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资源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54

社区资源优势篇1

一、培养幼儿积极的科学情感和态度

我们区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古朴的乡村、连绵不断的大山、历史悠久的古胜名迹――白塔、四季变化特征分明的自然现象,都给幼儿提供了学科学的机会。在大自然中,幼儿亲自体验、感受周围事物的特征及变化规律,而获取广泛的感性经验。为形成幼儿初级的科学概念,发展各种能力打下基础。如:结合司机的交友活动,幼儿置身于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成为对幼儿的新异刺激。在春季,我们引导幼儿贯彻植物发芽的过程,参加了种植劳动。观察春天的风、雨;在夏季,我们组织幼儿到公园赏花,观察蜜蜂采蜜,捕捉蝴蝶做标本;在秋季,幼儿漫步在田野上,看看金灿灿的稻谷,参加收玉米的劳动,采集片片落叶,收集各种花种和农作物种子;在冬季,组织幼儿玩雪、堆雪人、冻冰花、观察常绿树和落叶树……这一切活动给幼儿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也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的见闻,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也为他们学习、理解周围事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掌握粗浅的科学知识

社区组织资源是指当地的各种组织和物资。我区既有高科技生产能力的化工厂,又有电视台、印刷厂、运输车队等社会资源。在这些资源中,蕴含着许多科技知识,组织幼儿有目的的参观这些地方,一方面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一方面学习掌握粗浅的科学知识和常识。如:参观工厂时,纵横交错的管道,庞大的仪表操作机群等生产设备,都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幼儿对燃烧的火炬发出了疑问:“为什么火炬老烧个不停?”、“烟囱里冒的烟对人体有害吗?”教师抓住这一现象,向幼儿进行了环保教育。幼儿在参观活动中,常被神奇的科学生产过程所吸引,从中不仅了解了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也掌握了一些科学常识。如:在参观过程中,知道牛奶挤出后,还得经过过滤;电视节目的播放靠电讯信号来传送等。同时,为培养孩子未来运用科学技术建设祖国奠定基础。

三、促进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园许多幼儿家长从事着各种行业,其中有研究人员、电脑技术人员、实验员等。他们的职业特征中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利用他们的专长向幼儿介绍有关的科学知识。使幼儿能对从事各项工作的劳动者有进一步的认识,懂得要尊重成人的劳动成果,懂得做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许多知识才行,从而增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科技启蒙教育活动遵循的原则

在社区科教活动中,我们有机地把正规性、非正规性、偶发性科教活动形式与参观、郊游、游戏等活动结合起来,把各种教育手段交互使用,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并把握住几点原则:

1.正规性科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正规性科学活动是有目的的指导科学探索活动,游戏以其趣味性促进了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正规性科学活动是教师定向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开展的,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的操作活动。而游戏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如:“放风筝”活动,教师在正规性科学活动中,让幼儿观察扎风筝的过程,了解风筝放飞的原理以及风筝的形态、特点,而后利用游戏“看谁的风筝飞得高”活动,让幼儿在玩风筝中,探索放飞风筝的秘密。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严谨性和游戏趣味性的结合,为幼儿提供了学习正确科学知识和自我探索活动的机会。

2.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与实验活动相结合原则

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是指幼儿在科学发现室、自然角等设施内,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所需材料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实验活动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在两种教育方式的结合运用中,多以幼儿自己探索实验为主。如:幼儿在玩沙子时,有许多小朋友用模具扣沙模,可沙模一碰就散或变形。这时,教师启发幼儿用什么方法让沙子变得有粘性点?有的幼儿往沙子里掺浆糊,有的往沙子里加稀泥,还有的往沙子里掺水。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从而引起了幼儿探索的愿望。

3.发性科学活动和观察活动相结合原则

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常会被幼儿的“偶发性”事件所干扰。把这种偶发性现象引导、转化到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如:在观察拖拉机耕地时,有一幼儿突然发现了一条蚯蚓,所有的幼儿都把目光集中到蚯蚓身上。教师利用这偶发事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了蚯蚓外形特征和给田地松土的动作,介绍了其生活习性、作用,启发幼儿捉几条蚯蚓带回班级进行长期性观察。蚯蚓被幼儿放在自然角的花盆里,天天都有幼儿去观察蚯蚓的活动。通过这一偶发事件而引起幼儿长期的科学观察活动,有利地培养了幼儿持久观察事物的兴趣。

4.科学性与形象性原则

有许多科学的词语不易被幼儿理解和掌握,教师在不违背学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将其形象的转化为幼儿理解的概念。如:纤维生产过程,由于机器是封闭的,用语言说不清成丝的过程,教师把溶化的聚乙烯原料用棍卷住一头,不断转动,慢慢地随着棍的转动,溶液中拉出一条丝。这一较形象的演示,让幼儿初步了解纤维牵引拉丝的过程。并根据幼儿特点,为幼儿科学认识活动提供直观、形象的教材。

5.直观性和操作性原则

社区资源优势篇2

【关键词】优势资源 战略 转换

我国拥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资源的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符合当地实际的明智选择。但在此过程中如何把握方向,总揽全局,找准着力点,实现经济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现实意义

