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39:17

计划经济特征篇1

一、关于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

(一)税收计划对依法治税的影响分析

**年税制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年连续5年保持平均增收1000亿元以上,2000开始又跃上连续3年平均增收2000亿元的新台阶,累计完成税收收入64000多亿元,每年都超额完成税收计划任务。与此同时,依法治税也得到全面推进,征纳双方的依法治税意识,税务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都得到根本转变。应该说,税收计划在保障国家预算收入的同时,对于促进依法治税的推进和深化发挥了积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税法不完善、征管体制不健全、税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等内在因素的制约,以及公民纳税意识不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外在环境的影响,税务机关依法治税既存在较大难度,也缺乏应有动力。而税收计划作为一种行政责任制的管理方式,通过确定一定时期的收入任务和目标,有效调动了各级税务机关依法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为了完成收入任务,各级税务部门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不断强化征管措施,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税收法治环境明显好转。

但是收入计划管理也对依法治税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收入计划管理体制下,各级税务机关的收入观念普遍很强,常常根据收入计划完成情况决定多征或少征。于是出现在收入好的时期或地方有税不收,放宽减免,执法偏松,对偷逃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而收入形势不好的时期或地方则挖地三尺,严罚,甚至出现“过头税”、寅征卯粮、乱征乱罚的情况。为了完成计划任务,税务机关人为调节收入进度,以均衡入库的方式组织收入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即用全年计划数除以12个月,得出每个月8.33%的平均进度,以此去套整个经济运行速度,无形之中又进一步加剧了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的矛盾。

由此可见,税收计划管理既可能从宏观和微观上对依法治税产生积极有效的引导,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阻碍和制约。实施税收计划管理改革,真正建立促进依法治税的收入计划管理机制,对于缓解两者的矛盾至关重要。

(二)影响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

税收收入由经济、政策、征管三大因素决定。据权威部门**—2001年税收收入对GDp数据的回归分析(见表1)显示,税收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平均为1.5314,即GDp每增长1%,税收收入增长1.5314%,其中1998—2001年则分别达到2.01、2.29、2.70。而同理计算出的1978—1993年税收收入对GDp的相关系数为1.016,税收增长速度基本与GDp增长速度同步。因此,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在加强征管与政策因素的作用下,税收增长略快于经济增长。

再据对1998—2001年税收收入增收的具体量化分析,总的看,四年间在7083亿元的增收额中,经济、政策和征管三因素分别占3908亿元、1362亿元和1813亿元,增收额中有55.2%来自经济发展,19.2%来自政策及特殊因素,还有25.6%来自加强征管(见表2)。各年三因素所占比重依次为:“3、2、5“、“7、0、3”、“7、2、1”,以及“5、2.5、2.5”。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经济增长是税收增收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增长是税收增收的基础;二是政策因素对税收增收作用明显,但具有波动性。1999年政策性增收为零;三是征管因素是促进税收增收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近几年尤为突出。因此,在对税收计划增长幅度、税收计划规模进行测算时,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政策、征管三方面因素,尽可能使下达的收入计划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收入规模协同一致,从收入计划目标的量化要求上为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创造条件。

税收征管的根本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税法,征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依法治税的过程,征管的水平和力度代表着依法治税的程度。从这个角度看,征管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也可看作依法治税对收入的影响。

组织收入工作中,“征收率”即税收收入与应征税收的比值是衡量征管力度和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程度的重要指标,征收率愈高,表明征管力度愈大,依法治税的程度愈高。从微观上看,征收率是实际收入数与纳税申报表中应纳税额之比,即通常所说的入库率;但从宏观上看,征收率是通过纳税能力估算的方法,运用宏观经济指标与税收收入的内在联系,测算出的实际收入数与潜在税收能力的比值。征收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有快速上升期、慢升期和平稳零增长期。在快速上升期,依法治税是促进税收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慢升期,依法治税是维持税收总水平,使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转化为实际税收的重要保障,但本身已不是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平稳零增长阶段,依法治税已不再是增收因素。因此,征收率的变动直接对税收总量和增量产生影响,且只有征收率提高时,依法治税对收入增量的影响才能体现出来。

征收率的高低一般与生产率水平相适应,从各国征收率水平的分析来看,目前,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美国最高为90%,发展中国家一般在70%左右。就我国征收率状况而言,1998年整体税收征收率为55%左右,至2001年已达到71%左右,考虑还有因政策性减免留于企业的税收,我国的征收率应在75%左右,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可见,新税制实施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依法治税的全面推进,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征收率已渡过了快速上升期,虽然仍存在增长的空间,但增长速度将比较缓慢。

从短期来看,强化依法治税确实可以在促进收入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强化依法治税对维持税收收入规模意义重大,但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将会愈来愈小,在税收政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将逐步趋向依靠经济因素。因此,在制定税收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征收率的实际水平,对依法治税促进税收增收的程度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以合理确定收入增长幅度。同时,在收入计划管理工作中,要将坚持依法治税作为确保税收收入规模的根本手段,而逐步淡化收入计划这一行政目标。

二、当前税收计划管理中制约依法治税的主要因素分析

有不少同志认为,要解决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的矛盾,就必须尽快取消收入计划管理。但无论是从我国依法治税的现状,还是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财力需求看,现阶段税收计划管理仍有其存在的空间和必要。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之所以难以同步协调,根本原因还在于没有真正建立起有利于促进依法治税的税收计划管理机制。税收计划管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税收宏观计划的测算和制定,以及税收计划核算体制的建立;二是税收计划在微观领域的具体落实。这里仅就微观方面存在问题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一)税收计划分配方式不合理

1.“以支定收”、“基数递增”的分配方法不合理。每年国家下达的收入计划任务都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需支出为基础,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然后确定一定的增长比例,以此作为当年的税收计划任务分配数。税收计划一旦下达,各级税务机关必须保证完成。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有悖依法治税的原则。一方面,由于税收计划按一定的基数递增比例层层下达,没有充分考虑各级税务机关所在地的实际经济税源状况,难以体现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往往出现计划分配在地区间的畸轻畸重。基层税务机关常常为税收任务的多少、任务的合理与否争执不休,形成“争执税”现象。另一方面,按照现行的计划分配方法,上年完成越多,意味着下一年的任务越重,实际是“鞭打快牛”,极易挫伤基层税务机关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一些地方为了减轻以后年度的任务压力,甚至出现有税不收的现象。

2.层层分配下达的方式不合理。目前,税收计划一般层层分配下达至省辖市局、县局,直至基层分局。为了确保收入任务的完成,有的甚至落实到分局内的科(所)以至个人。这种将具有一定宏观特征的税收计划下达到微观基层单位,甚至个人的做法实不可取。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纷繁复杂,对每个纳税人进行准确的税收预测几乎不可能。而在一个较小的地域内,纳税户数有限,个别纳税户的经营变化都可能对整体税收收入带来很大影响,这就使相对固定的税收计划任务与变化不定的经济税源难以契合,从而对依法治税产生更为直接的负面影响。

3.地方政府根据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层层加码。一些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在税务系统内部下达的年度收入计划基础上,再追加一块任务指标。

(二)收入计划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完善

1.收入计划完成情况仍是考核税收工作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各级税务机关比较普遍地以行政手段实施税收计划管理,将是否完成上级下达的收入任务作为衡量税收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和指标。如纳入目标管理、签定责任状、实行税收任务“一票否决制”等等,这些手段都比依法治税思想的落实具体得多,考核硬性得多,管用得多。而地方政府在地方各级的争先创优评比中,也对是否完成收入任务实行一票否决制,给税务机关依法治税造成很大压力。

2.征管质量考核尚未真正引入收入考核机制。尽管国家税务总局已将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税收与经济相关度、征管质量考核作为考核组织收入工作的三个重要方面,并明确了具体的考核指标,使征管质量考核在收入考核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确立。但从实践情况看,各地虽然都实施了征管质量考核,并进一步丰富细化了考核的标准和要求,但不少地区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作为强化日管的手段,而未真正作为考核收入计划的重要标准,对征管质量考核的重视程度和考核力度常常视收入任务完成的好坏而定。

