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状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6:43

资源环境状况篇1

   论文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 

   一、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社会生产活动对土地的扰动程度具有明显区域分异,在我国自东向西呈现有规律的递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也最多,对土地的干扰程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另外,环北京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由于处于沙漠边缘带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多重因素影响,该地区也成为对土地扰动较强的区域。 

   我国沙地变化呈现南北两大区域分异特征。北方地区变化最为剧烈的是陕西,其区域沙地治理效果比较显着。而由于洪涝灾害等原因,南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损毁沙化与治理并存。我国湿地变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和珠江三角洲等湖泊广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挖塘养鱼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利用程度和方式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市场转型、社会发展及人口数量上升等大环境影响,人类越来越多地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而问题的根源都与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及方式有关,因此,生态环境状况能直接地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庞大人口生存需求的多重压力下,我国土地资源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是:土地总体利用结构好转,质量相对下降,耕地结构性减少,牧草地退化严重。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用地、建设用地稳步扩大,生态退耕成效显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而同时减少的主要是天然林地和湿地,导致其总体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下降,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生态退耕,其次是农业、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牧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牧草地退化为未利用土地。 

   二、我国土地资源破坏现象 

   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人口压力加大,地区财政来源单一,国内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经营方式的恶性循环,我国土地生态环境的的污染和破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机质”,它由微生物和动植物的代谢物组成,是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长的状况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长,也十分稀疏。土地是否会发生沙化决定于土壤中含有多少有机质和水分可供植物吸收利用。任何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破坏土壤储存水分的因素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我国各种成因的荒漠化土地面积8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7%。其中,水蚀作用形成的荒漠化土地37.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的45%;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土地37.1万平方公里,占44.3%;物理及化学作用(包括盐渍作用和水渍荒漠化土地)6.9万平方公里,占8.2%;工矿开发引起的为2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有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141万平方公里,其中,易受水蚀荒漠化影响的土地87.5万平方公里;易受风蚀的沙漠化土地53.7万平方公里。总计已经荒漠化和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224.7万平方公里。 

   我国各类荒漠化土地最近发展的趋势 

   1、由于近年来降水减少,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这意味着“石漠化”问题有可能减轻。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然值得警惕。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也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风蚀引起的荒漠化,即沙漠化。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继续强烈发展,不同类型和地区的沙漠化发展趋势有较大差异。草场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严重发展;西部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河流下游地区生态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严重发展。

   3、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从全局讲,由于干旱化发展,普遍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也有局部地区存在恶化现象。 

   (二)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我国的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水土流失类型众多,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两种类型。局部地区存在冻融侵蚀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也在加剧。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上中游的山区、丘陵区。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以及长城以北。 

   水土流失的导致原因有两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出去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人为因素为主要因素,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是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超载过牧;开矿、修路、采石等生产建设,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矿渣等。 

   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容易频发干旱灾害。地面植被差,降雨量减少,分布不均,暴雨多。即便在同等降雨的条件下,由于水和土的大量流失,致使水土流失区的旱情加剧。目前我国消失的森林、湿地面积越来越多;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形成着名的“地上悬河”。1998年我国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大中小型蓄水工程淤积大量泥沙,严重削弱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水土流失造成坡耕地水、土、肥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加剧了旱情;水土流失使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长江上游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地区;除了上述情况,水土流失还会危及工矿企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三)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森林的破坏和绿地的丧失,是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二氧化碳增加会造成全球的温室效应与气候的变迁,进而影响人类本身的生存。此外,森林的砍伐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不仅有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并且会使珍稀物种灭绝、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土地利用规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垦拓荒力度增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未利用地或农用地用于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结果是:一方面,农用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也小幅度上扬;另一方面,未利用地不断的减少。导致绿林交错过渡带的生态用地较少,生态防护作用减弱。众所周知,耕地、林地、园地等农用地的面积增减会影响地区的小气候。土地利用规模增加了,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来达到的,破坏了原始植被和生态平衡,会导致地表覆被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循环难以持续,受到风沙侵袭,土壤养分含量大大下降,也影响了土地的经济产出和土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状况篇2

关键词:水资源状况;水环境污染防治;隧道施工技术

abstract:waterenvironmentprotectionisthesocialpublicpublicdemand,isalsothesocialandeconomicsustainabledevelopmentnecessaryconditions.asakindofpublicundertakings,thewaterpollutionmanagementcannotrelyonthemarkettorealize,thewaterpollutioncontrolofmainresponsibilitycanonlybebornebygovernment.thispaperanalyzesthewaterpollutioninhengshuicitygovernmentmanagementpresentsituationofthemanagementofanddeficiency.Combinedwiththeactualconditionsoftheregionandsomeoverseasexperience,exploresthehengshui,perfectthegovernmentmanagementmeasuresandmeans.

Keywords:waterresourcessituation;thewaterenvironmentpollutioncontrol;tunnelconstruction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衡水市水污染现状与政府治理的必要性

衡水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全年降水量较少,旱情比较严重,由1956-2003年降水量计算结果可知,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09.7mm,滹滏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为493.6mm,黑龙刚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521.0mm。衡水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降水较大、西部较小,东部降水量在520-560mm之间,西部在450-500mm之间;降水年内变化大,6-9月降水量较大,占全年降水量的66.3%~84.8%,而整个汛期的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衡水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详见图1。

图1衡水市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随着衡水市经济的发展,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加之河水干枯等,近些年衡水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差,污染现象严重,且近几年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衡水市地表水主要河段综合污染变化趋势见表1,对衡水市观测井的水,质状况研究发现,重污染所占比重均在一半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可见水质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最好加上2010、2011年数据)

2.衡水市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分析

2.1严格控制新污染源

衡水市区的开发建设要纳入生态市创建总体规划,并在适当时机申报“生态区”建设,创建生态示范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生态县(区)建设的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制定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不准审批建设三类严重污染企业,对于二类较轻的污染企业,应远离文教卫生、行政区和商住区,要合理布局。

