知基础,并指导学生日后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针对道德教育的多视角审视,教师主要立足四个基本视角,开展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一是哲学视角,主要探索开展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哲学基础。阅读材料主要包括约翰•罗尔斯的专著《正义理论》、涂尔干的专著《道德教育》等;二是文化视角,主要考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开展道德教育的理念和途径的异同以及相同的道德教育理念和途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效果的异同。阅读材料主要包括舒德(R.a.Shweder)的专著《为何人们需要烧烤:来自道德心理学的食谱》等;三是性别视角,主要考查性别因素是否会影响道德教育的整体效果或某些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阅读材料主要是吉利根(C.Gilligan)的文章《青少年发展的再思考》以及萨默斯(C.H.Sommers)的专著《一场针对男孩的战争:误导的女权主义正在伤害年轻男性》等;四是种族视角,主要考查种族因素对于道德教育效果的影响作用。阅读材料主要包括韦斯伯德(R.weissbourd)的文章《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儿童的道德力量》等[3]。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学生将会在整体把握道德教育的基本哲学问题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并尊重受教育群体的个体特征和差异性,了解道德教育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从理论上澄明诸多非智力因素同样对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即同样的道德教育规划在不同的人群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而这种不同的教育效果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群体所处的文化背景、所属的种族等非智力因素所决定的,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该板块的学习内容旨在使学生明确在未来开展道德教育的职业生涯中,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背景,尊重每一个教育对象个体的特殊性,是成功地制定道德教育规划、开展道德教育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道德教育规划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第三,针对学校道德教育规律的研究,重点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科学评价其优势与不足,包括:一是学校道德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检验途径及其优势与不足;二是学校的道德教育规划的文化、种族、阶层或性别差异;三是教师在开展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韦斯伯德(R.weissbourd)的文章《道德成年:道德儿童》、戴蒙(w.Damon)的文章《在学校讲授价值观》、诺丁斯(n.noddings)的文章《二十一世纪学校的道德使命》、努齐(L.nucci)的文章《教育:为了道德成长》等[4]。这一板块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明确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能,厘清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检验途径和教育规划的评价原则。同时,由于学校道德教育是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在某一特定机构开展的道德教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其作用不容忽视。倘若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教师如何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关怀的人文环境、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通过其对学生的影响,辐射学生家长,使其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作为道德教育从业人员开展道德教育的能力和效果。第四,针对公民教育的理论及文化解释的学习和探讨,主要包括学习公民教育的含义、目标、方法和当前的障碍,以及聚焦文化、社会—历史、环境和科技四大领域,考查他们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进而运用批判性思考,厘清公民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柏拉图的著作《共和国》、杜威的著作《经验与教育》第三、四章、卡雷特罗(m.Carretero)的著作《构建爱国主义》等[5]。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规划出一个公民教育的基本蓝图。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公民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日后开展具体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广泛的理论基础。此外,聚焦公民教育的文化解释,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国家政策和文化的宏观背景下,清晰地把握个人的学习任务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了解公民教育应尊重社会传统,立足文化平台,帮助教育对象建立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事半功倍地开展公民教育。教学形式。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教师往往不拘一格,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教师的讲解与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充分结合,通过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邀请来宾讲座、情景假定、案例分析、观看影片、比萨讨论、学生个体陈述或团队陈述、设计和完成团队科研项目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发了各种教育手段在学生知识习得和理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综合开展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学习,其宗旨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接受效果。评价方式。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教师普遍采取考查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主要综合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期中作业和学期末作业三项指标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态度和热情,是教师考查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最主要指标;学期中作业和学期末作业一般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具体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广度和深度,以及研究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三、对我国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培养的启示

道德教育是提升国家和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首要途径,是每个公民人生的必修课程。成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综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准,而道德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为今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整体德性修养提供了基本保障。科尔伯格等人对于多国样本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人们使用相似的基本道德概念进行道德推理。所处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其道德发展规律高度一致;人们的道德发展具有普遍性[6]。因此,对于美国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力、教育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尊重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认知前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推理水平不是整齐划一、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个体认知发展不断习得而来的,遵循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由他律到自律的、不断上升、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其发展水平以人的智力水平为基础,受到个体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人们身处某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时,他们的道德认知不会向低级阶段退化,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高一级阶段的道德问题,不会跨阶段地跳跃式发展。因此,因材施教应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全过程始终贯彻的原则。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处在不同道德认识发展水平的学生群体,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实现其道德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现有道德认知水平一个阶段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7]。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忽略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研究的教育现象。在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来自道德教育这一领域本身,而忽略了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掌握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而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视域下,只有尊重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才有可能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也才有可能达到其预计的教育效果。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从业者身兼道德哲学家和道德心理学家二职:作为道德哲学家,他应科学选择传授给学生的道德知识的内容;作为道德心理学家,他应科学判断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据,选择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观提升的方法[8]。