3.征管质量考核本身具有局限性。

(1)征管质量考核只是相对于申报税源而言,指标达标体现的是狭义上的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征管质量指标达标只是相对于纳税人自觉申报税源而言的应收尽收。而事实上,由于地下经济、征纳信息不对称,以及偷逃税等情况的客观存在,税收实际能力与纳税人自行申报的税收收入的差距尽管难以准确统计,但确是不容否认的,仅仅凭借征管质量指标衡量是否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税源充足的地区和时段,可以征管质量指标达标作为税已收足的挡箭牌,而税源偏紧的地区和时段则也可以此作为完不成收入任务的借口,而征管的深度和力度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2)征管质量考核比较注重征管质量的结果,但却难以全面反映依法征收的过程。认真分析不难发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所要求的并不仅仅是征管质量的结果,同时也包含规范执法的过程。而征管质量考核比较注重考核指标在数量上是否达标,对执法程序是否规范、执法手段是否到位等执法过程则关注不够。因此,仅凭对征管质量的考核并不足以证实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的程度。虽然基层已在税收执法岗责体系的实践应用和工作流程的设定中对依法征收作了具体要求,但在突出与征管质量考核的结合方面考虑不够,还不够系统和成熟。

(3)考核以计算机获取的指标为主,对征管基础质量的体现不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各类征管质量指标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各级税务机关可以从计算机中直接获取,考核效率虽然提高了,但征管基础管理如何却常常被忽视。如日常的基础资料管理、发票特别是普通发票管理、非正常户管理、注销户管理、责任区管理等基础管理,因缺乏实地考核而又不是征管质量考核的硬指标而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甚至有被弱化的倾向。这一问题在对基层分局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反映比较突出,有的征管质量指标比较高的单位征管基础工作却常常经不起检查。征管基础不扎实已成为制约征管质量实现进一步跨越的一个重要障碍。

三、关于税收计划管理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税收管理理念,真正由收入任务型向依法治税型转化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行事是基本准则,也是对包括税务管理在内的社会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现行的税务管理是在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方向的局限性比较明显,主要特点就是收入任务型突出。**年以后,虽然税务系统内部逐步建立了执法检查制度和执法责任制度,加强了对税收执法的检查和监督,但税务管理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到以执行税法为中心的环节上来。要真正确立依法治税在税收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税务管理收入任务型特征,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税收管理理念,坚持依法治税为本,真正将依法治税作为衡量税收工作绩效的核心标准和实现税收各项职能的核心途径,用是否坚持依法治税来考核和评价税收工作的优劣。而实际上,税务机关也只有抓好了依法治税,使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收收入才能达到及时足额入库,实现应收尽收,也才能更好地促进收入任务的完成。

(二)将收入预测考核引入税收计划管理,增强收入计划制定的科学性

收入计划是否与实际税源相适应,是税收计划能否与依法治税契合的前提和基础。收入计划只有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状况相适应,才能与依法征收取得的收入保持数量、结构、方向的一致性,这就要求税收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经济税源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可考虑逐步建立自下而上的收入预测考核机制,基层税务机关的预测主要基于对具体税源的掌握,而上级税务机关的预测则依据重点税源情况,主要侧重于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运用。要将从基层税务机关开始上报的收入预测数,既作为制定税收计划的依据,也作为考核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收入预测把税收计划与实际征管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各级税务机关尤其是基层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管理。

(三)强化征管质量考核,建立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的收入考核机制

要逐步弱化收入计划的指令性,强化收入计划的指导性,将征管质量考核作为衡量收入计划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解决传统税收计划管理方式与依法征收在实际工作中的矛盾,江苏省南通市国税局自1998年以来积极探索实施税收计划管理改革。市、县局对所属分局不再下达指令性计划,只下达指导性计划,对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的评定以准期申报率、当期税款入库率、清欠率、查补税款处罚率等多项征管质量指标的考核为主。即使完成了计划任务,但征管质量指标没有达到要求的,仍视同未完成任务;没有完成计划任务,但征管质量指标达到要求的,视同完成计划。几年来的改革实践已取得明显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征管质量考核

要将征管质量考核作为衡量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标准,使基层税务机关日管的重心由完成收入任务向强化征管质量转移,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征管质量考核机制,使其在引导和促进基层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优化依法治税环境的同时,更好地完成收入计划任务。

1.考核的内容上,应逐步从申报税源向潜在税源延伸。征管质量考核一般以“七率”考核为主,而申报率、入库率又尤其被重点关注。但客观地说,申报率、入库率的高低并不完全由税务机关的征管力度所决定,很大程度上还受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影响。在征管质量考核的最初时期,强调申报率、入库率的达标确实在促进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纳税人自觉申报纳税上效果明显。但当这种氛围已基本形成并日趋巩固后,则难以继续产生递增性效果,相反会因牵制税务机关的过多精力而削弱管理的深度和有效性。当然,申报率、入库率仍需要考核,但应充分考虑征纳双方的职责确定一个合理标准,应在确保催缴率、催报率的基础上,加大对处罚率、滞纳金加收率等指标的考核力度,以促进少数不遵从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同时,要将考核的重点逐步由申报税源向潜在税源或隐蔽税源延伸,以强化考核的深度和效果,可考虑将纳税评估质量指标、税源调查和预测准确性指标、征管信息管理指标等引入考核之中。

2.考核的形式上,应从单纯的指标考核向基础管理质量考核延伸。征管质量指标只是对基层税务机关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情况的量化考核标准,是对征管质量状况的量化评价。就征管整体状况而言,有许多工作特别是征管基础工作很难用具体的量化指标衡量,而征管基础管理在日管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基础管理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征管质量考核的实际效果,直接影响到征管质量指标的真实和准确程度。因此,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在实施征管质量考核时,也应注重对征管基础工作的检查,将计算机考核与实地手工考核适当结合,引导基层将征管质量指标达标与征管基础达标摆上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将征管质量的高指标建立在扎实的征管基础之上,以切实提高征管整体水平。

计划经济特征篇2

部分园林的构建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开发。此种规划模式可以与地产开发与旅游开发等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园林的设计可以提升建设区域内的整体人气与整体环境水平,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此类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应该与当地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相吻合。

2西安城市园林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对西安的城市园林建设现状与定位进行研究,需要从多个角度对目前西安已经投入使用以及在建与拟建的城市园林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本部分的研究过程中,按照园林功能进行分类,对西安不同功能下的园林规划与园林建设规模进行分析,并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其园林建设的整体投入与未来规划。以此为基础分析西安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思路优化与思路升级提供必要的现状基础。

2.1西安城市园林建设现状

从西安城市园林建设与拟建的现状角度分析,其主要的园林功能分为景观园林、经济带园林、一体化城市公共服务带园林。按照不同的园林功能,其建设现状如下。

2.1.1西安城市园林功能分布及其发展现状

从宏观角度而言,西安市城市园林建设规模相对较大,具体的建设规模如附表所示。从附表中可以看出,西安市从2008年开始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的建设投入。规划与建设的数量从2008年的56块(片)增加到2014年的440块(含拟建设),提高比例为685%。其中,2010~2011年增加数量最大。而随之增长的是建设规模(面积)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建设规模的同比增长要高于规划的片区增长比例。这个数据也表明西安市在后续的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更加注重建设的规模效应。从不同的景观园林功能分布的角度来看,西安市对景观带园林建设的投入比例最大,截止到2014年,已建设与拟建设的景观带园林总数超过180块,与其他两种功能园林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同时,我们发现虽然在数量上景观带园林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建设规模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单片区景观带园林的建设面积远远低于其他功能园区的建设面积。

2.1.2西安城市园林地缘分布及其发展现状

从具体的园林地缘分布规律层面来看,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现有的城市园区进行绿化扩建。其中较为显著的为西安大雁塔不夜城园林规划建设方案;另一方面则是现代化小区内部的园林规划。其具体的分布表现为西南、北部规划较为集中,而城中心、西部、东南等区域的规划较为落后。按照西安的不同区县,其城市园林地域分布如附图所示。从附图中可以看出,西安主城区的园林规划存在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其中,莲湖区、长安区以及阎良区的规划数量与规模最少,其相对面积仅为2、4、3。而未央区、雁塔区以及灞桥区的园林规划数量与规模相对较多,分别达到了14、19、13。造成规划不均衡现象的根本原因有:一方面是西安市的园林规划采用各个城区自主规划,市一级政府审批的方式。因此,各个行政区的园林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财政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长安区与莲湖区属于老城区,在城区空间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瓶颈。从规划现状特点来看,西安城市园林为整体的市区绿化规划贡献了约4.3%的绿化面积。虽然比例不高,但是由于其作为城市园林的分布范围较广,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较为紧密,在城市升级的人文感受方面贡献更为突出。

2.2西安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的研究,我们发现西安市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城市园林的整体规划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脱离文化内涵

在西安市具体的园林规划中,仅有少量的园林采用以西安特有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如大雁塔园林景区、丝绸之路起点园林绿化带等。而更多的园林设计依旧采用传统的园林设计方式。这种脱离文化内涵而产生的园林,不仅无法将悠久的陕西文化融入其中,而且还由于缺乏地方特色而降低了园林自身的吸引程度,使得园林自身同质化与重复性建设现象严重,降低了园林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依托而导致园林的本地人认同感缺失,也造成园林对外地游客吸引程度的下降。

