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39:13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教育摆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深化城乡教育改革,加快城乡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谐,提升教育总体水平,着力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教育的大进步来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二、改革目标

学校建设标准化:到2012年,全县教育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实现,非义务教育得到协调发展,建构起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本框架。“农村初中校舍改(扩)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建成标准化普通中小学校65所,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及教职工配置达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中小学建设标准化。积极推行学前教育社会化,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学校管理规范化:以推进“中小学规范化学校”为载体,进一步统筹规范中小学管理,重点构建城乡学校“统筹管理”、干部“统筹调配”、教师“统筹使用”的县级管理机制。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2012年,市二级以上幼儿园达20%,市三级幼儿园达40%,市四级园达40%,县级规范化中小学校力争达40%以上。到2020年,市二级以上幼儿园达30%,市三级幼儿园达60%,市四级幼儿园达10%,县级规范化中小学校力争达80%以上。

教育质量优良化:到2012年,学前一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得到普及,努力实现3-6岁学前幼儿入园率达7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高普九”率达95%以上,优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例达95%以上,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达全市中上水平,职教中心纳入部级重点中职学校。继续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到2020年,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城乡教育基本实现和谐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3-6岁幼儿入园率达85%以上,城乡义务教育实现现代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达标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班班通。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教中心升格为高职学院,继续教育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建成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5年以上。

学校发展特色化: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校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到2012年,全县五分之二的学校建成“一校一品”,五分之一的学校建成“一校多品”。到2020年,全县三分之二的学校建成“一校一品”,三分之一的学校建成“一校多品”。

三、改革重点

(一)改革城乡教育师资管理模式,对人事调配、干部任留用、教师合理流动等在管理上实施改革。狠抓两支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教师编制宏观调控、监测机制和新增城乡教师的流动机制,提高农村学校编制标准,统筹配置城乡师资,促进城乡教师基本均衡。实施市县级教师全员免费培训、职教“双师型”师资培养、教育管理干部培训、高级教师评聘前下农村支教等计划,探索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实行委托培养、定向招聘的机制。

(二)大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按照小学“保证就近入学、统筹均衡资源”,初中“相对集中办学、扩大校点规模”,高中“发展壮大规模、形成竞争格局”的基本原则,重新对全县中小学布局实施科学合理规划和建设,着力解决城镇教育容量不足、仪器配置缺乏等问题,推进城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整合调整后的中小学闲置资源,推动幼儿教育向社会化转变,探索建立学前教育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农村幼儿园建设,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协调发展。

(三)加快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对县职教中心、农广校、三峡技校实施资源整合,加快搬迁进度,积极引导民办职业教育。创新企校互动、企校融合和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进职业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力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培训模式,完善城乡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努力把我县职业教育打造成“三峡库区职业教育高地”。

(四)推进城乡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大教育信息化硬件、远程教育、教育资源三大平台的建设力度,加快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努力实现班班通,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五)稳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模式,为学校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终身发展搭建新的基础平台。

四、基本原则

(一)统筹管理,机制创新的原则。良好的管理机制是保证教育事业成功的关键。全县教育统筹发展首先是要改革原有不利于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管理机制,创造性地建立起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管理新机制,以此来促进城乡教育持续、优质、均衡发展。

(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全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根据县城及各乡镇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重新布局校点,将城市密集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融合,将农村地区分散的校点重组,全部按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行布局、规划、建设。

(三)统筹推进,内涵发展的原则。全县城乡教育的差距除了办学条件外,还体现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学生生源等方面。据此,全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即通过推动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师资队伍、教育质量上档升位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内涵的同步发展。

(四)统筹资源,项目带动的原则。全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既要调动县城和乡镇所在地学校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农村学校的积极性,最大限度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互动。设立一批城乡学校共建项目,促进城乡学校深度合作,通过合作互动来打破学校与学校、县城与农村、辖区内与辖区外之间的“隔离与壁垒”,用活优势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五、主要措施

(一)建立统筹管理机制

建立城乡教育统筹管理机制。县政府统一规划、布局、建设中小学、幼儿园。撤并村小,重新布局*,壮大中心校,在*和中心校创造条件实施寄宿制,重组乡镇初中学校,合理利用空余校舍资源。着力解决高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容量不足的问题。按照“城镇学校+农村学校”的方式,建立“城乡牵手、捆绑发展”的牵手联谊帮扶制度,统筹调配教育资源,加大城镇学校对农村学校的指导与帮扶力度,把牵手联谊学校共同纳入教委和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检查评估范围。四是建立县教委科室与牵手联谊学校责任指导制度,负责指导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

建立城乡教育统筹教研机制。建立片区内学校共同教研机制,由示范校牵头,组织片区内的教育常规研究、教育学术研究、课题研究、教师培养等工作,促进片区内学校教研与培训的合作。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师进修学校统筹教育指导机制,加大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指导。加强与县外著名中小学和发达地区的合作共建机制,统筹好县内外教育智力资源,服务于全县各级各类学校。

(二)完善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各项标准要求,按照“小学向完全小学集中,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的原则,认真搞好调研、统计,修订和完善《*县2009—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订《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规划》、《中小学(园)设施设备配置规划》、《教职工配置规划》、《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规划》。新县城规划区、名山镇新城小区、工业园区、高家镇新镇规划区内的学校建设及中心集镇学校建设要立足长远,与城市和集镇发展相适应。根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加快新建和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进程,积极发展单设高中,推动高初中分离。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规模适当的区域性初级中学和乡镇寄宿制小学,积极开展规范化的寄宿制中心幼儿园和民办社区幼儿园建设。

2009-2012年,规划建设(含改、扩建)普通中小学校65所(含寄宿制中小学30所),基本实现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其中新建*县第四、第五小学,*县四环路中学、*县适存高级中学,迁建职教中心、名山镇中心校、仁沙乡中心小学校、三建乡中心小学校、三合镇邯路完全小学校、三合镇中税希望小学校,高家镇初级中学校、三合镇初级中学校、*县实验中学,扩建小学42所、特校1所,初中11所。

