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十篇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十篇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5:08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1

关键词:竞争优势;管理;财务共享

1关于财务共享财务模式所存在的优势

财务共享,是赖于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规范流程、整合组织结构、提高流程效率、减少运营成本或者创造价值为目标,从市场的立足点为客户提供专业生产服务的管理形式。减少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处理业务的能力、提高客户满意程度、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目的的天然优势。面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需要财务人员提供更多关于公司运营数据、预算管理、业绩分析、绩效管控等方面的决策支持,需要财务管理从传统的价值守护转向价值创造,推动财务参与战略的制定与推进,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也变成一种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和客户增值,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转型的先行军,更是价值守护与创造的奠基者。建立财务共享的目的是把财务人员分散到业务中去,分散到经营中去,一方面把真实、完整的数据收集上来,另一方面,把财务理念带到经营中去,所以,财务共享模式具有为企业价值增值的优势。

2财务共享模式的价值

财务部门虽是信息的提供者,但不是信息的制造者,它只是信息的加工者,当不能及时掌握真实完整的一手信息时,财务所提供信息的价值将大打折扣。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将财务职能大大前移,一方面为前端业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支持,从而在经营环节控制风险,另外也为后台的财务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报告,实施管理提升和风险管控。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2.1有利于信息集成化

信息集成化是财务共享价值形成的基础。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由关系型数据库发展为数据仓库,再到关联化分析、数据利用和可视化处理,信息集成化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结合集成化信息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完成一次质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拥有了信息集成化基础和技术手段之后,让预算分析、绩效分析、盈利分析等都变得简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这种模式下为更多的企业运营提供预算管理、业绩分析、绩效管控甚至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支持信息,以发掘财务更大的价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同时获取的影像资料,积累了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数据的集聚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直指信息集成化的本源,可以从非结构化数据中找到关联性,进而让企业得到更多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2.2有利于流程标准化

流程标准化是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建立财务共享,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传统企业单元中个性化的流程、制度进行标准化锤炼。财务流程经过再造,形成统一的任务管理,统一的流程管理,统一的岗位角色管理,进一步提高流程标准化水平,通过标准化提升降低成本和复杂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防范风险。如果说业务流程再造是一次革命,那么财务共享中心的使命就是去推动改革,以相对稳妥的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流程,推动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运作效率,有必要在降低成本环节的基础上,统一附件标准,对附件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消除多余信息,做到凭证附件的标准化,简洁化,提高附件信息的有用性,消除资源的浪费和舞弊的风险。

2.3有利于服务专业化

财务共享中心为集团内其他企业提供会计处理、资金结算、档案管理、费用报销等服务的过程。中心与它所有服务的企业或单位都签署详细的共享水平专业服务协议,明确每一项服务所应达到的标准。对于财务共享中心东营分中心,主要是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恰当的服务方案。统一并且集中的共享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拓展业务深度,积累专业知识。作为共享中心这样一个组织,加强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维护员工职业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建立长期员工培训机制,促进后备人才的员工队伍建设,保证企业员工熟练掌握操作专用财务系统的能力,使得员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这些都是财务共享中心的专业优势价值。

2.4有利于成本节约

财务共享的成本价值在于规模效应下的财务部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等。主要从以下几点实现:

一是把财务数据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处理之后,一个员工能处理不同几个地区或者单位的相同职责业务,这样便可以在业务总量保持不变的同时降低了员工成本,或是提高了企业业务量但是工人数量不变。

二是对业务规则与流程的优化,剔除了非增值的、重复的部分作业,缩短分配到每一作业的时间,间接地减少了成本。

三是业务操作得到了标准化、细化,甚至被简化。这样部分低层次水平的岗位员工就任职,这样便降低了员工成本。财务共享服务并且完全能与业务中心分离,位置可以定在成本特别低的地方,这就很大程度地减少了企业运作成本。

2.5有利于企业业务的拓展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支撑集团公司扩张发展战略的有力保证,有利于挖掘企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潜力。之后,企业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财务等职能集于共享服务中心,这样有利于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新业务,且不用考虑为新业务成立职能支撑部门,因此企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扩张力。目前,随着中石化“走出去”的略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价值更加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陈虎,孙彦丛.财务共享服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9).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数据信息的应用,要跟上时展的潮流,不断提高对财务信息和经济活动过程中信息的筛选和分析能力,构建财务信息管理平台,以便实现财务信息共享。本文将分析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内容,并对基层总会计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转变职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

财务共享;会计师;职能;转变;措施;研究

一、引言

财政部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为我国企业探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集中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等问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总会计师的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财务、筹资和投资活动中凸显了新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和青睐,该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促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符合企业全球化战略和多元化业务模式的要求,可以为集团企业对分支结构开展高效管理提供条件。

二、财务共享服务和基层总会计师职能综述

财务共享服务可以让企业对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流程进行统一部署和统筹安排,有利于企业对现金流状况进行了解和控制,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管理模式,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价格和服务水平协议来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提供专业化的共享服务,以便将企业各个业务单位分散式进行重复性业务整合为独立的利润中心,整合资源,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将企业有限资源投入于核心业务之中,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的资源和业务进行整合,通过流程优化和系统支撑等方式来处理多元化的业务,相对减少业务量增加带来的成本;共享服务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可以从非系统性的角度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财务共享服务的新要求和新改革对总会计师的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若要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就必须要求总会计师的职能进行转变,形成共享服务的管理决策思想,以便构建起完善的财务体系。基层总会计师是在单位主要领导人的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基层总会计师主要负责组织领导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要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员的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因此基层总会计师主要是一种行政职务,其职责与会计基础性岗位具有相似性又有着不同特性,对企业的资金收付工作具有监督控制权利,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经济业务往来核算工作也有着重要监督管理职能。

三、财务共享服务下基层总会计师职能转变应该采取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价值创造要转变总会计师职能,首先就要转变其思想观念,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总会计师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要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可以从企业财务、投资和筹资等活动的要求出发,重新认识自身的职能,以便满足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对总会计师职能的要求。其次,总会计师应该积极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工作,要深入了解企业战略发展的要素,掌握企业的核心业务情况,并对企业差异化业务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差异化业务的发展状况,评估差异化业务的预期经济利润。再者,总会计师要具备科学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企业的战略实际情况出发,强化资金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力度,利用资本市场合理筹措资金,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保证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会计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将其职能由提供透明的财务报告和精确的盈利预测的传统职能,转变为制定以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的新型职能,构成现代企业总会计师的发展职能,重视价值创造。

2.要科学制定网络服务计划,重视信息化建设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背景下,信息管理成为企业日常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管理信息化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下,总会计师要认识到财务信息的重要性,要积极构建信息网络,保证财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要科学制定网络服务计划,形成集中式的信息管理平台,还要积极与上层领导沟通,确保财务信息传递渠道的通畅性,保证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的健全,进而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再者,总会计师要重视信息化建设,要有协同意识,积极与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总工程师和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从企业的战略出发,满足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的需求,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进而为实现企业价值增加提供必要的保障。

