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4:01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1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新闻听力图式理论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能听懂Voa和BBC等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听力理解部分也以相应的测试题目来考察学生的新闻听力能力。但是由于英语新闻听力自身的特点,如背景复杂,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学生表示新闻听力是最难把握的部分,是听力的难点。另外,很多教师在英语听力课堂也忽略了新闻听力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听力教学的薄弱环节。我通过近几年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实践获得了一些启示:英语新闻听力是一种听力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新闻听力这一听力难点将不难被突破。

一、理论依据

学习策略这一概念是由布鲁纳首先提出的,国内外很多语言学与教学界的知名学者都对学习策略作了相关的研究和阐述。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发展外语技能中,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行为、步骤或技巧,它被认为是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秦晓晴,1996)。有学者还提出,学习策略可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malley&Chamot,1990)。元认知策略是指用来控制、调节、评估和指导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它包括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寻找联系机会,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学习的进步及监控错误等(秦晓晴,1996)。认知策略是指处理具体学习任务的方法,它包括分析、推理、猜测、概括、记录、查阅资料等。社会/情感策略则与自我情绪控制、与人合作、保持良好的动机等有关。具体到英语新闻听力学习,教师应该从这三方面的学习策略出发,根据英语新闻听力的具体特点,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在学习中应用有效的听力策略。

二、新闻听力的特点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新闻听力是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有着许多跟其它听力材料不同的特点。要想找出与之对应的学习策略,首先要了解英语新闻听力的特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做到心中有数。

1.英语新闻报道的倒金字塔式

所谓的倒金字塔,又叫作倒叙法。新闻报道往往把最重要的事实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即新闻导语。从新闻导语中,听者可以获知最重要的信息: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原因和方式等,即新闻的六大要素。听懂新闻导语对学生理解整篇新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新闻英语的试题中,有一部分是对新闻大意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新闻大意的理解,听懂了新闻导语,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针对新闻听力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在听力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注意力集中策略。o’malley(1989)指出,听力理解的感知过程中的注意力是理解的基本因素。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力能否合理集中,对新闻听力理解至关重要。英语新闻的信息量大,如果听者试图要听懂每一个句子和每一个单词,这就使自己的注意力较为分散,结果必然是什么也没有听懂。学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新闻导语上,这样就把握住了英语新闻的语篇形式,然后再根据考题把注意力集中在有用的细节上。听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使其不要把注意力浪费在孤立的词汇上,而要让注意力集中在跟考题和新闻大意的关键信息上,注意力是元认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闻听力的词汇特点

英语新闻听力中的词汇包括:基本词汇、专有词汇和创新词汇(马德高,2009)。新闻听力的基本词汇相对稳定,词汇的重复频率很高,如一些政治军事新闻中经常用到的:nuclear,reshuffle,programme等。新闻报道中还会涉及很多人名、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如果学生不熟悉,就会影响他们的新闻听力的理解。此外,新闻是新鲜事物的传播者,因此新闻也被赋予了“最大的新词制造厂”的美誉。针对英语新闻词汇的这些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元认知策略即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在我所教授的班级里,从大一开始学生就开始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着手准备新闻词汇,这包括:逐步熟悉国家英语名称和重要城市英语名称,这样在新闻听力训练中碰到这些专有名词他们就不会紧张了。另外,他们还学习了新闻听力高频词汇及一些所谓新闻新词汇。制定词汇学习计划这一元认知策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新闻听力中的词汇难关。针对新闻词汇的这些特点,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在英语新闻听力过程中使用猜测策略这一重要的认知策略。在听英语新闻的时候,遇到一个不会的词或词组,就开始千方百计地想它的意思,这是英语新闻听力大忌,这往往会造成接下来的内容没有听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听者应该积极应用猜测策略,猜出生词的含义。比如灾害新闻中容易听到“mortalityrate”这样的词组,“mortality”可能是个生词,但是听者可以根据“rate”这一已知单词和其后惯常说跟的数字来猜测其是“deathrate”的意思。因此,猜测策略在生词众多的英语新闻听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3.新闻听力的背景知识

新闻背景就是对新闻本体解释的附属事实。英语新闻背景的交代方式主要有结尾式、穿插式及融合式。但是除了新闻听力中交代的背景,隐藏的其后的大背景(广义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听者的英语新闻听力能力。对背景信息的了解会降低英语新闻听力的难度。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形式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图式就是广义的背景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或世界知识的外在形式。影响信息接收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听者头脑中是否存有可用来对篇章内容信息进行预期的相应模式。没有丰富的知识系统,就无法进行广泛、正确的预期,就会影响信息的接收(黄若容,1998)。在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以背景知识板块的方式构建图式。我在新闻听力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分主题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了新闻听力中的重点背景知识,例如:中东问题、车臣问题、索马里海盗问题、印巴关系等。学生对这一策略的反馈信息是:再听到同一背景知识的新闻,心理上不再紧张,听力理解也很流畅。由此可见构建图式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很有帮助。

以上是我根据英语新闻听力的特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对听力课堂有帮助的学习策略:注意力集中策略、建立学习计划策略,猜测策略及构建图式策略。实践证明,只要听力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英语新闻听力中采用这些策略,再加上学习者持之以恒的练习,就一定能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新闻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o’malley,J.m.ListeningComprehension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989.

[2]o’malley,J.m.&Chamot,a.U.Liste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112-114.

[3]黄若容.提高英语听力课教学质量的尝试[J],1998,(2).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2

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新的知识浪潮的冲击下,学生的知识早就不是单纯来自于课本和课堂。这个多元的时代,能够给予中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更迅速的更新速度……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这其中包括了瞬息即变的时事新闻。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度如何,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发展程度。2011年初中思想品德课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新阶段,为了研究初二学生对时政新闻事件的收集整理和提升能力,特做了以下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共设计了9类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新闻事件的本身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调查对象为我校初二年级708名学生。问卷共计发放705份,有效率为95%,覆盖了不同层次的班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为本校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社会,争做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也为在我校开展的“时政播报中初二学生学习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初二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频率(以周计)比较高。调查显示,55%的初二学生经常关注时事新闻,关注国家国际大事。22%的学生表示每周至少2~3次关注新闻。只有4%的学生表示每周只能保证一次了解有关新闻。19%的学生表示他们会依情况而定。

2.学校是学生汲取新闻知识的重要基地,应加强学校传播这一媒介。26%的学生获取的时事新闻来自互联网,他们认为互联网上的新闻更快、更全,且评论更全面,对于了解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以及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有重要的作用。另有26%的学生获取的新闻来自报纸媒体,26%的学生获取的新闻知识来自于电视媒体,但是他们觉得报纸上和电视上的新闻相对会滞后,且评论比较中庸。14%的学生是在上学和放学途中或课余听人议论而了解新闻知识。还有6%的学生对新闻的了解是来自于其他途径。在所有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的学生获取新闻的途径为校园广播。

3.初二学生对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度比较高。关注社会热点和国内国际时事的学生比重占到69%。这些学生认为这些新闻内容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并且在某些重要的时事上,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在新闻类型中,只有7%的学生对经济新闻感兴趣。有10%的学生对娱乐新闻比较感兴趣,这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追星特征的。还有14%的学生比较关注体育新闻。

4.大部分学生关注新闻的出发点是兴趣爱好和扩展知识面。调查显示,74%的学生关注新闻的目的在于兴趣和扩展知识面,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的热爱是一种自发的情愫。因学业需要而关注新闻的学生比重仅为2%。

5.对于中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必要性,选择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的占到96%,其中非常有必要占到50%。可见,学生已经将了解新闻和时事当作生活中的重要事情来做,并且知道了解新闻与生活息息相关。

6.由于初二学生的学习比较紧张,因此很多家庭已经很少让学生上网,看报纸。因此在对时下新闻了解选项中,非常了解的学生比重下降,仅为24%,大概了解的占到72%,一点不了解的占了4%。

7.对于时事新闻自己看的多,但与他人沟通少。在是否经常与同学点评新闻这一选项中,只有19%的学生是经常与他人沟通、交流想法的。偶尔与他人交流沟通想法的学生占到68%,而从不交流的占到13%。