2013-2020年规划建设(含改、扩建)普通中小学校127所(含寄宿制中小学50所),全面实现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其中新建小学3所(*县第六小学、*县第七小学、高家镇第三小学)、初中1所(*县五环路中学),迁建初中1所(兴义镇初级中学校),扩建小学94所、初中21所、完中3所、高中4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教师编制宏观调控机制,统筹配置城乡师资,促进城乡教师基本均衡,提高农村学校编制标准,配齐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增设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岗位,寄宿制学校配备生活管理、安全保卫、卫生保健等工作人员。改善城乡教师职称结构,岗位设置、职称评审中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比例。

实施“教育优秀人才”计划,通过建立访学制、导师制、送培制、帮带制四级链条,打造一批优秀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第一级为“访学制”,每年全县选派5—8名特级教师、名师和优秀的骨干教师到国内著名中小学名校进行访学。第二级为“导师制”,每年选派30名骨干教师、15名管理干部参加双导师(教授或专家+特级教师或知名校长)指导。第三级为“送培制”,每年选派50—100名教师到市内名校接受“面对面”的培训。第四级为“帮带制”,由接受前三级培训的教师每人帮带3名薄弱教师、年轻教师或管理干部,通过“蹲点指导”、“课题研修”等形式,带动区域内600名教师或校长的成长。实施“师资全员培训”计划,通过“班主任全员培训”、“教育技术人才培训”等,展开新一轮专业性、全员性培训。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跟班进修”等形式,加大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整合职教师资培训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职业中学专业教师能力标准。

(四)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纪律法制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改革和职业高中联合办学模式、“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认真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科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加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学生毕业和升学中的应用力度。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强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技教育,积极推进“2+1+1”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生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审美水平。认真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国防防空、生命安全、民族政策、禁止、防治艾兹病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水平。

完善和落实高中招生考试制度,规范考试行为,实行指标到校与划片招生的办法,均衡配置高中生源。建立健全教育评估和质量监测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生、教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探索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设立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构建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指导。

加强教育研究力度,狠抓教研机构组织和学校“学科工作站”的建设,建成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工作站15个,涵盖中小学主要学科。开展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建成有一定影响的精品专业或课程10个。

(五)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对薄弱学校,县上将加大投入、管理和支持力度,促使这些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有序化,尽快摆脱“薄弱”,升格“规范”、“特色”学校。在全县实施特色学校创建计划,启动对学校教育特色的认定,促使三分之二的学校有一项特色,即“一校一品”,三分之一的学校有多项特色,即“一校多品”,不断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形成“春色满园”的发展局面。

(六)努力推进继教工作

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单位、家庭,构建以职业变动、需求联动、兴趣驱动、多元互动的城乡继续教育新体系。探索建立社区教育机构、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和网络教育资源,构建继续教育新模式。落实农村化技术学校教学及管理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实习场地和教学设施设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市上农民工学院和县职教中心、农村成人学校,针对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新增劳动力开展高技能实用技术培训。到2012年,我县力争成为市级继续教育示范县,创建市级继续教育示范乡镇5个、社区50个,创建县级继续教育示范乡镇10个、社区和单位150个。到2020年,创建市级继续教育示范乡镇10个、社区120个,创建县级继续教育示范乡镇20个、社区和单位400个。

(七)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有效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组织开展重点围绕学校干部轮换机制的研究、学校教育特色建构的研究、薄弱学校治理的策略研究、城市品牌学校落户农村的策略研究、“学科工作站”的建设研究、职业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容、方式与途径研究,农村学校集约重组的优势、问题与对策研究,农村学校经费不足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机制创新研究,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等。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保障

为了深入推进全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工作,组建成立*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大、政协联系教育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计委、教委、财政、建委、国土、移民等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指挥、统筹、协调此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委,负责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实验的日常工作。

(二)加大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加大公共财政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保障支撑力度,依法确保“三个增长”,继续执行教育经费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政策,财政每年超收部分按年初确定标准用于教育,新增教育经费的80%用于农村学校,建设项目和资金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逐步提高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县级配套标准。积极拓展教育融资渠道,稳妥推进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教育集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展壮大教育奖励扶助基金,加大对学校建设资金的帮扶力度。完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和学生资助工作机制,落实和规范教师绩效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及学生受助资金,开展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和安居工程试点。

(三)强化管理,推进改革步伐

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完善教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强化对教育的督政职能,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强化教委执法责任,优化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实行教育政事分开。强化对乡镇教育的统筹管理,完善乡镇教育管理中心工作制度,明确乡镇教育管理中心的人员编制,落实工作经费。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本管理、约束、激励机制,探索校长职业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教育工作发展的工作例会、情况通报、过程督导和职教联席会议等制度。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2

高考网权威甘肃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更多甘肃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日前,《甘肃省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教育部备案。该方案指出,综合考虑省情、教情,甘肃将于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记者从甘肃省教育厅了解到,此次高考综合改革的具体方案将于2019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进入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制度学习评价阶段,2022年的高三毕业生将采用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制度考试、录取。

据悉,甘肃省将与广西、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6省区共同于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甘肃将加大改革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设施设备、师资配备和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加快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作好充分准备。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3

关键词:江苏;高考方案;实施效应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00-00

紧随着2005年秋季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江苏省2000年以来的第四次高考方案改革拉开了帷幕,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在2008~2011年4年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方案都有强烈的反响,新高考方案也历经了几次微调。课题组于2011年6月对江苏省新高考方案实施效应进行了调研,主要方式为调查问卷和访谈。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包括来自苏南、苏北、苏中15所学校的即将参加2011年、2012年高考的高中学生,以及已经参加过2010年高考的南京师范大学一年级学生,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59份。调查结果显示,高考改革方案体现出许多亮点,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同,但遗憾的是,新方案的诸多亮点在实施中未能充分体现,相反却出现了不少疏漏和缺陷。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对基础教育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与效应,如何科学实施新方案、应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概述

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力求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扩大高校招生自,其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为语文、数学、外语,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满分为480分,实行分数制。“学业水平测试”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分为选修测试科目和必修测试科目。招生时则按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并按照不同录取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要求。