1、符合新疆的实际情况

新疆是资源富集地区,又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其比较优势主要是资源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突出了新疆的主要优势和特色,明确了重点和突破口。从现实情况看,与内地发达地区比,新疆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基础较薄弱;地处偏远,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高;科技发展水平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人才资源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这就制约了新疆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新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另辟蹊径,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新疆资源优势突出,后发优势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勘探开发的步伐在加快。但从总体看,新疆各能源的现有产量与储存量还很不相称。经预测,新疆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而2006年新疆原油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4%;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40%,而2006年新疆煤炭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而2006年新疆天然气产量也只是占全国产量的28%。因此,新疆能源开发的潜力还很大,尤其是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利用。对其他矿产资源,新疆也具有分布广、矿种齐全、配套性高,部分矿种储量大、质量好等特点,开发前景广阔。同样重要的是,新疆农业开发的潜力也很大。2006年末国家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提出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战略储备区,优先谋划新疆的伊犁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这也充分说明新疆粮食生产的发展潜力和在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2、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施了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实现了近30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5.950.933.2变为2006年的11.848.739.5。产业升级必将打破原有结构平衡和供求关系,拓宽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同时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压力。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至少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

突出的能源优势决定了新疆有建成我国最大能源生产基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其他任何地区都不可类比的。另一方面,新疆周边的中亚和俄罗斯是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使新疆可能成为国家能源进口的新战略通道,在未来国家能源安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同样,棉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新疆棉花产量及品质较高,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为我国棉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疆棉花播种面积逐年增加,1993年以来,在总量、单产、商品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方面保持全国第一。除此外,新疆的煤电、煤化工、特色矿产资源转换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都是我国经济长期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而持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新疆的优势资源尚未充分开发

1、优势资源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称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的增长速度达到10.1%,可谓成效显著。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比,新疆的经济发展还比较慢。据《新疆统计年鉴》(2006)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新疆除了200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和西部处于中游水平,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的排名处于第28、29位,即倒数第2位、第3位;在西部的排位都处于第10位,即倒数第2位或第3位。因此,新疆在“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西部都比较落后。

2、优势资源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不相称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生态等各方面。据有关研究报告,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区域发展总成本指数、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区域科技能力指数、区域教育能力指数、区域管理能力指数、区域生态水平指数等指标,除了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和区域教育能力指数在全国排名第10位、第11位以外,其他各项指标排名都在第21位到第29位之间,位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后列。因此,新疆的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全国尚处于落后状态。

3、优势资源与人民生活水平不相称

“十五”期间,新疆加快了资源的开采开发的步伐,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人均达到13108元,相当全国平均水平13943元的94%。但与此同时,新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却与全国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呈现出越拉越大的趋势。据《新疆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十五”期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1年的645元扩大到2005年的2503元,扩大了近3倍;同期,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1年的656元扩大到2005年的773元,扩大了近20%。2005年,新疆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七。

三、应着力做好优势资源的转换

1、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使其贯穿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把资源优势转换成市场优势。把过去的“资源――产业――市场”的思维模式反转过来,走一条坚持市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规模经济,增加加大产品科技含量的优势资源转换道路。通过追求市场占有最大化,实现资源开发和生产规模最大化,从而实现产品向货币转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资源优势转换为知识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自然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小,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少,而知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多。如果欠发达地区过分强调本地的资源优势,把资源的采掘当作发展特色产业的“灵丹妙药”,沉迷于资源经济,而不是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现状,增加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可以预言,资源产业发展将走进“死胡同”,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也将继续拉大。这就需要我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资源采掘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知识含量高的新型资源开发利用之路。

3、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

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处于全国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投入多、消耗大,创造的经济价值和效益低,这是这些地区不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这些地区作为全国产业发展的原料和初级产品输出地的定位,大力发展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生产市场需要的终端产品;创立市场品牌,通过实施集群战略和发展工业园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

4、资源优势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

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靠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欠发达地区在实施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把人力资源的培养、使用和积累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发展各类教育,扩大公民吸收知识的能力;营造一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使各类劳动力能参与到各项经济建设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工作技能,提高人才在市场经济中谋生和创业发展的能力。

5、资源优势转换为体制机制优势

长期以来,一些资源优势地区建立了以资源采掘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计划和行政的色彩比较浓厚。为了增强经济的活力和发挥资源的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确立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优势;要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即对矿产资源生产活动的管理要逐步放开,减少行政手段,多用经济手段;增大市场在配置自然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商品化。

6、资源优势转换为可持续发展优势

在一些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往往过度依赖于对资源的采掘,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破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集中资金搞好河川流域的综合治理、退耕还草还林、生态移民等生态工程。

7、资源优势转换为生活水平优势

资源开发要以富民强区为根本目标,改变以往单纯建设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传统思路,把资源开发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妥善结合起来,促进各地区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要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寓富于民,加速千万个市场主体的形成,促进民营、私营、个体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明: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J],新疆社会科学,2005:5。

[2]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社区资源优势篇3

关键词:社区;网络;图书馆;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17-01

一、创建社区网络图书馆的意义

(一)社区网络图书馆的创建可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的办馆宗旨是“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为读者”、“为一切读者”。读者的外延应是宽泛的,社区用户也是信息服务的受体之一。要实现这一宗旨,馆藏资源必须最大限度地被开发、被利用。通过社区图书馆的网络化,最大限度地激发馆藏资源活力,有效地开展社区信息服务,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二)社区网络图书馆的创建有利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由于社区网络图书馆的创建,在为社区开展信息服务过程中,馆员可以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有学习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并不断明确新的工作目标,有利于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图书馆可通过与新的社区信息用户的交流,发现文献资源信息建设方面的不足,重新根据用户需求配置信息资源,使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公共图书馆在创建社区网络图书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创建社区网络图书馆中,协作联合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再有钱的图书馆也不可能穷尽世界上所有有用的资源,而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中心馆的作用,以其自身优势,向社区图书馆提供物力支持和人力支持。