8.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思考,经常做的学生为33%,偶尔做的59%,从来不思考的占到8%。

9.在了解时事新闻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8%的学生认为在了解新闻事件,做好班级新闻播报的同时,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有所增强。38%的学生认为在不断接触新闻事件后,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评析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36%的学生则认为经常关注新闻后自己在收集处理信息、实践操作、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11%的学生在关注新闻的同时会关注社会责任的担当,表示愿意分担社会责任。另有8%的学生认为在经常关注新闻、思考新闻、评论新闻的过程中,他们的创造力也有所提高。

二、对学生增强新闻传播的必要性

1.了解时事新闻,符合新课标要求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教学中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的持久性和在学习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注点。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时俱进原则,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新闻传播,在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特点的前提下,紧跟时展的步伐,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确立全球化视野,强调情感发展对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2.了解时事新闻,符合新时代对中学生的要求

教师在校园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透过时事新闻这一新窗口,能够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加深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知悉世界大事,让学生学会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强化其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的同时,开阔国际视野。

3.了解时事新闻是中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需要

新时代的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已经从被动转为主动。他们对许多知识的学习、接受是自发的,甚至到了“发烧”的境地。现在的中学生个性比较张扬,他们迫切希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因此,知识的储备往往是衡量他们学习力的一种表现。知识储备,除了课本,还有兴趣知识,而兴趣知识往往有“小众”的标签。能够让更多的“大众”接受的,对于中学生又不是那么深奥和专业的,并且学生自己又有兴趣的,时事新闻应该是比较恰当的社会知识。上面的调查报告显然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4.了解时事新闻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力增长的过程

学习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了解新闻事件的背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需要,这是学习力展示的一个新平台。在相互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在探究新闻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对事件的理解能力和评析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与思考,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学生会有自己创造性的见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封闭的课堂向开放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具灵活性和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倡导学生团队学习,团体内信息和知识自由流动,高度共享,相互沟通和交流思想,从而产生团队的“创造性张力”。这是学习创新力的表现,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对学生加强新闻传播的对策建议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师关注知识,但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校园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增强新闻的传播。

1.利用好思品课的“新闻播报”

思品课的课前五分钟,可以将其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这个课前五分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教师要事先跟学生讲清楚要求,拒绝一言堂,但要关注播报中所体现思想是否正确,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新闻类型的选取是否合适,从而加以引导。

2.用好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一个比较直接的媒体,它在同一时间可以让很多学生对某新闻关注、讨论、交流。校园广播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关注度高。校园广播除了需要具备硬件设施外,还需要对播报人进行系统的培训。例如播报人自身对新闻的敏锐程度、收集整理新闻的能力、播报的素质要求等等。

3.时事新闻播报大赛

为了更集中地展示学生对时事新闻的选择、分析、点评等能力,学校可以组织规模较大的时事新闻播报大赛。要求比较具体,比如,对某一则新闻事件的收集整理点评、时间的限制、展示的方式、播报的其他形式等都要作具体的规定。在新闻播报大赛中,时间紧凑、氛围紧张、要求较高、反应要快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选手必须具备一定的整理收集资料的能力、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团队力量的展示和思辨的能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在比赛中集中表现为学习力的展示。

4.开设校本课程——《时事点评》

对于大多数初二学生(或者初中学生)来说,如何点评新闻是与他人交流展示的关键。因此,在学校教师资源合理开发的情况下,开设《时事点评》选修课,对于有提升自身能力愿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使学生能够从教师身上学到点评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够相对系统地增强思辨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3

【关键词】 新闻评论 社会转型 新闻教育

2011年4月30日,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全国特色专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建设基地承办的“新世纪第四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学术界、实务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围绕“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展开热烈的讨论。

一、认识转型期的信息化中国

社会转型期是这次高层论坛话题的基础,同时也是每个新闻评论实践者和学术研究者应该深刻了解和认识的大背景。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在致辞中说的那样,社会的发展到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还是一个制度设定过程,还是一个自我意识问题,值得我们探究。过去哲学讲的较多的是它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过程,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反思看,它其实是一个不断自我谋划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同时又是一个对整个过程进行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国30年的快速发展,快到了世界不能认识中国,甚至中国也不能认识中国,中国今天尤其需要的是自我意识。欧阳康教授认为,新闻尤其是新闻评论是认识自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从“新闻洞”现象这样一个延伸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社会不断演变发展给人类留下的记忆,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到未来发展的轨迹与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和上个世纪以及更早的传统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信息资源的配置和消费的差异。随着信息传播事业的发展,如今信息资源的配置日趋均匀化。今天,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所缺乏的不是信息,相反,正是信息的爆炸使得我们无所适从。我们最缺乏的恰恰是对于历史事件的正确解读,我们最需要的是科学精神和理性声音的涌现。

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观点时代,社会和公众对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我们提供更多的意见信息、观点信息。这一现实变化也使得新闻评论教育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即如何把专业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让更多的民众,特别是网民掌握新闻评论写作、新闻传播的一些基本知识的技能,提高全民族的媒介素养。

对于新闻评论工作者来说,看清转型期中国舆论环境的变化至关重要。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建雄教授认为,如今中国舆论环境的变化表现在: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的多元化、常态化,舆论环境的宽松与意见领袖的形成,这为新世纪新闻评论功能的多元化拓展提供了空间。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认为,30年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使得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到新闻领域,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民众,对评论的认识都越发一致。新闻评论不仅是现代社会公民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源泉。党报有义务和责任使人民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认识中国。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赵振宇阐述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角色的变化,他认为,政治的民主化不断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要求有更多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们的交往更加广泛和频繁,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让世界认识中国,是一个新课题;网络的交互性使网民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网民可以和新闻工作者共享新闻事件第一手资料和背景资料,意味着采制权出让和权削弱。

二、解读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

从互联网到手机,从论坛、博客到今天风生水起的微博,我们进入了一个新媒体随时涌现并不断更新的时代。信息载体越来越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媒介技术的改变最终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信息的传播。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如何解读新闻评论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涂光晋教授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变化:第一,在全媒体平台上整合意见与拓展体裁;第二,在多元化语境下设置议题与交锋观点;第三,在开放性空间内吸纳主体与彰显个性。同时她也指出,随着数据碎片的不断积累,未来媒介使用者的自身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在信息选择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更要在意见和传播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王传宝副教授从生态学的角度解读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他认为新媒体的冲击为新闻评论生态的变化提供了契机;传统主流媒体的介入和发力为新闻评论生态的变革提供了支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为新闻评论生态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当代中国的新闻评论生态特点为:新闻评论地位提高、公民表达更加自由、评论领域越发宽广、观点碰撞日趋激烈、评论形态日趋丰富等。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殷俊教授认为,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言论正在对传统媒体的言论产生巨大影响。新媒体言论改变了传统评论的话语方式,它更趋于感性化、多元化、立体化和碎片化,成为开启民意表达的新方式。新媒体提高了传统评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的社会影响程度,在利益群体多元化、话语体系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转型期,人们的选择性关注与认知在新传播方式的帮助下被放大,以我为中心的认知圈正在形成。而微博这种新的言论方式所产生的核裂变式的传播效应,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转型期新闻评论功能与规范的再认识

历史告诉我们,社会转型期正是言论繁盛时期。作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新闻媒体尤其是新闻评论如何认识其功能,同时如何做出相应的规范化运作,是值得探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周建明教授指出,在社会转型中,以习惯、道德、法律为表现形态的社会规范,仍然应该是言论的准则,对新闻评论产生重要的影响。新闻评论的一般性规范包括自由民主法治开放的精神,提倡自由民主的讨论,为受众提供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坚持国家利益原则;坚持公平正义平等的原则;坚持公共利益原则;坚持理性客观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基本人权。

规范是为了更好发挥其职能,中国传媒大学李舒副教授认为当前中国正在经历质的意义上的社会整体嬗变,转型期的“分化”特征使得新闻评论在发挥政治传播功能时历史地肩负着“整合”的使命。转型期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主要通过表达利益诉求、设置政治议题、引导社会舆论、推动政治社会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等途径实现。新闻媒介对政治系统的反控制、西方媒体对舆论环境的负影响以及新闻评论方法论上的不成熟,制约着新闻评论政治传播功能的实现。

