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十篇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十篇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5:42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1

网络安全形式严峻,国家政策频繁出台。

自2013年6月“棱镜门”事件以后,国家将信息安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上升到战略层面,部级别的政策、法规快速推出: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2014年8月,工信部《加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工作指导意见》;2015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近期召开的人大常委会21次会议上将审议该草案。由此可见,国家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日益重视。

网络安全损失严重,社会需求亟待升级。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手机网民6.2亿,是全球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我国仍只是网络大国而非网络强国。近半年,网民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邮件18.9封、垃圾短信20.6条、骚扰电话21.3个,骚扰电话成为网民最反感的骚扰来源,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成为网民最关心的权益。近一年我国网民因为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各类权益受损而遭受的经济损失为915亿元,人均133元。网络安全是关系到互联网健康发展和广大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社会需求亟待升级。

潜在市场空间巨大,规模可达千亿级别。

据福布斯报道,2015年全球网络安全支出为750亿美元,而SSpBlue安全公司的创始人Hemanshunigam表示,网络安全市场将以9.8%的速度进行增长,到2020年成为一个1700亿美元的市场。iDC预测,我国到2019年网络安全市场空间约为49亿,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6.6%。

我国网络安全投入it占比仅为2%,远不如发达国家的10%以上,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空间。网络安全业务增长点将分布在:安全分析(10%)、智能防御(10%+)、手机安全(18%)和云服务安全(50%)。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网络安全是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重要的基础保障,国家不断予以政策保障,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有待开启。

从投资逻辑上,传统的安全管理产品业务占比逐渐降低、云安全服务、大数据安全分析以及终端安全等可作为投资主线。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2

JeanGottmann首先提到城市连绵带,国内一般都将其译作城市群,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密切交互联系并连成一体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巨大的都市空间形态,其核心内涵是城市化、都市化和区域内部的一体化[1],而随着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紧密,城市群逐渐会发展成一个区域联合体。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区域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使区域中心城市实力增强、城市数量增多以及城市体系逐渐完善[2]。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基本上反映了整个区域的主要经济联系,因此通过研究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够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经济联系更为活跃,相关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地域组织优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3],之后赖利(w.Reily)的“零售引力定律”、康弗斯(p.D.Converse)的“断裂点模型”、齐普夫(G.K.Zips)的“引力模型”等为定量分析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提供了基础。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包括对经济联系方法的研究[4-5]、对城市与区域经济联系以及空间相互作用与整合的研究[6-7]和对城市空间结构[8-11]的研究等方面。但是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长三江、珠三角、京津冀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群,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经济联系网络,提出其空间经济联系的优化方向,以期为各城市的定位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也为同类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提供参考。1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分析方法。它采用图论工具、代数模型技术描述关系模式,并探究这些关系模式对结构中的成员或整体的影响,适用于研究群体的互动关系与群体结构。社会网络分析的核心在于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其中社会结构既可以是行为结构、政治结构,也可以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12]。

故早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情报学等领域,探索人际关系网络、学术研究领域内的合作、引文引用以及知识共享等[13-15]。近些年,部分学者尝试将该方法应用到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等领域中,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1)密度,指的是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其高低代表群体成员平均互动程度的多寡,从中可以看出成员的互动管道和程度,是网络分析中测定的重点指标,其公式为式中:D为网络密度,k为节点(企业)数量。D值越大,节点之间的联系就越多。当D=1,说明网络节点之间都有联系;当D=0时,则节点之间都没有联系。(2)中心性分析中心性分为点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三种形式。点度中心性是测量网络中单个节点结构位置的指标,如果一个点与其他许多点直接相连,则该点就具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其公式为强度。接近中心度则是以距离为概念来计算一个节点的中心程度,与别人越近者则中心性越高,反之则越低,但是接近中心度要求网络必须是完全相连图形,才能计算,故较少采用。中间中心度测量一个人作为媒介者的能力,也就是占据在其他两人快捷方式上重要位置的人,其公式为是行动者i到达行动者k的捷径数。(3)凝聚子群“凝聚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节点子集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节点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的、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或者积极的关系”[17]。凝聚子群密度主要用来衡量一个大的网络中小团体现象是否十分严重,可以从关系的互惠性、子群成员之间的接近性或可达性、子群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频次、子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度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度量。(4)核心-边缘结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根据网络中节点之间联系紧密程度,将网络中的节点分为两个区域,即核心和边缘区域,处于核心区域的节点在网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区域概况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皖江城市带),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形成“一轴双核两翼”的发展空间格局。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皖江城市带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皖江城市带是中西部地区面向长三角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出海大通道的咽喉和门户,是沟通中国中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廊道,区域水上运输便利,铁路、公路交通网密集。紧邻长三角经济圈,能够接受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实现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互补,是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杠杆和桥梁。

2.2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皖江城市带内的9个中心地级市,不包括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根据国务院的批复,2011年8月22日地级巢湖市撤销,为便于统计分析,仍沿用原地级巢湖市数据。原始数据采用安徽省统计局编制的《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力求反映最新的皖江城市带城市群经济联系状况。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借助描述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18],计算出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值(表2)。根据表2中皖江城市带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值,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图1),同时进行密度、中心度和中心势、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3.1网络密度分析密度值大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渠道和合作越多,能够从其他城市获得联系的途径越多。通过计算,发现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密度为0.9306,网络中存在的关系数目为67,这表明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很高,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紧密,处于一种较强经济联结状态。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增强了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实力,促使城市功能定位得到优化,有助于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3.2网络中心度和中心势分析

3.2.1点度中心度由点出度分析可知:合肥的点出度最大,反映了合肥处于皖江城市带中的核心地位,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远大于皖江城市带内的其他城市;点出度次于合肥的依次是巢湖、安庆、芜湖。这四个城市的点出度之和占皖江城市带城市点出度总量的65.1%,表明这四个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空间经济辐射功能较大,对其他城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但滁州、马鞍山、宣城、池州、铜陵点出度较小,可能是滁州和马鞍山这两个城市靠近南京,近年来较好地融入了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而宣城、池州、铜陵可能是受空间距离以及自身实力的影响,受到中心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相对较弱,发展速度和程度相对其他地区明显要慢。由点入度分析可知:合肥、安庆、芜湖、巢湖点入度值都较高,这些城市属于经济发展较快速城市,它们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积极地建立联系,对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合肥、芜湖的点入度明显高于点出度,说明合肥、芜湖对周边城市的接纳作用大于自身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影响,不断的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与其他城市积极建立并加强经济联系。

3.2.2接近中心度合肥、芜湖、安庆、宣城、巢湖的点出度和点入度分别排在前五位,皖江城市带点出度和点入度都比较大,其差别不大,说明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通达性良好,经济联系也最为紧密。其他城市的点出度和点入度较小,说明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通达性一般,经济联系也较为一般。

3.2.3中间中心度由中间中心度可知,合肥、芜湖、安庆、巢湖、宣城的中间中心度最高,均为1.548,表明五者在皖江城市带中处于核心圈层,空间经济联系较强;马鞍山、铜陵的中间中心度分别为0.893、0.298;池州、滁州均为0,说明这些城市处于皖江城市带的边缘位置,空间经济联系较弱。

3.2.4中心势整个网络的标准化点入度中心势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值越接近1,网络集中趋势越明显。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用点度中心度来衡量的点入度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别是32.039%和8.336%,网络的点出度中心势相对较大,说明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网络关系中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也就是较少城市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而相当多的其他城市处于边缘地位。以接近中心度衡量的点入度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别是13.69%和14.29%,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整个网络的标准化点入度中心势比较发现,皖江城市带中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存在不对称和不均衡现象。以中间中心度衡量的中心势结果是0.63%,说明网络的中心度较低,表明处于中间位置控制资源的城市数量较少,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较低,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对外影响。综上可知,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及中心势分析与经济联系网络中心性的测度结果相互吻合,都表明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存在不均衡性,网络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

