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营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9:57

素质教育营销篇1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要求通过学校专业教育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同样得到提高。高校教育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思想品德品德得到提高。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出适合市场的专业人才,也是构成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素质教育;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及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管理学科。自创立以来,其理论及应用范围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和扩大。我国目前就业市场虽不乐观,但营销人才十分稀缺。高校为我国就业市场培养优秀的营销人才,迎合市场需求。不仅体现在过硬的专业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把素质教育即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理健康理论融入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

一、市场营销人员素质

(一)思想素质

营销宗旨是服务。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消费者。要求营销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要知法守法、诚实严谨、恪尽职守。消费者往往是通过营销人员来评价企业的形象决定购买意向,端正的思想态度能够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信任感。所以好的营销人才首先要是一个有着良好思想道德的人。

(二)专业素质

1.专业营销学基础知识

营销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品学、广告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此外还要对市场有独特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并且能够独立的完成市场和目标顾客的细分、选择等工作。

2.对企业和产品的认知

营销人员是企业的一员,不论服务的企业规模大小,都要求营销人员和企业能够融为一体,忠于企业。这就要求营销人员要熟悉企业的发展史、发展概况、战略规划、市场地位、产品特征及企业文化等相关知识。尤其是对本企业产品的熟识,好的营销人员就是产品的代言人。

(三)性格素质

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宽容、正直、友好、诚实、谦虚等能够更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愉快沟通使人际关系和谐。实践也同样证明,拥有好的性格特征的营销人员往往特别受消费者喜爱。

(四)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衡量一个营销人员好坏的标准。一个好的营销人才一定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胜不骄、败不馁。面对挫折能够勇敢面对坦然处之。

二、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

当前新的市场环境给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高校采用的市场营销类教材的内容相对与我国市场营销现状来说很脱节,教材中很多案例已经过时,或者是一些翻译的国外案例,与我国市场环境不符。而且市场营销本身就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许多教材都以国内著名企业作为对象,如“海尔”、“五粮液”集团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中小企业的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用得上。由于我国企业中小企业多且平均寿命都不长,有些教材上还沿用的企业案例,实际中,企业早已破产不存在了。这样的教材内容严重影响着我国市场营销教学的正确理念。

(二)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方式目前在高校当中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一味的讲理论,枯燥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由于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在多数高校对于市场营销教学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并伴随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方法更为灵活,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部分教师课件的制作质量并不高,有的教师直接选用教材随书赠送的免费课件,课件内容只是每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框架,未能很好的和案例结合。另外,由于我国高校教师多是学术研究型人才,很少有参与企业管理或市场营销实践的工作。案例选择上多选用国内外知名企业案例或一些陈年案例,导致学生无法在接受专业理论的同时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相关案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有两部分组成: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培训课程。理论课程即通常所说的专业基础课,我国高校一般惯于采用闭卷考核的形式,这种形式往往由于纸张规范,主客观题型比例,考试时间等形式的限制,无法很好体现出学生掌握和应用的能力。而营销实训课程多为考查课,通常采用的是市场调研报告的形式考核。考查课成绩由于不计入总分,很多学生都不重视,很少直接到市场去做调研报告,都是在网上找现成的资料,有些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调研报告应付考核,这样就无法很好的了解学生对实训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一)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结合

营销专业是为了迎合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培养营销人才的专业教育。新生对营销专业知识所知甚少,所以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上往往存在误区。建议高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告知营销学学科专业背景、营销职业道德、介绍学校师资力量及未来就业前景或科研发展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可以展开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个人未来发展方向,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是相辅相成的。使学生较早的接触到未来的职业定位,找准发展方向。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避免就业市场的人才浪费现象。

(二)课堂教学与职业素质结合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要一改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建立起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首先,营销专业老师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对营销学科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锻炼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素质教育营销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素质

一、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人文素质首先是一种品质,它综合地体现了现情感能力、观念、知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具体地,从涉及的领域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文明礼仪、语言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修养。它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印象和精神面貌。

人文素质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营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营销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但就目前来讲,高职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大都存在着“职业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习职业技能,解决饭碗问题”的弊病,把专业技能摆在首位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以及学生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自我标准的提升,不仅要加强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加强对其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高职营销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懂得如何调节自身心理和适应周边环境,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是让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能够以一种合适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熟练掌握如何调节心理和适应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具体内容:开展心理调查,并据此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复查,随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预防和诊治;开展多种心理咨询活动,如学习指导、职业咨询、心理测验、专题讲座等;建立咨询宣传栏,编辑心理咨询案例集;此外还要建立专门的心理训练场和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开设心理学课程,系统讲授心理学知识。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但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严重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训练的不够重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也大多非专业人员,体制不健全,经费无从保障等等,此种境况亟待改善。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既是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素养有着重大作用:

(一)丰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对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状态是学生最基本的条件,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法律意识和道德等层面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养成积极、阳光、乐观的心态,能够在生活中笑对各种困难和坎坷,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所有的挑战。营销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与销售有关,在市场拓展中,必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各种现实的问题,这都需要有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只有在大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自如的应付各种问题。

(二)创新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掌握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是营销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另一重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测量、沟通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和课程的开展,使得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给予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取一些方法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借助心理测评和心理档案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懂得正确地鉴别、批判和取舍人文知识,积极、主动、广泛地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思想精华,自觉抵制和消除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

(三)升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能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的是通过个人内化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内在优良品质,从而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给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内部发展环境,从而增强了其针对性与科学性。更具有认知、熏陶、感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传承。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而存在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高职营销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能。

