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9:36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1

关键词:政府社会保障制度作用

中图分类号:D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250-01

一、完善社会保障立法

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中颁布的办法、规则和条例,相对分散在不同的法律规范文件中,没有针对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专门具体的法律规定,也没有一部完整的社会保障立法,因此,在实施对人民的保障中一旦遇到问题,没有明确而清晰的法律条款依据,只能依靠相关的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给政府职能部门增加了负担。鉴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层次低、法规不健全、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法律的普遍性,通过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政府必须根据各个保障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法规,把在实践中应该长期坚持的创新成果以法规的形势固化下来,把责任确定下去,并且进一步向上级建议制定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律,从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确立一个权威的法律框架,真正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二、注重与经济水平相适应

保障水平具有刚性,一旦升上去就很难再降下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型模式,但保障的对象却是有选择性的。这种制度和我国当前的客观经济发展不协调。尽管我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水平仍旧是相对落后的,这也跟我国自身的国情有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众多,人口数量巨大。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要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地区环境的不同,注意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将福利开支集中分配到真正的贫困者身上。注意社会保障与储蓄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对国家财政的影响,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平稳发展。确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公民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力,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给予物质帮助。处理好“养懒人”和“帮穷人”的关系。

三、突出政府保障职能

十以来,我国全面贯彻从严治党,民生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强调的是通过政府,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实现国家的救济功能,最大程度的代替家庭、社会、宗教等的互助和救济功能,保证社会经济的灵活性,提高社会发展的竞争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事务繁杂,要实现由中央统一一个部门对全国社会保障方方面面进行集中管理是十分困难的,地方政府要予以大力配合,注重政府职能转变,避免在履行职能时出现“越位”、“错位”现象,积极充分发挥其保障职能,主动地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政府还应该改善社会保障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发展信息化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四、兼顾效率与公平

社会保障本身就是社会公平的产物,通过在社会成员间实现公平,确保社会稳定,激发其责任感与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公平与效率间的辩证关系。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能也要兼顾公平与效率。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造成大量社会不公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不同企业承担了不同的责任,不利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些都会影响多渠道就业制度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巩固。社会保障制度不是为了保障而保障,因为贫穷的人不会应为保障而变得富裕,相反可能会使得他们变得更加依赖国家,这种依赖性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国家财政的重大负担,进而演变成“高福利”、“低效率”。因此,政府不能单纯的追求公平或者效率,而是兼顾两者。

五、缓解国家财政负担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就是国家行椋保障生活有困难的人能够正常生活是国家的重要职责,但由于过多的强调福利,忽视国民应承担的责任,使国家承担和个人保险责任不相匹配。我国的政府能力相对有限,不能承担全部的保障费用,只能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国家、社会、个人相互配合,在政府的组织、监督和有限的参与下运作,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基于这一点,社会保障应该从强调“国家责任”转向“国民义务”。要依靠更为广泛的社会团体、企业、家庭以及个人的支持。政府可以与企业、社会团体、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利用杠杆来组织非政府部门,如私营部门、中介组织、社区组织等力量,来协助政府满足公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共同协力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障的范围更加广泛,保证需要获取救助的人可以及时的、全面的获得帮助。同时,政府部门更应该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让义务去牵制权利,尽可能降低人们对社会保障的依赖程度,确保保险资金中单位和个人缴费的主导地位,起到缓解国家财政负担的作用。

六、改善政府机构管理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2

关键词:转型期;政府;农村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40-0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那么,政府究竟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政策的不稳定性,这明显地体现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暂停、恢复的改革过程中。1990年7月国务院决定由民政部负责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但是,1999年,《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1999]14号)要求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2002年10月1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整顿规范农村养老保险进展情况的报告》,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从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施。从横向来看,全国各省的社保制度可谓千差万别,并且互不衔接。政策的多变性必然影响到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影响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互不连接的社保政策必然会影响到劳动力在各地的有效配置。因此,在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中,政府必须有一个总体的、明确的改革框架,政府的政策必须保持必要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而统领政府诸项改革措施的正是我们的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也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建设上,政府不仅应该牢记着一点,而且还应该切实地体现在政府的行动中。

第一,政府应该实施有益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积极地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农民来说,就业几率如何?据有关部门估计,到“十五”期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有1.8亿人[2]。每年有大批的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但是,在前些年里,各级政府均颁布过程度不同的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政策。即便是进了城的农民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单从就业这一方面来讲,需要政府做的是采取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就是剩余劳动力多,从经济上来讲利用比较优势是合理的、明智的发展战略。为了扩大就业,政府就要制定有利于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特别是有利于农民工进城的政策。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把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即便是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化也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大支柱。

第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据统计,1952―1990年,我国农业为工业部门提供的剩余积累额总计11594.14亿元,平均每年300亿元,其中13.2%来自农业税,75.1%来自“剪刀差”。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即使扣除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支出,农业对国家的贡献也仍然占到国民收入的20%以上[3]。

据估算,1953―1978年,全国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农民受到的损失为3000亿元;而1979―2001年,全国通过土地价格“剪刀差”从农民手中剥夺的利益超过20000亿元[4]。有关研究表明,在1978―2001年间,中国农村资金净流出7196.3亿元[5]。

根据上述情况,仅就公平的角度而言,政府有责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持。其中,建立农业保险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必备的项目。

第三,采取积极措施,缩小两极分化,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中国的贫困情况。2002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为2820万,比上年减少107万,贫困发生率为3.0%[6]。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初步解决贫困问题的人极不稳定,返贫率很高。2003年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7]。据估计,中国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约占80%[8]。从这一方面来讲,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和医疗保险制度,以缓解甚至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其次,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情况。统计资料显示,1985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为1.88:1,差距额为407元,到199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86:1。并且,上述数据仅仅是来自官方统计的显性收入差距,如果加上中国城镇居民享有的大量隐利,如住房补贴、医疗补贴、物价补贴和单位内部福利等,城乡收入差距将更为悬殊[9]。仅从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应该调整城乡政策,强调城市的自我发展,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直至最后取消现存户籍制度。同时,应该尽快建立一套能够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便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生存和发展。

最后,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资源配置情况。“从全国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来看,占总人数80%的农民,只享有社会保障支出10%左右,而占总人口的20%的城市居民,却占到社会保障费用的90%。从人均社会保障来看,城市居民是农民的20倍以上。”[10]在公共卫生方面,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当,并且农村卫生投入比例逐年下降。城市、农村的人口数分别约占全国人口的30%和70%,而城市、农村的卫生资源却分别约为80%和20%[11]。“根据全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1993年农村卫生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34.9%,1998年为24.9%,五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587.2亿元,用于农村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11]从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应该加大再分配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比重。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弥补市场失灵,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就是弥补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收入分配过分悬殊的一个重要的再分配手段。农业的弱质性和外部性决定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而农业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主产业。那么,农民必然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政府必须通过再分配手段来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因此,仅从这一方面来讲,政府需要牢记,农民是市场经济中的弱者,政府有责任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和程度应视不同的社会保障的项目而定。社会救助是指对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无偿提供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不仅是人道主义的要求,更是法律赋予国家和社会的一项基本职责。这部分保障责任是国家政府责无旁贷的,即使一些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会提供一些帮助,但这只能是对政府职能的一个补充,而不可能成为主体。因此,在社会救济项目中,政府应该负全责。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险项目中,政府应该结合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集体和个人一起分担责任。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政府是社会保险的后盾,如果社会保险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政府必须扮演“最后付款人”的角色。并且,政府还必须对社保部门进行监管,以确保社保基金的增值。也就是说,政府要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最低收益率。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并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色彩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的社会福利是一项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政策,其提供者主要是政府。从中国传统的城市社会福利的发展可以看到,政府提供与就业相关联的福利制度,各企业或单位均追求为职工提供全面的福利性保障,包括住房、医疗、食堂、托幼、教育、文娱活动等。这种全包型的福利制度,使工资与福利混淆不清,不利于人才在地区、行业之间的流动,而且受到身份限制,是一种不公平的福利制度,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而且使福利方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政府已意识到传统城市福利的弊病,正逐步将一些福利设施市场化,在财力可行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目前在中国农村,还没有实施覆盖全体农民的社会福利制度,总体上也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其财政承受能力,适当提供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保险资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农业生产的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农业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农业保险要由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承担责任。

