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运营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9:54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广电网络;运营;现代;市场营销;管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业务已经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电网络的运营情况既面临着机遇,又必须接受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的广电网络的运营市场营销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广电网络运营系统的快速发展,很难实现整个运营级网络的短期内有效整合。如何探索一条正确的道路,在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将广电网络的运营导入现代市场营销管理中尤为重要,也是每个广电网络运营商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了广电网络的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信息数字化的新时代,广电网络运营商应树立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改变传统模式框架,从而促进广电网络的市场营销管理得以加强,实现公司的长远利益。

1.当前广电网络运营的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政策保护和行业垄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有线电视网络业务的准入政策相对放宽,国内外网络的运营商都可以在有线电视网络相关业务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就使得广电网络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过去,广电行业作为一个垄断性行业、国家对其进行的保护性政策及广电行业自身的体制的问题等原因,广电系统出现网台不分的运营情况,从而导致广电网络运营商并没有真正的涉及到市场营销。因此,广电网络运营在进行现代市场营销管理起步较晚,其管理上缺少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存在很多问题。

1.2广电网络公司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较为薄弱

根据市场营销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网络运营的市场观念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并没有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其实忽略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也就等于抛弃了市场。如果说在市场经济竞争不够激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中,广电网络公司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那么在当前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市场营销管理已经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营销措施,企业就不能在市场中畅销产品,那就更谈不上企业的长远发展。

1.3广电的市场营销管理落后

在过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达,企业市场观念薄弱,广电系统仍然是事业单位的体制等原因直接造成了广电的现代市场营销管理落后。对市场营销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上,广电网络存在忽视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情况,大部分公司基本不和消费者进行沟通或进行消费者需求的市场调研,往往是只是以自己为中心,广电网络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广电网络公司的运营价格存在严重脱离市场的状况,很多广电网络公司并没有将自己的运营成本同市场相联系,充分的与市场接轨,从而导致了广电网络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滞后。例如,当前正在进行的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很多广电网络公司采取的是强制性措施,用户必须交维护费、安装费及有条件配置机顶盒等,特别是在价格上高于市场销售的平均价格,这些都遭到了消费者的极大的不满,从而使得广电网络在运营方面频频遭遇挫折。

2.如何将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导入广电网络运营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广电企业仍然不改变传统的运营方式方法,不更新现代市场观念,不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根据市场变化需求适时的采用不同的营销管理手段,势必会导致广电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没有一席之地。当前广电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求,因此必须转变广电网络的市场观念、运营思路及现代的营销管理手段等,从而实现广电网络运营的发展需求。

2.1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

要想对当前的广电网络运营的市场营销管理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传统的体制、运营观念等都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把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作为广电网络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市场观念落到实处。

2.2转变运营思路

广电网络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不能以过去的事业单位性质的管理体制来运营,其势必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必须转变运营的思路,以用户的需要为服务的出发点,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有线网络运营系统的自身特点,从而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广电网络市场营销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从而保障了广电网络运营的各项工作都能有序开展,从而很好的实现了广电网络公司的长远发展。

2.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有线网络运营的管理

要想保障整个有线网络运营的有效进行,核心的组织管理者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核心的组织管理者可以制定出有效的运营管理方法并能够对整个运营环节进行有效的调控。对广电网络的主要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才能实现对市场营销管理的有效调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对产品管理的环节

消费者对广电网络中的产品有怎样的需求是运营商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运营商要想为客户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市场畅销的产品,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运营商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内容时,要有过硬的服务态度和产品。由于广电网络运营的起步较晚,在现代市场营销管理中尚未有一套成熟的体系,运营商需要充当多方面的角色,他不单单是运营商,同时还是服务或内容的提供商,这就要求广电网络必须发展自己的基于网络本身的核心业务,才能使其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3.2对价格进行管理的环节

过去广电网络公司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往往对市场的因素的考虑较少,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价格因素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运营商在制定价格时除了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外,还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能够接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如果超过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其产品势必不会有市场。

2.3.3广电产品推广管理环节

传统的单向推广已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与消费者实现互动的双向的推广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平等的沟通,才能够使广电产品得以更好的推广。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实现了广电企业自身的发展。

2.4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

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段是广电网络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其主要包括企业定位战略、品牌化战略、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及整合营销传播等。这些引进的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段可以使得广电产品得到较好的推广,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效益。

3.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广电网络运营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长远发展。当前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旧的、传统的生产经营已经不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将现代市场营销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导入到广电网络运营系统中,达到现代化、开放式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广电网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慧宇.论广电有线网络运营如何导入现代市场营销管理[J].广播电视信息,2007,(01).

[2]龙永庆.论广电有线网络运营的核心竞争力[J].广播电视信息,2005,(09).

[3]刘明.更新运营观念塑造竞争主体——区域性广电有线网络公司运营管理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05).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国际航运企业;市场营销体系;营销战略

1航运企业市场营销是特殊的服务

营销国际航运企业市场营销属于微观市场营销的范畴,指从事远洋运输业务的航运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提供运输服务以实现企业利益目标的综合性营销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航运企业识别顾客的需求,确定其所能提供的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从而设计适当的产品(运输服务)满足这些市场的需要,其目的是通过与重要的顾客建立有特定的价值倾向的关系,创造顾客满意的服务并且获取利润。在整个过程中,市场营销要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如市场环境、顾客需求、国际化等。一套较完整的、符合航运业特点的市场营销体系,可以帮助航运企业采取有效的营销行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赢得市场。

航运企业是面向生产者的特殊服务业。服务作为一种“无形”的产品,其独特之处在于服务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性、服务构成的异质性等,这使得服务企业的营销在管理思路、策略、方法上有自己的特点。然而,国内目前市场营销研究大多是以“有形产品”为对象,服务营销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新的理念。服务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发现,现有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适用。

同时,国际航运企业市场营销并非一般意义的服务营销,它实际上是集服务市场营销、产业用品营销和国际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复合式营销,也就是说,一般服务营销的理论与方法也不能完全适用于国际航运企业的市场营销。不少关于航运企业的市场营销研究,不能反映出航运业的特殊服务业的性质,只是简单地将一般市场营销理论照搬到航运企业之中,缺乏对航运企业市场营销基本特点的研究。

2国际航运企业市场营销的特点

2.1服务市场营销特点国际航运企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海上运输服务,国际航运企业属于国际服务部门,与那些从事汽车生产和医疗设备制造以及消费品制造等产品部门不相同,它的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割性、不稳定性和不可储存性等特征,这些都要求营销者采用不同于有形产品的营销手段。航运企业在设计营销方案时必须考虑服务的这些特征。

2.2产业用品营销特点传统的市场营销主要是关于消费品的市场营销,而航运产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制造商和进出口商等产业用户,所以航运产品基本上属于产业用品。另外,航运市场需求是派生需求,缺乏弹性、波动性大,这些特点都与消费品市场的需求特点不同,因而针对消费品的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不完全适用于航运市场营销。

2.3国际营销特点国际航运企业市场营销的国际营销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与国内营销活动相比较,国际航运系统需要在不同的法律、人文、语言、科技、社会标准等环境下运行,市场营销活动受到国际政治与经济局势变动的影响越大,面临的营销环境也就更加复杂多变。

2)营销对象往往分处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种族、习惯及经济水平的差异,各国及各地区对国际航运需求的层次多,或者说国际航运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多层次、多维的市场,这无疑会使航运市场营销活动难度大大增加。

