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4:45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蒋洪元单位: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机技术推广;地位;发展

想要完成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重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依靠高科技的农机进行农业生产,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因此,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只有推广符合农业生产的农机,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才能达到建设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1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地位

1.1农机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生产的发展是相当漫长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农业生产技术总是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个过程也是农业科技发展和改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才能为农业的生产提供保障,农业科技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把农业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当中的科技含量,同时也达到了推广农业发展的目的。

1.2农机产品二次开发

农机在投入农业生产,随着使用增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农机生产的中国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农机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新农机演示,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农机的使用水平,加强对农机产品二次开发的产品都推广,有目的的将农业生产科技转换成生产农业生产力。

1.3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

农业生产容易收到自然、地理、经济等环境的影响,基于这些原因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各不相同。想要全面地进行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强对农机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力度。农机技术人员需要在实际生产环境使用农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能及时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让农民实际的进行操作,并指导农民一些操作的技术要点,全面的提高农民的农机使用水平。

2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

2.1支撑

在农机的研发阶段,应首先考虑农业生产的需求,开发出最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农机,然后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仅农业生产需要农机的支持,农业副产品的加工以及运输等操作,同时也需要农机协助完成。靖江推广农机技术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同时也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靖江使用新农机技术进行麦秆还田、变废为宝等农业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农业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

2.2主导

通过推广农机技术不仅能增加农业的产量,同时也合理地调整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农业的生产需求。农机技术不仅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靖江通过增对秸秆还田机械技术、水稻生产机械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节省农业生产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将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目的。

2.3决定

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解放农业生产力,通过全面的推广农机技术,推进农业化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全面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通过加强对农机的研究,提高农机的科技含量,不仅能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水平。晋江通过增加农机技术的使用,对农产品进行科学化的加工,提高了农业加工产品的价值,增加了农业加工产品的商品率,为农业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提供了保障。

3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发展

农机推广服务工作是整个农业科技的重中之重,是把农机化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对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基层推广农技技术,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农机生产的演示和宣传。可以开展专业的农机使用培训,提高靖江农民对农机的使用水平。相关部门还要制定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农机管理条例,对农业生产机械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能级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机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加强对农推广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的提高能给推广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以保障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能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为农业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农机技术的推广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机技术的宣传,只农民群众更深入地认识到农机技术推广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增加农民群众对农机技术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农机技术的接受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农机技术的二次开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农机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增加了农民的切实经济收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凤.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地位、作用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06:233.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3

[关键词]科技农机具推广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4-0222-01

2006年中央实行了购机补贴政策以来,香格里拉县到2013年为止向农村推广耕整地机械4185台,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81台、农用动力机械1642台、田间管理机械(割灌机)430台、收获后处理机械1302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10台、设施农业设备5792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92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2台.共计9405台,补贴资金12062.67万元,使中小型农机具在农村农牧业生产中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出产率,帮助农牧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中小型农机具在农村日益得到推广并发挥重要的情况下,如何摆脱技术、人才、市场的制约,使其向高效益,大规模方向发展显得日益重要。实践证明,在中小型农机具推广普及工作中开展科技宣传、现场示范、跟踪服务是一条有效途径,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克服技术制约,提高农机具的科技含量

现阶段,农村农业生产的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农机具装备水平。为了使农业机械更好的得到推广和促进农机科技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农机不但要重视宣传示范和售后服务和积极的展示农机具的性能特点及操作,还要培养农业机器应用的人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提倡农业机械化应以农民个体或经济联合体为主,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在农村的广泛使用,但是一种新型农机具从推广到应用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机的推广工作,是现在农机工作者的一大任务。

二、进一步开拓市场可以解决农机具销路问题

农机具的市场定位决定着产品的空间,市场消息是农机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以前市场示范的主要形式是开现场会、发放宣传材料,具体示范操作技术很少进行,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方式目睹,不能了解农机具性能、效益以及当地的适应性,一般是盲目购买机具。