(二)强调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为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研究能力规范的学科研究要求有明确的方法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的具体研究方法选择则是确保研究成果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最重要因素。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一门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知识的获取,应建立在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因此,方法论自觉是道德教育研究得以长足发展的保障。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道德教育只是哲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而非科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会极大地影响道德教育研究的科学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美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道德教育研究方向的学生在进行本专业的专业性课程学习和实践之前,必须学习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类课程。道德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元性,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是当前道德教育实践研究所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而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普遍建立在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又为道德教育实践服务。相比美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统计学、统计软件的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对重视学理研究,而弱化具体研究方法的学习。学生在开展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样本的选择、问卷和量表的设计、数据的解读等方面,普遍缺乏合理的解释和论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以此为依托的研究,其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相对较差,科学性无以保证。因此,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是保证我国道德教育从业者科研能力的基本要素,也应成为我国高校今后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重视课程内容的权威性及前沿性,为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理论根基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设计在保证深度和理论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教育内容的广度和前沿性。课程内容的安排,囊括了社会学、史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以及技术革命等对公民道德成长和道德生活可能产生交互作用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为学生道德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多维度分析公民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视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研视野的拓宽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此外,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视吸取前沿成果,保证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可以代表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始终站在该领域研究的最前沿,确保学生所从事的道德教育研究可以与时俱进,立足解决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人类道德认知问题。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8

摘要:本文主要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涵义及其理论建构和行动研究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将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理论作为新型德育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并以此建构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4-2563(2008)01-0028-07

establishingDevelopmentalmoraleducationamongwomenUniversityStudents

SHitong

(DepartmentofSocialworkattheChinawomen'sUniversity,Beijing100101,China)

Keywords:womenuniversitystudents;development;modelofmoraleducation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meaningandtheoreticalstructureofaswellasactionresearchonmodelsofdevelopmentalmoraleducationamongwomenuniversitystudents.itsuggestsbasinganewmodelofmoraleducationongenderandwomen'sdevelopmenttheoriessoastoconstructtheoryandpracticeofdevelopmentalmoraleducationforwomenuniversitystudents.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术界关于高校女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研究很少,尤其是没有从德育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女大学生独特的德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本研究主题的重要性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德育教育模式是无性别差异的德育教育模式,因此要赋予德育教育模式以社会性别意识,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所探讨的不仅仅是女性化的德育教育,而是性别化的德育教育。

第二,性别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分性别的德育教育模式,因为在“发展”的语境下,女大学生的发展是落后于男大学生的,要获得两性的共同发展,使男女大学生均具有社会性别意识,这种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与其他德育教育模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强调社会性别意识,而这正是其他德育教育模式及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所缺失的,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一缺失。

第四,通过对高校德育教育实践的研究,从高校德育教育经验和问题出发,形成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法。本研究也提出在德育模式建构的过程中注重行动研究。

二、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涵义

中国高校现行德育模式脱胎于建国初期,在全面推行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演变发展了四十余年。[1]目前中国高校形成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大板块的“大德育”格局,[2]在此格局下,形成了许多创新德育模式,如导师制德育模式、[3]系统工程法运用的德育模式、[4]德育主体教育模式、[5]发展性德育教育模式[6]等。

中国高校也正在面临转型,即传统制约性德育向现展性德育的转型。[7]所谓发展性德育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现代德性主体促使主体德性的发展为目的,即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发展性德育认为德育工作是一种精神性、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它不再单纯从外部施加说教和约束,而是以学生为本,把道德作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切实施行道德教育的民主化,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着力培养是非善恶辨别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实践能力。高校发展性德育的内涵是以培养学生的德性创造力为目的,学生是德性成长的主体,重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情感。[6]

由于中国德育教育模式是无性别差异的德育教育模式,所以在德育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方面,男女两性完全相同。而且,很久以来,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强调女性的发展落后于男性,并以男性发展的标准衡量女性的发展。即使在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也不例外。发展性德育模式应该以女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她们的经验为研究对象,倾听她们的声音,关注她们的利益,强调她们的需求;承认性别差异,揭示男女大学生在发展上的性别差异所导致的性别不平等。

高校德育教育模式建构应该是多模式的融合。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应该促进其他德育模式的完善,其他德育模式则可以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为借鉴。

1.德育模式及研究

德育模式是某种理论或观点、一系列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等构成的德育实施范式,是德育思想与德育实践的中介和桥梁。[8]有国外学者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9]国内关于德育模式的内涵界定有很多角度,[10]本研究提出的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经过丰富而充分的德育实践,实现德育目标而形成的德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教育行动的程序、方法及其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在介绍西方道德教育的著作中,开始对德育模式进行专门性研究。在这一阶段,国内理论界虽然对德育模式的认识基本沿用西方学术界的观点,即用纯粹理论构建的视野看待德育模式研究,但是德育模式及其研究真正成为一种新的、享有独立地位的理论对象。德育模式研究的诸种变化,还表现在通过与实践的结合而获得了新的知识形态,德育模式研究向教育实践行动的靠近,已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而是教育自身理论方式的深刻转变,理论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包容性。[11]德育模式研究的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行之有效的模式往往来源于实践并须回归实践。可以说,德育模式研究已成为理论与实践联结的有力中介。[10]

在“大德育”视野下,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广义的思想教育指对人的各方面思想、观点产生影响的教育;狭义的思想教育指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人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等。道德教育指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爱情婚姻家庭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障碍、人际关系、人格评定、学习生活、恋爱婚姻、职业选择等。[2]

