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习内容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2:07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1

   一、统计与概率改革的意义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改革,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结构的合理化,推动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1.使初中数学内容结构更加合理

   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几何,统计含在代数之中。初中三年总课时大约500左右,代数约占258课时,统计约占14课时,几何约占228课时。从课时分配上可以看出,代数和几何占有相当的份量,约占总课时的95%,统计仅占4%。代数、几何属于“确定性”数学,学习时主要依赖逻辑思维和演绎的方法,它们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统计与概率属于“不确定性”数学,要寻找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学习时主要依靠辨证思维和归纳的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更直接、更有效。统计、概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2.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方式是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在要求。由于统计与概率中存在着大量的活动,学生需要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来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这些活动以有效地导致教师与学生地位的根本改变,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活动学习的设计者、主持者、参与者;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二、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原则

   1.突出过程,以统计过程为线索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收集和处理受随机性影响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对所考察的问题作出推断和预测,从而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统计是一个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包括概率)的完整过程。根据统计的这个特点,初中阶段的统计内容应该反映这个完整的过程,以过程为线索设计整个初中的统计内容。首先是数据的收集,然后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具体内容的处理上也应突出统计的基本过程,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利用结论进行合理预测和判断的统计过程。

   2.强调活动,通过活动体验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

   统计与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在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预测、推断和决策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活动,完成这些活动需要正确的统计思想观念的指导。统计的学习要强调让学生从事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以及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预测等活动,以便渗透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

   3.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安排内容

   统计是一个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多种方法。例如,收集数据可以利用抽样调查,也可以进行全面调查;在描述数据中,可以用象形图、条形图、扇形图、直方图、折线图等各种统计图描述数据。对统计过程中的任意一步,教材不可能在一个统计过程中全面介绍,因此教材可以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处理内容,在重复统计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安排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内容。这样安排内容不仅符合统计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统计的过程是陌生的,这样螺旋上升式安排内容,可以使学生在重复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统计的认识,逐步掌握统计分析的各种方法。

   三、处理统计与概率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统计与概率宜分别相对集中安排

   概率是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统计是通过处理数据,利用分析数据的结果进行预测或决策的过程。从统计学内在的知识体系看,概率是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据的分析阶段,可以利用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中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进行预测或判断。因此,在初中阶段,可以把概率看成是统计过程的一个阶段。

   2.使用信息技术,突出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以及进行概率实验,这是统计与概率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中,应当提供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内容的方案,作为弹性处理,供有条件使用计算机的学校或学生选用。

   3.淡化处理概念

   虽然概率与统计的概念不多,但有些概念给出定义是困难的,教材不必追求严格定义,应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的意义上来。例如概率的概念,在中学阶段给出严格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在编写时,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概率是对随机现象中规律性的一种刻画,是对事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估计就可以了。

   4.选材广泛,文字叙述通俗、简洁

   统计(包括概率)的现实生活素材是非常丰富的,编写教材时应当充分挖掘,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引出和呈现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处理内容。选材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社会问题或人与自然的问题等,突出现实性与时代感。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虽然有大量的图表,但也需要一定的文字语言解释说明。为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避免大段的文字叙述。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难点教学实效;重要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数学教学。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一直被广大的师生看作是最难攻克的一门课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要注重扩充统计的份量,加大概率的内容。最新研究发现,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均将统计与概率作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绝大部分数学课本都是按照年级不同来安排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鉴于上述情况,我国的数学教学亟待加大改革力度,具体介绍如下。

1.加大统计和概率改革的重要性

加大统计和概率内容的改革,在很多程度上能够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趋向现代化以及结构上的科学化。此外,还能够实现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改善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提升内容结构的合理性

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代数、几何以及统计。统计与概率在很程度上可以说是不确定性数学,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去发现和总结蕴含在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借助辨证思维以及归纳的方法与手段,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统计、概率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三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工作者应该借助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安排学生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手段。

在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时,教学工作者也可以鼓励学生将感受到数学概率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验联系实际对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调研习惯、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所以,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适当的增加数学概率教学并抓住教学难点,可以丰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内容结构的合理性。

1.2意识到计算器的重要性

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适当的增加数学概率教学并抓住教学难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对信息技术的整合,还可以实现计算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推广。目前,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已经广泛使用计算器,并且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在相关的规范要求中也多次强调使用计算器的重要性,按照相关要求,课本已把原教材中“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等内容列为教学重点。然而,所涉及的通过计算器来完成的内容,只停留在解决繁琐问题上,不能有效的突出计算器的重要性。

2.把握概率教学难点的有效措施

2.1材料选择要宽泛

概率拥有着极其丰富的日常生活素材,教学工作者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实际中发掘可以引入概率论教学的内容和素材,来提升概率论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此外,材料的选取应该侧重于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问题等,进而有效的体现现实性和时代感。尽管概率所涉及的内容多半是海量的图表,仍然要为其安排相应的文字叙述予以解释。而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学习兴趣,需要注意尽最大可能减少文字叙述的使用。

2.2注重引入游戏及生活实例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初中数学概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入游戏及生活实例,所涉及的较不错的生活实例主要有:让学生们观察或者思考去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别人所在的队伍都比自己的快呢?这样能够在学生间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教学工作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个实例与概率间的关系。若是超市内有15条队伍正在进行排队结账业务,那么你所在的队伍落后与其他队伍的概率为14/15,也就是说,你的队伍当然看起来是落后于别人所在的队伍了。通过教学工作者这样的讲述,会使学生较易理解概率论的相关知识。

2.3做到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数学概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其较为感兴趣的娱乐资讯,并将其作为背景材料,丰富概率论课堂教学。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娱乐资讯都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不专注于课堂活动的成绩中等及偏下的学生。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工作者能够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效率[1]。

2.4引入计算机模拟实验

概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初中数学概率教学时,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借助抛硬币、掷骰子等试验来发现随意性试验中所蕴含的规律性,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些传统的试验较计算机显得较为落后和费时,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药适当的引入计算机模拟实验,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初中数学概率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与概率相关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协调概率与日常生活实际的关系,充分把握初中数学概率教学的难点,进而有效提升概率教学的教学效率[2]。

参考文献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3

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2012版相较2010版教材作了很大的修改,教材的内容随着统计科学的发展、统计工作的改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贴近统计实践活动;教材和学习指导的结构也更加规范,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为了用好新教材,现将新教材与旧版教材不同的地方以及这些变化对教学的影响汇总说明如下。

第一章:总论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表述调整为“总体与个体”。为了让学员好理解,新版教材将总体单位称为个体,对考试而言,需记住总体单位又称为个体。

(二)样本和样本单位。新教材取消了抽样调查基础知识一章,把有关抽样调查的知识分散到一些章节中。在学习中要记住样本的特点。

(三)第三节取消了统计任务的内容。这是为了避免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的内容重复。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第一节在讲解专门调查时,增加了专门调查“大多是一次性调查”,以及其是为了了解“不断出现新问题或新情况”的提法。删除了“专门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的提法。

(二)第二节统计调查的方案。在调查方案的内容里增加了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使调查方案的组成项目由五项变成六项。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一项中增加了“调查空间”的内容,这些变化在学习中是要特别注意的。