2.2.2缺乏独立特征

在西安市园林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园林缺乏独立的特征。在西安市的市域范围内,大量园林存在同质化与同样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园林建设过程中定位不准确而造成;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西安市园林建设缺乏统一的建设思想作为指导核心。此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西安市园林建设的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从园林游客体验角度来讲,同质化的园林无法激发人们的游览兴趣,也就无法带来相应的经济价值,尤其是经济带园林与景观带园林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服务型园林则由于缺乏必要的独立特征,在功能层面仅能够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而无法通过其文化内涵与独立特征,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有效的升级与完善的文化传播。这不仅造成园林功能的缺失,也为园林整体规划不足带来额外的瓶颈。

2.2.3设计理念陈旧

西安市园林设计还存在理念陈旧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园林内涵的设计没有有效的突破,依旧以自然元素、人工元素、互动元素、宣传元素等为主导。对于现代科技的引用,缺少合理的规划与尝试。第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其功能规划依旧以绿化、美化、经济等为主要核心功能,没有形成以城市为主导的园林功能扩展,也就无法对城市宣传提供更为突出的动力。第三,在具体的园林设计层面,缺乏有效的创新和独立的元素引用。更有部分园林以及景观带是以我国现有的建设方案为模版进行建设,此种设计显然无法发挥城市园林独有的特征与魅力。第四,在园林分布特点方面也存在理念陈旧的问题。没有将园林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整合成为有效的整体,也没有形成以园林带动经济、以经济带动园林的互动思想。部分园林建设是以现有规模为基础对其进行改造与扩建,此种建设方案无法与城市扩建理论以及现代城市化理论相协调。

2.2.4规划零散

西安市园林设计与规划从行政主体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4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由于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部分市政建设受限于省政府;第二个层面:市政建设与园林规划受制于西安市市委与市政府;第三个层面:部分园林规划的具体权限由其所在区县政府负责;第四个层面:部分企业、事业、公共服务业领域以及个人均可以独立规划相关的园林市政设施。多部门主管规划是造成目前西安市园林设计与规划零散的核心因素。尤其是社会团体以及区县政府的独立规划缺乏必要的指导思想,也无法上升到市域或者省域的地域观念中来,造成城市园林规划都各自为战。此种现象的产生,对于后续基于城市特点的园林规划与设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瓶颈。

3基于城市特征的园林规划对策

在城市园林规划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西安市城市特征园林规划的总体思想的落实,以及基于西安市特征的园林整体布局规划,并为西安市后续城市园林的整体建设提供必要的布局规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明确西安城市特征对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安市的城市特征与园林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一种是通过西安的城市特征来提高城市园林的文化内涵,进而避免园林建设过程中同质化与重复化现象的出现。另一种是通过基于城市特征的城市园林建设,可以有效合理地对西安进行宣传,并通过园林建设为后续城市升级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3.2基于西安城市特征的园林整体布局规划

根据城市特征的不同来源,可以对西安市未来的城市园林规划进行整体的布局研究,并针对西安城市园林当前的建设现状进行具体的系统优化。根据具体的规划内容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新的规划体系应从更广阔的视角下进行。如基于西安市整体城市环境的园林开发,或基于陕西省整体文化背景的城市特征塑造与城市规划建设。在这样宏观的视角指导下,西安市的园林建设才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科学的、合理的整体。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由于同质化与重复化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与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应构建一整套合理的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评价机制,并通过充分的调研确定该套评价体系中的具体评价指标权重,并产生配套的执行细则与行政制度。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严格地按照已经制定的规范与制度进行评价,并采用“专事有专人,专人有专责”的方式落实规划责任制,并将部分的规划与建设指标纳入到相关的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系统地保障规划制度的落实。

3.3基于西安城市特征的园林内部规划

西安城市特征的园林内部规划,主要是指通过对现有的城市园林进行改造,达到提升城市园林文化内涵和城市特征的目的。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园林的功能进行划分。经济型园林:此类园林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与区位宣传为核心。基于这样的规划目标,对区域特征的放大应该是规划的主体。以西安市浐灞经济开发区园林规划为例,应该充分提升该地区内自然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特征,具体规划可以对湿地生态进行科学的改造,进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型园林。公益型园林:此类园林的规划是以服务人民群众活动、提升城市形象为主要目的。在这样的目的指导下,具体的城市特征规划应该以贴近民生建设、贴近百姓生活、贴近文化宣传为核心思想。以大雁塔园林区规划为例,修建了大量的关于“陕西怪”的雕塑,通过此种形式对西安的城市特征进行宣传。这样的宣传方式不仅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而且这种平民化的宣传方式对西安的城市特征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城市美化型园林:此类园林的规划是通过配套的园林建设,提高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水平、优化城市资源配置。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单一的绿色植物的美化效果有限。因此,需要通过文化特征的拓展,对其进行多样化的改建。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可以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植物的选取过程中,应该以西安独有的或者陕有的绿色植物为建设主体。由于西安被秦岭所贯穿,因此在植物的选择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以植物为主体的核心体系构建中,应该对部分具有文化内涵的园林小品进行规划。通过此种规划不仅增加了城市美化型园林的多样性、提高了美化效果,而且还能够通过园林小品的互动功能与宣传功能拓展此类园林的服务广泛性。

4结论与讨论

计划经济特征篇3

在新经济环境下,生产条件的变化、高技术的运用,给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带来很大震动,特别是对成本和费用的管理影响至深。本文将透视笔者所在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特征,探讨煤炭成本管理的发展。

一、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之互动的煤炭经济运行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具备以下特征:

(一)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煤炭企业近几年在生产技术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者的自动化运用程度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生产安全监控技术投入,技术含量高的采掘机械广泛使用,在产量规模扩大的前提下,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产品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煤炭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单一产品企业,地质赋存的资源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每个客户对煤炭产品的性质要求不尽相同,企业根据客户对煤炭产品的特殊要求,经过采、洗、储后,进行资源的配置,量体裁衣,最终达到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近几年配煤技术不断发展,煤炭产品个性化特征变得很明显。

(三)销售市场化范围越来越宽广

煤炭市场从单一计划经济走出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涵。跨行业、跨地区扩大销售范围,一户一策的销售策略,依据成本制订的多样价格等诸多市场要素,要求我们利用成本的优势合理准确地反映出产品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份额。

(四)经营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

由于经济资源在一定区域中的流动和组合,资源的配置不再受体制、地区的限制。企业的重组实现了生产经营的区域化,企业的资本、人力、技术的流动化,使生产经营活动突破了空间的一定限制,可以使同样的资金投入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也使成本要素得到最佳配置。

(五)管理信息化交流越来越便捷

网络技术和数字计算技术大规模的应用,技术信息和管理信息相互结合,形成了有效的信息群。信息的生成、使用、交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决策者可以很快将信息尽在掌握中,对生产经营管理进行适时决策。

二、煤炭成本管理的发展

新的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经营运作特征,必将影响煤炭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管理。这主要表现在:

(一)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观念。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它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最大区别是: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发生过程的成本。传统成本管理观念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对产品生产成本的管理,主要是事后核算,作一些简单的成本分析,因而导致成本管理模式单一,管理目标狭窄、管理手段落后。经济因素的变化影响煤炭企业经济运作的特征,迫使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运用高新技术,通过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实现战略成本管理,企业全体成员参与成本管理,人人树立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的意识,改变过去只限于成本管理的专职人员参与的成本专业管理。

成本管理涉及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煤炭市场预测、调研到煤炭产品定位设计与开采洗选,及生产工艺控制,材料物资采购,产品销储运、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要进行成本管理;改变过去只侧重生产成本管理的状况,企业应对产品设计成本、物资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使用成本和综合管理成本等进行管理,使成本降到最低。

(二)煤炭成本预测的公正和合理

按照成本要素,在较长时期和较稳定的产品条件下,由财务部门在计划、生产、劳资、设备等部门的配合下,分别确定各所属生产单位完成产量所需的物耗、人员数量、生产岗位等技术参数,由此产生成本的分项计划,再同下属单位进行沟通,最终汇总确立“计划成本”,作为各下属单位的经营考核指标。在执行过程根据生产条件变化以计划成本为基础进行客观性因素调整。

计划成本保持相对稳定,不再以上年的成本水平为依据进行调整,避免鞭打快牛,并由财务部门进行动态运行,改变了一贯将计划成本作为静态指标的做法,实现了动态管理,使成本更切合实际工作。因此,以“计划成本”

