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消防安全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0:24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1

【关键词】大型综合体;消防设计;防火措施;分隔形式;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尺寸较大,若严格按照现行的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普遍存在位于中部的楼梯在首层无法直通室外、中部区域难以按照防火分区的要求进行防火分隔、首层疏散距离过长等问题。目前国内类似项目为解决大型商业综合体按现行消防规范进行设计带来的问题,一般采用“一街带多楼”的室内步行街模式来进行解决,以室内步行街将百货、综合、娱乐以及精品店、主力店连通起来。下面以贵阳花果园一个大型综合体附属商业部分为例浅谈室内步行街的应用。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商业部分的平面尺寸较大,东西跨度约240米,南北跨度约190米,难以完全按照现行规范将附属商业部分回廊及相连通的空间按照中庭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存在位于中部的楼梯在首层无法直通室外、回廊难以按照防火分区的要求进行防火分隔、首层疏散距离过长,首层步行街公共区的最不利点至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达57m。为解决按中庭要求设计带来的消防问题,降低火灾危险性,同时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的条件,借鉴国内众多类似项目的经验,将附属商业部分采用室内步行街的方式进行设计。

由于对于室内步行街的防火设计要求没有现行的规范依据,为确保本项目室内步行街的消防安全水平不低于现有规范要求的安全水平,需对室内步行街消防设计涉及的防火分区、疏散等消防问题进行专题的分析论证,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2、方案设计难点

本项目的室内商业步行街由若干个大小不一的中空结构组成,因建筑效果及使用功能的需要,室内步行街部分无法按现行规范设置防火卷帘或者防火墙进行防火分隔,步行街首层~七层相连通,按现有设计方案初步统计,各层面积叠加后达7万余平米。由于本项目附属商业部分内部设置的室内步行街,担负着串联各主力店、精品店、次主力店以及影院等业态的作用,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需要采用防火卷帘将各层的开口与回廊进行分隔,同时由于步行街公共区面积远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防火分区面积的要求,也需要利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划分,这样的作法会造成如下问题:

1)、防火卷帘大量大跨度使用,可靠性较低。

在应用中,由于步行街公共区的面积较大,形状也不规则,防火卷帘的大量大跨度使用逐渐暴露出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消防安全水平难以保证。

2)、不利于火灾下的人员安全疏散。

按照现有建筑布局,各层步行街回廊在疏散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如按防火分区划分要求加设防火卷帘,使回廊分隔成许多不贯通的走廊,在人员疏散时由于视线不通畅,违背人员从哪里来返回时还往哪里走的行为习惯,造成人员混乱,不利于疏散。

3)、会破坏建筑的空间效果,不符合商业运营的要求,且防火卷帘需定期进行检修,后期维护费用较高。

因此,不宜在本项目室内步行街采用此种分隔形式,但若不分隔又将导致室内步行街公共区防火分区面积过大。

3、消防方案设计

不同的业态和商业功能布局的可燃物和火灾荷载的分布特点、火灾和烟气蔓延特点、人流特点也不同。通过对该商业部分的分析,发现该室内步行街由大小不一的中空空间、公共走道及其两侧面积较小的一连串精品商铺(不大于300m2)以及面积较大的主力店(大于300m2)组成。公共区占据了步行街的较大一部分面积,仅作为人员流通的交通区域,可燃物较少,主要是顾客随身携带的行李,且较为分散,一旦发生火灾容易扑救,造成大面积引燃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如此大的开阔空间也能一定时间内阻止两侧店铺火灾的蔓延。在限制精品商铺的面积、将公共区与周边店铺进行有效的分隔、增设消防设施、控制室内步行街易燃可燃装修材料、室内步行街采用三级排烟措施等条件下,确保室内步行街公共区的安全性,以解决公共区无法进行防火分隔,部分疏散楼梯必须疏散到室内步行街首层,而不能直接通向室外的问题,以及首层公共区最不利点的疏散距离过长问题。同时,避免大量大跨度地采用防火卷帘,沿街商铺与步行街公共区之间采用钢化(防火)玻璃+喷淋保护进行分隔,同时在商铺内设置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和机械排烟系统,以将火灾烟气控制在店铺内,减小火灾对步行街公共区的影响。

该商业部分中部有一个首层至地上七层贯通的室内步行街,室内步行街两侧商铺最小间距约13~24m,采取的具体的主要防火技术措施如下:

1、室内步行街两侧店铺之间的宽度不小于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13m,以确保室内步行街的蓄烟纳热能力和防止两侧店铺之间火灾的蔓延。

2、室内步行街各层两端靠外墙一侧不允许被精品商铺或主力店封闭,不在步行街两端设置端头店,直接对外通风采光,在步行街端头位置处设置可开启窗,保证室内步行街内的排烟效果。

3、室内步行街两侧的精品商铺之间及与步行街公共区之间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精品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

(2)步行街两侧相邻的商铺之间分隔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00h,钢化玻璃在店铺之间完全断开。机电风管通过走道或室内步行街公共进入商铺,避免在商铺之间穿过;

(3)商铺与室内步行街公共区之间采用钢化玻璃+1小时喷淋保护替代墙体进行分隔,且喷头设在店铺内侧吊顶下方;

(4)精品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室内步行街公共区,人员通过公共区疏散至室外,商铺开向公共区的门开启角度不小于90°,在火灾时应能自动关闭。同时采用带电磁门吸的双向弹簧门,平时采用电磁门吸使之常开,火灾时报警系统切断电源,使门自动关闭,关闭后能从两侧手动开启并再自动关闭;

(5)步行街两侧精品商铺的进深不超过15m。否则,店铺在背向步行街公共通道一侧设置可直通室外的疏散出口。

4、步行街公共两侧面积大于300m2的商铺(主力店),单独划分防火分区,采用耐火极限为1小时的C类防火玻璃+3小时喷淋保护及在步行街侧设置钢质防火卷帘进行双重分隔,以提高分隔的安全性,且店铺之间每边各设置1米宽实体防火墙。

5、疏散楼梯靠外墙设置并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直接通至步行街公共区,且通过步行街到达最近安全出口的步行距离不大于60m。

6、室内步行街公共区的地面装修采用a级材料,其他部位的装修材料不低于B1级,不采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电气线路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电缆。步行街公共区及各层环廊仅作为人流通行的走道使用,不应布置临时摊位、展示台等阻碍人员疏散的物品及任何可燃物品。

7、为防止由于一些移动可燃物,如节日的装饰、临时活动布展的舞美道具、装饰物等移动可燃物发生火灾,在步行街的开口区域内设大空间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

8、步行街内的消火栓增设消防软管卷盘,间距不大于30m,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3m。

9、针对步行街区域,采取“三级排烟”的体系,即步行街两侧店铺内机械排烟、步行街各层公共区域走道机械排烟和步行街顶部机械排烟:

(1)步行街两侧各精品店铺内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确保商铺内发生火灾时,及时排出烟气,避免影响步行街公共区域;

(2)步行街公共区及各层环廊建议设机械排烟系统,并按照面积不大于500m2划分防烟分区,保证人员在步行街各层公共区域安全疏散;

(3)步行街顶部设机械排烟系统,及时将烟气排除室外。

10、为及时排出火灾时各层步行街公共区内的烟气,保证此区域人员安全疏散,二层步行街公共区楼板开口总面积不小于首层步行街公共区面积的35%,其余各层的开口位置基本对应,开口处不设置卷帘进行分隔。

11、步行街的顶棚材料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设置可由消防队员或消防管理人员遥控或手动打开的侧窗,侧窗面积不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10%,并有明显标志,以作为机械排烟失效时的辅助自然排烟。

