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十篇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十篇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1:22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  农村金融组织  正规性金融组织  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存在问题  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将成一纸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在新形势下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远见卓识。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7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扩大农村信用社自主权(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促使农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性金融企业、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农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但从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只保留了吸储功能;占据大片农村金融市场的邮政储蓄也只吸储不放贷,使得本来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村得不到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反而流向城市,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而wto的加入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将以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占领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存亡;而金融业存在的诸如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政策、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含担保等导致的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很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这在目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历史的回顾,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

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先有后,有些机构是同时产生的。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

正规性金融机构即受央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业保险机构等。

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以下两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围绕服务“三农”,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正规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得以恢复。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其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开始全面推经营目标责任制,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之一是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包括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提供贷款,对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社。其后进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该年起农村信用社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中国农业银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行领导管理,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  1997年至今的四大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重构的选择。亚洲金融危机后,在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基层营业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和财务权上收,业务重点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较少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的单一而无法实现其政策调节农村经济的目标,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缺乏合作性,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也越来越远离农民,资金向城市倒流。在其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2001年底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造而成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业务发展迅速,上活跃了农村经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2年就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发展历史

非(准)正规金融组织是指组织或活动处于央行或者银监会监管之外从事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的农村金融机构。非(准)正规金融即是民间金融,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

非(准)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存在,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4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发展很快。从性质上来讲,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对于协调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为了消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冲击,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合并、关闭;随后1998-1999年,被彻底解散。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非正规性金融体系主要由亲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组成。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也是类似于信用合作组织,基本上均被取缔。根据国务院1998年7月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规性金融组织或者活动均属于非法,从而结束了非(准)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

三、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1:  

(本图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lin.ccer.edu.cn)

1、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开始弱化,存在:①产权主体虚化,使成本过高、效益低下,迫使农业银行不愿意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②1996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  ”向背;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②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  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③业务单一,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3)农村信用合作社,  96年按国务院的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金融性质,全部基层信用社为一级法人,但目前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主要存在:①绝大多数信用社是在原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历年来的积累与亏损由谁享有与承担,是由国家、农业银行、老社员还是新社员,很难界定清楚2。②合作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农民也很少是信用社的社员,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③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贷款的农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农村信用社使得城市资金不但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脯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却流向城市,造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

(4)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它存在的问题是:①它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②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5)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1)在业务上它只吸收存款,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无法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2)它通过吸收存款,存于央行赚取利润,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  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性质不明,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6)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3: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组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灾害救济的手续繁杂、面窄、水平低、且难以监管;(2)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低下、高赔付率、经营亏损严重、业务量较少。2、非(准)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一般规模小,比较隐匿、分散,它使借款者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合作基金会,  1997年整个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被解散并清算。目前依然有一些地区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由于现在禁止它的存在,私下它照常经营且存在严重的高利贷问题。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明显来源不足、不明,它的筹措资金的能力较差。③由于法人主体严重缺失,责任承担上难以保证。④农村合作基金会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2)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如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与正规性金融相比,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对当事人的约束等方面具有许多不规范的特征4:①组织制度不规范。②内部经营管理混乱,没有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贷款程序的一系列制度,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及呆帐准备金。③相当一部分信用活动不规范,一些民间组织从一开始就有先天的痼疾,高息揽存,盲目贷款,逃避金融监管。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是正规性农村金融组织严重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未能承担其扶持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6,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和农村民营金融的市场进入不相匹配7,农村合作金融名不副实8。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在发展中也出现严重问题,私人借贷在农村相当活跃但弱点也相当突出5;

四、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重构。当然,重构并不是要求完全的彻底的抛弃原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那样作是不现实的,而只能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制度创新。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坚持“五农原则”  ——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的原则,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三农”问题致关重要,政府的责任重大,在农村金融问题上更应首当其中。首先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的局面,应重新界定它的业务范围;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作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下业务9: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紧紧团结稳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重点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规模,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最后,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各项立法,使各项金融政策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2、中国农业银行要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行应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3、合作金融应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  目前虽尚无统一可行的办法,但不宜“一刀切”。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现实,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恢复农村合作社的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坚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合作性”资金融通机构,真正体现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应界定为:为集镇和农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优先安排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贷款业务。(3)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资金吞吐量大的东部地区,可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组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合作银行,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高层次的需求,弥补国有商业银行退出该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4)在其他地区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县级信用社,在乡镇建立信用分社,在村级建立信用合作所,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由同级的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管。(5)对现存的农村基金会予以取缔,按属地原则并入县级信用社。(6)制定“合作金融法”对农村合作金融加强监管,目前的时机已经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金融回归本来面目,真正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才能成为农民需要的金融。通过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把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增设新型农业保险组织,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1)建立县一级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将合作社制度与公司制度融为一体,合作制以体现互助共济性,公司制保证其制度的先进性与责任的有限性;该公司由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等人股及部分国家财政投入,国家的投入不能超过30%,即不占控股地位,否则有承担绝对责任之嫌。(2)在省一级建立农业保险股份公司;由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按其总资本的8%投资入股,省级财政也投入拟设公司约30%的资本。同时农业保险股份公司按8%对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承担再保险责任。

5、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堵截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针对农村资金“倒流”  城市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造,可以做到:(1)对于经济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大的地区,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将原有的邮政储蓄部门改组为邮政储蓄银行;它以从事储蓄、汇兑、等业务,所揽资金一律不再转存人民银行收取率差,并且,必要时国家财政可以给予邮政储蓄银行适当的补贴。(2)对于经济不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较小的地区,在县一级将邮政储蓄部门并入信用社统一管理,或成为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将大量的闲散的储蓄资金“存”于农村金融市场。

6、建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为促进农业的生产,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现阶段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创设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做到:(1)允许农民以自留山和自有的林木经评估后投资入股设立农业担保公司;(2)立法上设立专门条款,降低设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定为5万元人民币;工商登记机关应对该类农村的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发放有明显标志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交易相对人以提示。(3)对于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给予一定时期的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4)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机制。急需出台监管框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该图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lin.ccer.edu.cn

2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载《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第20页。

3王家传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5页。

4林乐芬、林彬乐:《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的非正规金融探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8期,第49页。

6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载《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1年第9期,第41页。

