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9:59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1

关键词:城市;燃气工程;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运营管理

当今时代,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现代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燃气工程作为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工程之一,近年来的工程建设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如今我国的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技术和相关设备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工作质量和成效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其中一些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城市燃气工程是一项难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程,笔者结合实际,对其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城市燃气工程的施工管理

1.1工棚管理

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工棚是一项必备的设施,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一般情况,对于临时搭建的工棚,在管理中需要合理选择搭建地点,做好防火、用电工作,以及对半成品做好检查。在选择搭建临时工棚的地点之时,应当要尽量选择比较开阔的地方,注意避开设有高压线等危险设施的区域。其次,临时工棚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风性能、抗雨性能以及防潮性能,而若想实现这些,需要选用质量和性能较好的工棚搭建材料。第三,要做好消防安保措施,临时工棚内必须要配备灭火设备,并且还要安排专人进行定期巡检,以及时发现安全漏洞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将一切火灾隐患都都消灭在萌芽期。当然,若想切实做好消防安保工作,还需要提高巡检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明确每名安检人员的具体工作,做到专项内容专人管理。此外,临时工棚的设计也要科学划分各功能区域,例如工作人员的住所要与设备储物间分开,且工作人员的生活和休息环境要尽量设计得舒适。

1.2用电管理

就目前我国的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现状而言,最难解决的一项问题就是用电环境恶劣及稳定性差的问题。尤其是在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用电本身就往往是暂时、灵活及开放的,而这更加限制了工程施工用电。并且,城市燃气工程施工是一项特殊的工程,其存在的安全风险较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电器泄漏等事故,所引起的后果和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并且其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燃气工程的正常施工,更是整个周围生活区的居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见,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加强用电管理,提前做好风险预警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是保障工程施工用电安全的必要措施。

1.3材料管理

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的施工质量。燃气管道的材料好坏,关系着整个燃气工程的质量。因此,在燃气管道的材料选择中,必须要严格选用材料,充分考虑到管道的气密性、抗压性、热稳定性等要求。再者,在选好材料之后,施工过程当中,还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材料的完好性;对于存放在仓库待用的材料,要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其质量完好,没有出现损坏,而若发现损坏现象,要及时修缮或更换,坚决杜绝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出现在施工现场。

1.4管道焊接

燃气管道各节段之间是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的,所以焊接质量必须要得到保障。在燃气管道施工过程中,管道焊接必须要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标准。负责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要具备专业资格证书和较高的工作责任心,在焊接时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问题,切实保障焊接质量。焊接完毕后,还要对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将检测信息记录在档,以为后续管道维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2城市燃气工程的安全生产运营管理

2.1加强管线维护检修工作

当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完毕后,开始投入使用,此时管线处于长期工作运行状态。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问题可能会相继出现,所以定期检修与维护十分重要。为尽量避免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要重视管线后期的维护检修工作。由于城市燃气管道都是埋在地下的,所以对其的检修,我国目前采用的是GpS定位技术和金属示踪线、金属示踪球等工具,对管道进行跟踪检查。经实践证明,这种检测方法效果良好。

2.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保障燃气工程质量,各级部门和施工队伍都必须要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每项工作都有规可依,有责必究。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才能够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权责,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保障工程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燃气工程是城市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所以,在燃气管道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保障施工质量,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不漏放任何一点细节问题。而在燃气工程的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工作中,也要提高重视,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凡.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石化技术。2017,(03):297-298.

[2]陈亚军.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科技风,2016,(12):138.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2

关键词燃气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燃气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燃气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和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要想提高城市燃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应建立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实践的基础之上,从国家及行业规范出发,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使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使城市燃气工程成为真正的放心工程。

二、燃气工程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详实、科学分析和了解路桥工程的施工进度、要求及特殊性质,熟悉施工范围内的地质地貌及外部环境,因地制宜地制定工程施工计划,组织施工流程。同时,应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的优势,从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方面做好准备,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

根据燃气工程施工实践分析,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规程和技术规范;组织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管理和设计施工工艺;改造和革新施工技术措施;采用新技术保证施工质量;采取安全生产技术的保证措施;加强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的管理等内容。参与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了解该工程的工艺特点。根据工程的特点,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在收到施工图后,要组织专家对关键性部位的设计进行复核,并按设计要求明确验收标准。要组织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双方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到场。施工方案中是否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对特殊设备的安装和现场设备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施工单位提供的材料用量是否合理。对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的资格也须进行审查。在设计阶段,要在设计准则、设备技术规范中落实质量保证的规定。

三、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指的是在燃气工程的施工现场所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单位工程的施工成本。燃气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主要有:

1.pe管材焊接

管材在不开槽施工时,要严格执行成熟的施工方案,尽量避免铺设新管时造成管材表面机械损伤。pe管焊妥之后,要放进管沟时,要注意做好管材的保护。pe管埋深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防止其因承受外载荷过大而产生管道变形损坏。在pe管敷设时,要注意直段长度不能过长,防止环境温度变化时,使管材产生较大的拉压力,造成管材损坏。宜采取蛇行敷设。对施工单位以热熔焊接为主,电熔焊接较少的,要加强对电熔焊接质量检查。在风雨天气和零度以下进行焊接时,要注意采取适当保护措施,焊接施工工艺要适当调整,满足焊接需要。焊接时所用管材、管件的温度要接近施工环境温度。

2.钢管焊接

影响焊接质量或产生焊接缺陷的主要受焊接方法和管口质量两方面影响,如在钢管运输过程中没有保护好管口,造成局部变形,若采用强力装配方式进行焊接对口,会在焊缝内产生较高的安装残余应力,造成较大的应力集中。若焊接不当,则会造成管道焊缝处产生裂纹、夹渣、未熔透、未熔合、焊瘤、气孔和咬边等,严重影响管道质量。因此,钢管管道焊接应采用多层焊接,第一层焊缝根部必须匀称焊透,不得烧穿,应有内凹表面,单面焊双面成形;第二层焊缝应填满坡口的70%~80%;第三层焊缝应保证平滑过渡到基本金属,并保证应有的加强高度。管道焊接时,每道焊口必须一次焊完,在前一道焊口未完成,后一道焊口不得开始焊接,两相邻焊道起点位置应错开20~30mm,根焊道完成后,立即进行热焊道的焊接。其间隔时间不得超过5钟。管道焊口焊接后应自然冷却,严禁浇水冷却.在焊接过程中,遇有风、雪、雨水时,应采取妥善防护措施,管道内应防穿堂风,管道两端应加盲板,防止加速冷却焊口。焊接后必须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焊缝无损检验应由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颁发的三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检测人员承担。

3.管道吹扫

燃气管道在施工安装后,要进行管道内杂物的吹扫工作,目前最常用的有清管球法和气体增压爆破法两种。(1)清管球法适用于管径一致,距离较长的输送管道,虽然有些地区尝试着用此法进行市区管网的清扫,但因条件所限,操作复杂,且一旦吹扫过程中出现卡球现象,还需要重新拆装.甚至要切割管道取球等原因而不能在市区管网得到广泛应用。(2)气体增压爆破法则多用于管道不是很长,管径不一致,甚至有支管的市区中低压管网。此方法简单易行,不存在清管球法的弊端,至今仍在市区管网的清扫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其弱点是进气口端的部分管道气体流速小,内部杂物特别是体积小比重大如石子等往往不能被清理干净,且吹扫的管道越长,不能被清理干净的管道长度也越长。

四、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运营管理

1.用电管理安全

在用电管理方面,应安排专门的电工作业人员,且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专门考核,对施工现场进行总配电箱、开关箱、分配电箱三级配电方式,以分级控制的方法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对于各种电气设备,如搅拌机、电焊机、试压泵、电钻、角向砂轮等,应去除设备内部的水分、油、湿气等,安装好断电保护装置,在绝缘测试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对于漏电保护器、开关箱、配电箱、电气装置等的操作,应保证正常的运行状态。在施工现场,应在带电装置周围,设置比较醒目的警示标志牌,施工线路暴露零线应重复接地三次以上,保证重复接地的电阻在10欧以下。临时用电线路,要绑扎牢固,确保绝缘良好。对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设置木质、塑料等绝缘体的防护设施,现场施工有部分地段遭遇高压电杆,施工时要注意保持安全施工距离,并有专人负责监视。按要求架设临时用电线路的电杆、横担、瓷夹、瓷瓶等,或电缆埋地地沟。

2.控制点焊火星的溅落

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在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施工时,施工人员违规在10层电梯前室北窗外进行电焊作业,电焊溅落的金属熔融物引燃下方9层位置脚手架防护平台上堆积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碎块、碎屑引发火灾。因此,为防止此类事故现场动火实行动火作业票审批制度,设专人管理,五级风及以上禁止使用明火。制作多种规格的防火星溅落隔离铁板,施工时由施工人员在电火焊区域的下方设置隔离铁板,在重点区域电焊操作时由专人监护。在明令禁火区域严禁随意动火、焊接,因施工需要动火时,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经批准方可施工,动火施工结束后明确责任人监督,确保不留火源。

3.加强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管理

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管理,对这些物品的管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爆炸、火灾事故。在对这些材料的管理中,应以项目经理和安全员为领导,组成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应该由专人实施,且应该做好防滑措施,不能将乙炔瓶砼、氧气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一起运输。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存放点,应设置金属围栏,且应该在动火点10米以外。严格禁止使用无安全防护装置、质量不合格的气瓶装运。