3.要了解企业发展战略,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支持系统总会计师职能要发生转变,就要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财务共享服务通常是将所有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采用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来处理,以便实现业务处理标准化和模式化。因此,总会计师要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梳理,可以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分为财务战略管理模式、核心业务战略管理模式等等,总会计师要了解发展战略的要求,根据发展战略的要求来转变职能,以便从实际的角度来满足企业对总会计师职能的要求。

总会计师的日常工作要从传统意义上的核算、控制、报告的工作模式向高级决策支持进行转变,并要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领导和管理,要按照价值管理统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总会计师要有风险防控意识,根据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风险防控机制,要重视风险的整合管理,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优化绩效管理模式,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管控。再者,总会计师要在构建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基础上树立创新理念,要与企业的上层统一思想和理念,以便在集团的内部建立和谐协作的企业文化,总会计师在工作中要实现创新的目的,须深知上情,熟知下情,总会计师应当积极参与创新管理,提升创新管理的能力,改变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的保守的思维模式,主动倡导创新,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的论证决策。

参考文献

[1]丰华,刘作庆.国有集团公司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思考[J].中国石化财会,2013(,10):33-35.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3

从启蒙到驶入快速发展期,财务共享的运营模式正在变革中被运营商和企业一线的财务人打造成日益闪亮的2.0时代。对财务共享这个最新版本,2016年4月27日在“云共享・见未来”金蝶eaS财务共享最佳实践中国行北京站活动致辞中,金蝶中国助理总裁兼eaS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赵燕锡先生以全面化、智能化、精益化的三化之道,做了精辟的开场白。

通过八年的技术创新,破茧新生的金蝶能够使90%以上让财务人头疼的凭证、收付款业务处理实现智能化,95%以上的从凭证到报表全是通过自动化处理。共享中心设立专家组,专门处理那些不能标准化的流程,处理完之后再标准化,这被一线企业的财务人亲切的称为接地气的“绣球”创新。

勇接全球化“绣球”

财务共享2.0在创新之路上的多次历练中也曾多次有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过山车式的感觉,特别是与蒙牛的合作。“卖雪糕的,慢了就化了。蒙牛是快消品行业,我们必须要快。”蒙牛乳业集团资金共享项目经理乔志先生形象地介绍说:“蒙牛乳业集团我们在全国有31个生产基地,50多个工厂,还有4万多员工,资金周转额度非常大,对于海量数据我们也走过弯路,特别是到资金集中结算的时候,我们挨了领导不少骂,高效准确是最大的挑战。蒙牛在逐步转型直销,不像以前是一些商,当转型成直销的时候我们机构已经增长的非常快,你想从去年到现在,陆陆续续增加了30多家,蒙牛的资金跟其他企业是不一样的,我们资金管理中心的一个最大的职责,只要是蒙牛动钱的地方,都有资金管理的影子,共享也随之全部跟进。我们曾经用招商银行的CBS,但是它的软件维护团队并不理想,坑坑洼洼的用到了2011年,实在受不了了,我们又找到了金蝶。从2003年开始,过渡到2005年,从2005年2011年我们是走了一遍弯路,后来又回归到金蝶公司,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一直到现在,目前我们正携手让高效运转的金蝶eaS资金共享平台更加便捷、流畅,而面对这个新挑战也并非一劳永逸。”

从2013年开始,蒙牛旗下雅士利投资约11亿元人民币在新西兰建立奶源基地和生产线,从零开始建起了一座工厂,开创了奶粉行业国内品牌在海外自主建厂的先河。这既是雅士利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也是蒙牛全球化布局的再次深化。

财务共享在企业变革的浪潮中微妙地改变着管理成本的砝码,作为财务共享解决方案提供商,怎样面对全球化的全新挑战?对于蒙牛抛出的“全球化财务共享”这一绣球,金蝶怎样接住?不走其他厂商的弯路,使其平稳落地?

对于解决企业的全球化,或者是跨区域扩张的风险控制,金蝶总部eaS事业部财务专家刘丹彤对此回应说:“面对企业全球化中的扩张转型,财务管理需要越来越及时和准确地接触业务,集团企业需要一种更有效率的组织方式,来构建转型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转型过程的前两个关键是全面化和智能化,一方面财务共享事务要延伸到业务前端,例如应付共享业务延伸到采购发票和入库对账,这就需要实现发票电子化,金蝶已经取得了国家颁布的电子发票云牌照,因此eaS财务共享解决方案打通了和京东云、支付宝、财付通等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全流程不落地票据处理方案。另一方面,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基于eaS的云服务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财务事务的协同处理过程,以费用报销和管控事务为例,原来由报销人拿着报销单去不同部门签字审批,改为自己扫描,扫描了以后各级审批人员都能够通过影像调阅并审批报销单,整个过程可以节约90%的时间。所有用户通过手机或者互联网应用完成相关事务处理。eaS财务共享平台对业务部门来说,成为了小前台,业务部门的用户无需培训就能方便直接地使用系统。同时,对财务部门来说这个平台又是标准化管理工具和大数据中心,不但可以不断帮助财务部门把标准化的业务自动化,进而智能化。而且也推动财务部门更加关注业务部门的数据需求,在数据积累过程中发展为大数据中心,为业务决策提供增值服务。这就解决了蒙牛和万科这样的大象跳舞的难题。也增强了我们勇接全球化绣球、自如落地的自信。”

战略共享价值

斗转星移,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并不乐观,“互联网+”恰逢其时,上升为国策,未来“互联网+”能带来多少行业的颠覆和商业模式的重组?2016年在线教育、移动医疗正在重述新经济的增长旋律。据麦肯锡的相关资料预测来说,从2013年到2025年,我们的GDp大概会增加66万亿元,这里面互联网带来的GDp增长,它的空间是到4到14万亿元,麦肯锡认为,如果企业越早认识到互联网对管理带来的影响,越早迎接这样的变化,就会为宏观经济贡献更多的收入。

财务转型的第三个关键实际上是财务共享营运管理的精益化。以德邦物流公司为例,尽管请到iBm做财务共享的咨询,但德邦在推进财务共享的第一年,就面临财务人员流失率高的管理困境,大多数进入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会觉得自己变成一个蓝领工人,看不到职业发展方向,而选择离去。刘丹彤坦诚说:“这个实际上也引起我们一个警惕,实际上要做财务共享,必须要有精益化的营运管理体系,要提供营运质量、业绩看板、用户满意度、效率和只是管理平台,让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能看到自己的绩效,和企业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方向,能让他们实时看到每做一张单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美国500强公司福特、戴尔等86%都建立了超强的财务共享体系,而中国的华为、中信、长虹等在行业数一数二的行业老大也都成立了财务共享中心,为什么这些精英企业都积极去成立财务共享中心呢?为的是让组织管理更加高效,能够积极地引领行业价值。

