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育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7:27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语言;特点;因材施教

幼儿阶段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喜欢模仿学习的阶段,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尚未完善,所接受的语言信息都是从日常生活环境中获取。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引导幼儿能够接受更好的语言信息,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应该在开展工作前认真的分析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语言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保证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1]。

一、幼儿教育中幼儿的语言特点分析

第一,幼儿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无法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孩子处在幼儿阶段,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他们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由于语言能力有限,经常会无法很好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因此,在幼儿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地位,积极的引导幼儿多用语言进行交流,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语句,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第二,幼儿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新的词汇与语句,并能根据的情景学以致用。针对这一特点,在幼儿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让幼儿接触新的词汇和新的事物,增加幼儿的词汇量,使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第三,幼儿的语言发音不够清晰,其语言能力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指正。由于每个幼儿的语言习惯、语言发音、语言词汇量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他们在发音时经常会发音错误,不够清晰,从而妨碍了幼儿的正常语言交流,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幼儿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发音进行正确的指导,并进行相应的发音训练,以纠正幼儿的发音问题。

二、幼儿教育中幼儿的语言教学原则

1、让语言在情景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在幼儿的成长发育阶段,其语言表达能力是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的[3],而这种积累的效果是需要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得以实现。在每一个幼儿园中,教师和家长联合为幼儿创设一个多变、愉快、宽松的环境下,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从而体会到语言交流的乐趣,进一步完善幼儿的语言能力。因材施教的原则起源于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并得到具体的应用。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只注重对幼儿能力的培养,而没有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工作时,根据每个孩子之间的不同差异,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真正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教师利用了丰富的教学方式和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兴趣。

三、幼儿教育中语言教学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考虑到每个幼儿的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则难以取得幼儿语言教学的明显效果。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在幼儿语言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幼儿的语言特点,选择适合幼儿性格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充分的发挥幼儿个体性格的优势,以便提高教学效果[4]。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全面深入的了解幼儿的语言特点,并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分类整理,这样才能为后期的教学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保证。此外,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当地区域的幼儿发展状况和语言认知水平,进行科学、全面、有效的分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语言特点因材施教,寻求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途径等相结合的个性化语言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教学,从而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整体效果。最后,作为教师,应该在制定了幼儿语言个性化教学方案后,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根据教案进行实践教学,并且通过综合性的教学评价,评价的重点侧重于幼儿语言个性化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及时的改正不足之处,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方案的可行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智力水平等都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在这一阶段的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己一套完善的语言表达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幼儿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再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来进行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于幼儿以后的生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幼儿是否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中,需要发掘幼儿的语言特点,因材施教,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红.幼儿教育中如何发掘幼儿的语言特点实施因材施教[J].时代教育,2015(2).

[2]姜海清.浅谈幼儿园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相关策略[J].青春岁月,2016(7).

[3]徐思云.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J].好家长,2015(37).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2

关键词:探索;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它的语言训练和培养都必须在社会集体的环境中才能开展。但如何培养出具有优秀语言能力的幼儿,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努力探索。目前,在幼儿教育界中普遍都认可语言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当然,这也是因为在幼儿时期,人脑的各项机能发育都是最迅速的,特别是语言能力。所以在这段时期内,如果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游戏化教学,就可以积极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最终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设计出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方案,创造合适的语言环境

教师要想开展有效的游戏化语言教学活动,首先必须设计出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方案。但是,就目前多数幼儿园采用的语言教学模式来看,大多数都是有悖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硬式教育方法。虽然部分幼儿园开展了游戏化教学活动,但是其具体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因此,相关幼儿教师一定要以幼儿为本,从教学活动方案设计这个源头抓起,确立起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依据。根据幼儿的认知和心理特点,结合图文并茂的语言学习材料,利用各种知识的一般规律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深入浅出地做好游戏化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其次,教师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语言环境来开展游戏化教学,毕竟被动化学习的过程太过于单调,游戏化教学的生动性如果缺乏相应的教学环境,就不能从根本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开展有效性的语言游戏化教学。

二、将教材内容与提问环节融合,转换幼儿的思考角度

开展有效的游戏化语言教学,必须注意在游戏过程中积极融入教材内容,不然教学的根本目的就不能有效完成。将教材内容有机地与游戏提问相融合,还必须事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才行。首先,教师必须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不然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其次还要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积极融入教材的内容,着重为幼儿刻画故事里不同的画面,不同的人物,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积累词汇,还可以培养他们善于听和想象的能力。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复杂和具有想象力的词汇,转换他们的思考角度。但在提问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提问的难度和技巧,防止幼儿对回答问题产生抗拒心理。如果提问的过程中,幼儿的回答存在问题,教师可以挑选幼儿在语言表达中比较容易犯的错误进行表述。当然,幼师还可以积极运用一些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热情。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本身年龄小、好奇心强,幼儿教师要想开展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就必须牢牢把握幼儿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让幼儿放下内心的芥蒂,积极参与进来。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游戏化活动都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不可以与教学目标和任务相互背离。否则,这样开展的游戏化教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它的最终效果对学生也没有任何帮助。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3

