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开题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2:51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1

关键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信用卡调查杭州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韩国红

姓名边瑶

班级金融07(9)班

所在系(部)金融系

2009年6月日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边瑶班级金融07(9)班系部金融系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理由:

近年来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但其用卡环境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制约到信用卡的使用。据业内人士不完全估计,现在整个银行业所发行的信用卡中,大约只有20%是“活”的,其余80%是“睡眠卡”。另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卡发行总量7.62亿,总交易金额35万亿元,但消费交易仅4亿元,只占全部消费额不到5%的份额,其余95%都是现金存取和转账,信用卡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今,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店口镇也不例外,持卡消费已日渐成为平常之举,但是据我了解,信用卡业务在店口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各银行利用免首年年费、降低发卡门槛等各种手段极力促销信用卡,可是人们的用卡积极性并不高。制约和阻碍使用率的因素成为了店口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目前我国信用卡使用情况如何,信用卡的安全问题怎样解决,这都使信用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拟实现的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综述﹛与本论文(设计)相关的已有研究(设计)成果的综述﹜:

近几年,信用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彭千在《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2004)一书中提到银行对于信用卡现在的发展眼光应放在针对不同的客户发行带有不同增值功能的信用卡上,找寻优质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在增加信用卡发行量的同时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以减少“睡眠卡”。虞月君在《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04)一书中提到对于银行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刷卡奖励的活动或是增加特约商户数量以刺激消费者消费;还可以添加增值服务,让有此需要的消费者在出示卡时即可消费享用。这些都可以提高卡的使用率。李芳在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n](2007)一书中提到信用卡如果被非法提现或盗用,银行不承担责任,这样将很难保证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所以一方面,应该加强信用卡的立法建设,改善用卡环境,另一方面持卡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措施,以防范信用卡被盗刷以及相关的损失。万晓东,何春雷在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2007,提到(1)利用免息期。先消费后还款,就相当于银行为你提供了一笔无须手续的短期信用贷款,只要在到期还款日前全额偿清当期对账单上的本期应缴款,即可享受免息待遇。(2)利用循环信用,通过适当的负债来换取资金的周转,以降低理财成本。(3)巧用免息分期购物。

四、论文(设计)主体框架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体框架:

一、诸暨市信用卡使用问题的提出

二、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一)、诸暨市信用卡持有量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持有年龄

(2)信用卡的持有张数

(3)不同银行的持有量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增长情况

(2)信用卡的使用频率情况

(3)信用卡的功能使用情况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调查

(1)、信用卡的满意度

(2)、信用卡设密码调查

(3)、客户和银行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三、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一)、信用卡持有量情况因素分析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因素分析

四、诸暨市信用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拓宽信用卡的持有量

(二)提高信用卡的使用率

(三)防范信用卡的安全

进度安排:

2008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8年12月~2009年1月,资料收集。

20009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9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9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2009年4~5月,完成论文。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月日

六、教研室意见:

签章:

年月日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08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姓名冯婷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指导教师朱维魏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诸暨市店口镇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目前我国信用卡持有率和使用情况,影响和制约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比较分析、调查分析

主要任务及目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1]彭千.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n].上海:国际金融报.2006.8.28

[2]虞月君.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李芳芳.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n].广州:新快报.2007.(3)

[4]万晓东,何春雷.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北京:中国消费者报.2006.4.28

[5]赵挺.对国内信用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河南: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进度安排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7年12月~2007年1月,资料收集。

20008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8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8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08年4~5月,完成论文。

指导教师签字: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2

____同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兼任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货币与财政政策、金融市场、产业金融、政策性金融、支付清算。

在应用研究方面,____同志积极参加各类政策咨询会议,定期写作《内部参阅》文章上报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并屡获奖励。如____年完成的《温州金融改革的难点及突破方向》一文受到总理批示,并获得中国社科院____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他承接了大量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北京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为地方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他还积极为北京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长期参与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政府及各区县的项目研究和政策咨询,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

在学科建设方面,____同志努力把握理论前沿,服务实践发展,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他带领的团队根据支付清算理论和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____年首次推出《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____)》,____年又推出第二期报告。该报告系统跟踪了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全面分析了国内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在金融机构和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他与他的团队每月向各级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发送内部报告《支付清算评论》,并定期举办行业论坛和沙龙。目前,他正在与同事们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要求,以“支付清算体系的风险管理及改革创新”等为子项目,开展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工作。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3

关键词:金融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当前世界各国的反洗钱制度几乎都以可疑交易或者可疑行为(统称可疑交易行为)报告制度为中心,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要求金融机构报送有洗钱迹象和可能的交易行为的有关信息。正是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也建立了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正式施行,并于同年3月1日实施《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4种大额交易和48种可疑交易要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上报。自此,我国反洗钱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目前,可疑交易报告是我国反洗钱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情报来源基础,一份高质量的可疑交易报告,不仅反映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整体水平、能力和态度,同时也是人民银行评估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但从近几年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有效性分析,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成效并不明显,上报监测中心的报告份数居高不下,报告质量普遍较低,有价值的可疑交易报告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花费的人力物力却不少。如何有效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成为困扰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难点。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明确了金融机构可疑交易的客观标准,这些客观标准在反洗钱开展的初期阶段对指导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筛选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多数金融机构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过程中还存在主动分析识别的动力不足、过度依赖客观标准和反洗钱监测系统提取等问题,使得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可疑交易分析有效性低,不利于发现和挖掘真正的可疑交易和洗钱线索,不仅无法帮助反洗钱情报分析部门提高情报分析效率,反而可能妨碍反洗钱情报分析部门甄别涉嫌犯罪和洗钱活动的能力。根据日常工作实践和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笔者对可疑交易报告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当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防卫性报告”的工作思路仍未完全转变,金融机构简单地使用“可疑交易报告的客观标准”