“我们的财务尤其是分子公司的财务经理,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重复性事务上,其实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没有产生更多的价值贡献。因此我们也迫切需要将我们财务人员的时间解放出来,这是一个比较朴素的出发点。如何解放财务人员的时间,最大的一个难题实际上是组织的变化,从实践的经验来看,在远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有一个协调和平衡,一方面要和我们的决策者有着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和我们一线的管理者保持足够有效地沟通。每个员工是非常有个性的,没办法标准化,要考虑到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他的价值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地告诉财务共享中心,每做一单为企业带来的价值,那么我们共享中心在中国现在的这个环境下也很难持续地进步。”刘丹彤从财务工作的价值创造实践角度,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进行了补充。

保证“雪糕”不化

从过去几年金蝶财务共享走过的探索路径,清晰可见,在拥抱万科、蒙牛等集团企业的大型绣球来看,其实企业在做财务共享的时候,不仅是需要一个系统,更需要一个可落地的、能够直接和系统结合的更为高级的蓝图,这个可落地咨询支持,是金蝶提出来的,将高级蓝图和产品直接对应的这样一个交互的思路。企业一旦想通了,借助外脑的一些帮助,事实证明金蝶在去年和今年,接受蓝图共享的客户以一种超过想象的速度业绩在增长。提升财务共享的理念和效率想通了、做通了,会看到企业对实施财务共享的决心和热情其实非常高。业务财务是全价值链财务管理的支撑或者支持,让业务更加高效、流程更加优化、成本更加低廉,就要让专业人的做专业的事,发挥战略财务在整个集团的财务决策力和资源配置力,就要将过去分散在成员单位的财务重新划分成不同的领域,让高端财务能够有时间向管理财务转型,这就是财务共享模式的现有财务管理全方位的改变,也是永无止境的财务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4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指将重复的、分散的财务基本业务,从企业集团单位分离出来,集中到一个新的财务组织中集中处理,这个新的财务组织也就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它通过互联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地区的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流程化、标准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共享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动因

(一)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为公司在新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收购其它公司时,及时为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服务。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可将精力集中在公司的核心业务的管理处理上面,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完成其他的辅助功能,使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中解脱出来,为高层领导的战略决策以及公司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支持,促进企业核心业务发展。

(二)强化企业财务管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之前,企业集团没有统一的财务集中管理平台,各基层单位的财务核算差异难于集中管控,集团财务总部不能实时监控基层业务单位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财务信息往往滞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对所有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随时了解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更容易便捷的对基层业务单位实时数据汇总、分析,更容易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为提高企业财务管控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对事务性、基础性工作的集中处理,一个财务人员可以处理几个子公司相同岗位的经济业务,从而在业务量不变的同时减少了会计人员。原来很多人在不同的子公司完成的工作由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提高了财务核算的效率。降低了原本分散在各基层单位工作量的处理费用,节约了人工成本。

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因素

财务共享服务,并不是由财务部门主动发起,而是随着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自然产生的。随着企业业务类型多样化、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充,企业分公司、子公司的多个财务机构也快速增加了其财务人员及管理费用,由此导致企业内控风险剧增、设备投资重复、财务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企业集团总部越来越难以统一协调管理所有分公司财务信息。企业集团要在变革中寻求突破,就必须尽快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清晰的战略目标以及管理高层的支持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建立必不可少的成功条件,其中整合多种要素又是重中之重。亟待整合的关键之处是it系统和组织架构。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远程财务流程必须建立强大的企业信息系统以及网络体系,作为it应用平台。其中,建立统一的eRp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建立成功的必要条件,它可将所有的财务制度固定在统一的数据库中,由信息系统进行集中设定,以保证集团总部的战略有效的贯彻落实。如果集团原本已经使用多种eRp系统,如Sap、QaD等,必须先在集团内推行统一的eR系统p。如果系统间始终无法统一,也应该互相兼容。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必将导致财务组织框架的深度变革。原本各业务单位的财务部可能仅被保留小部分,大多财务人员将迁移至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这样,将财务大部分的职能集中到一个中心位,可以缩减职工人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将财务、行政流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尤其在企业兼并重组之后,以财务共享中心的形式将服务提供给公司,可以在合并初期就形成较好的评价体系,便于进行业务评估。

三、目前我国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面临的挑战

任何新生事物的新起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财务共享服务也不例外,我国企业建立共享服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财务共享是基于成本效益及提高工作效率两方面考虑而实施的。

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是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成功最重要因素,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共同配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认同和强有力的支持。

财务共享服务要有统一的系统支持。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因此,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第一步。统一的eRp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建立一个好的平台,需要有一个统一的it标准和一个流程标准,有利于加快整合流程。

四、我国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企业规模经济可以带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的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分析改良流程提供简化清晰的财务环境,增强财务整体的对外地位及谈判筹码,为复杂陌生的外部市场环境增加财务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有利于企业集团快速适应兼并收购导致的多重体系、法律结构等。在提高企业整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向外输出财务共享的商业化服务。

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集团公司会产生深远影响。一般而言,国内的大型国有集团比^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集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分支机构众多,而且企业集团经营范围及内容相对单一,多元化企业因核算标准不同,可按行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各个分支机构的财务核算工作能按统一流程进行业务处理,集团总部有集权财务管理、对分支机构财务管控的需求,企业注重流程标准化及制度执行力,对风险管理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5

【关键词】费用预算管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大数据;云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22-0128-04

一、引言

大数据、云会计等信息新技术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得到了大型集团企业的普遍认可和积极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基于大数据、云会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财务业务的流程再造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和人员工作量饱和化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以达成降低财务核算成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目前在建成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中有83%的企业将费用报销系统作为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内容,可见费用报销系统是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企业的费用预算管理显得愈发重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可以借助大数据、云会计等技术实现流程再造,并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运用使其管理更加精细、评价更加准确、调整更加可靠。

闫瑞忠(2012)[1]以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在阐述企业费用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高度集中、动态考核、培养员工预算管理理念等启示与建议。在费用预算管理的实施与控制方面,王峰等(2010)[2]以用友nC和wpS软件为例,通过建立预算跟踪表、数据导出与导入、设置费用跟踪表函数、设置预警、对已设置公式和格式的工作簿进行保护以及后续工作等详细阐述了费用预算的跟踪控制。邓明然等(2007)[3]在评价量力而行法、随行就市法和市场机会分析法等传统营销费用预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营销费用预算编制的思路,并对具体的费用预算编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余爱华(2012)[4]以中小型寿险公司为例,从eRp实施的角度对费用预算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费用预算项目化管理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纵观上述文献研究,目前费用预算管理的相关文献大多是基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对费用预算管理的框架体系、编制方法和应用实施进行研究,很少涉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研究。实际上,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有较大区别,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能够实现集团企业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运用。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框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具体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的费用预算管理框架模型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和业务量的增加,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所产生和需要采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庞大,形成了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产生和传输速度快以及数据价值密度低4V特点的集团企业大数据。集团企业大数据包括下属各分子公司的历史生产经营数据、历史预算数据、供应商数据以及同行业对标数据等企业内外部数据,在进行下一年度费用预算编制时,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能够为预算编制提供数据参考,并为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预算、平衡预算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构建了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框架模型,包含基础设施层、业务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六个层次,如图1所示。