3)与国内航运市场相比,航运中间商构成更为复杂,既包括国内航运中间商,也包括国外的中间商,例如国外的船代、货代、码头经营者等。此外,大型航运企业在国外还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

4)竞争对手的多国性或全球性。国际航运市场营销活动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竞争范围多维化,竞争性质全球化。

5)国际航运市场营销活动是一个跨国的连续的经营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国家,跨越海洋和大陆,运输距离长、参与主体多、环境复杂多变。因而,对国际航运市场营销活动是涵盖国际航运营销活动计划、组织和控制的全过程。

6)营销问题的特有性与策略手段的专门性。国际航运市场营销,常常碰到国内营销所没有的问题,需要采取特殊的营销策略与技能。比如:进入国际航运市场方式的选择;营销服务产品的标准化或差异化;不同国家分销模式的差异;货币汇率变动对航运企业定价的影响;以及航运企业促销方式在不同国家运用的局限等问题。

3国际航运企业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

基于目前国内外市场营销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航运市场营销的特点,构筑了“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市场营销与客户管理于一体的国际航运企业市场营销体系。

3.1营销体系的基本组成根据市场营销学,结合航运企业的营销特点,可以将航运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分为市场环境分析、确立营销战略、制定营销方案和管理营销活动等4个基本部分。

3.1.1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航运企业发现、分析、评估市场机会,看它是否对本企业适用,是否有利可图。它一般包括各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特点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企业内部分析和客户需求分析等部分。

3.1.2确立营销战略经过分析和评估,选定了符合企业目标和资源的营销机会后,还要对这一市场特性和市场结构做进一步的分析,以便缩小选择范围,在本企业准备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准确定位,并同时确定进入市场的时机、地点与方式。

在确立营销战略时要作的工作有: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确定竞争战略、产品产略和市场开发战略等。

3.1.3制定营销策略航运企业针对市场的需要,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如产品、价格、促销手段等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利用,使之协调配合,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的营销策略可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服务策略、关系营销、网络营销、整合营销、服务营销3p策略等营销手段等。

3.1.4管理营销活动管理市场营销活动包括3个方面:

1)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它是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在营销领域的具体化,包括企业的营销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或手段,营销活动程序、营销预算等过程;2)市场营销实施过程:具体包括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设计相应的决策和报酬机制、开发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建立适当的管理风格等过程;3)市场营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反馈信息、加以纠正。具体包括年度计划控制、盈利控制、战略控制等过程。

3.2客户管理理论在营销体系中,航运企业应特别重视对客户满意度的研究。只有满意的客户才会成为忠诚的客户,才会为企业作宣传,忠诚的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营销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发现潜在的顾客和刺激顾客的需求,专注于顾客满意,通过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顾客满意。因此在营销体系中加入了客户分析和客户开发等理论,在营销策略的制定和营销活动的管理中突出了客户管理的重要性,营销体系以客户满意为终极目标,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强客户的满意度。超级秘书网

3.3营销链理论对于企业来说,“没有销售就没有一切”,未来的竞争实际上是营销链与营销链之间的竞争。营销不仅仅是销售部门的工作,它是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应被纳入到营销体系之中,为公司的经营目标服务。为了解决营销中企业各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的问题,同时协调顾客满意与企业满意、员工满意和社会满意之间的关系,利用链式管理理论将价值链、营销链和服务利润链应用到营销体系的构建中,形成航运企业的营销链,以求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4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航运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市场营销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如何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同时激发和转化各种潜在需求,进而创造和引导新的需求是每个航运企业要思考的问题。国际航运企业应在充分分析国际航运企业市场营销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综合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的营销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孙家庆,冯茹梅,唐丽敏.航运与物流市场营销[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3]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冯丽云等.服务营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3

一公路运输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性

公路运输市场营销战略指公路运输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其营销所作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与对策。公路运输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有助于运输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明确“我们应该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干”,并以此形成市场营销的理性思路。它是公路运输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路运输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二实施公路运输市场营销战略的几点建议

在当前,加强运输组织,大力推进运输改革,强化客货市场营销为了加快公路运输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步伐,实现增运增收,必须进一步推进运输改革,制定和完善各项适应市场的客货营销战略。公路运输企业必须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完善企业营销组织,建设营销网络,改进营销手段,对市场营销进行全面创新。

完善企业营销组织。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营销组织按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无法对市场信息作出快速反应。因此,有必要完善营销组织。

其一,各公路运输企业专门组建参与市场的组织机构,其职能一是集中专业人员专对市场调查、研究和决策,收集处理市场、政策、经济、社会等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传递,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服务;二是研究、选择市场。一方面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旅客、货主的自然状况、需求特点及趋势,分析市场的竞争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在分析市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确定自身的目标市场。

其二,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是决定能否成功实施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环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营销,要对在岗和新上岗人员进行全面培训.舍得花钱培养自己的市场营销队伍。改变现行的销售人员分配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把销售人员的收入与销售业绩挂起钩来。当前,营销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广大营销人员对企业价值有一个认同感,把握好自己与企业、与旅客的关系,二是要广泛宣传企业经营目标和市场营销战略,引导广大营销人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三是加强岗位培训,使广大营销人员掌握市场营销和服务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四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广大职工自身素质有一个根本提高。

健全公路运输企业营销网络。目前,运输业在营销网络建设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降低市场营销成本。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广大的资源、广大的消费在当今的农村,而广大的农村公路网建设薄弱,稀疏,十分缺乏。因此,建立起分布于广大农村、乡镇地区的营销网点,是及其重要的。

调整公路运输产品结构策略,加强产品创新。在新环境下,道路运输企业应注意满足旅客、货主的个性消费需求。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讲,要从产品创新方面调整产品结构策略。产品创新要紧紧围绕着扩大公路运输服务功能。服务功能的扩大,是把旅客有价值的额外服务功能与所提供的运输功能结合起来,以此区别于竞争对手,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注重有特色的延伸是富有创新意识的公路运输公司的销售策略。公路运输产品创新要以提高核心服务竞争力为重点,围绕核心服务、便利服务和辅助服务这3种基本服务组合,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捕捉和运用服务机遇,采取市场渗透、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策略形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产品。

注重创立品牌。在运输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中,旅客、货主选择运输服务主要是选品牌,重视服务甚至大于重视功能。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公路运输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国内运输公司也开始注意创自己的名牌、服务名牌。各地高速公路客运经营者在继续保持原有服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高档客车的普遍应用,使高速公路客运的舒适性、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有的车辆上还配备了车载厕所,旅客的候车环境、车辆运行的正班正点率、司乘人员的服务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车辆高速直达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着眼于不断开发出反映产品全面过程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在价格上优质优价,适合不同消费者;在服务上丰富多样,满足旅客旅行需要。通过创立和推行品牌提高竞争力,才能保证市场优势。服务方式创新的策略。服务方式的创新要从以下四点着手:

采取个性化服务。要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提倡微笑服务和温情服务,真正想旅客、货主之所想,急旅客、货主之所急,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对货运目标市场要尽可能细化,甚至采取一对一的营销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

增加特色服务。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行差异化服务,确立服务特色,树立服务优势。

突出文化服务。要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积极开发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服务项目,并努力增加传统服务中的文化含量,提高服务产品的文化品位,丰富服务产品的文化内涵。