(三)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式增加了概率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讲述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做法,以及每种方法的优点。还讲述了概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这些内容对学习和考试都是很重要的,要能够根据实例判断属于哪种抽样方法。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第二节在讲解统计分组时,增加了统计分组的原则有科学性、完整性、互斥性原则。在统计分组的方法中详细解释了如何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这些内容是应重点学习的。

(二)取消了旧版教材中“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一节,这一节原本就没有作为学习要求和考试要求,删除它对学习和考试没有影响。

第四章:统计指标

(一)第一节在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中取消了统计指标的六个构成要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原来也不是学习重点。

(二)第四节取消了对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讲解。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是旧版教材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删除这部分内容则相应减少了学习的难点,也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第五章:时间序列

(一)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在时点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中,没有划分连续时点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的区别,也没有划分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的区别,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简单了,但这部分仍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二)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旧版教材都是将基期设为:用除以再开n次方;这本新教材将基期设为:用除以再开n-1次方,这种讲法虽然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要注意其逻辑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要给予特别的注意。

第六章:统计指数

在第四节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中,增加了采购经理指数、企业景气指数。把最常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放在第八章。这部分内容不是学习的重点,一般了解即可。

第七章:统计报告

新版教材删除了抽样调查基础知识和统计分析基础知识的内容,将统计报告由一节扩展为一章。重点讲述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流程。学员按学习指导书上的习题温习即可。

第八章: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一)第一节将旧版书中统计报表制度的一章压缩为一节,结构一样,内容精练了。应重点学习。

(二)第二节将旧版书的统计单位一章压缩为一节,并根据统计工作的变化增加了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的内容。应重点学习。

(三)第三节企业一套表是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学习企业一套表的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内容。重点掌握企业一套表的统计范围。

(四)第四节是主要统计指标。这一节讲述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产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十二项宏观经济中常用的重要指标,讲述了每一项指标的定义、统计方法、资料来源和数据公布等内容。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学习和考试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基层统计工作者,对这些宏观指标很陌生,不太好学懂和掌握。以学习指导书上涉及到的内容为范围即可。

第九章:统计标准

这一章的结构和内容与旧版教材基本是一致的,在内容上根据统计实际情况的变化作了较细致的补充。这一章的内容中,应重点掌握各种分类的依据。

第十章: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一)第二节从业人员及工资统计。根据统计实际工作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定义、口径、计算的依据作了重大调整,从“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转变为“谁用工谁统计”。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劳务派遣人员、非全日制人员和平均人数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还要注意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所包含的内容。

(二)第三节财务统计。这一节的内容按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作了较大的修改。学习中要注意掌握会计各要素包括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第四节生产活动统计。这一节是基层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产值指标。学习中要掌握增加值的三种计算方法,要记住公式能完成计算题。还要掌握农业总产值“产品法”计算原则和包括的内容;掌握工业总产值“工厂法”计算原则及包含的内容。

最后请注意:2012年新版教材和旧版相比,下篇的章节虽然减少了,但可考的内容反而增加了,在考试内容上,上篇和下篇各自所占的比例不会相差过大。

编者按:2012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部分,其考试大纲及教材与往年相比有了新的变化。为了便于广大考生备考,本刊特邀多年从事统计从业资格及统计职称考试辅导工作的陈龙教授,围绕新版教材的变化进行一一讲解。

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2012版相较2010版教材作了很大的修改,教材的内容随着统计科学的发展、统计工作的改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贴近统计实践活动;教材和学习指导的结构也更加规范,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为了用好新教材,现将新教材与旧版教材不同的地方以及这些变化对教学的影响汇总说明如下。

第一章:总论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表述调整为“总体与个体”。为了让学员好理解,新版教材将总体单位称为个体,对考试而言,需记住总体单位又称为个体。

(二)样本和样本单位。新教材取消了抽样调查基础知识一章,把有关抽样调查的知识分散到一些章节中。在学习中要记住样本的特点。

(三)第三节取消了统计任务的内容。这是为了避免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的内容重复。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第一节在讲解专门调查时,增加了专门调查“大多是一次性调查”,以及其是为了了解“不断出现新问题或新情况”的提法。删除了“专门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的提法。

(二)第二节统计调查的方案。在调查方案的内容里增加了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使调查方案的组成项目由五项变成六项。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一项中增加了“调查空间”的内容,这些变化在学习中是要特别注意的。

(三)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式增加了概率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讲述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做法,以及每种方法的优点。还讲述了概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这些内容对学习和考试都是很重要的,要能够根据实例判断属于哪种抽样方法。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第二节在讲解统计分组时,增加了统计分组的原则有科学性、完整性、互斥性原则。在统计分组的方法中详细解释了如何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这些内容是应重点学习的。

(二)取消了旧版教材中“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一节,这一节原本就没有作为学习要求和考试要求,删除它对学习和考试没有影响。

第四章:统计指标

(一)第一节在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中取消了统计指标的六个构成要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原来也不是学习重点。

(二)第四节取消了对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讲解。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是旧版教材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删除这部分内容则相应减少了学习的难点,也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第五章:时间序列

(一)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在时点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中,没有划分连续时点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的区别,也没有划分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的区别,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简单了,但这部分仍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二)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旧版教材都是将基期设为:用除以再开n次方;这本新教材将基期设为:用除以再开n-1次方,这种讲法虽然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要注意其逻辑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要给予特别的注意。

第六章:统计指数

在第四节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中,增加了采购经理指数、企业景气指数。把最常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放在第八章。这部分内容不是学习的重点,一般了解即可。

第七章:统计报告

新版教材删除了抽样调查基础知识和统计分析基础知识的内容,将统计报告由一节扩展为一章。重点讲述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流程。学员按学习指导书上的习题温习即可。

第八章: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一)第一节将旧版书中统计报表制度的一章压缩为一节,结构一样,内容精练了。应重点学习。

(二)第二节将旧版书的统计单位一章压缩为一节,并根据统计工作的变化增加了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的内容。应重点学习。

(三)第三节企业一套表是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学习企业一套表的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内容。重点掌握企业一套表的统计范围。

(四)第四节是主要统计指标。这一节讲述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产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十二项宏观经济中常用的重要指标,讲述了每一项指标的定义、统计方法、资料来源和数据公布等内容。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学习和考试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基层统计工作者,对这些宏观指标很陌生,不太好学懂和掌握。以学习指导书上涉及到的内容为范围即可。

第九章:统计标准

这一章的结构和内容与旧版教材基本是一致的,在内容上根据统计实际情况的变化作了较细致的补充。这一章的内容中,应重点掌握各种分类的依据。

第十章: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一)第二节从业人员及工资统计。根据统计实际工作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定义、口径、计算的依据作了重大调整,从“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转变为“谁用工谁统计”。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劳务派遣人员、非全日制人员和平均人数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还要注意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所包含的内容。

(二)第三节财务统计。这一节的内容按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作了较大的修改。学习中要注意掌握会计各要素包括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第四节生产活动统计。这一节是基层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产值指标。学习中要掌握增加值的三种计算方法,要记住公式能完成计算题。还要掌握农业总产值“产品法”计算原则和包括的内容;掌握工业总产值“工厂法”计算原则及包含的内容。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率学习;认知心理特征;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76-02

