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营销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4:34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1

关键词:网络营销;互联网技术;农产品;创新发展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2015年地中国政府报告中将“互联网+”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报告显示,互联网+开展实际中,会推动着互联网本身、数据计算能力与制造活动多方面的全新发展。所以,借助于对互联网+的利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农产品产业完成新一轮的产业建设促使农产品的销售活动得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完成对发展建设战略的报告。

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活动的开展成效将会直接决定我国的社会稳定程度与国际竞争力的表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产品销售活动本身的开展,也应做到不断变化与发展,即,加强过往传统模式单一性、阻碍性的认识,在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提高销售业绩,进而更好地适应这样的销售需求。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中,农产品首先应当建立其品牌形象,其次,构建稳定的销售渠道,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客户的需求作为销售活动、生产活动的开展前提,促使企业与农民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润。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充分地认识到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是能够切实提高农产品销售业绩的。虽然,目前,其在我国的发展规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只要能够做到研究结合实践,也就能够更快地实现农产品供销一体化,突出产业链条的建设优越性来。并且,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本身也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而逐步提高着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其主要表现在网购销售额的逐年增长,与网购用户人数的不断增加,其增长速度快且销售利润十分可观。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网购这一新型生活方式的认识正在以一种较快地速度转变着,而农产品通过这样的网络销售活动是能够帮助自身得到更好发展的,其市场领域势必会受此影响而得以有效拓展。

二、农产品实施网络营销必然性

农产品在以往的销售活动中,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的传统销售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活动本身的开展也就面临着来自于市场竞争体制所带来的活力削弱。所以,加强对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视,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来让其为销售活动提供帮助,促使网络营销能够成为农产品销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这一销售方式的使用,让农产品销售的范围得以有效拓展,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地降低产品销售成本,促使企业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能够做到与客户的广泛交流,使得这样的销售活动能够成为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积极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影响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

1.农产品供需矛盾的日益激烈

就目前我国的农产品销售活动来说,其受销售渠道的阻碍因素影响,使得供需矛盾显得较为突出,这也就为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的逐年稳步提升,这样的供需矛盾有了更好地产品资源得以弥补。无论是单纯地粮食需求还是对各类食物原材料的需求,都有着较大的缺口,这样的矛盾存在,使得农产品网络销售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可是在实际情况中,虽然,这一缺口切实存在着,但是,农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还是有着大量的滞销,影响到了农民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造成这样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信息流通的不畅,使得农产品信息难以做到及时地传播。因此,网络营销活动本身的信息传播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也是缓解这一供需矛盾的有效举措。

2.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良好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地不仅仅是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更多地也是在对社会大众的生活思维进行转变。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超过了8亿的网民,其中,以和农村地区的人数增长最为迅猛,同时,在对网民结构进行探究的时候,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年龄层面来说,还是网民分布数量来看,我国已然进入了网上购物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移动电子客户端与网上销售平台自身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网上销售活动能够更加方便地被运用起来,农民本身也能使用这样有利因素来推动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在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经营利润。再者,物流行业的内部改革,为农产品的运输与配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即冷冻链条的有效建立,使得农产品可以在较短时间地配送到客户身边,且其新鲜程度也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当然,我国的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着一定差距,对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水平也还需进一步地提高,但是,就销售前景来说,我国处于高速上升时期,只要能够采取有效地方式方法,想要拉近这样的差距还是极有可能的。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分析

因为信息技术与物流链的影响存在,在我国网络营销这一购物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大众认识,其中,以京东、天猫等为代表的电商为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这也就为农产品的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提高机会。但是,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来说,想要让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得以多样化、全面化,其需要地是就农产品自身的不足因素来具体思考、具体分析。

1.农产品销售主体的定位存在偏差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进入到了网络销售平台,但是,就其所占整体的比例来说还是较低的。这是因为,农产品销售者自身认识与知识水平的不足进而影响到了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比如,网络营销活动开展需要销售者能够基本掌握对计算机的操场技术,这也就使得销售平台的与使用需要注重于对互联网技术、销售技巧的有效掌握,而这些技术需求对大多数的农产品销售者来说是一个具有难度的挑战,这样的困境存在,也就给网络销售本身带来了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与发展风险。

2.电商销售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农产品销售活动的开展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产品运输的配套设施的选择与使用需要根据产品的特征存在,来做好保鲜工作,即,注重于对冷冻技术的使。可是,在市场的实际运营中,因为物流技术与市场调节能力的不足,使得这样的销售环境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销售人才无法到位,销售针对性有待加强、销售产品又显的单一而缺乏竞争力,进而阻碍了农产品的网上营销活动。虽然,以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型购物平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但是,总的来说,农产品网上销售活动的开展依旧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新形势下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

在2015年的两会之后,互联网一时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词汇,想要让网络销售成为农产品提高销量的重要举措,需要让农产品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销售的特征存在与销售需求,做到与传统销售渠道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实现对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条的建设。

1.绿色农产品营销

绿色农产品营销实质上就是农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的长期过程。这一方面,指的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无污染生产,降低农产品的在生产互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生产污染影响,提高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指的是销售活动中受绿色农产品的特征存在,而得以开展的一系列销售活动,其内容能够满足新型的销售模式,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增强绿色认知,加大绿色营销推广力度

通过对社会大众的有效宣传,使得社会大众能够更好地认识绿色农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来作为引导政策,进而扶持企业的宣传工作得以落实到位,同时,也能让农产品的销售者更好地去认识绿色农产品、投入到这个生产活动中,在帮助消费者提高消费信心的同时,让这样的产品能够拓宽销售渠道,实现销售业绩的有效提高。当然,借助于网络销售平台可以让传统销售活动与网上销售活动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3.增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树立产品品牌

在对生产基地进行选址建设的时候,应当选择在污染较低,适合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地区。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做到对现代农业的高效利用,严格地按照绿色产品的生产需求来做到对生产活动的严格把控。同时,也要将这些生产数据运用到销售渠道中去,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其的了解与认可,实现品牌效应的突出作用,让产品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着更加优异地表现。

4.建立新型的价格策略和供应链模式

在销售活动中,针对于价格制定来说,可以使用高价策略以及对差异化定价。因为,绿色农产品自身的生产过程有着较为复杂的程序,其生产成本较高,通过对这些策略的使用可以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信任,伴以不同产品的包装与质量可以让差价策略得以落实到位,进而让不同的消费者选择适合其的农产品,促使产品销量得以提高。

5.对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地是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比如,对农村道路与铁路的建设与维护、对运输设备的配置以及对存储设备的升级用户完善,促使市场需求可以得到更好地满足。其次,加强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让农产品信息得以较快传递,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能做到针对性发展,特别是,当有假冒产品出现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打击。再者,设立直营的店面,在提高产品销售业绩的基础上,降低中间物流费,提高配送效率。当然,伴以互联网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下单模式供其选择,与配送方强强结合,形成自身的销售渠道,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

五、总结

针对于农产品自身的营销特征与销售表现,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需要结合互联网基础、电子商务模式以及客户关系等方面来实现网络营销效率的提高、做到在拓宽网销渠道的同时,降低营销活动的开展成本,真正意义上地让农产品成为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李珊珊,赵h,孙腾飞.烟台大樱桃网络营销模式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10).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网络营销

一、网络营销的重要性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是粗放式的,随着如今单位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一直在降低,以往农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化特征也逐渐在消失,如今农业经营已经向产业化、集约式经营转变,在这种新的营销方式中,通过网络营销,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的销售,适应现代农业信息化生产的需要,从而提升农业发展,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制约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因素

(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普及率不高

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对2009年我国农村互联网进行了调查,关于互联网在我国农村的发展,调查报告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我国城乡互联网发展差距,在2007年,我国城乡互联网的差距主要是20.5%,而到了2008年,城乡互联网的差距达到了24.1%,到了2009年,城乡互联网差距进一步扩大,达到了30.0%,从调查数据中可以充分看出,我国农村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比城镇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明显慢很多,发展差距一直在扩大。如果要想在农村开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就必须要普及农村互联网发展范围,因为,互联网是开展网络营销技术的重要基础,但是,就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农村的普及率来看,网络营销还有待发展。

(二)农村信息设施落后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明显有了改善,但是,在农村依然还是有部分地区的网络建设发展缓慢。据统计,在农村的非网民中,有20.1%的人之所以不上网,是由于他们缺少上网设备,3.8%的人是因为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在中西部等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来看,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均收入大约在5000元人民币,电脑等的上网设备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还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

(三)农民对互联网认识存在偏见

从CnniC的调查可以看出,在农村非网民中,40%的人都是由于不会电脑操作而拒绝网络,电脑操作技术是制约农村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很多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网络营销存在诚信问题,因此,很多农民对网络应用存在着很多顾虑,在农产品网络营销面前瞻前顾后。

