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12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1

农村土地制度问题。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古国,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围绕土地问题发生过无数次可歌可泣的历史壮举。土地永远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土地制度的演变史。农村改革开放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巨大变化的原动力,但并未触及农村土地制度的要害。土地产权不明晰,缺乏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和有偿转让机制,这才是中国农村改革所要面临解决核心问题之一。农村土地管理者主体缺位,是土地产权不清的主要原因。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在当前情况下已是一个模糊概念。甚至农村土地权拥有者农村集体,在农村土地的处置上也只体现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形式上,即提留款的收取和土地合同的签订,并非土地的最终处置者,最终处置权在国家手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际已现变成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历史名词。正是由于农村土地管理者,并非形式上的农村集体,而是实际上的国家的这种管理上的缺位,致使是农村土地成为一块无人管理的大蛋糕,任人宰割!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再次以牺牲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各级政府可以肆意圈占农村土地来发展城镇规模,兴修交通要道,兴建工业开发区。农民个人可以随意改变耕地用途,挖鱼塘,建豪宅,致使农民可耕种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这种势头若不能得到迅速遏制,即使有再好的农村发展政策,农民若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就无法改变农民受穷的命运。其次,是土地使用机制不健全,缺乏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继承和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转让政策。农民对土地的使用缺乏长期观念,农民为谋求短期内农业效益最大化,对土地的过度垦殖,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人为地减少了耕地面积。流于形式的低金额土地补偿方式,致使农民宁可低水平种植,或者弃荒,也不愿放弃承包的土地,致使其应有土地价值不能升值。因此,加速土地制度改革已是农村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是要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所有者,应由农村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土地用途变更和土地使用权证的发放,应由国有土地部门统一管理,村民委员会不再行使农村土地管理职能。强化国家对农村土地的监控,提高土地市场化配置效率,消除土地区域和所有制障碍。其次,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继承以契约的方式承认其土地继承权的合法性,并保护其合法利益(使用权,经营权、农产品占有权,可以继承、再租赁、赠予、拍卖、抵押、入股)。第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机制。国家根据使用者对土地的用途不同,制定不同的使用税征收税率。对农业产业只收取土地使用税;对其他用途则除收取土地使用税外,还要加收土地复垦费。国家再将这部分税费返还给农村,作为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耕地维护的费用,加速农村发展和农村土地保护。

