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0:39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1

1、更加建立、健全了合格供应商名册,供应商评价表。一直积极不懈的寻找更适合我司的供应商,从而使得我司对原材料需求上有了充分的保证。

2、对原材料质量索赔上,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化被动为主动,基本杜绝了因原材料质量问题而给我司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在原材料在下单初期就能做到很好的预见,及时提醒、监督供应商改进。

3、统筹安排方面,较去年有很大的改进。XX年采购部没有接到因提货问题不合理安排司机而导致的投诉。在资金计划及仓库的安全库存方面基本能做到心中有数,在资料归档及月底统计工作上也比XX年有明显的改善。

部门瓶颈

1、采购内部的协调,工作指导配合欠佳,各自为岗。

2、其中五金、机械配件及包装物的采购在价格、供应商、供货时间、归档、月底对帐等工作都非常不好。

3、采购部整体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较去年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总体感觉还是十分随意。

部门精神

采购部始终坚持既是管理部门有是服务部门,在加强对外管理同时由要做到热情服务工作,积极满足各相关部门的要求。

明年工作目标

1、在XX年工作基础上,值得借鉴和发扬的方面继续保持下去。

2、加强采购部内部管理,避免各自为职情况。

3、在原、辅料采购上积极挖掘可开发空间,特别对于辅料方面要健全账目工作,一定要做到要多思考、多比较、多审核。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工程机械;结构设计;仿生学;应用

1仿生学原理

结构仿生是通过研究生物肌体的构造建造类似生物体或其中一部分的机械装置通过结构相似实现功能相近。结构仿生中分为蜂巢结构、肌理结构、减粘降阻结构和骨架结构四种结构类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仿生学的概念也被不断完善和改进,逐步形成系统的仿生学体系。实质上看,仿生学的产生是人类主动学习意识下的产物。它带给人类带来了创新的理念与学以致用的方法,使人类以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发现未曾发现的事物实现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这是其他科学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2工程机械概述

2.1基本组成

工程机械结构的种类繁多,大到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交通运输、能源、矿山、农林水利、市政建设、国防安全建设;小到计量仪器仪表、日用生活器具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工程机械是对各施工部门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总称,包括建筑机械、铁路与公路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水电工程机械、林业机械、港口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生产制造业辅助机械、仪表及设备传动机械等。由于种类繁多,而且在每个种类下都细分有更多的型号,所以工程机械的分类方法很多。工程机械种类繁多,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不过从总体上看一台完整的工程机械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工作装置三大块构成。动力装置。通过能量交换给工程机械提供能量的发动机称为动力装置。常用的有电机和内燃机。传动装置。将发动机提供的机械能传递给工作装置,一般有四种形式:机械传动(如膜式燃气表中计量单元应用的四连杆传动机构)、液压传动、液力传动和电传动。工程机械当中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应用较多。工作装置。工程机械实现预期的功能和作业要求都是通过工作装置完成的。设计时,是先确定工作装置,然后进行动力部分和传动部分的设计。由于作业要求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工作装置的结构也是各式各样,是工程机械结构中种类最多的部件。工作装置要求高效率、多功能,笨重低效的结构会被淘汰。另外也有资料将动力部分、底盘和工作装置作为工程机械的三个基本组成。

2.2工程机械总体设计与结构仿生学的结合

总体设计是工程机械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工机械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总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机械的用途、作业的特点、使用要求等内容,合理地选择整机各部件的结构形式,合理的选定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对总体结构和运动形式进行校核,保证所确定的机器尺寸和参数满足设计要求。从总体设计的内容可以看出,该部分较多的涉及机械总体尺寸、结构形式和主要的性能参数等内容。生物结构中合理的尺寸和构成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机械的总体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在整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设计内容中,能够与结构仿生学相结合的内容有外形尺寸、工作装置的特征尺寸等内容。对于施工中常见的工程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产品经过长期的生产和使用,结构形式都已经标准化,因此,要进行结构的仿生学设计就要突破以往的形式。接下来本文主要探讨了结构仿生学在工程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仿生学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纵观当前机械仿生设计的发展趋势,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更加多元化与广泛化,而相应的技术革新也正逐步走向智能化与全面化,现具体举出以下几例加以分析:

3.1半步行轮驱动机构

在地面工作机械的仿生设计研究中,半步行轮驱动机构是根据传统的水牛耕地现象而创造出的新型技术,通过对水牛在水田中的工作特征分析,陈秉聪等人提出了全新的“半浮式理论”,有效地将机械运动中的“沉”、“浮”以及“滑行”、“驱动”加以有机结合,以此改变了传统生产中承重与驱动并存的结构体系,而代之以一种适用于水田及松软土壤工作的高效生产方式。同时,从机械仿生设计所延伸的一系列研究中,也相继推出了眾多滚动阻力较小,而驱动动力较大的先进设备,为行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显然,仿生学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加快了机械设备的改革,而且还有效促进了设备实效化、便利化的发展[1-2]。

3.2大型触土机械设计

在大型触土机械的设计方面,相关科研人员也从深松部件、钻头以及推土板三个方面的结构中找到了仿生学结合要点。通过不断操作试验,在减小深松阻力这点上,成功提出了仿生弯曲型结构,而且在钻头设计上,同样参照穿山甲体表鳞片分布形式制作出了新型的仿生钻头,不仅有效解决了生产工作中的钻头泥包问题,还极大地加强了泥质岩钻探中机械设备的实际工作效率。由此可见,随着仿生学原理的不断深化应用,机械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也将逐步得到妥善的解决,实际设备生产效率也将因此而大大提高。