(四)农产品自身特点限制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受以前的自然经济以及小农生产影响,一直到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依然分散,规模还是很小,农产品生产中种类多但是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低,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以及规模化生产,虽然,目前我国很多农村都把土地通过承包经营权的方式流转到一些农业企业中,基本上,这些企业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以及规模化。但是,普遍来讲,我国农产品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并且农产品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由于农产品销售如今还有赖于传统的物流,即使是网络营销,也不能通过网络传递,还是要靠物流运输,可是由于农产品本身不易保存,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病虫害以及腐烂发霉,造成损失,所以如何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缩短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时间,尽量保鲜,这需要改善。由于这种情况,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会产生严重的阻碍。

三、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措施

(一)提高农村网络普及

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效率,就必须提高农村的网络普及率。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政府应该要在农村加大网络建设的力度,创造更好的上网条件,提高农村的网络宽带服务能力,从而加快农村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缩小城乡之间的互联网差距,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而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完善上网设备

由于没有电脑是制约农村互联网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所以,要想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需要政府的推动,首先,政府应该落实一些促进农村互联网发展的措施,落实“电脑下乡”,从而可以改善农民上网的设备。然后,应该要加快建设农村公共上网场所,就目前农村的上网场所来看,无论是在网吧还是学校这些公共上网场所,农村的上网条件远远比不上城镇的,所以,政府也应该关注农村的公共上网场所建设,加大建设力度,完善农村上网条件。

(三)完善农产品的物流配送

在农产品网络营销中,物流配送是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着农产品能够成功销售。由于农村地区的物流欠发达,并且很多的偏远山区甚至还会缺少物流配送,这是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瓶颈。要想突破这个瓶颈,买卖双方可以互相协商农产品配送,必要时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另外,在进行农产品配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本身特征,加强在运输途中的农产品保鲜,妥善存储,保证农产品能够新鲜上市。

(四)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

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要求,政府在农产品网络营销环节中,应该加大投入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对于农产品从最开始的种植、生产到最后的包装等,都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规定,在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点的整个过程中,实行标准化生产以及管理。同时,政府还应该推动农产品的认证、危害分析以及关键控制点认证等一系列的标准化认证,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及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完善农产品网络营销。

参考文献: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产品;互联网;网络营销

1引言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不同地域的农产品交易主体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贸易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最终完成物流送达农产品的一种新兴商业活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在利用网络平台为农产品的营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同时,实现了不同地域的农产品买卖双方互动式双向交流,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利手段。当前,在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正在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战略部署,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倡议,将充分依靠与相关国家的双多边机制,借助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我国包括农业在内的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为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如何互联网优势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打造双多向共赢的跨境农业电商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2“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的凝炼,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1]“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农业来说,重点是加大农业对外合作。而农产品网络营销正是我国农业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业对外合作的重点。首先,众所周知,农产品有着季节性的特征,一旦滞销,农民将面临重大损失。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信息进行跨境传递,并最终完成农产品销售。“一带一路”区域辐射国家的农民和消费者都可以便捷查询农产品实时信息,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可以说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我国农业“走出去”,打通销路,繁荣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手段。第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相较传统农产品销售,各国农民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与消费者直接联系沟通,减少销售流程中间环节,缩减物流交易成本。第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发挥沿途各国农业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互补发展,带来更广泛需求和商机,推动沿途各国农业发展。最后,“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依托互联网平台,而网络平台传播的快捷性、覆盖面大,能加快带来品牌效应,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总而言之,农产品网络营销让我国农产品直接与沿途众多国家农产品竞争,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获得战略沿线各国和地区的认同。农业“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是建中国粮仓,保当地民生,实现我国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全球化发展战略。2013年起中国原产地农产品直销项目在国内遍地开花。农产品的跨境网络营销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传播和”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加强,正成为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新热点。2015年,以农产品网络营销为核心内容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被农业部立为重点工作之一。我国参与经营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寡头竞争格局。“两超”是两个超级垄断网站,如阿里系网站、京东系网站,加起来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多强”是“我买网”等许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网站;“小众”是指具有特色的网站,如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龙宝溯源商城。[2]虽然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势头迅猛,但在我国农产品销售份额中比例仍较低,其发展也遇到一系列问题。

3.1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不平衡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开放,依托“一带一路”实现亚、非、欧经济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在我国辐射区域广泛,涵盖了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就实体农业经济和营销情况而言,“一带一路”圈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实体差距也延伸到农产品网络营销领域。我国西部地区受到传统地域和交通物流限制,农村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经济地区,网络营销起步也就晚于东部。我国比较成熟的农业网络营销平台基本建立在东部地区,西部农产品网络营销基本依靠东部平台。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在互联网上无论展示还是宣传,以及消费者接受度上都明显滞后,区域特色没能完全体现。而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产地,更是在地理位置上直接与中亚、中东、东北亚毗邻的。西部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与周边国家关联性更强,也更能了解毗邻国家的市场需求。西部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是我国农业能否缩小区域差异,推动农业“走出去”的关键。

3.2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不完善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是较高的。现阶段,消费者对网上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存在疑虑。只有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标准化认证管理,消费者才能信赖并选购。国外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经验告诉我们,有质量统一认证的农产品,即使是价格比无保障的农产品价格更高,也会被消费者所接受认可。质量统一认证的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和宣传,效果也更好,更容易树立农产品品牌。我国农产品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再加上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都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制度的不完善,成为了阻碍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接受度。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才能更好地在互联网平台上宣传和销售农产品。

3.3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滞后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更加快捷、广泛地传播。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消费群体将从我国国内向亚、欧、非国家扩散。农产品网络营销效果最终需要物流配送送达到消费群体手中。而农产品本身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这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环节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成本在物流、供应链建设以及缴税。“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拥有先进的低温保鲜设备和技术,高效的运输和通关结算效率,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农产品损失率,保证我国农产品第一时间送到沿途相关国家消费者手里。现在我国农产品物流正在快速发展,但专业化的配送体系尚未建立。现有的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中,轻”物“重”流“,难以保障农产品的有质送达。

3.4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虽然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农村网民数量成几何倍增长;但农村网民综合素质较低,使用网络只要是以娱乐为目的。农民缺乏主动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农业供销信息,展开农产品销售,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的思想意识。要保障我国农业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良好效果,需要优秀的网络营销人才。这种人才既要精通农业、商业、以及信息技术等等专业知识,还要精通“一带一路”战略沿途国家语言。很显然,我国缺乏优秀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国际化。

4“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几点建议

4.1把握机遇,缩小区域化差异

在互联网时代中,农产品网络营销是重要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手段。我国各地区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产品网络营销对于农业“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加大农村网络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化技术宣传,做好硬件保障。加大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特别是鼓励资源丰富的西部落后地区建设展示自己特色的网络平台。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能充分展示自身农产品特色的网络运营平台,缩小与东西部差距。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可以帮助西部地区以较低成本在网络平台上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开拓市场,这是时展的契机。此外,国家层面上还需从法律、政策、税收层面,加强扶持,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大力发展。

4.2加强标准化建设,创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食品安全是农产品品质的保障。“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要科学合理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监管。首先,我们应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规范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其次,通过相关立法和政策实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和农产品污染监管工作。最后,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三品一标”既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3]“三品一标”农产品可以说在政府主导下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下,所产生的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应当让其成为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打产品。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才能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创立中国特色品牌,是保障农产品网络营销持续发展的基础。

4.3发展云物流,提升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质量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成本和损失率都在物流配送上。物流配送是否快捷、安全关系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成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还面临者进出口环节,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更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知名度和销量的关键。对此,笔者主张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云物流,激发和促进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良性竞争。利用云平台,将所有农产品物流公司、物流枢纽中心和农产品企业物流部门等机构集中在互联网资源池中,充分交流互动,从而减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发展云物流建设,依靠大规模的云计算处理能力、标准的作业流程、灵活的业务覆盖、精确的环节控制、智能的决策支持及深入的信息共享来完成物流行业的各环节所需要的信息化要求。

4.4培养专业化人才,组建专业营销团队

专业化的人才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起着重要作用。对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应以高素质的现代农民为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营销技能培养。政府应帮助“新生代”农民进入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而职业院校也应把为“新生代”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做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对已经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营销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开展宣传,让他们意识到我国农业”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投身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中。第三,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农村,开展对广大农村居民的网络宣传、网络技术学习教育,提高大众对网络营销的认知度和普及度。

作者:邓满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全毅文.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建设构想[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4

现代农产品营销是解放思想和密切联系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潜力、消费心态等诸多方面,学习西方先进做法,把农产品营销售延伸至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销售渠道各个环节,通过多样化渠道,建立各种人性化的营销模式,在使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以快捷、高效、增收促进农产品流通。

市场定向和差别化战略

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农产品生产和营销都应根据本地气候、资源、区位、市场和消费群体来确定,农业企业应注意掌握瓜菜等农产品旺季和淡季价格差异的客观规律,尽量积极发展早熟或反季节品种,蓄意制造“时间差”,使产品上市时间提前或推迟,适时卖上好价钱。

农企更要学会市场细划来生产农产品。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产品的市场需求。如我们把城市家庭消费分为3个阶层:工薪消费阶层主要消费一般的农产品,追求便宜与实惠,大部分销售在农贸市场(菜市场),价格比较优惠、量大;年轻白领族和高薪退休阶层,消费一般以上的农产品,追求产品的营养与外观,追求产品的时尚性,比较喜欢干净的农产品,如大棚种植的反季节时令农产品等,追求新鲜,喜欢在超市消费;小康阶层消费要求比较高,多追求高档、独特、保健和愉悦等功用。

农产品营销品牌化策略

品牌作用更重要的是将产品质量、市场信誉传导给消费者,给消费者以信心和市场影响力,在给消费者物质享受的同时,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享受。在实践中,一是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二是以质创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提高产品品位;三是以包装创牌,美化农产品外表;四是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五是做好名牌保护工作,企业要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商标注册,求得法律保护。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伟大品牌的核心是产品。涉农企业对产品常常有两种误区。

一是产品越多越好。这些企业的成功观就是撒大网,撞大运,信奉东方不亮西方亮。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企业越小,想法越多,产品越多。产品多而不精,市场散而不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另一种误区是,有太多的公司把产品当作生意场上的玩偶,就像传销中“做做样子”的道具,他们把几乎全部的力量放在了产品之外的推销和传播上。

正确的品牌策略应该是:回归产品,重视产品,专注产品,是实现差异化、创建品牌、赢得竞争、使企业持续赢利的根本途径!

