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1:08

规模经济含义篇1

第一章:导言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

规模经济含义篇2

关键词:实例分析;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1工程实例

1.1项目简介

某商业项目,地下4层,地上32层,3座塔楼分别为a、B、C座,裙楼5层,建筑总高度99.8米。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11月全部投入运营,总投资约1亿美元。本文结合此项目展开介绍项目的全过程造价分析与控制。工程造价的构成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等。其中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等。对以上费用的计价和控制即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内容。

2项目各个阶段分析

2.1决策阶段分析

2.1.1决策阶段的含义;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经过比较做出判断的过程,同时也是项目定位、资源利用、投资收益等综合考虑的决定。正确的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某商业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成熟的消费商圈等都是商业项目决定了其商业项目定位。

2.1.2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1、项目建设规模:合理经济的规模能使得资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获得较优的经济效益。影响规模的因素很多例如:市场、技术、环境等。2、建设地区及厂址定位:靠近原料提供地或消费地、工业项目适当聚集。3、技术方案: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4、设备方案:尽量选国产设备、注意设备之间的配套和衔接问题、注意设备与原料、备件之间的配套问题。5、工程方案:满足生产功能、符合工程标准规范、经济合理。6、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环境治理措施方案、环境治理方案的比选。各项因素,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规模的确定、建设地址的选择、技术方案的评选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大,达到75%-90%。因此,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

2.1.3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1、含义:是依据现有资料和特定方法,对建设投资额进行估计,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2、作用: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对工程的设计概算起到控制作用;可以作为资金筹措和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3、内容: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估算。4、估算方法: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等。

2.1.4决策阶段的财务评价方法:1、财务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等。2、财务评价方法;财务净现值法、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

2.1.5决策阶段的经济评价: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费用效益,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将其结论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2.2设计阶段分析

2.2.1工程设计的含义:指工程开工前,依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具体实现项目的技术、经济要求等所需要的规划、图纸、数据等技术文件。

2.2.2设计阶段造价计价与控制的重要意义:1、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便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3、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效果最为显著,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为20%,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为40%,施工图设计准备阶段约为25%。显然控制造价的关键是在设计阶段。目前很多公司都建立有标准化的图库,一来可以缩短设计时间,二来成熟的设计文件更加合理、经济。

2.2.3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1、含义:根据初步设计的图纸及说明,利用国家颁布的概算指标、定额或综合指标、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概算厨建筑物造价的文件。2、内容:分为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概算和建设项目总概算。3、设计概算编制方法: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设备价值百分比法。

2.2.4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1、含义:根据批准的图纸、现行的预算定额、费用标准、地区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资源价格,在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大致确定的前提下,确定单位工程造价的技术经济文件。2、预算编制模式:传统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3、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法。

2.2.5考虑项目今后的维护费用及效益。本商业项目的幕墙、飘板的清洗费用为20万/次,每年2次左右。

2.3招标阶段与合同价的签订

2.3.1含义:招标人在法宝建设项目前,依据法定程序,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鼓励潜在投标人依据招标文件参与竞争,通过评定,从中择优选定得标人的一种经济活动。

2.3.2施工招标的一般流程:1、招标活动的准备工作:招标前的基本条件、确定的招标方式、标段的划分。2、资格预审公告或招标公告的编制与:资格预审的内容、招标公告的内容等。3、资格审查:发出资格预审文件、投标人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对投标人的审查和评定、发出通知与申请人确定。4、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5、踏勘现场与召开投标预备会:踏勘现场、召开投标预备会。

2.3.3招标控制价:1、含义:是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按照设计图纸计算的,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也可称为拦标价、预算控制价、最高报价。2、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国有资金投资的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并编制招标控制价。3、招标控制价的内容: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

2.3.4建设施工合同:1、含义:是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完成特定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工程保修等工作内容,确定的双方权利与义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可以分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2、合同类型的选择:考虑项目规模和工期长短、项目的竞争情况、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等。

2.4施工阶段分析

2.4.1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款的调整:1、含义: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会发生一些变化。2、变更的估价:已经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应当采用该子目的单价、还可以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的子目的单价、还可以按照成本加利润的原则,有承发包双方确定单价。

2.4.2工程索赔:1、含义: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者出现了应当由对方承担的风险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的行为。2、索赔应注意的问题:划清施工进度拖延的责任、被延误的工作应处于施工进度的关键线路上。

2.4.2建设工程价款结算:1、结算方式:按月结算与支付、分段结算与支付、竣工一次结算。2、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工程预付款及计算、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质量保证金、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

参考文献:

[1]胡永健,刘寒.探索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大众科技,2010,(08).

[2]陈文深.谈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探索,2009,(11).

[3]李绪平.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

[4]刘克煊.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广东建材,2010,(04).

规模经济含义篇3

作为企业努力方向,做大做强似乎一直是天经地义的,但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其中包含负面因素,不宜笼统提倡。我认为把这个命题修改为“做大做强做优”,将更符合时代潮流。

做大做强的针对性

做大做强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做大指的是规模,通常用收入来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做大;做强有多种含义,比如指竞争力,但从实际看,人们最主要用利润来衡量一个企业强不强。因此做大做强,常常被理解为企业的收入与利润取向。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属于企业自主选择范围,别人无权干涉。

做大做强作为一个由官方来提倡的口号,它针对的是我国企业以往做不大、做不强的实际,希望企业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中,超越竞争对手,赢取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

做大的宏观经济效果,通常表现为GDp规模、出口规模和就业规模的扩大;做强的宏观经济效果,通常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链位势的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提高等等。在不同时期,政府强调的重点会有所变化。比如从做大做强,改为做强做大,意在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企业做大做强理所当然;作为迅速工业化国家,没有强大的企业反而不正常。

但是,任何口号的提出,作为一种政策导向,都有其特定时代背景和前提假设。例如“多、快、好、省”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提出的,仅按字面理解照搬到现在,语境就不合适。“做大做强”也一样,它是在中国迅速工业化时期提出的口号,这一口号的积极作用虽然现在也还在继续发挥,但根据我国现代化历史发展要求,需要在原来基础上补充新的内容。

从实际遇到的问题来看,举个例子,说信息化为企业做大做强(或做强做大)服务固然不错,但主要被理解为信息化为工业化服务,而没有讲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上同以往比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在两化融合背景下提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融合时,映射的企业目标模式明显缺位。许多企业,特别是信息化落后企业,经常把这理解为企业目标模式不变,信息化只涉及在传统目标下更新手段。如果企业确实不需要在战略级融合也罢,事实是企业需要这样做,但在理解上却系统地偏离了两化融合的初衷。问题就出在企业目标模式的设定上,没有体现两化融合的时代特征。

为什么要提倡做大做强做优

做大做强是在传统工业化背景下提出的。提倡做大做强做优,是因为原来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已经变成了新型工业化,变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变化之处在于增加了信息化这一新的现代化背景。

背景发生的第一重变化,是生产力条件发生了变化。

正如李维安教授指出的:“就企业经营观而言,前一阶段我们的主导方向是‘做大’,现阶段普遍强调的是‘做强’,而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要步入倡导‘做活’的企业经营成长的新阶段。”这是因为,做大做强是传统工业化导向,做活是信息化导向。从两化融合角度讲,应把做大做强修正为做大做强做活。其中做活是做优的第一重含义。