3.3人工智能机器人

近代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成果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机器人,这不仅仅是机械制造重大变革的体现,更是仿生学原理在机械设计方面的本质性应用。目前,相关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制造等都已较为纯熟,通过对人体相关结构体系的不断认知,机器人已然能够适应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大部分工作。仿生机械手关节的设计无疑大大加强了机械设备的灵活性,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配合推进,机械自动化生产进程也因此而得到了促进。

4结束语

生物为了适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完善自身的性能及组织结构,获得了结构完整、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的保障体系,从而得以生存和繁衍,确保生物链的延续性与平衡性。工程机械仿生学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从自然界获取灵感,使工程机械与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协调发展,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仿生学在工程机械结构设计中的相关应用,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珂.基于结构仿生的塔式起重机臂架优化设计研究[D].山西太原:中北大学,2015.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3

我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从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1],通过各级农机监管、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精心组织、规范实施,使国家下拨的购机补贴资金极大地促进了农机产业的快速发展。统计数据表明:2004~2015年中央财政部门已累计下拨农机补贴资金1435.07亿元,这对调动广大农户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又快又好地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4年以来,农机产业的增幅超过了补贴政策实施前35年的增幅总和。与此同时,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业机具也得到了大力推广。性能先进的农业机械数量的不断增加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节支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高效、合理地使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是新疆兵团农业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列举了新疆兵团农业和农机的相关数据,并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量化了购机补贴资金和新疆兵团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新疆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农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农业是新疆兵团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也是兵团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伴随着全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兵团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表1看出,近年来兵团农业总产值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4年达到938.55亿元,是1985年的62.6倍,占当年兵团GDp总值的53.98%。

 

1.2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到2014年末,新疆兵团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84.16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9931台、小型拖拉机32030台、联合收割机2888台、农用运输车17862辆[3]。如图1所示,2007~2014年兵团各师农业机械总动力拥有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Fig.1thetotalpowerofagriculturalmachineryineachdivisionofXinjiangcorpsduring2007-20142014年末,全兵团投入农机化资金178365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465980万元,农机利润总额110000万元[4]。全兵团耕作机械化程度达100%,播种机械化程度达99.8%,收获机械化程度达76.7%,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0%,覆膜机械化程度达100.0%,植保机械化程度达99.0%,中耕机械化程度达100.0%,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重大意义

 

2.1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要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业机械化[5]。要实现由传统的手工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向科技应用的精准型转变,进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保证收获的农产品质量,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将先进的农业机械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6],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能增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最终达到降低农业产业成本、增加产出的目的。

 

2.2农业机械化对兵团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农副产品商品率、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同时,农业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业机械化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我国目前农业机具数据统计的主要内容。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文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根据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农业机械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新疆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稳步上升,全兵团农业生产总值也在逐年升高。现将2007~2014年新疆兵团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值列表如表2所示。

 

将表1数据代入originpro8.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所得处理分析结果:R2(相关系数)为0.98803,intercept(截距)为-747.491,Slope(斜率)为3.56295。根据计算机分析所得结果,建立新疆兵团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线性回归模型如下:Y=-747.491+3.56295X,其中Y代表兵团农业生产总值,X代表农业机械总动力。回归方程中的R2高达0.98803,说明兵团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机械总动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模型拟合度较高[7]。回归方程揭示了兵团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的这种量化关系,即在现阶段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1万kw,兵团农业生产总值将增加3.56295亿元。全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逐年增加,使得兵团农业生产总值也相应得到快速提升。

 

从originpro8.0数据统计软件所得拟合结果可以看出(图2),兵团农业生产总值围绕着直线上下起伏波动,说明随着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稳步上升,全兵团农业生产总值也在大幅提高。

 

兵团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新疆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7],以投入尽量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较小的能源和低碳排放,生产出较多质高价优的农副产品,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自给率,以满足全疆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

 

2.3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与农业现代化中央农机财政补贴的政策大大降低了农机购置成本[8],使更多农户有能力购买性能先进的农机具。同时,农机购置补贴也带动社会其他行业的资金投向农机服务业,各种农机大户、农机协会、合作组织和股份制公司等新型服务组织纷纷建立,专门为农户提供机械化服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国家支持农业发展,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劳动力回流农业,稳定农业生产是极为有利的。农机补贴政策大大加快了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2.4国家购机补贴资金与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2014年兵团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9亿元[4],共补贴农机具2.41万台(架),直接受益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1.52万户,直接带动职工和农机服务组织投入购机资金12.8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补贴动力机械、收获机械、设施农业设备、耕整地机械和种植施肥机械18164台(架/套),补贴资金29766万元。中央大量农机补贴资金的投入对提升新疆兵团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图3可以看出,农业机具的更新换代又直接带动了农机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新疆兵团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机补贴率较低目前,按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新疆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农机购置补贴率不得超过机具原价格的30%,单台机具补贴额度不得超过5万元,73.5kw以上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和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补贴限额为12万元。相对于兵团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农业机具补贴资金相对于售价仍显得较少,不能满足新疆兵团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9]。

 

3.2补贴农机具品种繁杂,农机推广和补贴机具名称不够规范2015年经中央审定的通用类补贴农机具品种为137个,各省市(自治区)还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了一定数量的非通用类机具品种。补贴机具种类涉及农林牧副渔业及各个生产环节[10],这无形中给农机补贴工作的操作和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从新疆兵团的农机推广和补贴机具名单目录来看,少数机具仍存在着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不统一、名称不规范、内容说明不完整等问题。