其中,基础设施层包括智能终端、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和环境,为集团大数据的产生、传递和存储创造条件;业务层由分子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所有业务信息化系统组成,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能够通过业务层形成可以支持费用预算决策的数据;数据层通过业务同步复制数据库(oDS)从业务层获取数据后,再由Hadoop等大数据技术建立数据仓库,形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层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大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另一部分是对用户、访问权限等进行管理以确保数据安全;应用层是对集团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向费用预算决策提供决策支持的技术层面;用户层则包含了在费用预算管理过程中将会涉及的集团财务部预算组、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分子公司业务部等,即集团大数据所服务的对象。

三、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费用预算管理流程

非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与下属分子公司之间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预算编制周期长且精细程度低,费用预算实施过程缺乏监督与管理,费用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可以采用滚动预算方法,形成一个集团费用预算管理委员会、集团财务部预算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分子公司业务部门充分参与且包含目标预算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评价四个主要流程的闭环系统,该闭环系统的运转都将基于大数据的产生、传递、处理和运用,如图2所示。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能够实现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集团预算部门、各分子公司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四方主体的信息沟通与交互,有效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费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

(一)制定预算目标

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费用预算目标时需要对集团下属各个子公司上一年度产生的费用有所了解,并参照上一年度的费用预算评价结果、本年度业务规模变化程度进行费用预算的编制。将同行业对标数据、相关行业数据以及政策信息、供应方市场等外部数据与企业内部数据的大数据融合分析,这是企业制定总体费用预算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以便让费用预算目标服务于集团战略目标。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所有分子公司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等内部数据都汇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企业的外部数据可以运用爬虫技术进行采集,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融合,这样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可以充分利用集团各分子公司上一年度产生的费用、费用预算执行评价结果数据,以及同行业预算对标数据、供应商报价等集团外部数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再结合集团的战略目标就可以通过财务共享云平台制定并下达下一年度的费用预算目标,包括间接材料费预算、直接人工费预算等制造费用预算目标、技术转让费预算等管理费用预算目标以及广告费预算、包装费预算等销售费用预算目标,并确定预算编制政策。

(二)预算编制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如果采用滚动预算方法,集团预算部门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不仅需要符合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费用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政策,而且需要随时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查询集团下属所有分子公司上一年度同期的费用数据、上一月份的费用数据以及费用预算评价结果,并且能够通过大数据爬虫技术采集市场波动等外部数据,还需要结合“以销定产”原则、企业当月的生产目标等按月进行预算编制,使得编制的费用预算在满足集团战略目标的同时更加符合集团下属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同行业竞争现状,能够显著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

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预算编制相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统一的预算编制能够更好地利用集团大数据,例如通过K-means等聚类算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集团所有低值消耗品的种类、消耗量,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最优的供应商,以集团统一采购的方式进行事前预算控制,为集团创造价值。

(三)预算执行

1.预算审批

预算在执行前需要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进行审批,确认编制的下一年度预算符合集团战略目标和总体费用预算目标。预算审批通过后交由相应分子公司业务部门执行,开始生产经营活动。

2.预算控制

分子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在执行预算时,即费用报销时通过传递原始凭证的电子件将相关数据由移动互联网等通道传输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然后采用一些人工智能方法比对预算指标和实际业务数据的差异、设置报警阈值以实现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例如,可以将预算金额的90%设定为报警阈值,当业务实际报价达到预算金额的90%时触发报警,费用预算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实时向费用报销的审批领导和财务共享中心稽核组分别示警,审批领导根据该业务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批准该项费用报销申请,财务共享中心稽核组则通过双屏稽核的方式对原始凭证扫描件和费用报销申请单进行再次稽核,只有当审批与稽核均通过后才能通过银企互联系统进行资金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费用预算的事中控制并不是对所有细节进行监管,而是对风险较高且预算目标不容易达成的关键风险点进行控制,例如费用报销中的审批权限等。在预算控制过程中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历史数据以设置有效的报警阈值,同时采用的人工智能方法往往也需要学习由历史数据形成的预算知识库以更加胜任该工作。

3.预算调整与分析

预算调整一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常采用的滚动预算需要按月调整,二是费用报销超预算时需要进行合理调整。滚动预算由集团预算部门根据市场波动情况按月进行调整,而不合理预算指标则需要其按照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并通过差异分析和反馈模块对该项业务的实际报价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预算部门还可以根据差异节点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追踪,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提供依据,优化费用预算编制质量。

(四)预算考核评价

预算执行之后,分子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能够得到财务共享中心资金结算组拨付的相应资金。集团预算部门编制的预算表和财务共享中心资金结算组生成的支付凭证数据最后都要归档,交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存储以形成历史数据,然后根据该年度的预算相关数据对费用预算管理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也将反馈到共享中心建立的费用预算管理知识库,为下一年度费用预算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形成费用预算管理闭环。

费用预算管理考核与评价的核心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比如平衡计分法或绩效棱柱模型等[5],该评价体系应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完成并以此为依据对该年度费用预算管理的全流程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预算管理委员会不仅需要对集团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费用预算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纵向对比,还需要运用大数据爬虫技术从外部采集销售费用率、综合成本费用率、库存周转率等外部数据对同行业大型集团企业的费用预算管理实施成果进行分析,并与本集团企业的费用预算管理进行横向对比,查漏补缺,优化集团企业费用预算管理流程。费用预算管理的考核与评价结果应当与员工绩效挂钩,对员工实施激励制度,有利于让大多数员工参与费用预算控制,降低业务相关费用。

四、结束语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能够运用大数据使其在进行费用预算管理时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本文基于大数据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框架,并从大数据的产生、传递和运用角度对其管理流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集团企业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闫瑞忠.费用预算管理信息化在企业中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186.

[2]王峰,王亚东,朱同明.用友nC携手wpS表格实现费用预算跟踪控制[J].会计之友,2010(5):49-51.