为基础,可保持成本预测的稳定性,因素动态调整又兼顾了实际工作的变化性,成本管理才会具有可操作性。

(三)煤炭成本控制的重点前移

从注重煤炭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转化为事前成本控制。煤炭产品计划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际成本水平的高低。在新经济环境下,煤炭产品个性化和市场化要求在煤炭产品市场定位设计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应是现时成本控制的重点。

为使煤炭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煤炭的生产过程,而应延伸到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发展的趋势、产品的定位、客户的使用等。某一煤炭产品的形成,不仅表现在常规业务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外部智能化信息的综合管理。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实际煤炭成本对产品业务全过程先进行模拟运行,并在测定阶段确定目标成本,再采用倒挤式方法进行成本定位。即:从事物最初起点开始实施充分透明的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将原材料、部件、人工等装配成产品的同时,将成本也一并技术组合进去。在模拟运行中,除应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产品信息的来源成本、技术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质量成本、处置成本等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更应重视煤炭产品预测阶段价值和投入产出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因素进入产品价值,与之相适应,成本预测和控制的内涵亦应扩展到非物质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管理的重心由内部转向外部,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亦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成本考核更赋予人性化

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以重奖重罚为主,只强调管理的目的,而不注重达到目的的过程,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创造性。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目标成本考核体系仍很重要。成本考核必须明确成本责任,并给予比例奖罚,但奖罚必须联系人的因素。我们必须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调动职工管理成本积极性;提高职工成本管理的能力;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煤炭企业执行“成本否决,工资负亏”就是将成本同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企业效益同职工利益的关系,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计划经济特征篇4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为38760.20亿元,2014年全国税收收入为119175.31亿元。2006年全国税收占GDp的比例为17.66%,2014年为18.51%。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减免税力度大的背景下,入库税款119175亿元,同比增长8.8%。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长,直接导致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加,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税收的大幅增长,虽然跟国家税收法律的不断完善、税收征管制度的加强有一定关系,但是税收的超额增长与税收计划的实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的税收工作中,税收计划的实施存在种种问题,如税收计划编制不科学、编制数据存在虚假成分人为操纵退税进度等,这些问题一方面受到尚不完善的税收计划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与税务专员考核制度紧密相关。

本文基于我国现行的税收计划制度,分析税收计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后果,具体研究当前税收计划下税务官员考核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如何优化考核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

当前税务官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两个方面:税收计划的编制不科学和税收计划执行的过程不够规范;通过税收计划完成的质量考核税务部门工作的管理制度。本文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针对问题的根源,将不同学者的研究内容分为如下两大块:

(一)关于税收计划

杜耀华提出现行的税收计划编制制度存在问题。他指出现行的税收计划体制与经济发展脱节严重,这与税收计划的编制方式有关。一直以来,税收计划编制都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向下层层分配税收计划任务,而下级的税收计划一般是以基数法为基础制定的税收预测。这种税收计划方式,主观性占据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税收收入的稳妥入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其中的缺陷也开始日益显现出来。伍丽认为,一项税收政策要想真正地贯彻落实,必须符合从经济到财税的客观要求。如果脱离实际的经济税源情况,政策的有效落实只能是政策制定部门一厢情愿的想法。何万波则认为当前的税收计划体制存在的问题是税收计划的制定与税源发展的实际不符。税收计划的指标要与经济相适应,脱离了经济的话,税收计划则失去了意义,甚至会从反方向制约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合来看,学者基本上是从税收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现行的税收计划任务制定采用基数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容易与现实经济发展趋势脱节,因此,政府在制定税收计划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计划,促进经济发展。

(二)关于税务官员考核

根据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市场经济下私人选择活动中适用的理性原则也可以应用到政治领域中。税务官员也是“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的利益,在分析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对自身的行为进行选择,一旦其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就有可能做出有害纳税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事情。因此,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纳税人和征税人的利益追求,尽量让税务官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税收收入的及时足额缴纳。

吕冰洋、郭庆旺则将征管效率区分为客观性征税能力和主观性税收努力两个方面,并指出在税收计划的考核压力下,纳税能力不同会影响税务部门的征税态度。为了完成税收计划任务,得到较好的考核结果,并且不给下一年留下太大的基数,税务部门一般会针对不同的纳税能力的企业施加不同的纳税压力,以便其人为主观的调节税收收入的多少,达到恰好超额完成任务并且也不会征收过多的税收收入的目的。马蔡琛指出在当前税收管理格局中,税收计划这种压力型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层层加码,进一步诱发了财政超收。基层税务人员的激励考核机制是税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因此要特别注意基层税务部门的考核激励制度。

学者们立足于我国国情现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考核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不论是从哪个方面出发,学者大都从税收征管的现状分析税务系统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政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基于相关学者的研究,从税收计划制度本身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考核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三、税收计划与考核的现状

(一)基数法确定税收计划

税收计划一旦制定并以刚性指令下达后,便是各级税务官员在一定时期内组织税收收入的奋斗目标,也就是税收任务。税收任务不仅仅是一个总体的数量概念,根据各种税收收入的不同级次,还可分为解为中央级收入任务、省级收入任务、市区?收入任务等。

在税收任务的具体编制方法上,现在主要是运用基数法,计算公式为:税收任务=基数*系数+特殊因素,其含义是以上期税收收入入库数为基数,确定一定的增长比例,再加上特殊增收因素来作为本级税务机关的税收任务。

(二)基数法的缺陷

以基数法来确定税收任务的做法已实行多年,其缺陷愈来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在制定税收任务时,信息不对称、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导致税收任务税务的制定缺乏科学性。下级部门为了压减基数,尽量多报减收因素,少报增收因素,这样不仅能较好的完成本年度的税收任务,还有利于压减以后年度的税收基数。上级为了突显其政绩,根据自己的估计竭力抬高税收任务,并凭借权力上的优势来下达,因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显然,无论是下级的上报数还是上级的下达任务数都缺乏客观准确性。

第二,从事后政绩考评来看,基数法设定的税收任务容易导致税务部门的逆向选择。那些依法收税、应收尽收的税务官员,即使一时完成了税收任务,但从长远来看,反而抬高了每年制定税收收入任务的基数,以后年度的实际增长率必然降低,甚至出现负数,极容易给人以政绩平平的感觉。相反,那些藏基数、说假话的官员,却往往更容易超额完成税收任务,从长远看,由于隐藏了部分基数,被隐藏的基数成了充足的税源,只要上级领导需要,就可进行“冲刺”、调节,其政绩反而更容易突出。这一政绩考核标准无形中鼓励甚至“鞭策”税务官员实行逆向选择――藏基数、说假话。

四、对现行税收计划考核制度的问题分析

(一)征税机关的相机决策

征税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行政部门,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定,其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自身预算最大化。可以将征税机关获得的预算分为固定预算与激励预算两部分。固定预算指维持组织正常运转所需的支出,无论征税机关工作表现如何,这部分预算都固定不变。激励预算是政府根据征税机关工作表现实施的额外奖励。显然,政府要想通过征税机关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根据其收税多少进行奖励是理性选择,典型手段是“超收奖”。事实上,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也是这样做的。但由于直接的现金返还存在违规嫌疑,地方政府与征税机关之间会采取更加巧妙的手段,比如为征税机关提供更好的办公设备、办公场所、在评优评先中给予优待等等。

由于税收计划任务一般会超过征税机关的正常征管能力,征税机关根据现实情况会采取以下措施:(1)当征税机关感觉到通过采取主动措施可以完成任务时,会采取各种手段促收。其手段具体又包括三类:一是法律规定的规范手段如税务稽查等,优点是符合法定程序,不会承担额外的执法风险,缺点是受制于税务人员的能力水平,查实证据存在难度,究竟能增加多少税收无法提前预期。二是非常规手段如“收过头税”等,优点是不必受制于征税能力,缺点是违反税收法定原则,面临潜在的执法风险。三是折中手段,主要是通过纳税评估、约谈、风险管理等措施,促使纳税人自查补税。这种手段的优点是表面上属于纳税人的自查行为,征税机关不必承担执法风险,而且节省了调查成本,但前置条件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前了解纳税人的相关数据。(2)当征税机关感觉到即使穷尽所有手段也不可能完成任务时,也会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任务于不顾,纳税人缴多少就收多少,这样做的优点是节约成本,缺点是不但失去了来自于政府的超收分成,也可能因不配合政府工作而付出其他代价。二是与地方政府共谋,采取非常规手段完成任务。地方政府向征税机关下达一个很高的税收计划,其原因既有财政压力,也有追求政绩的需要。征税机关知道完成这一任务对于地方领导的意义,也知道仅凭自身力量不可能完成,所以会求助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知道征税机关的难处,更知道完不成任务的后果,所以在关键时刻也会向征税机关伸出援手。