(四)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引导支持作用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自我,认清自我缺点与优势,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义务感,积极投身于个人的专业学习、素质提高和国家民族的振兴,产生提高自身修养的内在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使他们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素质内涵,修炼人文素养,提高人文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能为营销专业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思想引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人生、对世界形成更加清晰的判断,更加准确的衡量,从而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能够坚守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上述中讲到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进行人文素质提升的主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处世之道,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的内在需求,促进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社会责任感、顽强意志以及积极进取等精神加以熏陶,促进他们形成乐观、自信、豁达、健康的良好品质,使其更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挑战,这些都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仍有待提高与加强,二者具有互补互促的关系,探讨将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加以结合,有助于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增强营销专业学生的表达水平以及业务能力。

(一)在方法上的结合

高职院校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和自身人文素质不高有联系的。很多学生因为人文素质不高而导致信仰缺失、道德意识浅薄,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从而产生盲从和焦躁的心理。针对这些现象,在对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人文精神,以增强他们的内在底蕴,把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成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审美”的内在素质。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同时,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也包括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培养,两者在方法上相结合,不仅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有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同时也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教育照顾到个体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教育理念。

(二)在实践上的结合

根据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特点,依据是否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文素质提升为标准,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对于两者提高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历史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在心理上建立起健康的思想感情和合理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更有效地达到了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根据营销专业的业务特点,鼓励营销专业学生学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学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社会调研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世,融入社会的大家庭。

(三)在内化要求上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知识的内化。人文素质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养成教育。因此,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必须转变教育方式,关注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自己。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才能最终通过学生自己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素质。

五、结语

21世纪,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高职营销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技术,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因为营销专业的工作性质,该专业学生在工作中业绩的好坏也会受到人文素养深刻地影响。为了能够使学生树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全方面的综合素质,必须高度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从而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来自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朱其训,朱春花,邵卫旭.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谈人文素质教育[J].华东经济管理,2006(05).

[2]刘志琰,武博.浅议高校人文素质的缺失[J].管理科学文摘,2007(04).

[3]张艳艳,曾令泽.对职业教育商贸流通专业强化人文教育必要性的探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05).

素质教育营销篇3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促使中职营销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本文分析并归纳了现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查研究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出了若干策略。

[关键词]

中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初中级营销人才的需求巨增。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然而,由于中职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导致社会需求巨大但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岗位的尴尬局面。因此,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是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是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多层次需求,更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教育的需要。

二、中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尽快适应岗位,并发挥才干。但是,现行的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忽视素质培养

通过调查可知,目前企业对中职营销人才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欠缺、基本文化素质不理想以及心理健康与意志磨砺薄弱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在中职营销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社科知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这种培养方式直接影响中职营销毕业生择业以及岗位适应与应变能力。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虽然市场营销专业不像机电、数控等专业要求的动手操作能力那么强,但是它的技能性亦要求具有相匹配的专兼结合的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营销专业的实践性不仅要求老师实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还要求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市场情景,解决相应的问题,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营销人才。但是,由于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很多中职营销专业的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以及教师对实际的营销工作流程和技巧不熟悉等问题,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无所适从,严重欠缺实际知识与操作能力,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不符,这样的师资情况和培养模式与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不符。

(三)营销教学缺乏“职业能力”

应用性与技能性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特征。用人单位反映中职学生所掌握的与实践相吻合的内容很缺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眼高手低”,例如市场开拓、市场调研与预测等都是企业面临的现实营销问题,但多数学生解决不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持证上岗”率较低以及营销实训实践课程欠缺等问题造成的。

一方面,国家推行岗位证书制度后企业多要求学生能取得市场营销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中职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辅之以“双证书制度”,学生不仅要取得学历证书,还必须获取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证书(如“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等)和职业资格证书(如“助理营销师”、“推销员资格证书”等),以满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准入资格的要求,但目前能真正“持证上岗”的中职学生却很少。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没能建立与营销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导致营销实训实践课程欠缺,不利于学生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在明确中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中职学校的教学要“适销对路”,要让所培养的毕业学生深受社会欢迎,就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中职营销专业的特点,对现行中职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以下优化。

(一)找准市场定位,按需培养人才

由于中职教育是实践型、技能型和职业专门化的教育,它和普通本科营销专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后者以培养营销理论、营销管理和策划人才为主,而中职则以培养市场营销推销和服务人才为主即以培养推销员、售后服务职员等为主。所以,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计划的开展,都要以培养市场营销推销和服务人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

(二)注重德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吃苦耐劳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教育,也要注意学生的基础文化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适用性人才。

(三)改善师资结构,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水平的高低、师资结构合理与否,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道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于学校专职老师,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定期进行专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这些兼职教师必须来自企业营销工作第一线,熟悉营销工作的流程和发展方向,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而且,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能很好地解决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及营销实训、实践课程缺乏等问题。

(四)教学内容设计突出“职业能力”

要使中职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要求营销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具有市场营销推销和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另外,营销教学还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历与证书教育并重,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资格考试,形成“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和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总之,只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理念,构建学校与用人单位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就会迎来中职营销专业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职营销专业的学生也定会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专精尖人才。

素质教育营销篇4

[关键词]高校;市场营销学;学生;素质模型;思路

[中图分类号]D371[文献标识码]B

现在都在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尤其是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是一门紧密结合实际,强调学生实际操作的课程,更是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学者们在研究时得出的结论主要是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来提高市场营销学的课堂效果,也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室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在这一系列的课改背后,应该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是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是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率,有了这些目的,我们就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目标就是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那么在相应的课改之后,学生应达到的素质要求应该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内容。

一、胜任素质模型介绍

胜任素质由来已久,早期在罗马人选择“优秀的士兵”时候,就曾尝试过胜任素质的雏形。在中国的科举制度中,政府通过科举制度来测试个人间的能力差异,从而来选拔合适人才来执政。中世纪时期,工匠们在训练学徒工的时候,就希望训练出各自独特的技能,从而输出高的绩效。