12、由于本项目的结构形式呈中间低四周高,部分天窗设置在六层屋面和七层屋面,且在六层和七层屋面天窗周边设置了与较高一层的商铺相连通的室外平台,商业人流可进入这些室外平台,为确保在室内步行街发生火灾时,顶棚天窗排烟对周边人员的影响,对天窗的排烟方式采取了特殊方式:

(1)针对机械排烟:通过设置水平的排烟道将火灾烟气引导进入设置在较高楼层的排烟竖井,在屋顶将烟气进行排出;

(2)针对辅助的自然排烟:顶棚天窗与周边商铺的距离不小于4米;顶棚的自然排烟侧窗开窗尽量避免正对周边商铺的门窗,自然排烟侧窗开设的位置与周边商铺的距离大于6米。

13、在首层室内步行街的两端各存在一个半室外出入口平台,为室内步行街的主要出入口,为确保该区域的人员疏散安全,应满足如下的要求:

(1)该区域仅作为人员疏散的交通区域,不设置任何其他功能,不允许布置任何可燃物及阻碍物;

(2)该区域的地面、墙面及吊顶采用a级装修材料;

(3)室内步行街通向往该区域的疏散口处设置防烟风幕,当室内发生火灾时防止烟气蔓延进入到该区域,以确保该区域的安全。

14、因该项目体量过大、消防扑救不便,故在建筑东、西两侧各设置一块不小于建筑周长1/4的消防登高操作场地,同时在对应建筑外立面上设置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救援窗口,并设置明显标志识别。

通过设定消防安全目标和评判标准,并由专业消防工程技术公司通过对火灾场景、烟气运动与蔓延以及人员安全疏散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以上设计调整方案得以实施的前提下,可得如下结论:

(1)因室内步行街的火灾荷载较小,两侧精品店铺按照“钢化玻璃+喷淋保护”形式与步行街公共区进行分隔,可将店铺内的火灾控制在较小的区域内,此种防火分隔形式可有效降低店铺火灾对步行街公共区域的影响,为外部扑救、人员疏散救援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了室内步行街公共区的安全性,现有设计中的首层室内步行街一层~七层连通的公共区域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可行。

(2)室内步行街两侧商铺宽度按不小于13m进行设计,当面向室内步行街公共区的两侧商铺发生火灾后,步行街另一侧的商铺的最大热辐射强度均小于设定的极限值10kw/m2。因此,能防止火灾向街的另一侧蔓延。

(3)步行街公共区内发生火灾时,当机械排烟系统有效时,不管自动灭火系统有效或无效,可用疏散时间均大于1800s,能为人员疏散提供较长时间的安全疏散环境。

结语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2

一、胜利广场的基本情况

胜利广场是大连市的标志性建筑,位于火车站对面,是目前大连市最大的地下商场,1993年由台湾法人独资兴建,1998年开业,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72个防火分区,28部疏散楼梯,2台发电机,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防排烟等自动消防设施健全。

该商场以商场统一管理、格子铺等个体商铺独立经营的模式为主,集服装、鞋帽、饰品等销售和小吃、游乐、保龄球等吃喝玩乐为一体,另外该商场与火车站、大连最繁华的青泥洼商圈等区域通过近二十条过街通道连通,是大连市20岁左右年轻人最喜欢的淘货地点,日客流量平均20万人,节假日能够达到25万人甚至更多。

二、地下商场的火灾特点

胜利广场在消防方面具有典型的地下商场特点:

(一)功能复杂,用火用电多,致灾因素多。地下商场将地面的各种功能大规模转入地下,具备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购物环境舒适的商业街,并配有各种休闲设施,电气线路故障、人为破坏、人为的用火用电用气和吸烟等行为不可能彻底避免,随时存在发生火灾的可能。

(二)火灾荷载大。即使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大部分部位采用不燃材料装修,但以服装、鞋帽、饰品为主的商场内货品的可燃物数量仍旧极大,发生火灾一旦蔓延扩大,火势将很难控制。

(三)人员密集、数量大,疏散难度大。地下商场面积越来越大,商铺众多,就胜利广场来说业户就达到3300户,服务和管理人员近8000人,地下商场内人员每小时都在3万人以上,一旦发生火灾或突发事件疏散任务很重。

(四)从安全疏散上看,地下商场没有自然排烟和采光,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空气量不足容易产生大量烟气,人员疏散全靠应急照明和指示,对普通人来说初期疏散难度数倍于地上建筑。

(五)早期建成的地下商场还存在地下三层及以下设置商场营业厅、地下二层及以下设置公共娱乐场所、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未采取措施进行防火分隔等问题,导致地下人员增多,而且一旦发生火灾蔓延扩大的可能性也增大。根据“不溯及既往”和“从旧兼从轻”的法律适用原则,在没有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建筑和经营方面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胜利广场建成时是亚洲最大的地下商场,火灾危险性和扑救疏散难度都比后期建成的大型地下商场要大得多,因此在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上,必须更有针对性更加细致才能保证安全。

三、四个能力建设的具体做法

根据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建设要求,胜利广场在消防责任体系建设、防火巡查检查、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人员培训和演练、标准识化建设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基本达标。但鉴于地下商场固有的火灾危险和胜利广场由于建成较早而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企业原有管理构架的基础上,从细节入手,加强单位消防安全软件建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通过奖惩措施调动业户积极性,使业户主动参与消防管理。胜利广场发展了100家店铺作为安全协勤店、100人作为安全协勤员,参与商场日常对店铺的监督和检查;在店铺装修方面,评选星级店铺给予返租金和续签合同等优惠,将不燃材料装修纳入评比体系;发现从业人员吸烟或店铺内有顾客吸烟的,对店铺予以罚款处罚,对检查发现消防问题不整改的店铺予以闭店整改处理。

(二)明确标准,设施维护经常化。在消防设施维护方面,要求企业制定计划,每天定人定位定量测试消防设施,保证每年每樘防火卷帘、每个消火栓、消火栓启泵按钮、火灾报警探测器等消防设施都进行至少一次测试,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每年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用电情况进行专项治理,对商场所有电气线路进行检查、检测和维修,日常巡检时发现商铺有临时用电情况立即纠正,保证用电线路不出问题。

(三)加强训练,安全人员专业化。胜利广场招收了一部分特殊的安保人员,队员全部是来自武警部队的复转军人,二个应急分队50名队员,24小时留宿公司,每周演习一次,发出命令后三分钟内到达商场任意区域。我们联系了特勤中队要求队员分批到中队与战士一同训练(每年每批训练三个月),锻炼的体能同时也掌握了专业技能,处理突发事件、疏散人员方面更加镇定、准确,应急分队在防火、防恐、防破坏方面都体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震慑力。

(四)超常规设置消防标识。地下商场火灾发生时能见度差,我们要求商场在调整业户布局时将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地面蓄光疏散指示标志全部调整,而且蓄光指示标识的长度和宽度比普通型加倍、设置密度加倍,安全出口门上方设置了0.8米×0.3米的超大规格灯光型“安全出口”标志,断电状态下消防标识特别突出醒目。

(五)开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培训和演练。地下商场小店铺从业人员经常更换,我们指导商场制定了考核科目,要求商场消防科在新员工上岗后进行现场考试,不合格的一周内跟踪考核至合格,消防部门也不定期抽考。