(二)现行税收计划制度的缺陷

一方面,税收计划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税收征收部门,保障预算资金的组织征收,税务机关责无旁贷。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预算的法律效力,完成政府预算任务是一个硬性任务,因此每年的税收计划任务也就让税务机关如临大敌,一年的税收征管工作全部聚焦在税收计划任务上。各级机关除了进行税收计划考核之外,还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各种奖惩,目的就是为确保税收任务的完成。一旦税收计划无法完成,税务人员一年的辛勤劳动就功亏一篑。这种对税收计划扭曲的认识,让税务人员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不按规定办事,甚至一再违反应收尽收的原则。

实际上,税收计划数和实际征收数要做到统一很难。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是复杂的,同时也是随时变化的,有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其中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税收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等等。但是要准确的预测一个地区当年的GDp显然不是易事,运用基数法进行的税收计划方法显然也欠缺准确,由此得出的税收计划数也明显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税收计划必须无条件完成便成了基层税务部门的共识。在考核和奖惩的压力下,人为地安排税收收入,破坏税收应收尽收的原则,这种行为在税收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就很常见。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尽管国税总局在对外的宣传中一直持有“我国的税收计划是指导性质”的观点,但实际上由于税收计划考核占比重要,在一些地方更是考核的首要指标。因此我国的税收计划实质上仍然为指令性特征。近年来,总局制定的税收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但往往税收实际征收增长率还是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这种局面跟税收计划的过度考核有很大联系。

(三)现行考核制度的缺陷

基于对现行税收计划制度本身的优缺点分析,再来具体研究税务官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

1.考核指标的单一化

我国各级政府及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官员最主要的考核指标是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将该指标的完成情况与税务官员本年度政绩及其所在的税务机关全体人员福利等相挂钩,使得该指标在实质上具有一票否决的地位。以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税务官员政绩的核心指标,必然使税务官员的行为单一化。理性的税务官员很明白自己在这种考核制度下该怎么做,就是尽可能地组织收入来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虽然近几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各级税务机关引入了诸如征管质量考核、稽查质量考核等指标,但却未赋予其制度上的刚性,亦未明确规定指标的考核如何与税务官员的权利与责任相联系。

2.考核制度存在伦理上的缺陷

只有正?x的制度才能在约束当事人自利行为的同时增进社会利益。税务部门及税务人员的职能是依法征税的前提下努力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税收任务完成情况为首要指标对税务官员进行考核,只是满足了某一部分官员对政绩的追求,其指导思想是与依法治税的原则相矛盾的。在依法治税的原则下,税务人员的行为准则是依税收法律来收税,能收多少税、哪些税应该收都应该以法律作为准绳。稽查部门是税务机关的执法部门,其作用在于监督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给稽查部门分摊一定的税收收入任务,就好比对警察称职与否的考核在于其罚款多少而不是打击违法犯罪力度的大小那样,存在很大的问题。在现行的考核制度下,税收收入任务成为各级税务人员工作的指挥棒,在这个不能体现依法治税原则的指挥棒下,税务官员作为经济人,其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可能损害纳税人及社会利益,有进行改革的必要。

五、相关建议

如前文提到的,考核制度存在的??题根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税收计划制度存在不合理性,二是考核制度本身存在很大问题。但是现行税收计划制度有一定的适用性,并且改革相对困难,因此,政府在我国国情现状下追求科学合理预测税收计划的目的同时,更应注重考核制度的改革。

(一)考核制度应承认税务官员作为经济人的自利性

把承认税务官员的“经济人”自利性作为考核制度的原则之一似乎有悖于平常观念,但实际上,必须承认和确保这一点,才能保证考核制度的合理性,才能使制度切实可行。因为任何考核制度都是为追求政绩的官员设定一个规则,并在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下实现制度设计者的目的。承认税务官员的自利性,才能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计划经济特征篇5

[关键词]地方税收;税收计划;依法治税

一、均衡入库的现实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均衡入库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进度与时间进度同步或基本同步,税收入库不会出现较大的起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新《税收征管法》的实施,人们对均衡入库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均衡入库就是保证税收收入进度与时间进度的同步;也有人认为,做到了对当期实现税款的应收尽收就是均衡入库;还有人认为,均衡入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针对组织收入工作的不平衡性提出的。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均衡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均衡入库则是指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税收收入规模应与同期的经济总量相匹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收入进度在每一均衡时段(月或季)里相对比较平均的一种收入状态。

实现税收收入均衡入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均衡入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成分、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都将得到不断优化和提高,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也将逐渐下降。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的平稳运行反映在税收上,就是税收收入的均衡入库。其次,均衡入库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必然要求。税收收入进度是否均衡,不仅影响税收工作,而且影响财政预算能否合理安排,能否保持积极的平衡,进而间接地影响到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税款入库前缓后急,尤其大量集中在某一月份,就会给财政资金的正常调度和划拨带来一定的困难,就会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第三,均衡入库是依法治税的具体体现。税收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法规,将依法应征的税款及时足额征收上来,堵塞税款流失,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体现在税收收入上,就是不同期间收入的相对稳定,与经济发展基本相协调。

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税收收入均衡入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必须建立在经济稳定发展、税制比较完善的基础之上。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长期的计划经济留下一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财税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普遍较差,企业欠税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税收征管工作也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这些都制约了均衡入库工作的开展。

二、制约均衡入库的因素分析

最大限度地实现税收收入的均衡入库,是各级税务部门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其实现方式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一)经济发展对均衡入库的影响。税收源于经济,反映经济,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特别是重点税源发展的不稳定性是导致税收收入不均衡的根本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的季节性。在一个年度中,受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这种季节性波动与经济区域和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地域范围越小,经济结构越单一,经济活动的季节性越明显,税收收入的均衡性越差。二是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已加入wto,各项经济活动也已经不同程度地融入国际市场,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影响,一些主要商品如原油、钢材、煤炭、粮食等的价格波动较大,变化频率也很快。同样,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影响了相关税收收入的稳定性。三是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结构都在不断地变化,传统产业已失去了竞争优势,新兴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部分企业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瞬间做大,顷刻消失,年初是重点税源,年末却成了欠税大户,相关税收收入稳定性不高。四是经济政策的变化。年度内出台的新经济政策如银行利率下调、工资调整等,直接影响有关税种的计税依据,使得政策变化前后的税收收入波动较大。

(二)税收计划对均衡入库的影响。税收收入是否均衡入库,其参照的依据主要是税收计划。目前,税收计划主要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以及上年的税收收入情况采用基数法编制确定的。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计划编制过程中所依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的可靠性不高,特别是遇到政府换届和重大政治活动时,新政府为追求政绩、树立形象,掺杂的政治、人为因素比较多,确定的经济和税收增长比例也往往缺乏科学的计算和论证。并且,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经常为保证财政收支平衡而追加收入计划。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税务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主要是看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而对税收管理水平、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税收政策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等方面的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不管收入任务是否有税源保证,也不管组织收入措施是否违规违纪,一味追求收入目标的完成,特别是每年的6月及12月,为确保时间、任务双过半,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层层召开调度会,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不少地方甚至采取完不成任务就地免职的措施。由于计划的编制与实际税源总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实际税源少的地方平时收入进度慢,到考核期便采取虚收、空转、收“过头税”等违规操作方式,集中入库税款;税源多的地方为避免年底追加收入任务和来年基数过高,平时也是尽量少收,到半年或年底时突击入库。不管税收计划和税源状况关系如何,均存在6月、12月税收收入异常增高的现象。

(三)政策性因素对均衡入库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地方税收政策变化频繁,大的调整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共享、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停征、屠宰税取消等;小的调整有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金融保险营业税的税负调整以及某些税种的减免税等政策变化。上述政策的调整大多是在年度中间进行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月度间收入的稳定。同时,各税种纳税期限的差异性也决定了税收入库的不均衡性。其中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种应按月缴纳,金融保险营业税应按季缴纳,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算、按月或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地方小税种都是按年实现,分月或季预缴,具体期限由各地根据情况自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所得税预缴的额度没有严格的标准,容易影响预缴期和清缴期的收入幅度,地方小税如果预缴期过于集中,也会给均衡入库带来影响。另外,每年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较长的假期,也分别影响到2月、5月、10月的收入情况,从分月收入图表中可以看出这3个月都处在收入的低谷期。