一、小学生概率学习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普及性以及发展性,是在特定目标、计划制约下的数学学科及数学学习活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四大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统计与概率的领域中,概率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的两大主块:一是学习它的定义,即了解发生的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大小;二是学习概率的定性描述,主要是基于从生活实践中去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包括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学高年级阶段概率学习是在了解和体验数据随机性的基础上,近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可能性,进而激发学生对数据的兴趣。

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分析

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接受顺序,都是由浅入深、经历各种不同的阶段,最终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逐步渐进。依据piaget&inhelder的研究,在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阶段,小学数学阶段对应的概率学习是这样的:

1.7~8岁以前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没办法区分因果事件以及随机事件。

2.7~12岁以前的小学中年级以及部分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可以区分确定与不确定。

3.12岁后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可以将演绎、逻辑与随机概念统合起来。

“小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要经历从实物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的过程,只让学生在大脑中思考,往往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错误”。依据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学习概率不能以直接概念、较难的专业术语进行。因此,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术语,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去介绍概率思想、定义以及趣味计算,可直接使用可能性去代表概率,从而避免抽象的、正式的术语。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认识事件的随机性,像是确定性、不确定性,从而引入概率。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可以自主运用生活中的常识语言来进行表述,如经常、可能、偶尔、不可能以及一定来进行描述日常生活事件。教师可以结合已有经验,布置适当的练习,提高学生对概率的巩固认识,提炼学生的反应程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加强学生自主体验学习概率主题,合适的概率主题选取必须是与学生自身密切联系的生活事件,学生选择的调查范围可以是容易实施的同一班级。在进行采取调查事件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要点:首先,要自我定制调查过程的全计划,包括在调查前,应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调查表,再进行调查;其次,设计调查事件的活动应与学生自身对结果的预测相结合。学生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准确与其掌握的数据有密切关系,对学生预测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达到提高学生预测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统计活动,先替学生进行预测,这样学生才会顺利地进行预测,最终对结果进行描述。

三、教学案例实用

在进行课堂概率教学时,首先开展抛硬币的试验。通过2名学生一起做抛硬币的试验,抛的次数为8次。记录结果显示,连续抛了4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

教师:“再抛一次硬币,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1:“第5次一定是反面朝上,因为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应该是一样的,概率是一样的。前4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五次硬币反面朝上的机会大。”

学生2:“抛硬币的前4次都没有出现反面朝上的情况,那么第5次也不会出现硬币反面朝上的情况。”

教师:“这两名学生的解释正确吗?若不正确,那结果会是什么呢?”

让同学再抛第5次硬币,结果显示的是正面朝上。教师作出解释,不肯定前两位同学的答案,而是继续完成最后3次的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如下表:

学生总结,正反面的次数不一样,同学1和同学2的答案。学生归纳,教师引出学习概率,让学生从硬币试验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上升到概率的发生性,充分体验概率的概念的抽象学习,最终帮助学生理解以及促进概率意义的掌握。在教学案例的实际应用中,教师结合之前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分析,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总结了概率教学应遵循以下几点:

1.生活实际

概率的教学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或者物体开始的,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蔬菜、水果、动物、时间和日期,或者是数据之间的比较,如黄瓜、茄子的价格变化。

2.全程且长期

在了解事件发生全过程的基础上抽取概念教学。像是世界上的一些海拔较高的高峰,某一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某一个学校的学生的身高,在这些过程中去领悟和体验概率的表述,培养体验随机性,进而以随机来理解这个世界。

3.择趣

在学生学习概率时,概率教学切不可枯燥乏味,教师应当利用游戏式教学进行学生的概率教学;用趣味性的比赛或游戏让学生去搜集数据的信息,体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学生的有效的课堂组织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事件概率的认识以及随机性的把握。概率教学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便于对数据进行解释和描述。

概率学习是统计与概率中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的重要部分,学好概率有利于以后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了解学习,体会更深层次的抽样的必要性,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体验概率的深层意义,最后再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刘宝娥,刘合香.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6,(11):30.

[2]闫炳霞.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的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3]杜丽娜.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2011,(10):40.

[4]王国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思考[J].教苑撷英,2012.

[5]金成梁,刘久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5

关键词:金属结构;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98-02

“金属结构设计”课程是三峡大学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结构的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金属结构设计计算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后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能起到主导作用的影响。但以往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产生厌倦和疲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本文在分析探讨“金属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涉及的理论深而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金属结构设计”课程主要讲述金属结构基本理论和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内容包括:绪论、金属结构材料和性能、金属结构的连接、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等。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金属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能熟练运用力学、金属材料学、焊接等学科和领域的诸多相关知识点。因此,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这对于那些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学习该课程有一定难度。此外,课程中有很多公式推导内容,推导公式过程中,有时会涉及学生以前少有接触的相关理论知识,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就会感到很茫然,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课程章节内容相对独立,逻辑关系不强,学生学习很吃力。“金属结构设计”课程内容是由多个章节组成的,每章的内容都相对独立,前后无严密的逻辑关系,导致课程内容显得繁杂零乱。因此,要学好该课程,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和理解能力。这对于已经习惯于学习理论体系好、逻辑关系强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生而言,学习该课程就非常吃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3.课程研究对象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学生实践知识匮乏,缺少对课程研究对象的认识,增加了学习难度。课程研究对象直接来自于工程实际,如课程讲述的焊缝连接、螺栓连接和三大基本构件等都是工程实际中使用的连接和构件,其构造和尺寸几乎没作简化,课程讲授的设计和理论计算内容都是针对这些真实的连接和构件的。因此,要学好该课程,就必须对实际工程中的连接和构件的构造形式及使用条件等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缺乏实践知识的学生来说,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6

[摘

要] 中美两国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标准在教学内容、知识背景、基本理念以及内容广度和强调重点上有异有同. 本文就中国的《新课标》与美国的《美国学校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中对初中教育阶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统计与概率;比较;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应用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被以数据所构成的信息包围、控制着. 对一般的公民来说,学会对数据的认识、描述、分析与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科技领域中,概率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我们解决一些问题时不可缺少的知识. 因此,在当今社会,概率与统计已成为每个合格公民知识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背景分析

从 1933 年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在他的《概率论基本概念》一书中首次给出概率的严格的公理化定义开始,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概率与统计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正是由于概率与统计的这种广泛应用性,英、日、美、法等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非常注重学生概率与统计知识的获得和概率与统计观念的发展.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把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教学延伸至幼儿园,提倡概率与统计教学的早期教育. 1989年的《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2000年《美国学校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更是强化了把概率与统计的教学提前到了幼儿园这种理念.

 

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一本使用很广的高中教材《范氏大代数》,其中列有“概率”的专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范氏大代数》曾作为必修教材使用,但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数学教育,概率与统计被排除在中学数学课程之外. 1960 年,在“大跃进”思潮影响下的教育改革,把概率与统计内容放进了中学教材. 但由于在理论上要求过高、过深,在联系实际上又脱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教师难以教、学生难以学,只在少数学校试验后不久就退出了教育舞台. 从1978年开始,历次数学教学大纲改革都规定了在初中3年级学习统计初步,但在执行过程中,统计教学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2001年,我国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称《课标》),大幅度地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并将统计与概率列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学习领域. 2011年,我国又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在《课标》的基础上做了适当地调整,使得统计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更加明确.