 

3.3部分农机具补贴标准过高少数农机生产企业为了赚取利润弄虚作假,制造出了一些价格虚高的补贴机具。有的企业通过增减非补贴农机产品的相应配置将其改造成补贴产品;有的企业将科技含量低的技术应用到农机产品上,使之成为“高科技”产品。诸如此类情况造成这些农机具安全隐患大,工作状态不稳定,售后服务工作得不到落实,农机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困难。

 

3.4部分补贴农机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通过推广使用先进、优质、高效的农机产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最终目标。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1],结果往往是科技含量少、技术落后、作业效率低的农机具成为购置补贴产品。这些低劣质产品不仅挤占了国家宝贵的补贴资金,而且也不利于兵团农机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农户的切身利益和企业形象。

 

4建议措施

 

4.1加大农业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新疆兵团应提前拟定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目录名单,内容要精确具体,包括农机具具体工作性能、选型造价等相应说明,使农户充分了解农机具各种相应配置,科学合理地选购农机具。对购买农业调整政策所需要的新型机具优先实施财政补贴[12],落实团场职工购买林果、畜牧、农产品加工等新型特色农机具的贷款。

 

4.2完善农机工作补贴制度,加强监管工作力度今后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和分类目录应统一格式,完善操作制度[13-14],进一步落实补贴政策实施透明度。补贴机具应适当增加非传统产品品牌数量,提高机具质量,增加农机薄弱环节机具种类。农机监管部门工作重心应从具体操作向价格核查、机具质量监管等方面转移。

 

4.3实现普惠制和部分申请对象享受制相结合的补贴方式中央的农机补贴资金连年增加,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236.45亿元,12年内增加近338倍,这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户购机的积极性。应保证补贴资金向支持重点新产品方向倾斜,建议对大中型农业作业机械和配套农机具实行惠普制,小型农业作业机械和固定作业机械继续实行部分农户享受制,同时建立补贴机具淘汰退出机制,适时淘汰性能落后机具,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最大效能。

 

4.4合理确定补贴标准,为补贴机具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补贴标准是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的关键性指标,必须加强制约和监督管理。中央、省部级农机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机补贴标准方案,制定补贴标准时应考虑到各方面的综合因素。相同规格、品种、型号的农机具在各地区补贴标准应一致,使农机补贴产品在各生产企业之间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确保农机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结论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15],而农业是新疆的基础性产业,因此新疆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自2004年以来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改善了兵团农业机械发展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团场职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和使用新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大型和性能先进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有效促进了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节能减排增效,同时也增强了农业生产御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基本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具体工作条件及相关标准、规范,选用机构及零件类型,能对机构的运动、零件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能够设计简单机械传动机构。本文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提高教学效率的见解,以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1.理论知识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综合应用“机械制图及CaD”“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工程力学”等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分析和设计工作,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让学生拥有机械设计能力,能独立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让他们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繁杂、逻辑性差,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总是有些不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讲解。

2.课堂教学导入应该形象、生动、直观

一堂课中有效的教学导入不但能使学生积极地接受教师所授新知识,而且还可以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快速将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职学生好奇心极强,做事凭兴趣,且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在讲授每个新的机构或零件时,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对其有良好的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直观的教学模型学习信息。这样能将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利用知觉规律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先进。在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机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具体地讲,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常用机构与通用机械零部件,教师除了可以利用大量的实物模型进行讲授外,还应该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4.及时进行阶段总结、考核

这门课对中职学生来讲,还有一个学习特点,就是老师讲解时明白,看书一看也懂些,但就是不会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而言之,学生对该课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对课程的实质、其中的奥秘还没有真正领悟。当然,这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阶段总结,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注意事项,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搞好系统总结与复习

课程结束后,老师要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与复习,使学生对课程有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复习时教师只需概括性地总结,没必要详细讲解,可针对学生情况编写复习材料。在复习材料中,教师应对各教学难点从不同深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使学生从复习资料中能一目了然地检阅自己的学习,老师再通过答疑、做示范答案等形式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内最大限度地弥补学习的薄弱之处,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机械设计基础”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连接专业基础课和机械专业课的桥梁,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处于关键位置。这门课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及毕业后从事各种机械的维修和开发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进势在必行,提高教学质量是从事机械专业教学的每一位教师永恒的追求,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改良教学方法,对于该课程的教师而言任重道远,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朱如鹏,郭学陶.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5.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制约因素;发展思路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踞巴山,汉水、旬河横贯县城。这里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变化较大,伏旱表现明显,雨量较少,常年降雨量在851.2毫米,全年光照时间为1794小时。全县国土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2个镇、318个村,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耕地面积53.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15万亩,旱地50.02万亩,水浇地0.6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油料、烤烟、黄姜、蚕茧等。旬阳县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恶劣,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川道地区,农业耕、种以人工作业为主,大量依靠手工劳动。

一、旬阳县农机技术发展现状

全县农业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发展机械化水平不断攀升,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2.28万千瓦,拥有各种农业机械89137台。其中:拖拉机368台,农用运输机械4197台,农用排灌机械1617台,畜牧机械15974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6533台,其它农业机械11218台。全县机械植保面积4750公项,机收面积2100公顷,水田机耕面积1550公顷。粮食机械脱粒25986吨,农产品机械加工149015吨,机械化饲料加工2255吨,农机运输作业量1251万吨,公里。总体全县农机作业水平约28%,特别是粮食脱粒、粮食初加工、畜牧业饲料初加工,植保防虫机械作业程度可以达到95%以上。

