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经济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2:31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1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据本县域具有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人工状况,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以及所属较大经济区域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本县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等做好统筹规划。县域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城乡差距不但加大的情况下,对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带动农村发展的举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需要有关政府部门依据农村的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水文地质,人口资料,历史改革等),以及社会条件(包括土地利用及分布,村民居住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农村产业特色,人口,发展方向和规模,古建筑保护等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一般以5~10年为发展规划期限,若发生重大环境变化或规划期满时应该及时调整规划。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规划两者相互协调,互为一体。县域经济发展能够为新农村规划工作提供方向,合理的新农村规划能够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下文首先阐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此背景下对新农村规划工作的具体内容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做好新农村规划工作。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的同时又是一种区域经济,在具备国民经济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又兼具区域特色。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应该突出特色,重点开发,做大市场,不能也不应该搞全线出击,面面做大。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与其他地区结构雷同,产业趋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和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本地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县域资源优势对于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保持地区经济优势具有显著作用,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谓的特色必须与符合市场需求才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须以市场为根本性导向。县域经济发展不能目光短浅,考虑经济发展只从自身资源出发,而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努力参与资源利用竞争,不能局限于区域经济格局,要对虚拟经济进行充分利用,这样才能通过联合与合作等市场桥梁和纽带促成经济的持续深化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须将县域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循环中,实行对外开放。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摆脱行政区域局限,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经济循环交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任何自给自足,保守的,封闭的潜意识和经济观念势必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经济落后。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县域经济持续高效率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开放性,只有以开放观念作为主导,才能有效地发展外向型,开放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才能提高县域经济开放度。

县域经济发展须依托城镇,使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效应达到聚集规模。要以发展城镇为载体实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聚集。在发展县域经济时应该重视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步性,重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度相关性。在此过程中还应该秉承规模经济原则,生产专业化原则,比较利益原则,才能引领企业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城镇,进而大大加快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产业互动,提高产业协调性。产业间的连锁互动依赖于产业间的关联度,如果产业间的关联度过低,将导致产业链条伸展困难,严重制约欠发达县城的经济发展。在引导和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时应从宏观的角度注重产业关联性,清除制约产业互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从微观的角度应该主动适应产业互动,展开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沟通,寻求并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县域新农村规划的具体内容

县域新农村规划工作须形成合理村庄规模,对旧村进行改造,合村并点。我国当前大部分县域农村居住分散,农房占地多,村庄规模小,数量多等状况尤为突出,如何在这种状况中配套基础设施,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村景观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为了集中处理垃圾,污水,方便上下水道,供暖,道路等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必须在地域上实现居民点的相对集中。因此,县域新农村规划必须按照节约用地,紧凑发展,强村并弱村,大村并小村,合并相邻村等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要求,通过实行有关优惠政策,对现有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对村内闲置宅基地要进行妥善清理,利用村庄原有用地治理“空心村”,改造旧村,在减少村庄数量的同时扩大村庄规模,撤并人口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引导农村人口向居住社区集聚,社区的选择必须秉承有利生产且方便生活的原则,有限考虑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社区。要合理控制中心村的居住人口规模。中心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改造旧农村,对农房进行集中布置,合理配套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二是以富村带动穷村,以发展快的村庄兼并过于落后的村庄,通过发展快的富村带动较落后的村庄聚集成中心村。

县域新农村规划工作必须依托城镇,以县城为中心,形成村镇县城体系。众所周知,工业化始于城市化,县域经济工业化需要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取规模经济,发展城镇载体。县域城市化发展通常不能跟上工业化进程,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县域尤为明显,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因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坚持规模经济,生产专业化,比较利益等原则,合理定位城镇功能和规划城镇布局,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县城作为县域中心,是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对县域发展起着带头作用,可以且应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点,一方面联系城市,接收城市辐射效应,另一方面联系广大农村,能够指导和协调本区域内各种产业的发展,且能通过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聚集生产生活资料为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规划应重点建设市场发达,经济繁荣的中心城镇,再通过其示范作用和辐射力带动欠发达村庄和城镇的发展。

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工作

县域新农村规划要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经济条件,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规划工作两者的协调统一。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为新农村规划工作提供方向。县域经济发展是县城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以县域经济实际发展特征为出发点,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大规模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规划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必须服务于特定发展目标,是一种详细的具体规划。而县域经济作为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体,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农村经济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新农村规划必须服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新农村规划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农村规划通过采取多项措施,综合协调建设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用地,交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实现多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规划,它能通过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布局,统筹兼顾,逐步向农村引入县域规划建设项目,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切实提高农民生产技能,转变农民生产经营思路,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要搞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工作,必须把新农村规划和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将新农村规划置于县域经济发展体系之下,将两者融会贯通,使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两者协调统一,把改变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生活条件与发展乡村经济和乡村社会事业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娟.县域经济发展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J].江海纵横,2008(04).

[2]赵秋荣.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对西宁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青海统计,2008(06).

[3]李健,张建诚.五个文明目标的和谐统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新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4]王爱萍,韩淑芬,王立红,等.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J].商业时代,2009(21).