关注自己的职工。做好内部营销工作,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生产服务中去。

强化服务管理。服务管理要求管理者越严格越好,管理者能够迅速、简单、直截了当的抓住问题的要害并迅速使问题得到解决。强化运输企业服务管理需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建立运输质量内部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全面落实客、货运服务标准,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探索建立顾客评价企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为正确评价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实行服务质量承诺。通过服务质量承诺,确保服务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准。既要保证承诺的兑现,又要注意避免承诺过高或低水平承诺。

实行服务品牌战略。通过服务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水平来衡量企业的服务质量。

通过建立服务关系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这实质上是希望通过市场竞争促使服务企业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果不能为顾客提供较为满意的服务,顾客就不会与企业建立较长期的服务关系。

加强广告宣传策略。广告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开拓新市场的重要媒介,但目前国内运输企业还缺乏系统全面的广告宣传,映乏个性。因此,国内公路运输企业在提高生产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在广告宣传上应有一个长期规划与安排,选择不同时机,向外推出内容上相对有联系的广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广告宣传在塑造企业形象上的作用。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及时地采用不同的广告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面的广告宣传。一些驻地有风景名胜的运输公司,不妨打出地区形象广告,提高公司的形象与知名度。

加强合作。在与铁路、水路的相互竞争中,加强协作与联合,实行优势互补。铁路、水路运输既是公路运输竞争的对手,又是公路运输的合作伙伴。要利用铁路、水路运输的优势,为公路运输提供货源及通道;又要与铁路、水路实行联合,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用制取代承运制,争取内贸货源,同时积极扩大外贸货源,使公路运输营销的触角伸入到每个角落。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营销公共物品

非营利性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机构、组织和团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诸如学校、医院、社会养老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在社会服务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运作的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大政府,小社会”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在政府主导型公共事务管理体制下,我国非营利组织大都是“官办”和“准官办”性质,造成大部分的非营利组织对于自身的“非政府”性质以及公众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组织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缺乏广泛和深层次的社会认同;缺乏完善的法规和政策支持;缺少必要的培训;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抗风险能力小等等。

其中,公众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已经成为我国非营利机构发展中的重要瓶颈问题。如,教育、卫生等非营利性组织,由于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其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资源配置等都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实施,其“官办”性质使它们长期以来根本没有资金、市场方面的忧虑,在政府主导下运作,其市场营销意识薄弱,进而导致其没有足够的营销人才储备以及成熟的市场营销运作机制,甚至认为作为组织的发展壮大完全取决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殊不知“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还得靠吆喝”的道理。高校、医院的市场推广、公关宣传“大篷车”深入到各中学、社区,也就是近年出现的现象。另外,资源投入的力度不够,围绕自身营销建设方面的力度也严重不足,甚至是“一手硬、一手软”,过度重视外部形象,忽视内部修养。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运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及其管理机构对经济和社会管理逐渐由直接和微观转向间接与宏观,非营利组织由“官方”走向“民间”、从“政府”走向“公众”已成必然趋势。这一角色转换使非营利组织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并从中获得开展活动的各种资源,并有成效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由于履行我国加入wto对服务领域的承诺或部分承诺,我国服务业领域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前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这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非营利性组织的运作推向了市场。

有市场就有竞争,这就必然要求非营利组织能够以专业和成熟的方式有效地传播自己的理念和诉求,达成与公众之间善意的相互理解,建立并维护与公众之间的信任与互动,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娴熟的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卓有成效的开展组织的运作。营销专业人士参与和介入到非营利性组织这个角色已成必然。

比如,教育是非营利性事业,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这是几乎世界各国都普遍予以肯定的一个事实。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与市场无涉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教育领域正逐步形成影响教育运行的三种力量,这就是学校力量、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其中市场力量是一种新兴的、对教育构成巨大影响的力量。近年来,通过大幅度扩大招生,虽然我国高校在校生翻了一番,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还相当短缺。

许多国家十分看好中国教育市场,加入wto进一步放宽国外机构进入我国合作办学的条件,在我国境内直接与我国现有学校竞争。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产生,同时,又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形式,知识的传播已经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实现“跨境交付”。

这一进展推动了教育的市场化运作,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正由此产生,它强调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可选择性,体现学习者本位的思想,包含着“用户至上”的市场营销理念。

又比如,卫生服务体系呈现多元化格局。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私营和个体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等多种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将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人才竞争加剧。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非营利性组织的宗旨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是免费的,非营利性组织也存在生存、发展的问题,其运作也要讲效率,追求社会效益。为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营利性组织的市场营销方法和经验被引入到非营利性组织的营销当中。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已意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把营销工作作为工作的重心,但仅保留在表面上,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羁绊和束缚,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市场营销运作体系,从而导致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

营销观念滞后

现代营销理论在引进非营利性组织相对较晚,在日常的实践中运用较少,因而使得整个非营利性组织的营销理论匮乏;观念滞后是组织效率和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市场研究不深

现阶段的非营利性组织营销中,对市场的调查较少,大多调查浮于层面,不够深入,现代化的市场预测方法、手段、技术运用的不科学、合理、灵活,因此,对业务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把握不准,从而在市场营销运作中常处在劣势和被动地位。

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非营利性组织对市场的研究、预测活动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定性的分析多而定量的细致分析少,不能对客户进行有效细分和定位,造成服务或物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成本很高。目标市场认识不清、研究不深,无法对它进行灵活而有力的操作,因而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就不高。

公共物品粗放,关联整合性差

非营利性组织的服务或物品的开发,从自身的风险防范和业务流程上考虑较多,而对市场需求考虑较少;注重新业务开发的同时,忽视对优秀传统领域的改进和优化;在发展新客户的同时,没有注重对老客户的稳固,造成客户流动性高,营销成本增加;公共物品的创新,难以根据社会的需求对现有产品进行整合,协调性较差。

创新能力差

在公共物品创新方面,一方面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到市场上去捕捉商机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和效率等方面的原因,对市场需求反映较为滞后,从市场需求出现到产品推出的创新周期较长,往往丧失了竞争的最佳时期,使营销处于被动。

另外,非营利性组织的某些公益性活动在促使公众改变其态度及行为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公众对非营利性组织和组织活动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毫无兴趣。造成了非营利组织的营销计划无法制定或即便制定了计划也无法实施。

提高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营销竞争力的对策

随着非营利性组织地位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非营利性组织涌现出来,使得这一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一些商业企业也进入了社会服务领域,更加剧了非营利领域的竞争。如何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是每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必须认真思考和力求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树立正确营销理念

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基于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求。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任何组织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如果不了解市场需求,任何组织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非营利组织必须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的特点,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中心,通过争取更多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去满足市场需求,从而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和预测

通过市场调研,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环境各因素对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运作的影响,是非营利性组织认识市场、了解顾客需求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境分析,从中发掘出有利于组织的市场机会,以便于采取相应措施和策略,为非营利组织制定战略、确定经营目标、计划和营销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和定位

任何一个非营利性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整个市场的所有要求,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然后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再进行恰当的市场定位,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牢固树立“以服务促经营,以服务促发展”新型服务观念,切实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格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使优质、高效的服务为营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撑和保障。注重全过程服务,完善售前和售后服务;注意服务的连续性,既要吸引新顾客,更要留住老顾客;注意服务的全面性,使服务内容具有多样性,重视服务的准确性、方便性和舒适性。