突出食品特殊要素的包装策略

目前消费者不仅要求农产品好吃,还要求农产品好看,所以作为生产者,不仅要调整种植习惯、变出一些新花样来迎合消费时尚,而且某些农产品往往有一定的特殊背景,如历史与地理背景、人文习俗背景、神话传说或自然景观背景等,能有效地区别同类产品,同时使消费者将产品与其背景进行有效连接,迅速建立概念

与食品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传统工艺、人文故事、消费者认知、饮食习俗等。比如食品概念、饮食习俗、口味方法,诸如南甜北咸,中辣西酸就是这种资源,还包括人文历史资源,比如产品传说,名人故事等。

农产品绿色化策略

农产品绿色化营销策略是随着当前农产品环境污染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目前,消费者日益重视食品安全,对消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此,我们要把握机遇,发展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首先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及时收集农产品的绿色市场信息,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发现和识别消费者“未满足的绿色需求”,然后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和具体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二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资源,对于本地农业资源要认真研究和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合理地与外界合作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科研部门为依托,通过权威部门产品检测和认证,使用绿色标志进行绿色营销。

免费体验策略和教育服务策略

通过对产品的观、闻、品、验等手段,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样的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这样将大大拉近消费者的感官识别,从而建立牢固的产品信任感,促进产品的就地应时消费,如农业观光旅游和农家乐营销形式。另外,可通过与物业、居委会联络,让社区一些居民进入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的过程当中,展示农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与农产品生产者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提高供求双方的互信度,同时做好生产消费的协调工作。

小范围团购策略

农产品做团购优势很大,家庭厨房的所有食品均可以做成礼品销售。如通过对农产品的包装与贴牌,把简单的一种农产品包装成消费时尚的礼品包装,特别是水产、水果、粮、油、蛋等。小范围的团购就是在一定有效的单位范围内,包括机关食堂、各办事机构、单位等,由于我们国家节日特别多,所以节庆农产品礼品销售将异常火暴。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5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

1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同时也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机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条件,推动农业的精准化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网上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的范围,提高农作物产品的经营效益,推动农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是和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信息技术的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经常说到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存在,使得互联网技术有着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和不同的技术不同的行业联合起来,进行技术的升级和改造。一些和互联网技术联系起来的行业在自身的行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这些个行业的生产力都得到技术的飞升。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联合,能够有效地促进这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及技术创新,进而使得生产也得到一定的创新。

3“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3.1传统观念的约束

对于“互联网+”这样的概念许多人还不是很清楚,毕竟是这几年最新出现的事物,在网上进行农作物产品的销售也是最近几年在农村出现的现象。互联网销售和传统的农作物产品销售相比较有着许多益处,但在农村地区,农民一般都是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的人群,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不是很了解,并且他们一辈子都是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很少能够接触到在网上交易情形。因此,对于他们而言,不信任网络交易。接受能力比较差,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由于地域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没有办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从网上获取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市场的动态,因此限制了互联网的销售模式。[1]从经销商方面来说,在进行农作物产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只是注意考察短期的利益,但是对于网络销售而言,这样的模式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许多的经销商由此打消了这个念头。从客户的角度来说,购买农作物产品还是喜欢直接可以看到的东西,对于网上交易的东西看不到摸不到,持有怀疑的态度,严重阻碍了网上购物的发展。

3.2“互联网+”难以打开销路

人们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因此,想要从传统的模式中转变成网上的销售模式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在线农作物产品的管理以及交易和平台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投入多少的人力、财力等,这些都是阻碍网络销售的问题所在。比如,目前河套地区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意识薄弱,品牌化程度低,[2]人们还没有完全的适应网络购买农业类商品的模式,因此,要想使得在网络上进行农作物产品的销售是一件需要仔细斟酌的事情。

3.3“互联网+”农业经济收效甚微

从现在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网络销售平台已经开始进行运营,有的已经向着农作物产品销售的渠道进行迈进。但是在这样的销售平台中,农作物产品的销售平台只是占到了特别小的部分,带来的影响也很小。比如在淘宝这样的销售平台,人们在平台上购买衣服和化妆品以及生活用品比较多,对于农作物产品查询的就比较少了。因此,可以看出的是,即使有了农作物产品的销售平台,但是在这样的平台上,还是宣传的力度不够大,人们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也不是很多。[2]

3.4“互联网+”网站缺少专业的人才

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是离不开大批的互联网专业的人才。然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时间并不算太长,因此,互联网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少。专业人才的缺少就导致我国的农业网络相对比较落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就需要提升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问题。只有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农业的互联网普及和应用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提高农作物产品在网上的影响力和销售量。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农民的专业技术和素质都不过硬,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够的,对网络信息的发展接受能力也是比较缓慢的,这对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4“互联网+”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4.1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从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借助“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发展条件能够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程,提供必要的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根据“互联网+”的社会环境特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逐步显现出更具开放性的全新特征表现形式,从而更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作物产品市场的平稳运行。对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开放性特点进行分析,提供了更为健全的农作物产品交易环境,充分满足农户对市场信息获取的需要。农户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时掌握农作物产品交易市场的各项实时数据信息,按照政府机构的宏观调整方针政策,从而实现自身种植规模以及经营战略的调整工作,更好地抵御农作物产品市场的效益波动。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将当前农业市场信息资源按照数字信息化的方式完成高效率的资源整合,从而确保农业产业结构更好地呈现综合性特点,实现农作物产品交易相关联市场的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农业运作模式以及生产模式优化效果,努力发展智慧农业。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性特点,在充分落实高效便捷的智能化农业管理,开展农作物产品的研究活动形式,增强农作物产品附加值效用,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进程。

4.2实现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要求下,必须从根本上发挥农业经济的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业经济的技术转型过程,从而确保信息技术应用和生产运作的高效性功能发挥,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率以及发展质量水平。随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技术型转变进程的持续推进,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已逐步被取代,农作物产品种植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对开展农作物产品的电子商务生产模式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对于当前我国所处的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环境氛围,加大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含量,从根本上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趋势性发展需要。由于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农作物产品种植的技术理念以及方式选择缺乏新颖,若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运作模式,会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数字信息化的发展规律,继而制约我国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质量水平。通过应用“互联网+农业”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业经济技术化发展与时代进步不相适应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建设过程。

4.3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由于“互联网+”本身能够为农户们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农作物产品的数据信息,确保农户能够根据自身所种植农作物产品的市场需求及时地完成营销战略任务目标调整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所独有的灵活化变革效果,也有利于提升农业经济整体的效益水平。农户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的生产运作技术知识内容,转变落后的生产运作模式,在根本上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效率。因此,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科学技术,在根本上推进我国农业经济获取稳定的发展动力支持,维护农业等农作物产品的营销策略需求尽可能地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种植户通过推广使用农作物产品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实现农户与消费者之间交流沟通,从而在拓展农作物产品的销售范围以及受众群体等方面展现出卓越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地区提升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5“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5.1转变“互联网+农业”管理理念

与传统的农作物产品营销模式相比,在农作物产品营销管理过程中引入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从而为更好地顺应“互联网+”时代特点,所产生的全新农作物产品营销模式。对于此类新兴的农作物产品营销管理模式,为增强其发展的核心动力,需要从转变传统的思维逻辑观念做起,按照认可接受的眼光看待全新事物,逐步树立发展的农作物产品营销观念。也就是说,需要对全体农作物产品营销管理过程的参与者进行“互联网+”时代特质的农业经济全新观念的培养工作,确保具备专业互联网络使用技能的人员得到任用。对于国家政府等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必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注重互联网络应用的思想教育宣传,逐步转变农户、消费者在内的农作物产业销售链参与者的传统农作物产品营销观念。要求农户必须充分了解并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农业经济体系框架结构中所产生的重要积极影响,帮助农户获取农作物产品互联网营销知识内容储备,提升其互联网农作物产品的销售技巧,从而更好地运用相关知识综合评估判断农作物产品营销的市场规律,显著提升“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模式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而经销商需要制定长远的农作物产品营销战略,增强“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认识程度,引导培养农作物产品消费者的互联网络购买消费习惯。[3]

