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4:17

网络教研方案篇1

关键词:Java,行业工具,网络应用,案例教学

 

1.Java是一种行业、职业、专业标记

几乎所有的电类专业和与it行业有关的专业都会选择Java作为在校学生和职业应聘人员的基本要求,这与Java程序的特点有关,在Java程序的诸多特点中,简单、面向对象、安全、与平台无关4项是尤为重要的特点。

l简单

Java最初是为对家用电器进行集成控制而设计的一种语言,因此它简单明了。Java语言的简单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Java的风格类似于C++,因而C++程序员改学Java语言,会感到很熟悉。从某种意义上讲,Java语言是C及C++语言的一个变种,因此,C++程序员可以很快地掌握Java编程技术。

2、Java摒弃了C++中容易引发程序错误的一些特性,如指针、结构、枚举以及内存管理等。

3、Java提供了丰富的类库,可以帮助我们很方便的开发Java程序。

l面向对象的

面向对象可以说是Java最重要的特性,所以它支持继承、重载、多态等面向对象的特性。Java语言的设计是完全面向对象的,它不支持类似C语言那样的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技术。

l安全

Java的安全性可从两个方面得到保证。一方面,在Java语言里,删除了指针和释放内存等C++功能网络应用,避免了非法内存操作。另一方面,通过Java的安全体系架构来确保Java代码的安全性。当我们从网上下载Java代码在本地执行时,Java的安全架构能确保恶意的代码不能随意访问我们本地计算机的资源,例如:删除文件,访问本地网络资源等操作都是被禁止的。

l与平台无关

Java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其源代码被编译成一种结构中立的中间文件格式。只要有Java运行系统的机器都能执行这种中间代码。Java源程序被编译成一种与机器无关的字节码格式,在Java虚拟机上运行。

正是由于Java的特点形成了从移动通信行业到与网络有关的各行业如网管、网络游戏、网络银行等诸多职业把Java作为从业人员的必要条件。在物联网的基础信息植入中Java更是成为不可替代的信息语言。由此可见,研究Java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最有效率获得Java在职业(行业)岗位上的基本要求是必要的。

2.Java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在过去6年中,笔者几乎同时在研究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业余教育(夜大电器自动化专业)、高等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3种不同学生层次)进行Java程序设计教学,对于3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到实施实际贯穿了一条由精到简,由深到浅的演变,也就到是说本科学生课时少一点,要求高一点,(例如教学时数32,含上机、实验4学时)夜大学生(业余教学)教学时数多一点,考试要求低一点(例如教学时数51,含上机、实验8学时),高职学生教学时数再多一点,考试要求比夜大学生再低一点(例如教学时数56,含上机、实验28学时)3种不同层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深入程度不同,例如本科学生要求掌握类的继承和多线程的编程,夜大学生多线程编程不讲了,对高职学生的授课会把许多时间用在语法、语义、变量等常识性问题的讲解上。从教学大纲看,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不尽相同,但不同层次教学对象本质上是采用了同一教育体系。在教学内容中都从Java的语义、变量、表达式、程序结构讲到类、对象。教学评价标准是一张考卷作为评价依据。笔者曾阅读过不少兄弟院校的Java考卷,基本上都有这样一些内容组成:变量的合法性判断,表达式(含逻辑)的值、读程序写结果、程序填空、编程(一般只有一题)。卷面的难易程度作为被考核学生的不同学历层次的区别网络应用,也就是说本科生、夜大学生、高职学生Java考试方法和内容也是一样的,只是难易程度的不同。

从Java教学现状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当前的Java课堂教育的内容是程序设计“语言”(语种)的分析,Java课堂教育的考核目标是一纸考卷,并不把Java作为一种具有行业、职业、专业标记的工具。教学大纲的制定缺少了把Java作为专业工具在应用中发挥作用这一评价环节。

3.改革Java考核和评分标准

有鉴于对Java作为一种行业、职业、专业标记的工具的认识,2010年的2个学期笔者试行在夜大和高职的Java考试中实行可以由“Java作品(Java综合作业)”取代卷面考试方案。学生可以选择递交Java作品+作品报告+答辩的方案作为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考试成绩,Java作品的要求是:所提供的Java代码经安装或执行可以实现某一应用功能,例如p2p文件传送、白板功能等。作品报告描述Java作品的功能和安装要求,答辩的目的是鉴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考试方式的改革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关注,把Java学习的目标与一自己选定的应用或教师提出的应用联系在一起,改变了教师课本宣讲,学生被动学习,应付考试的局面。现在学生在期中就已经选定了一项由Java产生的应用作为考试的作品,教师也会把各种Java应用实例提供学生参考。

这其实也是一种让学生决定考试内容的方式,这一考试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楚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会根据Java作品的各知识点在书本、网络、教室讨论中学习,准备答辩。

Java作品+作品报告+答辩的考试方案得到了夜大2009级电器自动化专业学生15%的响应,从递交的作品、作品报告和逐个答辩的情况看都超出预期要求,例如,有一学生设计的聊天工具在作品报告中关于功能叙述:

此聊天室采用javaapplet技术,基于c/s结构,通过socket连接的的聊天室工具。最多允许10个客户端同时在线聊天。最多每次输入30个字符,分为与所有人聊天和单密功能,实现在线好友间交流成为可能!

另外一学生的作品功能叙述:

Filetrans是一个提供2台机器p2p多线程传输,并且支持断点续传的文件传输工具。他使用简便,只要知道对方接受机器的ip地址,并且发送与接收方同时将工具打开的状态下就能进行文件的传输。

使用方法:2台机器打开软件,发送方点击发送文件,设置接受方的ip地址、端口号、所要传送文件再本机的地址、以及留言网络应用,点击确定后,接受方的客户端会受到接受请求,点击接受后就能进行文件的传输。

传输端口号、传输的线程数可以在设置中进行设置。

作品报告中的功能叙述、模块流程都十分规范,答辩时对Java的类、方法的应用都达到或超出教材的要求,夜大学生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表现了专业素质还应该成为教师的学习方向。

4.有待研究的方面

Java作品+作品报告+答辩的考试方案仅仅是作为Java教学研究中的一项内容,有成功和可以总结的方面,但教学大纲如何体现这一改革还有许多基础功课需要研究。

Java作品+作品报告+答辩的考试方案与考卷考试比较存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的区别如何使答辩时的教师“主观评价”体现公平?