演练方面,除每年两次大规模疏散演练或消防趣味运动会外,重点对业户进行商场内部逃生演练进行了指导:每次涵盖4-5个防火分区,演练时关闭全部日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系统,排烟、送风系统启动,所有人首先靠蓄光疏散指示标志找到疏散楼梯,随后启动应急照明系统,讲解引导顾客疏散要点、每个防火分区第二出口位置及疏散到相邻分区后的疏散方法,最后所有人员疏散到地面出口。每年的实地演练持续1至2个月,保证所有店铺人员都至少参与一次疏散演练,使从业人员能够克服恐慌心理、知道引导顾客疏散的义务、熟悉疏散路线。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3

关键词:步行街;防火设计;难点;策略

abstract:alongwiththecontinuousincreaseofeconomiclevel,coveredpedestrianstreetspringingupacrossthecountry,architecturalfeaturessuchasfollows:strongsenseofmoderndesign,forexample,sunblockrainandcomfortableindoorwalkingfunction,integratingshopping,leisure,serviceavarietyoffunctionsinone.Becauseofitsuniquedesignconcept,bringsbeyondthedesignofthecurrentfirecode,soitneedstostrengthenrelevantpreventivemeasuresagainstfire.thisarticlemainlyanalyzesthecoveredpedestrianstreetofthefirepreventiondesigndifficultiesanddesignstrategy,foracoveredpedestrianstreetspaceform,traveldistanceanddirection,state,andaseriesoffiresafetydesignrequirementsareanalyzed,andputforwardthestrategies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pedestrianstreet;fireprotectiondesign;thedifficulty;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B21

有顶步行商业街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随着人们的生活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改善其购物环境,步行街建设形式多样化,具有传统的步行街和现代化商业步行街等多种形式,为了提高其建设质量,消防安全首当其位。防火安全的设计,疏散设计,有顶步行街的防火设计是否局限于国家消防规范,只有处理好设计中的难点,以安全性为前提,才能更有效的体现出消防安全在有顶步行街中的意义。

一、有顶步行街设计的难点

传统的商业步行街是由历史发展形成的,一般都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和次城市中心区,象征着城市的繁荣,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商业资源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传统的步行街街道用挑檐、重檐、敞廊盖顶或过街骑楼遮挡风雨。而现代的商业步行街大部分以有顶棚的商业步行街为主。主要特征为:供市民购物游玩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有顶步行街的两侧有引导人流进入的入口,顾客可以通过此入口流动在商铺之间。步行街两侧建筑模式繁多,空间大的知名超市、主力店、影院、KtV等及鳞次栉比的小空间摊位。也具备着半开放和交往的景观空间。有的商业街不仅有顶棚,还在入口处设置门窗,形成完全封闭的室内商业街。对于此种建筑模式,防火设计难点有以下几点内容:

1.1、受限于室内空间形态

有顶商业步行街空间受限于空间形态。根据现行的消防设计规范来说,有关中庭的规定将牵制建筑物组成的围合空间,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防火分区如果利用实体墙和防火卷帘,建筑设计的空间感毫无疑问遭到破坏,如果不分隔,将会导致超过规范要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过大。

1.2、疏散距离超过安全范围

规范规定要所要求的是安全疏散距离为30m,而步行街人员到达室外安全地点的疏散距离往往超过了30米,增大了危险性,假设事故发行生,肯能会因为防火设计不当导致人员伤亡。其次,有顶商业街两侧商业建筑的部分安全疏散出口都设置在步行街内,首层无法直接对事发,需要借助商业步行街疏散。

1.3、现行国家消防规范不适用有有顶步行街

有顶的商业街的防火设计往往不适应国家现行消防规范的排烟设计。对于排烟设计,设计者往往按照现行的消防规范设计商业步行街的自然排烟。这样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净空高度大于12m的顶棚,由于“层化”现象,自然排烟窗是否能真正起到排烟的效果。其次,对于商铺的安全疏散,商业步行街还担负着一定的作用,满足了现行消防规范对中庭排烟的设计要求,对于步行街人员的安全疏散是否确保。

二、有顶步行街设计的研究

2.1、相关标准条文

根据福建省步行街消防设计的有关规定:

(1).室内步行街建筑的耐火等级设计不低于二级。

(2).首层沿步行街长度方向每隔60m应设不小于6m直接对外的疏散出口;室内步行街两侧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步行街,但首层通过步行街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大于60m;二层及以上楼层商铺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大于37.5m;靠外墙设置的疏散楼梯间在首层应直通室外,不得再经过步行街通向室外(不包括每隔60m应设不小于6m直接对外的疏散出口的数量)

(3).步行街首层通向室外的各出入口距离出口15m范围内的店铺,应采用实体墙与步行街进行分隔,保证步行街内人员安全疏散。

(4).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建筑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可采用实体墙、防火玻璃或钢化玻璃加喷淋保护,如采用防火玻璃或钢化玻璃加喷淋保护,应提供火灾可行性试验报告;相邻商铺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实体墙分隔到顶(禁止采用防火卷帘或轻质隔墙替代),隔墙上严禁开设门窗洞口。

(5).室内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内应设置独立的排烟设施;商场等大空间区域应按不小于500m2划分防烟分区,排烟系统进出口布置应确保加压系统吸入口不受烟气影响。

(6).商店应采用防火墙与步行街进行防火分隔;

(7).商店内应设置不经过步行街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8).当直通室外安全出口宽度不足,必须通过步行街时疏散时,应设置防烟前室与步行街连通,且该疏散出口的宽度不得大于总疏散宽度的20%;

2.1.1设计策略探讨

2.1.2、防火设计要根据不同形式的步行街

不管是传统的步行街,现代商业步行街以及有顶步行街,防火设计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根据不同的建筑模式来进行不同的防火设计。步行街内街是参观和浏览人员的主要通道,在疏散安全方面担任着重要的责任,非封闭的顶层结构模式才能使用有顶步行街的设计。假设采用封闭顶层设计,内街可以设置为中庭,并配合机械化排烟措施。在顶盖部位材料设计时,可燃性低燃烧度有限的不燃或者难燃材料是最佳选择。采用耐火极限高于2.5h的不燃少提为其支撑的安全结构设计。支撑体系为钢结构。低于不同的建筑或者单一针对有顶步行街,确保安全防火的耐用级数。

2.1.3、控制火灾荷载,形成防火隔离带,利于安全疏散

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到步行街两侧商店,确保人员疏散安全,对于步行街的设计材料要求都严格要求,比如宽度,高度,横通道,材料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性。有顶步行街更是要做好防火分区,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要求比如店铺之间最狭处宽度间距的要求,不小于8m。步行街无固定的火灾荷载,除了人员通行外别无其他用途,真正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使有顶步行街真正成为疏散的安全区域,根据福建省消防设计建议第③条中,从店铺到安全出口到露天步行街出口步行距离要控制在60m以内。

2.1.4、店铺街道排烟效果

有顶步行街要设置自然排烟设施,排烟窗的面积要尽量加大,开口面积不小于步行街地面棉结20%。为了防止烟气向步行街蔓延,排烟装置应该是每个商铺所具备的。将烟气排出室外。影响有顶步行街排烟效果的有如果烟气沿顶棚下长距离蔓延,烟温冷向地面沉降,顶盖受热,上层热空气层都会产生热降现象。所以,储烟池构造设计是是有顶盖步行街应采用的,出烟口两侧应设挡风板,池深应达1m以上,顶面有隔热措施。防止热障的产生。步行街的排烟设计要进行严密的防烟分隔措施,防止烟气进入高层建筑。有顶步行街和商铺内以及回廊可以设计机械排烟设计,使烟气可以有效防止无法向步行街蔓延。