              (第1课时)

课程名称

 0-3岁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家长了解0-3岁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掌握促进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方法,促进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家长掌握促进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方法

教学思路

 0-3婴幼儿家长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本教案的设计,站在家长的地位,根据0-3岁婴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需求、经验为出发点的。对于需要家长了解的0-3岁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以讲授法为主,并配合ppt;而对于促进促进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方法,采用实际的操作演示法为主配合互动法,便于家长的直接掌握。

教学环节

三优工作的导入婴幼儿运动发育的规律0-3岁各年龄阶段婴幼儿运动发育的水平如何促进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小结交流

教学资源

  《浙江省优生优育优教培训教材》;《0—3岁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ppt; 红绒球、小球、摇铃、积木、响环、拨浪鼓、图画书、珠、画笔、纸剪刀等用品和玩具;手指操互动;家长指导资料;照片等。

参考资料

 《浙江省优生优育优教培训教材》、《婴儿心理学》、《儿童早期教育与训练》等。

 

 

 

 

 

 

 

 

 

 

《 主题九 0-3岁婴幼儿的智力潜能的开发》

教案的基本内容

              (第2课时)

 

课程名称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家长了解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掌握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方法,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家长掌握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方法

教学思路

 0-3婴幼儿家长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本教案的设计,站在家长的地位,根据0-3岁婴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需求、经验为出发点的。对于需要家长了解的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以讲授法为主,配合ppt;而对于促进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方法,采用实际的操作演示法为主配合互动法,便于家长的直接掌握。

教学环节

导入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如何促进0—3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小结交流

教学资源

 《浙江省优生优育优教培训教材》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ppt; 《右脑记忆对对碰》,益智玩具;家长指导资料;照片等。

参考资料

 《浙江省优生优育优教培训教材》、《从零岁抓起——0-3岁婴幼儿关心与发展文献研究》、《婴儿心理学》、《七田真0-6岁育儿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等。

 

 

 

 

 

 

 

 

 

 

 

《 主题九 0-3岁婴幼儿的智力潜能的开发》

教案的基本内容

               (第3课时)

 

课程名称

 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家长了解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语言发展中的常见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掌握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方法,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家长掌握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方法

教学思路

  0-3婴幼儿家长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本教案的设计,站在家长的地位,根据0-3岁婴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需求、经验为出发点的。对于需要家长了解的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以讲授法为主,配合ppt;而对于促进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方法,采用实际的操作演示法为主配合互动法,便于家长的直接掌握。

教学环节

导入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如何促进0-3岁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小结交流

教学资源

《浙江省优生优育优教培训教材》;《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ppt; 《0-8岁宝宝阅读计划》;《东方宝宝》书籍;《好饿的毛毛虫》、《好饿的小蛇》、《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绘本;家长指导资料;照片等。

参考资料

 《浙江省优生优育优教培训教材》、《0-8岁宝宝阅读计划》、《婴儿心理学》、《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等。

 

 

 

 

 

 

 

 

 

 

《 主题九 0-3岁婴幼儿的智力潜能的开发》

教案的基本内容

               (第4课时)

 

课程名称

 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的

家庭教育指导

课时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家长了解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的定义、意义和亲子阅读的教育理念,掌握如何开展亲子阅读的方法,提高亲子阅读的水平,促进婴幼儿早教阅读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家长掌握如何开展亲子阅读的方法

教学思路

 0-3婴幼儿家长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本教案的设计,站在家长的地位,根据0-3岁婴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需求、经验为出发点的。对于需要家长了解的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的定义、意义和亲子阅读的教育理念以讲授法为主,配合ppt;而对于如何开展亲子阅读的方法采用实际的操作、朗读法、演示法为主配合互动法,便于家长的直接掌握。

教学环节

导入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的定义和意义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的教育理念如何开展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小结交流 

教学资源

 《浙江省优生优育优教培训教材》,《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教育指导》ppt,;《母鸡萝丝去散步》、《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小蛇》等一些经典的绘本;专家书籍;优秀绘本推荐目录;家长指导资料;照片等。

参考资料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4

一、充分创设语言运用情境

(1)教师应为幼儿营造宽松的语言氛围。许多幼儿不善于和别人交流,除了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影响,导致幼儿不敢大胆开口说话,生怕说错话挨批评。对此,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为幼儿营造宽松的语言氛围,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教师对于幼儿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以激发幼儿的交流兴趣,最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2)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在为幼儿营造宽松的语言氛围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情境,帮助幼儿切实运用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能力。比如在课堂上让幼儿讲一件有趣的事情,或者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水果等,并且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鼓励他们使用创造性的语言。这样,幼儿就有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对于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大有裨益。