做大做强容易出现的偏差,一方面是助长外延型扩张,表现为投入物质化、利润短期化,而片面强调物质资源投入,会导致经营粗放、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助长组织僵化的工业病和大企业病。信息化正在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它能够推动企业向智能化、活力化的方向优化。我们把这种优化叫做“做活”。

设定这一目标,有利于将以智慧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益纳入企业经营模式;避免现在普遍存在的把做强片面理解为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效益和短期利益的传统观念;把适应多变的全球化、信息化环境和变革创新作为与做大做强同等重要的目标,引导解决企业与环境的矛盾,实现灵敏反应。

背景发生的第二重变化,是企业治理环境和治理要求发生了变化。

过去所说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委托一分离这一传统工业化特征为前提假设的。美国次贷危机显示,工业化成熟后,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化,委托人监督人的成本越来越高,在企业越来越不透明的情况下,人可以将企业实际目标从最终价值上引偏到中间价值上。这导致的后果,一是不再追求利润,而通过做大使经理人收入最大化;一种是追求违法利润,高风险归公司,高收益归经理人。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做优,是指在收入高低、利润高低这种中间价值外,树立企业的最终价值标准(即对股东和顾客负责的标准)。虽然在理论上,人的中间价值与委托人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但实践中“两张皮”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有必要在传统监管的同时,建立委托一融合的信息化治理机制,这与传统分离型监管最大的不同是低成本透明化。因此企业做优的第二重含义,是解决委托与之间的矛盾,实现灵敏反应。

背景发生的第三重变化,是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做大做强隐含着规模经济这一传统工业化的前提假设,认为规模大比规模小更加经济。事实上这是落后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的。做大做强排斥小批量、多品种的先进生产方式,脱离了中国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国情,脱离了自组织,多元化的网络经济的发展潮流。

做大做强对大企业也存在一些误导。做大是指规模经济,而事实上,中国大企业正出现在规模经济基础上向范围经济、品种经济的转变,其表现为共享信息资源和网络基础设施条件下的增值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复杂化趋势。

做大做强也不是信息时代产业发展的绝对规律,许多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的文化创意、web2.0等,并不以规模取胜,而是以优取胜,以多样性取胜。

企业做优的第三重含义是可以包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包容文化价值。

背景发生的第四重变化,是社会进步发生了变化。

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国际社会广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治理,这些都是对企业做优的要求。

做大做强只包含了效率价值,没有包含公平正义价值。一家企业获得很多利润,规模也很大,但不一定能实现做优。举例来说,反垄断的目标,都是那些做得最大最强的企业,但它们是害群之马,从妨碍竞争、妨碍创新,到损害消费者权益,劣行不一而足。

规模经济含义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发展模式

西方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本文认为,中国可以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学术理论,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来选择经济发展模式。

1.西方经济学的概述

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是运用西方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属于片面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以一般均衡理论、配置经济学、价格经济学为基础理论、以理性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出发点、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价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以竞争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博弈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GDp经济规模最大化为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和还原论思维方法为方法论特征、擅长数量分析、在"实证化"的名义下把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对立起来,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线性、抽象性、片面性,是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基本特征。

2.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借鉴意义

2.1微观经济学的借鉴意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所包含的要素见图2-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个体行为和各种市场特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时需要尊重个体行为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2.2宏观经济学的借鉴意义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通过宏观经济学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并应用与实践,具体见表2-1:

3.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路径

3.1充分转变政府职能

西方经济学中公共选择理论需要政府重新定位自身的功能,转变观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企分开,政府充分转变职能,解决与企业、个人的冲突和矛盾。政府充分发挥创新引导政策、财税政策的作用,提升企业实际竞争力。加强政策宣传,促进市场自由竞争程度提升。

3.2改变过分依赖外需的局面

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的局面,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中国国内需求与外部需求协调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市场,不断优化产品或服务的出口结构,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拒绝低价竞争。

3.3注重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发展,加快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提高自主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和工艺创新,产生更多高科技智能化产品,进而增进经济发展之后劲,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中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论

西方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的借鉴启示,中国需要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有效地指导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中国有限资源实现高效配置,提升市场活力,提高老百姓福祉,共创和谐、美好中国,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叶旭阳,李忠霞.基于西方经济学思想的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20)

[2]丁万鹏.政府干预和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演变及对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启示[J].山西农经,2015(03)

规模经济含义篇5

关键词:市场进入壁垒;价格战;供应链管理

一、案例背景

2008年12月31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三鹿事件的主要负责人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诉,三鹿事件终于真相大白。三聚氰胺并非三鹿主动添加,是由不法奶站和个别奶农为了提高原奶质量等级获取较高收购价格向原奶中添加。三鹿的主要责任是检出三聚氰胺知情不报、自定三聚氰胺出厂标准、受污染原奶继续加工。三鹿集团从2007年12月收到消费者投诉,并于5月20日自检出所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含量是国内外同类产品的1.5-6倍,但其后并未主动召回问题奶粉而是决定库存产品三聚氰胺含量小于10毫克每千克的可以出厂销售,并调集每千克含三聚氰胺20毫克左右的产品换回含量更大的产品。在奶源方面仅对于生产婴幼儿奶粉的加工三厂的奶源加强管理拒收的含三聚氰胺超标的原奶,将超标原奶转送到保定三鹿、加工二厂、三鹿乐时奶制品公司将这些原奶与其他原奶混合后进入了加工程序,分别生产了原味酸奶、益生菌酸奶、草莓酸酸乳等含有三聚氰胺的液态奶,最终导致5.3万儿童因食用了添加三聚氰胺的奶制品而中毒,其中4人死亡。一度被外界认为是朝阳产业的中国奶制品行业也因三鹿、蒙牛、伊利、光明均检出有三聚氰胺而陷入极大的信任危机之中,整个行业均面临巨额亏损。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进入壁垒定义

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贝恩对进入壁垒的定义是“和潜在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的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效率学派代表人物斯蒂格勒对进入壁垒做了这样的定义:“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某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个行业的新企业必须负担,而在位企业无须负担的”。于是,进入壁垒被定位在新企业承担的高于原有的成本这一意义上。

(二)进入壁垒的度量

1、价格扭曲率度量法。价格扭曲率度量法,即以垄断价格扭曲竞争价格的程度来衡量进人壁垒高低的一种方法。我们假定某产业在高进人壁垒下只有一个垄断者,它的平均成本曲线是aC,在短期内,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1,销售价格为p1、p0是不存在进人壁垒条件充分竞争条件的价格,它由边际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同时也是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如果把产业价格扭曲率义为垄断价格与竞争价格的差额同竞争价格的比率,则有:R==。R值越大,价格扭曲程度越强,表明进入壁垒越高。

2、规模市场比重系数法。测定规模经济壁垒高度的方法主要是计算最优经济规模(meS)占市场总规模的比重,简称规模市场比重系数,或规模壁垒系数。计算公式为:D=×100%。式中D为规模壁垒系数,meS为最优经济规模,Qm为市场总规模。D值越大,表明规模经济进人壁垒越高反之亦然。一般认为D低于5%的产业属于低度和低规模经济壁垒的产业。

(三)形成进入壁垒的因素和类型

贝恩把造成进入壁垒的因素分为4类: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别化优势、融资方面的优势。市场进入壁垒的类型主要有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绝对费用壁垒。