2.2有效治理老污染源

结合污染源普查,对市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污染状况调查,了解企业位置、性质、主要产品、产量、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量等,并进行分类,做好准备,为将来开发建设新城地区重点污染源治理和管理提供依据。

2.3大力建设基础设施

十一五期间衡水市新建并运营了12座污水处理厂,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一座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努力提高污水处理厂收水率,其中衡水市路北污水处理厂收水率达到了8万吨/年。另外,桃城区滏东、赵圈镇、景县龙华镇、故城夏庄等污水处理厂也正在积极重点推进建设。

2.4节约用水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衡水市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要坚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做好江河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好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用水。要不断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在城市和工业部门中逐步做到计划用水、合理用水和科学用水。废水资源化与回用有很多优点,能节约宝贵的新鲜水,缓和工业与农业及工业与城市的用水矛盾,减轻或避免长距离输水的问题。

2.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分为两大类:(1)从水源取走所需的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然后在另外地点回归水源;(2)取用水的位能发电、发展水运、养殖水产和水上游乐。衡水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多地表现在城市生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用水上。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污染物排入水源水体成为改善城市自来水水质的根本途径。有必要在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法规、市政排污设施建设与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工程治理措施。近年衡水市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该地区水污染发展趋势,但该地区面临的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

4.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意义

为了尽快提衡水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除了必须继续开发适应衡山市市情且切实可行和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艺与设备外,还必须健全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性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产业技术经济政策,尽快解决部分污水处理收费及价格问题,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村镇人口的不断集中,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绝大多数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不仅造成小城镇本身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且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水资源短缺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据近十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等数据统计,南方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而北方仅占19%,人均资源量还不足南方的1/5。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著,无论生活、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解决衡水市水资源短缺现状,对衡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秀娟.环境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白云龙.甘肃省水污染防治的现状及对策[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6,3.

[3]胡占晶.谈污水污染防治战略与技术发展趋势[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

[4]黎元生,胡.论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及其对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4.

资源环境状况篇3

【关键词】分离指数;环境压力

1.分离指数概述

研究者将环境压力定义为“人类活动引起的能够引起造成环境服务功能退化的对环境状态的扰动力”[1]。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环境压力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加重,环境退化与经济增长间有密切的互动关系[2]。而在科技进步及完善的情况下,这种关系可能发生变化。本文采用物质流方法之一即分离指数来分析四川省各市州工业系统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及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通常,分离指数指的是社会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之间的背离程度。理论上,分离指数越大,经济增长相对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效率越高,也就是实现了“脱钩”;相反,如果经济增长对环境物质消耗的依赖度大,且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效率较低,则处于“复钩”状态。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分离指数被定义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特定环境压力增长速度的差异。

D=VeD-VeS

式中,D表示分离指数;VeD表示年均经济增长速率;VeS表示环境压力的年均增长速率[3]。本文仅对四川省工业部门的分离指数进行研究,故公式中年均经济增长率指年均工业总产值增长速率,环境压力指标包括主要资源的消费、水资源的消费、综合能源消费、主要水体污染物的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主要的水体污染物包括CoD和nH3-n的总量,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为So2、烟尘和工业粉尘的量代替,固体废弃物是一般工业废物和危险固体废物的总和。本文通过对2007年及2009年两年间各地区分离指数大小的比较,来分析四川省工业的发展对环境形成的压力情况。

2.分离指数核算

2.1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

2.1.1主要资源消费

由图1可知,四川省2007年至2009年主要资源分离指数最大的市州为自贡市,为100.42%,其次是成都市,分离指数达到41.40%,呈显著的“脱钩”状态,表明自贡市及成都市经济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主要资源消费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环境压力较小;主要资源分离指数为正的市州还包括德阳市、绵阳市、泸州市、南充市、眉山市、达州市、巴中市、内江市、阿坝州等,呈现“脱钩”状态;全省包括10个主要资源分离指数为负的市州,占所有市州的47.62%,其中资阳市分离指数达到-102.85%,绝对值最大,分离指数绝对值较大的市州还包括广元市、乐山市、遂宁市等,处于严重的“复沟”状态,表明这些市州经济增长速度远远小于主要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发展是依靠牺牲更多的资源为代价的,环境压力大。全省各市州工业系统主要资源分离指数分布具体情况见图1。

2.1.2水资源消费

四川省21个市州中,有15个市州水资源消费分离指数为正,占所有市州的71.43%,分离指数主要集中在10%到30%之间,“脱钩”状态差别不大,较为平稳,而自贡市则处于十分明显的“脱钩”状态,分离指数达到了105.33%;分离指数小于零的6个市州有4个分离指数绝对值接近于零,“复钩”状态不明显,而泸州市分离指数达到-56.24%,“复钩”状态较严重,其次是遂宁市,“复钩”状态也较为明显。全省各市州工业系统水资源消费的分离指数分布具体情况见图1。

图1四川省工业系统经济增长

与主要资源消费和水资源消费的分离指数

2.1.3综合能源消费

全省各市州中,有7个市州综合能源消费分离指数大于零,占所有市州的33.33%,其中以自贡市和成都市分离指数最大,分别达到了112.86%和30.64%,“脱钩”状态十分明显,而其余5个市州分离指数则接近零,“脱钩”状态不明显;14个分离指数小于零的市州中有6个分离指数绝对值大于10%,“复钩”状态较严重,其中最为严重的市州是达州市,其次是眉山市,分离指数分别为-37.11%和-27.28%;各市州工业系统综合能源消费的分离指数具体情况见图2。

图2四川省工业系统经济增长与综合能源消费的分离指数

2.2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

2.2.1主要水体污染物排放

全省各市州主要水体污染物排放分离指数为正的市州达到17个,占全部市州的80.95%,由此可知,全省总体状况良好,其中以自贡市和成都市的“脱钩”状态最为明显,分离指数分别达到了107.59%和50.71%,其余市州分离指数也主要集中在10%~30%之间,“脱钩”状态也较为明显;4个分离指数为负的市州中有两个“复钩”状态较为严重,分别是眉山市和内江市;各市州主要水体污染物排放的分离指数具体分布情况见图3。