5.2优化“互联网+农业”路径选择

为更好地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打破农作物产品市场交易的固有模式,必须注重农作物产品电商平台的建设过程。通过采用多种销售策略方式选择,更好地为农作物产品销售提供资源渠道。

5.2.1创建信息数据库农作物产品本身具有一般性的特点,但是为更好地展现农作物产品的影响效果以及销售数量规模,需要数据库信息资料作为支撑。按照构建数据库的信息资料收集要求,对农作物产品销售市场内多种农户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特别是对于农户的初级信息进行合理化的归类。同时,对于农作物产品消费者的初始交易期限,农作物产品购买需求和偏好程度以及交易品种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记录,逐步创建形成农作物产品的营销数据库。通过对农作物产品销售全过程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整合以及综合性的深入分析,细化数据库中的农作物产品消费者,挖掘潜在客户,为该类客户的农作物产品消费需求进行量身打造营销策略措施,从而提升农作物产品的销售量,增强农作物产品的销售效率规律探究。

5.2.2创设网络社区选择性创设网络社区,对具有共同消费偏好的人员借助互联网络的技术表现形式进行网络社交平台集合。也就是说,以农作物产品销售为基本核心原则,构建创设网络区域化管理群体,随着该类人群数量的持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集合潜在的农作物产品消费者,从根本上印证了“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策略,成为重点的消费培养对象。同时,引入已经参与农作物产品交易的人员成为互联网社区平台成员,进而开展网络平台区域内的农作物产品交易经验交流,为农作物产品促销活动注入的宣传动力。

5.2.3优化产品包装设计提升产品价值对于“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的结构框架体系,将农作物产品包装按照用途细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两种形式,因此,对于农作物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平台来说,优化农作物产品包装表现形式具有重要作用。选择性使用相似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包装,因为“互联网+”销售模式规律下,客户订单的数据信息较多,对同一类型的农作物产品采用相似包装可以有效地节省包装设计费用以及制作成本支出,便于客户能够快速的寻找自身所需农作物产品。更有利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农作物产品可能存在的艺术品收藏价值需求,提升整体农作物产品档次和品质。除此之外,对于农作物产品的包装优化必须考量消费群体的客观条件需求,所以注重分层级的设定农作物产品包装。“互联网+”时代下,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作物产品销售面向群体范围十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偏好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偏远地区的农作物产品包装实行更为保鲜的包装形式,对于有送礼需求的客户匹配相应的礼盒包装等都是更好的提升“互联网+”农作物产品销售量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全新阶段时期,注重营销策略的使用,展现多样化的营销模式,转变传统农作物产品只能采用线下的消费方式观念,注重农作物产品包装的作用功能发挥,从而更好地扩张农作物产品的消费群体范围,通过营销方式提升品牌的价值,实现农作物产品销售数量提升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目标。[4]

5.2.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古板的农作物产品营销观念,必须在推进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农作物产品营销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通过开展农户范围内的培训活动,逐步扩展农户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增进农户的培训成果,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作物产品的生产水平,提升农户整体的综合素质知识积累。站在农户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本身农户的人员数量较为庞大,但是专业性的人才却寥寥可数,特别是对于“互联网+”的专业知识储备程度不够。因此,增强农户参与全新的互联网络农作物产品销售的培养机会,采用针对性的重点培育形式。对于农业内具有突出作用的种植大户以及农村专管部门机构人员进行前期细化的培育工作,包括农作物产品营销知识的内容讲授以及“互联网+”的综合能力锻炼,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推进“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专业人才的培育计划进程,进一步引领我国农村内农作物产品销售的经济发展过程。对于农作物产品营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于此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处于初创阶段,但是随着互联网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农作物产品的销售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适应农业经济转型的需要,[5]终将有利于实现“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产业人才的孵化培育。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6

为更好地发展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提供参考建议,以东兴红姑娘红薯产销现状为背景分析,从东兴红姑娘红薯的产品定位、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等销售有关的方面提出对策研究。

关键词:

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兴红姑娘红薯;销售策略

东兴红姑娘红薯是分布在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内的东兴市东兴镇、江平镇、马路镇3个乡镇23个村的一个红薯品种,于2010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书,是当地农业发展的特色品种。广西东兴与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这三个地区于2010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范围包括广西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防城区的防城镇、江山乡、茅岭乡等。基于这样的政策背景,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发展将对促进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更好地发展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促进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提供参考建议,以东兴红姑娘红薯产销现状为背景分析,从东兴红姑娘红薯的产品定位、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等销售有关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兴红姑娘红薯产销现状分析

(一)东兴红姑娘红薯的种植现状东兴红姑娘红薯在东兴市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企业、农户对红姑娘红薯产业发展的重视,红姑娘红薯种植趋向规模化、集中化,现在该红薯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东兴镇松柏村、河洲村等地。2015年东兴市红姑娘红薯全年种植面积18000多亩,年产值11250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东兴市近年来在推广红姑娘红薯标准化生产上做了很大努力,不仅制定了《东兴市红姑娘红薯产业发展规划》,还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此外,在土地使用、肥料施用等方面对红姑娘红薯进行科学种植。在这样的种植背景下,东兴红姑娘红薯不仅从种植规模上保障了产量,且在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方法上保证了质量,是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因此,东兴红姑娘红薯的种植产业规模已形成,经济价值提升空间大,为需进一步保量保质保收入还需更多努力和改进。

(二)东兴红姑娘红薯的销售现状东兴红姑娘红薯外皮紫红、黄白心,呈锥形或长筒形稍有弯度展示着婀娜身姿。不仅卖相好看,而且品质鲜美,是其他红薯难以媲美的。因品质尤佳,东兴红姑娘红薯也因此远销北京、上海、山东、香港、台湾以及日本、越南等。单靠品质的吸引力还不够,目前东兴市在河洲村建立了“红姑娘”红薯产销协会进一步加强红姑娘红薯的销售。具体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一体化服务,包括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服务。此外,近年来东兴市也通过举办红姑娘红薯节、各种展销会等吸引客商及消费者,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宣传东兴红姑娘的特色品质。从一定程度上东兴红姑娘红薯的销售量有了一定的提高,该产业逐步发展。合作销售红姑娘红薯模式让企业、农户在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收获不少,减少很多问题,但仅靠合作模式销售及政府宣传、扶持还不够。要使整个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红姑娘红薯产业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红姑娘红薯相关利益者增收,还需靠更多的创新策略,尤其是创新销售策略。目前东兴市红姑娘红薯产业合作模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产销的问题,但随着社会消费环境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理念的改变,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增多,当前的红姑娘红薯销售模式将面临着市场个性化的挑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的发展竞争力,结合时代背景及当地市场环境分析,制定科学、合理、个性化的销售策略尤为必要。

二、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兴红姑娘红薯销售策略研究

(一)从源头上全面推广种植东兴红姑娘红薯示范基地培育的优良品种,按照专家指导的种植技术进行科学种植、护理,防控病虫害,做到绿色种植,保障红薯品质红薯市场是一个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要提高红姑娘红薯市场竞争力,卖出好价钱,需要从其鲜薯品质生产上加强重视。东兴市已建有东兴红姑娘红薯种苗培育点,市政府有关部门应以镇、村、户为单位进行逐层推广红姑娘红薯的种植,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意义宣传,并请专家到田间地头对种植技术给予科学指导,让人们对红姑娘红薯种植有更大的积极性,推动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化,加强土地利用,提升土地经济价值,为东兴试验区开发开放夯实经济基础。

(二)深化加工红姑娘红薯产品,扩大生产红姑娘红薯系列产品红姑娘红薯具有季节性,市场上流通的红薯产品以鲜薯为主,而鲜薯不易保存,且价格不高,对未来红姑娘红薯产业发展不是长远之计。深化加工能从根本上解决红姑娘红薯保存时效短、风味单一、销售时间短、价格低、仓储和运输成本高等问题,是该产业产品丰富化的必然选择。深化加工红姑娘红薯产品更能满足市场个性化的需求,将大大地提高红薯的附加值,为东兴红姑娘红薯销售策略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三)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的理念,转变发展东兴红姑娘红薯的发展理念,全新定位东兴红姑娘红薯,卖出好价钱东兴红姑娘红薯种植历史悠久,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地理标志认证标志着该农产品产自特定区域,品质独特,是当地农耕文明的体现,具有历史意义,值得保护和发展。有了地理标志认证保护,东兴红姑娘红薯具有一定销售优势,但如果没有好好利用,强化其保护理念,强化产地与品质的关系,突出东兴红姑娘红薯的营养、保健特征,打破红姑娘红薯长久以来的普通农产品形象,鼓励种植、加工、分销等商家对其品牌化,因而建议立足东兴红姑娘红薯绿色、营养、保健的角度,树立“养生薯”的形象,从包装、价格、渠道、推广上采用创新的策略,使东兴红姑娘红薯“高大尚”,符合当下消费观,有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这种全新定位即使原产地红姑娘红薯的地理标志得到保护,也使同区域中的企业从中提高竞争力意识,推动红姑娘红薯产业发展。