二、充分创造语言教育环境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语言教育环境至关重要。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室的布置,力求将教室布置成吸引幼儿对话的良好语言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利用一切空间设施来引发幼儿的语言学习活动,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园的墙壁上都是一些丰富多彩的画面的原因。由此,作为幼儿教师,也应充分将教室墙壁利用起来,将其布置成能和幼儿进行对话的应答环境。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有的幼儿园的壁画太高,幼儿看起来很吃力,无法达到真正的互动,因而教师要确保墙壁布置符合幼儿的要求,让幼儿的视线与墙壁布置基本平行。这样,方能有效促进幼儿与墙壁的“互动”,引发幼儿与墙壁进行“对话”活动,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一角整理出一个小小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文资料,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并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最好带领幼儿进行阅读,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从资料中寻找答案,然后结合相关答案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三、进行多学科的语言融合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学好各学科的基础,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对幼儿进行多学科的语言融合,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并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如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积极探索,在与其他同学积极讨论后分享自己的发现,并评价别人的探索结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幼儿运用正确、流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促进其语言发展。又如体育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在幼儿体育活动中,针对一些简单的动作,幼儿可以在教师示范后谈谈动作要领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幼儿完成动作模仿后分享自己的经验与不足,以此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最终提高幼儿语言能力。还有在音乐教育中,跟随着优美的旋律,幼儿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相关歌词,而记住歌词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幼儿通过背儿歌、记歌词,语言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由此,注重多学科的语言融合,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有极大的作用。

四、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

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自如地运用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应注重幼儿的语言教育,充分让幼儿运用语言,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如引导幼儿讲讲家里的小趣事,在此过程中,教师及其他幼儿必须认真倾听,并对幼儿讲述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样,幼儿就会更加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再如引导幼儿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鼓励他们互相交朋友、谈论心事等,这些都是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良好策略,也必定能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而教师也要注重与幼儿的交流,教师可以有意和幼儿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语言。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5

(一)为幼儿创设自由交谈的机会和环境,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在工作中应多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多年的幼教工作使我体会到:幼儿语言能力是在实践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的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在任何不同时间,不同地方都让幼儿主动说,并为他们创设自由交谈的机会。在我的身边就有这么一群既可爱,又喜欢说的小朋友。每天早晨来园,小朋友见了你会说:“老师,早上好!”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咳嗽几下,他们会主动说:“老师,你生病了吗?快买点药吃吧!”看见我脸色不对会说:“老师,你生气了,我再也不太气了,我听话。”他们总是想主动把最好最乖的一面展现给你。幼儿能主动说话,往往是从兴趣出发。我们应从幼儿兴趣入手,多为幼儿创设自由交谈的机会和宽松亲切的说话氛围,让幼儿有主动表达的愿望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自由交谈中,我们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理需要,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场合进行训练。如在区域活动时,在科学去观察天气变化,今天是晴天,没有风,天气特别暖和都有点热。看他们那么自然无拘无束地说话,我心里十分高兴。鼓励幼儿积极去说,对有些幼儿说的不对或词不达意,我们不要急于纠正,要慢慢去引导,让他们自己来改正。我们对表现好的幼儿要予以表扬和小红花奖励。

(二)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和语言教育活动。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会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语言教育活动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的。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说、读、诵等形式来完成的,但这些不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在教育活动中,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说话的能力,还应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并能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多变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我在组织一节语言活动课《错在哪里》时,我用图片、游戏等形式来启发引导,让幼儿想一想,大胆说。有的小朋友会问:“他们为什么错呢?”我并不是及时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而是让小朋友自己动脑想、大胆说来解决答案,并改正过来。通过与小朋友的交流无形就让幼儿明白所学内容的主题。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让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鼓励每位幼儿主动来说,让他们成为活动课的小主人,无拘无束的去讨论。这样,他们及巩固了知识有使孩子们有了兴趣。同时又给与幼儿人人参与的机会,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宽松的语言环境。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6

关键词:幼儿情感语言教育措施

1900年以后,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的学者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进行研究工作。1960之后,,在幼儿语言的教育研究中,全球国家得到了很大的推进,于此相关的面的研究也让学者对幼儿语言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转变了人们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传统观念,这些研究使幼儿语言的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幼儿教育,幼儿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决定着幼儿全面健康成长的综合能力。幼儿的语言是其参加活动、学校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技能的基本,使得幼儿有一个全面健康成长的开始。所有,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在学前教育行业中得到重视。情感角下的言语教育中需要解决的是幼师在和孩子交流时的情感通过外在的方式来体现。

因此,对于幼儿的语言,应成为学前教育界当前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情感视域下的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是由外在形式而表现出来的,在本文中主要从言语和非言语两大维度,主要包括言语、面部表情、体态语等几方面来分析阐述。笔者通过在班级进行观察与资料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情感支持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情感视角下幼师的问题

1.幼师言语方面的问题

幼师的言语方面即幼师在和幼儿对话时的语言方面的情况,如幼师说话的快慢、声调以及声音大小等方面。目前幼师言语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说话音调不恰当,说话速度很快。

a.语调运用不当

语调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说话使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能充分表现语言的感情和活力。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幼师说话时候的声音是高低停顿,丰富多变的,这样能引起幼儿的关注和兴趣。在通过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的幼师在和孩子交流时语调方面做得不错。可是还有一些幼师在和孩子的说话时声音单调,没有活力。以下是一则观察案例:

活动名称:故事《农夫和蛇》

活动时间:晨间活动

班级:中班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名字叫做《农夫和蛇》,孩子注意力很集中的在听。

然后,老师开始读书上的故事,天空中飘着大大小小的雪花,一条小蛇缩成一团在窄窄的山道上,冻得全身已经僵硬了……于是,农夫讲到:“从前有个农夫碰到一条蛇(这时候老师的语气没有发生改变)

师:怎么两个农夫啊?