2.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界定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是指在一般的德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把妇女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德育教育的基础理论,经过德育实践,形成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教育的理论框架以及女大学生赋权和能力建设等方面行动的程序、方法及其研究。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改变了传统德育模式的取向,使德育模式具有了两个转变,一是由无社会性别取向到有社会性别意识取向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研究的“无性化”或“中性化”取向,赋予德育教育模式研究以社会性别视角;二是由问题性取向到发展性取向的转变,完善了德育教育模式研究。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使分层德育教育成为德育教育领域的一种意识,如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凸显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独特性。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使妇女发展主题向女大学生德育教育领域拓展,实现女大学生赋权与能力建设,提升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论建构和行动研究的水平。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按照女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充分调动德育主体的积极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女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

三、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理论构建

高校德育模式建构应该是多学科的整合。注重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也是德育模式研究的趋势之一。德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联系日益紧密。德育模式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是关键。[12]

教育学与女性发展(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体现在教育学与女性发展(学)在“以人为本”上的契合,已有学者分别论述了教育学的改造和女性发展学的建构与“以人为本”的关联,[13][14]但还没有学者研究上述的这种契合,而在德育教育模式与女大学生发展所共同展现的空间内,使这种契合研究具有了切入点。

本研究认为,在女大学生德育模式建构中,妇女发展和社会性别理论应该成为其基础理论。把妇女发展和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德育教育模式不失为对教育、教育学和德育教育模式基础理论的一种创新。妇女发展和社会性别理论强调全方位地赋予女性以发展的权利以及赋予男女两性平等的发展权,这正是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教育的主旨所在。

在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理论构建中,要考虑以下问题:

1.目标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目标是赋予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权,培养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满足女大学生发展的基本内在需求。女大学生发展权,包括就业和职业发展权、个性发展权、心理健康发展权、自我教育权、自我潜能开发权、自我价值实现权等优先发展权和可持续发展权。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内在需求的优先满足权,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情感需求,择偶需求,性需求,能力建设需求等。

尽管在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系中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被关注和确立,[15]女大学生综合素质也高于社会上的一般女性,而且女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与男大学生无差异,甚至在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敏感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情感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等方面有优势,但成长和发展权依然相对落后于男大学生。原因一是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二是家庭和社会的低期望;三是社会制度和学校制度保障的缺失;四是在社会转型期,压力加大,竞争挑战严峻;五是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权被整个社会环境所忽视,缺乏女大学生优先发展意识和行动。

2.原则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是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德育模式。在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有多重价值,如关于女性和性别的价值观,包括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男女平等精神和社会性别意识。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和男女平等精神是以往对女大学生影响很大的价值观,而目前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很薄弱,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具有增强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功能特点。女大学生需要学习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已经被规范化、体制化了的性别差异,尤其是性别角色模式,重新审视以这种性别角色模式为基础的、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性别歧视现象,树立起全新的性别理念,更新自己的价值观。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是一种体现女性发展特征的女性化教育,包括传播“四自”精神、提高女性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女性性别优势教育、女性潜能开发教育等。本研究认为,女性化教育对象不一定就是女大学生,对男大学生也有必要进行相关教育,使他们了解女性发展特征,共同发展应该成为男女大学生自觉意识,在此意义上,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就是性别化的或双性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必须确立“能力本位”的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是能力发展的前提,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的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力量,它包括人作为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专业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和为社会而创造财富的综合能力。能力本位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形态的文化价值观,应建立在能力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要以能力价值观为主导来统率其他价值观,当权位、人情、关系、金钱、资历、年龄、门第同能力发生冲突时,应以能力作为裁决的准绳,让位于能力;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人生的一切追求首要应围绕如何充分正确发挥人的能力旋转;应把有能力、有业绩的人提升到他应有的位置上。[16]女大学生应该以“能力本位”的全面发展观为价值取向之一。

3.特点

(1)综合性。以往的德育模式多关注某一个方面和领域,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应该是一个综合模式,包括基本假设、基本框架、目标、意义、内容、原则、特征、基点与核心、重点、操作办法(具体方式)、基本策略、评估指标。

(2)整体性。强调女大学生整体发展,尤其是关注女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它特指高校女大学生中由于社会、教育、家庭、生理等原因而导致其在成才、心理、就业等方面相对于男大学生处于不利或比较劣势境况的女大学生群体。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女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女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的。[17]尤其对于贫困女大学生群体,要关注她们的心理与行为,特别是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建立对她们的帮扶体系及解决家庭脱贫问题,为她们的发展创造环境。

(3)全面性。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素育人的大德育环境。[18]女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是指被教育者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在德育过程中,关注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处于被重视、受激励的良好教育氛围中。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德育学习和践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19]

(4)主体性。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在于女大学生的自我赋权,女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要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在需求,参与学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德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而且女大学生在自我赋权时,通过德育教育互动赋权他人(包括教师和其他学生),因为自我赋权与赋权他人是一体的两面,真正的“自我赋权”则不能不同时为“赋权他人”,“主体性”的彰显唯有在“相互主体性”的条件中才能真正实现。[20]

(5)实效性。增强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关注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例如女大学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就业导向的能力建设就成为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之一,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女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只有具有了实效性,才能实现可持续性。