开展积极有效的关系营销

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理划分出客户类别,实施实时、互动的客户关系管理,从总体上掌握客户需求变化和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创新公共物品,以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强化组织与政府、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为组织的生长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非营利组织内、外部环境,制定非营利性组织的市场营销战略,确定市场竞争战略、市场发展战略,以及营销组织与控制等。

最后,要不断完善组织自身建设,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克服依赖性,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发展自立和自治能力,逐步建立规范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增强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自律机制和诚信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以章程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组织的自律水平和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同时,强化组织内部跨部门协调及相互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非营利性组织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著.营销管理(第十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方华编著.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营销.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基础电信竞争策略趋势

随着电信业的重组,我国电信业将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会出现新的特点。这次电信行业的整合,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效果及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显然现在还不能做出断论。基于此,对我国基础电信市场以往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能够为重组后的电信市场竞争提供借鉴,对于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基础电信市场竞争的特点

(一)同质化竞争为主

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竞争特征是同质化,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同质化,都是面对电信整体市场;竞争手段同质化,价格战是主要的竞争手段。

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由于历史原因,除通信法规的限制外(不同通信公司,业务种类有所限制),电信运营商在服务对象、服务种类、竞争手段等方面大同小异。由于经营许可的限制所造成的通信技术差异,被相互进入和替代所模糊,比如,移动通信运营商,利用2.5G、3G技术进入互联网市场;其他电信运营商,通过ip电话进入固定长途通信市场。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价格竞争激烈

各种通信业务市场以同质竞争为主,各电信运营商的营销重点是以资费下降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特别是争夺低端用户市场,主要集中在价格战上。在电信业务领域,一直以来都以价格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并没有形成电信市场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不正当竞争

任何市场竞争应当遵守规则,但现在的电信市场竞争夹杂着许多不正当竞争内容。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在广告宣传上,内容虚假或含有诋毁竞争对手的内容;在业务推广上,采用不正当手段挖走竞争对手的用户;在互联互通上,人为设置技术障碍;在通信建设上,阻挠竞争对手的工程;在通信资费上,大打违规的价格战。

电信市场竞争主体的变化

电信技术的进步促进电信业务全球化,这又促进形成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随着电信市场参与竞争的主体日益增多,市场竞争主体范围越来越广泛,趋于全球竞争。

首先,除了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铁路、能源、电力等部门也加入电信市场竞争。其次,以前许多运营商一直希望能提供集固定、互联网和有线电视于一身的“三合一”业务,如今“四合一”服务(即在“三合一”的基础上加上无线服务)也具有了现实的发展基础。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多领域的运营商开始参与到融合服务的队伍中,其中包括固网运营商、无线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尽管其间有管制的因素,同时,不是每个地区、每个领域的运营商都有机会开展这种“四合一”的服务,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白热化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融合类服务将为运营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业发展趋势,这将促使更多的行业有机会参与电信业务市场竞争。随着我国电信行业的逐步开放,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电信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也将进入我国通信市场,参与通信市场竞争。

电信市场竞争趋势

近年来,我国电信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引起了运营商、消费者、监管部门和国外投资者的共同关注。运营商们一方面痛恨价格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以降低价格为手段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电信收入结构表明,新增利润主要来自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企业成本的降低。过量的价格战,导致通信企业增量不增收,每客户的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每客户平均收入)值迅速下降。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很明显,高端用户越多,aRpU越高。在这个时间段,从运营商的运营情况来看,aRpU值高,说明利润高,这段时间效益好。投资者不仅看企业现在的盈利能力,更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aRpU值高,则企业的目前利润值较高,发展前景好,有更好的投资价值。

恶性价格战,不符合国家通信发展规划,随着3G时代到来,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将由目前的价格竞争,转化为差异化服务、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和渠道竞争。

(一)通信差异化服务和产品竞争

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产品丰富、消费需求多元的时代,消费决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由从众型向个性化发展。电信市场竞争重点将转向细分市场,要求实施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以此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

各电信运营商的产品,其核心价值相同,所不同的是性能和质量的优劣,市场竞争重点体现在差异化的产品上。对于电信行业来说,目前移动和固定通话业务发展相对成熟,运营商们为了提高aRpU值,纷纷致力于开发电信增值业务,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各运营商试图不断开发新的电信增值业务,从而使产品差异化竞争,成为电信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如韩国SK电讯公司,在进行市场细分时,以5岁为一个客户群进行业务设计,从18岁以下到60岁的客户都有专属的业务。其中nemo项目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地铁票,也可在指定餐厅、百货公司刷卡消费,费用与手机账单合并计算。SK电讯公司在推出此业务的一年时间内,客户就发展到300万,占韩国移动客户总数的近10%。可见,通信业的竞争已开始由网络技术、价格竞争,逐步演变为差异化服务竞争,这是通信市场竞争发展趋势。

(二)通信市场品牌竞争

品牌要完全摆脱价格战的阴影。目前电信运营商在品牌战略方面,还是以资费要素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新的品牌就是一个新的资费套餐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不会产生溢价,反而成了价格竞争的精美包装,目前,公认比较成功的“动感地带”品牌,也没有脱离价格的影子。未来电信市场的品牌竞争,就是要通过建立强势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摆脱价格战影子,让通信品牌给企业带来品牌溢价。如韩国SKt是品牌经营的典型,SKt的资费在韩国三大运营商中最高,但是,其用户流失率很低,这得益于强大的品牌竞争力。

品牌运作要处于战略层面,而非战术层面。电信企业的品牌分

为企业品牌、客户品牌和业务品牌。运营商的品牌运作,目前更多放在战术层面上,宣传的重点主要放在业务品牌上,目的在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运营商的品牌运作应当着眼于长期的品牌建设,重点是企业品牌建设。战略意义上的品牌,不是推出多少种业务品牌,因为业务品牌会随着业务的升级换代消失,而企业品牌可以长存。

品牌要体现独特个性。在市场品牌竞争中,各个运营商的客户品牌,其目标用户群应该互相避开。业务品牌内涵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品牌名称”和“品牌内涵”两手抓。运营商打造品牌,进行新业务宣传,既要强调品牌名称,还要增加用户体验传达品牌内涵。如中国联通公司品牌图标是中国结,其品牌内涵是情感沟通。

可见,品牌战略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通信运营商要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领先战略,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但是,电信市场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这是通信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通信渠道竞争

渠道是宣传业务、发展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渠道的优劣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电信运营商渠道竞争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改造自有营业厅。电信运营商的自有营业厅承担了对全部渠道体系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我国现有主要运营商均有自有营业厅体系,这些营业厅除销售之外,还承担了客户服务功能,在视觉信息传播、市场信息采集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如对现有营业厅进行VmD(可视化营销策略)的改造。我国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种类多,结构复杂,因此运营商需要付出大量的营销努力以构建品牌忠诚。业务设计和资费吸引,只是用户造访店面的必要条件,而VmD则是促成这一行为的关键。VmD不仅仅是华丽的橱窗与装修,更重要的,它是渠道,是促销体系,是差异化营销战略体系,能够提高营业厅和产品形象,营造令人愉快的店内气氛,并能提高销售效率。