2.1.5、采取防火分隔,控制火势

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是尽量把火灾控制在商业建筑内,防止火势的蔓延。主要设计措施有:“步行街建筑面积超过一定规模时,建筑要主要设计自动喷水灭火和自动报警系统。其次,要有一定的耐火极限,主要设置在店铺面向步行街一侧的护构件。再次,商业建筑储存区的设置,采用防火耐性高的墙体和楼板进行分割,业主要藏储层取货交通楼梯和营业部位的疏散楼梯要分开设计,方便业主来往于商铺和仓储层提取货物,自行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性。再次,采用非接触式图像式火灾探测系统和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可以适用于室内封闭的有顶步行街。

三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各地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建。有顶步行街已经成为当下火热的商业建筑模式,应该着重设计好防火设计,遵循国家消防规范要求,设计标准也要遵循建筑模式,明确划分防火区域,做好防火分隔,控制火灾荷载,根据店铺的实际效果做好排烟措施,使各项商业建筑和资源得到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郑雁秋.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9,(12):75~77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4

【关键词】商业服务网点;火灾隐患;防火措施

商业服务网点,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术语解释,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平方米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小时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个体经济的支持,加上对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类小型经济场所快速增长,不断发展,但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

1.商业服务网点的火灾隐患

1.1擅自改变使用功能。一些开发商为迎合购房者的需要,擅自增加商业服务网点层高,给经营者擅自夹层创造搭建夹层条件;一些经营者为扩大经营面积,擅自拆除相互独立的营业服务网点之间的隔墙,造成原本是底层带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变成了公共建筑,但消防设施却没有按相应要求进行升级。同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的“商业服务网点”是指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一些经营者为谋取经济利益,私自将其改成酒吧、清吧甚至变成烟花爆竹专卖店、黑煤气充气点等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危险性显著增大。

1.2合用现象较为普遍。商业服务网点中“三合一”现象是十分突出的,基本上是每间店铺都有住人。居住人数少则一人,多则五六人(主要是设置在夹层内),以一至三人居多。居住、煮食和店铺之间没有严格的防火分隔,混合设置在同一个连通的空间里,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亡人火灾。

1.3安全疏散不尽人意。一些开发商为增加铺门面数量,往往将商业服务网点设计成纵深比较深的长方形,且通常仅设置一部竖向疏散的疏散楼梯,首层仅设置一处安全出口。而一些经营者擅自改变用途,将其用作网吧、酒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导致安全疏散“先天性”不足。有些经营者为增加疏散通道,直接将安全出口开在住宅部分楼梯间;有的商铺甚至将大量存货堆放在楼梯踏步或休息平台,“人为”堵塞疏散通道,导致人员疏散寸步难行。

1.4电器线路乱接乱搭。商业服务网点大部分为个体户,为节约成本,业主往往会选择质量一般甚至不合格的电线、电器,请一些没有资质的所谓电工来安装,造成电线乱拉乱接,有的甚至直接布置在可燃材料之上,有的则未按要求安装漏电保护开关;而随意使用移动插排,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等情况都时有发生。

1.5消防设施缺乏保养。大部分商业服务网点都配置有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消防软管卷盘、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但是由于缺乏维护保养,往往是消防设施上蒙着厚厚的一层灰,而卷盘无水、灭火器气压不足、应急灯不亮等隐患往往被业主忽视。

1.6单位侥幸心理严重。经过近几来清剿火患后,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意识虽缓慢提升,但由于火灾事故具有偶发性,有的单位对消防工作的“了解”、“认识”和“配合”仅停留在表面上,一些单位侥幸心理严重,往往认为消防工作省一点、慢一点、笼统一点不会那么巧出问题;大多数单位抓消防工作时松时紧,被动应付的多,单位防火巡查、员工岗前培训、年度设施检测等消防法定职责形同虚设,单位消防自主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

2.商业服务网点的防火措施

2.1逐步完善设计要求。一是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楼梯层高加以限制,防止经营者擅自加层;二是对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用房分户隔断应采用不易拆除的钢筋砼,防火二次装修擅自扩大面积。同时,以《海南省消防技术专家委员会会议纪要》的名义予以明确,增加执法可操作性。

2.2依法把好源头关。一是严防“三合一”场所,依照行业标准《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设置防火分隔措施,严格控制住人;特别是严格限制私自搭建夹层设置住人场所的情况发生。二是严防火势蔓延,可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关于设有顶棚的步行街商铺相关消防要求,向外一侧的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且宜采用实体墙,其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米。如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2米。同时,规范户外广告设置,进一步规范广告用材、电气线路、安装位置及尺寸大小等内容,防火火势向四周蔓延。

2.3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做好工作交接。根据《海南省公安机关消防监督分工范围界定标准》,商业服务网点多为公安派出所监督单位。在涉及商业服务网点等派出所监督单位办理消防验收或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手续时,应主动邀请辖区派出所片区民警参与验收,既能提高派出所民警的消防业务,又能保障日常监督的衔接工作。二是完善消防手续。参照《海南省个体工商户消防监督抽查界定标准》,指导督促商业服务网点中的公众聚集场所办理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手续。三是加强网格巡查。充分发挥各村(社区)专兼职安全巡查网格员和居住小区志愿宣传员的作用,对辖区商业服务网点真正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进行消防宣传培训,督促商业服务网点使用人员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发现和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的能力,减少安全隐患。四是强化行业监督力度。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尽快出台行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推动商务、文化、卫生、民政、教育的部门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实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五是强化中介服务力度。发挥消防中介机构技术优势,督促、指导商业服务网点各类场所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为单位消防设施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2.5加强宣传培训。一是完善消防标识化建设。依据《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与评定》,在商业服务网点悬挂“一懂三会”(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消防安全提示牌;提示场所内灭火器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二是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传播国内外同类型场所重特大火灾事故的经验教训,提升广大业主及从业员工消防主体责任意识。三是开展常态化逃生演练。指导、督促商业服务网点所在的居(村)委会或物业服务企业,每年至少组织1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其自防自救能力。

3.结语

由于商业服务网点数量较多,而且分布较广泛,做好商业服务网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相关行业部门的严格执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全面提高商业服务网点消防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5

小餐馆、小饭店等小型微型餐饮企业广泛分布于居民生活区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然而这些小餐馆一旦发生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安全。

2011年11月14日早晨7时30分许,陕西省西安市嘉天国际大厦1号楼底商樊家腊汁肉夹馍店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重大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36人受伤住院。其中死伤人员大多为过往行人。

据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个液化石油气罐发生泄漏,泄漏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发生爆炸。经陕西省安监局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因有关经营单位及个人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意识淡薄,非法经营和违法使用钢瓶液化气,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安全监管缺失、职责履行不到位而导致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笔者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落实和加强对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液化石油气使用环节的安全监管,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应强化和落实企业用气安全的主体责任,有关监管部门、燃气经营使用单位、社区等应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化的燃气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网络,以增强全社会防控燃气事故的意识和能力等。

政府加强监管

樊家腊汁肉夹馍店属于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这种店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城中村中星罗棋布,随处可见,且烹饪燃料大都使用钢瓶液化石油气。然而,这种小店长期违法违规使用钢瓶液化石油气,因店小而未引起关注,相关监管部门未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以致养患成灾,造成危害城市公共安全的惨痛后果。