而现在由于国家政策好,加之我们农机部门通过科普示范摸索出了一条农机具推广的新途径,就是在农机推广应用中,现场示范不能只停留在现场会上,而是利用当地民族多、传统节日、集市多的特点,采取赶集推广的办法在集镇附近的交通要道,选择田块进行现场示范,可吸引许多农民,示范效果好。如在水田耕整机推广过程中,利用本县各个乡镇赶物资交流会的时候在沿江一线集镇附近进行耕整机的性能、配套农具、作业效率及适应范围等的实验示范培训,大部分农民确实感受到了耕整机比耕牛省力、速度快、易操作、价格便宜的优点,很多农户都纷纷购买机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提高农机科技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强整体素质

通过进一步加强宣传、示范及服务工作,使农机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克服推广市场窄、农机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等困难,从而赢得农机推广的辉煌战果。

那怎样才能增强管理水平、增强素质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硬的人才队伍是做好科普示范工作的基础。一方面可以让农机推广工作者充实到科普工作第一线,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组织农机中懂农机的先进农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从而不断扩大过硬的能讲善用的人才队伍。

2.优良农机推广应用是做好科普示范工作的保证。在选择推广一种新型农机具之前,必须深入了解产品的性能、适应范围及本地区的地貌特征、农作物特色土壤结构等等,最后在引进推广之前先实地考察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保证引进推广的农机具产品质量。

3.给农民现场示范是做好科普工作的前提。农民是使用农机产品的主体,现场示范具有生动、直观、可比性强的特点,是农机技术推广应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4.跟踪服务是做好科普示范工作的保障。一方面我们在推广应用工作中应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以保证推广产品的有效和正确使用。另一方面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农民使用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本县的地理地形特征,密切关注农业生产中的新要求、新特点及时反馈到生产厂家技术部门,使产品的性能不断得以改进、完善,发挥在农户与农机生产厂家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总之,农机推广过程中的示范工作要适应新形式,采用新方法拓展和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为农机推广工作开创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济民,张蕙杰,刘春芳,肖洪波,梁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3,08:1-16.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4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2.9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6.02.016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是把适合当地实际需要的先进的农机技术专业知识、农机具等推广到农民手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富裕,扩大农业机械使用的覆盖面,以此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1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为农业发展的每个阶段的技术变革和技术进步都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推动农机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术,因此发展农业经济迫切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有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队伍,为农民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工作。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创新意识,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2)新时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要务实求效,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满足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农机技术推广从业人员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而不只是凭借经验。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要多做一些贴近农民的民生工程,真正担负起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任。(3)农机技术推广队伍不只要保证人员数量,还要不断提高农机推广从业人员整体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多渠道地提高农机推广从业人员的各方面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农机推广从业人员既要有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有优良的品质,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又要有学习掌握农机方面的新知识和相关知识技术的能力,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农机推广工作任务。(4)科技知识入户和农村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及公益性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体系相互衔接,这些都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推广。

2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新的形势和要求对农机技术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农村科技迎来了大发展、大进步的重要阶段。陈旧、落后的农机推广服务理念也已经不适应现代农机化发展的要求,需要不断改进。(1)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既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改善民生的强大推动力。新时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是以公益为目的,坚持为农民的实际需求服务,必须把服务农村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2)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把满足农民和农村的知识技术需求作为重大战略目标,由于农机推广工作面向的群体大、范围广,各地的情况参差不齐,加之农村基层科技发展力量还比较差,因此农机推广服务工作必须是公益性的,实现示范和推广统筹发展。(3)农机技术推广系统从国家到基层都设有专门的公益性推广机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原因是不仅依靠政府的引导,还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农机技术推广从业人员等社会各界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我国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3新时期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5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作用

abstract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applicationof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fruitandtranslationofpotentialproductivityintorealproductivity.Uniqueadvantageofhigheragriculturalacademiesin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wasintroducedandthestrategyonaccelerati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wasproposedfromsystemconstruction,personorganizationandmodedevelopment.