7摘自何广文2003年10月13-14日oeCD与中国农业部联合在巴黎组织召开的“中国农村金融与信贷设施国际研讨会”的大会报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8李赛辉等:《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及其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载《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5期,第57页。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体系;主要问题;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步伐缓慢,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很多地区出现了贷款难、贷款成本高、农业保险覆盖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因此,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确保支农资金稳定有效供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其中,正规金融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等。非正规金融主要泛指存在于个体、家庭、企业之间,在官方正规的金融体系外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

       2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能力不断减弱

       首先,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对“三农”的基本金融功能严重缺失。自1999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逐步撤出,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和放款权。至今共撤销了约31000多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加深了农村金融资金供给不足的程度。其次,对农业发展银行来说,融资渠道不稳定,向商业银行借债致使融资成本骤升,加之粮棉部门缺乏还贷压力而拖欠贷款,其财源日渐捉襟见肘。再次,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功能发挥同样受阻。由于农民总体增收困难,邮政储蓄与商业银行将三农资金分流以及历史中积淀下来的坏帐率居高不下等原因,使农村信用社融资功能大打折扣。

       2.2民间金融活跃但管理不严

       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民间金融由于缺少管理,发展很不规范,因此有其致命的弱点和缺陷,容易出现不规范经营,由此会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增加金融经营风险。

       2.3农业保险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农业保险固有的赔付率高、回报率低等问题,加之保险公司在实行商业化经营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近十年来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目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多数省市的分公司都已撤销了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农业保险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企业的风险评估,成为“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仅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状况,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进程。

       3健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辅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使得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许多缺陷,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效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现有农村金融机构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真正实现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三种金融并存。同时要重视发挥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作用。当正规商业金融不能满足所有农村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时,就可以吸收多种经济体制作为补充,让更多的资本为新农村建设“补血”。

       3.1以商业金融为主导,充分发展农村商业金融

       3.1.1加快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继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行改革路径可以有不同选择,但比较起来,“整体改制,择机上市”的股份制改革比较稳妥,更符合实际,但是还要一个过程。整体改制不仅符合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有利于保持农行固有的规模经济和沟通城乡、系统联动的优势。在尊重农村金融体系现实格局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农行在县域商业金融的基础作用,坚持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并通过改革进一步拓宽和增强农行的支农功能,巩固自身已取得的商业化改革成果,使其经营决策和金融服务贴进基层,贴近农村。

       3.1.2逐步调整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范围

       邮政储蓄银行已获批筹建。随着邮储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发挥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可以考虑从以下渠道解决邮政储蓄资金部分返回农村使用的问题:一是通过邮储银行总行将邮储资金用于部级大型涉农项目;二是在县一级邮储银行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保证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三是开办担保公司担保类贷款;四是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开办协议存款业务。

       3.2逐步健全农村政策金融

       要改变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只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的格局,必须扩大其业务外延。进一步拓宽支农领域,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要严格界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边界,对农村的教育、卫生等有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差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财政的无偿投入;对农业开发等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但回收有保障的项目,需要财政有偿投入,这是政策性金融应给予支持的领域。

       3.3调整并规范农村合作金融

       坚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合作性”资金融通机构,真正体现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农村信用社要在坚持合作制改革基本方向的前提下,继续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措施,推出更多的适合农民的、更为便捷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对信贷资金的需要。

       3.4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

       与正规金融相比,民间借贷虽具有制度、信息、成本、速度上的优势。这些独特的优势,使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形成了强烈的互补效应,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民间金融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缺乏法律约束、风险大、不稳定性、盲目性、非规范性等,所以国家要尽快制定《民间借贷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其借贷最高额、利率,要求借贷双方向税务部门纳税、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并对高额暴利行为予以打击、取缔,将这一传统的民间金融纳入法制化轨道。

       此外,在努力实现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和民间金融共存共生、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发展农产品期货,建立农业生产风险规避机制等,从多发面共同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光明日报,2006-02-22(2).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金融生态民间金融农村民间金融改革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SZ133007)

一、金融生态论

(一)金融生态的概念

金融生态一词在字面意义上的解释可以是:一系列影响金融主体运动发展的生态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12月2日的“经济学50人论坛”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他指出:“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它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之所以会有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金融生态系统的失衡。

(二)金融生态系统的特征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它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个系统的、互动的有机链条。金融生态是存在于整体的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它同样是系统的、发展的。首先,从金融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其衍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呈现出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动态进化趋势。从古代简单的钱币兑换业务到当代银行业务,再由银行业务演化出一系列的基金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等理财业务。这显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次,金融生态具有创新性。这里所说的创新是金融主体在面对金融环境变化时所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再次,生物系统的进化法则是优胜劣汰,金融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只有对当前金融环境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金融主体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最后,金融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无视金融生态的规律性会致使金融生态系统的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无法建立。

二、农村民间金融

(一)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官方金融之外的融资活动。所谓官方金融,就是其业务的开展和资金的运行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除此之外的金融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非正式金融。然而在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又有着不同的观点:山东大学金融系博士生导师姜旭朝认为,非正式金融与民间金融是不同的概念,非正式金融是因金融体系不健全而产生的,是会随金融体系的完善而逐渐消亡的,而民间金融是国家官方金融之外必不可少的金融活动形式,是对官方金融的补充,是正常的、科学的金融形态。张宁教授的观点与姜旭朝不同,他认为非正式金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非正式金融是指不合法的、与现有法律对抗、影响经济活动运行的金融活动;广义的非正式金融除了包括上述非法金融活动外,还包括民间金融。笔者认为两位学者的说法都有科学之处,首先民间金融是对官方金融的重要补充,另外,民间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有交汇之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试着给民间金融下一个定义:民间金融是指在官方金融监管体系外,不具备规范机构和固定场所的非正式金融活动。它具有非制度性和非正规性。

(二)农村民间金融

农村民间金融是指在农村地区民间自发形成和发展的、为满足自身融资需求,存在于政府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是农村地区最大规模的合作金融组织。将农村信用社界定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主要是从信用社的产权所有者方面考虑的,信用社的实收资本均由合作社成员的股金构成,其产权属于全体社员共同所有。二是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金融组织形式已于1999年被国务院叫停,但是它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深思。一个突出的教训就是,如果金融监管还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政府还可以对民间金融机构指手划脚,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就是民间金融的灾难。三是合会。合会是一种基于血缘、宗族、地缘关系的带有互助合作性质的金融组织形式,是各种金融组织的统称。四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各种民间金融活动的总称;狭义是指农村地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活动。五是民间集资。民间集资主要是指乡镇企业由于资金需求,自行在农村地区募集资金的行为,这种集资方式的风险性极大,因此政府并不倡导。六是私人钱庄。私人钱庄是指没有经过政府审批而成立的经营小额信贷的民间组织。这种组织机构在政府的打压下逐渐转入地下。