2.2.2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

全省各市州中仅有5个市州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分离指数小于零,且其中3个分离指数绝对值接近于零,“复钩”状态并不明显,仅泸州市和阿坝州“复钩”状态较为严重;而剩下的16个分离指数为正的市州中,自贡市及成都市“脱钩”状态十分明显,分离指数分别达到123.06%及54.03%。各市州工业系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分离指数具体分布情况见图3。

2.2.3固体废弃物物排放

全省各市州中,仅泸州市及甘孜州固体废弃物排放分离指数为负,泸州市处于严重的“复钩”状态,分离指数达到-124.68%,而甘孜州则“复钩”状态明显,分离指数接近零,为-0.67%;其余市州分离指数集中在40%以上,总体上处于明显的“脱钩”状态,其中以自贡市和成都市最为明显,分离指数分别达到了191.31%及103.11%;各市州工业系统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分离指数具体分布情况见图3。

图3四川省工业系统经济增长与三大污染物排放的分离指数

3.结论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6大环境压力指标中,除综合能源消费外,其余5个指标分离指数大于零的市州均多于分离指数小于零的市州,而三个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情况明显较物质消耗指标,分离指数为正的市州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分离指数为负的市州所占比例,表明四川省工业系统经济增长对物质消耗造成的压力大于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压力。从具体市州来看,自贡市及成都市各指标均处于明显的“脱钩”状态,表明两个市州工业系统发展的环境压力相对较小,而资阳市、泸州市眉山市、内江市、阿坝州等市州多个指标呈严重“复钩”状态,表明这些市州经济的发展是依靠更多的物质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环境压力相对较大。

【参考文献】

[1]王青,刘敬智,顾晓薇等.环境载荷与环境压强: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52~57.

资源环境状况篇4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农村人口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以及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加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村发展所实现的成果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提升农村人口幸福感的重要推动力量。反过来说,逐步克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所遭遇的困境并逐步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等方面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供思考。

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虽然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障碍,其中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为首要问题。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原因在于其不良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系统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会导致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建设布局杂乱无章,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全局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不仅导致现阶段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成果,更会对未来的农村规划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往往导致“空心村”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广泛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不良后果不仅涉及单一人居环境发展部门(环保部门、医疗保险部门等),更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即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影响是广泛的。

(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首要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问题,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许多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受其影响,环境保护方面为其中之一。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环境污染问题是指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各方主体的环保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方面难以落实环保行为,往往导致各种类型的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等)。根据统计年鉴数据,目前我国60%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且农村地区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排,这不仅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的环境质量状况,更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三)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除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自然资源浪费严重是指包括水(河流、湖泊等)、空气、煤炭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过度开采或使用自然资源无疑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换句话说,在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既不能阻碍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出现。以农业生产为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都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浇灌,并未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造成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浪费严重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两者也存在共性,即两者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都涉及自然环境部分,而较少涉及人文环境部分。显而易见的是,进一步探索农村人文环境困境同样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而言,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教育基础、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文化环境等方面,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涉及农村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可以总结为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以及娱乐难等问题。因此,如果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难以进行。

三、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

由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上问题的破解。具体来说,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首要举措为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即环保农村建设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首要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划是指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需要和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相结合,尤其需要重视顶层设计与制度完善过程,为环保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其中,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需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协调、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还需要以构建开放型规划体系为目标,能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调整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二)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

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还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环保农村为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的第一层次的要求,节约农村是指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主体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能够节约自然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提高人们保护农村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关举措包括农村文化讲坛、科普知识下乡、农村环保课堂等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节约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

最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需要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即可持续发展农村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其中,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尤其需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的建设,由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因此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能够扩大战略视野、提高建设效率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质量。尤其需要注重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的功能以及作用,通过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联动功能,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此外,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不仅要求参与主体间的联动,更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层面的联动,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制度、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等在内都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涉及的范围。

四、结语

综合全文,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对农村的建设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为认识、理清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此外,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各界都必须提高认识并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及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从而实现环保农村、节约农村以及可持续发展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

[2]李伯华,窦银娣,刘沛林.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农村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双江村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3]李伯华,杨森,窦银娣.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06).

[4]李伯华,曹冬,杨森.城乡边缘区农户家庭就业空间行为模式及机制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4个样本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03).

[5]仰和芝,孙昌勇.农村居民的人口学特征与有效实施农村环境教育的关系探讨――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资源环境状况篇5

关键词:企业环境审计;pSR模型;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一、引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在不断索取的同时也承受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系列后果。企业作为重要的资源消耗主体和环境规制对象,其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一方面,部分企业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环境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环境管理决策及环境绩效评估,防范企业环境风险,同时可以助力监管机构进行执法评估,并最终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落地。对于企业环境审计而言,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基于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以下简称pSR)模型构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企业级微观主体的特点改良其中的状态(State)指标,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丰富相关领域文献。