4.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设计

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订立消防制度。消防器材设置点要有明显标志,夜间设置红色警示灯,器材应垫高设置,周围2m内不准乱放物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施工或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必须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所有消防器材的设置均定置放置,灭火机的介质均在有效期内,灭火沙桶定期更换。在建工程内设置办公场所和临时生活区要符合卫生、安全、通风、照明等要求,并且与施工作业区之间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离,并设置安全疏散通道,配备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在所有建筑物内保持有足够的灭火设施和消防水源。

五、结束语

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此外,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根据项目的大小等情况,在施工的前期或中期就应对操作工进行技术培训,编制操作规程,为系统的调试、试车、正常生产做好准备,做好施工后期的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为整体验收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保证燃气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钦.浅谈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8,(18):320.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道路运输;重要保障;三关一监督

安全生产是道路运输行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那么又该如何履行好“三关一监督”工作责任,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从“管什么”和“怎么管”两方面谈几点想法。

1 找准位置。明确责任,解决好“管什么”的问题

安全生产原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它包含在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实践中。企业历来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如果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和经营行为如维护、保养、培训、例检等做到位,那么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自然也就容易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由于单一公有制的运输企业逐步解体,原来行之有效的一套安全生产规章、办法和措施也就无法执行。一些运输经营者只重视生产效益,忽视生产安全,加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滞后,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因而道路运输市场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也降低了运输行业的认可程度,发生事故的运输企业也遭受了重创。对于一些重特大事故,业内人士至今提起事故仍然心有余悸,战战兢兢。面对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道路运输行管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到底管什么,如何定位,真正把赋予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落实到位,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根据国家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是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法律依据是《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公安交警部门,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对于上述两大家,道路运输行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是小兄弟,主要依据国家《道路运输条例》和《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负责相关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关一监督”: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车辆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关、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关,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运输经营者市场准人关包括场地、人员、资产、车辆、管理制度等等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主要是落实市场准入制度。车辆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关包括车辆的技术状况、附属设施(如行车记录仪或gps、消防设备等)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是否达标。不同的运输门类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营运客车标准不同,主要是落实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关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的培训或考核、职业道德和法规教育、专业技能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主要是落实从业资格制度。以上三项是行政许可或信誉考核的主要依据,在国家《道路运输条例》、《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中都有明确的表述,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一旦违规操作,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如何追究,在《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规章中均有规定,这里不再赘述。关于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监督客运场站安装、使用“三品”检查仪,对旅客行包进行安全检查;二是监督客运企业或客运场站按有关规定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例检;三是监督客运站不售超员票,防止超员车辆出站。禁止无营运手续车辆进站。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安全生产和反恐怖监管力度,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又增加了新内容:到客、货、维修、检测站及驾校等企业对“三关”的日常执行情况及道路运输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经营者,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督促经营者整改到位,消除安全隐患。此项工作在重点时段(节假日、黄金周)和重大活动(奥运会、国庆、两会)之际尤为突出。

税费改革实施后,信誉考核和市场监管是行管工作的重点。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安全生产监管必须和日常的信誉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实际上只要把平时的信誉考核工作做到位,也就涵盖了安全生产监督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提高,监督工作也由原来单一的人工管理增加了许多科技支持,使得监管工作更加实时、准确、全面,这也是未来监督工作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运输经营者,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级道路运输行管部门按照《道条》赋予的职责范围,围绕“三关一监督”工作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 落实责任,各司其职,解决好“怎样管”的问题

明确了行管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解决了“管什么”的问题,下一步就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司其职,解决好“怎样管”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明确管理部

门、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

根据业务量的需要,在行管机构设置专职部门或兼职部门,安排专业人员专职或兼职进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既要有牵头领导和部门,进行综合组织协调;又要分兵把守,管业务又兼负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把日常具体工作落实到客、货、修、培等相关业务部门,认真分解工作职责。从目前安全生产管理任务看,客运部分占据比重较大。为避免多头交叉管理,如果不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建议以客运管理部门兼负主要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为佳。明确了行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后,要以“三关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督促运输经营者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安全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2.2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

各级道路运输行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人关,把运输经营者资质条件作为经营许可和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业务的当事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同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一旦发现经营者资质“缩水”,要立即下发整改令,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降低其经营资质直至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2.3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

(1)坚持和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在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前及对营运车辆进行定期审验时,要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综合性能检测,确定技术等级,核定经营范围。没有达到车辆技术等级的车辆或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不能参与营运。

(2)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车辆定期维护和二级维护竣工检验制度,强化二级维护监督管理,督促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维护车辆,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3)规范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行为,监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并按核定的经营性收费标准收费。对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检测的单位,要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

2.4加强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

(1)督促培训单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大纲组织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坚决打击无证、超范围及违规培训等经营行为。

(2)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规范从业资格考试发证工作。要重点加强对大客车、汽车列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凡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不得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性活动。