现在都是大班教学,如果全部学生都通过讲评、答辩评定成绩,任课教师是否能胜任?

高职学生鉴于原有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作品的选材、作品报告的形成是否应该专门予以辅导,高职学生是顶岗型人才,是否高职的课程体系应该从顶岗型出发研究新的适合高职的Java课程和课程评价方法,例如在高职教学中把“职业资格和等级证书”的获得作为教学目标。

总之,Java是一种工具,一种有行业、专业特征的工具,Java教学应该体现应用。Java教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网络教研方案篇2

关键词:网络教学课堂教学个别化教学

一、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学生是课堂被动的听众,很少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机会。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际交流空间的不断拓展,客观上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显现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目标、学习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率上存在的种种不足。2004年1月,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并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CollegeenglishCurriculumRequirements);并根据当今校园计算机网络基本普及的实际,于2005年提出关于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构建了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体系。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通过网络学习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这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学可分为课堂教学和计算机网上自主学习两种相互补充的方式,它分为由教师现场指导的实时同步学习,即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在教学计划指导下的非实时学习,即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的各种自主学习。这种新教学模式实际上体现了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将相关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的模式构建思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倡个性化,探究式和协作式学习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其改革原则是:加强基础,突出实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强调英语学习中的个性化和自主性原则。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利用网络英语教学在国际上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搞课堂搬家,将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形式)搬到电脑上。这为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益处,首先它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带到了课堂,使英语课堂教学丰富化。第二代则努力发挥电脑多功能特点,利用摄像机创造丰富多彩的情景,延伸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英语的听说教学。第三代是智能化阶段。现在所进行的多媒体软件智能化程度高,极大便利了英语网络教学的过程。由于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教学软件开发还不够成熟,学习系统中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系统亟待改进。例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实施监控、网络测试成绩结果的反馈、学生学习单元的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系统中教师的管理平台缺乏对学生同步学习材料的监控,不能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改进。近年来,网络化大学英语学习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在欧洲,许多国家的教学大纲中将自主学习作为一个目标来设立(aoki,2000:142)。中国有些外语研究者将网络学习看作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方式(曹荣萍,2003),同时在教学上网络学习是解决中国英语教师缺乏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个性化学习的一大举措(汪小玲,2002)。LeslieDickinson认为学习者独立地、积极地进行网络学习会增强其学习的动机,结果会增加学习效率(Dickinson,1995)。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推广新教材和自主学习平台为主要内容,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改进考试和评价体系,逐步形成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改进的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

1.教学目标:注重听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式学习;

3.课程设置:多层次课程和多系列课程相结合;

4.教学方法: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

5.测试体系:多元化的测试体系。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教学思路不够清晰、师生比例失调、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网络课件的质量尚待提高等。

四、研究的操作措施

南京大学王海啸教授做了题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的报告。王教授从转变后的新型教学模式出发,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多媒体辅助下的现行教学方法。操作措施如下:

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要从以往的教师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教材技术手段和资源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以往英语教学多偏重语言技能,但忽视应用。语言技能是多方位、多感官的,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产生需求,通过对需求的不断反思才能提高综合能力。所以新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应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重视语言现象到重视语言环境中学习,要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调动其内在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为多媒体辅助下的教与学。教师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同时,要通过如网上论坛、课题研究、同学评价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时间、寻找相关资料等),培养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面授课堂设计也随之发生变化,实行自主学习与面授指导相结合。建立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面授指导只是对自主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演练。评估体系采取新措施包括对学生学习进度和时间的监控;口语测试实行网上约考,授课教师不参与口语测试以图公平合理划分。这样做使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学生的最终成绩由此给定。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更加个性化、人性化、情景化、趣味化。教师角色完成了从课堂主导者到交际环境营造者的转变。

结语

大学英语教师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传统的教授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本研究进行了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两种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公外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教改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吴一安.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6).

[2]段平.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大班授课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1,(06).

[3]王建新,王笑施,马隽,贾海梅,徐靖,李小莉,时宏伟,卢志鸿.英语大班精读多媒体教学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05).

[4]蔡基刚.大学英语精读课多媒体教学可行性研究[J].外语界,2000,(02).

[5]黄若妤.对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探索[J].外语界,2000,(01).

[6]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04).

[7]李萍.论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5).

[8]蔡基刚.大学英语精读课新模式探索[J].外语界,2001,(05).

[9]张庆宗,吴喜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02).

[10]文华,陈丽,胡均惠.自主学习――指导式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02).

[11]邓志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05).

[12]李乃刚.新教改新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05,(03).