反洗钱工作初期,监管思路主要以“规则为本”,金融机构总部为防止分支机构在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时出现“不报告、漏报告”等违规问题,投入了巨大的开发与维护成本,构建了各自的“可疑交易监测系统”,按照可疑交易报告“客观标准”从核算系统中提取可疑交易的待排查数据。本意是为发现、分析和报告可疑交易提供一个基础框架,为人工分析识别提供数据支撑。金融机构为了避免受到处罚而采取了“怕漏报就多报,多报告总没错”的防卫性报送的做法,虽然央行的反洗钱监管思路已逐渐向“以风险为本”转变,但金融机构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合规即免责”的错误观念,彻底扭转“防卫性”报送思路尚需一段时间。

(二)金融机构成为可疑交易报告的“中转站”,缺乏主动性

目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基础工作处理多是由基层金融机构承担,大部分基层金融机构的反洗钱领导组织机构还局限在设立这一层面,除按要求在形式上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外,没有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反洗钱岗位人员均为兼职,他们承担着业务量考核指标和客户服务的双重压力,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去处理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和反洗钱组织机构体系的缺陷,这些已经成为制约反洗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的瓶颈,工作人员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反洗钱监测上报工作,甚至不清楚自己有哪些反洗钱职责,也就很少主动去开展反洗钱工作。虽然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尽力开展人工识别,但每日产生的众多“可疑交易”,麻木了他们的敏感神经,将本来应由报告机构承担的可疑交易分析、识别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转移到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而报告机构却成了“可疑交易报告”的中转站,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情报中心只能陷入“可疑交易报告”的大海。反洗钱监测中心每天收到海量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报告数据的利用价值究竟如何,投入与效率能否科学,都有待商榷。

(三)分析识别流于形式,难以适应金融创新的变化

洗钱活动是一种高智商的违法犯罪活动,其洗钱的手段也在日益更新和变化,可疑交易的客观标准往往滞后于千变万化的洗钱手法。随着金融创新力度的加大,新型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洗钱犯罪手法已经突破了传统金融业洗钱的范畴,不仅可以通过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金融机构,而且可以通过房地产珠宝等特定非金融行业。同时,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交易方式不断推出,资金交易活动更加具有隐蔽性与快捷性。科技系统难以恰当掌握和有效识别难以量化的可疑交易,金融机构如果再按一成不变的“客观标准”去制定数据模型,让系统以固定模式去搜集数据,势必影响可疑报告质量。可疑交易监测系统按照“客观标准”机械、简单地从交易数据中提取了大量的可疑交易数据,并通过系统落地到交易发生的营业网点,由营业网点的岗位人员进行分析、识别和排查。但由于营业网点可疑交易数据较多(几乎每天发生),银行网点本来业务就忙碌,根本没有精力进行深入分析与识别,只能是简单地排查或上报。各金融机构总部的反洗钱牵头部门每天面对辖内网点上报的大量可疑交易报告,也没有精力去做深入的分析与识别。

(四)报告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影响了报告的价值

由于只要相关数据和行为符合可疑交易标准,反洗钱监测系统就会给出预警并抓取生成可疑数据报告,进行报送,随着报告数量的增多,报告的边际信息价值递减。各网点机构的岗位人员只能依赖监测系统对可疑交易报告机械、简单地进行判断,其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了大量低价值的可疑交易报告。根据大连中支统计数据,2011年,大连市金融机构报告人民币可疑交易2639万份、外汇可疑交易报告101万份,但同期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仅为9份,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份数仅占可疑交易报告份数的00033%,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普遍存在“零报告”现象。可见,上报监测中心的“可疑交易报告”绝大部分是无价值可言的普通支付交易数据。

二、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质量的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见,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当前执行的可疑交易报告客观标准密切相关的。制定可疑交易客观标准,当初是基于我国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时间较短,识别可疑交易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有限而考虑的,是希望通过制定“客观标准”来指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开展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现在,我国全面推行风险为本的工作思路,并且通过多年的反洗钱工作积累,金融机构无论在风险意识上,还是业务技能上大都具备了自主识别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的客观标准。金融机构根据人民银行可疑交易报告原则性规定,实施自主识别报告制度,使金融机构将有限的人员力量投入到主动分析识别中来,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质量。要求金融机构在充分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将可疑交易监测工作贯穿于金融业务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筛选数据、事后监督、一线临柜、客户经理等信息资源,发挥岗位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可疑交易,报告有质量的可疑交易,通过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自主识别判断,使其真正主动承担起可疑交易的识别和报告职责。