幼:两个农夫?(边说边笑了起来)

这时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笑起来

师:笑什么?(声音突然变大了)认真听!

幼:没有声音

老师继续讲……(看着故事书接着念,时而看看孩子,语调依旧没有变化)

幼:老师,什么时候讲完啊,我都困了。

师:你不听故事,当然困了!(语气变得生硬了)

幼:伸了个懒腰,没有声音了

……

幼:老师,乐乐刚才用脚踢我了。

师:乐乐,不听故事,干什么呢?(比讲故事的声音大了)

……

师:好了,我们的故事讲完了

幼4:哎呀呀终于讲完了

幼师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要清楚,声音要和感情一起变化,讲故事而不是读故事,感情要丰富,语调也要丰富起来,这样才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是上面这个案例中,幼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时,声音表现很单调,几乎没有变化,让故事挺起来也不生动,所以不能吸引到幼儿的关注,不能集中精力在听故事上,最后于也不能体现讲故事的价值。上述案例中,当幼师问怎么以后两个农夫的时候,因为幼儿只是重复而没有回答幼师的问题,幼师通过提高自己的音量来管理幼儿,虽然维持了课上的秩序,却阻止了幼儿和幼师的产生交流,限制了幼儿主动发言的想法,让幼儿对参加活动失去了兴趣。

B.语速过快

语速是指讲话的快或慢。通常,每个人说话的速度均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幼师的工作的特殊件,语言教育是一门对幼儿语言进行的教育,会被教育工作中的很多的影响。

2.幼师非言语方面的问题

幼师非语言方面是指幼师和幼儿在交往中除了语言方面的其他方面的交流方式,包括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方面。

二.情感视角下幼儿语言提高的措施

1.教师加强对幼儿语言教育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要成为一个专业优秀的幼师,对幼儿语言教育的理论知识要非常熟知,明白幼儿语言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方式,只有做到充分的理解才可以有能力做好幼儿语言的教育工作,。语言教育受到其目标、内容的限制,幼儿语言教育的工作方法根据其目标和内容来开展。所以,幼师在对幼儿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两点:

第一,全面深入的理解幼儿语言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和教育的课程。在工作中,幼师应该依据幼儿的语言思维的成长,确定幼儿语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根据其具体的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幼师制定幼儿语言教育时候,重点关注幼儿成长阶段的教育目的来设计,了解幼儿发展的思维,重点关注目的的完成和幼儿语言学习的成效。

第二,根据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幼师使用情感的变化开展幼儿语言教育工作。因为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幼师要充分明白幼儿身体和思维的发展阶段并了解不同年龄的不同特点,关注幼儿的动作发展。幼师在给幼儿讲故事中对幼儿提问时,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语速是否快慢、语调是否有变化,以此来开发每一个幼儿个体自身的潜能,促进得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并能关注幼师的提问,使得在语言教育的整个教育工作中生动活泼起来,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2.教师创设富有语言信息的学习环境,以“情”生发

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语言能力不断的提高,和周围环境的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多,和成人的交流中,慢慢接触到周围环境对人物和事物的是否好坏和美丽丑陋的观点,幼儿的情感在慢慢生长,情绪越来越多变,比如在受到老师或者家长夸赞的时候就会很开心,在受到老师或家长训斥的时候就会很伤心等等。通过幼儿情绪变化的特性,幼师开展幼儿语言教育工作的时候,先给幼儿创造适合语言学习的环境,通过夸赞、表扬的情感来面对幼儿,使得幼儿能在一个积极语言学习氛中收获好的情感经历,通过幼师情感来带动幼儿的情感,使得幼儿对语言产生兴趣,并得到提高。

3.教师需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技能

a.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教育活动

幼师依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组织活动,通过多形式语言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得幼儿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比如,通过游戏来进行语言的教育。幼儿在室外活动的时候,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说自己喜欢玩哪个玩具,并指导孩子表达为什么喜欢,比如幼儿说:我喜欢滑梯,因为高处滑下来很好玩等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语言的能力还开发了幼儿的思维潜力。

B.把握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充分挖掘动“情”点

教育专家指出一周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快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幼师要关注这一阶段的语言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的氛围。幼师要讲《冬天的故事》之前说:“冬天到了,屋外的天气、人、小树、小动物会有什么变化呢,看到这些就会知道冬天来了。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什么发生变化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冬天来了。”幼儿们带着疑问听幼师讲完故事后,幼师再提问“故事中除了小树没了叶子,好多小动物都睡觉了,还会有什么变化呢?”幼儿就会结合故事里和生活中遇到的,回答出这个问题,有的孩子就会说“雪花飘下来了”。