四、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可以称为“女大学生赋权和能力建设行动研究”,其遵循这样的研究逻辑:对高校德育模式大量实证资料和实践进行分析,形成行动研究方案,再应用于实践不断完善。本行动研究目前正处于制定行动研究方案阶段,以后会经历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而且女大学生德育模式的行动研究刚刚起步,这也必然会经历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1.行动研究的意义

“行动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影响很大的一种研究方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柯利尔(J.Colier)提出“行动研究”概念,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对行动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认为要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中建构理论;20世纪50年代,在寇利(S.Corry)等人的倡导下,行动研究的思想被介绍到教育领域;20世纪60年代,由于实证主义的兴盛,行动研究因其研究的科学性被质疑而一度沉寂,20世纪70年代,经艾略特(J.elliot)等人的努力,行动研究在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研究领域复兴,同时台湾的学者对行动研究作了许多介绍与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对行动研究开始进行介绍和尝试,并把行动研究应用于德育模式研究中。

按照艾略特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景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具体情景中的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21]

在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建构中进行行动研究的缘由:第一,虽然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行动研究已成为中国德育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11]但是在高校德育模式中,女大学生赋权和能力建设等行动研究是缺失的。第二,行动研究与女性主义联系密切,许多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学者天生就是和行动研究、应用性研究联系在一起的。[22]第三,教师(无论是否从事德育工作)是一个德育教育行动者,行动研究是一种促使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和意义,特别是促进专业自主发展和主宰自己生活世界的生活方式。[23]

本行动研究的意义在于行动研究可以颠覆性地改变女大学生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行动研究尝试解决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冲突,针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及问题做出反省,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中,逐步发展德育教育实践理论,在此过程中创造出新型德育知识。采用行动研究能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与女大学生一起在实践的过程中共同摸索及建构德育教育模式,对女大学生进行能力建设。在行动研究中,女大学生不再是研究的客体或对象,而是研究主体,是德育教育研究的参与者。通过“研究”和“行动”的互动,女大学生将研究的发现直接运用于德育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学校德育教育现实的能力。研究的目的是唤醒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和增强其能力,使她们觉得更有力量,同时促使学校德育教育研究者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女大学生确认所要研究的德育教育问题,对分析和解决德育教育问题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2.行动研究过程

艾略特提出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强调互动和参与的过程。勒温也将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分为4个阶段:制定行动目标、实践行动、检视实际情况和实施效果、问题的分析及评估,认为这是一个循环系统。克密斯(S.Kemmis)采纳勒温的思想,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等4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22]

根据行动研究的过程分为计划、行动、考察、反思4个阶段,本行动研究的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深层理解女大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心声及需要,描述现有女大学生德育教育形式、特色与限制,尝试与女大学生和德育教育者共同提炼及归纳出一些可行的实践模式。访谈和焦点小组作为行动研究的初步介入方法。

第二阶段:通过在具体情景中的行动建构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女大学生赋权和能力建设”实践模式。参与式小组及工作坊作为此阶段行动研究的介入方法。在共同参与中,行动参与者(女大学生)、行动研究者(德育工作者)、行动研究的研究者(课题研究者),形成一个相互支持、共同学习的群体。

第三阶段:尝试将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问题,考察模式的可行性,并经行动参与者、行动研究者、行动研究的研究者三方共同讨论,选择大家共同认为是最重要及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介入重点,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第四阶段:不断地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做出反思及修改,可以进行3方面的反思,即模式反思、对行动研究的反思和对三方合作关系的反思。当发现问题需要改变策略时,就通过参与式讨论做出修改,然后再运用于实践,再反思和修改。

本行动研究过程采用行动研究中的多种类型:第一是采用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方法,改进德育教育实践,并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可运用的资料有参与者个人资料,如现场记录、访谈录音和实物(包括德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告、研究论文、资料、日记、照片)等;第二采用合作模式,专家(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与实际德育工作者一起合作,共同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是由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一起协商提出,双方共同制定研究的总体计划和具体方案,共同商定对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22]

在本行动研究过程中,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专家由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转变为行动研究的研究者,德育工作者由原来的“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女大学生由以前的“被教育者”成为“行动参与者”。在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中,赋权于女大学生的主题非常鲜明。

3.行动研究的具体策略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中行动研究的另一主题是能力建设。

前述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必须确立“能力本位”的全面发展观。能力本位和能力建设有何关系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及其能力建设的实质,就是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依赖,就是强调人要依靠其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来推动社会发展,来实现其价值。“能力建设”是“能力本位论”在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运行机制、社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具体化与现实化。[16]应该建立以能力正确发挥为社会价值导向和制度选择目标的能力社会及其运行机制。[24]

女大学生能力建设包括树立正确观念的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和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能力、角色和行为能力、对性别导向的分析能力等。如果从女大学生对职业自我认知的角度看,对职业倾向起主要作用的职业自我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性格、气质、职业价值观等,[25]可见,职业能力也是提升女大学生职业自我认知的重要方面。

