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7:13

新闻学概论篇1

关键词:新闻学;课程思政;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0-4;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

一、教学目标与内涵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的发展与协作呈一体化的趋势,信息环境高度开放,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传媒行业作为宣传与舆论的重地,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融合型新闻人才,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需求,这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融媒体环境仍有很多问题,媒体环境污染、诚信问题,媒介垄断、外国媒体肆意捏造事实,信息侵犯,谣言四起,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环境与格局之下,如何在提高新闻理论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新闻媒介素养,“软”与“硬”两种实力共同进步,培养高素质的融合型新闻人才成为现阶段高校新闻思政教育的主要要求。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专业必修课,通过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融媒体意识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实践途径

(一)教学内容

在新闻学概论中因其理论的特殊性与案例的丰富性,更新较快且常与时政内容相结合,故在教学设计中应使用恰当的方式寻找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导”,拓展爱国主义、人文情怀、创新意识,激发新闻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力。

1.新闻学与新闻事业发展史

新闻活动是人们应对外界变化,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媒介形态的不断更新,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都是与人类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新闻事业发展中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了解到我國新闻事业的灿烂与我国的技术和文明对整个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一份贡献。“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早一个世纪;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明创造,早于后期古登堡发明轮转印刷机,为世界文字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动力支持;中国特色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重要支撑,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2.新闻的特点

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媒介,却弱化了“核实功能”,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大量不实信息、谣言通过融媒体平台散布开来,这与新闻本身的特点——真实,是背道而驰的。在教学中,从经典的“华南虎”事件、“纸包子”事件讲到2019年“部分字词改读音”等事件,强调其关键性,从这些虚假新闻中学习基础的新闻知识,树立正确的新闻生产原则,坚持真实性导向,反复核实信息源,对所发信息负责,对所传信息负责,对受众负责,客观如实地反映现实所发生的情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诚信待人待物,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坚持理想信念,共创和谐的生活。

3.新闻事业的功能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是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一切功能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新闻事业还具有宣传、舆论引导与监督、赢得利润、提供娱乐等作用。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享世界各地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青年群体过分崇拜西方与外媒,不假思索地完全认同外媒的观点,却排斥我国媒体的宣传报道,例如香港的暴动事件,参与的大部分都是青年人。分析这些报道和事件的具体做法,帮助学生区分传播与宣传,识别外媒报道中的不良意图,理解西方的宣传概念已经“污名化”,换用一些其他的形式代替宣传,莫要无端拒绝我国的宣传报道形式。另外,外国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偏颇与不实,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和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他们运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方法,传播了大量对我国产生负面影响的报道。如何帮助学生合理辨析报道中的不实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跟风,不盲从,如何引导利用对外宣传,表达我国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做一名合格的、理性的中国大学生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

同时,举例分析不同时期我国优秀的宣传报道作品,在作品中,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和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了道路,带来了希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勇敢、勤劳及智慧,应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自信、自豪。

4.新闻的受众

融媒体时代,受众具有普遍性,作为未来新闻从业者的学生,要关注到新闻受众地位的变化,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运用pBL模式(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学,积极引入前沿理论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讲解,例如,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从“把关人”到“守门人”到“寻路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跟受众地位的变化有没有关系,同融媒体发展关系是什么,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在关注地位变化的同时,考虑到时代背景的改变给受众地位带来的影响,辩证地分析问题,创新性地解释与回答。而作为普通的受众一员,要根据变化作出适时的反应,勇于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事物。

5.媒介融合的发展与趋势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近期新闻研究关注的重点,在最新一版由李良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的《新闻学概论》教材中,直接把“中央厨房”式的管理模式单独成章,其重要性可想而知。2014年8月,媒介融合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势不可挡,传统媒体的转型势在必行。媒介融合在西方推行较早,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推进媒介融合要立足于中国现实情况,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生搬硬套,需结合中国实际。

在教学中,选取了两次的讲话节选进行讲解和分析,一则是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几种风险和应对方法。通过认识这些风险,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与我国的风险,更要培养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风险意识,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好学生。

第二则是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更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多次强调了融媒的重要性,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维护网络安全,在网络空间里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用好媒介,做好媒介融合,最终建立“四全媒体”。作为有专业理想的学生,更是要从专业的角度解读的讲话,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因为媒介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不能脱离政治去谈媒介融合,这是不切实际的,结合我国的媒介融合的目标,在了解世界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的同时,深切地为我国媒介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媒介观,逐渐提升自身的新媒介素养。

(二)教学方法与技巧

1.结合网络智媒新技术,开启多元教学模式

融媒环境下,新媒体与其app的不断开发,新平台和新技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生动形象的有效传达成为关键。新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理论内容居多,枯燥无味,但胜在时政案例颇多,且含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例如,我国的宣传有多种方式,很多县村在宣传国家政策时常用标语、条幅,还有一些地区为了反腐倡廉专门建立了警示基地,但这些地区通常距离较远,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展现,也可通过3D和VR技术,大大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也缓解了教学资源的紧张,拓展教学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課堂后,对于难理解的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现场答疑,既解答了问题,又寓教于乐,拉近了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健全的交往观。还可利用空余时间录制微课,将思政知识点蕴含其中,放入固定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点拨,加固知识点,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

对于教学效果的验收,在课程进行中,采用全新的测试模式,设置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结合的题目形成问卷,每题分数、总分、答案固定,采取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学生可自行检测,查缺补漏;教师也可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分数,观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思政教育能力。

2.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益于知识的主动吸收与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教学主题的不同,可选择主题辩论赛、现场采访模拟、新闻播报与点评等多种形式的课堂与课外活动。增设热门话题的“新闻会”,学生自主演绎与研讨,争取覆盖每一位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度,理性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洞察社会形态,观察社会冷暖,提高社会自知力和社会的责任感。

3.关注个性化成长,定制个性化课程

全新的融媒体时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对待课堂的态度均有所变化。传统的课堂在既定的框架下授课,单一的教材、内容、形式,学生虽共同完成了课堂内容,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接受程度与需求。在教学中可以多构建板块兴趣模式,通过网络或者学习兴趣小组呈现,学生可以因人而异地选择学习,增加群体课程之外的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师进行个性化的点拨。

三、结语

融媒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任重道远,探寻新闻学概论课程中思政元素路径的意义在于,学习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大多是未来新闻从业人员,肩负着新闻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向社会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基地,更是社会教化的场所,通过专业知识的有效传达,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式引领,做到专业中育人,将专业知识与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而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新形势寻找多元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热爱,进而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收稿日期:2020-3-7

新闻学概论篇2

一、新闻真实研究状况回顾

对新闻真实的研究是伴随着“五四”时期新闻学的诞生而开始的。从那时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有关的新闻学书籍和研究论文大都涉及新闻真实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在新闻实践中也常常涉及新闻真实问题,但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基本停滞。直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真实学术研究才开始出现。

综观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近30年来有关新闻真实的研究,可以说成果非常丰富,有专著,有论文,而在新闻理论教材中也都有对新闻真实问题的专章介绍。

其中,直接研究新闻真实问题的专著(含论文集)目前见到的有四部:新闻局、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编《真实――新闻的生命》,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4月版;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所著的《新闻失实论》(上、下册),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出版;空军报社通联处编著的《新闻求实录》,蓝天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杨保军的著作《新闻真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新闻理论专著和教材中关于新闻真实的专章专节介绍就更是不可胜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第一本新闻理论著作开始到现在的将近100本新闻理论著作或教材中无一例外都有关于新闻真实的内容。

就论文来说,要想获得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新闻真实研究的所有论文的准确数字实在困难。仅是CnKi中收录的1980年到2006年间与新闻真实相关的论文数量就达到277篇,2007年前四五个月CnKi所收论文数也已达到20余篇。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新闻真实问题的关注程度。

以上是从研究成果的形态和数量方面来说的。若从研究成果的纵向演进来看,我们可以把近30年来的新闻真实研究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半期

这一时期新闻真实研究的特点,一是相关研究大都被置于新闻界拨乱反正、寻求新闻规律回归的背景之下,许多文章都是揭批、“”极“左”路线下新闻的“假、大、空”现象的。二是相关研究大都被置于新闻业务范畴之内,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新闻实际工作,是为了消灭新闻失实这一“顽疾”,因此研究的学理性较为欠缺。

(二)上个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整个90年代

这一时期有关新闻真实性的讨论逐渐显露出从新闻业务范畴向业务性和理论性探讨兼而有之的方向逐渐转变的特点,学理性和纯理论探讨色彩逐渐显现。这一点可以从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客观真实与媒介真实等概念的提出及相关讨论的展开来体现,也可以从探讨新闻真实性与倾向性、客观性、文学真实、职业道德、舆论监督、及时性、阶级性、党性等之间关系的论文大量涌现中得到证实。

