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6:17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1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消防;应用

1引言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信息时展的重要产物[1]。如今物联网技术在我国众多行业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建筑物与复杂的建筑环境使得消防安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态势[2]。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城市消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消防安全工作中,可自动识别危险源、及时报警火灾、实时监控消防设施装备、有效利用消防数据等,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指挥的精准性以及救援的高效性,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必要保障。

2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被人们称为信息科技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技术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和重要基础,并融入了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自动的收集获取,增强了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物联网技术是根据约定的协议,借助信息传感设备实现任何物体与网络的连接,使各物体之间能无障碍地进行信息交互,进而对物体的动态进行智能化识别、跟踪、监测,以便人们更好地掌握物体运行情况,同时进行综合化管理的技术。

3智慧消防概述

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以往的消防工作模式落后,对消防事业的发展形成制约。消防建设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面对城市消防安全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如自动化的火灾防控、智能化的灭火工作指挥、精细化的消防管理等,再加上消防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消防便产生了。智慧消防作为一种全新的消防工作模式,能更好地解决消防安全问题,是现代消防体系的进一步升级,在防火灭火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促进消防安全工作效率的提升[3]。智慧消防是指借助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最新技术,配合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运算进行火警智能研判,提升信息数据的传递效率与利用率,形成火灾监控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实现消防智能化,从而增强火灾防控、应急救援能力,大大降低火灾发生率。下面将以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架构为例进行分析介绍。

4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架构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分为三层,即系统感知层、网络传输层与用户应用层。系统感知层的关键点是传感器检测,网络传输层的关键点是无线传输网络、控制网关节点、服务器搭建,用户应用层的关键点是数据库处理与用户交互设计。只有处理好这三个环节,才能实现物联网技术与城市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的有机结合。(1)系统感知层。系统感知层是物联网用来识别物体、采集信息重要的基础能力层。其是由多种传感器或者进行信息采集的感知终端组成的,是物联网的最基本部分也是核心部分,作用在于识别物体与采集信息。主要运用的技术有射频技术、无线网络组网技术以及新型传感技术等。对于接入物联网中的感知层由基本感应元器件,比如RFiD标签和读写器、监控摄像头、GpS定位设备、二维码识读器,还有各类传感器等元器件再通过感应器组成网络。比如一般系统感知层需要建立一个射频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中间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可以安装在物品的表面或者内嵌在物品内层,标签内存储着物品的基本信息,以便于被物联网设备识别;读写器有三个作用,一是读取电子标签中有关待识别物品的信息,二是修改电子标签中待识别物品的信息,三是将所获取的物品信息传输到中央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中央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分析和管理读写器从电子标签中读取的数据信息。(2)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是连接系统感知层与用户应用层的桥梁和纽带。网络传输的方式多样,有有线传输以及Zigbee、wiFi、nB-iot、LoRa、4G等无线传输方式,考虑到建设成本、部署方式、产业规模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等,可以采用nB-iot技术方式,将建筑物内外的各种消防设施监测节点所采集的消防数据传送至云计算平台,并通过云数据库、负载均衡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处理。负载均衡能将用户访问流量、各类消防设施传送的信息数据请求,依照一定的原则分配到多个云服务器实例,实现资源有效分配,避免单个服务器承载过量,造成资源负担。云数据库能提供一种安全、稳定、可靠且可弹性扩容的在线数据库服务,能在容灾、备份、恢复、监控、迁移上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跟自建数据库相比,其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即开即用、无软硬件投入、无运维成本、快速部署、数据可靠安全、自动备份、系统托管、高资源利用率等。(3)用户应用层。用户应用层其能处理网络层接入的信息数据,实现人机交互,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通过用户电脑端,消防监管单位可对消防设施的状态信息进行监测,并及时对预警、报警信息进行反馈,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可对建筑地址、报警单位的消防设施进行快速查询。因此可结合系统功能的需求来设计网站中各模块,如用户管理模块、数据监测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地图管理模块等。1)用户管理模块具有登录管理、权限管理、用户增删与信息修改等功能。用户在登录系统之前需进行用户名、登录密码方面的设置。用户可包括在系统、消防监督、建筑物、消防灭火救援、消防设施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具有修改用户信息、建筑物信息的功能。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可按照属地分别设置管理权限。建筑物管理人员能接收到各种建筑物各类消防设施的预警信息或报警信息。消防灭火救援管理员能在管辖区域内,通过系统查询火灾发生地点与最佳救援路线。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人员可在设备管理栏中录入、查询消防设施维护的相关信息。2)数据监测模块具有实时查询报警历史记录、实时监测图表数据等功能。3)设备管理模块的作用是针对消防设施的使用情况,若参数超出了设置范围,则会向建筑物管理人员发信息提醒,使其到现场查看解决问题。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人员也可去现场排除、检查消防设施的故障。4)地图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在获得百度地图api密钥之后,实时更新显示百度地图中各建筑物的定位,以便相关管理人员实时查询各种信息数据,及时进行地图导航和灭火救援。

5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消防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5.1应用于火灾防控预警

火灾防控可以规避火灾风险、降低火灾发生次数,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物联网技术可帮助实现火灾防控预警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1)对消防水源的实时、远距离监控。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无线通信设备、传感器安装到消防水池水箱、消火栓等这些部位。传感器可以对水流速、水流量等信息数据进行监测与收集,并将其发送到消防应用云平台上。消防指挥中心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获取准确的消防水源状态信息,还能借助GpS系统、GiS系统等在百度地图上快速确定消防水源的位置,以便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2)对消防设施的远程监管。建筑物中通常配置完备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及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火灾扑救工作的开展。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消防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消防部门可以将智能传感器安装在喷淋管、消防泵、烟感器等各类消防设施中,这样可以实时确定喷淋管的压力、消防泵的状态、报警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对其进行及时性、针对性的处理,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借助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可对消防安全通道的占用情况进行实时分析,收到信息数据异常报警后,监管人员可结合疏散指示牌与应急灯的告警,及时展开相应的救援工作。(3)建立智能楼宇系统。将监控传感设备安装到每幢楼的消防设备中,针对每幢楼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传感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会马上向管理系统平台发出警报,同时管理人员会通过无线设备接收到相应的信息。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则报警器会立即向消防人员发送信息,以便消防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准备工作。(4)基于视频分析的隐患验证。一方面对楼宇具体报警点位进行梳理,与建筑内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做到具体报警点位远程监控,时时查看现场情况。另一方面与烟火ai算例模块进行整合,早于建筑内的火灾探测器感知危险发生,为隐患发现和小火处置提供前端感知。

5.2应用于灭火救援指挥

(1)对各建筑物建立身份系统。处于不同区域的每个建筑物都有自己的身份信息,比如结构、改造、使用、配备的消防设施等信息。运用物联网技术,可针对建筑物的全部信息设置相应的电子标签。当火灾发生时,工作人员会通过终端设备对火灾信息、建筑物状态进行了解,以便为消防人员及时提供信息;消防人员可以及时熟悉辖区建筑物的受灾情况,通过建筑物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迅速得知火灾现场的温度,以展开有效的救援工作。倘若报警人员对报警信息不了解不熟悉,那么指挥人员会从建筑物身份系统中明确火灾发生的位置,并展开扑救。(2)对消防参战力量进行智能化、合理化的调度。运用物联网技术对视频监控系统加以完善,可以帮助指挥部实时掌握消防车辆的通行信息,并快速判断火情,对水带铺设、分水阵地等做出正确的分析抉择,对消防救援工作进行更好的调整。(3)对消防人员的生理信息进行监控。火灾现场可能存在有毒的烟气,这会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在救援设备中安装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处于火灾现场的消防人员的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以便进一步的指挥调度。

5.3应用于消防资源管理

为实现对消防资源相关信息的动态管理,一方面可将物联网技术与无线通信、GpS技术相结合,针对消防车与消防人员进行电子标签设置,然后将其与管理中心进行无线连接,从而建立起消防装备管理系统。通过在消防车上安装车载终端装置,并对相应模块进行信息采集,可以确定车载装备的状态、类型及数量,从而为消防救援做准备。对于消防车的位置,无线网络可以将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将电子芯片接入消防员的工作服中,可以更好地获取消防员的具体位置及分布。另一方面可运用物联网技术对灭火药剂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对于不同的火情,消防部门可结合灭火药剂的性能进行规范化使用,而且可避免使用过期的灭火药剂。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也可以结合灭火药剂的分布地点与储备量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提升灭火药剂的利用率,有效避免灭火药剂的浪费。