体系改造。体系渠道占据了目前销售体系的最大比重,它们数目众多,且在形式、规模、紧密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渠道的所有权不在通信运营商。商和运营商之间是一种供销合作关系,经济利益决定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运营商需要通过这一类渠道,增强渠道竞争力。商通过业务获取销售收入。商行为是否规范取决于商的素质。素质较差的商,甚至不惜在电信业务上降低价格,其目的促进终端销售业务增长,这样可能导致通信价格体系混乱,损害电信运营商的声誉。

另外,数据业务种类繁多,变化速度快,结构和功能复杂,不易被用户理解,用户要求提供服务咨询活动,这是产品延伸价值,即服务价值。为此,要求对以销售为主的渠道进行管理体系的改造,并转化到销售和服务并重的经营形式。

增值合作商渠道。体系仅仅在业务下游与运营商合作,而增值合作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更加紧密,其范围不仅包括销售和用户服务领域,还包括业务设计、内容提供、网络运营、市场运作等。最早的移动通信业务主要针对行业用户和公众用户,通信公司为他们提供无差别的服务,此后通信公司逐渐与其他行业联合,共同开发新业务。如中国移动在动感地带业务上与麦当劳合作,中国联通在BRew上与建设银行合作,这些是品牌和业务设计上的联合。在未来大融合时代,各个行业实际上是趋同的,针对用户需求,广电、传媒、金融、电力、汽车等行业的企业,完全可以提供相同的用户解决方案。借助于信息系统,用户可以在电信运营商处办理银行业务,也可以在银行办理电信业务,目前的手机钱包业务已经表现出这一趋势。这种渠道类型实际上更是一种战略资源,适合所有的电信运营商。

直复营销渠道。所谓直复营销,就是消费者通过非人员的媒体接触商品或服务后,通过电话、邮件、电视、互联网,以及其他媒体来完成订货和购买的销售方式。直复营销的形式有数据库营销、一对一营销、个性化营销、关系营销等,其共性是利用多种途径,针对个体沟通进行非店面式的销售。目前的电信运营商均具有成熟的客户服务热线体系,客服热线作为渠道,既方便了用户,又为现有的渠道体系做了有效的补充。

未来市场渠道竞争中,直复营销渠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互联网将起重要的作用。用户强调电信需求的个性化,企业为用户所选择的业务组合千差万别。不同的业务对手机终端的配置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互联网较好地支撑了这一销售目的,同时,很多数据业务依赖于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渠道由于对现有渠道体系冲击较大,因此更适合具有创新意识新进入者加入。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信企业垄断经营局面被打破,电信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电信市场陆续对外开放,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为我国通信事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电信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电信实践经验需要总结,并上升到理论。这就需要人们观察分析电信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探讨新的问题,促进电信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俨.试论分销渠道策略成为企业主要竞争策略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8(3)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运输市场;环境变化;公路运输经营

近些年来,我国运输市场发生变化,与市场经济改革、关税贸易开放等两个因素相关,而运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其终端体现为运输主体经营,企业经营行为逐渐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然而,经营问题作为企业和市场的矛盾问题,尤其是公路运输企业需考虑的问题。所以,处于当前形势下,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有什么影响,我们必须给予深入分析与研究。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企业经营经验,立足运输市场的环境变化角度,系统性分析其对营运成本、收入的影响。

一、运输市场环境变化对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影响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运输收入主要包含了客运、货运等业务,收取旅客、货主的运费所得收入。运输收入=单位运价×运输周转量。因此,运输市场的供需状况、运输价格是运输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随着运输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运输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运输价格。目前,我国运输部门管制着运输市场价格,与关贸协定不相符合,严重影响了运输市场体系的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改革。而运价改革,通常是提升运价水平,对运价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构建新运价机制。现阶段,我国逐步放开公路运输价格,按照市场运输供需状况,确定运输价格高低。针对公路运输企业而言,灵活运价机制正在形成,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中,使企业获得差别利益。

其次,客货源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客货源市场可作为晴雨表,随着运输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客货源主要有如下特征:其一,国民经济逐渐发展,显著增加了公路运输需求。其二,随着公路运输运距的不断增长,在交通运输体系中,运输量比例正在不断上升。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打破了部门、区域间的运输垄断,我国运输大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按照各类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率先进入运输市场,促进了公路运输的高速发展,而客货源市场的积极变化,显著提升了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

第三,运力市场。与客货源市场相比,运力市场的作用十分重要,两者共同影响运输市场价格。随着运力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策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影响。按照竞争者状况及客货源市场不断变化,企业对运力投入时间、投入结构、投入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其一,运力进出市场变得频繁。因为公路运输企业具有自主经营权,企业规模正在逐渐扩大。运价被放开后,企业平均利润得以提升,某些客货源优势明显的企业,愿意进入运输市场。国家政策愈加灵活,社会车辆参与运输市场。其二,国外企业与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按照相关规定,国内加油站、汽车运输、维修服务等业务,提倡外商投资,鼓励参与经营。直到复关之后,我国运输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高。

二、运输市场环境变化对公路运输企业经营的“运输成本”影响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运输成本主要指企业管理费用、车辆费用,车辆费用包含保养、修理、折旧、燃料等费用,企业管理水平、车辆性能、公路等级等影响着运输成本。

首先,随着公路等级不断提高,运输成本也逐渐下降。在公路运输的生产过程中,车辆保养、修理、折旧等费用较大,大约占总费用的62.3%,这些项目成本支出,和公路等级有着密切联系。通常而言,高等级公路可明显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公路建设的资金渠道呈多元化特点,买路钱、养路费等支出也相应增加。在复关之后,燃料价格增加、通货膨胀等压力,明显增加了企业运输成本,使得公路等级提高优势下降,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其次,车辆专用化与大型化,汽车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对于我国汽车工业而言,受到国家强保护,采取非关税政策,与关贸协定明显不符合,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到复关之后,我国保护汽车工业,但时间、强度有限,对于运输车辆、;零配件等进口税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进口程序逐渐简化,有利于提升公路企业的经营水平。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稳健发展,不断引进国外技术、国外资金,提升汽车技术、汽车性能,对于重型车辆与中型车辆,我国研发力度不断加大。

第三,企业运输成本费用增加。随着运输市场不断变化,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倡导市场原则,提升经济效益。然而,处于新运输市场体系下,我国运输企业的管理费用逐渐增加,运输成本构成比例不断上升。主要由于劳动市场的流动性与劳动者素质相关,企业的市场调查、网络建设等成本增加,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改变资金筹措方式,增加了资金成本。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铁路货运;营销工作;问题

一、铁路货运营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货运行业的发展,随着公路运输及航空运输规模的扩大,铁路货运有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但是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铁路运输长期居于“铁老大”的地位,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其营销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为:

首先,铁路货运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持,但是由于铁路的垄断地位,其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以生产为中心,上级的指示及决策使其发展的目标,没有融入市场竞争,也没有市场营销的概念。这就使得其营销策略上缺乏市场主导性,不能充分的体现市场的需求,也不具有竞争力。

其次,营销信息存在一定的盲区。在铁路货运中,由于传统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对于货运市场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没有做到位,从而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使得影响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铁路货运的宣传工作也未能做到位,这就使得社会对铁路货运的运载量、运载计划等无法及时了解,使得货运生产和营销出现了一定的脱节,最终导致了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

再次,铁路货运的手续相对较为繁琐。在铁路货运中,办理相应的货物运输的手续较为复杂包括报批计划、手里运单等,其周期也相对较长,这就使得铁路货运缺乏竞争优势。而铁路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相对较低,使得其竞争力也相对的降低。