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地区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明显滞后于城市,正规的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更是相当匮乏。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而发展需要资金支持,金融资源的极度缺乏必然导致农村地区资金需求的不到满足,这时候的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从国情出发,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样要求发展农村民间金融。

(三)现阶段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状况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民间金融一直是政府所限制的对象,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而人们对民间金融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官方的金融融资活动才是合理合法的。其实新农村的发展所需资金数量如果仅仅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话,是远远达不到需求标准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挥着正规金融所不能发挥的巨大能量。因此现阶段的客观事实就是: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量存在,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问题。第一,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比较大的金融风险。民间借贷活动容易滋生出一系列的金融犯罪行为,例如,非法吸取存款、高利率发放贷款、非法地下银行等等。第二,农村民间金融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由于民间金融的自主性和非正规性,当国家试图调控金融市场和产业结构时,很容易被大量存在的民间金融削弱力度。第三,农村民间金融易发生经济纠纷。农村民间金融的不正规性会导致借贷双方容易产生分歧,最终发生经济纠纷。第四,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自身不成熟。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依靠的是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并不明朗,极可能因为某种因素而破裂。农村金融组织自身没有系统的运行制度,因此当问题出现时,组织自身会表现为束手无策。第五,农村民间金融缺乏法律规范。现阶段我国的农村民间金融除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存在形式基本上都处于地下,缺乏法律和政策规范的引导。

三、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概述

(一)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势在必行,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就目前情况看,河北省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主要有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近几年里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展,各种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出现,在满足三农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还处于滞后状态。当前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及其产品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准,与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并不完全相符。

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第一,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服务者缺位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不足。据调查,河北省的经营型农户、乡镇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大量存在。二是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2008年河北省农业保费收入额只有4.7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仅有0.97%,农业保险承保率在10%以下。三是各类新兴农村金融机构不成熟。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状态和业务开展情况参差不齐,村镇银行的设立数量过少,民间金融机构难以成为支农的主力。第二,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和制度规范。这些民间金融组织长期游离于国家监管之外,一方面容易扰乱金融秩序,妨碍正规金融发挥应有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组织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上的不规范,极度容易引发金融风险,造成经济纠纷。第三,整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则需要有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如此才能保证农村地区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不同程度的缺位、涉农金融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缺少完善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执法力度和执法方式存在问题等。

(二)改革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思路

改革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体系必须对整体农村金融组织结构进行重建,民间金融是一种市场需求与供给要求共同作用的产物,与官方金融部门相比,其优势在于借贷双方对信息都有充分的把握,因为这种借贷关系所依托的是血缘、宗族、地缘的相互联系。而且其借贷条件更加灵活,非常适宜农村个体经济与乡镇企业对资金需求小、分散、灵活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以下几条改革意见:一是增强农村民间金融服务能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在把好进入门槛的前提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在农村地区新设金融机构,并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同时加强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的支持。二是完善涉农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的法律保护和制度规范。一方面需要构建针对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多元监管体系,改善监管方式。在提高农村地区金融风险意识的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对农村金融环境的监管法律体系,做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等立法研究和起草工作。三是优化农村民间金融生态环境。针对河北省当前农村民间金融环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尽快制定适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政策文件,争取在农村民间金融活动过程中有法可依;加大对乡镇企业的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力度,保证农村民间金融信用信息健康发展,做好农户、个体经营户的个人征信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建立信用信息数据资料档案。

四、金融生态视角下的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

(一)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民间金融的现实分析

金融生态是反映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动态平衡状态,是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发展滞后的状况,致使农村地区金融资本运作问题重重,效率低下。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而植根于农村地区的农村民间金融想要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善,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金融生态视角下的农村民间金融的现实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两方面的问题有其内在联系性,农村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缺点会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的不良发展,而农村金融生态的恶性发展会再次影响到农村金融。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监管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发展有存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金融生态系统与金融主体发展要求间的不适宜性就逐渐显现出来。由于法律法规在涉农金融方面的缺失,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平衡和优化起到了消极作用。由于对农村金融业务的管制不当以及政府与涉农金融组织自身都缺乏创新意识,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受到了严重损害,无法顺利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由于各类农村金融主体存在自身组织弊端以及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致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再次扭曲金融主题的成长路线。

(二)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改革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不是简单地调整涉农金融机构或处理金融组织的不良资产,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体系在生态主体、生态调节、生态环境这三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根本改善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对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与改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重塑农村金融生态理念,保证农村金融生态的全局性。加强关于农村金融环境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当前农村金融主体的不良做法,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允许并鼓励农村地区金融组织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农村地区的不同金融需求。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扶持力度,促使各类涉农金融组织之间的良性竞争局面形成。三是切实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效率,解决金融生态主体所存在的弊端。在政策放宽的同时加大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监管力度,并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改善自身管理提供政策条件和信息条件,从而在源头上解决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完成对其的构建与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诺金.金融生态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1月

[2]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J].金融时报2004年12月7日

[3]陈柳钦.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n].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4月

[4]汤志江,康绍大.河北农村金融改革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5]尹继志,刘秀兰.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及金融产品创新研究[J].河北金融2009年10月

[6]南旭光,罗慧英.金融生态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重构[n].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3月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组织正规性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存在问题对策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将成一纸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在新形势下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远见卓识。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7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扩大农村信用社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促使农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性金融企业、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农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但从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只保留了吸储功能;占据大片农村金融市场的邮政储蓄也只吸储不放贷,使得本来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村得不到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反而流向城市,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而wto的加入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将以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占领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存亡;而金融业存在的诸如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政策、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含担保等导致的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很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这在目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历史的回顾,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

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先有后,有些机构是同时产生的。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