(三)2000年至今

这一时期在保持前一时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探讨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文章明显增加;二是研究探讨新闻侵权与新闻真实问题以及舆论监督中的新闻真实问题的文章明显增多;三是对新闻真实的验证、评判,以及对新闻失实现象的综合治理等问题开始引起关注,反映出对新闻真实问题研究视点、范畴和深度上的变化。

二、新闻真实基本理论问题概述

新闻真实是新闻学领域最基本的研究论题,许多问题总体看已获得共识,在此仅就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作简单概括:

(一)对新闻真实性含义及要求的研究

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内涵,郑保卫教授提出: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本质在于以事实为基础来报道新闻。因此,坚持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时,要从客观实际入手,把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实实在在的人和事如实地报道给受众①。

对新闻真实性含义的研究,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认识也发生着变化,如杨保军就提出要从传受两个方面来看新闻真实的含义。

关于新闻真实的要求,郑保卫教授的观点是:(1)具体事实要真实准确;(2)概括性事实要真实客观;(3)局部具体真实要与整体本质真实相一致。

(二)对新闻真实理论中几组概念的研究

在新闻真实理论研究中,先后出现了几组相关的概念,如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事实真实与总体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等。

⒈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

“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问题是学界和业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本质真实”。对这两个概念,有些学者认为,新闻只要如实反映和报道事实,做到现象真实就可以了,无须强调什么本质真实。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新闻仅仅做到现象真实是不够的,而应当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结合起来,并认为本质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②。

⒉事实真实(概括真实)和总体真实

黄旦教授认为,新闻真实应该包括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两方面。事实真实就是要求新闻报道的事实完全准确无误,且对事实的描述、概括也符合事实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逻辑;总体真实就是要求所有达到事实真实的新闻合起来要能够反映社会的某个层面的总体面貌③。

⒊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

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是在新闻真实研究中出现的另一对概念。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实际上大体相当于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这组概念,只是“宏观真实”更多地是从“本质真实”这个概念演进而来罢了。由于人们感觉到“宏观真实”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原来“本质真实”论中的合理成分,又可以规避“本质真实”概念所容易引发的歧义和人们对它的逆反心理,所以便逐渐用它来取代“本质真实”的概念。而既然有宏观真实,与此相对应的便就有微观真实了。

⒋“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

“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是杨保军近年提出的一对概念④,但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如有学者就认为,不能将现象分为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因为假象真实其实是未探究到新闻的本质所造成的。当然,作为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理解,此对概念毕竟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维度,值得关注。

(三)关于真实性与党性原则关系的研究

在传统的新闻学研究中,党性原则是作为新闻工作的第一原则的,而且人们往往习惯于强调党性,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进入新时期以后,对这一问题学界基本上有了较统一的认识,即把党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看做是新闻工作中基于不同层面提出的两个基本原则:党性原则被视为新闻工作的政治原则,而真实性原则被视为新闻工作的业务原则,两者不是对立的。

(四)关于新闻失实表现、原因及其防治的研究

对新闻失实的表现、原因和防治办法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不仅有大量的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而且,所有的新闻理论专著和教材在讨论新闻真实问题时都对新闻失实和虚假新闻的种种表现及引发失实与虚假的原因进行探讨。这方面,因其观点多样又多为常识,在此不赘述。

(五)对不同历史时期新闻真实理论的研究

在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真实问题和有关学者、报人、党派组织等的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其中包括:

⒈对近代新闻真实思想萌芽的研究,如对近代报纸“有闻必录”思想、对近代报纸办报宗旨中的有关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等。

⒉对现代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如对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等早期新闻学者们的新闻真实思想的探析。

⒊对中国共产党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包括党的相关文献、领导人讲话、文章、重要报刊社论等中所包含的与新闻真实思想、观点的研究。

三、新闻真实研究的新视角、新观点

近年来,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传媒实践的发展,新闻真实研究中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主要有:

(一)对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研究

近年来在有关司法案件的报道中,常因记者对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而引发新闻官司,也使得新闻侵权问题成为新闻工作者经常面对的问题。基于此,关于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探讨就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在此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新闻真实必须以法律真实作基础。新闻传媒固然应以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为其基本职能,但是新闻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媒介的活动应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有学者提出,为了避免诉讼纠纷,新闻界应该建立一套新闻真实的证明规则,这一证明规则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而不能以新闻界约定俗成的惯例为依据⑤。

许多学者坚持认为新闻真实未必是法律真实,认为新闻真实作为证据出现在法庭上时很可能面临诸多尴尬⑥。也有学者从证据学的视角考察和比较了新闻与司法对真实的不同建构,强调新闻真实不同于依据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建构的司法真实⑦。

在研究新闻与法律问题的时候,必然涉及到信源问题,信源问题又涉及到隐匿权问题。而隐匿权与新闻真实显然是相互冲突的。在此问题上,陈力丹等曾借水门事件中的“深喉”在2005年才曝光这一事件,谈及新闻真实和信源隐匿权的冲突问题,认为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消息来源的透明化无疑是重要保障之一,但在任何时候都做到消息来源的完全透明,又是不符合新闻职业常规的。西方媒体的职业常规是,当暴露信息源可能对信源提供者产生危害时,应采取隐匿信源的方法,但这又与法律产生了冲突⑧。这一现象形成的悖论是新闻真实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二)对网络新闻真实的研究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由此带来的网络媒体把关困难、虚假新闻盛行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此,有关网络媒体新闻真实的研究近年也开始出现。

龙运荣在《互联网和新闻真实性》一文中论述了网络新闻真实所面临的许多困境,如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主参与性;多数网站从业人员缺乏新闻专业训练,随意删改稿件;对“快”的片面追求;以及市场逻辑下网站的逐利行为等,都会使新闻真实性受到很大威胁,造成新闻不真实⑨。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真实性的建设性意见。如刘玉民在《媒体转载网上言论应当事先核实――“文清诉《重庆商报》案”引发的思考》一文中对网络在引用事实时的核实做了强调⑩。

另外,杜骏飞在其《网络新闻学》一书中也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论述了网络新闻宏观层面上的“求真”理念和由于信源的多样性所带来的更加接近和达到“真实”的可能性。

(三)对新闻真实有限性的认识

在新闻真实问题的认识上,从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开始就一直在强调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甚至有人提出了“绝对真实”的概念。但伴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新闻实践中许多新闻真实的制约因素的认识和一些哲学理论在新闻真实研究中的引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我们原来一直强调的“完全真实”“绝对真实”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新闻真实其实是一种有限度的真实。

如杨保军在《新闻真实论》一书中就从新闻真实实现的各种制约因素出发,论述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他认为,制约新闻真实的因素有很多:(1)新闻传播主体因素――新闻传播者是否具有保证新闻真实的道德品质,对新闻真实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2)新闻媒体自身的制约因素――新闻媒体所持有的新闻观、新闻真实观,新闻媒体的目标报道领域和其所拥有的意识形态观念、政治立场,新闻媒体的实际利益追求、媒体的品质与格调等等因素,也都决定着新闻真实实现的程度、范围和方式等。(3)传播环境因素――来自于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的制约也必然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真实。另外,实现新闻真实报道还受到法律、道德、政策等的限制。正由于有着这么多的限制因素,新闻报道必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新闻真实也就必然是有限度的了。

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论述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如曾宪明就从政治集团的角度考察、论证了阶级社会中新闻真实的有限性。他提出,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不真实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阶级社会的一个特征和需要。新闻真实有限理论既反映了客观真实现象,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

另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认为:语言的位移性、抽象性、模糊性、线条性和有限性等诸多因素注定了新闻对事实的偏离。语言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只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客观现实,但永远不可能与客观事实绝对等同。

四、小结

综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⒈对新闻真实的研究是新闻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论题,是个需要永远挖掘和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问题。

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真实的认识是不断演变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在党性原则框架内对其进行强调向使其回归到新闻自身层面来认识和探讨的发展变化过程。目前关于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正趋于成熟。

⒊市场因素的冲击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闻真实的研究开始向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新闻真实研究等方向转变。这充分反映了新闻真实问题研究,乃至于整个新闻学研究与时俱进的特点。

⒋在看待各时期学者对新闻真实的观点时,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要将问题置于各自时展的背景之中,不应以现在的视角苛求历史。

⒌新闻真实问题在理论研究上成果不少,也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但是从操作和应用层面看,目前问题依然很多。失实报道屡屡出现,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我国新闻界在维护和实现新闻真实的路途上仍然任重道远。

注释:

①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11月

②郑保卫:《对新闻真实理论中两组概念的解读》,《新闻战线》,2007/06

③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④杨保军:《简论新闻的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国际新闻界》,2005/6

⑤罗万里:《立法视野中的新闻真实原则》,《法学杂志》,2005/04

⑥高江宁:《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记者摇篮》,2005/01

⑦李立景:《新闻真实性的证据学思考》,《新闻界》,2005/02

⑧陈力丹、费杨生:《隐匿权・新闻真实・审判公正―从水门事件中的“深喉”说开去》,《当代传播》,2005/6

⑨龙运荣:《互联网和新闻真实性》(2002-9-12),/shownews.asp?newsid=2841

新闻学概论篇3

关键词:新闻报纸标题;隐喻;认知语言学;关联理论

1.引言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履行着其主要的功能:吸引潜在的读者买报纸、引起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注意力、用尽可能少的词描述一个故事等。鉴于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独特的作用,语言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纸标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新闻标题是一种特定的语篇类型,有其自身的形式、内容和结构。目前关于新闻报纸标题的文献主要关注语言特征和文体特征,彭朝丞的《标题的艺术》和《新闻标题制作》,胡永林的《新闻标题制作技巧》,张志君、徐建华合著的《新闻标题的艺术》和Bell(1991)。关于新闻报纸标题中隐喻研究,曹进、马冬梅(2008)以中国日报为例分析了英语标题制作中的隐喻现象,重点揭示了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隐喻的特点及其传播功能。张一宁(2009)分析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出现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进而讨论了隐喻的重要性。侯慧(2004)以言语行为研究范式为前提,关联理论为核心框架探索英文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的语用功能。朱潇潇(2007)和李洁、蒋莹(2008)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探索其语用功能。宋荣超(2010)以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体育新闻隐喻的认知角度,强调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然而,这些研究单从认知语言学或关联理论解读隐喻,存在不足之处,对言语交际中新闻报纸隐喻词语理解的认知语用机理少有研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读者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如何确定英文新闻报纸标题隐喻特定词语的所指信息并理解其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

2.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读

2.1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读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隐喻解读的生成和其他解读方式没有什么区别,隐喻的理解并没有特殊的机制,也不存在仅仅适用于隐喻的有趣法则(Sperber&wilson,2008:84)。关联理论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最大关联原则和交际原则又叫最佳关联原则。前一原则是指人类认知通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也就是说人类的认知是以关联为取向的,话语理解过程是由单一的关联原则支配的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程度地寻求关联,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Sperber&wilson,2001)。新近的关联理论引入了特定概念“adhocconcepts”,将隐喻等词语的关联理论将隐喻等词语的松散用法视为特定概念建构的语用扩充过程,所以隐喻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是以关联为导向,通过语义扩充和缩小来确定话语中某词的特定概念。

新闻报纸标题是一种明示刺激,发话者为记者,受话者指所有报纸新闻的潜在读者。记者根据新闻的内容和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合适的刺激信号来激发读者进行恰当的语用推理。记者不仅向目标读者传递了信息,同时读者须根据现时语境推导出记者的交际意图。读者在看到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后,假定记者所写的新闻标题具备最佳关联,在关联原则的支配下,构建特定概念,付出努力完成语境效果。

例如:

1)Steelmakersmiredinredink(april7,2012,ChinaDaily)

将记者的话语作为一次明示交际行为,并引起读者的关联期待,假定记者的话语与读者有最佳关联。根据关联理论的理解程序,话语的解读始于语言解码,听话人利用已有的百科知识形成语境假设,并在新旧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语用推理,建构特定概念,获取话语的明说和隐含内容,满足对关联的期待。特定概念“redink”是编码概念的外延扩展,a)一种红颜色的墨水;b)装有红墨水的笔;c)在财务上,负数用红字来表现(也可以写成“-”)。如果收支相抵后结余数为负数,就叫做“赤字”。但在此例中满足话语关联性期待只能是c),是其编码概念的扩展。对“redink”的这一解读,是因为记者的话语与语境密切相关,由于钢铁需求量的下降和持续的高铁矿石价格,国内的钢铁制造商未来的几个月可能陷入亏损的泥潭中。正是在寻求这个关联性解读过程中,读者通过语境构建“redink”特定概念,“miredinredink”更形象地传达了钢铁制造商面临的困境。

然而,只要求与关联一致并不能解释明说和隐含的产生过程是否包括其他概念机制,关

联理论规定了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语用制约原则,却忽视了其概念运作机制(江晓红,2011)

2)obamaslamsRomneyforchangingtuneonraidtargetingbinladen(may2nd,2012,ChinaDaily)

奥巴马总统为了寻求在11月份选举中政治优势严厉抨击他的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几年前发表有关通缉本拉登的言论,指责其态度冷淡,不够热心。读者根据这一语境,构建了“slam”的特定概念(严厉抨击)。“slam”原意是指“砰地关门”,“严厉抨击”和“砰地关门”两者以相似性为基础,slam不仅指关门这一动作,还可指像砰地关门产生愤怒情绪的动作,属于slam外延的扩展。“slam”一词生动的想向读者呈现奥巴马斥责罗姆尼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

2.2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Lakoff把隐喻看作是一种理想认知模型:一个意象图式或命题模型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相应的结构上,该模型可用于对更多事件,特别是对抽象事体的概念化、推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扩大认知范围。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Lakoff&Johnson,2003:9)因此,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知世界的方式。

Heisamule.

这个隐喻是基于人和动物的相似性,“humanisananimal”。将mule的属性映射到人的身上。“mule”有很多属性,这里仅将喻体中的一个属性“倔强性”映射到了本体“他”上,而排斥了许多其他属性和特点:动物、长耳朵、吃草、抬头拉磨、笨蛋、蠢货等。但是他们的理论中并没有提到:人们是如何限制“mule”的其他属性和特征,而仅将“倔强性”挑选出来的?其挑选的依据是什么?又如:

3)USmaybesettoturnoverleaf(march27th,2012,ChinaDaily)

4)Farmerssettoturnleafastheyshuntobacco(april16th,2012,ChinaDaily)

5)oneleafisnotthewholeforest(may4th,2012,ChinaDaily)

这两则新闻标题中都有“leaf”,但是在不同语境所指的对象却完全不同,例3)中“leaf”指书中的“一页”,翻开新的一页喻指新的开始,这则新闻在讲中国茶农对推进茶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期盼在美国茶叶的种植量大量增加;而例4)中则指植物的“叶子”,用部分代替整体,喻指其他庄稼。由于种植烟草的成本的提高,58岁的农民改种其他植物。例5)中同样指植物的“叶子”。读者看过这则新闻的话,就会发现记者在评论“陈光诚”事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美国只是从个别事件大肆渲染中国侵犯人权,却忽略了我国在保护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读者对标题中隐喻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决定了概念映现,决定了哪一个概念映现首先被激活。

3.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许多研究隐喻的学者认为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它们的理论目标和理论假设有很大不同,很少有学者系统地比较这两个理论。但是近来有学者开始思考,鉴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处理隐喻的方面各自存在缺陷,它们有些方面可能是互补的,致力于发展一个全面的隐喻理论(tendahl&Gibbs,2008:1824)。基于两理论对隐喻的研究,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可以为特定语境条件下隐喻词语的理解提供有力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都关注语言理解中推理机制的作用和性质,但它们侧重点有所不同(张辉和蔡辉,2005)。认知语言学从概念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强调在激活概念结构的过程中认知机制的研究和认知机制在语言理解中的主导作用,认为认知语境是人们在经验认识基础上对某一概念的心理认知构造网络,与长时记忆中的概念结构有关,未对语境依赖性和语用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江晓红,2011);关联理论强调关联原则和语境在隐喻解读中的作用,并将隐喻看作是特定概念建构的语用扩充或缩小过程,只要求与关联一致不能解释明确义和隐含义形成过程是否包含其他概念机制,还应该进一步说明理解过程中概念结构的具体认知操作,进而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特定概念,获得认知效果。

隐喻的关键是确定喻体和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在一定语境动态生成的。把关联看作常项,语境看作是变项,受话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积极选择和构建动态语境假设确定隐喻两域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取信息及其认知效果。即时性话语中的隐喻特别强调对语境的依赖性,影响听话人话语理解的正是动态推理过程中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这些语境假设主要有三个来源:话语的上下文、认知背景和现时情景。因此在英文新闻报纸标题隐喻的解读中,读者在关联的引导下,积极构建语境假设,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进而确定隐喻两域之间的关系,理解记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例如:

6)GreenlightforChinesemainlandwives(april26th,2012,ChinaDaily)