(四)征管机制对均衡入库的影响。当前,虽然新的征管模式已初步形成,但由于纳税意识、纳税环境、执法环境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纳税人自行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征管查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在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税务部门不可能将所有的税源都纳入正常的监控范围,有些税源有可能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这部分税收只有在进行集中清理或开展专项检查时才能征收上来,从而使某一个时期入库税额较大。如每年开展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一般安排在1~4月,车船使用税的集中清理一般安排在4~5月,税法宣传以4月为主,各种税收检查一般在下半年开展,清理欠税也一般集中在第四季度。同时,从当前的执法环境和执法状况看,税务部门还没有做到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关系税、人情税”问题,执法不严,有税不收,擅自批准缓征和减免税,对纳税人拖欠的税款也不能按照税法该补的补,该罚的罚,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均衡入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绝对的税收均衡入库是不存在的。但通过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出现税收收入畸高畸低的问题,实现年度内月份、季度间收入规模和增长相对稳定、与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基本相协调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实现地方税收均衡入库的政策建议

税收来源于经济,同时又是重要的经济调控杠杆。研究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税收均衡入库,对于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税收收入实现均衡入库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减少经济波动对税收的影响。经济决定税收,要保持税收收入稳定的增长幅度,发展经济是基础和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规模总量扩大了,税款入库受单个或某些经济税源变动的影响才有可能变小,波动才能趋稳,税收收入均衡入库最终才能实现。目前,我们应该抓住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合理配置和整合资源,推动产业结构由水平扩张向纵深提升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整体素质和后劲,努力解决制约地方税源发展的各种矛盾,促使地方税源步入健康、稳定、与经济协调增长的轨道。一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高新经济对地方税收的贡献能力。应立足优势领域,依托重点企业,追踪世界前沿技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群,使其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大部分企业具备生产高、新、精、特产品的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二是大力发展与地方税源相关度较高的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旅游业、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项目,投资周期短,市场潜力大,能够迅速形成税源,应高度重视其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商品房的开发与销售量近几年增幅均在30%左右。目前如能在一些环节上有所突破,可形成新的税源。三是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各级政府应因势利导,引导国有经济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人标准,引导民营企业进行体制创新,逐步转向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积极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二)加强税收预测工作,建立现代税收收入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预测体系。坚持从税收的角度分析经济,从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税收,掌握地方经济发展态势和税收工作形势,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物价指数、投资、出口、金融贷款等经济宏观指标的关系,研究一、二、三产业、各行业、企业提供税收收入的能力,寻找税收收入与经济关系的规律,科学、准确地预测一定时期各行政区域的收入规模,从而为合理确定税收收入计划提供依据。其次,要建立现代税收收入管理考核机制。应以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为理论基础,以税收收入预测为出发点,以纳税能力估算为参照,以税源控制和现代税收征收管理为依托,建立税收收入综合考核体系。通过这个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税务部门的工作绩效。同时,积极推行和不断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通过把全年及阶段收入目标完成情况与单位和个人的奖惩结合起来,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强完成收入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三,要牢固树立均衡入库观念。税务部门要改变组织收入前松后紧的做法,坚持“年初视同年底抓,月初当作月底干”的工作思路,按照组织收入“上旬占大头,月月达进度,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年终要提前”的原则,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

计划经济特征篇6

作为会计基本职能的控制,其主体是本会计单位和有关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对象主要是有关的价值运动包括信息流、资金流,还有物流,其形式和内容可概括为下述四方面:

(一)参与经营规划:根据会计信息和其它信息,运用决策,提出并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规划,编制经济预算,制定经济定额,促进经营决策的实施。

(二)参与调节经济活动:根据计划(预算)目标采用一定的调节手段,对经济活动实施,使其按预定目标进行,纠正编离目标的差异,谋求最佳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并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第二,协调相关财务关系;第三,提供分配方案等。

(三)监督经济过程: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以及的规章制度,加强稽核工作,通过凭证审核、财产清查和内部信息,消除账账、账实不符,发现并揭发贪污浪费行为,防止弊端,保护资产安全,保护投资者权益。

(四)考评经营业绩:考评经济责任,提供奖惩标准和依据。

关于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一基本规范》(试行)第六条指出:“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规范会计基本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三)确保国家有关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这与西方国家审计学界从审计角度着重信息质量和财产保护方面认识会计控制略同。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定义:“会计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以及与财产保护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直接有关的各种措施。”就是一例。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不应仅只是这样。从我国会计工作的长期、广泛实践看,内部会计控制不仅有保护财产安全、保证信息质量的功能,还具有运用会计信息,进行责任考评,参与经营决策,参与企业管理的功能。日本《新版会计学大词典》解释:accountingcontrol指“通过会计进行的经营管理。……大体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提供会计资料,根据会计资料对计划和控制作出决断。第二种方式是:把会计同企业经营组织上的其他系统适当地结合起来,使会计能自动地发挥管理幼儿能。……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第二种方式的重要性可以说也相对的提高了。”“企业的会计管理,不仅要发挥所谓保全财产的消极机能,而且要进一步使用企业资本的组织方法,发挥会计控制的积极作用,从企业全局观点出发,集中地、有效地进行一系列活动,如对各种经济活动制定计划、调节其实施过程和评价其实绩等等。”这种解释较只从审计角度看待会计控制,要深刻得多。

会计控制基本职能日益重要,控制职能具体化为会计控制质量特征。建立会计控制质量特征,评价会计控制行为,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意义。

二、会计控制质量特征体系

根据会计控制要求和实际,会计控制质量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共同的,另一类是特有的。

(一)共同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控制质量特征有共同的方面,下面以FaSB《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二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为基础,进行探索:

1.效益性:FaSB《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二辑的提法是“效益>成本”,并以之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普遍性的约束条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一基本规范》第七条(五)款:“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我们认为“效益>成本”,就是效益性,但不如效益性的提法鲜明、简洁。会计控制更应以效益性为最高层次的质量特征。因为控制是会计的主导职能,强化经济管理是会计的主导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益是会计核算与控制即会计工作总目标。无论会计核算或会计控制,都必须符合效益性的要求,促进效益最大化,促进效益的持续提高与完善。

2.适用性:“算而有用”,早在幼年代后期,就是指导会计工作的、响彻全国的方针。作为信息质量特征,有用性指信息要对决策有用,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从控制角度看,各项控制活动都应适用。适用性不仅包括有用性,还具有适合本会计主体实际的涵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一基本规范》第四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会计控制更应强调适用性。只有适应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控制活动才能有用,才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公正性:FaSB的提法是中立性,作为信息质量特征,“在各种可行的办法中作出中立性的抉择,就是要不抱偏见,不追求预定的结果。”作为控制质量特征,在规划、调节、监督、考评等各种控制活动中,更要强调公正,不偏不倚地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考评。会计控制是价值运动的参与者,不是第三者,应强调公正,不直强调中立。公正性可以包括中立性,但其涵义更鲜明,更丰富。

4.及时性:提供信息应当及时,会计控制更应及时。要及时建立控制制度,采取控制措施,还要与时俱进,对控制措施及时调整。所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一基本规范》第七条(六)款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5.重要性:FaSB认为重要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起端。控制质量特征更要强调重要性。无论是规划、调节、监督、考评,都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只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不断发生、的主要矛盾上,才能促进会计工作的提高和发展,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这并不意味着次要的事情就可以放任自流。

6.全面性:会计控制应当涉及有关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岗位和业务全过程的始终。会计控制应当约束与其有关的包括领导和职工在内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会计控制的特殊权力。会计控制应当注意重要性与全面性的辨证关系。既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又要善于“弹钢琴”。所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一基本规范》第七条(二)款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利。”第七条(三)款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二)会计控制特有的质量特征。

1.合法性:合法性是指会计控制必须符合、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不能违规控制。企业作为经济的“细胞”,必须遵守社会运行基本规则一一法律法规的要求;会计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必须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合法性是指以制度规范为管理手段。制度规范与其他管理手段相比,具有“权威性、系统性、性、无差别性、借助强制力、稳定性”的特点。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制度化管理具有“个人与权力相分离、理性精神的体现、适合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等优越性而成为国际趋势与必然。会计控制质量特征必须具有合法性是现代管理思想、理念和模式的必然要求。

2.合理性:“管而合理”,早在50年代后期,也是指导会计工作且卓有成效的全国方针。制度化管理虽然具有前述优点,但它缺乏人际温情。制度化管理倾向于把管理过程和企业组织设计为一架精确、完美无缺的机器。它只讲、科学,不考虑人性。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考虑,极端的制度化管理既不可能,也不理想。合理性特征是以制度化管理体系为基本,谋求制度化与人性、制度化与活力的平衡,正确处理好“‘经’与‘权’、它律与自律”的关系。会计控制质量特征,必须合理。

