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效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5:25

资源环境效应篇1

关键词上海;人口;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04-0164-05

doi:11.3969/j.issn.1002-2104.2011.04.026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人口激增、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1]。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密切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口高度集聚的特大型城市则尤其如此。城市系统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若干个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彼此间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形成一个综合的有机系统。其中人口处于核心地位,它既是物质的生产者,也是物质的消费者,既通过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直接作用于资源和环境,同时又通过社会经济活动间接影响资源和环境。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问题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5]。

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在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人口规模迅猛扩张,城市化水平飞速提升,已经对能源利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上海社会经济深入发展,城市集聚效应进一步放大,还将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流向上海,必将引发更多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研究上海人口变化动态特征,分析其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对于上海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政策,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压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上海人口变化特征

近30年来,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人口特征发生巨大变化。城市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上海,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上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城市化水平已经跃居全国首位。

1.1人口总量规模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上海人口规模急剧扩大,尤其是由于流动人口快速增加而导致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激增。如图1所示,截止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比1978年增长293万人,不到27个百分点;而常住人口同比增长784万人,增长率超过71个百分点。1978年以来,按照总量规模变化特征,上海市人口变化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8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劳动力需求不高,对外地人口吸引较小,流动人口数量较少,上海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呈缓慢稳定增长态势。1978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098万人,至1990年增长至1283万人,相比1978年增长16.8%,而此时上海常住人口也仅为1334万人。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日益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

龙头,城市吸引力与日俱增,大量外地劳动力进入上海寻找就业机会,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长。这一阶段,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呈现负增长趋势(自1993年起),外来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了影响上海人口规模、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总体来看,上海市户籍人口总量相对保持平稳,而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增加。至200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比1990年仅增加了38万人,约3个百分点,而常住人口增至1608万人,同比增加了20个百分点。

(3)第三阶段:新世纪至今。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福利和就业机会差异等市场机制作用下,周边人口进一步向上海快速集聚,而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即将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加剧了这一过程,上海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均有明显增加,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和户籍人口的机械迁入。截止2008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1888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280万人,增长近17个百分点,预计至2010年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常住人口将达到2000万人。

1.2人口城市化水平

非农人口比例占户籍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市化水平运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空间大幅拓展,人口总量快速增长,随着中心城区不断扩张和郊区工业化大跨度发展,上海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比例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如图1所示,1978年上海市的非农业人口仅为645.23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为58.7%;此后,城市化水平快速稳定提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上海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75个百分点,至2008年,上海市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7.5%,位居全国首位。

然而,快速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环境效应[6-9]。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都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短期内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上海城市化率高于相应经济发展水平下应达到的标准城市化率,呈现出过度人口城市化特征,而严重的过度人口城市化会引起城市人口密度过高,从而使得人均拥有的城市资源量下降,具体表现为住房拥挤,道路拥塞等,结果是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城市长远发展。

2资源与环境效应

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发展机理:

其一,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机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在一个统一整体中,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各种需求使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地组织经济活动,经过人为的内部协调与外部环境适度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尽可能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最优的代内和代际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依此增加对环境资源再生和保护的投资,使环境资源不断更新,污染得到治理,获得较好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对环境的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状况的改善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统一。

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恶、矛盾对立的恶性循环机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经济活动的“个体性”与资源环境“公共性”的矛盾,常常使现实中的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处于矛盾对立状态。表现为: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的加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失衡-生物圈的不可持续。具体来说,维持人类存续的物质资料来自于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环境中的其他自然能量,如果人口增长其生存需求超出了生态系统对环境能量的生物转化,就会破坏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循环。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垃圾排放过度,就会污染环境。反过来,因能量循环受阻而使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超过自然环境系统的降解能力,又会威胁着人口的生存。

对上海而言,伴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也日益显现,人口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增加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资源环境效应,给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解决好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关系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居民生活水耗。

上海虽然地处中国东部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多以过境水资源为主,就上海本地水资源而言,数量十分有限,并且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大多数河道水质劣于V类标准,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导致陆域河网优质饮用水源稀缺。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用水负荷逐年稳步增加。如图3所示,进入九十年代,生活用水年递增率在3%左右,这与上海市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密切相关,且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耗水量也有所上升。特别是1994年后,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突破70%,用水负荷量增加更为明显。到2008年,上海市生活用水总量为17.98亿标立方米,是1978年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倍,居民生活用水在全市用水总量中的比例达到了74%以上,比1978年所占比例增长了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正处于实现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之中,城市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2.2污染负荷

(1)水污染负荷。

由于上海人口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染负荷也不断增加。如图4所示,近30年来,在废水排放总量趋于稳定同时,上海生活及其他废水排放量却逐年快速上升,1981年为3.80亿t,2008年增长近4倍,达18.19亿t,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也从21.2%增至80%,生活及其他废水与工业废水的比例份额完全颠倒,已取代工业废水成为废水排放总量的最大贡献源。不过与此同时,上海按照中心城区集中处理、郊区集中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战略,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网建设。至2008年底,上海共建成了50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到673万m3/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5%,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8%。

由于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生活及其它废水CoD排放量并未随生活及其它废水排放总量的急剧增加而变化,近十年来一直在26万t左右波动,保持了相对较为平稳的水平。

(2)大气污染负荷。20世纪80年代,上海约有90万只煤球炉,1985年民用煤年耗高达274万t,居民生活炊事用的煤球炉为上海主要大气生活污染源,一直难以解决。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上海市政府加快煤气发展进程,1994年全市新增城市煤气供气能力130万m3,新增用户30万户,普及率达到80%,1995年达到86.6%。1999年,上海又开始使用更加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截止2008年,家用天然气销售总量已达5.72亿m3。

示,由于上海民用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包括煤气化率的提高和清洁天然气的使用),虽然上海废气排放总量逐年攀高,但上海生活及其他废气排放量并未随着人口高速增长而发生较大变化,在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占废气排放总量的比例则呈现出逐年波动、总体下降的趋势。近5年的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控制在13万t左右的水平。

3结语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当时该规划是基于2000万左右的人口规模。而就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判断,上海的人口必将在近期就突破规划基点,而资源消耗瓶颈和环境污染压力将会愈加严峻。从中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上海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预测人口发展规律,调整城市发展战略。结合周边区域发展,科学研究上海经济、人口增长规律,正确预测中远期上海人口发展水平,对既有相关城市总体规划和人口规划进行调整,并对能源规划和水源规划等相应的城市配套资源环境保障规划进行修订。

(2)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针对上海重工业经济比重常年居高不下的情况,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贯彻中央对上海城市“两个中心”的定位,优先发展金融、物流、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先进制造业,逐步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降低工业产业的比重下降,降低资源能源消费,进一步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促使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就业人口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型转化。

(3)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强调治污防污并重。人口规模的超预期增长,使得上海环境基础设施的常年超负荷运转,极大威胁到上海城市环境质量。一方面必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扩能,对城市污染水处理系统全面实行升级和改造,攻克生活垃圾处置的规划和技术难关,提高工业废气治理设施的技术水平,解决污染末端治理问题;另一方面,更要在体制机制费制上着眼于污染预防,完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推进环境保护机制改革,并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染防治的市场化运作。

(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企业环保责任。公众环保意识是否能及时提升是决定城市可持续成长力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口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基本符合倒U型规律,人口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会对城市环境的产生正效应。而目前上海在公众环保意识方面开展的基础工作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新兴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环保责任意识的培养,这也将成为上海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基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姚蓉.21世纪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67-70.[YaoRong.Researchon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issuesinthe21stCentury,China[J].Research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2004,11(1):67-70.]

[2]刘昌明,王红瑞.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635-644.[LiuChangming,wangHongrui.an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waterResourcesandpopulation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J].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2003,18(5):635-644.]

[3]李新.苏南人口密集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595-599.[LiXin.environmentalCharacteristicsDuringtheprocessofUrbanizationinSouthJiangsuwithConcentratedpopulation[J].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theYangtzeBasin,2005,14(5):595-599.]

[4]王桂新,刘旖芸.上海人口经济增长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相关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1(1):41-50.[wangGuixin,LiuYiyun.aCorrelationanalysisontheGrowthofpopulationandeconomyanditsinfluenceonenvironmentinShanghai[J].JournalofSubtropic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6,1(1):41-50.]

[5]吴荣生,管东生.珠江三角洲的人口时空变化及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86-1590.[wuRongsheng,GuanDongsheng.SpatiotemporalVariationofpopulationanditsinfluenceonthe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pearlRiverDelta[J].ChineseJournalofecology,2006,25(12):1586-1590.]

[6]刘新勇.论人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2):112-114.[LiuXinyong.DiscussionontheinfluencesofpopulationUrbanizationontheenvironment[J].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6,16(22):112-114.]

[7]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55-60.[LiuYaobin,LiRendong,SongXuefeng.SummaryandCommentoftheCorrelationStudyofUrbanizationandUrbanecoenvironment[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5,15(3):55-60.]

[8]白艳莹,王效科,欧阳志云.苏锡常地区的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胁迫作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286-288.[BaiYanying,wangXiaoke,ouyangZhiyun.UrbanizationinSwCRegionanditsecologicalStresses[J].Urbanenvironment&Urbanecology,2003,16(6):286-288.]

[9]周彬,杨达源,董杰,唐继刚.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南京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19(2):33-35.[ZhouBin,YangDayuan,DongJie,tangJigang.impactofRapidUrbanizationoneco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ptionsinnanjing[J].Urbanenvironment&Urbanecology,2006,19(2):33-35.]

[10]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光辉的六十载――上海历史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ShanghaiStatisticBureau,ShanghaiSurveyorteamofnSB.theGlorious60Years:ShanghaiCompilationofHistoricalStatistics[m].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9]

[11]《上海环境保护志》编委会.上海环境保护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theeditorialBoardfortheChroniclesofenvironmentprotectioninShanghai.theChroniclesofenvironmentprotectioninShanghai[m].Shanghai:ShanghaiacademyofSocialSciencespress,1998.]

analysisofpopulationevolvementanditseffectsonResourceandenvironmentinShanghai

wUJian1,2HUDongwen1wanGmin1HUanGYuchi1wUJianqiang1tanGHao1

(1.Shanghai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Shanghai200233,China;2.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资源环境效应篇2

关键词:能源价格;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X24;U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6-0033-06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环境困境。一方面,社会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改善要求交通运输业增加运量,提升服务;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业作为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受到了来自国际社会和国内政府主管部门的碳减排约束。虽然我国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都在积极推进碳减排工作,但由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管理分散,铁路、水路、道路和民航等分属不同管理机构,难以制定统一的综合通运输碳减排措施。因此,有研究建议通过征收资源环境税(能源税和碳排放税)、提高能源价格,利用市场经济和税收政策促进多种交通运输模式的融合,协力建设我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在此背景下,理论界对资源环境税的交通运输碳减排能力展开了大量研究,但相关研究结论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只须通过增加税负,提高能源价格,便能有效促进整个行业碳减排[1~5];但另一些研究表明,由于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相互牵制与影响,能源价格上升不但无法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反而将损害整个经济系统和社会福利,有利于民航等高碳交通运输模式的发展,使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增加[6~8]。

从已有文献来看,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识别的相关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现有相关研究多采用定性推导[5]和建模预测[1,2]等方法,缺乏真实时序数据检验。②大量关于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要针对制造业等其他行业[3,4]难以代表交通运输行业实际情况;③少量关于能源价格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的研究在结论上存在矛盾。因此,采用我国时序数据对能源价格和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能够为交通运输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必要性。

1理论与研究假设

相关研究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往往受到经济环境、结构因素、技术进步、运输总量和能源价格等因素的显著影响[4,9,10]。通过征收资源环境税提高能源价格,不仅可能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下降起到直接影响,还将通过其对交通运输能源结构、周转量结构、技术进步和运输总量的调节效应间接影响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下面就各参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逻辑模型。