素质又称能力、资质、才干等,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业绩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人格与内驱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人的素质可以用冰山模型来表示,如下图所示:从下图可见,人的素质犹如一座浮在水中的冰山,水面以上部分定义为显现素质,是能看得见的知识,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水面以下的是潜在素质,是比较内隐的态度、个性、人格、内驱力及社会动机等。越靠近冰山的底部,对其潜在业绩产出的影响就越大。

现在,我们主要在人力资源的选拔中运用胜任素质模型,以期找到能够适应岗位素质要求的应聘人员。在市场营销学教改中,在培养学生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和胜任力方面,我们可以运用胜任素质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和建模,以期说明我们学生应该达到的素质要求。

二、研究学生素质模型的必要性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在教育的目标中体现培养“人格”的特征,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层次正好相反。如传统教育的目标层次结构为:知识、实用技术、态度和技能;而素质教育的目标层次为:态度和技能、实用技术、知识。其中“人格”,即非智力的因素成为素质教育的追求目标,这一理念正是素质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

(二)学生适应职能化职位的需要

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包括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的职业意识和对角色的认知等。所以在高校,我们的学生不像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那样学习的只是一些基础的知识,而是分专业,系统的去学习专门的知识,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重点就是为经济发展中的企业服务,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产品营销人才。现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脱节。未来的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素质要求,是我们在学校的教学目标。比如市场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营销人员的营销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其职业活动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目前高校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有时还比较模糊,比如一些市场营销学教科书上都是在本章的正文前面直接写上“本章应熟悉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比较宽泛的理论内容,忽视了技能、实操方面的目标,至于学生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之后,怎么和用人单位对接,怎么适应社会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企业调研,另一方面教师的实践经验还相对比较薄弱,导致教学和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这些促使我们去分析研究学生在学完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之后应该达到的素质要求。

(四)提高就业率的需要

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根据2014年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有超过30%的高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在校本科生占所有在校本科生的8%左右,而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数又占整个所有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数的30%左右。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市场营销人才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立足自身特色,解决目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的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易受跨专业求职者威胁、所学方向与企业职能化职位的不相匹配、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三、学生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思路

(一)对学生胜任素质要求进行分类

学生的胜任素质应该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而进行设计,应该紧密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较好的实现学生向社会的对接,使学生具备将来职业所需的胜任素质。而市场营销学只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此阶段,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可能还不够明晰,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强调销售能力,还是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根据课题组的研究及前期的调研,从动机、知识、技能等三个方面来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学生应达到的素质进行分析建模。

1.动机。动机是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导向、亲和力、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动机会推动并指导个人的行为方式的选择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防止偏离。动机还会引导价值观和态度的走向。

市场营销学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应该从内心热爱营销工作。应该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做事认真,爱岗敬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应该具备在艰苦或不利的条件下,克服外部或自身的困难,坚持完成所交给的任务的行动力。

2.知识。知识是指一个人对一个特定领域的了解。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之后,学生应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包括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分析、竞争者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策略与目标市场选择、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及企业营销战略计划与控制过程等相关知识。

3.技能。技能是指一个人将事情做好所掌握的东西。技能可以将其分为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专业基本能力是从事某专业、胜任某岗位所需的最基本的基础技能。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之后,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应包括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关礼仪能力和基本的经济管理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是指运用专业技术完成某种岗位的任务,通过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作出正确决策并实施管理的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之后,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应包括市场调研能力、产品策划能力、促销推销能力、产品开拓能力和营销策划能力等。例如,能够综合运用知识为客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协调相关方面,克服困难,及时传递信息,确保任务完成的能力。

(二)借助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胜任素质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个性化设计;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等。

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清晰的思维、谈吐,具有市场营销基本业务的管理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获取必要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性推理、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素质模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进行企业营销岗位胜任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并进行验证等,需要相应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将我们的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能胜任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教育研究与评估),2012(2)

素质教育营销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 教学 改革

1、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营销人才。如何培养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营销人才,则成为中国市场营销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顺应中国教育模式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2、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树立教学改革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改革的宗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和主体意识,不断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市场营销学的新理论,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1.1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知识外化为能力,以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观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和综合素质。

2.1.2 树立开放教育观念。企业的营销环境千变万化,所以必须摆脱封闭的教育模式,增强全球营销意识,广泛汲取市场营销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实效性,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加强与社会和企业实体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移植国内外教育成功经验。

2.1.3 树立就业和创业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创业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全面发展观念,坚持一切为教学服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理念。

2.2 围绕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反映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体系,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组合,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完整性。强调围绕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2.2.1构建新的模块化教育体系。所谓“模块化教育”,就是学校依据一定专业的可预期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开发出适合于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课程教学模块,并在专业教学大纲指导下,根据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组成模块教学课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最终完成专业学习过程的教育组织方式。

2.2.2 补充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教学内容体系应该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系统,为此,可以建立教学内容更新调整机制,坚持每一个教学循环都检验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时展的要求和企业营销实践活动的需要适时地补充增加新的营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教学内容始终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例如,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上,“市场终端管理”、“客户管理”和“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营销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分销策略中增加这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3.1 积极推广实践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案例教学,用最新的和最典型的营销个案进行剖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和营销技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模拟角色演练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思想,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持续坚持情景式教学法。市场营销学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营销理论,学会开展营销实践活动。情景式教学法就是将企业的营销活动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市场营销实践的情景,使他们在模拟中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学会独立地做出分析和判断,在多变的情景角色转换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3 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培训功能。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育培训功能,从而使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更贴近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以检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相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比如鼓励学生在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亲身经历和感受企业的营销运作过程,了解企业营销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强化和修正在课堂上学会的营销知识与技能。

3.4 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手段方面,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上,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资源,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投影仪等先进媒体和技术,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弥补传统板书教学无法展示更多图表、资料的不利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4、推进教材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必须有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作为支撑,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保障。