Keywordsagriculturalacademy;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role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产量与数量转向质量和效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发展面临国际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1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农业问题来说,科技兴农尤为重要。农业生产周期长,形成一项科研成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科研成果一经推广使用,就会迅速地产生巨大效益。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投资小,收益大,最能符合农业生产者和全社会的经济利益。

1.1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要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直接物质生产力,使科技在农业增产中所占份额不断提高,需要广大推广对象接受和掌握新成果、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研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但其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不是表现在新的科研成果创新之日,而是表现在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时。农业科技是典型的应用研究活动,其研究成果应在实践中检验,最终体现在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上。农业技术推广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和桥梁。农业发展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的任何贡献,都是通过推广实现的。没有发达的农业推广,便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只有将农业科技成果最终应用到农业实践中来,才能真正推动农业的发展[1]。

1.2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我国人多地少,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必须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利用资源等方面着手。只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应用,才能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深刻变革,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把具有直接应用价值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产品等农业技术成果,传播到更为广泛的适宜应用的地区,并通过示范、教育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用新技术、新措施取代传统经验,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3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

农业技术推广是把已有的农业科研成果转移到农业生产中去,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要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应用中检验其是否成立和有效。特别是农业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只有扩大其试验范围,才能验证其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的适应范围,或应采取何种不同的措施方法,这就丰富了科研成果的科学内容。同时,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还可以进一步提出新要求、新课题,使科研部门充实、修改、完善科研计划,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同样,农业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必须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数据、资料、验证理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不仅能促进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利于科技推广与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2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优势

高校是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高校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融合。农业技术推广是高等院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根本途径和载体。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2.1农业院校在专门人才、学科门类、技术设备、信息搜集、科研成果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农业院校是农业教学的中心,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等特点,可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每年毕业的农业专业学生将不断充实到各个农业部门,为我国农业研究和推广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农业院校可以利用其教育优势为农业研究和推广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利用学校的科技力量和设备为农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农民骨干,在农业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2.2农业院校是农业研究的中心,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是巨大的人才库

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又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科研在高校教师的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教学工作,也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我国科研事业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高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在发挥教学、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时,其社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高校具有人才、成果和研究开发能力,可提供一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知识。高校可以利用农业专家的咨询指导服务、教学基地的示范作用,以及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等不同的形式,来积极促进产学研三结合良性循环,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2.3农业院校通过开展农科教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大力开展农科教结合,一方面,经常下基层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进行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共同开发,大大推动了科研工作与农业生产实际的结合。另一方面,教师在推广应用和技术咨询过程中接触到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拓宽了科研工作的新视野,找到了新的课题,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获得了各种成果奖励。同时,农业高校的教学工作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实践环节,把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机地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距离,同时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学生在科研和推广过程中得到提高,教师在推广和生产过程中完成科研和教学工作,而农民则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科技成果,发展了农业生产。掌握了生产发展动态,课堂更生动活泼,研究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学科建设。

这种集教学、科研、推广于一身的特点,反映了大学既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又是我国科研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还是信息传播源,发挥了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就决定了农业院校可以利用其优势,成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高校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农业技术推广受传统观念影响、人才和经费不足等问题。

3加快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3.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建设

加快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建设,从制度上明确规定推广经费的比例。我国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农业院校专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也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为此,农业院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制定政策,明确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促进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成果的转换与推广,同时从制度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使推广机构和人员充分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其作用。其次,建立农技推广人员的科学考评机制,在高校内部,建立新的激励机制,不仅要看教师的数量和理论成果,而且还要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实行奖励[3-4]。

3.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的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培养农技推广人员的职业心。农业推广是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的社会性事业,它要求推广人员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热爱本职工作,满腔热情地为农业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吸引高级农业专家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的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推广事业的兴衰和推广工作的效益。所以要不断充实高素质农业推广人员,特别是吸引高级农业专家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最后,要创造条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和工资待遇,在稳定现有推广人员的基础上,争取吸引更多的农业专家从事农业推广工作[5-6]。

3.3加快农科教三结合模式的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模式,才能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模式运行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坚持农业推广、科研、教育三结合,发挥联合优势,推进农业推广向纵深发展。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推广是发展农业的三大支柱,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同步发展是现代农业推广的必然趋势。农业技术推广应充分调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校、农业推广机构的积极性,创造其有效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三者有机结合,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就需要通过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措施协调好农科教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三农”协作优势。农业科研机构发挥其科研优势,把握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农业高校利用其教学与科研优势,进一步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农技推广机构在工作中同时可以吸纳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加入推广,让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在农技推广的实践中发挥优势。

4参考文献

[1]陈鸿昌,张海英.农业院校对推动农业推广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28,330.