(四)结合产品的特点创新销售渠道;依托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搭建便民的销售渠道近年来,东兴红姑娘红薯的销售渠道形式多样,但以传统为主,例如红薯节展销会、东盟特产展销会、土特产经营店、地摊等等。除了鲜薯批发渠道较为稳定之外,零售红薯的渠道相对分散且较为低端,受产品季节性影响供货不够稳定,且供应以鲜薯为主。而同样作为东兴试验区的特色产品——植物大熊猫之称的金花茶销售渠道相对集中,且便于消费和推广。基于产地特色,品质特别,市场前景好等特点,东兴红姑娘红薯的销售策略可以借鉴国宝金花茶的销售策略,采用实体店+网络销售的方式,具体通过建立东兴红姑娘红薯实体专营店和网络专营店专营其系列产品。第一,在实体经营店的经营决策上,建议销售以东兴红姑娘红薯系列产品为主,包括鲜货、干货两种,具体为红薯种苗、红薯苗盆栽、红薯叶蔬菜、新鲜红薯、红薯干(块、条、片)、红薯粉丝、红薯酒、红薯饲料、红薯淀粉、其他红薯加工品等。第二,在虚拟店的经营决策上,建议借助流量较好的淘宝网平台进行网络销售,对于有资金、技术条件的商家可以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如东兴红姑娘红薯专营网站。不管实体、虚拟的东兴红姑娘红薯系列产品店都是很好的导购标志,让消费者更容易购买到自己喜欢的红姑娘红薯和相关产品。除了创新东兴红姑娘红薯销售渠道,还应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打造东兴红姑娘红薯种植风景区,建设红姑娘红薯体验馆,设立赏、种、挖、制、尝等项目,通过体验营销,引导游客观赏红薯种植区、体验红薯栽培、收挖红薯、制作红薯产品、品尝自挖红薯或自制红薯产品等,从中强化游客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红姑娘红薯的认识,也促进红姑娘红薯口碑推广,促进农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

(五)扩大宣传东兴红姑娘红薯营养价值,巧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推送养生信息,强化红薯消费欲望,扩大分享经济圈,提高东兴红姑娘红薯网上销售量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健康、营养已成为人们饮食消费的主流。东兴红姑娘红薯富含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营养元素,味道香甜可口,经常食用,具有抗癌、降压、减肥、疏通肠胃和预防亚健康病的功效,是上等的保健食品。由于东兴红姑娘红薯长期被看做普通农产品,对其价值宣传力度不够大,以致不论从市场价值、养生价值来说都不受消费者重视。因此正确宣传东兴红姑娘红薯的价值是促进东兴红姑娘红薯销售的重要之策。

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接触信息途径的移动化,践行“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思路是当下发展农业的好时机。因此,结合东兴试验区现有农业资源,建议农业相关部门创建一个东兴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土特产微信公众号,定位为土特产在线交易、导购、信息服务的平台,在公众号内容上设计“东兴土特产品类目、养生信息、我要买、我要卖、导购服务”等功能模块,运营上注重从绿色、保健、便利等方面深入推广,线上实时产品信息,线下积极推广公众号二维码,扩大分享圈,使消费者轻松在线查询到红姑娘红薯营养价值、烹制方法、销售价格、销售地点、导购路线等信息,加强了信息推广者、特产卖家、消费者及游客等相互之间的互动。这不仅是一个宣传产品价值的广告平台,更是一个以信誉促进分享,以分享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产业发展的好平台。

参考文献:

[1]袁琳.防城港市举办红薯节“红姑娘”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n].广西日报,2010-06-10(004)

[2]东兴市招商促进局.东兴市“红姑娘”红薯种植基地项目[eB/oL]

[3]蒙秀溪.东兴“红姑娘”红薯节异彩纷呈[J].农友之家,2011(08):5.

[4]李秀芳“.红姑娘”声名鹊起红薯飘香引“郎”来[J].农友之家,2010(07):8.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7

关键词:微信社群营销;个体农户;自产自销

引言

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近四十年以来,包产到户成为农民生产的主要形式,个体农户自产自销模式在农产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阶段,由于传统农户自产自销模式信息的滞后性,使得经济作物在从田间流向消费者的过程中,农户的收入空间因过多的中间环节而被压缩,导致其收入较低,严重阻碍了农户奔小康的进程,如何增加农户自产自销收入亟待解决。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线上购物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农户自产自销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如何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自产自销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

1、个体农户自产自销问题分析

1.1传统个体农户自产自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个体农户自产自销以农贸市场为主,能解决农户温饱问题,却难以带来可观利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如下。1)营销渠道单一。传统个体农户自产自销即直接在农贸市场进行产品交易,在这种环境下,经济作物呈现出同质化的表象,消费者在难以掌握经济作物优质程度的情况下,往往更青睐于便宜的产品,使得个体农户优质经济作物销售状况不佳。同时,受制于农贸市场区域性交易的模式,农户只能依靠周边地区消费者来销售经济作物,造成经济作物销售集中,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个体农户的价格谈判能力很弱,成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导致利润较低。2)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由于农户知识水平有限,农户在种植经济作物时往往凭借以往经验进行种植,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研,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农户无法准确判断消费者对经济作物的需求状况,导致了跟风栽培、盲目种植的现象十分普遍。当市场上某一经济作物价格较高时,农户第二年就大量种植,造成“菜贱伤农”的现象;相反,当某种经济作物销售不好时,农户不再种植,造成某些经济作物供给不足的现象。这无论是对于农户还是消费者都是不利的,一方面农户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经济作物通货膨胀或供不应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户的收入。3)生产规模小,品牌建设不足。个体农户自家种植的经济作物规模一般较小,种类较为分散,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缺乏持续性的联系,造成经济作物的复购率较低。同时,个体农户自家经济作物几乎没有品牌,价格因素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最主要因素,使得农户自家优质经济作物在市场上与普通农产品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大大影响了农户高成本种植优质经济作物的积极性。

1.2电商背景下个体农户自产自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传统个体农户自产自销向线上电商转型,但利用电商实现自产自销的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1)第三方电商平台入驻门槛高。一方面,第三方平台的入驻费用较高,一般包括保证金、软件服务费、技术服务费等,这对于个体农户来说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第三方平台对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较高,而个体农户自家经济作物一般规模较小,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无法保证经济作物一年四季持续稳定的供给。2)个体农户缺乏电商运营的思维与技能。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大多数农户思想相对滞后,习惯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易模式,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较慢,且无法辨别网络上的信息,更不能清晰的理解与掌握第三方平台运作的各个环节,无法良好运营平台。3)竞争激烈,难以突出产品特色。第三方平台入驻的商家很多,相比于这些竞争对手,刚刚起步的商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再者,电商平台上所能展示的产品信息有限,不能突出个体农户自家优质经济作物的特色,且由于存在各种虚假信息、假冒伪劣等,消费者根据网上信息难以信任产品的品质,因此造成产品销量较低。

2、基于微信社群营销的个体农户自产自销模式

通过以上对个体农户自产自销问题的分析,无论是传统自产自销还是电商背景下自产自销,均不能给农户带来可观利润,因此个体农户自产自销需不断探索合适的营销模式,以增加经济作物收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因可以即时发送图片、语音、视频和文字等,具有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群聊、实时对讲等功能,受到广大移动用户的欢迎。在这种背景下,微信社群营销可成为个体农户自产自销的一个切入点,以下总结了个体农户基于微信社群自产自销的优势,提出了“五阶段”微信社群营销模式,给农户自产自销以启示。

2.1基于微信社群营销的个体农户自产自销优势

1)营销成本低,操作流程简单。微信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免费软件,向用户提供了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群功能,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方便的使用社群营销功能。对于个体农户来说,基于微信端的营销成本较低,且操作流程较为简单,农户更容易接受这一模式,使得线上营销成为可能。2)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微信作为个体农户与目标客户之间的纽带,双方可方便的进行交流互动,农户更容易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从而根据消费者需求去选品种植,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实现精准营销。3)信息实时交换,能够突出产品特色。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功能,个体农户可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实时信息并与消费者互动,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能够实时见证经济作物的种植全过程,直观地突出了农户自家经济作物的特色,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信任程度。4)关系营销用户粘性佳。个体农户自家经济作物规模较小,这决定了其有限的消费群体,农户恰好可以利用微信社群去经营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客户圈子,农户只需经营好这个关系圈子,维护好老客户,即可保证自家经济作物的良好销售。微信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信息,使得关系营销中用户粘性较强。