以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为例:在现实中,就业难和就业歧视问题,也是全社会、学术界、女大学生自身最为关注的问题。据厦门大学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26]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4年6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显示,就业的男女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落实率上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总体的落实率为65.6%,女性为56.0%,相差9.6个百分点。这种差异在不同学历上、不同学校、不同地区表现也不同。在各个学历层次上,硕士毕业生男女落实率相当,而在专科、本科及博士毕业生中,男性的落实率都高于女性至少4.7%,男性博士毕业生的优势尤为明显,比女博士毕业生的落实率高出13.7个百分点。(2)单位性质上的差异。男性进入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的比例略高于女性,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与女性相比则有明显的差异,比女性毕业生高出14.7%,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略低(比女性低1.9%),而进入学校的比例远远低于女性,差距高达17.9个百分点。[27]有研究提出,主流话语虽然关注女大学生的被歧视状况,但女大学生自己却很少发出声音。性别歧视在女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是一种弥散的、无所不在的状态,而女大学生常常不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性别歧视、重建自我,而多以沉默接受歧视,其重建的自我是“第二性”的。社会几乎没有积极的力量帮助女大学生们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信,为了能够鼓励自我,她们只能无奈地接受歧视的现实。[28]

许多文献和实证资料也表明,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探讨多是从问题角度(如社会问题和个体心理及应对态度问题),而不是从建设性和发展性的角度;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是从完成工作,提高就业率角度(就业率关系到高校的招生),而忽视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是解决就业难和就业歧视问题的新途径。

职业能力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内化以及外显。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架构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它既涵盖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等的一般能力,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更包括诸如按照能力的倾向性,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智力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必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思考力、认知力、自我控调力等。特殊能力是各种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特定的能力,如绘画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判断能力以及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等的专业能力,还包括科学的创业态度、革新能力、创造机会能力等在内的创业能力等。可将与个体职业相关的能力统称为职业能力。对职业能力和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的认知对于指导个体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25][29]

本行动研究提出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行动策略,包括三个层面:

(1)个人层面。女大学生具有职业能力自我教育的潜能。自我教育是指在提升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自觉参与自己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女大学生用所具有的社会性别意识,有助于认识传统的职业分工和角色定型带来的男女两性职业能力的差异,并减弱其影响,提高自己职业成就动机和对职业能力的自信心;结合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案;学习寻找可能的资源,支持自己职业能力的提升。

(2)小组层面。上述个人层面自我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形式,而自我教育方法中还有群体自我教育形式,“同伴教育”属于群体自我教育。“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在一起分享知识和观念,利用同辈的影响力,彼此传递健康向上的思想观点,相互学习先进的行为技能,以唤起共鸣,促进教育内化,达到润物无声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让同伴来告诉同伴”。[30]成立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自组织就是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如女大学生可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小组,小组具有相互支持功能,成员互通信息,一起探讨针对就业歧视积极的应对态度和策略,共同参与实践和面对其中的困难,实现职业能力互补。

(3)学校层面。把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建设与学校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如开设相关女性学课程,作为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基础训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以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小组为具体介入方式,制定详细小组计划书,对介入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总结介入的经验;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式”的职业能力提升的咨询服务;创建学校社区经济实体,可以和学校实习基地相结合,也可以建立合作社,女大学生每周可参加2-3学时的工作锻炼,增加劳动体验、就业体验和挫折体验,计算学分,记入个人德育总成绩;针对不同年级女大学生的特点,研究职业能力建设不同训练计划。

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行动研究效果要进行评估,可以采取多种评估方法,如行动前测和后测方法、成长小组介入的社会工作专业评估方法、行动中女大学生成长档案的运用,动态地评估学生的成长轨迹。

[参考文献]

[1]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J].高教探索,2005,(6).

[2]胡斌武,陈晓丽.“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3]周俊芳.探析高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德育导师制[J].教育与职业,2007,(17).

[4]沈革武.探析现代系统工程方法与高校德育实践模式的有机结合[J].科技创业月刊,2007,(4).

[5]韩美兰,吴俊清.高校德育主体教育模式基本特征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6]王国华.高校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Z].2007.

[7]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程建平.德育模式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5).

[9]理查德・哈什著,傅维利等译.德育教育模式[m].转引自杜爱森.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理论探索,1996,(2).

[10]季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

[11]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12]丁东宇.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2).

[13]张楚廷.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14]邓灿辉.“以人为本”与女性发展学的建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

[15]张李玺.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系中[J].妇女研究论丛,2006,(3).

[16]韩庆祥.论能力本位价值观与建立一个能力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2,(1).

[17]贺金莲.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透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

[18]邹耿良.从大学生群体的变化谈高校德育新思路[J].龙岩师专学报,2002,(2).

[19]毛成.共情方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0,6月增刊.

[20]冯朝霖.自我赋权、公民社会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21]阮曾媛琪、宋陈宝莲.从行动研究发展实践理论:“北京妇女及家庭社区支持网络”项目的反思与启示[Z].第二届香港华人社会―社会排挤与边缘性问题:公民身份的再思与打造研讨会论文,2003.

[2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3]欧群慧.对一位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追索[a].载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韩庆祥.“能力建设”:一项迎接时代挑战的宏伟工程[J].教学与研究,2002,(3).

[25]李晓明,陈慧娜.“职业自我”在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应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26]贾艳琴,陶莉.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4).