读者将这一话语作为一种明示交际行为,引起读者的关联期待。Greenlight作为语用信息处理的起始点,引发了该概念下的百科知识。读者根据现时语境,排除greenlight作为交通信号灯的外延意义,听话人关注的是词语的内涵意义。因此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读者可构建的语境假设是“交通信号的绿灯指示车辆的通行”,从而建立“香港增加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名额”这一政策和“绿灯指示通行”的相似性,结合人们的社会文化等认知背景,确定特定概念greenlight,即香港卫生署对内地孕妇实行的宽松政策。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读者遵循省力原则,获得隐喻的认知效果。大量内地孕妇涌港产子,使得香港妇科服务已不胜负荷,香港特区政府叫停产子预约。2012年实行的新政策4所私营医院增加了内地孕妇产子名额,因此会有更多的内地孕妇争相预约。

7)Bumpyroadaheadforelectricautos(april24th,2012,ChinaDaily)

Smoothroadaheadforluxuryvehicles(april24th,2012,ChinaDaily)

Car?sales?stay?on?road?to?recovery(may10th,2012,ChinaDaily)

Jilinwalkingroadtoprosperity(may16th,2012,ChinaDaily)

这四则商业新闻都用到了隐喻词语“road”,读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构建语境假设“developmentisajourney”,建立商业发展和旅程的相似性,并经由“anobjectisahuman/lifeisajourney/goalsaredestinations”隐喻模式进行推导,构建在不同语境下特定概念road,从而记者向读者传达信息和认知效果。

从例6)、7)隐喻的解读过程中,关联理论的关联原则不足以解释隐喻理解的全过程,因为关联理论未涉及概念之间的相似关系。隐喻的关键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读者构建语境假设确定概念之间的相似关系,进而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获得认知效果。

4.结语

本文在对新闻报纸标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讨论标题中隐喻的理解。新闻报纸标题是一种明示交际行为,记者意在向读者传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隐喻的完整理解一般涉及两个层面:词语的特定概念识别喻体所指称的本体;获得认知效果。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隐喻的解读过程并不是不可相互借鉴的,他们各自强调的重点能有效地弥补两个框架理论的缺陷。隐喻作为一种概念提示,人类主要的一种认知方式,在话语解释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激活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百科知识,为语用推理提供了必要的桥梁;关联理论提出的关联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又规约着隐喻中两个认知域之间所激活的概念映现,在构建特定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说话人意义的明说和隐含内容,增强其认知效果。因此,读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构建语境假设,确定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并结合隐喻认知模式,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以付出最少的认知努力获得认知效果。总之,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语用推理上的这一互补性进一步拓展了新闻标题中隐喻话语理解研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Bell,a..theLanguageofthenewsmedia..oxford:Blackwell,1991.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3.

[3]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ingpress,2001.

[4]Sperber,D.&wilson,D.adeflationaryaccountofmetaphors.inR.Gibbs(ed.).theCambridgeHandbookofmetaphorand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8.pp.84-105.

[5]tendahl,m&Gibbs,R.Complementaryperspectivesonmetaphor:Cognitivelinguisticsandrelevancetheory[J].Journalofpragmatics:elsevierB.V,2008.

[6]曹进,马冬梅.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新闻界,2008(4).

[7]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分析模式.现代外语,2011(1).

[8]李洁,蒋莹.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时代教育,2008.

[9]宋荣超.体育新闻标题隐喻热认知语言学分析.新闻爱好者,2010.

[10]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张辉,蔡辉.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外国语,2005(3).

[12]张一宁.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作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

新闻学概论篇4

基本要求

对于网络新闻标题的拟定,确实要仔细斟酌。过了,则显得夸张;欠了,则显得眼界太窄,不够准确。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一般是先把新闻的中心内容概括出来,然后再根据标题字数的限制加以取舍来制作。即先把新闻事件表述准确、清楚,然后再追求言简意赅、精益求精。标题应该是在完全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再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字数一般应简短扼要。

1.标题要准确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准确无误地描述新闻事件。可以说,“准确”是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生命线,失去了准确性,制作的新闻标题将毫无意义。只有准确的新闻标题才能给读者提供正确的新闻信息,引导读者判断新闻信息的可读性。

2.标题要重新闻事实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重新闻事实,对新闻事件的表述方式可以不同,但制作的标题要充分反映新闻事实。很多人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为了吸引读者,将标题制作得非常有感染力,但有时会忽略了新闻事实,即在新闻里找不到新闻事实。读者对新闻的期待,是希望在一瞥之中,便能了解整条新闻的要义。因此,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标题中,是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之一。

3.标题要有确定性

标题一般是确定性地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或是主谓结构,或是主谓宾结构。标题要有确定性,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从结构上看,一般标题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单一型即用简单的主谓宾结构或一句完整的句子就可概括整条新闻的信息。复合型则在主标题之外,还包含副标题或肩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单一型标题已足够将新闻信息概括清楚,就不必再加副标题或肩题。有些新闻标题除了准确描述新闻事实外,还需要突出重点或对标题进行解释,则需要加肩题或者副标题。

应注意的事项

1.标题少用卖弄、夸张、过分渲染、晦涩难懂的词汇

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卖弄、夸张、过分渲染、晦涩难懂的词汇来制作标题。因为这类标题难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很难留住读者的目光。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学校研究生举办‘与析学术论坛’”,论坛名取自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诗句中“与析”二字,旨在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与思想交流。但新闻标题中“与析”二字晦涩难懂,令人匪夷所思。一般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词汇,标题可改为“学校研究生举办学术论坛交流思想认识”。

2.尽量少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

标题中,可以运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但尽量少用。除非你非常明确这条新闻要向外界传达什么样的言外之意,一般不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表述,不应搀杂任何个人意愿,更不能根据作者的主观愿望运用修辞手段来加以描述。

3.避免新闻题文不符、故弄玄虚、任意拔高

制作标题时要避免新闻题文不符。有时作者对新闻要点提炼地不够恰当,制作的标题有时会出现题文不符的现象。标题的制作注意不要故弄玄虚,任意拔高,应准确地提炼新闻点,概括新闻大意。新闻题目要真实地再现新闻内容,不应任意用形容词汇对新闻夸张、修饰。

4.不要空泛无物、不知所云

编写标题时千万不要空泛无物、不知所云、逻辑不清、用词不当。例如,“某某教授到某某大学与学生座谈”这个标题就非常空泛,可以改为:“某某教授与某某大学的学生就某某问题进行研讨”,这样即点了题,内容也显得充实了。标题的第一个词对于描述一则新闻或者是一页新闻的内容往往非常重要,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第一个词的运用一定要准确得当。

网络新闻标题的写法

1.概括准确,观点鲜明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内容要具体,概括要准确,观点要鲜明。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要选择最重要、最具体的事实和观点入题。例如,“张新时院士来山大讲学与生命学院师生座谈”这个题目提炼得不够准确,如果改为“张新时院士鼓励师生研究开发生物质能源”,则会显得题目更加准确。

2.有分寸地虚实结合

尽管新闻的标题要求体现新闻事实,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议论,标题可有分寸地虚实结合。例如:“春意满园山大学生社团展开春季系列活动”这个标题太直白,可虚实结合,改写为“山大学生社团:感受和谐春风放飞激情梦想”。诸如此类的还有“山大纪念国际妇女节表彰先进展现巾帼风采”等。

3.言简意赅

标题要追求简明扼要。例如,近两年山大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爱岗奉献模范人物标题的编写均为8~9个字,它们分别是“无悔追求真诚奉献”、“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执著创新严谨治学”、“探索新知精益求精”、“亦师亦友真爱绵绵”、“商界精英企业忠良”等,这些标题均是四五千字人物专题的题目,短短几个字概括体现了各个人物的突出特色和个性魅力。

4.通俗易懂

标题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例如:“山大45名学生志愿者将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召开会议研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第二医院召开支部工作会部署党建工作”等。

结论

总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内容要具体,概括要准确,观点要鲜明,表述要生动,文字要简练。网络新闻标题制作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突出新闻中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网络新闻的标题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全、准、新”。“全”指标题要概括新闻的全部新闻点。“准”意指描述的新闻点要准确。“新”指的是“抢眼”、“有新意”,即在“全”、“准”的基础上,尽量把新闻写得活泼一点,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使其关注该条新闻,但此处的“新”并非指肆意地渲染夸张,而是准确到位地描述。

参考文献:

①webster,F.(2006)thetheoriesoftheinformationsociety3rd.edition,Routledge

②pavlik,J.V.(2001)Journalismandnewmedia,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

