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4:39

新闻学教育篇1

新闻学教育的目标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因此,不能适应业界需要的新闻学教育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适用性应该是新闻学教育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回顾西方新闻学教育的源头,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闻教育在职业训练之外,同时开设了通识教育。这种通识教育,意在让学生接触大量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使学生在面对包罗万象的新闻事实时拥有更宽厚的知识储备。

当然,通识教育的含义远非如此。通识教育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或译博雅教育),与专注以“谋生为目的”的职业准备不同,自由教育注重的不是效用性,而是透过心智的发展与理性运作来脱离蒙昧或修正偏狭观点,人的视野因此而开阔,心灵因得到解放而自由。因此,通识教育除了帮助学生建构起广阔的知识体系,更在于使学生对生活、历史、政治和艺术具有一般的了解和正确的评判力。因此,这种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先,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培养人文素养为追求的新闻教育理念,一直居于学校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主导地位。然而,目前我们新闻教育的现状是否真正落实了这一教育理念呢?

新闻教育问题何在

为切实考察山东师范大学新闻学教育的现状,获得学生对于在校教育的意见反馈,笔者面向新闻系新闻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大四学生,是因为他们目前已基本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对于教学内容与媒体实践需要之间的契合度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以问卷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目前课程设置的现实,笔者发现目前山东师范大学的新闻学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科门类过于单一

根据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类型分为四种:学校通识课、学院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除去16周的实习时间,仅就课堂教学而言,学校通识课占总学时的35%,学院通识课占13%,专业课占52%。在这些课程当中,文学类的课程占有相当的分量。学院通识课共四门,文学类的课程占三门(现代汉语、基础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必修课16门,文学类课程占3门(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外国文学专题),专业选修课目前共有34门备选课程,文学类的课程占18门。哲学类的课程仅限于学校通识课中规定的两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史类课程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门;政治学、艺术学、社会学的课程完全空白。

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有四门跨系选修课,且有一门为理科。根据调查,学生的公选课共涉及85门课程,其中理学与工学共计31门,哲学类课程6门,社会学课程4门,政治学课程5门,经济学课程8门,教育学课程7门,文学(包括语言学和文化学)共11门,艺术学8门,管理学、军事学、法学各1门,另有两门医学养生类课程。

在影响学生们公选课选课决定的诸因素中,个人兴趣是首要因素,占选课原因比例分布的63%。据学生反映,由于公选课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完成,且主要在大一下学期选完,所以对本专业影响考虑较少,多从个人兴趣出发。排第二位的因素“不得不选”,占13%。诸如抽签不中、上课时间冲突、原选定课程停开等原因都会造成“不得不选”的被动局面。基于“对专业有益”的考虑有11%,共有37课次,其中有11课次为摄影,其它课程分布较为分散。好拿学分的现实考虑占8%,5%的选择基于一般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考虑。

若撇开主观因素,仅就客观结果论,真正与新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实际上选择人数寥寥。比如政治理论与实践,有9人选择;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问题,有7人选择;政治传播学,仅有5人选择;社会调查方法,仅有4人选择。

综上,目前的课程设置并不足以提供给学生多元的学科知识,依靠公选课机制也并不能有效弥补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缺陷,目前的教学距离通识教育相去甚远。这一结论在学生对于新闻教学的评价中亦可得到验证。

(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最大软肋

结合之前所述新闻教育的理念,我们将新闻教育目标分为“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扎实的人文基础与素养”和“实用的操作技能”三个层面,并请学生以0~5分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数据统计结果发现,“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平均得分3.74分,“扎实的人文基础与素养”为3.40分,“实用的操作技能”一项平均得分2.83分,可见实践能力的训练是学生最为不满的一环。

相应的,当问及新闻教学的实用性评价时,学生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为理念有效性打出的平均分值为3.85分,操作有效性的分值为3.37分。

结合上述两组数据可知,学生对于新闻理论学习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在理念层面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即对于新闻的制作流程、记者的基本素养、媒体的伦理规范等内容都有清楚的认知。但理论学习的最终指向仍然是实践,当把理论学习的成果放到实践中去考量时,学生仍然表达了对于理论学习的不满。

在一个开放性问题——“实习后,你认为自己所受的新闻学教育最大的缺陷是什么”——的回答中,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实践能力的薄弱。学生们一方面反映“专业知识有余,而实践技能不足”,“理论知识学习较多,但实际锻炼机会太少”;另一方面认为在将知识性的内容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技能中面临困惑。他们说:“理论很少能应用于实践,或在实践中行不通”,“理论知识都仅限于理论,在真正实用的时候往往还是觉得无从下手,还是要从头学习,yulu.cc去积累各种方法、技巧等。”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计划

针对上述新闻教育的两个突出问题,我们认为新闻教育必须超越新闻学,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合作办学之路。合作,一方面指新闻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合作,另一方面指新闻专业与新闻媒体的合作。

(一)变跨系选修课为专业课

从目前跨系公选课的选课情况来看,学生所选的四门课程虽对其知识体系的完善有一定帮助,但收效并不明显。因此,若实现真正的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精减文学类课程,增加其它人文学科课程。由于教学计划并非可以随时调整,对于课程改革的设想仍在论证阶段。

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体系、媒介环境的现实需求和新闻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参照其他高校的经验,再结合山东师范大学现有的学科体系,我们拟将以下学科的相关课程率先纳入本科培养方案。

1.社会学

新闻学与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记者与社会学家也有某种共通之处。与社会学家的工作类似,记者需要考察外部世界和系统地记录与分析这种观察,从中寻找问题,推断原因,指出改进的方法,评估改进的结果。这一行为的成果既取决于他们对于社会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也取决于他们研究社会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备选的社会学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

2.政治学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要有政治学的基本知识,不仅因为政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也不仅因为“新闻工作必须要讲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范畴的新闻舆论,是无法远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的;更重要的是新闻媒体作为公共意见的载体,直接推进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发展和健全。正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者詹姆士·w·凯里所说:“政治理论培育我们对民主生活和体制的理解”,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学习是必需的。

备选的政治学课程有:《西方民主政治》、《比较政党制度》、《政治学理论与实践》、《国际政治与关系》

3.经济学

在当今社会,经济思维已经经济领域,成为一个社会人应对各种局面时的自然动机。以“博弈”、“外部效应”、“边际收益”等经济学原理分析人的日常行为和社会机制,常常有更为深刻的洞析。因此,学习经济学,不仅可以应对经济报道,更有助于理解社会。

备选的经济学课程有:《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经济新闻研究》

(二)与媒体合作办学

针对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的反馈,我们一方面要求业务课教师在课上增加实践内容,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与业界合作办学的思路。

1.聘请业务导师,参与常规教学

在中国,新闻学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媒体工作经历,在操作技能的传授上难免沦于空泛,或不能切合实际。为此,我系特聘请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影电视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多位媒体高层领导人为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主要从媒体管理者的高度,介绍媒介发展的总体态势、媒介运营的思路和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要求。