[27]李亚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28]佟新,梁萌.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12月增刊.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9

[关键词]网络;研究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11―0155―02

[收稿日期]2014―09―20

[作者简介]自菊春(1990―),女(彝族),云南楚雄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一、对研究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依仗的网络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信息的传播更是呈现快捷、直观、互动性强、信息量大、形式多样等的特点,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在人们运用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获取信息,以便随时随地上网,网络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研究生作为社会一个知识水平较高的阶层,涉及到的是各个领域高端的人才的质量,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要使这些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做好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现在,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丰富,网络无疑成了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利用网络对研究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成了当今研究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学习、查阅文献资料、浏览新闻、交友聊天、购物、休闲娱乐等,网络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可能超过了其他的媒体,成了继图书馆、课堂以外主要知识获取的渠道。网络已经无死角的占领了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利用网络进行研究生德育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就不能不利用好网络这个资源。

近年来,高校的德育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内容政治性、保守性、稳定性的特点,使之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还是有点应接不暇。研究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群体,与大学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年龄、学缘背景、经历和家庭状况等差别大、跨度大,因而他们的入学动机、需求、对社会的认知、思想道德基础等等,也是要复杂得多。在大学里,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是和本科生有差别的,他们的研究任务更重,学习、工作更分散,与导师的联系更多,研究生所面临的就业、经济、婚姻家庭的压力也是比本科生更大。〔1〕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基本成型,学习生活分散,专职的高校的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人员相对缺乏,德育教育内容也缺乏新意,更加大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对研究生的德育教育要讲方法讲创新,让学生乐意接受,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无疑就是给研究生德育教育带来了突破口。

二、网络给研究生德育的机遇

(一)为研究生对德育信息的需求提供新渠道、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德育效率

网络信息实现了超越时空的交流与传递,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于研究生来说网络是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研究生作为知识、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接受知识来源也不可能满足于课堂和图书馆,无疑网络能够满足了研究生对多元信息获取渠道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的选择信息,激发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了网络德育教育的作用,德育教育的效果才会越好。

(二)信息形象直观,多元化能够满足研究生对德育信息的多元需求

开放、平等、虚拟性等特点让研究生畅所欲言,网络上的信息形象直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使其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等的特点,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坦诚、活跃中接受教育,在形象、直观中提高认识,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将这些信息储存,随时的利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利用。〔2〕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畅所欲言,倾诉自己在现实中的苦闷,平等的与人交流,没有框框条条的束缚,没有太多的顾虑,在网络上表达的情感可能是最真的。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点随时把握研究生的德育动态,以便在出现问题是及时的解决问题。

(三)解决研究生德育问题更及时、快捷

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道德困惑时,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的与同学朋友、师长或是陌生人交流,解决自己的困惑,使自己得到成长。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德育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入,有了这个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与人分享自己的心得成果,体会到自己的心得、科研成果被人接受的喜悦,还能更广泛的接受他人的优秀德育品质和学术成果,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人生境界得到升华,进而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形成了新的交往互动模式,拉近了距离

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隐匿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社会消除了现实“社会的藩篱”,延伸和拓展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空间,逐渐成为一些人的精神栖身场所和安身立名之地。〔3〕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方便快捷,真正体验到了“天涯咫尺”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模式转变成了借助各种媒介的“间接交往”,而且交往的范围更为普遍。网络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休闲娱乐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发展也带来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变革,也给研究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三、网络给研究生德育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德育,增加了德育信息甄别的难度

网络信息的门槛低,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人们就可以自由的信息,由于条件制约,有关部门也不可能对所有网上的信息进行逐一的审核,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增加了信息的甄别难度,难免会有投机取巧分子乘虚而入。近年来,在网络上出现虚假消息,虚假新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不管者是出于哪一种目的,对人们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于是人们就会对网上的一些信息产生疑问,甚至攻击这些信息,这种心态会让人们对有用的资源、信息也同样产生质疑,特别是容易对那些正面素材也产生疑问,就会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德育,不利于整个社会德育的养成。当个体独自面对鱼目混珠的网络又缺乏正确的引导时,很容易产生道德的冷漠和茫然,甚至被某些负面价值同化。〔4〕

(二)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的渠道

网络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使得每个人在与别人交流、浏览信息的时候都是在面对着一个终端,大对数人并不知道与自己交流的是谁,看的是谁的信息,那么有些心术不真的人就会利用网络的这一特性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丰富的网触经验不仅让网龄长的青少年享受到网络世界中更多的精彩和自由,也让他们发现了更多的网络漏洞,事他们容易钻空子、放纵自己的行为。〔5〕网络信息和传播的随意和快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依然造成了信息的杂乱,缺乏对信息性的正确性判断,造成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泛滥,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及对权威信息的质疑和排斥心理,使得人们更容易对虚假、不良信息产生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出违反伦理准则的行为,甚至是一些违法行为。

(三)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导致研究生道德导向模糊

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任何组织、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信息,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政治观点、、生活观念,因此网络上的信息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也导致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多元化。道德导向的多元化使得研究生也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产生困惑,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陷入迷茫,如果德育工作者在这个时候没有及时做好德育工作就会使之陷入道德困境。

(四)对网络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是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创新思维的必备才能,利用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实现交流,查阅资料,满足了人们很多需求,有什么疑问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网络来寻找答案。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很多问题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就会找到答案,通过有意注意并能记住,而以后有类似的问题就可以信手拈来,举一反三。网络上信息泛滥,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网络过度依赖,自主思考、自主研究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惰性,无形中弱化了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削弱了研究生的意志,扰乱了研究生的认知,造成了研究生道德困惑。

