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4:36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1

探究“新三基”思想的本质,就是突出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新三基”其实是“以学生为本”的立足点,是对种种课程改革或教育改革思想的创新与深化落实。

“新三基”思想是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给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一条有效路径。因为它不再是空洞的理念与口号,而是将理念落实到位的具体措施。它找到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那就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它找到了一个强劲的动力,这就是从立足点到技术到形式三位一体的方法与路径。也就是说,“新三基”是强调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基于脑的教育,是把学生的内在潜力与潜能开发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立足点;基于网的教育,是把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基于“小班”的教育,是把师生关系的最和谐状态和学生学习环境的最佳状态作为构建教育理想生态的最好模式。

“新三基”教育思想的基础是物质基础与技术环境,也就是说,“新三基”的思想是立足于强大的教育技术之上的。技术是推动改革与进步的动力,“新三基”教育思想正是强调与突出了这个前提。那么,如何来落实“新三基”的教育思想,使其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呢?

当前,发达地区都在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实验改革,俗称“电子书包”。南京也不例外,随着潮流而动,将基于网络的教学实验改革提升到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层面。但是,推动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南京走的不是单一的路径,而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使教学实验改革形成多维度和多路径。具体来说,有两条路径,一是以学科建设为目标,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推动学科实验室的装备与建设,推进学科的发展,从而推动教学改革。二是以学科课程资源数字化及其应用方式革新推动教学改革。无论是哪种,两条路径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切入点不同而已。前者,我们可以简称为“实验室”路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化整合;后者可以称为“电子书包”路径,是课程资源数字化与网络方式的有机整合。

无论是什么样的思想,无论如何改革,其本质与核心不能脱离学科课程的实施,改革的不是学科课程,而是实施课程的路径与方法。数学与物理学不会因信息技术而改变其内涵与本质,但让学生更好、更轻松、更有效地掌握数学与物理学,并成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与内涵,却是教育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与追求。

两条路径的具体实践

1.“实验室”路径的实践

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平台。创新装备与建设学科实验室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与整天在口头谈理念、谈改革和用纸笔去搞教学改革相比,以学科实验室作为平台去推动教学改革,是更务实和有效的路径,更具备科学性和实践性。自2010年始,南京以推进学科建设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化整合应用为方法,大力推进基于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为核心内涵的数字化学科实验室建设。

一是提升传统常规实验室的品质,为其插上“网络技术和数字资源”的翅膀。这不是建设新的实验室,而是在原有学科实验室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字化教学仪器和设备融入常规学科实验室,提升其内涵品质和技术力量,从而使学科实验室能立足于实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即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

这一方面的实践全面提升了“小学科学实验室”、“高中理科实验室”、“美术实验室”等学科实验室的品质。其采用数字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无线和有线网络技术、实验软件和教学管理与应用软件等,把实验教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课程实施条件与基础完全基于网络技术与数字化资源。以“美术实验室”为例,我们在传统美术实验室的基础上,装备了基于网络的美术数字画板和美术数字化学习资源,把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师生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美术时代,改变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美术课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二是创新装备与建设基于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新型实验室。南京在全国领先装备与建设了《数字化地理实验室》、《数字化高中数学实验室》、《数字化生物标本馆》等。这是完全基于数字网络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数字实验室,它把教具、仪器、模型等通过数字网络技术与数字课程资源融为一体,创设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学习平台与学习时空环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得不随之变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提供了有力的和有效的支撑,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最现代的技术条件。

2.“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

所谓“电子书包”,不太准确的定义应该是指数字化的课程教材与资源。但当前国内对电子书包的定义大概有三到四种,其基本内涵都把数字化课程教材与资源及其如何应用统一于一个定义,这些定义更多的不是指“电子书包”,而是指一种基于网络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教学方式。南京与此相类似的实验名称是“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但是,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十年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与今天的研究是同一个内涵。如果说有区别,则只是今天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更多、更好,今天的网络技术更强、更“给力”而已。

南京的“电子书包”构成可以用三部分来说明,一是硬件条件,称之为“移动网络教室”;二是管理与应用软件,称之为“基础软件”;三是课程资源与数字化教材。这三部分组成了所谓的“电子书包”,但真正的名称是“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因为是实验项目,所以在硬件的选择上,把市场上三大主流的硬件,即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基于ioS操作系统的ipad和基于androis操作系统的通用型平板电脑,都被选入了实验学校,并以此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三类硬件下的软件和课程资源略有不同。

实验项目更多地立足于班级课堂授课模式,说得通俗一点,是在数字化课程资源与教材的前提下,通过网络技术与数字资源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质量的目的。目前,全国各地的实验大都落脚于此。这一实验的革命性在于,它或许能真正改变教师的观念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而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地位。

两条路径的发展思考

南京的两条路径,其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推动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改革。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在网络技术普及和数字化资源日益丰富的现实情境下,使教学更适应“网络原住民”,变得更有效,教学管理与评价更有针对性和更具人本化。但是,二者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偏差。学科实验室的路径是立足于学科建设,强调学科的本质属性,改变的是学习技术与路径,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特点,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如直观感知、动手操作等。而所谓的“电子书包”,因为有了强大的数字化资源,常常会用虚拟的资源(图片、视频)取代现实的感知和实践。

当前,无论是所谓的“电子书包”项目还是名称为“基于网络和数字化资源环境下的教学实验”,其实,骨子里都是在做同一件事。由于这种被企业或商家推动在先、专家鼓动在后的改革实验,往往会在短时间里形成一种潮流,从而影响许多人,我们不得不思考和慎重地对待。

让“电子书包”名副其实。“电子书包”如果被称为书包,那就应该让它拥有“书包”的本性和属性,书包里装的就是图书与文具,它的性质就是一个工具箱。在这个书包里,数字图书或教材、基础的管理与应用软件、课程资源等是书包里的“物品”。书包可以让学生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打开。这就是说,谁去做“书包”就去做书包,不要打着别样的旗号,让教学改革回归本性。教学改革是基于当前各类技术与环境的综合应用研究,网络技术、数字化设备和数字化课程资源,是一种教学的技术,也是教学的内容。技术推动进步,技术也推动改革,当我们在网络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这二者的前提下推动教学改革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课程的本质属性。改革什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并不会因为技术而变,但是,依靠什么去推动改革,改革的立足点与力量支撑却只有技术才能提供。

强调“电子书包”只是一个学习终端,强调教学改革是基于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下的学科教学改革,我们就不会偏离学科的本质属性,不会一哄而起,热闹一阵子。如果说“电子书包”不是指书包,而是指一种改革,那么,这种改革更多的应是基于技术的改革,是基于网络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下技术路径与方法的改革。改革的是方法与方式。在学科实验室的装备与建设路径中,同样包含了网络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但在“电子书包”的改革路径里,我们不能忽视各类学科的本质属性。所以,不要把“电子书包”当作一种改革路径,而应让它成为“书包”。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2

在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字体设计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字体设计的概念也基本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层次的装饰美术方面,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也并未对字体设计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我国早期相关艺术学院字体设计课程进行调查发现,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将标准的印刷体为核心,将文字笔画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座位教学辅助内容,教师也按部就班进行讲解,学生对字体的设计一般集中在围绕文字本身的书写变化和文字结构方面。可见,传统字体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并且不不注重对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等培养,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艺术素养的强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1]所以在当前字体设计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不同设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下,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只有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思想对字体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并且尝试引入新时期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设计和数字设计方面的技术,才能够促使我国字体设计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字体设计人才也能够得到全面培养。