二、制约旬阳县农机技术发展的因素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在农机推广工作开展实际过程中,我县农机装备配备严重不足,配备的机械结构单一,无法将最新的农机化技术有效的传播出去,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存在农业机械装备不合理的现象,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较少,工作效率低不说,作业范围也很有限,不能适应当地的农业发展进程。

2.受区域地理条件限制

平原地区农机化进程一般较快。地势平坦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农机推广工作也相对好开展。但是我县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山大坡陡,田块小,自然条件恶劣,市场现有的耕作农机具很难适应我县农业生产需要。

3.推广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农机推广机构和专业的推广人员是农机推广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农机推广服务系统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推广工作人员大量流失,特别是一些水平较高的农业机械技术人员,导致农机推广队伍素质相对较低,难以承担农业机械和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而使一些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农机技术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和普及。难以充分发挥农机的有效性。

4.推广经费不足

由于财政困难,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因此农机推广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向着高产低耗多样性方向发展,我县的农机推广的人力明显匮乏。投入推广经费不能满足机具从引进到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的开支。无法开展实质性的工作。

二、旬阳县农机技术发展的总体思路

旬阳县是一个自然地貌结构比较复杂的山区县,发展农机化不能延用固定发展模式或典型经验加以引导和推广,而是要在农机化发展途径、发展思路和如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上下功夫。

1.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机推广模式

要推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合理引导的农机化发展模式,同时,要加强农机推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加强机构建设,增强机构实力,探索并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提高农机科技应用程度。

2.加快实现农机具装备结构调整

必须加强组织措施和领导措施,充分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贴有效机制,加快实现农机具装备结构调整。围绕畜牧、蔬菜、摩芋、黄姜、果业、烟草等县域主导产业,积极做好机械配套服务,尤其是做好强村大户畜牧养殖机械的配套设施。增强经济作物附加值的提升,更好、更有效的发展当地农业生产。

3.培养专业的科技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专业知识的队伍是没有发展潜力的队伍。因此。加强农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快农机科技知识的消化。可以通过培训或者组织工作人员到其它地区进行参观学习,来提高科技知识和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有前途,爱钻研,肯实干的中青年人员,尽快掌握农机推广工作的新动向,结合农机推广工作发展的态势,对未来的工作做出合理的展望和规划,实现农机推广工作的科学、规范发展。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6

《年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经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执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好年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支农惠农政策,拉动农村需求,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农牧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年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农牧机发[]号)和《市年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农牧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目标,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增加农机装备总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任务,以推进农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为重点,兼顾林果业、农畜产品加工机械化发展,完善补贴管理办法,规范操作程序,充分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引导效应,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协调统一、务求实效的原则。

(二)坚持突出重点,兼顾特色的原则。补贴向优势农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种植、养殖关键生产环节倾斜,向各类农机化示范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倾斜。

(三)坚持充分尊重农民购机自主选择权原则。

(四)坚持加强引导、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农机使用组织化程度的原则。

(五)坚持操作程序科学、方法简便、措施高效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一)促进农机装备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农牧业。

(二)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肉羊养殖、蔬菜基地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等主导产业机械化进程,特别是推进生鲜乳收购站现代化机械装备水平等方面的进程。

(三)加大大型拖拉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耕作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推广力度,提高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在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的引进、推广上加大力度。

(四)突出重点、扶优促强,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进行集约化经营,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五)完善管理办法,优化运行机制,不断增强政策活力。

四、实施范围及规模

农牧业厅、财政厅安排第一批专项补贴资金为70万元。

五、补贴对象及条件

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

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经济组织以集体名义购买补贴机具的,需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和法人代表的农民身份证明。对于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拆解回收证明的农民,可优先补贴。

六、补贴机具种类及补贴标准

年度补贴机具种类主要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农村可再生资源设备和其他机械等,共13大类41小类140个品目7231个机型。

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不超过机具最高出厂价(不含运费)的30%。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

具体补贴品种及补贴额见《年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以下简称《补贴目录》)。

一户农民或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年度享受补贴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台套,即1台拖拉机或1台自走式机械配带3台作业机具。其中补贴的电动卷帘机、微耕机数量分别不超过3台和1台;补贴的保温被数量不超过3000平方米;补贴的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数量分别不超过6台、6台和1台;补贴的饮水机不超过6台;补贴的微滴灌设备数量不超过2组(覆盖50亩为1组)。一个生鲜乳收购站年度享受补贴的挤奶机械数量不超过1套(3台,即1台大型挤奶机、1个冷藏罐、1个贮奶罐);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实际需要,可享受2台套补贴,其中补贴购置2台拖拉机或大型自走式作业机械的,须由县农机管理部门报呼市农机管理总站审批并备案,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购机。根据市农业结构调整和重点项目要求,年对大型自走式指针喷灌设备不予任何形式的补贴,重点补贴膜下滴灌和小型喷灌。

七、有关事项说明

(一)购机申请和受理。实行农民购机补贴电子网络申请,农民选择个人、社会、农机管理部门等任何终端窗口均可进入申请报名界面首页点击“农户查询填写申请入口”);农民申请后,报名顺序自然锁定;旗县农机管理部门直接在网上受理审核,剔除网上不符合补贴条件的申请人员名单后,依原本生成顺序进行批量公示。