6结语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2

关键词:大数据;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智慧消防应用

大数据技术提升消防管理服务效能,提升灭火救援战斗力,是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也是消防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在消防队伍改制转隶以后,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破解消防工作短板和难题成为有力抓手和突破口,充分借鉴各行业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做法,逐步升级消防指挥中心,强化指挥中心信息资源汇聚、集成可视化展示,消防信息分析研判,预警指令推送、督导检查,火灾预防与应急联动协调指挥等功能,将消防指挥中打造成为“指挥部、作战部、参谋部、信息中心”。

一、大数据在消防指挥中心的作用及意义

消防大数据是指建筑消防涉及到的消防设施生产企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公共场所、公共消防设施、各类重大危险源、周边救援人员、消防救援装备、灾害现场、战勤保障物资、社会应急救援与保障力量等各类信息数据的有机整合。通过对消防大数据的分析研判,提供技术防控、社会监督、齐抓共管的消防隐患排查手段,改变传统隐患排查模式。以便更好的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积极响应消防应急救援,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消防服务[1]。(一)大数据为消防指挥中心决策提供精确的信息。通过数据的标准化汇聚,动态获取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的高度共享,通过数据工具、数据模型的普遍应用,实现灭火救援调度指挥可视化、科学化,公共消防安全预知预警。消防现代化指挥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逐步实现了对各类型数据资源的整合挖掘,创造性开发了大数据智能指挥系统,逐步实现了将执勤实力、车辆定位、道路水源、重点单位信息、现场图像等数据进行“一张图”显示,提高了消防指挥决策的判断力和准确性,使得辅助指挥决策体系规范化、科学化。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消防救援工作人员需要迅速对火灾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加以判断,人工方式来判断火情,很可能消耗更长的时间,对于火情的控制十分不利,同时也给消防人员自身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大数据技术在分析灾情方而有着很强的先进性,有利于帮助消防员对建筑物中的火情做出迅速的分析和判断,可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控制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根据火灾的不同情况,消防人员必须要确定不同的救援方案,大数据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消防人员确定火灾的位置和发生原因,有利于消防人员了解更加详细准确的情况,降低了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有利于迅速的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二)大数据时代指挥中心的物联互通。物联网作为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目前已在诸多领域获得实践应用推广,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在消防监督检查中,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消防设施、消防高危场所的实时监督,实现问题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的目的。在消防装备管理中,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采用网络共享、webService、二维码等开源技术平台,实现了对车辆、器材实时巡检,数据共享、实时掌握。通过物联网,丰富大数据来源,提高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海量数据进行不断的挖掘,指挥中心可以通过物联报警设备,精准定位,提前调派力量,准确掌握执勤实力,评估现场人员、车辆、器材是否符合灭火救援需要,掌握周边消防水源是否好用,管网压力是否达到灭火要求。指挥中心还可以通过物联网传回的数据,分析当前火灾形势和特点,提醒做好灭火救援准备。(三)指挥中心辅助决策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包括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消防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完善了调度指挥机制,提高了信息化实战应用。对现有消防业务数据进行汇聚、整理、分析,能够实现多角度对比、智能化研判、可视化展示,有效提升业务指导水平。通过对警情类型分布的分析,能够研判高层建筑火灾、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主要分布,时间、季节特点,为执勤训练、业务培训、作战指挥、装备建设等工作提供依据,能够提醒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内存在消防隐患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尝试和探索,2018年通过分析吉林省松原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数据、当地工业情况、交通情况等,向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在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研判风险点,派出消防前置力量,加强值班执勤。研判警情类型,归纳总结相关辖区灾害事故特点,提醒消防站加强针对性训练。研判城市发展规模、市政建设程度、消防站到场时间、处置难度,确定消防力量覆盖的薄弱区域,对下一步加强消防力量建设提出建议。(四)大数据下的智慧消防实现了全要素联合战斗体系在精确的大数据辅助下,消防队伍改变了以往的救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大应急”的救援能力。各级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与各作战要素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一方面在实战中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及时开展分析研判,除调度第一出动力量外要向预增援力量发出预警,命令其准备好现场所需车辆装备器材,时刻做好增援准备,另一方面,要做好灭火救援现场的协调与指挥工作,在车辆停放、水源分配、力量布置、技战术选择、安全提示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指挥,有效发挥合力,提升灭火救援指挥调度效能。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汇聚、平台系统的接入和应用,与应急、公安、气象、交通、地震、联动单位等系统的互通,打通多张网络,实现协同共享、应急联动,提高应急救援情况下的灾情快速感知、应急力量的集中调度以及救援现场的有序管理,构建“一处接警、多点出警、多线出击、协同联动”的新型灭火救援格局。

二、大数据在新时代消防指挥中心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简单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感知现在和可以预测未来。感知现在:重要历史数据与当前重要感知潜在数据实时融合,潜在理论线索与思维模式的实时挖掘,对重要事件现在发展以及状态的实时感知。预测未来:通过全面预测数据、流式测量数据、离线测量数据的准确关联属性分析,态势与波动效应的准确判定与有效调控,揭示事故事件发展趋势演变的新规律,进而对未来事物发展趋势走向进行有效预测。取得数据存储器所采集的消防系统数据存储资源,然后对其进行消防数据采集清洗、比对、整理及数据融合分析处理,成为“智慧消防”大数据,供消防系统自动调取并实时进行大数据分析综合利用[2]。未来,在新时代消防作战中,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大致如下:(一)消防指挥中心逐步向智慧方向发展。大数据的应用,推动消防指挥中心快速发展,用信息化手段、智慧型系统将大数据融入到指挥中心业务当中。在智慧消防的框架内,对警情接报、应急信息处理、应急响应、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等核心业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3]。大数据技术对指挥中心实战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加大数据分析利用力度,将各种情报“数据”转化为“结果”,并最终上升到指挥员的“认知”。要在消防指挥调度领域夯实数据基础,推广大数据整合分析应用,推进消防指挥调度体系标准化、结构化、程序化、完善化发展,实现“数据可视化”与“智能辅助决策”相结合。(二)互联互通构建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要依托政府、社会的大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壁垒,在数据上形成共享,凝聚合力。建立智能化系统平台,定位警情后,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周围监控、互联网信息、报警信息等情况,准确调度救援力量,可以比对住建部门信息,显示出建筑基本情况,比对公安、工商、税务、民政部门等信息,显示出单位或者个人情况,判断建筑内可能人员情况,给消防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迅速通知相关部门配合处置,联动单位出动,遇到地震,全面掌握震中情况,遇到台风、暴雨等,可以提前预判风险点和重点地区,前置救援力量。(三)指挥中心大数据建设中的物联互通。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消防指挥中心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信息中心,对信息采集更要注重实效,队伍内部各种车辆、器材、消防水源等纳入物联网络,指挥中心能够随时调用数据信息,了解作战实力和供水能力。社会单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监控摄像、居民建筑内的报警传感装置等,通过物联手段,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数据获取时效性、准确性。

三、大数据在消防指挥中心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大数据、信息化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实战应用。消防大数据建设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对接智慧城市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在满足现有消防工作需求基础上,不断汇聚消防内、外部数据,形成海量的全样本数据,建立科学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模型,进行挖掘应用、分析研判,形成消防信息数据环流,为消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在使用大数据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度。数据的研判和结果应用基础就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在信息录入和采集环节、接警调度、作战指挥、信息研判、舆情处置等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信息处理规则,确保各个工作环节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完整。(三)将大数据与消防指挥人员的科学决策相结合。在实战中,科学决策是关键,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致灾因素增加,火灾和救援现场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要求指挥中心要把信息、数据触手延伸到现场,根据汇聚来的数据,运用智能化系统,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成为作战要素之间的枢纽。

四、结语

消防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指挥中心在处理警情、实战指挥、辅助决策更是争分夺秒,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智慧消防系统",有效整合各方信息,建立大数据平台,成为掌握灭火救援主动权的关键,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预警指令推送、督办与反馈,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置联动协调指挥等功能,把指挥中心打造成数据汇聚展示中心、分析研判中心、联动指挥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史杰.关于“智慧消防建设”的有效探讨[J].消防界,2018,(4)2.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3

在中国的文化里,“门”是人们内心对于安全需求的强烈渴望。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安防系统与交通、能源、户外设施、智能楼宇、园区与工厂安全管理都紧密相关,将其比作城市“守门员”也并不过分。

在首批“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之一的青岛,这个隐形“守门员”正在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中,保障日常的秩序与安全。

企业的保障

星期一清晨,青岛的街道上满是急匆匆赶往公司的人们。路口的红绿灯不停变换,新一周的忙碌即将开始。

掐着时间点走进办公场所的上班族,脸上满是焦急的情绪,生怕等待打卡的队伍,会让签到的时间超出规定。

然而,在青岛某家瑞士知名品牌食品制造商工厂里,来上班的老王正不慌不忙地朝着自己工作的车间径直走去。他知道,口袋里的凭证卡在他走进厂区的瞬间会自动签到。

老王发现,自从工厂里安装好了智能门禁系统,打卡器就消失了。他再也不用同工友们一起挤在车间门口,急切地等待每天上下班的打卡。于是,上班和回家的路上,老王和工友们总要比其他工厂的上班族多出几分从容。

遍布厂区大门、车间等各个通道口的门禁点不仅省去了老王打卡的麻烦,还有其他一些让他津津乐道的功能。

老王从口袋里掏出了公司发给他的凭证卡,兴奋地说:“别小看我手里的这个牌牌,可神奇了!它不光能替我打卡,加班的问题也能管!”