最后,铁路货运的保障措施不完善。在货物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安全保障措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货物保险理赔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货物运输行业的发展。但是就铁路货运而言,其货物理赔的手续较为复杂,需要对事故调查的基础上来完成理赔,其周期相对较长,对于托运人及收货人来讲风险相应的增加,从而使其竞争力降低。

二、改进铁路货运营销工作的对策

我国铁路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而这也为铁路货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为了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便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工作方式,积极转变态度,推动铁路货运的发展。

第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注重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提升。铁路货运发展的过程中要以货运市场的发展为基础,清楚的认识到货运竞争的压力,以市场发展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营销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围绕铁路货运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为基础,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铁路货运的发展。铁路货运营销工作中,要对货运市场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注重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对铁路货运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从而企业发展及其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来制定和完善营销计划,能够有效的推进铁路货运营的顺利发展。

第二,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在铁路运输行业中,要不断的开展和完善内部职工的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能够更好的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其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改善传统铁路运输理念的影响,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此外,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以推动铁路货运营销理念的转变以及营销工作水平的综合提升,推动铁路货运的发展。人才培养中,要增强其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其能够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思想问题,提高营销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在铁路货运营销工作中,完善企业内部的员工激励机制,对于营销工作有突出表现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有机衔接,从而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方式等都有所变化。这种激励机制的完善,是一种从上到下的,是对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的综合考核,能够有效的推动铁路企业形象的转变,实现营销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对于营销计划和执行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的同时,也要注重员工间的沟通和交流,以营销理念和影响方式的培训等使员工更具竞争意识,激发员工的潜力,使其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第四,要不断完善铁路货运信息系统的建设。在铁路货运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重要性,通过对货运市场以及本企业货运信息的调查,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的货源信息等,为营销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注重企业自身的宣传,通过市场经济信息的了解和应用投放适量的广告,使得铁路货运能够为社会所了解,从而为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客户基础,推动铁路货运的发展。

第五,改进货物托运手续,完善货运保障机制。通过企业内部的改革,完善铁路货运的安检机制等,使得铁路货运计划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使得铁路货运的拖动手续简化。对于一些长期合作的客户,可以优化服务,采取上门取货等方式实现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步提升,从而有效的开拓货运市场。此外,完善铁路货运的安全保障机制,通过报价制度的完善以及理赔机制的健全等免除货主的后顾之忧,使铁路货运获得更大的市场。而这也有利于铁路货运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铁路货运更具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保险业所提供的便利条件,为铁路货运的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推动铁路货运营销的顺利发展。

结语:

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货运的发展要更多的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进行决策和影响。在公路运输、海运、航空运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铁路货运要跳出传统发展模式,注重营销理念和发展理念的转变,向市场寻求经济效益摆脱对上级指导的依赖。同时,不断完善货运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通过适当的广告宣传使得社会对铁路货运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在此基础上注重人才的培养,使其具备市场意识和营销观念,从货运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和决策,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竞争优势,推动铁路货运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顺虎.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努力开创铁路货运营销工作新局面[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8)

[2]张向棉.刍议铁路货运营销工作的误区及措施[J].大科技,2014(24)

[3]李宏.新形势下对铁路货运营销工作的思考[J].铁道货运,2009(11)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8

1电力市场运营现状

电能作为一种商品,具有无形性、服务性、销售渠道集中性等特点[1]。这是电力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具有较大差别。电力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选择性,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市场情况,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需求较大,电力企业压力倍增。同时,在被要求降低电价的基础上,电力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而这将为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电力市场运营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分析

2.1电力市场运营下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在电力市场背景下,需要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以便进行成本最低和效益最优的电力系统建设目标达成。为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并且将可靠性模型指标当做是约束条件。在进行目标函数的求取时,需要根据不同经济性指标进行最小费用模型的建立,以便进行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追求。而可靠性总费用为可靠性投资费用和停电损失费用之和,与电力系统可靠性水平呈U型变化关系。在可靠性投资增加的情况下,系统的可靠性增加,停电损失费用将降低[1]。就目前来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主要包含了频率指标和持续时间指标。在进行模型分析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提高可靠性给电力系统建设的经济性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进行经济性目标的考虑。但就现阶段而言,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仍然以牺牲经济性为代价,可靠性指标存在操作性差的特点。

2.2电力市场运营经济性分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电力市场运营也遵从一般商品市场规律,将受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约束。以价值工程观点来看,电力商品具有相应的功能、成本和价值。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要求,电力商品需要拥有供电可靠,以便为用户提供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电能。电力商品成本为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之和,生产成本包含了容量成本和电量成本,使用成本为停电成本。想要进行电力商品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评价,就要进行电力商品价值的衡量。而对于电力市场运营部门来讲,除了确保系统运行的质量,还要按照社会购电费用最低方案进行系统的调度,以便促进电力系统经济的发展。

2.3电网规划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分析在进行电力系统的规划和扩展时,人们会对电网规划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新的要求。而在进行这两种因素考虑时,既可以直接将可靠性指标当做是约束条件进行电网规划方案的最优解的求取,也可以将可靠性指标转化成经济性指标,从而进行综合成本最低的规划方案的求取。而采取第二种分析方案需要进行缺电成本的计算,即求取因可靠性不足带来的停电损失。相较于第一种,第二种分析方案可以将可靠性指标当成是电网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可以克服后校验可靠性的缺陷。因此,采取这种方法进行电网规划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分析,可以得到更准确的优化模型,并较好的进行经济性和可靠性关系的协调,继而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而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则可以减小项目的投资成本,并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2.4提高电力市场运营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建议通过分析电力市场运营可靠性和经济性可以发现,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市场运营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提高。一方面,为避免电力市场化给电力系统可靠性带来负面影响,人们制定了一些强制性执行的可靠标准。但实际上,这些标准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导致现有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执行缺乏经济利益的考量,需要得到重新审定。另一方面,市场电价对电网投资收益的经济性评估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同时起到了调节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作用。所以,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和市场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电价机制。具体来讲,就是根据不同电力管制时期进行电力商品价值的确定,然后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市场电价的制定。而合理的电价不仅能够引导用户主动减少电力系统的负荷,还能够引导投资者正确投资,继而提高电力市场运营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3结论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9

论文摘要:奥运体育场馆营梢战略的制定必须基于对内外部营梢环境深入分析,重点解决好以下战略问题:构建什么样的业务结构,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市场,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等。能否处理好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商业化与公益性的关系、无形资产经营与有形资产经营的关系,将是有效战略管理的关键。建议:建立经营业主联盟以促进业主的协作;加强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国际体育中介的紧密合作;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北京奥运会后,“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等奥运场馆设施及相关无形资源将如何利用和运营,在北京奥运会前就已成为外界所关注的热点。一年多来,北京奥运体育场馆已经举办了一些名赛(如意大利超级杯赛)、名会(如“魅力中国”夏季音乐会);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日均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北京奥运体育场馆在市场化运作的初期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场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对营销环境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系统、科学、有效的营销战略体系。