三、缺乏有效市场壁垒导致三鹿的破产

(一)我国乳制品行业缺乏有效的市场进入壁垒

我国的乳制品行业总体产量近20年来取得超常规发展的同时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CR4值从1996年的13.03%上升到2004年的29.71%,CR8值从1996年的22.94%上升到2005年的34.89%,尽管2003年以后CR8出现了略微下降,但乳制品业的集中度仍呈上升的趋势(见表1)。按照贝恩的分类标准,我国乳制品业的集中度已经从原子型的市场结构过度到低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在位企业对市场的控制程度应该随之加强,但我国企业并没有同时形成有效的进入壁垒。

1、我国乳品市场进入的规模经济壁垒较低。依据规模市场比重系数法,假设我国乳品制造行业前8位的企业都具备了规模经济,根据D=×100%,由表1可知,2005年的规模壁垒系数约为4.3%,属于低度和低规模经济壁垒的产业,并没有形成很强的规模经济壁垒。

2、我国乳品市场进入的必要资本量壁垒也较低。资本量壁垒是指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所必须投入的资本量,资本量越大,筹资越不容易,则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越大。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测算,中国奶业未来发展每生产万吨牛奶的投入资金为3180万元,其中乳品加工企业的实际投入(设备、厂房、牛舍3项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2.8%,即乳品加工企业每生产万吨牛奶必须投入1335.6万元。新企业投入4874.94万元就可以组建一个日加工能力为100吨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这笔投资对于年销售收入处于5亿-50亿元之间的中型企业来说都不会构成任何进入壁垒。因此从必要资本量来看,中国乳品市场的进入壁垒也是较低的。

3、我国乳品市场有一定的绝对费用进入壁垒。我国乳品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对原料的排斥性占有和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绝对费用进入壁垒。由于中国几品企业数年的奶源争夺战而瓜分了中国奶牛带的几乎所有优质奶源,这就使得新企业在获得优质低成本的奶源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新企业要么从老企业手中抢夺奶源,要么利用剩余的零散奶源,这些都会使新企业付出较高代价,并且因原奶质量与数量的无法控制而难以向市场大规模提供优质的乳品。此外,全国区域性的乳品龙头企业都利用保鲜牛奶的生物特性而在各大城市建立了本土化的封闭式的社区直销送奶渠道,这也是新企业进入乳品市场需要冲破的进入壁垒。

(二)缺乏壁垒所导致的价格战和企业利润率的降低

中国乳品市场未形成有效的进入壁垒,同时乳品产业在中国又是一个“朝阳产业”,乳品消费量增长迅速且有较大的潜在空间,因此国内外资本纷纷进入中国乳品产业,企业数目由1990年代初期的700余家猛增到2007年的2000余家。同时也由于乳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行为的不成熟(缺乏相应的乳品知识)使得大量的既无先进生产技术也无较高经营管理能力的中小企业得以在乳品产业中生存发展。

在行业产值飞速发展的表象之下大量企业的进入导致行业的过度竞争,乳制品价格逐年走低,统计资料显示,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零售价格指数也是处于不断下降水平的(见表2)。

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格使得奶企的利润率并没有随着行业规模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而得到提高反而逐年降低。企业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带来效益的增加,行业利润率逐年降低(见表3)。

(三)不合理的供应链模式使得奶农成为价格战损失的承担者

理论上分析,在行业规模扩大同时对奶源的需求也急剧扩大,奶农的收益应该明显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奶制品行业所通行的“奶农――奶站――奶企”的供应渠道模式,奶农和企业直接是简单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奶企为了不断压低成本大打价格战,必然压低牛奶收购价格,奶农属于被动角色,一方面奶农的分散经营模式使得其没有议价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鲜奶极易腐败变质,奶农没有技术条件存储鲜奶使得其急于将鲜奶卖给奶企。奶农只能接受越来越低的收购价格仅没有享受到巨大需求所带来的收益,反而成为了企业价格战利润损失的最终承担者。奶农出现大规模的亏损加之巨大的前期投入所带来的沉没成本,使得奶农不得不在亏损的状态下持续经营。

(四)检测机制的不健全和对于社会责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三鹿的破产

如果说奶农的亏损使奶农有了在原奶中掺假动机,那么三鹿的原奶收购和检测方式则为掺入三聚氰胺创造了条件。据报道,三鹿收购鲜奶时根据鲜奶的质量等级制定不同的收购价格,而其中重要的指标就是蛋白质含量,三鹿为了在不丧失奶源供给的条件下压低奶价往往降低原奶收购等级,同时出于成本上的考虑三鹿采取较为简单的根据原奶里氮的含量来推测蛋白质的含量,这些为不法奶农奶站向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提供了便利,不法奶农为了获得相对较高的收购价格,向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氮含量,而乳企收购人员按章办事检验数据合格就照收有毒原奶。

纵观整个三鹿事件,虽说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漠视,是导致其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在行业超常规发展时过分迷恋规模急于抢占市场和奶源,并没有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和谐供应链的构建和产品差异化建立起真正的市场进入壁垒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导致企业和行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供应链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和三鹿的破产。

四、三鹿事件对我国乳企的教训

(一)通过提高企业软实力构造有效的进入壁垒避免价格战

我国乳企在市场高速发展的初期通过规模的高速扩张实现规模经济试图构造进入壁垒无可厚非,但当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的时候,企业更应该通过加大R&D投入,不断研制出具有专利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实现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公众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同时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建设形成独特的企业特有的模式,通过企业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构建起有效的市场壁垒。

(二)改善供应链管理模式构造更加稳定的奶源供应体系

据奶业协会2006年统计,奶农养殖、乳品加工、乳品加工,三者的成本比例是7.5∶1.5∶1而其利润比是1∶3.5∶5.5。供应链体系的扭曲使得奶农在行业越来越壮大的同时越来越亏损,奶企的奶源在不稳定的同时受到其他奶企的威胁,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很难控制,近年来更是出现奶源萎缩的局面,我国奶企应该主动的改变现有体系,改变压榨奶农降低成本的思路,和奶农分享利润,建立和谐的供应链关系,通过自建奶厂,投资入股等方式把奶源纳入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中来,或者建立奶企和奶农的战略联盟,通过长期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奶企对奶源的控制建立有效壁垒,不仅实现对奶源数量的控制更重要的实现对奶源质量的控制,使得整个奶制品行业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2、顾江.规模经济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李胜利,曹志军.如何整顿我国乳制品行业――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J].中国畜牧杂志,2008(18).

4、邓颖杰.中国乳制品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J].市场论坛,2006(6).

5、韩高举.中国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5).