③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159页

④彭怀恩:《网络新闻伦理的挑战与响应》,《东南传播》,2007年第12期,第17~19页

⑤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新闻学概论篇5

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大多数都是死记硬背,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个困扰,不少学生能背诵出很多新闻概念,能准确地将新闻名词与概念内容结合,可是在真正运用的环节中,却对不上号导致抓不住重点,直接影响到动手能力。通过案例进行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新闻报道策划”这一章节,对于“新闻策划”这一概念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如“新浪网”和中央电视台“神舟八号”飞船的报道来讲述,说明新闻报道策划能给新闻报道增添色彩,有图片有视频资料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引申出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又如,在新闻传播领域每年都会出现的假新闻系列,这些都是记者有意或无意为之的“策划新闻”,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分析其概念以及坏处等等,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区别开来。通过案例的导入,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基本概念,同时也能使课堂活跃气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教师为主导,但学生是主体,举例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扩展,使学生在领会了概念的内涵后能够举一反三。

二、巩固知识的案例讨论

在本课程的教学当中,每一章节的知识讲述完毕之后都可以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巩固。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佛莱雷曾指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2]课堂的讨论能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的真正提高。为了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教师组织学生对于某一案例进行讨论,如在“记者修养”这一章节讲述完后,我们可以讨论相关案例,如对于公众人物的采访报道中,记者作为采访者应该是秉承新闻传播的报道原则进行常规报道,还是窥探其隐私挖掘八卦博取受众眼球呢?诸如此类的案例分析及探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判断是非也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更要接受来自于其他人的质疑和反驳,进而能在师生之间的讨论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同的意见适时恰当地进行评析,加深学生对章节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中的案例模仿

新闻学概论篇6

记者吴华也是这一事件的合谋者、制造者。真相大白后,事件制造者由于故意造假行为,不仅遭到了舆论谴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

不过,这里要假设,如果记者吴华不是这一事件的合谋者、制造者,而是他确实偶然拍到了这样的镜头,并且把它作为新闻传播出去,这时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或者虚假性)?老虎在山里真实地出现过,这是事实,这是实际存在过的现象。记者看见了,并且真实地拍了下来,这样的“真实”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这样的新闻为什么不是真实的新闻,在什么意义上不是真实的新闻?如此假设,并不是纯粹的想象,在实际采访中,不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到某个单位、某个地方、某个人那里采访,记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报道出来,可事后却证实所报道的现象、所记录的话语,是被采访者预先专门为记者设计的、准备的、制造的,并不是某个单位、某个地方、某个人的实际情况。于是,人们说记者的新闻报道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但这里要问的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不真实?什么样的虚假?记者当初亲眼看到的事实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事实?当初所谓的真实报道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在理论上讲清这一系列问题,要费很大工夫,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但无论如何,首先需要认真厘清“事实、真相、真实”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笔者在这里的解释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同意见和看法,衷心希望得到同仁们的批评指正。

三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1.事实。这里所说的事实,当然是指具有新闻性的事实,或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一定是事实,新闻性、新闻价值不过是从新闻学角度对事实的范畴化或分类限定①。

什么是事实?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指出:“严格地说,事实是不能定义的”②,这足以说明人们在事实概念理解上面临的困境。但是难理解,并不意味着不能理解。如果放在具体学科范围内来界定事实,会更容易一些。

新闻学科所说的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就是指实际发生和实际存在的事物状态或状况。这里的“事物”概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物质性的事物,也包括精神性的事物。就是说,我们把人们的思想活动、言说活动,也叫做事实,因为它们都是实际发生的情况。新闻报道的对象就包括这样的事实,某人说了某话,某人说他/她怎么想或怎么想过,在原则上都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事实对象。因此,新闻学或新闻实践视野中的事实概念,是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和我们在唯物主义哲学意义上严格界定的客观事实,以及认识论意义上界定的作为真实判断的事实都有一定的差别,不能完全等同。

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更像哲学意义上的“存在”概念,即存在过的和存在着的就是事实,但可能性的存在不属于事实。在新闻学视野中,新闻事实具有充分的实证主义的事实特征,即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可以直接经历的事实,是可以为人们直接知觉到的事实,是可以依据一定的证据证明存在过或存在着的事实。

无法证明的所谓事实,只能是推测或想象,如果在新闻报道中有必要出现,必须加以说明。

强调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认识的内在要求,这样的内在诉求决定了新闻报道不可能关注所有的事实,而是主要关注特殊的、个别的某些事实,关注在新闻认识观念中认为有意义的事实。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往往不能呈现社会现实的整体面貌,新闻传播也承担不起呈现社会整体面貌的重担。这是我们理解作为新闻事实的事实概念时必须注意的。

2.真相。“真相”在直接意义上是与“假相”

相对应的概念;真相、假相都是针对事物的现象而言的,而现象是针对本质而言的,真相、假相都是以现象概念为上一级概念的二级概念。

真相是指真实地表现了一定对象的实际情况或本质的现象,因此,真相和本质是一致的;假相则是指没有真实地表现一定对象的实际情况或本质的现象,相反,假相是那种遮蔽了、掩盖了一定对象实际情况的现象,因此,假相是和本质不一致的。

但是,不管是真相还是假相,都是存在的,都是人们可以感觉、知觉到的事实现象,都具有客观性。如果说真相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那就可以说,假相也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但如上所说,相对事实的本质来说,它们必定不是同样性质的客观存在。

一种现象到底是事物的真相还是假相,只有经过一定的认识才有可能得到区分和认定,这正是新闻采访、报道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突出的难题。新闻采访中,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那些现象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现象(是真相还是假相),不是一下子就能观察出来、访问出来的。因此,总是存在着这样的可能:记者把真相当成了假相,或者把假相当成了真相。

一旦真假不分或者真假不辨,就会造成诸多迷惑,甚至引起某种混乱。非故意制造的假新闻,其认识论根源就是记者没有把表征事实的真相与假相区分开来。

假相也是事实性的存在,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些说法与人们在生活层面的通常理解不太一样。假相中的“假”,是对事物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现象性质的界定。说它是假相,就是因为这种现象不能反映事实的实际情况,不能反映事实的本质状态,并不是否认这种“相”本身不是事实或不存在。正因为假相是一种特殊的事实性的存在,所以才有可能被当作新闻事实去报道,甚至被当作真相去报道,从而引发一些特殊的新闻虚假问题。如果假相不具有事实性,也就很难直接被当作新闻事实去报道了。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看到,一些人会故意制造假相,把事物本来没有的东西、没有的现象故意制造出来,然后再“附加、粘贴”到事物身上,让人们觉得事物本来就有的,这就是制造现象、制造假相。比如,山里本来没有老虎,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把马戏团里的老虎“放虎归山”,制造了山里有老虎的现象。这一现象自然是假相,它不仅没有呈现出山里的实际情况,而且还掩盖了山里的实际情况。如果再通过记者、媒介加以报道,这就是典型的制造假相、制造新闻。显然,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蒙骗、欺骗社会大众的不道德的(甚至可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此看来,说新闻传播者只要报道事实的现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追求事实本质的观点,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但是,不管假相是怎样生成的,假相本身的存在是客观的。有人把马戏团的老虎放入山里,只要这样做了,这个事实就是不可否认的。一旦制造了假相,这个假相性的事实就确实发生过、真实存在过或仍然存在着。因而,我们可以说,事实也有“真事实”和“假事实”之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假事实”和人们平常所说的“虚构事实”不能完全等同。假事实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把它称为事实;但虚构事实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是纯粹主观性的存在,是纯粹主观性的构想、想象和捏造③。

因而,对“假事实”的报道是有所谓的事实根据的,而对虚构事实的报道,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正因为这样,前一种情况下形成的新闻报道具有更大的欺骗性,社会影响更加恶劣。

3.真实。真实是个认识论概念,是指认识结果与认识对象间的一种关系。如果作为结果的认识与认识的对象符合,就说认识是真实的,如果不符合,就说认识是不真实的。新闻真实也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因为从认识论角度看,新闻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认识活动,是人类以认识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具体形式。按照这样的逻辑,新闻真实的具体所指就是:“新闻作品(报道)”如果与“所报道对象的实际情况”

相符合,就说新闻是真实的,相反,就说新闻是不真实的。由于在新闻报道与对象实际情况之间往往存在着符合程度的高低问题,于是,也就有了新闻真实的程度或失实的程度问题,相应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概念,诸如基本真实、部分真实,或基本失实、部分失实等④。

由于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与所报道对象的符合性及其符合程度,因而什么是“实际情况”,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际情况,其实就是指事物的真相。我们不能把假相叫做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假相遮蔽、掩盖了事实的实际情况。山里本来没有老虎,有人故意放一只马戏团的老虎进去,使山里有了老虎,这就等于掩盖或遮蔽了山里本来(事实上)没有老虎这个真相,同时,却制造了一个有老虎的假相。因而,新闻真实的确切所指是: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的符合。如果新闻报道只是与事实的假相符合,尽管也是一种与事实的符合,但却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笔者曾经用“真相真实”和“假相真实”这对概念反映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情况⑤。由此也可以说明,仅仅用“现象真实”反映新闻真实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因为现象包含真相与假相,而只有真相才能够反映事实的本质,只有真相真实才是事实的本质真实。