除此以外,我们聘请了一些一线记者,参与一些实务性课程的教学,涉及的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和新闻评论这四门。鉴于记者们各有本职工作,不可能如专职教师那样花大量时间备课,也不可能周周按时到课,由记者参与的实务性课程主要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以每月一至两次的频率进行。记者们结合自身从业经历,或选择某一事件对于不同媒体报道进行综述,或结合自身的报道谈教训与经验,或对于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

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创建了校园新闻传播平台——“视新闻在线”,所有新闻及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都可参与。节目每周一期,原本只请教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教师点评。但为了加强专业实践性,我们邀请了山东电视台的多位记者,轮流到长清校区与“视新闻在线”的编辑部成员讨论制作得失,很受学生欢迎。

2.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学术交流

除了常规性地聘请媒体导师外,我系还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例如在2012年9月,《山东商报》一则题为《报到当天新生要退学,理由竟是校门太破了?》的报道引起了中国多家权威媒体的转载。在热闹的背后,这则报道从专业的角度考量是否存在问题?我们特别请到了报道这则新闻的记者,并邀请了其他三位资深记者,以《怎样做新闻,如何当记者》为题,从业界与学界对于一则新闻的评价标准不一谈起,进而讨论如何在新闻理想与媒介现实当中寻找平衡。类似结合社会热点,又能请到新闻当事人的交流会,格外受学生的欢迎。

3.签约新闻媒体,创造实践机会

学生们固然已有多个校园媒体作为实践平台,但他们更希望到真正的媒体中得到历练。我们已与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影电视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些单位成为实习基地,学生们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习都能得到良好的保障。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地拓展和寻求多种合作方式,力图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第一,建立学生日常发稿平台,争取人才储备的优先权。我们正在与多家媒体接洽,希望这些媒体与网站能够为学生打通投稿渠道。由学生自行采集写作新闻稿件,报社派专人每天查收,若确有新闻价值,记者直接与学生联络,或经核实后直接采用,或安排补充采访,由记者与学生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亦可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选择优秀学生去媒体实习或工作。

第二,建立媒体与学生之间直接的联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习单位,但无法兼顾到学生每一次的假期实习或大四找工作阶段的实习要求。与此同时,媒体也经常抱怨要么实习生扎堆,要么人手不够。因此我们正在与各媒体协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例如通过专门的网页联络等,让有意实习的学生和愿意吸收实习生的媒体都能将信息上去,形成供求之间的良好呼应。

第三,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在全媒体时代中,网络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分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新闻学教育也必须突破传统思路,将视野由纸媒、电子媒体投向网络,并重点关注网络的发展。我们已将网络媒体纳入实践平台,我们认为在网站实习益处颇多:首先,网络媒体数量较多,可以为更多同学提供实习的机会;其二,网络媒体中的实践往往可以在校完成,免去路途奔波,也不会对日常学习造成过多干扰;其三,网络媒体的文字编辑工作培养的是信息整合与分析能力,这一能力恰恰是自媒体时代的记者最需要的。

新闻学教育篇2

在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体之上,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都十分注重规范化与高度概括性的原则,只对事实本身作出简明扼要的阐述。网络媒体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一传统新闻格局,网络新闻在不断探索受众好奇、从众等心理,在此之上融入能够激发受众心理的内容,使得受众主动点击观看。网络体育新闻的具体娱乐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闻标题力求个性,任意夸大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中,文章的标题会对内容起到总结性作用,但网络新闻似乎并不安于此种现状,不可否认网络新闻同样深刻地发挥了新闻标题的灵魂性作用,且将这一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为吸引受众的目光,网络新闻人在标题上可以说“费尽心思”,紧抓新闻的刺激点,利用幽默诙谐的口语或是色情性语言等来定义标题,如2015年10月26日腾讯网的一则新闻《见红!鲁尼止血用“口香糖”?》,咋一看题目,不禁让人大发奇想,题目中体现了暴力、比喻、夸张等多种手法,充分调动了受众的好奇心与观看欲,吸引了大批受众的目光,也赢得了网友的纷纷点击,如此的题目也算达到了良好的传播目的。

2.新闻报道内容的重点出现转移

新闻报道具有多种形式,如系列报道、追踪报道、拓展式报道等,就体育新闻而言,单从赛事本身来呈现并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求知欲,所以不免要对参加赛事的人进行深入拓展,但从目前体育新闻的发展现状来讲,反而将体育运动员的个人报道作为了重点来突出,将其各类花边新闻重点呈现,关于赛事的说明却少之又少,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跳水女皇郭晶晶备受关注,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也不断揭示出了关于郭晶晶的恋爱经历,相比赛事情况,郭晶晶与富商之子霍启刚的恋爱似乎更成为了媒体的报道重点,郭晶晶“跳水女皇”的名号也渐渐被“贵妇人”所取代,其后我们总会看到郭晶晶以豪门太太的身份出席各类活动,可以想象一下,多年以后,大部分受众会知道郭晶晶是霍启刚之妻,还有多少人了解她跳水的辉煌成就。

3.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双向互动性,随着这一特性的扩大化,信息接收者的地位也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可以随时参与事件的互动,对事件发表自身的观点,为了利用网络这一特有优势,各新闻版块特设有娱乐化的互动专栏,体育爱好者可以随时随地实时互动,并与“同道中人”沟通交流,甚至可以创建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体育运动虚拟社区,时刻与人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除互动性平台的建立外,在体育新闻的报道形式上也力求新奇化,如对某一体育赛事进行排名时,可以引用武侠剧中的列表排名形式,更具情节性与故事感,如“英雄榜单”“武林争霸”,还有《20大nBa神兵利器:科比倚天剑,詹姆斯堪比屠龙刀》《韦德梦幻迷踪步再现江湖,单节17分交完美答卷》等标题的呈现。