从具体操作层次上来说,政府所要做的是:确定未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消除改革的阻力,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对制度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调整与完善;优化制度的外部环境。

第一,政府应该根据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确定未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这个总体框架应该考虑到分地区、分阶段的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从项目构成来讲,未来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括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农业保险等)和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从项目的资金来源上来讲,不同的项目应该有不同的资金来源;从项目的社会化程度来讲,应该包括社会保障、家庭保障和个人保障。从组织管理体系上,应该结束目前这种部门分割、切块管理、各自为政,并且政、事、企合一的状况,组建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要使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业务管理相分离,政府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对于不同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要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管理内容和重点,使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此外,还要有科学合理的监控体系,其中包括从业机构的资格准入、信息披露、惩罚与补救措施、各种监管机制等。

第二,根据总体框架设想,消除现实中存在的改革阻力,推动改革顺利进行。改革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个利益分配和再分配过程,肯定会遇到种种阻力。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这一过程,肯定会涉及到调整工农以及城乡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各种阻力,保证改革的目标顺利实现。

第三,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大国。这就需要政府及时掌握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进行科学合理地解决。其间可能需要对个别方案进行微调,以完善总体方案。

第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社保资金的保值与增值,需要有高效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以及良好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确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运行,需要有良好的法制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当然,其中也包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以及促使农业发展的政策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量的特性,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也不例外,超过一定的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这个度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这个度的大小,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时间来说是不一样的。西方国家社会保险普遍陷入危机和改革的事实充分表明:政府对社会保险领域的过度直接干预会导致“政府失灵”。

首先,政府再分配计划会影响经济效率。阿瑟・奥肯的“漏桶”实验以及拉弗曲线都认为,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的再分配,由于降低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将可能导致实际产出的减少。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不例外。因此,政府应该把握好计划与市场的度。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运行中可能存在政府失效。政府本着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介入社会保障事业,但是政府的行政运行也可能产生体制僵化、官僚机构膨胀、寻租等问题,进而在政策设计上使公共政策偏离社会福利的初衷,或者在政策执行上,使政策的实际效应与政策本身背道而驰。这些政府失效的行为可能使社会运行产生新的不公平状况,引起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设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在设计组织体系的时候;一定要引入民间资本和民营机构参与社保基金的经营和管理,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防止在监管方面出现上述“政府失灵”现象。

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人签订合约后采用隐藏行为,由于人和委托人信息不对称,给委托人带来损失。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中,道德风险仍然会存在,尤以社会保险领域发生的频率最高。这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和监管体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从这一点而言,政府在社会保险项目中的责任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5):4-16.

[3]李文.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剩余转移[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06-19.

[4]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经济体制改革,2003,(6):73-76.

[5]翟照艳,等.我国农村资金存在五条外流渠道[J].经济纵横,2005,(5):14-16.

[6]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2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820万[eB/oL].http//sannong.省略,2003-02-09.

[7]彭俊.扶贫史上第一次,贫困人口不减反比去年增加80万[n].人民日报,2004-07-17.

[8]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农村老年保障:从中的土地到全球化时的养老金[J].摘要,2002.

[9]曾壁钧.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68.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长效机制。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群体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其本质是维护社会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阶段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加强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必要性。

(一)中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尚未建立,结构性问题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1.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构架已基本形成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长。

养老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5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1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5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6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86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6万人。医疗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01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32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3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万人。失业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7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6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万人。工伤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5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5万人。生育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08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22万人①。

其次,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各项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金收入持续增加。

其中,2009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2009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672亿元,支出27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34.2%。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40亿元,支出1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和22.7%。2009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32亿元,支出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23.5%①。

2.劳动社会保障权益严重缺失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保护。

首先,社会保险覆盖面偏窄,相当数量的劳动者尚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9年末,我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总和为23550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75.7%(2009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和全国就业人口(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为77995万人)的30.1%;2009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715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40.8%和全国就业人口的16.3%;2009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47.9%和全国就业人口的19.1%。据统计,目前全国享有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只有26.5%,其中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为32.3%;私营企业为27.8%;外资企业为6.3%②。医疗保险覆盖面最广,参保率较高,但距离全民医保还有差距。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统一导致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不平等。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是指社会不同群体的人群参加同一个社保制度,待遇发放具有相同标准,不存在群体差异性,而且在全国范围流动没有任何障碍。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使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城镇和乡村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正在试点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向企业看齐却不涉及机关公务员等,造成了事业单位职工与公务员社会保险权益的不平等,不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各层次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出现劳动者社会保障缺失的真空。从本质上讲,社会保障制度是管理和应对社会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每个劳动者既面临老龄化的风险,也会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风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需要不同层次,以便应对不同风险。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但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能实现有机衔接,部分劳动者长期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导致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另外,为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虽然也提出了发展企业年金,但缺乏统筹协调,抑制了企业年金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引入企业年金制度的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比例很小,而中小企业几乎没有。

(二)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影响。

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劳动者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离不开社会保障系统的支撑。但现实情况是:部分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对劳动者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1.不利于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

这种贡献可能比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的贡献要大得多③。

而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和培训。在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的条件下,劳动者除了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能够得到维护外,受教育的权利也能够有所保障,从而使其劳动技能能够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也因此得以提高,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2.加深劳资矛盾,加剧劳资冲突。

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国家强行性规定,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和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的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用人单位得以逃避法定义务,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这加深了劳资矛盾,加剧了劳资冲突。

3.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它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保证制度和福利提供制度,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安全网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使社会成员在其因各种原因而遇到生活困难时能够获得“生存权利”保障。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利益再分配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缓解劳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如果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将会使社会成员在失去工作机会或劳动能力后得不到任何帮助,也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现阶段中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部分劳动者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造成了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宏观层面错位。

宏观制度和政府执行层面缺失和错位是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1.长期的制度性障碍。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的二元社会结构模式把社会成员人为地划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民。而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面,制度安排表现出对城镇居民的倾斜,城镇居民以就业的单位作为保障,农民的保障来自土地。社会保障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形成了权力和责任的高度统一。在这种制度背景和制度环境下,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区隔,形成了不同的身份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差别,城乡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差别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此项改革的受益者并不包含大量农民劳动者。由于户籍制度能够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联资源,户籍制度对农民的排斥成为农民工在流

入地就业却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的根源。农民劳动者城市身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他们无法在城市正式的就业体系中找到工作,只能在体制外寻找那些不受任何保护的边缘职业和底层职业。二是各项改革受益者并不包括大量从正规就业群体中脱离出来的灵活就业人员和部分民营企业劳动者,他们由于脱离了正规就业单位,因而其工作及相关社会保险待遇无法得到合理保证。

2.制度的可操作性手段不完善。

社会保障应该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种制度。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相关立法的严重滞后、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保护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管理不到位、保障标准不统一等。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法规,更没有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这使得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无法可依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3.政府职责履行力度不够。

政府能否完全履行职责和履行效果如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有决定性的影响。政府职责履行力度不够的主要体现:一是政策失当。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偏差和政策机制某种程度上的失灵是导致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农民工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理应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二是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严重欠缺、立法不够及监管不力等。虽然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等立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障权,国家和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和相关福利,但在现实中用人单位有法不依的情况相当普遍,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和维护。

(二)部分用人单位有法不依。

部分用人单位有法不依和社会责任缺失导致的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保护是造成当前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但由于我国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主要适用于城镇公有制的机关、团体和企业,而不适用于非公有制的企业),有些条文模糊不清,这就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不履行法定责任的漏洞,突出表现在: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在缺乏安全卫生保护条件的场所工作;以非法拘禁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更有甚者,部分用人单位还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障权益更是无从谈起。

