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9:34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1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区居民;移动网络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智慧城市的相关建设,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建设也在持续进行。智慧社区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上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更多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物美价廉的硬件产品;软件设施上智慧社区建设应打造适合城市发展的智慧社区平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样,不同地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关于智慧社区的运营模式也不尽相同。

1智慧社区

1.1智慧社区的概念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科技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中的一种新的理念,是新科技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型的管理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现代化、智慧化、智能化的生活环境,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社区服务,形成一种智能管理形式的社区。从专业角度出发,智慧社区涉及到智能家居、网络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多种领域。智慧社区是一种在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产业下的新“产品”,该“产品”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领先的RFiD相关技术,以及电信业务中信息化基础设施良好等优势。

1.2智慧社区的作用

智慧社区可以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需求,同时提供优化信息化资源,为各种流程、系统和产品提供城市智慧化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化建设带来了很多利益。例如,某市的妇幼保健医院的移动医疗,已经可以实现患者提前预约门诊,在手机上查阅各项检查报告等功能。将装备了移动医疗设备的体验车开进社区,为社区居民上门服务,提供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现场打印体检报告等服务,并将社区居民的体检数据保存在医院的内网中,建立社区居民个人的电子医疗档案等。再如,社区居民如果在马路上发现井盖不见了或者是树被风吹倒了等日常生活常见现象,居民都可以利用手机拍照的功能,将照片以微信(彩信)的形式发送到应急联动中心,这样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就能实时地去解决,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系统,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新社区。

1.3发展现状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各民族生活方式不同的影响,智慧社区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的商业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要综合考虑民族文化、社区文化、周边环境设施以及住户的生活习惯,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社区发展的商业模式,从而更好地建设智慧社区的新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是近几年刚发展的新项目,各城市大力扶植社区建设,也有许多物业公司、房地产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都在向智慧社区方向进行大量的投资和探索。智慧社区的经济投入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见到经济效益,这是行业回归理性发展的表现状态,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观望经济收益。因此,合作共赢是智慧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企业以及民众应用共同参与到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和精力去经营建设好智慧社区。如在智慧社区的移动网络建设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即定的具体目标,利用前沿的信息化技术,针对于智慧社区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服务、通知等多个角度进行实践,以确保移动网络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的实现。

2基于移动网络智慧社区的方案

2.1设计时应规避的问题

(1)智慧社区的建设包含的系统和产品非常多,负责运行整个社区平台软件的开发商,都不能提供完整的系统和产品。(2)智慧社区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各个开发商在进行开发时,由于产品和系统过多导致开发难度较大,而且各个开发商之间也无法实现互通互利,如果全都由一个企业进行开发,需要的时间和财力的投入难以想象。(3)虽然智慧社区的概念在逐渐地被人们所熟知。但由于拥有住房的用户都已经在对应社区生活一定时间,对所处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习惯。很多用户认为没有必要去接受这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改变自我已经所习惯的生活方式。(4)独立的开发一个新的app,需要用户去学习许多新的功能,而这样的模式并不能使很多用户轻易接受。

2.2方案设计概要

2.2.1功能构架

围绕智慧社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形成解决设计方案的思路。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与社区通告。社区用户在对社区内的移动终端专用的信息移动网络,对养老,医疗等数据进行采集,该数据在系统中形成电子化采集。政府通过专用的移动通信网络,对采集的数据通过推送页面,使社区的居民对该服务进行评价,充分地表达社区居民的想法和对智慧社区服务建设的建议。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将社区居民需求的信息通过电子化应用、电子化升级、电子化开发等方式,在社区展示牌进行展示。

2.2.2社区信息化功能

移动网络的服务端与数据业务服务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前端展现时要体现出服务对象,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等。服务的渠道可以通过社区电子屏、飞信接口、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小助手、个性业务和市民主页。用户在接受服务时,包括的内容有工作协同,无线采集、服务支撑、综合评价、公告通知。该系统的核心应用层包括社区管理工作、协同系统无线信息采集系统、社区服务支撑系统、社区综合评价系统、以及社区公告管理系统。社区的信息接口包括虚拟服务层和核心数据层,通过虚拟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从而达到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管理、资源接收等核心数据层的应用。飞信网关接口,离线交互数据交换接口,可通过社区云计算系统、系统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web应用中间件信息支撑层来支持it基础设施,服务器系统集中存储系统网络系统网络安全设备等信息基础层。

2.2.3智慧社区的内容

(1)协同功能。上门巡视工作的工作人员,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专用网络联系沟通。通过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在移动网络支持的条件下,在移动设备的主页面上选择社区通信化软件,进入到社区信息化的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接收信息任务,在该软件的使用上加以计费。居委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登录,在网络上将飞信账号,授权账号进行捆绑。通过社区信息化软件中的企业飞信界面,指定工作给工作人员完成用户的任务,并且居委会管理人员还可以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巡查和监督,以保证通信的实时沟通。(2)本地信息采集功能。通过pC和移动设备进行现场采集,将含有文字、数字、录音、视频、照片、电话、短信等信息收集在用户的存储数据中,将采集后的数据进行保存、分类,以便日后的使用。信息采集功能需要包括前端采集功能,社区居民可以到用户所在的家中进行日常的巡视,如发现家中有老人存在的情况,要对老人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行采集;信息采集功能在后端工作时,可以形成闭环,请社区居民进行评价。该功能对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进行排查和处理,并采集相关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处理。后端采集管理系统,对前端系统采集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管理,实现社区的管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跟踪、监控和对采集的数据处理。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进行评价,可以通过移动公司自由的短信,网线、网站的方式填写综合的服务评价问卷。

3智慧社区设计方案的实现

社区信息的设立是为更好地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等融会在一体,通过服务自助化、运营自主化、决策智能化的方式,将社会通知、活动信息化、在线查看缴费情况、社会周边商家服务、物业服务统一化等归纳为服务自助化中;将远程统一服务、运营状态实时监控、广告自动播放等归纳为运营自动化中;将基于数据营销活动、精准社区业主服务、商业精准营销、智能数据分析等归纳为决策智能化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社区带来了科技改革,可以享受到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使用智能设备可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可以拉近业主和物业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的合作为物业管理增加收入。对现有社区的智慧化改造,是一个抛弃陈旧管理,打造新型的智慧社区管理的方式,业主通过新的信息化服务,可以接受社区新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还可以重新构建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物业管理,这种新形势主动创造了社区服务管理的价值,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社区管理可以通过3方面来实现:(1)可以实现手机app智能门禁,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注册业主用户,经过物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认证并授权后,手机app账户就具备养的智能钥匙功能,可以通过手机app自己开门或者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进行远程开门,社区居民与访客可以进行远程视频,业主通过app内的访客留影,可查看开门记录;(2)可以通过智慧物业进行邻里互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邻里之间的冷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注册app的用户可以通过物业的认证,享受到物业服务,如门卫接收快递、费用催收、维修通告等服务。社区居民也可以直接通过app进行故障申报,社区内的用户可以在app平台面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互动增加与邻居间沟通交流,促进和谐友好的社区关系。(3)还可以认证识别社区周围的商家。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的网页,可以了解到社区周边的商家服务信息,可以在线直接下单进行支付,选择自己想要的个性化服务,对于感兴趣的商家也可以自行关注或入住该平台,实时掌握该商家的优惠促销信息。