(一)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其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信息服务的质量。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系统的信息资源,为开展社区信息服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如我馆除了拥有丰富、系统的文献资源以外,还建立并使用了本馆藏书的数据库,在本地区信息服务机构占据了较大优势。

(二)信息资源开发与优质服务经验优势

公共图书馆除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较强的专业队伍外,还有从事定题服务,回溯检索等信息服务的工作经验,熟悉文献资源的组织、加工、利用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在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导航、信息识别等获取及利用上都有一定优势。

(三)良好的信誉优势

非营利性机构的公共图书馆较之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在社区内享有较高的信誉。此外在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方面,公共图书馆也有着所提供的信息可靠,服务更周到,费用较低廉等优势。

三、如何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网络图书馆的建立,贴近了百姓生活,营造了社区文化氛围。由于社区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必然呈现出多样性。这就要求社区图书馆的服务首先要充分做好读者调查工作,对本区居民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研究,准确把握读者需求,以此确定图书馆的服务方向。

(一)开展文献信息服务

社区网络图书馆应采用现代化设备,利用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多媒体等文献为居民服务。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搜集、保存、管理和传播的特有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定题服务。如将用户需要的信息资料编制成信息动态快报、文摘、专题目录等,有针对性地提供给社区用户。

(二)开展信息咨询服务

图书馆应该突破传统图书馆只限于文献信息的范围,要扩大到居民关心的日常生活问题,使之成为社区信息枢纽。图书馆应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区居民的需要,特别是某个时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搜集各种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及时地向居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三)开展社区信息用户的培训,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用户培训工作,对社区居民进行现代化信息服务内容和技术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培训帮助用户提高获取现代信息的能力:熟悉他们所需的各种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准确完整地表述他们的信息要求;掌握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和技术等。最终达到快捷、高效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目的。

四、强化服务意识,开展特色服务

针对社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比如针对学龄儿童,除提供少儿读物外,还可提供儿童电视、录像等服务;可与少儿图书馆联合举办“故事会”,开展科普活动,以及接受学龄儿童放学后的临时看管等;针对中青年居民,可提供报纸、文艺杂志、电脑、录像带、光盘等;针对老年人,可提供适合他们的卫生健康类的报刊,以及象棋、围棋等。

参考文献:

[1]饶斌.基层图书馆要融入社区建设工程[J].图书馆,2000(02).

社区资源优势篇4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本集中战略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国内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结合体。区域经济学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进而获得最大产出。

就一个区域而言,社会总资本量的大小是该区域综合发展力大小的基础和标志。但社会总资本是由个别资本构成的,个别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细胞。因此,只有个别资本量愈多,尤其是只有个别资本增大的活力愈强,社会总资本才会愈多,社会总资本的活力才会愈大,从而综合区域经济发展才会愈强。资本集中虽然以资本价值增值达到一定程度为前提,但集中的进展并不取决于社会资本价值的实际增值量,它可以通过单纯改变既有资本的分配或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来实现。资本集中遵循“资本吸引资本的规律”,是通过市场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的。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积聚这条途径来增大个别资本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另外,市场经济规律体系中最重要的规律是竞争规律。由于激烈的竞争的存在,迫使社会化生产中的每一个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获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力争将每年生产劳作所创造的总价值中的一部分新价值积累起来,也就是将一部分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化,进而完成自身资本集中以增加总资本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必要采取资本集中这条途径来增大个别资本量,从而促进个别资本的积累进程,进而来扩大社会总资本。基于生产要素向高生产率集中,无论是资本的联合或者兼并的资本集中,都能够实现个别资本量迅速增大,资本量迅速扩大,以及不断孕育出新的积累,从而使个别资本的活力得到激发与增强,并推动科学技术和区域生产力日新月异的发展。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本在各地区间的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无论是有形资本还是无形资本的集中都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总之,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区域内资本量的扩大,即资本集中度的强弱。一个区域有效实施区域资本集中战略有助于区域资源的获取,进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竞争优势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现象层出不穷。例如,有的区域会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而有的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竞争优势却逐渐失去。另外,有些区域并不具备通常人们认为的资源禀赋条件,但却拥有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平稳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毋庸置疑,一些区域的资源的禀赋条件决定其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区域比另一个或者其他一些区域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拥有更为完善合理的产业结构,并能更好地整合区域内部各种资源,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某一个区域的优势产业不是封闭运营的,而是由庞大的厂商群体在竞争中选择的结果,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区域优势。可以说,一个区域获得发展优势的一个条件就是资源禀赋是否有益,但在市场竞争中,这并不是惟一的条件。厂商群体在竞争的过程中选择优势产业是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协调和规划的作用,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既受到市场“无形的手”的约束,也受到政府组织“有形的手”的制约。