 

■ 中美内容标准上的比较与研究

1. 中美“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比较

?摇本文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分为数据的收集组织和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推断和预测以及概率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1)中国《新课标》中的数据的收集组织和表示的内容包括:①能够收集、整理、描述数据,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②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新课标》在《课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以及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新课标》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美国数据收集组织和表示的内容包括:①关于两个总体的共同特征或者一个总体内的不同属性,能够形成问题、设计方案和收集数据;②合适而有效地选择、创造和应用数据的各种图象.

 

(2)中国《新课标》中数据分析的内容包括:①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和方差,了解它们是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②了解频数和频率分布的意义,能画出频数直方图,能解释频数直方图的数据中蕴涵的信息;③能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新课标》在《课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能计算中位数和众数的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美国的数据分析内容包括:①发现、使用和解释集中和发散;②讨论并理解在数据组和它们的图形表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柱状图、茎叶图、直方图和散射图.

(3)中国《新课标》中的数据的推断和预测内容包括:①感受抽样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②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③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美国数据的推断和预测的内容包括:①从作好的样本发展关于总体特征的推测,通过模拟找出数据的差异;②在数据的散射图和相应的近似曲线的基础上,对样本的两种属性之间可能的关系进行推测;③使用推测去提出新的问题,并计划新的研究来回答它们.

 

(4)中国《新课标》中的概率的应用内容包括:①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②知道通过大量的重复实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新课标》明确指出所涉及的简单事件属于随机事件,强调事件的随机性.

 

美国的概率应用的内容包括:①理解并使用相应术语描述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②使用比例和概率的基本理解去做出和检验关于实验和模拟的结果的猜测;③通过表、树图和面积模型进行简单复合概率事件的计算.

 

2. 中美“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研究 

(1)从中美两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标准可以看出,中美两国都把教学内容分为统计与概率两部分,两国都十分重视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

(2)中美两国都重视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具体背景. 如中国《新课标》提出学生要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要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 美国《课标》则提出中年级学习数据分析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国《新课标》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美国《课标》更重视使用模拟法处理问题.

 

(3)从中美两国义务阶段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比较来看,中美两国都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发展,都强调对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的进一步学习和意义的进一步体会,如中国《新课标》提出学生能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能体会抽样的必要性,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以及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 美国《标准》则提出中年级教师应当在学生已有的数据分析和概率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回答更加复杂的问题……此外,在对数据和统计的学习方面,学生能够应用并进一步发展他们正在形成中的对概率的理解.

 

(4)从内容广度和强调重点的比较上看,中美两国课标的基本内容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但中国课标偏重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美国偏重于能力.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熟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但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能力的偏重,有利于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 注重“概率与统计”和其他数学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7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应用;教学改革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重要技术之一,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它的发展非常迅速,应用非常广泛。数据库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以前不少本科院校将数据库分为“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应用”两门课程进行教学。当讲授“数据库原理”时,由于和实验应用脱节,学生学起来很枯燥,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不好,而后续学习“数据库应用”时,“数据库原理”的内容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现今不少的本科院校将这两门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样的举措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但是,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一些本科院校就将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列为课程内容的重点部分,而将很多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发展前沿方向的基础部分删除不讲。这样做的结果是:违背了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本科院校培育人才的目标。

重点本科院校对于数据库知识的学习,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既可在学科的学术方面,又可在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方面均得到提高。在本着这一目标,又面临有限的课时的情况下,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思考如下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应该做出怎样合理的选择?而且,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已有的教学经验、方法基础上,教师应该怎样不断总结出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我在数据库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有了一些心得。

数据库教学内容的选择

为了实现培养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一目标,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我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内容安排如下:

1.数据库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重点讲述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目的是对数据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其中,数据库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据库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数据模型

这部分重点讲述数据模型的定义和作用。数据模型是实现DBmS的基础,它对系统的复杂性和性能影响很大。

3.关系数据模型

这一部分重点讲述关系数据模型是建立在集合代数的基础上的,是由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接着再探讨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4.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这部分重点讲述SQL语言的基本语法以及应用。它的通用性和功能性极强,对关系模型的发展和商用DBmS的研制起着重要作用。

5.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

这部分重点讲述查询优化的理论及方法。里面的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算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进行数据库研究的基础。

6.关系数据库规范理论

这部分重点讲述函数依赖的概念,1nF、2nF、3nF和BCnF下的定义及其规范化的方法等。这部分内容是进行数据库设计所必需的理论基础。

7.数据库设计

这部分重点讲述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系统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以及数据库运行和维护。这部分内容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核心基础。

8.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这部分主要对数据库安全性控制和完整性控制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两个方面的联系和区别。

9.数据库事务管理

这部分重点讲述事务、并发控制、封锁和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和技术。

10.对象数据库系统

这部分重点讲述对象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一些本科院校主要重视前面属于关系数据库的内容知识,他们一致认为关系数据库才是成熟经典的数据库,所以这部分内容被删去不讲。但对象数据库技术是新兴的数据库技术,在面向对象技术流行的当今,我们也要进行数据对象化的研究。

11.数据仓库

这部分重点讲述数据仓库的概念、特点、结构、设计和应用。这部分内容是介绍数据库技术最新前沿科学的基础部分,可以让学生更加认识到数据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据库的探索热情。

教学方法的改进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了以下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内容精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因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时设置有限,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人才的双重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可能全部讲解所有内容,而只能做到内容精讲。这里的精讲,是指对每一部分的重点、难点部分必须进行深刻解剖、仔细分析地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其他部分内容,要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自学。在每一章节授课前,任课教师先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收集好学生自学的反馈信息,教师从这些信息中提炼出比重大的疑点问题,在课堂中对这些疑点问题进行讲解。这种办法的实施,既可以克服课时有限的状况,也逐渐养成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2.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因材施教

不少本科院校已经开设了网络学习平台,但据统计,利用率很低。其实,网络学习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做好的课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通过查看上传后的课件,进行反复学习。特别是课堂上学生没有领会消化的内容和课堂上没有讲解的内容,课后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加以补充学习。并且,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传很多课外补充资料,如成功案例、前沿科学研究成果等。让学生们对数据库这门课程产生强烈兴趣,激发学生对更深远的知识充满探索研究的精神。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教师还可以随时解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总之,网络学习平台的作用是强大的,教师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才可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充分采用案例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数据库应用部分的内容讲授,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取教材上的一些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再选择与之相近的课后习题作为上机习题。这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比如,设计一个案例,从问题的提出、分析、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到问题的最终解决,给学生全面讲解每个步骤的解决方法,然后提出相似的案例,或由学生自主寻找案例,再由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实施案例教学,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验的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全面、系统、逐步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恩波.网络数据库实用教程——SQLServer200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8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你或许会遇到如下问题:在机器人部分中,硬件的介入让课堂难以掌控;在程序编写模块中,多层次的生源差异让教学设计推进颇有难度;在当下教学理念不知该如何在设计中得以实施;在高大上的学科理论找不到合适的载体而无法进行深度探寻;在新内容、新技能短时间寻不到参考的案例......或许,我们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本栏目旨在探寻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途径,深度挖掘学科教学设计的有效形式,为教学实践者们创设符合个人教学要求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教学现场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刘凯晨老师在设计《人体红外传感器》一课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课的教学重点是有关人体红外传感器的设置与使用,我将传感器安置在oStD物联机器人的机身上进行实验,用人体红外传感器做成小车的人体检测装置,当有人靠近时,倒车中的小车可以立刻停下,以保护人的安全。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课时不足,课堂前三分之二的时间内,有的学习小组顺利完成了程序的搭建,有的小组却无法完成‘小车倒车检测停车’程序的编写,导致实验无法继续推进,最终学生的达成率不高。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问题分析