四、对话新闻评论理论与实践

新世纪新闻评论高层论坛自创办以来,就着力建立新闻评论业界与学术界的对话机制,打造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本次论坛上,《南方周末》高级编辑、著名评论员鄢烈山提出自己对新闻评论人的价值定位:新闻评论人要有追求——新闻理想;新闻评论人要有信心——以不变应万变。独立人格,坚持批判,保持激情应成为新闻评论人的灵魂所在。不自我设限、不在任何压力下随意更改立场、不沽名钓誉、不谋一己私利是评论人恪守灵魂的要义所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周庆安认为,新闻评论理性表达的前提在于我们(新闻评论者)必须认识到新闻评论不是万能的,“万能的”新闻评论理念会让评论者自身产生无力感。新闻评论的理性表达包括三个方面:每个新闻评论者既要独立于权力拥有者,又要独立于“人民”,这是因为中国现阶段的公民社会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表达群体。如果要强调舆论的多元化,我们就必须保证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其次,新闻评论者要避免自我约束。第三,理性表达在于观点的精确性,新闻评论的观点应出于对事实的精确把握,应出于对于事实本质的认识。他认为中国目前恰恰进入了一种舆论二元化的时代,一种是精英化的声音、一种是草根的声音;一种是网络的声音、一种是舞台上表演的声音等,这种二元对立不利于多元化声音的形成。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杨新敏教授对如今流行的电视新闻辩论节目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如今的电视新闻辩论节目正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辩论的对立性使双方更加“固执己见”;辩论的二元对立结构使多元价值被排斥;戏剧般的“冲突”把观众变成游戏的看客;辩论言不由衷,培养的是巧言令色的投机心理。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张洁介绍了中央电视台相关评论及深度调查栏目的运作情况和选题分布,并从具体评论节目和案例出发谈论新闻评论在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所发挥的正功能。他同时指出,这种正功能的持续发挥并不完全依照新闻评论者的良好意愿,这点尤其需要新闻评论者和学术界去反思。作为一名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他认为新闻评论工作实践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新闻评论者没有透彻地分析出事件的本质和最终原因,而民众对于新闻评论的期待正在于此。新闻评论要解决为何评,为谁评的问题,核心是要体现时代的价值观。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胡沈明指出,培养新闻评论宽容意识应改变论证方式,从“价值依赖”转向“路径依赖”;拒绝语言暴力,鄙弃借力论证;进行媒介批评,保持媒体新闻评论头脑清醒;认清权力属性,克制自我权力欲。

五、改进新闻评论教育和人才培养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4

摘 要:新闻教育改革要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在培养学生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主要目标。

因此,新时期新闻教育理念应“以认知理论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科学组织与设计教育内容,从而切实提高新闻教育效果,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新闻教育;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上,接受新闻教育是个体从事新闻职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人数与媒体的用人人数间差距加大,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有学者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应针对长期以来陈旧、保守、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新闻技术性能力为核心教育内容;还有学者重拾上世纪已被否定的“新闻无学论”,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减少在校理论学习的时数,加大技术性能力训练的力度;更有甚者,认为当前四年制的本科教学可以二二分段,即两年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两年时间进入到各类新闻媒体工作,以媒体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有失偏颇。

一、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

美国着名报人普利策提倡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他认为通过新闻专业训练,国家可以“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1]普利策的意图良好,然而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为适应传媒业发展需求,新闻专业教育受制于传媒业的“人才”标准状况日益严重,新闻教育在“引导”与“迎合”传媒业标准上游移不定。在就业的工具性目的下,新闻专业训练初衷被扭曲,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教育成为失去独立品格的主体。

在维护新闻业的专业性过程中,新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新闻教育本质的认识,应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新闻教育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全面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教育。新闻教育不仅仅“需要最好的通才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约束性、参与性与责任性。新闻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在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认知型和技术型知识的掌握后,学思有悟,通过思考整理出符合特定情境需要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入社会后,学生能够“一方面发挥高效率的生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由于具备了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从而也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引导社会活动观念和方式变迁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闻教育的目标可以确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的提出。

在新闻职业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履行社会功能,就必须满足新闻职业的需要,获得新闻职业的支持。当前社会对新闻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的技能需要,这一问题固然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但若以职业技能需要作为衡量新闻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并不妥当。

首先,新闻教育与新闻职业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立品格。“2009年我国大学生在学人数总规模为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增至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大众”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增多,并非指教育理念的“大众性职业训练”,更不是“大众性的劳动力生产”。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教育首先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其次承担新闻职业的期望。

其次,教育主体将已经定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新闻职业,学生主动获取新闻职业所要求的成绩与文凭,在这个过程中,定型的知识无论是认知性的理论还是技能性的技术,当它以教科书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多少都有些滞后于实际的职业需求。而作为知识的传授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新闻技能操纵上,与专业新闻职业人士相比只能算是“业余人士”。因此,无论在新闻教育理念中如何强调“技术中心论”,其结果都无法充分满足新闻职业的需求。

鉴于此,我们提出“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即新闻教育主体在确定教育目标、缔构教育内容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及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以“认知理论为中心、语言实践为中心”的教育认识。

三、新闻教育中心内容的解读。

(一)新闻教育以认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大学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现状。对于高校工科类专业,延长实践学习、强化技能掌握是必须与必要的。

但是,新闻学是一门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新闻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而非一个技术过程,理论与实践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忽视任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新闻理论课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上,并未着力作用于学生情感、思想和行动的改变。压缩理论课特别是伦理道德课时,让学生更早、更多地参与新闻实践和创新,的确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媒体的职业技能要求,降低媒体的人员培训成本。但是新闻媒体是“‘社会的镜子’,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功能和运行方式是与该媒体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平行’的”,新闻媒体的这一特殊性,决定新闻教育必须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学、社会史的教育为脉络,以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其深入社会时的思辨能力。

因此,以牺牲理论教育来扩充实践,无异于饮鸠止渴。新闻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一个技术工人。无道德的新闻实践,不仅不会对社会建设有些许贡献,而且会形成许多潜在的负功能,新闻教育主体应正视这一点。转贴于

(二)新闻教育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必要性。

理论的学习,旨在提高实践的即时能力与延时能力。前者指学生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中,能够完成新闻的采访、写作与基本的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后者则指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学校理论学习的积淀,勃发出可持续的新闻发现与再现能力。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新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科学为基础。长期以来,新闻教育内容偏重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类课程的教育价值,以其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表现与提高之根本,这一观念应当转变。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语言类教学内容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上,新闻教育主体多将语言课程定位于学科基础课,并未将其纳入业务类课程的设计视野中。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是文明传承和历史接续的活动,轻视语言类课程,将大大降低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价值。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报纸上所刊发的新闻稿件应成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但是,受外语及新兴网络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闻从业者自身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减弱,“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数量在急剧下降,甚至还出现了由于语言运用失当而形成的稿件失实,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语言运用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行为,新闻报道的语用行为,一方面要遵守语言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要考虑词语安排时,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误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如“8月4日到8月12日,短短9天内,新疆自治区连续发生3起严重暴力事件———‘8·4’喀什暴力袭警案、‘8·10’库车连环爆炸案、‘8·12’疏勒暴力袭击案。其中前两个案件,已被国家公安机关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至8月14日,上述3案已造成21人死亡、22人受伤(均不包括犯罪嫌疑人)。

同时,警方共击毙犯罪嫌疑人8人,逮捕4人,2人自爆身亡,另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在逃。”这篇新闻稿件以《新疆暴力恐怖连环案追踪》为题,报道了2008年8月发生在新疆的新闻事实。稿件的标题中,将“连环”安排在标题峰中,起定性作用。“连环”作形容词时,其解为“属性词,比喻”。新疆发生的三个新闻事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新闻中,并未认定三者是“一个接着一个互相关联的”,因此,报道标题中使用“连环”一词为事实定性是不恰当的。同时,该报道在词语安排时,在稿件的起首焦点处,突出强调“9天”时间之短,“连续”发生的“3起”“严重”

“暴力”事件之密集,很容易引起受众对于新疆社会形势的恐慌性解读。

新闻报道是一种语言表达性行为,一端连着语言系统,一端连着话语篇章,对语言的认知程度与表达行为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表达行为质量与话语篇章质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话语篇章是语言及其文字符号系统的具体体现者,在反映符号系统面貌的同时,透露出表达主体的标准意识与规范意识。如果新闻工作者在缔构话语篇章时,不能成为语言运用的典范,就可能成为反面教材。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对于新闻报道的标准与规范,对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与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类实践内容作为新闻教育的中心,所起到的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作用,是以“新闻之道”执以“新闻之术”的基本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昌凤.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J].国际新闻界,2006,(12)·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教育部解读教改纲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大势所趋[eB/oL].xinhuanet.com,2010-03-03.