[5]王婉芳.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以长三角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12).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体制改革;可持续发展

一、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组织模式的认识

组织模式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和载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内在机制。它主要是描述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企业、农户和其他组织的相互关系和各自职能。构建县域经济组织模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我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组织模式主要有“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晋江模式”“巩义模式”、“农安模式”、“义乌模式”等。这些模式是各县(市)在发展经济方面积极探索的成果,是基于中国实践的发展经济学的实验范本。研究分析这些模式,是为了新形势下,面向未来,反思过去,学习借鉴,促进辽宁省县域经济的组织模式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辽宁省县域经济组织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一)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不仅如此,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情况严重。全省除9个百强县外,另有辽中县、铁岭县、昌图县、大洼县和辽阳县的GDp值超过180亿元;其余县(市)GDp值在50-180亿元之间;建昌县GDp值是49.73亿元,排名最后。由于县域自然资源、原有产业结构和发展基础的不同,各县(市)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不相同,从而使辽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尽管辽宁省县域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但是在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且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同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并且在当今的辽宁省人口不断增加,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依旧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辽宁省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结构不完整

(三)县域工业作用薄弱。辽宁省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临以下几项问题,首先大多数县域工业发展缓慢,总量小,层次低。深加工能力弱。然后县域工业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其次县域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过度竞争导致县域工业发展受到制约。

三、构建新型组织模式

(一)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历史任务,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制定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流动的趋势,搞好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村布局规划、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完整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我省必须加快县域农业结构的调整,打破封闭型和有限开放型结构调整的陈旧思维,大胆改革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手段和生产过程,积极探索国际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各地资源优势,从培育优势产品入手,扬长避短,构建农业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带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辽宁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县域经济以县级政府作为经济调控的主体,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优化配置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县一级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关键单位。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该转变县级行政单位的职能,明确县级政府功能定位,该下放的行政权力坚决下放到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新调整县级机构,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组织体系,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通过加快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食品加工、农产品安全等职能向农业行政管理部门集中,建立起集中、高效、协调的行政管理体系。

(三)深化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鼓励各种经济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以村屯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搞好城乡对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分享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做好县域城镇规划与村屯布局规划的衔接,按照促进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农民建”的思路,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结合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园区的扩容,把城中村、园中村整理改造成为城镇新社区,引导城郊村、园边村的农民向城镇居住区集中,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促进小型村、自然村的合并。同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城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18-03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也是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更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中央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推动产城融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对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我国县域人口约占全国的71%,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50%左右。但经济规模不大、基础设施不足、人居环境不优、承载能力不强等因素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产城融合对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共生互利,从而实现产业、城镇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一是有利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产城融合可以改变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工业集中区提高工业集中度和产业聚集度,通过集聚集约发展,可以有效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物流等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共享率。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各县(市)共有产业园区66个,其中,部级园区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6个,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及工业示范基地32个。园区已累计入驻投产企业1683户,年实现产值2690亿元,具备了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园区带动的产城融合模式已全面推开。二是有利于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中央提出“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到2020年促进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7亿农民工,包括家属总数要超过3亿人,但是在县级城市居住、就业的只有20%左右,说明县域集聚人口的功能和吸纳就业的能力还需大幅提高。以业兴城,做大做强中小城市和县城,提升人口承载能力,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就是最为现实的可行路径。河南省建成的180个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乡土情结和就业便利让部分农民工回到流出地,在当地重新就业,生活环境满意度和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三是有利于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绝大多数产业园区建区选址都在郊区,功能定位为产业集中区,是城镇之外的特定区域,是单一的“经济体”,重生产、轻服务,先生产、后服务,城镇与产业园区严重分离,生活功能发展滞后于生产功能,城镇功能滞后于产业功能,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县域园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既要重视产业发展,也要兼顾城市发展,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县域园区发展才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目前,许多部级高新区都进行了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尝试,成效显著。四是有利于规避县域经济发展风险。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忽视产城融合,造成了产业和城镇相互脱节、空间和功能分离。只发展产业,缺乏基础设施配套,难以留住人,形成“鬼城”。或者过度进行房地产开发,缺乏产业支撑,形成“睡城”,即城市没有工作岗位和娱乐设施,只是提供市民居住。据统计,2013年我国又出现了12座新“鬼城”,包括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河南郑州郑东新区、辽宁营口等。因此,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协调好产业功能与城镇功能之间的关系,构建与城镇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体系,修补产城分离导致的功能断裂,最终达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共建的产城融合发展。

二、当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各地都将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抓手,不断强化产业和城镇的融合互动。产城融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产业园区牵动型。主要特点是以园区或新区的建设为牵动,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实现人口集聚,推进产城融合。自2000年以来,县域经济已经开始进入到园区时代,县域发展就是看产业,产业发展首先看园区。特别是近两年,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发展相得益彰,城市居民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以黑龙江省肇州工业园为例,2010年10月整合组建,3年里先后晋升为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截至2013年10月底,已有59个企业入驻,项目投资总额近100亿元,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吸纳就业2100人,从事与园区相关产业人员1.1万人。

二是配套承接拉动型。主要特点是在大中城市“退二进三”战略实施过程中,交通区位优越、人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良好的县(市)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县(市)建立更加稳固的工业基础。如黑龙江省五常市提出了“依托哈尔滨、打造新五常”发展战略,充分依托哈尔滨在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文化等经济社会综合优势,积极打造配套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一个新型工业县市。2013年,落户该市产业项目119个,投资额达186亿元。

三是特色产业突破型。主要特点是围绕资源禀赋和产业项目基础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化、县域城镇化等实际,明确发展不同的主导产业。例如,河北生蔚县的剪纸,一年“剪”出两亿多元;福建崇武被称为中国石雕之乡。它们都把特色文化做成了大产业。黑龙江省宝清县依托煤炭资源和农畜产品优势,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了煤电化和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项目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2013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63.2亿元,财政总收入26亿元,是2010年的4.7倍。