三个概念间的关系

1.事实与真实。在新闻认识论或新闻真实论的视野中,事实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事实针对的是新闻的本原,真实针对的是传播状态的新闻。新闻的真实与否,只能通过相应的事实去衡量,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性唯一的和最终的标准。事实以外的任何标准作为衡量新闻真实的尺度都是绝对错误的。

新闻真实首先是相对具体事实的真实,因而新闻真实在本质上属于事实性真实。新闻中的其他非事实性信息,比如传播者或者媒介组织的意图信息(倾向性信息、情感信息、意见信息),都不属于新闻真实范围内的信息,也不是事实能够检验或证明其真实性的信息。这是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之间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关系。

在事实与真实之间,新闻的真实与否,在逻辑上受制于事实。因为,事实是源,新闻是流。超越事实的新闻,不再是新闻。但是,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在逻辑上无法左右的,因为事实总是先于新闻而存在,事实是自在的。当然,新闻可以再现也可能建构新闻事实的形象,并且,研究已经证明(比如框架理论),新闻对事实的呈现总是再现与建构的共同结果,即不管事实如何,新闻对事实的面目呈现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相对事实来说真实总是有限度的真实⑥。

尽管新闻真实不能左右事实的本真面目但新闻所呈现的真实却能影响人们对事实的理解和想象。新闻真实的完整实现,不只是报道真实的问题,而是贯穿新闻传收整个过程的问题:事实真实是源头(本真),再现真实是中介(媒介真实),收受真实是归结(理解真实)⑦。

2.事实与真相。事实与真相,在本体论意义上是统一的存在。相对事实来说,真相是事实实际情况的感性显现。存在过的和存在着的都是事实,但并不一定都是事实的真相。真相是事实的实际情况、本来面目。真相都是事实,但事实并不都是真相,事实中可能会有假相。可以说,在现象层面上,事实是由真相性事实和假相性事实共同构成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事实都必然包含真相和假相,而是说,在有些情况下,事实的现象就是事实的真相,它们是完全同一的;有些极端情况下,事实的现象完全是假相,与事实的本质是彻底背离的;在更多情况下,事实的现象中可能既有真相,又有假相。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认识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复杂的新闻事实来说,新闻报道只能在过程中实现真实报道,逐步呈现事实的真实面目。

一则新闻报道中包含的所有内容都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必然呈现了一件事实的真相。人们看到的是事实,但未必是真相。比如,你看到一个被抢劫的现场,但这个现场到底是否由抢劫造成的,即它是否真实呈现了抢劫的实际情况,还难以判断。如果这个现场是真实发生的抢劫造成的,事实就是真相;如果这个现场不过是有人故意制造来迷惑人的,那它就只是事实,而不是抢劫的现场真相。我们想反复说明的是,事实与真相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却是含义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新闻报道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报道事实,揭露真相。

3.真相与真实。真相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新闻的使命首先是走向事实本身,让事实通过新闻报道显现出自身的面目,呈现出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地步,新闻就实现了基本目的,而新闻真实则达到了最高境界―――与真相符合。

呈现事实的实际情况、本来面目,需要记者直面事实,以对事实负责的原则或态度面对事实。报道新闻事实,首先是尊重事实,为事实负责,需要的是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客观精神⑧,而不是为某群体或某个人负责,这才是新闻认识中的实事求是。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记者在呈现事实时必须去追求这样的境界,因为它是确保揭露事实真相必须有的基本主体条件。

真相呈现的是一件事实的整体的实际情况,而不只是某一事实要素的实际情况,也不只是构成整体事实的某个事项的实际情况。因而,新闻真实如果只要求新闻中呈现出来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还远远不够。最为关键的是新闻必须呈现出报道对象整体的实际情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说新闻报道了事实,揭示了真相。

点简要的结论

1.与事实符合是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与事实符合,是新闻真实的起码要求,凡是报道的,都是存在的,但存在的,并不必然是事实的真实情况,并不必然是真相。因而,与事实符合并不必然保证新闻是真实的新闻,只能说是与相关存在相符合的新闻。至于存在是什么样的存在,还是需要进一步追问的问题。

2.弄清事实与真相的关系,是实现真实报道的核心。事实与真相的关系,是新闻实践面临的真正难题。可以说,记者碰到的都是事实,但并不都是真相。如何在事实中把真相鉴别出来,这才是新闻采访的关键,也是实现真实报道的核心。记者的鉴别力、发现力、洞察力,首先表现在判断事实是否是新闻事实的能力上。而新闻事实能否转换成真正的新闻,就表现在他/她能否把事实与真相区别开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把表征事实的真相与假相区别开来。找到了、发现了真相,才算找到了、发现了真正的新闻。

3.与真相符合是新闻真实的最高境界。从上面两点得出的一个自然结论是:与真相符合是新闻真实的最高境界。与真相符合,要求新闻是对报道对象实际情况的反映、呈现既是全面的、客观的,同时也是正确的。这不仅是对具体新闻报道的要求,也是对整个新闻报道的一种价值诉求。对任何一个新闻媒体来说,努力通过自己拥有的新闻媒介,将报道领域的整体实际情况呈现出来,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理论新闻学系列专论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0314。)

注释:

①对于什么样的事实,才是有新闻性或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通行的看法表现为新闻价值要素学说,即当一个事实对于社会、一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显著的、接近的、有趣的时,它才有可能是新闻事实。需要人们注意的是,关于这些价值要素的内涵,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会有差异性的解释,并且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哪个或哪几个要素更重要,都会随传播环境的变化而不同。

②这是罗素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所写的导论中说的。参见[奥]维特根斯坦著,郭英译:《逻辑哲学论》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③杨保军:《新闻事实论》第7-9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④杨保军:《新闻真实论》第二章相关论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杨保军:《简论新闻的真相真实与假相真实》,《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⑥杨保军:《新闻真实论》第三章中关于新闻真实限度的论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闻学概论篇7

一、在《概论》课教学中模拟“新闻会”的必要性

《概论》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实践教学,也采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这对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课堂教学占据本课程教学绝大部分,要想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整体作用及效果,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目前为止,《概论》的课堂教学方式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局限学生的思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

新闻会是有关社会组织直接向新闻界有关组织信息,解释组织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形式正规、沟通活跃、双向互动、方式优越的特点。在课堂中模拟“新闻会”,创新教学方式。灵活变通社会组织新闻会的形式和内容,合理利用新闻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学生思维、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唤醒学生的主体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积极启发大学生思考、讨论、比较、鉴别,从而自觉地接受正确思想理念的指导,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突破教材,内容重组,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并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并模仿社会组织部门召开“新闻会”,无疑是学生学习理论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二、在《概论》课教学中模拟“新闻会”的方案

在《概论》课堂上组织学生模拟有关部门召开“新闻会”,活动写入课程教学计划,一学期组织一次,每次一到二节课。每次课程开课的第一节就告诉学生有关的教学活动,并规定将每个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活动举行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习兴趣,广泛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举行。

(一)“新闻会”活动前期安排

召开“新闻会”的前二到三周,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国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选取一定活动主题范围(如课程中某一章的相关内容:中国的国际战略等)并告诉学生。每个学生课后都要查阅相关资料,在“新闻会”举办前设计好2个问题,要讲清楚所设计问题的来龙去脉,当作课程的一次作业,“新闻会”后统一上交。

1.活动角色的分配

活动一般需要1-2名“导演”、1-2名“主持人”、2名“摄影师”、1名音像师、2名记录员、2名会场布置人员、5名评委等工作人员及5-10位“新闻发言人”和记者若班干名。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活动要求

1)“导演”在活动前一周,必须写出活动策划详细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地点、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流程等方面;2)“主持人”提前写好主持词,2名主持分工明确;3)“新闻发言人”学生可自愿提前报名,但在活动前10分钟才确定第一名“新闻发言人”,其他“新闻发言人”现场择时选定;4)每位“新闻发言人”现场回答2名记者的提问,时间5-8分钟;5)每名“记者”每次只能提1个问题,最多提2次,提问时间不超过1分钟;6)每个学生只能扮演一个角色,要认真准备。