3.2.5中心度统计指标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经济往来的网络内部不均衡性在表4的统计指标中得以体现。在该网络中,点度中心度的点出度和点入度的平均值为155;接近中心度点出度和点入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4.074、94.321,这4个中心度指标的平均值说明皖江城市带9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往来的整体性较强,内部凝聚力较强。另外,点度中心度的点出度和点入度平均值均为155,但它们的方差却分别为5275.778和29388.89;点度中心度的点出度最小值为63,最大值却达到为270;点度中心度的点入度最小值为24,最大值却达到597。而且中间中心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差距很大。中间中心度的统计数值也反映了各个城市间的不均衡,存在分层现象。这些都说明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的分布不均衡,有相当多的经济来往是通过一部分核心城市开展的,这种倾向导致形成网络的核心区域。

3.3凝聚子群皖江城市带中的凝聚子群是研究哪些城市间存在相对较强的、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经济联系。本文采用Ucinet软件中的ConCoR进行聚类分析。如果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内的子群较多,不利于整个网络成员之间的直接广泛交往,即子群内部之间交流比较密切,而与外部子群之间的交流较少,这样的网络结构不利于整体网络的发展。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4个子群:第1子群成员为合肥;第2子群成员有池州、铜陵;第3子群成员有宣城、马鞍山;第4子群成员有芜湖、安庆、滁州、巢湖。子群间的密度系数如表5所示。表5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子群间密度系数整体来看,对凝聚子群内部及相互间的密度比较发现凝聚子群间的密度系数较高,说明皖江城市带内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较强。第1子群对第3、第4子群城市经济联系的密度系数分别8.5、61.75,说明合肥对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紧密,第1子群对第2子群城市经济联系的密度系数为3,表明合肥对池州、铜陵的经济联系较为一般;第2子群对第1、第4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大,而对第3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小,表明池州、铜陵对合肥、芜湖、安庆、滁州、巢湖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而对宣城、马鞍山的经济联系较为一般;第3子群对第1、第4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大,而对第2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小,表明宣城、马鞍山对合肥、芜湖、安庆、滁州、巢湖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而对池州、铜陵的经济联系较为一般;第4子群对第1、第3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大,最为显著的是对第1子群的影响达到130.5,而对第2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小,表明芜湖、安庆、滁州、巢湖对合肥、宣城、马鞍山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而对池州、铜陵的经济联系较为一般。第1子群合肥作为皖江城市带区域的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经济影响较大,作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极化效应还小于扩散效应,吸引着其他城市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合肥集聚。第2子群、第3子群内部的城市经济联系较弱,对第1、第2子群的经济影响也非常小,说明这些城市在皖江城市带中处于一种弱边缘地位,主要接受其他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第4个子群的密度系数最大,达到10.917,第4子群对第1、第3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大,表明这个子群城市内部之间来往密切,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远高于皖江城市带其他子群的经济联系,在经济联系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其他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每个凝聚子群的中心城市要积极带动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克服行政的不对称,打破各自为政、市场分割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局面,加速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强区域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有效促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3.4核心—边缘结构核心—边缘模型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网络中哪些节点处于核心地位,哪些节点处于边缘地位。通过对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发现,皖江城市带核心区为合肥、芜湖、安庆,其他城市属于边缘区,这与中心性分析的结果正好相吻合。从网络联结密度来看,核心区成员的联结密度达24.167,而边缘区成员的联结密度仅为1.333,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联结密度为3.333。说明核心区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边缘区城市内部的经济联系较少,核心区与边缘区相互之间的紧密程度一般,表明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分层状况。4结论与探讨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皖江城市带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总体看来,目前皖江城市带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程度较高,向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关系网络整体密度为0.9306,处于很高水平;就点度中心度来说,合肥的点出度和点入度最大;由接近中心度可知,合肥、芜湖、安庆与其他城市的通达性良好,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由中间中心度可知,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关系中存在着不均衡,合肥、芜湖、安庆的核心地位较高;从凝聚子群分析来看,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4个子群,其中芜湖、安庆、滁州、巢湖与合肥的经济来往较大,其余子群城市都与合肥的联系较为密切,而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从核心-边缘模型角度,合肥、芜湖、安庆为核心区,其他城市为边缘区。为了更好提升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空间经济联系,促进一体化进程,提出以下对策:

(1)内部与外部联系优化在皖江城市带内部空间经济联系方向优化的基础上,结合经济联系网络变化趋势,强化与外部相关城市的经济联系,使之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进行内部优化,培育空间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城市合肥、芜湖和安庆,发挥其强劲的辐射作用,增强与城市带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化合—巢—芜—宣轴线、马—芜—铜—池—安轴线、安—合—滁轴线;对外部城市进行拓展,加强南京、杭州、武汉、南昌等外部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

(2)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解决“行政区经济”现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矛盾和冲突,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了一种刚性约束,产生“行政区经济”现象。解决“行政区经济”问题的根本对策就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适应性转变,加强区域内各地政府层面的合作。需要建立区域政策协调框架及机制,增强区域政策的协调能力,政府加强区域公共政策的协调,共建协调立法机制,并使协调机制制度化、常规化,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区域政府合作必须要有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构建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跨区域性的交通运输、通讯信息、江河整治、能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跨区域建设综合公共设施网络,促进城市群内外生产要素流动,带动地区分工与合作,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3

以ip为核心的nGn(下一代网络)日益走近,3G呼声日渐高涨,网络带宽迅速增加,新技术、新业务不断登台,中国通信业正由“技术驱动”向“服务驱动”演变。而wto对各行各业也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银行、保险、教育、能源、制造、政府、运输、零售、医疗等社会和经济主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

在这一新的变革面前,中国的通信服务市场会发生哪些改变?

银行业:稳中有升

iDC认为,改善客户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更有效地拓展现有市场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所在。未来银行业电信服务市场将呈现以下几大主要特征:

银行业信息化市场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网络基础设施投资仍将保持稳步增长。银行的数据集中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分步建设和实施。一方面,大多数银行以往分散处理模式下建设的网络不能满足集中的要求,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银行业需要推出大量新型的业务以及相关的电子化处理,同样需要有强大的网络支撑。由此所带来的银行用户对于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将保持持续增长。

网络安全、ip语音将成为银行电信设备市场新的增长点。由于银行业在过去几年内完成了大量的网络基础设施投资,未来的增长趋于平缓,股份商业银行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其中,网络安全的进一步完善、ip语音网络的实施将成为银行电信设备市场新的增长点。而在语音和数据服务市场上的增长将趋于平缓。

保险业:网络增容和升级是投资重点

iDC中国电信研究部分析师成畅认为,未来保险业电信服务市场将呈现以下特征:

解决方案成为保险信息化主流需求。保险it服务已经从单纯的设备供应、安装维护,转向深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顾问服务和业务信息化全面支持;从产品和技术转向自主产权的核心业务产品的提供。企业语音市场增长速度放缓,数据服务市场增长速度加快,企业市场数据和语音融合趋势加快。

专用网解决方案、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等其他方案,采用的企业相对较少。此外,服务质量、技术实力以及产品性能是保险行业企业用户选择设备厂商的主要标准。稳定的网络质量以及良好的服务水平是企业用户选择运营商时最优先的考虑因素。

教育:it增长幅度高于整体it市场增长

未来1~3年教育行业用户最迫切进行的3种电信解决方案是增加网络带宽、网络安全和校园网的建设与升级,同时信息化建设重点会出现区域分化。

远程教育、移动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教育城域网及一卡通系统也将是教育行业用户未来重点投资的方向。iDC分析,西部及不发达城市和农村成为投资重点。东部地区发展迅速,已经转向软件和服务应用建设阶段;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则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是另外一个趋势。