正规性金融机构即受央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业保险机构等。

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以下两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围绕服务“三农”,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正规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得以恢复。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其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开始全面推经营目标责任制,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之一是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包括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提供贷款,对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社。其后进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该年起农村信用社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中国农业银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行领导管理,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1997年至今的四大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重构的选择。亚洲金融危机后,在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基层营业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和财务权上收,业务重点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较少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的单一而无法实现其政策调节农村经济的目标,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缺乏合作性,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也越来越远离农民,资金向城市倒流。在其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2001年底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造而成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业务发展迅速,上活跃了农村经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2年就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发展历史

非(准)正规金融组织是指组织或活动处于央行或者银监会监管之外从事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的农村金融机构。非(准)正规金融即是民间金融,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

非(准)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存在,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4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发展很快。从性质上来讲,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对于协调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为了消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冲击,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合并、关闭;随后1998-1999年,被彻底解散。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非正规性金融体系主要由亲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组成。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也是类似于信用合作组织,基本上均被取缔。根据国务院1998年7月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规性金融组织或者活动均属于非法,从而结束了非(准)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1:

1、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开始弱化,存在:①产权主体虚化,使成本过高、效益低下,迫使农业银行不愿意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②1996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②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③业务单一,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3)农村信用合作社,96年按国务院的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金融性质,全部基层信用社为一级法人,但目前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主要存在:①绝大多数信用社是在原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历年来的积累与亏损由谁享有与承担,是由国家、农业银行、老社员还是新社员,很难界定清楚2。②合作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农民也很少是信用社的社员,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③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贷款的农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农村信用社使得城市资金不但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脯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却流向城市,造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

(4)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它存在的问题是:①它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②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5)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1)在业务上它只吸收存款,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无法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2)它通过吸收存款,存于央行赚取利润,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性质不明,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6)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3: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组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灾害救济的手续繁杂、面窄、水平低、且难以监管;(2)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低下、高赔付率、经营亏损严重、业务量较少。

2、非(准)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一般规模小,比较隐匿、分散,它使借款者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合作基金会,1997年整个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被解散并清算。目前依然有一些地区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由于现在禁止它的存在,私下它照常经营且存在严重的高利贷问题。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明显来源不足、不明,它的筹措资金的能力较差。③由于法人主体严重缺失,责任承担上难以保证。④农村合作基金会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2)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如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与正规性金融相比,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对当事人的约束等方面具有许多不规范的特征4:①组织制度不规范。②内部经营管理混乱,没有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贷款程序的一系列制度,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及呆帐准备金。③相当一部分信用活动不规范,一些民间组织从一开始就有先天的痼疾,高息揽存,盲目贷款,逃避金融监管。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是正规性农村金融组织严重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未能承担其扶持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6,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和农村民营金融的市场进入不相匹配7,农村合作金融名不副实8。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在发展中也出现严重问题,私人借贷在农村相当活跃但弱点也相当突出5;四、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重构。当然,重构并不是要求完全的彻底的抛弃原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那样作是不现实的,而只能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制度创新。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坚持“五农原则”——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的原则,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三农”问题致关重要,政府的责任重大,在农村金融问题上更应首当其中。首先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的局面,应重新界定它的业务范围;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作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下业务9: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紧紧团结稳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重点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规模,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最后,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各项立法,使各项金融政策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2、中国农业银行要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行应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3、合作金融应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虽尚无统一可行的办法,但不宜“一刀切”。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现实,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恢复农村合作社的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坚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合作性”资金融通机构,真正体现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应界定为:为集镇和农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优先安排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贷款业务。(3)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资金吞吐量大的东部地区,可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组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合作银行,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高层次的需求,弥补国有商业银行退出该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4)在其他地区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县级信用社,在乡镇建立信用分社,在村级建立信用合作所,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由同级的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管。(5)对现存的农村基金会予以取缔,按属地原则并入县级信用社。(6)制定“合作金融法”对农村合作金融加强监管,目前的时机已经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金融回归本来面目,真正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才能成为农民需要的金融。通过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把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增设新型农业保险组织,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1)建立县一级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将合作社制度与公司制度融为一体,合作制以体现互助共济性,公司制保证其制度的先进性与责任的有限性;该公司由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等人股及部分国家财政投入,国家的投入不能超过30%,即不占控股地位,否则有承担绝对责任之嫌。(2)在省一级建立农业保险股份公司;由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按其总资本的8%投资入股,省级财政也投入拟设公司约30%的资本。同时农业保险股份公司按8%对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承担再保险责任。

5、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堵截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针对农村资金“倒流”城市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造,可以做到:(1)对于经济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大的地区,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将原有的邮政储蓄部门改组为邮政储蓄银行;它以从事储蓄、汇兑、等业务,所揽资金一律不再转存人民银行收取率差,并且,必要时国家财政可以给予邮政储蓄银行适当的补贴。(2)对于经济不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较小的地区,在县一级将邮政储蓄部门并入信用社统一管理,或成为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将大量的闲散的储蓄资金“存”于农村金融市场。

6、建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为促进农业的生产,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现阶段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创设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做到:(1)允许农民以自留山和自有的林木经评估后投资入股设立农业担保公司;(2)立法上设立专门条款,降低设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定为5万元人民币;工商登记机关应对该类农村的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发放有明显标志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交易相对人以提示。(3)对于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给予一定时期的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4)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机制。急需出台监管框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5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特征及趋向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原因及对策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替代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完善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及法律对策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供给不足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实证研究浅析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形成及防范的对策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路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2-07-10.

[2]许经勇.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12(02):74-79.

[3]孙少岩,石洪双.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商业化经营、公司治理与市场定位[J].学术交流,2013,227(02):104-108.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6

苑德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双管齐下,把市场调节和政策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急需加快步伐。道理很简单: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个矛盾不仅影响中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金融二元结构问题,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县级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导致县域金融体系严重萎缩,未撤的县级银行的贷款权也大多被上收,无法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农村的信贷资金投放较少,而农村资金大量倒流城市所形成的“非农化”现象十分突出,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紧张状况;县级及县以下中小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很低,实行宏观调控以来这种情况有加剧之势,以致其为了维持正常运营不得不求助于民间高利借贷;农业经营项目的回报本来就很低,而大幅度上浮的贷款利率提高了农民的经营成本,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农村保险业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农民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民基本上没有条件参与证券投资,农村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要进入资本市场筹资也只能是一种奢望。当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是导致农业经营项目和农民难以获得有力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的重要因素,但政策上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支持,没有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重要的原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双管齐下,把市场调节和政策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便利农民、满足农民为着眼点,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小型金融组织,如小额信贷机构、小型金融担保公司等。缓解农村的融资难问题,不能依靠“嫌贫爱富”的商业银行,不能主要依靠正规金融,而是必须发展多种所有制层次的金融形式。