二、网络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双重影响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在校期间是接触体育最为全面、系统、理性的阶段,而体育教学一直是各大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一直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学校体育课程主要以体育教学、课外锻炼、业余训练、运动竞赛等形式而开展,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手段。随着当今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深化,“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等关键词成为本时代的热点讨论词汇,在网路数字化背景下,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体育运动接触得越来越少,使人类身心健康严重失调。另一方面花边体育新闻的不断报道会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有所偏离实际。1.积极影响(1)利于多媒体教学的展开就体育课程本身而来,它与其他文化课程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是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技术、竞技比赛等方式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体育课主要是以实践为主,这就意味着教师高强度的示范与学生快节奏的跟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会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效果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教学方式从传统方式到多媒体教学的改革对教师来讲具有更多优势,首先是对自身体力的一种保留,其次就是利于同学记忆,电子版的课件形式更加多样化,便于调整与修改,对于重点难点内容也可作出特殊标记,加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省时省力。(2)利于体育精神的传播对于学生来讲,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更具有对偶像无限崇拜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十佳球”等激烈的赛事场面就会热血沸腾,当他们看到关于某一体育偶像的纪录片便会无比崇拜,无论是这一体育项目,还是某一体育明星都会成为他们热爱体育运动的全新动力,关于体育明星的宣传纪录片等报道形式是对体育明星个人成就的一种展示,同时更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传扬与歌颂,如关于篮球明星姚明的纪录片———《姚之年》,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姚明在nBa从“菜鸟”到巨星的全过程,部分细节展示深入人心,使人们看到了拥有无限光环的姚明背后的心酸与血泪,也使得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任何成功都需要真正的付出,使他们对体育心生敬仰之情。2.消极影响(1)懒惰心理生活网络化、工作网络化、学习网络化成为了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现状,作为学生群体更加急于个性的表达,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网络的出现正为他们提供了表达情感与接收新事物的广阔平台。体育运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亲身去体验了才能够真正获得能量与自信,但由于目前网络之上铺天盖地的体育新闻,再加上趣味性的融入,大部分学生显然更愿意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观看新闻之上,很少有人会自觉去体验体育实践活动,体育新闻过分注重娱乐,却缺少了带动与提倡性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渐渐成为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可以说网络使人类身体变得懒惰,这也是体育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与挑战。(2)看客心理鲁迅先生曾在《阿Q正传》《祝福》等多部著作中深刻地描绘过看客心理的具体体现,在人类的内心深处也多多少少会存在这一心理,向外表现为好打听他人隐私,以他人的悲伤作为自己的快乐。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从某一程度来讲是为了迎合受众的这一心理,打开任一新闻网站的体育专题板块,大部分的版面都被“身材火爆的美女拉拉队”或是“某体育明星的各种恋情”等占据,再配以十分抢眼的图片,受众对于体育赛事或是运动员本身的成就也许毫无兴趣,只是为娱乐而去点击。网络媒体似乎也很乐意迎合受众这一看客心理,色情性、爆炸性的体育内容更能够收获高的点击率,例如近期震惊体坛的“奥多姆脑死亡”事件备受关注,无论是他的极端,还是其妻子的家族动态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体育版头条,如今该事件基本归于平静,相信90%的受众知道了奥多姆,并会将“”“”等敏感词汇同他结合起来,又有多少人会知道他在体育上的成就。(3)畏惧心理对体育明星的全面报道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播体育的内在精神,在各明星的采访报道中我们了解最多的就是他们的心酸史,当媒体对这一切背后的故事过多关注的时候,就会使受众产生对体育敬而远之的心理,当家长看到了这一职业背后的艰苦故事,试问还有几个家长会让孩子选择当一名运动员。(4)盲从心理在网络之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不断挑战某些极限运动,如徒手攀岩等,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十分盛行,不少挑战者会晒出自己的挑战照片,干别人不敢干的事在学生看来是很酷的,所以有时他们会进行盲目效仿,或许只为拍张照片,发在朋友圈,获得别人的点赞。殊不知这一运动需要具备的身体条件及具有的危险性。

三、对网络体育新闻消极作用的应对策略

1.加强体育意识培养,提高学生自主锻炼能力

体育的传授并不能单单靠对体育的简单夸赞或是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动作就能够完成,更需要做的是使学生能够从意识上真正接受体育。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要想使体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首先要清楚当代社会人群的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要时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事物的发展符合时代的潮流,与社会需求达到高度一致。具体可寻找体育传播发展最佳的契机点,如“养生热”“减肥热”等,媒体上关于养生、减肥科学真伪的讨论也空前活跃。这时体育不妨借此之势,深入分析体育运动受众人群的心理需求,例如对于学生等年轻群体来讲,减肥、青春、美丽等是他们永恒的话题,媒体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正面的推广与倡导,特别强调强健体魄、科学瘦身等,进而不断促进体育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大众内心产生一种自我的激励,心怀“我要美、我要健康、我要运动”的潜意识,而这种意识也会促进他们的自主锻炼能力。

2.创新发展体育设施,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时刻推动着体育建设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体育设施用品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物质保障,也增加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广泛兴趣,如“活力π羽毛球拍”的研发,在传统羽毛球拍上加入高科技研发的芯片,对打球运动轨迹进行抓捕分析,便能时刻捕捉到打球过程中的拍面速度、击球角度、击球点、击球力度、发力曲线、轨迹三维运动图及运动分析结果等信息。类似于这样的高科技体育产品为全民体育奠定了创新型的物质基础。各大网络体育媒体可以以此作为素材,积极提倡运动理念,这远比报道明星的花边新闻要有价值得多。

3.积极发挥明星效应,传达体育正能量

针对体育理念传播,可以将娱乐化性质融入其中,利用明星效应来引导大众关注体育,爱上体育运动。例如在《奔跑吧!兄弟》第一季某期中,组织明星们在浙江传媒学院体育馆内举行“室内运动会”,场地的布置别开生面:体育馆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游乐园”,红绿两队需完成蹦床取球、障碍运球、滑道运球、巨手投球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暗藏“杀机”,各位明星在上演了一场激烈的“争斗”,种种窘态让观众笑声不断。《跑男》将体育运动与娱乐合二为一,将观众的目光从娱乐至上拉回对体育精神的思考,势必会为社会传达一种体育正能量,使学生争相模仿,为全民体育奠定强大的群众基础。网络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对学校体育教学起到双重影响作用,一方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与示范,对体育精神也起到广泛的传播作用,但过度的娱乐化倾向更容易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懒惰、畏惧、盲从等消极心理,进而影响体育的教学效果。对此,网络体育媒体要重新定位,要根据学生需求,加强体育意识培养,提高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创新发展体育设施,激发学生好奇心理;积极发挥明星效应,传达体育正能量。

作者:唐迅单位: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鹏飞.浅析网络体育新闻娱乐化[J].新闻世界,2011.

[2]宫怀宇.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J].新闻爱好者,2010.

[3]张凤丽.多重视野解读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及其发展[J].采编,2015(2).

新闻学教育篇3

我原来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部门工作,听说了高校一级二级学科的划分,不以为然,笑笑而已。现在在高校工作,則是无奈地苦笑,因为明知讲不出道理,但也无法摆脱。好在我不当行政领导,免却了整天为一级二级学科的设计、考察、评估,以及不同二级学科教师数量和不同职称数量的分配、不同二级学科学生数额分配等等苦恼。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6年起,在院下直接划分为10个教研室;2010年起改为“一部四系”,即史论部、新闻系、传播系、广播电视系、广告与媒介经济系。

史论部集中了负责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史教学的教师;新闻系集中了采、写、编、评方面的教师;传播系集中了新媒体、公关方面的教师;广告与媒介经济系集中了广告、媒介经营方面的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二级学科分布如下:

本科分为四个方向: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

硕士研究生分为四个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经济。

根据上级要求,近年开设了“国际新闻”硕士班,归到“新闻学”方向,挤占了“新闻学”方向硕士的大部分指标,2011年招生本来意义的“新闻学”硕士名额只剩1个。由于“国际新闻”属于新闻学方向,二级学科不能跨级带学生,于是“国际新闻”方向的学生只能由属于新闻学方向的教师带,造成传播学方向的教师带不上学生。