(二)小型农机具(中央财政单机补贴额≤1000元)补贴。启用网络申报程序以后,小型农机具补贴除与其他机具补贴同样采取网络公示7天的要求外,其他操作办法仍可按原规定执行。

(三)指标确认与监察。网上批量公示后,区农牧水务局按批量与农民填写指标确认通知书。填写“指标确认通知书”场面公开并请纪检、监察、财政部门到场监察,由区财政部门签章确认;农机部门监察员负责购机提货环节监察。

(四)玉米收获机补贴。今年自治区下达全市80台玉米收获机械补贴指标任务,分解到1台、购机补贴预留资金10万元。

(五)补贴资金审核结算、大型挤奶机械补贴操作,仍延续2010年做法。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仅限奶业设备补贴购置。

八、实施进度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经济效益;目标;机械操作

abstract:inthispapertheauthorcombinedwiththemanyyearsworkexperienceinChinabasedonthecurrentconstructionmachinerymanagementareanalyzed,andthe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olutions.

Keywords:economicbenefit;target;mechanical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U6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工程机械是当前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生产极其重要的工具。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机械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机械设备管理在施工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设法搞好旆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施工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制度改革。明确责任。做好综合管理

1)制定各项制度。一要制定工作分配制度,把各项任务细化、指标量化,明确管理者、操作手、修理人员各自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职责;二要制定考核制度,根据各自分工不同,实行干部年终考核百分制;三要制定奖惩制度,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职工尽职尽责,并激励和约束职工的工作行为;四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依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以及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2)完善基础管理。①按不同型号、用途、购置时间和现状对公路工程机械进行登记,并由专人管理,以做好机械的固定资产和盘点管理工作;②建立机械技术档案,对机械使用、维修、更新、改造以及安全生产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跟踪;③制定关于外部机械租用、机械保养、机械报废、机手安全管理、事故处理、奖惩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④正确掌握机械的实际使用情况,妥善保留机械操作记录,并对记录进行整理和统计,作出理论分析,以便总结出机械管理的科学方法。

2合理选用机械,统筹安排,做好工序管理

公路工程机械的选用受气象环境、土质条件、作业内容、运距远近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选用机械进行作业时应坚持与地形、土质相适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对周边已有建筑设施和质量不会造成破坏;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容易操作、维修方便、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节省劳动力;安装调试简便、转场运输容易的原则。而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可采用多种机械协同作业,这就需要做好机械配套组合,各配套机械的工作能力必须与主导机械相匹配,并尽量减少配套机械的数量。另外,为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最佳途径,其中,严格按照

工序进行施工则是确保、加快进度的有效方法。在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工序进行,将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消耗材料、工具等维持在合理的最小限度内,尽量反复使用,并尽量减少施工中因等待安排、等待材料及其它原因而造成的工人、机械设备的时间损失。

3定期维修养护。更新设备。做好状态管理

机械保养、维修、更新,是为了消除有形磨损,定期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或用效能更高、性能更完美的设备来替换旧设备,保养、更新过程中是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用费用总额最小的方案为最佳方案,以低成本创高效益。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推行以可靠性为中心,按时维修与状态检测状态为基础的视情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方式,要避免“以换代修”、重用轻管和拼设备现象发生。其次,要打破机械设备投资单一化的传统格局,多渠道筹措、积累资金,加大维修硬件基础投资,把维修机械的投资列人其发展计划,并在设备投资中占有一定比例,以加快机械设备的更新周期及先进保养机具和维修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特别要加快机械固定资产变现,老旧设备要及时报废,更新那些过时且不能用的机械设备,解决机械设备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第的机械停放位置要以适应机械运动所需空间为原则,并符合安全要求,场地应平坦、坚实,使机械能进能出,一年四季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夏季要做好防雷电、防水,冬季则要做好防冻。第四,加强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用先进的仪器和科学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即应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维修。目前,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使设备的状态维修成为可能。

4建立专业队伍。加大培谰,做好人员管理

培养一支与企业规模、经营方式、机械化程度及设备能力相一致,且有一个合理配备比例的业务熟练、技术精湛的专业化机械队伍,有利于做好机械操作、管理和维修。通过联系实际问题及受训者的知识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各级人员培训班,使工作人员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从而建设一支技术化、专业化的机械设备用、管、养、修的队伍,以适应公路机械化施工快速发展的需要。首先,机械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并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其次,用

现代管理知识培训设备管理干部,通过广泛参加新技术、新工艺研讨会和设备管理研讨会,使其到先进的企业实地学习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经验,提高其业务水平,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的吸收和采纳。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拌合设备、推铺机械等关键机手的岗前培训及日常学习,同时要激励老机手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工程建设机械维修和操作人员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是保证维修质量和操作水平互相提高的重要环节。

另外,要合理利用计算机管理手段。近年来,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设备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手段。现场测量检测的数据,机械所处状态和操作情况信息、现场安全管理状况、大量的信息需要传递和连通,因此,应尽量利用各种现代信息处理工具,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不断减少现场施工人员,逐渐实现自动化。普及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通信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来使管理工作高效化和信息化,更能促进公路施工中机械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5.总结

工程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技术是公路管养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中一门综合

性工程技术,其发展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不仅

新兴的管理、维修技术研究领域很多都跨越了传统的学科分类,而且许多传

统的维修技术研究领域也都通过更深入的开发、创瓶,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技

术界限。工程机械使用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认真总结,不断探索,才能推动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行业;农业机械化;创新