二、文献回顾

李山梅等(2011)基于pSR概念框架从理论层面构建了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设计了考虑传统GDp的环境优值模型。孙晗等(2014)基于pSR模式构建了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介绍了如何在已有指标体系下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分析。彭兰香等(2015)结合绩效棱柱理论和pSR模型构建了水环保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既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考虑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孙亚宁(2016)、李丽等(2018)、陈涛等(2019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大气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并指出如何有效应用pSR模型。黄溶冰(2016)结合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pSR模型的原理,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房巧玲等(2018)基于pSR模型构建了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离任审计评价体系,并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资源环境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张静(2013)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临海工业类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青岛海西电镀工业园的案例分析中。张建平等(2019)基于pSR模型构建了煤炭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并以同煤集团和阳煤集团两家企业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学者们对于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就审计项目类型而言,以水环境审计项目评价体系研究居多。就被审计单位而言,既有基于政府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也有基于企业的相关研究。当下基于pSR模型构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论模型,pSR模型在企业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pSR模型的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一)pSR模型概述和可行性分析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以下简称pSR)模型最初于1979年由加拿大统计学家Dav-idJ.Rapport和tonyFriend提出。目前,pSR模型已经被各国学者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工具广泛应用。pSR模型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状态(S)指标代表特定时间阶段或时间节点的资源和环境现状;压力(p)指标代表企业的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响应(S)指标代表企业采取的各种减轻、修复和预防对资源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措施。pSR模型遵循“压力—状态—响应”的基本思路,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该模型中,一方面,企业的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这些行为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压力(p),进而对资源和环境状况(S)产生了负向影响: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外部的监管要求,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R),这些反应和措施会对资源和环境状态(S)产生正向影响。由此可见,人类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反馈循环机制,资源和环境状态(S)是压力行为和响应行为两方面影响的结果。pSR模型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需求,可将该模型进行适当改变和调整,从而应用于多种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笔者认为,pSR模型能够清晰展现各项目之间的动态关系,有利于对企业环境活动做出综合的、动态的评价,为后续的责任追究和整顿修改提供有效的线索,因此基于pSR模型的基础理论,结合微观企业的特点,适当对pSR模型进行改变以构建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

(二)p-S-R指标体系构建1.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在构建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企业环境审计的目标决定着其评价体系的设计,要选择最能达成评价目的的指标,以引导企业的行为。(2)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相对全面地反映企业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同时指标的选取应该具有代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评价效率。(3)客观性和可获得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尽量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人为干扰;同时,要注意实际存在的数据情况,选择能够获得数据支撑的指标。(4)反映监管要求原则。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往往受到严格的监管,在实际运行中,需要严格遵守各项环境标准,执行各项环境政策。企业环境审计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必须考虑相关监管要求,在设计指标时,设计能够反映监管政策落实情况的指标。2.具体指标设计。依据pSR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分类选取具体指标:(1)p(压力)类指标的选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和消耗资源,以生产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资源是有限的,企业的这些生产活动会对自然界产生资源方面的压力。同时,企业的生产活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把污染物、废弃物排入环境,产生有害影响,从而产生环境方面的压力。因此,压力指标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资源压力指标,定义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值用水量,反映企业的生产活动给资源造成的压力;第二类是环境压力指标,反映企业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主要是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的污染,定义为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单位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2)S(状态)类指标的选取。企业作为微观主体,设计其状态指标,需要注意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范围,一般来说,因为空间距离遥远以及因果关系减弱,企业对于整个自然界和大环境的影响很难界定,整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难以归因于具体某个企业的环境行为。针对企业级微观主体的特点,应当以受企业近距离影响的区域的资源和环境状态来作为状态指标,要求这些指标能够归属于具体的企业承担,以确定每个企业独自的责任,比如对于煤炭企业,则可以限定受企业生产活动影响的区域为矿区,使用矿区附近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来作为状态指标。根据以上分析,设计如下状态指标。第一类是资源状态类指标,选取企业附近区域人均可利用资源指标表示,具体资源种类采用与企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资源种类作为代表;第二类是环境状态类指标,选取企业附近区域水质综合指数和企业附近区域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比例两个指标表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比例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3)R(响应)类指标的选取。企业在日常的环境管理活动中,可以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培育环保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以减轻和修正对资源和环境的不利影响。首先是针对节约资源的响应措施,企业可以更新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主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索取;其次是针对保护环境的响应措施,企业可以加大环保投入,例如购买环保设备,增加处理污染的费用,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后是针对培育环保文化的人文响应方面,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教育,进行环保理念的宣传,提高企业全员的环保素养,促进环境管理政策的落实。基于以上分析,响应指标主要是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资源响应类指标,选取单位产值生产技术创新费用投入额和可再生资源重复利用率等指标来表示;第二类是环境响应类指标,选取企业单位产值环境污染治理费用投入额和企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率等指标来表示。第三类是人文响应类指标,选取单位产值环保培训费用投入额和单位产值环保宣传费用投入额等指标来表示。

(三)指标处理在进行具体的环境审计评价工作时,由于各评价指标的单位不一致,还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为了全面反映企业状况,往往选取了比较多的指标,为了突出评价重点和降低信息冗余,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提纯,使问题简单化。

资源环境状况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79-02

1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加大,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紧迫任务。以2010~2014年的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2010~2014年间靖江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全面掌握靖江市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战略措施,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靖江市概况

靖江市位于中国内地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素有“苏北小江南”之美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耕地为主,主要矿产有煤。靖江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削减和碳排放量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四城同创”,即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园林城市。

3结果分析与评价

3.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

3.1.1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标准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3.1.2评价指标权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权重分配,见表1。

3.1.3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3.1.4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各分指数变化分级评价方法可参考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3。

如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的特征,则该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幅度,将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分为稳定、波动、较大波动和剧烈波动,见表4。

3.2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通过遥感解译,2014年靖江市土地总面积为654.23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58.21km2,林地11.31km2,草地0.12km2,建设用地175.31km2,水域湿地209.29km2,未利用土地为0。

在全市土地面积中,耕地占比最大占39.46%,林地占1.73%,草地占0.02%,建设用地占26.80%,水域湿地占31.99%。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面积量算,靖江市土地利用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为100%。这一特点既表明靖江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开发利用高,又反应出靖江市的自然条件较好。

(2)垦殖率高达39.46%。这说明农业在靖江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3)靖江市的植被覆盖率非常低,仅有1.75%(含林地、草地)。

(4)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超过农村居民建设用地比重。城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44.96%,而农村居民建设用地为25.23%,说明城市化程度较高。