(三)劳动者自身权益意识不强。

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拥有和实现除了需要政府制度和企业层面的积极作为外,还需要劳动者自身具有强烈的权益意识,而许多劳动者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权益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首先,部分劳动者长期对自身社会保障权益认知不足,主张和维护自身社会保障权益意识不够。部分劳动者过分关心工资收入和工作机会而忽视社会保障权益;部分劳动者尤其是许多农民工作为传统小生产者比较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并不认同和理解社会保障制度,更谈不上维护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如社会保险需自身缴纳部分社会保险费用,一些农民工往往由于现实考虑而不愿意付出自认为并不必需的支出。一项针对农民工的调查发现,有近半数的农民工对于用人单位和自身参保持无所谓的态度,其理由主要有:缴纳保险费减少了现金收入;担心将来社会保险没有“保险”;怕失去工作机会而不敢向用人单位争取社会保障权利。即使购买了保险,退保现象也时有发生。

其次,劳动者维护社会保障权益的法律意识不足。

部分劳动者受知识少、文化程度低等因素限制,法律意识淡薄,这使其不能事先预见可能的社会风险而进行自我保护,同时在权益受损害后不知道怎样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部分劳动者的组织化程度低,这里主要是指非公企业的劳动者。由于许多非公企业没有组建工会,因而在其中就业的劳动者,他们得不到工会的保护,使这部分劳动者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与载体,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通过集体的力量,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构建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长效机制。

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长效机制。

(一)政府应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维护劳动者权益。

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政策,政府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导部门,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维护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应发挥主要作用。

1.构建统筹城乡的统一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转变人口管理方式,尽快实行由户口管理向身份证管理的转变,将依附于户籍背后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衍生物从户口薄上去掉,把全体社会劳动

者纳入到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

其次,要建立相互衔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通过立法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有效衔接,同时发挥国家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和商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使劳动者无论在失业还是在职期间或者在遭遇各种社会风险时都能获得合理的社会帮助,确保所有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得以实现和维护。

2.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

要进一步加大立法的力度,尽快建立和健全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系统地规范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以使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的正常轨道,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在征缴、管理、运用、保值和增值等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应在中央一级建立社会保障基本法,在此基础上颁布全国性的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单行法规,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从立法层面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其次,要加强执法检查,强化对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监察力度。必须尽快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劳动监察体系,对那些侵害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行为进行有效和及时的制止,对那些拒不向员工提供社会保险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完善司法救济程序,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使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寻求司法保护,得到应有的法律帮助。

3.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大力拓宽劳动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渠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相关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建议国家加大对劳动保障普法工作的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为重点,用3年左右的时间,组织一次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制教育轮训。

(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保障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国《劳动法》及相关社会保险政策与法规明确规定,企业要为职工参保各项保险,按时缴纳社会保险各项费用,政府对不承担责任的企业严加惩处。当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保险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这导致企业有险不保,有险无保,参保欠保。在五大险种中,部分企业只参加一、两种保险,或者不参加保险;有些企业虽然参保,但欠保、骗保。企业对社会保险责任的逃避是我国当前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加强企业社会保险责任的制度设计与观念重构,切实落实企业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和作用,体现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其次,要强化立法进程,用立法规范和硬约束来强化企业履行社会保障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保险的全面覆盖,维护劳动者权益;再次,要从严格签订与履行合同入手,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加大对欠保、骗保企业的惩罚力度,强制收缴保费,对不履行社会保险责任的企业要强硬处罚;最后,要深化企业的公平效率观、权利义务观,强化企业的社会保险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

(三)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劳动法》第88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这既是《劳动法》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权利,也是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责所在。工会作为集体劳动权的代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资关系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建率比较低,劳动者加入工会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工会组织也没有充分发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的退化,削弱了工人的内部组织性,增强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因此,要加快企业工会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把工会履行职责的重点转移到维护劳动者权益上来。同时深化工会改革,进一步提高工会地位,明确工会权利,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劳资抗衡机制,使工会真正成为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组织。

(四)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增强其维权意识。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劳动者的法制观念薄弱和缺少维权意识,而提高劳动者自身知识水平及维权意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使他们在自身权益受损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竞争力,以使劳动者能适应市场需要,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燕生。劳动者社会保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孟刚。劳动权益保障[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李迎生

。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5]仓理新。社会保障与公民权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

[6]刘俊霞。公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7]刘云香。我国公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及完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

[8]刘斌。浅析中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9]谭兵。社会保险与企业社会责任[j]。学术研究,2005,(7)。

[10]龙翼飞。实现妇女权益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5)。

[11]彭秀清。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j]。法制与社会,2008,(9)。

[12]socialsecuritydepartmentinternationallabouroffice,“canlow-incomecountriesaffordbasicsocialsecurity?”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2008,2008.

[13]internationallabouroffice,“worldsocialsecurityreport2010/11”,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2010.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4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作用的必要性分析

政府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主体,在社会保障各关系主体中,政府处于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社会保障要获得持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同样,政府要充分实现自身的职能,社会保障更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两者的性质所决定的。

首先,社会保障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同时具有私人物品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其中公共物品的属性特征更为强烈。正因为社会保障具有如此强烈的外部性,由国家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或私营企业来承担这项社会职能都是不现实的,既非其所愿,亦非其所能。

其次,社会保障的社会性要求政府介入。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要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统一的资金收取与支付的标准,按照相关法律制度来运行,而只有政府通过其政府权威与强制性手段才能满足社会保障社会性的要求。

第三,政府的介入是社会保障领域市场失灵的结果。社会保障所具有的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与市场缺陷的存在是导致社会保障中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政府介入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由。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市场失灵的本质原因是由于社会保障的公共物品性,对公平的追求与以竟争和优胜劣汰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机制不相容。

第四,政府权威及其强制力使其在社会保障领域具有一定的成本收益优势。社会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施社会保障,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而通过政府的强制力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管理、运营、支付各方面通过法律法规形式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就能减少过高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率。同时,国家财政具有较好的风险防御能力,能更好的克服财务上的困难。

第五,政府的财政支持是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保障是长期性的社会工程,涉及几代人的资金管理与保值增值问题。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很难有能力在如此长的时段内抵御住社会系统风险和市场风险,投保人也难以相信其给予的长期承诺。因此,只有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持续性的运行。

第六,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职能的充分实现不可缺少社会保障内容。社会保障是政府社会职能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一项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千预,而政府要充分实现其自身职能也必须要介入社会保障,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性作用。

二社会保障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虽然各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发挥的作用各异,但在承担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法律制定、监督管理、财政支持与推动制度变革等基本职能方面还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介入程度的不同,在政府职能的实现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总体而言,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承担的基本职能包括如下几项:

首先,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者与建立者。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是一项涉及久远、关乎民生的重要社会经济制度,绝非个人、群体所能负担和承受的,只有对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管理职能的政府才能成为这一制度设计的主体,才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达成各方面的均衡与妥协,并通过政府权威与强制性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其次,政府是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立者。无论是被视为近代社会保障先驱的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还是被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典范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无不都是立法先行,借助法律手段来实现的。在现代国家,立法资源是由政府统一掌握的,只有政府部门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才能制定出正式的法律。

再次,财政支持与“最终付款人”。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转,这种资金流转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和发放。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与财政兜底责任是社会保障财务稳定的重要保证。

第四,政府承担着社会保障的管理与监督职能。社会保障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及监督的过程,具体包括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业务管理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最后,政府还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主导者与实施者。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也需要不断改善以与之相适应,从而就会发生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创新与变革。在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政府主导的色彩会更为强烈。

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时期,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导者,在设计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制度转换和承担转制成本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

三我国政府行使社会保障中职能的缺陷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我国开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旧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问题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覆盖范围过于狭窄。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涵盖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而城镇部分集体企业职工、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中方职工以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社会保障。

第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偏低,企业负担过重。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一部分职工因企业的破产倒闭而无法享受原本应享受的法定社会保险待遇,从而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第三,社会保险费用来源单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分配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对工资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职工工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有能力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继续沿用传统的保障缴费方式,既不能体现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又加重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