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5

本文结合我国新闻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提出的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作了分析和回应,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

[关键词]

新闻;传播;媒体;新闻教育

读了《国际新闻界》今年第3期上发表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Jamesw.Caxey)教授的文章《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以及同期刊载的当时正在香港做访问教授的美国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的回应文章《媒体更新与新闻教育》,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文中谈到的美国和香港地区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似乎在我们这里都有所反映,有所表现。以笔者之见,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们对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存在歧见。

我很欣赏卡莱教授提出的新闻教育必须遵守的三条原则。这三条原则是对新闻教育内涵及目标的独到概括,也是对新闻学学科本质及特征的深刻表述。联系到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卡莱教授的这三条原则作认真的解读和思考。下面是我对卡莱教授文章及其所提三条原则的一些思考和回应。

一、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不等同于或包含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

卡莱教授强调新闻学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有其特定的学科范畴和理论内涵,有其深刻的“人文学科基础”和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他反对把新闻同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等相关的学科等同起来,抹煞新闻学自身的学科特征及其价值体系。他主张新闻教育必须“将新闻学本身作为目标”。

那么,“新闻学本身”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理解,它应当是一种能代表和反映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基本理念的东西。

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是传播新闻,因此,新闻学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新闻”,进而还要弄清“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是怎样的人”。这是新闻学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属于“新闻学本身”的基本理念的东西。

新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念,真正弄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弄清新闻事业的宗旨、任务和职责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事业应当做的,什么是新闻事业不能做的;弄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如果学了几年新闻学专业,到头来这几个基本问题、基本理念还没弄清楚,弄明白,那么,新闻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现在,在我们的新闻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奇怪的现象。如有的人把广告当作新闻;有的人任意策划和制造新闻;有的人以稿谋私,搞“有偿新闻”;有的人把新闻工作作为追逐个人名利的手段;有的人把新闻媒介当作表达个人情感和意见的工具等等。这些有悖新闻工作基本专业理念,有违新闻职业基本道德准则的问题的出现和存在,说明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的确有许多人对“新闻学本身”的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弄清楚。

新闻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同新闻教育也有一定关系。近些年来,一些新闻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加大了广告、公关、传播等课程和内容,而放松或减弱了对一些传统新闻学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致使有些学生混淆了新闻与广告、公关、传播等的界限,同时忽视了对新闻学基本理念和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当然,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了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在新闻学专业教育中开设一些与新闻学相关的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等课程,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应当提倡的。但问题在于不能因此混淆它们同新闻的区别,特别是不能用某一门学科知识来代替新闻学。例如,在处理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上就存在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传播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与扩大,传播学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学科地位也越来越高(已成为与新闻学相并列的一级学科)。传播学的发展对新闻学既产生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扩大了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充实了新闻学的学科内容,完善了新闻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给新闻学带来一些冲击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新闻学的学科界限,淡化了新闻学的传统理论,弱化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正是在这种冲击和影响下,有些人提出,传统新闻学已经过时,主张用传播学来代替新闻学。表现在新闻教育中,就是有意或无意地弱化和排斥新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

其实,传播学与新闻学虽然有不少联系,但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新闻教育中应当讲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切忌将它们混为一谈,更不应该用传播学来简单地取代新闻学。

卡莱教授在文章中谈到的传播(学)对于新闻(学)的消极影响对我们不无启示。他指出:“传播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闻,而不是研究它的内涵。它将新闻贬低为一种信号系统,但没有无限增强我们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政治现象和想象中社会结构的理解。”

根据多年来一些院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中,还是应当坚持上好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当然内容和形式应当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及实际需要加以充实和创新,要尽可能增加一些反映和代表最新新闻传播知识和现代新闻传播科技的内容,包括一些与新闻学直相关的传播学的知识和方法。至于传播学及其它一些相关课程,可以通过“概论”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及相关的方法,因为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各种媒体输送热爱新闻事业,具有新闻专业理念,熟悉新闻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因此,新闻教育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新闻专业理念,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悟性,具有献身新闻事业的道德理想和敬业精神。

二、新闻学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不能与传播或者媒体混淆

卡莱教授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与“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不能将新闻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传播行为,或是一种传播媒体。卡莱教授认为,美国新闻教育的错处就在于把它视为传媒。

新闻当然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借助一定的传播环境、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才能进入流通领域,为受众所接受,进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发挥其社会功用。但新闻的内涵及本质决不是“传播”和“媒体”所能简单代表和体现的。

按卡莱教授的解释,新闻学的学术来源根植于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它同政治、文学、哲学、艺术和历史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新闻教育的任务在于要在新闻与政治和联系中,让学生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在新闻与文学的联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在新闻与哲学的联系

[page_break]中,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基准;在新闻与艺术的联系中,教会学生掌握捕捉完整的视觉世界的能力;在新闻与历史的联系中,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意识和自觉。这些应当是新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在新闻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情况:有些人仅仅将新闻学停留在对媒体组织、媒体机构、传播技术、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新闻学基本理念和基本观点的传授,忽略了对新闻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的关照,从而使得一些人只是把新闻传播当成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单纯地追求新闻的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虽然我们并不否定和排斥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密切联系,但如果因此将它们等同起来,那便成了卡莱教授所说的将关于“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混为一谈了。

理想的新闻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懂得如何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

总之,新闻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决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

李欧梵教授在香港看到的一些情况也反映出当前新闻界的一种浮躁和偏向。他指出,香港一些报纸“内容愈见贫乏”,“世界新闻少”,“评论文字不足”;一些报纸“放弃了新闻所原有的社会调查、思想启蒙、开阔读者知识和见闻领域的目的,反而变成了与公关和广告相差无几的媒体和商品”。

这些情况在大陆新闻界也不难见到。如果我们将新闻简单地与媒体组织、媒体机构和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相混淆,不去履行它的“社会调查”、“思想启蒙”、“传播知识”等职责,忽视了它应有的社会功能和效用,那么,新闻同广告、公关和一般的传播行为还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维,没有方向的纯粹的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的做法,更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驯化为一种纯粹的营利工具、公关帮手的做法。我们主张并强调,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灵有肉的东西,成为一种有情有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有人有物的东西。新闻应当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讲述人间故事,去传播人类文明,去引导社会进步。总之,它应当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气的活生生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而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信息商品”、“传播中介”、“物化媒体”。

三、新闻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达,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卡莱教授从新闻的人文与社会的价值及意义上看待新闻传播,指出新闻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达,或者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对于民主,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把新闻作为一种民主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应当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

卡莱教授是从西方国家的角度,用西方学者的思维和价值观提出并解释新闻与民主关系这一命题的。他所说的“民主”和“新闻”具有一些特定的涵义。特别是他对前苏联社会与新闻传播状况的批判,表达了他的一种立场和倾向。在认识这些问题时我们应当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和观点。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卡莱教授关于新闻与民主关系的表述,揭示了新闻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民主政治对促进新闻事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这对我们认识新闻与民主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及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启示。

从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新闻是民主的产物。正是人们对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渴求与奋争,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当资产阶级把知情权和出版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民利去争取的时候,它们选择的斗争武器就是报刊。

而确保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则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时,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又成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和形式。