[13]陈淑英,范洁.发挥团队优势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网络教研方案篇3

二十一世纪,全球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迅速与国际接轨,全面进入网络时代,博客、微博、QQ等迅速普及,学校教育教学也自然无法脱离网络。

德育案例是高职院校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学校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等全员育人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价值性、可行性的真实事例,是教师总结撰写并通过网络来实现传播应用的一种策略支点。重点是个案资料的积累、研究,并通过实践、传播、分享、应用这些案例,使高职校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网络时代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面前,更好更快地应对,游刃有余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建立起网络德育案例信息库和交流平台,对教师转变传统德育的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借助多媒体网络研究新时期的德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复杂化

现今的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了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领域,结交了许多不相识的朋友,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不如高中、大学紧张,业余时间可以游离于学校和家长的监控之外,学生们喜欢泡网吧,上网聊天、看新闻、发微博、在BBS上涂鸦、贴图、上传视频、玩网络游戏等,有的甚至上课时还在用手机上网。学生们大面积“触网”,使得他们接触新信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传统的德育方式的效果提出了挑战。当我们还停留在对个案的“孤岛式”研究的时候,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走在了教师的前面,在运用网络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普通大学、中学相比,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网络,负面的情感、事例的传播在一个学校与另一个学校之间,比正面的还要快。因此,对于德育工作案例的传播与应用,我们如果还停留在开会交流学习或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为载体的阶段,显然是很不适应的,也是很不利于德育工作开展的。德育工作在校内主要会受到时间的局限,在校际与地区之间,更将面临时间与物质双重成本的制约,恐怕更加无法适应新网络时代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特征也正在年轻化,将以80后、90后为主。对于网络他们可能并不陌生,但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成长起来的这些教师,在成熟的速度上却较60后、70后的老师更为缓慢。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也日趋具体化、多样化、复杂化。有许多年轻教师主要是专业教师,对学生既要传授专业技能,又要提升学生修养,并用自己的师德去影响学生,往往有些不知所措。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想方设法把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尽快地保留与传播给新教师;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80后、90后的新教师将会遇到许多依靠过去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对的问题,这些问题随时产生,因地因人而异。解决这些问题,仅靠专家和教研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当事学校、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出现的新问题以案例的形式收集起来,进行实践研究,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所以,要使青年教师能够承上启下,快速成长,其关键在于利用网络,建立以校为本的德育工作案例制度,把学到的理论与对德育工作案例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反思,来同化并形成新的德育理念,从而推动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教师传统培训的理论化、简单化

传统的教师在职教育,目前都以理论、经验的课程培训为主,指望教师们通过理论培训马上“听了能懂,懂了会用”,这是不太现实的。传播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总是习惯于回避同自己原有认知要素相对立的不协调信息,反而积极接触与之协调的信息。年轻教师对不协调信息易于排异、歪曲,难以重构。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大多要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需要边做边学,才能学会。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很难把听来的知识和技能马上运用到日常管理上,反而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所以年轻教师在德育工作上的成熟,更是依赖于老教师的传帮带和自身经验的积累,这与飞速发展的新网络时代已经不相适应。目前各类教师培训往往为了培训而培训,简单化地搞几次讲座不能真正有实效。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网络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建立以校为本的德育工作案例制度,并利用好网络开展校与校、地区之间的分享交流,达到传播与应用的效果,80后、90后的青年教师在这方面比老教师更有优势。德育工作案例的应用与传播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德育案例积累,教师把实际工作与教育研究相结合,重点围绕德育个案进行分析,撰写案例报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寻找同类个案,通过对同类个案的比较研究,从中可以发现新问题,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利用网络逐步积累大量案例,再进行研究的话一定可以总结出诸多的教育策略,这就为教育行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二、网络时代德育案例的传播应用研究策略

为了使德育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德育真正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学校要建立开发德育案例研究的机制,并加以传播、应用。在行动中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推广优秀案例成果,制定德育工作案例共享机制,使之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中介;让青年教师在案例中学习和总结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再将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通过案例变为德育工作行为;通过问题的解决将成功的经验运用于德育工作之中,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典型的德育工作案例资料的积累

通过对德育工作案例资料学习与应用,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首先要在学校建立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为德育案例的应用研究搭建好交流平台。全体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中撰写德育工作案例,能够将典型事实用记叙文的形式写出来,并上传到网上,经过部门负责人的审核,才能公开。其原则是案例的撰写必须具有真实性,即所写案例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有据可查的,而非道听途说的。但是要隐去所有当事人的姓名和班级等有关信息,重要的是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即选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影响的案例。建立了德育职教网络平台,旨在加强各校德育交流,高职院校德育网络平台为彰显各校风采,可以分级设置:一级版块以学校名称建立,二级版块以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案例、德育活动案例、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社团活动、学习资料为分类。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为本校版块管理员,负责审核本校成员注册信息的正确性和发贴的合法性。当各校不断有德育案例上传,网络的资源就会越来越丰富,加入的人员也会越来越多,德育研究交流就会蔚然成风,德育工作的创新成果也会不断出现。

(二)形成德育工作案例的传播交流机制

做到送出去时有接收的,引进来时有供应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特别需要迅速及时地掌握最新的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德育的新的内容。如果利用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就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边学习边运用。网络可以使学校德育内容得到扩展,网络信息会极大地丰富德育资源,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有了凭借。网络提供了与有关学校、有关地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发展的可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案例的积累,有赖于各校结合自己的德育工作案例,及时回顾反思,积累自己和他人的案例;形成研究学习氛围,学习别人,探讨实践,总结反思,共同提高。这会产生以下作用:

更新德育观念。高职院校通过德育案例的传播共享,德育工作者会积极深入地研究德育在网络时代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会改变老的思维方式,也会同理学生喜爱网络的心理,不再一谈到网络就只看到学生接触它的负面的影响。教师会采取变堵为疏、积极参与、正确引导的做法,将德育渗透到媒体教育和信息教育之中。教师也会利用网络开展自身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如利用家校路路通平台跟学生的家长积极沟通,教师建立QQ群与学生交流。有一位教师就利用QQ群解决了一个学生离家出走的问题。学生由于父母闹离婚而离家出走,手机不愿意接听,但教师发现她建立的QQ群中该学生在线,于是耐心地跟她聊,学生也把她的烦恼在QQ中倾诉出来。最后在教师的开导下,学生终于回家了。目前学校的专题学生工作都开通了微博,交流更加直接,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会意识到利用网络德育案例的交流可以找到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网络是这个时代的人们人际互动的新空间,在互动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网络道德规范。但部分学生网络道德感弱化倾向明显,网络道德失范,通过德育案例的交流,可以着重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网德教育”,形成青年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要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自律的习惯。学校在传授网络技术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从而改善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状况。