第四,管理体制混乱,缺乏有效监督。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混乱。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混乱的管理体制,使社会保险基金难以统筹使用,造成社会保险失灵。我国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家监督不力,造成社会保障基金被挪用甚至贪污、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总体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在由旧的制度安排向新的制度安排转换的过程中,我国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越位”、“不到位”和“缺位”并存,它的总体效率还比较低,还不能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四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定位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应承担的一般责任是什么?在我国社会特殊的转型时期,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履行自身责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重构?现对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能定位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政策建议。

一,应当坚持和增强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性地位。我国的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应以政府主导型为宜。从历史文化传统来看,我国长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政府管理体制,政府具有较高的权威力,社会成员对政府的认同度也较高,由政府来推行和发展社会保障阻力较少,效率较高;从现实国情来看,我国政府规模比较庞大,由政府来负责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实施,成本也较低;尤其是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双重转型时期,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主导性作用和所需承担的职能不仅不能削弱,反而需要增强。

二,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定位必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一方面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国民收入与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较低这个基本国情的墓础上,社会保障也应该保持低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还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就要求政府在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协调的同时还要尊重这种经济发展差异性,根据不同的保障需求采取不同的政府干预形式、承担不同的职能。

三,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建设一个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步伐。从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实践来看,立法滞后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社会保障目前仍为政策主导型,这与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社会制度的地位极不相符。条例、政策和规定没有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使社会保障的相关规定难以落到实处,对于违规者无法可依,难究其责;政策、条例执行起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回旋余地,阻碍了社会保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缺乏社会保障相关法律,人们对未来生活预期悲观;从社会保障法律文本的历史渊源来看,其阐释和规定已不能适应和涵盖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我国政府在转型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保障职能。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双重转型期,需要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干预力度,以保证社会秩序稳定,化解改革阻力,保证体制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应该承担的职能主要包括推进制度创新、承担改革成本和采取临时性的非制度保障措施三方面内容。这都需要政府在尽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采取适当的临时的非制度性的社会保障措施加以弥补,尽可能的减少体制转型所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承担财政出资责任。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社会保障良性发展的基础。政府是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承担者之一。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难题,资金来源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加快,国家对它的投入逐年增加。尽管如此,但投入比例仍然明显偏低。因此,政府必须调整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在中央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六,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我国政府应当分清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管理职能。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财政负担是上重下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责任不明确、不均衡,导致中央政府负担过重、地方政府没有承担或没有完全承担,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尽快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社会保障责任,在分税制基础上,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确定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应该承担的职能与责任。

七,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社会特点,我国政府在城乡社会保障中应该承担不同的职能。我国城市与农村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结构,这就要求政府在城乡承担不同的社会保障职能。应该建立一种和目前实际需求相吻合又便于向城乡整合目标过渡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为核心,采取家庭保障、集体帮助、国家补助与个人储蓄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民提供生活保障,对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帮助也应从目前的不规范的救济制度逐步过渡到规范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八,我国政府应该重视家庭保障在我国社会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应该重视家庭保障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地位,采取适当的制度安排,鼓励和支持家庭保障发挥作用,在目前我国政府财力有限、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家庭保障可以对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我国正处于新旧社会保障制度的过渡阶段,我们应该汲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以我国现有的条件为基础,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责任。既不能照搬“福利国家”无限扩大社会保障国家责任的做法,也不能将社会保障看成是国家的负担而全面否定。在推进建设我国社会保障领体系过程中,只有政府承担起社会保障的主导责任,我国才会顺利地建立起一个长远健康的社会保障体制。

参考文献:

1.陈信勇.中国社会保障法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42.

2.张健,陈一绮.家庭与社会保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76.

3.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8.

4.杨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J],社会保障制度,2001:7.

5.许兵,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

6.樊启荣等,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向与宏观构思[J],法商研究,1999:3.

7.江立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考察[J],现代国际关系,1999:11.

8.土诚,当前社会保障突出问题的理论探讨[J],财经科学,2000:6.

9.余卫明,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国家责任[J],中国社会保障,2001:10.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政府;市场;适度选择;均衡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分析

社会保障中的政府机制,就是由法律规定的、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或行为主体,在构建、管理、实施和监督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政府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上的制度投入,如制定有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第二,政府在维持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营和持续发展方面所承担的各项资金投入;第三,政府通过设立大量社会保障的管理、服务机构而承担的组织投入;第四,政府为提供各种社会保障服务而负担的大量服务投入等。政府机制一经产生,它便责无旁贷地成为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适度选择

市场在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不足,存在市场失灵,决定了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发挥作用极其有限。对社会保障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是政府的当然责任和重要职能,政府机制必须在其中发挥绝对主导作用。无论国家经济状况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无不是由政府牵头,通过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和具体政策等政府机制手段组织实施的,政府机制的作用是市场机制无法替代的。

随着一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不断趋于成熟,市场机制的运行也日益规范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监督机制及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机制处于相对平稳高效的运行状态,以达到比较成熟和发达的水平。在这个发展阶段,政府机制应逐步收缩其作用范围,或改变其作用方式和方法,尽可能地引进市场机制参与制度的运营,让市场机制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作用。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的适度选择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讲,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中的构成项目的属性不能作简单的归纳,而应从其不同的具体构成项目做出不同的分析。例如:社会救济和军人社会保障项目实施的原则是单向性收入再分配,不需要受益与贡献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符合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比较接近纯粹的公共产品;社会保险项目却只能按照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原则进行实施,具有相当的竞争性和排它性,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险是一个政府必须参与的私人产品性质十分明显的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特别是像以上这些纯粹的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中公共部分一般由政府提供,因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会形成低效率或零效率,存在着市场失灵,所以,政府机制在这个部分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像社会福利和补充社会保障项目的私人产品性质更加明显,相对于政府机制而言,市场机制对于提供这些私人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中具有私人性质的部分具有天然的高效性,可以克服政府机制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所以市场机制在上述部分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三)社会保障中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的适度选择

社会保障中具体保障项目的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主导原则,体现公平原则的环节主要有受益对象的确定和纯粹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中公共基础部分的资金负担;体现效率原则的环节主要有社会保障中非公共部分的资金负担、所有社会保障基金有效运营即实现其保值、增值和社会保障服务的提供等。追求公平与提高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和具体保障项目实施中的两项基本原则。

政府机制作用于社会保障的最根本目标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度扩大化,维护社会的相对公平,所以政府机制对具体保障项目中旨在实现社会相对公平的环节应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机制对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效率则具有天然的高效性,在具体保障项目中以效率为首要原则的环节中,市场机制应取代政府机制发挥主导作用。

二、寻找政府和市场职责的恰当结合点

在对寻求政府和市场行为均衡的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负担机制,如建立政府监管机制,加强政府财政作用,明确界定企业责任,落实个人责任,引导社会各界分担相应的责任等。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适度选择机制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在这个发展阶段,政府在建立和维持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相对于市场机制而言,政府机制必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断增加其在社会保障中制度投入、财政投入和组织投入,具体包括:通过制定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负担制度改革的转制成本和制度建立的启动成本;建立科学高效的社会保障管理和监督制度及相应组织机构;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为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和适当调节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作用。

(二)社会保障不同构成项目的产品属性的适度选择机制

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承担什么责任,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是紧密相关的。就我国所实行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政府应当针对其不同的组成部分,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对公共社会保障计划而言,政府承担的是全面的、直接的管理责任;对基金制的社会保障计划,政府主要应承担外部监管的责任;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承担对不同社会保障计划进行协调的责任。

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中具体构成项目具有不同的产品属性。对其中更多地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救助和军人社会保障项目,必须通过政府机制的作用,由政府全额负担,从政府预算中列支,并在政府支持下按一定方式提供相应服务。社会保险是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准公共产品,政府机制只需要利用其强制权威对社会保险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框架,并承担社会保险中公共基础性部分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应负责征缴社会保险资金;对于社会保险中具有私人性质的非公共基础性部分,则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解决,增加市场和民间对社会保险的投入。对于社会福利和补充保障等私人产品性质更加明显的具体项目的提供,则应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具体保障项目中的不同环节的适度选择机制