上述刘老师所面临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常规课中,大部分的内容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像⒗鲜δ茄,因搭建程序的过程较为复杂、操作方法较为繁琐、达成作品的形式耗用时间较多而影响学生作品达成率的情况,在教学中屡见不鲜,令不少教师甚为苦恼:文字处理单元中,因学生的输入速度差异,让某些作品呈现效果受限;画图单元中,学生的手绘技能水平差异,导致部分画面效果无法出现;多媒体制作单元中,前一节课的作品未能及时保存或者没有准备素材,影响到本节课的新授内容继续制作。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类教学问题展开基础教学理论分析及教学实践设计。

通常,中小学信息技术常规教学内容给予了教师较为宽泛的二次加工处理的余地,但也带来了一些设计中的困惑:知识点本身的内容过于零碎,难以发现其教学重点;教学设计的难度不符合学情要求,导致各类矛盾的凸显。不同的问题,教师可以寻求不同途径进行解决,对于上述教学中出现的程序搭建达成率不高的情况,教师可以借鉴半成品加工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有关学习支架理论的界定

学习支架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由教师逐渐转移给学生,最后撤去支架。在支架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技能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对应,使其掌握该技能后,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的调节。

信息技术学科视域下的学习支架是与学科的学习要求相对应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特有的技能型优势安排和设置的,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支架形式。它立足于学科的核心素养,衍生于学习者的原有认知情况,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践的教学元素。其目的是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课堂效能的高效化、教学主题的突出化。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支架分类

从使用目的来看,学习支架可以分为接收支架、转换支架和输出支架。

接收支架用来帮助学生整理、筛选、组织和记录信息,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的东西,提高学生搜集与发现信息的效率。转换支架帮助学生转换所获得的信息,使所学的知识更为清晰、易于理解,或使劣构的信息结构化。输出支架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解到的、创建的东西转化为可见的事物,如电子文档、演示文稿等。这些支架能够帮助学生在创作或制作他们的学习产品时,遵循特定的规定或格式。

从服务对象来看,学习支架可以有更多的分类,常见的有为“分解知识点服务”而设计的学习支架、为“便于学习者自我学习服务”的学习支架等。例如,以服务对象的使用目的为对象,学习支架可分为三种:

①为理解概念服务的支架,即通过更易于学习者理解的呈现形式,让认知目标达成率提高;

②为提升项目主题的支架,即通过合适的载体,让练习过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的习得;

③为量化评价过程服务的支架,即通过适宜的方式,让评价的手段更丰富,评价的结果更直观、准确。

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习支架的方式

下面,我将以上述教学问题为例,以学习支架的服务对象在具体信息技术课例中的使用途径为研究对象,探索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学习支架的方式。

方式一:“为解析概念服务”的支架,以正、反例学习支架为例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的概念源自计算机专业术语,有的概念阐述并不严谨,有的则很难找到确定的概念描述,以至于学生理解某些概念时,会出现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尴尬,导致部分内容无法深入理解。例如,计算机概念界定中,主机和显示器合二为一的“一体机”和“paD”,如何区分其属性?这就是典型的较难理解的概念内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某些具体的正例、反例对比的方式,绕开概念本身的理论界定,而通过对其使用情况的感性认识,来理解究竟何为计算机。

(1)原设计

教材中的概念: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2)问题核心

概念讲解了计算机的作用,却没有呈现必要的实际使用意义,无法让中小学生理解何为计算机。

(3)改进型设计

流程一:展示计算机基本结构原理图,如上页图1所示。

流程二:提供正例,如表1所示。

流程三:提供反例,如表2所示。

教学评析:通过具体的指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概念的核心内容,使其在正反例的对比中进行感性经验的积累,从而形成自我的认知判断标准,丰富个体的经验积累。这种学习支架对解析概念尤为有效。

方式二:“为提升项目主题”的支架,以半成品加工型学习支架为例

半成品加工型学习支架借用了工业中产品加工的名词,意为通过对部分学生预设完成的作品进行部分的事先设计,让学生借助已经“做了一半”的学件进行重点部分的作品达成。在半成品加工的过程中,是对预计应呈现的学件进行仔细的筛选,选择出非本课重点内容,但耗用时间过长的部分进行预先加工,留出重要的、体现本课教学重点的部分给学生进行重点的练习。该形式对因课时问题无法达成预设的作业的内容尤为实用,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学习支架形式。

(1)原设计

在上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一课中,教师的原设计是学生从熟悉软件界面开始,全部的程序均由学生现场编写,以体现学生掌握全部程序的理念。然而,借班试教中发现,学生认识界面和认识红外传感器原理耗用了三分之二的n时,最终教学任务未能顺利达成。

(2)问题核心

因学情基础差异较大,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借班上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为零起点,初次接触该编程平台,导致无法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程序的编写,影响了后期学习的推进。

(3)改进型设计

教师首先将机器人小车正常后退的程序编写好,并将其作为“半成品程序”发给学生,让学生继续编写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人体红外传感器”的脚本,并加入到该半成品中,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小车倒车中遇人停车的活动。

教学评析:在部分作业操作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半成品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本节课中较为重点的内容,这样既让认知过程更为高效,也使学生能够全面知晓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知识点。这样的半成品学习支架在“编程单元”“画图单元”等模块中使用较多。

方式三:“为量化评价过程服务”的支架,以内网动态网站、“问卷星”等软件工具型学习支架为例

教学过程的评价是否有效是一节信息技术课成功与否的重要维度。对于教学设计而言,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借助量化的学习支架,避免过于感性的、笼统的评价指标,因此,教师要用数据和量表即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更为客观的教学评价过程,如“问卷星”在线调查工具、主题网站的动态数据库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学习支架。

(1)原设计

《机器人沿线走》一课为典型实验操作课,教学中,需要学生现场完成机器人巡线行走的实验。原设计中,教师安排了对“机器人完全在线上”“机器人偏左”“机器人偏右”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分析,预设学生可以初步完成机器人沿线走的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因为程序自身难以描述,故难以说明自己遇到的实际情况,导致实验达成率不高。

(2)问题核心

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评价不能准确地传达给教师,以至于教师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必要的帮扶,影响了后期学习过程的深入。如果我们能设计出一个准确评价学习问题的支架,及时地洞悉问题出现的原因,由教师进行相应的学情处理,则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3)改进型设计