博士生研究生分为三个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经济。

以上的“方向”是否本文由收集整理算是二级学科,没人说是,也没人说不是。

现在“系”的划分与学士、硕士、博士下面划分的研究方向,并不完全对应,发生了较多的人员调配的问题。

但是,教师具体属于哪个二级学科,上面却要求必须明确,只能划分到新闻学、传播学两个教育部认可的二级学科内,带研究生,属于不同二级学科的教师不能跨二级学科带学生;评职称,上面分配的名额具体到二级学科。于是在工作中人为带来了较多的麻烦和冲突。

其实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各校新闻传播学院内对新闻学、传播学这两个二级学科的感觉是模糊的,差别是人为造成的,实在说不出所以然。至少在新闻传播学学科内,这两个二级学科的设置,看来是当时为了应付上面要求划分二级学科的要求匆忙而做。从后来的实践效果看,不符合学科的实际情况,不科学。

不管有没有道理,学院从招生到教学(实习)、学生毕业,都得依照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之类的管理规則报计划和获得利益。于是这已经不是科学不科学的问题,而是利益问题。

1997年,一旦确定我们的学科叫“新闻传播学”,后来再划分为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后来就一直沿着这种讲不出道理的思路(已经变成了专业运作的既定框架,从申报教学点、硕博士点到人员的配置)走过来了。现在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增设,基本是在既定的框架内的作为,人们不可能脱离这个既定的一级二级的划分框架来设想本学科的发展。

因而,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这种设置,或因人而设专业方向,或因某门课程无法对应到(或不满意对应到)既定的两个二级科学内,而再开设一个,例如“广播电视新闻学”;或勉强依附到一个二级学科内。原来本科有“出版”这个方向,因为学科带头人被学校从副教授降为讲师愤而退休,这个专业方向没有了;硕士层面,现在将“出版”放到了“传播学”内;而博士层面,又放到了“媒介经济”内,为了安置人。

现在的新闻传播学,是从新闻学来的,新闻学是从报学来的,越向上追寻越狭小。传播学这个词,不过是因为外国有一个传播学理论,硬从词句上设计了一个与“新闻学”不同的“传播学”。而新闻的传播不过是一般信息传播的一类,逻辑上应该是传播学下的一类信息传播类型。

我们的二级学科设置或各校后来的增设,基本依照媒介形态来划分。而在数字化时代,媒介的外在形态已经不重要了,它们不过是数字化媒体的不同表现和外型,没有本质的差别。然而,我们现在课堂上讲述的,仍然主要是单向传播的“大众传播”。

新媒体的兴起、讯息生产和传送成本大幅下降、传递速度的同步化、大量新闻素材由民众掌握、传统媒介经营困难、公民记者的出现、新一代人的媒介使用习惯转变——在种种现象之下,新的问题被提出:

什么是新闻?

谁是新闻工作者?

如何重新审视专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

借用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1925-)关于现代性的说法,传统的新闻传媒正由固态走向液态(流动状态),即一种不停地随时间变形的、不稳定的状态。

新媒体技术已经穿透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西班牙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1942-)认为,现在“大众自我传播”

(massself-communication)已经流行。以往大众传媒承担的新闻传播,已由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固态转变为液态的、具有弹性的、个人化的及互动的形态。

鉴于我们面临的新的信息传播环境,考虑到现实中

转贴于

国传媒还有一定的发展空和时间,关于二级学科的划分,既要立足现实中国传媒还有适当的发展时空,又要兼顾已有的学科利益,还要留有长远发展的空间;

鉴于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综合叙事能力、节目或话题的设计创造能力、整合资源和团队协调能力,故建议这样划分本科二级学科:

以传媒(含网络)为基石的部分:传播叙事(新闻传播)、传媒创意(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

以社会信息传播(新闻传播排除)为基石的部分:广告、公众关系、出版;

跨两者的部分:国际传播。

这样共计5—6个二级学科:传播叙事、传媒创意、国际传播、广告、公共关系(这两个是否合一)、出版。

原来的新闻学、广播电视、主持人等等归到“传播叙事”;非新闻类的如传媒频道或网络内容的创意和设计,以及媒介管理等,归到“传媒创意”。

国际传播主要侧重于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的对外新闻传播,是目前国家软实力发展所需要的。

广告和公关是否合为一个二级学科,再考虑。两者有较大的不同,但又有基本相同的目的。

难以安置的是“出版”,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产业的形态,这里暂时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然而,书的印刷形态正在向无纸形态转变,音像的出版作为专业也面临着社会化的挑战。现在已经进入全民出版的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出版”其实可以归到“传媒创意”这个二级学科来。

研究生二级学科的划分,亦应与本科的二级学科划分适当对接,同时要有区别。考虑到研究生作为高校中间层次的教育(越来越作为一个过渡教育层面看待),它应该有两种培养方向,一是传播叙事业务、传媒创意、广告、公关、国际传播方面的初级领导人才,二是为未来博士教育培养理论人才。在这个教育阶段,开始单独设置媒介经济方向。

研究生的二级学科划分,我认为可以这样设计:传播理论、传播叙事与传媒创意、广告与公共关系、媒介经济、国际传播。

传播理论的内涵包括传播学理论、新闻理论、传播史和新闻史的研究。传播理论研究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但新闻理论的学术根底仍然相当薄弱,观念陈旧,一定程度停留在政治话语替代职业话语的阶段,进步较小。传播史和新闻史方面,我们基本没有传播史,中国新闻史仍有一些历史叙述以观点取舍事实,且过分繁杂;外国新闻史仍然集中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叙事,而忽略世界上正在兴起的国家。中新、外新需要融合讲述,在传播史(不仅是新闻的传播)层面给学生以全球整体的视角。

传播叙事与传媒创意、广告与公共关系在研究生层面合并,因为不再以学习一般知识为主,而是以提升相关方面的素养和培养适当的团队组合能力为主。

国际新闻方向,在硕士层面应以政策把握、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深化学习、深度的交往技巧学习为主,不能把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一般技巧和史论常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了(但是目前的国际传播方向上,基本是本科的课程,因为生源主要来自外语专业)。

媒介经济方向,即传播业产制与管理,硕士层面是为博士层面教育提供基本人才。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媒介管理方面的一般知识。这方面的人才需要有一定的传播产业工作阅历,否則纸上谈兵。

这种划分,还得以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改革作为前提。讲授的知识系统要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的环境,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训练),同时要与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呈现相结合,不能再把这些东西割裂开来,分成四五个课程,每个课程讲上一个学期。课程的整体设计,不宜再以采写编评这类技术性的内容为核心,而要以创意(想象力)、设计、整合与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核心。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已经编写“跨媒体传播基础教程”教材,开设综合性课程。当然,尚很不成熟。