4.1 推进教材建设。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的改革也是教学改革中一项关键的任务。所以,教材内容的编排必须做到课程内容体系合理、课程内容组织精心,并适时地更新辅助教材中的营销案例,体现教材的时代特色,配合课程新教学内容体系,吸纳最新的营销理论,反映市场营销学的新发展,才能实现其指导作用。

素质教育营销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国际化;国际视野;人才培养规格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128

1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教育交流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造就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随着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具有国际视野的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也对营销技能人才主体之一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技能人才。

目前,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樗秤教育发展潮流,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也在尝试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资源,不少高校都积极开展国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职市场营销技能人才。但是,由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长期以来注重学生传统营销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仍缺乏。因而,在与用人单位调研中发现营销专业学生有英语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欠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国际商务礼仪欠缺,团队合作能力不强,组织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院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人才中,主要通过加强英语类课程、商务礼仪课程等方面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但这种方式仅是片面的,不能满足目前企业行业与国际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拉近了人们彼此的距离,让世界变小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全球化视野,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营销活动。因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国际意识、国际文化、国际交际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显得十分重要。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服务于区域互联网零售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商业、服务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具备营销策划、推销业务、在线销售、广告策划、市场调研、公共关系等技能,具备国际视野、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国际商务礼仪和惯例、市场职业素养、商务英文会话写作等素质,具有创新创业知识,能胜任国际市场营销、推销业务、网络营销、促销策划、市场调研、公共关系、跨境电商等工作岗位的国际化技能人才。

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内容

31知识结构

了解社会常识、消费心理行为知识;了解互联网知识,掌握网上信息传播的途径、平台、销售平台等网络知识;掌握o2o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和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具备基本的和外国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具备职业领域对应的品牌营销知识、网络营销专业知识;掌握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的原理和规律;掌握广告策划、公关策划、客户关系管理、推销技巧等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商务业务知识;掌握商务谈判、线上销售等专业知识,能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市场营销、商务外语、创新创业三体一线的知识结构。

32素质结构

能尊重别国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风俗和,无狭隘的民族观;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具有创意素质、文案素质、演讲与表达素质、人际沟通与合作素质、自愿公平诚信的职业素养。

33技能结构

具备进行市场营销相关实践工作的技能;能从传统途径和新型营销方式来开展营销活动;能熟练掌握国际交往礼仪和惯例,有良好的合作创新精神;能熟练地应用互联网开展工作;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熟练使用photoshop、microsoftoffice等工具开展工作;能熟练地使用外语进行商务会话、应用文写作、专业资料阅读以及相关资料翻译;具备较强的项目组织、商业谈判、协调沟通、人际交往能力。

4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基于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内容的分析,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解成网络营销、商务英语、促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业务、创新创业等六个不同的能力模块。围绕每一个模块进行对应的课程设置,包括网络营销、广告实务、在线销售、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商务英语视听说、促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推销业务、SYB创业课等多门课程。通过模块与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商务英语能力、促销策划能力、推销业务能力、市场调查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41网络营销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制订网络营销策略;能开展网站建设策划或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能策划和装饰店铺;能策划和操作产品上线;能策划和网络广告;能策划网上促销活动;能进行搜索引擎优化;能开展邮件营销;能开展博客营销;能开展社区营销;能分析利用网站统计数据;能评估网络营销效果。

课程设置:网络营销、广告实务、photoshop设计、在线销售、营销策划。

42商务英语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良好掌握英语沟通技巧;能撰写英文书信等商业信函;能进行英语会话;能与外商进行商务沟通。

课程设置: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沟通、商务英语视听说。

43促销策划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制定营销战略规划;能对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策略提出建议;能进行广告策划与;能策划与实施促销活动;能策划渠道建设;能策划终端营销;能培训营销人员;能对营销团队建设进行策划;能参与营销体系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

课程设置:促销策划、团队建设与人际技能、渠道管理。

44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

能力要素:能明确调查问题;能界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内容;能选择合适调查方法;能制订调查计划;能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所需信息;能整理获取的信息;能统计并分析信息;能进行预测,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能撰写调研报告;能进行调研评估。

课程设置: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

45推销业务模块

能力要素:能收集市场信息;能制订个人销售计划;能明确目标客户;能制订拜访行动计划,并在拜访完毕后填写总结;能做好拜访准备;能在接触客户中识别有效的客户;能应用FaBe等模式介绍产品;能有效促成交易;能结算账目;能进行销售服务;能催付账款;能进行渠道管理;能进行大客户接待;能参与其他营销活动;能应用电话进行良好效果的沟通。

课程设置:推销业务、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经济法、消费心理学、演讲与口才。

46创新创业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产生创业想法;能设计创业计划;能实施创业计划。

课程设置:SYB创业课、创意思维课。

5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途径

51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有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成为衡量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市场营销人才,就必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外校方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市场实际需求制订合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双方可以各自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双方互认学分或者互认毕业证书。授课形式上可以由外方教师进行授课或者由经过培训过的中方教师进行双语授课。我方学生可以到海外进修学习,感受外国的学习氛围与风俗文化,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外风情。学生还可以进行学历教育或者非学历教育,选择全日制课程或者非全日制课程。

52吸引海外学生,营造国际氛围

高职院校可以把国际文化氛围列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机制,加强学校对外交流的力度,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托,吸引海外学生来校学习。通过校园内海报、文化墙、微信、微博等沟通宣传工具来营造校园内的多元化文化氛围,致力开展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理解。此外,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通过专业活动、竞赛活动等来增进留学生与本校学生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53注重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开展青年教师海外进修工作

学生是教学之源,教师是教学之本,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具有创造才能、适应多元社会的国际化学生,就必须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专业教学队伍。高职院校可以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同时注重师资的国际化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国际化培养,定期开展教师素质培养、业务培养、出国进修培训以及引进外籍专家校内培训。给予青年教师到德国、美国、新加坡等高职教育发达国家学习的机会,让青年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走出来去提升自我,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提升教师的国际素养。