评价过程的量化和具象化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支架得以体现,本课遇到的问题可以采用各类适合在网络计算机教室里进行的技术形式进行评价,使学习过程本身能够及时地传递学生的学习需要,给予教师同步调整和改进的机会。

教学评析:该课采用的是以内网架构的动态网站及时提交数据库的形式进行的学习评价支架,通过在线的学生信息反馈(如图2),教师不仅能通过眼睛来观察学生的学情,还可以借助技术支架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价检测,了解全体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通过这样的学习支架,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我的学习情况进行评测,以便于在后续学习中,明确自我的学习指向。

学习支架理论的实施关注点

本文是从学习支架服务对象的范围来进行研究的,在设计使用学习支架的过程中,要留意几个细节。

1.“真伪”学习支架的甄别

学习支架是为提升学习效能而设计的,其目的明确指向学生。普利斯里等人为“支架”所下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所以教师在使用学习支架前,务必核实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习支架的概念,切勿为了锦上添花而过犹不及。

2.避免“过度”使用学习支架

学习支架的使用形式较多,在设计中,应遵循因需而设的原则,帮助学生在适宜的情况下使用学习支架,但当部分学习内容可以运用更为简易的形式而达到学习目标时,教师应采用教学效益最佳性价比的原则进行选择,切勿走入“为了支架而支架”的误区。

3.选择最佳支架形式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9

教材在某种意义上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课时制定教学大纲,一般来说我们现在高校理工科的概率课是每周三、四学时,医药、管理类等专业是每周两学时。

根据目前大部分的教材,大纲的制定很容易是概率的课时偏多,而数理统计的课时偏少,无形中就形成了重概率轻统计的作法。原来概率的教材几乎没有介绍软件的内容,这几年比较好,有些教材有了介绍,比如浙江大学盛骤等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第四版第十一章在数理统计中应用excel软件。excel软件是很容易获得的,excel在概率论中的应用也挺广泛,概率论中很多本来复杂的计算很容易通过excel解决。因此,excel的应用应该直接在每一章节中加入,作为这个课程必须要掌握的部分,使得学生觉得这门课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会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各个专业的需要,可以考虑介绍更高级一点的统计软件,比如说SpSS,SaS等等。

另外不同专业要根据课程的设置编写合适的教材,现在有些学校三课时和两课时用的是同样的教材,两课时的课程就变成只上概率或者概率统计都上,但是不能详细讲。这对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每一本教材都是有一个连贯性的体系,随便删减也很不合适,学生也会觉得学得不系统。

其实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应该要根据专业的需要,有些过于理论的内容要简化,需要用到的知识详细介绍,教师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另外,也可以参考一些国外的教材,国外一些教材的特点:目的性明确,其概率部分是完全为统计而设置的,要求的数学基础较低,例子较丰富;书中统计部分与国内的一般教材相比,案例的涉及面更广,使用面更丰富,统计思想的阐述与算法更具体些。这种教材编写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

2教学实践的改革

2.1吃透教材合理举例

在有了较好的课程教学理念和适合的教材的前提下,要考虑概率统计的教学方法。概率统计从内容到方法跟以往的数学课程都有本质的不同,它与现实联系很紧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搜索相关的例子,使得整个教学生动有趣。比如说常见的随机变量的分布,每个分布的随机变量讲一个例子就很容易记住了。有些定义的引入比较难理解,比如说分布函数,我们可以先讲离散型随机变量,每一可能的取值有相应的概率,也就是说随机变量有相应的分布列,这样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都可以描述出来了。但是,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乘客等公交车恰好等一分钟的概率是0。也就是说有些随机变量在一点的取值是零,又该如何来描述它的统计规律,这样的话引入分布函数就比较自然。概率密度函数这个定义如果直接讲的话,学生会觉得很晦涩难懂,但是如果跟物理中的密度联系在一起学生就会觉的较易理解。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前提条件要吃透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举出合适的例子。

2.2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以及课外的网络教学。在课堂上使用课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演示随机试验使得教学生动有趣;要把加强软件的传授作为必须的内容,比如在上数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等,由于公式比较复杂,计算繁琐,原来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说把相关数据代进去就可以得到结果,其实用简单的软件就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来,通过老师课堂上的演示学生会觉得并不难,可操作性很强,另外也可以安排两三次的上机课,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在课外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比如很多学校使用的是天空教室,这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的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以较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解决。这样子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3改革考核方式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可以说是他们学习的指挥棒,教师怎么考考什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向。传统的考核方式中,以期末的考试为主,参考平时作业和出勤情况,教师按照固定的格式出题,这种考试方式很容易形成一考定音,使得有些学生到了期末考试才突击学习,学习就成了应付考试的学习。事实上应该多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作业完成、课堂的参与、实验课的上机成绩、网络平台上的参与情况。重视学习过程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才是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3总结

会计实习内容概述篇10

[关键词]CtCL;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的认知;汉字的处理;计算机病毒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5-0056-07

一、引言

当前,在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中,利用技术改善学科学习的研究不断涌现,然而如何改善,依据什么改善,仍然在不断探索中。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董玉琦等人提出了在文化(Cuhure,C)视野下,将技术(technology,t)、学习内容(content,c)、学习者(Learner,L)相统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新范式:CtCL。基于该范式,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心理研究尝试将学科内容、学习者心理、智化技术等要素综合考虑,依据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对其学习进行改善。

同时,在各国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没有认知的。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并不是被动地、毫无选择性地接受外部呈献给他们的任何事物,而是在原有的、相关的认知基础上,对新的内容进行解读,这就会产生大量的不科学的认知。这一现象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的概念转变研究。概念转变研究发展至今。虽然时间不长。尚属于年轻的研究领域,但是研究成果辈出。而以往的概念转变研究大多是基于传统的分科形态或综合形态的科学课程,对于信息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概念转变的研究极为罕见。

本研究即是基于CtCL研究范式,从概念转变及认知发展的视角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心理的探索,研究者选取高中信息技术中“汉字的处理”及“计算机病毒”两个学习单元作为学习内容,以“学习之前的认知状况”这一认知心理视角作为对学习者进行深层次关注的切入点,对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的认知状况行调查,总结出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的认知类型。最后提出基于学生认知的教学设计建议。

二、理论基础:由概念转变到认知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观点和解释,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学生持有大量迷思概念fmisconceptionl。1983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迷思概念研讨会,使迷思概念在科学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地位更加确定。对于“迷思概念”这一称呼,不同研究者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前概念(pre-conception)、另有信念(alternativebelief)等,这些词汇反映出了研究内容的不同层面及研究者对于这一现象的不同认识。但它们基本包含了一些共同的含义。

例如,伊顿(eatonJ.F.)等对迷思概念作了如下界定:“学生走出生便会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所看见的现象,然而,儿童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常与科学家有所不同,如果这种解释无法被科学家认同,则称此为迷思概念。”日本学者细谷纯认为:“学生可以将之前获得的知识经验内化为‘规则体系’。并主动地运用它们解释各种问题。然而。事实上。多数时候这些规则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去解决学生所面对的问题,而这种内化的‘规则体系’相对于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规则体系’而言,被称为‘素朴概念一。”