四是外向经济带动型。主要特点是利用沿边开放的地域优势和口岸的贸易便利,充分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辟境外园区,“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25个开放口岸,其中15个口岸分布在各县(市)。穆棱市依托周边绥芬河、东宁、密山、虎林、牡丹江航空港、珲春6个口岸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借口岸光,打俄罗斯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2013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地区生产总值165.4亿元。

五是产城融合共建型。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核心,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融合、时间上同步演进,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地处“一轴三带”京津发展轴轴心区的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从2002年就开始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渐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强调产城融合共建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破解了园区起步阶段的资金瓶颈,而且利用华夏幸福基金专业的规划统筹能力,实现了全球引智,高端规划定位。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1亿元,同比增长9.4%;财政收入完成29.1亿元,同比增长50.3%。

三、推广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各地产城融合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地理环境、县域旧有模式和产业固化等的约束,县域产城融合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层面的任务还很重,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重视。一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对产城融合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权威、清晰、统一的认识,在推进产城融合的系统规划、运作方式、实施意见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探索,存在就工业发展工业、就城镇建设谈城镇建设的“两张皮”情况,缺乏系统性较强的顶层规划和指向性较强的发展标准及评价体系,难以找到工业的着力点。二是推进产城融合基础不牢的问题。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是经济总量不大,2013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6725.4亿元,还不及江苏省昆山、张家港、江阴三个县经济总量大,比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吉林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少922.5亿元;其次是人均水平不高2013年全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7万元,比吉林省县域人均水平低1.1万元;再次是产业结构不优,2013年县域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0%,比吉林省低12.3个百分点,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12.5和20个百分点。三是工业化城镇化不够协调的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范围在1.4―2.5之间,以2013年黑龙江省为例,县域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0.93,按常住人口计算约为1.16,明显处在不合理发展区间,城镇化明显滞后工业化。四是产业园区规划不够科学的问题。部分县(市)由于过分的强调园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使得园区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城市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缺乏对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考虑,成为单一的生产型经济园区,甚至出现招商引资利益绑架园区规划的现象。一些县(市)园区都因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不足问题出现过大规模招工难的情况。五是产业选择盲目随意的问题。对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缺乏深入细致研究,导致产业项目引进、资源配置等重大决策产生失误,甚至有些项目开工之时就是亏损之日。一些农业县重工轻农,没有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做文章,没有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推广绿色食品产业,没有形成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没有形成多种名牌农业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六是城市建设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对本地农业、旅游、文化、生态、人力、矿产等方面蕴藏的宝贵发展资源认识还浮于表面、开发还比较肤浅。尤其是文化底蕴没有深度挖掘,城镇建设和发展缺少文化传承、缺乏文化元素、缺失文化内涵,城市文化没有达到应有的品位和风格。

推进县域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必须要在产城融合理念指导下,在县域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快产业培育步伐,并与完善城镇功能与提升承载力相结合,使县域经济成为产城融合发展联结点。

第一,必须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重要抓手。各县(市)要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厘清县域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在区域发展大局中谋划县域发展。县域发展定位的确定,既要跳出“一县一地”的局限,注重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要求中来考虑,又要立足自身实际,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总体定位后,要注重工业、城市、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和控规、详规的编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实现规划全覆盖,力求使规划涵盖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把科学规划贯穿重大决策各环节、贯穿重大项目论证、设计、实施及验收全过程,做到大事有谋划、工作有规划、落实有计划。

第二,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集约发展理念,走低消耗、高效率的紧凑型城镇化道路,要把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集约利用落实到城镇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坚持集群发展理念,围绕一两个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城镇发展模式,搞好城镇规划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节水型城市建设规划的衔接,确保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充分体现节水、节能、节地、节材、清洁、环保、循环利用的要求。坚持特色发展理念,避免“千城一面”。特别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县(市),更要把城市建设规划与保护开发重点文物、历史遗存、古建筑及地名、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规划建设一批融入地方文化并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街道、公园和地标性建筑,传承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位。

第三,必须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县(市)主城区总体上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强,难以发挥集聚产业、吸纳人口的中坚作用,产城融合程度相对较低,客观上要求各类产业园区要承担起重任。产业园区不仅要重视产业功能,充分考虑生产环节需求,布局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业,使之具备产业支撑以聚集产业,还要更注重与之配套的居住和服务功能,特别是学校、医疗点、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对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园区在政策上予以突破,出台鼓励产业向产业园区聚集发展、农村人口向园区集聚的户籍、就业、社保、土地等政策措施。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4

关键词:县域旅游;统筹发展;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088-02

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升高,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速我国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以哈尔滨为例,对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展开探讨。哈尔滨作为大冰雪、大森林、大农业、大湿地资源异常丰富的大型旅游城市,其众多的旅游资源都处于城乡之间,各区县之间、各县域之间,相互交叉的资源成为哈尔滨旅游发展的主体资源,这对于县域旅游整合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

1.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影响我国新城镇化道路发展的根本性因素。2013年,中国提出了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的任务,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业将会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考量而获得巨大的支持。加速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为实现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经济而提出的,国家要通过发展旅游来加速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是明确的,所以加强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2.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实现城市旅游产业新布局、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提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近些年,城市旅游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所属县域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产品近距离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从而形成恶性的竞争,拿哈尔滨来说,前几年的亚布力滑雪场就属于这种情况。加强县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城市县域旅游统筹规划,实行打造特色龙头品牌,分片布局,协调发展,对于改变城市周边旅游项目多、品牌少问题,实现旅游产业新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二、哈尔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式