3.预见性:信息质量特征讲预测值,控制质量特征讲预见性。“预测”是“预先推测或测定”:“预见”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预测值是定量信息,预见性是定性信息,前者强调幅度,后者强调趋势(方向)。趋势(方向)与幅度两相比较,趋势(预见性)比幅度(预测值)更重要。

4.严密性:会计控制质量特征必须严密控制,自成体系。严密即“周到;没有疏漏”之意。重要性特征强调抓主要矛盾,全面性特征又要求不能忽略次要矛盾,两者最终表现形式必然是严密性,即只有严密性才能同时满足重要性和全面性的要求。会计控制质量特征作为会计控制职能的最终表现形式,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基本要求。科学性的前提之一就是严密性。

(三)删除的“质量特征”。

在过程中,我们曾提出把“群众性”、“效率性”作为会计控制质量特征,仔细研究,不妥。

计划经济特征篇7

   一、税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内涵

   税收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内涵来说,是指建立在经济速度增长和经济质量提高基础上的税收收入的持续均衡增长。它能尽可能地满足以国家为主体的财力分配的需要,又不至于损坏未来需要,从而使整个税收运行有利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1)税收体系的运行建立在长期、稳固、健康、平衡的经济发展基础上。(2)税收政策的职能作用与每个特定经济时期的现实需要相适应。(3)税收制度成为促进经济、政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之一。

   从外延来说,可持续税收要求:(1)整个国家税收体系健全,有稳定的税收来源,可取得稳定可靠的税收收入。(2)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这是税收可持续增长的源泉。(3)国家税收制度较为完善,有规范、科学的政策法律规定,能有效地保障收入,这是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基本要求。(4)税收征管体制较为科学,能做到责权利高度统一,征收效率较高,这是税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实现税收可持续发展要求税收体系自身的健全、税收运转的有序、有效及其良性循环。从经济学角度讲,在税率水平不变的条件下,GDp的增长必然引起税收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即税收弹性反映了税收对经济变化的灵敏程度。在一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税收的情况下,为保证财政收入的正常增长,税制应当具有较好的弹性。但是,税收的弹性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弹性过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税基薄弱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损及税本,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目前税收政策和税收计划任务将导致非正规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正规经济的持续下降,则表明此时的税收政策是不可持续的。

   税收的持续增长必须有丰裕的税源支撑,不同的税收增长来自不同的税源形态。税收增长中,由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增长称为经济型增长;由财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增长称为政策型增长;由加强税收征管带来的增长称为管理型增长。与此相适应,税源也分为潜在税源(即一定经济发展状况下税源蕴涵的最大量)、可收税源(即按现行政策规定可以征收入库的税源)和入库税源(即实实在在的税收增长)。其中,潜在税源是税收增长的基础和前提,是理论税源和名义税源,它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可收税源是政策税源和应收税源,是税收增长的直接前提,它与税制优化、税基拓宽和课税深度密不可分;入库税源是可收税源减去因征管和外部环境制约等因素而导致的滞漏部分后的税源,它直接受税收征管力度和水平的制约。研究税源状况既不能只看到潜在税源,也不能只看到入库税源;既不能夸大税源拥有量,也不应放弃挖掘税源潜力。税源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可收税源,其根本出路则在于优化税制、拓宽税基、拓展税源。

   二、非可持续税收的弊端分析

   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突出表现为依法治税与税收计划任务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符合实际的情况下,完成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是一致的。但由于需要与可能、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之间存在矛盾,税收计划往往不是以经济增长为依据,而是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定任务,形成税收任务年年加码,高位运行。近年来,由于税收计划制定、分配不尽科学、合理,税收计划和实际税源不符,特别是税收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指令性过强,行政行为过重,诱发了涉税执法秩序的混乱。税务机关组织收入工作苦乐不均,对纳税人的执法松紧不一。有的地方在完成任务后有税不收,有的地方已应收尽收却还完成不了税收计划任务,两者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一定时期的经济实现所提供的税收。一些地方为了完成计划,实现收支平衡,搞提前征缴税款和无税空转虚假入库,破坏了公平税负的原则,使税收征管秩序发生混乱,在长远和根本上对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三、西方国家有关税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其借鉴

   一国课税水平通常可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来衡量。达一比率的直接决定因素有三:一是政府支出的需要;二是非税收资金来源(包括举债和货币创造)的可利用性和意愿;三是该国的税收能力,取决于人们的支付能力和政府的征收能力。

   西方经济学历来认为,税收是有极限的,包括税收的自然极限和制度极限。

   关于税收的自然极限,拉弗曲线一般被认为是社会制度既定情况下税收极限的典型理论。它告诉人们,税率提高过大不一定能增加税收收入,反而有可能减少税收收入,因为个人和企业减少了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并可能转入“地下经济”。在私人部门中,当政府强加给个人和企业的负担过重时,他们就会逃离正规经济,转入不征税的非正规经济,国家的税基将缩小。如果国家管制和征税所适用的范围越来越萎缩,那么政府提高管制和征税的强度无异于杀鸡取卵。

   关于税收的制度极限,一是直接的制度限制。指强加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可以通过对税收收入占GDp比率设置制度限制而直接予以约束。美国就作出种种努力制定一些规章制度,限制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超过某一限度,或限制他们征收某一税种。二是间接的制度限制。体现在税基或税率的制度限制和税收优惠政策或税法漏洞的制度限制两个方面,包括限定税基和禁止使用累退税率等。

   笔者认为,税收管制是政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税收和公共支出接近极限的情况下,管制会越来越重要。但是,管制确实存在自然极限,如果超出这一极限,政府就缺少了理性。所以,建立税收可持续发展机制,促使税收体系自身的健全和税收运转的有序、有效及其良性循环是非常必要的。

   四、税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坚持依法治税的原则

   依法治税是由税收本质决定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法治税的首要任务是在保证税收计划任务的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实现税收计划任务的圆满完成,尤其是实现税收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做到该收的税要足额收齐,不该收的税分文不取。否则,就会破坏税法的统一性、严肃性,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进一步优化税收法制环境,必须营造纳税人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政府部门依法用税的良好法制环境。要尽快健全以《税收基本法》为代表的税收法律体系;大力增强全民的纳税意识,对偷逃骗税实行严惩;尽快建立税务警察和税务法庭,严厉打击涉税犯罪行为;加强税收电算化网络建设,实现科技兴税;制定法律、法规对政府部门依法用税加以规范和约束。

   (二)坚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原则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重复建厂、重复引进投资、设备和盲目扩大生产能力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资源紧张、产品滞销,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税收应充分发挥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功能,达到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增收和培植后续税源的目的。

   (三)建立经济税源分析预测制度

   税源按GDp的产业、构成项目和所有制性质分类统计,重要税源按分税种的税收来源、税收入库与GDp中各产业、各项目构成相对应。通过经济税源分析,明确各产业、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税收贡献率、税源变化和入库情况、税收潜力和征管薄弱环节。

计划经济特征篇8

一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对2009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意见和建议。10月16日至11月10日,在云南信息港、云南审计信息网2个网站公布了100项备选审计项目供网民选择,项目涉及三农、社保、住房、教育,以及产业培育、技术创新、环境生态、抗震救灾等各个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点领域,同时还留出空白供填写其他审计项目建议。16日,征集公告已挂上云南信息港、云南审计信息网,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也将于近日刊登征集公告。

另一方面,调动全省审计机关上下一起来做审计项目计划。9月中旬,省审计厅向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发出通知,征集对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的建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特点和本单位的实际,提出计划安排的建议,并要求说明立项意图,明确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和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目前,已收到57条意见和建议。

同时,征求相关部门对明年审计项目计划的意见和建议。9月下旬,省审计厅向省发改委、省经委、省教育厅等14个部门发出了征求建议函,请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围绕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目标要求,针对其负责分配、管理和使用的财政专项资金和重点投资项目,提出审计应当关注的重点项目。现已收到16条意见和建议。省审计厅还将在本月20日召开的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分析会议上,向参会的132个省级预算单位发出调查表,征集对于100项的专项审计项目的建议。

计划经济特征篇9

[关键词]质量功能展开;模块化教学;贸易经济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0)10-0188-04

一、引言

随着“新文科”、“新财经”等教学改革模式的推进,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专业界限日趋模糊,贸易经济的专业特色不再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贸易形式和贸易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内容已跟不上时展,亟需补充更新。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体现专业特色的着力点。因此,为了提升贸易经济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已有文献中关于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发展思路与教学方法创新、专业模块划分与相关课程设置等方面,并且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鲜有基于调查数据分析进行课程模块学分分配的定量研究。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用人单位、专业教师和学生对贸易经济专业的核心能力及素质要求的认知,结合现有贸易经济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模块间的关联数据,借鉴工程管理领域的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进行课程体系规划设计与质量评价,并最终形成课程模块学分分配的优化方案。