(3)加强营运驾驶员日常监督管理,完善营运驾驶员档案管理制度,做好信誉考核工作,对发生运输责任事故的驾驶员,要视情节暂扣或取消其从业资格证件。

2.5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

(1)严格执行车辆进出站的例检制度。按照《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的要求,督促客运站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制度,配备安全检查人员。

(2)监督汽车客运站做好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检查工作,按要求配备危险品检查设备。严格按照客车的载客定额发售车票和检票,禁止超员车辆出站。凡因客运站原因造成超员超载的,除按规定承担分载费用外还要追究客运站的责任。

2.6督促道路运输经营者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运输经营者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行管部门要督促其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生产硬件,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人,提高车辆技术状况,搞好车辆检测和技术维修,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督促企业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到企业检查时,要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报告并提出整改意见,做好跟踪和反馈工作。

2.7特别注意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

行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业户、货运场站、信息配载站的监督检查,严格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对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业户,坚决取消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格。对达不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车辆,坚决停运整改。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

2.8加强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工作

道路运输经营者无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包括承包、挂靠),都必须对其经营车辆所发生的事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行管部门要督促运输经营者及时准确报告。对不报、漏报、瞒报的,可按有关规定处理。行管部门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并对事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及时续报。按照事故级别,同安监、交警等部门配合,共同做好事故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4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运营安全一直被地铁单位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的列规章制度及控制措施。地铁风险所涉及问题比较多,不但需要机械、电力、电子、自动化、建筑等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地铁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线路等专业知识,所以必须引入系统论的风险控制理论,增强地铁防御风险的能力。风险源查找的递交流程可自下而上进行。上级部门明确风险源的具体查找方式和范围,然后由下而上,从各专业到中心,再到公司管理部门、公司安全委员会,层层把关,层层负责。

一、安全管理理念

1.全力打造平安地铁

地铁为人们提供的最为主要的服务便是运营,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故障都可能使得人们高度警觉并对地铁失去原有的信任,而且也可能会同时引发媒体的关注和舆论的抨击,从而对地铁的运营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也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地铁的整体形象。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极力保证运营的安全,真正落实运营安全措施,全力打造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安地铁。

2.安全管理,人人有责

全体员工都有责任有义务来促进地铁运营的安全,他们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水平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运营服务的品质。企业的强大和运营工作的稳定有序是分不开的,而运营安全主要就是要依靠员工,而且,只有企业强大了,员工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可见员工与企业是一个共同体,表现出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员工应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相关的工作技能,努力做好安全运营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3.时刻注意安全管理工作

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长期的,没有终点的,只有这样才能时时刻刻保障乘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而且,各级领导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并督促员工做好安全工作,全方面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4.强化管理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约占90%左右。由此可见,安全隐患是可以消除的,事故是可以有效防止的,只要相关单位能够主动将事故链以及风险源有效控制住。因此,运营单位应通过不断强化管理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消除由安全产生的干扰。

二、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

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

3.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规定内部特种作业项目,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4.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处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运营单位的领导和全体员工必须正确认识运营安全,不能过高过好地估计地铁运营的安全形势,而是应该始终保持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另外,单位员工还应及时转变观念,对已经发生的事故不能排除就停止相关安全管理工作,而是应该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三、运营风险管理的对策

通过对运营风险的管理,结合国内地铁在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启示:

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运营外,其他城市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经验还比较缺乏的现状,必须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故障判断、处理的竞赛,不断提高员工的故障判断、处理、应急反应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应不断整理技术文本,完善维修规程、作业规范;同时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制度,坚持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处理每一起事故,通过对个别违章违纪现象的处罚,以对广大职工起到警示作用。针对每起事故,不仅要就事论事提出整改措施,更要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层面,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以不断完善文本的可操作性和覆盖面。

3)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应坚持认真开展不同层面的安全检查,采取定期、定时,以及专业与综合性的多种检查形式,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尤其要加强对日常作业的检查,以有效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4)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向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营商看齐,及时跟踪国内同行业安全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运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应注重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从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规范化管理转变,以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语

安全管理已成为地铁建设及运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对于投资巨大、系统复杂、影响深远的地铁来说,引入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非常必要。地铁公司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实践逐步摸索风险管理的规律性,借鉴先进的管理理论,分析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和设备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娟.国标《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编制思想[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2):3.