一是要明确什么是真正的高质量的可疑交易。金融机构根据客观的可疑交易标准报告的可疑交易,只是反映了某笔资金交易在客观表现上不同于或有别于一般的正常交易,实际上属于异常交易;而真正的可疑交易应当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这些异常交易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经过充分的主观分析判断后发现的涉嫌洗钱的资金交易活动,实践中称为“重点可疑交易报告”。金融机构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识别发掘出“重点可疑交易”,即真正的高质量的可疑交易。

二是构筑反洗钱管理立体防线,为可疑报告质量提供制度保证。金融机构要按照风险为本原则重新梳理反洗钱内控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以“风险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反洗钱工作体系。将反洗钱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具体化为“看得见、够得着、抓得住”的标准,使每个部门和岗位人员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为达标,并将其渗透到日常业务运行的主要环节和全部过程,延伸到日常管理的每个角落,形成以业务及岗位规范化管理为主线,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为补充,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为保障的反洗钱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完善反洗钱监测系统,为识别可疑交易提供数据支撑。目前,人民银行已在工商银行试行金融机构自建异常交易筛选指标。当人民银行取消可疑交易报告的客观标准后,金融机构应继续有效利用反洗钱监测系统,千万不能因取消客观标准而弃用以往的监测系统,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认识到反洗钱监测系统的数据支撑作用,有的放矢地利用系统提取的异常交易数据,做好人工分析识别,高效挖掘有价值的可疑交易线索。参照人民银行可疑交易报告原则性规定,按照自身业务特点和规模,继续完善反洗钱监测系统,将新的洗钱交易特征、黑名单客户、高风险客户、洗钱特殊地区等信息进行补充,将新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以及异常交易特征植入系统,并根据业务发展不断更新与维护,更好地为反洗钱工作服务。

四是加强一线反洗钱从业人员的选配和培训。金融机构临柜人员,尤其是反洗钱报告员等一线反洗钱从业人员是可疑交易识别的主体,但由于临柜人员普遍年轻从业年限短,在反洗钱工作前沿的反洗钱从业人员往往从业经验不丰富,他们虽然学习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却识别分析经验不足。因此,应尽量选派经验丰富的员工从事反洗钱报告工作,并加大对一线反洗钱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配置反洗钱骨干队伍,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做好传帮带。制订由浅入深的系列培训计划,从反洗钱基础知识、反洗钱法律法规再到反洗钱案例剖析,通过讲座、业务指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和充实一线反洗钱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对可疑交易的甄别能力。

五是注重案例分析。当前我国反洗钱工作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反洗钱工作处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任务重,要求高。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从实践中我们感到,反洗钱从业人员最需要的是贴近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南,最好能更贴近实际业务。金融机构应结合人民银行举办的培训内容以及通报的风险提示和洗钱案例,整理典型案例,剖析主要洗钱犯罪活动的资金交易特点,总结相应的识别分析技巧,开展案例分析培训,并定期搜集新近破获涉及“洗钱”交易的案例,及时将新的洗钱手法、资金交易模式、掩饰伪装手段进行讲解,提高识别洗钱活动的技能。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4

金融风险成为关注焦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金融风险作为各类风险的集中表现,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企业化改革,首先通过揭示出大量不良资产的累积和银行资本金的严重缺失而将我国的金融风险问题凸显于世。随后,1998年通过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通过设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万多亿不良资产,2003年末用现存资本核销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损失类不良资产、继而又运用450亿美元外汇和黄金储备对两行进行注资,从2003年开始,又花费大量资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2005年又用总值达3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和外汇储备注入中国工商银行,如此等等,逐渐揭露出我国金融风险的严重程度。在此期间,一些外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也见诸报端,它们提供的数据和不无夸张的估计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而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以极其尖锐的形式强化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担心。面对如此严重的金融风险,人们自然要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它在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同时,表现在金融部门的严重的风险,有相当的部分事实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的集中和综合的反映。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深化了人们的认识。根据此次调查,在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的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力的约占10%,在分析金融风险成因的过程中,当风险的各种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渐次被揭示出来,当各类原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已经被初步认识之后,人们就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更为成熟、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更能刻划其本质的科学范畴来对之加以分类和描述。金融生态正是这样的科学范畴。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

在中国内地,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博士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伸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他希望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支持和推动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通过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来提高金融效率和管理金融风险,可能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而这正是本课题组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

报告还涉及到诸多地区大量的金融资产内部数据,比如根据291个城市的金融资产质量指标,包括银行部门的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以及表外业务的质量,得出他们金融资产质量综合状况的分值,并对全国291个地级市的信贷质量、结构以及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等数据,对50个城市的区域经济、金融、司法、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若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份报告把动态平衡的金融生态系统中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两大构成要素;金融主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为依据提出了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九大解释性指标:法治环境、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企业诚信和社会保障制度,正是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金融生态环境之因,构成了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决定因素。

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上述九类非金融指标,对金融风险具有相当的解释力。2003年,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中可归因于金融生态环境者为72.7%,2004年为77.2%。换言之,由于法制不完备、地方政府干预等因素给银行造成的“冤枉债”占比接近8成。一个有力的例证就是,财政缺口越高的省市,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越高,二者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