54教育理念国际化,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

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新增国际化元素课程,以国际化视野构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国际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中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吸收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善单一的成绩评价方式,采用成绩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去评价人才,注重学生实战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市场营销人才。

55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拓展学习渠道

新一代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新媒体影响下成长的一代,他们天天与网络打交道,懂得新媒体技术,喜欢有创意的新型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微课、网络课堂、课程直播、视频课程等新形式结合课堂教学,拓展学习知识的渠道。比如,学生可以学习中国传统礼仪,还可以观看网络视频课程学习国外的西餐礼仪等课程。国外导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者网络直播的形式远程指导学生,与学生进行课后的沟通学习;更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内既有外国学生又有中国学生,通过在线视频沟通交流学习。学生既能学习国内教师的课程,又能通过网络学习到国外课堂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利于培养国际视野人才。

参考文献:

[1]施余兵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其完善[J].北京政法业学院学报,2013(3):111-113.

[2]高杨,赵迎秋,刘君,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11):670-671.

素质教育营销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精确的教学定位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使职业学校获得了快速发展。不少高职院校是在传统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上升级发展起来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相应的转型升级,尤其表现在教育教学与目标定位上。不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沿袭中等职业学校定位,或盲目照搬高等教育定位,定位的不精准与泛化影响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制约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相对滞后的教师素质

市场营销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元素,需要根据市场营销新动向不断创新,丰富自身的专业素质。目前不少教师专业知识面狭窄,市场营销知识陈旧。教师专业素质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市场营销专业对教师的需求,迫切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需要。

(三)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面向社会、面向岗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关键。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合理,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与企业合作不够深入,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市场调研,定位科学合理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强市场调研,深入分析市场对高职教育的人才需求现状,认真解剖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正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就业的愿望”。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特色等进行优化调整,更好地引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2.市场营销专业定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要在学校人才培养宏观目标指引下,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根据市场营销人才需求以及岗位实际需求,改革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才能有效提升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打破陈旧观念,提升师资水平

1.高职院校要尝试构建开放性师资队伍体系。开放性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只有构建开放性的教育才能使教育不断获得新鲜的活力。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的传统观念,在保证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师资队伍。首先,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优秀的市场营销师担任学校教师,他们往往实践经验丰富,能够将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弥补现有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其次,加强校际之间教师交流,通过校际教师交流,促进校际教师之间教学研互动;第三,可以去聘请市场营销专家作为客座教师,市场营销专家不但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的视野。2.高职院校要加强一师多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只有充分挖掘教师资源,才能办最优质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一师多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市场营销教师培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将教师培训纳入高职院校发展规划,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其次,积极推动大范围的教科研活动。高职院校要积极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包括校际教研活动、地区间教学竞赛、教研等,通过教研活动与学术活动,取长补短;第三,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高职院校要加强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全面推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师知能素质的优化。

(三)深化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1.推动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提升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是夯实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目前校企合作存在单向性主动现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强,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基于双方利益与共同发展的认识高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首先,高职院校要提升校企合作的主动性。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导者,无论是在教师层面,还是学生、科研方面,都要提升合作的主动性。为了提升校企合作的实效性,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确保学校、企业、学生等多元参与主体的实际利益。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职责,促使企业履行好应尽的职责,保障企业享有的权利,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等。其次,高职院校与企业要构建利益共同体。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主动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企业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的利益不足。高职院校要基于校企合作的高度,积极探索如何构建利益共同体,既保证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同时又要使企业获得相应的回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最有效的路径是,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推动企业生产、学生学习、学校教科研等多举并重。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学习的有效性,也通过学研促进企业技术更新与优化,转化为经济效益,使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2.强化内容设计,提升实效效能。实训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强化内容设计,有效推进专业课程实训、校内基础实训、校外综合实践等。专业课程实训、校内基础实训致力于夯实学生市场营销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实训,掌握基本的市场营销职业素养与基本技能,具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必需的运用财务、营销等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综合实践重点设计好顶岗实习。高职院校要精心打造长期合作企业,与资质好的企业建立长期关系,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条件。为了鼓励学生创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外综合实践时,要将创业实践作为一个创新项目,鼓励学生根据营销市场的动向,并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学生面向社会,自己创造实践机会。也可以组团开展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推动市场营销实践向更有效、更高层面推进。总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要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创新意识,紧紧围绕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提高学生职业核心素质,提升人才竞争力。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使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焕发出新活力,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军.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2]蒋国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

素质教育营销篇8

[关键词]大学生;营销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117-04

1前言

营销道德教育(marketingethicseducation),一般是指面向个人和群体传授营销道德经验、培养营销道德技能、提示营销道德风险、倡导道德营销理念、告知营销道德权利保护等一系列提高营销道德素质的社会活动。营销道德教育通常包括学校的营销道德教育、家庭的营销道德教育、社会的营销道德教育及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自我营销道德教育。

欧洲和美国的教育改革家们一度认为,“靠法律、民主就可以解决一切,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贿赂、逃税、金融欺诈、非法的政治捐款、欺骗性广告、价格共谋、产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违背道德的行为,一度阻滞了经济的发展,之后各发达国家逐渐开始关注营销道德教育。美国专门研究如何实施营销道德教育的学科——“营销道德教育理论”逐渐形成,并在许多大学的专业课程的设计中得以推广、实施。英国提出了“由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的口号,并在一些大学设立了营销道德教育的研究机构和课程。日本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实现目标的“智、德、体”顺序改为“德、智、体”,并呼吁学校道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

2实施营销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1营销道德滑坡的普遍问题

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太多的不道德的行为,催生“毒豆芽”、“洗衣粉油条”、“苏丹红”、“三聚氰胺”、“假酒”、“假药”、毒“胶囊”、“瘦肉精”等纷纷浮出水面,据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不仁”(成思危,2008)的市场营销实践,甚至达到社会不能容忍的地步。