无产阶级同样把争取和维护无产阶级及人民大众的新闻自由作为无产阶级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内容。当还没有取得政权的时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把争取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政治内容和政治目标写在自己的斗争旗帜上。当取得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方面把包括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内的各种民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把它们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民主和新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新闻,民主便失去了它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民主精神的新闻自由;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得以存在的一种保护手段和实现形式——为民主自由勇敢呼号的新闻媒体。而若没有民主,新闻将被窒息,将被扼杀,将无法生存。即使能苟且存在,也会失去自己应有的品质,失去体现新闻本质与内涵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民主。这是有着不同政治内涵和本质的两种民主形态。

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在于,它是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为资产者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在这一前提下,国家赋予公民运用新闻媒介监督政府的权利。而作为一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的形式和手段,新闻媒介本身也具有了民主的内涵,成为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在于,它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其内涵体现在,它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拥有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民利。而人民群众这些民利的实现,最有效的形式和手段之一便是新闻。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可以对政府的决策、施政和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建议。国家和政府实现民主的渠道和形式很多,扩大新闻自由,鼓励人民群众运用新闻媒体行使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是其重要渠道和形式之一。

新闻和民主、政治如此紧密相联,如此相互依赖,这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特征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体现的十分明显,尽管它们在对民主内涵的理解上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实现民主的形式上也有着许多差异。

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认识新闻与民主的关系,其意义在于要帮助学生了解新闻是民主的一种内涵所在,认识民主对于新闻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意义,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知道怎样更好地运用新闻媒体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同时要敢于同压制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的尊严,维护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纯洁。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6

一、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的基础

综观列出的11个学科,其排序依据是双重的:一是学科本身对其他学科的辐射与影响力度;二是学科理论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的基础,有以下三点:

(一)新闻学是一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

新闻学之所以被视为支撑性学科之一,首先在于它是一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新闻学的意识形态属性,主要在于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尽管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准则,但新闻无疑是新闻报道者主观选择的结果。这就赋予了新闻意识形态属性。有学者指出,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带着明显的理性色彩,是对社会存在间接反映的思想形式,“新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之一”[1]。美国学者马克?迪耶兹则认为,“将新闻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而非一种职业、一种产业、一种文学类别、一种文化或者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等),意味着主要是从新闻工作者如何给其新闻作品赋予意义的角度来理解新闻”[2]。

另一方面,新闻是意识形态建构、传播与扩散的主要渠道。意识形态对一个社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属于认识、观念、思想等精神层面的。一个国家有其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个社会也有其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样式。在众多的意识形态中,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往往会成为主流,而在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新闻扮演着重要的建构功能。不仅如此,意识形态要成为主流,发挥其影响力,也要借助新闻来传播与扩散。

(二)新闻学是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学科

对任何一个国家、政党、政府,乃至机构、企业而言,新闻舆论工作都至关重要。正如指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3]

新闻学之所以作为支撑性学科之一,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是新闻学重要性的直接体现。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指导观念直接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什么样的新闻观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的实际效果。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追问,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必须回答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新闻舆论的重要性,任何国家、政党、政府、利益集团都不可能放过影响新闻舆论的机会。因此,在声称“独立”的媒体中,其新闻报道在一些关键事件中,无论其报道方式如何客观,往往可以看到其立场所在。可以说,真正完全摒弃立场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怎样的立场。正如恩格斯所言:“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4]

(三)新闻学是对其他学科有影响的学科

考量一门学科是否是支撑性学科,除了学科本身的重要位置之外,还要看其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对于新闻学而言,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新闻学对现实的阐释力,是否可以解决其他学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古以来,信息的传播始终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大众媒体出现后,大众媒体就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中新闻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传播过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的学科,新闻学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舆论、宣传等社会系统中的关键元素,尽管其他学科也有相关研究,但新闻学除了理论研究之外,还研究相关业务,揭示舆论产生的过程、宣传的具体方式等,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

二是新闻学的学术研究?ζ渌?学科是否有参考借鉴价值。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明显,学术研究中的学科之间相互引用也成为常态。新闻学同样如此。如,受众心理学、新闻社会学、新闻统计学、新闻哲学等,这些都是交叉学科的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政治学研究少不了新闻学,需要研究新闻在宣传中的作用,新闻对政党合法性建构的作用;社会学需要新闻学,研究新闻如何构建现实社会、如何塑造社会心态,等等。

二、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薄弱

新闻学的蓬勃发展,没有消除“新闻无学论”的声音。有学者指出,“‘新闻无学论’不是一个无中生有或出于敏感而夸大的‘假想敌’,而是客观存在于新闻学的发展过程中,并已然(成为)对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的现实威胁者”[5]。研究表明,这种声音既有对新闻学认识的不全面因素,也的确反映出了新闻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对‘新闻无学论’中的合理内容,应从理性反思的角度虚心吸取”[6]。

首先,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不健全,影响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更削弱了其支撑性作用。新闻学未能形成一套自身的学术传统,特别是研究方法上主要还是其他学科的;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尚不成熟,未能形成相对固定的核心理论框架;新闻学话语体系缺乏共识,核心概念既少又缺乏定论,且没有相对稳定的述语形态。正如刘建明所言:“科学化的新闻理论结构在述语形态上,应具有概念述语体系,具有推论的述语体系,阐明定律或原理,建立各种科学解释的述语类型。”[7]

现实中,面对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新闻学的理论范式再次面临各种争论。比如,新媒体发展起来后,有的学者主张“重构新闻学”,呼吁新闻学理论创新[8];也有学者提出“颠覆新闻学”,呼吁新闻学范式转型,如“新闻学转向传媒学”[9]或“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10],等等,这从侧面表明新闻学的核心理论尚不成熟、稳定性不足。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其核心理论是较为稳定的,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震荡。正是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不健全,才给“新闻无学论”留有了空间,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对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的困惑感。

(二)新闻学对新闻实践指导作用存在不足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发掘历史、构建理论体系之外,其功能之一是对新闻实践的指导。这种指导既表现在用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具备较高素养的新闻从业者;同时也表现为对新闻界的实践可以提出指导性、批评性、建设性意见。从现实来看,新闻学专业对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还存在一些不足。

其突出表现是,随着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出现了诸如自媒体新闻、数据新闻、VR新闻、无人机新闻、算法新闻、机器人新闻等一系列新闻的新形态。传统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等课程无法胜任新形势的需要。这导致出现了一种现象:新闻院校培养的新闻人才对新闻界而言有时用不上,用了却后劲不足,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区别不大。

新闻学的指导性作用不仅表现为培养新闻人才的水平,也表现为新闻学界对新闻工作实践出现的问题是否有及时的把脉。从新闻学现状而言,在这方面显然还存在不足。新闻学界对新闻界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指点,新闻界的一些问题或困惑难以从新闻学中找到答案。如,2015年媒体人石扉客就曾公开提出了对新闻学界的批评。[11]

(三)新闻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有限

发挥新闻学的支撑性作用,需要新闻学发挥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尽管新闻学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都有交叉关系,但从研究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现状而言,其他学科对新闻学的影响明显大于新闻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直接表现是新闻学越来越多地借用了其他学科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但其他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借鉴新闻学理论、概念和方法相对有限。在众多的学术专著、教材、论文中,这一现象比较明显。丁柏铨比较了新闻学与传播学和其他19个学科CSSCi刊物论文引用、被引用的情况发现,新闻学与传播学和14个学科之间存在“逆差”,最大的是与历史学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比值高达296∶13;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艺术学、体育学、文化学5个学科之间存在“顺差”。[12]这表明,新闻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已有一定基础,但也有不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地位的发展方向

(一)尊重新闻学学科发展规律

新闻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理论体系发展的生长点应该是发现新的经验事实、结晶成新的概念和构成新的知识体系”“把握好科学生长点是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的关键”。[13]对于新闻学而言,自然应该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但不能把新闻学仅视为意识形态,而不顾学科属性和学科规律,要遵循新闻学学科的发展规律,把握好新闻学的学科增长点。正如单波指出的:“中国新闻学缺乏想象力,不仅理性能力不足,超越性与创造性匮乏、视野狭窄、诠释力很弱,而且还感染着‘僵化’的痼疾,即‘把学术话语简化为意识形态话语’。”[14]