[2]郑有业,何霖,叶庆辉.广州地铁运营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都市轨道交通,2007(1):34.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5

【关键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找准目标,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1.1严格把握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安全生产条件的,没有营运资格的,不准进行道路运输经营。从申请道路运输资格时就严格考察,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审批过程中严格把握好市场准入关,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能审批。

1.2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通过实行定期维护、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制度,确保营运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因机械故障而引发的事故。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的基本要素,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是影响运输成本、交通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做好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为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三方面人手:一是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提高二级维护企业的服务质量,确保维护到位;二是坚持和完善营运车辆检测制度,规范车辆检测行为,确保检测质量;三是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进出站的检测制度,规范客运安检站的经营行为,确保安检质量。

1.3严格落实驾驶员从业资格。实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上岗人员必须有从业资格证。道路运输人员是从事道路运输的主体,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技术以及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运输生产安全状况的好坏。因此,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1.4强化汽车站的安全监督。汽车站在旅客上车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检查,严禁携带禁止携带物品进站和上车,防止超重超载,禁止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车辆进站,禁止没有从业资格证的人员驾驶车辆。发车以前做好严格查对。

2.明确责任,落实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2.1明确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应设立专业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监督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成立安全生产小组和领导人员,定期举行会议讨论,具体组织专业人员到岗位进行检查、监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检查人员和监督人员分开设置,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业务生产和安全管理人员分兵把守,日常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认真分解工作职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找到个人,奖罚分明,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明确了行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后,要以“三关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督促运输经营者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安全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2.2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各级道路运输行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人关,把运输经营者资质条件作为经营许可和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业务的当事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同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一旦发现经营者资质“缩水”,要立即下发整改令,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降低其经营资质直至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2.3从审查车辆技术状况入手,加强车辆技术管理。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的基本要素,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是影响运输成本、交通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做好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二级维护企业的管理,全面检查有无只收费不维护的现象,有无签发虚假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现象,有无买单卖单现象,重点抓住维护前检验和竣工出厂检验的关键工序,并对机动车转向、制动等主要工位零件的配置渠道、产品来源、出厂地实行登记制,并在合同中标明。对二级维护的每道工序实行定人,定岗并进行签字。二是加强对检测站监管,重点加强对车辆技术检测的管理,检测中严格落实“谁检测、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测车辆进行不定期抽查,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对检测仪进行监测,实行动态监管。运管驻站人员严格把关,实行运管员、从业人员、营运车辆三见面的方式,逐车检测,逐车上线,逐车把关。三是对所有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二级维护情况严格审查核实,一一登记造册,规范车辆技术台帐。尤其落实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上线检测责任制,由驻检测办公室,对照台帐,对须检测和维护的车辆及时通知外勤协查。在检测、审查中发现不合格车辆,坚决禁止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参加营运。

2.4抓安全生产必须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它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培训要采取业余自学和专业培训、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做法:一是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三是加强汽车运用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四是强化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营运车辆和运输服务行业进行年审时,要对从业人员执证上岗情况严格把关。

2.5特别注意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行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业户、货运场站、信息配载站的监督检查,严格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对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业户,坚决取消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格。对达不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车辆,坚决停运整改。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

【参考文献】

[1]赵兵;李艳;叶适适;;平阳道路运输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08期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6

[关键词]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U23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269-01

1.广州地铁发展历史

广州地铁于1997年6月28日(1号线)开通,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现有1号线(西朗至广州东站)、2号线(嘉禾望岗至广州南站)、3号线(广州东站至体育西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4号线(黄村至金洲)、5号线首期工程(口至文冲)及8号线(昌岗至万胜围)正在营运中,但仍无法满通需求。为解决拥阻的道路交通,广州地铁正在大规模扩建中。从2004年开始,广州地铁每年将平均开通35公里。3号线(机场南―广州东站段)、广佛线(魁奇路―西朗段)将全部开通营运。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是600公里。

2.完善企业内部的安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依规严格管理

首先,树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从推进地铁发展的角度,积极主动参与地铁法规和行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积极参与《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和国家《城市地铁应急预案》等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订。积极探索和制订刚性接触网与第三轨结合的供电系统技术标准;屏蔽门与安全门系统技术标准;地铁Vi图形与色彩系列标准;线性电机运载系统设计、安装、运行技术规范等。同时,结合广州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实践,积极收集和总结《广州市地下铁道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主动配合和推进《广州市地下铁道管理条例》的修改和完善。

其次,健全和落实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事事有章可循。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的相关法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各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结合地铁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建立了以安全管理制度为统领的,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手册、事故管理规程、应急处理预案等在内的安全规章体系。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意见》的要求,修改完善了《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立了“治防控”的安全管理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以规范化保证安全,确保达到事事有章可循。

3.广州地铁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优势,切实提高地铁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广州地铁在新线设计、建设、开通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体制优势,有效实现了企业资源的整合,通过安排地铁技术人员全过程参与地铁新线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调试,将地铁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设计、建设阶段,将地铁运营的概念贯穿地铁建造的全过程,保证地铁线路按时、安全、顺利、高水平的建成和开通运营。