根据各项数据计算可得靖江市2010~2014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具体指数见表5。由数据可知2010~2014年靖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十二五”末,靖江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并发挥着良好的固碳效益,但从资源利用上看,仍存在较大生态压力。“十二五”后期靖江市植被覆盖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土地胁迫指数逐年上升,污染负荷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全市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承载力偏低。“十二五”时期,是靖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规模的扩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将趋于复杂,环境污染将出现四个转变,即污染物介质从以大气和水为主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向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范围从以城市和局部地区为主向涵盖区域、流域转变。

4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及措施

(1)重视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政府与公众的生态意识与认知,全民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做好制度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控制煤炭总量的同时发展更清洁的能源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

(4)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施“五年环境再造计划”。着重围绕水、气、声等环境要素,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碧水、蓝天、宁静工程,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避免过分人工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资源环境状况篇7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博弈

一、逆向选择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在买卖双方掌握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卖方可以利用“隐藏信息”对买方进行欺骗。隐藏信息将导致“逆向选择”,即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使对方遭受损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质量好的产品被挤出市场,而质量差的产品却留在市场。公司和投资者在环保投资、环境受益的信息上同样会因信息不对称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当公司和投资者或政府、社会公众在公司环境绩效状况信息上存在不对称现象时,公司了解自身的环境绩效,但投资者无法知道每个公司的实际环境绩效,只能根据经验知悉全体公司的环境绩效状况分布概率,并推知平均环境绩效状况。即使公司在污染控制、资源节约方面的投入会带来未来收益,但是如果企业不对外披露投资情况,投资者就无从得知企业的实际环保投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只愿意根据全体企业的平均环保投入状况和平均环境绩效状况来对公司所作的环保贡献进行回报。结果是许多实际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状况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高回报,他们就有可能因为所得的回报不能补偿支出而削减在这方面的支出,将资金投向高回报的投资渠道,真正得到回报的公司其实际环境绩效状况往往低于平均水平甚至是那些污染严重、缺少环保设施的企业,反而导致公司盲目扩大生产,带来更多潜在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问题,由此导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更大损失。而投资者在得知这一环境绩效状况分布概率变更后,会相应调低自己所愿意付出的回报减少投资,从而使更多相对环境绩效状况较高的公司削减投入,形成恶性循环。这一过程持续下去,最终在均衡的情况下,全体公司在环境保护的投入上只能产生很少的环境绩效,极端时产生负环境绩效,使得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陷入破产的境地。这种不合理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其违背了人类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进行环境会计研究的目标。

要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引入信号理论――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可以选择某种信号作为媒介,向不知情的另一方传递关于交易的某种信息,消除信息非对称的状况,从而规避逆向选择风险。因此,要消除逆向选择问题在环保投入中优汰劣胜的不良现象,需要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来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这种信号发送的行为可以纠正、缓解信息不对称性,纠正投资者对公司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防止市场失灵。为了显示与环境业绩差的公司的区别,树立良好的环境形象,环境业绩好的公司就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而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及其他资源和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争取政府和公众的信任,换取政策的扶持和公众的回报。那些环境绩效中等的公司自然不愿意使自身混同于劣等公司而按两者平均环境绩效状况确定回报,并承担负的外部效应,因此这些公司也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理论上讲,这一良性循环将不断持续下去,直至只剩一家环境绩效状况最差的公司为止。在上述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无疑有助于环境绩效状况相对较好的公司消除市场上由于信息受到阻隔而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从而相继确立获取回报能力的相对优势,这将构成公司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根本动力。事实上,这种披露减少了政府和公众为获取这种信息而支付的成本,并将直接转化为对拥有较高环境绩效公司的超额收益,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增进企业与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的相互信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交易费用观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交易费用即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包括人们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价格信号、为了达到交易进行谈判和签约、监督合约执行等活动所花费的成本。我国很多上市公司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恰当合理的披露,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产生了为使其投资风险最小化而不得不收集环境信息的交易费用。随着新审计准则的出台,上市公司不披露或不充分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不仅不能带来预期效益,反而要承担披露不充分或重大错报的风险。因此,随着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的增加,审计准则对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上市公司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合理恰当的披露能减少信息需求者因搜寻信息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提高整个社会的外部利润。

首先,投资者花费一定的人力、财力收集上市公司相关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信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社会经济福利损失,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恰好可以避免这一点,公司也会从履行社会责任中受益。其次,委托人为了监督人会发生契约成本,而监督成本和担保成本最终由人承担,从而有可能降低经理的奖金、分红和其他报酬,因此人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就有使关系中利益冲突的成本(成本)保持最低的动机。人为了使成本最低化,便会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向委托方报告。成本越高,人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就越强烈,由此产生了一种人向委托人积极进行相关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充分披露环境信息还依赖于企业完善的环境预防措施和内部控制程序,尽管这会增加企业的防止监控成本,但相对于环境事件爆发所带来的巨大治理成本和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以及政府、投资者和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从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来看,应该是最优的。

三、委托理论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委托关系下,委托人聘用人代表他们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人。在资源所有权与资源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之下,资源经营管理当局有对受托运用管理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妥善地向委托人说明和报告职责的完成情况的责任,即环境受托责任――公司作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对受托运用管理的资源承担起良好的经管之责,并妥善地向委托人说明和报告职责的完成情况。

环境受托责任从需求者的角度分析了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动因。环境受托责任的直接关系人包括委托人和受托人,委托关系中资源的所有者(委托人)将环境资源交付公司(受托人)使用,并要求公司承担起管好用好并做出报告的责任;公司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基于投资目的,要求公司在环境方面应该有良好的表现。委托受托关系的建立,客观上产生了对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四、不完全信息博弈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在这里将决策主体的互动关系置于存有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背景之下,即进行贝叶斯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博弈分析。每一决策主体除需面对人和随机自然状态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之外,还要面对其他决策主体的不确定。每一决策主体的行为选择往往取决于其对其他决策主体所采取行为的合理预期。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主体包括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和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个体等。可以将环境会计博弈分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合作博弈(主要是指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非合作博弈(主要是指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仅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非合作博弈来说,即经理人员与投资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投资者需要经营者披露真实、充分的环境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投入和环境绩效的情况,以作出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的最终决策;经营者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者,有独特的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会引起经营者“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即经营者和投资者从其自身利益考虑,环境信息披露与否及其质量应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求。正是由于他们存在不同的利益驱动,围绕企业应当怎样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个问题,博弈双方出现了利益冲突,由此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