哈尔滨县域旅游协作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区要素进入各县域,加速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县域旅游的协调发展可以为哈尔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哈尔滨旅游业科学合理进行整体规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方式应该在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建设、旅游产品消费方面实现目标统筹,通过产业共兴、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等方式统筹发展,最终走区县旅游文化多元化、项目特色化协调发展之路。

三、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哈尔滨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往往不协调。哈尔滨很多县请国家或省内专家做规划,有做总规的,有做详规的,有做单个项目规划的,但是县域旅游规划的制定同哈尔滨旅游总体规划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很多重复性项目的上马建设、资源浪费情况存在。这一方面同市(县)旅游主管部门的决策地位不高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县)旅游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定位不明确,造成很多时候项目决策存在割裂现象。

2.哈尔滨县域旅游职能部门行政地位不高,作用发挥不突出。虽然旅游业现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作为基层职能部门的县域旅游局的作用发挥范围仍旧比较小。前些年,在一些县,尤其是相对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县域,旅游局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职能部门,有的挂靠在县政府办公室、有的在招商局、有的在文体局等。现在局面有所改观,但是旅游局在地方行政机构中仍旧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编制少,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专业性人才极其缺少,对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策划能力很弱,缺乏旅游政策制定和项目建设的论证能力,造成县域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取决于领导的简单决策。

3.哈尔滨县域旅游公共服务缺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曾经对上海和杭州等地的区县旅游进行过实地调研,发现这两个城市不仅仅在中心城区有非常完善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而且在下属的各区县都配有相对独立的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哈尔滨县域旅游这个层面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缺失,尤其在县域缺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对游客的疏导影响很大。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县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之间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目前,哈尔滨市周边游路线产品丰富,但是却无重点,线路较为混乱,缺乏层次性、合理性,缺少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哈尔滨旅游文化形象多而不具,形象多造成支持它的旅游品牌主次难定,品牌产品很难被重点突出,导致旅游线路和产品缺少层次性;另一方面,各级行政单位很难把旅游产品建设同《哈尔滨旅游规划》统一起来,在产品打造的时候疏于总规的考虑,都从各自区域的利益出发,造成同质雷同现象出现,旅游产品生产中都有的东西相当于都没有。此外,哈尔滨各县旅游资源同质性也是造成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之一。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中大项目建设与经营参与度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发展形式实现统筹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落后的问题。很多坐落于县域的高禀赋旅游资源,在进行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时,县域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很难介入,本地社区老百姓的参与度很低,受益率也很低。这是一个在县域旅游开发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1.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做好统一规划工作。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业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的总体性计划。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坚持让关系全市旅游全局的大规划引领和指导各县旅游及个别项目建设的小规划相结合。大规划对全区旅游资源及发展项目有总体的把握。比如,哈尔滨周边县域的冰雪旅游发展,应该在明确县域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建设,而不是分散经营,遍地开花。要以亚布力这个品牌为龙头,对资源根据其特点进行细分定位,避免近距离盲目建设,恶性竞争。县域旅游小规划在大规划的整体布局下,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设计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务必要杜绝近距离、同质化模仿。各县旅游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旅游资源区位、旅游交通区位、旅游市场区位、旅游经济区位等多方因素考察上马项目。

2.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不断提高县域旅游部门的职能地位。根据国家和哈尔滨市的总体战略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很多县把旅游业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努力挖掘自身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内涵,突出资源特色,发展县域旅游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有战斗能力的管理服务团队做基础保障。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旅游管理服务部门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杭州的旅游局多年前就已经变为旅游管理委员会,扩大了职能范围。哈尔滨县域旅游局要设置完整的编制,招纳专业的人才,在县域产业发展中要有话语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有建设性建议。

3.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联网建设。国家为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十一”和“春节”两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县域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接待地,需要大量接待和疏散游客,加强县域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同城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联网协作,对县域旅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县域旅游基础设施联网建设,提高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整合能力。建设重点应放在共享旅游资源和客商资源信息、共建跨区县重点旅游线路、旅游项目建设、加强跨区域的旅游市场营销宣传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为城区旅游提供支撑点。建议各县以“据点”式与“点―面”式相结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县城或重要景区、景点为依托,培育县域旅游优先发展的“据点”,逐渐由“点”到“面”,推动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鼓励县域以自身为一个旅游中心点,通过调动县域自身财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建设小城镇旅游活动集散中心,成为哈尔滨旅游集散中心的辅助点。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重视社区参与。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城乡统筹,走新城镇化发展道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无论是大的旅游项目建设,还是小项目建设,政府都要牢牢把握住一根主线,就是以社区发展为主,我们现在已经走过农村辅助城市发展的时期,步入城市反哺乡村阶段。任何政府部门都没有为了招商引资而损害农村社区利益的权力。所以社区化参与是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富德.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规划实物案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熊元斌,等.旅游业、政府主导与公共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5