政府机制在以公平作为首要原则的环节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以体现制度维护公平的性质,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政府通过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强制规定社会成员在符合一定条件下都可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第二,开征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建立独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投入增长比例相对固定化;第三,加强政府对社会保障具体构成项目的组织及引导,设立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完善和强化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在以提高效率作为首要原则的相关环节,市场机制完全可以比政府机制运行得更有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增加社会及个人在获得社会保障待遇上的投入;第二,在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标等形式选择投资经营机构,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有效保值增值;第三,在具体的社会保障服务提供方面,也同样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让不同市场主体竞争提供服务,以弥补政府机制在追求效率方面的缺陷。

三、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均衡

(一)保证二者行为均衡应该遵循的原则

由于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中政府和市场均存在失灵现象,所以在建设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中就要保证二者共同发挥作用,互相弥补缺陷。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保障制度,既保证公平又兼顾效率,提高社会保障质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把握社会保障“度”的界限;适当降低门槛,织大社会保障安全网;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二,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部分,也是问题比较多、深化改革十分困难的社会保障项目。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万人,人口年龄结构已步入老年型社会。如果不能在改善老年人生存状况这个问题上取得突破,社会保障体系将无法完成真正的转型,也无法取得长久的生命力。

第三,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解决医疗保险领域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要逐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探索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办法,特别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可以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大病统筹、住院医疗保障制度。

第四,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社区保障、员工保障、商业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其作用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社区保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可以独立开展群众性的自助互利活动,政府也可以通过社区向居民提供各种保障;鼓励和支持员工保险、商业保险和家庭储备保险,政府在税收减免上给予优惠;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全社会都要形成慈善捐助氛围。

第五,在市场机制与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机制的关系方面,应该从过去泛市场主义的模式逐渐过渡到以社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手段的模式。一方面要合理确定市场机制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发挥作用的范围,防止以市场机制取代一切;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福利制度中合理利用市场机制,防止市场机制的不足或滥用。

第六,要按照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兼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公益性事业建设。在政府与民间的责任分担方面,应该保证政府调动和分配资源、各方的责任与享用的资源相互协调,政府、企业、个人与民间组织共同参与资源调动和服务提供。

(二)社会保障制度中二者行为的均衡

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在养老、社会救助、医疗等各个领域中寻求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均衡,即界定各自的作用和职能。

1.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均衡。正如萨缪尔森所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三个方面的经济职能:一是矫正市场失灵,以提高效率;二是规划税收和开支,对特殊群体实行收入再分配,以求得公平;三是依靠税收、支出以及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以支持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稳定,减少失业,降低通货膨胀。政府在养老保险领域尤其是强制性养老保险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而市场应该起到辅助作用。二者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政府应当利用其强制权为养老保险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框架,政府在立法、司法和行政领域内应当而且能够运用其独特的优势来改善和扩大市场的作用,从而减少市场失效事件发生的概率,弥补市场失灵同时保证市场正常发挥作用。第二,政府以分配的公正和经济增长与稳定为目的,通过财政,税收和收入政策对经济进行总量和结构调节;但政府起作用范围应有严格的限制,对其造成资源配置失效的领域应该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如由政府统一提供保险不能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偏好,并造成一定的资源配置损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在养老保险领域中引入市场型的商业养老保险,扩充养老保险的层次,弥补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失灵,使得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充分体现养老保险中的公平和效率。第三,政府及社会各界均对国家举办的养老保险事业进行监督。通过监督,暴露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保证养老保险事业顺利发展;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增加社会公众对此制度的信任度。第四,运用反垄断法的武器防止私营养老保险机构获得暴利,保证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也防止他们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是因为运气不佳而破产。制定并完善关于养老保险的各项法律,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五,建立包括企业保险和个人储蓄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尤其是加强社区服务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即发挥多支柱养老保险的作用,保证各层次人群的养老需求;确保政府对基本养老保险负终极责任,同时发挥社区在养老保险服务中的作用。第六,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放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限制,在理顺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与基金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拓宽投资渠道,使社会保险积累进入资本市场,获取更大的资金回报,最大限度的实现积累资金的保值增值。

2.社会救助中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均衡。社会救助属于纯粹的公共物品,所以无论从社会救济制度的产生、社会救助制度的产品性质来看,还是从社会救助制度的本身要求来看,政府都是社会救助的当然责任主体,对社会救助制度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具体来讲,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社会救助资金的筹集方面,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责任是有限的,主要是提供充足而稳定的经费来源;而具体的社会救助可交给非政府组织如社区等来实现。第二,在促进社会救助发展方面,政府应该承担有限责任,做社会救助的支持者和协调者,同时鼓励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助,鼓励各种市场力量积极参与,使之成为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救助的重要补充。第三,在社会救助的组织建设方面,政府要为社会救助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并不断推进组织创新,同时发挥市场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大市场的监督力度。第四,在社会救助的舆论宣传方面,政府应该发挥无限责任,加大宣传力度,为社会救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第五,为社会救助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承担无限责任;同时也能保证市场力量的正常参与。

3.医疗保险制度中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均衡。一方面,由于医疗保险市场的市场失灵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诱导需求等问题,适当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在医疗保险制度中政府的职能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政府保险机构筹集资金,同时保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根据各医院的医保级别确定参保人员享受治疗费用补贴的比例并给予补助。第三,政府的主要职能,不是办医院,而是对医院的服务规范与质量进行监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充当消费者利益的最终保护者。第四,政府定期对医院的运营状况进行审核,根据其服务水平、收费标准等确定各医院的医保级别,并向社会公开,且建立个人和家庭医疗账户。第五,由于同样存在道德风险和腐败的可能,政府的医疗保险机构也需要公众的监督,尤其是对其管理成本与效率的监督。第六,完善由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由社会医疗基金提供的大病和急病救助机制。此外,在医疗保险市场上,政府要适当放宽政策,允许企业和职工有更多的选择。实践证明,允许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医疗保险模式和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往往能有效的降低费用,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在医疗保险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强调允许病人选择医院和医生,鼓励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竞争,主要是针对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入不同付费方式的竞争以及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组织形式的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医疗服务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可行的付费方案,如按人头付费和按病种付费等,然后通过试点推向全国。第二,鼓励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之间竞争,鼓励不同组织形式的医疗机构之间竞争,这样可以保证有效地节约成本,高质量的提供服务。第三,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市场力量,如通过由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签订合约实现业务合作的方式,或者通过组建医保一体化的医疗保险集团的方式,或者政府也可以委托商业保险参与对城镇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允许商业保险公司直接投资收购医院来形成我国的类似于国外健康维持组织(Hmo)那样的管理型医疗组织。

参考文献:

[1]欧阳仁根.论国家在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J].财贸研究,2002,(3).

[2]岳公正.养老保险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矫正路径[J].北方论丛,2005,(5).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6

   社会保障与人身保险都是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因生、老、病、死、残等人身风险而遭遇不幸或困难的人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二者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人身保险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了解分析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的不同影响,对于我国在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下如何加快发展人身保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发展的静态影响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的静态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和人们的保障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保障项目和保障程度对人身保险的影响。

   1.社会保障的范围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越广,人身保险发展的空间相对越小;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范围越广,即使社会保障标准和待遇维持原有水平不变,用于社会保障的总费用就越多。而社会保障费用和工资均来源于消费基金,社会保障费用的增多意味着工资部分的减少,即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减少,人们参加人身保险的能力也相应地减弱。在人们风险保障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越多,对人身保险的需求相应越少。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也不同,因而社会保障发展的范围对人身保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虽然在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全体国民均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但其参加人身保险的能力还是很强。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完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未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需要通过参加人身保险来解决所面临的人身风险,有利于促进人身保险的发展。

   2.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越多越全,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相对越小。这是因为在人们的保障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的项目越多,社会保障给人们提供的保障也越多,需要由人身保险进行保障的就越少,人们参加保险的愿望和积极性就越低。同样,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均国民收入一定,社会保障项目越多,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越多,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减少,对保险的有效需求减少。发达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造成了社会保障危机,滋长了人们的惰性,促使各国纷纷进行改革,遵循“基本、必要”的原则,有的国家减少了社会保障项目,扩大了人身保险的发展空间。而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社会保障项目少,仍不足以保障人们的基本需要,需由人身保险加以补充。