能源业:解决方案成主流安全带宽升级是重点

网络安全设备和Voip增长较快,交换机和wLan增长位居其次,路由器增长放缓。从电信设备在2004~2009年CaGR来看,网络安全设备和Voip市场增长将分别达到32.25%和19.88%;交换机、wLan和路由器市场增长分别为11.94%、10.8%和6.67%。

目前,局域网解决方案、互联网接入解决方案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行业用户中使用率最高;其次是Voip解决方案、广域网解决方案以及数据集中与灾备解决方案;而视频解决方案、虚拟专用网解决方案、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等其他方案,采用的企业相对较少。

此外,企业语音市场增长速度放缓,数据服务市场增长速度加快,企业市场数据和语音融合趋势加快。

制造业:SmB用户潜力巨大网络安全需求凸显

“中小企业市场潜力巨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快速增长与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中国制造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数量占到近90%,达100多万家。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是目前制造行业信息化市场中最热点的话题之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包括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客户管理,乃至帮助制造企业采用先进的电信设施、服务来保证以上的管理顺畅提升。”iDC中国电信研究部高级分析师王彦称,“外商直接投资的稳定增长继续对制造业发展起促进作用。继2003年下半年外商实际投资增速下降之后,2004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有所回升。从区域分布看,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北移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制造业发展对外资的依存度,将具有相对持续增长的趋势。”

政府行业:保持电信“硬”投资态势

“政府行业电信领域的投资完全受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影响。随着电子政务的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已经产生的,以及未来将要产生的电信设备、电信服务的需求都将呈现健康、快速成长。”iDC中国电信研究部高级分析师王彦称,“战略目标不明朗,投资区域性失衡是当前电信应用投资的巨大挑战。尽管政府行业的电信设备、电信服务的投资都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的投资,然而该行业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投资风险,诸如电子政务战略目标不够明朗,各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投资不平衡,重建设轻应用,重电子轻政务,了解这些行业的不确定性可以避免电信设备、服务商的盲目进入,降低投资风险。”

运输业:安全、ip语音、无线接入将成新增长点

“改善客户服务和提高工作效率是运输企业主要发展目标。运输行业的服务性和竞争激烈程度,决定了针对市场拓展的客户服务和工作效率提高以及合作伙伴这些提高企业效益的目标,成为运输企业的主要业务发展目标。”iDC中国电信研究部高级分析师陈旭称,“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着信息化不均衡的现象。”总体来说,未来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市场将呈现以下几大主要特征:

1、运输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航空和铁路市场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运输业中的航空业由于其特殊性,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善的网络系统、终端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业务系统。铁路的发展也很迅速,公路和水路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进程较慢。2004年中国运输业it市场整体规模为11.9亿美元,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也给运输业it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iDC预测2009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3亿美元以上。

2、网络安全、ip语音和wLan将成为运输电信设备市场新的增长点。运输行业未来电信需求解决方案中,网络安全占据首位,并且,运输业对于ip语音和wLan等新型电信解决方案需求的增长最快。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4

>>空间与工人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一项基于G市汽车行业的研究从城市人际关系网络看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大学教师人际关系网络对其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论山西票号制度对传统人际关系网络的依附性移动SnS,向传统人际关系网络的回归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汽车行业业绩评价研究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汽车行业全球战略采购的研究汽车行业供应链的研究汽车行业的职业前景论汽车行业一线工人的培训体系建立基于因子分析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变革与再造汽车行业发展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统计关系研究汽车行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对西宁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思考汽车后市场决定国内汽车行业的未来(一)汽车行业渠道影响策略、满意度、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汽车行业服务力与服务张力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农民工离乡进城后,需要再构建人际关系网络,以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信息和社会支持。目前,农民工的人际关系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指出,农民工群体在乡村中的人际关系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主,当他们进入城市后,开始构建以工具理性为导向的次级关系网络,特别是以业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络[1]。同时,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人际关系网络的分析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群体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建立以同学和同事纽带为基础的关系网络。[2]此外,学者也研究了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对农民工关系网络的影响,并指出电子通讯技术有助于农民工在城市重建以地缘、亲缘为关系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降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焦虑感和被排斥感。[3]

上述研究为我们理解农民工群体的人际关系网络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材料和分析框架。但是,现有的研究往往缺乏空间的视角,我们对空间布局如何影响农民工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认知也比较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交往是在具体的空间情境中进行的,他们也是在一定的空间格局中建构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分析生产和生活空间对农民工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本文的核心问题包括:汽车行业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有何特点?该行业的空间布局如何影响汽车工人的人际关系网络?通过分析汽车行业的空间政治与汽车工人的特点,本文将探讨空间如何影响工人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工人间的信息流通。

为了了解汽车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其对工人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笔者于2013年到2014年在G市开展了总计12个月的田野调查。G市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汽车生产中心之一。2015年,G市汽车产量突破250万辆,工业总产值达3776.79|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18%。同年,该市汽车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4.12万人

G市年鉴编纂委员会.2015年G市年鉴.。笔者采取了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首先,笔者参与了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新生代调查组”于2013年7月和2014年7-8月对G市汽车行业工人工作状况的调查。该调查通过配额抽样的方法对G市主要的3个汽车工业园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69份。在调查期间,笔者对这3个汽车工业园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走访,从而了解了汽车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的基本情况。其次,笔者深入访谈了来自32家汽车工厂的56名工人、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以了解工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在城市中社会交往的情况。再次,笔者多次探访汽车工人的集体宿舍,并受到工人的邀请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娱乐和聚会活动中。通过这种方式,笔者得以近距离观察汽车工人的人际交往与互动。通过上述调查,笔者了解到汽车行业空间布局的特点和工人跨厂人际关系网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邓韵雪:空间与工人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一项基于G市汽车行业的研究

调查发现,汽车工人间有比较紧密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这一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汽车行业的空间布局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汽车企业的入驻,打造了大型的汽车生产园区,造成同质性企业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大量聚集。同时,地方政府统一建造的部分汽车工人的生活园区,导致同一工业园区不同工厂的汽车工人集中居住。这种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安排有利于工人形成跨厂的工人人际网络,并进一步促进了工人间的社会交往和信息流动。在下文中,笔者将首先回顾学者对空间和工人人际关系网络的研究,然后将介绍汽车行业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特点,最后讨论空间布局对工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探讨空间与工人人际关系网络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指出,空间是影响工人社会网络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布局会影响工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导致不同产业工人人际关系网络的差异。接下来,笔者将介绍社会学学者对产业空间的研究,并讨论空间如何塑造了工人的人际关系网络。

现有的研究指出,不同产i部门的空间分布会导致工人人际关系网络的不同。例如,何明修分析了台湾石化厂和炼糖厂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其对工人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4]他指出,由于石化产业和炼糖产业的生产组织存在差异,它们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显著的不同。在台湾的石化厂,工人的工作空间和居住空间都高度集中。首先,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型的石化厂中,可以通过工作间隙的互动来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其次,由于石化厂位于城市地带,工人一般无力购买商品房,而是与家人共同居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内。居住地点的集中也使得同一工厂的工人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了密切的互动。因此,石化厂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工人构建紧密的人际网络和增加群体内部的团结。而台湾炼糖厂的空间布局则明显不同。研究显示,炼糖厂工人的工作和居住场所呈现出分散、孤立的特点。由于工作地点的分散和工作时间的季节性,炼糖厂工人很难在工作场所建立类似的人际关系网络。此外,由于炼糖厂一般位于农村地区,周围房屋的价格比较低廉,工人一般分散居住在厂外的房屋中,导致工人间的人际关系网络较为疏松。因此,不同的产业空间布局导致了工人间人际关系网络的差异性。