四、应对网络给研究生德育带来挑战的对策

(一)积极运用网络弘扬主旋律

运用网络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宣传正面思想道德、主流人物,传播主流文化,建立思政网站,为学生提供平台。结合网上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的优势,不断加强网络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和德育工作者的力量,共同建设属于研究生自己的德育网站。积极参与,重于服务,也有利于研究生珍惜自己的成果,同时也能及时的把握研究生的德育动态,进而对症下药。

(二)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法律法规

网络上的各种负面信息会猖獗,是因为网络发展过快,对网络的管理出现了滞后现象,导致了管理制度与负面信息的空窗期。因此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涉及公共道德、政治等敏感信息领域要较强监控和管理,从根源上断了不利于德育教育信息的传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的打击在网上不利于社会稳定,破坏人们团结的现象,加大打击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有利于德育的要加强宣传引导。同时也要加强研究生的法制教育,使之自己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

(三)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律能力

人的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过程,在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文明会或不文明形象都是自身素质表现在网上的含沙射影,因此要杜绝研究生在网络上的不文明现象,就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研究生的自律能力,能够自觉的关闭和取消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注重对研究生的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正确的引导,对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相关规定严惩,使研究生群体不仅在现实生活做一个文明人,也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也要做个文明的网民。

(四)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队伍的网络素质

我们现有的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在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又懂得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显得尤为紧迫。〔6〕能够充分承担起网络舆论沟通、教育、引导、管理的功能,加强研究生德育队伍对网络的实践探索,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积极的运用好网络,与时俱进,能跟上网络的变革,能够及时的发现网络传播中的各种问题,还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敏锐的观察洞悉能力,能够有的放矢的在网上开展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2〕〔6〕刁承湘著.研究生德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1,17,22.

德育研究的方法篇10

关键词:德育衔接;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13-03

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观点。这是继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以来,党和国家又一次从战略发展角度重申和强调“整体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的主张。之所以一再强调要加强德育衔接问题,是因为德育衔接在德育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德育实效性提高的现实需要,也是德育系统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德育衔接对于德育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德育的有效衔接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足够重视,但直到目前,理论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多。而且,目前的仅有研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尚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亟需深化与拓展。因而,当前,对德育衔接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与冷静审视,既是直面德育创新理论难题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推进德育理论研究当展的现实选择。本文试对此前中国期刊网(CnKi)上能够检索到的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与简单述评,以期为推动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多但整体水平偏低

笔者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对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与统计。计算机网上检索以“德育”并含“衔接”进行,并将检索出的文献分类进行逐一阅读与分析。检索发现,就研究的总体数量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关注度还相对较低,研究数量相较于德育其他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然而,可喜的是,就文献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已经明显呈现出了逐年增多的良好趋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围绕着一些实际问题展开研究。检索显示,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文献共计63篇。其中,学位论文方面,硕士学位论文共计7篇;而除去7篇硕士学位论文之外,其余均为期刊文献(含报刊资料),这些文献分布于各层次、各类别的学术期刊之中,总数共计56篇。就文献的时间分布而言,检索显示,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对其进行研究的是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意如等撰写的《大、中学德育的衔接问题》一文。[1]但此后,学术界对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多,具体而言:1982—1990年的九年间仅有4篇相关文献;1991—1999年近十年间相关文献有所增加,但总量仍然不多,仍仅有共计14篇文献;直到2000年之后,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其中,2000—2004年的五年间就已经有15篇相关文献;在2005年之后,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增长节点,文献总数更是猛增到了34篇。对此,我们认为,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与德育学科的发展以及德育实践的探索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之后,研究成果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更是表明这一研究已成为德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虽然研究数量呈现出了逐年增多的良好趋势,但客观来看,目前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整体水平却并不高,这主要突出地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代表性成果较少。发表在高层次刊物上的、在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的论文却并不多。且其中很大比例是有关德育衔接文件解读或报道的,出自一线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高质量论文并不多见。并且,纵览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和内容结构都大体相似或基本相同,创新和深入发展的势头不明显,有简单重复之嫌。二是学位论文数量偏少。学位论文是学科学术成果的一种集中体现,学位论文数量的多少是学术界对相关研究关注度的一种表征。但正如前文所指出的,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学位论文仅限于硕士学位论文,且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检索发现仅有7篇;而博士学位论文方面则更是处于空白状态,没有检索到有关德育衔接的相关文献。

学术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是一项科研存在价值的标志,数量的多少表明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关注程度,而质量的高低则说明该研究的成熟程度。当前,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中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因而,深化研究的总体质量,提高研究整体水平,就成为当前德育衔接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研究论域较为全面但整体发展不够均衡