[2]于水,黄自俭,钱宝英,等.基于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5):41-44.

[3]李双群,靳玲品.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6(5):40-42.

[4]朱兆斌,华亮量.高校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影响因素与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0(1):11-13.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6

   关键词: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

   通过粮食安全的保障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来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永恒的主题。在世界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下,我国的粮食安全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传统农业耕作制度面临着革新和改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农业耕作制度中的粮食产量低.农业用水浪费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合理的协调了农业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农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和系统的分析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述

   1.农业保护性耕作简述

   农业保护性耕作是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革新和改进,相比传统的耕作制度具有不同的耕作方式。

   (1)农业保护性耕作的实质

   其实质指的是通过对土壤结构的改善,来实现减少养分流失.风蚀和水蚀;进行对土壤保护,是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得到减少,以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以最少的机械设备.能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耗和高效,促使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壤深松.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免耕播种技术和病虫害及杂草控制技术是农业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际的推广及运用中,要以当地地质和气候等实际情况为依据,这样才能给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带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意义

   与传统农业的翻耕耕作法相比,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具有显着的特点,尤其是对旱地农业机械化作业。

   (1)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具有减少河流浑浊.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耕地。

   (2)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能够减少大风扬沙,可以有效的抑制沙尘暴,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3)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能够使休闲期土壤贮水量,进而使水分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4)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玉米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

   (5)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形状,使土壤的肥力得到增加和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6)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节约了劳动力,减少了农业生成作业工序,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的现状

   1.传统的耕作观念和习惯根深蒂固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对玉米和小麦的种植还是沿用传统的耕作观念和习惯,农民对农业保护性耕作的认知程度不是很高,很难接受保护性耕作的不耕和少耕的种植方式,仍然采用深耕细耙和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给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运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作业效益低,市场规模小

   由于目前我国的农民对小麦的免耕播种的接受和认识程度比较低,致使市场规模较小,进而降低了作业效率,回收投资成本较慢,最终导致机手的效益比较差,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直接影响。

   3.农民和机手的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对播种质量的要求很高,而目前我国的机手对播种深浅.播种时间.秸秆覆盖量和土壤墒情等要求还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进而对播种的质量和产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农民在田间管理中不能很好的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进行,以至于增产和节水的效果不佳,甚至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这时农民通常会怀疑保护性耕作技术,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严重影响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运用。

   4.保护性耕作机具和售后服务不完善

   农业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的耕作技术,目前在机具和售后服务上还达不到一定的要求。最近几年,我国的保护性机具,特别是小麦免耕播种机通过大量的示范和试验,其产品性能及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和提高,但是麦免耕播种还存在像其形机构不够健全,以至于导致播深产生不一致的现象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运用。

   三、加强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的措施

   1.加强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的政府行为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还是以示范性推广,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涉及的部门较多,像农艺.农机.气象和土肥等部门,我国农机部门独立完成的难度较大。因此,要加强领导将部门示范性推广行为转向政府行为,各级政府领导要大力建立健全其项目实施组织,及时的制定出相关的措施和政策,使资金投入和项目整合的力度得到加强。政府还要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全程参与,使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运用的责任和任务得到逐步的落实,以使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得到健康可持续性的开展。

   2.加强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培训和宣传力度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培训和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宣传车下乡.农业保护性耕作示范点的建立和现场保护性耕作演示会的召开等方式进行。使农业工作者.机手和农民能够更详细的了解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注意事项和政策等内容,从而加强农民对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使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及运用。