4.树立大安全观念,进一步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

地铁运营系统是由地铁设备设施、行车组织、员工、乘客和周边环境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庞大联动机,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均会对运营安全产生影响。借鉴兄弟城市安全管理经验,广州地铁将行车安全管理推进到运营安全管理的层面,建立起包括行车安全、设备安全、治安安全、消防安全、员工职业卫生与安全、乘客人身与财产安全、防恐反恐安全等方面在内的大安全概念,扩充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内涵。

要满足广州地铁线网发展的要求和运营安全的需要,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是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生产安全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在顺利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的基础上,在2004年全面启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项目,通过引入过程管理的理论,使企业在体系宣贯、体系认证的过程中,达到对运营安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并且,通过体系的运作达到持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5.精心检测、细心维修,提高设备可靠性

运营设备设施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与否。为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我们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高维修质量。

在线网运营下,设备设施的维修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体现速度。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设备检测技术和工具,能快速检测设备状态,查找故障点,为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质量状态,处理设备故障提供了保证。

在维修管理上,我们采用了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维修过程中的工时、物料、定额、检修规程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维修计划的落实,全面提升设备设施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水平。

对设备设施的维修管理,我们采用抓“小事”防微杜渐与集中技术力量攻“大事”的方式,做到精检细修,突出重点。在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中,特别抓好车辆、接触网等设备的巡视、检测、紧螺栓、加油、清洁之类等看似简单但却容易引发事故的“小事”,克服麻痹思想,以小防大,杜绝大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集中技术力量攻克重大技术问题,对于运营生产中出现的故障或技术难题,组织跨专业的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攻关。从设备设施运行质量角度为确保运营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广州地铁树立相对安全的观念,摒弃不出事故就是安全的错误观点。充分认识到危险伴随着运营生产过程而存在和发展,没有永久的安全,在运营生产处于安全状态时,尤其要进行危机管理,在危险与安全对立统一中不断提高运营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建立和完善地铁灾害抢险救援联动机制,积极建立地铁运营应急抢险救援机制,我们主动与公安、消防、医院、公交、供电等单位沟通、联系,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提高地铁抗风险能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广州地铁积极参与和协助市安委办、市建委、市交委制定《广州市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广州市地下铁道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广州地铁应急公交接驳预案》,完善了事故抢险领导机构,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健全了紧急信息沟通渠道,加强了单位间的协作与配合,提高了协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7.结语

地铁作为为大众服务的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大容量、准时快捷、安全高效的优势,对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上为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运营安全管理实践的总结,通过与国内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人员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章,何宗华,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何宗华,汪松滋,何其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7

论文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行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条例》明确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这一行管工作目标,并设定了一系列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这为实施道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同时也赋予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维护道路运输安全的使命。

时逢“春运”,通过对客运站和车辆的安全检查,发现在安全管理和经营者安全意识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面对当今的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如何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必须清楚认识到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有长期打算。抓安全要从源头抓起。作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必须选准“三关一监督”作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切人点”。

1严把“营运资格的市场准入关”

实行严格的市场准人制度,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准进人道路运输市场从事经营活动。新《道路运输条例》明确规定,申请从事客运、货运、危货运输经营的,都必须具备一个共同条件: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必须把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道路运输市场准人的前提条件。在客运线路审批过程中,切实把好客运市场准人关,对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达不到行车安全要求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不予审批新的客运线路。在货运审批过程中,也要严把货运市场准人关。对于违反国家标准私自拼装、改装的车辆,以及从外地购人车况达不到标准的破车严禁进人货运市场。鼓励发展安全性能好的新型车,鼓励发展厢式货车。对于申请危险品运输的,更要严把市场准人关,要进行车型和车辆技术等级控制,必须符合开业的“四个条件”。

2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

通过实行定期维护、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制度,确保营运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因机械故障而引发的事故。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的基本要素,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是影响运输成本、交通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做好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为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三方面人手:一是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提高二级维护企业的服务质量,确保维护到位;二是坚持和完善营运车辆检测制度,规范车辆检测行为,确保检测质量;三是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进出站的检测制度,规范客运安检站的经营行为,确保安检质量。

3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

严格实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确保道路运输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适应安全管理的需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直接从事或服务于运输生产的群体,他们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以及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运输生产安全状况的好坏。抓安全生产必须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它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培训要采取业余自学和专业培训、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做法:一是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三是加强汽车运用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四是强化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营运车辆和运输服务行业进行年审时,要对从业人员执证上岗情况严格把关。

4强化“对汽车站场的安全监督”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8

关键词:轨道;安全;管理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securitysituation,problems,phenomenaofrailtransit,discusseshowtobettercontrolthesafetythrougheffectivemanagementmeans.