[3]邓明然,戴胜利.谈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编制的改进[J].财会月刊,2007(8):13-15.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6

【关键词】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共享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但是经济体制建设和市场的转型却一直未能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随着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化,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财务信息共享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从实际情况来看,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要价值,例如财务信息集成化和流程的标准化,可以简化财务核算流程、降低成本、防范风险等。但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信息失真、信息孤岛化、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因此,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要意义。

一、企业财务共享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价值体现

受信息化时代和企业跨区化、跨国化不断发展的影响下,财务共享模式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例如传统的财务共享模式需要企业在不同的城市,或者地区设立财务分中心,而信息环境下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只需要设立一个信息共享中心。信息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具有如下价值:(1)降低财务管理成本;(2)规范会计核算;(3)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的质量;(4)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

二、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共享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处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市场经济体制失衡的状态,为实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的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信息化管理尚且存在着一些问题。

1.信息失真问题

国内众多企业经常会以自身利益需求角度来判断经济事项,从而形成会计记录,所以财务会计核算不准确的问题经常出现,甚至有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掩盖真实财务亏损状况的现象。财务信息是一个企业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保障,财务信息一旦失真则会严重的影响到投资者和企业的利益,进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健康发展。

2.信息孤岛化现象

内外环境的结合是企业规划的正确方式,而我国很多企业在此方面的方面恰恰相反,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信息与信息之间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业务方面的工作与财务方面的工作无法进行有价值的沟通,这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正确理念背道而驰。信息过于孤岛化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所以需要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手段的方式来无缝联接业务与财务数据,促进企业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

3.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

监管机制和财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中领导者对下属部门的管理手段,但只能对较大的事情进行针对性管理,财务审核的各方面的功能并不具备。由于企业领导者和财务人员在企业内部监管上有着各自的职责,所以需要通过一个完善的监控体系将其贯通起来,否则将会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三、完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对策

1.构建固化财务结算流程

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拥有一套完善的财务结算流程,对企业实现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企业实现信息集成化和标准管理具有很大作用。完善的财务结算流程也就是流程的固化,构建一个与其他部门财务信息进行对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部,让各个部门的信息可以实现统一的规划,促进标准化和规范化财务内部信息控制流程的建造。

2.健全财务组织机构

将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分离构建企业的财兆橹结构是必要的。利用财务共享平台来处理基础的财务会计,借助科技化手段不仅可以减少基础财务人员,还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这样的财务组成机构还有优化管理模块的作用,被解脱出来的会计业务人员可以补充到财务管理职能模块中去,从而促进财务分析、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核心业务的发展。将财务管理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去。

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内部质检及外审,可以以专业的程序和方法可以审查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那么,加强内部质检与外部审计同样重要,通过制定与执行统一的内部质检流程来提高财会信息的质量,通过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3.通过建设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会信息的可靠性

众所周知,统一信息化技术提高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但由于财会信息的私有性和隐蔽性,企业的披露选择权有很多。要想改造这种现状,提高财会信息的可靠性,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一般财会信息、重大财会信息和特殊财会信息是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的三个途径。所谓的一般财会信息就是包括各种财务报表及附注的财务报告,有它决定信息的规范性和可比性。特殊财务信息是居于重大特务信息和一般财务信息之间,此类信息披露要求包括金额及影响,还有注意事项。而重大财务信息则是指重大财务事项,披露要求包括利用金额和影响程度评论财务事项的重大程度。

四、总结

企业应该紧紧跟随国际以及国内的经济发展步伐,而如今企业自然应该实现现代化建设,但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失衡的情况下,则需要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为基础,不断摸索前行。信息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信息和制度方面的问题,也只有通过解决此类问题才能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欧荣鹏.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9):104-105.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7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共享中心;升级;优化

伴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过去很多需要依靠人力重复执行的单一性质工作开始由电脑、网络云平台等载体完成,大幅提升了系统运算能力,降低了结果误差率,能够保障信息的高效输出和促进决策的准确性。财务共享中心作为搭建在电脑硬件和网络平台上的集成软件系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互联网时展特征,其实用价值被企业接受,很多企业开始基于这样的契机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大跨步变革管理思路,调整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目的都在于确保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把握先机,降低成本,提升软实力,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游刃有余。

一、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价值

企业共享是指通过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将具有重复性、简单性以及同质性的工作进行流程化建构以及标准化处理,通过对软件以及网络技术等的深度应用,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工作效率。财务共享中心一般为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所属各分支机构、办事处等服务,这些分支机构、办事处一般只会承担销售任务,而不需要较高的财务核算需求。对于企业而言,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加强内部控制,有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作为内部一个相对独立,但又与各业务系统相关联的组织单元,其成立目的是为协助管理者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帮助企业提升财务管控能力,让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内部各个运营模块的财务情况以及经营情况。在过去一段时间,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提升的要求,特别是央企和国企对内部控制的关注达到了历史高点,财务共享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生的管理工具,很好地契合了提升内控水平的诉求。

(二)提升会计核算效率,有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标准化、流程化、集成化是每一个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底层思维。从目前主流的共享模式看,集中管理的运作模式强调对信息技术以及高科技的有效应用,辅以标准的业务处理流程,精准按照会计核算要求处理每一单业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同时,通过统一的会计处理机制,减少了原来会计核算处理模式下的资源浪费。

(三)推动核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相互分离以及财务人员转型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可以将更多接受过系统财务培训的专业人员从基础、重复、烦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从财务后端前移到业务一线,在整体提升一线业务人员素质的同时,能够通过业务知识和财务知识的整合,为企业的决策、分析等提供专业意见,有效促进会计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是一个为互联网环绕的时代,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出现,为信息共享构建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建设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影响,在完成既定的企业阶段性目标的要求下,更好地构建财务共享中心体系,企业急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直面新时代的各项挑战。

(一)传统思维模式与网络文化的高度冲突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个性化,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集成系统的规则与企业和人员的个性业务需求有机结合,提高共享的运作效率,让共享中心的功能得到最大化地释放,是企业在建立运行共享中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互联网+”时代管理层和基层员工诉求之间存在差异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层的真实需要和基层员工的诉求会存在明显差异,如果员工能够掌握熟练的技能,对于优化共享中心和其他平台的对接会产生积极的促动作用。但是当下一些企业组织更多的是关注共享中心在系统前端的互动,很难及时处理大量的内部管理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整合,容易忽视基层员工的诉求,员工个人成长受限制,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基层员工失去工作信心,造成人员流失,不利于公司发展和共享中心职能发挥。

(三)共享管理模式和手段容易固化,缺少必要的创新

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管理模式一旦确定以后,容易形成固定的系统集成机制,业务模式转换成本高,由于财务核算内容的相对固定性,成形的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将面临缺少必要创新的窘境。

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优化和升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一)组织结构设计存在的风险

企业在对共享中心进行优化升级时,必须先对管理方向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定位,并围绕共享中心的建立做好组织结构的设计工作。一般情况下,服务模式的框架会比较简单,但是共享中心所主导的管理系统框架会相对复杂,应该呈现出扁平化的特征,如此不仅能够满足基础的服务要求,提高信息平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及模式的存在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

(二)信息保密领域存在的风险

企业内部的各类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是经营管理形成的核心成果,在财务共享运行过程中,大量内部信息会在网络平台传递,一旦出现财务信息泄漏的情况,会直接给企业管理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带来巨大损失。很多行业的重点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面临更多的外部“入侵”,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信息防护水平提出较高要求。