一、北京奥运体育场馆面临的营销环境

奥运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而长远目标是在更好地满足大众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的基础上,培育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树立场馆的知名品牌,实现场馆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同其他营利组织一样,奥运体育场馆的市场化运作必须重视和形成系统、科学的营销战略和经营模式。营销战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营销环境客观、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营销环境的分析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两部分。其中,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围绕自身资源条件来进行,而外部环境分析涉及经济、文化、政治法律及产业竞争环境等方面。从一定时期看,北京奥运体育场馆及其经营业主们面临的营销环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我国体育运动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体育运动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提升奥运体育场馆利用率和经营效益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收人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不断升级,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行为日益成熟,但我国体育运动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仍较低。例如,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足球职业化运动,在初期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足协管理的“错位”、“缺位”和“越位”,使这项极具群众基础的联赛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滞后性,不仅制约了我国体育运动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必然影响到场馆业主和职业俱乐部的合作,限制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等。

(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中外文化、体育、商业交流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弘扬和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增加了对中国客观、正面的认识,推动了中外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友谊。可以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旅游业实行了一次空前的全方位的大型促销,极大提升了中国旅游目的地形象。中外文化体育的交流,必将推动中外企业间的商业合作,为奥运场馆的市场化运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奥运体育场馆经营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提高场馆经营的灵活性和效率

北京奥运体育场馆的建设大都采用了国际先进的Bot方式,即在场馆的建设中引人民间资本进行建设,场馆建成后,政府允许其享有一段时期的经营权及经营收益,之后政府无偿收回经营权。这种方式将场馆建设和赛后运营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场馆经营的灵活性和效率,但这也决定了不同场馆运营主体基本上是分散的,分属不同的业主,例如,“鸟巢”的业主单位是北京中信联合体,“水立方”的业主单位是北京水立方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现状很有可能造成业主无序竞争、项目重复建设等问题。此外,在对场馆的商业化改造中,为了获取政府的经费支持,各场馆业主难免不发生竞争。

(四)专业管理人才和大型体育场馆的运作管理经验缺乏

北京奥运体育场馆业主大都缺乏大型体育场馆的运作管理经验,更缺乏国际体育产业运作管理的经验,政府部门有必要为场馆业主搭建国际体育交往的平台,使其较快适应国际体育产业的竞争。长期以来,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主要由退役运动员以及设备维护人员构成,运营管理人员比例少。体育场馆由于缺少“通体育、懂经营、善管理”专业人才,难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北京奥运会后,为了能充分合理利用奥运体育场馆,应尽早实施人才战略规划,大力培育专业管理人才,加强专业化管理团队建设,提高经营业绩和综合效益。

二、北京奥运体育场馆业务结构的构建

奥运场馆经营业主必须在考虑自身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业务结构。“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等北京奥运体育场馆拥有的战略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其中有形资源主要指比赛场地及场馆内的商业设施等;无形资源则包括场馆品牌形象、场馆冠名权、场地广告牌经营权,以及广泛深人民心的奥运精神和北京奥运形象等。基于这些资源可以发展体育、演艺、会展、旅游、店铺租赁等服务业以及拍卖场馆冠名权、广告牌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运营业务,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图1)。但不管是哪一个体育场馆,其核心业务必然是与体育有关的业务,演艺、会展、旅游、店铺租赁是辅助业务,而无形资产经营业务是延伸业务。

(一)体育业务

体育场馆的属性决定了发展体育产业是各大奥运体育场馆经营的支柱。没有体育业务的发展,其他业务很难发展起来。除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并获取一定的门票收人外,场馆业主还应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商品交易等相关业务或交叉业务。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建立与国际体育组织密切合作和与国际体育中介广泛接触的工作体系,积极争取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权;争取国家体育管理部门的支持,推动国内重大赛事在本场馆举办;研究制定推动国际体育组织和体育中介入驻场馆的实施方案;促进场馆经营与职业体育赛事的联合;充分利用奥运品牌和会展设施,打造体育商品交易中心。

(二)演艺业务

进行场馆改造,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提高奥运场馆利用率和增加收益。“水立方”的高利用率正是基于演艺业务的发展而实现的,奥运会后该场馆的文艺演出活动几乎没有停止,其中,大型全景芭蕾舞剧《天鹅湖》连续上演51场,大型水幕声光交响音乐会已演出120多场。发展演艺业务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融会世界先进文化为核心,实施赛后体育场馆的改造,建设有特色的艺术中心、影剧院、音乐厅等场馆设施;组织实施奥林匹克文化节、北京国际艺术节、北京电影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形成文艺演出季;促进演艺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三)会展业务

发展会展业务,是提高奥运场馆利用率和增加收益的又一重要途径。对于“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的经营业主们来说,发挥北京的文化科技优势、商务优势和首都优势,重点引进学术性、商务性、政务性会议,提升会议服务的档次和水平,是发展会展业的战略方向。此外,业主们还应积极引人一批国际知名度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展会,积极创办一批新展会,增强著名展会的根植性;制定、完善会展引进与筛选机制;加强和国际专业会展公司的合作。

(四)旅游业务

可重点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旅游、体育旅游等业务。为发展旅游产业,场馆经营业主们应积极策划一批旅游与体育赛事、演艺活动、商务会展相融合的项目和活动;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实施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停车场、无障碍设施、指示牌、电脑查询、公共卫生间等服务设施;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加快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快完善购物、餐饮等服务设施建设。

(五)无形资产经营业务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以冠名权、豪华包厢、场地广告牌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开发收人是大型体育场馆重要的收人渠道,能否有效开发无形资产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北京奥运场馆经营的成败。但无形资产经营业务必须以其他业务、特别是体育业务为基础,如果体育业务和其他业务搞得不好,不能吸引大众的参与,不能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场馆的媒体功能将得不到充分发挥,冠名权的商业价值也将大大降低。建立科学的冠名企业筛选机制,是开展该项业务的关键。

三、体育场馆经营的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并明确市场定位,是奥运体育场馆加强战略管理的又一关键环节。从一年多来的运作情况看,一些场馆以举办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或世界著名会展或高端会议为目标,而另外一些场馆则以举办各种层次的体育赛事、会展、会议为目标,换句话说,有的场馆采取了集中性营销战略(如“鸟巢”),而有的场馆采取了差异化的营销战略(如“水立方”)。对于各场馆业主来说,在目标市场选择上存在错位,有助于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选定了目标市场,还要进行市场定位。市场定位解决的是关于如何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什么样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问题。因此,市场定位战略关系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北京各大场馆的市场定位(服务特色)都不是很清晰,外界并不清楚业主在追求什么。这种现状不利于场馆竞争优势的培育和长远发展。

场馆经营业主在选择目标市场和进行市场定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对自身资源条件进行审视的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业主选择的目标市场应有助于自身资源条件的充分利用。经营业主在对自身资源条件进行分析时,不仅要重视比赛场地、商业设施等有形资源,更要重视场馆品牌形象、与职业俱乐部的关系、与国际体育中介组织的关系、体育产业运作经验等无形资源,因为无形资源的作用更大、更长久。从目前情况看,北京奥运场馆经营业主拥有的无形资源情况均不太理想,特别是与职业俱乐部的关系尚未理顺,与国际体育中介组织、国际会展公司的关系尚未建立。这种资源状况决定了走高端路线(举办国际性大型赛事、国际大型会展)在短期内是很难成功的,“鸟巢”的经营现状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要突出体育的中心地位。与其他类型的场馆不同,体育场馆必须立足体育运动,脱离了体育,或者说忽视了民众的健身娱乐需求,各种业务都很难成功开展。譬如,某体育场馆可以利用场地及有关设施举办体育器材展销会、运动服装展销会、体育图书展销会,但如果去举办爆破器材展销会、夏季时装展销会或计算机图书展销会,就可能得不到市场关注和认可。