2.2“五阶段”微信社群营销模式

本文基于微信社群营销提出了一种适合个体农户的自产自销模式,对生产到售后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分,共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逐层推进并形成一个闭环,构成了农户自家经济作物完整的营销模式(如下图1)。第一阶段:选好品,种好货个体农户应在售后环节充分调查消费者对经济作物的需求,从而根据客户需求种植下一季经济作物,并在挑选籽种时严格把关,挑选优质的品种进行科学种植,对经济作物种植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保证产品绿色种植。第二阶段:“线下”引客这是一个积累目标客户的过程。个体农户应先按照传统的自产自销模式,即线下出摊销售自家经济作物,将提前制作好的二维码名片放在显眼的位置,吸引消费者添加微信。二维码名片上应包含经济作物名称、特点、绿色种植图片、收获时间、个体农户姓名、微信号、手机号、家庭地址等联系方式等,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农户在售卖经济作物时,可向客户简单介绍自家优质经济作物,突出产品的绿色健康,并引导其添加微信以随时获取经济作物信息,从而不断积累目标客户,形成一定的关系营销圈子。线下“引客”的时间长短根据目标客户实时积累的情况而定。第三阶段:微信社群“养客”这是微信社群营销的关键,即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产品信息并与客户积极互动,让客户真切地感受到经济作物的绿色种植的全过程。微信朋友圈信息时间、频率要合理,不能打扰到用户的正常生活,否则会引起用户的反感。第一,信息时间要适当,应当控制在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之外。第二,信息频率要适度,避免信息过少被用户遗忘,过多引起用户厌烦,每日信息频率1~2次为佳。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应包括经济作物的特点、食用方法、贮藏方法等,重点记录经济作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施肥、除虫等,突出展示经济作物的绿色健康。微信群客户运营可同时信息,内容与微信朋友圈内容有所重叠,但微信群更侧重于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的,从声音和画面两个维度给客户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管理微信群时,个体农户应注重解答客户所提出的问题,使客户对产品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以提高其对产品品质的信任程度。在与客户互动方面,个体农户可根据经济作物的特征设计相关问题,并在微信朋友圈有奖竞猜活动,这样既增强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又加深了消费者对自家经济作物的印象;还可以设计转发分享朋友圈内容的集赞活动,只要在规定时间内集齐相应“赞”数,即可领取一定的产品奖励,这样既提高了经济作物信息的分享率,又给予了消费者免费品尝产品的机会;可在收获之时开展限时的免费包邮试吃活动,让消费者亲自感受到当季产品的品质,从而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第四阶段:分拣、包装、配送在经营一定的关系营销圈子之后,每到经济作物收获之时,个体农户只需在微信端产品信息,客户即可微信联系农户进行经济作物的预订购买。这一阶段农户应注重安排好经济作物的分拣、包装与配送,并跟踪物流信息。分拣时应制定严格的淘汰标准,去除残次品,保证产品的优质。在包装设计上,应注重突出自家经济作物的优势,可标明自家品牌,从而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在配送方面,应根据自家经济作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并且做好冷链物流的运用。第五阶段:售后服务与跟踪在交易完成之后,个体农户应主动向消费者打电话回访或进行微信沟通,获取其对所购买经济作物的评价反馈,如果出现产品损坏、少发、发错等问题,应立即对消费者进行一定的补偿。同时,农户应积极调查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变化,以此作为下一季经济作物选品的依据。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8

1.什么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就是将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本身优势,拉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互联网的广泛性和创新性,能够变传统农业模式,让农业生产链智能化,改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除此之外,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产品销售。通过互联网电商销售模式,让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反馈沟通,利用线上售货,线下发货的模式,将生产者与销售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生产和销售能够从某个方面达成平衡,不会造成生产过剩或者缺货的情况,从而拉动农业经济发展。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模式过于单一

时隔至今,我国很多地区仍在使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由于信息落后,技术跟不上时代,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浪费,产出率不尽如人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我们对农业产出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机械农具慢慢引入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2农产品不够标准化

由于农产品种类复杂多样,人们对农产品具体标准不明确,造成下单困难。例如,买三斤牛肉,但是,牛肉的部位、肥瘦比例都没有明确标准,容易造成买卖双方认知差异。另外,由于许多进口农产品流入市场,造成农产品质量规格价钱不统一,许多消费者在选择同款产品时,更偏向于进口产品。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3农村缺乏互联网人才,互联网基础较差

由于农村文化水平限制,目前农村互联网基础普遍较差,互联网人才极度缺乏。加上设施不完善,没有专业化电商平台,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结合受到极大程度阻碍。

2.4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

因农产品大多需要时鲜,配送时间不能太长,导致冷链物流成为农产品销售者的首选,物流配送成本随之增加。而目前我国尚未完善冷链物流渠道,导致很多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时,已经腐烂变质,这些因素对发展农业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2.5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存在信任问题

由于现在电商平台数量增多,彼此之间的评价机制良莠不齐,同种农产品众多商家同时销售,造成消费者对货品品质好坏很难鉴别。加上这段时间频频有假货事件曝光,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信任危机悄然而生,从而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3.互联网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

3.1运用互联网改善农业生产模式

互联网拥有广泛性和创新性,具有极大信息量,能够极大程度地帮助农户及时掌握最新消息,了解最新策略,学习最新农业知识,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与农业的有机结合,能够将农业生产模式智能化,有效化,让农业生产更加适应时展,同r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2将农产品电商标准化

为了让消费者对自己所购买农产品的数量、部位、质量等因素一目了然,将农产品标准化势在必行。如何才能让农产品更加标准化是销售者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

3.3加大支持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政府应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支持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建设符合当地实情的电商平台。对投资电商平台建设投资者加以鼓励和嘉奖,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吸纳更多社会资金,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3.4推行智慧农业产业链模式

农业产业链作为农产品销售发展的核心要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构建智慧农业产业链更有利于经营者之间分享市场信息,从而让生产和销售相互结合,避免出现生产与销售脱节的现象,对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都能够将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结语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9

关键词:体验营销;农业;应用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居民物质生活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的富裕,更多的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渴望得到心灵的放松与愉悦,加之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些都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脚步中心力交瘁,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享受,渴望通过体验中获得心灵的放松。都说人们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从体验中放飞自我的迫切需求,为“体验营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契机。体验营销模式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由于农业与体验营销的互动性,体验营销应用于农业领域成为一种不可逆反的趋势。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旅游中运用体验营销已不可避免。因此,对于体验营销如何有效地应用于农业中,人们正在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体验营销理论最早来自于美国。伯恩德•施密特博士(B.H.schmiett)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站在消费者的感觉、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从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1]。在感官上,消费者通过消费体验获得享受的经历、美好的回忆,从而心灵愉悦、精神放松。企业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布置场景,打造良好的氛围,为顾客提供服务,使消费者能从中获得体验,从而吸引眼球,这便是体验营销。

1.2研究意义

体验营销模式将农业旅游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以一种不同于传统营销的独特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农业从幕后走到台前,以此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体验营销应用于农业

2.1体验营销与农业的互动性

乡村的特色旅游业是体验营销应用于农业的一种诠释,人们对此并不陌生。例如,生态草莓园采摘草莓。在高楼矗立的钢铁城市里,城里人为了远离城市喧嚣、摆脱束缚、获取放松、往往愿意去体验悠闲平静的乡村生活。通过花费一定的经济代价,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从而获得一次愉快的经历体验。而这种经历体验则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营销手段,利用农村田园风光满足城里人的休闲需求。另一方面,体验营销这种新型营销模式将农业旅游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以一种不同于传统营销的独特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农业从幕后走到台前,以此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所以说,体验营销与农业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性。

2.2体验营销与农业的结合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业开始“走出来”了。例如,茶庄文化从一杯香茗定优劣到通过体验营销使游客深往其中,从采茶、制茶、泡茶各种手工环节了解茶文化,从而使茶韵味化、体验化;去生态菜园亲手挑选食材,体验农家乐,等。农业对于体验营销的应用逐渐扩展到多重领域,而且形式也变得多样化

3中国农业关于体验营销的应用

3.1体验营销应用于我国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种植历史的大国,从东到西种植地域宽广,规模巨大,由南到北经营方式多样,种类繁多;不仅种植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而且农业文化内涵丰富。对于农业产业来讲,体验营销有着天然的优势。

3.2体验营销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逐步向以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形式发展。20世纪90年代,观光与休闲相结合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潮流。到21世纪,农业旅游范围扩大,功能渐趋齐全,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戴美琪、游碧竹曾指出:“我国休闲农业早期兴起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农业观光旅游,初期发展阶段的主要形式以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目前已步入功能拓宽为健康、学习、度假、娱乐、休闲、观光、体验等综合功能的规范经营阶段”[2]。

3.3我国农业在应用体验营销模式中的不足

从我国农业在体验营销应用的整体上看,仍存在着不足之处:政府对农村应用体验营销发展休闲旅游业的重视和关注不足,没有具体的帮扶政策;对于农业旅游长远的发展道路认识不清,景点品种单一,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缺乏特色;现代科技应用少,大多数农业旅游开发仍处于根据农作物生长期组织旅游,受农业季节性制约严重;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专门的人才,等。

4体验营销的实际运用

4.1体验营销在农业中的应用--以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为例

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总部位于湖北省宜都市,2005年成立。以土老憨和清江野渔为两大主打品牌,形成柑橘全产业加工、野鱼深加工的产业链。为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当地橘农增收,土老憨集团积极探寻新出路,将体验营销应用于柑橘农业中,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4.2就土老憨集团在柑橘农业中应用体验营销进行优势分析