(三)财务与业务不融合所导致的风险

企业在构建共享中心时必须保证财务和业务工作具有足够的协调性,才能充分发挥流程管理的作用,调动业务资源。从共享中心建设的过程来看,必须要督促企业各部门人员思想统一,一起努力推进共享项目,才能正常促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及后续运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业务体系和财务体系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专业差异、结果差异,不同职能部门人员之间往往对企业的业务内容和管理流程有不同的意识偏差,不能有效形成业务财务的闭环链条,难以形成完整高效的融合体系,因此会导致财务共享的建设和运行形同虚设,难以完成期初建设目标。

(四)业务系统管理存在的风险

企业共享中心在实际应用中与传统的内部运营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旦共享系统没有高质量的管理系统作为支撑,就很难有效开展内部管理业务。在共享业务处理过程中,如果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系统不稳定、业务流程紊乱或数据差错,会对实际的业务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后果甚至比传统业务更严重。

(五)流程管理存在的风险

因为企业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流程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契合财务共享管理的实际诉求,尤其是当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管理流程和内部制度方面存在问题时,如此很容易触发其他方面的危险。除此之外,流程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与企业共享中心的实际运行效果也是关联甚深,究竟怎样让流程以更加合理、科学和规范的状态出现,减少控制风险,提高共享中心应用的效果,是非常关键和值得思索的问题。

四、企业共享中心优化和升级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一)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减少资源浪费

在对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功能定位时,要坚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强调其能够在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能贯彻这一原则。对于企业而言,战略可以视作对企业发展予以支撑和引导的手段,存在的意义在于解决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资源诉求。首先,企业架构影响到共享中心的管理架构,也间接决定了业务流程、组织人员、运营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的建构方向,对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十分重要。共享中心离不开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需要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和支持,最终帮助企业实现增值;其次,共享中心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将企业战略贯彻始终,这样有助于降低成本,减少冗杂环节,也会降低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更能减少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二)加强技术应用,提高信息系统的整合水平

企业共享中心必然包括多种业务子系统,必须对其进行高度整合,而且要与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相符合,如此才能保障共享中心的顺利运行。比如进行数据信息的编码必须要多个系统的数据进行相互融合以及流通,保证数据流通的高效性以及全面性。首先,企业必须提高共享中心的控制以及承压能力,确保提高系统运行的速度和衔接的合理性;其次,不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共享中心数据储存和传递的安全性;再次,借助网络技术实现移动办公,有效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不断提高广大客户以及员工的满意程度;最后,酌情加大有关技术研究和创新的投入。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关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对于发展中的企业而言,节约成本最佳的突破口就是积极鼓励企业的财务会计进行转型,因为这些人员在处理财务信息、应对相关流程会更加轻松自如,并且共享中心所承担的一部分工作原本就是由他们来完成的,所以这有助于刺激他们提高自身的能力,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三)克服共享中心优化与升级所面临的实际障碍

1.变革管理方式首先,通过和企业员工进行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其思想、心理方面存在的情绪以及障碍,要在促使其了解财务共享运行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的基础上,让他们真正意义上接受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变革,可以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其次,围绕财务共享所需的相关操作对企业员工展开专业技术培训,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交流会等方式打消广大员工对于自身工作技能以及无法适应共享中心工作模式的焦虑感,促使其能够提前适应变革。2.变革管理节奏任何管理节奏的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必然循序渐进,如此会导致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慢慢发现问题,发现不足,也更有助于改进共享中心,促使其能够在助力企业管理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共享中心的存在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存在,倘若要在企业当中立刻贯彻执行,就必须进行相当长时间的铺垫和推广,如此及能够让广大员工慢慢适应,也不会在短期内造成不同职能人员之间的思想冲突。3.变革管理的范围企业共享中心的管理和服务范围从小到大有助于发现中心本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很大程度上能够控制不必要的管理成本,而且一旦发现管理有待改进之处,可以在全面推广之前节约掉不必要的投入。

(四)加强团队管理建设,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共享中心是一个非常相对独立且庞杂的机构,只有加强团队建设才能确保其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其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予以贯彻和落实:首先,必须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以及持续教育工作,确保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生成共享中心轮岗机制,可以让员工接触到更多的业务模块,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与此同时,也可以激发更多员工的潜能,促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展现更多的价值,这样也有助于促进企业团队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其凝聚力。最后,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估体系,鼓励广大员工积极学习,提高服务管理质量,在让广大员工看到自身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减少人才的波动和流失。随着共享中心业务的不断增加,其必然需要更多经验丰富的员工、善于思考的员工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引导更多拥有良好心态、创新思维的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处理工作。要引导企业的原有工作人员积极应对转型的压力,及时调整心态,在变革中寻找更多的发展契机。

(五)持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单位内部多方管理的参与度

财务共享中心相关工作的开展以及业务处理必然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这套标准并非一成不变,也需要结合业务的特点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更新。因此,企业共享中心需要设置专门的用于流程优化的团队,定期对共享中心操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工具以及流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首先,重点关注流程改造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一旦出现新增业务时要将其纳入共享中心的管理和服务范畴当中,及时精简冗余的流程;其次,企业必须明确共享中心后台的职能分工情况,要将重复的、不需要办理较多手续的业务尽可能交付给后台进行自动化处理,如果是内容比较复杂的业务,则可以委托其他管理人员代为完成;再次,企业有必要发挥规模效应以及优势,在不断规范流程、精简流程的过程中,发掘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尽可能使用内部人才来解决共享中心开发、建设以及后期维护的问题;最后,企业在应用共享中心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内部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和改善,不仅要实现多部门联动,还要对内部岗位职责以及绩效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结语总而言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和升级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变得十分有意义。所以,企业需要构建财务共享,提高内部管理和其他工作的效率,这既是顺应时代的选择,也是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前行的关键之举。

参考文献

[1]高玲玲.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J].今日财富,2020(02):166–167.

[2]陈佩欢.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化研究[J].纳税,2020(23):97–98.

[3]冀娜.运用大数据思维推动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4):222–223.

[4]张倩,东野广甜.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经济效果研究[J].管理科学与工程,2021(1):12.