1.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现状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使农村的内需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尤其是我国政府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例如农机购置补贴等,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农业机械行业空前繁荣。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2010年总产值高达2838亿元,其中进出口总额出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出了重要力量。农业机械行业的迅速壮大,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例如,我国在进行主要农作物耕作以及收割中,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10年出现了历史新高(农业机械化水平>52%),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转变了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解析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生产规模企业较多,生产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但由于装置技术的滞后以及核心部件的缺乏,加之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等的开发不深入,从而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高端产品严重匮乏。目前,多数农机具同质化问题突出、技术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高端产品空白,关键技术紧缺

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机械行业中,多数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装备以及高端、核心的机械装备零部件都过分依赖于进口,从而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生产智能化产品以及精准作业的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具有较多的空白点。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原始性创新以及重要前沿技术等方面还相当缺乏,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化高新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缺乏有机结合,在进行机械的制造过程中,缺乏自身的核心关键技术。现代农业在进行集约化、标准化以及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需要的以信息化、自动化以及多功能高效的农业机械装备,皆通过进口方式获取。例如,我国每年对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进口比例超过90%。我国农机行业的这一问题,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2.农业机械装备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可农业机械设备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慢,老化严重;

2.2.2.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较少,农用运输机械较多;

2.2.3.农业机械作业配套率相对较低,配套机具紧缺;

2.2.4.农业动力机械中,缺乏大中型机械;而中小型机械较多;

2.2.5.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性能新型机具严重缺乏,低档次机具较多。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业机具。

总之,由于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农机具生产在适用性以及门类品种方面的缺陷,使我国的农业机械产品出现了短缺与过剩并存在问题,影响着我国农业机械效益以及效率的提高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产品生产集中于种植业机械方面,对于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农产品的加工、保鲜等方面的机械化生产还存在着空白现象。

2.3.产业集中度较低,整体运营质量不高

据统计,当前我国的农机企业有八千多家,规模农机企业也有超过两千余家,然而由于我国的农机企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作业环节单一,资源能源消耗较大,同时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企业对农机产品的创新投入不足,加之产业的组织化、集中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导致我国规模以上的农机企业的总产值远远低于国外水平。此外,在我国政府对农机购买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地方产能保护的现象,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出现了恶性竞争的局面,加之高新技术产品的应用不足,造成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整体运营质量不高。

3.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完善创新支持政策,建设共性科技创新平台

我国要高度重视农机行业的发展,通过税收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导与鼓励农业机械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以及农业机械装备的科研投入力度。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积极加大对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的补贴,鼓励农业机械企业积极创新,完善农业机械的创新政策。同时,围绕农用收获机械以及动力机械等领域,积极建立共性科研创新平台,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农业机械行业的重大科研项目新创新提供支持。

3.2.强化政策支持,注重对外合作与科技引进

农业机械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在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可以积极建设农业机械公益性技术研究项目,从政策层面为农业机械的核心零部件结构创新提供持续的支持。同时,对于高效利用资源型农机技术、节约型技术等方面,国家要支持与鼓励引进,并进行再创新,对于某些高端科技,可采取技术买断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加强农机行业高新技术投入。

3.3.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质量监督机制

我国农业技术行业受制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机产品的可靠性相对较低,对此,可通过农机先进制造技术改造项目设立等方式,提高农机产品的质量。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完善相应的法规机制,建立有效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其质量检查,使农机行业的整体运营质量得以提升。

总之,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推动我国现代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必分析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2]徐倩.CaD技术在农业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J].成功(教育),2013,(01):234.

[3]卢龙杰.东至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08):139-140.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机械设备现代生产维修管理技术方法要求任务分析

在现代化生产环境中,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中相当一部分的资产比例属于机械设备资产,因此,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资本和经济效益,而且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进行现代化生产条件下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与方法研究分析,不仅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水平,同时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与稳定运行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下面将在对于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基本形式分析基础上,结合机械设备的维修原则与任务,对于维修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1机械设备的基本维修方式分析

结合现代化生产中,企业对于生产应用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情况来看,主要的机械设备维修方式包括周期性维修以及事后维修、状态维修三种基本方式。

首先,在对于机械设备的周期性维修中,根据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程度与维修内容不同,又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维修形式。对于机械设备的周期性维修是一种预防维修形式,在传统的企业生产与运行中,这种机械设备维修形式的应用相对较多。结合企业生产运行中,对于机械设备的周期性维修情况来看,企业在对于机械设备采取周期性维修中,往往过于局限对于规定要求的执行,不能够做到根据机械设备维修需求进行维修调整,因此并不能够将企业的机械设备维修计划进行更好的执行和实现。通常情况下,由于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不同或者是对于机械设备维护管理水平有高低、机械设备运行应用操作技术水平限制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影响,在进行机械设备周期性维修计划制定中,需要结合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维修周期与计划制定,以满足生产运行需求。最后,由于机械设备周期性维修方式受到本身计划性以及被动式特征的影响,因此多适用于以掌握磨损规律的机械设备维修。

其次,对于机械设备的事后维修主要是指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问题之后,或者是机械设备的作用性能出现降低后,对于机械设备所采取的非计划维修方式。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中,事后维修不仅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设备的生产停运时间,而且对于节约企业生产资本、提高经济效益也有积极作用和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的生产运行中,一旦机械设备发生故障问题,不仅会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行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而且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机械设备维修困难,尤其是在进行一些重要的、连续性运行要求高或者是结构复杂的机械设备维修中,事后维修的机械设备对于企业生产运行以及维修管理造成的困难影响更大。在企业的生产运行与发展中,事后维修是企业生产运行机械设备维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维修方式,多是针对那些发生故障问题后对于企业生产运行影响相对比较小并且能够及时提供维修条件、维修工作不复杂、设备利用率不高的机械设备进行的。