   3.农机服务理念和模式的改变

   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推广及运用中,要注重农机服务理念和模式的改变,依托农机大户或农机经纪人,以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引导农民对土地进行集约性经营管理。利用社会化服务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进而使种植户和机手的收入得到了增加。机手收入的提高,还可以通过组织跨区作业来实现。

   4.加大农业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发力度

   生产商研发制造农业保护性耕作机具时,要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艺要求为依据,保证其生产出的机具具有经济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的特点,使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效果得到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促使加快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运用的普及步伐。还要注意做好零配件供应和三包服务,进而调动和提高农民购买机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论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使工程技术.栽培技术.农机和农艺等要素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节能环保和稳产增产,因此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际的推广及应用中,只有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应用措施,才能给农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金亚征,丁丽梅,王兴月.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2]张藕珠.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01)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7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51-1

1吉林市保护性耕作基础情况

2000年开始吉林市的磐石市、蛟河市、舒兰市部分山坡地、岗地玉米耕地由于春季机械化翻耕难度大,农业生产牲畜的大量减少,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耕作模式,玉米垄侧种植方法,由于技术简单迅速在山区、半山区逐步应用,吉林市玉米保护性耕作的雏形开始形成。近年来,随着保护性耕作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市系统的保护性耕作研究工作已经初步形成,通过开展不同模式、不同路线、不同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比较、示范和推广工作,农业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据吉林市2010年不完全统计,吉林市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达到了19万亩。并有继续增长的势头。

2主要模式

2.1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吉林市地区玉米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模式是:玉米垄侧保墒保护性栽培技术。

2.1.1技术说明玉米垄侧保墒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是在保持传统的垄作习惯,改连年垄上种植为在上季垄作玉米栽培后,第二年播种时,不经过灭茬直接在垄台一侧穿一犁起垄,一次施入底肥,然后用手提播种机(施口肥)播种或用免耕播种机播种的栽培方式。

2.1.2技术流程深施肥起垄播种机播种并施口肥机械镇压药剂除草防虫防病玉米收获留茬周期深松。

2.2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

2.2.1项目技术方案高留茬免机翻浅机耕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秋季利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调高收割留茬高度,使留茬高度不低于20厘米,利用高留根茬巩固土壤,保护土壤免于风蚀;次年春季,不进行铧式犁翻地作业,在插秧期前3-5天进水泡田,灌水深度不应该小于15cm,2-3天后利用水田搅浆机进行浅机耕作业,耕地深度15cm左右,将稻茬残株压入5厘米左右的泥土中(根茬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稻田表面呈泥浆状,作业后不必进行耙地作业,沉淀1-2天后直接进行机械化插秧;利用高效低毒除草药、杀虫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2.2.2技术流程水稻高留茬免机翻浅机耕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3主要推广方法

3.1大力宣传,正确引导

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环境、土壤、节本增效、稳产增产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正确认识,提高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

3.2项目带动,科学部署

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有利契机,在保护性耕作推广项目上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长效发展。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制定科学严谨的保护性发展规划,确保保护性耕作技术长期稳定的发展。

3.3模式多样,和谐发展

通过试验示范选择出先进性、适应性和科学性较强的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结合农艺、植保、土壤、土肥、气候等各项农业生产要素,按照农艺和农机想结合的要求,研制出一系列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确保保护性耕作技术和谐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保护性耕作[J].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1.

[2]吉林市水稻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技术资料.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现代农业促进作用启示未来的建设方向基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5-0016-01

一、简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基本特点

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慢慢的体现出了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由国家主管部门主导;二是发展呈现出向多方面前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是离不开国家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的。农业市场和金融市场一样很多时候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当农业市场失灵的时候也要像金融市场一样需要国家主管部门的调控,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可以有效的控制并处理好,因此,国家主管部门主管并监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解决农村农业技术落后的第一选择。该方法对促进农村进步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过多年的变化慢慢的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其多样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主体多样化和形式多样化,这充分的体现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像多方面前进的步伐。由国家部门主导并推广的有组织的多元化推广模式,该特点表现为:推广的体系是属于国家政府的农业部门所管辖的,在该体系中各个工作的分工是明确的,体系也是健全的,而且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层级是分明的。很多国家都采取该体系,这更加表明了该体系是完善合理的。