该公司以柑橘农业种植为基础,以精细化加工为支撑,以旅游开发为带动,探索新农村建设原地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休闲游、农业新技术普及、新品种应用、“互联网+五位一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进建设国家柑橘农业公园,从而促进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村、一品、一文化”格局,实现农村休闲体验旅游业与柑桔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柑橘文化体验式旅游服务业;打造优质品牌,优化柑橘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土老憨全产业链品牌影响力;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台湾中华海洋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湖北工业学院等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引入优良品种采取现代技术使其“四季不断桔”,冲破农业季节性限制;与意大利专家保罗教授进行友好交流,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成为集团顾问,并且积极吸取大学生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5结语

5.1研究结论

体验营销应用于农业。一方面满足了城里人渴望宁静、释放压力的体验需求,顺应了精神消费日益多元化的潮流;另一方面,农业通过旅游发展从幕后走向人们的视野,有益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增长农村地区经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因此,在农业中的运用体验营销有着广阔的市场。

5.2展望

体验营销在农业中的应用逐渐成熟且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由此看来,体验营销在农业中的应用将会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出路,带来新的活力。对于体验营销在农业中的应用将进行持续的探索,未来也将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B.H.schmiett,experiential:HowtoGetCustomerstoSense,Feel,think,actandRalatetoCompanyandBrands[m].newyork:theFreepress,1999.

农产品营销背景篇10

现实中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不同领域所发生的事件对社会的影响自然要影响到商业领域,并正在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反之亦然。这种交叉式的相互作用对市场营销的视野提出了相当严峻的挑战,偏安一隅的营销目光、传统和单一的营销模式,势必会成为企业及品牌快速成长和稳步发展的关键障碍。目前,本土的中小企业千万不能仍然我行我素地按固有的步伐行走,除了要竭力地提升自身基本的综合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快速地寻求并掌握创新型的市场营销工具,惟有如此,企业才能在变化如此迅猛、各种因素互为交织的错综复杂的市场上快速突围,摆脱各种品牌扭打一团的混战局面。

上面说到各种不同的专业领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商业运作产生作用,这种交叉式的影响一方面会增加市场营销作业的难度,因为它要兼顾到消费群在消费以外的许多心理和动机,态度和行为,而另一方面,它又为市场营销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资源借用空间,使企业和品牌在资源不足的情形下主动寻求与各种不同或相关领域的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嫁接。这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不同或相关领域的资源一般都会具有对消费市场的消费群具有较为积极的抑或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营销行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攀附某个领域里具有对消费群重要影响的资源,以至掌控消费心智的目的,如果把每一个能够与品牌保持相关联的资源领域看作是一个特殊而又有积极意义的市场位置,就可以形成一种新型的营销工具――借位营销。简单地说,借位营销是一种资源借用式的营销模式,其本质在于通过对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中的相关的人、事、物等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地位的借用和意见的攀附,使营销角力从薄弱变得强大,为品牌镀上价值的金光,实现品牌和业绩的快速提升。

下面我们就从5个层面来系统地分析借位营销的实质性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攀附效应会对消费市场形成怎样的影响,又是如何成就品牌强劲的发展势头,提升即时的销售业绩的。

借背景之位,攀附权威影响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品牌真正能穿越时间的长河而经久不衰的核心动力因素,全在于除却纯物化的产品本身之外的所有附加内容和信息对其市场地位进行持续不断的维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附加值。附加值实际所涵盖的内容和信息繁多,需要系统的整析和梳理,这里我们首先要梳理的内容就是品牌背景。因为,背景在品牌开始建树的最初阶段起着异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任何一个没有背景的品牌要想成功锻造甚至长久地存活于世,几乎很难,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在很多情形下都能为品牌戏剧性地找到直接催生其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背景,只不过,这种闪耀着灿烂光辉的背景需要去借。因为,多数时候品牌自身并没有这样的背景,只有向其它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去借才能为品牌安上一个冠冕堂皇的位子,以此呈现品牌的闪光之处,也就是为顾客带来价值。

如果我们对全球化妆品市场进行一个大致的扫描,便会发现,美国、瑞士、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各自的专业地位和广泛的消费认知,而且每个国家的化妆品品牌以其独特的个性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各自的市场效应,比如,日本化妆品在100%无添加等严苛的专业品质标准等方面享有盛誉,近些年来国内有些化妆品品牌就是在强化无添加这一概念时曾经造成了不小的市场轰动。瑞士出产的化妆品给我们的印象就是科技含量很高,为何,因为在瑞士集中了很多生物科技研究机构,而且在世界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一提及抗衰老的化妆品(以效用型的为主),市场便会一致认为瑞士的好。这种化妆品的基本现状和格局给了我们怎样的暗示呢?它暗示我们可以用借位营销的模式,来攀附上述国家对化妆品所拥有的权威影响力,如果把这种具有普遍认知的而又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权威位置借用过来,再对关键技术或效用等进行攀附,对品牌的迅速传播无疑将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加速作用,而且专业权威对当今市场具有更为广泛的说服力。试想,在一个高度认同专业和权威的市场时代,一个乏力可陈的品牌怎能获得消费群的信心和认同呢?!上面说到的国内一个化妆品品牌曾经就是借日本严苛的专业品牌标准之背景,大力攀附100%无添加这一极具权威影响力的概念,引起市场暴风雨般的洗刷,在迅速建立品牌的同时,销售业绩一路狂升。当初,珠江啤酒率先借用具有国际权威影响力的二氧化碳超低温技术这一高科技背景,攀附纯生这种极具影响力的效用概念,同样引起市场极大的震动。

因此,借背景之位,能在瞬间提升品牌在消费群头脑里的印象和地位,由于真正的市场竞争其实是一场顾客在自身脑海中对品牌/产品的认知的竞争,所以在第一时间把这种有关消费者价值的背景信息传递出去,将对消费群形成重大、持续的影响,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指必须对背景作出进一步的规划,还是举日本化妆品的例子,在日本化妆品分两类,一种称为医药外品,就是我们在国内常说的药妆品,二是普通化妆品。而且从1984年,日本政府就立法对化妆品进行系统的规范,分出表列成分、非表列成分和指定成分,其中后两者属有害物质,必须在化妆品中加以杜绝,如此经过多年的市场沉淀和传播,这种品质标准被市场极力推崇形成了一个可供信赖的且颇具权威影响力的地位,但这并不能完全完成对借位营销的运用,因为在这一背景之下,攀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元素就要作进一步的挖掘和搜寻,如在众多元素中找出无添加这一效用概念,再把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背景借位。化妆品中的“成美”品牌就是一个经典的印证。

借价值之位,攀附现实主义的主流特征

当我们以传统的营销思维来为品牌寻求在市场上的差异化时,往往并不能获得预期的意愿和目的,原因不在于这种思维模式的本身,而是没有把营销思维进行跳出惯常的延伸,单纯的差异化本身所产生的营销结果并不能完全兑现品牌在市场的真正价值,只有把切实有效的价值整体置于差异化模式之中,其营销行为才能奏效。所以,差异化营销的关键在于切实有效的价值,只有借这种切实有效的价值之位,才能产生真正的市场效应。

那么,什么样的价值才能真正切实有效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品牌例子。

“农夫山泉”纯净水借“千岛湖”的出世可谓一鸣惊人,在饮水大战之氛围正酣正浓之际,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起市场足够大的关注效应,并迅速而深入地俘获了消费群体的消费心智。这里我们先不谈其营销策划的战术运用,而就其成功的本质予以澄清。我们看,如果“农夫山泉”没能借助“千岛湖”这一背景资源,它就不可能真正产生具有震撼意义的消费群价值――真正的健康之水!因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消费群对健康的关注简直到了趋之若骛的地步,而“千岛湖”对健康名副其实的指向又加深了一步。“农夫山泉”慧眼度市,把对消费群健康的承诺进行了铁证如山的价值兑现,让它实现了品牌的快速突围,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农夫山泉”的真正切实有效的价值吧:

浙江千岛湖森林覆盖率94.7%,空气指数1级,属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水质天然清纯。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全国江河湖泊水质显示,千岛湖是我国水质最好的水体之一。

这一简单得只有寥寥数语的介绍把“农夫山泉”品牌的实际价值完全凸现出来,在市场还没有以这种方式来呈现品牌价值时,“农夫山泉”捷足先登了,同时实现了差异化和价值最大化的双重目标。