农村规模经济问题。尽管当前的农村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方式,很难改变中国农业小农经济的状况。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和经营,无法形成规模经济。首先是市场化程度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一亩,一个三代同堂中等家庭仅十五亩左右,劳动力在家庭中从事生产规模小,组织和管理十分简单。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收入水平低下,在目前条件下,大部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仅能自给自足,即使若有剩余,由于单个家庭的规模较小,形成的市场也极为有限,是一种狭小而零碎的市场。市场不发达,导致分工和专业化也很落后。其次,是生产率水平低。目前60%以上的农户的生产能力,仅能维持养家糊口。,由于资本不足,生产资本的再投入、生产技术的新开发十分有限。他们只能年复一年地耕种同一块土地,种植相同的作物,使用依旧原始的生产工具,运用滞后于时代水平的生产技术,只有在正常年景,产量才大致相同。生产技术的停滞,导致生产率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第三,土地产出水平低。家庭式的经营方式,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土地和劳动力的增加。由于技术的停滞,资金的匮乏及目前的土地制度,导致农民种田的短期行为。使农民缺乏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土地产出水平低,农业增长主要靠土地扩张和农业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第四,规避风险的能力差。当前中国的农业大部分仍属传统农业,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由于技术的滞后,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低,农民常常处于一种生存的边缘状态,抗灾能力差。农民为了自己的生存,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回避风险的本能,力图通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来减少产量的不确定性。于是出现了一种恶性循环,为回避风险而不敢使用新技术,因不敢使用新技术导致农业效益低,出现农民收入减少,担心收入的减少,又去刻意回避风险。这就是中国农业至今仍难有一个质的飞跃的根本原因!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农业向专业化、现代化、商品化农业转化的进程。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建立农民土地使用权继承和有偿转让机制。适度扩大单个个体种植面积,要在稳定当前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实行农户承包土地的有偿转让和农户间的耕地面积的自愿联合机制。通过种植面积的规模化,达到生产方式的规模化,从而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生物化等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二是建立农民经济联合体。首先,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自愿合股的方式建立农业生产融资联合体,合股的这些股份可以是自己的承包土地,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农民自产的农产品,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专利,以此来共同筹措农业生产所需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其次,是建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社。以融资联合体的股民为主体,组建农产品产销联合体。采取统一运作的方式,从作物布局,品种选购,农资购买(含农药化肥),农用机械的使用,到农业新技术开发和运用,产品的储存、加工和销售,实行全方位联合。通过这个联合体,可以引导他们共同走向市场,克服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帮助他们规避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比如,当前国家对农民的扶持政策应该是很优惠的,由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联合,单个家庭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虽然农产品价格有所上升,但远远赶不上生产资料上升幅度。价格不稳定,国家政策的好处农民其实并没有享受到,而是被农产品中间商所赚取。同时,在联合体内,把生产、加工、销售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业商品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但这个联合体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模式,组建农民经济联合体的管理层。特别是注重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汲纳,从一开始就要远离家族制。二是地域范围,先耕地连片的自然组,再到自然村和行政村。要稳步推进,逐步扩大。但目前农村经济联合体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涉及农产品种范围不广,区域辐射功能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如荆州各种农业协会成员仅占农户的30%,而且这些协会的实际效益也值得考虑?因此,只有通过建立新的土地运作机制,组建农民经济联合体,逐步形成农业规模经济,才能使中国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化、专业化、商品化农业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农民收入结构问题。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单一的农业收入,变为农业收入与其他收入并举。这种变化应该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开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部分农民的收入,还是主要来自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也只是少量的打工收入,但有这种收入来源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0%,最好的地方也不到50%。而农业收入是一种不稳定的收入形式,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变化的制约,收入成本高,风险大。风调雨顺,农产品市场行情好,农民收入就有保证,否则就没有收入,甚至蚀本。因此,要解决好农村收入问题,必须解决好农民收入结构问题,真正实现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并举的局面。一是要稳定农业收入。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依据地域和环境优势,重点发展水产、畜禽、林果、蔬菜等特色经济产业。引进环保技术,加速农业经济产业带发展步伐。二是要突破和增加非农业收入。首先是要恢复和发展乡镇企业来增加农民收入。乡镇企业收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农民收入来源的一大亮点和支柱。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乡镇企业开始走入低谷,农村经济大幅度滑坡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造成这种局面,并不是乡镇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并不是乡镇企业从此在农村没有发前途了,而是人们思想观念问题。靠国家贷款,低水平来料加工的乡镇企业肯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依据地域特色,从重环保、重附加值入手,偏重农产品加工的路子来发展乡镇企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同时也安置了富余农村劳动力。其次是建立农村劳务输出组织。负责培训他们的劳务技能,联系劳务输出岗位,为他们提供便利法律服务。通过改善农民收入结构问题,使农民收入,由以农业收入为主,转向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并举;农业收入由种植业收入为主,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非农收入由传统非农收入(建筑、交通、商品零售),转向传统非农收入和乡企收入打工收入并举。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收入结构,既增加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又避免了因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农民收入的波动,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农村劳动力从业格局问题。关注农村税费改革,是因为它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民生存环境问题。而关注农村劳动力从业格局问题,不仅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解决农民增收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定大局问题!因此,关注农村劳动力格局问题,是农村持续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按农村劳动力的从业对象可分为;农业劳动者、以农业为主兼营非农业劳动者、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劳动者,非农劳动劳动者,58.42%、21.98%、13.32%、6.18%。其状况又各不相同。关注农村劳动力从业格局,首先是要关注农业从业劳动者的素质,它关系到中国现代农业的走向和发展。但农业劳动者的素质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性别比失调。在农村纯劳动力女性多与男性,女性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61.3%。男性劳动力占农村男性劳动力总数的34.2%。二是年龄悬殊大。在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为96.5%,18—40岁占28.9%,40岁以上占79.6%。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了农业生产第一线,老弱病残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三是文化程度低。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业劳动者中文盲和半文盲占总数的98.9%,小学文化的占总数的90.5%,初中文化的占总数的39.5%,高中文化的占总数的8.9%。这种状况是阻碍中国农业迈向现代化农业的巨大障碍。调整农村劳动力从业格局,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当务之急。其次,是关注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于农民来讲,能够从田间走到车间,从农村走向城市,有一种由衷的企盼和说不尽的喜悦。对于一个级政府来讲,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降低农业成本,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非是三个途径:一是滞留在农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二是原地实行行业转移,从事非农业。三是跨地区转移,进入城镇就业。但现实状况并不理想,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仍是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近两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生力军,又是一个不稳定的火药桶。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劳动力的增长与耕地面积存量成反比。农村劳动力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在不断增加,而耕地面积的存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逐年减少。二是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化。曾几何时,乡镇企业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就业市场,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乡镇企业的关、停、并、转,大批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返回到农村。三是城镇第二三产业发育滞后,进城民工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单一,减缓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进程。四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有些农村劳动力宁愿弃田抛荒,也不愿种田。加之缺乏其他技能,外出打工无门,只好在家闲着。六是进城农村劳动的就业环境差。打工难,维权难,发展难。正是这种数量的供大于求和素质上的供不应求,使他们之中的多数又无奈地返回农村,这些滞留在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不仅使他们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且增大了农业成本,减少了农业收入。更重要的是埋下了社会不安定的隐患。特别是那些游荡在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农村青年,在领略城市的富足和城里人的白眼后,情绪低落,成天无事生非,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若再与待岗的大学生相汇合,如不及时诱导其后果很难设想!