根据“海萨尼转换”理论,将“不完全信息博弈”转化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由自然作出选择,但其他参与人并不知道具体选择是什么,仅知道各种选择的概率分布。在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参与人同时行动,无法观察到别人的选择。由于每个参与人仅知道其他参与人的类型的概率分布而不知道真实情况及战略选择,但可以正确预测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概率,并且据此制定自己的策略,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过程如下。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假设经营者有两种策略选择:其一为真实全面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信息(以t表示),其二为未披露或隐瞒环境会计信息(以F表示)。同时假设投资者亦有两种策略选择:购买公司股票投资(以i表示)或拒绝投资(以R表示),给定他们之间这一博弈的收益支付矩阵如表1、表2所示。

表1环境信息披露博弈:环保投入大、

环境绩效好的污染性企

表2环境信息披露博弈:环保投入少、

环境绩效差的污染性企业

分析对象主要是污染性行业中的企业,假设投资者偏好于环保投入大且环境绩效好的污染性行业企业作投资决策,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对企业环保绩效的判断。假定投资者准确知道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大、环境绩效良好,就会选择投资,反之则不投资。此时的决策取决于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大且环境绩效良好。表1、表2分别列出了两种情况下的支付矩阵。假设不论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如何,只要其经营者真实全面地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得到投资者认可并进行投资,则企业经营者就得到100;但投资一个环境绩效好的企业使投资者得100,投资环境绩效差的企业使投资者损失100。在经营者真实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且投资者拒绝投资时,经营者损失60。

现在假设投资者认为对方企业环境投入大且环境绩效较好的污染性企业占全部该污染性行业的概率为x。经营者清楚x是多少,那么经营者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时,投资者的期望效用为100x+(-100)(1-x),投资者不投资时经营者的期望效用为0。当x>1/2时,贝叶斯纳什均衡是:经营者真实披露环境信息,投资者投资;当x

下面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如果先行动者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便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为来揭示或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这个模型中,假设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对方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同时,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可能高可能低,经营者知道但投资者不知道;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本身不改进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却可以传递有关这种能力的信息,原因在于环境信息披露成本很高,而具有高环保投入和高环境绩效的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对成本和带来的潜在竞争优势的丧失程度相对于低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的企业要低很多。这样,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就成为具有较高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的象征,尽管能够充分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未必都是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高的企业,但高环保投入和高环境绩效的企业要把自己与低环保投入和低环境绩效的企业区分开,就会自愿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偏好环保的投资者会因此而偏好环境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进行投资。

环境会计信息还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公共品是指一种个人消费而不影响他人消费的物品。现在来讨论不完全信息下公共产品即环境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问题。假设两个参与人为两家同属于某污染性行业中的企业,他们需要同时决定是否提供环境会计信息这种公共产品,每家企业面临的是0―1决策问题,即提供(ai=1)或不提供(ai=0),如果至少有一家企业提供,每家得到的支付设为R;如果没有企业提供,每家得到0支付。每个参与企业i提供环境会计信息成本是C,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见表3。

表3会计信息博弈支付矩阵

设两家参与企业都是R的支付(期望效用或期望报酬)市场共有信息,但各自信息提供成本C1,C2只有企业自己知道,但其概率分布为共有信息。用符号描述,假定C1和C2具有相同的独立定义在[C,C]上的分布函数p(・),其中C

如果按照完全信息情况分析,当企业1选择提供,企业2在比较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C2和不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后,一定会选择较高的R,即不提供;当企业1选择不提供,企业2比较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C2和不提供的期望效用值0后,一定会选择较高的R-C2,即提供。依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贝叶斯均衡点,即要么只有企业1提供,要么只有企业2提供。但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结果将大不相同,我们需要考虑“信息不完美”的概率,因此不完全信息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区域会小于完全信息下公共产品供给区域。

此外,环境会计信息作为公共品还具有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外部性是指某些经济主体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不以市场为媒介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附加效应。从环境会计学的角度来看,外部性是指一家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能传导影响其他公司的现象,外部性使得会计信息的私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背离。而“搭便车”则是指经济主体从外部性中所获取的利益。就环境会计信息而言,一个投资者使用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并不损害其他投资者的使用,因此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存在收费上的困难,我们无法阻止一套年报在许多用户之间流通,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就要求政府通过立法或制定会计准则等形式进行干预。由此看来,外部性与“搭便车”也从一个层面上解释了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经济学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环境会计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将经济学中的基本思想应用于其中,不仅可以拓展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而且还有助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改进,为进一步优化环境信息披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罗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形成的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资源环境状况篇8

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关于发展的观念变化,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节点。首先是确立了发展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在早期主要体现在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经济结构失调问题,为此引起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在发展的理念上,单一的经济增长逐渐为包含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公平等内涵在内的经济发展理念所取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中国发展内涵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要走内涵式经济发展之路,必须依赖科学技术在各个层面中的应用。到21世纪,科学技术上升到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技术、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创新成为实现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在科学发展观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标志着将发展的目的———改善民生———直接体现在发展的要求之中,是此后所谓“以人为本”理念的明确体现。实际上,这样的理念与国际经验也是相衔接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整个人类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形成的共识:发展要成为可持续的,必须要依赖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三个支柱的共同作用。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同时也包含了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建设的理念提升。