4结语

智慧社区的设计与实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现代化生活,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活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新翔,王驰,朱传华,等.基于移动网络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J].电信技术,2015,(11).

[2]朱琳,刘晓静.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社区服务公众采纳实证研究———以打浦桥街道“in标签”为例[J].电子政务,2014,(8).

[3]冯亚飞,陈连刚,刘建华,等.基于移动GiS的北京市智慧社区研究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7,(4).

[4]陈军.基于oauth协议的智慧社区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5.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2

用“智慧”点亮新城

2012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东城区、朝阳区、未来科技城和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首批试点入选。2013年,北京市推荐3个项目参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经住房城乡建设部综合评审,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房山区长阳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长阳镇也成为了本市第一个县镇智慧城市试点。

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一套适合像长阳一样县镇级的模板。长阳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休闲新城的中心目标,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制定了《“智慧长阳”总体规划(2013-2020年)》和《“智慧长阳”一期建设实施方案》;同时,特别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运用智慧城市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致力于打造“指尖上的长阳”,提高城市运营水平。

记者了解到,围绕“智慧长阳”建设,今年长阳将按照国家住建部的任务和要求,重点实施“1+3+1”工程,即:一个智慧城市公共资源运维中心、三个智慧应用建设(人口、社区、旅游)、一套保障体系。

在智慧应用方面,将构建长阳镇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查询、便民服务、安防等一体的运维平台;整合政府信息平台、地理交通信息系统、市民信息档案系统等资源,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人性化公共服务能力。

在智慧社区方面,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科技助老、“微服务中心”等成功经验,打造具有长阳特色“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将初步构建“物联网”系统,将物业管理、社区医疗、居民商务、社区安保等统一纳入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管理有效。

在智慧旅游方面,将整合镇域内自然景观、购物中心等休闲旅游资源,借助微信、app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数字化共享、服务便捷化和个性化,进而形成长阳旅游的智能管理、服务和营销的一体化运用。

按照长阳镇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无线城市”不仅仅是让市民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办事,把市民要办的事办好。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充分为居民的购物、出行、学习、教育、保健等方面提供便利,为企业的运营、销售、宣传、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工具,为政府的政务公开、监督、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帮助。最终努力把长阳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现代化特征的新城示范区。

CSD理念延续升级

长阳打造“智慧城市”战略,实现跨越发展,实际上是延续了CSD(CentralShoppingDistrict,中央休闲购物区)理念的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将CSD理念进行了创新性的升级。

为了承接未来的发展、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长阳将CSD中“S”的内涵从“Shopping”(休闲购物)逐级提升为“Social”(社区)、“Services”(服务)、“Smart”(智慧)三个层次,建立以宽带和无线技术为代表的全国第一个城镇级的“无线”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重点新领域,打造集“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于一体的智慧长阳。下一步,将重点构建以长阳镇政府办公区、奥特莱斯商业区、万科长阳智慧社区为代表的信息化先行建设试点,使长阳成为无线城市的标杆。

随着物联网的日益发展,同时以“中央休闲购物区”和“镇景合一”为核心的CSD建设战略下,城市建设需要更高水平的服务和管理,建设“无线城市”、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保障城市服务运行的一把“金钥匙”。

长阳镇高度重视将区域发展与北京市规划紧密对接,将把“无线城市”建设作为长阳实现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托2G、3G、wiFi和4G技术,实现四网同时覆盖,实现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无线城市的建设将是推动CSD长阳半岛实现电子政务、改善居民生活、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利器,对原本就是商投热区的CSD长阳半岛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应。近期,长阳镇将利用中关村长阳科技园落户的契机,在原有航天、民用核技术等科技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智能产业”,承接首都核心产业,形成更为齐备的高端科技产业集群。

“智慧长阳”不仅是城市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还是一个融合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信息应用平台,更显示了长阳镇政府坚持与时俱进,借助科技力量打造和谐宜居新城的决心。

蓝图规划智慧未来

“无线城市、智慧长阳”计划将由政府、运营商、企业三方合作,作为再次带动当地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的新引擎,这一模式无疑将为长阳带来跨越式的发展机会。

长阳镇政府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合作,通过GSm、tD―SCDma、wLan、Lte四网协同的方式,将在长阳建设26个基站机房,平均每个基站投资300万元,总投资约8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及26个基站的布局规划,已完成位于张家场和篱笆房的2座基站的建设,另有2个基站正处于建设当中,下一阶段将协调区市政、区水务局、区供电局等部门来解决其余22个基站机房建设及供电问题。

目前,包括长阳镇市政基础设施、智慧产业、电子政务、治安防控网络等在内的搭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如今,长阳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到2015年,初步建成以“智慧服务普及、智慧产业主导、智慧生态和谐”为主要特征的“智慧长阳”,初步实现智慧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模式,信息化成为推动长阳镇再创发展新优势的主要动力,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智慧城市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和“智慧北京”先导区。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3

和平区作为沈阳市乃至东三省地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始终秉承着规划为先的建设原则,制定了《数字和平建设三年规划》,明确了“一大基础平台、四大应用体系、一个展示平台”的顶层设计,全力构建具有和平特色的数字城区政府数字化基础框架;《数字和平建设“十二五”规划》为智慧和平发展指引方向,《智慧和平建设“十三五”规划》及《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提纲》方案提出了“思新型服务理念,创智慧服务模式,提城市服务质量,展惠民兴业和平”的建设理念,并紧紧围绕这一建设理念重新规划智慧和平建设的架构图,规划了支撑平台建设、智慧应用系统建设及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平台项目建设等内容。

数字平和,融合共享

据和平区政府领导介绍,在建设初期和平区就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数字和平”建设三年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始终坚持标准统一、资源共享、联合共建、整体发展的建设标准。