农业农民的素质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关键是农业农民的素质。它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力结构状况。而目前的现状是,农业劳动者性别比失调,年龄间距大,文化程度低。据统计:在农业劳动力中女性多与男性,男性劳力中的65.8%已没有或没有直接在从事农业第一线上的工作。年龄在18—40岁青壮年中,已有72.1%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其文化程度之低,更令人揪心。在农村劳动力中,大学以上文化占0.05%,高中文化的仅有4.5%,文盲和半文盲占22.25%。而绝大部分高中以上农村劳动力精英,已离开农业劳动,而从事其他行业。剩下的只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农业仍然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因此,鼓励大学生投身农业,吸引农村知识青年反返乡务农,已成当务之急。首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一是进一步减轻农业负担。在减免农业税的同时,严格控制农用水费收费标准,按计量收取水费,杜绝村组趁机搭车收费;实行农村劳务工有偿使用,二是完善农业补贴机制。在稳定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加大对大宗农产品销售价格的保护力度。国家应采取一定形式,以贴息的办法,鼓励农保值储蓄,抑制农产品中间商贩的投机牟利。三是开办农技术培训班。国家出资,以自然村组为单位,像抓农村文化扫盲一样,开办农业技术培训夜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殖技术。其次,是制定吸引农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国家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发大西北一样,鼓励他们组成自愿者,投身农村经济建设。以低息或贴息贷款的方式,支持他们领办农业企业,开发农业基地,承办农业技术的开发、推广和运用。对返乡务农的农村知识青年,在扩大承包耕地面积上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对有志于领办农业规模经济的农村知识青年,国家可以采取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他们购置农用机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是农业劳动力的基本特征。因此,加快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养,吸引大学生和农村知识青年投身农业,建设农村,尽快使这些大学生和农村知识青年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推动者和生力军,已成为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

农民生存环境的问题。农村改革开放使农民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也加剧了两极分化。一是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大。由于农民的生存地域、文化水平、求职技能、社会背景、收入状况等的不同,加剧了贫富悬殊。有的农民成为挤身上流社会的富有阶层和中产阶级,占12·5%;有的农民成为仅能保持温饱的低收入家庭,占58%;有的农民仍处在饥饿线下挣扎苦熬,占29·5%。二是社保环境进一步恶化。农村辍学率上升。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赶不上学校的收费水平,很多农家子弟无钱上学;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劳力减少,为保住责任田,许多农家子弟无奈被迫弃学。农村青少年中的文盲和半文盲再增加,并呈上升趋势。农村就医状况恶化。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逐步瓦解,农村原有的合作医疗体系被破坏,高额的医疗费用使许多农民望而生畏。有病不敢看,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不治而亡。农村救助乏力。随着农村集体积累的减少,农村孤寡老人的赡养、贫困户的救助已无法保障。版权所有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2