现有的研究也强调了工人阶级社区对建立工人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卡茨纳尔逊对英美两国的研究发现,在两国工业化的早期,工人通常是居住在临时性的工棚中。但在19世纪,工人阶级社区开始出现,并对两国的城市空间布局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5]。对于工人而言,独立的工人阶级社区是他(她)们可以避免工头严密监视的场所。他们可以在社区中自由地生活和交往,也可以在社区中的公共场所(如酒吧)中集会和交流。因此,相对自由的社区环境为工人阶级形成共同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行动的动员提供了空间基础。马塞多对巴西金属行业工人的研究也发现,随着工人在城市中建立较为稳定的工人阶级社区,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关系网络得以重组和扩张。[6]他指出,在巴西工业化早期,大量的工人来自乡村地区,他们通常居住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和农村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巴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在城市中有稳定的居住场所,他们的家人也迁移到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塞多指出,工人社区有利于工人构建密集的人际关系网络,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邻里关系网和朋友关系网。这些人际关系网络有助于工人集体意识的形成,并为工人采取集体行动提供了组织资源。例如,工人可以通过邻里关系网络动员其他工人及其家属支持工厂中的团结行动,以增强工人在资方面前的议价能力。

此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发现,中国工人的居住空间与其他国家的工人存在明显不同[7]。在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工人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被分割,即农民工可以进城务工,但是他们及其家人不能享有城市居民的身份和社会福利,他们仍须回到农村进行长期再生产和代际再生产(如抚育子女和养老)。这一制度安排导致农民工很难在城市扎根,转化为城市居民,也很难形成稳定的工人阶级社区。学者指出,在沿海地区的工业区里,农民工群体通常居住在厂方提供的集体宿舍中。宿舍不利于工人与家人建立密切的互动,也不利于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邻里关系网络。但是,工厂宿舍的聚居方式仍为工人的集体行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基础。工人积极利用宿舍生活空间形成非正式关系网络,并通过这种非正式的关系网络进行集体行动动员,挑战资方的管理。因此,研究指出,宿舍空间是形成农民工关系网络的重要场域之一。

上述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空间对工人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但是,笔者认为现有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第一,上述研究忽略了国家在影响空间布局中的角色。有的研究虽然提到国家的角色,但是将国家视为制度化的背景,而非积极的行动者。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情境下,地方政府是打造产业空间的主要行动者之一。因此,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情境中空间布局与工人人际关系网络的关系,我们需要将国家纳入分析框架,并分析地方政府在空间政治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现有的研究缺乏对工人跨厂人际关系网络的研究。因此,笔者将分析汽车产业集群对工人跨厂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以填补这一研究不足。

三汽车产业园区和生活园区的布局

在下文中,笔者将介绍汽车产业园区和工人生活园区空间的特点。笔者指出,地方政府为了赢得国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的入驻,修建了规模庞大、基础设施完备的汽车工业园区,并且为部分整车厂工人和核心零部件厂工人提供厂外的集体宿舍。因此,地方政府在规划和建造汽车产业空间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一)生产空间:同质化工厂在工业区中的集中

国外学者的研究指出,汽车行业的生产空间受到生产结构的影响。[8]“及时供应系统”(justintimedeliverysystem)是汽车行业生产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及时供应系统的运用对汽车产业的生产空间进行了重组,并导致汽车工厂在空间范围内的集中。为了及时供应汽车零部件,零部件供应商通常把工厂设置于距离整车厂1小时车程的供应圈内。例如,美国的零部件厂通常位于以整车厂为中心的几百英里的范围之内。[9]在韩国,现代汽车整车厂供货的大部分零部件厂位于距离整车厂10分钟的车程范围之内。[10]汽车生产工厂在空间上的聚集性可以降低运输和物流成本,也有利于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及时协调生产情况。

四汽车工人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

在介绍了汽车行业的空间布局后,笔者将讨论该空间布局具体如何影响了工人跨厂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调查发现,汽车工人间有较为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新生代项目组”对569名汽车工人的调查发现,有近50.3%的汽车工人(286人)认识G市其他汽车整车厂或者汽车零部件厂的工人。此外,在田野调查期间,笔者参加了G市汽车工人的部分社交活动,发现参加聚会的工人常常来自同一区域的不同汽车生产企业。基于上述数据和田野观察,笔者提出较为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汽车工人的特点之一。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空间布局对工人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汽车工厂在空间上的聚集性有助于延续原有的同学和同事关系网络。“新生代项目组”的调查发现,不同汽车生产工厂的工人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同学网络和同事关系网络。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569名工人中,有34.9%和21.5%的工人分别有中专和大专学历。此外,20%的工人有在其他整车厂或汽车零部件厂工作过的经验。在这一背景下,这些工人常常在其他工厂有同学或者前同事。由于汽车工厂集中分布在少数几个汽车产业园区内,工人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都比较集中,因而降低了工人与同学和前同事进行社会交往所需的时间和交通成本。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工人个案来介绍空间对工人维系跨厂人际关系的作用。

案例一:X,男,24岁,毕业于G市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中专学历,学习数控专业。2009年X与一批同学毕业后,进入G市的a汽配厂工作,a厂位于L国际汽车工业园区。2013年,X辞工进入B汽配厂工作,该厂位于m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汽车传动轴。由于工作非常辛苦,2014年X再次辞工进入位于同一经济开发区的C汽配厂工作。此外,X在目前工作的C厂有三名亲密的朋友,他又分别在G市的其他汽配厂有亲戚和同学。例如,其中一名好友Y的妻子在D工厂,该工厂同样位于m经济技术开发区;另一名好友Z的同学在F整车厂工作,该厂位于L国际汽车工业园区。在几次聚会的过程中,X又认识了Y的妻子和Z的同学。因此,X与a厂和B厂的部分工人存在直接的关系纽带,与D厂和F厂的工人存在间接的关系纽带。也就是说,X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中包含来自G市其他4个汽车工厂的工人。

虽然X多次变换工作,但是由于3家工厂都位于G市,而且B厂和C厂位于同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因此X仍然和同学及前同事保持较为密切的交往。当有同学生日或者辞工离开G市时,X和同学会在城中村附近的商城一起聚餐、唱K。在假期,X也会约关系比较亲密的前同事一起休闲,例如爬山或者看电影。因此,即使X离开原有的工厂,他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同学和前同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于X而言,这种交流是他获得情感支持的方式之一。X在访谈中提到:“在外面打工,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有的时候加班很累,还有被老大骂啊,这个时候如果有同学跟你聊一聊,一起唱K发泄一下,感觉就好很多。”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汽车工厂的聚集性有利于工人保持与同学和前同事的互动和联系。这种基于同学和同事关系而形成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有效地拓展了工人的社交圈,也增加了工人获得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的渠道,有利于工人减轻打工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和异化感。

第二,汽车行业的空间安排不仅有利于延续原有的人H关系网络,也有助于工人构建新的以宿舍空间为基础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正如上文所介绍的,由于生活园区内的集体宿舍通常是提供给不同工厂的工人共同居住的,因此不同工厂工人的日常活动空间高度重合。工人可以比较方便地与其他工厂的工人建立联系。与同学和同事关系网络相比,基于宿舍空间形成的跨厂人际关系网络属于“弱关系”的范畴,紧密性和持续性也相对较低。这一关系网络的主要作用不是情感交流或社会支持,而是获取与周边工厂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与工人集体行动和加薪有关的信息。下文将通过一个工人案例说明基于宿舍空间形成的跨厂关系网络及其作用。

案例二:Y,男,28岁,毕业于河南郑州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中专学历。Y在S汽配厂工作了7年,他与其他3名工友一同居住在厂方租赁的RJ集体宿舍中。该集体宿舍园区位于m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包含两栋集体宿舍楼,居住着来自5家汽车配件厂的约800名工人。这些工人共用园区内的篮球场、乒乓球场、小卖部、小吃店和厂区巴士候车区。