在新的形势下,培养一支业务精通又懂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显得尤为紧迫。网络时代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学会运用网络,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去,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高职院校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这支队伍应当具有深厚的德育理论水平,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责任感;具有深入了解网络的特征,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即会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培养其解疑释惑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也会利用网络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学生的才艺可以在网上展示、学生取得的成绩可以通过网络公示,学生之间的矛盾可以利用网络来化解。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平台开展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为教师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德育案例的交流,让学生在网上自由地谈天地、论古今。这样网络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参与性和探索的精神。

(三)通过德育案例应用进行自我反思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程。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反思,在反思已有德育工作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中完成理念的更新,这一过程需要经验与理念的共同引领。所以当自己的德育案例受到别人的关注时也要多关注与自己相似的德育案例,看别人处理的办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进行完善,并修改自己的德育案例。

在反思理性的德育工作与现实的差距中完成向行为转移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同伴互助。教育工作者不能是孤立的,在原来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中进行创新,特别是与同伴的探讨,在德育案例的交流平台把自己应用的心得告诉别人,并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这样可能会有更加创新的方法。遇到困惑借助德育案例交流网络还可以向同伴讨教,这样的策略可能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更加有帮助。

在反思德育工作行为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中完成规律的揭示。这一过程是需要专家引领下的行为反省。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教师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案例的应用研究,要以“案例”为载体,采取“德育工作实践—案例形成—案例积累—传播分享—案例应用—总结理念—前瞻性探讨”的校本教研途径。主要采用理论研究、行动研究、案例开发与传播共享研究等方法。在研究中,坚持实践性原则,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根据不同的问题,还可以确定不同的研究课题;各研究课题小组及个人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发展。在具体实施时面向全校,或一个地区同类几所学校构成一个整体全面的运作体系。

网络教研方案篇4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网络平台

案例教学法首先创造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教学中,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案例教学是在教师带领下,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目标,通过讨论和师生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和研究性,能很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也开始采用网络技术,使案例的采集更丰富,互动更及时,讨论更广泛。克服了传统了案例教学存在着共享度差、编辑整理困难、建设和使用效率低、修改完善工作量大等困难。

一、工商管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必要性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广泛,1908年哈佛创立了工商管理研究院,确立了以问题驱动和经验为本的“问题方法”教学观念,1920年哈佛商学院开始有专职教授从事收集和整理案例的工作,并成立案例教学开发中心。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工商管理活动,该项活动具有多因性、实践性、权变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基本特性,教学中就需要培养学生如何处理具有这些特征的各种工商企业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具有多因素环境、多角度分析和多方案结果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商管理问题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案例方法特别适合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

2.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问题分析

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例教学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很多案例教学组织形式都是老师提供教学案例,学生参与分析,老师指导的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案例教学只能是在课堂上,只能是有老师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这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其二,案例内容单一老旧,缺乏新意。案例时效性、针对性、代表性差已经不适应教学的要求,缺乏对当前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等新产业的案例。其三,教师教学压力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应处于案例采集者、案例分析者和讨论协调者的位置,这要求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因而,老师工作量和压力都十分巨大。其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案例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性明显缺乏,常常出现冷场现象,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案例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的意义

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高校中的普及,案例教学法也开始采用网络平台进行实践,这种网络平台可以克服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形式单一,教师工作量大,学生自主性不高的缺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网络平台搭建还有以下各方面的意义:其一,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案例材料。网络平台可以通过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和仿真软件等多种媒体,最大限度地真实展示案例材料。其二,可以实现案例资源共享。可以建立网络案例库,案例实现网上免费共享。其三,可以实现教与学的时空自由。案例教学可以课堂进行,也可以课下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四,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网络平台的实现

1.网络平台功能分析

由于案例教学网络平台涉及到使用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平台管理者,因而,网络平台的功能也就是这三个主体的功能要求:其一,教师的功能要求:教师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在线案例上传和编辑功能,充分的互动模块,在线测试、课程管理和班级管理功能。其二,学生的功能要求:学生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电子笔记、参加主题讨论、完成作业提交、案例检索和学习测评等功能。其三,平台管理者功能要求:系统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系统栏目管理功能,分级管理和权限设置功能,信息公告功能,查询统计功能,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功能等。

2.网络平台的技术实现

案例教学网络平台的搭建需要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实力从而采用不同的实现途径。其一,自主开发实现。如果学校信息技术能力强,可以采用自主开发实现。该途径可以充分调查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建设符合要求的网络平台,也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自主开发网络平台可以采用b/s网络结构模式,也可以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即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和浏览器三部分,三层体系结构顺应了网络发展的趋势。其二,委托开发实现。当学校信息开发技术能力欠缺,可以采用委托开发,可以借助他人的技术优势为自己进行定制化网络平台开发。其三,购买软件实现。当前完善的商品化案例教学网络平台还没有,但是虚拟教室已经十分成熟,该虚拟教室可以充分进行案例展示和教学互动,但是很多不具备案例和互联网互动功能。

三、网络平台案例采集分析

案例教学中案例采集是基础,因而网络平台案例采集十分必要,同时网络技术也为案例采集提供方便。

从案例采集主体看,案例收集可以是教师进行收集,也可以由学生收集案例素材,甚至可以是企业提供其实际经营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从案例采集方法看,其一,通过跟踪企业变化,收集以某企业或者行业为主题的案例材料。其二,教师服务地方经济,提供案例材料。其三,通过互联网跟踪当前工商企业热点事件形成案例。

从案例的真实性看,其一,收集企业真实材料,形成案例。其二,通过模拟经营游戏,形成虚拟案例。其三,通过仿真软件,管理沙盘形成模拟案例。

四、网络平台教学模式分析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改变以教师驱动型教学模式为案例驱动型“课堂—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主提供教学材料,可以网络互动,可以在线测评,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可随时随地上传自己的案例,可以通过bbs论坛、聊天室、e-mail等方式及时与他人进行讨论沟通,从而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