和平区采取联合共建的模式,实现了所有系统在一套网络运行,即视频监控、政务办公、社区卫生服务、协同服务、视频会议等均在一个网络上,网络资源、人力资源、软硬件设备资源共享共用,极大地缩减了成本。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例,和平区利用全覆盖的光纤网络,实现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属卫生服务站医保数据通过全区统一光纤与医保局链接,每年仅医保链路费用就节省了100万元;在硬件服务器方面,借助“大集中”的建设模式节约维护费用,共享“数字和平”建设硬件设备及维护资源,在节约了信息中心建设费用的同时,每年可节省服务器设备和人员维护费用4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节省经费560万元,并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促进了资源共享。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构建平安城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平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2007年9月和平区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启动,以“基本覆盖,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预留未来”为标准,基本覆盖了全区老城区四级以上街路、广场、公园、学校、无物业小区出入口等重点区域,形成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社区有联防”的立体复合型治安防控体系。本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系统一方面实现了视频监控网络与基础网络的资源共享,形成互联、互通的大联网格局,节约了大量网络建设及租赁费用;另一方面通过视频监控管理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配,实现了与公安分局、执法局、城管局、应急办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和部分社区的视频资源共享。

智慧和平,惠民为先

据了解,和平区的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3方面:优政、惠民、兴业。其中,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建设项目,更是得到了和平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全力打造网络素质教育实践平台,扩大素质教育范围,节约教育空间,让更多的学生在自己的学校就可以参加素质教育活动,是和平区政府实施智慧教育项目的目标。为此,和平区打造了网络素质教育实践平台,主要包括模拟机器人、课堂云录播和学校应急演练3部分内容。

在建设模拟机器人方面,和平区教育局斥资建成了设施功能齐全、专业教室完备的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学校,并取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成绩,其中仅在2013年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就获得了17块金牌以及两项全省冠军。通过功能扩充,教育实践基地的网络版模拟机器人课程在全区各个学校电教室内都可使用。在建设课堂云录播系统上,记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加强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目前,学生在实践基地日常学习生活十分丰富,但家长没有能够清楚、直观地了解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实践情况的手段。因此,和平区计划为教育实践基地建立一套课堂云录播系统,无需安装布线,任何教室就可以成为录播室,将学生的视频剪辑,上传到学生的教育档案中。增设学校应急演练系统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据悉,该系统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针对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空间位置进行模拟,并采用平台游戏模式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从而能够反复演练逃生路线、逃生技巧,实现演练前模拟、演练后评估,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在灾难面前如何自救、如何帮助他人、如何迅速地做出应急反应,避免二次伤害,减少人员伤亡,也使教师了解到如何指挥学生逃生与自救。未来该系统可升级为面向居民的应急演练,同时把素质教育基地扩展为和平区居民逃生演练的基地。

除了教学系统,和平区政府还在智慧卫生系统上进行了创新。一方面整合卫生医疗系统,据了解,和平区拥有一流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卫计局的信息系统依托于“数字和平”政务平台,通过政务专网实现检验中心、三甲医院和卫生服务站等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LiS、paCS、HiS系统建设升级,进一步实现全区实验室数据互联互通,检验数据和检验设备全区共享,检验结果与大医院互认并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印。通过智慧卫生建设全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引导百姓就近就诊入手,开发相应的系统,实现百姓“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在社区”的目标。另一方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微信自助平台,主要包括自助预约系统、信息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等,实现微信预约、信息查询和信息功能,缓解个别地区、个别时段医疗机构就诊压力大的问题,便于卫生服务中心(站)根据预约情况调配工作人员。

此外,和平区还建设了信息咨询和系统,通过系统可随时随地进行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妇幼保健、康复治疗等相关信息的在线咨询,并可提供自助问答、热点问题统计、管理及人工服务功能,为社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解答服务;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平台信息或通知,目前该系统已应用在长白社区卫生服务站,效果良好。

智慧社区一卡通

除了个体要“智慧”,和平区还致力于打造社区整体的“智慧性”,据和平区政府领导介绍,目前,和平区智慧社区的打造主要通过一卡、一库、两平台的建设。

一卡,即智慧社区一卡通。该卡可整合门禁卡、电梯卡、身份识别、健康档案、人口数据采集、群租管理、志愿者认证、诚信体系、物业缴费、周边消费、社交网络等功能,不仅是居民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认证记录的钥匙,更是居民获取服务后记录支付的载体。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4

日前,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neC(中国)共同举办的“21世纪国际企业家上海论坛neC专场”暨“2013neC创新解决方案展”在上海开幕。展会以“智慧城市近在咫尺——C&C融合创新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首次全方位展现了neC在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在城市管理、企业运营、民生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下一代c&C(Computer&Communication)技术。

neC的创新展再度掀起“智慧城市”的热潮,激发了人们对此议题的热议。尽管目前对如何实现智能城市仍未达成共识,但各方目前基本上都同意智能城市拥有以下特征;智能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智慧的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智慧的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正如neC社长远藤信博在创新展上所说的“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要实现安心舒适的居民生活,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整个社会安全、持续、高效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必须因地制宜和因时而变,智慧城市规划不是‘在某一时间段设计最佳的城市’而是要‘提供能弹性应对未来变化的结构’。”

作为金蜜蜂2020倡议中信息化议题的发起企业,neC致力于构筑实现对人与地球友好的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neC在“智能城市”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无疑代表了其信息化议题所取得的进步。

多年来,neC致力于提供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neC中国战略事业发展部总经理唐力对本刊记者说,neC从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C&C”的概念,即“ComputerS&Communications”相结合,预言了我们现在所说的“it”和“通信”的融合。几十年来,neC一直在“C&C”的道路上锲而不舍地创新,目前阶段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两大技术基础,去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neC在安心安全、节能环保、交通物流、医疗养老四大领域为中国的政府、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唐力详细介绍了neC智慧城市的几种解决方案:

“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是在城市布满各种视频、监控器、传感器和智能电表等,搜集城市的火灾,自然灾害、治安、交通和能源消耗等领域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汇集到数据中心做相应的分析和处理,可提高城市管理如应急管理,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成本等”。

“neC的防灾应急系统很成熟,包括40多种子系统。比如河川雨量水位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视频等监测河川、水库等水位和水质情况,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数据中心”。