根据老王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出于对员工身体健康的考虑,工厂在智能门禁系统中限定了每个员工的工作时间。一旦员工连续工作超过6个工作日,或者每周累计上班时间超过40小时,聪明的门禁系统就有办法自动“停止”该员工的工作――无法进入工作区域的员工只能回家休息。

有关工作时长限制让老王和工友们认识到加班并不受到鼓励,于是,“磨洋工”的现象不见了,上班时间都被大家充分利用起来,工作效率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与数据库相连的记录,也令人力资源管理每个月的统计工作变得简单了。

智能门禁系统的好处还不止如此。

在员工众多的工厂里,每逢上班时间总有成百上千的人员同时进入厂区,如何防止外来人员混入混出是让企业挠头不已的事。而且在偌大的工厂里,要阻止非授权人员进入行政办公、设备物料等一些重点区域,通常也不容易。

然而,智能门禁系统的部署让工厂里保安人员的工作也跟着轻松起来。

厂区里,每个员工的出入范围在凭证卡中都有具体的限定,那些口袋里没有凭证卡的非授权人员将被门禁系统无情地拒之门外。因此,无关人员根本没有机会在厂区内随意穿行。

一旦有陌生人闯入,系统内置的报警接口能够迅速通知工厂里的消防、监控、防盗等其他相关系统。毫不客气地说,工厂里安装的HiDGlobal智慧门禁系统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看上去,智慧门禁像极了《变形金刚4》里面KiS集团戒备森严的高科技安防。但是,这种神奇的智慧门禁并非电影里的虚幻桥段,而是真实地存在于老王的日常生活中。

城市的安防

时针指向上午十点整,造型优美的尖钟塔响起了洪亮厚重的报时声,即使站在栈桥上也能清晰地听到。对于青岛人而言,这个沧桑的声音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再熟悉不过。

这座文艺复兴风格的钟楼既是青岛火车站的一部分,也是青岛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伴随着响彻广场的钟声,有的旅客正行色匆匆地奔向车站,有的旅客则站在车站前拍照留念。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青岛交通系统、商业区域、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人流量一直都非常大。因此,智慧安防显得尤为重要。

在智慧安防系统中,门禁解决方案虽然只是“智慧城市”系统平台的一部分,但它却是“智慧城市”运行的后勤保障,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关于门禁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运行方式,HiDGlobal的产品解决方案经理吕洋详细地介绍说:“门禁系统与监控、报警、消防等其他系统集成在一起,将城市建设的安全问题从‘事后控制’逐渐转变为‘事前预防’,并提升城市的安全与精准管理。凭借着门禁系统,授权管理人员还可以在数据中心监察整个管理区域情况,真正做到智能化的安全管理。”

对于城市来说,“智慧城市”合作商的选择既要考虑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安防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在智能安防及智慧城市大型平台中,智慧门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融合与集成,以及实现安全与联动的能力。只有满足了这些,门禁系统才能真正满足“智慧城市”对于安全性、开放性、联动性和扩展性的需求。综合考虑到“智慧城市”的种种需求,青岛最终选择了HiDGlobal作为智慧安防系统的合作伙伴。

吕洋告诉记者:“HiDGlobal能够提供从身份识别到安全、管理和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拥有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这是HiDGlobal成为青岛‘智慧城市’合作商的重要原因。”

隐形的身份认证

在整个门禁系统的解决方案里,安全身份识别是最为核心的技术。“智慧城市”的运行,以及人、财、物和信息的安全都要依靠它来保护。

对于企业来说,门禁系统的身份认证可以表现为老王口袋里掏出来的凭证卡。但是,对于“智能城市”而言,要为每一位进入城市的人发放一张可供承载身份认证技术的实体凭证卡却并不现实。

那么,“智慧城市”的身份认证又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呢?

说到这个问题,吕洋神秘地说:“身份认证技术有一些‘隐形’的承载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其中,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就是一种能够用于门禁系统的技术。”

吕洋口中的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在几厘米之内实现与设备的数据交换。这种技术完全可以嵌入到手机之中,做成一种便携的身份凭证卡,使身份验证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卡片和读卡器。

载有nFC的手机能够借助无线功能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当手机靠近读卡设备时,智慧门禁便会根据系统提示决定是否放行。

比如,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的图书馆,手里抱着自习材料的学生陆续前来。当他们靠近门口的读卡器时,手机里的身份验证信息便被读卡器敏锐地捕捉到。这时,学生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资料就被系统读取出来,图书馆的感应门自动地被打开了。

说到这里,吕洋语气中的神秘感并没有减少,他继续说:“为了适应更高的安全性,结合nFC技术的门禁系统还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措施来加强安全性。”

吕洋进一步地解释道,智慧门禁系统能够利用其他的信息技术接受各类密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云的配置或者手机应用程序,将虚拟凭证卡的密码发送到手机上,这可以是一次性的动态密码,也可以是针对个人身份设置的固定密码。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4

1智慧物业管理中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现状

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物业管理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推动物业管理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成为现代化、智能化产业,其中,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化科技应用促进智慧物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准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成为智慧物业管理的核心。

1.1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客户创造了更舒适、更便捷的物业服务,例如,采用图像识别系统,同车库管理相结合,形成对车辆车牌号的识别和自动控制道闸功能,实现了车库的智能化管理。将物联网技术同门禁相结合,实现智能化门禁管理,提升了住宅和办公场所的安全防范能力。标准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智能化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物业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1.2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智慧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推进了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大数据是指大量的数据资料及其蕴含的信息价值,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对物业管理有利的信息资源,促进物业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云计算指通过网络资源获得自身所需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帮助物业公司获取自身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对客户的需要进行分析并转化为更优质的服务,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帮助物业公司推进智慧化发展和管理,对设备和设施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及风险评估,为智慧物业管理提供助力。

1.3eRp管理系统在智慧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eRp管理系统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建立完善的用户信息档案、资产和设施信息库以及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物业管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和app等现代化通信工具,连接物业公司信息库,搭建eRp管理系统的框架和应用系统。智慧物业管理系统的建立要借助呼叫中心平台完成同eRp管理系统的互动,其中,与呼叫中心平台相关的客户信息、缴费记录等资料也需要建立在eRp管理系统中。上述各个部分共同构成了eRp平台,保障了智慧物业管理应用的实施,eRp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用户信息档案和资产设施信息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1.4智慧物业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物业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eRp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和管理工具的应用,推进物业管理产业不断改革。例如,智能空调系统的实施能够运用传感器进行全天候监控,对监控区域内的问题实现智能化管理,改进了原先通过人为调控的管理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能源管理方面的智能化应用实现了更标准、更精细的管控,通过传感器进行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全天候监控,对供电设施、供暖设施、电梯和空调等耗能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能源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并根据外部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自我调节,实现能源应用的最大化。在智慧物业管理中,对于发生故障的设备、设施,通过物联网终端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实现快速定位,准确找出异常和故障的发生原因,快速反应,将故障排除,提高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传统物业管理需要专业人才来实施,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智慧物业管理模式应用标准化和信息化技术,具有很高的复制性和可操作性,解决了物业管理的瓶颈并实现更好的成效。

2智慧物业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的建设

智慧物业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消防平台建设、资产管理运维平台建设、能耗管理平台建设和应急安全平台建设。消防平台建设能够做到对管理区域内所有消防设施进行全天候监控预警和故障排查,进而提升物业管理中的消防安全领域保障能力,增强火灾预防和防控综合能力。资产管理运维平台能够实现对管理区域内所有资产和设施的状况管控,提早发现并解决问题,采用智能化操作流程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形成标准化服务运维平台体系。能耗管理平台能够对管理区域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进行数据汇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科学的能耗管控细则,实现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应急安全平台可以监控所有连接网点的安全事宜,并且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联网,打造安全稳定的住宅环境。智慧物业应急安全平台采用不同类别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为物业管理和客户提供安全方便的服务渠道,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运营统计和预测,为物业管理的发展规划提供数据参考。