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改革。

1.2十一届三种全会召开后的改革

(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开突破口的。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一项最成功的制度变迁。

1978年12月16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生死契约”为标志,拉开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改革序幕。此后,包产到户在全国迅速蔓延。但是,包产到户一开始就受到了怀疑、指责和批判,原因在于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到底是姓“社”姓“资”的问题还有争议。1982年1月1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93年,家庭承包责任制被正式列入宪法,成为一项国家经济制度上的根本大法。同年,国务院决定农村耕地的承包期在原有15年不变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不变。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归纳了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概括了三条基本制度,其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济制度被定位为基本制度之一。实践证明,家庭承包责任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农村经济运行的组织化程度、有序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业因此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2)农村税费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业的大丰收,随之出现了“卖粮难”。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负担却逐渐增加,干群关系日趋紧张。200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决定率先在安徽全省进行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2002年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2003年3月27日国务院又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2003年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这样,历经曲折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又在摸索中走向全国。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意味着,中国农民负担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正式成为历史。这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举措,而且使中国9亿农民彻底告别了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工业反哺农业。

2007年以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实施日益和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低保、医疗等结合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早以开始讨论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但真正将这一理论付诸实施是在2007年以后。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在医疗改革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7年我国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办法,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此外,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2007年国家将加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投入,资金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将实现五个扩大。2007年购机补贴将在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实施,并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系村倾斜,并将国务院确定的血吸虫疫区县全部纳入补贴范围。这些措施表明了国家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2农村改革的经验

(1)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生产关系的变革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从我国生产力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出发,循序渐进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是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脱离生产力性质及水平要求的变革。因为发生在合作化完成后不到一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上是以高级社(甚至是初级社)为基础的经营单位大合并。这样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无论在当时,甚至今天农村生产力状况都是不适合的,它超越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在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还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时机、方向、速度。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种生产关系既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一面,又有利于发挥已经形成的社会化生产手段的应用,既满足了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需要随机应变、独立决策的要求,又不违背社会主义农业应该有计划发展的特点。

(3)立足国情,突出中国特色,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央始终坚持了:第一,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第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第三,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结果。

(4)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我国农村在长达30年的大变革过程中,整个社会不但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而且保持了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发展,这与我们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开放、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上,稳定是前提。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因此,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前提不能缺少,不可动摇。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走向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保持稳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预期成功的法宝。

(5)是否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我国农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总体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0年以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一直在1000元以上,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中央政府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在农村实行了税费改革。据统计,2002年20个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份农民负担平均为73.7元,比改革前减少47元。税费改革的免除,得到了农民的极大拥护,改革的实行,不仅使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减轻,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中央政府切实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迈出了关键一步。城乡融合不仅仅是为推进社会进步准备条件,更是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及实现城乡优良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我们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立足中国国情,立足中国改革实践的发展,就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三卷.论联合政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6(2).

[2]陈吉元,韩俊.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中国当代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3

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农业合作化、最为典型。这三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化的浪潮。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改革。

1.2十一届三种全会召开后的改革

(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开突破口的。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一项最成功的制度变迁。

1978年12月16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生死契约”为标志,拉开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改革序幕。此后,包产到户在全国迅速蔓延。但是,包产到户一开始就受到了怀疑、指责和批判,原因在于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到底是姓“社”姓“资”的问题还有争议。1982年1月1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93年,家庭承包责任制被正式列入宪法,成为一项国家经济制度上的根本大法。同年,国务院决定农村耕地的承包期在原有15年不变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不变。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归纳了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概括了三条基本制度,其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济制度被定位为基本制度之一。实践证明,家庭承包责任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农村经济运行的组织化程度、有序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业因此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2)农村税费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业的大丰收,随之出现了“卖粮难”。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负担却逐渐增加,干群关系日趋紧张。200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决定率先在安徽全省进行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2002年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2003年3月27日国务院又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2003年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这样,历经曲折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又在摸索中走向全国。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意味着,中国农民负担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正式成为历史。这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举措,而且使中国9亿农民彻底告别了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工业反哺农业。

2007年以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实施日益和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低保、医疗等结合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早以开始讨论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但真正将这一理论付诸实施是在2007年以后。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在医疗改革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7年我国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办法,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此外,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2007年国家将加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投入,资金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将实现五个扩大。2007年购机补贴将在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实施,并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系村倾斜,并将国务院确定的血吸虫疫区县全部纳入补贴范围。这些措施表明了国家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2农村改革的经验