“利用远红外高感度摄像头与CCtV相结合,对森林防火、输电设备进行预防检测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在内蒙古已经投入使用”。

neC的养老、医疗、教育、楼宇能源管理等多种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在我国多个城市落地应用。这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可以使城市运行更有效率、更环保、更可持续。智慧城市并不是高科技的堆积,而是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将使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项“城市病”逐渐消亡,让城市的各项职能更人性化,更便捷,使城市生活更幸福。这也是每个大城市未来的目标。

桑坦德:智能城市的“成功案例”

如果说neC提供了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那么在西班牙美丽古老的港口城市桑坦德,则将多种智慧城市方案落地应用:市民通过“城市脉搏”这一手机应用软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几乎任何信息。例如,在公交车站等车,想知道下一班车到达的时间,只需要打开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将手机指向公交车站,手机马上显示所有经过该站的公交车和到站的时间。如果把手机指向该市音乐厅,手机就会显示未来几天或几周的演出节目单。如果在超市附近开启该应用程序,还能了解到正在特价促销的商品信息。游客如果来到桑坦德市,也会便利多多,游客将手机指向市区某个喷泉,手机就会出现该喷泉由谁所建,建于何时的信息。这是桑坦德市作为“智慧城市”具体表现。

桑坦德如何实现这一切?

桑坦德市里的路灯、柱子、建筑物的墙体甚至停车场的沥青中,都永久性地安装了传感器,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这些传感器不停地监测着几乎所有可以监测的事物:光、压力、温度、湿度,还有汽车和人的移动。每隔几分钟,传感器会把测得的数据传回全市收集数据流的中心。中央计算机将数据编辑成一幅大画面,并持续更新。

在这个数字城市,一切都被记录下来。该系统精确地显示出哪里交通拥堵、哪里空气质量不好等信息。

但仅仅数字化是不够的!

真正的智慧城市能让尽可能多的居民毫不费力地获取城市的各种信息。而一款名为“城市脉搏”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将每一个桑坦德居民与城市数据流相连,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城市信息,使桑坦德成为真正的智慧城市。

这也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全景展现:未来智慧城市的居民就如桑坦德市民一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智慧医疗,出行之前可以通过信息终端了解交通状况,一卡在手就可以将生活中的水电、物业费通过电子系统支付。此外,涉及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包括生物识别、停车场管理等)、防盗报警、楼宇对讲等诸多方面的“智慧安防”也进入市民的生活。其他的“智能农业”、“智能交通”、“远程智能办公”等都将极大便利人们的生活。

显然,智慧城市里的居民生活更便捷,更幸福,城市更绿色,更繁荣。这将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中国城镇化的“绿色路径”

“城镇化已经取代工业化成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第一驱动力。”社会科学院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梁本凡在谈到城镇化时对本刊记者说,在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低碳、生态和环保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实现便民利民、减少城乡差距、缩减贫富差距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镇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初级阶段,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如何在城镇化这一初级城市化进程中,引入“智慧城市”理念,这不仅是一个学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层面如何运作的问题。

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在不同的区建设智慧城市会面临不同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完全有可能建成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是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属品。事实上,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中小城市由于人口规模适中,船小好调头,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更有利”。恰如唐力所言,桑坦德就是一个只有18万人口的城市,而在中国,无锡在物联网的建设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据了解,近半年来,无锡市梳理出了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智慧环保等16个有待着力推进的重点项目。这16个重点项目,绝大部分与市民的生活休戚相关。比如智慧交通建设中,无锡市已研发开通了公交车到达时间实时查询、手机召车、主干道绿波等功能。智慧环保方面,目前已构建了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与环境的立体监测系统。智慧社区计划在全市居民小区内推广一种大屏幕,载有天气预报、附近菜场主要肉菜价格等信息,在小区大门口设置一个自助终端机,居民不出社区便可轻松完成水电气缴费或银行卡取款。

而早在今年1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宣布,包括北京市东城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温州市等在内的90个城市(区、镇)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在90个试点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的选择并不仅仅着眼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通过在不同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为将来智慧城市大面积推广提供多种经验。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5

关键词:智慧医疗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49-02

大连市做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也把加强智慧医疗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接下来,笔者将就大连市智慧医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的分析并对未来如何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智慧医疗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智慧医疗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通过技术上的高度集成和应用上的深度整合,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自我采集、自我总结、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达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最大化,并以此建立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大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云基础和载体。

智慧医疗将通过打造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和实时通讯技术(包括wiFi、3G、4G、光纤专网等),从而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管理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2大连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不足及原因

2.1大连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进我市智慧医疗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420万大连城乡居民有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截至2012年底,我市已为420多万城乡居民建立了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67%。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去大医院就诊时,既往病史及检查结果在健康档案中都有所记录,缩减了医生做出诊断的时间,减轻反复化验、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为将来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打好前站。

(2)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发展。借助最新的it技术,我市医疗机构正不断加快信息化医院建设,目前,“预约挂号”、“排队等候系统”、“远程医疗”等已在多数医院普及应用,“合理用药监控”“移动护理”等物联网管理、护理系统也将在三级医院逐步推广。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是卫生部信息化示范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最早的我市数字化医院试点单位,两家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医院基本形成了以HiS、paCS、LiS、电子病历、合理用药、分拣药系统、气动物流、oa办公、财务与成本核算系统、数字图书馆暨电子阅览室、internet等为主的医院信息化业务系统。实行了门诊就诊“一卡通”,建立了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网上查询系统,床边医疗信息服务等系统,同时无线移动医疗系统(eD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护理管理中,还又推出利用手机短信提供检验结果等服务。

(3)建立了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平台。2009年4月,沙河口区投资1200万元搭建的涵盖全区公共卫生事业信息化平台正式启用,这一系统以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建立社区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实现覆盖区内卫生信息共享,为医生与居民沟通搭建桥梁,同时实现了诊疗、药品、耗材、人事、财务等全过程管理。这一系统的建成使用使社区卫生服务承担起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六位一体”功能。

2.2大连市“智慧医疗”建设中的不足。通过对我市卫生主管部门和卫生基层单位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医疗卫生信息在不同医院机构、不同医疗业务条线之间还不能互联互通,各地区各单位的信息化水平还不均衡,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撑和信息质量的控制还比较欠缺,与先进水平相比,我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方面,新建医院(扩建医院)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基本上以满足最基础的应用为前提,造成新业务推行时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

3推进大连市“智慧医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科学规划。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智慧医疗专家组,根据城市智慧化的总体要求,结合新医改的要求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同时引入专业具有国家发改委通信和信息资质的工程咨询或者规划设计单位,制订智慧医疗顶层建设规划。