   3.社会保障发展程度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即是指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和人们保障需求一定时,社会保障发展程度对人身保险的影响表现为保障程度越高,给付标准越高,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明显。社会保障发展程度越高,意味着人们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保障越大,对其他保障的需求就越小。概括地说,社会保障的标准应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保障程度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势必造成社会保障的支付压力增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稳定。针对社会保障支付危机,各发达国家已着手进行改革,降低某些项目的保障标准,而不发达国家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也不会大幅度地提高其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动态影响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动态影响主要从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作用与反作用来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的间接影响。

   一般地,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发展的水平和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反过来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充分的社会保障可能引起储蓄率降低(因为储蓄有很多是为了未来的保障),进而投资率下降,导致经济增长趋缓。如美国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瑞典等福利国家的财政压力、懒汉现象及生产率下降问题,也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但是智利的退休金私有化改革却激活了资本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这表明与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社会保障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过热和经济萧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能够促进市场经济正常平稳地运行;其次,社会保障具有化解市场经济风险的作用,减少市场经济负效应的不利影响,为市场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条件。总之,社会保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是人身保险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的投入加大,教育的发展又使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加快……而这一切都会促进人身保险的发展。

   三、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及对人身保险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影响的趋势是由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身保险发展程度、社会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动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经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及对人身保险的影响。

   1.经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民族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制约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各不相同,经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差异化。但由于社会保障在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上具有很大的相通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并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保障对象全民化,即社会保障对象普及到全体劳动者以至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形成高福利的全社会保障;保障项目全面化、综合化,即社会保障由单项保障向综合保障转变,由部分保障向全面保障转变,如美国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多种;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特征,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保障与工资水平挂钩的制度,随着工资的提高,社会保障给付和津贴也随之提高,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迅速增长。

   2.高福利使经济发达国家陷入社会保障危机。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阶段,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养老金、社会医疗费和社区看护费等社会福利性支出急剧增加,从而引起社会保障的财政困难,社会保障制度也陷入了困境。为此,各发达国家纷纷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3.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发达国家开始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由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发展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也各不相同。英国政府在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和金融交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引入私人要素,一方面企业负担的年金保险的比例增大,另一方面从1997年起雇主有是否为其雇员缴纳“法定疾病保险费”的选择权,即雇主可以为雇员安排其他形式的保险,而不一定要参加国家的保险安排。德国政府则主张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适度改革和调整,保持最低社会保障标准,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采取的改革措施有:采用灵活的退休年龄,建立有期限的老年预备金,降低养老金的增长幅度等。美国政府按照推行私有化的思路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如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缩短领取社会福利的最长期限为5年,鼓励人们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或储蓄养老以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等。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健康保险费和被保险人自己负担的医疗费比例(从10%到20%);提高享受全额年金的年龄(60岁改为65岁),并将报酬养老金部分削减了5%.瑞典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则从强调社会基本权利向促进就业转化,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加入就业指标;进行养老金改革,将养老金与一生的总收入挂钩。

   4.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了人身保险的需求。虽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措施不同,但各国改革均呈现出以下趋势:减少国家和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引入私营化因素,增加个人责任,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就业,增强社会保障的激励作用等。这些改革对人身保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减少政府责任、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无疑也使个人从社会获得的保障相应地减少了,增加了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其次,发达国家出现的社会保障危机意味着其社会保障水平和发展速度超越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改革促进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人身保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发达国家改革、完善其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其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人身保险也将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

   (二)经济欠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及对人身保险的影响。

   1.经济欠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二战后独立国家的不断增加,以及新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建立和导入,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了快速的发展,1949——1989年,建立老年、残疾、遗属等社会保障给付制度的国家从44个增加到145个;建立工伤补偿给付制度的国家从57个增加到136个;建立医疗、生育给付制度的国家从36个增加到79个。但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大多把保障对象限定为城市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虽然在发展中逐渐扩大保障范围,但是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很低。这样,城市中大批无工资收入人员及广大农民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2)社会保障项目少。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经费不足,只能将保障的范围集中于某些方面。如大多数国家的保障范围仅限于养老、疾病、工伤等。(3)社会保障水平低。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财力极为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决定了保障水平的低标准。(4)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趋势,使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加大,已直接威胁着众多国家的经济增长。

   2.经济欠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趋势及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影响。参照国际经验,吸取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经济欠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趋势是:在与本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前提下,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应尽快建立其社会保障制度,已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应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但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经济承受能力,发展速度不能超过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决定了其只能建立和发展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不能充分满足全社会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人们的人身经济保障需求,给人身保险带来发展的商机。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发达的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欠发达国家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应在扩大社会障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加快人身保险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的相互补充作用,从而提高国民的总体保障水平。

   (三)社会保障制度与人身保险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保障制度和人身保险作为社会经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应是并行不悖、共同发展,且不可相互替代的。首先,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并共同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不断完善。不仅如此,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优化了人身保险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人身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身保险的发展既提高了人身经济保障水平,又减轻了社会保障的支付压力,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发展。其次,虽然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都是社会经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并在举办方式、保障范围、保障责任及法律规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一方而独自满足人们的人身保障需求,真正发挥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作用。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应该继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其稳定社会和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作用。

   在各国建立社会经济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使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既相互配合又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保障功能,还必须找到一个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当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人身保险发展状况及国民的保障需求等不同,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的最佳结合点必然不同。但是各国确定二者最佳结合点时遵循的原则应是一致的,既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与社会经济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人们多样化的保障需求,充分发挥其人身经济保障作用。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国际间的融合,一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本国人身保险的发展,而且通过影响全球资本和人员的流动,影响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其他国家人身保险的发展。总的趋势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范围内的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也随之发展,二者相互配合,并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7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内涵是,当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生育等原因永久地或暂时地、完全地或部分地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失业而丧失工作机会、失去收入来源时,由国家和社会通过法律强制对其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或补偿,同时还包括为处于特殊困难和赤贫状态的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帮助和物质救济的各种福利制度。通常把社会保障界定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互助、个人储畜积累保障甚至包括住房制度等子系统。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个人储蓄积累等5项内容。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纲要》中提出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目标是: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十一五”指出完善社会保障的重心,则放在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福利(救济)制度上。“十一五”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在“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将失业保险与社会救助并轨,建立以政府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绝大多数居民的社会救济制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即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应该坚持“补救型”模式。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离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确立还有一段距离。

(一)社会保障需求日益扩大,但覆盖范围窄

和谐社会,必须有张覆盖全民的保障网。从社会保障对象看,社会保障应当是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在内的全民保障体系,即社会保障应当是惠及全民的,但事实上并不如此。表1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数(万人)。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到2006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分别只占到城镇就业人员的66.3%和55.6%。在农村享有社会保障的人数也不多,从农村医疗保障看,截至2006年底,约有4亿多一点的农民参加了医保,粗略估计不到农村人口的一半。目前我国超过一半的人口还没有医疗保障,就是已经有了医疗保障的人,其保障水平也比较低。在社会保险制度中,覆盖面最大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参加该制度的在职职工加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还不到2亿人,相对于近2.8亿城镇从业人员、4.2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以及7.6亿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总数来说,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只有70%、45%和25%左右。另一方面,占我国劳动力绝大多数的农民工、乡镇企业工人和一些农民几乎与社会保障制度无缘。可见,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还有许多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相违背的。

(二)社保基金难以维持,监管不到位

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从1998年的5.52%提高到2006年的11.05%,地方支出的比例相应有所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人民对社会保障的迫切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微不足道。有的西方发达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相当于国家GDp的40%,有的则占到了国家则政的50%。目前我国的社保制度正处于国家与企业承担一切社保的“国家统包”向“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共同负担”转变时期。由于思想观念、企业效益、管理体制等原因造成逃缴、拖欠保费的现象严重,加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对中央财政依赖性较大,一些补充社保基金的渠道又尚未落实等,出现了资金筹措的困境。社保基金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块,中央部分有中央统一收支,监管力度问题不太严重,问题主要出自地方。地方资金由地方各级政府进行具体运转,但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利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地方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转,监管混乱,违法问题屡见不鲜。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不健全,社会化程度偏低