(1)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生产关系的变革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从我国生产力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出发,循序渐进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和农业合作化是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化”运动则是脱离生产力性质及水平要求的变革。因为发生在合作化完成后不到一年的所谓“化”运动,实质上是以高级社(甚至是初级社)为基础的经营单位大合并。这样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无论在当时,甚至今天农村生产力状况都是不适合的,它超越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在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还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时机、方向、速度。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种生产关系既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一面,又有利于发挥已经形成的社会化生产手段的应用,既满足了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需要随机应变、独立决策的要求,又不违背社会主义农业应该有计划发展的特点。(3)立足国情,突出中国特色,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央始终坚持了:第一,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第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第三,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结果。

(4)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我国农村在长达30年的大变革过程中,整个社会不但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而且保持了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发展,这与我们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开放、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上,稳定是前提。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因此,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前提不能缺少,不可动摇。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走向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保持稳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预期成功的法宝。

(5)是否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我国农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总体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0年以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一直在1000元以上,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中央政府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在农村实行了税费改革。据统计,2002年20个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份农民负担平均为73.7元,比改革前减少47元。税费改革的免除,得到了农民的极大拥护,改革的实行,不仅使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减轻,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中央政府切实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迈出了关键一步。城乡融合不仅仅是为推进社会进步准备条件,更是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及实现城乡优良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我们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立足中国国情,立足中国改革实践的发展,就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选集[m].第三卷.论联合政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6(2).

[2]陈吉元,韩俊.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中国当代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4

相对过去历次改革而言,当前中国农村改革面临新经济环境下的新课题,那就是,随着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特别是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时刻的临近,农村怎样实现在“无税时代”的各项改革。

“无税时代”的“三大核心”问题

在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即将推进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也是农村改革中层次最深、环节最多、难度最大的改革,它实际上要解决好三大核心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过去是以乡镇教育为主,在税费改革的过程当中,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在看来,中央和省已经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方面承担的责任还不是很明确,所以下一阶段义务教育改革实质上是加大省级以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乡镇政府的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政权的机构。过去税费改革以前乡镇政府都是收粮收款,现在免征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乡镇政府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突出,通过改革,给农民减负也会给政府消肿。乡镇基层政府及其行政单位,特别是事业机构,确实非常庞大。现在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是怎样推进乡镇基层政权的改革。这几年国家一个大方向的改革就是撤并乡镇。据统计,从1998年开始,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工作,5年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湖北襄樊经过改革,全市乡镇内设机构由527个减为255个,减幅达51.6%。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税费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的功能会越来越弱,乡镇就没有必要来保留乡财政。因为对中西部绝大部分地区来讲,农业税是其主要税种,取消农业税后乡财政就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此外,中西部地区基层县乡财政现在都非常困难,怎样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力度,让它有能力提供公共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安徽调查时发现,取消农业税后,一些乡镇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持来维持日常工作,制约了乡镇政府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在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需要协同推进,如: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

要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推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

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上应明确其财产关系和责任形式,明确其与政府的关系,明确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还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农村改革从更深层面上就是要解决农村面临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目前的改革越来越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和制度问题,尤其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也是现阶段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

下一步整个农村改革要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基本要求。因为现在中国已经标志性地进入反哺农业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要求在发展上城乡互动,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城乡要进行配套改革,现在的金融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必须是城乡配套的,农村内部无法独立完成改革。要构建“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的问题现在非常突出,我国有1.2亿左右的农民工,他们处在非常弱势的地位。进入城里后,我们在经济上是接纳他,在社会上是排斥他,因为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他们进得来还留不下。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当前局部地区出现用工紧张,主要原因是:工资低、劳动条件差,农民不愿干;技术要求高,农民干不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大幅度增加投入,探索新的培训方式。

对农民要“多予、少取、放活”。农村改革一定要体现城乡统筹的思路。“多予”,比如在教育方面;“少取”,比如现在不向农民收取农业税,还有在土地征用上给予农民更多的补偿;“放活”,在劳动力、在农村金融方面要有更多的体现。