探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民间融资机制不容回避,因为农村是民间融资生成和发育的最肥沃的土壤。据专家抽样调查测算,全国民间融资的规模已达8000多亿元。实际上,民间金融虽属非正规金融,但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四个优势:一是制度优势。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有时会受到行政力量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管制利率,而民间融资中的借贷行为和利率都是市场化的。二是信息优势。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而民间融资中的当事人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且高度透明。三是成本优势。在民间融资过程中,融资前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后的管理成本很低,一般也不需要对融资方“公关”而支付“寻租”成本。四是速度优势。民间融资无繁琐的交易手续,交易过程快捷,融资效率高,能尽快达成交易。民间金融的这些独特优势,是其能够和正规金融长期共存的重要原因。

许多人一直认为民间金融缺乏规范的组织形式,导致资金大量在体外循环又无法有效监管,因而存在巨大风险。其实,任何融资形式都有风险,从风险的角度考察,民间金融具有很强的信用约束,并且不存在道德风险,违约率很低。至于某些地下钱庄的“洗钱”行为,是现行法律法规所不容的违法行为,不能同正常的民间金融混为一谈。所以,我们需要给民间金融以应有的地位,抓紧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正确引导和热情支持民间金融的发展,使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

李树生: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不是农村商业银行统一农村金融市场。

为什么中央要提出建设新农村运动?从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来看,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这种态势继续下去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团结。解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手段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就这个目标而言,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显然存在有待进一步改革的地方。就农村金融改革而言,政策性、商业性、互金融也应该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呈三足鼎立之势。现在农村金融改革有一种倾向就是商业性金融主导一切,对于农村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商业性金融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互金融有其存在的空间与合理性。为此,我们应该给现在呼声过高的商业性金融泼点冷水才对,为互金融添把柴。

农村合作金融是介于政策性经济和商业经济夹缝中的东西,它既要满足支持弱势群体的需求,又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商业性需求,操作起来很困难,这从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失败了,但很多体制外的金融却很活跃。我们讨论农村金融,不能脱离农村经济的基础,农村金融改革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来改。以往在农村金融改革中,政策面对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形式要么压制要么避而不谈,但是这种合作金融组织反而更加发展壮大起来了。仅以广西为例,目前广西省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已达三千多个,面对这种状况,作为政府应该积极的规范、维护、支持这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他们的基础上再生长、发育出农村金融组织。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不是农村商业银行统一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三大支柱中,商业性金融是主流,但不宜过于夸大它的作用;政策性金融的面应该扩大,国家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不单单是办一个农业发展银行。特别是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后,如何解决邮政储蓄在农村充当“抽水机”的问题,如何解决资金回流的问题,这都需要一些政策支持。合作性金融需要对其加以改革,使其走商业化的道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变成真正符合农民、贴近农民的合作金融。

何广文: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出路不在于现有金融机构的转型,而在于在现有金融产权形式之外能否形成或者成长出其他的一些金融产权形式。

在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符合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逻辑;二是要对中国农村经济现实有深刻的理解;三是要对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初始条件有充分的认识。

理论上,目前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已经达成两大方面的共识:一是农村金融领域应该由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制的作用。二是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走机构多元化之路。应从需求出发,构建包括金融组织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三大体系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框架。不管是什么机构,只要能满足需要,都可以存在。这个共识产生的基础是对中国农村经济现实的充分认识。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是层次多、地区差异性大、需求分散、额度小、总量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对金融的需求也表现出多种类、多层次的特点,进而导致满足这些金融需求的手段和方式应多样化。

农村经济有许多不同于城市经济的特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这从另一个方面导致农村金融市场难以真正整体发育成熟,难以成为一个纯粹的整体性商业化市场。农村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对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既要满足贫困农户、普通农户的金融需求,也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要支持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也要支持小规模生计型农户的发展需要等。但是从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初始结构来看,目前中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仍是一种在国家直接控制下的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两种产权混杂在一起的体制。实际上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也掌握在政府手中,是国有产权边界的扩张。因此,在中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中,国有产权一直处于垄断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政府推动的农村金融改革仅仅是在现有体制内的技术性的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制度性结构转型。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农村金融的制度性结构,但它进一步强化了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国有产权,是国有产权的扩张,并没有带来农村金融领域内实质性的制度性转型。事实上,地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及人事权一直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而非作为所有者的农民手中。政府掌管农村金融的同时也提供了隐性担保,而隐性担保的存在又导致从农村金融市场退出的壁垒较高,农村金融机构即便经营不善,也很难退出这个市场。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难以发育成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将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分割对待,有关农村金融的问题大多是在有关农业和农村的文件中出现的,是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附属,很少将农村金融纳入我国金融改革的整体框架内考虑。

综合以上种种,必须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谈到改革就涉及到改革的方式方法即路径的选择问题,我觉得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出路不在于现有金融机构的转型,而在于在现有金融产权形式之外能否形成或者成长出其他的一些金融产权形式。现在对农村金融的改革更多的是着眼于现有的金融机构转型,在培育或发展其它一些金融产权形式方面考虑得较少。从整个方向来看,我觉得应该是要形成更多的其他金融产权形式,从功能视角出发,从满足金融需求出发,允许其他金融产权产生,并形成农村金融领域不同产权之间相互竞争的局面。农村金融改革要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重,双管齐下。存量改革要继续走市场化、商业化道路。增量改革要立足于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组织。同时监管手段也应更多地从市场公平角度来设定。

王胜邦:按照全面建设新农村运动的要求,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讨论农村金融改革有两个大的背景,一是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农村金融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金融领域相关改革保持协调;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只有建立起与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应有的功能。

农业、农村经济相对于工业、第三产业和城市经济而言具有不同的经济特点,讨论农村金融问题必须立足农业,从农村全面发展的角度观察。最近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全面建设新农村运动的要求,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第一是供给不足,其中主要是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粗略统计,目前按宽口径计算农业和农村贷款在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不足10%。总体看来,金融对农村经济支持的力度与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不相匹配。

第二是功能单一。农村经济主体多元化、产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即使是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信贷业务,也主要集中在农户、农村工商业的生产活动的短期贷款,其它农村经济主体的有效信贷需求远未充分得到满足。