2当代字体设计的基本发展情况

受到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建设的驱动下字体设计在设计行业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被广泛应用于当今设计领域中的不同层面,如同一种全新的设计能源对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切实推动了设计行业的进步。对字体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字体设计作为语言、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艺术性、经济性和使用价值都相对较高,能够与图形和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进而呈现出丰富的视觉艺术效果,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桥梁。[2]近几年,随着字体设计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字体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多,学校在探索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对字体设计课程改革的重视,结合对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探索将字体设计融入到标志设计、招贴画设计、包装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服装设计以及书法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等多种领域中的实践应用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字体设计艺术的表现语言,促使字体设计在表象装饰、意象构成、“美术字”以及现代书艺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为字体艺术的良好应用提供坚实的保障。

3对字体设计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

现阶段随着字体设计课程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级院校对字体设计课程改革的重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相关教师也对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进行了分析,并组织开展实践探索,希望有效改善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切实促进字体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3]

3.1灵活应用专业育教材知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激发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世纪,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希望借助系统的教育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促使学生可以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导下熟练运用各项综合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基于此,针对我国传统字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新时期在对字体设计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将文字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元素,突破传统思想对限制,在借鉴西方教学分析、渗透和综合实现的基础上,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促使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专业教材知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激发,促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字体设计斤进行分析和思考,进而在字体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和时代文化元素,大胆进行设计创作,突出字体涉及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4]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综合选择头脑风暴法、师生互动法以及主动探究法等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字体设计创作灵感,发现更多的设计方案,最终促使字体设计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3.2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构建多元化教学体制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存储和信息传播方面的优越性日渐提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实践后,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新的教学方法随之出现对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对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促使视觉空间承载更大的创意和可能性,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从多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并从多角度实现对各类信息的整合,进而发展自身创意思维,提升设计效果。基于此,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探索更为新颖的教学措施,并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将语言文字教学与声音视频教学等有机结合,逐步提升字体设计教学的直观性和系统性,为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提供相应的保障。例如在对品牌标志进行再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在市场上现有女装品牌“江南布衣”组织学生对品牌的字体标志进行再设计,凸显品牌的文化内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多方面的资料,并对不同的优秀设计案例进行整理,进而总结和归纳这类型字体设计应该遵循的重要规律等,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保证所涉及的文字标识能够对人的视觉产生一定的冲击,并突出品牌的文化内涵,为品牌文化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5]

3.3对字体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在字体设计方面对新技术的应用促使字体设计涉及到的范围更为广泛,对字体设计工作中字体的审美性和应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实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字体设计需求的情况下,必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字体设计工作进行改革创新,进而进一步提升字体设计质量,为字体设计的合理应用提供相应的保障。基于此,在充分分析传统字体设计实训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新时期结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实训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构思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良,在构思过程中突破字体本身的限制,将字体与品牌文化、受众需求等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探索更为科学适用的设计作品,提升设计质量。其次,对设计方法进行改革,即在掌握基本设计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该合理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开发,进而有效结合对不同材料和软件的应用促使字体设计表现出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满足不同环境、不同受众以及不同数字载体的实际要求。[6]最后,对设计成果的实现和应用进行改良。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讲解能力,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结合相关主题体设计的实践项目进行字体设计,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训练。这样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字体设计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而基于对应用效果的分析,学生可以对字体设计形成更为直观系统的认识,逐步调整自身不足之处,提升设计质量,真正将字体设计和包装、品牌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3.4将地域文化导入课题训练的实践探索

在字体设计教学改革中,组织学生参与设计实践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联系地域特色完成字体设计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设计课题,并且在实践训练中对学生实施系统的教育和指导。这样,在基于专门课题组织开展设计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对字体设计工作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即字体设计不仅仅要张扬个性,还应该充分考察受众群体的文化和审美能力等,保证设计的适用性。[7]如此,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将字体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和板式设计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完成对相关主题作品的设计,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方面较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只有保证字体设计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新时期在积极探索字体设计课程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字体设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以培养,为学生整体设计能力的强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姜宏伟单位: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芮雪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32):189-190.

[2]申成.信息时代背景下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方法研究[J].神州(中旬刊),2014(3):112-113.

[3]李琛.数字时代字体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5(15):241..

[4]张海霞.数字化时代字体设计教学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6(2):229.

[5]周文辉.数字化时代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设计,2016(3):96-97.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3

关键词:数字化革新;战略管理;实施路径;评估框架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1.05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1-0020-04

abstract:thispapersortsouttheimplementationofdigitalinnovationandputsforwardtheorganizationformandmanagementmodeofdigitalinnovationfromthemonopolydegreeandfunctionattributeofdigitalresources.andthen,itgivesthestandardframeworkofdigitalinnovationcontrolandevaluation,whichcoversfourmainaspects,suchasuserorientation,valuegeneration,abilityacquirementandopportunityseizure.Resultsshowthat,thestrategicmanagementimplementationofdigitalinnovationsnotonlycanhelpenterprisessolvetheexistingproblems,providenewproductsandreformthewayofoperation,butalsocontributetocapturingnewopportunitiesandgainingthesustainabledrivingforceinthenewdigitalnetworkenvironment.

Keywords:digitalinnovation;strategicmanagement;implementationpath;evaluationframework

S着信息数字化、移动设备普及,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提升,一种由实物和数字组合而成的崭新的创新舞台正展现在世人面前,面向客户开发的“纯数字产品”与“整套解决方案”已经渗透到企业与外部竞争环境博弈的各个层面,现代的数字化革新已经超出了企业内部范围,变得迅速,难以预测和控制[1~3]。

现代数字化革新战略该如何管理,众多研究认为现代数字化革新难以管理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的新颖性:产品新、创新过程新、创新管理形式新[4,5]。产品新鲜感和独特性造成的革新困难会逐渐缩小,但数字化创新组织与过程管理的挑战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反而会愈加严峻。就实业界而言,尽管新数字产品可以拆解,但产品数字化创新过程往往是不能为外人知晓的技术黑箱。同时企业之间不会无保留地传递数字化革新管理的相关技巧与诀窍,而是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关键过程和核心人员进行严密看护和管制。就理论界而言,数字化革新的探索与研究往往倾向于采用宏观研究视角,提供高层次战略观点,而缺乏实施层面的具体建议。为此,本文将把注意力转向管理数字化革新的过程,分析实践中的关键节点,帮助企业驾驭数字化革新。

1数字化革新战略的实施方式

企业数字化革新过程具有独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索其新的价值创造方式。

11数字化革新的核心理念与价值

数字化革新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数字与实物组件进行重新组合创造新产品,以增强和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开辟企业发展的新领域,并借此挑战现有市场格局,最终引起该领域商务模式和生产模式的转变[6]。数字化革新经历电气自动化阶段后,已经进入完全数字内容产品与数字智能阶段(通过实物产品的动作指挥、位置确认、模式选择、自我学习以及记忆回溯等数字化技术完成实物产品的人工智能行为)[7]。数字技术支持企业开发和运行多个并行的商业模式,创造企业成长适应性与灵活性的新价值。一方面,数字化革新是通过技术杠杆放大了企业的组织适应性、业务开拓性和技术灵活性;同时模块化技术与理念打通了数字技术的相互依存关系,实现了自生成拟合的技术突破[8]。另一方面,数字化革新使组织从独立个体的视角重新审视其在现有数字社会网络中的空间价值。这一价值倚重企业在数字化商业空间中的位置,企业在数字商业环境中,通过数字化网络提供新的整套商业解决方案以及寻找全新机遇。