3.2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要按照基础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协调发展的思路确定我市智慧医疗分阶段目标和任务。应首先实现以完善网络为基础、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其次推进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高度智能化管理。目前应该把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推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疾病防控网络等方面的建设最为重点构建一个合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3.3统一标准。应建立一个医疗信息化所需统一标准规范、交换标准、接入平台,建设语义化的医疗信息数据库、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和标准化的用药指导方案等,便于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便于病人及家属对自身健康状况和保健要求的全面了解,也便于医疗行政管理等政府部门及时准确掌握情况、作出决策。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智慧化发展;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4102

1背景

乡村旅游是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与乡村农业资源、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产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新路子,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条新途径。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旅游总收入占了全国旅游发展总收入的将近三分之一,而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中的要求得知,预计到2015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71亿人次,收入高达1145亿元,从事旅游业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将增长5%。乡村旅游业将逐渐成为国内旅游业的主要支撑之一,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一大亮点,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在“智慧城市”的环境下,政府、企业等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与业务的创新应用,对城内各种产业进行全面智慧发展,而旅游产业则是其中的一种,由此可见,“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

2昆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昆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现在昆明的五区九县均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仅官渡区就有200多家经营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是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即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钓鱼、、农家饭以及让旅游者参观、选购鲜花和采摘新鲜的水果蔬菜等,主要让游客自娱自乐。这种“农家乐”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以物美价廉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例如在昆明周边的“农家乐”人均只需5~10元就可品尝到乡土风味的农家饭,让人何乐而不为。而经营者只需利用闲置的房屋和简单的生产资料和周围的绿色资源进行经营。由于“农家乐”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见效快。所以昆明周边的乡村旅游大部分都是以“农家乐”乡村旅游为主。作为乡村旅游的主体,昆明的“农家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处于低级阶段,目前多以一家一户自主经营,管理存在分散性和松散性,内容单一,档次低,经营者很少或没有主动为旅游者创造条件,使旅游者参与到农村耕作劳动中,缺乏参与性。

2.2昆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昆明乡村旅游发展至今,除了规模日益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外,由于发展历史的短暂,发展经验的缺乏,同样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通过对上述昆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可看出,昆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率低。目前,现代科学技术在昆明乡村旅游行业中的利用率较低,是昆明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一大弊端。昆明乡村旅游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率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管理部门对乡村旅游产业的管理效率较低。第二,乡村旅游产业服务设施落后。第三,乡村旅游产业营销宣传方式滞后。其次,服务质量低。目前,昆明乡村旅游产业服务设施的质量普遍较低,与科学技术日益发达、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满意度要求不断提高的社会现状逐渐拉开了距离。服务人员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使用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刷卡消费服务和通过网上支付平台为游客提供预定服务等各种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方式的熟练程度。最后,市场覆盖率低。昆明乡村旅游虽然走在全国的前列,然而由于其营销宣传力度的不足,使得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覆盖率不高。同时,昆明乡村旅游产业在对网络营销认知上的不足和不善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昆明乡村旅游业在全国旅游市场上的低覆盖率,阻碍了昆明乡村旅游的发展。

3昆明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必要性

昆明乡村旅游在经历了“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起步阶段和“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于2012年起进入了“城乡统筹、市场主体、度假引领”的转型升级阶段,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成功实现转型升级,陷入了停滞阶段。而“智慧旅游”的兴起,则为乡村旅游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智慧化,为乡村旅游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带来了契机。

3.1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文件的出台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掀起强烈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智慧正逐渐地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运行轨迹之中,旅游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2013年1月23日,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关于确定天津等15个城市为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昆明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根据此要求,昆明市旅游局为了切实推进智慧旅游试点工作,给出了关于昆明市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建设方案。方案中明确地指出了昆明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即“开发乡村旅游电子卡通地图,实现乡村旅游电子导航服务”,为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建设乡村旅游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等体系,成功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顺利,全面发展昆明乡村旅游智慧化。

3.2昆明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如今,乡村旅游产业经营者已逐渐不满足于昆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借助于“智慧旅游”的发展,在现有乡村旅游发展资源的基础上得到创新性的突破,开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纪元。乡村旅游产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其主动、积极配合的态度,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推动着昆明乡村旅游紧跟时展的步伐,努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各种现有资源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抓住“智慧旅游”发展的契机,加大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位。

4昆明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解决方案

4.1政府旅游管理部门

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是昆明乡村旅游智慧管理的主体,特别是对于智慧乡村旅游的公共设施公共数据库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建立在线信息服务门户主要为游客提供政府层面的旅游资讯信息和旅游特色服务。门户以统一的旅游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通信网络为支撑,通过智能化管理的多样化旅游服务网络,实现向处于不同网络、使用不同终端的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旅游服务的目标。信息服务由日常服务子系统、旅游行程规划子系统和旅途导航娱乐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提供。其次,旅游行政部门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建立乡村旅游营销平台,为缺乏经费的乡村旅游中小型企业提供对外宣传的机会,政府免费为审核通过的乡村旅游企业在平台上对其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宣传,推动中小企业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为游客提供精确的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同时,通过与乡村旅游监督管理系统建立接口,防止出现虚假的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和服务信息,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管理。最后,由旅游管理部门主导,乡村旅游社区和乡村旅游产业共同配合,采用GpS定位技术、智能视频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技术对乡村旅游社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视频监控、感知系统和通信技术获取乡村旅游社区的基本信息,以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行迹、游客接待量、游客行为和社区交通流量等信息,随时掌握乡村旅游社区静/动态信息,设置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与智慧行政办公系统相对接,在遇到乡村旅游突发事件时从全局出发,充分发挥其指导和协调作用,在第一时间内确定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该系统与乡村旅游社区客流分析与预警系统和智慧乡村旅游配套保障体系中的各子系统相对接,形成应急指挥联动机制,协调指挥多个灾害防控部门进行应急救援。

4.2乡村旅游景区

4.2.1建立乡村旅游景区信息系统

乡村旅游政府管理部门通过智能视频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技术,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对乡村旅游社区旅游资源信息进行汇集、分类和整理,并借助网络平台对动态乡村旅游信息进行更新和反馈,完善乡村旅游社区信息系统。其中静态乡村旅游社区的信息包括对社区的景点、建筑设施、乡村旅游产业的相关介绍,乡村旅游品牌特色、休闲娱乐活动等相关旅游信息;动态乡村旅游信息包括社区游客的流动量、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等。乡村旅游社区信息系统的完善,满足了旅游者对查询乡村旅游信息准确度的需求,提高了乡村旅游社区的服务质量,加强了旅游管理部门对乡村旅游市场动态的准确把握。

4.2.2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根据乡村旅游社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分析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开发、设计出理念新颖、创新型信息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且乡村旅游产品突出乡村旅游社区的旅游资源特色,蕴含着乡村旅游社区的文化内涵,独创性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乡村旅游产品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

4.2.3建立乡村旅游智慧服务系统

通过智慧乡村旅游服务方式对游客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乡村旅游智慧服务全面正常启动,面向游客提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整个服务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智慧服务系统。即由乡村旅游社区和乡村旅游产业相互合作,以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基础支撑,以乡村旅游智慧服务平台为核心,通过服务平台,连接公共信息咨询平台、网上支付平台、智能服务子系统、医疗保障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共同建立乡村旅游智慧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多样服务。

参考文献

[1]钟雯.国家旅游局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J].农村实用技术,2010,(11):21.