就当前而言,新媒体对新闻学而言可谓一场危机,但这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在学科发展规律中,“危机点是突破的起点,突破线为螺旋轴或称革命轴,由危机点起,沿革命轴上升到革命点,完成突变(质变)”。[15]因此,新闻学要转向传媒学或其他学科的观点,对新闻学发展而言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但是,妄自菲薄,声称新闻无学,又走入了另一个端点,并不符合一门学科的规律。

综观中国新闻理论的创新,几乎都是在改革实践与理论创新互动之中实现的。[16]新闻学学科要获得发展,不仅要有增长点、危机点,还要有追求点。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新闻学研究,如果要有所作为,当然不应该是新闻学术圈子内部的智识游戏,它必有所追求。”[17]

(二)加大新?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

一是为培养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新闻人才,提供理论体系、操作模式、业务规范。新闻业作为一个专门的行业、职业,有其一套理论体系、操作规范和业务规范。进入新闻业的门槛之前,需要在这些方面接受新闻学教育,从而提高新闻人才的职业基础素养。这就要求新闻学不断提高新闻人才培养的水平。

二是解释、评析新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新闻业界面临的问题是多重的,既有新闻实践中的职业伦理、职业道德问题,也有新闻界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法律、职业问题,需要得到学界的释疑解惑;新闻业如何面对媒介技术的挑战,也需要得到新闻学界的方向指引。新闻学应对新闻业界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是跟进媒介环境的发展态势,对变动中的新闻业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新闻学对新闻业的指导作用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对报道理念的影响,也有对报道内容的影响。因此,新闻学要发挥对新闻业的指导作用,就要强化新闻学对扩大媒体传播力和对提高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实践导向。[18]

(三)突出理论重点,提高学科影响力

新闻学是否对其他学科产生影响,不仅在于新闻学自身理论基础是否雄厚,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支撑,也在于其他学科对新闻学的认识。由于新闻学自身历史发展较短,且受“新闻无学论”的影响,其他学科对新闻学科并未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传播学出现后,有的传播学者把一些新闻学研究视为传播学研究,甚至提出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导致新闻学研究空间越来越狭窄,似乎仅剩下新闻业务、新闻史和新闻学概论几门课程。

实际上,新闻学研究对象绝不仅限于此。新闻、媒体、传播、宣传、舆论、受众、效果,等等,这些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内容,本是新闻学研究内容,却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传播学研究。尽管传播学的产生之初不只是为了研究大众传播,但如今的传播学研究,却把主要精力、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把新闻生产过程中各种元素的研究视为传播学研究。这就进一步给“新闻无学?”蒙上了阴影。

扩大新闻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首先要有顶层设计,从学科划分上规范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纠缠不清的问题,自传播学诞生之日起就已出现。当前,新闻学之所以弱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传播学研究对象。因此,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既要有学术自生性,也要有顶层设计。事实上,“新闻无学论”或“新闻学转向论”也经常拿国外著名大学没有开设新闻学专业作为例证,这何尝不是由现状倒推结果的反向例证。

其次,要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新闻学中很多研究对象是对其他学科有影响的,如传播、宣传、舆论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研究。提高新闻学的影响力,就应明确把这些内容纳入新闻学中,而并非把这些推向传播学,使自己陷入新闻采写编评等有限的业务培训。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7

论文摘要:综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新闻话语的其中一方面。比如以“新闻写作”、“写作风格”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书籍,其实是关于新闻话语语言规则方面的研究。而对新闻话语的批判性研究又多侧重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新闻话语在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语言系统与文化环境的交汇点”,对其研究不应该只突出其中一方面,因为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话语的文化符号学向度。

新闻话语的策略性规则可谓多种多样,因为题材与体裁的不同,以及传播语境的不同,会侧重于其中几种策略性原则。

不过,记者运用此策略性规则而不是彼策略性规则,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即记者倾向于使用该策略性规则,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会自觉不自觉的与记者所在报纸的风格相符因为记者不能直接发表其新闻话语的文本,而是通过所在媒体机构的编辑。记者、编辑等都是新闻传播者,因为“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同他所工作的媒体保持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并且,即使不完全是,其风格也多少代表着一个国家新闻话语的风格。

一、新闻话语的社会认知功能

(一)事实认知

提供信息是新闻最重要的功能。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把“信息功能,即提供有关世界上的事件和社会情况的信息”置于媒介五大功能的首位。报纸新闻也不例外。

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个人生活圈之外的世界都在不停地发生冲突和变化。个体无法到达每一个现场,亲眼见到或者亲耳听到事件发生的过程。但是,人们却很关心个体之外的世界,唯恐自己落后于个体之外的世界。

如此,人们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去了解外部的世界。新闻则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因为新闻注重时效性,其在第一时间,传播事件的最新情况因为新闻具有可信性,大多数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报道因为新闻的可接近性,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的、大批量地复制成为一种可能……这些都使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佳媒介之一。

(二)价值观认知

受众希望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关事实的信息,并对该事实作出判断,以实现观望周围的世界、并尽可能的使自身的行动能够适应周围世界变化的可能。但是受众又不满足于新闻只是信息的载体,特别是当媒体数量激增、受众越来越容易接近获得信息的媒介时,新闻信息繁芜而不易轻易作出评判。受众开始依赖于媒体显性的或隐性的观点,新闻也就不再只是传达信息的媒介了。新闻开始向个性化发展或者提供独家报道或者提供独到见解。这两种形式都是实现价值观认知的最有效形式,价值观的认知即意味着对某一种观点的认同。

二、新闻话语的社会交往功能

(一)内部社会整合与互动

我们己经了解到,新闻话语能够实现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包括事实的认知和价值观的认知。但是,新闻话语的社会功能并不止步于此,新闻话语的传播者还希望人们据社会认知而作出反应接受之。因为“告知和劝服是新闻话语传播的两个层次,前者要人们理解传播者对某个事件或情境的叙述,……期待受者建立与叙述者所预期的一模一样的文本再现情境模式后者则……期望将隐匿的言语行为获得受者的接受,从而实现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通过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简单地讲,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消除交际障碍,防止交际摩擦,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新闻话语通过不同形象的塑造,实现受众对对象国的认识。这种认识将影响并引导受众实际社会生活,或者以“竞争的态度”,或者以“敌对的态度”,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新闻话语的社会权力功能

(一)新闻话语是权力的象征

从新闻传播者个人来说,新闻话语对事实的传播具有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就一个国家来讲,新闻话语侧重于某一类事实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对受众的影响是,“多数情况下,报纸可能不会成功地影响人们怎么样考虑问题,却能有效地决定人们思考什么问题。”

当社会中某一集团或阶层掌握新闻这一媒介的时候,势必会侧重于报到有利于集团或阶层利益的新闻事实或是不利于其他阶级利益的新闻事实,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报道”的新闻因此而倾向于对一定层面意识形态的提升。这种提升作用,使新闻话语具有控制人的思想意识乃至行为规范的能力。

(二)“话语权”与“话语霸权”

新闻话语的权力功能是指就新闻话语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容易与其混淆的概念是本文第一章出现的“话语权”,也是当下日常生活中被大量应用的一个词。

作者的理解是,话语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发表意见、观点的权力。也就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现实生活中,言论自由的权力已被狭隘化在媒体上发表言论的权力。因为大众传媒以其广泛的受众和重大的影响力,成为发表意见或观点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成为争夺话语权的重要资源之一。

而在全球传播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是“话语霸权”,即“当传媒的话语权过度发挥时,其话语权就成为一种霸权”。这是因为一定的大众传媒代表着某一集团或阶级的利益,所以该“集团的话语权”构建起传媒的“话语统治权”,这种话语统治权使它有能力扭曲接近整体的传媒空间,并以其覆盖能力,消解其他集团的话语力度。根据大众传播学的“知沟理论”,发达国家—如美国—在全球传播中,凭借其高科技手段,占有大量媒体资源,使新闻流通呈现单边性,并因此出现新的殖民行为—通过新闻话语等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中发现,“新闻话语”的研究,提供了认识新闻及新闻传播新的角度。作为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交汇点的新闻话语,必须遵守语言的构成性规则,如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须遵守英文的语法要求,中国新闻奖作品须遵守汉语的语法规则,否则新闻话语根本无法传播必须符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属性。一定社会文化下的新闻话语,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客观的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两种形式的新闻话语,才能促进文化上的心理认同,使新闻话语更好地建构一个文化上的自我,发挥其丰富的社会功能。

除语言学、文化学外,新闻话语的研究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学科知识,故已吸引政治学、社会学等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着越来越多学科知识的融入,也将不断扩大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并提高其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姚里军《中西新闻写作比较》(第一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3月.