规模经济含义篇6

1.1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所谓城市化,是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着城市型转变,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分工不断细化,非农化产业出现,促使向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商业经济不断地集聚。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数量会显著增加,城市化的质量也会提升,在实现这两者时,均需要一定的城市土地作为支撑。城市土地的含义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在进行城市建设时所需的土地,而广义的城市土地不仅包含狭义的含义,同时还包含城市规划用地以及城市辖区内的所有土地。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型为城市人口,由此,城市的地域范围会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就会增加;为了充分地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增加土地的供给,这种土地供给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增量供给,主要的做法就是扩大城市用地规模,通过农地非农用的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规划,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1]。

1.2土地资源对城市化数量与质量的影响首先,对城市化数量的影响。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经济增长水平会制约其发展,土地资源也会带来一定的限制,纵观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占据的土地多为耕地,当耕地面积不断地减小时,土地的增量供给就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由此,人们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就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尤其是农业用地,更是会实现集约化发展,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增加城市化数量[2]。其次,对城市化质量的影响。所谓城市化质量,只要评判指标是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以及人均绿地面积,当面积越大时,说明城市化质量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化质量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为了充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有效地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这两个方面的叙述可知,在城市化数量与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其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1.3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关系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而发展模式的形成会受到土地资源的影响。有限性是土地资源的显著特征,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人均耕地面积会不断的减少,人们为了实现生存和发展,就会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尤其是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要求更加迫切,在集约化利用的过程中,城市发展模式就会形成集约型发展模式。

2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增长阻尼”效应所谓“增长阻尼”,是指经济在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而产生的长期影响。土地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中的一种,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将会对其产生“阻尼”效应。具体说来,“阻尼”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力人口数量将会显著增加,这时,“阻尼”效应也会相应的增加;当规模报酬率提高时,土地资源的“阻尼”效应增加,也就是说,当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越高时,城市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越大。

2.2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客观存在的,在此种约束条件下,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技术止步不前,那么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说起,只有技术不断地进步,而且进步速度要超过土地投入的减少率,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本、土地及技术,三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资本实现增长时,土地和技术也必然保持在增长的状态中。实际上,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的发展不仅受到土地资源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发展受到土地资源影响时,经济产出增长、城市化所受到的影响为正影响,而工业化、产业结构受到的影响为负影响;在可持续发展影响土地资源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水平越高时,影响为正影响,剩余的两个就是负影响。据此,在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

3现代经济下管理土地资源的措施

3.1构建城市土地发展权在土地财产权的所有权利中,应该包含土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者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不过,此种权利也可以单独存在,成为财产权。在土地发展权方面,我国建设的还不完善,这导致开发商在利用土地时,存在非法变更行为,甚至有些政府官员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也违法操控城市土地,进而导致城市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严重缺乏,由此可见,构建城市土地发展权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土地发展权构建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权力归属问题,我国所实行的土地所有制为公有制,由此看来,土地发展权应该归属于国家,当城市土地的用途需要变更时,必须经过国家的同意;其次应该明确土地发展权中的基本权能,一般来说,基本权能主要包含四项,分别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最后以城市土地发展权的类别为依据,构建出基本的框架,进而有效地保护城郊农业用地。

3.2界定城市土地使用权价格我国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无论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发生何种变化,所有权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对于城市土地的使用权来说,在进行市场交易时,具备一定的财产性权利,基于此,可以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革,进而是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具备财产权的功能。实际上,从初始权利来看,城市土地的使用权也归属于国家,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权逐渐发生了变化,具备了比原来更强的独立性,不过,所有权是无限期的,而使用权则需要在一定的限期内行使。城市土地所有者在行使所有权的过程中,可以出让或者转租,进而实现收益,由此说明,城市土地使用权形成了资本化,这样一来,就可以对使用权进行价格的界定,以便于在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时,土地的所有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3.3完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越来越明显,这也使得地方政府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此背景下,国家享有的土地权益就会越来越少,再加上我国“国家所有”的界定比较模糊,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就需要不断地建立完善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具体说来,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于城市土地使用权中的绝对地租,其所获得收益应该归中央政府所有;第二,对于土地使用权中的级差地租,当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时,应该归属地方政府所有;第三,对于实际的土地使用者来说,平均利润应该由其所享有。这样一来,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就可以有效的缓解,也可以提升土地资源的管理效果。

4结论

规模经济含义篇7

一、合同自由原则在合同法中的具体体现

我国合同法中合同自由原则的具体体现因国情、文化、法律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合同自由原则的立法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几个典型国际的合同法模式我们得出,其立法模式基本上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讲合同自由原则设立为单独的条款,明确该原则的法律地位。于此同时,详细规定合同自由原则的各项内容。二是不单独设立条款,只在合同法的整体框架内贯彻或执行其内容。我国的合同法在重新制定过程中曾尝试采用过第一种立法模式,即将合同自由原则明确化、制度化,将其定义为“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合同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但立法机构在法律实际制订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曾经尝试的这种立法模式,没有直接规定合同自由,而是用自愿原则取代,合同自由原则在具体的法条中有所体现。综合分析我们得知,我国的新合同法中针对合同自由的立法与以上两种立法模式都不尽相同,而是一种取自两者而又折中的立法模式。我们从合同法中规定中所体现的合同自由原则所包含的内容来分析,其基本涵盖了合同自由法理的所有内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新合同法所定义的自由的概念是广泛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订立合同的自由,即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有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可以自由制定合同条款,这种自由是在决定合同内容自由的前提。2、合同内容选择的自由。合同订立双方有权决定合同的内容,只要是在法律的框架内,都是自由的,不涉的。只要不违背法律精神、不损害社会公关利益,就是合法、有效的。3、合同订立形式选择的自由。订立合同的当事双方有权决定是以书面还是口头的形式来订立合同。4、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自由。当事人双方有权通过协商等方式在合同成立以后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或选择终止合同。在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无法按照合同要求履行义务时选择准据法或救济方式的自由。

二、新合同法中合同自由原则的综合评述及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对合同自由原则的立法模式进行了分析,新合同法中没有明文定义合同自由这一概念,而是用合同自愿这一术语来代替。这一立法模式取材于《民法通则》,是对《经济合同法》中第五条内容的发展。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一模式是为了使合同自由原则能够与《民法通则》及原来的合同法具备一定的衔接性。在实际认定过程中,虽然合同自愿与合同自由在字面上区别不大,但却并不是两个能够划等号的概念。首先,二者所规定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正如前文所述,合同自由的涵盖对象包含缔约自由、选择相对人自由、内容自由、形式自由等多方面。《经济合同法》和《民法通则》制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场经济尚不发达,仍以计划经济为主,旧合同法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法律产物,残留着计划经济的很大影响,而合同自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合同自由在我国新合同法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既是新合同法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在法律实践中所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但是也不能将合同自由原则过于神圣化,在严格遵循的前提下,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现状,配合制定若干强制性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合同在已有原则在合同法中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良好的执行,又不至于被抬到不当的高度。

作者:鹏程俊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规模经济含义篇8

关键字: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经验和教训

在20世纪最后20年,经济法学的兴起和繁荣,无论就其发展之规模和速度,还是就其影响之范围和程度而言,都无愧为我国法学诸学科中的首位。于是,经济法学的回顾和展望,渐成世纪之交法学界的热点之一。1我们认为,对经济法学的观点、学说进行综述和评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总结经济法学的贡献和不足,尤其是总结经济法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因为,经济法学以往的成就、突破、纷争和遗憾,都可在研究方法的得失上觅求原因;经济法学未来的发展,关键也在于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新颖的研究方法或原有研究方法的新组合,新观点、新内容会滚滚而来,正所谓得“鱼”不若得“渔”。由于经济法学与相关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多有重叠和相通之处,尤其经济法学作为新学科是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产生的,故在总结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时必然涉及相关学科。基于自己在做学问过程中的体验和心得,似乎感觉到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处理好以下若干种关系。