第三是效率不高,突出表现为农村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农村金融机构亏损严重。

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体系的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都不高。问题形成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农村产业的弱质性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水平不高、金融需求不旺盛等客观原因,也有对农村金融改革缺乏整体设计、改革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等决策层面的因素,也是农村金融机构整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客观反映。

针对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监管部门应该考虑运用监管手段,促进农村金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调整农村金融体制机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制。首先确立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发挥政策性金融在特殊领域的主导功能,对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方向重新定位。再次,对民间融资应改变过去以打击、遏制为主的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疏导,把民间借贷行为控制在特定主体之间偶然的、小额的交易,这不仅可以发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拾遗补缺的功能,还有利于解决农村金融的定价问题。

第二,完善功能,提高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发挥社会保险稳定农村社会的功能,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拓展商业保险在抗拒自然灾害、稳定农业生产方面的功能,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抗御风险的能力。创造条件,允许发行土地的抵押债券,筹集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鼓励金融创新,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转型,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改善农民生活,拓展市场空间,这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支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第三,改进金融监管,促进金融总量的扩大,提高农村金融的质量。适当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条件,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重组。在监管指标的设定方面,过去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指标都是参照商业银行监管指标设定的,可以考虑增设农业信贷比例、当地信贷比例等指标。可参照美国《社区再投资法》要求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用于当地,防止农村资金过度外流。

张韶华:农村金融改革要成功,必须设计、出台一个总体改革方案,整体、稳妥推进。

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在既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三农”天然纽带的作用,保证其财务、经营方面的可持续。2004年,农信社改革在全国29个省(市、区)全面推开,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人民银行在提供资金支持过程中,一直强调要“花钱买机制”,提出法人治理机构要上台阶,防止经营下台阶。但是个别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却将眼光过多投向索要资金,内部管理没有及时跟上,省联社对农村信用社行政干预也比较多。农信社改革的下一步需要从产权方面督促改革的实施,不能国家把钱投进去却收不到任何成效。

组织创新主要针对民间融资。民间融资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其制度和体制的必然性,这一点从历史发展和各国经验中都能得到证明。发展中国家由于利率管制、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特别严格、直接融资不发达,使得银行体系承担了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融资功能,但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趋势却导致“三农”以及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银行体系中融到资金,没有办法只好转而求助民间融资。东南亚、拉美、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总量都比较大。但是,民间融资也绝非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美国、英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资金持有人是可以自由选择民间借贷、私募基金和部分场外资本市场的。美国纽约州《持牌放债人监管办法》、香港《放债人条例》不禁止个人和公司放债,但要领取牌照,接受监管。日本历史上长期存在“无尽”这一互助式民间融资方式,1915年制定了《无尽法》,将无尽改组为公司,并纳入政府监管范围。1951年《相互银行法》实施后,无尽公司全部转变为相互银行。1989年,相互银行又转变为普通银行。2004年,日本新修订的《贷金业规制法》、《出资法》实行严格的贷款行业登记手续,严厉打击高利贷和地下金融。台湾地区历史上长期存在“循环信用体系”这一民间融资方式。1976年,台湾地区将民间合会转化为中小企业银行。1988年,非正规金融总量激增直接导致台湾当局放松对证券、银行、保险业的金融管制。目前,台湾地区注册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与注册的银行机构是金融市场的两大分支,规模基本相当。

其实,规范发展的民间融资可以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对国内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民间借贷,应区别对待。首先,正规化一部分,逐步放松市场准入的标准,稳妥地考虑设立民间银行和社区银行。其次,支持和规范一部分,应当允许民间借贷自然人和企业直接借贷,但必须要对借款上限、借款人数上限、注册原则、地域范围进行限制,否则民间借贷跟非法集资和非法收集公众存款无法加以区别。第三是引导、培育一部分民间借贷,试点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一些小额的乡村互助式信贷组织。第四,限制、打击非法民间借贷,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金融欺诈行为。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要推行市场机制,包括市场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中国有三万余家农村信用社,对数量众多的农村信用社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的退出机制,目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准备和制度基础基本成熟,下一步,有必要把农信社也纳入存款保险体系中,为农村信用社退出市场提供条件。

农村金融改革组织体系建设应以银监会为主,逐步、稳妥地推进。比如,发放民营银行、社区银行牌照问题尤其应该慎重、稳妥,国际经验也证明了一哄而上乱发牌照的做法将产生很大的风险。

周立:我国在农村金融领域面临着四个和城市金融截然不同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所在。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进行多年,为何一直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成效?这来自一个基本的判断:多年来我们名为农村金融体制的每次改革(八十年代以来有三次比较重大的改革),其目的并不是要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满足农村融资需求,而是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动员储蓄。既然这个体制的初衷不是为了满足农村需求,而是为了满足政策需求,那么设在农村的金融机构,不论是农业银行,还是人民银行,或是后来的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都只是扮演了一个资金抽水机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无论怎么改,都没有出路,还可能越改越严重。

我们现在要探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首先要抓住农村金融本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辨明改革的方向。实际上,跟其他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在农村金融领域面临着四个和城市金融截然不同的问题。

首先是信息严重不对称。由于农村居住分散、贷款额普遍较小,农民信用状况也很难调查,绝大部分农民也没有账目可供银行进行放贷考察,更缺乏过去的信贷记录。在农村了解信息、建立信用记录的成本很高,银行要为克服信息不对称要支付很高的成本,显然不划算。

第二是抵押物的问题。由于向银行借款只负有限责任,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常常要求抵押物。如果抵押物是获得贷款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农民可以拿什么东西做抵押?土地归国家或村社集体所有,是不可作为抵押品的。除了土地之外,农民还有房子,房屋作为抵押物对于银行来说也没有多大用处。除了土地和房屋,农民还有劳动力,但现在劳动力不能做抵押品,即使可以做抵押,也只能抵押给农村的非正式放贷人。至于农机具等用品,金融机构也不会接受,因为这些东西价值非常低,也没有处置市场。在城市工商信贷中,可以找到机器、厂房、地产、汽车等合适的抵押品,而在农村往往找不到对银行合适的抵押品,因此抵押物问题在农村是特有的。