12数字化革新的一般策略与特征

数字化革新经历了一个由简入繁、日渐丰益的过程。究其本质,可简化为两种策略:数字嵌入策略和完全数字策略。

数字嵌入策略是指将嵌入式数字组件植入实物产品或者机械系统,使产品升级为智能实物产品,同时利用数据的在线和移动服务,不断改善产品或服务品质[8]。如日常生活中微智能技术(自动扫地机、智能电视等)在家电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客户竞争报价功能与实时呼叫系统的新型出租车企业等。而在工业生产中,嵌入式数字产品让实时监控和预测替代了传统的计划式生产,渗入到从产品设计到大规模产量的各个环节中,如定制生产技术、3D打印技术、实时仓储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完全数字策略是指在电子终端设备中将信息产品以完全数字式的模拟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如电子图书、地图导航、股市监测等,此类产品也称为数字内容产品[9]。随着pad、CD、mp3等数字终端设备的不断出现,数字内容产品已经成为大众的重要消费构成。在以信息产品为基础的媒体行业中,纸质报纸、磁带等信息载体被新的电子媒介逐渐取代。此外,大型电器零售和百货零售企业纷纷收缩实体门店,转型经营在线市场,说明完全数字化驱使着大量传统行业进入了颠覆性革新期[10]。数字行业的颠覆性革新导致行业层面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也伴随着企业个体的组织管理形式发生改变。

2数字化革新战略的组织形式

分析数字化革新的组织形式可以从两个维度入手。一个维度是从创新的关键数字资源和知识的集中度。该维度下的一种极端形式是高度集权、垂直管理的数字化系统或企业,拥有专利、品牌或核心技术的唯一所有权,通过自上而下的创新管理过程,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创新[11]。而另一种极端形式出现在一个治理关系高度离散的商业市场中,既没有一个正式的层次结构,也没有一家企业掌握所有的核心资源,所有的参与者均是一个共同利益体,虽各自创新、快速学习,但创新的成果不断相互叠加、嫁接,最终形成多元复合新数字产品。

另一个维度是相关资源的功能属性,即数字技术是连接性资源还是融合性资源。数字技术作为连接性资源,扩大了创新的应用范围,克服了时间与社会边界的限制。体现在新的组织形式,如虚拟团队、开放型创新或众筹外包的业务模式,这些数字化模式可以提升流程效率和协作能力,实现多个专业组织的知识或资源的协同[12]。与连接性资源相对应,数字化革新还能创造另一种融合性资源。嵌入式数字产品可以通过融合性操作转化为新产品,从而创造新的功能[6]。无需依赖任何外来资源与组织,模块化和嵌入式数字技术赋予实物产品内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这种数字化过程被称为数字融合[13]。数字融合在技术创新层面几乎不需要外部创新网络的支持,同时又可以使传统产品具备可操纵性与智能性,是数字产品创新的显著特征。

根据上述两种维度,数字化革新可以区分为项目型(project)、氏族型(Clan)、联邦型(Federated)和混沌型(anarchic)四种组织与管理形式(见表1)[14,15]。

这四种形式的革新网络中,项目型与氏族型组织方式适合既定目标的产品创新,而联邦型与混沌型组织方式适合随机(ardour)创新[16],后者可以改造一个行业,甚至创造新的产业,对此本文将逐一阐释。

21项目型数字化革新管理

项目型多发生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企业调动自有资源,通过官僚结构管理体系,实施目标明确的数字化革新。衡量此类数字化革新绩效通常用能力成熟度模型、全面质量管理或iSo9000等相关常规标准。这种管理形式较为常见,本文不再累述。

22氏族型数字化革新管理

氏族型是“一个共同利益驱动的群体”,其成员的地理位置高度离散,但各成员之间知识体系相似、联系密切,出于共同利益产生协作生产。氏族型创新团队的成员(可以是组织或个人)使用相近且通用的开发工具,使用同一套专业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来阐释他们的产品理念。氏族型并不依赖传统官僚结构分层控制,而是依靠技术社区平台中公认的精英领袖控制并左右预期的创新方向与质量[17]。在氏族型革新中,少数核心领袖和追随者共同参与,核心领袖主要负责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参与规则,追随者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自愿选择工作任务[18]。氏族型与项目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共同的技术或社区平台可以动员离散分布的志愿者分享他们的知识资源,敦促他们贡献各自的专长,而无需诉诸于官僚结构。

23联邦型数字化革新管理

联邦型是指在一个系统管理的数字化革新联合体内部(如企业协约联盟),跨多个不同的行业领域,以科层管理为组织结构,成员使用不同学科的资源与知识,联合开发一个新数字产品。此类创新工作的知识来自跨多个学科的知识社群,创新联合体可以控制创新的关键要素,可以自由调动汇集在一些数字或知识平台上的资源。这些知识社群的资源受到所在企业的严格控制,必须以企业协约联盟的形式才能进入创新联盟的数字化革新平台。一旦进入创新联盟,各个专业知识社群就会严格定义与规定标准化模块化,开发有助于联邦型数字化革新的组件和接口,最终集成为一个新的巨型创新产品。联邦型数字化革新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内部信息交互的激励机制,必须能够鼓励相关创新者将最新的知识资源报告并传递给创新联盟的决策者[19]。然而,每个企业都有利用核心技术获取经济租金的强烈动机,这往往与整个联盟获取最大利益相悖。因此,创新联盟需要建立平台粘性与激励机制,既可以保护各个成员单位的利益,又能敦促创新者乐于在平台中提供最新成果。

24混沌型数字化革新管理

混沌型主要服务于跨行业边界的数字化革新,其主要特征是组织成员的知识与专业背景迥异且高度动态流动,组织没有官僚层级,松散管理,创新的路径和成果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并在创新过程中相互交织,使每个创新参与体都受到影响和冲击[20]。该类型在移动服务市场中表现尤为明显,无数成员(手机运营商、软件公司、内容提供商、硬件设备制造商、广告公司等)在没有明确的组织者与组织机构情况下,一起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商业模式和技术标准。与联邦型数字化革新类似,在如此松散的组织体系中,几乎无法建立一种人人满意的资源分享激励机制[21]。由于创新过程涉及太多的不同知识资源与行业背景,同时新成员的涌入,大量知识与理念的更新,使得创新过程的复杂程度将成几何级数增长[22],混沌型数字化革新需要注意如何调和成员间的利益冲突,协调不同企i文化和知识背景成员之间的良性沟通,建立一个约束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高速动态统一的管理机制[19]。

3数字化革新战略的控制与评估框架

榇尤局层面控制数字化革新的进展和质量,基于数字化革新的自治、松散耦合和兼容等特性,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以分析数字化革新的控制和评估。该框架从产品、组织和商业网络三个层面,分别通过产品定位、价值传递、能力培养、机会捕捉来评判数字化革新的效果,展示了数字化革新的结构体系、关键活动以及生成过程。

31产品发挥数字化价值

对企业数字化革新而言,数字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技术前沿性与适用性极为重要,为达成上述两点,企业需要通过产品精准定位来找到细分市场,通过增加客户体验来实现数字价值传递。

311数字产品定位

在大工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提供了产品标准,使得产品标准化和统一定价成为可能。然而在数字时代,产品的功能与定位越来越模糊、跨界、易变,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创造更多的可塑型技术资产,以便发掘到客户新的需求时可以快速重新配置[23]。具体而言,数字化产品定位价值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评估。首先是满足客户的细分需求。根据客户的属性、行为、需求、偏好以及价值等因素对客户进行分类,进而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23]。例如,新闻网站推出的允许付费用户浏览部分网站内容,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付费来略过广告时间等。客户细分使得企业对数字产品价格和服务的精准定位得以实现。其二是企业需要制定更加精细的收益组合策略。针对有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企业需要决定产品的区分与捆绑,免费产品与付费产品的具体组合方式,以及广告在每一种产品或服务中的作用等精细化收益策略[24]。总的说来,如何创造与获取数字产品的价值定位,积极融入到数字生态系统,是评估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革新管理的第一个关键层面。