一、概念与含义,含义更重要

法律规范有着独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作为体现了法律外在现象和内在精神的法律概念,常以逻辑严密而著称于世。但是,仅仅只注重概念而不探究概念所蕴含的深义,极有可能导致概念误用,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纠纷,此尤以经济法学研究最为典型。具体而言:(1)由于多词一义,以致不同学说的分歧仅表现为用词争议的热闹,而在含义上则多相同或近似。譬如,在表述、界定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各家各派的用词令人应接不暇,如“调节”、“调控”、“协调”、“干预”、“规制”、“管制”等,各学说都声称上述关键词之间差别表明了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程度与具体作用方式的不同,进而影响到整个学说体系的构建。其实,上述概念均是字面不同,各学说所阐释的含义却大同小异,皆反映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进行某种程度控制的观念。2(2)由于一词多义,以致学者们在未界定不同含义的情况下发生多余的争论。关于“经营权”属性之争就是如此。依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这显然属于物权,民法学者多持此观点。依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2章所规定的十多项经营权内容,经营权是指企业依法自主地组织和支配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从事产、购、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3这显然不能归属于物权,经济法学者多持此观点。如果对这两种观点的含义及其依据进行说明,就根本用不着就经营权是否属于物权而争论不休了。(3)经济立法中有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由于对这种概念在经济学中的含义未能了解清楚,就用法学固有原理和思路来阐释,必然会给法的制定和适用带来麻烦。例如,“经营权”是传统法学中不曾有而来自经济学的概念,关于经营权的上述第二种观点与经济学原理相符,它突破了上述第一种观点的传统民法物权思路,其客体外延比第一种观点要宽,内容亦比第一种观点丰富,同企业经营的实践吻合。而立法者在未弄清经营权的经济学含义的情况下把经营权概念借入立法并按传统民法的物权定义模式来对经营权进行立法解释,但又不得不按经营权的经济学理解来规定经营权内容,以致造成立法中的明显矛盾和法适用上的模糊不清。此例给人的启示是:法律和法学如果要引进经济学的某个概念,就更要同时引进该概念的经济学含义;法律和法学对该概念的释义虽然可以在对该概念的经济学含义进行加工的基础上形成,但不能背离该概念的经济学含义。如果我们只重视概念引进而轻视含义引进,甚至用与经济学含义不同的传统法律或法学含义来解释从经济学中引进的概念,势必造成有害后果。又如,“产权”在被法学研究者们直接援用时,并未将其法律化,因此,它给物权法乃至经济法的研究和实践造成了新的混乱。我国现行立法中采用的产权概念来源于产权经济学理论,由科斯、阿尔钦等西方经济学家所创造,是一个既可用来泛指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无形财产权甚至债权等财产权,又可以用来特指某种财产权(如所有权)的概念,使用在不同场合则含义不尽相同。4然而,法学甚至立法对于“产权”这种含义不具有确定性的概念的完全借用并滥用,难免使人对“产权”的真实含义产生疑问:产权到底是什么,是所有权,用益权,抑或使用权?是否能借助于已有的传统法律概念对其进行对应翻译?至今学理上并无明确统一的认识。但在不同学科背景下使用而法学家们没有阐释清楚的产权概念却可以直接进入立法,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用语,那么实践中的混乱就可想而知了。

法学其他学科也有重概念轻含义的现象。例如,使用频率很高的“法制”一词,本来已有公认的两种含义:一种含义中有法制以民主为基础,强调法律至上和法律权威,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核心是依法办事等要点;另一种含义即法律和制度。5但官方和法学界的共识是,现代中国的“法制”应当在前一种含义上使用而不应当在后一种含义上使用。

可是,近几年“法治”一词成为时髦,以致有人认为应当用“法治”取代“法制”。其理由是,“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而“法治”含义是“……”(即重述“法制”的前一种含义),所以更科学。如此看来,“法制”的盛行换成了“法治”的时髦,但含义依旧。如此学问,实在没有多大意思。

二、观点与论证,论证更重要

纵观近20年来的中国经济法学,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奇特现象:每当国家出台一个重大的经济决策,经济法学界就会诞生一批“流派”繁多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往往缺乏实证分析,缺乏由论证而来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时过境迁,留待这些观点的只是为历史所湮没的命运。可以说,观点与论证之间是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没有观点的论证只是一盘散沙,而没有论证的观点却是空中楼阁,徒有虚表。经济法学欲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首先必须重视、加强论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论证比观点更为重要。强调论证重要,更要强调论证方法的适当和科学。就通常为法学惯用的案件论证方法而言,某个作

为论据的案件是否具有或具有多大程度的代表性与权威性是存在疑问的。如果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的方法,对作为论据的这种案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这种案件出现的概率有多高,就会有更强的说服力。如果仅仅用某一、两个特殊案件来论证似乎失之片面的观点,的确难以令人信服。我国统一《合同法》制定历经数年,数易其稿,力图把握世界范围内合同法发展的最新趋势,如把合同书面形式扩及到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但是究竟如何运用“无纸化”的电子手段缔结合同,却缺乏论证与说明,恐怕也难以为实践所认同。

法学论证还存在一种法条论证的倾向。有些学者言必称国外,援用某国某一、两个法条来引证自己的观点,根本不去考虑制定该法条的历史背景如何以及该法条制定后的实效如何,盲目借鉴。现在还有一种重视法律比较研究的倾向,这当然是有利于法律和法学发展的。但是,只是进行不同国家的法条比较,而不比较法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也不比较法条适用的效果,即只进行纯法条比较,那就意义甚微。

三、定性与设计,设计更重要

在法学研究中,所谓定性,即对某种现象、事实、制度、概念确定其法律或法学属性,并据此进行归类分析;所谓设计,即基于一定需要、针对一定问题,依据原理和经验,设计出作为法律对策的制度。定性和设计,既是法学研究的方法,也是法学研究的任务。就理论法学而言,更多、更重要的是定性;而就应用法学而言,则更多、更重要的应当是设计,特别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的经济法学,更要以制度设计为主要使命。可是,缘于大陆法系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法律传统,我国学者总是习惯于、热衷于定性研究。当在理论和实践中出现某种新现象或新概念时,学者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对其定性,而不是如何对其进行制度设计,这也可能是“姓资姓社”的争论遗风。例如,我国《公司法》中出现“法人财产权”后,立即在民商法学界和经济法学界引发了对“法人财产权”定性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属于所有权;另一种观点认为属于经营权;还一种观点认为既非所有权也非经营权,而是一种独特的产权,三种观点都有许多长篇大论来表述其理由,但至今未有共识。6更有甚者,似乎不把法人财产权归属于所有权,企业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公司制度就不可能完善。殊不知,国外法学界并没有关于公司产权定性的大讨论,国外公司法中也未规定公司产权是否属于所有权,但国外公司法并未因此而不完善,国外公司也并未因此而影响效益。可见,与其把精力和笔墨集中用于讨论法人财产权的属性,倒不如把智慧和时间倾注于研究法人财产权的具体内容、边界和结构以及在股东和公司各机构之间的配置,研究完善和落实法人财产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运行规则。我国企业改革急需的是既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又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公司制度设计,而不是给法人财产权定性。其实,各个法律概念都是一定法律制度的概括表述,只有将各个法律概念置于一定法律制度之中才可能正确理解其内涵。例如,企业经营权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所规定的概念,法人财产权是《公司法》所规定的概念,如果将企业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分别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制度、公司制度联系起来理解,就用不着为法人财产权定性而多费口舌。既然法律概念以法律制度为依托,我们在研究新的法律概念时,就不应当急于定性,而应当着重制度设计。