第三是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特殊性的成本和风险。农户的贷款通常金额比较小,但却很分散,这导致农村信贷成本比较高,管理成本也比较高。除此之外,农村还存在特殊性风险,农业存在自然风险,天气因素对农业的影响非常大。此外农产品的市场风险也很大。

第四个问题,也是最要命的问题就是农村借贷往往是以非生产性用途为主。农民借钱很多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而非生产所需,子女上学、家人生病、孩子结婚、盖房或者有人去世,都会导致农民产生突发性的借款需求。现在基本上农民一半左右的借贷需求是由非生产性因素导致的。而银行恰恰不愿意发放非生产性贷款,原因是没有未来的现金流,还款来源没有保障。

上述四个问题,不论哪一个都会给银行在农村的放款造成很大的障碍。这也是国家正式的金融机构很难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完全市场化的组织是不可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因为金融市场本身是要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一个不好听的说法就是嫌贫爱富,因为控制风险是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于是,农民作为一个贫困群体,普遍被排斥在银行服务之外。这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农村金融难题。

由于农村金融存在上述四个比较特殊的问题,导致农村金融肯定会有特殊的安排,而不是去简单拷贝城市金融体系。回顾一下,农村金融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了,有了农业文明,就有了农村金融,那个时候农村金融的主角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行为是农村经济体系内生出的要求,并要求民间组织扮演民间借贷的主角。

事实上,民间组织的确在解决上述四大问题时比我们正式的金融部门更有效。首先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民间放贷者往往与借款者存在地缘、血缘、人缘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借款人的情况比较熟悉。民间放贷人也能够克服抵押物的问题,银行不要的土地、农机具、房屋以及其他的资产对一些民间放贷人来说却可以接受。对于特殊的成本和风险问题,民间放贷人也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他甚至可以主动地帮助借款人防范风险,加强抗风险的能力。面临更为棘手的非生产性借贷问题,对于民间放贷者来说也不像正规金融那样难以克服,他们常常放出生活所需的贷款。这样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由四大问题导致的农村金融最有效的安排是来自农村内部,而不是外部,主角是农村的民间信用组织,而非城市里的金融机构。

但是,这些非正式的放贷人也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是放贷额小,难以满足农民的借贷需求;第二是风险控制能力比较差,因为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金融机构;第三是监管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可能连账本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不能完全以这些民间放贷人为主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这样,我们就可以梳理一下思考问题的思路:由于农村存在四大问题,导致了政府要介入农村金融的发展,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因为市场自行调节会使得农村本身缺血。同时又由于农村融资问题本身存在一定的负外部性,这也要求政府必须介入农村金融发展。政府往往安排正式的金融组织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但正式的金融机构我们知道又解决不了或很难解决农村金融这四大问题,农村缺血情况依然存在,甚至加剧,因为解决不了融资难题的正式金融机构在农村变成了一个抽血机。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的经验也显示,政府的金融补贴等,往往给了富裕农民和富裕地区,甚至挪做城市用途,在这种情况下就又带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加上政府失灵,导致农村金融安排历来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在双重失灵的情况下,会产生怎样一个有效的安排呢?世界银行在1989年的报告中隐约提出了一条思路,在现有的正式金融安排和非正式金融安排之外,还需要一个半正式的金融安排。这个半正式金融安排一方面来自于民间,把四大问题克服了,另外一方面又不是松散的个人,它有一定的组织性,但组织性又不像银行那么强。这种安排在国际上的最终落脚点是小额信贷组织,在我国则是过去传统的合会组织和现在的农民自主创新的金融组织。合会组织是半正式机构,有一定的组织,又不是官办机构,完全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同时又建立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可惜,我们当作封建会道门,一股脑儿地取缔了。而我国现在各个地方的农村,已经开始机构创新了,比如只贷不存机构的试点、社区货币基金、资金互助安排等,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问题。这些民间组织克服农村借贷风险的能力比官办金融机构强,还款率接近或达到百分之百。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对策探讨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关学者研究得出若有一个较好的金融系统则有利于经济长期的增长,若金融条件较为落后,则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1]。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金融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改革进程不同,所以金融业中有很多非市场化的现象,为金融抑制,这种情况在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中也广泛存在,因此金融组织对农村的服务正在弱化,从而抑制农村的经济增长。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逐渐出现“双轨制”的特点,从而可以使金融资源进行二元制的供应出现二元制,一方面为政府主导强制力量在农村形成到正规的金融部门,另一方面为农村中大量非公有制的部门获得的信贷支持,必须依靠资金投入进行生存发展[2]。所以说农村一些非公有制的经济部门必须凭借内源的融资,或者对正规的金融部门进行求助。这就导致农村在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短缺,使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需要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体系不完善,层次不清晰

农村目前的金融体系没有得到功能上的完善,对于基金、资金、期货以及保险都得到较好的发展,资源配置、价格发现以及风险对冲上也并不完善[3]。而正规以及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也没有得到相关作用的发挥。同时农村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产品也存在着欠缺。因为农村市场上的产品缺少创新的动力,导致产品涉及面窄、种类少以及服务的范围较小。金融市场在机制方面得不到完善,竞争机制不充分,脆弱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政府对金融发展也没有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

2.缺少有效供给

农村地区在金融方面一直有供给不足的现象,也正是由于供给不足导致避险、融资和理财方面的功能不完善。农村与城市在金融资产的需求和供给上有较大差异,所以资金不足这个问题也受到较大的压制。有时政府职能还得不到较好发挥,财政资金有不到位的现象,都使农村金融出现缺乏供给的现象。

3.政策制度不完善

对于农村金融的服务方面,政府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利民政策,但是对于呆坏账的核销问题、财政的贴息问题、专业担保问题以及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上没有明确的政策,而且制度和措施并不完善,力度较小[4]。在监管方面,金融产品的创新、资本的充足管理以及金融机构的准入原则都缺少监管力度,而且农村的信用环境、体系建设、金融市场上都缺少积极的监督和引导。货币的政策方面,信贷规模以及流动性的比率在需要给予特殊安排。其中还有一些与金融联系较为密切的产业,包括医疗、社会保障、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都对农村的金融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三、相关解决措施

1.加强金融监管

农村的金融系统中需要使监管力度得到加强,根据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金融监管,从合规性的监管向合规性以及风险控制方面进行监管的转变,使监管制度更加开放和透明。健全农村金融的监管法律,使其逐渐完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三方面的监管机构进行协调,使农村精通的监管效率得到提高,每个行业能够得到自我管束的实现,对内控制度和行业反战进行相关的建设。正确引导市场的竞争压力,使其向企业内的控制制度进行积极的建设。并要求农村金融提高信息的社会披露度,促进社会对金融市场的监督。