[5]李娟.财务共享中心下的共享财务管理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0(10):115–116.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8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的浪潮推动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向共享模式转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企业集团中各个子公司的业务提取到共享中心统一处理,使原本分散在不同子公司中的重复性高且容易复制的业务得以统一完成,从而有效整合资源,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和风险,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并通过对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分析,使得信息管理更加细致、准确,促进社会资本的合理配置,提高决策有效性。

相较于单体企业,集团企业的业务和方式更为多样化,管理层次多级化,使高层管理者难以直接控制各分子公司及有关的经济活动,专职监控机构的设立成为必须,由此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愈加受到重视,而将大数据运用于内部审计能够使之发挥更大效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二、理论综述

关于财务共享影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方式,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张庆龙从财务共享中心视野出发,认为内部审计正在从过去的关注受托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向参与现代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转变,起到了风险识别与防范的并对内部控制起到二次控制作用。马红梅分析了大数据为审计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其使审计的程序、方式、风险、时间、内部控制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李广森认为大数据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同时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将大数据与审计有效结合,可以为审计带来更多的便利。程平建立了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部审计实施框架,从审计范围、方式、成本和审计管理水平等方面分析了这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三、财务共享与内部审计结合的实施框架构建

首先,大数据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硬件处理系统和海量的原始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信息包括当期的交易事项、账户余额以及过往数期的财务和业务信息,且信息形式多样化,有文字记录、图像扫描、音频录制以及位置信息确定等方式,直观准确地还原业务过程。在传统的模式下,各子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的财务信息比较独立、分散,实施审计时,需要将所有子分公司的会计信息归集到集团,这必然加大数据收集的工作量。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各子分公司将数据信息统一到共享平台,总部审计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平台系统收集到所需的数据,节省了大量资金及人力成本。外部数据有法律规范、行业数据、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以及产品市场等相关信息。

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中相关数据的质量,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虽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很多财务信息都已经被标准化和格式化,但清洗工作必不可少,通过清洗环节可以反映出内部控制流程上的缺失,并从中发现部分数据间相互矛盾的地方。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找出其中的风险点,并对企业集团的财务舞弊和经营绩效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检查,得出对应审计证据。

经过清洗和分析的原始数据要通过数据库进行分级管理与集中存储,并适时将相关数据资料提供给内部审计人员。

四、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集团内部审计

大数据预处理过程完成后,审计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已制定的审计计划,展开审计工作,查找审计疑点,并收集能够印证疑点的相关证据,得出审计结论,撰写审计报告。

结合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的特点,本文建立了集团财务共享的流程框架,从内部审计的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分别说明。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核心是根据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风险,确定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活动的重点,形成内审工作计划。

编制内部审计计划时主要注意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以往审计中发现的影响比较大的问题。审前调查要充分利用财务共享平台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等信息有初步了解,利用云平台的数据对比分析进而对审计风险作出评价,确定内部审计的重点,生成审计方案,经相关领导审批后下达审计通知书,开展后续审计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不仅包含企业的各项业务,还包括共享平台信息系统,要注意平台系统在数据维护、企业财产保护和建立在共享服务模式基础上的财务信息系统能否为管理层的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这就需要内审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如财务、审计方面的知识以及专业的数据分析、统计分析能力。

2.实施阶段

传统的内部审计往往从内部控制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上,对企业的风险等方面涉及较少。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部审计,在实施阶段中还要注意财务活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是否得到了适当管理。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财务共享平台的价值,对财务、非财务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另一方面可以将共享平台系统中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关联,运用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和偏差分析等方法,找出数据间存在的规律与隐藏的关联网,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迅速地提出相应的方案建议。

此外在对风险事项评估时,会根据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以确定每个风险事项的风险级别,将高风险事项纳入重点审计范围。从共享平台调出其核算的流程,生成对应的工作流程图,审核流程中的缺漏,并确定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及对应的责任岗位及在岗人员,并发挥财务共享平台的价值,得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提供给高层决策者。

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应在检查过程中将风险与企业目标直接挂钩,运用面谈、调查问卷、交易合规性测试、数据分析等多种审计方法,实现内部审计专项调查和日常检查,为管理层提供服务。

3.报告阶段

最后环节,要根据审计中发现的异常与疑点,并通过所获得各类审计证据加以印证,得出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报告。

在报告阶段,将内部审计中核查出的各项风险因素与改进意见以及出具的内审报告上传至共享平台,经上级主管批准后保存到数据中心。并在后续时间里,对发现的风险点和内控缺失部分进行跟踪督查,以确保相关部门采取了纠正行动,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通?^反馈机制补充、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内部审计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9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1.019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1-0041-02

1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1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客观要求

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后往往会遇到经营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为了寻求突破企业集团不得不进行财务转型,而财务共享中心正是重要途径之一。一是集团化后分支机构增多,管理成本日趋增高的客观要求。在原有管理模式下相应配套的职能机构、管理人员必然会相应增多,其后果就是管理机构规模趋于庞大、管理成本不断增高。二是会计信息透明程度降低和总部控制能力减弱的客观要求。集团内各会计主体往往由于核算标准不尽相同而使得各主体之间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受到影响,各会计主体由于处理速度的不同、数据较为分散、层层审批报告总部的流程较长,最终总部的管理和监督效率大打折扣。三是经营管理灵活程度降低的客观要求。集团化后各岗位员工往往是按照“标准”来被动化处理各自职责内的工作,其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集团管理职能复杂化后管理层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诸多辅助职能工作,从而只有部分精力甚至无暇顾及企业的战略职能,最终企业集团战略愿景难以实现。

1.2财务共享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财务核算集中后实现财务处理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并且实现了规模效益,降低了管理成本。比如永辉超市实施财务共享前和现在分别有200多和近400家门店,实施财务共享后和现在其财务人员分别为近500和430余人,实现了成本和效率双丰收。二是业务流、员工流、信息流实现集中化,从而有利于优化业务流程和实现流程再造,有利于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财务数据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三是便于总部监督与管理、分析与决策。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统一审核,从而保证相关预算和支出在过程中得到监督和管理,总部得以及时分析和决策。四是有利于实施和完善企业战略规划,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使得管理层从繁重的辅助职能中脱离出来,从而集中精力投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之中,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而努力;另一方面当企业新的分支机构建立之时,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及时为其提供系统有效的职能服务。

2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

十多年来,伴随着企业电算化革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国财务共享已经从概念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基于我国转型背景,查阅安永2015年对中国53家企业、19个行业的财务共享中心的调查数据以及其他资料的搜集,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2.1总体发展情况

近五年来财务共享中心得到快速发展,近44%的企业集团是自行建立的。第一,从服务子、分公司数量来看,83%为30家以上提供服务,可见大型规模企业比较倾向于建立共享中心。第二,从建立目的与实现价值来看,大部分企业是为了实现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加强集团的管控能力,从而实现规范管理、加强控制力、优化流程的首要价值,进而实现落实财务政策、节约财务成本等其他层次的价值。第三,从取得成功的因素来看,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居首要地位,同时还需要标准的流程、科学的系统以及清晰的责任的辅助。第四,从面临的挑战来看,如何建立有效、科学的信息系统是企业面临的普遍挑战,而人员招聘则挑战最低。

2.2中心布局与业务流程

首先,从选址来看,约有64%的财务共享中心所在地与总部地址一致,可见我国财务共享中心主要是附属于总部,依靠总部的资源和支持来实现中心的有效\作。其次,从布局来看,约有56%属于单一中心模式,部分企业还按照区域、流程或辅助设置多个中心,从而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最后,从业务流程看,在纳入流程的18项业务中,费用报销、往来款项、总账、资金结算和财务报告是应用最广泛和最容易实现的业务流程。