2010年6月22日,位于m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汽配工厂发生了集体停工行为,要求800元的加薪。该厂的部分工人也居住在RJ集体宿舍区域。在停工事件发生后,Y在集体宿舍的篮球场询问停工的工人,很快获得了附近工厂停工的消息。Y解释说:“到处都有认识的人,我们去问一下,罢工的消息很快就知道了。”受到该工厂工人的鼓舞,6月23日,S汽配厂的工人采取了模仿停工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工厂的停工诉求和策略几乎完全相同:工人都要求800元的加薪;都采取了静坐停工的抗争方式;工人都堵塞了厂区内的出货通道。因此,S汽配厂的工人通过运用基于宿舍的人际关系网络,快速获得了停工的信息,并学习了附近工厂工人的停工策略,从而提高了行动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这一案例说明跨厂人际关系网络有助于工人间的信息流动(informationflow)和集体学习(collectivelearning)。在缺乏正式组织传播与集体行动相关信息的情况下,非正式的跨厂工人网络成为了工人间传递消息的重要途径。当工人所在的工业园区有集体行动发生时,他们可以通过宿舍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快速了解到行动的原因、过程及工人的策略,并激发其他工厂工人的模仿行为。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笔者提出汽车行业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工人维系和新建跨厂人际关系网络。一方面,汽车工厂在空间上的密集性有助于工人与其他工厂的同学和前同事维系人际互动,从而获得情感支持。另一方面,集体宿舍的空间安排增加了不同工厂工人见面和互动的机会,使得工人在需要时能够快速从其他工人处获得需要的信息,从而使得工人间的跨厂信息流动更加便利。

五结论

本文提出空间是理解工人人际关系网络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在分析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时,需要分析农民工所处的具体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布局特点,以及特定的空间布局如何影响了工人构建关系网络的行为。通过对G市汽车行业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分析空间布局的两个面向,包括地方政府在打造产业空间中的角色,以及资方对产业空间的管理策略。在汽车行业,地方政府打造了大型汽车产业园区和工人生活园区,而资方对工人的生活园区采取了放任式的管理方式,这些策略使得汽车工人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型汽车产业园区,并能通过生活园区进行自由的交往和互动。这种空间安排为工人构建跨厂人际关系网络提供了条件。此外,汽车工人积极运用空间布局来维系和新建跨厂人际关系网络,并运用该网络获得情感支持和信息,从而降低打工经历中的异化感,并相互学习集体行动的策略,以增强工人在资方面前的议价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理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时,需要带入空间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J].社会学研究,2003(3):99-110.

[2]汪建华,孟泉.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抗争模式――从生产政治到生活政治[J].开放时代,2013(1):165-177.

[3]CartierC,Castells,m,QiuJ.theinformationhave-less:inequality,mobility,andtranslocalnetworksinChinesecities[J].StudiesinComparativeinternationalDevelopment,2005,40(2):9-34.

[4]Hom.workingclassformationintaiwan:Fracturedsolidarityinstate-ownedenterprises,1945-2012[m].newYork:palgravemacmilian,2015.

[5][美]艾拉・卡茨纳尔逊.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国家――从美国视角看19世纪的英格兰[m].[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方力维.找回国家[C].莫宜端,黄琪轩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6]macedoFB.Socialnetworksandurbanspace:workermobilizationinthefirstyearsof“new”unionisminBrazil[J].internationalReviewofSocialHistory,2015(60):37-71.

[7]任焰,潘毅.宿舍诙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J].开放时代.2006(3):124-134.

[8]Heroda.implicationsofjustintimeproductionforunionstrategy:Lessonsfromthe1998GeneralmotorsUnitedautoworkersdispute[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1,91(1):200-202.

[9]Kliert,Rubenstein,J.whoreallymadeyourcar?Restructuringandgeographicchangeintheautoindustry[m].Kalamazoo,mi:w.e.UpjohninstituteforemploymentResearch,2008.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5

2013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职员斯诺登揭露美国政府非法侵入他国网络的消息,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再一次暴露在公众面前。此次“棱镜门”事件加速推动了我国信息安全的发展进程。2014年2月27日成立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亲自担任组长,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空前。但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不管是人才的数量还是其质量,都还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根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我国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高达50万。信息安全人才的缺乏已然成为制约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高职院校是近几年才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其培养定位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导致该专业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特长,无法实现对口性就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的招生情况,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为此,探索一种适合高职学生,又能满足信息安全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集群式课程体系能更好地解决目前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下面主要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建设为例,阐述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集群式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的过程和依据。

二、集群式课程的内涵

集群式模块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其核心思想是把相关联的职业或岗位作为一个职业群或岗位群,对其所对应的专业技能予以系统的整合。在“宽基础”阶段主要学习该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即培养从事该职业的通用知识和技能,在“活模块”阶段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技能进行培养。

三、集群式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践过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建设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具体分以下四个步骤来实现集群式课程体系的设计。

1.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申请开设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带领专业团队教师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是专业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将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分为四级:一级即最低等级是信息安全技术员,二级是信息安全助理工程师,三级是信息安全工程师,四级是高级信息安全专家。根据各等级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其中的第一和第二等级与高职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相一致,即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做好日常安全维护工作。另外,对信息安全人才需求量最大、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对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都集中在中、低层次,即能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安全保障服务的技术员。2012年的《2014-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市场分析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信息安全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的信息安全服务市场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一角度来讲,信息安全服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恰好是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熟练应用信息安全产品,具有信息安全维护和管理能力,以保障企业业务安全为工作核心,能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保障服务的技术员。

2.依据企业需求,明确信息安全人才的工作领域及就业岗位。企业的需要是专业开设及其课程体系设置的指挥棒。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反复的论证,结合近几年对在校学生的分析以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确定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方向为:信息安全技术支持工程师、数据恢复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

3.确定不同岗位的核心能力。对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细致地分析,明确了各岗位所具有的核心能力。

4.根据各岗位所具有的核心能力,确定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集群式课程体系。考虑到市场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结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际,决定增设部分选修课、特定技能培训课(活模块)来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的能力。为此,我们在宽基础阶段设计了“文化基础”“计算机基本操作”“外语应用能力”等模块,在活模块阶段开设了“信息安全产品应用模块”“网络攻防模块”“网络协议及网络服务配置模块”以及“数据恢复模块”等构建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集群式课程体系。

四、结束语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网路银行;现状;发展战略;调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银行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创建银行发展的新领域。但是由于我国网络银行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网络银行较为落后,形势过于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网络银行的发展没有正确的发展战略,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和错路,促进我国网络银行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银行开发网络银行的新领域,增加其竞争实力。我国是从90年后期各大银行逐渐推行网络银行的相关业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电子银行的功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和保密功能不断增加,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的优秀服务。网络银行由于大大消弱时间、空间的限制,成本低,效率高,深受客户的欢迎,为客户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至今国内大部分英银行已经在网络中设立中资、外资银行,大部分客户已经享受到网络银行带来的便捷服务。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十分迅速,其领域仍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

二、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1.安全问题

网络银行是以网络为载体,虽然我们不断加强网络银行的防护功能,增加客户使用业务时的安全性能,但是仍然让一些高级犯罪分子发现其中的漏洞,利用这些漏洞使客户的财产、信息等权益造成损失,失去对某银行的信任,不利于网络银行长远的发展。安全问题一直是网络银行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在经后的发展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2.网络的限制

网络银行离开网络相当于空中阁楼,毫无依据。我国网络的发展相较于国外的发展较为落后,在国外仅仅需要少量的资金就可享受到高速的网络服务,但是在中国则受到很大限制,从资金、覆盖面和网速等方面限制客户的使用状况,从而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

3.法律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新的领域都需健全的法律去维护其发展。但是法律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网络银行的相关技术都处于世界前端,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会增加网络银行业务承担的风险,网络银行与实体银行的运行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改进,制定出更加适于网络银行发展的法律法规。