[2]陈刚,童隆俊,金卫东.智慧旅游:南京之探索[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3]王毓梅,廖静娴,张殿东.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旅游管理研究,2012,(5):39.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7

一、智慧社

区的概念

智慧社区的出现是社区不断发展进化的结果。对于智慧社区的概念,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主要从社会管理,信息发展,智慧城市角度对智慧社区进行描述。

(一)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了解智慧社区。智慧社区主要是社区中的主体相互作用,和谐发展的状态,指社区管理部门,社区的服务机构以及社区内居民和谐相处的状态。在智慧社区实施的影响下,管理部门能够更快速的了解居民信息及为居民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因此居民的幸福水平会提高,同时也能够更加配合社区管理部门的工作,形成社区各方和谐共处的局面。

(二)从信息发展的角度了解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基于物联网,新兴技术等发展起来的,在社区中运用各种方便居民的技术手段,从而使居民的生活更加智能,更加方便的社区运行及管理服务平台。因此信息发展是智慧社区的基础部分。

(三)从智慧城市的角度看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存在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有建设好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实现才成为可能。那么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放大版。同时通过参考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社区也将各种智慧应用运用到居民生活中来。

二、智慧社区还缺什么

智慧社区第一阶段是把物业服务搬到手机上来,形成网上物业服务管理中心。第二阶段是对小区硬件设施实施智能化改造,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第三阶段是达成可以足不出户就挂号、办理社保等等。在智慧社区实施的过程中,基于居民感受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功能多却不实用

当把智慧社区以app的形式搬运到手机上时,居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小区物业的动态,同时可以交物业费,物业投诉,进行二手货品交易等,更有些app可以订外卖,打车等,大大方便了居民在社区的生活,提高了物业的管理效率。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居民反映大部分功能用不上,点开app反而会浪费流量。第二,部分居民同时表明,订外卖、打车等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不如其他专门订外卖、打车的app有针对性,实用度不高,主要在于优惠力度不够,商品种类少。第三,app的使用并不适用于老人、儿童这部分群体的使用,他们需要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而智慧社区的开发者和关注者却忽视了这个问题。

(二)智慧社区不能全方位便利居民生活

智慧社区虽然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政务等各个方面,但在每一个体系之下,提供的服务可以说是乏善可陈。比如最让居民头疼的生育证,就业证,暂住证等的办理,还不能在app上完成。很多居民反映这种事比较麻烦,希望能够在智慧社区的推广中得到解决。

三、智慧社区的发展受到阻碍的原因分析

(一)物业管理方面意识落后

在智慧社区实施的过程中,物业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实施的过程中与物业的交流合作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物业人员只注重管理,缺少服务意识,物业甚至认为“我又不住这个小区,搞那么好干嘛?”因此很多物业管理人员对智慧社区的推进并不上心,不愿意积极推广智慧社区,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什么创新意识。尤其是中小型物业公司,让他们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非常困难。一方面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改变了物业原有的工作程序,以前物业管理人员发通知只需要在公告栏处贴通知,而现在需要在线上实时信息,服务意识薄弱的物业不愿意做这些工作。另一方面,在线系统的应用使得业主对物业的评价直观的展示在系统内,这样就提高了对物业服务的要求。因此很多物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阻碍了智慧社区的服务。

(二)商家没有意识到智慧社区的商机

智慧社区的app内包括了很多商家例如超市的一键下单,送货上门服务,外卖的订购等等,但是接入的商家较少,很多商家不看好这个平台,因此降低了app的实用度。首先,有些商家人手不够,无法提供关键的送货上门服务;其次,一些商家人手足够,但觉得app的实用度不高,每天盯着手机耗费了很多精力,不如在商店里多卖些东西;最后,一些已经在“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平台尝试过的商家认为还是用这些平台能够更好地吸引顾客。原本这是一个很好的针对小区顾客的销售平台,但现在发展缓慢,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抱着观望态度。

(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对于新建设的新楼盘来说,装备先进的硬件设施没有什么大问题,而对一些较老旧的楼盘,智慧社区的开展十分吃力。像以前的小区的摄像头,门禁系统大多数是模拟信号,与现在的数字信号无法实现对接,如果将这些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可能要花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费用,业主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更不用说物业掏钱,国家补贴根本不现实,因此智慧社区的开展受到了很大阻碍。比如说一个老人在小区内散步,智慧社区可以达到掏出手机就可以连接摄像头知道老人的位置,而老旧的摄像头无法和手机对接,这又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四、基于居民角度提出几点解决方案

(一)提出有特色的推广方案

在建立智慧社区平台和应用的基础上,推广人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甚至是不同的小区有针对性地做推广,使智慧社区的齿轮能够转动起来。在不同社区采取不同特色的智慧社区,例如以中青少年为主的发达社区,以老年人为主的居家养老型社区等。智慧社区推广者应充分听取居民的需要,协调好与社区管理部门的沟通,使得推广顺利进行。智慧社区实质上是实体服务和信息服务的紧密结合,我们不能只注重虚拟信息服务,忽视了根本的实质,这是智慧社区服务的真正核心。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8

从服务和满足家庭、社区需求出发,通过使用各种现代技术减少家庭、社会的能源消费开支,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重点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能源资源需求的智能化、可视化管理。比如通过用电量、燃气、用水量的可视化图像或数字表达提醒人们节约使用;利用太阳能、甲浣气体、地源热泵发电,开发储存转换系统供应家庭生活应急用电;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帮助人们选择更节能的出行方式等。