312数字价值传递

除了数字化技术前沿性外,数字产品还需注重产品价值的数字化传递方式,即客户体验。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字产品,除价格外,他们还考虑“体验”层面的三个重要因素:便捷性、参与性、美学性。其一,产品使用的便捷性。数字产品庞杂的种类和强大的功能,很有可能使消费者因为信息过载或操作过于复杂而无所适从。所以,企业开发数字产品时必须通过筛选导航、步骤优化等方式方便消费者通过有限的操作快速达到目的。其二,使用过程中的参与性,即互动与参与的涉入体验。为此,大量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通过将实物产品的体验虚拟化、互动化,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涉入度,如美食搜索网站请客户在线评分并分享用餐经历。其三,用户体验中的美学属性。用户会被精美的设计所影响,形式美化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25]。因而,为了激励和跟踪企业的数字化革新,企业需要重视涉及数字产品和服务的便捷性、涉入度和美学等用户体验。

32组织掌握数字化能力

数字化革新要求组织具备一系列相关的能力,这是数字化革新的组织挑战。在评估企业组织方面的数字化革新效果时,应从如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传统企业可以从数字化革新的酝酿与模仿过程中储备和寻求革新能力。此类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采取支持和促进组织学习的方式,借助新的数字技术不断探索,创造专有的数字化革新能力。为了使组织整体获得数字化技能,企业首先应当建立员工聘用、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为企业未来发展目标提供专业的数字技术人才,最终实现可持续的数字化革新管理。其次,数字化革新不仅是个别人员的问题,而是整个企业组织的数字化再造,涉及多个部门,甚至是跨国企业所在的多个国家,需要进行企业整体的结构与机构、系统与流程、资源与技能的跨界重塑[26]。针对专门的数字化革新项目,需要大规模的改进管理核心层及其团队,重新组织数字化管理层,给予相应资源,以确保快速高效展开数字化革新。

33网络拥有数字化机遇

数字技术的本质决定了数字化革新可以通过“网络重组”或“模块组合”的快捷形式实现[27]。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对数字化商业环境的监控捕捉新机遇,实现企业革新目标。首先,由于数字化革新以重组的形式层出不穷地出现,企业应不断利用现有的组件创建新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为此,企业需要关注并分析最新的数字技术和相关的使用模式的进展。收集最新投入市场的硬件设备的信息,包括如内存、处理器、芯片和设备等部件,以及如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前者帮助企业寻找传统产品的数字化升级方式,而后者不断增加新数字产品的处理能力。其次,数字化商业环境的发展使销售和分销渠道多样化。公司应借助日渐丰富的移动操作系统、社交媒体网站和应用程序商店来定位和整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再者,数字化商业环境相较于传统商业环境,孕育了更多的合作方式与模式,企业应精细协调商业伙伴的利益,创造新的合作空间,为数字商业网络中的多方增加收益。最后,在大数据商业网络环境下,企业能通过分析各种消费者行为数据,实时预测消费行为与消费潮流变化趋势。

4结论与展望

数字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数字化革新的实施及其效果是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本文阐释数字化革新的核心理念,构建其战略管理理论框架,探索实施路径及绩效评估标准,以支撑企业完成新型的数字化革新过程,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在此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可在基本理论和实证支持方面进行扩展,以期动态地验证和修正数字化革新战略管理的本质机理、组织形态、激励机制以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YooY,BolandRJr,LyytinenK,etal,organizingforinnovationintheDigitizedworld[J].organizationScience,2012,3(5):1398-1409.

[2]nenonenS,KStorbacka.BusinessmodelDesign:ConceptualizingnetworkedValueCo-cre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QualityandServiceSciences,2010,2(1):43-59.

[3]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杨京英,等.信息化发展指数优化研究报告[J].管理世界,2011(12):1-11.

[4]BennermJ,tripsasm.theinfluenceofpriorindustryaffiliationonFraminginnascentindustries:theevolutionofDigitalCamera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2,33(3):277-302.

[5]Henfridssono,mathiassenL,SvahnF.managingtechnologicalChangeintheDigitalage:theRoleofarchitecturalFrames[J].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2014,29(5):27-43.

[6]YooY,Hendfridssono,LyytinenK.theneworganizingLogicsofDigitalinnovation:anagendafor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J].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2010,21(4):724-735.

[7]HenfridssonoL,mathiassenL,SvahnF.Reconfiguringmodularity:ClosingCapabilityGapsinDigitalinnovation[R].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ystems,2009.

[8]Bharadwaja,Sawyoaei,pavloupa,etal.DigitalBusinessStrategy:towardanextGenerationofinsights[J].misQuarterly,2013,37(2):471-482.

[9]westergrenUH,HolmstrmJ.exploringpreconditionsforopeninnovation:ValuenetworksinindustrialFirms[J].informationandorganization,2012,22(4):209-226.

[10]nylenD,HolmstrmJ,LyytinenK.oscillatingbetweenFourordersofDesign:theCaseofDigitalmagazines[J].Designissues,2014,30(3):53-68.

[11]attewellp.technologyDiffusionandorganizationalLearning:theCaseofBusinessComputing[J].organizationScience,1992,3(1):1-19.

[12]SambamurthyV,ZmudRw.ResearchCommentary:theorganizingLogicforanenterprise[J].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2000,11(2):105-114.

[13]KallinikosJ,aaltonena,martona.theambivalentontologyofDigitalartifacts[J].miSQuarterly,2013,37(2):357-370.

[14]puranamp,alexyo,Reitzigm.whats“new”aboutnewFormsoforganizing?[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4,39(2):162-180.

[15]LyytinenK,YooY,BolandJrRJ.DigitalproductinnovationwithinFourClassesofinnovationnetworks[J].informationSystemsJournal,2016,26(1):47-75.

[16]CarloJ,LyytinenK,RoseG.aKnowledgeBasedmodelofRadicalinnovationinSmallSoftwareFirms[J].miSQuarterly,2012,36(3):865-895.

[17]S敏学,王琦缘,肖邦明,等.消费咨询网络中意见领袖的演化机制研究――预期线索与网络结构[J].管理世界,2015(7):109-121.

[18]malonetw.theFutureofwork:HowtheneworderofBusinesswillShapeYourorganization,YourmanagementStyle,andYourLife[m].HarvardBusinessSchoolpublishingBostonma,2004.

[19]tilsonD,LyytinenK,SrensenC.Digitalinfrastructures:themissingiSResearchagenda[J].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2010,21(4):748-759.

[20]tuertscherp,GarudR,Kumaraswamya.JustificationandinterlacedKnowledgeatatLaSCeRn[J].organizationScience,2014,25(6):1579-1608.

[21]Srinivasann,BolandR,YooY,etal.BinateDiversityanditattheRollingedgeofDesignnetworks[C].proceedingsofthe2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smontreal,2007.9-12.

[22]洪明章.解x捆绑销售:数字产品的营销新策略[J].管理世界,2002(9):152-153.

[23]Davidovici-nora,myriam.paidandFreeDigitalBusinessmodelsinnovationsintheVideoGameindustry[J].CommunicationsandStrategies,2014,94(2):83-102.

[24]Koukovanevenat,KannanpK,RatchfordBriant.productFormBundling:implicationsformarketingDigitalproducts.[J].JournalofRetailing,2008,84(2):181-194.