法学界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现象,有的定性为经济法(称“经济法说”),有的则定性为经济行政法(称“行政法说”),两种观点至今还在争论。持“经济法说”的学者早就根据这种定性将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制度设计为由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或者由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国有资产法所构成的制度框架。7这种具有新意的制度设计完全可以说是经济法学对我国经济法制建设所作的一种理论贡献。而近年来,持“行政法说”的学者在批评将国家干预经济定性为经济法是如何错误的同时,却也将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制度设计为由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国有资产法所构成的制度框架。8如此这般,至少可作三点评论:(1)“经济法说”的制度设计肯定是正确的,不然“行政法说”不会照般“经济法说”的制度设计。(2)既然“经济法说”的制度设计是正确的,那么作为该制度设计之依据的定性就未必错误。(3)即使“行政法说”的定性是正确的,但依据这种定性未能作出新的制度设计,就使得这种定性的价值大为降低。或者说,“行政法说”由于未就国家干预经济作出不同于“经济法说”的制度设计,其对“经济法说”的批评就显得多余。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定性虽然制约设计,但定性是为了设计。

四、分化与综合,综合更重要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这也可用来描述法律体系的演进历程。在古代,诸法合体,法学内无法律部门划分之说。在近、现代,诸法分立,且独立法律部门呈增多趋势,但英美法系国家没有象大陆法系国家那样进行法律部门划分。即使盛行法律部门划分的国家,立法和执法的许多实践,并未受法律部门划分之拘束,立法者主要是出于实现特定立法目的之需要制定法律条文,执法者主要是出于处理特定案件之需要适用法律条文,而不注重于该法律条文属于哪个法律部门。上述现象至少表明了下述几点:(1)法律体系的结构,只是法学的一种理论分析框架,而不是立法的实然状况。就像经济学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影子价格”、“瓦尔拉均衡”、“完全竞争”等一样,法律体系的部门法结构仅是一种理论模型,而不是理论模型所反映的实在本身。学者们之所以将法律划分为若干部门,往往是出于研究的需要,对法律进行分类研究,以探求法律整体的内部分工与合作格局以及各类法律的特殊规律,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因而,基于法学研究的不同需要,就会有不同的法律体系结构。法律部门划分虽然对立法有影响,但立法者在立法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部门划分,更不是一定要遵循某种法律体系结构,而是为了实现所立之法的任务而选择所需要的各种法律规范。所以,法律体系的不同结构(如民商法是否分立、经济法是否独立)之间,不存在谁对谁错之区分,能满足研究的特定需要即可。(2)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同是分化和综

合的结果。例如,商法的独立,一方面是原民法中以市场为对象的法律规范与以家庭为对象的法律规范的分化;另一方面是市场定领域的私法规范与公法规范、一般规范与特殊规范的综合。又如,劳动法的独立,一方面是劳资关系规范与其他民法规范的分化;另一方面是劳资关系领域私法规范与公法规范、协调法规范与基准法规范、实体法规范与程序法规范的综合。再如,经济法的独立,一方面是民法现代化过程中意思自治限制规范与意思自治规范的分化,行政法现代化过程中政府经济行为规范与政府非经济行为规范的分化;另一方面是市场主体意思自治限制规范与政府经济行为规范和非政府社会公共干预规范的综合。从这些实例可见,无论是私法公法化,还是公法私法化,都是分化和综合并存的法律体系重组过程。(3)法律部门划分的目的,不是分化而是综合。在诸法分立过程中,将有同类主题或同类职能的法律规范相对集中,形成内含一定有机结构的法律部门,尽管这有利于充分实现法律的特定主题或特定职能,但目的不在于构建独立法律部门本身,而在于优化法律体系的结构,重组法律部门的相互关系,综合实现法律整体的各种主题和各种职能。简言之,综合需要以分化为条件,分化是为了更好地综合;分化必要与否和适当与否,关键看分化是否更有利于综合。

在经济法学研究中,强调对综合的重视,比民法学和行政法学显得更有必要。这是因为经济法的综合性尤为浓厚,只有遵循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综合,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综合,市场主体与政府和社会中间层主体9综合,经济与社会和生态综合,安全目标与发展目标综合,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综合,私法公法化与公法私法化综合的思路,才可能对经济法的诸多理论问题有完整和全面的认识。例如,在研究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以及经济法体系中不同经济法律制度的关系时,不能只着眼于研究它们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研究它们的联系,特别是它们之间相容、互补和配合的方式和过程。

五、总体与结构,结构更重要

传统民法以抽象的平等人格假设为基础,视一切民事主体为“匀质人”,淡化现实生活中主体经济地位和力量的差别,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法律调整模式与调整方法。立足于市场秩序守护者地位,民法视野中的政府(国家)与社会生活泾渭分明,强调的仅是为具有理性认知能力的民事主体提供一个完备的法律制度背景,并未突出对民事关系中某些属性的特别调节,亦没有对某类主体给予特别的关注。可以说,以总体为着眼点的研究方法在传统民法学中最为突出。随着现代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和多维化,传统民法亦面临着现代化的问题。单纯以总体为着眼点的研究方法,愈来愈不能适应变动不居的现实需要。而着重于结构的研究方法已在民法学研究中初见端倪,如民法如何实现从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如何保证个案公平等命题就较为典型。

但是晚近发展起来、具有“后现代法”特征的经济法学,自诞生之初即以结构为着眼点的研究方法为主。由于经济法是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之法,要实现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有效结合,政府必须考虑市场的不同时空因素和不同供需状况,分别对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企业予以不同力度、不同方式的干预,即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不只是总体上结合,而更是结构性结合。所以,结构性分析对于经济法学比对民法学更为重要。例如,“本位”问题。总体而论,法律本位的变迁是与经济形态发展的过程相适应的:由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使人类由义务本位时代进入权利本位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使人类由权利本位时代进入社会责任本位时代。但是具体到法律各部门各领域时,则不可一概而论。如民法无论是在何种社会类型中,基本上都是以权利为本位,“权利”是其底蕴所在;作为束权法的行政法是以义务为本位;而经济法则以社会责任为本位。同样的,经济法要注重总体之下各结构层面所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注重对于某些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怀与保护。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是权利本位,对经营者则是义务本位;《产品质量法》对消费者和用户是权利本位,对生产商和销售商则是义务本位;《劳动法》对劳动者是权利本位,对用人单位则是义务本位;同样是《公司法》的保护对象,对大股东是义务本位,对中小股东则是权利本位;同样为竞争法的有机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侧重于保护名牌企业或大型企业的利益,而《反垄断法》则偏重保护中小企业或新入市企业的利益。又如,我国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总体上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对于不同法律部门或同一法律部门内不同制度来说,二者关系可能有所不同。民商法较之经济法,前者更倾向于效率;社会法较之民商法和经济法,前者更倾向于公平。在税法中,社会保障税、累进所得税、遗产税、奢侈商品消费税、居民蓄储利息税等显然是公平优先,而其他税种则多是效率优先;在劳动法中,工资分配坚持效率优先,社会保险分配则坚持公平优先;在市场规制法中,竞争法是公平和效率并重,产品质量法是效率优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是公平优先。因此,只有既注重总体又更注重总体之中的结构,注重共性同时更注重个性的把握,才能改变以往研究中静态且过于笼统的分析模式和方法,使经济法学研究不断趋于深化,不断迈向新阶段。