智慧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日本国土狭小而人口众多,如何“以人为核心”在仅有的国土面积中容纳更多人口和经济活动,成为日本政府和企业探索的课题。日本作为尖端科技研发前沿国家,对智慧城市的探索虽刚刚起步,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很多技术直接针对家庭和人的生活习惯,与人的需求贴合紧密,生活实用性较强。比如,采用能源消耗可视化软件,方便需求管理。通过卡通冰块面积的变化显示家庭总用电量,很直接,小孩子都可看懂;通过智能操作系统,实现离开房间后可自动断电,3秒内自动启用,外出状态下也可提前调控空调。

包括丰田、松下电器、日立、东芝集团、三井不动产等在内的民营企业,在日本能源资源紧张和能源价格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基于自身专业技术,均以开发减少能源资源节约的综合智能解决方案为重点,综合考虑降低成本、实现多样性选择,服务家庭社会需求。比如松下电器在腾g市打造的可持续智能城市,丰田汽车在丰田市内打造智能低碳示范小区,以三井不动产为主要代表打造的柏之叶智慧城市等等,均是以民营企业为主推动的系统性智慧项目。在柏之叶智慧城市,通过智能终端系统,可以将每个家庭、每栋楼、整体社区的预测用电量和实际使用量信息及时传递给业主,便于家庭和社区的自我管理。对于节约用电量超过一定标准的家庭,按照节能分值发放可兑换社区内商店的地域贡献积分,由此提高了居民节电的积极性。

在柏之叶市提出的智慧城市三大建设理念:环境共生,健康长寿,新产业创造。并细化出地域能源一元化管理、低碳型交通体系、地区医疗养护网络、创造个体价值的社会参与、开发个人创业空间等9大具体应用主题,充分体现了政府、企业和社区在环保和公共安全方面的关注、居民在个人健康和创业的利益诉求、学术研究机构对研发空间的需求,这些信息为开发企业建造有吸引力的城区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使得智能城市的概念从低碳、降低能源消耗转向更多的社区服务内容。

建设数字化社会的战略

日本“智慧城市”概念最早由东京大学前校长小宫山宏提出。他认为,城市正在越来越庞大,各种都市病层出不穷,比如人满为患、垃圾围城、交通拥堵等等。在小宫山宏的努力下,“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步受到重视,并得到了政界的关注。

日本政府于2009年7月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生产和生活之中。

从政府层面来说,“i-Japan”战略的主要关注点在政府治理电子化、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方面,在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的同时,对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

在转变城市发展观念的舆论推动下,日本企业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例如日本最大汽车生产商丰田公司率先提出“智能化高速公路”设想。在这一设想中,车载信息终端器可以利用外部信息选择最佳行驶方案,从而达到节省油耗、节省时间的目的。日本松下公司也提出利用光纤技术武装城市,推动实现智能家庭、智能学校、智能医院等等。

以人为本、节约能源

目前,在日本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和积极努力下,日本已经在部分城市建立了智慧城市试验田,并初具规模。在不断的探索中,也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智慧城市模型。

日本发展智慧城市,其根本出发点在于“以人为本”,通过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实现健康和便捷的生活。例如日本开发了一种卡通冰块,用其面积的变化反映家庭用电总量,简单易懂;再如研发出可以实现在人离开房间后自动断电的智能操作系统,以及利用iC磁片人体感应器控制办公位空调温度的调节系统等等。日本政府和企业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也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节约能源的理念。

在位于日本首都圈东侧千叶县的柏之叶地区,环境共生、健康长寿和新产业创造是该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理念,并细化出地域能源一元化管理、低碳型交通体系、地区医疗养护网络、创造个体价值的社会参与、开发个人创业空间等九大应用主题,智慧城市的概念进一步从低碳、降低能耗扩大至更多社区服务。

据介绍,到2030年,柏之叶智慧社区将扩大至城市规模,其中各个建筑都将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并在市内安装蓄电装置。与此同时,市内每个家庭和企业办公室内部都将安装大小如平板电脑一般的智能终端系统,可以将每个家庭、每栋楼甚至整个小区的预测用电量和实际使用量等信息传递给总控大楼。

以民营企业为先锋

日本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以民营企业为急先锋,注意整合多家企业发挥综合作用,并利用市场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政府改善管理。丰田、松下、日立、东芝、三井不动产等民营企业都对智慧城市概念很感兴趣,同时也都着手智慧城市的创建和探索。

不仅如此,日本it企业为构筑智慧城市而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的动态也日趋活跃。例如富士通公司与福岛县会津若松市、日本iBm公司与秋田县秋田市、伊藤忠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与福岛县岩城市等,而这些合作也都立足于地方政府为改善震后城市面貌和电力情况而制订的具体计划,符合政府和企业的双方利益。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9

南京南大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南大”)开发的“智慧政务”系统具备四大特征: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具体来看,全面透彻的感知是指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的监测与全面感知。

所谓宽带泛在的互联,是指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提供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地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所谓智能融合的应用,是指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

可持续创新表明,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

解决方案的优势和特点

“智慧政务”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智慧政府”先行,可以推动智慧化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应用,如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银行等。

智慧的政务社区可以满足政务社区六项基本需求:将信息转化为洞察,提升社区运营效率,提高敏捷性,互联协作释放潜力,服务支持,以及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安全性和合规性。

典型用户案例及用户反馈

河西新城大厦二期项目——智慧政务社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项目,引入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通过部分业务和技术的创新,实现人、设施、应用的充分融合,为入驻办公人员、大厦管理人员、访客及相关服务人群提供智能化、舒适、安全、便捷的工作生活服务。

2013年1月,南京南大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参加“2013年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因其在智慧城市建设及应用上的卓越成绩,在大会上荣获“中国智慧政务社区贡献奖及中国智能建筑创新奖”。2013年3月,公司还成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副理事长单位。

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案篇10

自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将物

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如今,在浙江智慧城市建设中,无论是远程医疗、实时交通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还是公共安全预警,物联网技术都已经渗入其中。

根据《浙江省物联网“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对浙江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浙江物联网行业作为支持“智慧浙江”建设的新兴产业,其巨大发展潜力受到关注。

浙江省自启动“智慧浙江”工作以来,物联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省是物联网产业基础较为扎实、技术研究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目前,杭州、嘉兴、温州等地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区,在关键技术攻关、新型标识和传感元器件制造、商业化应用开发以及网络运营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领先优势。其中,杭州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在无线传感网、射频识别、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除了杭州,嘉兴是国内首批步入无线传感网项目产业化的城市,拥有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181项,占据国内物联网领域80%发明专利。专家预测:到2015年,浙江省物联网产业产值将达2000亿元以上。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和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技术研发企业。感受到物联网产业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智慧医疗”,浙江走在前列