一个区域是否存在竞争优势,即竞争力的大小,对一个区域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区域内各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在作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区域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区域民众素质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其中,相比较而言,在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是产业竞争力。由于国内各个区域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是均匀分布的,这些经济活动往往是相对集中于某些条件较好的地区,这就决定了各个区域的经济特点及其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由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促进了区域竞争力的形成,而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转移成本等。区域的资源禀赋、集聚经济以及转移成本通过作用于区域产业发展差异性,进而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及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区域自身的竞争力。不可避免的是,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也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差异性,并进而由此产生一种区域性的循环累积效应。由于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和培植这种优势竞争力的形成。

较早的有关区域经济增长及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经典的理论研究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技术等同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土地、劳动力、天然资源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差异决定了生产方式的选取。区域之间通常通过生产要素的差异比较,再选择发展条件更为合适的产业以及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技术创新变革力量日益强劲,该理论已然不能够满足于实际发展的需要。之后,一些学者认为创新是取得经济增长的动力,因为创新是竞争优势获取的最佳途径。总体来说,一个区域经济想要力求平稳快速发展,就需要拥有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区域拥有强大竞争优势才能获取更多,且更加多样的资源,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资本集中战略与提升竞争优势

在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是区域竞争力的两个互为因果,互相递进,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的区域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和最为明晰的节点。在一定条件下,创造优势资本是竞争力的核心,或者说,区域竞争力需要具有开拓市场能力的资本作为依托,如珠江三角洲。资产不等于资源,因而,单纯依靠资源禀赋的区域可能很富有,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但不一定会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竞争力,因而其经济甚至可能很脆弱,如中西部地区。资源贫乏甚至资本稀缺的区域,可能会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而变得富有竞争力。“匮乏区域”与“富有区域”比较而言,尽管人均生产总值较低,但可能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换言之,区域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同时也是可以长期保持的。技术创新的力度可以促进区域竞争力的长期保持。

相关理论观点认为,一个区域的内部竞争环境是由四个因素形成的,即:(1)需求状况。国内或者国际市场对该区域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2)要素禀赋。一个区域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这些要素包括参与某个行业竞争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等。(3)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有关公司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区域或者国内的竞争状况。(4)相关(或辅助)产业。区域是否有具备国内或者国际竞争力的供给行业和相关产业。除此之外,认为强调政府行为对上述四个因素有极强的关联,它们可以加速和阻滞该区域的区域竞争力的形成。但这些因素的重点在于创造性进而形成凸现四要素的竞争力资本。

社区资源优势篇5

[作者]申振东(1956―)男,山东谷阳人,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杨保建(1957―),男(白族),云南剑州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在经济转轨、经济发展模式变化的形势下,遵循经济发展理论,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挥其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培育能源支柱产业,实现其资源优势最大化,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民族地区;能源资源;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3-0087-05

培育少数民族地区支柱产业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发展条件的差异,使其培育支柱产业更加具有特殊性和紧迫性。因此,需要在科学分析基础之上,提出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实际的对策,这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为此,本文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对培育和发展能源支柱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培育少数民族地区能源支柱产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然资源禀赋富足,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少数民族地区占有资源贫乏地区所享受不到的许多有利条件。但由于缺乏有效开发,没有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和现实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天赋条件,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未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只有通过开发获得的天赋资源并加以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现在的问题在于:对富集的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一次性能源资源的开发,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其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不仅是开发自然资源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对国家整体能源布局和新型能源基地建设、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有积极贡献。

问题也在于:在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中,自然资源比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显得尤为突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如何开发利用,也就十分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研究。

问题还在于:如何把握时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目前,能源制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主要瓶颈之一。这就给自然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能源资源,发展能源产业、逐步形成能源支柱产业,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具有丰富能源资源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能源资源,建立能源支柱产业是必然的选择。

问题最后在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colin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指出:经济进步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体现了经济进步。因此,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能源支柱产业,以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实现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推动其工业化进程就日益显得至关重要。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能源支柱产业的理论依据

支柱产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能够发挥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并且其产值、利税在当地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相当优势;立足于本地的优势条件,如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或独特的对外经济联系等条件发展起来的产业。一个地区一旦建立起支柱产业,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其经济起飞。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最直接的选择是发展资源型支柱产业。发挥能源资源的优势,建立能源支柱产业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其中不仅有资本投入、技术支持、市场规范、供求合理等问题,还需要从相关经济理论加以阐释。

发挥资源尤其是稀缺性资源的优势探寻具有各自特色的发展途径,符合后发优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明确并深入研究前进目标,从而确立起现代化理论思路;另一方面需要更加关注实现前进目标路径的特殊性,即实现前进目标的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体系,根据其中某些因素在后发优势中的突出地位,资源后发优势是在后发优势的一种类型。贵州省是我国南方重要能源资源富足省区,许多丰富的能源资源集蕴藏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以黔东南自治州和黔西南自治州为例,两洲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大;其它地市九个民族自治县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开发前景可观;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定比例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占贵州全省已发现煤炭资源量的绝大多数。这些地区的能源资源不少尚处于原生状态,开发前景好,后发优势明显,能够形成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关联度大,虽然有区别,但是有的支柱产业往往又是主导产业。

在经济发展转型或实现赶超目标的过程中,整个经济结构都会发生巨大而快速的变化,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日益衰落,尤其是支柱产业的更替在这种产业结构巨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工业化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的主导产业往往是规模庞大的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前后联动效应。但是,自然资源富足地区例外,资源型产业成为它的支柱产业。由这一特殊性决定,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在选择其支柱产业时,应避免模仿发达地区的模式,选择有效的增长点,将能源产业培育发展为支柱产业。