[25]emricholiver,VerhoefpeterC.theimpactofaHomogenousversusaprototypicalwebDesignononlineRetailpatronageformultichannelprovide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marketing,2015,32(4):363-374.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4

财政金融论文3900字(一):数字创意产业财政金融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数字创意产业属于一种高风险和高回报并存的新兴产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资本上对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很是依赖,并需要在投融资市场的帮助下加快自身的发展进程。文章在分析了历年来数字创意产业的数据基础上,发现了我国财政对于数字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大,在参考之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以帮助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数字创意;财政金融体制;创新研究

引言

从2019年查询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8.54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1.2%。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高达8.47亿,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上网的常用工具。人群的基数造就了一个数字产业巨大的市场,为数字游戏、数字电影等数字产品带来了大规模的潜在消费者。从近年来数字创意产品的增长趋势中也可以看出,数字创意产业在大环境各个产业都放缓增长的同时,以每年增速20%的速度,爆发式逆势增长,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的驱动产业。

一、数字创意产业的含义和类别

1、数字创意产业的含义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数字创意产业”这个概念,但是实际上这个概念在2007年就已经在学术界出现了。陈刚、宋玉玉认为数字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基础,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创造价值,帮助人们生活和生产领域的结合,以推动数字产业的发展。臧志彭和陈洪认为,数字创意产业是一种技术和生活互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是一种围绕着创意和依靠数字技术才可以实现的新形文化形态。王博等认为数字创意产业是一种建立在创意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互联网传媒科技,来进行文化传播的新形产业。本文认为,数字创意产业是建立在互联网科技、数字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基础之上,把创意当作产业核心思想,以电影和游戏等作品形式当为载体,提供娱乐产品的新型文化产业。

2、数字创意产业的类别

根据数字创业产业的含义,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包括了影视产业、音乐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共同点是,在互联网技术存在之前就产生了。在科技发展后,这些产业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向数字化转型,之后就出现了数字电影和数字音乐等新形式的出现。新兴产业包括了文学小说产业、游戏产业、虚拟现实产业等,这些主要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产业形态。新兴产业在产品的体验上,更加吸引消费者,可以说,新兴产业代表了数字创意产业的最新技术和未来发展的方向。[1]

二、财政金融体制创新的原因

1、数字创意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通过大量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产业,对于国家的财政政策很是依赖,需要在税收及融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来帮助企业增加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处于这个阶段的产业,企业的抗击风险的能力较差,产品的技术不完善,产品的推广已经花费了企业大量的宣传费用,而国内的消费者群体,主要来源于支持国产技术的消费者。这对于高投入、高风险的数字创意产业的企业来讲,急需政府的财政支持,帮助企业的初期发展。[2]

2、数字创意产业的资本要求

数字创意产业有以下几个特征:高投资、高风险、高科技、重知识产权、高回报等特征,是文化产业中最具风险的行业之一。数字创意产业的这个特征,造成了它发展需要的初期资本投入较大,风险也大,如果政府没有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担保和支撑,就会造成民间资本不敢投入到这个行业。除此之外,数字创意企业生产的核心在于创新,但是创新有时候并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这就让文化创意的企业面临着高投入、高风险的境地。所以,数字文化产业的资本风险率过高,预期回报率不明确,这就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对文化创意行业的企业投资。[3]

三、我国数字创意产业财政金融体制的现存问题

现在中国在财政方面,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资金,主要有两个类型,分别是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文化产业的专项资金是指,从2009年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相关文件以来,国家成立了帮助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专项资金,会对影视制作、文化创意和出版发行这些领域的发展,进行更加针对性的帮助。同时设立项目补助、绩效奖励、贷款贴息等相关项目,促进帮助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改善产业的资源分配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意思是,财政部会通过出资的方式来代表国家向文化企业购买其股份,主要是通过费用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两种方式,来促进文化、科技和数字的创新。另外,在财政扶持的方面,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九个部门,一起了一个《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提出了针对文化市场的信贷、保险、融资、评估、检测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在2014年,财政部、文化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一起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的文件,提出了要开始重视创新文化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自身条件过关的文化企业,通过股票和债券的融资形式,去吸引社会上闲余资金的投资。虽然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相继出台,财政和金融市场对于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视不断的提升,但是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出台的有关政策对于数字创意产业的促进不足

我国的数字创意产业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需要的资金量往往比较大,但是因为现在我国对于数字创意产业投入的财政资金较少,投入的资金数量完全不能满足数字创意产业对于资金的发展需要。而且当下有关的金融政策对于文化产业的融资限制比较多,文化投资的资金数量没有办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资本市场没有在这里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现在我国的金融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比较频繁,但是数字创意企业在其中的占比却很小。在银行贷款的总体资金里,因为数字创意企业的资产是一种无形化的,这就没办法给银行提供大额贷款所需要的有关担保,这让大量的数字创意企业没办法获得银行的贷款。而在银行的风险投资中,因为数字创意的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银行通常会对这种投资项目采取一种保守的投资态度。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数字创意企业保持着一个低资本经营的生存状态,很难实现规模经济,從而开发不出来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

2、对于数字创意产业支持的失衡

现在的有关政策对于数字创意产业的扶持有着明显的失衡问题存在。一方面是财政政策对于创意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的保护,公共信息的平台建设,对于文化产业跨国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财政政策的偏向不平衡,比如在不同的地区,投入的结构失衡,财政政策的自身内容不合理,对于投入太过看重,而忽视了考核的重要性。在数字创意产业的内部,金融资金的支持上也存在着不平衡。政策主要偏向一些已经成长起来的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比较排斥。在企业的所有制上,对于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足。而在制度上,对于兼并重组的数字创意企业重视不足。

3、有关政策对于数字创意产业的帮助机制不完善

现在我国财政对于数字创意产业的技术平台、信息平台等基础建设的政策支持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这样不利于产业资产的增值,也不利于文化资源的培养发展。除此之外,没有帮助数字创意企业筹集资金和上市的服务的平台和咨询机构,但是数字创意创作团队大多是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主的创业组织,因为现在缺少了解金融和数字创意的复合技术人才,造成了企业在争取投资和运营上市等方面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处境,难以通过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来解决企业需要资金的问题。

四、对于财政方面相关的策略建议

1、发挥税收的积极作用

让市场在资源的分配里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积极作用,促进数字创意产业的资本进入,调整资本的结构,把政策完善成相关体制和法律。例如英国,对于电影和动漫,这类数字创意产品就是实行的零增值税,来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而法国在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对数字创意类的产品实行财政的补助,但是同时限制了外来的数字创意产品。

2、改善相关投资体系

资本是一个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所以要不断的完善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引导资本市场的资金向数字创意的相关企业流动,来促进数字创意行业的发展进程。第一个方面要通过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的推动,来創建数字创意产业资金的担保体制,为数字创意的相关企业提供信用的担保,来减少对产业的相关资金风险,让企业可以顺利的获取贷款和投资。第二个方面是加强相关的指导咨询服务,增加数字创意企业的资本运作水平。促进企业把上市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改善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和经营机制,规范企业的组织架构,促进企业引入投资来帮助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个方面是,增加无形资本在数字创意产业里的融资能力。数字创意产业属于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企业的人才和技术这些无形的资产在企业的资本中比例中很高,应该用合理的方式去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加企业的总价值,来达到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完善我国的财政金融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的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引导资本市场偏向数字创意产业,完善资本市场秩序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担保制度,加强平台建设,不断探索改善相关政策的方法内容,全面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进程,让数字创意产业在我国尽早的成熟起来。

财政金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关于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析论文

摘要: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一直以政府财政拨款作为资金支撑,但是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下,对农业建设的投入的资金较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部门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财政金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措施;分析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当前,在我国产业结构角度分析,农产业与工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对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热情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制约。在此背景下,想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序进行,需要以财政金融作为支撑,通过提升资金扶持力度,推动农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一、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意义

(一)缓解环境压力

我国农业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受到粗放式经济模式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给予重视,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农药以及化肥,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推动结构性改革可以促使农业趋于绿化型和生态型方向发展,缓解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对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优化产品质量