民间金融显山露水

报告显示,在城市金融生态质量排名中,上海、宁波、温州、台州和杭州等排名居前,其中宁波首季的不良贷款率仅为3%,北京约位居第七、八位,而东三省的城市则排名靠后。如按经济圈来分,长三角排名靠前,而珠三角排名居后。

排名靠前的几个城市几乎全在浙江省,这显然和浙江发达的民间金融紧密联系。民间金融市场的发育与多如牛毛的企业数量互为约束互为条件,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既降低了民间金融的信息成本,也节约了国有银行的信息费用,这就是具有“浙江特色”的低成本市场演进路线。

报告表明,就金融部门的独立性而言,江浙一带也是排名靠前的。另一方面,或许与之并行不悖的是,这一地区也是金融监管最为到位、政府角色发挥最优的地区。

近年来,温州民间金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占整个金融市场的比例却在降低。民间金融最终将从“地摊”形态登堂入室,走向正规化。央行提出,要改造和提升温州传统的民间金融市场,逐步消除金融结构的二元化。央行报告指出,民间金融的逐步边缘化,原因之一就是国家金融管制政策的加强,而金融监管,正是社科院报告中提到的金融生态的组成要素。

社科院的报告在改善金融环境的对策中,特别强调了政府转变、法制建设和诚信这三方面的问题。或许,向为中国经济“火车头”和改革“试验田”的长三角地区,亦将悄然引领国内金融改革的发展。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综合评价

作为《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根据城市金融资产质量高低的排名”、“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排名”以及“对若干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简评”。其中,上海、宁波、温州、杭州等城市在城市金融生态综合排名表上位居前列。

报告根据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的高低,给出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03年和2004年的金融资产质量的评分、各年份的排名以及该排名在两年之间的变化:两年中,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福建、江苏等省(市)始终排名前6位,而黑龙江、吉林、辽宁、海南、江西等省则始终排名后5位;云南、贵州、广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经济相对较落后的省、区的金融资产状况始终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的位次却并不靠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共有19个的位次在两年间发生了变化,变化面达到61%。报告由此得出结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金融资产质量有比较重要影响;各地金融资产质量状况并不稳定,明显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最令人关注的是,报告以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政府诚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展、社会保障等9个方面为投入,以城市金融生态现实表征为产出,总结得出了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的综合以及分项排名。从综合排名来看,上海、宁波、温州、杭州、深圳、台州、苏州、绍兴、嘉兴以及北京位居前10位,其中上海、宁波、温州、杭州和深圳的金融生态环境等级被评为最高的一级。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5

为了全面系统地宣传和普及二信知识,切实提升社会公众的征信知识素养,持续营造“学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扎旗支行紧紧围绕二信报告宣传工作实际,精心部署、周密安排,通过传统媒介、网络媒体等载体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形式多种的宣传活动,实现线上宣传与线下引导“两不误”。

一、加强领导,部署双向联动宣传机制

扎旗支行组织召开了二信报告解读宣传部署会,辖内8家金融机构参与会议,会议结合辖内征信宣传工作实际,对本次宣传内容作出重点安排。建立双向联动宣传机制,确保二信知识宣传活动有序推进并取得成效,同时使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征信宣传的意义,确保此次宣传活动的广泛性、持续性、多样性。

二、多措并举,线上宣传与线下引导“两不误”

“线上”主要采取微信、微博分享人民银行通辽中心支行制作的《二代个人信用报告解读动漫》,普及二代个人信用报告的变化以及如何维护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等,使公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可以了解征信知识,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征信相关权益;“线下”通过在辖内8家金融机构57个营业网点播放《校园诚信》宣传片,向青少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扬培养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树立正确金钱观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等内容,积极营造活动氛围,有效提高社会公众的征信意识。

三、走进校园,延伸征信宣传深度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双语教学;金融营销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61-02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对外交流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提高,培养符合国际竞争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在学生修读了经济学和金融学基本原理之后,开设金融营销双语课程,通过英文原版教材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的教与学,学习国外先进金融营销理论与实践,这既有利于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独立的判断、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架设一座由母语专业知识体系到外语专业知识体系的桥梁。但从教学效果看,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虽对金融营销双语课感兴趣,充满期待,但纯概念式的授课渐渐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感觉根本学不到有用的东西而热情消退等。为解决教与学,理论与实际的矛盾,在双语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双语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在金融营销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其意义在于,首先,通过金融营销案例对营销实践内容和相关材料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和进入特定事件的场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识别、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具体问题,借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理论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其次,案例教学法增加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它可使枯燥乏味的双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兴趣和求知欲又可以激励学生克服语言障碍,走出“要我学”的被动,进入“我要学”的学习境界。再次,能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意义,同时也创造了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案例分析的课下准备更拓宽了学生英语阅读范围,变课堂教学的被动读为主动读,也创造了课外英语使用环境。最后,案例教学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案例的内容,背景,理论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由“教学”转变为“导学”等,这些都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促进其提高教学水平与技能,积极进行更多的资料准备。