其三,教师角色从“教师”转变为“教练”。教师将从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案例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除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还应该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五、案例教学网络平台学习模式分析

当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将进行转变,学生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模式。

1.运用网络平台实施自主性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获得知识的主体。

2.运用网络平台实施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的案例库中,学生可以通过检索功能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和相关案例,进行比较研究。

3.运用网络平台实施合作式学习。通过平台学生可以提供案例进行同学互助讨论,通过bbs和聊天室进行合作式学习。

总结

案例教学的革新不应简单以网络教学的开设为标志,对案例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程度才是衡量教学进步的标尺。应该通过案例教学网络平台的应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交流中思考问题,在交流中分享学习的愉快。但是网络教学不能只注重技术而忽略案例的主体地位,要在网络平台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用网络平台和传统平台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王伟.专题讨论在网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3)

【2】黄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0(4)

【3】刘进志.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网络教研方案篇5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研模式;中学英语

网络环境的自主开放促进我们教师学会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合作与资源共享,而我们的教研模式也应该与这个时代的背景相契合,网络教研是信息社会教育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改变了传统的教研工具使用的局限性,促进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同时创设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加快了传统教研模式与流程的变化与发展。与传统教研模式相比,网络教研模式在中学英语学科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校本教研,实现有效交流

校本教研通常是指,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的开展,不仅可以反映出本校教师在教学过程和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还可以激发教研组成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网络教研的主力是学校的一线教师,网络教研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网络教研只有关注校本教研,才能调动基础学校教师的参与度,才能赋予网络教研生命力。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有效交流:(1)把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通过QQ群、博客或论坛在网上,与同行、骨干教师或专家探讨,寻求解决办法。(2)筛选出适合的解决方案,运用到实际英语教学中尝试去解决问题,将实践结果、教师的反思公布在平台上,若方案是有效的,则标记为实效方案;若方案还需调整,则继续与同行进行交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集群体智慧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倦怠感和突破教学瓶颈,使每个英语教师在网络教研中都有成长的空间,都有前进的动力。

二、安装博客系统,开展“三反思两实践”

如今很多学校为了将教学活动研究与线上系统有机融合,都开展了博客,为教师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提供了平台,以我校在英语学科方面开展的“三反思两实践”(很多学校也称之为“一课三议”)为例,学期伊始,教学管理处就将每周的工作重点在平台上,教师要在公开课之前将本课教案设计上传于教研组博客,组内教师及时回复并提出建议,上课教师根据同行建议进行修改并进行第一次反思。在公开教学活动之后,听课教师进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上课教师在同行的帮助下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第二次反思,并将修改后的教案重新上传教研组博客。最后,由组内另一位教师根据二次修改后的教案上课,组内成员进行第三次评议和修改,该上课教师将本次上课的最终确定的教案,反思和心得上传于博客供成员共享。这样做,能调动教研组内成员开展网络教研的积极性,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并将最好、最优秀的英语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

三、联动国市区校,整合教研资源

网络教研方案篇6

关键词:网络教研;有效性;发展

很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有些学校的校园网还十分丰富,这不仅为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学习、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平台,还为教师有效的与专家对话提供了条件,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师群体的共同需要。有效开展网络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作为民族、社会发展的大计,自然也要引入网络。本文对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进行探析,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校园网络教研的定义

为了更好的发挥网络教育在现代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教师首先应该对校园网络教研的定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谓校园网络教研就是以现代信息手段为依托,对网上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更好的进行资源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网络教研的优点分析

网络教研有很多优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资源丰富,便于教师借鉴

现代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本人认为教师只有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网站教师可以找到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一般是教师的教案与教学经验分享,能够使其他教师汲取有效的教学经验,进而更好的指导课堂教学活动。同时教师本人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他人共享,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也为他人提供提升的机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进入良性循环。

(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科教学前沿

能够实现最新信息的传播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有效的掌握学科的已有知识,为了跟上现代教学的步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有效掌握与该学科相关的教学方法与前沿知识。教研网为教师及时有效的获取最新信息提供了条件。例如教师打开教研网,通过阅读一些国际、国内论文,能够及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而使教师能够跟上现代教学的步伐。又例如:该学科出现了哪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方法,教师们也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共享,为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平台。

(三)打破地域的局限性

教研网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能够将各地的教师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们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交流的内容也具有广泛性,例如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交流,也可以就最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有效使用进行交流。总之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地域的限制,通过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有效构建学科教研网络的途径

为了更好的发挥网络教研的的作用,有效构建学科教研网络就显得十分重要,结合实际的构建经验,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构建学科教研网络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直接影响到学科教研网络的构建。不管是政府还是校领导,都应该对学科教研网络的构建基于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学科教研网络的构建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二)提高教研的计划性

网络教研活动虽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视野的开阔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网络教研活动并不是随意开展的,应该具有一定的计划性,这样各项活动才能更加有序地开展。例如:可以制定学期计划,网络管理人员根据计划的内容,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不同的网络教研活动,使整个教研活动高效、有序的开展。

(三)科学划分教研小组

在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划分教研小组,对提高网络教研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由于各年级在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可以以年级为标准划分小组,可以分为低年级小组、中年级小组、高年级小组。每个年级的小组都应该有一个负责教师,教师根据制定好的计划,将教研专题有序的呈现出来,使网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

(四)以各小组的具体情况收集论文、教案等信息

网络教研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共享,使教师都有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能否打造这一目的,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信息的收集。21世纪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不同的途径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不同的教研小组在呈现网络教研信息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原创论文、教案等信息的收集。不同年级小组的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最新原创论文研究的年级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只有做出有效的划分,不仅能够使教师更好地获取有效信心,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本阶段教学的前沿,切实达到网路教研的目的。