社会化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包括:保险对象的社会化;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给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对社会化这一问题也很重视,但往往强调最多的是保障基金给付的社会化,而对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如保障对象,社会保险应该面向所有劳动者,但是那些没有单位的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以及没有固定单位的钟点工、农民工等绝大部分被遗漏。另一个衡量社会保障社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就是统筹层次的高低。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得当初的统筹层次都偏低,如养老保险是在县市一级,医疗保险是在地市一级,这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在社会成员间实现互助互济职能的发挥。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适用范围比较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极不规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安置的立法相当欠缺;社会保障工作在许多方面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国家立法滞后,地方立法分散,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分割,由此导致社会保障的权威性极差、保障程度低。

(四)社会保障制度未与国际接轨

我国已正式成为wto的成员,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越来越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经济全球化将在不同的程度上逐步形成。能起“稳定器”、“安全网”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建立的前提和保障在世界范围内将必然形成,只有这样,国际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方能顺利实现。而我国过去的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律在涉外社会保障这一块显然处于空白状态,这将不仅影响我国对外交流的顺利进行,而且从长远来看必将影响我国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进入快车道。改革要紧紧围绕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中心环节,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背景和客观要求,精心谋划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努力扩大覆盖范围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覆盖面窄。尤其是近半年,随着就业格局发生变化,全国职工中,有超过一半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之所以叫“社会”保障,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全民性,就是要在社会范围内统筹基金、互助共济,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遗憾的是,目前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一定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大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本质上要求能够覆盖到社会全体人员,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如果社会上只有部分人得到某个方面的保障,就会产生在社会保障理论上称为“绿岛效应”的社会现象。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指的是社会保障应该包括各种经济成分、所有地区,换句话说各种经济成分、所有地区在可能的条件下都应享有社会保障。例如,医疗保险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的目标必须是全民性的,而不只是覆盖部分社会成员,社会保障要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此,要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我国是农业人国,农业人口多,必须使社会保障制度惠及到农民,这样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成熟的。在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应尽快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别。

(二)加快立法进程,健全司法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社会制度,必须纳入法治轨道,并依靠法制来保证实施。同时,有无完备的法律法规,也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成熟的一个基本标志,只有体制、机制、法制“三制”健全完善,才能保证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为了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力度,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确保社会保障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快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社会保障立法,《社会保障法》以及《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等社会保障基本法律,明确社会保障的性质、政府的责任与国民的权益;明确规定社保工作机构的任务、职责、办事程序、参保人的权利义务、社保基金缴纳的比例、发放原则、使用办法等;明确基金管理,使基金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要包涵着健全的司法机制,对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也不例外。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伤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也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

(三)加大资金投入,增收节支

社会保险的制度运行有赖于资金的支撑。社会保险远期基金支付压力很大,若要缓冲压力,填补缺口,必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模式转换,同时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收节支。一是各级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必须提高比例,应从国有资产收益、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等预算外收入中提取社会保障资金,以实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二是将日益增大的社会保障基金投入资本市场,把保值增值的压力转变为良好的投资回报。三是在全国推行社会保险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的办法,以强化征缴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四是降低待遇,减少替代率。五是适当推迟退休年龄。

(四)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8

[关键词]城乡社会保障改革思考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志。而现阶段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为此必须对此深化改革。本文拟就此谈一点初步的认识。

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以家庭自保为主,亲友互助为辅,基本上处于无助的自然状态。据有关部门透露,近年来国家在社保方面的投资,90%以上用于城市,而作为占全国近70%人口的农村居民,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各地区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居住地域分散等诸多原因,至今仍是最薄弱的地方。从年人均占有社会保障费上看,城镇与农村相差约30倍之多。我国之所以迟迟没有建立规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缺乏政策支持。城镇居民已建立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其资金的筹集主要来自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以集体缴纳为主,个人缴纳为辅,国家给予财政支持。由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对来说比农村居民收入高,居住集中,因此得以顺利建立。而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福利制,农村居民享受的福利政策很少,国家也没有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由于失去了国家和集体两方面的支持,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加上农民收入较低,实施社会保障有相当大的难度;其二,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观念滞后。大部分农村信息闭塞,很多农民并不了解现阶段社会保障的内容及其性质,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加上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短期内很难接受社会保障的模式;其三,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管理难度较大,管理水平跟不上,。因此,如何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有效的管理,尚需要做许多艰苦的探索,并做进一步实践的积累。

二、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基础,享受来自社会和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是每一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占中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当然也不例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既要借鉴国际经验,更应切实把握有人口多、人均经济水平低、起步晚、基础差、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本目标应建立在防止贫困和消灭贫困的低起点上。贫困问题的主流是农民,若不能建立体现广大农村农民基本社会保障权益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考虑到历史遗留的城乡二元结构,应该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者而言,不论其所属部门和行业,所有制形式,就业或失业,只要遭遇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生存发生困难,都应无例外地得到基本生活的保障。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的基本方面应是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是两个独立并行、封闭运行的系统,而度形式上应该是统一的,城乡都应纳入到社会保障的总体框架之中。建立基本保险普及化、权利与义务结合、公平与效率结合、筹资多渠道、结构层次化的社会保障模式。要在确保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承认地区差别的客观存在。

制度安排的一元化是社会保障的内在要求,但它需要严格的前提条件,包括发达的经济、雄厚的财力、类同的需求乃至地区发展的均衡、公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平等等。我国目前财力薄弱,城乡差距大,社会阶层仍处于变化之中,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把农村劳动力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又存在很大的困难。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保障制度马上并轨,一下子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国在现阶段还不具备马上建立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条件,近期将多元化制度安排作为过渡是有必要的。

尽管我国目前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对接,特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在城乡之间的配置还不合理,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是人们的共识。由于考虑到乡镇、个私企业及其职工,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当前客观存在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差距,以及不同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应采取不同类型区别对待的做法。较为妥善的改革路径是城乡宜分两步走:第一步为城乡分头推进,创造统一的条件和基础。第二步才是逐步实行城乡并轨。

三、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

基于前文的分析,我国现阶段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

1.明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

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必须把增强土地的保障能力与发展土地外保障结合起来,积极实现保障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家庭养老转变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举,走社会化和家庭化保障相结合的道路。当前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全面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大力落实重大疾病救助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突发性救助机制,以利农村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完善其它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建立健全对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进入城镇的农民工大人数不断增加,分布越来越广,他们从事着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城市服务业等各种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尽管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固定工作,工作流动性较强,但早已成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有鉴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完全有必要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尤其是那些有相对稳定工作的人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采用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办法,使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的保护。

3.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机制

一是实现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国家的社会保障管理职能主要是进行统一决策和宏观调控,而具体业务管理和运作和服务活动应全部由社会专门机构承担。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统一的社会保障业务管理机构,统一的基金运作机构,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二是打破地域限制,实施全国一体的社会保障网络,实现全国统筹,建立全国统一的,包括所有城乡农民的保障编码和个人账户。三是加快社会保障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及时统计和了解全国保障水平、管理服务及信息化交流,推进社会保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要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改善管理服务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对社会保障对象“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通过服务将社会保障信息设备、技术、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建立起一个跨越政府、社会、个人的互动机制,并及时提供整合性的信息及服务。

4.加快公共财政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首先,在城乡一体化模式实现前,公共财政应注重对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社保项目的支持,继续发挥其在社会保障中主渠道的作用,并通过法规形式,使社会保障资金占总预算比例在一定时期具有规范性,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尽快使财政资金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削减行政经费与一般事业性经费支出,把社会保障支出作为预算的一个重要内容。安排社会保障资金的同时,要确认并量化投入产出的效用,对不能确认的资金要严格的控制,对其使用效果,要安排专业的项目审计人员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独立的社会保障收支预算。通过相应措施,保障收支实施调控,规范供给的范围,控制收入支出的标准。要以丰补歉与积极平衡,逐步扩大收支规模。再次,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确保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监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报告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挥行政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作用,形成人人关心、重视与维护基金安全的社会氛围。