樊家腊汁肉夹馍店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不仅将该店四周墙壁全部炸塌,顶部楼板炸碎,还殃及邻近6家店铺,受损面积约1500m2;街上众多过往行人和在公交车站候车的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街边停放及过往数十辆车辆也受损,街道对面多家店铺的门窗震坏……街道上一片狼籍,惨不忍睹。陕西省、西安市共出动200多名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多只搜救犬和一架搜救飞机参与救援,过往车辆、行人、救护车共同协助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那么,其他小微型餐饮店铺的用气安全状况如何呢?经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触目惊心!有不少店铺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锈迹斑斑,输气胶管严重老化,超过报废年限;有些店铺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无铭牌、无检验合格标志;许多店铺的烹饪操作间存放多个钢瓶,有不少是50kg的大钢瓶;有些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店铺直接使用钢瓶液化石油气;有的店铺操作人员将钢瓶放在热水盆中使用,有的将钢瓶卧放使用,有的随意将钢瓶内残液向下水道倾倒。

再从钢瓶的供应环节来看,店铺林立的街道以及城中村的居住房内就设有非法更换气瓶点,并摆放着大量的液化石油气钢瓶;运送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车辆无任何安全装置和标志。

由此可见,导致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隐患相当严重。事实表明,樊家腊汁肉夹馍店发生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绝非偶然,是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液化石油气使用环节安全监管缺失的一种必然结果。

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数量众多,在液化石油气使用环节若不能有效实施安全监管,极易对城市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落实和加强对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液化石油气使用环节的安全监管是关系到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的一件大事,笔者认为,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应重点抓好3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按国务院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职责分工规定,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协作,依法落实和加强对液化石油气使用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法取缔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的站点,合理布局建设合法的液化石油气经营站点。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液化石油气用户大量增多,合法经营液化石油气的站点太少,用气难、换气难是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使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的站点有了生存空间。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同步合理布局建设合法的液化石油气经营站点,以解决城市安全用气的需要。三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液化石油气使用环节的安全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公安派出所应对辖区内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定期实施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爆炸隐患,确保公共安全。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樊家腊汁肉夹馍店爆炸事故暴露出另一个严重问题,是一些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用气安全的主体责任不落实,员工缺乏用气安全知识,用气安全措施不完备,没有防火防爆应急能力。

据调查,2011年11月13日,樊家腊汁肉夹馍店从非法经营站点购进3个50kg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存放在厨房间。第二天早晨7时30分许,一名女员工上班进门后感觉气味异常,怀疑有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向店铺负责人打电话报告,其间突然发生爆炸,女员工被炸身亡。

企业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西安嘉天国际大厦属于高层民用建筑,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规定:“高层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应采用管道供气。”在高层民用建筑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属于违规行为,这同时反映出出租方嘉天物业公司和租用方樊家腊汁肉夹馍店法制观念的淡薄。

解决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用气安全的关键是强化和落实企业用气安全的主体责任,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依法履行对本企业用气安全全面负责的责任,完备用气安全措施,提高防火防爆能力。

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小型微型公共餐饮企业使用液化石油气应当符合下列规定要求: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建筑应当符合安全条件,如使用多个液化石油气钢瓶应设置专用的气化间,禁止在高层建筑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禁止在地下建筑内使用液化石油气;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及减压阀、输气管等配件应当符合安全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或超过检验有效期的产品;建立健全用气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液化石油气泄漏和火灾爆炸等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对用气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使用人员要清楚防范措施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6

县安全生产委员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4月12日至13日州安全生产“四不两直”暗访指导组,对我县近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访指导,暗访发现了一些问题隐患。为认真做好自治州安全生产“四不两直”暗访指导组反馈问题隐患整改工作,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我局立刻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州、县两级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开展了安全生产拉网式、地毯式大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范围:

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办公楼内用电、消防、房屋安全及县域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屠宰厂、兽药店、饲料店、农资店、农机销售制造企业、农机作业机械、农机道路安全、大型沼气企业等,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做到不漏一个盲区、不放过一个环节。

1、县委常委陈**带队,农业农村局联合应急局重点检查了两家榨油企业,实地检查**油脂和**油脂两家正在生产的企业。对大型沼气企业、农机制造企业,生产、用电、消防等安全隐患进行逐一检查。

2、对全县70家农资经营门店、农机销售网点、兽药店、饲料店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了定点销售硝基类肥料2家、限制使用农药5家经营店铺是否落实实名购买登记制度,硝基类肥料库房紫外线报警器是否正常,用电、消防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3、结合春耕备耕好农机化春耕生产工作,重点检查春季作业机械、检验、检修、拖拉机非法载人、道路行驶等安全隐患。

4、对大型养殖场、两家屠宰厂进行了排查,对防疫、防控、消毒、无害化处理、用电、消防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二、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

1、在**油脂厂检查过程中陈**常委认真听取企业法人的安全生产汇报,在生产车间现场提问两名带班班长的岗位职责及安全常识,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1)预处理车间临时用电电线绝缘层破损;(2)预处理车间控制柜绝缘胶垫积尘严重;(3)预处理车间氧气瓶、煤气瓶倒放,氧气、煤气气瓶无防倾倒措施、无减震胶圈,氧气瓶无气瓶帽,氧气瓶与煤气瓶间距不足,动火点与气瓶距离不足;(4)清除车间切割机电线绝缘层破损;(5)清除车间临时用电管理混乱,时用电电线与地面油污接触;(6)清除车间氧气瓶倒放,氧气瓶与煤气瓶间距不足,动火点与气瓶距离不足,气瓶与胶管连接处用铁丝简易固定;(7)清除车间配电箱未固定悬挂在装置上;(8)未设立独立的氢氧化钠存储库房;(9)后厂绞笼撞损未及时修复;(10)榨油车间门口废水箱防护栏未固定,防护不到位;(11)浸出车间防爆控制柜面板损坏未修复;(12)浸出车间二层平台电动葫芦未设置限位开关;(13)浸出车间法兰跨接用普通电线跨接;(14)浸出车间二、三层平台未安装踢脚板,防护栏防护不到位。

2、农资经销店销售的棉花种子未在我县农业农村局备案1家;农资经销店出售的棉种标签标识不规范4家;兽药店没有填写兽药销售记录1家;兽药店未贴兽药标签1家。

3、路检路查时发现部分拖拉机反光标志不全、未及时参加年检年审、证照未携带,部分作业机械灭火器已过期。

三、具体工作作法及措施

1、对**油脂有限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当日已下发整改通知书,停产限期整改,现已整改完毕等待复验开工。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7

关键词:无店铺销售营销信用体系法制环境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多层营销渠道种种限制,使得无店铺销售迅速崛起,并逐步显示出其强劲的威力,并逐渐形成了六种基本形式,即通信销售、展示销售、访问销售、电话营销、自动化销售、聚会示范销售、新媒体销售、复合式营销等。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渠道来说,无店铺销售不需要设立店铺,打破了传统零售商业经营的空间限制和交易过程中的手工操作,使购物的自助化程度大为提高。但无店铺销售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与传统的销售相比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无店铺销售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无店铺销售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无店铺销售行业中的邮购、媒体营销、电话购物、网上购物、自动化销售等经营方式迅速发展。大城市的发展很迅速,经营范围从日用百货、书籍、化妆品、服装、发展到家电、通讯器材、甚至电脑、设备和汽车交易,效益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无店铺销售总额进行统计,但从一些企业无店铺销售的发展状况可见一斑。如网上销售,青岛国美电器2003年开展该项业务后,全年收到网上订单1万多份,在国美全国连锁店中名列前茅;浙江网上销量最大的杭州佑康9188电子商务网,配送商品达2000多种,年销售额逾亿元。无店铺销售方式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2004年10月1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并的新版《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将我国原来的9种零售业态分类扩大到17种。在新增加的8种业态中,包括了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和电话购物5种无店铺零售。至此,《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让无店铺销售方式被我国零售业正式承认。继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成为零售业发展的热点之后,无店铺销售方式极有可能成为国内零售市场上新的关注热点。