二、发展的若干基本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首先,发展依赖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者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从关系上看,三者体现了从经济系统到社会系统、从社会系统到自然体系的层层包容关系。从广义上看,社会系统包括经济系统,也可以从狭义上定义社会系统,将其视为以经济系统为基础、集中体现人与人关系的目标系统———在经济体系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之上,实现全社会各成员共享的制度性结构。如果该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为经济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此意义上,社会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前提条件,构成对经济系统的约束。进一步看,自然系统能否支持人工系统的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有两个产生于人工系统内部的因素至关重要。第一是人口,人口再生产不仅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繁衍,其规模和分布是决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规模和内在关系的重要因素,并且决定了人工系统向自然系统索取基础物质资源的规模和方式,是影响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间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二是科学技术,一方面,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类依赖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另一方面,人类要着眼于未来维护与自然体系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一)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国民经济核算是整个经济统计的“龙头”,对其进行归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①经济产品的供应与使用/需求,供应来自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然后被国内生产、国内消费和投资所使用以及出口国外;②经济价值的创造和收入形成,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经济价值,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配形成社会各成员手中的收入;③资金筹集与投资去向,投资包括非金融投资和金融投资,筹集的资金首先来自当期收入,其次来自金融交易形成的借入;④财富存量及其变化,特定时点上的财富存量既是经济过程的起点,又是经济过程的结果,会因为经济使用/处置而减少,也会因为经济积累而增加;⑤对外经济,通过国际收支统计将一个经济体的所有对外经济活动概括其中。通过核算形成一系列经济指标,其中最综合的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储蓄,国民财产,货物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总差额,储备资产,等等。

(二)社会统计和人口统计围绕整个人口和社会系统及其发展所进行的统计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①人口统计,首先是特定时点上的人口数和人口结构状况统计,然后是特定时期内的人口动态统计,既包括出生死亡引起的自然变动,也包括迁移造成的机械变动,变动的结果不仅改变了人口数量,还改变了人口的构成。②家庭和社会组织状况统计,首先是家庭组成状况统计,包括家庭数、组成规模、分布状况等;进而是从社区到城镇以及不同层次行政区划的组织状况统计;最后是社会等级、分层状况及其流动统计。③收入、消费、积累、财产状况统计,反映经济活动所决定的人类物质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分配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状况。④时间分配和闲暇状况统计,反映不同类别活动对时间的占用和利用,从时间上反映人类生活的质量。⑤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娱乐状况统计,从服务供应角度进行统计,反映一个社会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娱乐事业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同时从接受者角度进行统计,反映这些服务施加于人身上使之所达到的生理健康和文化素质水平。⑥就业与谋生状况统计,通过总数统计和分组统计反映有经济活动能力人口的劳动参与状况,就业及失业状况,工作条件和报酬水平。⑦社会保险与福利状况统计,反映社会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手段为人的健康和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基本生活保障所提供的服务。⑧环境和公共秩序与参与状况统计,一是环境统计,通过社区基本环境状况指标反映人们居住环境的适宜状况,二是社会参与和公共秩序状况统计,反映通过社会参与和社会安全体现的生活质量。

资源环境状况篇9

一、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

从基础定义的角度来看,旅游业为第三产业,主要指的是集旅游景点、旅游景区、饭店和旅行社等主体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的统称。旅游业、环境二者相互影响和作用,资源导向是旅游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资源依托于生态环境,如果无法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必然也会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干扰。就旅游景点的历史发展状况来看,其运行效果、吸引力强弱及景点质量均与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直接相关。所以要想实现旅游业的稳步发展,必须要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环境质量,为旅游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一方面可以促进景区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够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自然生态层面下的旅游资源环境问题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水资源短缺成为一项严峻的问题。国内当前缺乏科学的水资源开发方案,存在严重开发不当的状况,恶化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一些含有水景的景区数量逐渐减少,使旅游生活用水的可利用量也明显降低。此外,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现象,在旅游景区中很多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肆意排放,使大量旅游水资源被污染。

其次,部分旅游地区中存在水土流失的状况,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只关注利益的最大化,并没有注重对植被和地形地貌的保护,致使原有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加剧。旅游景区的宾馆、水库、公路等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非常严峻,不仅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给景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然后,近年来旅游景区大气污染问题也逐渐被提升议程,同其它环境污染问题不同,大气污染可能会出现跨区域蔓延的状况,影响范围较大,对旅游业造成影响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大气污染主要体现在气候改变、酸雨及粉尘污染三个方面,人们排放的有毒气体对臭氧层造成极大的破坏,气候温度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海平面也逐渐升高,甚至一些海边旅游景点面临湮没的危险。大气污染物还会通过酸雨的形式对水资源、土地造成污染,长期还会导致景点建筑文物被严重腐蚀和损坏。这与气候和酸雨两大环境污染不同,粉尘污染的危害在于降低旅游资源的整体质量,使粉尘颗粒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对旅游者的观赏体验造成极大的干扰。

之后,作为旅游环境问题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旅游资源的降低也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虽然我国在生物旅游资源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因为人们缺乏正确的开发和保护理念,未将生物资源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导致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生物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珍贵生物的种类快速减少,濒临灭绝,观赏性较强的植物数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森林资源明显减少,我国当前的森林覆盖率比全国水平要低,人们肆意的砍伐和占用林地面积,净化空气的树木明显不足,影响了旅游质量。

2.人文社会层面下的旅游资源环境问题

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在人文社会方面也有着充分的体现,不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首先,旅游景区的很多文物破坏、污染状况非常严重。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景区的接客量越来越多,乱写、乱吐痰、乱扔垃圾、违规捕鱼、违规照相等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都危害了文物古迹。

其次,在一些充满神秘感和少数民族特色风情、文化的旅游景区中,游客并没有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亵渎了当地民俗文化,给当地景区民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商业人员利用景区民俗文化来赚取利润,使民俗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发生了改变,均严重危害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最后,旅游景点的民族文化艺术逐渐消退,很多艺术文化朝着低俗的方向发展,无法体现出旅游景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旅游景点在向游客销售礼品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礼物的外观和新奇性,礼品所蕴含和代表的优秀民族艺术文化根本得不到体现和展示,旅游市场中充斥着大量劣质的产品。