基础理论仍然是三方面,即传媒理论、新闻理论和新闻史,但如何整合起来,适应新的传播内容形态而更新,现在还没有提上日程。问题本身已经提出。大众传媒“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传-受)占据理论论证的主导地位,显然不行了,而要把网络虚拟社会的各种传播方式做整合研究,提出新的思路。

新闻学教育篇4

1.大众新闻传播事业的经济特征考量

对于大众传媒行业领域而言,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行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工作之后,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事业单位建制以及企业经营模式双重发展特征的工作实践路径状况,在这一建设发展工作方面,就连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也概莫能外。在现有的发展实践性格局制约下,我国大陆地区相继出现了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具有独立经营开展实体、独立核算工作实践机制、能够扎实实现自负盈亏目标的大众传媒性事业单位以及独立性的传媒集团公司,我国大众传媒行业的市场竞争行为的客观性强度状况日渐加深。最近一些年来,我国大陆地区相继改制形成的报纸集团、广电集团以及传媒集团已经成为我国现有发展条件下大众传媒市场竞争环境下的最为重要的参与性主体。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媒体性集团主体之间的竞争性工作实践态势甚至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客观境态。在这种日渐激烈并渐次走向畸形的媒体企业行为主体的发展态势中,有一部分大众传媒行业领域的企业实体出于片面追求观众群体以及受众群体的收视率和接受率之提升的现实性经济动机,往往不惜以某些明显逾越基本性的法律法规规制以及社会性道德伦理公识的媒介实践行为来实现有关的经济目的,我国大众性传媒实践行为在一定的实践性考量视域下已经客观性地游走于法律规制与伦理约制的边缘性。性感播报、美女主持、隐私艳照、原生态自然主义等媒介信息形式正在对当代国人的媒介信息关照与接收行为开展视域生发着较为深刻的现实性客观影响,对于这种影响,本文将会给出基于两个基本考量角度的解析行为实践,对于大众媒体的信息主体,也就是各类媒体性事业单位或者是企业实体而言,他们推行本文在上文中所列举的这一系列的信息形式的现实目的,就是要切实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基于观众与受众的考量视角,笔者认为,实施讨论实践行为的客观意义将会更加鲜明且充分。

2.新闻传播事业生态的主流价值观弱化传播趋向

我国的改革发展事业已经步入了深水区,许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已久的现实问题日渐性浮出了时光长河的水面,在依次引发大量的社会管理问题的同时,也客观性地触动着我国一般性公民群体的神经。其一是贫富悬殊以及两极分化问题,其二是公共权力的寻租以及腐败问题,其三是暴力拆迁问题,其四是以教育、住房、就业、物价、医疗等为代表的基本性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敏感的代表性问题,在所有类型的新闻事件表达对象中,民生新闻资讯客观上与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状况水平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在相对性考量视角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国基层民众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动态性描述信息的客观性要求,在现有发展条件下,以及今后的最近一段历史发展时期中,民生新闻报道将会依然以一种稳定的规模和形制状况占据着我国国民的新闻关照视野。近年以来,我国大众传媒事业开展领域针对民生问题持续展开着稳定的报道和关照行为,历史推演到21世纪之后,我国政府对媒体行业领域的话语表达行为的管制力度有所放松,媒体在民生新闻事件的报道实践中采取了自然主义的表达方式,将天灾人祸与富豪榜等新闻元素同版呈现,表现出了较为鲜明的娱乐化与快餐化的大众新闻表意模式,这种实际存在的新闻行业的话语表意模式,在客观上鲜明地展现了我国大众新闻媒体在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弱化倾向,其对社会一般性的舆论氛围状况的引导和规制缺乏恰到好处的工作实践力度,这种工作倾向客观上对现存状态下的一部分新闻受众尤其是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建构上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我国大众媒体行业的这种现实性的实践工作模式对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

二、以新闻传播学方法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

1.切实加强信息与资讯的权威性特征

第一,公共评价视角下传播者的信誉状况。要对信息者的诚实、客观与公正等品质状况实施最基本性的指标考量行为。第二,基于专业权威性的视角实施考量。这里要针对新闻资讯者的从业实践行为的资格状况展开权威性以及公允性的实践考量。基于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性考量视角,我们可以将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宣传性或者是人际交际性的实践行为,所以思政教育信息的传播者所具有的可信性特征,客观上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客观影响。在具体的媒介信息可信度状况的考量实践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同时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教师)以及大众媒介中的有关新闻资讯类信息的可信度展开客观性的考量。

2.采用科学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现有发展形制下的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中,对于信息的传播行为,同时性地存在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这两种信息传播工作实践形式客观上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都具有相对充分的实践性价值意义。“一面提示”就是仅仅受教育对象或受众个体阐释己方观点或者是有利于己方接受的指向性判断信息,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客观上有利于己方观点得到相应的信息接受对象的充分性接受,在观点的表达以及行为态度的表征方面有着较为充分的鲜明性描述特征。客观上,这种信息传播实践工作模式也比较容易引致信息接受对象的抵抗性心理,所以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仅仅适用于文化水平状况比较低的信息接受主体。“两面提示”就是在阐释己方观点或者是有利于己方观点被接受的指向性判断信息的同时,以一定适当程度的实践方式简明展示对立方的观点或者是不利于己方观点被接受的信息形态,在这里尽管信息的时间已经被客观性地延长,但是,其实际取得的信息传播工作效能状态将会比之前的一种模式更好。

三、结语

新闻学教育篇5

整体而言,中国的大学新闻学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其主要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在传统媒体,特别是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起来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及新闻采集、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技能的培养,是其核心。现今中国大学新闻系的师资,基本上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中文系、新闻系的毕业生构成,其中一部分是高校毕业后就直接承担教学任务的。因此,无论在理念的层面、方式方法的层面,还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层面,都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新的媒体条件、新的传播环境、新的新闻运作方式的需要,亟待改变。我认为,这种改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在新闻学教育中融入更多现代媒体技术的内容

在学科属性上,中国大学的新闻学教育,一直被界定为文科教育,其生源是高考中的文科学生,其师资也主要是文科的背景。媒体技术,则一直属于工科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很少被列入新闻学教育之中。在传统的新闻学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采、编、写等技能培养课程,基本上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经验的传授为主,其教学内容与媒体技术很少有相关性;在传统的新闻媒体里,新闻采编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在职业分工上也十分明确,互不相干。

然而,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新闻专业的定位、新闻教育的模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杂志,其新闻制作的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要说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就是纯文字稿件的写作与编发,都日渐成为一个人机对话的过程。一个普通的记者或编辑,除掌握传统的新闻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技术设备的能力,尤其是要不断适应设备功能与技术的更新。传统文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对于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而言,其工作中媒体技术的含量更大,媒体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更快,不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根本无法进入这些行业。

实际上,无论对传统媒体而言,还是对新媒体而言,媒体技术都已经不再仅仅影响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方式,而且深深地影响到信息的内容、新闻的文体与语言方式。一个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掌握现代媒体技术,不具备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现代媒体技术的能力,将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中举步维艰。