Keywords:track;security;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自1965年北京地铁建设开通以来,至2012年底,全国开通地铁预计1600多公里,日运送乘客3000多万人次,地铁环境封闭,空间狭小,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一旦发生安全事件等,人员疏散和救援困难,处置不当将产生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体系的建设,提高轨道交通抵抗重大事故和灾害的能力,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尤为重要。

2地铁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2.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城市轨道交通要从前期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个环节上相互脱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2.2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铁安全管理法规,是实现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地铁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建设部已于去年制订颁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但仅此是不够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2.3相关的安全标准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地铁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对规范企业的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地铁行业安全标准,既要考虑地铁行业可能达到的水平,更要充分考虑乘客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值和认可度。如何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确定事故分类、事故等级及其划分办法,进而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这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2.4没有形成一种全民的安全意识

地铁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地铁运营安全有序,在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基础上,必须对广大乘客进行宜传教育,要大力向乘客宜传并任促其遵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方面尚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5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与缺乏演练

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点使得事故发生时危险性和紧迫性较高,因此对地铁事故的处理.预先制定各种预案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新建成的地铁线路,在投人试运营期间更应该进行起复、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突发事件等不同类型的演练。目前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制定了一些应急预案,但突出的问题在于既不够细化又缺乏定期演练。

2.6安全评估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推广

安全评估是保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轨道交通项目投人运营之前、运营企业必须通过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消防等部门对系统进行初检和安全评估;进人运营阶段,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还可以指定专业科研或咨询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责令运营企业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方面还须进一步推广和深人。

2.7各地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投入不够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技术、资金等。安全标准与人、财、物的投人成正比,要实现可控的安全标准,一定要加大投人。我国的轨道交通在安全的投人方面还很不够。

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3.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使各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目前,国内许多地铁都开展了iSo9001质量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国家也出台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都为规范运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应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

3.2建立三级安全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原则,有效发挥“纵管到底、横管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网络作用,形成安全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网络化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自总经理,下至基层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和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责任状,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考核内容,明确各层级的安全职责和安全生产目标,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3.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运用“破窗理论”抓隐患,抓漏洞,漏洞不补必酿大祸。建立班组每周一查,中心每旬一查,专业管理系统每月一查,公司每季一查的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安全隐患管理机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统一起来,并落实到工作制度中,形成健全的检查网络,实施有效监控。

3.4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公司级、中心级、岗位级)安全教育;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规定内部特种作业项目;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利用安全宣传月、119消防日等活动,在车站、列车等宣传阵地,向市民派发安全实用手册,不断提高员工和市民的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3.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国内外地铁运营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发生火灾、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大面积停电、爆炸、自然灾害以及应设备故障、客流冲击、恐怖袭击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营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国家和地方发生紧急事件、疫病传播情况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组织员工对各种预案进行学习,按计划进行演练,演练的方式包括培训式、桌面式、突发式,在演练的过程中,每个安全点都安排评估人员把关,使演练活动有序、安全的进行。定期的实战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发现救援设备是否足够、发现运营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规章,改善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的能力,增强员工的熟练程度和信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演练检验规章、设备和预案,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6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定因、定性、定责,严格惩处,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事件率”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专题研究,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投石头原理”防员工思想麻痹,不断在“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水花”,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生产形势估计得过好,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同时,转变观念,对发生的事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3.7建立警地联动机制,共保地铁一方平安

地铁运营单位要加强与地铁公安的合作,充分依靠公安力量,保障地铁的平安秩序,建立《警地联动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联动例会制度,工作联系机制及联动应急机制。通过双方精诚合作,共保地铁平安。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2]朱顺应、郭志勇.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U].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赵惠祥、余世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

[4]张殿业、金键、杨京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04.4[5]施毓凤、杨晟、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6

[6]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2009

[7]费安平.地铁运营安全管理.2006.12

[8]费安平、周世爽、吴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运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9]费安平、顾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

[10]韩荔.站务员行车组织教材.2008.2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9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省交通系统20*年道路运输安全情况和20*年的工作目标以及措施汇报如下。

一、20*年道路运输安全情况

20*年以来,我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各运输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按照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三关一监督”的有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运输条例》为主线,以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以防范重特大运输事故为重点,以建设和谐广西为落脚点,认真履行职责,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使群死群伤的运输责任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据统计,20*年全省营运客车发生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道路运输事故233起,死亡267人,控制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达的全省营运客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内(297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道路运输事故16起,比20*年下降了20%,下降幅度较大,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群死群伤营运客车运输事故。但是,营运驾驶员违法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的现象时有发生,运输事故隐患还未得到彻底消除,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二、20*年的目标和工作措施

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总书记考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认真履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三关一监督”的职责,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对运输企业、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以及客运站的监管力度,力争实现我区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百车死亡率比上一年度全面下降,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同时,力争全省营运客车行车事故死亡人数低于前三年平均数。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全面落实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运输经营者是运输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我们将加大对道路运输安全法规的组织学习和教育培训力度,督促运输企业完善运输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运输经营者是运输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运输经营者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把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增强道路运输安全防范工作。今年8月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省将迎来50周年大庆。党中央国务院将成功举办20*年北京奥运会确定为今年全党全国的一项中心工作,确保奥运会顺利成功举办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而保障奥运会顺利成功举办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而保障奥运交通运输安全是交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交通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三个服务”,提高监管和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有关部署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组织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提高警惕,增强安保工作意识,全面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道路运输安全,为奥运会和自治区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运输安全保障。