C.加强幼儿在语言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把新学到的语言和已经掌握的语言结合起来。比如在幼儿讲《龟兔赛跑》故事,先让幼儿听,然后再要求幼儿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复述故事,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言语能力,又能让幼儿和朋友间的协作增进感情。

4.幼儿园要加大对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

幼儿园是除幼儿家庭以外给幼儿提供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地,幼儿园的观念对幼儿语言教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幼师的培训来培养幼师情感,提高幼师职业技能。

三.结论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7

(一)主观意愿,整齐划一

很多教师是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的,可是在实践中,她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幼儿的差异性,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对不能达到要求的幼儿进行批评。案例:在中班绘画活动课上,教师教幼儿们画小鸭子并涂色,教师示范讲解过后,下来看幼儿自己画的情况,刘诗晗是没有上小班直接就上中班的,教师走到她旁边,看见她涂的乱七八糟,二话没说就把刘诗晗的画给撕了,“我刚才讲的时候你干吗呢?弄的乱七八糟,给我重新画,画不好就不用参加课外活动了”,顿时刘诗晗就大哭起来,“你还好意思哭,赶紧画”。由于刘诗晗没有上过小班,对于教师这种整齐划一的要求肯定是达不到的。教师既然知道刘诗晗没有上过小班,就应该避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她。教师这种主观的整齐划一会让幼儿的发散思维得不到发展。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去引导每一个幼儿,对于节奏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给他们一个适应过渡的阶段,如果教师继续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幼儿,或许幼儿也会继续远离教师的期望。

(二)语言粗鲁,超出应承力

教师对幼儿的批评,目的是为了抑制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或是缺点错误,寄托着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不应该是恶意的,但是有些教师过于粗鲁的言语攻击,超出了幼儿的应承力,从而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的教师把这种语言攻击美其名曰“抗挫能力的培养”。案例:明明是中班的幼儿,语言课《我的新朋友》,讲的是中班来了一个新同学,要怎么跟新朋友认识,教师让幼儿们好好想一想再举手,没想到明明张口就说:“我要跟他说你好,告诉他我叫明明。”老师一下子就生气了,走到明明身边大声说:“明明,你的小嘴巴可以闭上了,我请你说了吗?叫你说的时候连个屁也放不出来,不叫你说,你就跟个乌鸦嘴一样叨叨不停,以后再这样就把你扔出去。”明明立刻用小手捂住了嘴,不敢出声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只是为了让明明有纪律性,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的方式的确有些过分,而且语言确实比较粗鲁,这样的语言也许会让幼儿不说话,但是教师却忽视了对幼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或许以后明明都不敢再回答问题了,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个人权威,约束纪律

案例:中班音乐活动课,教师:“小朋友们,咱们把昨天新学的歌曲,跟着老师一起表演一下,好吗?”小朋友都把小板凳放在了一边,开始手舞足蹈地跟着老师跳着,不一会就结束了,教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安静下来听我说。”有几个幼儿似乎还很兴奋,教师拍了拍手,可是几个幼儿还在跳的兴头上,根本不理会教师,教师顿时提高了声音:“圆圆,说你呢,你今天怎么回事啊?耳朵在干什么呢?陈俊熙,你也是,我都说结束了,还蹦什么呢?还有你马超超,就你最兴奋,你的耳朵是摆设?”几个还在兴奋的幼儿这才意识到,赶紧就坐好了,教室里也顿时没有声音了。教师:“今天都坐着吧,也不用上课了。”教师站起来扫视了教室一周后说:“这几天怎么都不听话了?是不是看有新老师在这儿,你们就可以不遵守纪律了?这几天没有说你们是吧?全都给我坐好,不许出声,下面听我说。”下课之后教师跟笔者说:“小孩子你就不能惯着,惯坏了也就不听你的课了。”教师这种批评教育方式着实让人担忧,在这种氛围中别说是幼儿,就是教师自己都感到不舒服,对于幼儿不能尽快地收起兴奋还在手舞足蹈,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受年龄及其认知水平限制的。尽管可以理解教师对幼儿约束纪律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进行,可是教师必须有个度,一旦超出了适度的范围,就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了,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四)体罚

惩罚作为批评教育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引起幼儿的不愉悦感,同时产生精神警觉,以避免幼儿再次犯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幼儿实施一定的惩罚,但一定要注意惩罚的技巧,同时教师要明白惩罚不是目的,只要能引起幼儿的精神警觉就行了。但如果教师把惩罚当成批评教育的唯一手段,把惩罚升级到体罚,此时惩罚不仅不能起到精神警觉的作用,同时还可能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案例:中班幼儿陆鸣很调皮,经常把自己临近的幼儿打哭,被打的幼儿家长来学校闹事,害得教师跟着挨骂。与父母联系,回答是:我们比较忙,你们就多费费心。没有办法,教师就在教学活动前,用丝巾把陆鸣的手绑在一起,这样陆鸣就不能动手打其他幼儿了。从案例来看,教师对幼儿采取的方式,实际上构成了体罚和变相体罚,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笔者认为是法制观念不强的表现。针对这一类幼儿,教师应该找出引发陆鸣喜欢打人的根源,从根源上找解决对策,强烈要求家长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和教师一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这才是上上策。