三、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

1.创建双赢的局面

网络银行的建立不仅仅需要银行的支持还需要网络等的支持,银行与网络的联手必然可以创建双赢的局面。网络为银行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打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强强联手显然更容易在残酷的市场中占取优势。网络银行的发展更需要多方强手联合,银行与金融网络、网络安全维护、支付宝、法律法规的维护和社会群众基础等多方面的合作,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强联手不仅仅增强彼此的实力,也具有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成本,分担风险的优点,为客户打造全方面的服务站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

2.人性化、个性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银行的服务提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网络银行为了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创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和营销渠道,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想要建立客户需要的产品,首先银行要时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不满,为网络银行的改进提供依据。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客户资源,建立客户资料信息库,充分了解客户才能制定出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渠道,也有利于银行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扩充市场空间。其次是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网上银行和客户(企业、家庭或个人)使用的财务软件相互合作,在增加客户便捷的同时也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最后是根据调查可知网上银行的客户最为关心的就是其快捷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的功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将其作为核心内容建设。

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根据网络银行现状的分析可知,我国网络银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传统的监管制度并不是对网络银行量身定做的,其监管力度必然有所影响,达不到预期目标。网络银行具有经营结构简单、管理力度低、客户自主性高、运转高效等特点,导致其监管制度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既要辅助网络银行业务的创新,也要维护网络银行现有业务稳定发展;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要针对其业务的特点有效的约束,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双管齐下,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7

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无线局域网具备安装便捷、高机动性、易扩展性以及节省空间资源等优点,当然往往每种事物都会存在其两面性,有优点必然会有对应的缺点。无线网络现今面临着一个重大隐患――网络安全性。

非法接入、带宽盗用、假冒ap、wep破解工具等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也一直与无线网络共生共长。关于无线网络的安全始终都是一个谈不完的热门话题。大部分群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硬件厂商及行业组织身上,讨论的大多是诸如wep存在漏洞、802.11i标准未完全统一等话题。其实笔者认为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应该划分成,“硬件厂商新技术的推出与行业组织新标准的统一”和“用户的自我安全意识加强”两方面。第二方面往往比最健壮的加密算法更为关键。大部分安全事件实际上都是由于用户的安全意思淡漠而造成的,但话说回来,解决无线安全问题,当然主要还是依赖网络通信厂商在产品功能以及策略上的进步与健全。

如同以往所有在竞争中成长的事物一样,尽管目前无线网络的安全状况频发令人堪忧,但也因此让越来越多的系统集成商和用户意识到了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历来数据对比可以了解到,“裸奔”的无线网络正在慢慢减少。当然对于目前大部分家庭来说,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并不是家用市场所需要担忧的首要问题。

家庭无线网络解析

家庭用户组建无线网络的目的无非两点:

一、免除布线的困扰。

二、打造在家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畅游网络的休闲生活模式。

归根结底,组建家庭无线网络的目的就是为了休闲娱乐,尽情体验互联网给生活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目前家用无线网络市场已经慢慢趋向成熟阶段,各大型乃至中小网络设备厂商都快速地进入家庭无线网络这个前景广阔的市场,不仅推出了一系列家用无线网络设备与解决方案,在其产品的外观、功能中也加入了更多适用于家庭网络的人性化元素。

而网络运营商方面,也于近年来逐步推广与实施无线网络,从“装宽带送无线路由”到“无线城市建设”等一系列端倪都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企业无线、家用无线乃至城市无线网络的重视与长远计划。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电磁辐射;分布规律;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p427.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07802

1引言

为了对基站天线电磁辐射的影响进行充分的了解,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和监测工作也在不断增加。力争在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构建一个良好的移动网络运行环境。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文章通过下文进行了探究,目的是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2具体布设方案分析

在通信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能够确保用户的通信水平,需要科学的布设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这就要求优先,制定出合理的天线参数,从实际情况入手,选取正确的场地,布设检测点,最后通过科学的设备和仪器进行布设和控制。

2.1天线参数

通过应急通讯车进行试验监测,图1为网络天线的主要参数。

将三根定向天线设置到应急通信车中,其中,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根进行试验,然后在关闭状态下控制另外两根天线,通过附近移动通信基站接入天线数据信号。

2.2选取场地

可以在比较空旷的场地内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场内四周无房屋、树木等障碍物。并且,1000m以内无基站天线。

2.3布设监测点

将天线主瓣轴向出垂直面作为试验的监测面,并且,在该垂直监测面内需要均匀的分布各个监测点。在5~30m左右控制天线监测面的水平方向距离,在2~3m之间控制布点间隔距离;在3~15m左右控制监测面垂直方向上的监测范围;在1m左右控制布点间隔。

2.4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所用仪器

通过德国SRm-3000分频电磁辐射分析检测仪进行试验检测。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连续监测每个测点五次,并且,在15s以上控制各次监测时间,然后将稳定状态下的最大值读取出来。如果有较大的监测读数,需要将监测时间适当延长。

3分布规律分析及安全防护对策

3.1根据话务量确定无线电磁辐射强度

以1m的高度为间隔,将距天线水平15m的垂面选择出来,监测不同的话务量,在监测的过程中,利用手机通话的方式进行加载,其中实线、虚线和空线分别为两个载频、一个载频和空载的监测结果。通过分析相应的监测结果能够发现。网络天线的电磁辐射在空载时是最强烈的,13.49μw/cm2为其最大值,在向一个载频满载增加了话务量负载以后,这样就会降低天线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至11.44μw/cm2。如果向两个载频增加了话务量以后,又会向13.08μw/cm2增加电磁功率辐射密度,并且,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出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网络天线为多址时分工作模式,以脉冲的形式发射信号,空载时会有较高的脉冲幅值,造成有较高的监测结果出现;并且,在不断的增加了话务量以后,脉冲量就会被分散到各个信道内,进而就会降低辐射功率,在继续增加话务量后,因为增加了辐射总量,因此,也会相继的增加辐射功率密度(图2)。

3.2无线电磁辐射空间划分规律

在相关基站话务量统计结果基础上,这样随着话务量的变化天线电磁辐射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对加载时的一个载项wCDma网络天线和空载时的GSm900网络天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瓣轴所在垂面的空间电磁辐射分布规律,以明确天线的辐射范围与强度。

网络天线主瓣轴向、空载所在垂面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监测结果可以通过图2进行表示,从距离平面的7m处开始,然后以1m为间隔,对离地面15m进行监测为止。通过分析监测结果,监测点和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距离越小,这样就会有越高的电磁辐射功率,同天线距离最近的监测点,57.84μw/cm2控制功率密度。然而,在不断增大了观测点和垂直及水平的距离以后,这样就会迅速减小监测点和天线之间的距离,在和天线水平距离的17m处,就会不断降低天线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较《电磁辐射规定》内的单个限制小。对应的,就wCDma网络天线而言,会在5、8、10、13、15、17、20、23、25、28、30m左右控制主瓣轴向所在垂面中的水平距离。从高出地面3m的高度起,对高出地面14m的高度以1m的间隔进行监测。

随着垂直距离或者观测点和水平距离的加大,这样就会迅速减少监测点电磁辐射功率的密度值。

在具体天线下方垂直距离1.5m和天线水平距离的15m处,这样也会降低wCDma天线电磁辐射功率值,一般会降低到6.06μw/cm2,并且,对规定内的限制要求要低。

3.3预测分析天线电磁辐射理论

为了对以上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首先,通过理论验证wCDma、GSm900天线的电磁辐射。因为话务量会随着天线电磁辐射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分别在9w和20w控制wCDma和空载GSm900的天线发射功率。在3.0dB、45dB左右控制wCDma、GSm900避雷器、接头和网络天线等总损耗量。