对于“农夫山泉”而言,“千岛湖”只是一个自然水域,但为了给品牌寻找一个符合现实社会的具有主流特征的价值,通过借位思考,把两个本不相同的领域用价值交叉的方式进行嫁接,最终完成了品牌的重大跨越。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是对健康的高度重视已经开始成为现实主义的主流特征,“农夫山泉”以前瞻性的眼光快速捕捉这一社会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二是对“千岛湖”这个自然水域进行强势借位的核心在于要攀附其对市场消费群具有重大影响的健康效应,但是如果健康的意义不符合现实中的主流生活方式或生活特征,或者,我们借位的价值不具备重大的影响力,也就不是“千岛湖”,或不是类似“千岛湖”的资源,那么“农夫山泉”或许就不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品牌和业绩将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所作为。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的品牌都在这方面吃过不同程度的苦果,须引此为鉴。

iBm在技术层面享有盛誉,但这种价值并不能成就这位“蓝色巨人”在所有的时期一枝独秀,当市场无情地转向整合服务这一主流消费特征时,iBm以巨大的损失为代价,然后才借整合服务的价值之位,努力攀附“系统服务”的现实主流特征,最终以服务的形象重新屹立与市场,其80年代中期推出的aS/400系列小型机就是一个良好开端。同样,索尼开发的音乐载体CD,就是借菲利浦在技术层面的价值之位,攀附极具现实意义的娱乐生活特征,使CD最终成为消费群生活的一部分。

借形象之位,攀附意见领袖的主观公信力

一个没有清晰而显著形象的品牌是很难成就其市场地位的,几乎所有成功的品牌都能在消费群的脑海里拥有一个无可替代的鲜明形象,这种形象对于品牌自身来说是客观的,但对消费者来说往往是一种主观的。因为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突现品牌形象能有效掌控消费群的认知,使其保持对品牌的主观公信力。

如果要突现品牌的显赫形象,单纯以物质层面的元素来呈现恐怕有很大难度,因为纯粹物质元素并不容易对消费群的认知造成主观公信力,而且物质元素很难与消费者在情感层面作以沟通,它只是一个静默的物体,因此突现和强化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方式和行为便是借助意见领袖的形象之位,以此攀附意见领袖在社会上的公信力。意见领袖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单位抑或现象,其本质是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令人信服的标准指向,比如媒体、明星、名人等。在现实的营销活动中,对这些意见领袖的大肆借位和攀附,成就了一大批品牌新秀,在福建晋江,明星效应之普遍,简直可以看作是一道特别的风景,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借位明星。

当然,明星也是属于形象借位的范畴,但是明星效应有时并不能完全产生应有的市场和品牌预期,这要看明星之位是否符合在品牌价值的基准上向消费者呈现出了主观公信力,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形象借位上的营销作业。

曾经由于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品牌广告在某地方电视媒体播出,消费群对此广告的评价很差劲,认为广告所宣传的品牌太土没档次,在消费群的心目中此品牌就是这种形象,后来此广告转向一个在全国很有影响的电视媒体,广告一出,消费群一片哗然,这个品牌很不错啊!能在这样有影响力的媒体上打广告,算是很好的品牌哦!就这样,同样的品牌信息,所攀附的载体不一样,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几乎来了一个180度的大拐弯。

借助媒体、明星、名人等的形象之位,来攀附其作为意见领袖的社会公信力是一条极为有效的快速成就品牌形象的捷径。而且,这种意见领袖往往并不局限在上述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或单位上,我们可以把这一观念进行延伸和发散,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时照样可以运用这种借位营销的方法来找到这个区域的意见领袖来完成对消费群的主观公信力的攀附,只不过这种意见领袖不是社会公众人物,而是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权威,口碑传播即为对这种营销方法运用的鲜明体现。目前运用得多的会议营销同样是为了攀附意见领袖的主观公信力,在保健品和专业美容化妆品行业已经大行其道。在这方面比较经典的案例当然要数安利了,它把自己的营销团队成员一个个地培养成行业的意见领袖,然后辅以强大的传播场面来造成消费群强势的主观公信力,这虽然是直销模式的做法,但足以借鉴到传统模式上来完成对形象借位的打造。

当然,还可以在很多层面进行形象借位,比如,美国的服饰大厂Gap旗下的高价位品牌之一――香蕉共和国,在1992年请来当时最顶尖的设计师来对品牌形象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形象从单纯的旅行风格蜕变为都市休闲风格,通过借位把顶尖设计师的魅力和品牌溶为一体,后来使该品牌成为美国“都市休闲风”的最有力的代表。

因此,一个品牌的形象所涵盖的层面很多,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挖掘赋予品牌形象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然后极力攀附这些意见领袖在社会或行业里的公信力,从战略和战术上形成对消费群的认知的掌控。

借文化之位,攀附历史积淀中的经典元素

文化是任何一个强势品牌长久地存活于世的核心支撑点,因为它是品牌的灵魂。文化积淀越深,品牌的生命越长。好比一个人,其文化积累越厚重,对于社会的价值就越大,其精神穿越的时间越长。美国有限品牌集团的创始人莱斯利.维尼克创建BBw(美容保健品)品牌成功后,在回顾BBw的品牌历程时说,BBw杜撰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BBw的拥有者生活在俄亥俄州的某农场,用自己生产的原料来制作蜡烛和香料产品,后来企业发展壮大了,她仍然严格要求每个细节,一如既往地为顾客提供物超所值、诚信有佳的产品。维尼克借此对品牌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阐述:所有零售业取得的成就都源于一个故事――品牌的缔造者过着品牌所推崇的生活方式,认真监督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不断推动品牌的发展以体现自己的品位和理想,使这种理想不断地得以呈现和传承,触动每一个与品牌发生关联的人的感情。

这是一段比较精彩的对品牌文化意义的阐述,也更鲜明地佐证了文化对于品牌灵魂式的重要作用。

翻开SK-Ⅱ和理肤泉(欧莱雅)的品牌发展历程,都会找到一个近乎传说的动听、醉人的故事。SK-Ⅱ源于1975年日本北海道一家清酒酿造厂所发生的故事,而理肤泉则源于1750年的温泉水的故事,然后再对整个品牌发展进程进行理念、技术、效用创新等的娓娓陈述。直至今日,所有的理念和创新都得以传承,历史成就了品牌,品牌创造了历史,并在文化的持续演进中正创造着现在和未来。

从上面三个例子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个共通的东西,那就是历史积淀中的经典元素,BBw是一个农场主在用自己的理想创造着现实中的一切,SK-Ⅱ是清酒酿造厂里年迈的酿酒婆婆有一双少女般细嫩的手,理肤泉则是神奇的温泉水让患上冻疮的拿破仑士兵获得了奇迹般的恢复,然后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叙述和专业的解构,并在后来的品牌发展中强化和诠释这些经典元素的价值意义。例如SK-Ⅱ一直强调的是肌肤的明亮,并用一个又一个明星作以佐证,理肤泉则一直在呈现其理疗的肌肤护理价值。这些历史中经典的元素都为品牌灌注了一个个生生不息的生活的价值,并使其逐渐超越了物质的要义而作为一种人文精神流传于世。

国内的一个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也堪称这种文化借位的经典案例,它所攀附的是极具文物价值的历史酿酒遗址,在很多白酒都没有把这个酒文化中极具价值的元素进行大肆渲染时,水井坊几乎用尽全力来攀附这个历史积淀中的经典元素,从而在高端白酒市场完成惊人的一跳,甚至人让许多行业人士和专家们都瞠目结舌。

文化的魅力就是这样具有无与伦比的市场杀伤力,国内的中小企业的品牌有自己的文化吗,或者说有怎样的文化呢?忽略文化对品牌的价值就很难创建一个强势而恒久的品牌,开始为自己的品牌创建一种文化吧,就用文化借位的营销思路,集中力量攀附文化积淀中的经典元素,然后进行整合。这里重要的挑战是如何发掘历史积淀中经典元素,并对此元素进行系统解构和整合,形成一个品牌文化体系,而对上述品牌案例的深入探究将为我们提供成功的法门。

借潮流之位,攀附时代前线的趋同意识

当一起事件、一项活动等所产生的影响达至一个临界点时,一种现象便会产生,并开始以暴风骤雨般的宏大气势横扫社会,这就是潮流。潮流具有即时性、规模性、普遍性和影响性。在当今潮流突如其来又肆意蔓延的社会中,市场营销活动如能借此之位,结果会是怎样呢?挑战极限运动曾经风靡一时,许多攀附于此的品牌几乎是在一夜成名。全民健身运动使许多品牌参与其中,安利的万米长跑就是典型,如“洪水猛兽般”的“超女”吸引了不知多少人的目光和关注,一拨又一拨的品牌因此名扬全国。这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时代,人如此,市场也不能例外,否则将会闭门吃亏。现在有这样一个观点,说是请明星做广告,谁红就傍谁,借此之意,什么流行就攀什么!中国人攀亲喜欢向上,做营销,不仅要攀上,还要攀下,甚至攀左攀右,什么流行就攀什么。这也太过火了吧,是有些过火,但是市场营销就是要达到借潮流之位,攀附处于时代前线的消费群的趋同意识,伊利曾经对三种广告诉求进行了大规模的强势宣传,欲以此快速提升品牌和市场业绩,无独有偶;,蒙牛也雄心勃勃地要提升品牌和市场业绩,但是却采取另外的营销策略,即全面、大规模地对潮流事件进行见缝插针式的借用,极尽攀附时代前线的大众趋同意识,依附“神五”飞天,借位“超女”,一浪高于一浪。后来,当我们回头看伊利和蒙牛的品牌和市场地位时,谁利谁弊,立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