2.3员工构成与管理

首先,员工数量出现分化:60人以下的占50%,而200人以上的占到19%;员工学历本科学历占到了75%,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生成为用人首选。其次,从员工招聘和培训看,总部负责的占50%,中心自己负责或专设人事部门负责的占41%;同时,94%的财务共享中心未与高校建立招聘或其他合作关系。最后,从员工激励来看,主要集中在岗位晋升、国内轮岗和荣誉称号评选等方面;从员工考核来看,主要是围绕工作效率、业务质量和客户满意程度等方面。

2.4运营与绩效管理

首先,评价财务共享中心与员工考核相呼应,主要围绕业务效率、客户满意程度以及业务质量展开。其次,从绩效考核看,66%企业每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改进、自我修正,并且有30%建立了客户服务部门,从而不断优化服务、提高质量。最后,大部分财务共享中心认为其是成本中心和服务部门,66%的共享中心由总部负责成本,同时61%的共享中心并未对外进行服务输出,但正在向商业化方向转变。

3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与创新展望

3.1加快技术革新,顺应时代变化

第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提高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企业集团化后,其财务数据规模会愈加庞大、结构会变得愈加复杂。因此处理效率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是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但是企业应积极利用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以实现技术革新,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突破和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二,变革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广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财务共享中心应重点加强传统费用控制系统向支付管理、作业共享、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的多维功能发展;着重有效保证影像系统实现会计档案电子化以提高审批效率、强化风险管控、提高员工作业效率、降低实物管理风险;通过银企互联实现资金管理交易的平台化,进而实现资金划拨自动化、相关凭证自动化、对账自动化、项目划分自动化等功能,有效把控资金支付风险。

3.2加快思维变革,创新管理理念

伴随财务共享和财务转型的到来,传统财务管理思维很难应对未来发展的考验,因此从管理模式、思维模式上要加以改变,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转型升级。第一,创新科学管理,改变固有的成本效率思维。不应过度追求提升效率和质量,应该重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把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职业发展激励与企业的价值目标、质量效率相互结合,从而能够使员工迸发活力,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第二,刚柔并济,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灵活性。企业财务服务面临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因此过度强调专业化分工、单一作业标准、高效率的刚性管理可能会过犹不及,刚柔并济可以实现员工一人多能、质量控制由事后转为事前和事中控制,提升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的能力。

3.3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发展

目前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很少有采用内部和外部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营的,这导致的现实问题就是其成本基本上是由集团总部承担。因此如何使其成为企业集团的利润创造中心也是财务共享中心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首先,企业集团需要完善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机制,在积累运营经验的同时完善成本核算系统,完善财务服务计价、协议等流程,从而形成工作高效、同业低成本的核心实力。其次,如果要走向市场,员工的业务能力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将面临更高的要求,要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还需要营销能力和客户维系能力。最后,由于独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需要较高的投入,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化的企业如果勉强运营和维持将很可能面临成本无法弥补甚至亏损的风险。因此,这对于业务成熟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而言是重要的盈利机会,通过进行财务服务共享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春勇,顾治国.财务共享中心it系统解决方案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8):31-33.

财务共享对企业管理的价值篇10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转型职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跨国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业务单元不断扩张,区域经营风险日益复杂等局面,先知先觉的提出了如何保证整个集团在全球运作的战略目标的协同一致?能否把内部不同的事业单元进行整合,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的管控与成本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之后的三十年间,共享服务的理念依托信息化的手段不断实践、提升,由单一的成本节约的初衷发展到提高效率、提升管控、创造价值、提高对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以及为并购整合提供管理工具等目标。共享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在这几十年间由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不断深化和发展,为这些跨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财务共享服务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定义

财务共享服务(FinancialSharedService)在实务中是指集团企业建立在信息数据可以进行及时传递、收集、加工、整合、输出的系统化、影像化的信息及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将下属各业务机构或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所有与会计工作相关的重复性的、交易量较大的、容易标准化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一个本地或者远程的共享服务中心,通过批量处理的规模效应来提升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财务部门业务专注度,从而优化资源,提升支持业务能力的模式。另外,财务共享服务给企业增加了消化兼并、迅速扩展的灵活性,在不增加支持人员的条件下来更好的适应公司发展,可复制的标准化模式可以快速为兼并后的单元提供财务管理的整合支持。财务共享服务的上述作用使其在国内外企业的实践中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

(二)财务共享和财务外包的对比

财务共享在国内被接受及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财务共享服务与财务外包服务的差别,避免在实践的过程中简单的复制为财务外包或者简单集中办公处理的被动的管理模式。

在财务外包服务中,节约成本是采用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原因,也是集团企业采用这种方式最主要的理由,他们将企业认为的基础且附加价值低的部分财务业务外包给那些财务专业机构代为处理,使企业集中力量于其核心业务。但是现阶段的财务外包一般为业务处理型外包,单纯而生硬的将财务工作剥离出来,缺乏财务业务的整合链接,不能为发包方的财务决策提供支持,无法实现财务管理的价值,有可能使发包方自身丧失财务管理管控能力全面提升和改善的机会,也存在企业内部信息、商业机密外溢的风险。同时由于是与企业外第三方进行沟通,信息环节的传递存在准确性和时效性差的风险,从而影响服务的质量。而外包的财务专业机构如果不能合理处理跨国企业的财务准则、法律标准、文化等的差异。

二、财务共享服务职能模式的研究

(一)财务共享服务职能模式的比较

现在实务界对财务共享的职能模式一般定义为服务和管控两种模式。

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财务共享中心不必考虑企业集团及共享单位其财务职能的经营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等目标,而仅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前提下来追求效率提升以及规模经济优势。在该模式下的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的总“外包商”会更少介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事务,并更多体现出很浓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处理”平台特征。由于与企业集团核心经营相对分离并很少介入企业集团核心的决策事务,其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内部具有相对中立的一种倾向。因此服务模式在标准化集约化的规模成本节约优势下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财务人员脱离业务实际,重复机械的工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集团发展的人才战略需求;集团财务管控的能力在实质上并未得到加强,整体的财务战略存在一定执行偏差的可能性。

管控模式强调的是:在整合与精简原来分散的财务资源和处理能力过程中对管控能力进行细化和完善,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数据整理分析、决策支撑和经营管理等的能力,并且对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给予更多的协助支持。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中心更多体现为财务集中模式的功能,服务对象首先是企业集团及被服务方的战略实现、风险控制、经营管理、结构调整、决策支撑和成本节约等目标,然后才是效率和服务。

以上两种特色鲜明的财务共享职能模式能否融通呢?钱德勒在他的经典著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历史的篇章》中提出了:企业组织结构变迁随企业战略变化而变化,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并赋予职能定位来实现战略。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与融合也与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和定位有着很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