六、个体与整体,整体更重要

如果说民法以维护个体利益为要旨,经济法则是对它的反动。民法因立足于私人经济生活而以个体为单位,即以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单元――个体作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分别存在的个体作为支架而建立其体系。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民法学者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只要充分保证个人利益最大化实现就可以促成社会利益最大化。同民法着眼于保护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即以社会整体为法律的始点与终点,着重于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体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学者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构成体,个体利益增加并不意味着整体利益也相应增加,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人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的均衡与和谐。因此,以整体利益至上作为价值取向与制度设计的基点,是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民法的特质所在。10法律各部门对于主体的认识与假设就反映了个体利益向整体利益的发展过程。立法史昭示,传统民法以个体利益为出发点,以经济人为其主体假设。按照经济人假设,每一主体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比较或依趋利避害原则,对其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之手段进行优化选择。由此,经济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即民商法鼓励经济人仅为自己利益而奔忙,不需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历史进入现代,经济法作为对民法的超越和弥补而诞生,其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哲学基础的法律,亦即强调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法律由承认经济人转变为要求社会人,是以整体利益为基础所作出的现实选择。经济法并不是不关心个体利益,而是试图限制、禁止与整体利益冲突的个体利益,鼓励、支持与整体利益一致的个体利益,以追求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

同理,经济法对个体自由与整体和谐的态度也是如此。为了整体和谐,即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就需要限制部分市场主体的自由,而不是任意的自由。

注释:

[1]张守文:《20世纪的中国经济法学》,载《20世纪的中国法学》,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艳林、赵雄:《中国经济法学:面向21世纪的回顾与展望》,《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张晓君:《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成就、缺陷与展望》,《现代法学》1999年第3期。

[2]参见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8页。

[3]王全兴等:《企业法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58页。

[4]常修泽等:《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经济日报出版1995年版,第1-8页。

[5]《法学词典》,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455页;1984年增订版,第60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115页。

[6]赵中孚等:《1996年民商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刘文华等:《1996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1997年第1期。雷兴虎等:《论股东的股权与公司的法人财产权》,《法学评论》1997年第2期。

[7]张守文、于雷:《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王克稳:《行政法视野中的“经济法”》,《中国法学》1999年第4版。

[9]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独立存在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为政府干预市场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如工商业者团体、消费者团体、劳动者团体、国有资产投资机构、商业银行、政策银行、资产评估机构、交易中介机构、质量检验机构等。

规模经济含义篇9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经济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经济伦理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价值观。西方主流经济学说一直将功利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而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功利主义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势必会直接影响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经济学家罗尔斯指出了功利主义的三个错误:没有认真考虑社会如何分配利益和福利,没有认真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没有考虑欲望满足方面的特性。熊彼特进一步指出,功利主义的假设对于解释经济史,解释经济的推动力,解释涉及实施动机的问题都毫无价值,它只对福利经济学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而且,在最狭义的经济领域里,功利主义的假设是多余的。在西方经济学中加强经济伦理教育,有助于形成对功利主义的科学认识,能使学生从辩证法的高度认清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优势和先天不足。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经济伦理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前西方经济学及其政策导向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说,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其理论假设和核心主张方面都体现出了非常鲜明的价值取向。理论的中心思想指出:以私有制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市场社会是人类自然的状态,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这样的社会将通过看不见的手走向繁荣;资本主义从来就存在;人类历史是市场逐步自由化的过程,社会唯一需要的是消除国家束缚和干预。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加强经济伦理教育,客观地研究和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及其政策导向中的价值取向,是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建树及其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经济伦理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即认为自利是最基础的人性。这一假设是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具有分析工具的价值,但不具有人生目的和理想人格的价值。作为经济学者,一方面,在研究动机上不能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追逐私利的“经济人”,而应是为公众利益服务,具有高尚的道德信仰和人格追求的人;另一方面,在经济研究中不能脱离正确的伦理价值观的引导,应利用伦理常识将经济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应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加强经济伦理教育,无论是对增强学生以正确的经济伦理立场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还是对提升学生的人生理想和抱负,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伦理教育的方法探讨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经济伦理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师在讲授西方主流经济学说或代表人物思想观点时,增加对其哲学渊源和伦理特色进行介绍。在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时期,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是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哲学、伦理学不可避免地对其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所影响。而经济学家将经济研究的结论抽象到哲学理论层面时,又必然会烙上当时某种哲学或伦理学的印记。正因如此,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将18世纪到19世纪经济学说的哲学渊源和伦理特色抽象归纳为功利主义。亨特将20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哲学渊源和伦理特色归纳为个人主义和伦理上的功利性享乐主义结合起来的产物。第二,教师在讲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建设与推导时,增加对其价值判断进行伦理评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虽以模型化和实证化为主要特征,但理论模型建设与选择上却总是以一定的伦理特色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和前提的。以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的边际生产率分配模型为例,该模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指出:劳动和资本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它们各自的产品价值,同时也就决定了它们各自所取得的收入。经济学家施蒂格勒将该模型称为“边际生产率伦理学”,获得了公众和经济学家广泛的支持。第三,教师在归纳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政策主张时,增加对其伦理价值导向的道德分析。经济学家在适当考虑了某一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后,其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是从广泛的社会科学(包括伦理学、哲学的知识)中得出的结论,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分析。完整的解读经济学家的政策内涵,既要分析和介绍经济方面,也要分析和介绍非经济方面,特别是伦理方面。更何况,任何的经济政策主张都会影响到社会秩序中每个人的幸福和福利,而利益的追逐是道德问题产生的基础。以最大产出的经济政策为例,美国和俄国都以最大限度的产出和财富的增长为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但是,美国的最大产出量由消费者决定,而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俄国的最大产出量基本由中央集权的领导机构来确定。两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完全一样,而其中所隐含的伦理意义却完全不同。由此可见,各国的经济政策是各个国家根本制度和意识形态中核心价值观的产物,无论引导还是跟随某种政策主张,都需要某种伦理体系来指导他们提出建议。因此,弄清楚西方经济学家政策主张中蕴含的伦理价值导向,对于我们认清西方市场经济各种政策的实质及其对我国的适用范围,是极为有益的。

规模经济含义篇10

关键词: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价格动态行为;投资收益率

中图分类号:F2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31-02

0前言

技术分析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问。查尔斯•道(CharlesDow)于20世纪初在华尔街日报上撰写的一系列社论标志着技术分析的诞生,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虽然技术分析在金融实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金融学术界却较少关注它,原因在于技术分析的基本理念――价格的可预测性――与现代金融理论的两大基石之一的有效市场假说是背道而驰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支持技术分析有效的证据,以及为技术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的各种理论模型的出现,技术分析更多地进入了金融学者的视野。

在技术分析理论基础模型中,有一类模型通过建立由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构成的市场,进而研究各类市场参与者对市场价格动态行为的影响。这些文献以Beja和Goldman(1980)、Schmidt(1999,2000,2002)以及Caginalp和Balenovich(2003)为代表。

本文在上述文献建模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基本面分析者、技术分析者与噪音交易者的市场,设定了各个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函数以及价格动态规则,并在模型框架内推导出价格动态行为的解析形式以及对应的参数约束条件。此外,本文在模型框架内以解析推导的方式(非数值解)研究了基本面分析者与技术分析者各自的投资收益率变化的规律,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基本面分析者收益率严格为正,而技术分析者收益率可正可负,并且基本面分析者规模与基本面分析者收益率正相关,与技术分析者收益率负相关,从而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技术分析具有价值的内在原因。虽然建模思想一致,但是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与已有文献中的模型结构有所不同,模型具有良好的数学形式和丰富的经济含义,以严格的数学推导替代已有模型中的数值分析,并分析了已有模型中未曾讨论的但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1模型