三、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协调处理环境保护工作与旅游业的关系,通过良好和充足的环境资源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如下:

1.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就是旅游资源的质量,而旅游资源的关键在于环境,只有确保景点环境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提升旅游景观的效益。自然旅游资源是在长期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实施旅游景点的保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制定出健全、完善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按照一定的流程循序渐进的开展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构建出高质量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

应将建设旅游设施与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两项工作整合起来,秉承科学性、计划性的原则和理念,全面贯彻和落实旅游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规划制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开发旅游资源。还应尽量于自然保护区外实施旅游设施建设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景观,理性的开发和规划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保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避免出现盲目开发的状况,降低对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2.基于旅游企业经营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职责,有效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以发展和动态的视角来开展旅游业务。承运、组织旅游活动的主体就是旅游企业,其在执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时,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要开拓全新的环保型旅游业务,研发设计出农业、森林及生态等生产环保型的旅游产品,并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科学的挑选和设计,以免脆弱的生态地区再次遭受破坏和污染,在确保旅游景点具有较强恢复能力;二要对旅游时间、人数进行科学的管控和限制,对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游客能够自主约束旅游和消费行为;三是增强导游的生态旅游理念和理论知识,将生态环保内容更加有效的传输给广大游客。

作为旅游接待设施的一大主体,旅游饭店在落实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工作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饭店要将“绿色、生态”作为经营的主要理念。具体对策如下:(1)对饭店生活废旧物品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降低垃圾的排放量,并在旅游饭店内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的设施和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2)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通过有效的节水措施来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缓解资源短缺的问题;(3)向游客提供可再生旅游产品,避免使用一次性、污染性较大的产品。

3.基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游客的消费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保障消费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才能够有效的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如下:(1)明确当地旅游景点的风俗文化,将旅游目的调整为感受民俗文化艺术魅力,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在观赏旅游景观的过程中,不要做有损文物的行为;(2)约束自身的旅游和消费行为,将垃圾存放到规定地点,并收集好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避免垃圾对景观环境造成破坏,争做文明旅游者。在收集和处理旅游垃圾的过程中,要按照不同的类型来处理垃圾,对具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进行进一步的使用,优化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感受;(3)游客要减少一次性消费产品的使用,例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碗筷等,这些一次性餐具在较长的时间内很难被降解掉,还会对土壤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使用一些可降解的绿色和环保型餐具。游客要主动参与到有益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贡献自身的力量,推动旅游业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均衡发展。

4.基于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在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地区旅游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配套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并出台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制度。在健全的法规体制的保障下,要基于责任、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来规范和约束旅游资源开发者的行为,严厉的惩治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的行为。

政府机构和旅游管理部门加大对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旅游企业、游客心中,从而使旅游业向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绿色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还要构建一套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综合性的分析环境的适应性,创建出全新的生态型旅游区,对旅游区的污水处理、生物保护和地形地貌保护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开发旅游资源时,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适度性的原则,把握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重难点,避免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资源环境状况篇10

一、区域与流域问题

在一个流域内的水资源水环境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环境为流域内的社会发展提供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水资源水环境在同一个流域内的不同区域是独立的或半独立的,但总体是系统的不可分割的。在流域内修建水库,将统一的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分割为若干个小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从系统而言,已经造成水资源水环境的不连续性,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已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当某一区域的水资源出现严重不足,将调度其他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补给,不仅使区域水资源得到补给,而且又将水源的不连续性变成阶段性的连续性。另外,某一区域的水环境遭到破坏,将引起全流域的水环境恶化,往往由于上游的水污染事件给下游带来损失。

二、水质与水量问题

在水资源水环境的评估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所谓“质”是指水质变化程度,也就是水体污染后水环境发生改变的状况;“量”是指水量多少,也就是水体总量的多少。对同一水质污染事件,在水量多少不同的情况下,水环境改变乃至发生恶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近十几年来因天然降水不断减少,水资源利用达到严重超采的程度,各江河湖泊已频频告急,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枯,水环境到了严重破坏的“红色警戒”程度。在水体总量较少的情况下,当具有一定污染物的污水排入后,常常造成受污水体的水质急剧变化和严重的损失;如果有充足的水量则受污染的水体的水质变化就会减轻,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持江、河、湖、泊一定的水量,待水污染突发事件爆发后,可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现代社会在关注水环境恶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在全流域内科学地分配和调度水资源,增加各江、河、湖、泊的有效水体,尽量保证各大江大河不断流,不干涸,对中小河流也应保持一定的水量。黄河保持多年不断流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时,应增加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坚持节约与保护水资源并重、维护和治理水环境并重的基本理念,科学有效地保证有限水资源状况下水环境的合理利用,走水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路。

三、地表水与地下水问题

水资源水环境根据来源可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2个单元,在一定条件下又是联通的。通常我们往往注重地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保护,因为这是可知、可见的水域,造成的损失也是可估的。例如,每发生一次水污染事件,必将造成江河湖泊的水质发生恶化,或者说老百姓的庄稼受到破坏,引起的关注及反映是迅速的,会得到及时处理。而对于地下水资源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若受污程度不够严重,则水环境水资源受到的破环往往是不会被及时发现处理,最后常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是相当困难的,如20世纪60年代末期,怀来化肥厂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事件,至今受污染的地下水资源依然不能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中氨氮成分严重超标,大量使用农药也使土壤有害物质量增高,由于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交换作用,必将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当前情况下,由于大量开发地下水资源,已经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不足,部分区域已经造成了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导致地下水漏斗区的延伸与扩大,造成地面沉降的发生。

四、河流与源头问题

河流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流中下游一般是城镇比较聚集且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比较高,水环境破坏也是相对比较严重,河流的中下游水资源水环境的受害程度要大于上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