因此,当今中国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从纯文科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中走出来,直面现代科技发展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将媒体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纳入教学内容之中,给予充分的重视。而现代媒体技术的教学内容,一方面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来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有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技术、洞悉现代媒体技术发展方向与趋势的师资。这就要求现代大学的新闻专业,融入很多工程技术学科的因素,具备文理兼容的色彩。而当判断一个大学新闻专业的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时,其以实验室建设为核心的“硬件”条件,以及教学内容中现代媒体技术课程开设的数量与质量,就成为一些十分重要的指标。

新闻学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

在新闻学教育中融入更多媒体技术的内容,本身就是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出发的。而技术性因素的增加,只是新闻从业者所面对的新挑战之一。当今社会实际上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从事大学新闻学教育的人,必须对这种要求有清醒的认识与准确的把握,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大学新闻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中国高校的新闻学教育首先必须建立在中国自身的新闻理念、新闻制度、新闻从业环境的基础之上,具有自身的特色,不应当抽象地、不加选择与分析地向学生灌输西方的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与此同时,聘请一些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进入高校的课堂。增加一些学生与教师进入媒体的机会,进行一些高校与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大学的新闻专业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利于将中国大学的新闻学教育深深地扎根于自身的社会土壤之中,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新闻人才。

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近些年来,中国的新闻媒体内在结构与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生存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其受众在减少,影响力在降低;另一方面,商业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成为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接受新闻信息的十分重要的渠道。与此同时,不同媒体之间、相同媒体之间在受众数量、市场份额与社会影响力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十分激烈的程度。这就要求大学的新闻学教育,一方面不应该仅仅针对传统的媒体,而要充分意识到将来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在新媒体当中就业;另一方面,无论在何种媒体就业,新闻从业者都必将会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而且应当具有很强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市场运作能力。这一切,都对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给大学的新闻学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学的新闻学教育,必须根据这种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在新闻学教育中应当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

当我们提出大学新闻学教育要增加媒体技术的内容,针对社会的需要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时候,并不是说要弱化新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反,当代中国大学的新闻学教育,人文教育也是应当着重强调、努力加强的一部分内容。

中国最早的大学新闻学教育中,是包含了人文教育、尤其是文学艺术教育内容的。中国文学史课程、艺术理论课程,都被许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纳入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之中。然而,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发展,新闻学科独立意识的增强,这些内容被一些新闻院系逐渐压缩,甚至全部剔除了出去。这种对大学新闻学学科教育专业化的理解是狭隘的,对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

人文教育的目的,实际上不在于知识的获得,而在于人格的培养、趣味的熏陶、思想境界的提升、思维方式的开拓。单纯的新闻业务训练,如果没有人文教育做支撑,很难把一个大学生造就成一个真正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现代科学技术如果不与人文内容、人文精神相结合,也很难产生有内涵、有魅力的新闻作品。新闻从业者的新闻创意水平、把握时展潮流的能力、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洞悉,更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素养之上。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媒体,很难成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媒体;缺乏人文素养的媒体从业者,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媒体人。

新闻学教育篇6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特点

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孕育了具有英国鲜明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虽然国情,体制不同,但了解、学习和研究英国新闻传播学的教育机制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有着可借鉴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层面,认为英国传播学教育在强调实践性、丰富教学手段,注重评估及反馈、强调复合性师资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渊源

英国的新闻媒介发展较早。如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路透社成立于185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以民营形式组建于1922年。如今,路透社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通讯社之一,BBC制作的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在全球已拥有了1.2亿的受众。在印刷媒体方面,英国现有各种类型的报纸1400余种,其全国性的报纸12家;另有7000余种杂志,2400家出版社。正是媒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孕育成长,同时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大众传播学教育在英国一般被称为“媒介研究”(mediastudies),最初是从英文和文学批评专业发展而来的①。英国的传播学研究在上世纪30年代便初见端倪,相对而言,其新闻学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传播学研究起源于一些社会科学家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了兴趣,于是创办了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旨在培养传媒批评者与分析者。而作为培养职业新闻记者的新闻院系,则是90年代后才在英国产生②。伦敦大学曾于1919——1939年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但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一度中断,直到1971年卡迪夫(Cardiff)大学开始开办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此后各英国高校才陆续开办了相关的传媒院系和专业。如今,英国大量高校都设立了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学位点。据学者统计,大约有70家英国高校开设了传播学和新闻学教育或进行媒介研究,其中还包括爱丁堡大学、拉夫堡大学、莱切斯特大学等许多综合性大学③。

二、部分英国知名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

总体而言,英国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较为明显。传播学领域的覆盖范围较为宽广,包括文化、广告等各方面的理论性知识;而新闻专业的教学特点则趋于实践,在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大量的实训课程和实训内容。英国的各个高校在各个专业领域侧重不同,同时在不同领域中又各有自己的特色。

1、谢菲尔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谢菲尔德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英国传播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的顶尖学院。该学院的专业齐全,与英国传媒业联系紧密。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是唯一个获得英国三个新闻行业机构:BJtC(英国记者培训协会),ntCJ(全国记者培训委员会),ptC(期刊培训委员会)认可的证书。目前,该学院在本科生阶段不分专业,只开设了新闻学学士一个专业。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则进行了细分,包括:新闻出版学(maprintJournalism),广播新闻学,杂志新闻学,网络新闻学,国际传播等④。

该学院的特色之一就是侧重实际业务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教学目标就是以培养实践人才为基础。除了一些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课程外,专业课程更侧重技能和实用性,包括了大量的实践,如新闻采访、出镜、新闻写作和报道等。在本科的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训练扎实的速记等基本功,学院也注重学生从全方位的了解新闻产业,包括各个媒介机构中,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和杂志的运行,学习如何做新闻,正视新闻和新闻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此外,其多媒体应用课程教学设备齐全、精良,配备了各种采访仪器、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及软件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

莱斯特大学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在英国的媒介和传播的教学和科研中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研究中心认为对大众传播的学习就是了解在复杂宏大的社会下传媒的作用及进程。因此该中心的新闻传播教育主张在广泛的社会学科中汲取养份,比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等⑤。

目前,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设置了两个本科专业:通讯、媒体及社会理学士(BScCommunications,mediaandSociety)及传媒、社会学学士(BamediaandSociology)。其硕士提供的专业有大众传播、全球化与传播、新媒体与社会等。总体而言,莱斯特大学的传媒偏向传播学研究,在最近的几年中,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包括媒介研究、电视和道德、广播剧和健康教育、国际新闻、东欧电影、国际流行音乐工业、媒介和体育、编辑出版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从课程内容看,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的研究政策是以基本的传播理论为起点,辅助于比较、分析及调查等定量性研究方式,从而探讨各项大众传播媒体的运作过程、传播效果以及和社会文化的关系。⑥近年来,研究范围已扩张至全球及传播多元化领域。其传播学教育希望学生不仅对媒体研究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能掌握在当今信息和媒介充斥的时代生活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与特点

1、教学注重实用性

新闻学教育篇7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新闻学教育篇8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新闻学教育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3)02-0083-01