小组在收集最新的教案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不同年级的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小组只有将与本阶段教学更加切合的教案呈现出来,才能使教师更好的去借鉴他人教案的可取之处。通过网路要呈现给教师的内容很多,只有与各小组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提高信息上传的规律性

网络教研方案篇7

1.1校企共建实训教材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人才。通过和企业合作可以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针对企业网络对人才的应用需求,依照企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与企业共建实训教材。要参照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项目实训的教学内容,实现企业和学院共同编写实训教材的方案[3]107-108。我们编写的校本实训教材适合学生的水平和需求,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让他们从实践中提高了网络技术实际应用能力。

1.2搭建实训虚拟平台

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原理较多并且设置复杂,如果单纯地使用裸机和真实设备来配置,不仅不能满足需求,而且设备昂贵,易于损坏。项目实训实验结合企业网络工程项目,按照企业网络实施流程来完成案例[4]25-27。实训中采用windows Server、Linux和GnS3软件和aSa防火墙等模拟路由器和防火墙,让虚拟机和真实机桥接。该仿真平台使教师教学方式灵活,学生不但易于理解和实现,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虚拟机软件Vmware练习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和维护,避免因学生的误操作对系统造成损坏使实训终止。它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在计算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完成修改和设置而不影响真机的正常运作。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实现真实的网络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软件中体会到路由器、交换机在企业网络环境中的具体应用和配置,为以后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1.3企业案例实训

案例实训是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验中。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windows Server、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维护和管理,学会桥架、管线、机柜和六大子系统的综合布线,熟悉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ap等的配置管理。企业案例的选取来源于企业,学生根据实训的目标,采取小组讨论选取组长、资料查阅记录、流程实施和报告撰写等形式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在施工现场有选择地指导,由小组长答辩,教师根据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评定实训成绩。企业案例实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在项目实训中,从网络环境构建、操作系统设置、网络设备安装、网络设备安全配置到安全测试验证,一整套的项目实训下来,学生获取工作中有用的知识,教学中做到知识训练与实际工程项目职业能力衔接,为职业院校提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网络设备的安全技术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内容,让实践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1.4企业顶岗实训

1学生顶岗实训

首先完成章节项目的实训,章节项目的实训是小案例实训,结合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来实施。其首先使用模拟软件来模拟,然后用虚拟机安装相应的软件来实施网络操作系统设置、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安全案例。对于windows Server的高级设置和维护、Linux的安全管理、aCL配置、nat和防火墙等技术,讲解时要精讲,项目案例实训时要精练。其次完成综合项目的实训。综合实训是在本课程全部完成后进行,根据企业网络实际需求搭建安全和便于管理的网络。模拟企业网络环境,组建企业网络,进行网络操作系统搭建、网络环境的构建和网络安全技术的技能训练。通过项目综合实训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企业办公环境、需要的信息点数量以及网络拓扑图进行综合布线,安装和设置操作系统,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安全设备,使用管理软件监控企业网络的运行状态,并采取安全技术保证企业网络的安全,使其正常运作。最后是顶岗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切实感受真实网络环境,发现网络安全隐患,掌握网络操作技术、网络设备配置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处理网络故障的实际能力。项目实训的成绩考核方式要灵活,将企业和学校双方结合,给学生以中肯的评价,以能力为主,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师顶岗实训

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网络所需要的工作岗位和技术能力,全面跟踪学习综合布线、网络应用操作、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云计算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岗位;然后反馈到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中,更新校企共建实训教材,将企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做好与企业网络技术人员的良好沟通,丰富实训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总结

网络教研方案篇8

关键词:需求驱动;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8-6727-03

1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普及,网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迎合当前就业形势而设置的一个新专业,整体发展前景良好。从2002年起至今,全国已有270多所高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然而,受到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中东部相比,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通过对西部多所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结合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缺乏竞争力;2)学生网络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开发型人才的需求;3)学生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普遍工程实践能力欠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教育部2012年3月刚刚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正是社会的需求决定了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的发展只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样才能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而言,如何办好网络工程专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

本文根据西部地方高校实际,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拟通过对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2相关研究

近几年,对于如何构建科学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有人做了一些研究。张远等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确立培养目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编制教学计划、革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详细介绍[2]。胡山泉等人提出“平台+方向”的建设方式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3]。田生文等结合网络工程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趋势出发,探讨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4]。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丰洪才等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5]。为了更好的适应就业需求,张新有等人对网络工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就业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6]。根据地方高校实际,马莉等人结合实际,探讨了地方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实践[7]。为了更好的提升实践教学,何建新等人对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8]。张蕾等提出一种分阶段分层次的实训教学体系[9]。钟鸣等结合桌越计划,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师工作室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10]。此外,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教学改革方式也受到重视。金永涛等对网络工程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内容、效果及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11]。吴许俊将国外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网络工程教学中,并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12]。蒋吉频等对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一些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改进,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思路及展望[13]。徐明等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对重点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全面的研究[14]。最近,张棋飞等人提出了新的社会形势下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新思路,实现学科渗透、交叉和互补,促进专业融合[15]。

综上所述,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新兴专业。如何创建网络工程专业,国内外并没有统一模式和现成规范,为此,国内众多教学专家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发表大量教学论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体系等方面。《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针对西部地方高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

3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1目标

网络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展迅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准确的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方向传授给学生网络工程应用型各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方案从西部地方高校实际出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从知识体系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西部地方高校实际的,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西部高校网络工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被动局面。

3.2方案介绍

1)在需求驱动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方面,对社会需求深入细致的调研,在网络工程人才需求方面,如下四个方向: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工程与设计、网络安全与管理和网络性能测试,对于西部高校而言是比较合适的。网络应用开发方向主要包括网站开发、手机程序设计、网络通信编程等方面。主要侧重学生的编程能力训练。网络工程与设计方向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的选用、规划和设置和布线和调试等方面,主要侧重学生的网络设计与动手能力。网络安全与管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配置、设备管理、故障诊断与维护等方面,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管理能力。网络性能测试人才需求量大,但国内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极少。该方向主要侧重于学生对网络性能测试的过程及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对于以上四个方向,需要考虑各专业方向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一种“平台+方向”的模式。即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通过选修不同的专业课程来体现方向差别。