(二)“新闻会”活动现场

在教师的指导下,“导演”和会场布置人员负责把教

室变成“会场”。正式召开“新闻会”时,由主持人主持,教师和“导演”在下面陆续随机确定“新闻发言人”。当“新闻发言人”上场后,由记者向他提问。整个活动持续一个小时左右,摄影师将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的情景摄下。“新闻发言人”发言完毕,由评委现场打分,总评委现场点评,评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佳“新闻发言人”、“记者”各一名并颁奖,接着由“导演”进行活动总结、教师点评,最后分组合影。

(三)“新闻会”活动后期视频制作

活动结束后3周内,视频制作人员要将整个活动做成记录片。活动记录片由片头、策划书、整个活动流程组成,中间配音乐、文字,所有参加者的图像及文字说明。视频制作由导演负责、本班同学中电脑高手制作完成。

三、在《概论》课教学中召开“新闻会”的效果

经过多年尝试,实践证明,在《概论》课程教学中,把教师的理论传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新闻会”有机结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学相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并且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各种锻炼的机会,各种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一)改进了教学方式,增强了《概论》课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内容方法的针对性和实践互动性。在《概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闻会”的方式,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趣味与严肃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理论教学在和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极大地体现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互动性。

(二)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教学效果

在《概论》课教学中,把课堂讲授与新闻会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易于也乐于接受理论教育。教师不仅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当代大学生,系统地传授了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的理论知识,守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而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课程实效性也大大增强。

(三)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新闻会”的教学方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煅练了学生胆量,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创新力、组织力、沟通力、主持力、分析力、理解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表达力、随机应变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召开“国务院总理新闻会”,“导演”角色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组织力、沟通力、协调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主持人”、“总理”、“记者”等角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力、创新力及随机应变能力。要想演好这些角色,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课后下足功夫,争取在课堂上将最好的自己展现在大家面前。尤其是大多数扮演“总理”的同学,他们象社会组织部门真正的新闻发言人一样,具备了良好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驾驭群众场面的能力,反应敏捷、思路清晰、举止得体、形象端正。

新闻学概论篇8

新闻学有着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世界上最早研究新闻学的是德国,在19世纪中期,德国人普尔兹出版了首部新闻学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人开始把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的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初步建立了新闻学学科,此后,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开设了新闻学系,把传统的新闻事业工作上升到科学的学科建制,并初步定义了新闻学学科的基础知识。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外国的传教士把新闻学传播到了中国。在19世纪中期,传教士们开始向中国读者介绍报纸的观念和相关的知识。在维新运动时期,我国兴起了办报热潮,梁启超等改良家强调了报纸的重要意义,认为报纸可以决定国家盛衰。进入20世纪以后,新闻事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时新闻学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全面探讨。在1903年,我国翻译并出版了日本学者松本君平的《新闻学》。随着西方新闻学思想的传入,我国学者开始独立编著自己的新闻学著作,其中,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徐宝璜的《新闻学》最为著名。这些学者根据西方的新闻学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初步阐述了他们对新闻学的见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新闻学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发挥新闻学的宣传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坚持新闻学与人民群众密切的联系。进入了1957年后,由于扩大化的反右派斗争和连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新闻学学科停滞不前。

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一时期新闻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闻学也到了发展,并与世界各国展开新闻学术交流,促进了我国新闻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新闻学学科的初步建立和体系的完善。

新闻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是新闻学成熟的标志。在1920年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设立我国首个报学系,拉开了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序幕。此后,我国的一些院校相继设立新闻系,据统计,1920年后,我国约有14所正规的高校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新闻系所,可见,新闻院所当时已经是“热门学科”,建立新闻系也成为当时的风尚。

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建立,大学的新闻学学科建设意识逐渐增强,并不断探讨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和体系建设问题。

在此时,新闻学学科获得了进一步细化,并与其他学科展开了学术的交流。当时的复旦大学“不仅注重新闻学与新闻编辑、新闻写作的紧密联系,而且把眼光投向了社会,设置了新闻纸法与出版法、新闻广告研究、商业新闻研究发行、杂志经营与编辑等课程。”通过进一步细化学科内容,扩展了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内涵,也促进了新闻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新闻学的理论一向薄弱,体系极不完善,缺少自身独立的学术概念系统,经验性学科的概念较多。例如我国新闻学的体系,按照传统的经验划分为理论、历史、业务三个板块,而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广播电视的普及和网络传播的兴起,为我国的新闻学增加了新的学科内容,迫切需要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和体系的建设。

三、进一步发展加强我国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和体系建设的途径选择。

随着新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新闻学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新闻学理论和体系的建设。加强自身独立的学术概念系统建设,加强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既要把目光聚焦于现实问题,同时还要有大胆的理论开拓和体系的建设。

(一)从“纯学术视角”审视新闻学学科的理论问题。

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步虽早,但是过去的研究中,主要是把新闻视为政治的工具来研究。例如洪仁驮岢霰ㄖ街饕鹱判?ahref="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2.html"title="政治论文"target="_blank">政治思想、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毛泽东同志也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因此,我们需要从“纯学术视角”审视新闻学学科的理论问题,加强新闻学学科“纯理论”的建设和体系的完善。

(二)深层次的学科理论和体系建设。

随着新闻实践的深入,新闻学理论必然会获得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走进了市场,中国的新闻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对人们群众的生活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作为“第四媒体”逐渐兴起,各种媒体形式逐渐融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国的新闻学学者对当前新闻实践展开学术研究,把当前的新闻实践上升到理论形态。有学者对当前的新闻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概括:“新闻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传媒资本市场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媒体霸权研究,新闻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媒介批评进入‘预热’阶段。”可以看出,我国的新闻学学科在新闻实践中获得了深层次的发展,并逐渐指导着新闻实践的发展。

(三)展开了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丰富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内涵。

新闻学概论篇9

目前,新闻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来源越来越同质化。为了避免新闻同质化的弊端,吸引读者,很多报业,尤其是都市报,采取后期加工的包装策略,如注重策划、编排创新、提炼标题等办法,但这属于避免新闻同质化“治标”之术。要在根本上避免新闻同质化,需要记者在现场采访同一新闻源的时候,独辟蹊径,找到新闻的最优新闻点,从而做出独家新闻。笔者结合自己10余年的新闻实践,尝试在这方面作出探索,提出了用简单的“数学运算”做出独家新闻的方法,为新闻界同仁提供借鉴。

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的时候,大都有这样的迷惑:这么多新闻,到底哪个点是最好的?笔者测算过,对一个新闻采访,一般有3-6个角度可以写,那么,哪个角度是最优的新闻点?记者需要对新闻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寻找最优新闻点,往往得出的结论就是最优的新闻点。用这种方法,获得独家新闻的概率就会很大。

紧抓“概率越小,新闻价值越大”

记者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往往难以界定。“数学运算”是相对比较客观的方法,也可以称之为新闻的概率论,即新闻发生的概率越小,新闻价值越大。新闻的概率论在新闻实践中比比皆是,如天天发生的事不会成为新闻,百年不遇的事就是新闻,如果天天发生的事由于它的原因很“正常”,那么不能成为新闻,如果很“特殊”则能成为新闻。

比如,2004年11月22日刊发在北京娱乐信报的独家新闻《一班30人冒出16个班长》就是这样一条用概率测算出的一条独家新闻。关于2005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供需双选会的新闻点比较多,其他媒体刊发的大都是:有多少人参加,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扩招后第二届大学毕业生开始就业等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在求职时会有什么样的心理?会出现怎样一种现象?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毕业生求职简历“兑水”现象越来越严重,某大学一个班30人,竟然冒出了16个班长。相对于其他新闻点,这种事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于是,笔者抛弃了其他新闻点,只对发生概率极小的现象进行采访和分析,稿件刊发后,反响很大,引发热议。

在采写过程中,这条新闻也经历了寻找新闻点的过程,到底哪个才是最好的新闻点呢?概率论是一条非常有用而且简单易记的原则,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时政新闻,记者利用这个原则去“核对”新闻点时,把“最不可能发生”的点提炼出来,那么往往就是一条独家新闻。

掌握追访中“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对比”

追访是记者的天职,如果记者不追访,怎么能体现差异化?独家新闻是记者不断发现的过程,只要记者抓住独特角度,深入采访,做出独家新闻不是很困难。一旦新闻发生后,对新闻进行持续性关注,随时发现事件进展中出现的反常,也可能成为独家。在追访中要重点关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的对比,这个对比过程也许就是独家新闻的产生过程。其实“最大数”是一种现象,记者往往能采访到“最大数”,被采访人一般愿意透露甚至放大最大数,这样能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比如“投入3000万”、“创新高”等等。“最小数”往往是效果,“最小数”是记者要追访的方向,这两者之间对比能体现出反差,从而体现出了新闻的价值。