5.逐步开征社会保障税

解决覆盖城乡、量大面广的庞大的社会保障资金需求,除了通过财政预算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税收。征税是比国家、企业、个人多方征费的办法更加制度化、更加透明、更加有效的措施,有利于资金的统一调度,既符合效率原则,也具有更强的法律约束效用。社会保障税是世界上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而采用的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作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保障税,按法定程序全额纳入社会保障基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当然,社会保障税要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设计社会保障税征税方案要立足于现实,并逐步完善。先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保险四个项目税,基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可采取统一执行项目与地区灵活选择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前三个项目税作为全国执行,其他保险项目税可作为地方选择执行。从长远来说社会保障税要覆盖全社会,但鉴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暂不把农民列入纳税范围。社会保障税的负担水平与管理层次。兼顾需要与可能,开始阶段宜低不宜高。具体适用税率在全国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可规定一定的浮动幅度。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和社会征收的特点,社保税应属于地方税。但管理层次上应由目前以市县为统筹单位逐步过渡到以省级为统筹单位,以有利于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筹调剂。

四、结语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围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主题。迄今,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纲领。不论是推进城市化,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把城乡关系处理好。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中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我国已经走出了改革普惠阶段,正进入利益分割时代。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劳动关系的转变,流动人口和固定户籍人口的利益冲突,地区与城乡发展失衡的现实格局,都需要有一个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发挥应有的调节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在经历创立阶段、调整阶段、挫折阶段、恢复补充阶段、全面改革和发展阶段后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等制度,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2004年,全国人大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标志着我国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和社会保障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全部依靠国家财政重点支撑的项目,其中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助与救扶、对部队现役军人及其军烈属的优抚与安置、对社会上无依无靠的孤幼残老以及社会大众团体举办的社会福利等措施;第二方面是用人单位缴纳、单位职工个人缴费,由国家适当给予相关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一、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为社会保障方面出现的问题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支持,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滞后

社会保障要以社会立法为方式,才能使其运作法制化、规范化。纵观国外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无一不是立法在先。德国于1883年颁布《疾病保险法》,于1884年颁布《工伤保险法》,于1889年颁布《养老和伤残保险法》,这三部立法确立了社会保险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开创了社会保险立法的先河。美国也于20世界30年代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成文法典而名闻于世。我国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走过了30多年,到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才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才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以及基本的制度框架,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相比,立法工作明显滞后。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其他方面,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等立法相当薄弱,基本上在立法方面处于空白。社会保障立法的滞后必然造成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社会保障立法层次低

社会保障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律,在立法层次上应该有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其效力应仅低于《宪法》。但在现实中,人大立法很少,行政法规多,立法层次和效力较低。在我国已经制定出来的社会保障法规中,比较普遍的存在着缺少法律责任的现象,在实践中,当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争议或纠纷发生时,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难以根据有效法律依据进行仲裁或判决,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社会保障立法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应有自己完整的体系。但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未出台与之相关联的专门的社会保障基本法,而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根本法律依据的国家行政法规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结果导致不能相互配合,不能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这必然导致了社会很多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可循,无法可依。同时,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中,不同省市地区、不同机关部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办法参差不齐,差异很大,不够统一,这种“分散立法”的体例导致了政出多门的现象,使社会保障立法应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在实践中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也处于被分割的状态,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城镇企业职工的各项保险工作;人事部负责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民政部负责农村和城乡社会救济等等。此外,完整的法律规范应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等要件,缺少这些要件的法律规范无疑是一个有较多缺陷的系统,无法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性作用。

(四)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管和实施机制薄弱

首先,建立健全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管和实施机制是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促民生、保和谐的需要。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管是指为社会保障的日常监督与管理符合国家现行法律规范的要求,进而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给予评议和鉴定。

其次,合法的筹资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都不够健全。在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法律中,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法律中缺乏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运营的监督,致使部分负有缴纳社会保险法定义务人拒缴、欠缴、推诿等方式逃避缴费义务。实施机制较弱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法率中缺乏有关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定,导致现实中挤占、挪用,截留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十分突出却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惩治。

二、我国特色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要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薄弱问题,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社会公平的价值观进一步确立,加强政府责任。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立法

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保证,有无完备的法律规范,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志。为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确保社会保障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应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立法。

在总结前期改革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0年10月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以及基本的制度框架,建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国务院随后修订了《工伤保险条例》。目前,“社会救助法”也在制定过程中。社会保障法律正趋于完善。

(二)完备社会保障立法体系

社会保障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定综合性社会保障法的同时,应注意出台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从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立法体系。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立法体系采用“分散立法”的体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我们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新调整和规范各种社会保障关系。要尽快形成以《社会保险法》为中心,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制定,形成较完备的、系统的社会保障立法体系。

(三)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作为一个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应把全体国民都纳入其保障范围,确保每一位劳动者均能享有法定的、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2011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覆盖城市和乡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成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全覆盖,落实城镇职工与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实现城乡基础养老金全国范围的统筹。

(四)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依法建立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专项资金,它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十分必要。《社会保险法》第71条规定:“国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补充、调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去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机构负责管理运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定期向社会公布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国务院财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计机关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基金,其目的是在养老保险基金遇到入不敷出时,用以支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缺口需要。

因此,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完整的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对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保值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代背景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下,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权益观念将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将承担更多的使命和更大的责任。因此,加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无疑对推动和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篇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也随着我国经济的提高也展现出了新的变化,那么社会保障政策和经济之间的影响如何无疑是很多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对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供相关的经济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社会保障政策经济影响

一、前言

社会保障制度从我国诞生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保障制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无疑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发展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社会保障政策是维持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探索,无疑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目前很多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平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社会保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的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纵观人类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并不是非常长,社会保障制度从欧洲开始,到目前才一百多年的历史,无疑我们从这个趋势上可以看到社会保障制度其实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从而改成的制度,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工业化给人类的经济带来非常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给人类落后的生产力提供了新的改革。从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上面来看,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还是矛盾,但它是反映人类在生产力上面的进步,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结果。

2、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规模和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传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归根结底还与是当地的经济有直接的关系。针对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是和政府的收入水平的高低以及政府的支付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很多国家的经济在快速的复苏,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很多国家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很多国家有非常雄厚物质基础,例如对于欧洲的瑞典,建立起来非常完善而且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亚洲国家而言,日本是亚洲经济高速发展的代表,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以后,日本成为了亚洲的富裕社会,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的保障制度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日本相应的医疗和养老方面的政策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政策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政策的试试,必须首先保障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需要增强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再来经济水平较低以及物质较为匮乏的国家,无疑相应的社会保障受到了抑制,国家选择社会保障只能选择最低的标准,从而使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表现为低层次性和残缺性。

3、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深化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和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深化而言,无疑经济的发展和深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很多国家的经济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所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会变迁和重构,对于经济发展阶段中,社会保障制度也是逐渐的进行完善,经济发展从黄金时期进入衰退期,其经济的变化对社会保障政策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三、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以上我们详细的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政策之间有直接的作用,但是社会保障的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是目前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直接维稳作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社会的保障制度保障了经济能够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增长。

2、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社会保障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阻碍作用,我们常说和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保障制度相违背,无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政策对于经济的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超前发展,无疑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大的负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摧毁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滞后,可能会损害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劳动力的分配和公平性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另外社会保障政策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这样也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和经济的发展存在直接的联系,从总体上面来讲,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水平,因此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需要适应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的处理是目前我国很多社会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依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再加上目前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很多时候,虽然经济发展较好,但我国的市场竞争力依然较弱,这样在一定更程度上对于我国的社会保证政策的制订是非常不合理的,只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针对我国目前在社会保证政策上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够最终的实现社会保证制度和经济相适应的准则。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政策之间的关系,相关的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正确的认清,社会保障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潜在的影响,对于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想,要经过多方面的研究,从而保障国家环境稳定的情况下,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社会司.社会保障、就业形势及政策措施[J].宏观经济管理,2012,(1).

[2]阎中兴.经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评论,2010,(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