1.1经济环境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

交通运输系统作为经济系统的一部分,其活动与特性同外部经济环境息息相关。根据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KC)理论:特定区域中,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当地环境污染状况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许多相关研究都将经济发展水平视作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timilsina和Shrestha认为1980~2005年中国人均GDp的提高对年交通运输碳排放增加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现象也在亚洲多个国家反复出现[11]。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左边,经济发展不仅引发了更多的运输需求,更促进了运输需求的升级,由碳强度较低的集约式交通方式(铁路、水运和公交等)转向更加快速、舒适、便捷的高碳交通方式(航空、道路和私家车出行)。因此,经济发展可能对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上升起到促进作用。

13技术进步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是能源生产、供给与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9,10]。技术进步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比较复杂,既能够通过提高效率和减少交通需求促进碳减排,又能够通过升级需求增加碳排放。其中,技术进步能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①通过技术进步能够改进燃料和交通工具;②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规划管理水平,通过先进物流整合手段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实载率,进而降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效信息共享平台和无缝运输枢纽的建设,有利于诱导运输需求向碳排放强度更低的模式转移,达到交通运输碳减排的效果;④由于信息、通讯等数字虚拟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流通更加顺畅,有助于减少部分出行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也有利于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产品的舒适、便捷、迅速等特性,使之更加切合用户的需求,而这些交通运输服务产品往往具有很高的碳排放强度。更加人性化的交通运输产品还将引发新的交通运输需求。由于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环境管制和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低效而粗放,企业没有动力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倾向于迎合消费者需求,以期获得更多利润。因此推断我国技术进步可能推动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进一步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4:技术进步会促进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提高。

14运输总量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

运输总量能够体现一个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一般认为,我国运输周转总量上升主要有以下因素:①在货运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货运需求,发生在国内的运输主要采用道路和铁路运输方式,发生在境外的运输大量采用远洋航运;②在客运方面,运输总量的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后产生了更多的出行需求。由于本研究采用周转量计算交通运输量,而远洋航运周转量大、碳排放强度低,故推测我国交通运输周转总量上升将促进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下降。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5:交通运输周转总量上升有利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降低。

15能源价格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

交通运输碳排放源属于移动源,其碳排放主要来自燃料消费,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以及能源的含碳量紧密相关,所以能源强度下降将有利于交通运输碳减排。目前我国行业碳排放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许多研究都将其归因于能源定价体系不合理。并认为中国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中国能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到国家管制,价格扭曲,建议对能源价格政策进行调整[15,16]。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6:能源价格的提高有利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16能源价格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间接影响

能源价格变化不仅可能直接作用于交通运输碳排放,还能够通过对系统内其他因素产生调节效应,间接影响交通运输碳排放[9,17]。

首先,针对高碳燃料征收资源环境税,并对低碳燃料进行补贴,能够通过价格杠杆促使更多货运决策者和出行者选择低碳燃料,通过改变能源结构进一步降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所以,能源价格可能会对交通运输能源结构起到一定的调节效应。

其次,在交通运输系统中,能源价格增量通过行业或企业的能源强度权重进行放大和转换,最后表现为成本和相应的商品价格的上升。与低碳运输模式(水运、铁路运输和公交出行等)相比,高碳运输模式(航空、道路货运和私家车出行等)具有更高的能源强度,能源价格上涨将进一步传导到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和消费者面对的交通运输服务产品的价格,由于能源价格增量将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因此顾客将出于成本考虑,将运输需求转向更具能源效率、碳排放更低的运输模式和企业。低碳交通运输模式一方面在成本收益方面提高了相对盈利水平,提升了行业的投资吸引力,有助于整个行业的融资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客户需求的增加,也给整个行业或企业带来了活力。可见,能源价格上涨能够通过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投资人投资决策和行业利润分布,促进交通运输模式结构向低碳化转变。所以,能源价格的调整可能会对交通运输周转量结构起到一定的调节效应。

第三,由于不同行业和企业碳排放强度与能源效率具有差异,能源价格上升将对其产生不同影响。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诉求,进而促进替代能源、碳减排技术与设备,以及高效率高整合度的物流规划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同时,能源价格上升能够激发更多的科学研发需求,不但能够提升高科技研发型企业的投资吸引力,也刺激市场占优的大型企业为了保障自己市场领先的优势,加大研发力度,同时还会促使更多的国家、政府和基金设立节能减排相关研究项目。由于知识具有关联性和外溢性,能源效率领域的知识研发成果也能够促进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所以,能源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对技术进步产生一定的调节效应。

最后,由于交通运输业是能源密集型行业,相关企业成本中,能源消费相关成本占总成本较大比例。通过征收资源环境税提高能源价格,完全有可能对交通运输需求起到抑制作用,进而降低交通运输周转总量。所以,能源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对交通运输总量产生一定的调节效应。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7:能源价格对于交通运输能源结构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H8:能源价格对于交通运输周转量结构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H9:能源价格对于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H10:能源价格对于交通运输周转总量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17逻辑模型

基于前文分析,将上述假设进行综合,可以得到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与经济环境、结构因素、技术进步、运输总量以及能源价格之间关系的逻辑模型(见图2)。其中括号内的正负号表示各影响因素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H7~H10仅验证影响的显著程度,故不标明方向。

2模型与研究方法

21模型设计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为了考察能源价格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在进行层级回归时,首先将经济环境变量(人均GDp)放入模型1进行研究,接下来将经济环境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将其他预测变量放入模型2,然后将调节变量能源价格放入模型3,最后将交互变量放入模型4。综合评价模型中式(1)~式(4)即为本文层级回归分析基础模型。

23数据来源

根据研究设计需要,选取1988~2010年统计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2)[17]。同时,周转总量数据的获取方式为:采用客/货运周转量转换系数[6]将客运周转量转换为货运周转量,并与原始货运周转量统计数据相加。科学技术知识存量算法与参数来自冯泰文等[10]。对于文中个别指标所缺失的数据,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修补。

3结果与讨论

31结果分析

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参数后括号内的值为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的t统计量。从各回归模型的R2和F统计值来看,各模型的拟合均较好,其中model1在10%显著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其余模型在1%显著水平下具有显著性。

经过前文分析,可获得以下结论:

(1)能源价格变化对我国交通运输能源碳排放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过去20年间,我国能源价格显著上升,但其节能减排效果却并不显著,统计结果也没有支持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价格促进交通运输碳减排的假设。这说明交通运输业虽然具有能源密集的特征,但交通运输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众多,交通运输服务产品的消费者和出行者并不太在意价格因素,交通运输服务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小。

(2)能源价格上涨有利于交通运输能源结构转变,但其并不能对交通运输周转量结构、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周转总量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我国交通运输耗煤主要用于铁路运输,煤价上涨加上电价相对低廉能够促进铁路行业转向碳排放强度更低的电能,但由于我国交通运输能源结构变化无法对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影响,所以能源价格对交通运输能源结构的调节效应并不能对整个行业的碳减排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业而言,能源价格上升无法对周转量结构、技术进步和周转总量等影响因素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进而长期有效地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这是因为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与运输需求(包括运输周转总量需求和需求参数偏好,即对速度、舒适度、便捷度、柔性和服务频率等参数的偏好)密切相关。单纯的能源价格上升无法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以及交通运输模式中航空和道路运输的比例增加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我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低效而粗放,环境管制缺失。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我国客货运周转量迅速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国人倾向于选择更加迅速、便捷、舒适的高碳交通运输方式,并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成本。因此,经济增长促进了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上升。同时,技术进步在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为满足用户人性化需求,而非提高行业效率,也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由于航空和道路运输属于高碳交通模式,两者在运输总量中份额的增长显然会促进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上升。

4政策建议

本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变化并不能对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影响,也不能对交通运输周转量结构、技术进步、周转总量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虽然能源价格上升有助于交通运输能源结构优化,但该作用难以通过传导作用有效促进交通运输碳减排。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周转量结构变化促进了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增加。结合研究结论,可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制定税收政策时,不可夸大资源环境税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碳减排作用。通过征收资源环境税提高能源价格既无法直接促进交通运输碳减排,也不能通过对其他影响因素的调节效应而间接促进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降低。因此,仅通过资源环境税难以达到促进交通运输碳减排的效果。同时,由于资源环境税会提高整个交通运输业的成本,将抑制低收入人群的交通需求,并增加我国工业、农业和物流业等行业的成本,对社会福利和社会经济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2)进行深入调查,根据托运人和出行者的行为偏好,设计基于需求管理的低碳交通系统治理政策。目前我国正处于环境库涅茨曲线的左边,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伴随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周转量结构恶化,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可能进一步上升。建议政府和交通运输规划管理部门从托运人和出行者交通需求管理角度出发,对行为人的决策进行引导,设计出符合托运人和出行者交通需求的低碳交通系统治理政策。例如,采用多式联运或者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等策略,在满足托运人和出行者对速度、舒适度和便捷度等因素的需求的基础上,降低整个交通系统的碳排放强度。

(3)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发挥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的碳减排潜力。根据其他国家经验,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能够有效促进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降低。可是多年来由于交通运输规划和环境管理的粗放,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趋于恶化,技术进步对交通运输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建议政策制定者综合应用交通运输规划、法律法规、审批制度、财务制度、税费政策等多种措施,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的碳减排潜力更好地发挥。

综上所述,过去20年来虽然我国能源价格显著上升,但并未对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上升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能源价格上升对交通运输周转量结构、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总量都没有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在交通运输领域,希望通过征收资源环境税来降低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的构想目前是无法实现的。我国现在正处于交通运输能源库兹涅茨曲线的左端,仅依靠自由市场经济中的交通运输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无法有效促进交通运输碳减排。建议政府综合运用交通运输规划、法律法规、审批制度、财务制度、税费政策等多种措施,从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入手,在满足托运人和出行者交通需求偏好的基础上,引导托运人和出行者作出更加绿色低碳的交通行为决策,达到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冶,薛惠锋,闫莉.能源税对中国交通业影响及政策响应[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29(1):92-97.

[2]陶冶,薛惠锋.交通能源决策系统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6):5-9.

[3]胡宗义,刘静,刘亦文.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7):33-39.

[4]何凌云,薛永刚.要素价格变动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1(3):6-8.

[5]赵美田.基于安全的能源价格改革研究[J].中国煤炭,2011,37(5):32-36.

[6]肖皓,赖明勇.燃油税改革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数学,2009,26(3):53-59.

[7]张可云,张理芃.燃油税作为控制碳排放政策工具的争议与思考[J].江淮论坛,2011(2):13-20.

[8]Qiao-meiLiang,Yi-mingwei.DistributionalimpactsoftaxingCarboninChina:ResultsfromtheCeepamodel[J].appliedenergy,2012,92(4):545–555.

[9]孔婷,孙林岩,何哲,等.能源价格对制造业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8,21(6):2-8.

[10]冯泰文,孙林岩,何哲.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5):987-993.

[11]GovindaRtimilsina,ashishShrestha.transportSectorCo2emissionsGrowthinasia:UnderlyingFactorsandpolicyoptions[J].energypolicy,2009(37):4523-4539.

[12]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2)[eB/oL].http:///tjsj/ndsj.

[13]朱跃中.“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部门能源需求展望及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能源,2007,29(12):18-25.

[14]常世彦.我国城市间客运交通能源消耗趋势的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24-29.

[15]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5,(11):4-9.