第三,场馆经营业主在做出市场定位决策时,必须处理好商业化和公益性的关系。商业化是手段,公益性是基础。如果没有了大众的普遍参与,商业活动的开展将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业主在积极筹办商业活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举办一些带有公益性的、能够吸引大众广泛参与的活动。

第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奥运匹克精神、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推动体育运动职业化国际化发展,等等,这些主题都是场馆经营业主进行市场定位很好的选择,但它们叫的都太大或太空,需要细化才能突出经营特色。例如,“弘扬奥运匹克精神”的理念可以细化为发展绿色体育或科技体育,这样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

四、进一步推动北京奥运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的建议

(一)建立经营业主联盟以促进业主的协作

建立北京奥运体育场馆经营业主联盟有以下好处:首先,建立业主联盟可以使场馆从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变为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避免业主的无序竞争及项目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其次,建立业主联盟有利于体育赛事和其他大型活动的开展。第三,建立业主联盟有利于理顺政府与业主之间的关系,形成政府与社会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共创双赢的机制。

(二)加强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

冠名权、豪华包厢、广告牌等无形资产的开发能够给奥运体育场馆带来巨额收人。以鸟巢为例,如果开发冠名权和豪华包厢,每年可能给鸟巢带来近1亿元人民币的收人,这对鸟巢的赛后运营、对奥运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开发、利用冠名权的过程中,经营业主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宣传,让企业认识到场馆冠名权蕴含的巨大广告效应和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围绕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感、市场声誉等因素,吸收政府代表、媒体代表、公众代表、职业俱乐部代表、学术代表共同参与,建立冠名企业筛选机制。

(三)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国际体育中介的紧密合作

体育业务的健康发展是奥运体育场馆实现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和保障。而发展体育业务的关键是利用现有体育场馆,不断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可以提高场馆的国际影响力,而且能够带动体育旅游、体育商品交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场馆冠名权的开发利用。而要提高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可能性和密度,除了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加强对外宣传外,还应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国际著名体育中介的紧密合作,促使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游泳锦标赛、世界篮球竞标赛等国际性赛事在北京奥运体育场馆举办。

市场运营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探究分析

abstract:thepaperismainlyabouttheanalysisoftheriskcontrolofinsurancecompanymanagement.

现代市场竞争的经济环境下,保险公司的经营运转,存在一定的风险。社会经济理论人为,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个人相关风险以及财产方面的风险,同时还涵盖着保险公司运营中的利率风险、权益风险等相关财务风险。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加剧化,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认识保险经营存在的风险,有利于控制现代保险行业的经营风险。

1.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是指保险公司运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策略、过程管理、市场变化等因素导致的保险公司潜在的或尚未发生的、能使保险公司遭受各种相关经营损失与重大影响的风险形式。保险经营风险具有一定的具有可能性和潜在性特征。现代经济学认为,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1.1保险承保风险

保险公司在风险承保过程中,如果只注重保费收入,忽视承保质量,对财产保险缺乏充分预测分析和评估论证;在寿险营销方面,也存在对被保险人的状况调查不够等承保风险。

1.2经营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由于保险公司的内控监管机制缺乏严密性而导致的经营风险。保险运行的过程管理是重要的经营措施,特别是在理赔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机制,导致保险理赔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保险暗付率过大,造成保险公司资产流失严重.形成了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潜伏性。

1.3保险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保险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形式。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和保险行业自身的金融属性,决定了保险公司在运用保险资金、开展投资、实现资金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安全合理、科学高效的进行资金投入,作为保险公司运行的重要手段,保险投资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性。

1.4社会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由于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的蜕变以及在经济利益意念的诱惑驱动下,被保险人的道德观念与主观心理行为发生扭曲歪化,给保险公司造成的经营风险。现代保险公司运行过程中,保险经营的非正常、恶意串通、骗保骗赔等人为现象引发的风险,往往给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很大损失。

2.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存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保险经营的意识与素质的落差

由于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很多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专业化素质偏差较大,科学的保险经营意识和专业素质严重匮乏,服务观念的滞后以及不正当误导保险消费的行为,造成了消费者的误解和反感,从而形成了保险经营的很大漏洞和弊端隐患,最终导致保险经营风险的大量存在。

2.2保险经营的市场环境管理无序

保险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很多保险公司为了短期内局部利益,违反保险规则,采用提高返还率、随意升降保费等相关不科学手段甚至违法乱纪行为,拉取保险客户,扰乱保险市场秩序,造成保险竞争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保险经营的市场环境,为保险经营风险留下了隐患。

2.3保险经营过程监管控制的粗疏

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业务开展、成本投资、服务管理、利润目标等不同需求的矛盾性和相互制约性,造成了保险经营过程管理的复杂性,由于保险运行过程监管内控的粗放疏忽,造成了相关保险信息的逆选择,同时,社会道德理念的扭曲,造成了当前保险经营风险的大量存在。

2.4保险经营财务控制的决策滞后

当前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很多是由于内控制度与民主监督制度的缺失,导致保险经营行为在市场的不确定环境中,针对保险经营的保险定价、利率变动、资金投入,运行机制等形式作出的相关决策有失科学性。造成保险经营风险的大量潜伏。

3.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监控控制措施: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随着社会保险意识的深化与拓展,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控制,需要实施科学合理的实践措施:

3.1强化经营意识,整合内部素质,完善责任监管机制

公司员工的工作素质与责任意识是保险公司发展的必要前提。有效的管理机制是规范保险经营行为,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现代积极环境下,保险公司的有效经营,必须具有超前防范保险风险的经营意识,需要拓展、有利资源环境,加强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落实相关责任激励机制,实行科学管理。

3.2优化市场环境,协调市场秩序,防治保险恶意竞争

市场运行的复杂性,为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风险隐患,多元化的市场变化局势,致使保险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趋向高势态发展,保险公司要密切关注和及时调研市场发展动态,及时作出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规划调整,优化保险市场的发展环境,稳定保险市场秩序,控制保险恶意竞争的不良影响。

3.3坚持求真务实,加强信息调研,保障保险经营可靠

由于保险工作方法意识的粗疏浮浅,保险公司在承保过程中的盲目随意性以及市场调研信息的不可靠,造成了保险经营承保风险的严重存在。新形势下,保险公司的经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强化责任意识,深入调查研究,保障保险消费方相关保险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做好基垫。

3.4加强过程监督,严格操作规程,控制违法盲目理赔

经营运行是保险公司的基本发展活动过程,加强保险公司保险经营的过程内控监管,是杜绝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当前,保险公司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各种过程管控监督措施,严格保险审查理赔手续,建立法治管理保障体系,实行科学操作,高效管控,防止保险行为的违法盲目经营。

3.5科学财务运行,拓展业务开发,创新保险经营模式

保险基金的科学运行,是保险公司正常运转的基础性保障。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保险公司要优化资金经营环境,拓展资金汇通渠道,严格保险财务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点,实行集约化经营。切实发挥财务运行监管控制的作用,确保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趋向合理科学化,保障保险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结束语

总之,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导致了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大量存在,坚持科学发展的观点,创新保险经营策略的高效运行模式,落实严格的过程监管措施,是新形势下保险经营风险控制的科学举措。

参考文献:

[1]《保险经营风险分析》孙平市场金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