例如:《年薪200万聘总裁无人问津》就是运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对比”的方法采写出的独家新闻。笔者在这场大型招聘会上采访时,一家用人单位开出200万年薪聘总裁吸引笔者的注意:总裁这样的高层人才一般属于被求方,他们是不会出现在招聘会上的,总裁职位一般都是通过猎头公司来运作。总裁这样的高层人才首选的标准不一定是薪酬,他们还要综合考虑创业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在大型招聘会上打出如此高薪是出于什么目的呢?采访结束回报社后,笔者关注的是效果,通过追访得知,那家用人单位居然一份简历也没收到。通过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反差以及现象和效果之间的反差,这条新闻的价值马上就能体现得淋淋尽致。

善于对数字进行累加

在实际的新闻采写中,我们常常把“首次”作为新闻点,因为一旦出现“首次”,新闻点就出来了,“首次”是很平面化的新闻点,有时会导致新闻同质化。在采写“首次”的新闻时,要善于对数字进行累加,寻找最大数字。这个累加过程实质就是对新闻的深度解读,独家新闻就是在深度的解读过程中获得的。

独家新闻《中国将在全球办百所孔子学院》转载率非常高,不少同仁问笔者,这条新闻是怎么采写出来的,其实就是通过追访数字累加获得的。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将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这只是一个“首次”的平面化新闻,笔者最关注的是对数字进行累加,通过对教育部主管领导的采访获悉,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是初步计划,如果时机成熟,孔子学院可能会超过100所。

寻找受众最多的渠道

记者在甄别新闻点时,往往有这个新闻点不错,那个新闻点也不错的感觉,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新闻点,但一条新闻传达的信息是有限的,面面俱到是新闻大忌。能寻找到受众最多的渠道,就是最好的新闻点,独家新闻也就在那里。

2003年10月9日刊发在北京娱乐信报的一则消息――《今年研究生招生政策重大调整报考不必单位同意》就是在权威解析的基础上,寻找受众最多的渠道,而发现这个重大独家新闻。当时,清华大学公布研究生招生政策,文件很长,很难分辨出重大的改革在什么地方,当笔者发现“今年报考清华大学研究生不再需要考生所在单位签署同意报考的意见”时,觉得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通过采访招生办主任,核实并确认了考生所在单位签署的同意意见,是以往报考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必备条件之一。那么,这是清华大学单独的规定还是教育部的规定呢,笔者经过对教育部相关人士的采访,证实这是当年研究生招生的重大改革,涉及全国。此消息刊发后,引起社会的较大反响。

常态值和受众量进行对比

“数学运算”在独家新闻中的应用,还有一个重要方法是将常态值和受众量进行对比,受众面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这个原则要合理运用,否则就是炒旧闻。记者负责某个领域新闻,了解这个领域的相关政策背景,有时,他们会不自觉地认为读者跟他们一样清楚这个领域的相关政策背景,把一些读者该知道的新闻漏掉,或者在写新闻的时候省了许多背景交代,以至于读者看后摸不着头脑;同时,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名词、行话等等,也不作解释,弄得读者糊里糊涂。在面对背景材料的时候,记者可以尝试运用常态值和受众量进行对比的方法,以高考政策新闻为例,即使高考政策和上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可是想了解当年高考政策的读者未必对上年的高考政策熟悉,一些背景政策交代是必须的。因此,采写新闻的时候要合理对常态值和受众量进行对比。

《考研先过品德关不合格者不录取》,就是这样一条新闻,“对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招生单位一律不得录取”,虽然不是当年最新的规定,但是很多人是不了解的。这一条背景资料正是因为单独运用了常态值和受众量进行对比的方法,当做新闻刊发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引起热议。

新闻学概论篇10

论文摘要:听力一直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而新闻听力更是难中之难。提高英语新闻听力能力对于发展其他英语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Bachman交际语言理论框架下对英语新闻听力能力的涵义作出确切定义,以便为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引言

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技能的发展。但听力一直是中国学生最薄弱的环节,而传统的听力课堂在教学过程上往往只是对播放录音、做题、对答案这三个教学环节的简单循环;听力材料也往往零散破碎、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不大。这样难以从根本上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还会使他们逐渐对枯燥的听力训练产生厌倦甚至排斥的心理,对提高自身听力能力也丧失信心。新闻紧跟社会热点和最新时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英语新闻听力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理想选择,但它也对听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很多英语学习者望而却步。笔者尝试在Bachman提出的交际语言概念的理论框架下归纳出英语新闻听力能力的具体内涵,以期为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语言能力概念的发展及Bachman的交际能力概念

语言能力的概念经历了不断充实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实际上只包括了语言系统知识,即语音、语法及词汇知识。70年代兴起的以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家将语篇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纳入到语言研究中来。而与此同时,以Hymes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家注意到了语境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从此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而Canale和Swain(1980)在其著名的“交际能力模式”中提出,交际能力包括:(1)语法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3)语篇能力;(4)策略能力,但没能明确定义这四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Bachman(1990)进一步提出,语言能力是由语言系统知识和一系列元认知策略组成。至此,交际策略作为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他认为,策略能力包含(1)评价策略;(2)确定目标策略;(3)制定计划策略;(4)执行计划策略这四组元认知策略,它们与语言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并不断相互作用。

3.Bachman交际能力理论框架下的英语新闻听力能力的内涵

根据Bachman提出的语言能力的概念,新闻听力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及策略能力两个方面。在英语新闻听力中,学习者所听到的不是母语,因此交际能力中的语言知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如果缺少足够的相关知识,输入的信息就无法被学习者理解。但除此之外,语言的策略能力也应该受到重视。

3.1英语新闻听力中的语言能力

英语新闻听力中的语言系统知识一般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句法知识。

3.1.1英语新闻中的语音知识能力

英语语音知识一般包括连读、弱读、同化、失音等现象。另外,由于新闻,特别是如BBC及Voa这样的国际新闻,往往报道的是国际新闻,这样导致了各种不同口音的英语的存在。因此,英语新闻听力中的语音能力不仅指识别常见的语音现象的能力,还包括听懂不同英语变体的能力。

3.1.2英语新闻中的词汇知识能力

为了实现简洁、高效,新闻用词大多使用单音节或少音节的简短词汇,比如“民意调查”使用poll,而不是generalelection或publicopinionsurvey。

新闻还经常使用缩略词及借用语。比如一些国际组织机构的名称通常以缩略语形式出现,如wto,Un,nato,opeC等;而某国、政府或机构也常常借用地名、建筑物名或政府首脑姓名代替。新闻中的词汇能力是指能够熟练掌握新闻中的常见词汇,如国家名称、新闻缩略词、国际组织、报刊、通讯社和电台、热点人物、地区等相关词汇,并了解新闻用词的特点。

3.1.3英语新闻中的句法知识能力

新闻的句法也有其特有的特点。新闻英语是要在有限时间内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新闻句子往往是在英语五大基本句型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修饰成分,来扩展定语或状语结构部分,从而达到简洁、紧凑而又信息量充实的目的。句法知识能力即是能熟悉新闻语言的句式特点,正确理解新闻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并捕捉重点信息。

3.2英语新闻听力中的策略能力

英语新闻听力能力除了语言方面的能力外,还包括策略能力,即进行新闻听力任务时能够克服焦虑心理并积极调用各种相关知识的能力、分辨主次信息的能力、定位重要信息的能力、成功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要实现以上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应熟练掌握英语新闻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新闻的组织结构特点,并且加强短时记忆能力或快速记录信息的能力。

3.2.1英语新闻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力

新闻英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医疗、宗教、民生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学习者对各方面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透彻地理解新闻听力内容。

3.2.2英语新闻中的组织结构知识能力

通常新闻报道的篇章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字塔结构,即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报道,由开头、正文和结尾组成。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报导体育赛事或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新闻。最为常见的是倒金字塔结构,即为了突出新闻的简洁实效性,开门见山地把最重要信息放在开头,再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依次进行细节介绍。这种方法由导语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导语以最凝练的方式介绍新闻六要素中的几个甚至全部,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方式,是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则是对导语进行进一步的细节性补充。学习者需熟知新闻报道的组织结构特点,准确抓住重点信息。

4.小结

英语新闻听力是综合提高英语各方面技能的理想方式,而其所涉及到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是英语新闻中语音、词汇、句法方面的语言知识能力,而是语言知识与新闻篇章结构知识、背景知识、、心理状态、记忆记录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新闻听力训练时,不应该仅拘泥于语言知识的教授,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新闻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关注时事,并且通过设计各种教学环节使听说、听写、听读相结合,实现英语新闻听力的综合性教学,激发学生对新闻听力的兴趣和提高自身听力水平的信心,从而实现听力能力乃至各方面知识技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秀平.图示理论对新闻英语听力的影响与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