每天喝的矿泉水有可能是自来水,因为有人见过“送水站”往桶里加自来水。生产“地沟油”者认为反正自己的孩子不吃“地沟油”,别人的孩子吃,管它的,只要赚钱就行。生产“三聚氰胺奶粉”的人认为,我的孩子绝对不喝牛奶。结果生产“地沟油”者喝牛奶,生产“三聚氰胺奶粉”者吃“地沟油”。“易子而毒”我们每天吃的每一种食物都可能是不安全的。大部分国人的化学概念都在违法食品一而再再而三的查出、曝光中得到了强化,但记者们很忙,曝光的毕竟是少数。

2.2营销道德危机的潜在问题

在大学校园中,一方面目前学生商业道德滑坡倾向严重。贫困学生资助难以瞄准,家庭收入证明常常失真,平分助学资金时有发生;校园中的盗版教材是学生的首选;在三个年级820人参加的营销模拟实践课程中,有801人选择销售“地沟油”赚取更大利润。另一方面虽然高校思想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繁忙,思想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而商业道德、营销伦理教育并不是思想教育的重点。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种意识流的冲击,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方法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单纯思想教育课程往往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要求教师“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发掘思想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3营销道德培养的可能性问题

营销道德教育是全方位的,但以大学生为支点的营销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锻炼可以逐步辐射全社会。大学生是一个向社会过渡和影响社会的群体,在中国社会中也是一个相对高素质的群体。从1998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持续地实施扩招,2003年全国国内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达到1900万人,在校人数规模位于世界首位。2011年全年研究生、本专科、中等职业毕业在校生共计4669.7万人,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迈进大众化的阶段已经十年。“人之初、性本善”,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决定其道德素质的可塑性更高,众多的大学生数量决定其向家庭、社会的传播可能性更大。

4营销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高校的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利用一些可能的方式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提高营销道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培养人才首先在于教书育人,摆在人才培养首要位置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市场营销教学是研究企业市场营销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营销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及营销战略与战术的决策能力。它能充分体现社会管理、企业管理、人文管理的思想,可以实现营销道德教育进课堂的操作。本操作通过“实践调查、比较、案例分析、风险分析、提高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来完成。

4.1调查学习过程

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之一,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调查方法的同时了解营销道德的现状,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培养商业精神、重树商业道德。实施调查的学生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五个班,前后共6808人,教学实践时间三年左右。

(1)调查方法:抽象与实证分析结合;抽样调查、专项典型调查、个案调查相结合;纵向、横向调查和队列连续性调查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多样形式结合;系统科学运用。以解决命题证实和证伪矛盾问题。借鉴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资料信息库。其过程为:

(2)调查内容:

一是校外调查内容——不良市场道德行为调查;

二是校内调查内容——营销道德教育调查。

到批发市场、食堂、小卖部等学生消费场所调查营销道德问题,并通过网络进行心灵沟通与学习互动;校内问卷调研,先后分三次共发放问卷52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164份,回收率为99%,针对其中有关《大学生营销道德教育调查问卷》的问题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验证和修正。这一过程可以概括如下:

经过调查、分析和讨论,提高同学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完善,廉洁文化、重塑商业精神并提出一些建议。

4.2数据分析(仅选择部分典型性调查内容分析其危害性)4.2.1抛光大米调查

“业内人士称:油抛光大米已成潜规则”。把陈化大米、低等级大米或者生霉等质次的大米,通过抛光、打蜡、添加人工色素、香精等添加剂,使大米看起来很好看,从而高价销售,以此牟取暴利。目前也有人用正常的新鲜大米抛光、打蜡、加入添加剂,使大米亮、白、滑、香,以欺骗偏爱于漂亮大米的顾客。这种大米通常摸起来很光滑,而且不会有遗留的米糠灰,但会产生碎米损耗,造成浪费,损失营养成分,米中的油脂很容易酸败。长期食用对人体是有很大危害的。2011年卫生部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大米中可使用的添加剂包括淀粉磷酸酯钠、双乙酸钠和脱乙酰甲壳素三种防腐添加剂,也就是说除此之外其他的任何添加剂均为非法添加。(谢衠同学)在昆明地区购买了部分散装大米进行实验研究、其他同学进行多次复查。(见表1)

4.2.2小学校周围的零食调查

抽样调查云南省25所小学周边,发放问卷526份,包括零食小摊、农村小卖铺、县城街道上的小摊点,小学生喜欢消费的食品存在较大问题,且购买过此类商品的小学生比例很大。

购买过以下食品的被调查小学生所占的比重(图2)

4.2.3抗生素类药品销售调查

调查对象为昆明市52家药品零售店,发放问卷508份。

磺胺类、阿莫西林、罗红霉素、螺旋霉素在52家药店设有专柜,但不用出示处方100%可以购买;其中有34%的人因为医院的诊疗费过高而自行购买抗生素类的药品;约有一半的人因为对抗生素类的药品的错误认识,而购买抗生素类的药品。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抗生素类的药品的人数占74%,只有26%的人不使用抗生素类的药品。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有超过一半的人知道使用抗生素类的药品会有副作用;有28%的人认为使用抗生素类的药品是安全的;而有21%的人对使用抗生素类药品的知识不了解。

滥用抗生素的危险最主要的是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接近一半以上的病人都在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在消灭细菌的同时,人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导致二重感染,导致使用抗生素无效,死亡率提高;滥用抗生素,还可以减少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也就是人体随着抗生素的用量增多,对抗生素产生了依赖,自身对环境的抵抗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会导致身体器官损伤,导致二重伤害。如肝、肾损害,耳毒性等。尤其是小儿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各种器官发育不正常,甚至导致婴儿身体机能衰竭而死亡。类药品。有的病人有医生处方,但是也存在医生滥用抗生素类的药品的情况;虽然有超过一半的人知道使用抗生素类的药品会有副作用,但是因为为对抗生素类的药品的错误认识及医院的诊疗费过高等原因,仍然使用抗生素类的药品。国家规定(2007年),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向病人销售抗生素类的药品,但是,药店就没有执行国家的这项规定。抗生素的营销与购买的便利性是导致了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产生原因之一。