新阶段改革动力与突破点

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经历了三次变革。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是农村最重要的改革,农民自身是改革的主体,我们尊重了农民自己的选择。税费改革的主体是政府,要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金融制度,农民肯定有这种要求,农民的权利要得到保护,农民要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是改革的主体还应该是政府。

从历史上看,农村改革确实是一种超前突破。农村改革对整个中国改革起了一个“率先突破、超前示范”的作用。这是农村对改革的贡献,特别是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贡献。

农村改革有多个突破点,应该是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只讲当前农村改革有哪一个是突破点是不对的。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户籍制度,包括基层政权的管理体制,这些都是点。应该是全面、整体推进,但是局部地区可以是更超前一些,要具体分析。

当前城乡失衡明显,是改革最大的一个动力;寻求改革的核心动力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5

农村改革发展30年取得巨大成就,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总结;农业农村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有许多重大难题需要破解;农村改革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研究。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要求。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众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决定》必将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兴起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热潮,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决定》,切实把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关心关爱落实到贯彻《决定》的行动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突破,进而带动全面改革,推动全面发展。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6

【关键词】:中国农村改革经验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总结30多年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通过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和政策变迁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点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即“突破”: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使整个经济体制发生革命性变化;突破城市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城乡逐步走向协调;突破自身的束缚,逐步走向世界,并正在实现自身的转型。从政府和农民的关系看,30年农村改革的过程,是政府对业和农村的控制逐步缩小、服务逐步增加、投入逐步加大的过程。从根本上看,农村改革是我国广大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不仅仅表现在最初的承包到户上,还表现在此后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具体推进上,比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提出和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30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尊重农民的权益和意愿,农村改革和发展就会深入;反之,就会停止甚至倒退。这是历史的经验。今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也应该以这一基本经验为立足点。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围绕农业和农业发展继续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二、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始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其出发点就是改掉传统体制低效率的部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首先解决温饱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面临着比其他产业更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且,我国的农户也具有弱质性特点,其户均土地只有半公顷左右,小规模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很难通过市场得到保证;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006年,我国每100名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6.65人,小学程度26.37人,初中52.81人,高中10.52人,中专2.40人,大专及以上1.25人,不仅和城市劳动力的差距大,和发达国家劳动力的差距更大,必须得到政府的扶持才能成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因此,当市场化改革到一定程度,当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后,农业反而变成了低效率行业。一味追求国民经济整体上的效率,忽视了农业这样的弱质产业所要求的公平待遇,实际上必然会势得其反,损失其他产业的效率。上个世纪90年代三农领域出现的很多问题,大都是由于这一特点造成的。

三、应采取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相结合,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方式

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被普遍认为属于渐进式改革,农业和农村领域的改革亦然。中国农村和农业领域改革的特点多是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循环渐进。政府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定改革主线,先试点后推广,在探索中不断确立改革的目标。虽然改革在不同阶段政策的重点不同,但都依次递进、一脉相承。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它是由一系列特殊原因和农村现实复杂性等客观条件决定的。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大震荡,实现了农业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在坚持渐进式改革原则下,中国农村的改革同时也具有激进式改革的一面。例如,中国改革设计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以家庭生产组织为特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代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济性,使中国农业经济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可以说,这种以渐进式改革为主,同时兼用激进式改革的方式,是中国过去近30年农业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也没有已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农村改革应该继续坚持渐进式改革方式,同时可以适当采取激进式措施。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7

论文摘要: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可喜的是,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8

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效明显

**年6月,自治区在总结吉木萨尔和岳普湖两个试点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93个县(市)全面推开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实行了取消乡统筹,取消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调整农业税、牧业税及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等政策。**年,全面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在4%的基础上,降低一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同步降低。**年,全面免征了农牧业税。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等专门面向农民的各种税费,加大对农村各种乱收费行为整治规范力度,一是初步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有效遏制了农村各种乱收费现象,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据测算:**年改革前,全区农村各项税费及“两工”折金负担总计为22.96亿元,人均负担184.8元,亩均负担80.7元。截至**年底,全区农牧民税费累计减负总额为17.3亿元,人均减负139.5元,亩均减负60.9元,减负幅度达75.7%。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全区农村社会长期稳定,我区是全国少有的几个尚未出现一例因税费改革而引发农牧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省区之一。三是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减轻、规范、稳定”和“三个确保”、“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预期目标,还引发了农村上层建筑和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9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农村改革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经济学意义