为了更好地把握目前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论域,笔者对所查阅到的63篇文献进行了逐一阅读、归类与梳理。梳理发现,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内容涉及了德育衔接研究的方方面面,德育衔接的内涵、标准、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几乎绝大多数的研究论域和研究内容都已经有人有所涉猎。学者们在各自的研究中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德育衔接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和开拓性的研究与探索,这些研究成果既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德育衔接本身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也为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德育衔接问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借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德育衔接研究的整体视域发展却不够均衡,存在着严重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这突出地表现为:一是从研究视角上看,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德育衔接的现状及问题、优化德育衔接的对策等方面,尤其是针对德育衔接对策方面的研究更是有多达65.1%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且,从研究发展趋势来看,这一类的文献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显示出了这一论域研究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相对而言,目前对于德育衔接的内涵、标准、内容及依据等涉及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一方面,对于德育衔接现状、问题和对策等研究的良好发展势头充分显示了研究者关注现实需要、讲求实践针对性的研究取向,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对于德育衔接内涵、依据、标准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忽视,则容易导致研究的“无根基性”,同样应该引起学界的足够反思。

二是从研究领域上看,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以中小学或中学与大学为封闭系统,鲜有将大中小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德育的衔接整合问题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入系统研究的视野。统计显示,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中学与大学德育衔接领域,共有29篇文献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46.0%。中学与大学德育衔接研究成果的高产,充分说明了学界对中学与大学德育衔接问题的关注程度,同时也潜在地表明了中学与大学间所面临的德育衔接问题更加紧迫。但相对而言,其他学段领域间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则相对匮乏,明显与现实的发展需要不相符合,需要加强,尤其是范围涉及大中小学(含研究生阶段)三个学段的“全景式”研究的不足更是凸显了当前德育衔接研究整体视域发展的不均衡性。

“事物的不平衡具有常态性,做到各个具体领域的完全平衡,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但对研究领域的内在格局具有一定的自觉意识和宏观观照,避免无序和失衡,却是必要的。”[2]因此,批判性地检讨以往德育衔接研究论域失衡的不足,并自觉地谋求研究格局的改进与完善,就成为了当前广大德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使命。对此,笔者认为,今后我们的研究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谋求研究论域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薄弱环节的研究,打破传统研究的视域局限,力争最大限度地完善德育衔接研究的总体格局,实现德育衔接研究的均衡发展。

三、研究的经验性问题突出而学理性薄弱

“知识可分为经验型知识与理论型知识,两者都是对事物的把握,但其把握的程度不同。经验型知识就事论事,看到的是事物表面的信息,而理论型知识是透过事物的表层去挖掘事物的本质,能真正把握事物内部必然的联系。”[3]实践已经证明,经验型知识与理论型知识相辅相成,两者对于事物的认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但遗憾的是,在文献梳理中我们发现,现有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却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研究的经验性和学理性的关系,导致了研究的经验性问题突出而学理性相对欠缺与薄弱。梳理显示,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德育衔接相关问题的浅层描述或简单设想,并没有深入到理论创新的层面,缺少了从德育自身探寻其衔接的必然逻辑与本质要求的内容,往往容易导致研究漂浮于理论根基之上。但目前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多,且研究也大多仅限于表面性的描述,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辨和理论探讨,更没有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的区分和科学的界定。德育衔接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性的德育活动,对其进行研究需要关注现实发展、联系实际运行。但关注现实不代表疏于学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关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理解,如果内涵不清,外延不确定,将直接影响研究的深入发展。然而,从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梳理发现,当前对于德育衔接的研究更多倾向于经验性的微观描述,而缺乏具有深层次理论思辨的研究成果。并且,目前仅有的少量学理性研究,也大多往往因为缺乏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原理支撑,使得研究的科学性和深入性显得比较欠缺。实践证明,单纯经验式的浅层描述必然引发研究的“无根基性”,进而导致研究受阻、难以创新。

四、“书斋式”思辨研究较多而实证性研究欠缺

研究方法是关于科学活动中的认识方法和活动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选择使用恰当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成果科学性、有效性的可靠保证。然而,在文献梳理中我们发现,当前对于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中,“书斋式”的思辨性研究过多,而实证性研究却十分薄弱。

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是从研究方法论角度而言的。所谓思辨性研究是指不依赖于任何经验,而从理论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纯概念和纯理论思考的一种研究方法。而实证研究则是与思辨研究相对,“它是指本着科学的精神,强调从问题出发,提出理论假设,尔后用实验或者调查等方式加以验证”[4]的一种研究方法。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是当前德育研究中所运用的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德育研究的深化。

德育衔接问题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现实问题,因而要求对其进行的研究要将理论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在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和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但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研究队伍视界和研究能力所限,现有研究多为一些“书斋式”的个别性、随机性研究,研究者往往仅仅从理论层面上进行一点浅显的分析,倾向于“概念性”的抽象描述或“诊断性”的结论判断,缺乏建立在系统调查之上的实质性研究,因而也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易导致研究陷入浅薄或流于形式。例如,对当前德育衔接现状及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原本应该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等方式全面把握现状及问题的,但遗憾的是,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未经过实证调查与考证就言说现状及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以“人云亦云”之感。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源泉。根植实践,是我们能够关注新问题、聚焦大问题、切准真问题的前提所在。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于书斋之中构建起来的理论,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5]因此,今后对于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应更多地侧重实际,注重联系实践,在研究中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实证性调查研究,力争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以及具体操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意如,汪宝熙等.大、中学德育的衔接问题[J].青年研究,1982(3):14-17.

[2]祖嘉合,代玉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11):23.

[3]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