3结语

智慧物业作为物业管理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整个物业管理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智慧物业在国内存在和发展时间并不长,现阶段处于普及和发展阶段,要推进物业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智慧物业建设将推进物业管理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能型、科技型产业转变,促进物业管理产业的健康发展,弥补原来的管理不足,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最终打造智慧化、绿色化、人性化、品质化的物业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叶礼平.浅析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市场,2019(28):99.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5

1)提供智能化教学环境。学生时常为找不到自习教室而苦恼,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的信息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自习室的情况。将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安装在教室中,并且与教室资源系统连接起来,将实时的学生数量信息传递到资源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进入教学资源系统来查询自习室的占用情况,从而节省了找自习室的时间。

2)智能考勤系统。传统教师点名的考勤方式,浪费了一定的教学时间。使用智能考勤技术,学生上课前通过刷卡进教室,教室的读卡器在接受了学生的刷卡信息后,自动将信息发送到教学管理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将数据更新到考勤数据中去,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的查询学生的出勤情况,从而节约了教学时间。

3)构建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主要为学生借阅图书和学校管理图书提供方便。首先,学校图书馆是供学生查阅资料的场所,外来人员的进入会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不便,利用RFiD标签和学生的一卡通等设备,可实现图书馆安全管理。另外学生借书、还书也依靠一卡通来实现,通过刷卡、扫描图书等方式来实现自助式借书,还书时只需扫描一卡通即可获得书本信息,方便图书的归架。另外,系统在刷卡时能自动识别学生的专业、借阅记录,学生的考试成绩等信息,自动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提供推荐服务,方便学生学习。

4)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的设备一般造价昂贵,其结构、类别也比较复杂,通过电子标签,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在电子标签上存储设备的信息,通过与网络系统相连接,实现统一控制。学生凭一卡通进出实验室。

2物联网在学生生活方面的应用。

校园生活是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生活包括学生、教师在校园内消费、住宿、校园安全、车辆管理等方方面面,智慧校园是以智慧技术来实现智慧生活,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更好的实现智慧校园。具体来谈,有以下几点。

1)消费管理。消费管理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消费管理主要包括:

⑴基于RFiD技术的一卡通,或有的学校以手机等作为信息存储器,含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⑵RFiD阅读器,即消费场所的刷卡器,读到信息后传至后台的数据库进行查询,读取和扣除金额。

⑶后台数据库,持卡人的信息统计在数据库中,方便了消费业务的查询。像食堂、商店、浴室等场所的消费管理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2)智能照明控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照明,利用声控装置、加法计数器等设备,根据光线、教室有无人来自动控制照明开关,实现节能效果。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6

我当时安慰我妈:“他们都离婚几年了,要是有感情早就复婚了。现在王智爱的是我。再说了,你女儿我也是美人啊。”妈妈没再说什么。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对王智的前妻心存芥蒂的,那个叫绦慧的小学老师,尽管从未谋面,但名字我早就耳熟能详了。我看到过她给王智发的节日祝福短信,我也听过王智接电话时亲切地喊她“小慧”。

结婚那天,我第一次见到徐慧,她穿一身水绿套裙,端庄大方,自自然然地微笑着和我碰杯,还像个姐姐一样叮嘱王智:“好好待雅玲!”我就那样融化在了她的真诚里,一下子喜欢上了她。

我问王智:“徐慧这么好的人,你怎么舍得离了呢?”王智说:“好人和好人不一定适合做夫妻,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许多不同,在一起时就会发生争执,现在离了,反而成了好朋友。”顿了一下。他调侃道,“人家情敌相见都剑拔弩张,你咋这么平静啊?”我说:“因为我对自己充满自信!”

结婚不久,王智就接了一个案子,去内蒙古出差了,开始几天还给我打电话,后来电话就不通了。我不敢告诉双方父母,在新房里心神不宁地瞎琢磨,一会儿觉得王智被坏人绑架了,一会儿觉得王智和委托人私奔了。实在无法承受这份煎熬,想找个人诉说诉说,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徐慧。

电话接通后,我迫不及待地问她:“以前王智出差的时候也是这样没有消息吗?”徐慧可能有些意外我打电话给她,迟疑了一会儿才轻轻问:“你是雅玲吗?王智怎么了?”听完我语无伦次的诉说后,她安慰我:“别担心,不会有事的,王智经常一个人出去办案。也许是手机没电了,他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你好好照顾自己,安心等他回来。”

徐慧的话让我宽心,王智失踪两天后和我取得了联系。他说去了牧区,信号不好,问我有没有担心他。我坦白道:“开始很害怕,后来就安心了,因为徐慧说你没事。”他不可思议地笑了:“我出差才几天,你俩怎么就搞到一起了?”

王智出差回来,我约了徐慧一起吃饭。徐慧有些感动:“雅玲,你没有防着我,反而这么友好,谢谢你的信任。”

我说:“我们是爱着同一个男人的女人,虽然一个是过去式,一个是现在进行式,但关于王智的事情我们最有共同语言。”

我和徐慧慢慢熟悉后,徐慧有时候也来我的瑜伽中心锻炼。朋友们好心劝我:“老公的前妻便是你永远的情敌,你怎么这么傻啊,主动给他们创造见面的机会。”我笑笑,半真半假地说:“我是在前任的身上总结婚姻失败的教训,寻找婚姻幸福的密码呢!等于免费请了一个婚姻‘军师’,你们不会是妒忌我吧?”朋友们指着我笑骂:“神经病!”

和徐慧做朋友的确让我获益不少。比如在和王智妈妈相处这个问题上,徐慧就给了我许多建议。老太太的口味喜甜不喜酸,穿衣风格喜欢淑女型不喜欢运动型,都是徐慧告诉我的。这样,我很快就把婆婆搞定了,她不但夸我孝顺,还说我善解人崽。

徐慧还成了我的“消防员”,偶尔和王智闹点小矛盾,徐慧会劝我,王智就是个不肯认输的男人,其实他知道自己错了。有时候王智忽略了我,徐慧便安慰我:“王智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不是他不爱你。”

一次我和徐慧一起,王智的一个同事口误喊了徐慧“嫂子”,徐慧很尴尬,尤其是当着我的面。我则大方地一笑,纠正道:“是前嫂子!”

王智也因为我对徐慧的心无芥蒂而轻松许多,不像其他再婚男人,和前妻有正常来往也要避讳妻子,胆战心惊受夹板气。为此,王智不止一次动情地说:“娶了雅玲是我这辈子修来的福气。”

我妈是最后一个认可徐慧的,她起初对徐慧很排斥,总是误会徐慧的一些好意,告诫我“防人之心不可无”。后来见我和王智的感情越来越好,我和婆婆也很和睦,她终于放下心来接受了我和徐慧的来往。

我妈是个热心人,很快就开始张罗着给徐慧找老公,后来还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是一位中学老师,恬淡的性格和徐慧很投缘,二人很快就结婚了。参加完婚礼回来,我故意调皮地问王智:“有些失落吧?”王智拥着我深情地说:“瞎说什么呢?此生有你足够了。”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7

在消费电子领域,便携消费类产品因进入厂商众多、用户需求变化快速等因素导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利润一降再降,整个供应链从研发、采购、生产、备货一直到销售渠道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使微薄的利润消于无形。对于在市场上拼得头破血流的厂商来说未来之路应该怎样走呢?从今年六月“深圳(国际)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与应用展”上与会人员关注的热点我们发现,围绕智慧家庭的相关产业或将成为中国消费电子制造厂商们的下一蓝海市场。

所谓智慧家庭,是指综合了计算处理、网络通讯、感应与控制等技术,将家庭里的电器设备的控制、信息交互甚至消费行为等家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以创造出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个性化家居生活。目前很多传统家电厂商已经在家用电器智能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无论是智能电视、智能冰箱还是智能洗衣机,因此有不少消费者认为智慧家庭无非就是这些功能多一些的家用电器设备的组合,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智慧家庭的特点一是涵盖范围广,除了常用家电设备外还包括照明系统、监控系统、三表计量、供水供暖甚至开关插座等等,另一个特点这些家用电器和系统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设备,而是彼此之间可以利用无线通信进行交互,用户用手机或者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可进行各设备信息的采集与控制,当人不在家时还可通过广域网进行远程控制。智慧家庭产业将给厂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有机构预测我国智慧家庭市场规模预计2015年将达到1240亿元,因此国内一些相关企业如安防、家电包括电信运营商等都在争相发力智慧家庭市场。