二、反思与建议

通过教师批评的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强烈对比,折射出教师在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希望能给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有些许帮助。

(一)批评标准要客观,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所谓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也就是说,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认知水平的低下,决定了教师在对幼儿实施批评时就不能把批评大人的方式方法套在幼儿的身上,批评幼儿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风趣、态度的亲切。所谓个体差异,就是说幼儿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育观念等的不同,导致幼儿性格、爱好等都存在着差异。那么要求教师就应该承认和关注幼儿的差异性,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幼儿,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二)批评幼儿时避免附带个人情绪

教师在对幼儿实施批评教育时一定要避免附带个人情绪,不好的情绪容易使教师把幼儿当成宣泄个人情绪的对象,这样对幼儿不公平,同时教师也可能会把幼儿的错误无限放大,导致幼儿产生恐惧感。在良好的情绪下教师对幼儿的错误才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只有这样才能给教师对幼儿的批评提供良好的依据,最后才能针对性地找出科学的批评方式方法来教育引导幼儿。

(三)批评幼儿要适度

作为教师,其职责是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批评的教育方式也是为了督促和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同时教师应避免忽略幼儿的承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批评的适时适度,使得批评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四)批评过程中添加情感关爱

所谓情感关爱就是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批评时加入自己对幼儿的真诚关心与爱护,这样就能减轻教师对幼儿批评时幼儿产生的排斥感,也便于让幼儿欣然接受教师的批评。

(五)批评时要注意言语的幽默风趣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8

微格教学是把学生以小组的的形式进行微课堂教学,教师应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进行分析,把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归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集中讲解一到两个教学技巧,找到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技能。

教学的示范与观摩

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播放幼儿园优质课的案例,例如上海市虹桥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果酱小房子》;中班音乐活动《青蛙唱歌》等,要求学生观摩过后提出活动课的设计环节及出现过哪几个闪光点,教师在逐一讲解总结。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指导效果,教师可定期带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去幼儿园亲身体验,观看幼儿园优秀教师的精品课,可以使学生在微格课堂上提供情境逼真的效仿与示范。还可从幼儿园请到优秀的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亲身的经验传教,指导学生设计、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活动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

编写教案

学前幼儿的教育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活动的实施要有一个具体的方案。所以微格课上教案的编写也是教学的重点,微格课上需要对学生编写的教案不断地指导,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使学生的教学技能达到更高的标准。教案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点:

1、活动标题

这一部分应写清楚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具体类型,活动的名称,适合的年龄段,具体的内容等。

2、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指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应该实现的教育任务。活动目标的制定应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如:“体验某种具体的情感或培养某种性格品德,学习某些新词,会运用某个句式,能说完成的话等。”

3、活动准备

教学活动设计所需要的教具、设备、学具,环境的布置,提前使幼儿建立已有经验。

4、活动过程

在策划整个活动过程时,要结合教学目标,让活动情节环环相扣。教师要对具体的内容写出提问、讲解、举例等教师活动。教师应预想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应对各种问题。

5、教学时间的分配

预想好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好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

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的训练过程可以突出以下几点内容:

1、课程的导入

幼儿园活动课内容的导入关系着整个活动课的效果,所以课程的导入技能至关重要。根据学前幼儿各年龄段的特点,在导课时间上有一个合理的分配,把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出来,使活动能够有序有效的进行。

2、多媒体设备和教具的有效结合

随着现代教学设备不断进步,在幼儿园活动大多会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幼儿会通过直观的教具来领悟新的知识。所以学生要根据活动设计的内容来设计教具,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准确的引导和演示。

3、学习语言的讲解技能

作为幼儿园教师用语言来组织教学,善于表达,语言的“儿童化”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所以在语言技能上要培训学生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组织教学时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注意活动课上语言“儿童化”的表达,生动的组织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结与评价

学生在设计的活动课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首先学生要有一个自我评价,提出活动后的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具体指导。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集体评价,现提出优点,最后指出不足。这样可以使被评价者增强自信。在评价后,根据出现问题反复修改自己的教案,最后能够让学生的教学技能有所提高。

幼儿园实践练习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9

【关键词】:成长档案;发展;评枯;水平评价

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内容有友映幼儿生长发育、操作能力、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艺术发展等材料。描述了幼儿成长和发展林过程,丰富了幼儿课程资源,动态地评估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我们: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强调“教育应当符合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思想已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为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切切实实地因人、因材施教,使“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我园从幼)l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本园的实际出发,为幼儿创建了成长记录档案两年来,收到了良好的较果,幼儿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下面是我们在创建幼儿成长档案过程中一些做法和成效。

一、幼儿成长档案的主要内容

(一)反映幼儿生长发育的材料

这部分材料主要反映幼儿身体各方面的成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视力、牙齿、动作、血色素等方面的指数。其来源主要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测查以及家长在孩子人园前填写的资料。