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发展农业的启示

根据多年的农业发展趋势可以得出,国家主管部门的主导在各种推广的力量中是占主导力量的,在该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国家都成立了不同等级的农村发展委员会,该会主要是为研究并决定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其方向;二是国家主管部门积极分派人员指导处于基层的农民组织,并且要求管家与基层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中间不得出现断层的问题。三是国家主管部门推广服务中心为农村信贷机构提供各种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农村信贷的审议。

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证明,利用科学技术来指导农业是农业技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政府机构的支持下构建科研机构将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几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在预防虫害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在农村都知道,田间有鼠害,虫害等各种破坏农业收入的东西,如果对农作物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网络,实行预测预报信息电子化传递。该网络可以通过对草地螟的监测,使各地依照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那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损失。这样对以后农村的收入情况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质量监测的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可以正确领导下属对土壤肥料质量的监测,种子质量的监测,还有各种实验室质量的监测。2008年6月到7月在原阳县,领导高度评价了该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和喷施宝试验安排工作,并指出,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带动下,原阳县土肥站对原化验室进行了更新改造,设施更加完善,仪器设备更加先进,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充分的体现了农业技术推广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

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未来的建设方向

1.创造更加纯熟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必然的,结合前面的要点要以国家主管部门的推广体系为主导,即以政府为核心展开农业技术的推广。向基层广泛推行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中心,并且建设一个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推广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基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带来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对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同时为了保证公益的有效性,国家主管部门也应对此制定相关的规定。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服务平台,更加高效的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

2.制定相关的保障推广体系的机制

在我国虽然有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来推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是随着目前的形势发展,以前的法律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社会,很多方面存在着制约性不够强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监督或监管,将会给农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变得更加的完善。国家在这个方面应该更加投入,不仅指资金方面的投入,人力、物力都应该要加强。

四、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推广将会使农村生活的整体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通过高科技的技术来指导并引导我国种植业的发展,这样也可以更加的跟进国际的脚步,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维生,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必由之路——论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8.

[2]杨长兴,黄金霞,罗琳,关于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装备技术,2009.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9

1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分析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发现虽然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1.1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现阶段,负责农村农业推广技术的部门对自身职责的定位不够明确,导致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偏低,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1]。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忽视技术的创新,造成新技术的推广作用受到限制,甚至农村工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无法为农村农业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1.2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对技术推广工作的掌控力度不够具体,无法做到明确的人员分工,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自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会对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以及技术成果的转化产生限制性影响。1.3新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随着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普及性发展,新农技推广工作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都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关部门技术推广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经费支持,只有保证资金的充足,新技术推广工作才能更为全面和具体,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在当前开展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所提供的经费不足以支撑推广工作的全面开展,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创新。

2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型问题,要想改善现状,借助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为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就应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作用的发挥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探索提高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措施。2.1提高农业生产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在开展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并且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了确保新农业技术和新农业生产设备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农业生产人员能够认识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希望能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奠定群众基础,促进整体推广效果的发挥,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2]。在具体操作实践中,相关推广人员可以尝试带领农民群众到生产基地中参观学习,让农业生产者能够真正认识到新技术和新设备在辅助开展农业生产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开拓其眼界,让其对农业新技术和新设备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唯有如此,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获得群众基础,整体推广工作水平也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农业地区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资金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只有认识到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相关部门资金投入的支持下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有效完善,才能够循序渐进的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水平。所以在积极开展和创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完善,引入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保证推广效果[3]。只有这样,才能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例62页)如,在对某地区推广新种子技术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就结合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需求,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群众提供部分免费的优良种子进行试种植,并对农民群众的种植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农民群众能够亲身感受到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民群众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同感,进而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2.3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所以新时期在积极探索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4]。同时,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专业素质,保证与信息时代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相适应,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有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2.4全面推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在开展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农民的正确引导,有效地创新技术推广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增产增收的实际需求[5]。相关工作人员应认识到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建设示范基地,让农民在学习新生产技术的过程中也能切实感受到新技术应用效果,增强对新技术的认同度和信任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实践中,保证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全面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能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

3结语

在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对推广效果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限制了农村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无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全面分析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优化措施,增强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为农村经济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借鉴。

作者:蓝松年单位:广西忻城县安东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孔继林,刘昌勇.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技服务,2016,33(12):188.