2)在需求驱动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采用竞赛加认证的课程教学模式、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目前主要的竞赛有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这些竞赛题目很多都是来源于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web编程等课程中,可以采用与竞赛相关的教材与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加此类竞赛。对于网络工程专业高水平的网络工程师培训和认证也日益深入人心。比如有思科、华三、锐捷的各级各种认证,也有国内的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和华为网络工程师认证。这些考试都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动手能力,重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拟选用相关的教材和实例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参加此类认证考试。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实施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与创新能力。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拟通过选送教师参加网络技术培训,承担学校和企业网络工程项目,以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3)在需求驱动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采用一种全方位实践平台建设方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有关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实践平台建设。网络的应用十分普遍,而高校内部的网络中心和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实践平台。每年这些部门都有一些相关的网络建设项目,加强与这些部门的合作与联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这些项目中,为学生的综合实训创造条件。对于校外资源,随着网络的普及,当地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从事网络技术的公司(企业),积极主动与这些公司(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建立面向课程群的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约建设成本。利用学校网络设备采购与网络实验室建设,加强与网络设备供应商的联系,积极与他们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以便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就业机会。

整体方案可用图1来描述。

4小结

总而言之,虽然近几年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极大的促进了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及一些重点高校,其大部分条件和要求对于西部地方高校来说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其成功模式并不适用于西部地方高校。本文结合西部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对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需求驱动的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为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套经济、可行的方案,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2012.3.

[2]张远.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3]胡山泉,高守平,于芳.应用型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9(12):88-89.

[4]田生文,邹海林,杨洪勇.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5):101-105.

[5]丰洪才,李雅琴,阮灵.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23):91-93.

[6]张新有,窦军.就业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56-160.

[7]马莉,钟勇,杨文茵.地方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实践[J].2010(12):135-138.

[8]何建新,周建存,张永红.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45-48.

[9]张蕾,孙润元,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2(1):79-82.

[10]钟鸣,陈晓龙.基于工程师工作室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5):58-61.

[11]金永涛,邹澎涛,魏艳娜,刘洁.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30-32.

[12]吴许俊.基于CDio理念的网络工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2):40-42.

[13]蒋吉频,高东发,阳爱民,谢建国.我国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现状述评[J].计算机教育,2010(12):29-31.

网络教研方案篇9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调研设计论证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它是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智能化的用户终端,三者有机的结合。如何完成数字化校园的设计工作,制定好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头戏。

1设计前的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是完成设计的基础,没有这项工作,设计方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数字化校园工程的设计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1.1领导重视程度的调研。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投资数千万,资金数额较大,接到设计任务后,要调研业主是否成立了有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数字化校园专家担任成员的领导小组,了解领导的意图、专家的意愿,还要关注资金的落实情况。

1.2业主单位规划的调研。积极与业主单位沟通,对该单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是否有规划进行详细调研,了解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是分期实施还是一次建设到位,做到少走弯路,多走捷径。

1.3校园网络建设情况调研。接到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的设计任务后,必须到业主单位,深入了解目前该单位的校园网络建设情况,例如六盘水师范学院目前的网络状况如下:1、电信接入带宽100m,教育科研网2m。2、学院目前只相当于一个大局域网或者是一个大网吧。3、硬件基础设施老化,应用系统缺乏,已建应用系统相互独立,资源不能共享,形成资源浪费。

2数字化校园设计时的关键要素

2.1把握设计原则。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设计原则:a、总体原则:高速、安全、稳定、可靠、可管可控、可运营。B、先进性原则:校园网的设计要充分应用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如:ipv6技术,使校园网在未来数年内不落后,在全省甚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C、可扩充原则:要建设成完整统一、组网灵活、易扩充的弹性网络平台,能够随着需求变化,充分留有扩充余地;D、开放原则:开放的接口,支持良好的维护、测量和管理手段,提供网络统一实时监控,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e、安全可靠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整个网络的稳定性,支持网络节点的备份和线路保护,提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F、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充分考虑整体的需求,并可以实现校园网建设分步实施,后期建设不浪费原有的投资。

2.2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电缆构成的几何形状,它能表示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与互相之间的连接,主要有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及总线/星型及网络拓扑结构。六盘水师范学院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采用的是树型拓扑结构,它是一种分层网,结构对称、联系固定、容错能力强、属于广播式网络,无需对网络改动即可扩充工作站。

2.3设备的选型。设备的选型直接关系到数字化校园的成本投资,设备有高端、中端、低端三类,统一选用高端设备例如思科等设备,性能稳定,维护成本低,但造价高,安全性不理想。统一选用低端设备例如锐捷等,造价低,但维护成本高。为此,要做到高中低端设备兼容,造价合理,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才具有可行性。

2.4设计方案中的项目设计。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包括的项目主要有基础网络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网络安全设计、一卡通系统设计、数字图书馆设计、oa办公系统设计、邮件系统设计、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校园广播系统设计、录播系统设计(含微格教学系统设计)等。六盘水师范学院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中按照10000人规模,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本科院校的评估要求来做。校园新的基础网络初步规划为核心十万兆,主干万兆,千兆到桌面。在初期采用百兆、千兆自适应,逐步淘汰百兆网,达到全千兆网到桌面。中心机房两个,在电信或其他运营商处租用服务器存放相关网络数据;楼宇之间采用24芯光纤,主干网之间采用64芯光纤连接,各连接之间至少留一组以上备份线路。图书馆楼将作为学院以后网络中心机房,其他楼房网络都从这里接出来。网络须考虑教育网和电信网络的双接入。