[2]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8

新闻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合格乃至优秀的党报编辑,必须以良好的理论修养、深厚的理论功底作后盾。他必须以超常的毅力,通过艰苦的努力,学习广博的理论知识,拥有丰富的理论储备,通过实践锻炼使自己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在党报新闻业务中,记者捕捉一个新闻线索,发现一个新闻典型,要有新闻敏感,而这种新闻敏感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厚理论修养,来自于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选稿编稿的过程中,要有较高的新闻组织能力和较强的新闻鉴别能力。而这一切,同样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同志早就说过“要政治家办报”。新闻工作者只有以“政治家”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认清自己的职业使命,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自觉主动积极高效地开展工作、完成使命。有些新闻工作者在事物初露端倪时,就能正确地予以认识和把握,其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来源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调查研究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认识。党报新闻工作要理论结合实际,许多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成功,许多优秀新闻作品的产生,都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规律的结果。因此,新闻工作者只有加强调查研究,将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相结合,用现代意识对新闻素材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提炼,把握新闻事物的“闪光点”,才能真正抓住事物内在的本质,发掘独特的新闻价值。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考察,当时陪同考察的原深圳特区报总编在没有任何上级指示和要求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做纪实报道,并愿为此承担一切政治责任。如果没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那篇脍炙人口、影响巨大的《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长篇通讯就不会诞生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新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需要大量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理论素养的编辑人员,但是,现实中这样的人才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当前,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同志虽然大都有较高的学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是,不少同志却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钻研理论,更谈不上从更高层次上去提高理论修养了。因此,遇到纷繁庞杂的社会现象时,总是缺乏理论分析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不善于用正确的理论去驾驭它、指导它。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性,力戒浮躁情绪,要充分认识到新闻作品在人民群众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因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群众需要掌握理论。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更是如此。所谓授人一瓢当储十桶,此之谓也。新闻实践离开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会偏离方向。不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审视认识问题,就难以在众说纷纭的议论声中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和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早在19北京发生时,一些人鼓吹“全盘西化”,有一些新闻媒体就曾盲目跟风。其实,稍有马列主义理论常识的人都知道,“全盘西化”在中国根本就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从事新闻工作而不懂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教训不能说不深刻。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科学、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在这种形势下,更要强调政治理论学习。新闻工作者学习理论的第一位任务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正确、并为人民所接受的理论。在认真学习以上重要政治理论的同时,还要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学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包括西方文明史,以求博学多闻,开阔视野。

学习理论要讲究方式方法,切忌一知半解,华而不实,不要满足于仅仅熟悉几个观点,懂得几个词汇,而是要系统地学、深入地学,多学一点。要让自己写的或编的东西,读者看得懂、喜欢看、有启发、受教育。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就是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党报编辑,一定要把最好的新闻精品奉献给广大读者。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9

新闻伦理的教学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托,由于多数成果的理论研究专长,其取向少不了道德说教的痕迹,因此,新形势下的新闻伦理教学内容要想更好地服务新闻实践,必须进行新的构建,其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理论理论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构成基础。“伦理”和“道德”是新闻伦理学的“元理论”。伦理有一整套的体系架构。新闻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学科。除“新闻伦理”的提法外,类似的还有“媒体伦理”、“传媒伦理”、“媒介伦理”等提法,这几种名称经常混用,这种混乱导致对新闻伦理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界定上产生分歧。如有学者把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学者把新闻伦理理解成新闻传播的伦理,讨论的是新闻传播行为及其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是新闻传播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规范系统。厘清这些理论认识的分歧有利于调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界定,新闻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方面应该没有实质性不同。基础理论共识是学科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观察新闻史不难发现,新闻法(规)的发展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几乎并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发展失衡时就容易产生新闻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对新闻法的讨论。由此可见,新闻法规也是新闻伦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道德和新闻法规是新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对新闻伦理学历史发展的曲解,结果会更难理解现实的新闻伦理困境。

3、新闻伦理问题:新闻道德失范实际上,新闻传播实践关注的是一系列伦理问题,关注的是客观、公正、责任以及民主等,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新时期新闻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问题,即新闻道德失范。所谓新闻伦理问题,主要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了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需要进行道德评价的问题。新时期的新闻伦理问题与以前有所不同,包括媒介商业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公正、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隐性采访、以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鉴于此,新闻伦理教学内容必须包括新闻道德失范,新闻伦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和处理以上的道德失范问题。新闻伦理学也就可以理解成一门解决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关注和热议。新闻传播实践遭到质疑意味着教育目标要有所调整。

4、新闻伦理问题的治理:新闻法规新闻道德失范造成新闻伦理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研究者将之总结为四个“矛盾”:新闻行业的两重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者的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新闻伦理缺失就意味着必须进行治理,新闻法规则是主要的治理应对之策。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新闻伦理学教学的核心应围绕媒体在实践中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通过选取案例进行讨论,努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教学模式,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

1、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是指以课堂的案例教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法在新闻传播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媒介经营管理等教学中广为采用,新闻伦理也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新闻伦理教学中教师讲解教材的传统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这一点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常被忽视,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上文的教学内容,笔者实行下面的课堂策略:首先,教师把新闻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出25分钟,讲授这部分内容要少而精。其次,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版块,即新闻伦理发展史论、新闻伦理实务、新闻法规实务。这三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课开始后,由教师主讲史论,然后由学生提问,进行答疑,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第二节课由两名同学各自从新闻伦理和新闻法规实务角度,举例阐释案例中新闻伦理缺失或新闻道德失范问题,如“周克华案”中媒体对其母采访报道中伦理缺失,包括最近的“复旦室友投毒案”等都可成为课堂案例教学的讨论内容,这个环节约需20分钟。就演讲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或困惑,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各种观点在课堂中交汇碰撞,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通过这种交汇,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后5分钟时间,由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讨论形成再次交汇,这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两个“延伸”“两个”延伸是指课前与课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两节课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的,必须依赖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深化。教师要精心布置和策划。在课前,教师和学生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对教师而言,应站到新闻伦理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尽可能掌握新闻伦理学科的全面知识,以深入浅出地完成理论讲解的任务,还要能对三个主题中学生讲解的两个部分进行有效点评,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只有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方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准备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同学和老师的收获就更大。在课后,发言的同学将自己演讲的ppt和相关的材料发到班级的群共享中继续交流探讨,对没有听清的同学进一步释疑解惑。教师课后若有新的理解,也可将自己的新见解传到QQ空间和学生继续分享,充分利用现代的互动媒体进行便捷的交流。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新闻伦理学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现代法治观念。以课堂案例教学为中心,有助于学生理解新闻道德的原理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新闻伦理素养与新闻法治观念。笔者通过几年的“一个中心,两端延伸”的教学方法实践,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篇10

浮躁: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

为了使采访更好地进行,宁先生先与笔者谈起了现今新闻学研究的一些不良现象,诸如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既不沉下心来对新闻史料进行仔细梳理,又不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清理,影响了新闻学科的科学性,而更紧要的是,学术界对此现象没有清醒的认识,因而谈话就从清理“新闻学”概念展开。

记者:宁老先生,您谈到了当下包括新闻史在内的新闻学研究的一些浮躁之气,对学科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这些情况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我们今天就是为了溯本追源,所以今天集中谈的是新闻学概念混乱所引起的矛盾,以及应该怎么清理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矛盾发展的脉络。这个概念100多年前形成,它有个很大的缺点是名实不符。100多年来,矛盾不断积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今天爆发了,也应该到新闻观念大清理的时代了。因而我今天的主题是“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这完全是个新的活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怎样清理还有些混乱,而现在的实际是在混乱中前进。今天强调这个问题,是希望大家重视,一同起来参加这个清理,向科学道路迈进。