二、我国无店铺销售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无店铺销售行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着产生,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无店铺销售行业的发展。

1.传统观念制约

无店铺销售是完全通过中间媒体传递商品信息的购物行为,而传统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习惯在“货比三家”的基础上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而对于无店铺销售,觉得未直接见到商品总是不可靠。因此,目前大部分的无店铺销售主要集中思想较为前卫的消费者,比如城市的高收入阶层、知识分子、大学生等群体。

2.经营者对无店铺的经营实质把握不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引起无店铺企业对其销售本质没有认识清楚,甚至将这种营销方式当作是一种谋取暴利的方式,因而在盈利心切的动机下,以不正当的取财之道来进行营销。其实无店铺销售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其获利方式虽与其他营销方式不同,但以实际业绩为基础的获利原则是共同的。无店铺企业也应该重视顾客的忠诚度和自己的品牌、信誉,否则带来的结果必定是自挖墙脚。

3.一些无店铺企业缺乏诚信

市场诚信不足,是突出问题。在无店铺销售中,大部分无店铺企业都能够诚信经营,但也有一些无店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重视信用建设,有意设置陷阱,欺骗购物的消费者。从而使整个无店铺财物环境受到了污染。目前我国网上购物和电视购物存在很多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误导消费、交货延迟、拖延敷衍等诚信缺失的经营行为,使得网上购物等无店铺销售方式的信誉在顾客心目中大打折扣。有些无店铺销售公司,有些无店铺公司在做广告时往往采用非常夸张的方法宣传产品,而其产品往往难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在目前,无店铺销售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由信用支撑的营销方式,没有信用,商家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同样也得不到商家的支持。以次充好的行为只能使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网上购物与店铺购物相比,一旦发生纠纷,往往消费者投诉的成本很高,且处理周期长,商品经历环节多,问题解决繁琐,导致消费者损失很大。

4.物流和交易手段制约

邮购、电视直销、网上销售等,都是远距离销售方式,需要依托快捷、高效的物流配送手段和安全正确的金融结算支付系统。然而目前无店铺企业首先受到物流方面的制约。据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干春晖分析,除了在线电影、在线软件等少数商品之外,绝大多数商品都会涉及配送问题,都需要物流支撑。但目前我国的无店铺零售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本支撑不了一个全国性的物流系统,同时也没有一家无店铺零售商能够建立一个遍布全国的物流体系。此外,合格的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同样十分缺乏。技术方面的限制也是一大问题。目前无店铺零售的交易过程中支付手段不完善,买卖双方仍然是以现金、邮汇等传统的支付方式为主,电子货币尚未普遍,特别是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的技术与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5.管理上的漏洞

无店铺销售出现的时间不长,在整个流通领域覆盖的面也不广,人们对这些购物方式的运行规律和行为特征了解不够,业主进入该领域可以说是“零门槛”,而因监管不力出现问题不少。我国目前没有抓住无店铺销售这个行业的核心——销售管理,把它当成是一般的销售行业来管理。中国在审批无店铺销售企业的时候存在相当多的管理漏洞,不知道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市场销售计划是对市场有利的,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销售计划实际上是违法的。所以,中国的无店铺销售市场应该在管理办法比较完善的情况下,由政府的各级监管部门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管理。从行业来看,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无店铺销售行业协会,缺乏必要的行规制约,也很少对从业者进行专门培训。政府部门法规也不健全,在无店铺销售方面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有关网上身份认证、支付安全、电子商务交易、商品真伪辨认等难以规范,无法对其中某些行为的是非优劣作出准确判断。

三、我国无店铺销售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1.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

为把我国的无店铺企业纳入正常的管理,促进无店铺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工作,就无店铺企业的性质、经营条件、工商登记、税收管理、市场监管、人员素质要求等做出详细规定,从而使无店铺企业成为市场的一部分。立法管理不但可以使无店铺企业合法经营,而且也使消费者对企业能够更信赖,减少财物欺诈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2.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无店铺销售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再加上其运作活动的相对隐蔽性,给监管和执法活动带来相当的难度。这就要求执法管理人员要重视有关无店铺销售知识的学习,熟悉无店铺销售的基本运作规律,科学把握执法尺度,以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因此,政府部分要加强对无店铺企业的监管,就要加强对有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无店铺销售一方面要提高直接销售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推行推销证制度。推销证由政府职能管理部门认可,售卖公司采用,推销员凭证上岗,消费者持证购买,防止不法分子掺杂其中,乱打公司的招牌和欺诈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对于无店铺的售卖,国家也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售卖方必须首先向有关职能部门申请,职能部门对其售卖商品的质量价格等方面进行检测,并收取一定的预付税金和信誉保证金,然后发给售卖许可证。一旦发现售卖方有违法乱纪,坑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政府职能部门就从信誉保证金中进行罚款和赔偿,保证无店铺销售的健康发展。

3.加强行业自律

由于无店铺销售的独特性,无店铺销售比其它传统行业更需要严格的自我规范。应在我国尽快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并使其具备以下几方面作用:定立行业规范,促进和监督各成员依法经营,自我管理和有序竞争;帮助政府,媒体,公众理解无店铺销售的本质;保护消费者和各成员及其从业人员的正当权益;引导消费者辨明正当无店铺销售与非法活动的区别;向各成员及其从业人员提供关于有效管理和提升服务的培训;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相关的行业协会应该有自己的行为规范、明晰的销售管理制度,严守国家的法律、恪守商业道德,协会对其中的销售商的违规应该敢于负责和勇于纠正。

4.重视配送中心和货物运输系统的建设

无店铺销售是信息化、网络化的销售,发展无店铺销售需要优先加强商品流通和支付手段的建设。为了保证物流的快捷方便,在我国目前的实际中,在资金的支付方面,可以尽可能与现有的邮局、银行、网站等合作,尽量采用现代化的实时、安全的支付方式,方便消费者购物;在物流方面,实力雄厚的无店铺企业可以考虑建设自己的物流网络,而另一些中小型的无店铺企业则可以与现有的邮局、铁路或民间物流公司合作,从而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提高货物流通速度。

5.完善售后服务

在无店铺销售中,售后服务同样重要,否则没法形成忠诚的顾客群体,时间一长,还会对无店铺企业构成致命的打击。由于无店铺销售企业往往与消费者不面对面,因此,传统的上门服务可能行不通,即使能够进行上门服务也会因为费用、时间等原因无法全面实行。所以,无店铺企业为了加强售后服务,就要与相应商品的生产厂家进行联系,由生产厂家设立的售后服务点提供维修服务。这也要求无店铺企业必须是经过登记的合法经营的企业,并且在销售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销售商品,按照法律规定开具发票等。

参考文献:

[1]郭冬乐,王成慧,关于无店铺销售几个问题的探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J].2004(9):20~24.

[2]李桂生,我国无店铺销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企业经济[J].2007(8):70~72.

[3]赵艳,无店铺零售业态探析,中国集体经济[J].2008(5):79~80.