资源环境效应篇3

关键词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基本控制制度制度创新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政府在治理污染、环境保护方面己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环境状况继续恶化的趋势却并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因此,探寻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相应的环境改进策略,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内在要求。

1制度约束是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根源

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总是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和“外部效应”,市场机制无法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所谓“市场失灵”,从而为政府干预即通过制度创设和供给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提供良好环境这一公共物品,政府应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由负外部效应引起的环境污染、资源耗损等,由政府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加以矫正,以控制经济运行轨迹趋于正常状态,同时也为市场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要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共生必须具备明晰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健全的市场交易制度、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有效地基本控制制度。然而,我国在上述制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

1.1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虚设

我国宪法规定,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在经济管理体制中却没有明确指出谁代表国家统一行使所有权,这样的产权设置致使所有权的责权利无人监督落实,所有权事实上已被使用权所替代,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浪费,环境污染也因此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时由于环境资源产权不明确,还使环境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当各方面利益发生冲突时,所有权往往从属于经济管理和行政职能,产权所有者利益不能实现,难以调动积极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破坏。所以,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1.2环境资源市场交易制度不健全

在环境资源保护中,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正确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和企业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社会成本问题。市场机制上述作用的有效性以市场完善、产权明晰为前提,以交易收益大于交易成本为原则。但事实上,我国不仅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晰,而且市场交易制度不完善。首先,许多环境资源(如大气资源)不存在市场,这些资源的价格为零,无偿使用这些资源己成为一种社会习惯。资源无价,使得资源耗竭速度和稀缺程度也就不能用价格信号准确地反映出来,政府难以用经济手段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助长了资源开发的无责任化倾向,资源日益稀缺也就成为必然结果。其次,有些资源(如水资源)虽然存在市场,但价格偏低,只反映了劳动成本,资源成本在开发总成本中往往被忽略,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正常积累被削弱,使资源与开发者利益不是一种相容的关系,从而强化了经济主体的个人利益,助长了短期行为。最后,有些资源(如能源)市场存在垄断。由于规模经济、法律政治因素导致的进入障碍、高信息成本等原因,使一些资源产业的市场形成垄断,垄断定价不是按边际成本制定价格,因此帕累托最优条件遭到破坏,不可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1.3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透明度低

由于环境资源领域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各种经济行为主体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就可能出现一些经济主体拥有其他经济主体所不拥有的信息的情况,即信息不对称。这样,在现实中污染者就可以利用人们环保知识的匮乏排放污染物或转嫁污染,并且出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效益方面的考虑封锁污染信息。另外,地方政府出于对当地政治、经济影响的考虑采取弱化的态度,导致对环境信息掌握和披露的局限性以及对污染现象发现的事后性和解决的滞后性。

1.4基本控制制度的监控不力

在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企业环保考核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监测和环境统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排污收费制度虽然在控制污染和筹集环保资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排污收费政策的效应来看,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首先,收费制度不能保证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可靠性。环保收入的主要来源——排污费属于预算外资金,没有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在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时常发生挤占、挪用、拖欠、积压排污费的现象。其次,由于收费面不全,收费标准偏低,致使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最后,污染治理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现行政策规定排污费只能用于工业污染的末端治理,不能用于清洁生产和集中控制设施,治标不治本,从而影响排污费资金的投资效果。

(2)缺乏企业环保考核制度。长期以来,GDp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GDp数值越大,综合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因此,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就表现为对GDp增长速度的片面追求。但这一原理是建立在环境资源无限的前提条件之下,而未考虑把环境污染带来的负影响作为成本之一计算到GDp中去,这种收入与成本的不对称核算方式必将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现实中,人们逐渐发现生活质量并不是与GDp增长同步提高的,其原因在于恶劣环境、生态失衡减少了社会福利。

(3)环境主体在环护方面的有限理性。从本质上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无偿使用等传统观念左右,采取各种手段无节制地开发自然,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出现了许多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异。又因为环境是公共物品,经济主体只愿享受环保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却不愿为治理污染付出任何代价,甚至形成了“治理环境污染是政府的行为”的观点和习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之下,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在内的环境主体不管在决策还是行为方面,都将环境保护排除在经济、社会发展之外,长此以往,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不和谐便形成了。所以,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省悟和良知。因此,进一步加强环境文化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己成为当务之急。

2制度创新是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共生的必然选择

要真正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就必须以改变现有制度的缺陷或不足为切入点。目前,我国各项改革己经进入突破性进展的阶段,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

2.1产权制度创新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改造传统产权制度,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

(1)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创新。其实质是明确产权主体并使其利益得到实现,即保证国家的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要加强环境资源有效性评估,完善环境资源产权的交易转让市场,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市场化机制。具体来说,包括资源核算制度、资源产权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制度、资源补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

(2)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其实质是强化财产内在约束,按照权利和责任义务对等原则来构造产权主体。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只有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投资主体和法人实体,企业才可能真正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承担环境损失费用,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压力和利润最大化目标动力下重视环境问题,把环境损失纳入成本核算,促进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环境资源要素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

2.2建全市场交易制度

(1)逐步完善和培育环境资源市场,为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创造条件。市场通过引进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和健全、高效的价格机制保证了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性,从而有助于环境资源资产化,以及共享资源的产权转化。

(2)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控制环境污染。取消不合理的财政补贴,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价格机制,使环境资源价格反映真实的全部社会成本。环境成本内化能够有效地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刺激企业改进技术,达标排放污染物,有助于消除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目前急需对环境资源的自然价格进行合理的评估,为实现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资产化管理提供基础条件,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2.3完善环境信息公告制度

为了弥补环境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建立起环境信息公告制度、环境听证会制度并及时向公众提供各种环境信息,让公众在知情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监督企业排污情况,促进企业改革生产工艺,积极防治污染,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4基本制度创新

在继续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的基础上,当前急需进行以下几方面制度创新:

(1)建立规范、高效的排污收费制度。在没有征收环境保护税之前,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收费标准,收费标准要等于或略高于污染治理费用,变超标收费制度为达标收费制;超标排污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同时,各级财政应加强对排污收费制度的管理,改变环保收费机构坐收坐支的财政状况,实行收支两条线,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综合管理,并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所收取的环保资金无效使用或挪作他用。与此相应,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在可实施情况下,各环境主体应有偿使用或购买环境公共物品或服务设施。

(2)构建完整的环境税制体系,矫正负外部效应。首先,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设计税收制度。其次,完善资源税。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森林、草原、淡水、海洋等资源纳入征收范围,把各类资源性收费并入资源税。鉴于土地也是一种资源,应将与土地相关的一些税种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是采伐、垦荒、兴建工程、生活设施建设用地等,都应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开发用途、使用期限等征收资源税。再次,运用税收支出,诱导社会资金投入环保,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最后,应将“可持续发展”贯彻于中国21世纪税制改革。其他对资源、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税种,均应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有效保护绿色产业的建立与发展,鼓励企业引进环保技术进行清洁生产、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3)实施许可证制度,对环境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巨额的收益、财富,因此不管是国有还是非国有的环境资源均属于资产,均应作为资产来管理。在实行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应对环境资源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实行许可证制度,它包括开采或使用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对于前者,必须根据环境资源的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确定其开采或使用的最高限额和利用方式,而且从环境资源的经济特性看,这些限额必须是可以转让的,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后者,环境监测部门制定排污总量上限,按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排污许可证侧重于总量控制,美国等国的实践证明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它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了环境的目标管理。同时,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有效地代表国家行使管理国有资源资产的权利,有权对环境资源的经营者征收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以体现资源的价值和实现资源所有者的经济效益。

2.5重视环境文化创新

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由人类的思维、决策和行为造成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舆论宣传,进行环境文化制度的创新。只有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把握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才能够客观地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并能自觉承担自己对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利于把保护环境由强制行为变为自觉行动,这是环境质量得以长久维持的内在因素。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窦玉珍,马燕.环境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蔡守秋.论当代环境资源法中的经济手段[J].法学评论,2001(6)

5武振.构建中国的环境税收体系[J].财政与税务,2004(1)

资源环境效应篇4

审计6班17011056黄董文希

【摘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其中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下绿色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审计理论和绿色发展相关理论,探讨了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探索海洋资源绩效审计发展现状,并通过案例分析印证理论框架,最后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完善审计技术方法和重视绩效审计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海洋资源环境;绿色发展;绩效审计

Research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performanceauditingofmarinefromtheperspectiveofnewDevelopmentConcepts

abstract:the13thnationalpeople'sCongresspassedthe"implementationofthenewdevelopmentconcept"intotheconstitution,inwhichgreendevelopmentisthekeytobuildingabeautifulChina.thegoalofthemarineresourceenvironmentalperformanceauditistopromotethesustainableuseofmarineresourcesandtheenvironment,whileachievingeconomic,socialand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benefits.Startingfromtheperspectiveofgreendevelopmentunderthenewdevelopmentconcept,thispaperdiscussesthetheoreticalframeworkofenvironmentalperformanceauditingofmarineresources,exploresthedevelopmentstatusofmarineresourceperformanceauditing,andconfirmsthetheoreticalframeworkthroughcaseanalysis,combiningaudittheoriesandrelatedtheoriesofgreendevelopment.improvethelegalsystem,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heauditteam,improvetheaudittechnologyandmethods,andpayattentiontoperformanceauditevaluation.

Keywords:marineresourcesandenvironmentgreendevelopmentperformanceaudit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1

三、理论研究…………………………………………………………………………………2

(一)相关概念…………………………………………………………………………2

(二)理论基础…………………………………………………………………………3

(三)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理论框架………………………………………………5

四、我国海洋环境资源审计现状分析………………………………………………………6

(一)实践情况…………………………………………………………………………6

(二)实践评价…………………………………………………………………………6

五、案例分析…………………………………………………………………………………7

(一)SZ市的背景概述…………………………………………………………………7

(二)审计目标…………………………………………………………………………7

(三)审计内容及范围…………………………………………………………………7

(四)审计结果…………………………………………………………………………8

六、新发展理念下优化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9

(一)健全海洋资源环境审计法律法规…………………………………………………9

(二)加强人才培训和审计队伍建设……………………………………………………9

(三)完善审计技术和方法……………………………………………………………9

(四)以财政财务资金为牵引,同时更加重视绩效评价………………………………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一、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并且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作为水资源利用的一部分,近年来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能源产业等主要海洋经济产业都必须依托在良好的海洋资源环境上,若不加以管理和监督,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对这些产业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强化海洋环境污染源头控制,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同时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本文在新发展理念的视角下研究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兼顾海洋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益型、效果性以及公平性和环境性,望有助于我国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文献综述

对于水环境审计,国外起步早于我国,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已发展较为成熟。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在上世纪就陆续颁布了关于水环境保护的法律,加拿大在水资源利用保护环境审计方面走在国际前列,就是得益于较早关注环境问题并提供法律支持,如《海洋废弃物倾倒控制法》、《加拿大水法》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审计实践方面,国际注册环境审计师委员会了相关实务准则,intoSai在2001年还颁布了一项指南,专门指导审计人员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工作,该指南海阐述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为我国政府执行环境审计提供思路。在我国也已有多部关于水环境的立法,但环境审计的主要法律依据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骆良彬(2019)认为,审计法虽然赋予了国家审计机关监督财政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性的责任,但审计机关对于公共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评价依据仍然不足。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在审计实践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就,2001年至2007年,审计署对“三河三湖”进行了水污染防治情况审查;2009年,我国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为我国水环境审计的发展明确方向。

海洋资源审计是水环境审计下具体的一类,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理论的研究还较少,而更多针对是资源环境审计这一大门类。这里列举一部分学者的研究。ernst(2001)根据环境管理、服务、能源以及生物多样化为水利相关行业建立了四个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Gray(2010)从环境、社会和可持续方面的角度出发,指出当前环境审计鉴证实践的一些弱项;Boiral(2010)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审计为研究方向,分析和批判了可持续发展绩效的相关理论。国内对于海洋资源环境审计的研究近年来会相对多一些,胡文霞(2018)阐述了海洋资源环境审计的主客体、内容和重点以及标准,搭建了海洋资源环境审计的实施框架;张奇琦等(2020)基于pSR模型对海洋资源审计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究;彭兰香等(2015)创造性地将pSR与绩效棱柱理论,针对浙江省“五水共治”绩效审计构建了评价体系。

再具体到水资源绩效审计,我国早已有了很多实践,但理论研究也仍然较少,从而也限制了实践的发展。李璐(2012)认为我国水环境审计报告虽然有绩效字眼,但内容上大部分还是财务的合规性问题,还未更进一步在合规性的基础上分析制度政策的合理性、评价环保资金的效益性等等;韩杰等(2018)认为水环境绩效审计是对社会各界给予水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通过统一指标体系进行鉴证评价,并给出建议;史金鑫等(2019)指出,审计机关应当在监督财政财务资金收支过程中,考虑环境效益问题,把环境绩效审计当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力工具。大多数学者的态度表明,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将发展为环境审计的主流,并且将更多的关注点从经济发展转移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上去。