从技术层面上看,传统电器厂商首先应着眼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行产品设计,从产业链生态系统入手,打破过去封闭的应用与开发环境。近年来包括wiFi、ZigBee、蓝牙、nFC等短距离无线技术日益成熟,为家用设备实现局部组网奠定了基础,如ZigBee在灯光控制、门禁系统、抄表应用中,wiFi在电视、空调、冰箱中等等都已得到大规模应用。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未来产品开发除了在功能、外观上创新以外,采用什么样的通信协议以及如何将通信模块与主系统集成在一起也将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8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城管系统;大数据管理;城市绿色化;节能减排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03

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从背景来看,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要走集约、绿色、智能、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总理也强调了“互联网+”行动,要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是作为解决城市病、促进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治理能效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这样确定智慧城市地位呢?新型城镇化是动力,转变传统工业化结构,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信息化是协调创新,新型城镇化是机会平台,绿色化是方向。这“五化”实现第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小康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化作为一种主要的推动力量,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城市有了非常严重的城市病。比如,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围城、噪声污染、用地矛盾、水资源短缺等。这意味着,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还在“青壮年”就患上了“老年病”,需要从中、西医双方面进行统一治疗。所以,用智慧城市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城市工作中来解决城市病,解决城市的现实问题,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背景。

二、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

可以看到,未来的城镇化需要内涵和质量上的提升。

(一)未来城镇化内涵与质量的转向

从全方面来看,有以下八个转向。一是,由过去的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发展;二是,从高能耗建设或者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低碳的城镇化;三是,从大城市扩张为主转向生态城和小城镇与大城市互相发展;四是,从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转向文脉传承;五是,由高环境冲击转向低环境冲击,要走一条低污染的发展道路;六是,由放任式机动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七是,从大型、集中式,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小型、分散循环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八是,从少数人先富的方式转向社会公平。面临的任务非常严峻。在这样艰巨的过程中间,需要智慧城市来协调各方,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二)智慧城市的定义与内容

智慧城市的定义内容有很大争议。很多专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定义,每一家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家五年前颁发的文件中,把智慧城市的定义分为这样三个方面。从城市管理者角度讲,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讲,利用智慧城市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运营效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从百姓角度讲,让民众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和“惠民”,对政府有效监督。从这样三个角度来讲,智慧城市都发挥了各自的效应。

从手段上看,智慧城市通过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解题。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手段推进管理创新。

从内容上看,涵盖城市产业、民生、环境、防灾减灾、行政治理、资本配置等,涉及面很广。

从理念上讲,以智慧系统为“黏合剂”将集约、低碳、绿色、人文等新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从难度上讲,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难点是通过信息共享、系统共生来消除部门“信息孤岛”和利益壁垒。所以我们的信息化经历那么多年以后,每个部门都自己搞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就成了各自的信息孤岛,这些孤岛应该通过智慧城市进行整合,形成共享的信息平台。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

智慧城市如何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呢?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推进。

从集约角度讲,提高城市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运行效率。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智慧税务、智慧能源、智慧垃圾处理、智慧管网等。智能本身是通过城镇化的智慧化与精细化管理,使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且百姓更加方便监督各种为民服务的机构。

从绿色的角度讲,智慧城市建设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恢复善待生态环境,通过智慧城市的办法对环境加以保护和建设,实行低冲击发展。

从低碳角度讲,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使促进行为节能减排。通过测算,光是能源消耗的可释放,就能达到15%的节能和节水,是绩效最高的节约方式。

(一)推行数字城管系统

推行了10年之久的数字城管系统与智慧城市的关系,数字城管将让城市发展更加可持续,有效解决现代城市多部门服务和协调复杂性的矛盾。数字城管是城市管治的基础工程。数字城管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的最重要基础部分。同时,数字城管也是社会公平的公共品。

数字城管系统作为一种网格化的物理平台,不仅能将物联网的感知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精确叠加起来,而且又可发挥现场巡视人员实地拍摄检查并反馈分析的能力,是一种不断严禁的“人――机”复合平台。因此,可在已有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扩充,作为智慧城市的公共平台。比如,一个井盖掉了,过去一定要等到小孩子掉进去了,有关部门才去追查到底是怎么掉的,这个周期平均13个多月。现在,进行了网格式管理,把所有的井盖都作为城市的部件记录在案,一旦这个井盖破了、掉了,在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检测到,信息传递到系统,系统立刻就能发现这个井盖是属于哪个部门管辖,并把信息传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立刻补上。再过一个小时,第二次巡视就能发现这个井盖到底有没有盖上,其中时间间隔是多少,把这个结果公之于众。为民服务的质量、行政效率,都可以体现出来。可以演变为互联网,在每个井盖上加一个装置,可以实时知道这个井盖是掉了还是破了,还是完好的。现有的网格式管理,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形成一个智慧城市公共平台,这个公共平台通过采集数据,把原有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容易发生的事件事先储存起来,进行预案现场化,极大地提高了相关部门对突发性事件和可能出现灾害的反应速度,提升各个部门的效率。

(二)大数据管理的链接

从大数据与数字城管系统来看,通过大数据管理,从人口24小时的分布与交通干线上手机位置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到整个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和发展演变的规律。通过大数据,从相关性角度来了解人口的流动,是原来的抽样调查难以完成的,它从整体上全面地反映整个人口就业在城市空间的流动,可以为人口的布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各种各样的城市难题找到解决方案。大数据成为有力的武器和非常好的管理资源。从这扇门打开以后,许多原来传统城市管理难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治“城市病”的途径都被找到了。

这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智慧城市必须是从操作简单的政府与老百姓的投诉反馈机制,延伸到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再通过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三大信息加上去,使得整个城市的智慧管理系统不断升级,不断向前发展。所以说,智慧城市非常昂贵。有许多设备供应商希望基层政府购买他们的设备,建设“智慧城市”。这就相当于病人到医院里看病,医生不给开药,而让病人找药厂,药厂给病人开了一大堆药,抱回去吃,效果很差。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了没有用,因为它是设备商供应建设起来的,不堪一击。这样就把智慧城市的名声搞坏了,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放大智慧城市的叠加效应

智慧城市有叠加效应,由专题性智慧向综合性智慧提升。比如,功能模块型、数据共享型、虚拟城市型、电子商务型,都是不同的专题,专门针对一种城市病,策划、治疗这个城市病的智慧城市,从治一种病发展到治多种病,最后针对疑难病症进行治疗。向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发出挑战,这样的智慧城市,可以认为是到了一个高度。一个非常著名的国外大公司,一进来就说“智慧地球”,地球比人类聪明多了,地球聪明起来,智慧城市就建成了。实际上是广告宣传语,为了卖设备,相当于病人到了医院,没看病就抱走了一大堆药,走偏了方向,浪费了钱。

(四)促进城市的绿色化与节能减排

智慧城市必须是围绕着促进城市的绿色化,把节能减排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通用问题。联合国的数据统计,城市最基本的病:75%的能源是城市消耗的,75%的污染是城市排出的,75%的温室气体是城市引起的。如果说地球有病,城市是根源。大自然本身是绿色的,不要去破坏它。乡村也是绿色的,不是灰色的。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把城市转变成绿色,这是长期的概念,这样智慧城市、生态城市,智慧的绿色交通,智慧供水、智慧能源城市,都是围绕着使城市绿色化,运用信息数据,运用“互联网+”。

1城市生态化改造

城市生态化改造,是需要城市建筑密度、人口密度适当提高,保持紧凑,防止出现美国的城市蔓延,绿色建筑达到8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比20%以上,实现生物多样性。中国跟西方发达国家一个非常大的差别就是,西方一个农民消耗的能源比城市的人要多得多。而在中国,一个城市居民消耗的能源是农村的三倍,正好相反。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机械化运作水平很低,人多地少。整个城市化的过程,对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空气排放、污染压力都非常大,要通过原有程序的生态化、绿色改造等来运营。

2城市交通与绿道建设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交通排放的能耗气体占到整个能耗气体排放的1/3以上。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中国的交通发展非常快。但是,如果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硬件和软件相结合,采用交通导向的开发模式,使空间利用和交通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智慧交通”改治拥堵的情况,通过城市发展的骨干交通的智慧化,轨道交通与大容量快速公交等,把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包括绿道、自行车道、人行道打通,使信息化与机动化协调起来,就能解决交通排放的废气,使交通的能耗减少。