[4]李鑫,完善我国无店铺销售发展的对策分析,北方经贸[J].2005(10):48~49.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8

乙方:,层号商铺经营者

甲方就乙方对商铺进行装修改造活动,根据《北京市商场市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凤翔商厦经营管理制度》及其它各项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装修商铺

本合同装修场地位于怀柔区商业街2号楼凤翔商厦内之层

号商铺。

第二条装修期限

装修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第三条装修押金

乙方进入场地装修前,需向商厦管理处缴纳装修抵押金xx元,装修完成后,经商厦管理处确认无损坏、破坏商铺环境、设施设备等条件后,一个月后无息退还装修抵押金予乙方。

第四条装修条例

1、甲方有权对乙方提出的商铺装修改造方案进行审核,乙方必须在得到甲方的书面批复后方可进行装修改造。

2、乙方所提出的装修改造方案必须要明确装饰部位、范围以及内容等详尽信息。

3、装修期间所产生的水、电、垃圾清运等各项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4、乙方在装修改造过程中对商厦及他人的设施、设备等造成损毁的由乙方负全责并承担所有维修费用。

5、乙方所有装修改造工程必须在甲方规定期间内完成,否则每逾期一日应交纳违约金(日租的两倍)元,租期不顺延。

6、乙方需要改造商铺(包括在场地内设置固定装置),应经甲方事先书面同意。未经书面同意改造的,乙方应负责恢复原状,并赔偿因此给商厦所造成的损失。

7、乙方如需对商铺的电力系统进行改造,或增加照明设施等,须报经商厦管理处审核,并经书面回复后严格按照《北京市地区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北京地区电气安装标准》进行施工。如擅自施工将对乙方处以1000元罚款,乙方擅自更改的,要恢复原状,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费用和损失。

8、乙方对商铺的装修改造均不应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安全,消防、电路、空调和其它各种管线的使用安全及整体美观造成不良影响,并不得影响甲方或第三方的经营,否则,乙方应立即改正,并赔偿因此给甲方和第三方造成的损失。

9、乙方装修改造所产生的垃圾、废料等必须及时清扫干净,不得影响商厦内的整体环境美观,否则,将处以200—500元的罚款。

10、乙方不得在商铺内的墙壁、地面钻孔,不得在墙壁上直接安装饰物或金属挂件,如有违反,将处以200—500元罚款。11.乙方的装修改造工程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按规定的防火和环保要求。

第五条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负责人:负责人: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年月日年月日

---------

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为统一和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的店面和产品形象。为乙方营造更好的销售环境,经双方协商,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自协议签定之日,甲方负责为乙方提供店面整体设计及装修。装修内容包括:

门头广告牌的设计、制作、安装;

产品形象墙的设计、制作、安装;

产品展示架的设计、制作、安装;

店内主体色调的制定、粉刷;

店内棚顶吊旗的设计、制作、安装;

甲方免费为乙方提供样板一套、安装工作服四套及各种证书和产品说明。

自协议签订之日起,乙方需向甲方交纳装修保证金人民币_____________元整。

乙方在协议签订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兼营其它品牌或与甲方有冲突的产品,否则将扣除乙方的装修保证金。

甲、乙双方合作满一年后,乙方能很好的维护甲方的产品形象,并无违约情况,甲方将如数返还乙方的装修保证金(返款方式以地板兑现)。

本协议一式3份,甲方2份,乙方1份。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9

关键词:商业;消防;动线;中庭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商业地产项目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研究其平面与消防规范要求、商业动线需求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消防规范要求制约着商业平面的布局和规模。理论上,满足消防规范情况下,商业平面可做无限大规模,通过消防平面设计、建设成本等分析,存在一个经济的商业平面规模,既能满足现有消防规范要求,又能满足一般商业平面布局要求。

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总占地面积约为1.63万平方米;拟建总建筑面积约25.96万平方米。

2商业平面消防的布置

根据商业基本原型平面布局,商业平面主要构成分为营业区、动线区、中庭共享区(含垂直扶梯交通)三大区。商业店铺一般进深10~15米,双侧店铺进深20~25米,中庭共享区20~30米,主动线宽度3米~5米。考虑动线布置及回环度最大(回环度=一次能走完的最长回路长度/平面总动线长度×100%),适宜商场进深为100米(注1)。商业面宽作为主展示面,布置商业主要出入口、广告等展示形象,需要合理面宽,面宽需约150米左右(注2)。根据《高规》4.3.1条规定,“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综上所述商业进深100米,面宽为150米左右,在满足自身功能性需求时亦能同时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商业净深与面宽比例0.67,接近黄金分割比0.62,平面形态完美。

消防疏散距离对商业平面有深刻影响。根据高规6.1.7条规定“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商业平面设计中,疏散楼梯的宽度、距离、位置需结合商业平面布局综合考虑,满足消防规定要求下疏散出口最少。不合理疏散口部布置,将影响商业布局及动线平面。商业原型图30米疏散半径示意图中,进深与面宽方向各布置2个疏散楼梯出口,共计8个出口。采用150x100米平面,8个疏散出口基本达到最大化利用(30米半径重叠区域小),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统计数据表示,一般商业建筑标准层规模主要分布在1.2万平至1.8万平之间。随着经济发展,商业购物中心也提升发展,呈现大型化、综合化等多种发展方向,体量规模日益大型化,但都是由商业原型图生长出来,如图示意。

沈阳友谊时代广场建筑基线平面为149mx90m矩形中。较好满足商业基本原型平面尺寸。在其两侧布置共7组疏散出口,满足消防宽度及距离要求。平面设计中,综合考虑高层塔楼交通核布置,利用交通核下不规则区域作为后勤区及消防疏散口,减少口部对营业区影响,设计取得良好效果。

3剪刀楼梯的布置及商业动线的分析

商业层高与商业档次、动线宽度、顾客感受均有关系,商业层高与消防之间也存在内在联系。商业平面属于人员较多经营场所,1万平商业(假定100x100米),折算消防疏散宽度需要42.5米。按照双跑楼设计,楼梯占用面宽需要42.5x2=85米,考虑风井、设备机房等,商业周边几乎全是楼梯疏散出口。对商业而言,边店价值最大,如此布置,将影响商业品质及价值。

《高规》6.1.2条条文说明中表明,高层建筑中采用剪刀梯不失一种节约建筑面积并能安全有效解决防火疏散的措施。剪刀楼梯占用面宽仅为普通双跑楼梯一半42.5米,提高商业面积利用率10%以上。所以大量商业消防疏散设计中均采用剪刀梯设计。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6.7.10中规定“商场中楼梯踏步最小宽度为280mm,最大高度160m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剪刀梯梯梁高度估算400mm,平台净高2000mm,梯板厚100mm,一个梯段高度h最小为2500mm高,两跑楼梯即达到层高H(H=2h)为5000mm层高;一跑楼梯最多18步,高度为h=160x18=2880mm,两跑楼梯达到层高H=2880x2=5760mm高。综上分析,采用剪刀楼梯,商业楼层高适宜范围5000~5760mm之间。考虑建筑模数协调原则,层高一般取5.1~5.7米间。通过对万达广场商业研究与统计,多数万达广场首层层高5.7米,其余层层高5.1~5.4米,商业使用效果良好。沈阳友谊时代广场项目标准层层高取5.4米,满足了剪刀梯设计模数。

商业动线分为平面动线、垂直动线两个主要动线。

垂直动线是要把顾客便利输送到各个楼层,商业价值一楼最高、向上二楼次之,越往上越低;向下低下一层次之,再向下更低。

便利的垂直交通是将顾客向上楼层引导的主要手段,扶梯是其首选垂直运输工具。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正常步速购物,一般商场考虑3500m宽主通道,则通过主通道人数最高可为1万人/h。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统计数据,1000mm宽扶梯实际输送能力为7000人/h。两组1000宽自动扶梯,可以满足主通道3500mm宽商场的上下人流输送。

沈阳友谊时代广场垂直交通为中部设两组四部扶梯,三个角部共设七部垂直电梯,保证垂直交通工具服务半径均在40米半径范围内。初步方案扶梯位置过于偏东,造成部分区域超出其适宜服务半径,在优化过程中,将扶梯位置向西偏移了一跨,修改后扶梯基本位于商业中心。