建立资源型支柱产业符合资源禀赋理论。20世纪初,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瑞典)根据生产要素的丰欠程度来解释李嘉图所假定的贸易国比较优势存在差异的原因。他们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可产生不同效果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结构大调整、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条件下,要素禀赋仍然是其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因素,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发展优势产业,就很难使经济获得飞跃发展。依照该理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实施资源转换型开发战略,其基点是开发利用本区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贵州少数民族能源富足地区以其能源资源优势,实施资源转换型开发战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在国家能源大格局和经济大格局中将占据重要一席。

社区资源优势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模式

随着城市社区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居民追求健康、休闲娱乐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社区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社区体育在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显得十分缺乏。而高校集教育、体育人才、场馆优势为一体,掌握最为前沿的体育健身理念、方法和手段,拥有相对丰富的体育人力和物质资源,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教育系统拥有的体育场地就占67%以上。如果合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来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那么将会极大地推动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立足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旨在探索高校体育服务和社区体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对策,为相关部门指导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提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发展的优势

1,硬件优势。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正规场地较少,社区活动场所的非正规性特点明显。多数机关单位、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只为本系统职工服务,不对外开放。高校场地向社区的开放率不高,主要是高校的认识不到位,为了维护好校园内治安和体育场地设施维护经费由于开放会增加等原因,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内锻炼身体,这样形成了一方场地闲置、一方急需场地进行锻炼身体的局面。由于社区体育场地严重匮乏,不得不利用公园、空地、路边作为补充。公园、街道居委会的场地和街头巷尾、空地花费少或不花钱,清晨可在不影响附近居民的前提下随意使用。但公共健身场所体育设施少、活动环境差,影响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严重地制约着社区体育的发展。

高校体育拥有大量门类齐全、规格不等的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在硬件设施上占有明显优势。据河北省2004年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现有39484个体育场地中,分布在校园内的有27663个,占全省各类体育场地总数70.06%,其开放率是43.80%,这说明我省教育系统的体育场地设施较充足,体育资源相对丰富,但有效利用率较低。如此众多的学校场(馆)在社区体育发展中是巨大的潜在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馆)等设施,在搞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投资开发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社区居民锻炼的场所问题,这对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资源保障。

2,人才优势。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两类,一部分是职业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主要以教练的角色对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等健身者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另一部分是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经常对公园或社区晨、晚练点的群众进行指导,但这些社区体育指导员素质、专业水平、年龄、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参与健身的人数相比,差距相当大,其中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是供不应求。据资料统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仅有43万人,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许多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体育人才,不论在人员数量、专业种类以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方面都是社区体育指导员无法比拟的。高校体育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还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通过他们可以面向社会开办各种培训班,为社会培养开展科学锻炼指导的骨干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体育专业人才缺乏的窘境。此外,接受了多年正规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体育基础,他们把学到的体育技术、理论、健身理念运用到社区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素养。

高校体育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为社区培养体育指导员,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发挥特长的舞台,又能解决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和急需健身指导员的难题,促进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快速、科学地发展。

3,组织管理优势。社区活动的管理者一般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多为行政型管理。调查发现,现有的街道办事处更多精力忙于事务性工作,难以为社区体育投入更多的精力。社区体育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各个项目,各个人群的社区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居委会体育小组和各种晨练活动点尚未健全,还没有形成社区体育组织和管理的体系。而现有体育社团多数也是内部管理不规范,外部管理松散,没有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负责协调。

高校有完善的体育组织结构,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人才,能为社会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咨询、策划、组织等多项服务。高校在帮助社区体育建立各种体育服务体系,如社会体育健身中心、培训中心、指导中心等过程中,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组织社区体育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高校体育对社区体育实施服务功能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服务社区体育的意识。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敢于突破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大力宣传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对社区开放的组织、策划和管理工作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积极营造高校与社区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开放氛围,最大限度实现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使用的效益。高校应由以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单纯为体育教学服务转变为既服务教学,又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提供健身娱乐服务。通过提供优质、专业化的体育服务,满足居民越来越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需求。高校通过对体育健身、培训等市场的开发,在满足社区成员体育消费性需求的同时,也为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2,优化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目前,高校日益增长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与公共体育资源匮乏的趋势越来越突出,优化高校体育资源配置是面向2l世纪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不仅需要拥有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及财力、物力上的保障,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信息手段。高校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努力开发新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首先保证高校体育资源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下,着眼于面向社会,服务社区的发展大局,逐步建立高校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市场经济关系,积极探索商业性体育资源的运作方式和途径,突出高校体育资源的整体优势。

3,建立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运行机制。目前高校中存在场馆资源相对短缺与场馆资源闲置的矛盾。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高校场馆资源,在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同时,为社区体育服务,达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高校体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区体育,应加大高校与社区的沟通力度,统筹社区体育的建设规

划,逐步建立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运行机制,使他们能够互相沟通、互相配合、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双方共同制订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订立制度,建立组织,使资源共享工作规范化。通过建立运行机制,不仅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文化的各种需求,而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人力资源等整体优势,让高校体育资源走向市场,服务社会。