浙江智慧医疗创新技术应用已走在了全国前列。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田华告诉记者,浙江物联网在医疗领域应用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从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到2009年的新医改,诞生了市场占有率享誉全国的杭州创业软件公司和浙江联众卫生信息科技公司。从数字卫生建设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诞生了移动医疗、感控管理、远程会诊、区域医疗、社区医疗以及延伸至家庭、个人的智慧健康、慢性病监护及第三方服务平台,引申出产业链细分领域的独特产品和优质企业。

据协会秘书赵子川介绍,联众科技运用物联网技术,创新的供应室RFiD管理信息系统,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供应室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总后勤部门,它为全院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所供应的物品质量不仅关系到每一名患者的诊治,同时,也是最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媒介之一。因此,医院供应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联众科技供应室RFiD管理信息系统为每个器械包配带一个RFiD芯片,负责采集和存储器械包流程各个环节的属性信息。通过芯片,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每个器械包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曲线,随时查询现有器械包的存放位置,统计、分析器械包的使用情况,了解到该器械包的相关信息和负责器械包管理的相关人员情况。由于RFiD芯片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可以为医院节约大量的成本开销,在运用RFiD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后,不仅使医院的工作更加高效、准确、便捷,还可做到无纸化作业,更可有效控制再生手术器械感染的发生。

记者在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该公司拥有八大系列100多个自主研发产品,营销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为30-40个城市提供城市居民健康档案,为3000多家医院提供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目前,公司在药品溯源、移动医疗、数据采集、远程医疗等方面有突出成果。其中,药品溯源用于对药品条码扫描,以甄别身份。当前,该项成果在杭州上城区、上海闵行区都有广泛应用。今年,公司成立了移动医疗事业部,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通过产品创新、加强服务来提高公司新的增长点。为加强主动服务,公司专门成立客户服务部,通过项目经理、区域经理、客户总经理三级管理的方式来针对性地为客户服务。

中控信息公司副总裁章全告诉记者,中控之所以能在智慧医疗领域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中控的解决方案更贴近用户的需求,具有功能更完整、技术体系更完善等特点。据了解,中控科技在智慧医疗领域,凭借多年行业经验以及与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合作基础,提出了涵盖医院建筑智能化、医疗信息化、区域协同医疗的数字化医疗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在国内能为医院提供这种数字化建设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中控可谓是开拓者和领跑者。中控数字化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以医院基础业务系统为支撑,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以系统集成平台为纽带,以信息安全支撑系统为保障,以科研、管理、远程及区域协同、客户关系管理等为其服务外延,形成完整的数字化医院信息整合平台,实现医院所有管理和临床业务的电子化、医疗工作流程管理的科学化、临床信息服务的广泛化以及临床、管理、科研决策的智能化。目前,北京301医院、湖南湘雅医院等已经采用了中控数字化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资源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我国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绝大多数高素质医生和高质量医疗设备均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网络医疗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大医院――小医院――社区(乡镇)医院――家庭的联网结构,实现医疗资源的充分共享。邦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医疗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小医院病房内终端监护设备的各项数据、图像等,实时传输到省级大医院的专家交流端,省级医院的专家组通过这一交流端,对异地病人进行会诊,实现“面对面”交流,并给出诊疗意见。在浙江,通过网络医疗平台,包括浙医一院、省人民医院、省立同德医院等省级大医院,已经与省内多个地区的近80家市县医院和近3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网,无论在金华、衢州还是舟山,当地住院病人都可以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远程会诊、门诊服务。

近年来,银江股份以“智能识别、移动计算及数据融合”的核心技术手段,打造新一代数字医疗整体解决方案。陆续将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移动临床护理系统成功运用到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同时与美国英特尔公司合作,开发出全球第一款“电脑医生”――mCa移动医护助手,在浙一医院、邵逸夫医院成功运用,下一步还将运用到区域医疗中。“今后医院里医生可以不用拿着一大堆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据等在病房跑来跑去,只需要一台mCa,就可以为病人提供全面的医疗诊疗服务。电脑医生运用到社区后,医生还可以提供全面的上门医疗服务,真正把医疗诊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银江股份董事长王辉介绍道。

如今,银江股份专注于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其医疗网络集成、区域医疗数字化平台、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临床移动信息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婴儿防盗系统等已成熟应用于全国多家医院。

另外,在浙江物联网协会提供的智慧医疗应用案例中,无论是致力于无线移动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创新应用杭州医惠科技、致力于“腕式”生命传感系列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集个人健康管理平台服务于一体的统捷通讯科技,还是适用于医院、社区、家庭、个人的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系列产品及物联网健康服务平台的好络维医疗,以及定位于智能健康体重管理、方案的杭州偌伽特健康公司,在为智慧医疗建设中都研发出自己的特色产品。

智慧交通:为城市行路难提供支持

智慧交通是银江股份成立初期最先涉足的领域,经过十年的耕耘,银江股份已成为智慧交通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城市交通诱导系统、高清卡口自动检测系统、高清闯红灯违章自动记录检测系统、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城市快速路匝道控制系统、快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平安城市监控系统等一批成熟的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

2000年,银江股份开始涉足城市职能交通领域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改造红绿灯设置。一年后,银江股份智慧交通第一个产品在杭州体育场路等繁华路段应用。目前,银江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在杭州的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在整个浙江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同时,随着智能化系统的提升,银江的智慧交通产品已渗透进了国内12个省会城市,包括昆明、成都、厦门等,国内交通智能化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2011年,银江股份仅智慧交通经营收入就达4.4亿元。

“中控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是国内的第一集团军。目前其业务领域已经涉及城市智能交通,高速公路收费、监控、通信三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全自豪地说,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中控通过一平台(城市交通管理集成平台)、三系统(诱导、信号、电子警察)来进行交通管理和优化控制。例如,杭州滨江区江南大道“绿波带”系统。该系统可根据道路车辆流量,通过红绿信号灯优化配时,保证进入江南大道的车辆,在规定的时速下,从遇到第一个绿灯开始,一路绿灯畅行无阻。另外,在萧山智能交通试点项目,中控对老城区的50多个路口信号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信号灯优化控制,使得高峰时期的上下班行车时间节省15%~19%,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25%以上。

中控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中,还包括异构交通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城市的大型枢纽站,连接了城市公交、城市轨道交通、高铁、民航、长途客运等等,各运输系统有效信息的互联互通及综合服务,既可以优化配置交通资源,也可为乘客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甚至可以为乘客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