三、理论研究

(一)、相关概念

1.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指的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本文研究资源环境方面的审计,所以将更加关注绿色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代价便是环境的严重破坏。其实不仅是我国,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都是通过牺牲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利益的,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大会就提出要持续关注绿色经济,即相比于以往,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也关注社会环境效益,对于环境责任不能再是零成本。这几年,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产业也作出了许多努力,获取了一些成就。2017年,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首次奖建设“美丽中国”加入到本世纪中叶的强国目标中去;2018年,党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所蕴含的内涵,就是要摒弃以往先开发再保护的错误思想,区别于单纯保护生态环境下的发展,而是要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有机统一,将资源资产、经济资产与财富有机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水资源审计及海洋资源环境审计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水资源丰富,但相对于十几亿的人口来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为解决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我国加大了对水利建设、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投资,于是相关水资源的审计也尤为重要。根据世界权威机构wGea的定义,水资源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部分,同样也可以包括财务真实性审计、合规性审计以及绩效审计等方面。海洋资源环境审计又是水资源审计的细分,主要是针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资源治理和海洋资源收益等内容进行审计。

3.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

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简单来看是资源环境审计和绩效审计的结合,但其中理论联系学术界还未有确切定论。从广义来讲,绩效是指人对委托人期望的履行情况,委托人对人的全部期望组成了绩效的内容,即绩效审计就由真实性审计、合规审计和效益性审计的加总。那么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就是委托人对海洋资源的管理利用方,即涉海相关部门、企业及人员在涉海资金管理利用、相关法规政策制订与执行情况及目标达成和资源使用效率情况进行鉴证评价。从狭义来看,即把真实、合规和效益相独立开来,认为绩效审计是根据审计目标来确定的,把效益性审计单独称为绩效审计,这样情况下,绩效审计的核心就是鉴证、提供目标达成情况及资源利用是否效率的相关信息。具体到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我们可以理解为其就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专项资金真实、合规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资金使用时候具有效率,是否同时有益于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

(二)、理论基础

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来研究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除了最基础的受托责任理论,学界中认同的理论还有可持续发展论、资源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

1.受托责任理论

审计因受托责任产生而产生,在本课题中,受托责任主要是受托管理资源环境的责任。根据我国性质,自然资源理应归全体公民所有,但个体公民是无法对如此丰富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于是各级政府则受托管理这些自然资源,并有义务向委托人说明其行为过程及结果。作为独立的监督者,审计机关应接受这些资源财产所有者的共同代表,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委托,对公共资源的管理者进行监督,这就是自然资源审计的三方关系。将该理论应用于本课题,海洋资源无疑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的特点,各级政府及有关企业在利用海洋资源产生经济利益的同时,可能会为了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而过度开发、忽视保护或事违规利用,危害环境的同时也危害了资源所有者——公民的利益,所以审计机关应推进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相关项目建设的资金筹集、使用情况,有关资源的战略规划情况,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资源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对后代人发展对资源的需要构成危害。建国以来,在我们经济力量不够雄厚的时候,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并引起了严重的代际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为弥补以往的过失,我们往往需要花更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去修复环境。但其实,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反而能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环境绩效审计。对于海洋资源,虽然海洋幅员辽阔,但我们目前有能力利用的资源只有一部分。另外,水源具有流动性,一定区域的污染很有可能蔓延出去,造成恶性循环。因此,绩效审计应当充分关注各海洋资源管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海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长远战略的制订提供有用信息。

3.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原来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行为主体对其他个体造成的非市场行为,但其实经济学家们并未统一外部性的定义。现在,外部性早已不光光是生产领域或事消费领域中的问题了,而是被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概念,即代内和代际的外部性,代内的外部性就是要考虑资源是否合理利用和配置,代际的外部性则是要解决我们人类代际之间对资源环境利用行为的影响,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本相似的。海洋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且并不具备绝对的排他性,使得经济主体在利用海洋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并不会自觉得加以保护,对资源的再利用造成阻碍。这种行为是无法自发调节的,必须借助国家审计的监督力量。

4.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该理论认为环境中蕴含着资源,有资源就一定有价值。环境资源价值是指环境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当这种价值表现为总经济价值,则可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学界对环境资源价值已有一些评估方法,基于“支付意愿”理论,人们可以通过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价值评价法等方法对一定区域的环境资源做量化评价,分析这些资源在合理期间内对经济带来的价值,甚至可以把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作为影响因子加以考虑,这就能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三)、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理论框架

1.审计客体

对于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审计客体一定是受托管理海洋资源的相关部门和领导人员,主要包括沿海地区的政府部门,涉及海洋开发和保护的部门如海事局、水务局、渔政等部门,当然,涉海资金流动轨迹上的所有部门和企业也都可以延伸作为审计的对象。

2.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通常包括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本文认为政府审计最适合作为海洋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这一结论的得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海洋资源环境审计中,政府部门本身作为审计客体,从权力等级上来讲,审计主体就应该是上级审计机关或特殊情况下的同级政府审计机关,也只有政府审计有必需的强制力。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海洋资源环境的特点,海洋流域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广、涉及的资金量庞杂、需要的专业技术难,而民间升级和内部审计的专业领域、人员设施配备可能不足以应对如此庞大的项目,所以依靠政府资源调动、人员培训、资金调配的能力,在合理的成本效益下实施审计工作。

3.审计目标

从宏观上来看,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就是维护海洋资源的利益,保障海洋资源环境安全,并能够促进海洋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若更多从绩效审计鉴证和评价功能去思考,在制定目标时还可以考虑对绩效信息的真实性的鉴证和相关绩效水平的提高。

4.审计内容和重点

根据wGea在2001年的指南,本文将海洋资源环境的绩效审计内容概括为五部分,分别是对政府涉海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的审计、对政府针对海洋环境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对政府其他项目对海洋资源环境造成影响情况的审计、对海洋环境管理监管系统的审计和对计划的海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及保护政策和项目可行性、科学性的评估。针对具体项目的审计重点,可以从“5e”理论出发来考虑。经济性可以是海洋资境治理资金预算是否合理、各项经济资源的利用是否节约;效率性主要考虑成本效益,投入资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否有不必要的支出;效果性反映目标执行结果,比如有关海洋的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是否有效执行、环境治理项目是否达到改善环境目标等;公平性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影响,比如说代际公平,资源环境的管理利用和保护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否有只开发不保护的现象;环境性反映环境影响,要评估政府涉海项目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水质等情况的影响大小、范围,从而合理开发、有效保护。

四、我国海洋环境资源审计现状分析

(一)、实践情况

下面简单例举2018年的几个审计项目:

浙江省嵊泗县审计局对全县海洋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审计。此次审计重点关注了东部乡镇的贻贝养殖情况,并发现存在养殖海域未批准私自启用、违规扩张养殖海域而阻碍航道等问题,同时发现海洋局与渔业局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完善的问题。后期整改中,该县一是细化了法规,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并与环保、边防等部门联合执法,推进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双重保护;二是追回了欠缴的海洋生态补偿金、海域使用金等未收款项,加强了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绩效。

深圳办在Y省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将审计重点确定为海岸带管理、围填海项目和海水养殖,旨在推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此次审计发现了违规下放围填海项目管理审批权、优质海岸线资源被占用、无序粗放建设、海水养殖入海排污造成局部污染等众多问题。

山东青岛省围绕海洋资源资产基本情况、海洋职能部门履职情况、海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及修复情况进行了审计工作。此次审计重点落在了胶州湾保护、渔业养殖清理、排污总量控制等的专项资金审查,对涉及污染防治的海洋渔业执法、涉及海岛海域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的责任落实,并且利用了卫星遥感技术等创新技术方法。

(二)、实践评价

从审计署官网公布的审计信息来看,近年来,审计机构越来越频繁地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进行审计或是在临海省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中关注海洋资源利用。我国海洋资源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也越发丰富,涵盖了海洋资源政策、资金使用、资源开发保护和收益等方面,但是也可以发现,这些审计工作大部分围绕了专项资金使用真实性、合法性和政策执行的合规性,而通过量化绩效评价指标来对工作绩效做评价考察的实践较少。海洋资源,甚至自然资源管理,目的就是要兼顾开发和保护资源,在当期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所以推行绩效审计是趋势,即在合规和财务真实性审计的同时,还要关注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五、案例分析

(一)、SZ市的背景概述

SZ是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示范市,其地理位置优越,共有东西两大港口群,将近260公里的海岸线分隔开。西部港区水深港阔,四通八达,可与国内沿海及世界港口相通;东部港区海面开阔,风平浪静,是华南地区的天然优良港湾。

据统计,2005年,SZ港外贸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了亿吨大关,同比增长20%。201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约2520万标箱,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枢纽港。到2018年底,SZ港共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239条,形成了完善的班轮运输结构。尽管SZ市港口建设水平世界领先,海洋经济总量持续上涨,但其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产风险突出等问题。为面向未来,进一步建设绿色港口,国家审计决定对SZ市开展海洋资源保护利用绩效审计,以护卫经济发展。

(二)、审计目标

本次审计是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要求,为实现海洋经济良性发展而开展的海洋资源保护利用绩效审计。直接目标是为了鉴证和提供有关政策执行情况、各项涉海资金使用效益、海洋环境治理及生产安全风险防护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识别绩效差异,寻找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提升海洋资源利用的绩效水平。

(三)、审计内容及范围

本案例审计对象主要为市海洋局、海事局、市财政委、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及市水务局等相关单位。部分审计内容如下:

一是海洋综合管理法规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情况。2012年,市政府将海洋综合管理职能划入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从机构上实现了陆海的统一。下一步就是要积极推进海洋管理的立法和制定海洋规划。由于海陆统筹涉及多部门分工与合作,所以需要建立相关的综合管理体系,区分职责、明确责任。另外海洋整体发展规划完善与否也是审计的一方面,从过去偏重对陆地的开发,到现阶段对海洋经济资源利用的重视,需要对本市海域整体利用和规划,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海洋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利用,使得投入资金达到最优效益。

二是海洋污染的防护与治理情况。本市设立了113个海洋监测站点,形成了全市海域监测站网,定期公开数据、公告。本次审计应对这些海洋监测站点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对生成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同时,审计组了解到该市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地,因此对入海口排污情况,及相关责任单位如市环保部门、水务部门、海洋局等在海洋污染情况的监控、防治和管理等方面通力合作情况也要做绩效评价。

三是海上及港口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情况。对于海港,每日货轮来往频繁,针对海面溢油事件的处理能力一般都是审计的重点之一。另外,对其他海上危险化学品泄露的处理能力和相关装备物资的储备情况也是审计需要关注的方面。

(四)、审计结果

第一,海洋资源规划布局缺乏战略性。检查文件发现,该市在2004年制定了《SZ市海洋功能区划》对2005~2010年的海洋资源开发作出了指导,但随着国家战略布局及相关功能区划的标准发生变化,该市《功能区划》未能及时修订,同时也未按《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配套规划。对于SZ市丰富的海洋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长期利用和保护规划,以及中短期功能区划及产业布局,做到在保护中利用海洋资源,在绿色发展的指导下发展海洋经济。但是审计发现实际规划严重不足,以沙滩资源为例,东部海滩约有50余个沙滩,仅个位数合法取得海域使用证,开发海水浴场等旅游产业,其余海滩无人管理或被私自使用,并经常能看到垃圾在未经批准的沙滩上堆砌,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环境。

第二,部分海域污染严重,污染排放严重超标。审计组以海水水质标准为评价依据,发现西部海域海水水质标准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倍以上,远差于东部海域。经过了解,该市海域污染主要来自于陆地,即污水排放。检测结果显示,15个入海排污口中有6个排污口排放超标,这表明海陆共治维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并没有实现,投入建设的排污管道、污水处理厂、监测站点等设施的使用绩效低下。追责到有关部门,审计组发现环保部门、水务部门、海洋局等相关部门在污染防治方面并没有相互协调合作,从而导致污染防治的海陆脱节,违规现象暗中滋生。

第三,面对突发生产安全问题能力存有缺陷。首先,面对海面溢油的意外情况应对能力不足。SZ港运输等业务发展迅速,常有上万吨级别的邮轮停靠,万一发生溢油事件,溢油扩散出港区外,可能对海洋生态和资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SZ港能够处理的溢油吨数应大于邮轮油舱破损的最大溢油量,才能保证安全,然而根据调查,该市海域油污清除能力仅在50吨左右,远低于标准。另外,SZ港对危险化工物品泄漏的防控抢险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应急设备库的建设也还没有启动。目前海事等部门仅有一些初级的检测防护设备,应急部门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技术和能力不足,这方面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六、新发展理念视角下优化海洋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