然则,依照以往的形式,各县(市、区)规划往往各自为营,各地打造的经济同质问题严峻,在构造上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也缺乏硬约束。尤其是《市区域开展规划》,调剂针对的对象是处于各功用区域内的各个县(市、区),需求各县(市、区)站在全市的高度共同努力,在经济结构上与全市规划相吻合,抛弃一些不相吻合的、实际的方面或项目,然后完成在全市局限内的协调开展。而我国现行的财务体系体例要求各地当局本人处理本区域的公共财务起原,使得各县(区、市)当局在经济任务中,目的盯住可否添加当地财务收入,而不论什么行业、什么经济、什么伎俩,这形成经济开展的同质性,县域经济开展有财产、没联系关系,形不陋习模效应。区域经济开展的要求直接冲击到当地当局的财务收入问题,明显会遭到各方面的抵抗,基本完成不了区域经济开展的外部经济性要求。还,这种区域化协作平台,是树立在各县(区、市)之间对话性质的交流上的,缺乏准则上的刚性约束,各县(区、市)对规划的内容,可以契合本身开展需求的执行,不契合本身开展需求的不执行,准则上没法保证。这种从实际到准则上都缺乏响应保证的区域协作,执行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要顺畅施行市“十二五”的各类规划,要害在于有一个中坚力气,废除各县(区、市)之间好处和体系体例上的抵触。这一中坚力气,现行前提下无疑就是市人民当局。因此针对正在组织编制的“十二五”规划,我县建议由市级统筹,联接好市区域开展规划和各县(区、市)“十二五”规划,打造强有力的市级人民当局。容身县县情,详细有以下几点:

1、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开展

县处于综合经济区、黔中经济圈和我市中部崛起的中心区域,资本丰厚,区位优胜,交通便捷,特殊是县城、一带正在构成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间,是市打造200万生齿城市建立的主疆场,是最具开展潜力、最富开展优势、最宜人居创业的热土。我们建议市级规划对县这种资本丰厚、根底设备相对齐备、区位优势分明的地域进行深度发掘,重点剖析研讨合适中部崛起各县(市、区)经济联系关系和经济一体化开展形式,科学制订开展的政策和办法,树立一致的城市规划部分,将县两镇的城市规划结构、城市交通等归入全市城区一体化系统,打造一致规划、效劳设备协调齐备的200万生齿大城市。强化规划施行,添加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继续开展。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6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宝鸡80.3%的国土和63.2%的人口在县域,而县域生产总值却不足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无论是县域的人口和地域规模,还是其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县域经济的地位日益突出。同时因为在政治上,县级政权作为政权组织中职能完备的基层政府,拥有很大的经济发展决策指挥以及调控的权利,所以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关键环节。

(二)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县域经济的基础性,源于县域经济的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中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农村性又同农业相联系,因此县域涵盖“三农”,县域经济涵盖了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阵地。县域经济事实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

二、宝鸡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宝鸡县域经济出现了良好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309.34亿元,县均实现生产总值34.37亿元,是2004年的1.96倍。

(二)经济结构明显升级,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008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县域财政总收入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6.9%;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比上年增长21.2%,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395元,比上年增长24.8%。

(三)工业园区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出现新突破

县域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引进了一批企业入区发展,工业园区已成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基础投入增大,发展条件得到改善

农村公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县城建设变化明显。全市98%的乡镇和93%的行政村通了柏油(水泥)路。

三、宝鸡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宝鸡现有9个县域经济单位(不含市辖区),面积17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5.3%,人口24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4%,2009年,全市县域财政总收入30.1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2.8%;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比上年增长19.6%。可以看出:宝鸡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规模及陕西省平均规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整体实力不强

宝鸡县域生产总值不足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与发展较快的地市相比,差距很大程度上在县域这一块。与全国、全省相比,宝鸡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总量偏小,发展水平不高,综合实力偏弱,发展后劲不足。2009年宝鸡县域经济平均总量34.37亿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1.3%;县均财政收入2.31亿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7.3%。

(二)工业化水平不高,招商引资力度不大

县域工业发展还不够快,农业占比较大,推进县域工业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虽然各县域都大力发展工业园区,但现有的工业经济关联度不够紧密,产业聚集能力不强,没有形成集中规模生产。

(三)城镇建设投资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弱,影响到了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城镇聚集。

(四)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

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有69户,大部分龙头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总产值超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3户,其余大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值都在亿元以下。县域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缓慢。

(五)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008年、2009年县域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国水平低。

四、宝鸡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各县区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二是推进产业聚集。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积极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向园区集聚,实现错位发展。三是支持全民创业。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对全民创业给予政策支持。从技能培训、贷款支持、就业援助、社保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营造发展环境。通过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真正体现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是创造发展环境的主体、群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找准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培育农业品牌。把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扶持、扶强、扶大”原则,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向工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化。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有特色、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资金、技术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7

通过对__44个县及县级市的发展状况所进行的因子分析表明,__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在区域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县依次为长海县、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大石桥市、东港市以及庄河市7个县(市),占全省的15.9,主要集中在__南部;一般县为17个,占全省的38.6,主要集中在__中部;落后县20个,占全省的45.5,主要分布于__的东部和西北部。造成目前这种分布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各地的资源禀赋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7个县(市),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而使新农村建设进行得比较迅速;发展水平处于一般状态的17个县(市),由于分布在__中部城市群周围,受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影响,新农村建设也在稳步进行。因此,要加快__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除了继续加快辽中南地区的发展,还必须加快辽东和辽西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快辽西县(市)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和带动__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既符合我省省情,也符合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尤其是符合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如下趋势:通过县域工业化带动新农村生产的发展;通过县域城镇化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通过县域经济的现代化提升新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促进__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大胆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来认识,彻底扭转“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传统观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以及各阶段的重点;搞好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镇村布局规划、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完整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