3.4划定天线电磁负荷安全保护距离

通常会在天线主瓣方向处控制基站天线的电磁辐射区域,所以,把其垂直安全防护距离按照天线轴向的辐射厚度进行划定。

按照上述所检定的检测结果能够得知,wCDma天线加一个载频、GSm900天线空载时,这样就会在4m、3m左右控制其主瓣垂直辐射厚度,然后对天线最大发射功率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果天线在最大的功率条件下运行时,通过相应的分析能够将其轴向水平方向的辐射厚度计算出来,通过分析得知,其距离主要为21m和17.8m。并且,在4.2m控制主瓣轴向垂直方向上的辐射厚度。同时,因为较大的配置了部分天线的下倾角,为了将电磁辐射对四周敏感目标的与影响度降低,所以,应该在4.5m左右控制天线的垂直安全防护距离。

4结语

随着话务量的不断变化,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天线电磁辐射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在空载时,GSm900天线会有着最强的电磁辐射强度。在不断的增加了话务量以后,会首先降低,然后再升高,然而,却不会有过大的总变化幅度。电磁辐射强度在天线空载状态下是最小的,在不断的增加了话务量以后,也会相应的增加辐射宽度。并且,天线的主瓣方向是天线电磁辐射能量的主要集中点,垂直半功率角和辐射厚度有关。按照理论计算结果及现场监测结果,将天线的垂直安全防护距离确定了出来。

参考文献:

[1]吕建红,彭继文,方芳,等.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电磁辐射分布规律及安全防护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6):896~897.

[2]周建明,高攸纲,徐小超,等.通信电磁辐射及其防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63.

[3]陆丹.上海市电磁辐射污染源现状分析及防护对策[J].环境科与技术,2008,31(7):152~154.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网上银行营销策略对策

网上银行(internetbanking)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手段。1995年10月8日,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SFBn)在美国诞生。1997年初,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尝试网上银行业务,随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先后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的技术基础,使其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延伸、改良传统的银行业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还产生了诸如银证合一、存折炒股、在线支付等新业务,并且其创新的空间还很巨大。同时,网上银行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银行业无法或不便涉及的领域,其信息容量惊人,且灵活、便捷,正被人们迅速接受。可以预料,传统银行业支撑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成长,网上银行也将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及时、有效地在网上银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关系到能否保持商业银行现有的市场份额,也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结构。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找准网上银行的市场定位、制定营销策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效益,已经成为我国银行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半年新增4300万,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305万人。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只有200多万户,年已发展到3460万户。年上半年已获准开放的外国银行开设网上银行的有48家,农村信用社约有5家也开设了网上银行,07年上半年的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900万左右,网银交易额约140多万亿。其中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集银行、投资、理财于一体,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账户查询、转账、7×24小时汇款、缴费站、网上外汇、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黄金、网上期货、在线支付等多种服务,是目前国内功能比较齐全的个人网上银行。截至年11月,工商银行个人客户数已达3844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达到94.9万户,电子银行交易额达到92.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7%。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曾经在05年12月12日的“财经年会”上表示,要在未来四年内,把工行40%的业务转移到网上银行,十年内可能将把70%的银行业务转移到网络渠道。

二、我国网上银行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品匮乏。目前中国网上银行的业务匮乏,没有发挥对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功能。所提供的产品,无论是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交费、银证转账,还是为企业销售网络办理结算、为集团客户进行内部资金调拨,除业务品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外,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产品只是传统业务在网络银行的实现,也就是说目前网络银行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没有推出利用网络银行直接面对客户的特性重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新产品和新应用,在操作界面上没有体现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是传统业务处理系统界面的简单模仿,没有体现网络的根本属性———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

2.安全问题。自年,社会上开始出现假冒银行网站,利用木马病毒或者通过欺诈手段盗取客户资金的情况。根据对网上银行的调查,以全国10个经济发达城市为样本空间,对现有客户、潜在客户和不可能客户均进行统计,有50%~70%的用户认为网上银行不安全,这与互联网的一些调查结果相吻合。互联网网民最反感的问题也集中在安全问题,选择比例最高的十个问题中涉及安全的有五条,网络病毒、入侵、网络陷阱、隐私泄漏等。所有统计数据表明,安全成为网上银行各方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网上银行就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3.品牌形象问题。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竞争,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先拥有占市场优势的品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各个分行、支行各自为政,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各网站是孤立的,彼此互不相连,各自推广自己的网站,忽略了整体的品牌形象的建立。银行系统内的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达到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的最佳效果。

4.网上支付信用体制不健全。银行对于各种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是支持和服务。网上支付可以减少银行成本,加快处理速度,方便客户、扩展业务,以快捷简便的方式,使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得银行的支持服务,而无需再到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在电子银行交易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支付手段,电子银行交易双方通过internet进行交流,洽谈确认,最终通过支付手段得以实现。但是,我国网上银行的网上支付手段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支付的时间不长,业务量也较少。目前,已经开展的电子商务,使用了多种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储蓄卡、邮政汇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方式,然而在多种方式中,货到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相比,我国许多人宁愿采取成本较高的货到付款方式,也不愿采取信用卡网上支行的方式。

三、我国网上银行的营销策略

1.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产品的新体系。

首先,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产品创新规划体系。客户是银行业竞争的主体,也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是我们产品创新的宗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产品创新前做好系统而科学的市场调研、论证,分析工作,了解客户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产品、怎样的功能,了解客户心目中喜欢的电子银行模式和使用方式。同时,细分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群进行相应的客户需求调查,再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开发不同的产品。对于已经投产的创新产品要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客户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高度重视收集客户信息,了解新产品对客户的适应性,并计算出该产品所占的市场价额,实现的经济效益等,从而提出修改意见,使产品的可行性和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并不断地完善,从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其次,实行项目的量化管理,提高产品的创新效率。明确各部门在产品创新中的关系,严格规定产品的研发流程和开发时间,将每一产品的开发进行量化管理。并且,制定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业务创新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将所负责的产品创新工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于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出色、工作中有创新思路且收效显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重奖,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成立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全面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与新产品的推广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优势,确保电子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和电子银行新产品的成功推广。

2.切实解决电子银行的安全技术问题。

实际上,技术问题早已不是发展电子银行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我国信息应用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有些方面还比较领先,所需的是进一步加强。为此,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产业、工商企业、银行及公安等部门的协商配合,完善安全技术和硬件设施,把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密码技术结合起来尽快建立客户终端浏览器码处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三重安全防护措施。在充分分析网络脆弱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构筑防火墙、安全接口、数字签名等高新网络技术的拓展来实现网络系统的事前防护。加快网络加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包括乱码加密处理、系统自动签退技术、网络使用记录检查评定技术、人体特征识别技术等。并且,建立不良借款人的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实现统一授信的监控。同时,建立一整套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电子银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具体重大事件内容,处理程序,着力解决好安全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在业务发展时,要时刻注意风险防范,努力为银行的客户创造一个安全的服务平台。

3.加强品牌塑造和推广,形成网上银行品牌优势。

据调查,购买网上银行服务的顾客消费心理多属理智型,只有消费者认同的网上银行品牌,才有可能成为其最终的选择。同时,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不仅是可观的无形资产,更是网上银行持续创造利润的来源。国内网上银行发展较早的招商银行拥有“金葵花个人理财”、“点金企业理财”、“一网通”等知名网上银行服务品牌,工商银行则拥有“理财e站”企业网上现金服务平台、金融家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平台等知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网上银行客户和业务量。与之比较,其他银行至今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网银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明显落于下风。因此,我国网上银行应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塑造卓着的网银品牌形象,以此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并吸引潜在顾客,不断开拓市场。

4.对网上银行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进行准确定位。

据调查,网上银行也存在明显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带来80%的网上银行业务和利润。因此,网上银行目标市场定位应有针对性。从目前网上银行发展情况来看,对目标市场缺乏了解,对各类客户提供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有效扩大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也分散了营销力量,难以形成网上银行的业务发展重心和增长点。因此,建议对国内网上银行市场进行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对高创利的客户加强宣传和营销,并进行特别照顾,努力建立和维护他们的忠诚度。在公司网银业务(B2B)方面,建议定位于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优质上市公司及金融同业客户;在零售网银业务(B2C)方面,则定位于高端个人客户(白领、高收入、高学历群体)。