(二)反映幼儿操作能力的材料

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要求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很多,因此,幼儿成长档案中的这部分材料是最容易收集的。我们把幼儿不同时期的操作活动的作品有选择地进行拍照,然后归人每个幼儿的档案袋。

(三)反映幼儿语言发展的材料

由于口语是幼儿即时性说出的话,如果不能有效地记录下来,就很难对不同时期幼儿的口语发展作出比较和评价。因此,我们的保教人员会及时地将幼儿的幽默对话、稚气语言记录下来,存人幼儿的档案袋。同时我们也有效地利用音像资料,记录幼儿语言发展情况。

(四)反映幼儿认知发展的材料

在幼儿的生活中,涉及认知发展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因此,我们在收集这方面的内容时,选择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如幼儿对数、物体形状、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认知,幼儿户外的自然探索等可以代表幼儿科学认知发展的资料;体现幼儿值日、同伴之间合作、互助、协商等可以代表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资料。

(五)反映幼儿艺术发展的材料

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具体,主要包括幼儿在不同时期的手工活动作品,如绘画、纸工、泥工等作品,唱歌、跳舞以及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再现活动的资料等。

我们在收集幼儿成长档案材料时,要注意家园达成共识,实事求是地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并让幼儿乐于参与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在收集过程中我们比较注意过程,以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并以一人一袋的形式保存下来。

二、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后的主要成效

幼儿成长记录档案的建立在对发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挖掘孩子的潜能,使教育评价科学化、准确化,并达到家园共育,促进家园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幼儿成长记录档案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

幼儿成长记录描述了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成长档案中收集了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不同时期的作品、照片、影像资料等,这些资料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

(二)幼儿成长记录档案成为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料和素材之一,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幼儿对档案中自己以前的和现在的材料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建议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这将是非常生动和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成长记录档案的有效使用能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和策略,能有效的进行个别指导。

(三)幼儿成长记录档案能动态地评佑幼儿的发展水平

我们将幼儿的各种作品、相关资料收集和积累起来,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估提供全面、丰富、生动的信息。教师通过成长档案积累的各种作品特点及记录来评估幼儿,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另外,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增强成就感和责任感,享受成长的乐趣。

(四)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帮助家长了解了幼儿的发展水平,便于建立经常性的家园联系

在档案材料连续不断的制作、添加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家长可以通过幼儿档案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能使家长更客观地了解幼儿园教育、孩子的情况及各方面的发展,家长反馈很好。

(五)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经过两年的成长档案创建工作,教师们的观察能力、撰写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们对孩子的行为、发展状况进行细微的关注,将幼儿的一举一动收人眼底。观察孩子已成了教师的工作习惯。

在观察的基础上,师幼互动的行为通过撰写后存人档案之中。由于记录孩子作品的时间、地点、背景、发生的原由以及不定期的观察记录,来反映孩子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针对个体进行描述与分析,为此,教师的撰写水平得到了提高。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篇10

关键词:幼儿亲子关系环境教养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的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孩子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首先要学会发音,然后会理解语言,最后才会表达语言。不是像有些家长所认为的那样孩子到了一定时候就能够说话的。

0-1岁是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通过大量发声练习掌握语音系统。儿童语言的发展既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研究表明,即使刚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对语言的反应也要比对其他声响的反应更为敏感。研究还显示出,即使非常小的孩子也能分辨出不同的说话声之间的区别,毕竟这是学习一门语言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密切注意孩子语言发展的进程,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一旦幼儿的语言发展受到不良因素的阻碍,就会给他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进行弥补,很有可能形成语言障碍、沟通障碍、学习障碍等异常问题,对其一生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对幼儿语言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的对象――张某,是一个刚满一周岁的婴儿。在信息的收集中我们发现,张某所在家庭的构成方式是一个现阶段城市普遍存在的3+1构成式,即一对年轻上班族夫妇与一个需要照料的婴(幼)儿与老人的组成。在此类型家庭中,年轻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普遍比较短,更多的时候,孩子所面对的主要是带他的老人。那么,这样的家庭构成方式会不会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影响存在,具体原因又是什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它对现普遍存在的家庭构成现状中婴幼儿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意义?

据所查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理论派别:行为主义刺激-反映学习理论,心灵主义内在天赋论,相互作用论。其中,行为主义刺激-反映学习理论主张模仿、强化的作用,认为儿童的语言与其他的条件反射没有区别,是通过联想的原则,在选择性强化下形成的。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相互作用论认为幼儿语言的获得同其他的认知活动是一样的,是儿童认知主体当前的认知机能与现实的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一个阶段的平衡,并逐渐达到更高阶段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两派都强调语言的后天学习,重视外界环境与幼儿主体的交流。

结合以上理论,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家庭构成模式与婴幼儿教养中的问题,本文结合个案实际作了研究阐述,旨在为此类现象提出良好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个案源于医学,是指具体的一份病例。教育、心理的个案研究法就是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学生或老师)、一件突出的教育事件或一个有代表性的教育团体机构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收集有关这个研究对象的一切资料,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现状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的良好发展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需要结合其他的多种研究方法,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观察记录法