研究者通常将人们对已有知识的重构过程称为概念转变。概念转变的理论经历了由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的发展,波斯纳(posnerG.J.)等人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齐(chi,m.t.H.)、赛加德(thagardp.)等人基于本体论的本体论述,沃斯尼阿多(vosniadous.)基于儿童朴素理论的理论结构等等,都可以说是单一视角概念转变理论的典型代表。平特里克(pintrichp.R.)等人对前人种种理性的、只考虑到认知因素的“冷”概念转变的反思。为概念转变的理论由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提供了很好的过渡基础。而泰森(tysonL.m.)等人哆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的提出,则正式揭开了概念转变的理论视角整合与多元的一页。

本研究在对以往文献不断深入研读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于概念转变的理论的几点疑问:

第一,迷思概念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儿童在早期的时候,就会对某一领域的理解发生一致的变化。而且对于不同的领域。儿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这些早期获得的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naivetheory),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沃斯尼阿多(vosniadous.)从儿童朴素理论出发去解释概念转变。如此说来,迷思概念在很早的时期就产生了。那么这种“早期”究竟有多早?它源于遗传还是源于人的少年甚至是婴儿时期?研究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具有反复性、顽固性,这是否和其最初的形成期有关?

第二。课堂教学究竟在概念转变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前述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如果说迷思概念源于遗传或者人的早期,根据沃斯尼阿多(vosniadous.)的研究。朴素框架理论对具体理论有制约作用。那么作为人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才接受的课堂教学,究竟在概念转变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斯特莱克(StrikeKa.)和波斯纳(posnerGJ.)指出,迷思概念不一定是先前存在的,有可能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迷思概念不一定是以现成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么教学过程中的什么因素导致学生原来并不完整、并非现成的概念变得清晰了?

第三,学生的概念究竟是结构化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与齐(chim.t.H.)和赛加德(thagardp.)的观点不同,狄塞萨(DiSessaa.)认为,儿童的思维并不像齐等人所说的那样如此成体系,而是由零散的碎片组成的,这似乎能够解释学生有时候纠正了一个迷思概念。却不能同时纠正同类型的迷思概念。如果这一结论成立的话。那么科学家的概念结构化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时期、什么因素导致了零星的碎片开始结构化并科学化?

可以看出,以上三点实际上贯穿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体现了其对事物认识的漫长发展过程。第一点涉及了这个过程的前端——迷思概念的起源阶段:第二点涉及了这个过程的中间——课堂教学的作用:第三点涉及了这个过程的相对成熟阶段——认识如何变得相对稳定、成形且科学。

由此,对于概念转变的研究,能否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当研究者对概念转变的研究视野扩大到认知发展的时候,能否解决上述问题?换句话说,概念转变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尚未解决上述三个困惑,是否由于其视野的相对狭隘性?概念转变研究是否走到了一个应该扩大视野的阶段?

由此,本研究尝试采用一个新的视角—认知发展,来取代原有的概念转变视角,对本领域问题进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的认知状况调查”只是这个大的研究课题下的一项子研究。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并不一定能解决上述所有问题,而是对概念转变研究领域的一个探索性前进。

三、研究问题

研究者通过对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状况的调查,试图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汉字的处理”及“计算机病毒”,有哪些认知?第二,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有哪些认知类型?第三,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诸如“汉字的处理”这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熟悉的学习内容,倾向于哪些认知类型?对于诸如“计算机病毒”这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学习内容,倾向于哪些认知类型?第四,针对上述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类型,在进行基于学生认知的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研究设计

(一)对学习内容本体的解读

1.学习内容选取的三个依据

(1)制度层面: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由四个主题组成: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在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中,内容标准第3条提到:“初步掌握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在信息技术与社会主题中,内容标准第5条提到:“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这两条规定确立了计算机病毒及汉字的处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

(2)研究的意义层面:学习内容的价值。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日新月异,在这些不断更新的技术背后,总有一些下位的、基础的学习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为学生触类旁通,快速掌握信息技术新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者选取的学习内容,是比较下位的、基础的内容。

(3)研究的科学性层面:学习内容的代表性。信息技术是一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进行正式学习之前。对于一些学习内容。学生已经较为熟悉。但是仍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不太熟悉的。对于这两种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认知状况有可能不同,研究者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将此作为考虑的因素之

依据以上三点,研究者选取了“汉字的处理”及“计算机病毒”作为要考查的学习内容。

2.学习内容陈述表与结构图的形成

在选取了学习内容之后,研究者与6位一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形成了汉字的处理、计算机病毒的学习内容陈述表与结构图。见表1、图1-2。

(二)开放式问卷的形成

在形成了学习内容陈述表与结构图之后,研究者以记述题的形式,针对“汉字的处理”与“计算机病毒”,编制了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并形成了调查问卷题目与学习内容陈述一一对应双向细目表。在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时,为了避免学生在作答时受到他们并未学过的术语的误导,研究者对于问卷的题目,均采用了学生所熟悉的、同时能够体现要考查的学习内容含义的表达方式。调查问卷题目与学习内容陈述一一对应双向细目表如表2。

(三)调查的实施

出于对研究的可行性的考虑,本研究采用非概率随意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的选取。研究者在2011年5月末。选取了即将初中毕业的7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的调查。调查发放问卷70份,由于采用当场回收的办法,因此回收率为100%,问卷整体有效作答率为100%。在对每个题目进行分析时,研究者对题目的无效答案进行了剔除。

五、研究结果

(一)汉字的处理

1.输入码的类型

在调查的学生中,100%会用一种或几种输入法打字,输入法的类型是“输入码类型”这一抽象内容的具体化,因此。研究者并没有在题目中提及“输入码”的字眼,而是让学生对输入法进行分类,即:让学生在没有学过任何关于输入码的知识的情况下,对他们所熟悉的输入法进行分类。“输入码的类型”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3。

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者将“输入码的类型”学习之前认知分为四种类型。

类型1:术语模糊替换。对于被调查的学生来说,尽管并未学过“输入码”这一术语,但有些学生借助于对输入法的理解,已经对输入码的类型有了感性认知,借助于这种懵懂的认知,学生将“音码”称为“拼音”,将“形码”称为“笔画”。在调查的学生中,37%的学生将输入法分作拼音、笔画两种类型,对于这类学生,接受“音码、形码、混合码”的输入码类型,会非常容易。

类型2:认知结构不当之分支位置错误。由上图可以看出,分别有7%和9%的学生,将本应处于上、下位层次的类型放到了同一个层次上。这类学生的答案反映出其头脑中对该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但是层次上、下位有误的认知结构。研究者将这类认知结构不当称为分支位置错误,分支位置错误除了层次有误外,还包括其他错误,本文将在后面提到。

类型3:认知零星分散。上述两种类型学生的答案,都是建立在音码、形码的基础之上的。此外,有24%的学生,采用了其他分类,如中文、英文,大写、小写等等,对于输入码的类型,这类学生有一些零散的、杂乱的、支离破碎的认知,但是却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这类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内容,并不一定比前两种类型的学生少,但是这些内容却不成体系,因此,研究者称之为认知零星分散。

类型4:认知黑箱。有23%的学生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对于这类学生的内部认知机制,目前还处在探索之中。这类学生对于输入码的类型,可能是认知基本空白,也可能是不能够或者不愿意将这种认知表达出来,或者是没有意识到这种认知的存在。