二、高考改革方案设计的亮点

1.与高中新课程改革一脉相承。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显著特点就是将高考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其指导思想都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005年秋季,江苏正式进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此次课改提出高中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1]。从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来看,与新课改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

2.学业水平测试纳入高考,不再“一试定终身”。以往的高考方案,均以一次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即所谓的“一试定终身”。这种“一试定终身”产生了两个明显的影响:一是社会实践中高考的作用被扭曲,导致“高考指挥棒”效应,加剧了应试教育[2]。二是增加了考生的负担,由于“一试定终身”,使得考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背负巨大的压力,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

3.分数与等级相结合,不再“分分计较”。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将分数和等级相结合,语数外三门统考成绩采用分数制,学业水平测试采用等级制,综合素质评价也采用一定的等级来呈现。调查结果显示,80.1%的学生和72.2%的老师认为,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非常合理”或者“比较合理”。等级分的使用,既能较好地体现区分度,又能避免不同学科之间可能出现的分数不等值问题,同时使得考生不必“分分计较”,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4.充分扩大高校的招生自,有利于人才选拔。江苏高考改革方案中,除3门统考科目是刚性指标外,高校在“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有充分的自,高校可以对“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选修”部分的考试等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中“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自行制定标准,录取的时候还可以参考“学业水平测试”中“必修”部分的考试成绩,以便于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更加全面的评定。调查中,89.1%的学生和95.6%的老师认为现行高考方案更加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三、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中出现的偏差

1.学生选科凸显功利性。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选修科目,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以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但实施中却偏离了初衷,功利导向,使得学生并未能按照预期的目标实现兴趣选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高考改革的预期目标未能顺利得以实现。

2.综合素质评价偏离预期目标。高考改革方案的目标是期望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学的素质教育。但在实际实施中,学校、教师、学生都将高考方案中刚性指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而偏软的指标则尽可能忽略,出现狠抓语数外统考科目,而忽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59.5%的学生和77.5%的老师认为所在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公正或者没有真正实施过,83.3%的学生和96.9%的老师认为现行高考方案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作用,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也没真正起到作用。

3.仅以统考成绩划定分数线造成中学教学组织的困难。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旨在通过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三方面全方位考虑来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实施过程中,由于统考只考语数外,并以统考成绩划定分数线,导致中学教学更为重视语数外,在语数外上分配更多的时间和师资,以追求上线率。在访谈中,有些地理、生物、化学老师反映,学业水平测试前两个月超负荷工作,一旦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则陷入休假状态。

4.招生录取中存在的问题。招生录取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等级计分带来的困难,许多高校招生教师反映物理、化学等成绩以等级来测量比较模糊,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二是录取中未能真正做到多元化评价和多样化录取。高考改革方案中,以统考科目的成绩划定投档线,同时依据不同高校对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等级要求进行录取,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仅仅作为资格线,未能真正为高校的录取提供依据和参照,发挥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从某种程度上讲,录取还是以一次高考成绩为主。调查中,91.2%的老师仍旧认为,目前的高考方案选拔人才的依据依然是高考成绩。

四、影响高考改革方案实施效应的因素分析

1.社会各方响应的滞后。高考方案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响应情况,对方案改革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学校的本位主义观念、家长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及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再分配,都是导致高考改革方案目标不能完全实现的原因。学校、教师、家长关心的并不是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是怎么样尽快地适应方案,并在其中建立比较优势。

2.高考改革目标的部分错位。高考属于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选拔性考试,有选拔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压力。学生背负沉重学习压力的根源不在于高考方案的本身,而在于社会存在的竞争。“只要存在强制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脑体分工,竞争就会存在。高考取消不了,高考的竞争也取消不了”[3]。事实上,只要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优胜劣汰,只要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考试压力就不会减轻。

3.高考功能的异化。高考最基本的功能是相对公平地选拔人才,然而,现行高考的功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渐渐偏离了考试的初衷。人们不再将高考看作是评价和反馈的手段,而是将其看成一种目的,高考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高分,现行高考结果所反映的主要不是学生的发展潜力,而是学生对于考试的准备程度;不是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教师的辅导水平[4]。对高考功能认识的异化,也是影响新方案实施的重要原因。

4.对高考方案认识的偏差。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意在将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都作为高考录取的有机组成部分。方面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方位的视角和多元化的依据。

5.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标准的缺失。将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本是江苏新高考方案的亮点之一,但是实施中却出现了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标准的缺失和诚信体系的不完善。调查显示,有68.6%的学生和77.6%的老师认为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未能落到实处”或者“没有真正实施过”,并没能真正起到引导中学素质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的作用。究其深层原因,还是社会诚信制度的缺失,没有诚信制度的保驾护航,综合素质评价就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实际背景下,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否合适、不同学校给出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是否具有可比性等问题都提出了质疑。可见,社会制度不完善、普遍缺乏诚信是高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偏离初衷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既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拿出“破冰”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社会公众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考改革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才能确保高考改革方案科学合理地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朱宇.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之关系[J].湖北招生考试,2009,(4):15-19.

[3]杨学为.高考改革与国情[J].求是,1999,(5):32-35.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4

盘点:高考改革30年

黄日暖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考制度在争议中不断变革,呈现出多元化改革的步伐。现在,高考改革正朝更加公平、有效的方向发展。

一、高考改革的六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改革所走过的道路,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考制度恢复期。从1977年到1980年。盘点高考,我们往往绕不开1977年,正是改革开放的前一年,我国恢复了具有深远历史性意义的高考。

第二阶段:高考改革酝酿期。从1981年到1984年。这期间,认为简单地恢复高考远远不够,开始筹划高考改革。

第三阶段:高考改革实验期。从1985年到1990年。这期间的标志性事件是1985年开始的广东省标准化考试改革试验。1988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在上海、浙江试点;1989年,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

第四阶段:高考改革推广期。从1991年到1998年。这期间,一方面推广标准化考试改革包括分数制度(标准分)改革:推出了各科的考试说明,将考试的性质、任务、内容以及试卷结构等在考前向社会公布;广东、海南、河南、陕西、广西、山东、福建等7省实现了以标准分报告成绩的分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全国高考成绩的抽样统计分析制度和考试之后的试卷评价机制。另一方面,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3省进行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1995年全国各省(市、区)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设置方案,即语文、数学、英语3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治、历史,理工类加考物理、化学,每科满分原始分为150分。