(一)、健全海洋资源环境审计法律法规

我国还没有一套专门指导水环境审计的准则。政府审计依据《审计法》开展工作,但对水环境审计工作针对性不强,对于水资源的特殊性,应该专门制订一套水环境审计准则为理论指导。我国已有的一些与水资源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如《水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等,都是以治理环境,绿色发展为出发点的,可以作为审计标准应用,但这些法律多是阐述合规性问题,并未提供相对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应针对水环境绩效审计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库,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层次综合评价资源利用绩效水平,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训和审计队伍建设

海洋资源环境审计不同于常规的财务审计,不仅需要审计人员懂得财会和审计知识,还要要求审计组中有如环境工程、化学、水利、地理等跨专业人才。对于现有审计人员,应定期组织培训,更新知识;对于疑难问题,还应当合理利用专家工作。同时,审计机构应该与海事局、环保局、水务局这类相关机构建立联系,共享信息,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三)、完善审计技术和方法

针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审计涉及面广,不仅仅是海域内资源,海岸带、港口,甚至城市内排污管都可能在审计范围内。在自然资源审计中,最常见到的就是遥感技术,通过空间图像与数据信息的结合,可以帮助捕捉审计疑点。另外,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审计涉及的数据种类多、变化快等特点,可以将海域开发利用、海岸线开发治理等相关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建立一个动态的信息数据管理监控系统,这样可以全方位的评价资源管理绩效。在海洋污染防治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跟踪审计,并适当评价治理绩效,提出优化意见,提高治污水平。

(四)、以财政财务资金为牵引,同时更加重视绩效评价

资源环境绩效评价是发展趋势,并不是要我们忽视财务审计,对于一个庞大项目,财政资金流转到哪里,相关责任就落到哪里。在海洋资源环境审计中,对于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审查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发现疑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进一步审计程序。但是,财务审计并不是终点,不能以“配套资金未及时拨付”、“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这样的字眼评价绩效,而是把资金的筹集、拨付、使用、管理作为绩效评价的一个方面,融合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去综合考虑。比如在评价海洋资源开发环节的绩效水平时,可以考虑资金拨付率;在资源利用环节,可以计算海洋产值增值量占投资的比重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奇琦,宋钰怡,石怀旺,凌学轩,杨斯捷.pSR模型下安徽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0-12

[2]李璐.水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探析[J].审计月刊,2014(05):6-9

[3]李璐,张龙平.关于我国开展水环境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6):72-77

[4]韩杰,胡爱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水环境审计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8):239-240

[5]李新月.水资源审计现状及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5):205-206

[6]唐样,韩杰,张俭.国外水环境审计对我国水环境审计发展的经验与借鉴[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34):94-104

[7]胡文霞.海洋资源环境审计现状及实施框架与研究[J].当代会计,2018(04):61-62

[8]赵彩虹.海洋经济活动中审计的目标与实现机制研究[J].审计研究,2014(02):38-44

[9]刘桂春.完善水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J].审计月刊,2018(11):17-18

[10]骆良彬,史金鑫.政府环境审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19(06):74-79

[11]郑鹏,赵师嘉.基于pSR模型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9(22):133-140

[12]彭兰香,季佳丽,刘婷.基于绩效棱柱和pSR模型的水环保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浙江省“五水共治”为例[J].财经论丛,2015(05):67-73

[13]白恩泽.基于免疫系统论的海洋资源绩效审计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

[14]尹平,郑石桥.政府审计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15]郑石桥.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6]DaniJenniferBarrington,alisonprior,GoenHo.theroleofwaterauditinginachievingwaterconservationintheprocessindustry[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3,52:356-361.

[17]GrayR.CurrentDevelopmentandtrendsinSocialandenvironmentauditing,Reportingandattestation:areviewandcom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auditing,2010(03):247-268

[18]YaleCenterforenvironmentalLawandpolicy,CenterforinternationalearthScienceinformationnetworkColumbiaUniversity[R].pilotenvironmentalperformanceindex,2020

[19]olivierBoiral,YvesGendron.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Certificationpractices:LessonsLearnedandprospects[J].BusinessStrategyandtheenvironment,2011,20(5):331-347

[20]胡莹莹.水资源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以深圳市治水提质绩效审计为例[J].现代企业,2018(10):118-119.

[21]徐泓,曲婧.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审计研究,2012(02):14-19+51.

资源环境效应篇5

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确认;计量;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100-03

一、问题的提起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有关资料表明:2004年我国海洋灾害属正常年份,风暴潮、赤潮、海浪、溢油等灾害共发生155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4亿元,死亡(含失踪)140人;①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②看到这么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大家除了想到环境污染严重、损失巨大、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外,还能想到什么呢?实际上,这一切不仅与企业对资源的无偿耗费有关,而且与某些部门、企业对环境污染防治的不加计量、披露有关。对环境污染防治的不加计量、披露等,使社会公众不了解企业的环境表现,从而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不能作出恰当的定位。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等内容。

所谓环境会计,也称“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是将会计学、环境资源学、环境保护学、模糊数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以实物计量,以多元化理论为计量手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自然资源与社会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对经济活动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以便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将有关环境费用纳入会计的核算范围,但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对环境会计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是将涉及环境的经济资源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一种做法。它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确认。

(一)环境资产的确认

环境资产是指企业或特定的经济个体为了某种经济行为,从自然环境中取得,能够用货币加以计量的,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水流、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以及由这些自然资源派生出来的生态资源。环境资源的数量和丰度会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环境资源能否作为环境资产加以确认,应符合以下标准。

1.环境资源通过某种经济行为能否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负债的减少。环境资源之所以成为环境资产,就在于能为企业或社会带来预期的利益。如果某种环境资源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效用,那么,就不能确认为环境资产。

2.环境资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加以计量或估计。当环境资源是花代价取得时,则其价值可以按所花代价进行计量;无代价取得的环境资源可以根据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的估算进行计量,如果无法作出合理的估算,就不能确认为环境资产。在自然资源以及其派生出来的生态资源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无法对其直接进行计量的。因此,环境会计的计量要大量地依据合理估计的方法,只要估计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就可按估计的结果进行计量。

(二)环境负债的确认

根据谨慎性原则,笔者认为环境负债是指企业通过某种与环境有关的经济行为而形成的现实义务或潜在义务,它的履行将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环境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环保费(核算应支付的单位排污费、个人排污费)、应付环保税、环境或有负债。确认一项环境负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过去的某种与环境有关的经济行为导致的;

2.某项经济行为将要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在50%以上;

3.该义务的履行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或新的负债增加;

4.环境负债的金额能够依据会计模型和经济数学模型以及多元化理论进行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

一般来说,满足以上条件的事项可以确认为负债。

(三)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或特定经济个体由于某种经济行为而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而采取或者要求采取的措施以恢复或减少损失而支付的费用,以及为达到环境法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环境成本一般包括环境管理成本、环境预防成本、环境控制成本、环境机会成本等。关于环境成本的确认,目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当前我国的环境标准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境质量达标标准。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要求必须增加环保投资及运营费用。二是国家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例如,有些国家实施的环境税和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的排污费等均属于国家运用经济调节手段而发生的企业费用。①

(四)环境效益的确认

环境效益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指在一定时期内环境资产给企业带来或即将带来的经济利益;另一部分是指企业实施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进行可靠计量。具体效益包括以下内容:(1)销售废弃物取得的收入;(2)政府对企业环保工作方面发放的补助金和奖金以及减免的税收;(3)其他与企业实施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有关的直接收入;(4)对环境资源的循环使用而降低的成本;(5)企业由于改善环境而减少的其他成本。

一项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效用能否作为环境效益加以确认,应符合以下条件。

1.环境效益的现实性。有目的地进行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使环境资源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不论效用实现的形式如何,只要能够实现都可以作为环境效益加以确认。

2.能可靠地加以计量。环境效益很难加以计量,须综合运用会计学、生态学和模糊数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如果环境效益的实现过程中,发生了人类劳动并通过交换实现,实现的环境效用可以按包含劳动量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计量。

三、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

环境会计计量是指环境会计要素核算中对环境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和确定使其转化为能用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经济信息,以便集中和综合反映企业利用环境资源取得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一)环境资产的计量

环境资产的计量是指以货币来衡量计算和确定环境资源的价值。众所周知环境资源,只有不断补偿,才能使其不至于枯竭,否则人类无限地加以利用,而不进行补偿则会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资源等级的下降。为了满足人类经济活动的要求,而又维持生态平衡,人类不得不追加投资以维持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因此,有必要对环境资产加以计量。目前,我国对环境资产的计量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市场价值法。这类方法认为环境资源是一种生产要素,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且市场发育相当成熟和规范,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会引起产量和产品价格的变化,故通过观察利用环境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市场价格的变化来评估环境资源的价值。如土地、水产、地下资产等,可采用此法进行评估。

2.旅游法。即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利用,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称旅游业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旅游资源价值主要有游览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例如,对游客的门票收入和旅游区内各个景点内容收费、在旅游景点进行商品买卖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所得利润加以估计和计量。

(二)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的计量

环境负债的计量是指用货币来衡量估算和确定企业应负担的现实义务或潜在义务。由于环境负债偿付的时间在未来,而其计量又处于现在,因此其计量的可操作性比较难于把握,因此直接去计量环境负债可行度不大。但是由于环境负债需要有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成本费用来承担或直接计入当期期间损益。而由于每一期所负担的负债与发生的成本费用的会计分录为:

借:成本费用类科目

贷:应付环境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环保税/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环保职工薪酬)等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可以看出,只要环境负债所对应的成本费用能够准确的估计或计量,则环境负债在金额上就等于它所对应的成本费用的金额。因此,要计量环境负债关键是环境成本费用的计量。而对环境成本费用的计量到目前为止,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最佳估计数法。企业因某种经济活动而影响环境所需承担的义务。环境负债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额区间,则最佳估计数则按该区间的上下限额的平均数确定。如果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区间则最佳估计数应分别情况处理,也可按最可能发生数额确定。例如,某公司为一家造纸厂,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未净化就排出厂外对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害。为此,2008年9月12日该公司周围村镇集体向法院提讼,要求赔偿损失8000000元,直到2008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尚未判决。本例中某股份公司中造纸的经济行为造成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受到损害,是由于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注意污染整治所致。因此,在9月可以推断,以往的排污行为使公司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且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因为很可能败诉)。由于此案涉及情况较复杂,且正在调查审理中,因此不能可靠地估计赔偿损失金额。根据法律顾问的职业判断,赔偿金额可能4000000至5000000之间的某一金额。此时,公司应在2008年资产负债款中确认一项金额为4500000的(4000000+5000000)/2的负债。

2.未来收益现值法。指劳动人员将来的劳动收入的现值以及影响周边环境而造成的这种环境资源将来可能获得的收益。未来收益现值法的计算公式为:未来收益现值=k,其中iK为每一种因素每年所需付出的代价,iK指每年各种因素所需付出的代价之和,i指社会平均预定的贴现率。

人类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及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疾病或过早的死亡,那么,由此以后可能创造的劳动货币价值,就必须由现有的企业来承担。

3.生命周期法。指企业和特定经济个体为补偿、控制和预防利用环境资源生产出来产品全过程(从获取原材料、生产、使用直致最终作为废品处置)所造成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费用。

(三)环境效益的计量

环境效益计量是指以货币衡量企业利用环境资源所实现的效用价值。它需要结合模糊数学和会计模型来进行计量。环境效益有直接环境效益和间接环境效益。其计量方法不同。一般情况下,直接环境效益渗透着人类的劳动,可按劳动价值理论计量。

1.差异分析法。是根据企业利用环境资源前后所产生效益的差额。例如,城市住宅由于房间的层次和朝向不同,其采光和空气流通程度不同,因而其房价和房租不同,如果同一栋楼的住宅的其他方面(如质量设备)完全一样,其价格和房租的差异就取决于采光和空气的流通程度不同。因此可以说高房价或房租是空气和阳光价格的反映。

2.回收利用法,指企业或个体将应作为垃圾处理的物品加以回收利用从而得到的收益。它的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作为垃圾处理的处理费用,由于没有作为垃圾,而是回收,从而节省了一笔垃圾处理费用;另一部分为物品回收利用得到的效益,此类方法一般适用于铝制易拉罐、纸和纸板箱的回收。

四、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及其财务影响的信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那么,将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也是实际可行的,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项目。要对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并且须得到政府及有关环境法规、法律的支持,要求进行强制性披露。

1.环境资产的披露。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设置若专门的项目以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环境资产,例如,环境资产原值、环境资产累计折耗旅游资产。对于那些环境或有资产,应采取谨慎性原则,只对那些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环境资产进行披露,且只披露环境或有资产形成的原因,预期对企业产生的财务影响。

2.环境负债的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以反映企业应负担的义务。尤其一些环境或有负债即使是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也应该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例如,应付环境资产补偿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环境资源税、环境或有负债等。环境负债的披露,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环境因素风险和环境负债的实际情况,以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3.环境成本的披露。企业应将确认为环境成本的项目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加以披露,如管理费用-环境费用、所得污染损失补偿费等。

4.环境效益的披露。在损益表中设置若干个单独的项目以反映企业防治和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所获得的收入,如环保贡献奖金、税收减免收益、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所得收益。

这些信息的披露,可以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了解企业或事业部门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情况,并据此对过去采取的一系列环保措施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胡碧臣.浅论环境会计[J].理论月刊,2004,(1).