设计垂直动线布置扶梯应设置在商业建筑内显眼的位置,宜设在靠近入口处,避免设置在建筑物的角部;设置方向宜与人流动方向一致,避免交叉,造成人员碰撞;位置宜在建筑物的中心,利于乘客的疏导;在考虑设置位置时,要充分考虑乘客搭乘舒适度,自动扶梯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m。

店铺消防安全制度篇10

中国的损耗损失高达10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3.9%,占零售销售额的1.06%。其中最大的货品损失源自店铺窃匪,估计造成5.17亿美元,员工偷窃及诈骗令零售商损失2.03亿美元,供应商、厂商诈骗差不多1亿美元。

虽然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零售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然而13.6%的中国零售商却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店铺盗窃事故,导致的损失占零售盗窃总金额(68亿元人民币)的47.5%。

零售研究中心总监和报告编者JoshuaBamfield教授指出:“零售商将店铺盗窃1/3的升幅归咎于经济衰退。另外,很多零售商已注意到行窃者类型以及被偷取产品类型的转变。”

调查报告赞助商保点系统公司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范德明表示:“经济衰退为各行各业带来重大影响,当中零售业所承受的冲击特别严重。许多零售商纷纷削减开支,然而调查报告显示,防损开支的大幅缩减却带来了适得其反的后果。零售商减少驻店员工及培训开支后,若能对防损解决方案作出明智的投资,可令其防损措施事半功倍,对舒缓货品损耗带来正面的影响。”

JoshuaBamfield教授续称:“2009年的调查报告发现,受经济影响,零售商削减9亿美元(约人民币61.4亿元)的防损及保安开支,同时导致货品损耗额上升i00亿美元(约人民币682.7亿元)。由于减少盗窃是零售商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和改善防损措施刻不容缓。”

2009年的防损开支相等于销售额的0.31%。

全球零售货品损耗率

截至2009年6月的12个月期间,受调查的41个国家中共有38个国家录得货品损耗率上升。货品损耗(以零售销售额的百分比计算)于一年内增加5.9%,全球平均货品损耗率为1.43%。过去两年的调查均发现货品损耗下跌,与今年的数据有天壤之别。

尽管北美洲及欧洲分别占全球货品损耗率40%和38.4%,印度、摩洛哥和墨西哥却录得最高的损耗率。香港、台湾及奥地利的货品损耗率则为最低。

JoshuaBamfield教授表示:“虽然有评论家将零售盗窃视为无关痛痒的社会现象,或将其简单定义为商业的代价,但他们却忽视了零售业罪行对公众造成的危害。2009年的零售罪案令受调查的41个国家5.53亿家庭平均多付208美元(约人民币1420元)。”

虽然中国的平均货品损耗率为零售额之1.06%,若与亚太区平均1.24%比较,看来可能较低,但似损耗金额而言,则超过10亿美元(约68亿元人民币)。换句话说,零售业中各方,即制造商、零售商、员工及消费者正间接地分担着此金额费,令中国每个家庭平均多付27.58美元(约人民币188元)。

全球各市场类型的损耗

零售损耗随着不同行业、市场类型和国家而有所不同。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最高损耗率的零售类别为成衣、服装及时装、配饰(占1.84%),其次是化妆品、香水、美容产品、及药品(占1.77%)。

在成衣、时装类别中,最高损耗率的产品为配饰(3.85%)及时装、订造服饰(3.64%)。这些产品在所有受调查地区的损耗率均为最高(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亚太区、中东及非洲)。此外,有别于其他地区,鞋袜于亚太区亦是在成衣、时装类别的高风险产品,损耗为1.61%。

在亚太区,最高货品损耗率变动为便利店、天然及专门食品店(占6.9%)以及化妆品、香水、保健及美容产品及药品(占6%)。而家具、纺织、地板及窗帘(占1%)和酒类及酒类外卖(占1.1%)的升幅最少,可是,没有一种业务类型的损耗率有下降的趋势。

全球零售业罪行所导致的损失

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零售业罪行所导致的损失,包括防损费用达1205亿美元(约人民币8226亿元)。此损耗包括店铺盗窃损失(40.5%)、员工偷窃损失(33.8%)、供应商的损失(5.3%)以及防损支出(20.3%)。

在损耗上升的同时,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却减少保安开支。在较为成熟的市场,如北美洲及欧洲,防损开支较新兴市场为高。北美洲2009年防损开支为销售额的0.40%,较2008年减少了8.11亿美元。欧洲零售商2009年防损开支为销售额的0.29%,2008年则为0.34%。

亚太区的零售保安支出为0.17%,亦是所有受调查区域中最低的。

Bamfield教授评论道:“值得留意的是,零售商的保安系统及设施开支跌幅远远超越聘请保安人员的支出。采用多种保安形式固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采用全面的损耗管理解决方案和严紧的防损措施亦有助提升保安人员的效率。”

在中国,防损开支为1.85亿美元(约人民币L2.6亿元人民币),占零售销售额的0.18%,仍远低于全球平均值的0.31%。

2009年商品盗窃损失高达646.1亿美元(约人民币4411亿元)。当中店铺盗窃和员工偷窃的商品价值占损耗总值72%。店铺盗窃造成的损失最大,总值488亿美元(约人民币3331亿元)。打击有可能发生的店铺盗窃对货品防损有莫大帮助。

经济衰退的影响

Bamfield教授指出:“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看,失业率上升会导致罪案增加,种种迹象显示现今零售犯罪案件对零售商带来的影响较过去两三年更为严重。”

Bamfield教授又表示:“部分窃匪真的面临经济困难。但有些人却因失业或就业不足而面对家庭收入减少,他们觉得需要通过盗窃来维持以往的生活质量。许多国家的金融及政治体系失败,令很多人感到迷茫,由于没有其他人可依赖,他们因而不惜犯案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调查发现货品损耗和盗窃在过去一年正持续增长。零售商将店铺盗窃1/3的升幅及员工偷窃逾1/5的升幅归咎于经济衰退。

Bamfield教授表示:“盗窃方式已经开始转变。店铺盗窃的可能性较员工偷窃更大,由于职位空缺不多,员工均希望保住现有工作,因此他们选择行窃的机会较少。”

盗匪通常集中偷取体积细小、易于隐藏、贵重而又有一定受欢迎程度的品牌商品,因为这些产品易于转售。高失窃风险商品包括:电子游戏、wii、影碟、ipod、mp3播放器、衣服、化妆品、面霜、香水、酒、鲜肉,以及贵价食品。其他较多失窃的商品包括剃刀、剃须产品、手提电话及手表。

逮捕之盗匪

2009年零售商逮捕触犯店铺盗窃和员工偷窃的窃匪数目接近58075元,比去年上升50万元,这亦可能成为零售罪案上升的证据。其中,店铺窃匪占85.6%,员工窃匪占14.4%。

在亚太区,店铺窃匪之平均盗窃价值为69.27美元(约人民币473元),而员工窃匪之平均盗窃价值为376.15美元(约人民币2568元),全球平均值则为1889.02美元(约人民币12896元)。

保点系统公司防损管理方案主席perLevin表示“经济衰退令防损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同时亦增加防损的重要性。2009年虽然揭发了580万宗盗窃事件,挽回价值接近60亿美元(约人民币410亿元)的商品,但防损工作仍未足够。其实零售商可采用一些快捷有效的方法来防止零售损耗。例如,28%失窃风险高的产品仍未得到保护。我们见到业界正不断新,时至今日,市面上已经出现崭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涵盖全面的产品防损战略以至以先进的防损管理系统。集合这些全面的方案将有助保障零售商并为盈利增长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