最后,对于机械设备的状态维修是一种将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作为基础,针对机械设备故障采取的预防性维修方式。在对于机械设备采取状态维修时,主要是通过各种检测方式以及对于设备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状态监测等信息结果,对于机械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特征与征兆进行把握,以提前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威胁和影响和一种维修方式。应用状态维修方式进行机械设备运行维护,不仅能够适时地并且有针对性的对于机械设备采取维修策略,以减少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量,降低机械设备故障发生和减少机械设备生产运行停机时间等,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费用,提高企业生产经济效益。总之,机械设备的状态维修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维修方式,在一些利用率比较高并且故障问题对于生产运行影响比较大的设备维修中应用比较多。

2机械设备的维修原则与任务分析

2.1机械设备的维修原则

结合上述企业生产中对于机械设备的基本维修方式,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进行机械设备维修中,应注意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进行企业生产应用的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通常情况下,生产运行应用的机械设备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部分,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行能力有着绝对的影响,因此,一旦生产设备发生故障问题,必须要先停止企业的生产运行,在对于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后,再投入生产应用,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生产问题,对于企业生产运行造成更大影响。其次,进行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还应坚持维修与应用相结合、安全生产的维修原则,来进行企业生产应用的机械设备维修。通常情况下,一旦企业生产与机械设备维修发生冲突,要先维修后生产,而在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坚持修用结合、安全生产的原则。再次,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还应注意坚持维修与培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要求在日常的生产应用中,除了要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外,还应注意加强对于机械设备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规范操作意识与操作技术方法的培训锻炼,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与问题。

2.2机械设备的维修任务分析

结合企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管理以及对于机械设备实施的维修作业等。

首先,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中,需要通过合理的维护保养管理安排,以最经济的方式完成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任务;同时注意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保养维护人员资格,以保证机械设备在生产运行中的正常应用;此外还应注意对于设备备件数量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具备充足的备件;最后需要对于生产应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并对于不同类型机械设备制定不同的维护保养策略,以保证正常生产运行应用。

其次,在对于机械设备实施维修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健全的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建立,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维修策略进行维修实施;此外,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实施中,还应注意积极采取预防性维修与保养方式,以减少机械设备维修工作量与维修难度;最后,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实施,还应注意进行科学完善的维修执行流程制定,以按照流程完成对于机械设备维修,同时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机械设备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3机械设备的一般维修方法

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实施中,通常需要结合机械设备维护维修要求,并注意把握好机械设备的维修要领,以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

其中,进行机械设备维修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进行合理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计划编制以及确定好维修实施的组织形式,并注意配备合适的维修工具与辅助力量,最后通过合理高效的机械设备维修方式,进行维修实施。通常情况下,高效的机械设备维修方法包括单机修理法以及总成互换修理法,单机修理法进行机械设备维修的时间比较长,并且维修质量不稳定,多用于进行维修力量薄弱并且任务比较少、结构复杂的机械设备修理应用;而总成互换修理法是一种现场维修效果最好的方法,需要将磨损零部件或者是总成拆下,使用新品或者是修复件进行更换,并将替换下的零部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复备用的方法,不仅修理时间比较短,并且速度快,有利于增加机械设备应用的经济效益等。此外,进行机械设备维修还需要加强对于维修技术的检验。

进行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要领包括,要注意加强从机械设备完好率以及利用率、创造的净产值率等方面对于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评价,同时还要注意对于维修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机械设备维修配件的采购供应。此外,在机械设备维修中还应注意采用维修新技术进行维修实施和应用,同时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维修的监督和管理,应用机械设备维修经济核算制度,对其维修效益进行核算管理,以提高机械设备维修效益。

4结语

总之,机械设备作为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和动力,在企业资产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份额,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行经济效益以及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进步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分析,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水平,保证机械设备的生产运行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永彬.浅析石油物探机械设备修理的常见技术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7).

[2]何慧龙,王太勇,胥永刚,秦旭达,王双利.面向设备管理的网络化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5).

机械行业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思考

1.我国农机化发展状况和所处的位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有较大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正由人畜力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不断改变。1949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仅8.1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约占89%,拖拉机保有量只200余台,农业生产主要靠人畜力手工劳动。1999年,我国农机总动力已增至4.89亿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8.2万台,配套农具136.8万部;小型拖拉机1215.3万台,配套农具1696.7万部,拖拉机动力近1.4亿千瓦,占农机总动力的28.5%;农用排灌机械动力9822.8万千瓦;联合收割机22.7万台;农产品加工机械动力5461.5万千瓦;农业机械固定资产原值达2640.8亿元。据最新统计,2003年底,我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6.09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2%;农业机械固定资产原值预计达到3413亿元,比上年增加6.5%。

随着农机装备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量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正在替代落后的传统手工生产方式。2003年全国预计完成机耕面积61360千公顷、机播面积42010千公顷、机收面积27354千公顷,机械化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为47.2%、27.2%和20%。其中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有新突破,江苏水稻机收比例超过了70%、安徽超过50%。特别是近年来小麦跨区机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全国小麦主产区共组织了5000多个机收作业队,设立了2700多个接待服务站,组织了150多万台次收获机械投入“三夏”作业,共完成机收小麦面积1.6万千公顷,小麦机收比例超过72%;小麦主产区基本实现了收获机械化,这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中率先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的一个里程碑。目前跨区机收的成功经验正向水稻、玉米等其他作物和生产环节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服务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运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增强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组织也得到蓬勃发展。预计目前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户总数超过3100万个,农机从业人员达到3600万人;2003年全国农机经营总收入将达到2300亿元,其中农机户开展农机作业、修理等经营活动的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扣除成本与费用,农机户获得的利润约为750亿元,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2.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业机械已在种植业的主要生产环节中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总体上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居主导地位。但是,受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机化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还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