[2]张子民.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4):203.

[3]王世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5(18):68.

农技推广的作用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保障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下简称《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中的活动。

第三条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五)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六)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依靠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振兴农村经济。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引进、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保证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畜牧、水利、渔业、农业机械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

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六条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鼓励和支持农村中的群众性科技组织兴办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技术经济实体,发挥其在推广农业技术中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第七条乡(镇)以上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事业单位,其职责是:

(一)参与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规划、计划和技术标准,并组织推广计划的实施;

(二)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

(三)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四)对农业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五)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六)进行专业调查、规划、设计、监测、预报、评估、咨询;

(七)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组织农民学习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总结推广群众的先进经验。

第八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宣传农业科技知识,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措施,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

农村科技示范户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生产示范传播实用技术。

第九条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向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者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第十条农场、原种场、林场(圃)、牧场、渔场、农业机械厂等(含部队、司法部门和大型厂矿企业所辖),除做好本场(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外,应当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推动、帮助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三章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二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集中主要技术力量,对适合当地的先进技术进行充分论证,全面规划,制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应当列入科技发展计划,由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渔业、农业机械等行政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也可以由该农业科研单位或学校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

第十四条向农业劳动者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经试验、示范证明在推广地区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十五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坚持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原则,做好本辖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不影响分工范围内业务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打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界限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六条对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动植物品种、复混肥和配方肥(微量元素肥料)、复配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农业物化技术,实行推广审查许可制度,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审查许可后,方可进行推广。未经审查许可,不得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第十七条农业劳动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应用农业技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业劳动者应用农业技术。

第十八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进行新技术试验、示范,开展专业调查、监测、预报,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指导农民技术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等,实行无偿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承包等形式提供农业技术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和兴办经营实体,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摊派或充抵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

进行农业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兴办经营实体,当事人各方应当订立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技术所需的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

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克扣。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其资金的来源:

(一)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安排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

(二)农业发展基金和林业、水利专项建设等各项农业专项基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三)各种农业基地开发和工程建设资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四)引进的外资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五)其他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

第二十一条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从其举办企业的以工补农、建农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数额用于本乡、本村、本组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第二十二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开展服务,兴办经营实体,增强自身的实力和活力。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服务、兴办经营实体,税务、金融等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

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二十三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构成,应当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科技人员为主,其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七十。

专业科技人员应当具有中等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专业考核培训,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十四条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教育部门应当在农村开展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

各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农业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农民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

第二十五条对在乡、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应当以考核其推广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绩为主。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在评定职称时,应当将他们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待遇。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科技人员的稳定。

农业科技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不含城关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应当在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学习、进修、工资、福利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献身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表彰和奖励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管理工作二十五年,并取得成绩的农业科技人员。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试验基地和生产资料,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要的条件和足够的时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基地、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

第二十九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权检举违法推广行为,抵制违背技术规程的干预。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条各级人民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应当对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成绩显著的;

(二)在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中,贡献突出的;

(三)对农业技术有重大改进,解决推广中重大问题的;

(四)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成绩突出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或行政监察机关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理:

(一)农业物化技术未经审查许可,擅自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责令限期纠正,没收非法所得,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未经试验、示范的农业新技术和未经品种审定的新品种,盲目推广和强制农业劳动者应用的,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三)凭借职权干预推广工作和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四)摊派有偿服务和经营实体收入或将其收入充抵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的,责令限期纠正。拒不纠正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五)非法侵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基地、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的,责令限期退还,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六)截留、挪用、克扣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资金的,责令限期纠正,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有前款(一)、(二)、(三)项行为之一,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