“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

记者:那这个矛盾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应该讲这问题是100年前开始的。“新闻学”概念是从日本人松本君平的《新闻学》来的。这本书在日本是1899年出版,介绍到中国是1903年;《实用新闻学》是1913年翻译过来的。外国人叫“Journalism”,是我们把它翻成“新闻学”的。1918年北大有了“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民国8年)徐宝璜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新闻学》。可见,中国人使用这一概念,是从民国初开始的。

我们要知道“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它是在研究新闻之学吗?不是,是报学。这一点徐宝璜自己都说了,“新闻学”实际是“新闻纸学”,也就是报学,但徐宝璜没有感到有矛盾,他承认两者有区别,但又视为同义语。这确实是个问题,为什么呢?本来两个有很大差异,却认为是一回事。

其实当时有人对此提出意见,第一个人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他1921年访问上海时,有人问“SchoolofJournalism”翻成“新闻学校”对否,他不以为然说:“新闻二字不能包涵报纸全部事业”,(《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编)否认了将“新闻”等同于“报学”。

1948年,袁昶超在《报学杂志》上发表《初期的报学教育》一文,提出“新闻学”一词不能包括报学的范围,因此主张以“报学”为Journalism的正确译名。主张把新闻系改成报学系,当时有人支持,结果还是无人执行,混乱如初。

我的思考历程

记者:您是怎么发现这个矛盾的呢?

宁树藩:我感到这个矛盾时,是在1994年给黄旦的《新闻传播学》写序时认识的。首先感到“新闻学”名实不符,从科学观念看,学科的名称应该与研究对象一致。像研究经济的称经济学、研究政治的称政治学,这些都是以学科对象命名的。以此类推,新闻学是应以新闻为研究对象的,但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报学,新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产生了名实不符的矛盾。

但是,“新闻学”这个称呼已有100多年了,约定俗成了,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还得承认它的存在,但只能看作一种符号。为了避免研究中的混乱,还得给不同含义的“新闻学”取个称呼,即真正研究“新闻”之学的可称为“本义新闻学”,研究“报业”的可称为“广义新闻学”。

记者:您当时提出这个区分时有什么反应呢?

宁树藩:当时马上就有人问这样分的意思是啥,我不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一个学科如果可以承认、容忍错误概念,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在哪里呢?因为一个学科只有在概念准确时才能发展,这是个前提,一个学科对自己的概念无所谓、允许你的学科概念模糊,能是真科学吗?在当时我是从逻辑上进行判断的,依照这个判断,我开始系统地思考这个问题。

记者:您能详尽地谈谈这个思考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吗?

宁树藩:1994年提出时,只是从逻辑上认为一个学科应该概念准确,对当时混乱的情况还没有多想。后来看了好多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影响广泛、涉及面很广,一时尚难以认清,目前所知,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以“报”为题名的研究在20世纪风行一时,如《论新报体裁》、《报馆之益》、《说报》、《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20世纪后,研究报业的书称之为“新闻学”。在《报学》被称为《新闻学》后,由其演化而来了《新闻学》(徐宝璜)、《新闻学总论》、《新闻学概要》……等等。

其次,“新闻学”这个学科概念纷纷向“报学”有关概念伸展,形成同一概念两种称谓,像报界新闻界、报章体新闻体、报业新闻业、报学系新闻系、报人新闻工作者。起初它们还同时并存,慢慢地“新闻”压倒了报,“报学”这个词慢慢都不大用了;解放后已很难看到“报学”这个词。

“新闻学”概念大量地向边缘学科发展,1988年统计有30多门这样的课程,像“新闻社会学”、“新闻美学”、“新闻政治学”、“新闻心理学”、“新闻文化学”等,而这些科又不是专门讲新闻的。概念不断地延伸,可见,情况多严重了。

概念混乱造成研究中的严重混乱

记者:那您能谈谈它的后果吗?

宁树藩:第一,由于“新闻学”研究对象模糊、没有统一、整体的认识,在研究时两个概念都发挥影响,使现行的新闻论著和教材结构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偏重于新闻、有的偏重于报论;结构不统一,有的开头讲“本义新闻学”,后来讲“广义新闻学”,结果是四不像,自作主张、各行其是。

第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广义新闻学,但老是用“本义新闻学”思路来提出问题,经常会说“新闻是新闻学的细胞”,实际上它是“本义新闻学”的细胞。还提出要建立“新闻学理论体系”,但因为广义新闻学所涵盖的评论、以及报业管理、企业体制之间,是多元松散的、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能构成理论体系,只能是知识体系。

第三,“新闻学”实际对“新闻”并不重视,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依附于报纸上的新闻作品,将新闻与新闻作品的概念混淆,对新闻本质是什么没有认真思考;陆定一就是受到这个影响,“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实际上说的是作品。所以我把它改了一下,称之为是新近事实的信息。陆定一这篇文章很好,讲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都是精辟的论断。

第四,在“新闻学”这个符号里,人们对“报学”的概念不强烈,没有人化时间研究报业是什么、其结构是什么?

第五,是学风上的影响,即对模糊概念的宽容性,对科学不科学无所谓,有人还为这种模糊观念辩护,把社论、评论也作为新闻作品。

第六,滋长了脱离实际的倾向。研究过程中没有搞清新闻本体,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把新闻学概念和实际工作对照,问题马上就出来。

还有翻译问题,英文词没错,我们把它翻译错了,把不是新闻学的翻成新闻学,影响自己不说,还说美国也叫新闻学院,就像前面说到的威廉博士,他是不认可这种翻法的,而我们将错就错,并以此为由,坚持错误。

记者:照此看,名实不符的现象已非常严重;为什么说到现在大爆发了呢?

宁树藩:名实不符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民国后比民国前严重,解放后比解放前严重。解放前有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厦门大学报学系、民国大学报学系,有汪英宾的“报学科”等,还有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解放后“报学”一词基本消失了,辞典上都找不到,比如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没有“报学”,1988年我参加编写的《新闻学词典》上没有“报学”;《新闻学大辞典》上的“报学”仅仅专门介绍“报学杂志”;陆谷孙先生编的、权威的《英汉大词典》中对Journalism的解释是“新闻学”……。

造成名实不符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对“作为媒体的报纸与新闻的关系问题、谁制约谁、是新闻制约媒介、还是反之?”的问题认识不清。认为是新闻的发展带动了媒介的发展,这一点上传播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事实上,媒介是新闻的载体,制约着新闻的发展,而不是相反。由此看来,随着媒介的发展,新闻的地位和比重越来越少,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新闻在媒介的地位小了。而一些学者们反而认为新闻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大,连电视学也是新闻学,这种名实不符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记者:难道这种现象就一直没有人意识到吗?

宁树藩:有。是有人感觉到的,第一个是1993年出版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作者是闾小波,搞历史研究的。你看他用的是“传播媒介”这个词。第二个是1998年出版的《重庆市志・报业志》中有这样一段话:“四川省新闻志在1995年改为四川省报业志。”看来其他学科和搞实际工作的人都已经明白了。

记者:您看这个清理应该怎样进行呢?

宁树藩:这种对“新闻学”概念大清理的新潮,约始于20世纪末,广泛发展于21世纪初,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例如,上述以“新闻”概念混同“报”概念的错乱倾向纷纷在纠正。“传媒”概念(如传媒体制、传媒事业、媒介结构、传媒人士……等)逐渐起而取代传统的“新闻”有关概念。新设的以“新闻”、“新闻学”作为教育机构总名的基本没有了。原来一些命名“新闻学”的院系,有的也在改名。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有的博士生把清理“新闻学”概念混乱作为博士论文的重点论题了,形势喜人。但也要看到,“新闻学”概念进入误区,已有百年之久,形成了思维定式,清理也实属不易。目前乱局依然顽强地渗入很多方面。尚希望业内人士,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以科学观念(包括逻辑思维),耐心细致的态度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奋力拼搏,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作者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