4.3比较及调查结果分析

4.3.1比较分析

一是对比长、短期行为和效果。充分利用实践调查的成果,结合企业在营销中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品牌建设问题,充分认识纯化官风、民风,净化社会风气,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是对比、借鉴国内外经验。比如:“日本的地沟油去哪里了?”、“美国:乱用乱卖得关门”、“德国:每桶泔水都有‘身份证’”等。国外很多国家和企业在经历了严重贪污、腐败的阵痛后逐步、有效地建立起了整套反腐倡廉体系和企业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文化与体制,他们的社会营销建设、实践、推广等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是对比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比如:三鹿奶粉案例、绿a案例,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快乐学习、快意生活、快速成长;改变“灌输式”模式,代之以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法;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方式,实践方式,使可以使教育形象化、生动化。

4.3.2典型问题分析(仅选择部分典型性调查和学习内容)

校内调查问题1:“商道”及营销之道是就是“赚钱”(公司利益最大化)还是要“赚取人心之道”(社会利益最大化)。

在大量的案例分析前后进行两次调查,得到不同结果(见表3、表4)。

一开始同学们认为营销就是要赚钱,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问题,社会利益与品牌价值的关系。在社会营销时代,社会的利益大于企业自身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引申为个人利益重要还是社会利益重要。

调查表明大学生是需要教育的,也是可以教育的。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面前,大部分同学选择社会(国家)利益即长远利益。

分析前90%同学们认为生产者市场最大的卖点就是行贿,只有行贿才能达成批量购买行为。

通过国内外案例分析和风险计算(期望值、标注差,变化系数)随着制度建设、时间的推移、财富的增加行贿的风险会增大,而不能去做,也不值得去做行贿。因此有75%的同学打消了通过行贿达成交易的念头。改变某些观念可能很难,但重要是开始去改变了。

4.3.3风险教育

营销道德教育就是要明确信仰,创新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教育,进行风险警示。营销道德败坏必然会付出代价。2009年2月我国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我国一直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因为“解决制度问题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的解决,“光批评,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研究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样是那些人,实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实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起来了。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就要解决生产的诸种关系问题,也就是各种制度问题,不单是要解决一个所有制问题。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13)”。完善制度打击营销失德,降低不道德行为的风险。

总之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大学教育是德之教育,市场营销的学习必遵德、修德,积小德养大德。

参考文献:

[1]周济.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n].光明日报,2004-10-21.

素质教育营销篇9

[关键词]高职营销人才能力模型建构

[作者简介]侯瑾(1979-),女,江西南昌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工程系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北京10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等院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资助项目“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HR20110843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21-02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人才特征是有较高的应用技术水平,以获得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目前,营销专业人才市场出现“供需两旺,供需矛盾”状况,企业对应用型营销人才有较高的需求,而大量高职专业毕业生特别是营销管理类学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是数量过剩,而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缺陷,对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未能与时俱进,毕业生的胜任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中小型企业营销专业岗位群及各岗位任职资格,我们通过整理和分析对40家中小型企业中84名销售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360名从事营销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建立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素质能力模型,并参照素质模型,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培养发展计划和专业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一、能力素质模型

能力素质模型是以工作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该模型划分不同层次,并描述了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状况,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和完成特定工作所必需的行为高度。能力素质模型明确地界定了岗位胜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综合能力、工作经历、工作经验及个特征。能力素质方法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的每个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胜任能力要求,建立岗位的胜任能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能力素质模型可有效地招聘优秀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效益。通过综合多个关于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结果,我们建立的营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包括五个步骤:岗位素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明确岗位的素质,编制岗位能力素质数据字典,素质模型形成和确认,验证能力素质模型。

二、营销人才岗位群

在调查北京企业营销人才需求、营销岗位过程中,我们走访调查大量企业,对从事营销岗位的高职毕业生进行岗位信息调查,同时收集人才市场招聘信息,整理出适合高职毕业生企业营销岗位群。营销类:营销员、销售代表、销售计划员;营销服务类:市场信息员、客户管理员、企划专员;营销管理类:客户服务经理、区域经理,及各岗位群包含的多个岗位。

营销员岗位,职责是完成销售目标区域客户拜访、市场调查、开发工作;针对本销售区域市场提出专项回访或全面回访建议,及时收集市场情报及销售信息,建立客户档案;与企业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做好讨债清收工作,完成营销主管布置的其他工作。任职资格为掌握营销技能和方法,市场营销及客户拜访等操作规程,产品各营业网点的情况;熟悉企业的制度、办法,销售其他部门操作规程;具备电子化办公、日常英文交流和工作分析能力;掌握商品营销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和办法。

市场信息员岗位,职责是负责各类信息的收集,包括新产品、行业、竞争对手、科研单位及各院校等方面的信息;收集行业对手竞争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建立竞争对手信息资料库;将收集到的信息分类,并进行分析,作出信息报告;对借阅档案详细登记,并按时收回;对所管理档案的丢失、损坏、泄密负责。任职资格为相当熟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较强的文字组织和处理能力;熟悉企业的产品线,有较强的公共关系处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对市场的产品变化分析有前瞻性;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与理解能力,英文听说能力强者更佳;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客户服务员岗位,职责是为保护公司的无形资产,建立翔实的客户档案;优化公司客户结构,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并加强与公司大客户的联系。任职资格具备贸易、商品知识或营销知识;具备商务和营销操作技能;具备熟练运用电脑能力;较强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具有较强的公共关系处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有相当的客户开发能力。