2.汉字编码的缘由

对于汉字编码的缘由,研究者同样没有在题目中提及“汉字编码”这一术语,而是通过“汉字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转化成二进制”来设问,“汉字编码的缘由”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4。

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者将“汉字编码的缘由”学习之前认知也分为四种类型。

类型1:术语模糊替换。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0%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编码的字眼,却已明显透露了编码的思想。例如,编号为37的学生的回答:“几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假如01代表三,再加一个代表另一个字”。

类型2:认知结构不当之分支欠缺。有23%的学生(上图9%、7%、3%、4%之和)在汉字和二进制数字之间建立了联系,体现了编码的思想,但是这类学生建立的联系达不到汉字与二进制数字一一对应,如,通过汉字的拼音、笔画、结构等与数字建立联系。研究者将这类认知归为认知结构不当的类型。这类学生显然已经初步具备了编码的意识,但是在他们的认知中,忽视了汉字编码的“一一对应”这一属性,因此,研究者将这类认知结构不当称为分支欠缺。

类型3:认知零星分散。分别有19%和1%的学生填答了与编码无关。却也有其道理的答案。如,“通过电脑编程”,“通过芯片”等,这些零星的认知对于学生接受汉字编码这一内容,可能会有一些阻碍。

类型4:认知黑箱。接近一半的学生(47%)对该问题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同“输入码的类型”类似,研究者将这类学生的认知状态称为认知黑箱。

3.机内码的存储与汉字的处理过程

在被调查的70名学生中,对于机内码的存储、汉字的处理过程,无一例外地给出了无效答案、空白答案或者填写了“不知道”。即学生对于汉字所占的字节、字节与二进制位的关系的认知,属于待进一步研究的认知黑箱类型。

4.汉字编码的类型

研究者通过考查学生对汉字在输入时、输入后、输出时的变化的理解来探究学生对三种汉字编码的认知,“汉字编码的类型”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5。

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者将“汉字编码的类型”学习之前认知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1:认知结构不当之分支欠缺。有13%的学生(上图6%、6%、1%之和)回答了汉字从输入到输出的三个环节中的两个,其中7%的学生的答案中涉及了输入码环节和字型码环节,有6%的学生的答案中涉及了机内码的环节,这6%的学生可能是由于受到前面的题目的影响。但能够确定的是,学生的认知中并不具备完整的汉字处理环节,对于汉字编码的类型。他们的认知结构是欠缺分支的。

类型2:认知零星分散。分别有4%与有1%的学生填写了与汉字编码并无直接联系的答案。另外,有31%的学生认为汉字没有发生变化,他们的认知似乎只停留在汉字的外貌。总体而言,这两种学生的认知没有一个完整的构架,属于零星的见解。

类型3:认知黑箱。有51%的学生对该问题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由此可见。尽管研究者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题目形式对汉字编码的类型设问,还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二)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相对于“汉字的处理”而言,计算机病毒是较为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内容,学生在问卷中填写了自己对计算机病毒概念的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6。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理解各异,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者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学习之前认知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1:认知结构不当。分别有16%、14%、26%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命中了一个或两个计算机病毒概念的核心要素,如“程序”、“破坏计算机”等等,但并不全面。这些学生的认知类型属于认知结构不当中的分支欠缺。

除了分支欠缺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分支位置错误。这又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文已提到的层次有误。有3%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病毒是破坏文件的东西,有3%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病毒是程序错误,还有3%的学生列出了操作错误导致的各种后果,以此作为对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与此类似,有11%的学生列举了诸如“熊猫烧香”等他们较为熟悉的计算机病毒事件。在上述这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将本应处于较下位的分支(如计算机病毒的例子)放在了较上位的位置(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属性),产生分支位置错误:第二种是借鉴有误。有11%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病毒是“病菌、毒素或污染”,这是受到了医学领域中“病毒”的影响而给出的答案。在这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将本应处于其他领域的分支放在了计算机病毒领域的内容结构中,产生分支位置错误。

类型2:认知黑箱。有13%的学生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对于计算机病毒这一相对“汉字的处理”来说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学习内容,学生认知空白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这一类认知黑箱。有可能是学生无法或不愿将这种认知表达出来。或者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种原有认知的存在。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对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研究者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多的填写自己知道的途径,因此,每位学生给出的答案基本都超过一种,研究者用条形图来统计此题,“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7。

从图7可以看出,学生认为上网、娱乐、下载是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途径。相对来说,较少的学生意识到传输文件、使用软件、电子邮件也能够传播计算机病毒,而意识到移动存储设备能够传播计算机病毒的,只有5位学生。

从认知类型上来看。研究者将16位(占23%)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归到了认知黑箱的状态,而其余(占77%)的学生则属于认知结构不当的类型,这种认知结构不当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2位学生给出了“网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的答案,研究者将这种认知结构不当称为分支多余;第二种是分支欠缺,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对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种认知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对于移动存储设备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事实。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研究者同样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多的填写自己知道的措施,并用条形图来统计此题,“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学习之前认知状况如图8。

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安装杀毒软件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另有2位学生提到了防火墙,有4位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诸如“对陌生QQ号不打开”等消极预防措施,此外,有1位学生填写了“不上网的时候拔掉网线”。

从认知类型上来看,和“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学习之前认知状况相似,研究者将9位(占13%)给出了无效答案或者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归到了认知黑箱的状态,而其余(占87%)的学生则属于认知结构不当的类型,这种认知不当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分支欠缺,如上述给出安装杀毒软件或防火墙的答案的学生。他们了解一种或几种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但是并不全面:第二种是分支多余,如上所述,有些学生采用消极预防及拔掉网线的措施,这些并不是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第三种是分支位置错误,有些学生将本应处于其他领域的分支“消毒”放在了计算机病毒防范领域的内容结构中,产生了“借鉴有误”的分支位置错误。

六、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CtCL的视野下,从认知发展的视角出发,以“汉字的处理”这样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太熟悉的学习内容及“计算机病毒”这样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学习内容为例,对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解答了研究问题1(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汉字的处理”及“计算机病毒”,有哪些认知)。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者将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分为四种类型,解答了研究问题2(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有哪些认知类型)。四种类型的名称、行为表现、可能的内部机制如表3。

研究者进一步将“汉字的处理”与“计算机病毒”学习之前认知类型分布进行了总结,解答了研究问题3(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于诸如“汉字的处理”这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熟悉的学习内容。倾向于哪些认知类型:对于诸如“计算机病毒”这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学习内容。倾向于哪些认知类型)。两类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之前认知类型分布如图9。

从图9可以看出,对于“汉字的处理”这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太熟悉的学习内容,总体来说,学习之前认知类型以认知结构不当、认知零星分散及认知黑箱居多,其中认识黑箱占绝对优势,认知零星分散总体多于认知结构不当。

而对于“计算机病毒”这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学习内容,总体来说,学习之前认知类型集中在认知结构不当及认知黑箱两种类型中,且认知结构不当占绝对优势。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尝试对基于学生认知的教学设计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从而解答研究问题4(针对上述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前认知类型,在进行基于学生认知的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