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网络营销;传统营销;营销理论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9700

1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比较

1.1概念比较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对于传统营销这一概念,营销界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传统营销:从营销手法来说,传统营销指的是没有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的营销;从理论范畴上来讲,传统营销的理论思想是没有受过互联网技术冲击的。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传统营销的定义其实就是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营销的定义。从以上两个概念中我们能够看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目的是一致的,其最大的区别是所采用的营销手段不同,网络营销最大的特征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

1.2市场环境的变化

1.2.1互联网环境变化

在传统营销中,市场环境是实体的环境,市场环境因宏微观因素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多变性和相关性等特点。对企业而言: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市场内容的不断扩大和自身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发生影响。对消费者而言:消费者面对具体商品,可以通过现场体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购物安全性很高。

在网络营销中,市场环境是在虚拟平台之上的全球市场。从企业角度看,互联网络具有超越时空限制进行信息交换的功能,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从消费者角度看,在网络营销的虚拟市场中,顾客看到的商品并非是实物,而是企业网站对商品的数字化展示,消费者面对的是虚拟的不确定的市场。

1.2.2消费者变化

在传统营销中,有购买实力和欲望的现有及潜在消费群体分布非常广泛和分散,消费心理会受到家庭、生活方式、社会层次、相关群体、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且具有多变性。这种特点使企业在市场调研、目标定位、确定策略时难度增加,效果又不显著,妨碍市场营销的开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的统计,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以具有经济实力的中、青年人为主,具有较低文化水平的网民增加较快,网络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时髦奇特、时空便捷的消费心理形成的特定消费群体使得企业调研的范围缩小、市场的定位更有针对性、营销策略上更注重消费者的需求,这与传统市场的广范围、难定位、多需求形成鲜明对比。

1.2.3媒体的变化

传统营销采用的主要媒体是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形式。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围更广,深度更深,给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1.3营销战略的变化

首先,互联网具有的平等、自由等待性,使得网络营销降低了跨国公司所拥有的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小企业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人人都掌握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与营销活动,因此,胜负的关键在于如何适时获取、分析、运用这些自网络上获得的信息,并采用极具优势的竞争策略。同时,策略联盟将是网络时代的主要竞争形态,如何运用网络来组成合作联盟,并以联盟所形成的资源规模创造竞争优势,将是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

1.4营销组合的变化

互联网技术导致营销组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分销渠道被压缩了,渠道中间商的作用被严重削弱,物流配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次,顾客订制产品,产品的设计和配置工作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营销职能外部化。再次,互联网信息的全球性和透明性,使得同等产品价格差异趋于零,定价由市场决定。最后,网络时代消费者的个性独立,使得“一对一”营销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而互联网的低成本和互动性,则使得消费者和商家“一对一”的亲密沟通成为现实。

2网络营销的优势和不足

2.1网络营销的优势

2.1.1低成本

网络营销的低成本优势首先来源于其信息传播的时间成本很低,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瞬间就可以传递到地球任何一个能接触到互联网的地方,其时间成本是微乎其微的。其次,利用网络营销的经济成本也将越来越低,发一封电子邮件的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随着网络用户规模的庞大,网络服务商的规模效应得以发挥,网络所需设施的成本也将越来越低。再次,互联网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渠道中间商的作用,尤其是网上直接销售,这将大大降低通路成本。最后,因网络上的广告按阅读人数收费,提高了广告的有效性。据国际互联网络营销服务总监KarenBlue对某大公司的调查表明,上网促销的成本是直邮供销的三分之一,但找到的线索却增加了一倍多。

2.1.2即时互动

通过互联网络,企业可以和顾客做到即时沟通,速度快,效率高,不仅如此,顾客还可以主动搜索产品信息,减少等待时间。现代的消费者对于等待越来越没有耐心,他们的疑问需要商家立即回答,否则就离开。互联网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能满足消费者的这一特点。

2.1.3“一对一”沟通

传统的沟通方式是“一对多”的沟通,企业提供的信息缺乏针对性,而通过互联网,企业却可以做到“一对一”的沟通,沟通更有针对性,也更加有效。

2.1.4跨时空

只要顾客愿意,企业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向顾客提供各种信息,网络营销减少了时间因素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达到了空前的速度与密度,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营销活动,可抛开时间、空间和地域、国别的限制,减少市场壁垒和市场扩展的障碍,使网络营销一出现就具备了全球化、国际化的特点。

2.1.5详实生动

以网络为媒体的信息十分丰富,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网络可以实现有图片、动画、文字和声音等形式的有效组合,声文并茂,翔实生动,其内容不仅包括产品和价格信息,也包括相关的知识文化信息。如在星巴克网站上购买咖啡,不仅可以了解咖啡的种植历史,制作工艺,如何饮用等信息,还可以了解相关俱乐部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咖啡文化,这一点是其他营销方式很难做到的。

2.2网络营销的不足

2.2.1缺乏真实感

首先,网络购物可以节约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但却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尤其是对于喜欢享受购物过程的消费者更是如此。其次,企业和消费者是通过虚拟的网络相联系的,消费者看到的产品信息无非是靠超级链接相连接的各种文字、图片等组成的符号,主要是靠刺激消费者的视觉和听觉,这和传统营销通过全面刺激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相比,缺乏真实感。尤其是当前网络社会立法还很不完善,网民在面对网络时责任感下降,因而使信息的真实性下降。

2.2.2局限性

网络营销的局限性首先是源于消费者群体的局限性,目前,尽管网民的数量在迅速增加,中国大陆已经有超过三亿的网民,但仍然有绝大部分消费者没有触网,且网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接受网络营销。其次,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没有开展网络营销,拥有企业网站的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网站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再次,产品的局限性,不同的产品实施网络营销所得到的效果有很大差异,比如社区的理发店和生产商生产的U盘。最后,传播方式的局限,通过传统方式进行传播,可以选择报纸、电视、广播、路牌以及巴士广告等,将传播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去;而互联网传播只能通过电脑、手机等数码终端,传播有限。而且消费者在上网时对于广告的点击率有限,也限制了互联网传播的有效性。

2.2.3物流的滞后

我国的物流业刚刚兴起,物流配送还很落后,物流配送的安全性、成本、速度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离消费者满意都还有一段距离,物流行业相关标准也还有待于完善。

2.2.4安全隐患

网络病毒的存在时刻给人带来威胁,网上黑客、网络犯罪增加了网上交易的不安全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风险。这些因素就像一个毒瘤一样,威胁着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

3网络营销出现后营销理论的发展

3.1整合网络营销

整合网络营销是把营销战略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方法,其综合利用一系列互联网技术来销售产品和服务,影响相关者,特别是顾客的态度,以有效实现营销目标。网络营销是一个新生事物,如前所述,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所以,必须有整合营销的思维,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融合起来,纳入到统一的营销战略下,为统一的营销目标服务。

3.2市场细分的新方法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愈发个性化的需求导致细分更“细”,市场细分的难度增大,传统的细分目标市场的标准需要完善,同时,未来营销理论将更加注重于环境和消费者行为分析。

3.3消费者启动并控制的营销

在网络营销中,交换过程变成由消费者发动和消费者控制,是消费者,而不是营销者认可并控制互动关系。营销者和他们的躲在后面,直到消费者邀请他们加入交换。甚至在营销者进入交换过程之后,也是消费者定义游戏规则,并且借助和中介使自己免受伤害。消费者决定他们需要什么信息,对什么感兴趣,愿意支付什么样的价格。在很多方面,这种消费者启动并控制的营销完全改变了营销实践,从而改变营销规划、策划制定、营销控制等理论。

3.4市场调研新方法

收集信息的广度加大,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如统计网页点击量、访问次数、浏览时间等,分析数据库和客户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