1.1市场参与者

假设市场中有一种股票和三类交易者:基本面分析者、技术分析者和噪音交易者。

基本面分析者通过研究股票的基本面信息确定其内含价值,并根据市场价格与内含价值的相对关系决定自己的买卖策略。当基本面分析者发现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高于)其内含价值时,他就决定买进(卖出)股票。基本面分析者的存在使得股票价格在偏离其基本面价值时,有向基本面价值回归的趋势。

技术分析者采用趋势跟随策略。也就是说,当前期股票价格上涨(下跌)时,技术分析者就会买进(卖出)。本模型关于技术分析者特点的设定既符合技术分析手册的假设,也与已有技术分析理论基础模型研究的文献相一致。

噪音交易者没有特定的买入或卖出需求,他们充当市场的流动性提供者,消化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形成的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噪音交易者是供求均衡所必需的市场参与者。

1.2需求函数

假设基本面分析者具有一致的信念,他们认定的基于基本面信息的股票内含价值为p*(t)。同时假设市场价格为p(t)。基本面分析者根据上期市场价格p(t-1)与本期内含价值p*(t)的相对关系确定本期的买卖策略,而技术分析者根据上期价格与上上期价格的变化趋势来确定本期的买卖策略。

假设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在t期的净需求分别为

其中,nF≥0,nt≥0,

nF和nt表示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的相对数量关系,nF越大,表示市场中基本面分析者越占主导地位;反之nt越大,表示市场中技术分析者越占主导地位。

基本面分析者需求函数DF(t)的定义的含义是,基本面分析者是市场价格的稳定剂。市场价格向下(向上)偏离股票内含价值的幅度越大,基本面分析者形成的净需求(供给)就越大,从而使价格回复到内含价值水平的推动力也就越大。

技术分析者需求函数Dt(t)的定义的含义是,技术分析者完全是趋势跟随者。前期市场价格上涨(下跌)幅度越大,技术分析者形成的净需求(供给)就越大。因此技术分析者的行为会使价格按照已有趋势进一步发展下去,如果价格处于上升(下降)趋势中,技术分析者的交易将使得价格进一步上升(下降)。

基本面分析者与技术分析者的共同作用将会使得价格运动呈现振荡走势,这一点将在后文中给予详细分析。

最后我们定义总的净需求

Dex(t)=DF(t)+Dt(t)(3)

1.3价格动态方程

参照已有文献,假设价格的变化与净需求呈线性关系,即

p(t)=p(t-1)+Dex(t)(4)

在通常的模型设定中,Dex(t)前会有一个系数,在我们的模型中,这个系数已经消化在nF和nt中,因此无需再引入一个额外的参数。

至此,我们构建了一个价格动态系统,其中p*(t),nF,nF为外生参数。

2模型性质推导和经济含义分析

2.1价格动态分析

为简化起见,本文只讨论内含价值为常数的情形,令p*(t)=p*。

令f(t)=p(t)-p*,则

f(t)=(1-nF+nt)f(t-1)-nFf(t-2)(5)

利用特征方程求解通项可得,当nt>1时,f(t)是发散的;当0

nt代表技术分析者的相对数量。由前面的模型推导我们可以看出,当技术分析者相对数量较大时(nt>1),他们的行为会加剧股价原有的趋势。尽管基本面分析者的存在使得价格还有向内含价值靠拢的动力,但是技术分析者强劲的推动力使得股价不断发散。当技术分析者相对数量较小时(nt

2.2投资收益率比较

在本小节中,我们考察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各自的投资收益率,比较两种交易者谁的收益率更高,谁的投资策略更有效。为简化起见,我们只考虑nt=1,即永续振荡型股价运动的情况。

定义r(t)=(p(t)-p(t-1))/p(t-1)。

投资者从t-1时刻到时刻的收益率取决于其在t-1时刻建仓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t-1时刻买入的话,那么他从t-1时刻到t时刻的收益率就等于r(t);相反如果投资者在t-1时刻卖出的话,那么他从t-1时刻到t时刻的收益率就等于-r(t),因此我们定义:

其中,sign是符号函数。

定义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

下面我们首先分别讨论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各自的收益率情况,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

(1)基本面分析者收益率分析

可以证明F关于nF是单调不减的。

当nF0时,F0,

当nF=1时,rF(π/6p*)3(f2(1)+f2(2)-f(1)f(2))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

基本面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基本面分析者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基本面分析者规模越大,他们就越可以主导市场,其投资收益率也就越高;反之,基本面分析者规模越小,他们就越受制于市场中的其他交易者(技术分析者),其投资收益率也就越低。另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由于基本面分析者是掌握信息的群体,因此他们的加权平均收益率总是大于零的。

(2)技术分析者收益率分析

tπ4p*f2(1)+f2(2)+(nF-2)f(1)f(2)4-nF(n2F-4nF+2)(10)

从上式我们马上可以发现,当00;当nF=2-2时,(n2F-4nF+2)=0,F=0;当2-2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

技术分析者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基本面分析者的实力。当基本面分析者实力不够强大时(0

之所以出现技术分析者既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的情况,内在原因在于技术分析者与基本面分析者不同,他们只是根据历史价格信息作出投资决策,而没有像基本面分析者那样研究股票的内含价值。因此技术分析者是否能够获得盈利要取决于他们能否主导市场。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较小时,技术分析者就可以相对地主导市场,而获得正的收益;相反,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很大时,技术分析者就将面临亏损的境地。

我们继而考察t关于nF的单调性。

经过推导,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当f(1)/f(2)∈(3/5,5/3)时,t在在(0,1]单调减;当f(1)/f(2)∈(3/5,5/3)时,t在(0.1864,1]单调减,在(0,0.1864]单调性不定。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基本面分析者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

(3)基本面分析者与技术分析者收益率比较

可以证明,当nF∈(0,1]时,t/F为单调减函数,当nF=0.449时,t=F。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

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在某一水平之下时(nF0.449),技术分析者的收益率小于基本面分析者。

3总结

在本文的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第一,技术分析者对于市场的作用是加剧股价波动,而基本面分析者对于市场的作用是使价格回归到其应该处于的位置。

第二,在永续振荡型股价运动模型中,基本面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基本面分析者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技术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技术分析者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基本面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总是大于零的,技术分析者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基本面分析者的实力。

第三,在永续振荡型股价运动模型中,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在某一水平之下时,技术分析者的收益率大于基本面分析者,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在某一水平之上时,技术分析者的收益率小于基本面分析者。

总之,本文的模型在已有文献建模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描述技术分析价值的确定性模型。模型所有结论均可以由公式推导得出,并且具有直观的经济含义,模型解析性质良好并且富于经济含义。模型关于基本面分析者与技术分析者投资收益率的分析是以前模型都没有探讨过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Beja,aandGoldman,mB.ontheDynamicBehaviorofpricesinDisequilibrium[J],theJournalofFinance,1980,Vol.35,no.2,235-248.

[2]Schmidt,aB.modelingtheDemand-priceRelationsinaHigh-frequencyForeignexchangemarket[J],physicaa,1999,Vol.271,no.3-4,507-514.

[3]Schmidt,aB.modelingtheBirthofaLiquidmarket[J],physicaa,2000,Vol.283,no.3-4,479-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