二、双语案例教学具体安排

1.案例选择。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双语课程中的案例可分为自编案例和引进案例,两者各有优缺点,前者能实现与国内金融企业实际情况相联系,没有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碍,易于理解和把握,但由于缺乏第一手材料和深入企业实践,质量普遍不高,综合性大型案例更是很少。国外已经成型的案例较多,且能较为详细地介绍案例的发生过程,但是一方面由于案例隐含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的差异,导致学生甚至是教师对国外许多案例不能深入理解和学习,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外实际情况与国内情况存在差距,以这种脱离中国实情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往往无法紧扣国内的实际情况。案例的选择首先要在两种案例来源中进行平衡,教师需在充分阅读国内外案例,了解案例的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以利于学生确实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案例中所存在的问题。案例的选择虽然主要由教师完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提供给教师,再由教师筛选。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性和热情产生了,这样既帮助教师搜集案例,又能促使学生主动查找与学习和案例有关的知识。

2.案例课前研究。案例课前研究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意见下按照教师对案例设计的意图进行反复修改,并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或更广的思考和研究。具体来说,首先,将学生按照实际上课人数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以4~6个为宜,小组内部分工由该组学生自行安排,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但首先需由小组内部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联系、组织工作。其次,提前两周将案例公布,由教师提出与案例内容、案例分析过程的核心点相互照应,与教学内容、理论观点相互呼应的思考题,要求所有学生事先阅读、思考,并于第一周内提交一份阅读报告初稿。最后,教师根据案例教学期望目标对其初稿进行认真修改并反馈,引导学生查找更多资料、专业文献进行深入修改。在确定其报告内容无误且满足教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课堂报告与讨论。每次修改教师都应鼓励各组成员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最后的修改稿未达到质量要求的,教师不应允许其进行报告,且视为该组学生自动放弃,期末该组全部学生的案例讨论成绩为零。这样的制度安排应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就明确告知学生,并强调会严格执行,以促使学生重视案例讨论。

3.案例课堂报告与讨论。课堂报告与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点。首先,教师应对案例进行补充性说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内容,背景,要求,做好准备,扩充思路。其次,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个报告人对全组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报告。每组报告时间控制在3~5分钟,报告时间由教师严格掌握。在报告结束后教师应对该组同学的报告情况做一个以鼓励性为主的简单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和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可改进之处。最后,教师在评价报告后,应引导全班学生围绕该案例进行讨论,可要求该组同学对报告中没听清楚、没听懂的地方进行解释,也可提出报告中的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报告小组成员讨论,如果对报告中提到的任何内容有自己的想法时也可提出与大家分享。在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后,包括报告人在内的所有组员都有站起来回答的义务。教师应鼓励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到讨论过程,以体现其共同参与了案例的研究与学习。在一个同学的提问与回答过程中,其他同学若有想法也可举手参与讨论。为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可借助课堂加分。如只要是主动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不论对错,都记录一次,学期末记录次数前10%的学生,期末成绩将获得一定加分。对于案例报告人可给与更多加分以作为鼓励。

讨论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能力,第一,教师应帮助提问者明确所提问题、帮助回答者总结要点,并在双方问答结束时略作总结,让学生明确问题的重点,应尽量给予积极肯定,以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参与。第二,在冷场时教师可以听众的身份向报告小组提几个问题,打破僵局,维持讨论气氛,使讨论得以顺利进行;在小组成员回答不了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其他同学尝试回答,并由教师最后给与解答;在报告所涉及的内容中与现实热点话题密切相关时,教师可以将其适当引入,以提高学生的讨论兴趣,同时拓展学生视野。第三,掌握讨论主动权,集中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引导讨论向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漫无边际的争论不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也是课堂讨论大忌。

4.案例总结与报告。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要求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对该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在讨论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不足等。研究报告应由每个小组成员的签名,并附上小组讨论的记录,以促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案例的讨论。通过撰写总结报告可以使学生再现讨论过程,加深案例的印象,锻炼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成绩评定与案例整理。原则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每一小组的成绩:第一,是否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要求运用所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会和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类似案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英语表达情况,提醒学生双语课程必须注重英语的运用。第三,小组工作努力程度,教师应能够从其工作成果中看出所付出努力,若小组付出努力较多、态度认真、文献资料查找全面,且能够认真按照教师的修改建议进行思考和修改,即使结果未达到教师的期望,也应在成绩反应出其努力程度。但对于小组工作努力不够、内容不充实的,即使其报告技巧好,能吸引大家的兴趣,也不应给予高分。第四,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最终的成绩应能公平、合理地反映各小组的综合工作成果。教师应在开学初告知学生成绩评价原则。

案例学习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学习效果来评价案例的选择难易程度是否恰当,案例报告及课堂讨论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等,为下一学年金融营销课程双语案例教学进一步筛选、整理案例。

三、双语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双语案例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保证双语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原版案例的内容一定要对学生的能力和智力构成挑战。同时,教材的选择要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在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国内多年来传统教学的惯性,改变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轻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第三,教学要循序渐进。在教学初级阶段,授课要做到由浅入深,对英文案例的专业术语、定义、原理和复杂的语句,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用中英文双语表示,并将教科书中冗长的长句,用简单清晰的短句表达,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案例,并可减少部分学生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畏惧心理。随着教学的深入,应逐步减少中文讲授的比例,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余光英,等.基于“三位一体”功能的金融营销学项目教学研究[J].学理论,2013,(3):216-217.

[3]王金玉,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经济类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老区建设,2008,(20):55-56.

[4]罗瑞荣.双语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四个难点[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2):237-239.