二、基于QFD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模型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QFD)源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赤尾洋二(Yojiakao)等提出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帮助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将顾客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优化产品设计以提升顾客满意度。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将QFD法应用于教育领域,开展质量评价,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质量屋由专业技能需求矩阵、课程模块矩阵、专业技能与课程模块关系矩阵、课程模块关系矩阵竞争性评估与质量规划矩阵、课程模块质量设计矩阵等组成。

(一)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矩阵

获取社会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是质量屋构建的起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0家用人单位、30位专业教师以及200名贸易经济专业学生进行走访调研,获得了他们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认知。经归纳整理,选取20家用人单位、20位专业教师、120名学生的有效建议作为数据分析的样本。依据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本文把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分为三类,即基本素质能力模块、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模块和专业素质能力模块。素质模块的具体能力体现如表1所示。

表1中,学生、教师、雇主等列数据为细分能力选项的建议数,权重列数据表示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权重列的数据计算方法如下:学生列的数据分别除以120,并乘以权重0.4;教师和雇主合并列数据分别除以40,再乘以权重0.6;将学生列和合并列处理后的数据按行相加,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各项能力需求的相对重要度。

(二)人才培养质量规划矩阵

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作为贸易经济专业的参照系,这三个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有一些共通之处,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有较大差异。国贸专业侧重对外贸易,重视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电商专业则聚焦互联网的商业应用,强调学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相比之下,贸经专业主要针对国内流通产业,与另两个专业相比本文认为贸经专业要强调产业特征,以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促进专业发展,培养理论与实务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为获得相关数据,本文采用德尔菲法,请相关专业教师和社会人士就三个专业的情况进行打分,汇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划矩阵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不仅要考虑客户意见和市场竞争力,还需要考虑专业发展目标和自身特色,来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规划,即根据发展目标和自身特色,调整客户需求的重要度。本文以5分制进行质量评价,5分为满分,表示在该指标专业竞争力最强,分数依次递减,相应竞争力下降。为了表征专业特色,特设定三个特征点分值:1.5表示专业特征显著,1.25表示有一定专业特色,1表示专业特征不显著。令客户给出的客户需求重要度为wj,j=1,…,15,上升率ij,专业特征点为aj,则调整后的绝对客户需求重要度为wj:

对其进行归一化,得到相对客户需求重要度:

(三)贸易经济专业课程模块矩阵

依据河北经贸大学贸易经济专业教学计划,考虑课程间的关系,结合前期调查问卷获得的专业能力需求指标,本文将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13个模块,结果如表3所示。

三、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质量设计

根据贸易经济专业教学计划,采用专家调查法,咨询用人单位和专业教师,按照能力需求指标和课程模块的关联程度进行打分,9分表示关联度最强,0分表示不相关。由此确定课程模块与客户需求间的关系,以及课程模块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推算各课程模块的学分设置。质量设计的计算过程为:

1.计算课程模块的相对重要度

令客户需求与课程模块间的关系矩阵R为:

课程模块的绝对重要程度t=(t1,t2,…,tn)的计算公式:

2.计算课程模块的资源权重

假定课程模块间的关联性矩阵Z为:

3.推算课程模块学分

课程模块i的推算学分计算公式为:

各课程模块学分分配如表6所示。

上述推算过程未考虑各高校课程模块学分设置的制度约束,因此推算结果未必合理可行,为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约束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优化。

计划经济特征篇10

 

关键词:税收收入 计划管理 经济增长 依法治税

税收收人计划管理是税务机关为保证税收收人计划的实现,对税收收人计划的编制、分配落实、执行情况的分析检查和考核、收人统计预测以及经济税源调查、税源监控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所进行的综合管理,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税收收人计划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于加强组织收人工作,更好地完成税收任务,推动整个税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就我国目前而言,由干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们法治观念尚待加强,税收执法环境欠佳,税法不完善,征管体制弊端及税务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取消税收收人计划显然不切实际。我国应在税收收人预测和监控的基础上建立涵盖经济、税制、征管等多方面的税收收人管理体系。税收收人计划要制定得科学合理,才是明智之举。

   一、我国目前税收收入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方法不科学

   从税务机关内部计划的编制来看,过去很长时期内税收收人计划编制一直采用基数加因素的方法(即上年基数乘增长系数加减特殊因素)。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确定的计划指标也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缺点主要是由于基数与依照税法可能取得的税收收人不完全吻合,系数主要考虑增加税收收人的要求,未充分考虑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化,特殊因素考虑的不全面、不准确,使得所确定的计划指标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依法征税的结果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实际税收制度对法定税收制度的背离,扭曲了税收政策,也造成了税收管理的畸形发展。

   从税收收人总量的编制来看,自年“利改税”以来,我国每年税收收人计划的安排一直是财政预算的重要内容。预算的安排主要是由财政部制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一定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需要。由于缺少纳税人方面的基础资料,未充分考虑各地税源现状,税收收人计划与实际税源相差较大。

   (二)税收收入计划考核缺乏科学性

   长期以来对税收收人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以是否完成税收收人任务作为惟一标准。这种方法对干确保税收收人,保证财政预算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税收收人计划本身在编制方法和计算依据等方面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仅用税收收人计划完成情况这一指标作为衡量标准,难以准确考核各级税务机关组织收人工作的情况,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另外现行的税收计划考核办法不能正确引导人们认真分析研究税收征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更好地鼓励人们向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转变的工作方式进行积极探索。

   (三)税收收入计划管理未能有效地与依法治税相结合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立足点和灵魂,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本质上并不矛盾。但在现实中由干存在对税收计划认识的偏差,在税源充裕之年税务机关考虑来年税收计划的完成,压减当年的税收基数,有利于为来年税收任务打造一个较低的平台;而在税源较紧的情况下,少数征收单位往往通过征收“过头税”来完成税收任务。这样就使税收收人计划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种方法使基层税务部门在工作中要么淡化了“依法治税”的治税理念,要么弱化了税收任务的刚性。

二、改革和完善税收收入计划管理体系的几点设想

(一)改革税收收入计划的编制方法

   .优化税收收人计划的编制方法。根据经济税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因素法”,即以上年基数参考GDp增长比例,同时认真考虑税源变化、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化、地方税种增长特点、GDp增长、市场变化、税收虚增及不可预测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税收收人计划。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制各种税收收人计划编制方法的操作软件,并赋予各综合因素或各编制方法以不同比例的权数再加以调整,得出切实可行的税收收人计划并且此计划为弹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遇有上述因素的突变可随时调整,使税收收人计划建立在科学、可靠的税源基础之上,与依法治税最大限度的吻合。

 .实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核算的税收收人计划管理体制。我国税收计划管理可实行财、税分别核算。财政部可根据所掌握的税源情况及财政支出需要,参考税务机关意见编制预算。国家税务总局首先接受财政部预算方案,努力确保完成。同时根据各地税源状况、征管水平编制出分地区税收计划,汇总得出全国税收计划,并按自身制定的计划考核各地完成情况,逐月与财政部预算中的税收收人完成进度进行比较分析。若存在差异,查找出原因报财政部。若因经济中客观原因而非税务机关征管造成财政预算与税收计划差别较大,财政部可将预算调整方案报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核,决定是否修改。由此产生的财政支出缺口应通过紧缩支出、发行国债或其他途径解决,而不是将组织收人任务强加于税务机关。此种方法可以避免因支出需要而追加税收收入计划产生的负面效应,保证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独立性,做到依法行政、依率计征。

   (二)建立以考核税收征管质量为主的工作考核制度

   改革税收收人计划考核制度的目标,应由考核税收年度计划任务完成情况转移定位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上来。上级考核验收工作时,要把严格税收执法、严格执法程序放在首位,既要考虑税收收入计划的完成情况,更要考核执行政策和征管质量情况。按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七率”(《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中规定考核的指标为登记率、申报率、人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申报准确率和处罚率,简称“七率”。)严格考核征管质量,以科学合理的税收收人计划促进依法治税和征管质量的提高。另外,还应改革税收收人计划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条件和方法,及考核制度的预期效果。

   (三)完善税法体系,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纳税意识。不断提高征管水平,为依法治枕创造技术条件

   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应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税法体系,这是依法治税的制度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宣传使征纳双方明确,完成税收收人计划任务是以税法为依据的。强化依法治税的宣传,为依法治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征管水平一方面要注重税务干部队伍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