推进城市、县域一体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长和农民增收。必须打破封闭型和有限开放型的陈旧思维,大胆改革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手段和生产过程,积极探索国际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进__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各地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构建农业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带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

借鉴“特区、开发区、新区”的模式,通过全面系统的县域制度创新,建立“特县、开发县、新县”,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动县域改革,特别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变县级行政单位的经济管理职能,明确县级政府功能定位,赋予县级市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该下放的权力坚决下放到位。

深化城乡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鼓励各种经济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搞好城乡对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进程。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为了加速__县域城镇化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必须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放活土地使用权,实现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推动多种形式的土地转包;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城镇落户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联系。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体系的一体化。打破现有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坚持就地城镇化和就地就业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区域块状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作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人员的就业培训,积极引导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体系一体化。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民看病难、因病致穷的问题;加快建立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从土地保障

、集体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扩大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尽快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居民保障制度的对接,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民主决策权;加强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领导,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和培训活动,增强农村居民的民主意识;明确界定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关系和权力。

强县扩权、壮大县域财政实力。赋予县级政府相应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在有条件的县(市)实行由省直接管辖,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不断壮大县域财政实力。

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县域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8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地方税收收入的新变化

(一)产业税收结构新变化――第三产业税收快速增长,税收总量、增幅均实现了对第二产业的超越,三产中尤以房地产行业贡献突出

从产业总体发展情况看,随着全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之比由“十五”期末的11.7:55.6:32.7演进为2009年的8.6:55.5:35.9,低税负的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了3.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税收产业构成,2006~2009年第三产业税收年均增长30%,高出第二产业平均增幅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占比突破50%,2009年占比已达到52.9%,总量超过第二产业42亿元。

(二)税种结构新变化――各税收入协调增长,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占比相对稳定,企业所得税占比逐年下降,其他各税总量迅速提升

“十一五”以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继续保持着主体地位,但比重有所下降。“十五”期末,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占总收入比重为80.0%,2009年,该比重降至73.4%。其中,营业税比重受房地产业影响,年度间波动较为明显,但总体上保持在40%左右;受企业所得税征管体制调整及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影响,企业所得税比重明显回落,由2005年的24.7%下降到2009年的14.2%;个人所得税比重基本稳定,保持在16%左右;其他地方各税增长较快,总量贡献快速提升。2005~2009年年均增长35.7%,总量占比由2005年的20.1%提高到2009年的26.7%。

(三)区域税收新变化――苏南总量仍有绝对优势,但增幅和全省占比均呈下降趋势;苏北增幅领先苏中、苏南,苏中苏北总量差距继续缩小

1.苏南地区。苏南地区历来是江苏仍至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县域经济率先实现发展,成为推动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重要支撑。苏南县域税收由“十五”期末的280.0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15.36亿元,总量规模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长26.4%。从苏南县域税收总量占比看,呈现逐年下降态势,但支柱地位依然稳固。2009年,苏南县域税收占全省的58.7%,比“十五”期末下降了10.4个百分点。

2.苏中地区。2006-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20.0%、19.7%、30.4%,超过苏南平均水平0.1个、0.4个、5.4个百分点。苏中地区税收贡献份额稳中有升,从2005年的17.1%提高到2009年的20.0%,年均增长31.0%,高于苏南县域平均增幅9.0个百分点。

3.苏北地区。“十一五”以来,苏北五市县域税收增速领跑全省三大区域,年均增速高达38.3%,分别高于苏南、苏中县域平均增幅16.2个、7.2个百分点,税收贡献份额从2005年的13.7%上升到2009年的21.3%,提高了7.6个百分点。

二、当前县域经济税收发展中值得探究的相关问题

(一)税收增长速度长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苏北地区,税收计划已成为高幅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调查,近年来苏北地区大部分县(市)政府下达的地税税收计划增幅超过30%,少数县(市)政府下达的税收计划增幅超过50%。税收增长速度长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税源的培植,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二)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强弱分别,影响了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

从三大区域税收收入占比看,苏南14个县(市)税收占比近六成(57.5%),而苏中和苏北38个县(市)的税收总量占比不足全省的50.0%,收入总量仅为苏南的3/4,苏南县域税收平均规模为29.36亿元,分别为苏中、苏北的2.7倍、4.7倍,最高昆山市(80.76亿元)与最低的洪泽县(3.87亿元)相差近20倍。全省县域发展严重失衡,影响到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经济税源结构不够合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长期来看难以维持地方税收增长的聚集效应

现阶段,县域税收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大投资拉动型产业依赖过大。然而,由于两大行业投资增长具有不稳定性、非持续性的特征,所带来的地方税收多为一次性税源,从长远来看,投资对经济税收增长拉动效用将逐渐减弱,地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仍必须依赖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没有工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后盾,仅仅依赖建筑、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来实现财政收入的持续增收,显然是不可取的。

三、促进县域经济税收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科学的计划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引导经济税收协调发展

第一,确立对税收计划正确的认识。各级政府必须认识到,税收计划不是行政指令,也不是税收法律,而是财政政策工具,其制定是以《预算法》为依据的,受纳税人权利制衡和经济发展的制约。而税收计划的执行,则以《税收征管法》为依据,以依法征税为手段。