20世纪80年代,媒介融合的概念首先被提出,并简单地被定义为将原属于同一类型的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此,美国艾·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传媒经济学》的作者喻国明教授这样理解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作为中介,将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作为传输手段,运用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并且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加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从而导致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1]。近几年中,新传播科技与新资讯媒体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并普及,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媒体对媒介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媒介融合也逐渐开始加强重视。

一、媒介融合的传播特征

当前,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体现为以下两种:一是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即通过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联合新旧媒体技术,从而形成新的传播手段以及全新的媒介形态。以下是媒介融合的主要传播特征:

(一)新闻业务等的资源共享。媒介融合打破了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了各类不同形式的媒介,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将共享的新闻内容制作成文字、图像等,形成风格迥异的新闻产品,以不同的媒体平台相继传播给各自的受众。

(二)数字化的新闻载体。媒体发展至今呈现出边缘淡化与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这与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传媒科技与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将成为各个媒体平台共同存在的形式,最终实现“媒介大融合”,出现集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全新数字媒体平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都将数字化并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2]。

二、目前新闻学教育的现状

关于新闻学教育的核心的争论,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各个学校也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对此做了不同的表述,可以说新闻学教育在我国各校都有各校的特色。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新闻教育界又有了“学”与“术”孰轻孰重的分歧。正是由于这种争论一直存在,导致现在我国新闻学教育没有一个标准,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专业设置的单一媒体化。目前,国内新闻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规定进行的。在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本上是按照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进行设定的。其中,新闻学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实际上主要偏向于报纸新闻学。这种专业设置理念实际上反映了我们高校教育还没有跟上媒介整合的步伐。

(二)课程体系交叉不够。在以单一媒体化的专业设置下,往往是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具体课程。特别是实务类课程,比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媒体规划采写编评,虽然有些章节也涉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但基本都是一带而过,即使是专门开设的广播电视类课程往往都是以选修课出现。而广播电视专业所开设课程则是以广电为主,报纸的业务甚至都不会涉及,以这样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适应融合新闻采写与编辑。

(三)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

三、媒介融合对新闻学教育的要求

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明显,结合新闻学教育的现实情况,所以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使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现实,新闻学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

2.拓展学科内容。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3]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

2.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4]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高寒.论新媒介时代的媒介融合[J].才智,2011(28).

新闻学教育篇10

尽管同1908年即诞生了第一家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美国相比,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起始较晚,且中间似乎一度中断,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为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英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

最近,笔者对英国一些著名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这里作一概述。

伦敦大学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创办于1983年,著名学者詹姆士・柯伦是其创始人。在建系前,该学院视觉艺术室就曾展开视觉传播教学。媒介与传播系成立后,最初提供的是传播与社会学和传播与教育学的学位教育,1985年起才开始进行媒介与传播学学位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媒介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该系有本科生471名,硕士研究生209名,博士生57名。该系的教学与研究在英国评价甚高。在2001年12月英国对研究型高校科研评估中,其研究能力被评为5星级(最高级),这在英国新闻与传播院系中是屈指可数的(英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这种评估,每6~7年进行一次,下一次评估预定在2008年举行)。在近年的英国高校教学评估中,它得分也很高,为22(满分为24)。

威斯敏斯特大学

威斯敏斯特大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新闻与传播学教育,70年代起即开始进行该学科领域的学位教育。其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35名全职教工,另有约100名兼职教职员工;全院本科生约500人,硕士生约250人,博士生约50人。该院的本科新闻学专业和公共关系学专业最近3年在《卫报》对高校媒介教育的调查中位居榜首。

伯明翰大学

伯明翰大学是英国传播学研究文化学派的发源地,其当代文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霍加特(RichardHoggart)和继任主任霍尔(StuartHall)均是在文化与传播学研究中很有建树的国际知名学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的威廉斯(Raymondwilliams)也为其作出了许多理论上的贡献。尽管目前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已解散,但该校的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与教学并未停止。在该校,从事这一领域教学的,是社会科学学院的社会学系。英国《卫报》新近公布的排行榜中,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在社会学领域排名第8;其社会学专业本科教育排名第4,传播学教育排名第2。

这几所英国高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机构的各级各类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专业方向点(新闻与传播学领域)如以下表所示:①

除了上述高校外,英国大量高校都设立了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学位点(开展新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有72家),其中还包括利兹大学、拉夫堡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许多综合性大学。

按层次设计培养目标

这几所高校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共同点之一,即都主张本科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研究生阶段则突出深入主攻方向。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除了国际媒介专业是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外,其余各专业方向“既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思维,也教授学生一系列从事媒介工作的核心技术。”②这些核心技术主要是收集信息、进行采访的技巧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技巧。此外,该系也非常重视让学生了解传媒法和新闻传播道德。而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该系的“图像与传播”、“新闻学”、“纪录片”、“广播”、“剧本编剧”、“电视新闻学”和“故事片”7个硕士点,则深入到各个具体的媒介实务领域,进行强化训练。其课程设置,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媒介实务能力及创造力和对媒介工作的分析能力。除了课程学习外,均要求提交“代表作选辑”(portfolio)。以该系新闻学硕士点为例,它要求硕士生每人交3篇新闻特写,除了个人作品外,硕士生还需递交小组作品项目成果(杂志文章)。“数字化媒介”和“媒介与传播研究”这两个专业,前者围绕关于“新”媒体的种种争论点展开研究,挑战技术决定论和对于视觉传播前景过于乐观的观点,强调媒介技术应用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后者则以跨学科的方式分析研究现代社会、文化与媒介,将对于传媒理论的强化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相关研究相结合。该系的“媒介与传播专业研究型硕士点”(mResinme-diaandCommunications)、媒介与传播专业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点(可硕博连读)的学生,则涉及广泛的媒介和传播领域,并从中选择课题,深入进行专项研究。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教学,“重点在于将‘文化学研究’同‘媒介研究’结合起来”,核心在于“以传播学作为起点去理解社会的权力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形式(cul-turalpatterns)”。③而这也正是英国同美国在(大众)传播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主要区别所在。科伦教授评论说,“美国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倾向于从效果方面考察传播,将之视为社会中相互分离的、个别的影响之源。而在英国,(大众)传播学研究则倾向于将传媒视为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反映,从媒介在揭示社会本质方面考察媒介。”④在科伦教授看来,美国的传媒研究倾向于聚焦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英国的传媒研究是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这两个国家的媒介研究,在聚焦点和框架方面是不同的。这种区别,当然也在该领域的教育中反映出来:美国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使用实证方法,教学中强调实证的方法训练;而英国较为重视思辨式的研究方法,更重视理性分析训练。但是,他认为美、英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与研究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应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⑤使之优势互补。