在本研究中,主要采取随时随机记录的方式,采集观察对象具有的语言发展状况、亲子交往状况、老人与孩子之间的交往状况等。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儿童发展与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和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此次研究主要是有针对性地通过谈话来获取相关资料。谈话的对象有二,其一是与老人的对话,主要针对在年轻父母上班期间老人对幼儿的教与养的方式和基本事件的了解;其二是通过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了解各阶段幼儿语言发展的状况。

三、个案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1.个案本人情况:

姓名:张××

性别:男

年龄:12个月

身体发育:状况较好,经医院检查,身体各项机能发育正常。

个性特点:活泼好动。

个人成长:出生1―6月与父母及外婆一起生活,6―7月与外公外婆生活,8、9月与父母及外婆、奶奶生活;10―12月与外婆、外公一起生活。其间除寒暑两假父母均按朝九晚五制上班。

2.家庭成员情况:

父母皆是大学文化,均从事教育事业;外婆小学毕业,无业,奶奶文盲,没有职业。

(二)个案语言发展状况

张某语言发展总体评价基本正常。

在性格特征表现中可发现该幼儿活泼外向,但对陌生人或者事物有一定的排斥心态,在6―12个月总表现出对父母不太亲和,对长期相处的老人有明显的依赖。

在表达性语言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对常见事物的认识与表达相对较准确,但对“baba、mama”以及其他对人称谓语言的表达中缺乏正确的指向性。

在理解性语言的发展中表现出以下问题:对于某些事物或行为的语言的理解局限于地方方言。

(三)原因分析

在与相关人员及该幼儿的接触中可以发现,该幼儿生理发展均很正常,那么为什么在该幼儿会出现以上问题呢?通过详细分析便可以发现主要是以下因素对该幼儿产生了影响:

1.缺乏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

在0―12月中,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由陌生到熟悉主要依靠与环境的相接触,而本该是父母与孩子的长期亲密的交往却因为年轻父母的工作关系而减少和疏远,反而老人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成了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的渠道。在长期的父母与孩子相处机会和时间较少的情况下产生了亲子关系疏远的结果,而幼儿唯有以与老人的交流来满足自身获取、交流与表达的欲望,在此过程中与老人产生相对更加浓厚的感情,进而产生了对老人的依赖。而因为老人在认识和对教育方法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孩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部分词的发音,但是却不具有指向性,从而影响了幼儿对人或者事物的认识。

2.缺乏良好的语言交流的环境及适当的语言输入

老人与幼儿的长期相处也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和认知对象。因为老人活动的局限以及老人所具有的地方方言的影响,让幼儿在语言发展中就有了局限性和表达与理解中的问题。

3.成人不科学的教养观念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经常和该幼儿接触的两位老人均有“孩子到了一定时候就能够说话”的认识,同时他们还认为“即使和孩子讲再多他也听不懂”,于是就有了与其对其说,不如不说的事实。殊不知从出生起,幼儿就学着从神情、体态、语音等方面理解成人的语言,并且深深的记在脑子里。当时机成熟,这些记忆就会如火山爆发般一下子涌现出来。这些记忆对于他的语言发展是很关键的。

四、改良策略

1.融洽亲子关系

对于普遍的家庭来讲,蒙台梭利认为母亲适当延长哺乳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与亲密。因为当幼儿吮吸母乳的时候,婴孩与母亲之间就渐渐地、自然地建立起牢固的,亲密的联系。笔者以为即使母亲不给孩子喂奶了,父母还是应该和孩子多待在一起,长时间的分离对于亲子的关系是很不利的。当幼儿没有和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时,他对其父母就不会有信任感、安全感,影响他的积极心理状态的形成。当然对于他今后的性格养成、自身成长都会有所影响。我们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的语言交流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特别是对于0―1岁这个特殊时期的幼儿,多抱抱、多亲亲、多说说、多听听都将与幼儿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并也将有利于幼儿想说、能听、会理解的习惯的培养。

2.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多把时间用在和孩子一起,多带孩子与环境接触,常对孩子描述和引导他自己描述他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常给孩子介绍那些确确实实摆在你们面前的东西,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该努力去理解那些他自己发明的表达方式及错误的发音,提示矫正的同时予以鼓励。在教孩子说话时,在某种程度上,你应有几分像演员,你必须让你所说的一切富于戏剧性和趣味性。永远不要责备孩子,而去努力寻找孩子的可爱。

3.树立科学的教养方式

科学的教养方式应该是慈爱的、和谐的、平等的、理解的、宽容的和因人而异的。慈爱是一种胸怀,他能够让你的孩子感受到愉快与温暖;和谐是一种氛围,会让孩子感受被爱的轻松;平等与理解可以让孩子勇于表达、敢于交流,宽容也会让孩子变得理智和勇敢。人各不同,当然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此,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教养中不断的自我审视,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来指导我们的教养行为就必然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总之,只有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并采用科学的教养方法,通过不断地接触、交流与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淑斌,赵东梅著.还孩子本色:幼儿家庭心理教育方略.2005年5月第1版.

[2]李雁飞.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不容忽视.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