4,构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体育在体育场馆、设施、人才、物力等方面严重匮乏,导致社区体育设施陈旧、健身场地拥挤,公益健身器械破坏严重,又得不到及时添置和维修,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度。而机关单位、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开放的体育活动场馆收费较高,超出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高校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可以真正做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只有注重开发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模式,才能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不断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模式,可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请进来”即对外有偿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请社区居民走进高校校园,这样既缓解了社区体育场馆设施严重匮乏的矛盾,又能增加学校体育场馆的收入,从而减轻高校体育经费不足的负担,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走出去”即高校应鼓励高校体育教师、体育院系的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担任体育管理员、指导员,积极参与社区体育工作。一方面可以缓解社区体育指导员相对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体育文化传播者,通过推广、普及大众体育项目、体育运动处方及体育保健知识等,从而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拓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广度和深度。

三、结束语

社区资源优势篇7

【关键词】中部崛起绿色战略可持续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给中部六省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性的矛盾和难题。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仍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粗放或外延型经济增长特征还相当突出,高投入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结果是能源与资源的高消耗。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面对新的形势,中部地区需要立足高起点,拓展新视野,实施绿色战略,走符合时展特征、具有中部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已率先发展,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出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老工业基地正重振雄风。此时,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发展速度相对趋缓,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摆在中部地区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

“中部崛起”中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个省。中部地区面积共10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7%;拥有人口3.65亿人,占全国的28.1%;2007年中部六省GDp总和为51864亿元,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21%。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中部崛起是中部六省的期望,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1、促进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区域发展,需要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东部的升级、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中部崛起,为东西互动、南北合作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全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促进中部崛起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这严重阻滞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部农业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但中部地区是“三农”问题最为突出和集中的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中部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中部地区作为解决全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粮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粮食要满足国内需求,实现基本自给,主要靠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发展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稳定中部地区的农业基础,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部地区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占有明显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与输出基地。中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二、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区位优势。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已经表明,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是决定各地区间发展差异的最主要的外生因素之一。中部地区位于我国的地理核心,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经济沟通辐射、互动能力强,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中部地区东靠长三角经济区,南依珠三角经济区,西临成渝协作区,北接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其交通网络发达,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核心区域和交通要地,已经初步建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中部地区在承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2、资源禀赋优势。中部地区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要或稀有矿产资源的丰度远优于东部,密度也高于西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中部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修有大批全国一流的水电设施。随着三峡电站的建成和国家“西电东送”及全国联网战略的实施,中部已成为“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重要平台和通道。中部地区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宜农平原、宜林山地、宜牧草场和宜渔湖泊等多种农业自然生态系统。

3、经济优势。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保障,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加快区域的社会发展与进步。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较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也是我国重要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传统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化工、汽车制造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制造业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并已经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文化资源丰富。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古老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赣文化、徽文化等,文化积淀丰厚,人文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优势突出,与山水旅游资源优势交相辉映,非常适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中部崛起也存在其制约因素。“三农”问题仍很突出;工业虽然已有较快增长,但传统工业仍占主导地位,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加工业所占比重较大,高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很小,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一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改革开放起步相对较晚,开放意识不强,开放程度不高。

三、促进中部崛起的绿色战略分析

中部崛起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断加快发展的崛起,中部崛起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中部地区要把当前的机遇和自身的优势转化为推动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实施绿色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绿色战略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战略的内容包括: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新能源,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和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具体而言,中部地区实施绿色战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环保的关系,积极推广和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部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合理开发优势突出的能矿资源,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深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部城市群发展,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实施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更加注重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工业设备实现农业高产增效,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环境容量。由生态农业广泛地带动林、牧、副、渔的发展,解决中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中部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挖掘中部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生产力转变,以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

4、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建立资源的有序开采和高效利用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减轻发展对环境容量的压力和对资源消耗和依赖的压力,提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能等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大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切实提高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培育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对国土的覆盖范围,提高森林资源对国土的覆盖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参考文献】

[1]翁伯琦等:实施绿色战略实现持续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6).

[2]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论中部崛起战略的三大依据[J].长江论坛,2007(2).

[3]李旭东等: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社区资源优势篇8

摘要近些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思路。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和谐社会

一、引言

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民族地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用现代生产方式代替各少数民族原有生产方式,用现代思想文化取代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各民族原有生产方式、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特殊的要求和重点。因而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障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1]。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农牧业现代化,以工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推动整个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能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实现民族团结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这是产生民族和地区发展差异、影响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民族和谐社会应从政治、经济、文化诸要素入手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对策,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首先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产出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弱。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工业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投资遗留的国有资产,企业不但技术层次低,设备落后陈旧,无论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还是品种、结构都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方面,虽然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潜在优质农、林、牧、副、渔产品,但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这种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无法和多样化的大市场需求相适应,无法形成一种特色优势。另外,从经济主体进入市场交易的费用来看,因进入市场交易的费用太高而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主体通过市场交易很不经济。这样,民族地区的农产品供给就不是市场导向,在农产品结构上,生存性农产品多,优质性农产品和奢侈品性农产品少。因而使民族地区虽有优质农产品却打不出好品牌。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立足本地优势,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合理优化产业结构。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状况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越是优化,资源的配置越向高级产业转移,同时原有产业的资源使用效率越高,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水平就越高。少数民族地区要面向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合理科学地发展畜牧业,在确保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发展民族工业。