第五阶段:高考改革深化期。1999年开始。1997年以来,高考的地位和作用被不断夸大,高中为了应付高考而进行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高考助长了“应试教育”之风。因此,1999年2月教育部发出的教学[1999]3号文件,标志着高考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广东省率先推出“3+x”高考科目改革,2002年在全国全面实施。“3+x”方案中,“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必考科目,“x”是指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至2科。此后,大部分省(市、区)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区)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第六阶段:新课程高考探索期。2007年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是这个阶段开始的实质性标志。其根源是开始于2004年9月的四省(区)高中新课程实验。从2007年起,新课程高考与老教材高考新旧并存,相互影响。

二、广东高考改革的三个亮点

广东是“高考改革探索的先锋”。回顾30年来的改革创新,广东高考至少有三大改革实验对全国高考改革创新具有示范性的历史意义,并深刻影响着我国高考的现实与未来。

亮点一:标准化考试改革

1985年,标准化考试改革由广东省率先试验,当年进行英语、数学两科的标准化考试试点。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标准化考试的实施,实现了在命题过程中对各项指标的预估和把握,对于科学掌握测试方法,评估和改进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家认为,标准化考试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我国考试科学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高考后20年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亮点二:“3+x”高考科目改革

1999年广东省率先推出“3+x”高考科目改革。之后,山西、吉林、江苏、浙江4省相继试行“3+x”高考科目改革,2001年在北京等10多个省、市扩大试行,2002年在全国全面实施。

1999年广东试行“3+x”高考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选择性,高校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考“3”以外的科目,打破了原来高考的文理分科界限。一年后,综合科目考试引入“x”之中。综合测试引入“x”,凸显了对综合能力测试的因素。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增加能力型和应用性题目,考查学生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3+x”改革中,各省、市还先后增加了英语听力测试项目。

专家认为,“3+x”高考科目改革,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3+x”科目改革的实施,从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的改变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亮点三:新课程高考改革

2007年,广东省采用“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的高考模式,呈现出四大变化:1.必考科目中的数学从原来的不分文理科变为分文理两卷;“大综合”一分为二成“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与此相应,考试科目组合将现行的“普通类”分为“文科类”“理科类”;录取时,文科类、理科类专业按五科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进行录取。2.“英语(2)”不再作为“x”选考科目之一。3.高考计分方式由标准分改为原始分。4.明确将综合素质评定列为高校招生参考,对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标准,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之一”,是包括广东在内的四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的最大突破。

专家认为,明确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反映了评价多元化的趋势,有利于引导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高考方案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写实性文字表述形式,记录考生中学期间情况,取代现行考生电子档案的毕业考试成绩、毕业鉴定,由高校在录取阅档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凭高考分数录取新生的做法。这种变化改变了我国单一的高考录取制度,向建立多元化人才选拔标准迈进了一大步。

链接:四省(区)高考新方案与现行高考制度具有延续性

2006年四省(区)高考模式分别是广东“3+大综合+1”、山东、海南、宁夏均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2007年高考新方案中,广东的“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模式、山东的“3+x+1”模式、海南的“3+3+基础会考”模式、宁夏的“3+小综合”模式都是在现有“3+x”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在考试科目和内容上的进一步完善。新方案也体现了对现行高考制度在科目设置、赋分权重、考试时间和招生录取原则等方向和制度上的连续。如海南高考改革方案将现在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改变为“3+3”后,考试科目与现行高考、会考相比,不仅没有增加,会考科目反而减少了一半(文史、理工分开)。

评点:广东“3+x”高考改革在探索中回归

刘其祥 张 超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高考的30年是一个不断探索、改进、完善高考体制模式的30年。

广东的高考不但和全国高考一样与时俱进、变革创新,而且走在全国高考改革的前列。如今看来,广东为全国高考改革作出的最大贡献,是199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3+x”高考方案,在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首先进行改革,掀开了高考改革的新篇章,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在全国推广“3+x”高考方案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1999年广东试行“3+x”高考改革方案时,由于升学率竞争,结果在实践中把“3+x”变成了“3+1”,这种状况带来了严重的偏科后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于是,2000年广东决定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3+x”方案,使其内容更丰富,更符合高考改革的宗旨。2000年的新方案扩大了“x”科目的内涵和外延:一是在6门科目中,增加一门综合科目考试;二是把外语复试、音乐、美术、体育也列入“x”选考科目中,使“x”由原来的6门变成11门;三是规定本科要在“x”中至少选考两门,其中一门必须为综合科目,专科可以只选一门。所以,2000年至2006年,广东一直采用的是“3+大综合+1”模式:“3”即语、数、外三科;“大综合”即包含政、史、地、理、化、生6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测试;“1”即在大综合测试之外,考生在政、史、地、理、化、生六科中,再自选一门单独考试。在广东试行“3+x”高考方案后,其他各省也陆续实施“3+x”科目方案,大多是以“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呈现。将综合能力测试引入“x”,为高考内容改革的深入开启了新路,对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2004年,广东等四省(区)率先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2007年,“3+x”模式在适应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需要中作了又一次调整。2007年广东新课程高考,实行的是“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高考模式。但是,由于采用原始分计算,“x”的设置带来了新的不公平,广东第一次新课程高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争论。为适应时代要求与群众呼声,让高考更科学、合理、公平,广东正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普通高考制度,初步制定了2010年高考改革方案。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拟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表明了广东在“3+x”高考模式探索上的回归意图,但这不是简单向全国大多数省份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靠拢,而是一种高位的回归:建立以水平测试为目标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以实现对考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考改革的探索。

高考选拔要求公平,学生培养鼓励特长发展,这是天生的一对矛盾。要平衡这对矛盾,只能在高考改革中进行兼顾调整。“3+x”高考模式就是想探索一种既保正公平又鼓励优势,既考虑共性又突出个性,既强调基础又培养特长的高考模式。“3+x”高考模式本质上是开放的,它鼓励公平竞争,坚持择优录取。我认为,目前“3+x”方案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缺少跨学科命题专家(特别是文、理跨学科),中学更是缺少跨学科教师,所以综合试卷还不能真正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实际上大多成了“文科凑合”“理科凑合”的“大拼盘”。