收稿日期:2013-06-19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7

【《财经》综合报道】近日,根据天弘基金股东内蒙君正

>>2013年全球金融市场展望2013金融市场终结者谁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中)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上)中国金融市场20年的独特规律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下)金融市场假说:2013诺奖得主的分歧及其弥合金融市场 锌期货首度登场上海期交所等浅析我国金融市场的期证合作链接: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大事记2007年4月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六大趋势2011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9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8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7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管理>金融市场2013年29期金融市场2013年29期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焦点阿里入主天弘基金

【《财经》综合报道】近日,根据天弘基金股东内蒙君正的公告,阿里巴巴拟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2.623亿元的注册资本金,以51%的持股比例成为天弘第一大股东。这被业内视为互联网金融及基金行业股权结构变革的标志性事件。

虽然交易仍待证监会批准,但天弘基金此次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个由电商做大股东的基金,第一个公开实现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基金。

支付宝新闻发言人陈亮称,入股天弘基金的主体是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其以自有资金入股。

这次增资扩股完成后,阿里巴巴将跃居天弘基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51%。内蒙君正仍为天弘基金二股东,但持股比例将从36%降至15.6%。两大股东的增资行为将改变天弘基金的股权结构。天弘基金增资后,此前的大股东天津信托、三股东芜湖高新由于没有参与增资,持股比例分别从48%、16%降至16.8%、5.6%。

天弘基金表示,未来阿里巴巴与天弘之间将碰撞出更为创新的产品,除了余额宝之外,还将力争嫁接阿里小微等阿里平台上的其他金融需求。而对阿里巴巴来说,借助天弘这一金融工具,实现其更为远大的金融版图构建。当一个互联网平台公司强势入主基金公司之后,作为平台公司的阿里将以何种角色与其他基金公司展开合作,也成为业界争议的焦点。

此次阿里巴巴入主天弘基金,在高管持股方面,也再开先河。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天弘基金增资扩股后,公司高管将持有公司11%的股份。在新《基金法》松绑员工持有之后,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更多是通过持有子公司股份实现,基金公司高管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尚无先例。声音影子银行问题可控

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中国的经济增长幅度已经从过去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幅度降到了现在的增长水平,但在全球范围看来,这仍是非常高速的增长。针对之前令人担忧的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和地方债问题,均在可控范围。险资运用市场化面临风险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推进保险行业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势必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投资风险。当前,防范资金运用风险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主要表现在投资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资产负债匹配压力不断增加,道德风险与利益输送风险正在累积,地方融资平台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等方面。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近期贷款增速相对还是较快,特别是在外贸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大幅流入的情况下,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仍较大。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供应总体上仍比较充裕,下阶段银行体系流动性仍会继续处于合理适度水平。下阶段,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快报光大拟发120亿股H股获批

10月16日,光大银行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批复,核准公司发行不超过120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含超额配售15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完成本次发行后,光大银行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光大银行称,本次发行上市尚需取得香港联交所的最终批准。缪建民出任国寿集团总裁

现年48岁、具有境内外金融保险经验的缪建民当选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新总裁。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8

《报告》的核心推论是,中国的金融生态问题是机制和体制问题,而不是谁坏谁好,不是个体道德问题。为此,《报告》提出了三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转变政府职能

《报告》的分析显示,尽管造成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原因纷繁复杂,地方政府行为始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是直接影响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行政力量发挥主导作用的中国,诸如地方法制环境、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等几乎所有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都强烈地受到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所以,要从体制上和机制上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关键在于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报告》认为,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是转化地方政府职能的关键所在。

完善金融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金融生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金融部门的内部调节机制,一个是金融部门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从外部生存环境来讲,基本的法制环境、会计审计制度、清算制度、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当地的诚信文化及其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等都是其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会计审计、清算制度、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诚信环境等最终也体现为法律制度。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是金融生态得以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完善的金融法制能够有效保护金融主体的产权,有效遏制恶意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应当说,金融法制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内容之一。

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9

遥想第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还要追溯到1997年1月11日。经历了“八五”以来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方面的瓶颈约束的缓解,1996年经济的“软着陆”,《票据法》的实施和银行间人民币市场拆借率的形成,中国宏观经济为1996年资本市场的复兴和1997年的太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1996年十个月的牛市和年末极速跳水,广大投资者对于1997年充满了憧憬与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主题为“回顾1986,展望1997”的第一届论坛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大幕。在第一届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第一次正式对外了中国资本市场(年度)研究报告。在该年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在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货币政策和中国产业政策做了回顾与展望以外,重点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因素,风险区域,风险结构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人民大学贝塔系数”,这在当时的学术研究中是具有前瞻性的和开创性的。从这一届开始,理论的前瞻性和政策的可操作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和年度研究报告的鲜明特点。

经历了1996年和1997年两年的发展,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敏锐地认识到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深化是一个相辅相成,协同前进的过程。早在1997年,我们就坚信“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继续维持较高成长性的强大推动器。资本市场的深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这一命题今天已经为广大学者所接受,但在1998年1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资本论坛提出这一命题时,能够理解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论坛和该年的研究报告围绕“为何深化”和“如何深化”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我们当时提出的金融结构的实质性改善必需依赖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发展;中国企业资本形成方式的深刻变化必需依赖资本市场的深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变金融风险结构,降低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风险“需要资本市场深化”以及“对投资主体结构重新进行制度安排:增加上市品种,包括可转换公司债、衍生金融工具”等观点在随后几年的时间中已经陆续实现。