第二,引入科学的税收计划编制方法,杜绝“以支定收”的简单模式。先进的税收计划编制方法是建立在科学的纳税能力估算方法基础之上的,通过详细分析,运用科学的、数学(如线性回归等)的方法,采用国民经济中的大量指标和数据,计算预测今后数年的经济增长和收入趋势。建议改变“以支定收”的“基数法”制定税收计划的方法,而采用“GDp税收负担率法”,充分考虑经济对税收的贡献能力。采用GDp税收负担率法编制税收计划代表了税收计划编制方法改革的方向,它一方面可以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经济税收总体规模,消除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给确定税收计划带来的差异,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现状,起到公平地区间、企业间的税收负担,增强税收宏观调控力度的作用,使税收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差异时有地方可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

第三,开展配套的财政预算编制改革。一是财政预算应当以纳税能力估算后的税收计划为基础,而不应该以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或人为的主观意志为依据。二是为防止经济、政策、价格等一些重大变化对收入产生影响,建议预留预算预备费。这样一旦税源发生重大变化,可以依据计划完成好坏削减或追加预备费,既保证了税收计划的正确性,又不会影响财政预算正确执行。三是建议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税收计划的制定权限是上级税务机关,上级税务机关在征询地方政府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下级税收计划,税收计划一旦分配下达,地方政府不得脱离地方税源实际的情况来追加计划。

第四,完善收入考核机制,加大政策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计划完成情况是政策执行的客观结果。必须强化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考核、对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等组织收入基础工作的考核,克服只重视计划任务、不重视税源税基全过程监控的现象,以收入质量考核为主的模式逐步代替以收入任务考核为主的模式。

(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进经济税源结构优化调整

经济是税收之本,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是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的源泉。目前全省县域经济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低附加值的产业比重偏高,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地方税源持续增长力。一是要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壮大主体税源。要加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逐步实现产业资本与科技资本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咨询服务、信息服务、服务外包、软件业、商务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层次和竞争力。三是做强特色产业,优先培植支柱税源。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以现有的优势骨干企业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资产重组等方式,从产品贴牌加工转变到产品制造,从产品制造转变到产品创造,提高发展自主性。四是充分发展规模经济,集聚税源发展后力。要走产业集群式发展,延长产业链和建设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高附加值、高贡献的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中采用产业链招商,提高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培育、壮大地域骨干税源。五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向产业集群化、企业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9

关键词:县城建设县域经济拉动作用探究

广义来讲,县城是连结农村和城市的良好纽带,同时县城也是人才以及物流的主要聚焦点,其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整体带头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党和政府就将县城建设作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建设环节,同时也对其加大投资力度,并对政治传播和文化教育等工作也都高度重视。加强城镇建设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坚持规范化县城建设和把好县城发展责任关以及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三者共同完成县城建设工作的。在进行县城建设规划的规程中应该聘请经验和资质相对较高的专家和学者来共同协助完成县城具体规划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县城领导监督机制和县城领导干部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推动县城经济快速发展。综上所述,加强县城建设是退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并且拉动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应该从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取和县城建设能够成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原因以及县城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刻探讨。

一、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选取概述

1.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种类

在进行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构建的过程中,不同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的言论各不相同,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政府和机构都会依据县域指标和县域经济计算方法等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较为整体且全面的比较和评价。其中一种常见的状况就是,将县域GDp和县域GDp增长率以及县域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三项指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标准。另外一种较为常见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是以县域经济总量指标和县域经济结构指标以及县域生态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其中县域经济总量指标是指县域地区经济生产总值和县域地方经济收入两个具体方面,而县域经济结构指标则包括城镇化比例和相关县域经济劳务输出两种,我们所说的这种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内容相对来讲较前者相比较为全面,但是其主要缺陷就在于当我们进行县域经济数据信息收集时会受到一定阻碍,并且在确定县域经济剂量方法上也具有较大难度。图为县域经济发展中评价指标曲线示意:

2.有效评价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指标选取概述

以上述内容为主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种类选取依据,按照上已提及指标体系对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进行具体且全面的经济反映,之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可行性原则和数据可等性要求等充分考虑个人能力问题,在对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指标和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指标四种作为主要县域经济指标评价标准。

(1)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

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主要包括县域经济GDp总量和县域经济财政收入以及县域经济增长率三种。同时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出县域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和县域地区发展潜力等。

(2)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

在进行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衡量的过程中其主要是依靠县域经济社会商品具体零售额和销量来进行准确衡量的。广义来讲,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出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县域内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图为县域居民消费水平占总体县域消费水平比重示意:

(3)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指标

主要运用县域第三产业站县域经济GDp比重来进行衡量,合理运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指标进行衡量可以有效反应出当地县域产业结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态势加以辨别。

二、县城经济建设拉动相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探究

1.拉动县域经济成本投资增长

就县域发展而言,进行县域经济建设投资是促使县域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对县城加强经济建设也会带动整个县域发展,因为县城经济投资能和县城经济投资潜力都决定着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所以加强县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县城经济建设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从基本资本理论方面进行研究,马克思理论中资本论这一理念就有效的阐述了劳动价值的重要性,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合理利用去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之后在此基础上扩大地区经济资本积累。

2.拉动县域消费水平增长

县城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拉动县域经济水平增长,其同时也是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县城消费水平就会提高,二者经济水平提高便会促进整县域经济水平提高,起到相应拉力作用。需要了解到,我们会应用到消费乘数理论,此种较为科学的数学表达方式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出县城消费水平对县域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

通过进行县城经济建设可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县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县城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其相应居民消费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会达到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使得农村整体消费水平得以提高。县城人口增加会带动相应工业产品需求增加和带动居民住宅需求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使居民消费档次上升,此时便会形成较为完整居民消费示范效应,这就会在优化县城第二产业的同时也会使增加其在县域经济GDp中的比重。