[2]姜昆明.环境负债及其会计处理问题的研究[J].上海会计,2001,(1).

[3]彭念一,刘红艳.论环境经济价值核算[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2).

资源环境效应篇6

关键词:跨国公司、

环境污染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活跃,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愈益深广。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技术转让、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就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对我国的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环境的影响

由于跨国公司在母国的生产受到政府和环保主义者的限制,环境成本正在朝着内在化方向发展。所谓环境成本内在化,是指将环境成本纳入到生产成本之中,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及污染付费原则。环境成本内在化在各国有权制定本国环境标准的情况下,使各国环境标准存在差异、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存在差异,企业在不同国度和地区生产同样产品,所承担的环境成本不同。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准成本要高,由此必然引发直接投资主体——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寻租”活动。即将资本从环境标准高、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撤出,投向环境标准低、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低(实际上是一部分环境成本外部化)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源于环境成本差异的“租金”(超额利润)。因此,在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背后,是环境恶化的代价。跨国公司大量开采能源,把发展中国家作为“污染避风港”,将污染严重、耗费量大的生产制造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还有一种观点是“污染光环”论。持这种论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受国内较严规则管制的外国企业所使用的新的清洁技术以及环境管理体系向东道国扩散。由于跨国公司在母国内要面临更严格的环境标准以及政府、社会、消费者的环境要求,跨国公司相应的具备更先进的环保或污处理技术。跨国公司在向东道国投资的同时,不仅能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技术外溢、知识扩散,来解决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污染问题。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跨国公司这种“污染光环”的做法,正是达到帕累托最优。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给东道国带来的正面影响,在于它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国民对环境标准的要求提高。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通过技术转让、资金投入促进了东道国环保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家之间深层次、广泛的环保合作,这对实现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跨国公司影响环境的效应

grossmanandkrueger提出了经济活动通过三种效应影响环境: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类似的,跨国公司对环境污染的效应也分为三种: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一方面,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规模效应)会导致更多的环境压力,例如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物向环境(空气、水和土壤)的排放;另一方面,结构变化和技术效应提供了增加材料和能源生产的新的可能性。全球化对环境的结果依赖于这三类效应的综合变化。

(一)规模效应

因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就是“规模效应”。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污染系数和生产结构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使用大量资源,并带来大量的废弃物,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应当是负的。但是规模效应究竟有多大,要取决于研究定的环境要素。

事实上,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环境污染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的。也就是说,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回加重环境污染。当经济发展到某一程度的时候,环境污染将会逐渐减少,这就是著名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它说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规模效应究竟对环境产生正面还是负面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战略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格局。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和有效的分析工具,很难对跨国公司的环境规模效应得出定论。

(二)技术效应

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给东道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先进的技术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同样的产出使用更少的投入并排放更少的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更小。除技术转移外,外国投资者还会给东道国带来积极的技术外溢,仿效跨国公司的技术、雇佣跨国公司的技术职员,以及提出一些必要的条件(比如更高的环境标准)等。而东道国厂商能否效仿跨国公司的技术通常取决于东道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严格程度。

(三)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指跨国公司通过投资影响东道国的经济结构,进而对东道国的环境产生影响。结构效应与由于资源使用方式改变而带来的各种经济利益之间或者各经济体内部的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跨国公司投资加速东道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进而对东道国环境所产生的结构效应被认为是积极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加快了东道国专业化分工,东道国更依赖于自己的禀赋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从而推动东道国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变使东道国的产业结构由污染严重的第一、二产业为主导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变。正如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状况一样,跨国公司的投资为东道国的环境带来巨大的改善。从环境的角度看,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服务业的投资,产生的经济结构变化是积极的,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研究表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转向资源处理,向轻工业、服务业转变,带动了环境质量的提高,而服务业也将从环境的改善中获益。但是由于每一种服务业对环境影响各不相同(例如,金融业和航空运输业),所以必须要做更多的量化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结构调整对环境的作用。

三、跨国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

一般来说,美国或欧洲的跨国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厂商的环境保护标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00年6月修改了跨国公司的指导方针,明确指出跨国公司必须遵循高标准的环保规则。由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可以经由国外直接投资的途径直接监督投资于东道国的分公司,所以跨国公司的海外分公司及其相关企业会因所在国不同而面临不同的环境保护标准。一旦跨国公司的某一海外分公司发生环境争端,就会影响到整个跨国公司的商誉。所以跨国公司已经无法规避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跨国公司都在公司内部制订了保护环境的原则和方针,对东道国也作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

污染的承诺,并且不少跨国公司已经付诸实践,比如美国的道化学公司、日本的nec公司等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已经明确提出在东道国要普遍采取母公司的环境标准。欧盟国家也开始要求所属跨国公司不仅要在欧盟内部,而且在海外投资时都要采取母公司的环境标准。此外,在我国投资的其他跨国公司虽然没有采取母国的环境标准,但其环境保护意识较高。这些跨国公司把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带到我国,

在我国的环境保护领域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并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手段更新了我国本土企业的环境技术,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以及快速的技术改进,有力地促进了节能环保事业。高效的使用自然资源,能够不断降低能耗和污染强度。清洁技术越来越有效地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市场的力量能够矫正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严重的价格扭曲,有效防止资源过度利用,大大降低资源退化的风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收益。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大大强化了技术和市场的力量,这是一种更为革命性的力量。它使一国在开放的条件下更有效地利用全球的技术、资源、资金和管理,加速经济转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有助于形成一种能源高效利用、低环境损害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机理在于:由以原料为基础的高污染的传统制造业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服务产业转移;促进清洁技术的广泛传播和使用;减少贫困和与贫困有关的环境负效应;为支持环境投资创造外部资源。通过这些方式,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使经济增长同产生污染及消耗资源分离开来,进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刺激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fdi,可以转移环境敏感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工具。除了鼓励发展中国家中更多的fdi,跨国公司集团还希望联合国制定高标准的全球环境规则。很明显,这对于环境是有利的,但是也可以认为这仅仅是为了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实力。它会淘汰当地产业和较弱的跨国公司,因为只有拥有大量财富的跨国公司才有达到环境法规要求的资本资源。

有时跨国公司的环境保护行为却是被动的。当跨国公司认为自身的生产和投资对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很重要时,它们就会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得积极。这些跨国公司也许有关于环境、健康、安全的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可能仅仅是提出了“良好的实践的声明”,而不是达到实践的具体目标和行动。在这样的跨国公司内部,环境保护的管理战略仍然处于雏形。

四、小结

资源环境效应篇7

关键词:企业环境审计;pSR模型;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一、引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在不断索取的同时也承受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系列后果。企业作为重要的资源消耗主体和环境规制对象,其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一方面,部分企业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环境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环境管理决策及环境绩效评估,防范企业环境风险,同时可以助力监管机构进行执法评估,并最终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落地。对于企业环境审计而言,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基于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以下简称pSR)模型构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企业级微观主体的特点改良其中的状态(State)指标,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丰富相关领域文献。

二、文献回顾

李山梅等(2011)基于pSR概念框架从理论层面构建了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设计了考虑传统GDp的环境优值模型。孙晗等(2014)基于pSR模式构建了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介绍了如何在已有指标体系下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分析。彭兰香等(2015)结合绩效棱柱理论和pSR模型构建了水环保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既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考虑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孙亚宁(2016)、李丽等(2018)、陈涛等(2019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大气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并指出如何有效应用pSR模型。黄溶冰(2016)结合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pSR模型的原理,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房巧玲等(2018)基于pSR模型构建了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离任审计评价体系,并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资源环境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张静(2013)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临海工业类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青岛海西电镀工业园的案例分析中。张建平等(2019)基于pSR模型构建了煤炭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并以同煤集团和阳煤集团两家企业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学者们对于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就审计项目类型而言,以水环境审计项目评价体系研究居多。就被审计单位而言,既有基于政府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也有基于企业的相关研究。当下基于pSR模型构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论模型,pSR模型在企业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pSR模型的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一)pSR模型概述和可行性分析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以下简称pSR)模型最初于1979年由加拿大统计学家Dav-idJ.Rapport和tonyFriend提出。目前,pSR模型已经被各国学者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工具广泛应用。pSR模型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状态(S)指标代表特定时间阶段或时间节点的资源和环境现状;压力(p)指标代表企业的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响应(S)指标代表企业采取的各种减轻、修复和预防对资源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措施。pSR模型遵循“压力—状态—响应”的基本思路,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该模型中,一方面,企业的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这些行为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压力(p),进而对资源和环境状况(S)产生了负向影响: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外部的监管要求,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R),这些反应和措施会对资源和环境状态(S)产生正向影响。由此可见,人类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反馈循环机制,资源和环境状态(S)是压力行为和响应行为两方面影响的结果。pSR模型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需求,可将该模型进行适当改变和调整,从而应用于多种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笔者认为,pSR模型能够清晰展现各项目之间的动态关系,有利于对企业环境活动做出综合的、动态的评价,为后续的责任追究和整顿修改提供有效的线索,因此基于pSR模型的基础理论,结合微观企业的特点,适当对pSR模型进行改变以构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

(二)p-S-R指标体系构建1.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在构建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企业环境审计的目标决定着其评价体系的设计,要选择最能达成评价目的的指标,以引导企业的行为。(2)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相对全面地反映企业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同时指标的选取应该具有代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评价效率。(3)客观性和可获得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尽量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人为干扰;同时,要注意实际存在的数据情况,选择能够获得数据支撑的指标。(4)反映监管要求原则。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往往受到严格的监管,在实际运行中,需要严格遵守各项环境标准,执行各项环境政策。企业环境审计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必须考虑相关监管要求,在设计指标时,设计能够反映监管政策落实情况的指标。2.具体指标设计。依据pSR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分类选取具体指标:(1)p(压力)类指标的选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和消耗资源,以生产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资源是有限的,企业的这些生产活动会对自然界产生资源方面的压力。同时,企业的生产活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把污染物、废弃物排入环境,产生有害影响,从而产生环境方面的压力。因此,压力指标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资源压力指标,定义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值用水量,反映企业的生产活动给资源造成的压力;第二类是环境压力指标,反映企业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主要是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的污染,定义为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单位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2)S(状态)类指标的选取。企业作为微观主体,设计其状态指标,需要注意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范围,一般来说,因为空间距离遥远以及因果关系减弱,企业对于整个自然界和大环境的影响很难界定,整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难以归因于具体某个企业的环境行为。针对企业级微观主体的特点,应当以受企业近距离影响的区域的资源和环境状态来作为状态指标,要求这些指标能够归属于具体的企业承担,以确定每个企业独自的责任,比如对于煤炭企业,则可以限定受企业生产活动影响的区域为矿区,使用矿区附近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来作为状态指标。根据以上分析,设计如下状态指标。第一类是资源状态类指标,选取企业附近区域人均可利用资源指标表示,具体资源种类采用与企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资源种类作为代表;第二类是环境状态类指标,选取企业附近区域水质综合指数和企业附近区域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比例两个指标表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比例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3)R(响应)类指标的选取。企业在日常的环境管理活动中,可以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培育环保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以减轻和修正对资源和环境的不利影响。首先是针对节约资源的响应措施,企业可以更新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主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索取;其次是针对保护环境的响应措施,企业可以加大环保投入,例如购买环保设备,增加处理污染的费用,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后是针对培育环保文化的人文响应方面,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教育,进行环保理念的宣传,提高企业全员的环保素养,促进环境管理政策的落实。基于以上分析,响应指标主要是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资源响应类指标,选取单位产值生产技术创新费用投入额和可再生资源重复利用率等指标来表示;第二类是环境响应类指标,选取企业单位产值环境污染治理费用投入额和企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率等指标来表示。第三类是人文响应类指标,选取单位产值环保培训费用投入额和单位产值环保宣传费用投入额等指标来表示。

(三)指标处理在进行具体的环境审计评价工作时,由于各评价指标的单位不一致,还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为了全面反映企业状况,往往选取了比较多的指标,为了突出评价重点和降低信息冗余,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提纯,使问题简单化。

四、总结

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企业的环境管理绩效,以帮助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实践中,企业需要结合定性要求和定量指标来综合评价企业的环境管理绩效,同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指标体系,形成既能满足外部监管要求又能服务于本企业经营管理需求的独特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山梅,陈佳稳.基于pSR概念框架下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4).