《证券法》的出台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伴随着《证券法》的出台,1999年1月17:目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主办了“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针对当时充斥资本市场的假重组,虚假信息披露等严重损害资本市场诚信基础的行为,论坛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证券市场的灵魂是信息的公开性,完整性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这是维系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基石”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是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这一理念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论坛(1999年度)研究报告《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核心理念。该理念三四年后才为市场广泛接受。

2000年是跨世纪的一年。在这世纪之交的2000年,人们怀着对新世纪的美好期待,存在多种预言。我们也试图预期着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2000年1月15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和该年年度研究报告的主题都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在这世纪之交的论坛上,我根据研究报告的结论,对“未来十年”即2010年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作了“预言”:到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将达到13万亿元、占名义GDp50%的比重,那时上市公司的所有股权,法律上都允许流通;中国上市公司(a股和B股)总数超过2000家,上证综指超过6000点,深圳成指突破18000点;在多次重组的基础上,中国将产生5家左右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体业务的,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的国际性投资银行,与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财富聚集速度的加快,中国将出现证券化资产达到100亿元以上的若干超级(自然人)投资者:市场交易制度和交易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的营业部体制将渐渐走向衰弱,证券投资基金市值将占股票总市值的25%以上,可流通的证券化资产占非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比重将达到40%左右:将分阶段推出股票期权,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和期权等在内的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完成a股和B股的合并,除某些产业有股权投资比例限制外,大部分产业的资本性投资都将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障碍已经消除;逐步完成中国资本市场规则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的接轨,“游戏规则”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市场环境有根本性改善。市场透明度大大提高,证券发行制度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中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将实现从分业到混业的过渡,金融监管也将从分业监管走向综合监管。在这预言提出之前,上证指数高点为1756点,深圳成指高点为4896点,总市值仅为2.65万亿,占当年GDp3225%,流通股仅占15%左右:证券投资基金市值不足总市值的3%。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满怀憧憬,但更多的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天这预言大都已经实现。

2000年度的研究报告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勾勒了美好的愿景,但是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实现愿景的道路并不平坦。上市公司融资的低成本和逆序融资、大小股东的利益不协同,机构投资者力量弱小,无法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等等问题都成为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系列的创新。针对这一制度性问题,2001年1月6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了由我主笔的2001年度研究报告《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2001年度研究系统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与国有股减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如何利用外资”、“资本市场创新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出路”等问题。以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观察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我们会发现“解禁限售”、“机构占据半壁江山”、“QFii”和“传统商业银行的上市浪潮”这些今天看来耳熟能详的词汇当时已有强烈的呼声和理论论证。

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和市场应

当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二者应当如何合作,从而构成一种更有效率的现代金融体系?针对这些问题,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从而形成第六届(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研究报告――《银证合作:中国金融大趋势》。报告中提出的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如何合作则成为第六届(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核心议题。这次论坛上,“银证合作”明确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转型和市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多年以银行体系作为主导的金融结构的背景下,“银证合作”的提出为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协作路径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式,并且为后来的“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也打下了伏笔。论坛和研究报告强调了金融体系的比较与演变,提出了金融市场化的趋势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并且明确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必要性。2002年的研究报告和论坛提出通过资金互动、工具与业务的交叉、信贷资产证券化、技术平台的统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调整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多种角度推动银证合作这一中国金融大趋势。

如果说2002年的银证合作是从制度层面剖析的具有现实市场意义和政策意义的主题,那么第七届(2003年)论坛和研究报告则给资本市场论坛带来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它从较为技术,专业的角度寻求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制度基础和技术措施,探寻保证公司如实披露信息,保持足够透明度的公司治理结构,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是现代金融理论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方向发展的一次理论探索。在此之前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研究。三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及它们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对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度研究。2003年的论坛和研究报告在深入分析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之后,在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市场化的逻辑联系,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试图理清公司治理结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探寻解决之道。这届论坛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整个研究团队的理论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纯粹的前沿性的微观金融角度为中国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相关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很多关于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文献都是在这届论坛和这年的研究报告出版以后涌现出来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度过毫无生机的一年以后,第八届(2004年)论坛主题体现了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专家学者们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一次最重大的理论创新。第八届(2004年)论坛及2004年研究报告主题是“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这一主题实际上已经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不正常状态最根本的制度性原因是股权的流动性分裂即股权分置,这比2005年中国证监会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提前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这届论坛客观上为后来的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系统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我们认为,这届论坛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当时在论坛作主题演讲时系统地提出了股权流动性分裂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危害”,虽然当时对于股权分裂的危害众说纷纭,但是这“危害”可以说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股权流动性分裂(股权分置)给中国资本市场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实际上奠定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基础。在这危害中,最严重的危害是股权分置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匹配机制,客观上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处在不平等的状态,极大地抑制了中国资本市场发挥自身功能的效率。我们回顾2005年以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再看看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的市场,就可以想象这危害的解决具有多么大的现实意义。