当前,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对农产品质量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吃的好,还要吃的健康。推动结构性改革可以转变农户固化的生产理念,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和当前市场的需求,进而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加健康的农产品。

(三)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转型,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者以及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主体中,其普遍存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

二、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化途径分析

(一)整合金融机构职能

在开展结构性改革中,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着重要职能和关键任务,想要发挥其职能,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整合和优化,改变以往的职能缺位问题。首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扶持,规范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发挥各大银行的核心力量;其次,鼓励国有大型银行的经营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广泛的金融服务;最后,建立农村区域金融组织,与国有银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鼓励更加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

(二)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环境改善与优化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尤其对于结构性改革而言,更是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因此,当地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金融环境。首先,优化征信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全面建立征信体系,完善相关业务、建立农户信用数据库,为征信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其次,政府、企业以及银行要构建合作关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信息化平台,政府要起到牵头以及引导作用,与企业和银行机构进行有效对话,根据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金融服务;最后,利用重大节日、农村赶集等途径,普及以及宣传金融知识,尤其对于金融犯罪要重点宣传,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突出金融犯罪的危害性以及严重性,为了帮助农村居民更好的接受知识,还可以利用土话歌谣或者趣味手册的方式进行宣传,促使其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建立完善保险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险行业获得快速发展,但是在众多保险企业中,尚未有一家专业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险服务的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和阻碍,因此,国家要鼓励保险企业推出各种农业保险服务,并且从国家层面建立保险企业,落实和贯彻国家出台的各项保护政策。首先,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服务,可以帮助农户分摊经营风险,例转移农业生产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和灾害风险,并且通过自愿自主的形式参保;其次,保险企业要积极落实和相應国家相关政策,并且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推出各种形式的保险产品,加大在农民群体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的农户认识到农业保险的作用和价值;最后,鼓励各种证券公司、信托租赁以及保险企业向农村转移,与农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多元化的保险组织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资金与活力。

(四)财政支持创新模式

财政支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和重要驱动力,但是以往的财政支持模式较为固化陈旧,当地政府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引入财政支持创新模式。首先,制定普惠金融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和价值,政策要向农业主体倾斜,提升财政资金的应用效率,强化信贷产出和投入效率;其次,对于部分贷款以适当给予政策贴息,并且鼓励大型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住房财产权和土地经营权抵押朱红,扩大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最后,对于偏远山区要极大贷款服务力度,并且开展各种保险工作,为当地农户提供保费补贴,转变农户对保险的错误认识。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5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可谓是一件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我们出版业、期刊业来讲,其意义和影响尤其深远。文化体制改革十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新闻出版所属的文化产业无论是改革的步伐还是改革的深度,相比经济领域的其他产业都有相当的差距。期刊业相对于图书出版业,又是体制改革更为艰难的领域。过去的一年,在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的过程中,一些期刊借力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刊物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有不少期刊,特别是科技、学术类期刊,在落实中央转企改制的战略部署中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深入改革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产生了不少困惑。这恰恰是全面深化改革要破解的难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相较于以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有了新的提升。目前,期刊业在资源配置上,市场所起的“基础性作用”都尚未完全达到。国家改革开放35年形成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需要我们期刊界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期刊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期刊业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因循守旧无出路,不改革就会被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淘汰出局。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期刊业一定要改革发展才能适应环境和历史的要求。对于期刊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的顶层设计、正确的战略制定、适合的路径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期刊业复杂多样的特性,深化改革需要以什么样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制度安排,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智慧深入思考,以更大的胆量进行创新。

近几年,出版与传媒技术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数字化、跨媒体、媒介融合还在继续推进,云出版、大数据、移动互联时代又快速登场,4G时代正在呼啸而来。出版与传媒领域的新科学、新技术、新手段让人目不暇接。仅就期刊而言,就先后有三种数字形态:第一种是传统期刊的比特化——以数据库形态呈现的数字期刊群(一种集成性期刊数据库);第二种是富媒体期刊——是具备多媒体形式的独立形态数字期刊;第三种是社交化数字期刊——以人架构的全新模式。面对这样一个发展环境,面对这样的发展时代,我们出版人、期刊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几近极限的压力。过去我们常说“不进则退”,现在,在这个时代,是“跟慢则退”!期刊业技术手段的、经营模式的创新需要更加开放的思维和更加广阔的视野。除了研究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之外,本届年会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请同志们深入研讨一下期刊社的经营模式问题、盈利模式问题、可持续的经济基础打造问题。因为我们发现,在很多时候,一些刊物出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甚至政治问题、违规违纪问题,不是别的原因,就是经营问题未解决憋出来的毛病。在改革中如何形成一种稳定有效的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经营骨干队伍、一套在确保社会效益前提下的经营机制,对此期刊企业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6

关键词:数字电路;高职;新课程;改革

一、对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在高职教学课程中,对数字电路课程进行改革的呼声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该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如果不进行课程改革就会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电路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程度越来越深,在一些知识的教学上需要结合其他课程进行说明,而传统的课程里对这方面的介绍比较少,只是在单纯地强调数字电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2.由于集成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书本上数字逻辑部件的设计和工艺已经进行了改进,数字电路的研究对象也着眼于数字系统的优化和大规模集成化设计,或者是对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测试设计。

3.各种高质量的数字电路辅助设计工具不断涌现,如逻辑模拟、电路设计CaD、开发系统等,使得数字电路的设计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原本复杂的环节变得简单,但是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Da逻辑模拟、自动测试等新技术还没有进入各高校的数字电路课程,一些学校所用的教材主要内容还停留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二、加强实践性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字电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点介绍的是各类器件的基本理论和功能块的应用,从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太多的理论会导致学生厌烦,缺乏学习的动力,也锻炼不出学生的能力。所以应重点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育。目前虽然我国各高职院校在数字电路实验的安排上不大相同,但实验课时的偏少确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如下意见:

1.合理安排授课课时,增加实验的授课次数,严格控制实验质量,加大对实验效果的考核力度。针对不同的课程阶段,提高重点知识的试验比例,最终达到理论为辅,实验为主的模式;

2.转变理念,将实验课的比重在教学组织、成绩评定等方面加大,逐步确定数字电路课程要以实验为主导;

3.积极设立和数字系统有密切联系的实验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数字电路课程改革的具体构想

1.对课程原有基础内容进行整合,将符合社会信息发展需要的内容编写教材。如,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都采用moS和CmoS工艺制造,因此,在授课中就要对这些方面的知识增加课时,详细地对CmoS电路的应用和分析进行讲解,对将要淘汰的集成电路适当缩减学时。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当今广泛应用的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在实践中领悟科学的数字系统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3.提升学生系统概念学习的意识。数字电路课程不是孤立的学科,在一些知识点上适当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可以加设《数字系统设计》等课程。

4.积极引进新技术的教学理念。诸如故障检测、可测试设计、边界扫描技术等,由于各种数字电路的相关技术更新很快,教师在授课中就要有所体现,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形势,有助于学生的就业。

5.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有着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课程安排在试验内容方面的设计过于陈旧,采用的实验方法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挥。

6.学生接触和了解新产品、新技术的机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为了保证试验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施,在现有基础电子试验室基础上,建立现代化eDa试验室,引入一批数字化、可编程、设计性、系统型的试验,并对原有的试验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试验教学由以往的辅助角色逐步转向独立的课程设置。

数字电路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强化实际案例教学法和基于工作的具体试验教学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努力探索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庞前娟,唐晓辉,杨双.对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7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257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有许多好的成果。启发式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立体教学体系、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等;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构建各种现代化教学平台也具有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与重点[1][2][3]。