3设计方案论证工作

3.1业主单位专家论证。设计方案完成后,立即提交业主单位,有业主单位组织本单位专家对方案作详细论证,找出设计方案的优缺点,特别是基础网络及综合布线系统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同时,让专家与后勤部门人员座谈,就一卡通中存在的问题答疑。根据业主单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多次将设计方案不断的修改,做到尽善尽美。

3.2省内外专家论证。由业主组织省内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专家召开专家委员会议,面对面听取意见,就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论证,形成专家组意见后,由专家签字确认,作为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的佐证。为保证方案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可征求省外专家的意见,使得修改后的设计方案更具有说服力。

4结论

完成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的设计工作如果进行设计前调研、设计中善于把握关键问题、设计后能够通过专家论证完善设计方案,那么,该方案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维.实战网络工程案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教研方案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22-01

计算机是一项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科研成果,有着众多的资源优势,满足现代人们工作和生活对信息的需求。计算机具有较高价值的技术,网络技术是其当前运用程度比较广泛的一项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一定位置,以其技术优势推进社会前进的步伐。可以说,当前网络技术以多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例如远程办公、资源共享平台等形式。人们通过对计算机的使用,强化工作质量,促进社会朝着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前进。

1对网络技术的分析

1.1定义

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众多技术的一项,有着较高的科研价值,当前被运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从专业角度讲,网络技术指借助配套或是合理的通信路线将处于不同位置的具有独立运算和处理能力的计算机进行连接工作,实现数据或是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在这里,连接的计算机没有明确数量的限制,可以是一台也可以是多台计算机。通过线路的连接,让不同的计算机处于一个管理平台,通过网络通信和具体网络软件相互工作,使众多的位于不同位置的计算机实现资源的共享,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1.2应用原则

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着众多的原则,通过众多原则的约束,使网络技术更好的帮助人们实现信息处理工作,提升社会生产的实力。目前,网络技术应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性。规范性是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主要原则,也是其使用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使用网络技术的r候实现规范的使用,才能够使计算机朝着规范发展的方向前进,使网络技术实现更优质和高效的使用。也就是说,在使用网络技术的时候应该按照规范性的要求开展具体的应用,不能随意地使用该技术。只有实现规范的使用,才会使网络技术满足计算机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整体运用程度,更好地为人们提供计算机服务工作。

2)简便性。简便性是规范性之后最为重要的一项原则,它要求在使用网络技术的时候要坚持简约,尽量减少硬件折旧的费用。这就要求人们在开展计算机硬件选择和系统配置的时候,应该对计算机总体的性质和网络系统建设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应该使计算机整体资源实现对最大程度的使用。在应用网络技术的时候,遵循简便性的使用和运用原则可以使产品的维护更加便捷,提升技术应用的程度。

2网络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实现高效运用

2.1远程教育实现发展

网络技术在我国众多行业中得到运用,其中在教育领域中实现了高效的运用,首先在远程教育中得到发展。网络教育的使用扩宽了教育的范围,创新了教育的领域,在远程教育中构建了网络教学的方式。网络教学不仅使教育的方式发生改变,同时也使教师丰富了对学生开展知识教育的手段和途径。网络教学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中,授课的地点和形式更加灵活,学生可以选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课程,受教育的过程和受教育的要素也是多元化、跨国界、跨地域的。通过对当前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可知,网络教学这一方式正在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整体教育的质量,是未来我国开展教育活动的一个主要形式。

2.2提升教育科研质量

随着计算机发展速度的加快,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熟练化,该技术被运用到众多生产和实践领域中。目前,网络技术是我国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一个主要的形式,计算机是开展科研活动的一个主要硬件设施,其使用提升了教育科研的质量。网络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整体运转的能力得到提升,使计算机对信息和数据的传递更加便捷,方便不同区域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当前,开展教育科研的时候,利用计算机开展各项成果的设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科研成果数据交流,实现各种科研成果的分享和传递。可以说,网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科研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持,促进教育科研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3网络技术在我国档案管理中实现优质运用

3.1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针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和收集,同时也能够针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查找和辨别。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加快档案信息的收集、记录、查找、修改传送等具体工作的效率,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都得到大幅的提升。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档案管理还可以使实现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之间各种资料进行数据实时更新及共享,提升档案管理的准确性。

3.2延长档案使用期限

网络技术的出现使档案资料实现形式的转变,不再是单一的纸质保存形式。通过数字化的发展,使各种档案数据实现电子形式的保存。网络技术有着低成本,使用期限较长的优点,在档案管理的时候使用网络技术,可以使各种档案数据实现长期保存的目标。因为电子形式的档案数据和信息的管理,可以避免纸质档案易出现损坏的现象,提升整体档案管理的质量。

4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4.1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

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公共服务体系改变了传统依赖人工操作的局面,在整个公共服务管理领域网络化服务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社会多主体以追求公共服务便利化、规范化、精准化、一体化为目标导向,以解决供需信息失配、提升供给效率、以人本位思想为宗旨,通过运用网络新思维、新技术,整合社会资资源、优化供给要素、更新供给体系、重构供给模式,从而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化、标准化和高效化要求。

4.2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质量

对于公共服务体系而言,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起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办公管理系统已经全部实现了网络化,利用数学模型、仿真技术等方法,政府、企业等多元供给主体可以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掌握社会对公共服务的供需情况,以便供给主体做出准确的决策,大大推动供给者决策的科学性、有用性。在信息调用、便民服务、咨询投诉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满足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实际发展需要。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公共服务体系管理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4.3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全面发展

考虑到公共服务体系的现实发展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公共服务体系以有力的支撑,使公共服务体系能够在服务过程中有可靠的技术手段。目前,计算机网络与便民服务、医疗卫生、智慧养老、教育服务等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学术界与产业界分别对这类新型供给模式作了各种探索与尝试,打开了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政府与市民、政府各部门间以及企业、社会组织与市民的边界,为打破信息孤岛开辟道路,使信息共享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