一、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容

(一)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容较为丰富,简单的理解就是农村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当前或未来的金融形势的发展,通过改革经营管理制度和研发或改进金融产品达到金融产品创新的目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创新金融工具,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二是通过金融技术的创新来完成改革这一重要任务,三是利用金融制度的变革为农村商业银行改革铺平道路。一般来说,金融工具创新主要是指将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的不同特性进行排列组合,每一种金融工具都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有些金融工具的收益性大,但是它的风险性也较大。有些金融工具的收益性小,流通性大其风险性也小。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等特性的不同排列组合会给金融产品的创新带了新的生机。通过不同特性的组合,以适应市场现实的需求。金融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通过技术手段的提高来实现创新。例如,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学习城市银行通过结合电子商务和现代金融实现了金融产品电子化网络化的创新。最后一点是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制度是金融业发展的准则和基石。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没有制度的约束。然而制度有时候也可能制约创新的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差距还很大。因此,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中要对与金融活动有关的市场制度、管理制度进行变革,以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创新。

(二)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容的划分

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划分,现今金融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内容主要有两大观点。一种观点归纳为广义的全面改革。另一种观点则可以认为是狭义的制度改革。狭义的金融创新指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国家政府减少了国家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政治干预之后所引发的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这一时间段里,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初具成效,但是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遭遇了危机和挑战,不得不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改革。同时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生的变化,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也受到了全球金融的影响。而广义上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涵盖的内容和范围都要远远大于狭义上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广义上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将整个农村地区看做一个整体。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创新来实现农村金融行业的改革创新。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这无疑是一项积极的举措。通过金融体系不断成长、创新的过程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概括的说广义上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就是指是指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内部要素的变革。从银行内部机构的设置,对金融市场的分析,传统业务的开展,新业务的研发,银行金融制度的管理等等一系列方面出发进行改革。那么本文分析和阐述的对象就是广义上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因为它更具代表性,更有现实意义。本文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容当然也包括了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三方面。对商业金融创新内容的分析能够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吸收国外商业银行几十年发展的经验以及金融学知识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特点

一般来说,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新颖性和效益性。新颖性表示与以往不同,在服务质量和金融产品上有了实际的变化。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这样更容易被农村或者农业人口所接受。效益性自然不言而喻,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效益性往往也是银行决策者最为关注的一项指标。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一部分的金融改革,其根本目标必然要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根本目标――效益性相一致,这也是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标志。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还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都直接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纵观世界金融体系,金融体制的改革总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要谈金融改革的内容是离不开金融环境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的。金融改革的环境对银行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金融环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研究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样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滞涨影响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以及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此时作为银行就必须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市场的空白又给商业银行创造了新的业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转型以及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加之这一时间段内国内经济学理论不断丰富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力大大增强,市场的饱和已经促使农村商业银行不断降低改革成本,而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

三、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主要有三种:

(一)风险导向型。在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中,仍旧需要面对所有商业银行都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更好的规避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银行针对规避利率风险,采取了转移利率风险的创新模式。通过研发浮动利率的金融产品,以浮动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和期货期权工具成功转移了一定的汇率风险。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以市场利率风险为导向,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中既达到了产品丰富的要求,又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双管齐下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同时发展了多种多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例如,货币远期交易来降低和分散贷款风险。这系列的金融创新举措都可以降低农村商业银行对于金融风险的担忧。

(二)管制导向型。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高收益高利润的行业也越来越发展壮大。农村商业银行与城市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就显得更加激烈。为了避免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而带来的金融秩序的混乱,政府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管制措施。此时,银行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会就必须要适时的对政府的管制进行规避。同时政府对金融机构发展的限制越来越明显,促进了金融机构寻求规避管制的创新活动的发展。管制导向性模式的发展使得金融银行的创新更具针对性,也通过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银行业的整体发展。

(三)技术导向型。技术导向型模式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源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趋势越来越朝着电子化的技术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金融产品投向市场,电子金融产品又必须要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都进一步降低了提供金融业务的成本,使得金融产品的创新更具动力。同时在横向领域方面,拓宽了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

四、总结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因此,我们更应研究好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转变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和进行金融创新来实现农村商业与银行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