三是开展以提高营运驾驶员职业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驾驶员素质再教育培训工作。针对部分营运驾驶员违法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拟会同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交警总队对从事跨省长途客车及从事县域客车经营的驾驶员、经营责任人进行运输法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再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客运驾驶员的整体素质,预防和减少道路旅客运输事故。

四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今年我们将按照交通部和自治区的统一安排,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加快推进公路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逐年消除安全隐患,并组织全区开展公路基础设施和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安全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隐患滋生根源,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

五是定期召开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我们将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全区道路运输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季度例会,研究不同时期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针对不同阶段部署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

六是规范长途客车驾驶员中途休息站点的管理。为防范长途客车驾驶员疲劳驾驶,我们拟会同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交警总队在广西与外省交界处规划长途客车驾驶员中途休息站点,要求相关运输企业积极参与中途休息站点的建设,科学合理安排发班时间,督促过往客运车辆按照相关规定进入中途休息站点休息。

七是开展贯彻落实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的活动。交通部颁布的《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已于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我们将按照交通部的要求,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宣传贯彻工作,确保这部安全生产规范文件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有效预防和减少因汽车客运站源头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

八是督促客运企业规范营运客车安全管理系统、gps车辆监控系统的使用管理。目前全区共有1.2万辆的营运车辆安装了gps车辆监控系统,1.5万辆营运车辆安装了汽车行驶记录仪,我们要充分发挥营运客车安全管理系统和gps车辆监控系统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源头监控管理的作用,将营运客车是否安装使用gps车辆监控系统或汽车行驶记录仪纳入报班安全检查的必检项目,进一步完善gps车辆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设置,按规定设置营运客车的运行线路,发班时间、回站时间、驾驶员驾驶时间、进中途休息站休息时间,从而在源头上防范客车在高速公路随意停车上下旅客、夜间在三级和三级以下公路营运、随意更换驾驶员以及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

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篇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铁路站车和铁路运营站段范围内的食品销售、食品贮存、食品运输、餐饮服务等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实行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统一监督管理制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指导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组织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具体承担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均可向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举报铁路运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条对在铁路运营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食品经营要求

第六条铁路运营中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环境,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和索证索票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健康管理,建立食品召回制度,不得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铁路站车及规模以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行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认证,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第七条铁路站车食品销售应当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进货制度,加强食品销售台帐管理,保持场所环境整洁,禁止销售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第八条铁路餐车应当实行集中统一进货制度,净菜、冷热链食品配送上车,食品分类冷藏、即时加工;物品定位存放,餐饮具洗消合格,环境卫生整洁,避免交叉污染;食品加工设备齐全、功能完好,保证食品安全。

第九条铁路运营站段职工食堂应当建立开办者第一责任人制度,做到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好,食品分类冷藏、即时加工和餐饮具洗消合格。落实食品贮存、食品加工、通风防尘、防鼠防虫、垃圾处理等风险控制要求,实施食品留样制度,保证食品安全。

第十条铁路运营集中加工快餐盒饭的食品经营企业应当达到厂房洁净、封闭加工、流程合理等控制要求,落实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要求,实施食品留样措施,做到全程可追溯。盒饭应当标注生产日期,配送应当达到贮运温度、时间等控制要求。

第十一条铁路站车生活饮用水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章贮存与运输要求

第十二条承运食品的车站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符合铁路货物运输规定,保持货场环境卫生整洁,实施食品定点货位存放,做好货品查验登记,保证食品可追溯。

第十三条承运食品的车站应当落实食品贮存通风、防潮、鼠虫害等风险控制要求,保证食品贮存货位达到贮存温度、湿度等食品安全标准,禁止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混装。

第十四条承运食品的车辆应当符合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标有清洗合格标识,禁止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第十五条承运鲜肉类、水产品等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当具有冷藏冷冻设施,并符合温度、湿度等食品安全控制要求。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对辖区内铁路运营中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许可和日常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凭执法证件在辖区内开展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八条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公布检验结果,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第十九条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

对抽查检测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检验。抽查检测结果确定有关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二十条发生铁路食品运输污染、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报告所属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施设备等控制措施,会同有关部门、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调查处理,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按预案要求报告。

第二十一条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应急处置工作协调机制,必要时向相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

第二十二条铁路运营中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由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中的铁路站车是指铁路车站和铁路客货运列车。铁路车站范围指铁路车站主体站房前风雨棚以内、候车室、站台等站内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