1教学改革的方法探索

(1)整合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目前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我们将集成芯片的实现工艺这些以前略讲或自学内容引入课堂正式讲解,进行优劣工艺对比,加深学生对器件选择的理解;针对eDa技术在硬件系统设计方面的迅速流行,我们以HDL语言示例和maxplus教学软件等方式将eDa技术讲解引入课堂演示,加深和引导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的感性认识。(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目前“精讲多练”教学实践,教学方式已基本形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一般采用“讲”2/3学时,“练”(包括课堂练习、课堂研讨、课后作业、配套练习等方式)1/3学时的方式,将讲练结合,同时利用课外时间,多角度开设课程讲座,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开展“启发性”、“探究性”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由被动的继承式学习为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应用了电子教案,我们还利用很多eDa软件以及自己设计的演示程序,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将讲解式、对比式、讨论式、启发式、习题课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多种教学方式。同时,我们将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环节,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大力加强教学与实验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程教学及实验教学工作中引入eDa软硬件进行教学示例演示,积极开展“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项目式管理”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和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实践阶段学习,鼓励学生实验创新。本着“强调基础、拓宽专业、突出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开放性实验室和电子创新基地的实践作用,对原有以验证实验为主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将验证性实验改为以虚拟仿真实验为主,以原理理解为目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专门开设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综合电路实验”课程,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训练难度逐渐加大,由专题设计到综合设计,逐步提高创新水平。(4)多方面综合评分的考核方式。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采用了多方面综合评分的方法,淘汰了“一考定乾坤”的考核方式,强调平时作业和实验教学,期终卷面考试成绩仅占总成绩50%;期中测试占总成绩20%;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设计等)则采取单人单组“现场验收制”考核方式(考核成绩占总成绩30%),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践中有创新的学生,在考查考核等方面予以奖励。

2教学改革取得的教学成果

(1)提出新的教学体系,适应发展趋势。组织教师探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新的体系结构。新的教学体系结构将现代pLD发展和eDa技术和经典的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将课程设计与本科毕业设计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的本质,同时减少了学时。(2)采用先进教育手段,提高学习积极性。广泛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4]根据本课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综合使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改进和优化电子讲稿,将理论讲解和计算机辅助分析(eDa软件)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全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从课堂讲课、讨论、实验、实习、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了教学效果。(4)结合教学内容,参加各类竞赛。结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深化了教学内容,取得了突出成果。依托上述开放式实验平台和学生电子创新实验室,组织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电子制作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

3结束语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自身的体系和特点,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实践性,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平台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与特色,引入eDa软硬件进行教学示例演示以及“项目式管理”工作过程等“启发性”、“探究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改革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金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引入案例教学的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08(15).

[2]周伟英.工程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11,03(10).

[3]卢超,蒋媛,卢进军,翟宝清.基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20).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8

4月30日至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会议强调“三加快一加强”,即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今年3月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数字内容等重点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业态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今后出版业发展的方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与传统出版到底有哪些不同?它的发展现状怎样?如何才能做大做强?国外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本刊就此专访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

《新经济导刊》:您认为应该如何理解数字出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将产生哪些实质影响?

张立:从研究角度看,数字出版在推进过程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如盛大、中文在线等;二是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已经看到,近年来传统出版业从出版工艺到出版介质再到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的数字化转型,这个步伐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出版业的生存方式。数字出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电子出版,包括CD-Rom等出版介质的革命,也包括激光照排等的出版流程革命;2000年前后互联网崛起引发网络出版浪潮,出版社纷纷开发各自的网站;到2005年,是这一轮名为“数字出版”的浪潮。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还是新兴的数字媒体产业,两者已开始出现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趋势。

中央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改革前,传统出版单位大都是事业单位,虽然采取的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但仍然不是彻底的市场主体,只有打破体制机制上的束缚,进行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它们才能用经济和资本的手段做事情,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我国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竞争力。

《新经济导刊》:当前,我国数字出版市场初步形成了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新兴数字媒体和国外数字出版巨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您看来,谁更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张立:我国出版业经历了传统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出版这么一个过程,报纸、杂志、出版社等传统出版业在新技术变革潮流中,每一次虽然都是积极应对,成立电子出版社、网站、数字出版事业部等,但并不太成功,主要是不符合互联网和数字化的特点。

从实践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公司、新媒体公司更是数字出版的受益者,它们抓住契机,遵循数字化规律和互联网特点,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挤进了内容出版这一领域。在第一轮电子出版时代,清华同方的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从做内容的电子化加工起家,成为新兴的内容提供商,是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代表;还有北大方正,做流程技术革命,也成功挤进了内容生产领域。第二轮网络出版时代,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迅速崛起,对传统的报纸出版产业造成了冲击。第三轮数字出版时代,内容原创平台商盛大文学、中文在线,以及做硬件的汉王成功崛起,代表了又一股新兴的数字出版力量。

国外出版企业数字化起步较早,它们经历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产业集中度高,竞争实力强,实施商业化运作。如爱思唯尔、亚马逊、苹果、阿歇特出版集团、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和圣・马丁出版社。这些数字出版商正向全球扩张,有的已经在中国市场分得了一杯羹,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Kindle,苹果的ipad、iphone,索尼的电子阅读器等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所以,这需要国内的传统出版企业和新兴数字媒体公司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自己的数字出版实力。

《新经济导刊》:传统出版单位正在转企改制和数字化转型,但步伐有点慢,这当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张立: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发展方向,但过程是曲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之所以比较慢,我认为有两点,一是缺乏创新,对新技术特点把握不清,都是做内容搬家,线下做原创搬到线上,也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而新媒体面临的是一系列创新,没有创新是没有出路的;二是体制机制落后,对企业的产业化发展规划不到位,没有市场化的经营手段,不擅用资本说话。所以,传统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有利于数字化发展。

《新经济导刊》:新媒体企业一直尝试与传统出版单位合作,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请您对此进行分析?

张立:新媒体产业蒸蒸日上,非常成功。传统出版单位之所以对数字出版或者与新媒体的数字化合作积极性不高,这有它的现实考量。虽然,许多新媒体公司提出“二八分成”等看似有利于传统出版单位的合作方案,但目前数字化销售既卖不上数量,也卖不上价格,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销售量和收入规模还很小,所以它们在数字化不能大量盈利的情况下,是不会快速进入数字出版的,因为那样风险很大。

《新经济导刊》:以电纸书终端起家的汉王科技经历了业绩和股价的“过山车”行情,现在寄希望于汉王书城;而盛大文学靠微支付盈利模式和版权运营打造数字出版全产业链,并准备在美国上市。请您解读一下这两家公司?

张立:盛大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擅长用资本手段来做事情,用资本说话。技术和资本是永恒的话题,盛大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先做人游戏取得成功,后又进军内容原创平台,收购起点中文网后,接着收购了红袖添香网、言情小说吧、晋江文学城、榕树下、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等一系列其他文学网站和工作室。

二是借鉴了网络游戏的思路和模式,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化特点做内容产业。数字出版本质上是企业的数字化流程再造、内容生产方式的数字化革命。盛大文学是网络原创平台,线上做原创,生产方式也是数字化的,提供碎片化、娱乐化的文学作品,并采用特色激励机制,建立庞大的网络原创群体,同时也是网络消费平台,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不足之处是对原创内容的审核把关,不像传统出版那样有三审制,这是新媒体的通病。

汉王也是我尊敬的企业,术业有专攻,依靠手写技术起家,对电子阅读器时机把握得好,手笔够大,铺天盖地做广告,很短时间把市场打开并成功上市,但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大起大落,它的产品路线很值得深入分析。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商业思路不清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卖硬件,卖技术,还是卖内容?应该有明确的定位。目前,电纸书的核心技术不在汉王手里,它只是把自己的手写技术植入到里面,技术创新点不明确,硬件是组装的,显示屏是别人的,内容也是移植别人的,商业模式也缺乏创新。

第二,礼品书的定位是否妥当?目前,产品定价偏高,上市后大量生产电子阅读器导致库存过剩,再加上高定价,无法进入大众市场。至于电子书包单单价格就不可行。现在汉王想做书城,同样面临大量竞争对手,这要看它对内容的熟悉程度、商业定位和盈利情况,目前汉王还是靠阅读器挣钱。任何尝试都是可以的,汉王是通过市场发展起来的,我不怀疑它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关键要把硬件和内容的结合点想清楚。

《新经济导刊》: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9亿,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超过2.5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先后推出数字阅读平台,会不会对手机阅读造成垄断?