一年后,第九届(2005)论坛如期而至。这届论坛可以说是历届论坛里最具有战略价值的一次盛会。论坛的主题“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团队的全新研究结论。虽然当时股权分置改革还没有启动,但是几乎可以预计改革势在必行。一旦解决了这个制度性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以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地位呢?前几届论坛研究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在哪里呢?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呢?这些问题构成了第九届论坛的主题。2005年的论坛和研究报告在剖析过去20多年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历史演进路径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金融功能的内生演变和金融体系的微观结构变迁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金融体系演进的长远战略目标,即构造个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可以说这届论坛总结了我本人和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整个研究团队的理论精华,是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核心思想,是对以往各届论坛的一个总结,也是以后论坛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主题。

2006年1月7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主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顾名思义是想展望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尤其关注与制度变革前的市场有哪些不同。如果说2004年召开的第八届资本市场论坛关注股权分置改革,系统提出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那么2006年召开的第十届论坛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这届论坛里我们提出了关于股改后中国资本市场变化的“九大预言”,这其中,明确提出了资本市场功能正在从“货币池”向“资产池”转变,甚至警告股权分置改革后,由于动力机制的改变,资本市场上的虚假信息披露和透明度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这些问题从现在来看都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

金融学开题报告篇10

今年上半年,我办在区委区府和市金融办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制度,全力投身我区金融改革和发展事业,兢兢业业,不敢懈怠,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合力

1.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x年廉政工作计划》,调整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分工,强化“一岗双责”。上半年专题研究廉政建设x次,班子成员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业务工作、分管工作紧密结合,全面部署,分责落实,健全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大合力。

2.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加强全体党员学习教育,从5月起每月按照专题讨论,专题学习,完成学习清单内容,在学习中完成规定动作,突出个性学习特色。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以及纪检组对我办的监督建议和整改要求,加大了正风肃纪工作力度。

3、按照区委下达的党风廉政责任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细化、量化到科室、到人。认真落实“三书两报告”(党风廉政责任分工报告书、牵头任务函告书、落实责任建议书;党政领导报告、牵头科室报告)制度,建立分管领导连带责任与年度考核挂钩,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性。

二、抓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日常工作

1.改进考勤等制度。新出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加强金融监管实施意见两大制度,进一步加强考勤管理执行力,切实做到反腐倡廉程序化,活动内容规范化,以健全的制度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范运作。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三会一课”制度,全面完成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使每名党员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

2、打造幸福金融品牌。以“幸福金融使大行动”为载体,创建“幸福金融”服务品牌,加强“红色细胞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力倡导和弘扬廉政文化、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3、召开专题部署会议。第一季度,召开办机关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及时通报全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规定执行情况自查,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4、积极开展党务公开和办事公开。通过全体人员会议、公开栏、办微信等载体,对涉及重要业务、重大经费使用、公务费用、干部任用、党员发展、评优奖罚等干部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事项,进行政务公示,主动接受监督。认真接待来访,及时办理来信事宜,确保来信、来访件件及时办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抓教育,切实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

1、开展“三态三问”活动。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统一思想认识,以“党建+金融服务”为手段,围绕“责任、能力、作风”等核心问题推进“树新形象、做好榜样”队伍建设,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

2.积极开展“书香机关”创建活动。以推荐读书、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读廉政书活动,使党员干部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

3.开展“补短板、树标杆、促发展”活动。开展“八问五找查短板”专项活动,每名党员对标党章党规要求,对照先进典型,联系工作生活实际,深入查找自身问题。党支部对照职能职责和“八问五找查短板”中发现的x个方面的短板问题,列出问题清单、下步措施和责任清单,明确时间期限和具体责任人。党组查找自身x个短板问题,并针对短板进行深入研究和整改,满腔热忱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4、有针对性地组织反腐倡廉教育。组织干部学习贯彻《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党员警示制度》,提升对党员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和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郑义门家规》、换届纪律学习教育等反腐倡廉电教片,做到用正面典型引路,用反面事例教育人,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法制观念。

5、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党组书记带头,坚持“三个必谈”,即群众有反映时必谈、职务调整时必谈、个人发生重大事项时必谈。开展了中层干部任职前谈话和职后谈话,通过谈话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及时有效的提醒、教育批评和帮助,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四、抓监督,进一步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确保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带头人,做到重大问题(事项)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坚持党组(主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断增强领导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

2、推进和落实“敢担当、树标杆”六大行动。严格加强行风建设,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强化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问题的自我监督,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满意度。认真自查,及时针对纪检组的检查抓专题落实和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五、抓中心,拉高标杆,全力聚焦中心服务大局。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金融办工作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以新“金改十二条”为导向,以“十三五”金融产业发展规划为红线,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1、完善机制,全力推进风险处置攻坚。截至2016年6月份我区共确认重点保护类企业x家,受理重点帮扶企业28家,涉及银行信贷资金x7亿元,帮助企业获取融资共7家,融资金x元,使用政府转贷资金共x笔,转贷金额x亿元.

2.积极推进融资机制建设。整体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信保基金业务,6月底我区共承保信保基金x万元;

3.做好全区金融业专项规划。出台《关于“金融强村计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各类文件,引导辖区银行在定制特色小镇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支持政府性基建项目等方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