高考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引证、借鉴,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探索、边改革、边创新。“3+x”方案代表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高考模式,大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3+x”模式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使之更完善、更科学。

观点: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

高考的价值与异化

高考不仅起着高校选拔合格人才、规范引导中学教育的作用,而且承载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功能。有学者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高考关系到科教兴国和国家的人才战略问题;从社会层面来说,高考牵涉到社会公平和全民族的素质;从教育层面来讲,高考涉及人才的培养。统一高考制度是通过实践反复证明的、至今为止最为公平的一个制度,高考分数作为主要的录取依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高考的制度,让社会底层精英有了“公平的立基”,为其上向流动提供了保障,高考作为一个自致性因素,几乎成为普通家庭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实现阶层上向流动的一座公平合理的“独木桥”,而教育机会的公平竞争恰恰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有学者认为,高考制度的功能发生了异化,就在于不断地强化人才的选拔功能,而弱化了人才的培养功能。本是基于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现已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刚性特征的、超越人才选拔的泛功能化制度,赘生出了许多违背教育宗旨的功利性倾向。

高考的问题与根源

为什么本应该是教育一个环节的高考制度能够成为整个教育的指挥棒,尤其对于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学者们对高考造成这种状态的深层原因做了分析。有学者指出,相对于社会发展,高考改革渐显滞后。第一,作为一种对价值和标准的选择过程,高考制度的适应性有待增强;第二,高考的问题出自整个社会对人才选拔及评价标准存在某种缺失;第三,对高考制度的思考没有跳出教育和纯制度文化的思维框架。因此,除了高考本身以外,我们至少还可以从价值选择、制度和文化层面三个维度解读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

有学者认为,高考导致竞争激烈只是问题的表象,究其本质,还是社会竞争激烈所造成的。高考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高考竞争加剧,不是高考制度本身造成的,实际上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所以,不应笼统地说高考的弊端绝对化或扩大化,高考制度与提高素质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高考可以以考促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高考可以提高考生

的学习能力;高考可以锻炼考生心理素质;高考对考生的品德也是一次教育的契机。

高考的改革与走向

高考改革,是社会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环。学者们对于高考是否必要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至于具体如何进行,“更加公平”“创新”“多元化”与“适应本国国情”等字眼则是文章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词汇。

考试制度具有传承与变异的双重特性,高考制度应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体系,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高考制度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差异性需求,推进多元化选拔、多样化录取的改革。有学者认为,高考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从考试过渡到评价,考试机构要强化评价,开展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考生的工作。利用评价的观念和方式改造我们的考试:利用考试数据开展评价工作;改革具体的评价内容,加强和深化对能力、学习和潜质的测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试机构要利用考试的资源做好评价。通过评价的过程,推动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学者认为,高考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的社会现实,而必须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深厚土壤。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改成各高校单独招考,也不见得是以美国高考招考模式为依归,而是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自身特色的招考制度。

对于高考改革的思路,有学者指出,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人手,要让全社会认识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不是评价学校的标准;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着眼点要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的原则;再次,改革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内容不仅仅关系到能否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还关系到中学课程和内容,考试内容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推进,考核要注意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有学者认为,人们思考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不应局限在教育内部,而应该从思想观念层面、价值层面去挖掘根源。高考问题出在教育,而其深刻的根源却在社会思想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对价值和标准的选择过程,高考制度应增强适应性。在思考与寻找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路径时,尤其是面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改进时,仅作教育制度层面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社会观念的层面考虑高考制度背后的观念文化。今天,我们构建高考制度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充分尊重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让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协调发展。

可以看出,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是学者们一致认为的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高考改革直在全面研究和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摘自:《教育研究》)

链接:高考大事记

1978年,恢复高考后举行第二次高考。第一次高考在1977年秋举行,这一年的10月12日,我国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考生在1978年春、秋分别入学,被统称为77、78级。

1985年,广东实行标准化考试改革试验;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并存的“双轨制”。

1990年,高考第一次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用科学的方法将考试的误差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

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在高中会考基础上进行减少高考科目的高考改革试验。

1993年,试行高考科目“3+2”方案。

1994年,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消除了国家计划招生和调节招生的录取分数差距。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率先开始在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高校开始扩大招生数量。

2000年,上海率先打破了全国统―命题的传统;北京、上海、安徽进行了春季招生的改革。

2001年,取消对高考考生在年龄和婚姻状况上“不超过25岁”和“未婚”的限制。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实施26年的夏季高考时间由传统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

2004年,考生在考前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己将在高考中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

2005年,实施以“六公开”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全国共有23个省(市、区)相继在高考中采用网上阅卷。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可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扩大到53所。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5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普及公平而有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等文件要求,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已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与建议,请及时与我厅联系。

联系人:赵琼电话:0371-69691881

电子信箱:hnsjytzhq@126.com

附件: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

2017年12月12日

附件: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我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精神为指引,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加强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普及公平而有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针对当前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过程中存在的考试内容偏重机械记忆、录取唯分数、加分项目不合理、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等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影响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按照整体设计、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平稳过渡的原则,有序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统筹兼顾,促进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衔接沟通,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坚持质量导向,促进初中学校改进教学,服务高中阶段学校选拔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力争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1.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综合考虑初中毕业生人数、区域内学校布局、学校规模和班额等因素,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坚持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合理确定年度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计划并督促各地严格执行。各地要按照省下达的年度招生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市、区)、到校,并划定分市、县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增加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着力提高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特别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各地要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3.促进升学机会公平。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不得低于当年学校招生计划的50%,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各地要以全国学籍系统中符合分配生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数为基础,结合辖区内初中学校年度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结果和薄弱初中改造进展情况,统筹考虑“奖励优秀”和“扶持薄弱”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到校分配方案。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中招升学考试政策,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支持和鼓励高中阶段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改造,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给予残疾学生学业、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继续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名称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学业水平考试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实行随教随考随清,减轻学生备考负担。其中,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体育与健康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科目的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和表现等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之中。以上各科目考试成绩以分数或等级呈现。