2.1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低

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呈现出: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水稻播(插)、收获、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低等等。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起步早,有基础,但发展仍很不平衡。总体看,全国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水平已超过70%,北方优质小麦产区的机播、机收水平接近90%,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但水稻机收水平仅有20%左右,机械化栽植水稻水平还不到10%。玉米的机播水平虽然达到了50%,但其机收作业刚刚起步,水平还相当低。

2.2农业机械化投入少

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中,农机事业所占比例少,有的甚至没有农机的份额。特别是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除少数几个省区外,多数地区的财政都没有列支。二是农民收入低,限制了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476元,但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很不平衡,沿海不少地区已经达到3500元以上,而西部一些省份还在1500元左右。按照人均纯收入2476元计算,抛去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每户结余2600元。如果再考虑到收入差距、农机养护使用支出及柴油价格连续上调等因素,则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

2.3农机服务体系薄弱

近年来的机构改革,使得大部分省、市、区的农机管理机构降格或与其他农业部门合并,客观上造成了农机化工作力度减少。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农机基层服务体系。有的乡镇农机管理站资产被平调或处置,人员被遣散;有的虽然还承担农机管理职能,但没有经费保障,多数精力迫于生存而从事各种形式的创收活动,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抗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得不到很好开展和落实。

2.4其他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只有农业劳动力因转向非农产业而不足时,才适宜推进农业机械化。由于我国非农产业不够发达,以及城乡分割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很慢。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比重仍接近50%。二是家庭经营规模太小。我国农民平均每户经营耕地1990年为10亩,1999年下降为8.8亩,2003年已不足8亩,劳动力平均耕地水平已减至3亩左右。在这样的空间内是难以推进机械化的。三是农村基础条件落后。多数地区对农业机械的适用环境改善缓慢,尤其在山区和贫困地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农机的出行和转移,不少省份的农业电气化滞后。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0%,且机电灌溉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3,而这些电力提灌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资金匮乏,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带病带残现象突出,严重影响着机械效能的发挥。四是农民文化水平低。我国农村教育远远滞后于城市,据统计,农村中每年约300万人没有完成初中义务教育,有的地区高达30%,如此低的教育水平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2.5农机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实行依法治机才是推进农机化的根本保障。近几年,不少省份人大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农机管理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对引导、促进农机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看,由于国家的农机化立法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尤其对农机化事业的促进、农机产品质量保证和使用安全等方面示范引导力度不够、宏观调控手段较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机化发展环境的建立和改善。

3.加快我国农机化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不久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机部门应牢牢把握住这个机遇,强化农机在大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社会化服务为主线,以节本增效为核心,突出“兴机富民”,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优势产区、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着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抓好示范,保障安全,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

3.1对农业机械化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一是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继续发展小麦、水稻、大豆和优质、专用、高效粮豆生产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烘干、精深度加工、新鲜包装等机械设备,延长产业链,为粮食稳定增长服务,为提高粮食品质服务;大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的机械化;着力推进品种工程、优质饲料工程、疫病防治工程、保鲜贮运工程、质量检测和卫生安全工程的农业机械化及其信息服务网络现代化,为外向型农业服务;积极推广有利于减轻污染、节约能源、保持环境的机械设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次序从过去重产中、轻产后转变为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机械设备,通过精加工和深度加工进入国内外市场,再根据市场需求和规模发展产中环节的机械化,建立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从过去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侧重于农机动力增长转变为向增加作业机具、配套农具倾斜;由侧重于小型农机具增长转变为向大中型农机具倾斜;由单项作业机具的增长转变为向复式作业机具倾斜。

3.2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机化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农机化发展重点。首先,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等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技术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实现农业机械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其次,粮食主产区要努力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其中,南方稻谷主产区要主攻稻谷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北方玉米和大豆主产区要主攻玉米、大豆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农机化要向提高农产品品质方向发展,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再次,要支持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机械化发展。如立足山区资源优势,以茶叶加工机械化为突破口,推动农机“上高山”,实现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为山区茶农增收致富提供机具设备和技术保证;西部内蒙古、新疆地区重点发展牧草收割、青贮机械,积极适应当地发展畜牧业的迫切需要;广西地区努力组织实施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为蔗农增产创收创造条件等等。

3.3加强政策和法律建设,加大依法行政力度

一是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有关委员会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工作。为促进农机化发展和依法治机提供法律依据。二是积极做好“十一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发展确定阶段奋斗目标。三是强化责任、依法行政。《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明确了农机部门在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执法地位,下一步是如何找准位置,确定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体制,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真正做到:吃透条款、落实责任、完善制度、规范执法。农机管理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全面监督管理,依法对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生产经营实行登记或者施行许可制度,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依法对农机产品生产、销售、维修等进行质量技术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权益。

3.4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

发展农机化,必须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满足农民对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的需求。要坚持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农机装备技术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尤其要集中力量解决紧缺农机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加大农机装备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加强农业机械技术质量监管保证工作,提高农机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要紧跟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重点抓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和节水农业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把特色农机化项目的试点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