三、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详述

1.县城建设拉动县域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规模化生产模式是当期农业生产主要特征。现阶段县域农村土地呈零碎式发展状态且分散不均,这样就会早成人均用地减少。通过加强县城建设可以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县城,并使这些农村人口投入到第二产业生产和第三产业中,此种方式能够有效进行土地流转并可讲有限徒弟进行连结。实施土地集中规范可以为县域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应经济效益,这也是县城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策略中的重点。县城建设可以使县城交通运输和县城供水供电以及县城物流部门等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图为县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结构示意:

2.县城建设拉动县域城乡统筹发展

县城建设中经济部门主要以相应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身缠规模相对较小,此种积极部门多数用于市场交换并采用先进科技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县城建设的优越条件可以促进县域企业制度规划和县域企业组织生产等。县城经济建设已成为生产县域商品和能源以及相应聚集拉动力的有力基础,分别可对县城经济和县域经济二者之间做权衡考虑,在共同促进城乡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乡统筹规划侧率得以实现。在加强县城经济建设过程中,第三产业会迅速得到提升,并且一些新型产业也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应该了解到,第三产业的产生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会带动就业,并在增加人员就业的基础上使得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县域居民消费水平以想成良性消费循环以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县城居民消费增长代表着县域整体经济水平提高,此种状况还会使得县域投资增长和县域消经济消费水平提高以致促进城乡统筹规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当前县城建设发展现状,对县城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相应评价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加强城镇建设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坚持规范化县城建设和把好县城发展责任关以及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三者共同完成县城建设工作的。县城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拉动县域经济水平增长,通过进行县城经济建设可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以致拓宽县域消费市场。加大县城经济、文化各领域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县域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应该了解到,县城建设会拉动县域农业发展和县域产业需求以及相关城乡统筹规划等,在进行县城基础建设时会受到人口影响,所以应根据此种发展趋势制定出合理解决方案。县城经济建设成本投资增加,此时县城居民消费水平也会增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珊.江苏省县域城镇规模变动及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篇10

一、县域经济财政经济概念及时代背景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古人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可见对县域的治理关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从定义上讲,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现阶段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县级政权的推动作用,实现县级地区原始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性经济体制。在时空上讲,存在明显的地域性范畴,因此其特点富有不同的地方色彩,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枢纽。

 

(二)我国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目前,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已经把县域财政经济的发展列入正式文件,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指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以此为据,地方政府不断深化思路,将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

 

二、我国县级地区财政经济及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县级地区财政经济规模

 

我国县域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4%以上,居住人口超过全国人口的70%。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对国家整体GDp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县域财政经济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比如作为晋城唯一的革命老区陵川县在近几年的财政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效。陵川县现辖7镇5乡378个行政村,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总人口25.49万。为了摆脱陵川县传统的经济现状,在新任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展开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扩大了陵川县的财政经济规模。

 

(二)我国县级地区财政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区域非平衡发展

 

我国县级地区的发展大致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先导,占有独特的交通优势,从经济发展的起点上明显领先于我国西北县域经济,先后在发达地区涌现出百强县的发展局势。未来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务必着眼于欠发达地区,促进全国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2.产业层次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结构中主要由以传统产业构成,大多以农业、养殖业为主,2008年全国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是11.3%。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表现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征,其产业层次直接决定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点和战略导向。

 

3.人才资源匮乏、缺乏科技创新

 

现阶段,我国县域财政经济的发展中,最大的瓶颈是对原始资源的供给不足。其中人才匮乏是我国西北部县级地域的普遍现象,由于县域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无法对引进的中、高级人才,使得县域经济结构缺乏科学性,尤其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严重缺乏科技创新型企业,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县级政府对地方经济的调控不当

 

目前大多县级地区形成垂直管理体系,统领地方税收、工商、土地、金融等,其优点是有利于中央统一管理,但是无形中减弱了县域政府机构的地方调控权力,使得经济的发展未能完全符合当地特点,部分特色性企业不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用,制约了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县级地区工业规划状况

 

我国县域地区在工业规划上主要体现在对富有地方特色工业项目的管理上,总体结构相对单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波动对县域工业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明显,近几年部分县区在地区特色工业项目中发展相对缓慢,未能体现出地方优势,其主要原因是对当地特色型项目的管理不当。

 

三、发展县级财政经济及工业规划的措施

 

(一)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县域财政经济状况和政府推出的发展战略直接挂钩,企业能够在地方健康存活,必须在政策上受到政府的重视,把县区企业的发展纳入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整体规划之内,积极争取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县级地区的支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等。

 

(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引进高端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更是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当今社会新的理念,对产业结构、生态环境、能源利用等有了新的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和工业规划是体现这一特征的基础单元,必须大力倡导科学技术思想,用科学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用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增值。其中,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是建立创新性县区经济的基础,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只有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才能赋予县域经济科技思想。

 

(三)合理配置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链

 

新形势下,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对生存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如何实现能源结构的合理调整、生态环境的健康改造?将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于县域发展来说,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地方财政经济发展的保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链,是建设和谐、小康县级地区的必经之路,只有实现工业、生态的协调发展,才能造福地方社会,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调整产业机构,建设配套设施

 

县级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特色产业为主导,通过招商引资或者优秀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运用高科技园区建设理念,大力发展县级地区配套设施,搭建有助于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加速县级地区与外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