招生录取计分科目采取4(语数外体)+6(政史地理化生)+1(理化生实验操作)模式,将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和理化生实验操作作为录取计分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实行开卷考试。有条件的地市可将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分值的设定,应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置的课时、课程容量等为主要依据。其中,省统考科目的分值,由省教育厅统一设定;由省辖市确定科目分值的,需报省教育厅审核。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使用。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省教育厅将制定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统一要求,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高中学校在招生时要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3.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进一步清理规范加分项目和分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坚决抵制各种弄虚作假现象。除省定加分项目外,各地不得自行增加加分内容。2018年5月底前,出台我省减少和规范中招考试加分项目的具体意见。

2.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2018年,启动我省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工作,试点学校将从省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中遴选产生。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提出考核内容和录取办法。严格规范自主招生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合理确定自主招生规模,一般不超过学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5%。自主招生测试环节安排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部结束后进行。

3.支持和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民办普通高中学校资源配置情况,合理确定其办学总规模和年度招生计划。按照学校自愿的原则,民办普通高中可向学校审批机关提出跨省辖市招生申请,学校审批机关依据民办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年审情况及连续三年实际招生情况,认真核定年度跨省辖市招生计划和招生简章,提出初审意见,并按照管理权限逐级报送省教育厅核准。

4.改进录取方式。普通高中录取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普通高中录取的主要依据。中招录取工作全部在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上进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学校,要严格按照招生计划和学生报考志愿,实行网上统一录取。各地可积极探索辖区内普通高中开展联合招生试点工作,按生源成绩平行分配到各校,逐步形成公平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普通高中的办学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和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相结合的招生录取办法。

(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2.强化考试安全。坚持从严治考,加强考试招生秩序综合治理,健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考试联动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安全管理和技术防范,严肃考风考纪,规范考试行为,确保考试安全。完善考试招生诚信制度,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健全学生、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落实诚信结果使用要求。

3.规范招生行为。进一步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明确招生范围、招生规模等基本要求,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4.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管,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公安、网信、工信、保密等部门,依法依规加大对考试招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公布查处结果,严格责任追究。

(五)启动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

确定许昌市、濮阳市先期开展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点从改革录取计分科目构成、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依据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全省改革积累经验。

1.改革录取计分科目构成。试点地区在省统一确定的录取计分科目外,可以探索将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纳入录取计分科目,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并以一定分值计入招生录取总成绩。对其他未被选入录取计分的科目,应设定等级要求。

2.发挥综合素质评价作用。试点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客观真实、方便适用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规范有效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具体的评价办法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高中阶段学校为主成立评定专家组,依据初中学校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给定报考高中阶段学校志愿的每位初中毕业生评价结果。探索建立区域内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共享机制,避免重复评价。评价结果应在中招考试成绩前公布。二是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初中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结果,合理划定每所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等级比例,由初中学校给定每位初中毕业生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应在中招报名前公布。

评价结果一般以等级形式呈现,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前要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的等级要求。

3.统筹推进考录模式综合改革。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通过考录模式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统筹把握全省实施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进程。2017年12月底前许昌市、濮阳市出台试点工作方案,经省教育厅备案审核后公布,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鼓励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合理确定进入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的时间节点。试点之外的地区,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省范围内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加强领导。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报教育厅备案,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2.深化教学改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山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晋政发〔2016〕23号),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有利于中考、高考改革的衔接出发,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培养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先。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初中毕业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坚持统筹规划、普职并重。统筹规划普职招生规模,整体设计课程改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机制改革,为初中毕业生提供适合的高中阶段教育。

坚持完善规则、促进公平。发挥考试招生的正确导向作用,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为初中毕业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加强省级统筹,以市为主,试点先行,把握改革的力度、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循序渐进,积极探索,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妥实施。

三、总体目标

2017年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20年全面推进,2023年整体实施。通过深化改革,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考试科目:涵盖《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等13科。其中外语包括听力,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实验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采取书面考试;体育采取现场测试;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采取操作考试;音乐、美术可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成绩呈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为主,鼓励有条件的市改进成绩呈现方式,探索“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

各科目分值如下: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生物50分、道德与法治75分、历史75分、地理50分、体育50分、信息技术10分、理化生实验10分,共830分。

音乐、美术可用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也可用分数呈现。具体形式由各市确定。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市按照省统一要求制定。

(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参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评价内容: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成长表现,包括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和遵纪守法等。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党团社团活动、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情况。

2.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兴趣和毅力、学科特长和优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情况。重点记录学生各门课程修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研究性课程学习经历与创新成果、优势学科学习等情况。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表现等。重点记录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参加体育运动的经历和表现水平等情况。

4.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绘画、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经历和成果等情况。

5.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在社会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体验经历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情况。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以上评价内容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制定统一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积极探索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初中学校按照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基本程序,为每位初中学生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市制定。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取消省优、省三好、科技创新、电脑制作、体育特长等各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考政策性加分严格执行《山西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晋招考委〔2016〕2号)。

2.严格规范自主招生。指导各市给予有条件的高中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严格控制自主招生学校数量及招生名额,将特长生招生纳入自主招生管理。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具体办法、招生程序、招生数量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各市进一步完善招生程序,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各市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初中毕业生数量、高中阶段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班额科学合理确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严格规范招生时间和程序,所有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均需通过统一招生平台,按照考生网上自主填报志愿、网上统一录取的程序,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有序进行。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部门及学校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组织招生。

坚持素质教育导向,规范中考成绩,严禁教育部门、招生考试部门及学校公布学生中考成绩,宣传、炒作“中考状元”等强化应试教育的行为;严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中考成绩、升学率排名排队、表彰奖励。

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除公安、师范类专业外),继续实行注册入学制度,由招生学校自主组织生源,招生部门备案录取,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做好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其他人员的招生工作。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面向符合条件的青壮年农民、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开展招生工作,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弹性学制、学分积累、送教上门等非全日制的教学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4.落实特殊优惠政策。落实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政策,招生名额向区域内农村学校倾斜。各市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不低于60%,完成率不低于90%。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