3智慧水务建设

通过智慧水务建设来处理排水、污水、安全供水以及防洪防涝,建设智慧海绵城市。城市许多管网运行状况是不能改制的。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及时反映管网平时疏通的情况、堵塞的情况,水量大小等情况,确定哪些管网应该启动,哪些管网应该关闭。应该智慧地反映和适应城市的洪水,同时使城市的暴雨能渗到地下,和地下的水接通,使水地成为水库,城市可以像海绵那样吸收水。最近经济工作会议上,总理提出,城市水源的问题,需要城市自行解决,以后大规模的调水要逐渐减少。水是可循环的,智慧城市要促进循环。过去对水资源的利用是做加法,人口和产业,利用加法。现在是乘法,也就是水利用一次,等于水资源增加了一倍,利用两次就增加了两倍,新加坡是水资源再利用的典范。海水淡化每吨5元钱,而污水再生一次是每吨25元钱,非常便宜,比任何长期调水的成本都要低。同时,这种供水的模式非常安全和可靠。所以说,要把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相互促进。比如说,海绵城市建设中,把传统开发模式形成的洪水高峰大大消减,原有的管网,五年一遇的,变成十五年一遇、二十年一遇的,把综合管廊变成智慧管廊,把海绵城市变成智慧的海绵城市,把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水回用,水务协同微循环都带动起来。

4智慧能源城市的建设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及建筑节能相结合,城市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城市。

分布式能源和集中式能源有巨大的区别,集中式能源是一个独立的电场,如果这个电场遭到了袭击,整个城市能源就消失了。非物质能源是分散的。比如,屋顶的太阳能、周边的风、生物质发电等多种能源,整合成新能源网,必须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其协调起来,共同为城市提供一个安全、保障又有弹性的系统。即使系统一两个节点出了问题也非常安全。它是弹性的,同时又是绿色的、可再生的。这就是一种互联网智慧城市的运用模式,称为智慧的能源城市。笔者曾领导一个团队在东北地区50万人口覆盖区域进行尝试,把能装上太阳能的屋顶都装上太阳能,共装了产电2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如果在全国推广,若10%的屋顶实施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工程,年发电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峡电站,应用潜力十分巨大。

5绿色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启动以后,可以推广新能源的应用、三网合一的信息技术,来回溯超市产品质量等,再推行水的小型化、低成本、无害化的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这些在大城市里是难以推广的,而在小城镇可以推广,小城镇可以成为新技术的汇集地。

四、结论

智慧城市必须要应对很多问题。比如城市空气,pm25产生,可以说每天都不一样,每个季度、每个月、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源头如此分散、如此多元化的污染源,必须要通过智慧的源头分析、现场的智慧检测、过程的控制,智慧的预警预报和智慧的系统反应,才能有效应对。不能简单地只看看天,再判断能见度多少。如果有效应对,就会使污染下降。

绿色建筑、绿色社区,城市的基础细胞是建筑和社区,如果把这些建筑与社区健康化、绿色化,再加上“互联网+”,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每个绿色建筑都安装一个集成的传感器,把二氧化碳的浓度、VoC的浓度、温度、湿度、能源消耗、水的消耗都收集起来,传递于中心管理,横向比较,可以很方便地发现,哪些建筑的病最严重,哪几个细胞首先坏死。据调研发现,水消耗最高的建筑与最低的相差12倍,能源消耗最高的建筑和最低的建筑相差16倍。城市的病是由建筑的病,即细胞的病构成的。通过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的智慧化管理,首先能发现所患的病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有许多建筑的病是先天的,管子就接错了。所以,智慧城市是以中医的治理方式综合应答解决“城市病”不这样应答就是假的智慧城市。当然也要关注到,每个城市有自己的一种流行病,治疗方法要根据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

智慧城市类型众多,但是从科学分类来讲,至少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城市管理绩效提高型。即社会创新模式、创新机制的激励,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城市的成效。

二是节能减排型。城市发展绿色化,不仅仅使当代的城市宜居起来,因为我们城市不宜居主要是污染,主要是不绿色,为下一代留下什么。

三是市民生活便捷型。也就是说,市民生活不方便是因为城市有病,所以智慧城市必须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城市病,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前两种是政府必须事先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规划的,并能为第三种奠定基础。

顶层设计的本质是“城市诊断”、看准“城市病”,再以智慧手段综合调理,从而逐步演进为复合式全功能智慧城市。只有这种智慧城市才是中国需要的,才是符合前文所讲的“五化”的方向,才能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发挥城市的应有作用。要以最低的成本、最优质的服务使城镇化健康地、绿色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仇保兴笃行借鉴与变革――国内外城市化主要经验教训与中国城市规划变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仇保兴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1―2012年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辜胜阻中国城镇化机遇、问题与路径[J]中国市场,2013(3)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9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汇签:

四川通信服务产业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目录

1概述

1.1项目来源

1.2项目目标

1.3政策支持

2市场可行性分析

2.1市场定位、市场容量、行业现状等需求性分析

2.2与竟争对手比产品功能、性能、价格、特点方面优劣分析

2.3市场风险分析

3经济效益分析

4技术可行性分析

4.1主要功能性能要求

4.2关键技术及风险

4.3技术创新点

5总体工作规划

6风险分析

6.1影响项目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6.2其他风险因素

7可行性综述

1概述

1.1项目来源

电从诞生开始就伴随用电安全问题

电能是一种方便的能源,它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但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因用电安全问题带来的触电、火灾、设备损坏等事故,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难以估量,每天都在持续。

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网站数据显示,从1950年开始就有火灾统计记录,分火灾成因记录的是从2014年开始,火灾成因中最大成因就是电气火灾超过30%,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火灾的34.6%是电气火灾,近8成致命火灾发生在住宅。

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安全教育视频《安全教育那些事儿》中,明确每年因为触电死亡达到8000人;国网福建电力公司家庭安全用电教育篇《国家电网家庭用电安全篇》;《扬子晚报》消息:震惊!两成智能马桶存在触电风险;燃气人水器也电死人等等报道。陆续有报道学校、网吧、电线杆等触电致人死亡。

用电隐患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实施的机构客户中发现有较多的用电安全隐患,如绝缘电阻按照规范要求为500KΩ,而实际现场小于20KΩ的触电或电气火灾安全事故隐患;在家庭客户中发现插座pe线虚接及pe线与零线存在绝缘问题,潜在的触电及火灾安全隐患非常严重,因此加装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是必要的,特别急需的。

科技兴安为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实现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由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电资源等子系统构成的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可以将城市中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的全部内容连接起来,使得城市更加智慧化,同时使得城市不同管理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智慧用电为智慧城市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安全基础,同时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电气火灾多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图1),2011年至2016年,我国共发生电气火灾52.4万起,造成3261人死亡、20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2亿余元,占全国火灾总量及伤亡损失的30%以上;其中重特大电气火灾17起,占重特大火灾总数的70%。这些事故暴露出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电器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号中明确指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排查整治电器产品生产质量、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电器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和问题;同时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成立由教育、公安、工业和信息化、民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卫生计生、工商、质检、安全监管、电力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协调小组,了解掌握并定期通报各地区进展情况,组织开展督查检查,研究协调综合治理有关工作,鼓励社会单位应用电气火灾监控相关技术,提升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并且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纳入2017至2019年度国务院对省级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和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巡查以及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检查内容;力争社会单位电气使用维护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全国电气火灾事故显著减少。

为强化“科技兴安”战略,建设“智慧安监”,有效预防电气火灾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升用电单位安全管理和电气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四川通信服务产业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针对我国用电安全事故频发,基于公司在服务末端与客户接触和服务体系的优势,并采用跨越的专业化柔性组织架构模式,将用电安全的基础技术与研发、生产与专业化的公司合作,借助“用电管理”经验,结合大数据分析,研发设计了一套城市用电安全隐患预警和预防管理系统---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云平台,并以中通服务的品牌对外推广、销售,让中通服共享知识产权,让从一个单纯的服务企业转型为用电安全解决方案者,提升了价值空间,并处于市场的主动性,可以发挥中通服务在全国范围的服务体系,具备在全国范围和一带一路推广基础。

1.2项目目标

第一阶段: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解决方案理论研究、框架搭建、技术沉淀、产品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二阶段:分步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产品硬件开发及实验应用测试、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三阶段:完成中通物联智慧用电软件平台开发及实验应用测试。

第四阶段: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防控系统应用,打造智慧安全用电展示案例。

第五阶段:完成商业推广前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准备工作,包括组织架构、工程管理(技术培训、设计培训、施工培训、验收培训)、销售管理(技术、销售)、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管理)、产品制造标准化(工艺标准、改进等)。

第六阶段:启动商业推广。同时启动产品成本控制,第一轮降本目标设定3~5%;第二轮降本目标设定5~10%。

第七阶段:产品系列化改进迭代(根据市场反馈深入研究迭代降成本的创新工作),为进一步占领市场做好产品支援。展开安全文化衍生研究,通过文化价值提升,让产品性价比提升。

2市场可行性分析

2.1市场定位、行业现状、政策情况分析

我们解决的问题是老百姓的生活中(住宅、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电气风险(电气设计风险、电气实施风险、残余风险)中的残余风险。风险类型是触电风险及火灾风险。