张立:这涉及到一个话题,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和顾虑呢?传统出版单位实际上就是内容提供商,发行渠道方面图书靠新华书店、报刊靠邮局,而出版单位、发行机构(除了邮局)、印刷厂都是新闻出版业内单位。数字化以后,媒体呈现融合趋势,技术条件使其他单位做内容生产成为可能,这就打破了原先的专业分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做数字阅读基地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但是从管理角度看,内容生产是有资质的,不是什么单位都可以做内容,必须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另外,数字化后,传统出版单位也不要以“内容为王”为借口,画地为牢,墨守成规,要积极进行横向合作,特别是资本上的合作。

《新经济导刊》:商业模式和版权保护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如何有效解决?

张立:传统出版产业本质上是版权产业,如果没有版权机制,传统出版产业就不会存在,版权是传统出版产业赖以生存的内在利益机制。只有出版活动走到产业化时代,也就是金属活字印刷以后,版权机制才应运而生。互联网形态从某种意义上对传统版权机制带来了摧毁性的打击,互联网是开源的平台,内容多为免费使用,当然互联网上也可以卖版权的东西,但99%甚至99.99%的内容都是开源的,这与传统版权产业是不同的,关系到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

《新经济导刊》:许多人都以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作为数字出版企业的标杆,您怎么看?国外数字出版产业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9

本课题是通过对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解决传统的以授课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等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授课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应用、学会创新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点融入目标任务之中,提高电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真正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施

2.1产教融合,更新理论教学内容,重视知识的体系化教学

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为核心,"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思路。结合产业发展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等相关教学文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普高、职高)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减少理论推导过程,增加实际应用电路的研究。"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很难抓住主线,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知识的体系化教学。

2.2产教融合,优化培养模式,突出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育"教师借助于课堂教学,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难以全面满足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显弊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学模式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

2.3实施模块教学,贴近生产实际,加强技能培养,提高实践能力

提高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突出技能培训,加强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建设和新的实践项目引入,结合企业需求优化实践授课内容、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2.4产教融合,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教师在生产实践中锻炼,以加快教师向"双师型"转变,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学生在实践岗位学习锻炼,实现学用同一、在做中学、或先做后学、或学做交替的学习模式。

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采用灵活多样考核是保障实现教学改革效果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为了使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打破传统的理论课程一张试卷60分万岁的考核方式。理论课程加大平时出勤考核力度,将班级学生分组进行工程案例达到对所学知识综合掌握情况的测试的目的、结课时撰写结课小论文、建立标准化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并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逐步改进完善。传统的实验考核参考以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环方式节占的考核比例较少,多以实验报告为准,这样的考核方式使一部分学生出现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形,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积极性不够重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得到发挥。实践教学考核采用书面考试、答辩式考试、随堂随机抽签操作考试、设计作品方式及平时考核等多种方式,注重实验态度、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突出实验教学的考评功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4加强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以保证基础、加强应用、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为指导,编写、出版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实验教材。

5《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效果

《数字电子技术》实施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后,课堂氛围改变,学生思考问题变得积极活跃,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积极参与讨论,听课率有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应用型技术大学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改革创新篇10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研究分析技术发展技术建设

中图分类号:tn949.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在最近的几年当中随着我国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创新,在全国范围之内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的发展当前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当中。同时,广大用户对于电视使用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所以,在当前全新的时代标准之下还应当更好的结合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的基本情况,对传统电视设计当中噪声较大、网络陈旧、广电较少等不良的情况进行更好的改进,并且全面的提升设计技术的可靠性,更好的满足广大群众的使用需求。在实践当中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对电视设计效益的改进,还需要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系统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造和细致的升级,结合当前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的基本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设计,以更好的实现工作水准的增强。

1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中双向网络结构的建设

在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之中,相关双向网络结构的设计和发展相当关键,其不仅可以使得电视的设计出现双向的功能,使得传输更加方便和快捷,同时还可以全面的实现新时期之内双向数字化、高清化以及互动化的设计标准,使得建设的水准得到同步的增强与改进。

目前,有线电视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万式实现双向传输功能:D采用数字宽带技术,将光纤迁到用户的楼栋后,再经过五类线迁到用户房间。这种也被简称为Lan十FttB,一些新建小区中,发展商们通常会采用这种技术,但是如果是有线电视覆盖地区或者是旧城区,从而为用户提供网络,可以使用户联网看电视。这种技术可以将广电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但是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木,需要注意的是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设计之中,相关信息数据的控制,相当关键,如何在实践的工作之中全面的保证设计技术和结构的选择达到最佳的效应,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的工作开展过程之中不仅应当结合当前工作的基本趋势,提出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双向结构设计措施,同时还应当对今后的管理方案和管理的政策等进行研究,旨在更好的促进实践工作的改革。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相关技术手段的创新和不断的完善。

2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之中网络结构的设计核心思想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设计技术手段在发展过程当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思想,下文将针对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注重的相关对策等进行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技术的创新和改革。

每一个oLt会存在很多pon口,而每个pon口往往会采用多种输出分配结构,可能是1分1,可能是1分8,也有可能是1分16。如果分路器的分路数量越多的话,损耗的光功率也会越大由于采用时分多址技术、时分复用等技术,一旦光传输的距离在20km以上,会导致传输距离过长而延长传输时间,在数据的接收端也会出现很难识别数据的情况。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丢包,严重的话可能完全无法接收数据。因此,一定要注意epon传输距离,保持在20km以下-现代化的数字技术不断的向前发展,使得网络技术也呈现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在当前的背景之下,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工作也应当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良,以更好的响应当前时展的切实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的广泛,随着当前电视行业不断的向前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技术的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相对应的,电视视频技术的建设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改革。在当前相关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过程当中会出现较多的难点和设计性的疑问,还需要进行重点的分析和专项的研究。在实践之中不仅应当加强对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技术现状的分析,同时还应当通过切实的手段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更好的实现相关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和新的需求。总的来讲,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工作是当前设计技术的核心环节,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不仅应当保证最为基本的沟通性和协调性,同时还应当注重整个设计手段筹划的科学性和操作的执行性,同时对技术的核心指导思想以及技术的关键环节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这一点相当关键,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相关技术手段的创新和不断的完善。所以,要想真正意义上增强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的质量,还应当加强对相关工作技巧的分析。

3结语

总的来讲加强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的分析意义重大,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在最近的几年当中随着我国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创新,在全国范围之内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的发展当前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当中。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有线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电视基本现状和实践当中技术的改革方向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今后技术改革的原则阿赫应当遵循的核心思想等进行细致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工作水准和手段的同步创新。

参考文献

[1]寇锦.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常见的外部数字接口[J].中国有线电视,2009,(24).

[2]干文勋,魏玲.DV数字接口技术及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9,(01).

[3]温健.广播电视数字视频当前现代化的广播电视视频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计算机,2009,(05).

[4]曹晓东.广播电视常用数字视频编码技术[J].中国有线电视.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