(四)深化中考命题改革

1.改革考试内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聚焦“立德树人”,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着力提升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助力推动素质教育。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增强应用性,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性,减少单纯记忆类、机械训练类试题,加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比例,带动教师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

2.加强命题能力建设。统筹研究和推进命题改革,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和考试评价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切实发挥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做好试题试卷保密工作,确保试题试卷安全。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由省教育厅确定统一要求,各市可自主命题,也可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命题(信息技术考试可委托省电化教育馆命题、理化生实验操作可委托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命题)。

(五)推进中考综合改革试点

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确定晋中市、阳泉市为中考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点从改革中考计分科目、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依据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1.改革中考计分科目。在现有中考计分科目基础上,将生物、地理纳入其中。鼓励试点市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成绩可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

2.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试点市要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考招生录取依据之一。

3.分步推进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鼓励其他市在2018年、2019年提前进入中考综合改革试点。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可以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

晋中、阳泉两市制定的中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已于2017年报省教育厅备案,施行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和问题等及时报省教育厅。

(六)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中考“阳光招生”,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中考招生政策、加分项目、加分名单、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录取条件、录取分数线、录取结果、违规处理结果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招生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学生、学校和社会监督。

2.强化制度保障。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建设,加大学校招生诚信机制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强对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点(学校)考试招生行为的监管,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各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事件和普通高中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及乱收费等问题,严肃查处“中介”机构的非法招生和各种形式的有偿招生,严肃查处乱宣传、乱招生、乱收费、乱办学等违规违法行为。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统筹规划,各市组织实施。省教育厅成立中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推进全省中考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有效工作机制,积极学习借鉴试点市经验做法,提前做好改革准备,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实施方案,2018年8月底前报省教育厅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确保改革稳妥积极推进。

2.强化条件保障。各级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初中学校师资、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音乐、美术器材等设施设备方面的条件保障,适应中考改革需要,保障正常教学需求。要加强教师校长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要加强考试条件建设,全面完成标准化考点建设任务,切实维护“平安考试”的良好环境。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7

深化体制改革

经过省委省政府近20年的强力推进,贵州省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硬件建设,已实现跨越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有的学校硬件设施甚至超过东部。但贵州省的教育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教育质量上。贵州省学生的高考及格率,创业创新能力,以及司法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方面的合格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师队伍建设等观念和制度的相对滞后,这就需要深化教育改革。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教育厅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制定了《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方案涉及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保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等全方位的改革;确定了11个大项、81个小项改革任务。

2014年底,方案经省委深改领导小组审定后报教育部,教育部高度重视。今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复了方案,并指定贵州省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这是继上海市之后教育部批复的第二家教改方案。

创新推进机制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顽固的体制机制障碍,涉及深层次利益的调整。指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总理强调:“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可见,改革之难,难在落实上,难在要动一些管理部门的“奶酪”。因此,要落实贵州省教改方案确定的81项改革任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有效的办法是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机制,争取设立国家教改试验区,或争取与教育部建立省部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8月2日,贵州省与教育部在贵阳共同签署了《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深化贵州教育综合改革战略合作协议》,贵州省委书记、时任省长陈敏尔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分别代表贵州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约。

协议的签定,体现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坚定决心,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办好贵州教育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国家对贵州教育的关心支持和绝不让贵州在全面建设小康中掉队的坚定决心。自此,教育部将国家教改试点单位由原来确定的“两校一市”(北大、清华、上海)调整为“两校一市一省”(北大、清华、上海、贵州)。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进一步完善省级政府统筹教育发展机制、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化建设体制机制、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强化国际化与信息化保障支撑、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七个方面深化合作。加快建立部省战略合作会商、年度政策清单支持、综合改革协作、改革经验成效交流等四项机制,推动贵州教育到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西部地区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经验。

在签字仪式上,袁贵仁强调:教育部各司局要大力支持贵州教育综合改革,助推贵州全面同步小康,为西部地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释放教育红利

在协议中,教育部承诺给予贵州省17项重大支持:

高等教育方面5项:与贵州共建贵州师范大学机制;支持贵州高校申报博士点;加大对贵州高校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支持力度;支持贵州在高校布局、学科专业设置、学位点布局、招生计划、高校转型等方面改革;支持贵州扩大高校办学自改革。

基础教育6项:支持贵州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加大对贵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支持力度;支持贵州完善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方式;支持贵州深化中小学校长、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支持贵州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支持贵州推进“义务教育体育多元化、高中(中职)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专业化”相衔接改革。

职业教育1项:支持贵州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对外开放4项:支持贵州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深化拓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推动贵州参与区域性教育合作;支持贵州发展留学生教育,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支持贵州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境)学术交流,并给予政策倾斜。

经费保障改革1项:支持贵州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经费管理机制。

协议建立了四项合作机制:

战略合作会商机制。成立省部战略合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协商重大合作事项。这为贵州省与教育部之间搭建了对话平台。

年度政策清单支持机制。允许贵州在改革上先行先试,实行“一授权两报备”制度。这是给予贵州省与上海市同等支持。“一授权”,就是授权贵州省做一些突破性的改革;“两报备”,就是事前报备突破性改革事项,事后报告实施情况。

推进改革协作机制。双方互派挂职交流干部,根据改革需要,联合创建改革项目平台。

改革经验成效交流机制。加强总结、加强交流、加强推广。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供用电技术

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建设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教学模式改革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为了加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力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

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我地区供用电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电气设备等岗位工作,也有部分在建筑电气领域和电气销售领域工作。供用电相关企业对中我校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条:综合素质高;学生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掌握供用电技术必需的应用电气知识,对掌握典型电气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电气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观念,立足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为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现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三方面对供用电技术专业进行改革。

1.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2.专业基础课改革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原则,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

3.专业实践课改革遵循“宽基础、模块化”原则,既夯实基础,又突出专业方向。实践内容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设定。

二、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以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依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想,供用电技术专业依据各门课程性质、特点,分别执行岗位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之一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的教学方式,项目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而不是简单的间接经验的传递,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信的品质和岗位职业能力。项目教学特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工作任务的确定