我国对电气安全使用也非常重视,开发了很多产品(比如空开、热继电器、漏电保护开关等),这些产品已经用在家家户户。但这些产品都是被动监测及断电开关类保护产品,比如RCmS剩余电流监测保护、RCDS漏电保护开关等,这种被动监测保护往往是事后处理(往往火灾或触电事故已经发生才会采取动作),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气安全(防止火灾及人身触电事故)。

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号),明确要求2020年4月全面完成集中整治。

2017年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公消〔2017〕297号),明确要求底地级以上城市于2018年底建成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2.2与竟争对手比产品功能、性能、价格、特点方面优劣分析

近似对手比较:

竞争对手

主动预防

互联网

防火灾

防触电

优势

劣势

定位

本德尔

 

 

60年专注电气安全、标准引领者

缺乏互联+运用

医院、煤矿等

aBB

 

 

电气行业大品牌

未专注于电气安全

本德尔的跟谁者

施耐德

 

 

电气行业大品牌

未专注于电气安全

本德尔的跟谁者

华宿电气

 

 

消防经验、互联网+运用(平台优势强)

传统防火漏电产品、被动预防

机构、工业行业

家和物联

 

 

互联网+运用

传统防火漏电产品、被动预防

机构、工业行业

中通物联

主动预防核心系统专利产品+互联网+运用(构建大数据平台)

 

解决老百姓生活中(住宅、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电气风险中的残余风险

传统产品比较:

2.3市场风险分析

国家政策、行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将会对市场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否把握市场脉搏,抢占市场先机并如期占领市场份额,取得预期收益,存在较大风险。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销售的覆盖能力和服务覆盖能力及便捷程度将是赢得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安全产业,未来的市场竞争肯定激烈。如果团队未能尽快扩建、完善产品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将会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造成不利影响。

构建销售覆盖能力和便捷服务覆盖能力将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引领标准制定及智慧用电安全文化基地的建设将会更有力规避市场风险。

3经济效益分析

3.1、达产年项目总成本费用分析表

序号

科目名称

单位

总成本费用

占总成本费用比重

1

生产负荷

%

100

 

2

外购设备

原辅材料采购

万元

万元

 

 

3

人工福利

万元

 

 

4

各项费用

万元

 

 

5

管理费用

万元

 

 

 

其中:施工费用

万元

 

 

 

      研发费用

万元

 

 

 

      摊销费用

万元

 

 

 

      其他管理费用

万元

 

 

7

销售费用

万元

 

 

3.2、达成年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表

序号

科目名称

单位

达成年

备注

1

销售收入

万元

 

 

2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3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

利润总额

万元

 

 

5

6

应税利润

所得税

万元

万元

 

 

7

8

税后利润

法定盈余公积金

万元

万元

 

 

9

未分配利润

万元

 

 

4技术可行性分析

4.1主要功能性能要求

防止触电功能,就是针对老人、小孩容易无意受到触电伤害的场所及人员集中区域老百姓容易无意受到触电伤害的场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达到人们无意触碰带电外壳时不能造成触电伤害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采用电气等电位技术,同时需要实时主动监测绝缘劣化状态,在劣化到国家标准临界线前报警提示用户维护线路及用电设备以便保证用电安全。

防止火灾功能,就是针对老百姓生活(住宅、办公、公共场所等)过程中的电气残余风险存在的火灾隐患,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系统解决方案达到预防由于各种意外情况造成的残余火灾风险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采用中性线断线监测、电弧监测等技术,在满足国家标准或优于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采用报警或切断电源的手段以便实现保护用户的用电安全。

4.2关键技术及风险

电气等电位处理技术、绝缘劣化主动监测技术、中性线断线监测技术、电弧监测技术、趋势预测等都是在不同领域有基础应用,我们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创新后构建用电安全系统解决方案。虽然技术成熟度较高但由于是新应用,所以存在一定范围的应用风险。

4.3解决方案创新点

4.3.1、用电安全系统化

①在线检测、实时预估、实时报警

②人工智能+用电安全+物联+互联网

③用电安全电子地图

④用电安全指数

4.3.2、用电安全人工智能化

①事故趋势预测技术

②自学习用电安全状态

4.3.3、用电安全未病先治

①在线监测

②实时预估

③实时现场报警

④实时远程报警(pC/app)

4.3.4、用电安全大数据服务平台

①用电安全数据采集平台

②基于大数据或ai的潜在隐患预警服务

③精细化服务管理平台

4.3.5、用电安全文化服务体系

①基于“安全”的文化体验服务中心

②基于“安全”的服务衍生产品或服务

③基于共享的跨区域柔性管理创新体系,构建研发、安全服务、云平台、大数据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及其服务等的柔性管理创新体系。

5总体工作规划

项目

里程碑

重点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1

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国际国内用电安全环境调研、对国际国内用电安全现状调研、对国际国内用电安全发展历史调研、对国际国内用电安全技术调研。

2015年~2107年

2

项目技术开发

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解决方案理论研究、框架搭建、技术沉淀、产品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等。

2017底前

3

项目硬件产品化

分步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产品硬件开发及实验应用测试、应用样机、测试知识产权保护等。

2018年~2019年

4

项目软件平台化

完成中通物联智慧用电软件平台开发及实验应用测试。

2019年8月底前

5

项目小批试产通过

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防控系统应用,打造智慧安全用电展示案例。

2019年8月底前

6

项目启动商推标准化

完成商业推广前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准备工作,包括组织架构、工程管理(技术培训、设计培训、施工培训、验收培训)、销售管理(技术、销售)、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管理)、产品制造标准化(工艺标准、改进等)。

2019年8月底前

7

项目商推模式成型

完成全国性展示案例,完成销售模式全流程(模式、服务模式等)。

2019年8月底前

8

项目正式商推

启动商业推广。同时启动产品成本控制,第一轮降本目标设定3~5%;第二轮降本目标设定5~10%。

2019年9月

9

项目迭代及加强壁垒

产品系列化改进迭代(根据市场反馈深入研究迭代降成本的创新工作),为进一步占领市场做好产品支援。展开安全文化衍生研究,通过文化价值提升,让产品性价比提升。

2019年~

6风险分析

6.1影响项目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外部风险

(安委〔2017〕4号)及(公消〔2017〕297号)以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很多关于用电安全的支持政策,在短期内不存在政策及法律风险。

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网站数据显示来看,超过30%的火灾是由于电气原因造成及国网报道触电人数来看,市场急需解决电气火灾及触电隐患问题,不存在市场风险。

2)内部风险

技术风险,由于用电安全产品及应用目前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对我们来讲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就是有可能我们领导标准的制定,如果我们不能领导或参与行业甚至国家标准的制定,会给我们带来一定风险。同时,我们将加强前瞻性的技术储备,保持开放的胸襟,广泛吸收消化其他研究机构的高新技术成果和研发能力,对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快速的反应,及时调整技术、产品方向,保持并巩固团队在高新技术不断进步环境下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风险,我们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供应商,对合格的供应商严格审查进入我们的合格供应商体系,按照我们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进行严格管理。对于核心供应商不排除采用战略模式,更加紧密合作达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能否按时到位,为此我们一方面坚持诚信的合作理念,按计划有序地进行资金分配;另一方面制定严密的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审批手续,并严格按其执行;同时,我们将做好流动资金的储备,保证项目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正常运行,并尽快产生经济效益。

6.2其他风险因素

本项目是自主知识产权(在用电安全方面专利达到33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23项,其中:18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8项发明专利已经进入实质审查阶段,1项外观专利获得授权;受理中专利3项。),不存在专利、版权类合作纠纷等风险,其他经营风险在公司的可用范围。

7可行性综述

从宏观层面上看,国务院安委会专门发文3年治理用电安全问题。

从现实需求情况看,用电安全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可能发生,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收入能力提升,对用电安全的需求不断扩大。

智慧消防的好处篇10

在全市消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尊敬的X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作个发言,汇报2018年全市消防工作情况,建议安排2019年主要工作。等会,张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一、2018年全市消防工作情况

2018年,全市消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创新火灾防控方式,全面深化社会消防管理,不断壮大多元消防力量,大力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确保了全市火灾形势总体稳定。全市火灾起数、直接损失、伤人数、亡人数四项指数全面下降,特别是火灾亡人数为零,是去年全省仅有的未发生亡人火灾的三个市州之一,平稳的火灾形势为娄底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主要工作体现在:

   (一)党政主导,齐抓共管,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消防安全责任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15次听取消防工作汇报,调研指导消防工作,现场解决消防工作难题,高位推动各项消防工作落实落地;市县两级政府先后召开政府消防工作会议8次,市消安委与5个县市区消安委、28个市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以及97家市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逐一签订了《消防工作责任状》。各级各部门严格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市(县)委党校将实施办法宣贯纳入全市处(科)干培训班必修课程。各行业部门主动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责,联合部署行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合力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严格治理,多元施策,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以冬春、春夏火灾防控工作为主线,先后组织开展了消防领域“十大战役”攻坚行动、消防安全打非治违“春雷百日行动”、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年活动、消防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行动,利用约谈提示、隐患曝光、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等组合拳,全面督促火灾隐患的整改落实,娄底大市场等3家单位成功摘除省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帽子,全市28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完成整改销案。2018年,全市消防部门共检查单位1.41万家,发现火灾隐患2.85万处,整改火灾隐患2.82万处,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331份,临时查封单位380家,责令“三停”单位190家,行政拘留44人,彻底整治了一大批火灾隐患。

(三)创新模式,疏堵并重,火灾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提升。在保持严格执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火灾防控机制建设和平台建设。将“智慧消防”建设纳入“智慧娄底”建设内容,推广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装置4000余个,逐步将全市火灾高危单位和高层建筑接入远程监控系统,并依托电信大楼建成监控指挥平台,通过探头站岗、物联放哨、鼠标巡逻,实现消防监管手段从单纯人防向人技结合的精准防控转变。

   (四)建强队伍,磨练打赢,灭火救援事故处置本领不断增强。将社会化联勤联动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壮大消防应急联动力量、常态开展联合演练行动,不断磨练队伍综合作战能力,一年来,按照“有队员、有场地、有车辆、有保障”标准建成乡镇政府专(兼)职消防队71个,建立微型消防站802个,聘请22名灭火救援专家充实灭火救援力量,修订8种类型灾害事故预案,组织公安、交通等行业部门、乡镇专兼职队和微型消防站等多元消防力量开展工贸行业火灾事故综合应急演练、鸿星新天地高层建筑演练、娄底高铁南站等综合性跨区域拉动演练10次,全市应对灭火救援事故的综合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去年,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1285次,出动消防车1995台次、出动人员13824人次,抢救被困人员263人,疏散人员4312人,抢救财产价值1.9亿元。

   (五)全民参与,广泛发动,群众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升。紧紧围绕消防宣传全覆盖目标,以全民消防我行动、雏鹰行动、住宅火灾精准防控、消防教育进军训、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为抓手,持续开展消防宣传“七进”工作。组建128支社区“打更巡逻队”,招募243名“消防宣传代言人”,7家企业将消防元素融入品牌宣传,3360名快递员参与消防宣传公益行动,1852所学校60万师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活动,分期培训1125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我市推荐的优秀消防工作者——涟钢专职消防队大队长段武兰获得第四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中央媒体报刊16次报导娄底消防工作,消防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居民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二、当前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没有到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上热下冷”现象还比较突出,部分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存在消防工作重视不足、消防组织机构不明确、消防管理措施不具体、消防巡查宣传不到位等问题。行业部门之间仍然缺乏及时有效的联合会商、信息互通、重检查轻整改的问题没有根本扭转。部分社会单位存在重经济利益、轻消防安全的现象,日常管理不规范、岗位职责不明确、消防投入不充足、设施配备不完善、培训宣传不经常等问题较为突出,没有从被动整改向主动管理转变。

(二)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虽然2018年来全市未发生亡人火灾事故,但潜在的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仍然不容有丝毫麻痹大意。各类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地下建筑、易燃易爆企业、集贸市场、“三合一”、群租房等大量涌现,这些场所普遍存在人员密集、致灾因素多、火灾扑救难等特点,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和社会影响。同时,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层组织缺失,网格化缺失,防范和处置火灾能力差,火灾多发易发,“小火亡人”的隐患比较普遍,个别县市区出现小火亡人现象。

(三)消防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自2007年底我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正式驻兵以来,我市已经连续12年未新建落成消防站。按照《娄底市中心城区城市消防规划(2015-2020)》要求,我市中心城区应建消防站12个,现投入使用的仅有3个,各县市城区至少要建2个消防站,但目前都只有1个,已建成的消防站保护半径过大,无法对火灾初期形成及时有效的扑救,消防栓欠账,极易酿成各类大型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当前我市年度消防经费总量偏低,在全省排名第13名(省消防总队后勤部提供),落后于周边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市州支队,特别是在人员保障、装备购置、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需求方面压力很大,无法与当前的工作任务和消防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

三、2019年全市消防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9年全市消防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火灾形势总体稳定”这一总目标,持续完善“四位一体”的社会化消防工作责任体系,大力加强火灾防控能力建设。主要任务是六个方面:

(一)压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多元共治管理格局。

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国办、省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我市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年内至少提请召开一次常务会或专题办公会议,研究解决重大消防问题。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务督查、民生实事、绩效考评、平安创建、综治管理、乡村振兴等内容,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乡镇、街道100%落实网格化管理,社区100%达到消防安全社区建设标准,明确驻村辅警、网格员、安监员等基层力量消防工作职责,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各行业部门要将消防安全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督检查范畴,严格落实联合执法、诫勉督办等措施,确保本部门、本行业消防安全。深化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督促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落实“6+1”措施和户籍化管理,探索重点单位监督管理模式从“重监管责任”向“重单位主体责任”转变、从管物向管人转变,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水平。

(二)深化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持续净化消防安全环境。

把握火灾发生的季节性规律,扎实开展“冬防”、“夏防”两个专项行动,突出抓好商业“三合一”、“九小场所”分类整治,组织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新型工业园区等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动自行车、文博单位等消防治理“回头看”。依托重大事故隐患“一单四制”制度,加速推动全市13处重大火灾隐患整治。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强力开展电气产品、电气线路整治,全面整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的电气安全突出隐患。加快智慧消防建设,推广应用城市远程监控、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物联感知技术,全面铺开消防领域“智慧乡镇”、“智慧小区”、“智慧建筑”、“智慧单位”等各类场所创建试点工作。深化“消防安全示范社区”达标创建工作,全面推行居民住宅“楼院长”制。

(三)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夯实消防事业发展基础。

要重点加强乡镇专职队和农村志愿消防队建设,年内推动全部乡镇建成专职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车辆器材,全部自然村建成志愿消防队,配备手抬机动泵。要加大装备器材保障力度,逐步淘汰超期服役车辆,加强消防特种车辆装备配备。要统筹规划消防队站建设,构建“特勤和普通站为核心、小型站全面覆盖”的城镇消防队站体系。要加强市政消火栓建设,开展城区消火栓“欠账清零”工作,年内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市政消火栓建设达到国家标准,新建市政消火栓不少于140个,建有率和完好率分别达到100%和98%以上。

(四)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年内,打造1所中小学校综合性消防安全示范教育基地,每个社区至少培养1名“消防宣传大使”,所有中小学校做到消防安全有课程、有教材、有师资。充分发掘利用新媒体、自媒体潜能,办好娄底消防官方微博、微信。加大对消防“明白人”的培养力度,针对性开展行业部门消防主管人员、村(居)委会负责人、驻村辅警、基层网格员、重点单位消防管理人、责任人、微型消防站站长等7类人群消防培训。结合全市脱贫攻坚战役,确保全市乡镇农村实现消防广播“村村响”,并在部分乡镇试点建设“消防安全示范乡村”,探索农村志愿消防队和消防广播“村村响”结合推进的新模式。

(五)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不断提升综合救援能力。

按照“全灾种、大应急”要求,强化“演练即实战”思想,组织开展多部门的跨区域实战化演练行动,完善统一指挥、信息共享、预警响应、应急联动、综合保障、信通支撑等工作机制,建立起快速灵敏、高效畅通的社会联勤联动救援机制。要加强灭火与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或联储代储机制并开展应急保障物资演练,确保各项应急救援行动准备充分、保障有力。

(六)认真做好迎接“国考”工作。

4月中旬,国务院将对我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并随机抽取两个市州进行实地核查。今年是应急管理系统机构改革后,国家层面首次组织的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合并进行的考核巡查,此次考核规格高、范围广、要求严。全力做好此次迎考工作,是当前全市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请大家务必高度重视。

各负有迎考责任的部门要以“国考”迎检为契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自身职能,对照考评标准,全面查漏补缺,补齐短板,推动行业系统消防安全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要逐一把关城市消防规划、市政消火栓、消防专项经费、消防装备等硬指标、硬任务,确保达到标准,不出问题。同时,各行业部门要对考核细则中确定的常态工作任务和指标,推动纳入本行业本系统今年总体工作部署,明确具体的时限、任务、责任,跟踪调度推动,确保按时保质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