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要求“本科生必须学习理论型和实践型两种类型的课程,大约各占50%的比例”,而在硕士生层面则“有所侧重”(但也并非可以全然不学理论)。⑥该校的新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型课程,也重视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核心技巧的学习,然后,再进入按媒介种类(印刷、广电和互联网)划分的选修课程的学习。其公共关系学专业本科,内容既覆盖公共关系实践的各个方面,又包含对于公关行业的理性评判分析,考察公关行业在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同媒介的关系。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关注理论与实践、媒介分析与媒介实务相结合,但突出主攻方向。例如,新闻学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是学习专业新闻实践和研究分析英国及欧洲的受众、媒介机构、历史与文化,但重在深入印刷媒介或广电媒介的专门领域学习。又如,公共传播与公共关系学专业方向尤其强调为学生进入公共传播和公共关系行业作准备,帮助学生拓宽、提高和更新这些领域的实践技巧。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因其学校性质及该校在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中的传统,定位成“并非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媒体”。⑦其本科生教育的3个学位点,不论是单项式的(singlehonour)还是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hon-ours)(有些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双学位之分),第一年的核心课程大致相同,均包括媒介、文化与社会概论,文化分析,文化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在第二学年,文化学理论也是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显然是为了给学生对传媒、文化与社会进行思辨式的、批判性分析奠定基础。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各学位点的课程设置则有各自的侧重。

教育形式各有特色

我们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区别明显,新闻学教育(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育)领域的硕士点,虽然不忘提供宽广的理论框架,但更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我们的研究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研究生教育,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特点。该校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领域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方向设置,就分为这3大类(英文表述分别为“Re-searchDegrees”,“taughtprogrammes”和“Researchandtaughtprogrammes”)。在这3大类中,研究型课程对研究水平的要求最高,其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词,强调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教学型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最高,其硕士学位点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而属于研究与教学型(“Researchandtaughtprogramme”)的哲学硕士点(B型)则要求研究生修满3门课,并撰写2万词的学位论文。

就各校的特色而言,我们的调研发现,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很注意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是如此,约50%的研究生是来自国外。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带来的文化交融、文化争议等,一方面增加了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另一方面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有不同理解,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在该院进行访问时,斯帕克斯教授特别谈到,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国家的传媒体制是自然的、正常的,该系在教学中试图让学生认识到各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这不等于其他国家的传媒体制就是不自然的、不正常的。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特点,是重视跨学科教育与研究,该系开设的“人类学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学”和“媒介与现代文学”专业都具有跨学科性质。鉴于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鉴于传媒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更重视与其他院系的合作以及本系学术群体间的合作。该系开设的学士学位点,既有单项式的(singlehonour),又有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honours)(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和双学位),后者牵涉到该系和其他院系的合作,包括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历史学、戏剧学等专业。此外,该系的课程教学的讲座部分,采取主题式,由一个教师群体各人讲自己最擅长的课题。

学生评估多种模式

英国高校新闻与传播教学机构对学生的评估,既是规范的、严格按照程序的,又按照不同的教学阶段、学位点类型等而有所不同。这有利于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特点。

以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为例。其媒介与传播专业方向对学生的评估是持续式的,在本科第一、二年,依据的是考试和学期论文。而在本科第三年,学生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撰写学位论文,在这一情况下,评估依据的是学期论文加上学位论文;另一种选择是多修两门课而不撰写学位论文,在这一情况下,评估依据的是学期论文(包括多选的两门课程的学期论文)。另外,对于“代表作选辑”(portfolio)的要求则是本科三年一以贯之的,只是每年对作品体裁的要求不同。印刷媒介专业方向的学生,第一年要求有3篇报纸文章,第二年要求有报纸文章和以杂志文章为形式的小组项目成果,第三年要求有新闻特写加上网页制作。

该系新闻学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评估,依据的是课程考试或论文、法律考试、代表作选辑以及约7000词的论文。而传播学领域硕士研究生的评估则有所差异,主要依据6门必修课程的学期论文(约5000词左右)或课程的期末考试,加上1~1.2万字的硕士学位论文。

该系对本科生和硕士生一般无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但有严格的程序对学生论文进行评估。在新闻学领域,学生论文先由教师批改、评分,然后再由学院中的其他教师批改、评分,第三道,由校外专家评审(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都需经过校外专家审阅、评分,但本科生的论文只抽取一部分请校外专家审阅、评分)。该系传播学领域对学生论文的评估,也采取类似的程序,但操作上与前者有所不同。第一道,由教师批改、评分,第二道,抽取样本,由学院的其他教师批改、评分。如果对某篇论文两次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则进入第三道程序:找其他教师批改、评阅,并进行仲裁,然后再请校外专家进行评估。⑧论文答辩只是在一些可上可下的情况下才举行。⑨

对我们的启示

英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上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启示。比如,其在本科阶段强调培养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研究生阶段突出深入主攻方向的做法,同我国强调理论教学,并且学位层次越高,对理论的强调程度也越高的做法是不同的。英国的做法,体现了术业有专攻的培养思路,新闻学教育/操作性传媒教育旨在培养应用性、操作性人才,即便是研究生层面也是突出其新闻实践的深广度;而以培养分析、评判传媒实践的人才为己任的传播学教育,研究生突出的则是理论知识的强化和拓展以及专项研究。从目前我国研究生报考允许跨专业、跨学科的实际情况来看,学位层次越高、对理论的强调程度也越高的做法,对于那些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会因缺乏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核心专业技巧的积累而难以真正理解深层理论的问题。英国的做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选择。此外,对如何体现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英国的实践也是一种启迪。

英国高校各阶段/层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学位点,采取不同的类型、模式的实践,而我们采取的是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我们的研究生学位点,并无明确的研究型、教学型以及研究与教学型之分,甚至对文、理科的差异,也没有充分考虑,主管部门对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外语、政治、体育等,有统一的规定。这种单一模式与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之间,不无矛盾,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陷入形式化的陷阱。实际上,把高校的所有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最佳结合的理想人才是不现实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高校针对专业特点或照顾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的不同类型、模式,要求不一的做法,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也更具操作性。

英国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对学生的评估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这一点,尤其反映在对学位论文的评估上。目前,我国高校对学位论文的评估,不分层次、不分专业,一律要求进行论文答辩。目前中国高校经过多年的扩招,本科生的规模,已经达到极为庞大的地步,其论文答辩工作需要的人力是极大的,答辩老师审阅论文的时间很有限。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毋庸讳言本科生论文答辩流于形式的问题是存在的,甚至硕士生的论文答辩都有此问题。而我们解决此问题的方式,往往是增添新的评审环节如送外校专家匿名评审、全市/省匿名抽查等。这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导师、单位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答辩结果和外审或抽查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究竟以何为准、依据什么为准的问题,而这本身也是对论文评估规范化运作的一种挑战。

当然,英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斯帕克斯介绍,在英国,新闻学一直都在为自己在高校的地位而奋争,人们对实践性的新闻工作为什么要进大学学习还迷惑不解,因为从来没有大学设立开汽车专业。这似乎同我国“新闻无学”说有类似之处。看来,如何解决新闻学的应用性及其理论建设之间的对立统一问题,任重而道远,不仅在我国如此,在英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