3.编制项目计划

4.项目实施

5.检查评估

6.项目展示

教学模式之二岗位教学

岗位教学是特定的模拟或真实工作环境条件下,分岗位模拟或实际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与事务,在教学中根据本专业的岗位,选择几个主要典型岗位,进行分岗位轮换教学。

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在岗位群中选择几个岗位

3.编制岗位工作、岗位职责、轮岗计划

4.编制岗位任务

5.编制任务书(分组)

6.岗位教学实施

7.检查评估

8.岗位轮换

教学模式之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主线,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讨论,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特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2.案例编写或选择

3.制定案例教学计划(包括分组等)

4.案例实施阶段(案例阅读分析、案例讨论)

5.案例总结和反思

6.案例学习报告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动力

改革过去只重视理论考核,忽视实践教学考核;重视阶段考核,忽视过程考核;重视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重视校内考核,忽视社会评价。积极探索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与过程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了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摸索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还带动了整个专业课程建设,提升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9

这个问题与高考有关,但要跳出高考来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大学综合的文化氛围、优良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科专业等良好条件对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十分重要。但培养创新人才绝不仅仅是大学的事。一个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兴趣,打下的知识基础,形成的综合素质,对他在大学深造,以及工作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蒙性与基础性作用。所以,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阶段。创新人才应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但能不能成为创新人才,关键是在工作中能不能取得创新业绩。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所在单位的小环境,是不是比较优化,是不是比较宽容,也是他们能不能脱颖而出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社会、用人单位相互衔接、相互促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契机。

高考看起来是高等教育的事,但实际上远远超出了高等教育的范围。从浙江、上海的试点情况来看,首先高度关注并且开始积极探索的是高中学校。高考改革的基本目标很明确,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比如一年两考、分类考试、自选三科、增加春季高考等;二是扩大高校的自。通过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与多元录取机制,增加高校招生录取的自。未来的高考应该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政府则起到宏观调控、保证公平的作用。

从人才选拔标准看,学生综合评价标准和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高中与大学一起研讨和探索。比如,综合评价是这次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测评档案应当真实可靠、可以比较,不能千校一面、万人一面,要通过证据、事实和数据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这需要高中学校下功夫;如何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则需要高校认真研究,探索科学可行的办法。另外,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等与过去相比会发生改变,给大学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需要与高中配套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改革的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5年“两会”期间,您就教育相关问题提交了提案,提出中小学要主动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严峻挑战,促进自身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请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中学带来了哪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对教育观念的挑战。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能把改革方案的解读碎片化或应试化。二是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实行选课走班后,上海、浙江的许多高中学校都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心理咨询工作、社会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行选择。三是要树立现代教学观。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和学生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

效果。

第二个挑战是对教育评价机制的挑战。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仅看高考录取率是片面的。如何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表现,这都涉及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方式。要发挥评价体系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高考改革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就是学生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要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业考试,以及自选科目的等级考试,等级考的成绩要加权赋分计入高考成绩。同时,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人才,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也要有一些测试,比如通用技术基础、职业倾向与职业潜能等。在这方面,一些高职、中职学校都在进行尝试。总之,要把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各方面能力素质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篇10

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落实国家总体要求,体现福建特色,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促进公平公正。把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考试组织规则,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和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切实保障考试招生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促进科学选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改革考试内容,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坚持统筹推进。整体设计各级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分阶段稳步实施。做好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增强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总体目标

到2021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机制,基本建立顺应时代要求、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具有福建特色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2015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相关配套专项改革。

——2016年,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7年,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017年,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中考,启动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1.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办法。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小学按常住人口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初中学校通过单校划片对口直升或多校划片随机派位等方式组织入学。

改革完善高中招生办法。2017年起,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由省里统一组织实施;省一级达标高中或县(市、区)一中等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不少于50%。2017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2.增加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上重点本科高校人数。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面向我省农村单独招生计划,拓宽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升学渠道。实施省属本科一批高校面向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招收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确保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一批录取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以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填报省内高校部分农林类专业2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起,取消我省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4.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就学升学机会。对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通过自主报名结合随机派位、积分制等方式组织入学。实行高中阶段学校向接受义务教育后的随迁子女开放和同等招生录取政策。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门科目均列入考试范围,实行全面考核,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14门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须参加所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还设等级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1次考试机会。学生可根据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选考3门,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3门科目,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须参加所学专业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

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7年秋季,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

3.建立完善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普通高中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中职学校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公民素养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成果以及职业创新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录入系统、形成档案等。要加强组织管理,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结果真实可信。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6年秋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7秋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20年起,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实施办法。2018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实施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测试实施办法。2020年起,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5.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理念等。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考查,加强中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与基本实践操作能力考查。积极探索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2016年起,统一高考使用国家卷。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改进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本科院校艺术类招生继续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2017年起,使用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待条件成熟时,减少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批次。

2.完善高校招生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学校招生计划安排、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制定、招生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聘请社会监督员参加学校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健全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全面实施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3.完善和规范各种特殊类型招生。进一步规范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公开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强化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公示和监督。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程序,加大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优秀学生的选拔力度,创新人才选拔办法。

4.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促进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省教育厅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四)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2021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2.改革录取机制。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机制。2018年6月底前,招生高校要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按专业提出对考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3.改革完善高校人才选拔制度。高校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增加学生选择权的高度,统筹考虑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培养需求等,改革学科专业设置,研究制定不同学科门类或专业(类)的录取要求。

2018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起,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五)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等多级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自觉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监督。

2.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考试机构的考试管理与安全保密责任,层层落实,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考试加分管理,严格资格审核、认定和公开程序。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对报名、考试、招生录取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明考试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通报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省教育厅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加强分类指导,及时研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工作措施。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教育厅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好风险评估和预案,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二)强化条件保障

编制部门要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要求,及时将县镇、农村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调整为城市标准,满足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师资需求。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普通高中学校正常运转提供条件保障;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经费,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财政、物价部门要适时调整考试招生收费项目标准,确保各类考试的顺利实施。加强省、市、县三级考试机构建设,各市、县(区)要整合原有力量,组建职能相对集中统一的考试机构。省教育厅要加强命题、考务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考试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