[2]李璐,张龙平.关于我国开展水环境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学报,2012(6):72-77.

[3]张静.基于pSR框架的临海工业类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4]孙晗,唐洋.基于pSR框架构建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J].财会月刊,2014(14):94-96.

[5]彭兰香,李佳丽,刘婷.基于绩效棱柱和pSR模型的水环保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浙江省“五水共治”为例[J].财经论丛,2015(05):67-73.

[6]黄溶冰.基于pSR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J].会计研究,2016(7):89-95.

[7]孙亚宁.浅析pSR模型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J].审计月刊,2016(05):8-11.

[8]房巧玲,李登辉.基于pSR模型的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离任审计评价研究———以中国31个省区市的经验数据为例[J].南京审计大学报,2018,15(02):87-99.

[9]李丽,孙文远.基于pSR模型的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商业会计,2018(08):17-20.

资源环境效应篇8

环境资源与自然资源是同一物质实体所反映的相互联系而又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资源。环境资源不仅强调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同时突出其生态价值。环境资源会计将会计学和环境资源学相结合,是以综合货币计量与实物量计量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相关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和国际公认准则,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运用专门的方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环境资源污染、损耗、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的成本与费用,分析环境资源效益,以及环境资源运动对会计主体经营活动的影响,从而为有关决策者提供环境资源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环境资源会计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和价格,补偿其损耗,通过会计核算的数据充分反映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企业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促进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

环境资源是具有直接、间接价值的资源,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不仅需要核算直接成本,而且还需要核算间接成本。与传统会计核算相比,环境资源会计核算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纳入了环境资源价值。因此环境资源会计核算对象既包括传统意义的企业资金运动,又包括环境资源、社会生产和生态价值的循环运动。具体包括:企业资金运动、环境资源收入和成本、环境资源损耗支出、环境资源污染损益、环境资源保护损益、环境资源会计利润等。

3环境资源会计的目标

环境资源会计目标既包括微观目标又包括宏观目标。微观目标是通过核算环境资源的成本费用与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宏观目标是兼顾环境与经济,遵循环境资源循环规律,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环境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等信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使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的共同提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环境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

4.1环境资源会计要素的确认

4.1.1环境资源资产

环境资产作为环境会计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资产是指所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狭义的环境资产是指所有权已经界定或管理主体已经明确,并能对其执行有效控制,通过对其持有或使用可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的环境资源。虽然环境资产可以定义为环境资源,但环境资源却不能定义为环境资产。也就是说,不能反证环境资源就是环境资产。环境资源与环境资产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环境资源是环境资产的源泉,在物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环境资产是环境资源资产化的表现形式。环境资源资产可以分为自然资源性资产和生态资源性资产。自然资源性资产又可分为人造资源性资产及非人造资源性资产。环境资源资产的确认标准:第一,环境资源未来效用的可能性。第二,环境资源计量的可靠性。第三,环境资源的地域范围。环境资源会计只对会计主体内的环境资源形成的资产进行确认。

4.1.2环境资源负债

环境资源负债是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资源造成破坏或影响,而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有义务,即环境资源负债是企业未来将要发生的环境支出。或有环境资源负债,是指由于目前或将来制造、使用、排放或危险排放某种特定物质,或其他对环境资源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引起的在将来发生支出的潜在法定义务。环境资源负债特别是或有环境资源负债通常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的环境资源负债除了满足重要性原则之外,还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导致环境资源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很可能发生;(2)环境资源负债的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

4.1.3环境资源权益

环境资源权益,是指环境资源所有者或使用者在企业环境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按照环境资源权益的形成来源划分,环境资源权益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资本、环境资源环保基金和环境资源留存收益。由于企业治理环境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因此大多数企业的环境留存收益很可能是负数。环境资源权益的确认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零成本取得该项资源性资产的开采权或使用权,应确认为环境资源资本;二是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该资源性资产的取得成本远远低于其价值时,应予以确认。环保基金的确认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实际收到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各界统筹或捐赠的资金时确认;二是在向消费者收取环保基金、或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环保基金时确认。环境资源留存收益是在各会计年度计算环境资源损益时确认。

4.1.4环境资源成本

环境资源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资源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环境资源成本的确认首先要判断是否依据会计估计变更。首先,有些环境资源成本的确认是根据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的。其次,对环境资源费用按效益期间或无效益标准进行划分,即分别按以前年度、当期、未来期间和无收益(损失)进行划分。最后,对不产生效益的费用,如损害赔偿费用,则按损失处理。

4.1.5环境资源费用

环境资源费用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损害需要以污染后的某种支出作为赔付和补偿,也可能会在经营过程之中或之前采取积极的措施,在污染发生之前或之中主动的治理而发生的支出。环境资源费用确认的标准有:(1)环境资源效用不能带来未来效用。如果一项支出不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收益没有足够密切的联系,就不应将其资本化,而是将其确认为环境资源费用。(2)环境资源效用的计量具有可靠性。

4.1.6环境资源收益

环境资源收益是指企业积极参与保护环境资源可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某种经济收益。环境资源收益分为显性环境资源收益和隐性环境资源收益两类。显性环境资源收益的确认标准为:(1)企业已经将商品所有权或使用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买方。(2)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3)相关的收益能够可靠计量。隐性环境资源收益的特点表现为间接的经济利益,这种利益难以形成企业直接的经济利益流入,而且相关的间接收益已反映在企业的不同损益计算中。因此,将这部分纳入环境资源会计的复式记账系统是十分困难的。这部分收益可以在取得时确认并计量,但是不予记录,只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4.2环境资源会计的计量

环境资源会计的计量是将涉及环境资源的经济业务经过辨认确定其数量价格,予以正式记录并编入会计报表的过程。在计量中,最困难的是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

4.2.1环境资源资产的计量

环境资源资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模糊数学法。环境资源的价值系统是由自然、经济、社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而成的系统,而且各要素互不相容。当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精确化能力减少,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互相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模糊数学法来计算诸如土地、森林、水域等环境资源资产的价值。(2)净现值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市场价格的环境资源资产,特别是对单一的产品与劳务,例如林木。但尚未应用到具有非市场价值的环境资源上,例如空气或水,因为由这些资产所提供的服务,例如废弃物处理,并不具有可观察到的货币报酬。只要可以估算出这些资产价值的变量,就可以应用净现值法。(3)市价法。市价法主要是以某一资源参照物的价格为基础,在考虑了有关规模和品位的调整系数后,确定资源净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但若产权交易不普遍时,要寻找参照物的交易价格则比较困难。

4.2.2环境资源负债的计量

环境资源负债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恢复支出法。这种方法是采用恢复或更新由于环境资源污染而被破坏的生产性资产所需的费用因素来衡量环境污染代价的。(2)防护支出法。它是指用于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做出的预防性支出作为环境危害的最小成本。这种方法采用为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害影响所愿意承担的费用因素来衡量环境污染的损失。(3)机构认定法。在企业的某种污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政府环保机构可能会采取措施要求企业实施必要的治理。这种治理支出最好是能在正式认定之前就加以预计,以便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果无法做到,可以在正式认定时予以入账和列报。或有环境资源负债计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①生态环境资源的降级费用是指由于废弃物的排放超过环境容量而使生态环境资源质量下降所造成损失的货币表现。这种费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应该给出一定范围内的近似估计,在不可能得出近似估计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计算出最低金额。②目前中国是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企业征收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费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逐步恶化,国家有可能向企业征收更多的环境资源保护费用。如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国家要变动环境资源保护收费政策,企业要及时在会计处理上进行反映。

4.2.3环境资源权益的计量

环境资源权益具体的计量方法有以下几种:(1)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是指对具有实际市场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直接运用市场价格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并可以观察和度量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测算、评价的方法。(2)市场替代法。在不宜直接采用市场价值法时,可以使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予以估价。市场替代法具体可以用资产价值法和工资差额法。(3)假想市场法。对没有市场交易和实际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纯公共物品),只有人为地构造假想市场来衡量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其代表性的方法是条件价值法或意愿调查法。如果环境状况的变化连通过间接观测市场行为都不可能估价时,只有靠建立假想市场来解决。

4.2.4环境资源成本的计量

环境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环境资源资产实际发生的成本计量。对环境资源成本构成中的环境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资源支出成本均可采用此种方法计量。(2)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量而需要增加的成本,是应用效用来衡量环境资源价值的一种方法。(3)机会成本法。使用一种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环境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在评估无价格的自然环境资源方面,运用机会成本法估算。(4)预防性支出法。预防性支出法根据人们为防止环境退化所准备支出的费用多少推断出人们对环境资源价值的估价。环境资源成本构成中的环境资源管理成本即可采用此种方法计量。

4.2.5环境资源费用的计量

环境资源费用的计量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环境资源费用可以根据实际的支付金额进行计量;但对于可预见的未来环境支出等也可使用非历史成本原则计量。非历史成本法计量主要用于预计环境资源的损失。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工程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

4.2.6环境资源收益的计量

环境资源收益的计量是为了在环境报告上列明环境资源收益项目和金额。显性环境资源收益可以按照销售合同或销售协议上的金额与实际发生的环境资源费用配比来计算。环境资源赔款收益可以按照法院判决书确定的赔偿金额计量。隐性环境资源收益表现为间接的经济利益,其计量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运用近似的方法予以估计。

4.3环境资源会计的信息披露

企业的环境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影响企业经济活动和交易事项的环境信息或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环境信息。这部分环境信息可以货币量化,在环境资源会计假设、原则下进行确认、计量,通过财务报表呈报。二是一些不能货币量化的关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如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的政策,企业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等。这部分环境信息通过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环境资源会计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附注提供有效的环境信息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需要。

5中国实行环境资源会计的建议

5.1注重环境资源会计核算方法和应用的研究

目前,中国的环境资源会计核算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实践基础。因此我们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先进研究成果,学习其在低碳经济视角的环境资源会计核算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环境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与中国的环境资源现状有效的结合,形成适合中国的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使其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同时要重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从而不断推动环境资源会计核算的发展。

5.2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环境资源会计准则

环境资源会计核算由于缺乏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约束,不仅无法了解企业环境资源管理的绩效,而且无法满足低碳经济下利益相关者对环境资源信息的需求。因此,中国应成立专门的权威事业机构,尽快制定环境资源会计准则,推广开展试点工作,为环境资源会计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环境资源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制定将更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有效地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规范和促进环境资源会计健康发展,并推动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国家战略的实施。