销售代表岗位,职责是负责销售现场工作;销售服务工作。任职资格为掌握市场营销、客户开发等知识,具备一定销售工作相关知识;熟悉市场营销工作;掌握商业运作模式;有地区商品促销网络和销售关系。

三、营销岗位能力素质字典

根据前期大量企业调研收集到的营销岗位群的信息,结合高职院校的特征,我们分析归纳出适合高职院校营销岗位群的各个岗位的能力因素、营销岗位任职资格的关键能力。针对能力因素构建了知识、专业技能、核心能力和品质四个指标,对四个指标进行具体的素质名称划分,赋予不同的素质代码,并由这些岗位关键能力因素构建出能力素质字典。

基础能力素质(素质类别a),包括沟通能力(素质代码a1)、团队合作能力(a2)、耐压力(a3)、主动积极性(a4)、冲击与影响力(a5)、学习创新思维(a6)、客户服务意识(a7)、组织规划管理能力(a8)。

专业技能素质(素质类别代码B),包括公关技巧(素质代码B1)、良好的业务谈判技能(B2)、掌握市场调查预测的方法(B3)、信息收集与媒体分析的技巧(B4)、零售产品及宣传产品的宣传、摆放和陈列技能(B5)、财务技能(B6)、计算机运营技能(B7)、英语技能(B8)。

知识素质(素质类别代码C),包括专业知识(素质代码C1)、行业知识(C2)、管理知识(C3)、法律法规知识(C4)。

品质素质(素质类别代码D),包括政治素质(素质代码D1)、思想素质(D2)、道德素质(D3)、职业道德(D4)。

四、营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通过对市场岗位群中营销岗位的能力素质分析来构建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根据部分营销岗位群的具体任职资格中要求的素质能力因素在同一职业中出现的频率情况来构建能力素质模型。如运用市场信息员的任职资格中的能力要素来构建相应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如图1。某项能力因素出现的频率越高,在能力素质模型中该项能力因素曲线的位置越高,表示该项能力素质在岗位中越重要,说明该项能力为该岗位的核心技能。现假设a2即团队合作能力在市场信息员岗位中的标准是6分,表示a2能力的认可度为6分,满分为10分。营销中要求某项能力标准越高,那么在模型中该项能力因素曲线的位置就会越高,也就意味着这个岗位需要某方面的技术专才。营销岗位群中不同的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图各不相同,若将各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图进行比较,重叠部分越多,则表示这几个岗位的技能要求相近。企业可以根据这个因素考虑进行岗位合并。针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其技能能够覆盖两个以上的岗位要求的能力因素区域,则意味着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多个营销岗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五、营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在高职教育中应用

建立营销岗位群素质能力模型后,确定了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基本目标,对于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就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见图2。

第一,从岗位素质模型出发,学生可以了解本专业就业目标岗位群及能力要求,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明确方向,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提供相应的课程学习指引。

第二,结合营销岗位的素质要求来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明确每一门课程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培养内容。按照纵向营销技能标准(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结合营销岗位能力素质字典所列的“专业技能”,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并实施模块化教学,注重结合学生的潜在素质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

第三,从岗位素质模型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堂教学中应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发教学项目内容,使学生获取和掌握营销专业知识与各项技能,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企业合作,采取基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形式共同完成。在课外,利用丰富的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成立市场营销协会和创业协会、定期组织营销技能赛、开办各项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建立或参与商业实体。

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以将岗位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品质等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的能力素质模型,选择适合营销岗位的技能人才,这对企业发展来说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作为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门教育机构,必须担负起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通过构建岗位群能力素质模型,让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构建和完善营销专业人才适合的岗位素质模型,改善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提高高职学生关键能力,有效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家林.营销人员素质模型的构建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5).

素质教育营销篇10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71-0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市场营销专业的操作技能看似空洞,无法用确切的量化标准来衡量,而市场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专业特点、真正让学生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问题。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不能与本专业相适应。一方面,因受长期依赖的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组织实施困难的问题,因此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常安排的理论教学比较多,纯理论方面的知识讲得多,而实践教学无论从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的学时数安排得都比较少。在较少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又多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参观等形式进行,或者让学生模拟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或市场营销方案等。

2.实践教学手段不能与本专业相适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对市场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够与市场营销专业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比较缺乏,许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过度依赖市场上出售的教学模拟软件,一说起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或者实践教学基地都离不开教学模拟软件。影响企业营销的因素很多,许多因素又具有不确定性,仅仅依赖教学模拟软件的这一实践教学手段很难达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

3.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有限。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市场营销手段的运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具体运用时必须考虑企业当时的营销目标、营销的产品、市场区域、客户情况等各种因素,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而不能简单照搬别人成功的营销经验,同样的营销手段用在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个企业不同的阶段、不同项目产生的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4.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把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多数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实践教学活动,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办法不够科学,导致实践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市场定位不明确。对于高校来说,市场定位就是高校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各高校同类专业的竞争情况,针对用人单位对该类人才某些能力或素质的重视程度,为本校学生塑造强有力的、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生动地传递给用人单位,求得用人单位的认同。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校与其他高校严格区分开来,使用人单位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用人单位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2.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除了财经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外,其他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大多在学校的发展中处于边缘学科,再加上人们对于营销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及高校扩招后带来的教学资源的紧缺,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由于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师的很多想法无法实现,进而影响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学校对营销专业的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缺乏教改的积极性,导致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以来沿袭以往的方法手段或者照搬其他专业的方法手段。落后的或者照搬的方法手段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4.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徒有虚名。随着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颁布,各高职院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需要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因此,在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各高校纷纷到社会上求助,美其名曰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与社会接轨,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这就产生了大批的校外实习基地。各高校在校外挂了许多实践教学基地的牌子,但很多技能类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没有真正排上大用场。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市场营销专业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心“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素质训练专业素质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等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与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