第一,民族地区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西部民族地区要选择特色产业,突出特色品牌。民族地区拥有独具特色的农、牧产品资源、丰富的矿藏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发展新材料产业,特色产业以产业升级、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已形成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基础上,逐步形成若干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特色优势产业群。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消除劣势、催生内力,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质量的大幅度提升。要突出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增强竞争能力,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培育壮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良性互动的产业结构,着力培养特色养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从而构筑新的增长点。

第二,形成现代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要根据民族地区现有资源条件,工业基础及经济结构特征,积极实施区域特色战略和信息化带动战略,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努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其产业链的前后延伸,改变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缺损状态,提高自身的深加工增长率,从而建立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的循环体系,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相对均衡,使民族地区在优势产业的总量上和高度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特别是在合资合作过程中,努力使企业产品的深加工技术、高附加值的生成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使用尽可能本地化,扬长避短,加快下游产品开发,延长资源优势产业链。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产业集群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竞争力的基本因素。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必须实施有利于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的制度创新;培育建立密切合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培育、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群形成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培育更多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走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市场供需将在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将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一种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发展规模有多大,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市场是否存在需求,资源是否可以利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发展资源开采、加工型经济也最能直接和快速地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项目论证、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高级人才短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临诸多困难,而针对本地区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项目招商,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则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地方工业经济的可行性现实选择。根据具体产业的特点,合理安排好产业内部大、中、小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努力利用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横向一体化,实行必要集中,减少过度竞争.另一方面要搞好协作,既抓好大企业,又激活小企业。让大企业更大更强,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集中,与之协作的小企业更专、更多,以形成最大可能的竞争局面,通过优势企业来带动和引导整个产业的迅猛发展。发展特色大农业,处理好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方面,应把人力资本的投资作为战略来考虑。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要立足于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力争使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两个高于”,即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民族地区的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这些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就要培育扶持名优特产品,努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推行农牧优势互补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壮大畜产品加工业,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将甘南、临夏建成重要的畜牧业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深度,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劳务技能培训,组织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和西部地区劳务市场。

坚持科学开发利用,培育民族地区特色支柱产业。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要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出口。

(二)以教育、卫生为突破口,全面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寄宿制中小学和示范性高中、职业技术学校,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坚持开展支教活动,继续实施从全省抽调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从民族地区选派教师到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的学校挂职学习的制度。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民族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针对民族地区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近三年内全面完成民族地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改造建设任务,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基本覆盖民族地区各县市。每年抽调医务人员定期到民族地区开展医疗帮扶,从民族地区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选派医务人员到省内大型医疗单位进修提高。

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科技事业。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科技兴农、兴牧的力度,以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建立省内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与自治州、民族县科技合作机制,在畜种改良、草原建设、农畜产品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等方面进行科技指导,提高科技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发展民族文化和体育事业,使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灾区群众的生产和基本生活。

(三)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变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能源、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自治州通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县通二至三级公路,乡通油路,村通公路。开工建设兰渝铁路,提高民族地区交通运输能力[3]。加强民族地区电网建设,提高电力输送能力,解决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抓好大中型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努力解决牧区、边远山区行政村通电话难和人畜饮水困难,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民族地区的江河源头及部级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湖泊、湿地和水库周边、荒漠化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实施天然林资源、天然草原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和临夏刘家峡库区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加强对盐锅峡、八盘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建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以特殊政策措施为手段,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坚持国家帮助、其他地区支持、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保持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种专项资金分配向民族地区倾斜。大幅度增加财力专项补助,设立少数民族人才培训资金、民族乡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专项经费。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占全省的比重,国家安排给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民族地区配套的资金,民族地区无力承担的由政府给予支持。积极引导和协调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理调整信贷投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重点建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国际资本到民族地区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到民族地区投资创业。

(五)以组织领导为保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加强党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领导。完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支持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做好民族工作中的作用,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使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4]。各级干部要强化民族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自觉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局,切实转变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做好事、办实事,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本。和谐社会是一种以人为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以公平正义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是有利于人的良性生存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状态。以人为本,尊重创造,激发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5]。要从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摒弃一切不利于民族地区改革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寻找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走许多发达地区以消耗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更不应该接受发达地区落后、淘汰的设备。要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要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谋求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还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逐年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来带动农牧业产业化,以发展工业总量来反哺农牧业,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步伐。在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上,应集中培育和形成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绿色食品产业、进出口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行牧区退牧、草畜平衡,农区退耕、保持水土,林区转型、采育平衡。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形成人与社会、自然生物、生态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相融。克服思维狭隘、经营粗放、成本意识淡薄的现象。

五、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所以应妥善处理好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增强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友爱、协作,促使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参考文献:

[1]杨强.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福建师范大学报.2004(4):34-36.

[2]陈雪梅.中小企业群的形成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宏观经济管理.2001(9):78-82.

[3]向君,于倩.发展甘肃优势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甘肃科技.2006(4):23-25.