5.3加强低碳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低碳经济的意识

目前中国政府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强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友好。然而,社会公众并不能深刻地意识低碳经济和环境的关系。环境资源会计反映的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低碳经济理念,开展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加大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环境资源会计核算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5.4建立环境奖惩机制

资源环境效应篇9

一、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现状

(一)审计类型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我国目前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实践,仍以财务收支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主,审计人员的知识背景多以财务会计为主导,且较多地选择分析性复核、座谈、调查等传统的审计方法。

(二)审计对象以环保资金使用为主我国目前的政府环境审计仍以环境保护资金审计为主,对环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环境保护项目计划和目标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审计,以确保环保资金的合法合理使用,减少损失浪费。

(三)审计实施方式以强制审计为主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国家需要对自然环境实施宏观管理,但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滞后,环境政策在执行中遭到抵制、执行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而,完全依赖自主审计不现实,真正确保环境管理的良性运转只能实施强制审计,通过强制性审计活动监督有关部门、企业是否遵循了有关环境法律规定。

(四)审计项目确定线索以现实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为主政府审计机构充分关注在环境方面发生重大事故和已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如严重污染、浪费自然资源和决策失误等,以此为线索确定审计项目。自1998年以来,我国审计机关主要围绕当前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项目,先后完成了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审计调查、4个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项目。

(五)法规政策和制度执行以合规性审计为主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滞后,环境政策在执行中遭到抵制、执行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将合规性作为现阶段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揭示和反映存在的问题,促使其遵守和执行。

二、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经济基础依然薄弱,技术力量缺乏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审计一般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他们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经验证明,如果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5%作为环境保护投入,大体上可控制住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改善。相比之下,经济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缺乏,环保方面投入较低,已成为我国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严重障碍。

(二)对资源环境审计认识不足,审计环境亟待优化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因此环境审计的开展也较迟,直到1999年,环境审计才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但目前仍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而且对环境审计的宣传也很少。这种状况导致审计机关内部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包括相当数量的审计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环境审计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三)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单一目前,我国进行的环境审计主要是合规性审计,即主要鉴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如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各种费用等,还没有涉及到对国务院所属的环保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对国家在国际履约方面进行审计监督、对政府环境政策进行审查监督等内容。这就使环境审计的作用仅限于消极防范,远未起到环境审计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四)相关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个国家的环境法规逐渐增多。我国从1979年先后制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由《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污染防治法和《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法所组成的较健全的环境法律体系。尽管这些环境法规对保护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覆盖面还不全面,各项实施细则也有待明确,与实务操作有很大的差距。

(五)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企业环境成本包括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资源维护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四种。对后两种形式的环境成本量化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资源的破坏程度与类型确定困难,可利用技术及恢复标准的不确定性,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难以量化。在环境审计过程中要求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应用哪些指标来科学地反映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成为审计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缺少评价环境成本和效益的指标体系,环境审计成本量化困难。

(六)未建立专门资源环境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主要是工交审计部门的人员,环境审计不可能成为他们的主要业务,所以大大削弱了审计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作用。

三、加强我国环境资源审计的对策

(一)增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资源环境审计今后的发展,是继续探索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过程。我国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偏重于运用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逐渐增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目前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所关注的环境政策主要是环境经济政策,今后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增强,并且将突出其资金配置功能。

(二)增加绩效审计目前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应包括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重大环境项目的绩效审计和国际投资环境项目的绩效审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保护的资金能力是有限的,而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资金来投资环境保护事业。而更好地吸引国际资金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积极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提高我国利用国际资金的绩效和透明度。今后,对国际投资的环境项目审计应是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另一个重点。

(三)开展专项审计和环境咨询一是加强对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审计。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投资项目进行环境审计,应追踪项目建设全过程,避免重复建设以及高估算而造成巨大损失。二是对重点项目进行审计。主要是通过确定和判断项目资金的收入支出情况来进行审计,促进其合理分配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三是进行资源环境咨询。资源环境咨询是在管理部门做出决策之前,由审计人员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的一项服务。企业可以通过环境咨询来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能源使用成本等等。

(四)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立法,制订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一是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从资料分析来看,除《宪法》及《审计法》等法律、法规涵盖部分环境保护审计内容外,其他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基本没有明确审计机构在环境保护监督方面的职能作用和主要工作内容。为此必须对环境保护的经济结果、环境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把审计监督机制引入环境保护监督的更深层次。二是要扩大资源环境审计权限。《审计法》授予了审计机关对与环境保护有关政府

预算执行情况,国有金融机构环保信贷资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国有企业的排污费及污染治理,国际组织授贷环境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的权利,但未对环境政策制定集体、乡镇、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与环境有关的财务收支审计作出授权。为了全方位在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应考虑对环境审计进行补充立法,适当扩大审计机关的权限。三是要赋予审计人员相应的资源环境审计职权,建立可操作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细则,拓宽审计范围,避免资源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时增加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在证券法、公司法中增加资源环境审计内容,规定对上市公司项目审批及年审必须经过具有资源环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出具有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审计报告。

(五)完善企业环境会计准则,建立环境报告审验制度

资源环境效应篇10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呈总体的退化趋势,特别是近50年来,其退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主要表现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盐化现象加速,使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问题日趋突出;下游地表水量剧减,地下水潜水面下降,造成了土地全面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下游绿洲大面积退化,植被体系衰退:植物种群向极端的方向(耐旱、耐盐)发展,植物群落总体上呈负向演替,向低级化、简单化趋势发展,群落景观呈现出碎片化、岛屿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抗干扰性更小,极易失衡向盐碱化、沙漠化方向发展。

这些问题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仅以黑河下游弱水三角洲地区为例。50年代以前,该地区曾分布连片茂密的沙枣、胡杨、红柳、梭梭、芦苇、芨芨草等灌丛草甸,到70年代末,沙枣、胡杨林减少了5.76万hm[2],植被覆盖率大于30%的灌丛草场减少了327.18万hm[2]。三角洲内的以红柳、梭梭、芦苇及芨芨草为主的灌丛草甸也大面积退化并逐渐被枸杞、骆驼刺及红砂等旱生或超旱生荒漠草甸所取代。与此同时,土壤盐碱化和沙漠化在黑河流域也迅速发展,下游地区有35.09万hm[2]的水域、森林草场变成盐碱地和沙漠,土地年退化面积1.1~1.3万hm[2]。

2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1 西北地区的长期干旱化趋势是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正处于干旱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将来还会向持续干旱化方向发展。而造成这种长期持续干旱化的原因则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它使中国宏观气候由纬向分带变为经向分带为主,从而使现代四大水文循环系统,即太平洋水文循环系统、印度洋水文循环系统、北冰洋水文循环系统与鄂霍次克海水文循环系统,成为控制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因素,中国西北地区正好处于四大水文循环的空缺带,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西北内陆河流域内近地表大气层水分含量少,降水稀缺,水分收支失衡,地下水位下降,气候长期向干旱化方向发展,且主要靠封闭性流域水文循环系统和水分垂直循环系统维护其生态系统的水分均衡。流域内蒸发力大的气候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则决定了流域水文循环系统中水分的最终去向只能以蒸发输出方式为主,由于基本没有盐分排泄去路,流域将始终处于盐分积累过程中,尤其是在局部流动系统和区域流动系统的汇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中的含盐量不断增高。

由于西北地区土壤的水、盐背景值及其分布是决定植物生态种群自然选择的关键因子,因此总体上的水资源极端匮乏造成了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2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1 水资源系统性的认识不足导致过度开采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一般都与其他表流域系统的范围相一致,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划,且在系统内水资源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间转化频繁,水力联系密切,相互影响与制约作用强烈,牵动系统中的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其它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其空缺。而在以往的水资源开发中,缺少对水资源的系统特点的认识,对其采取上、中、下游分段评价与开采,导致了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中上游地表水和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下游河道断流,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使原本就极不均衡的水资源在人为作用下分布更趋于极端化,最终导致了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失稳,使下游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2 水资源分配中没有考虑自然生态用水

在部分地区,虽然认识到了水资源的系统性,对其使用进行了统筹规划,但只考虑到人工生态用水、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没有考虑自然生态用水,所以现有的流域水资源分配一般是在中游大量引用地表水或提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而对下游则只考虑分配其生活用水,没有为其自然生态用水预留配额,导致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至生态水位以下,地表植被迅速恶化。

2.2.3 对自然生态用水机理不清而导致配水有效性低

一些地区虽然定期为流域下游分送一定水量,但由于对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不清,尤其是对下游植被年内需水量的动态规律不清,导致配水多集中在下半年,对下游地表生态的保护和恢复作用不大,并易加剧盐碱化。另外,年度配水量也不足以使下游地下水达到生态水位,难以为地表植被利用,因此大部分为无效水。

3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

3.1 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分配必须要面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必须要求有足够的水量来维系。鉴于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点及生态环境特点,在进行水资源开发时,必须考虑其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确定面向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分配方案,即将水资源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考虑其时空分布及内部各种水资源间的相互转化,在维护现有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宏观稳定态及流域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确定水资源的开发方案,对开发出的水资源也要进行统筹安排、系统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益。

3.2 面向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分配的基本模式

为了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以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分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其耦合模型,进行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其基本思路是:建立流域水资源系统模型和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将水资源的开发作为水资源系统的输入,由水资源系统模型得到其输出,该输出同时是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入,再由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得到其输出,即流域生态环境可能的变化。其过程见图1。通过上述耦合关系的分析,继而可以对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为此,需要开展的研究如下:

3.2.1 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系统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流域内现有植被的种类、分布、生长状况及其所对应的水、盐等对植被影响较大、易受外界干扰的浅地表地质环境因子。根据植物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因子下的生长状况,分析不同植物的生存域,即植物对水、盐等地质环境因子组合的适应范围。从而确定地质环境因子的变化对植被演替的作用,以及地质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地下水位这一受水资源开发影响最大的地质环境因子对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建立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模拟各种输入对其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应输出。

3.2.2 流域水资源系统分析

将整个流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其结构特点和环境特点,分析其动力学机制,建立系统模型,研究各种输入下水资源系统的输出。

3.2.3 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耦合模型

附图

图1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将水资源的开发作为水资源系统的输入,由其内部结构分析该输入对水资源系统的作用,预测其输出,如地下水位及地表径流的变化等。并将其作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入,通过分析地下水位对其它各地质因子的作用以及它们一起对植被的作用,确定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并以此作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出。

3.2.4

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预测

利用上述耦合关系,对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预测性评价,为确定合理的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依据。

3.3 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3.3.1 水资源系统的滞后与延迟效应

水资源的开发所造成的水资源系统的改变并不能立即反映在它的输出中,而是有一个滞后,因此中上游的水资源开采并不能立即反映为下游地下水位的变化。不同的流域水资源系统,甚至同一流域水资源系统在不同的开发方案下,其输出的滞后也有长有短。而西北干旱区植被的需水量在年内差异较大,所以在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这个滞后时间。水资源的开发对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影响还具有延迟效应,在常年开发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各个阶段水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系统的累计影响。因此,正确的考虑水资源系统的滞后效应与延迟效应,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3.2 水因子的涨落特点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的植被系统所具有的宏观稳定态较少,但作为一般系统,它也具有多态性。当水因子缓慢涨落时,植被系统产生适应,通过自组织保持当前稳定态或从某一稳定态向其它稳定态演替。但当水因子涨落幅度及速度较大,超过植被系统的适应范围和适应速度时,它来不及适应,现有稳定态难以保持,而新的稳定态也难以形成或保持,可能直接向其终态(沙漠化)方向演替。因此在水资源开发时,应保持水因子的正常涨落幅度和速度。另外,还要注意水因子与其它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在某些地区,水因子的涨落可能会对风因子和土壤因子等产生放大效应,对植被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作用。

3.3.3 植被的生活习性

在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被的生活习性。不同植被对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依赖程度不同,其年内的需水量也有变化,这对流域内自然生态配水的有效性有特殊意义。以胡树为例,其繁殖期主要是在春季,而这个季节下游正处于干旱少雨期,降水不足以使小胡杨萌芽成活,此时地表水的配给对胡杨的繁殖就十分重要。如果河道来水仍集中在中游农作物成熟后的九月份,其有效性显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