社区资源优势篇9

【关键词】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迅速发展中往往受到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因素或政府的制约,当各区域经济发展占据有利地位时,往往从自己的局部利益出发,这些短期行为将逐渐导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了许多不可持续的发展现象,如近域恶性竞争、缺乏协作、竞争力内耗、资源环境趋紧等。

一、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的Swot分析

乌鲁木齐都市圈范围包括石河子市、昌吉州、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吐鲁番地区,总面积15.8万km2。从都市圈历史沿革、生态承载力、产业分工关系、空间聚类分析,可以将都市圈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单元,即乌昌核心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都市圈内二、三产业中知识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部门均布局于此。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乌鲁木齐都市圈规模较小,圈内城市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各城市内部经济联系程度低,尚处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可使在发展中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及避开威胁。

(1)面临机遇

提升中亚地区战略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中亚地区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的意义日益重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保障边境地区安全、促进民族地区团结、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给予新疆转移支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内需导向的经济转型。对乌鲁木齐都市圈而言,公路、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建设,对改善区域对外交通条件、开拓内外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拉动服务也发展引擎之一的旅游业也将为新疆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

(2)面临挑战

社会的稳定发展。由于中亚局势尚不明朗,恐怖活动仍较猖獗,为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爆发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价格出现较大回落,对乌鲁木齐都市圈拟定发展的煤电、煤化工等产业造成影响,新型工业化进程尚需重新谋划;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全球变暖对天山山脉的冰川有较大影响,根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CaReeRi)的研究,自1962年以来,1号冰川体积已经缩减了20%以上,而且缩减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天山冰川是天山南北两侧绿洲补给水源的命脉,而且现有都市圈内各地水资源开发也普遍接近或超过安全限额。

(3)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乌鲁木齐都市圈获得其他西部地区城镇群难以获得的竞争优势;资源优势。乌鲁木齐都市圈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为经济和产业发展奠了坚实基础。如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是当前都市圈面对的重要命题;文化优势。

(4)发展劣势

科技实力薄弱,人才稀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瓶颈较多。

综上分析,总的来说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在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抓住机遇,弥补弱点,最终实现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整体协调发展。

二、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以上Sowt分析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乌鲁木齐都市圈各县市及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是影响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综合实力发展的直接原因。要想提高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得加大对经济的发展。

三、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首先,加大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宣传力度,通过建立强制性的制度和措施,并把协调发展的成效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其次,各县市应主动与核心城市乌鲁木齐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接轨,同时注重各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面对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加剧的趋势,各级政府必须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将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乌鲁木齐都市圈内各区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借助外部资源和先进技术,结合各自区域的优势资源,选准发展突破口并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产业经济,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速本地区特别是突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发展。

3、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产业专业分工;积极探索创新和发展既有市场竞争力又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品和产业,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融合和统筹区域内产业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整体综合实力的提高。

4、各区域由于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存在概念上的理解偏差,使得有些地区把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视为同一概念,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社会和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这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整体持续提高。

5、应争取到自治区政府或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保障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体综合实力的提高。要主动与其他各县市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最后,在以上两条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统一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保障都市圈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交易的顺畅自由流动。

【参考文献】

社区资源优势篇10

开放大学组建的基础是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但高于电大,开放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是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型。

一、社区型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及其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构建作初步研究

社区型数字化学习中心是新型的教育组织,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远程教育服务于社区教育的重要窗口。

(一)服务社区居民的学习活动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场所,也是居民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天津市南开区,社区居民的学习活动有以下特点:80%以上的在职人员的学习时间以晚上和周末为主,90%以上的老人以上午为主[1];面授学习、网上学习、实践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远程教育机构通过在社区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为社区居民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多项服务的实施,在满足社区居民学习活动需求的同时保障社区居民学习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

(二)提升社区教育功能

当前社区教育依托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仍然采用成人学历教育模式和面授教学方式,在学习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不但拓展了社区的学习资源,提升了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是使社区教育进一步开放。

二、发挥开放大学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和谐社区服务

借助于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学习港搭建的平台,社区教育服务地域将可能进一步向广大社区、农村扩大,服务对象将可能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各类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优质教育资源将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和应用,社区居民将可能得到更具社会性、开放性、针对性、便捷性的教育服务等。

(一)为建设和谐社区、学习型社会服务是开放大学教育的基本定位。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为建设和谐社区服务,更成为开放大学教育的基本属性和根本定位[2]。而社区教育应成为开放大学教育新的切入点。开放大学只有将育人与社会服务,特别是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为终身教育作出应有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使自身获得更大发展。

(二)远程教育是社区教育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

推进社区教育能更好地实现居民利益,是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社区教育中大量文化学习活动,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上形成健康向上、文明礼貌、安居乐业的人文社会环境,引导人们活出生命的意义,寻找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为社区教育提供保障。

在internet里,有千千万万的富源知识网站,面对如此丰富的知识,学习者经常会陷入非常窘迫的两难境地,要使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在社区卓有成效地参与开放大学的数字化学习,同样需要开放大学建设好自己的“主题知识网站”,为广大社区居民学习者提供更集中、准确、系统的学习资源[3]。

在参与学习型城市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各级开放大学的历史任务在于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利用开放大学系统原有的学习资源库,把原有大量音视频专业课程资源转化成数字格式,推陈出新;二是不断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利用开放大学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优势,设计、编导、制作优质学习资源,打包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网络配送服务;三是积极整合社会教育资源,采用赎买、投资、参股、置换等方法,将由普通高校、政府各个部门投资开发的优质学习资源拿来为我所用。

(四)利用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的数字化社区学院。

1.依托开放大学成立多种中心和综合基地,完善全民开放性社区教育网络。开放大学可以利用现有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及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等优质存量资源,实施教学和教学管理,提供社区教育所需的多种功能,成为各地社区教育的办学主体,形成全民开放性社区教育网络系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