2.建立金融制度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的较大难题为资金供需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革农村的金融机构,并对农民进行合理抵押品的寻找,其中对土地抵押的为农地金融,这种金融能够为农业进行长期贷款的提供。当农地金融的制度建立完善后,农村居民就可以对土地给予使用权的抵押,用此进行土地债券的发行,这样能够使社会资金得到积极的利用,对农民进行低利率的贷款,使其能够享受到成本低中长期的贷款。该种制度可以对农村中长期的资金不足问题给予相应的改善。同时金融机构的农民融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从而使农业生产的落后情况得到提高,增强农业发展,推动金融体系的发展。

3.对民间金融进行引导和发展

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中也要发展民间金融,因为我国农村的商品经济处于落后的状态,要对社会关系进行民间金融制度的发展,通过相关的引导监管使其得到相应的发展,并对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加强发展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农户以及农民的闲散资金聚集起来,在“三农”的发展中给予配置,使农民能够更加便利的贷款。继续对小额贷款等机构的发展,对小额信贷的发展进行鼓励,由扶贫部门和金融部门给予宏观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有稳定发展的专业队伍,能够对农村的贫困人口给予金融信贷的服务,对信贷资金进行良性运作的促进。

结束语:

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目前的发展较为缓慢,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金融体系不完善、层次不清晰,缺少有效供给,政策制度不完善。主要问题就是在我国农村缺少资金方面的供给,农户与农业的融资较为困难。通过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讨论,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有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金融制度,对民间金融进行引导和发展。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关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其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促进经济的显著增长。因此我们要对农村的金融市场采用相关对策,使农村的金融市场和经济都得到改进,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明加,张建业,刘宝富,张照新,刘江海,王佳轩.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17(02):123-124.

[2]张立杰,汪芹,林海雪,李明月.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及对策——以鸡西市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2,13(06):163-164.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至关重要的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质上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建设,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而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能否为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因此,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况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较为齐全的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前,我闻农村金融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和农村信用社业务组成。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从而确立了中同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1994年从中同农业银行分离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增加了政策性金融部门。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标志着农村金融体制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1986年开始设立的邮政储蓄机构被界定为其他金融机构,但因得益于政策优惠,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成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供给方为农发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而需求方则主要包括了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产品受制于供给水平、能力及意愿等因素,目前品种较为单一,对于各种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千差万别的金融需求则显得供不应求。还有,客观上由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短缺和抑制,供给方在市场体系中基本处于垄断者的地位,加之资金的价格未能市场化,由此导致金融交易行为扭曲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对农村金融的监管主要是按金融机构的类型来划分的,既包含银行监管部门也包括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其中银行监管部门主要监管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农发行、农行以及邮政储蓄等。而合作金融监管部门主要监管数量众多的农村信用社,在监管的同时还负责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行业管理。另外,银监会等其他金融组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不足之处

目前虽然建立了以政策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但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发育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不稳定,筹资成本较高,与优惠贷款形成较大反差;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扮演着“粮食银行”的作用。

2.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信贷业务重点向城市倾斜,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

3.农村信用社“支农”力不从心,其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三会”制度形同虚设,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率较高。

4.农业保险不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目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一是受到国家财力限制补偿不足;二是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农业保险的要求;三是不利于培育农户参与保险的秘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5.民间金融依然活跃,且缺乏必要的规范。农村的民间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其运行极不规范,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1)存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2)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不足之处

1,资金供求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未确立,影响资金的优化配置。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十分严格的金融管制,资本的基本价格——利率形成机制还未完全市场化,在民问借贷市场活跃的情况下,资金市场存在两个价格,即利率的“双轨制”,导致资金供求基本信号被扭曲,影响了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本身也是导致农村资金抽往城市和地下金融禁而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存在明显的供给短缺,局部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由于农村金融的供给方仅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且资金供给长期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要,资金的卖方市场长期存在。

3,金融产品供给不足,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户和农村企业由于经济活动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也表现出多层次性的特征。而以农信社为主力军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仍然停留在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上,且资金规模有限、金融产品创新少、结算手段落后,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和农民的需求。

(三)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

1.对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缺乏长远规划。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缺乏明确方向,政策性金融业务散布在多个金融机构。

2.农村金融监管力量有限,难以适应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监管要求。由于存在监管体制设置上的问题,监管结构呈现“倒三角”形态。在基层地市、县人行的金融监管力量最少,而监管任务却最重,情况最复杂,监管人员往往疲于奔波,忙于应付,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战略措施

(一)统筹考虑,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1.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使其真正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要改变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只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的格局,扩大其业务外延。一是把目前由农业银行经营的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划为农业发展银行;二是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信贷业务、国际金融机构农贷的转贷业务划为农业发展银行管理;三是改变目前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资金来源不稳定的现状,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农业发展基金面向农民筹资、境外筹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还可将邮政储蓄存款、社会保障基金等划为农业发展银行。

2.整合和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国农业银行,使其更好的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化的优秀项目去吸引商业银行的投入;另一方面,国家可规定商业银行向农业投放贷款的最低限额或比例,或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的一定比例用于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另外,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实施,其国有银行业务逐渐从农村市场淡出是必然的趋势,可以考虑将其分支机构统一整合基础上,吸收民问资金参股,改组成地方性质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3.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要进一步明确信用社改革的总体目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总体方向应是合作制,按照合作社原则进行改革,农村基层信用合作社应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其次,应明确信用社的财产的归属,即所有制性质。改革中应尊重农民社员的股权和集体所有财产的所有权,任何人不可平调,也不可随意改变其性质。第三,应进一步完善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

4.要尽快组建以地方政府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鉴于商业性农业保险尚缺乏市场基础,建议在政府推动下争取成立地方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该公司可以采取“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经营,并享受相应的税收和财政优惠。在经营中,公司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走“大农险”之路,在完善农村风险保障体系,开发培育农村保险市场的过程中稳步发展。

5.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民间金融,实现民间金融适度发展。对民间金融,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人手,在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准备金率和资金充足率及实行风险责任自负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民间私人借贷机构等有规范组织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同时,对投机性民间金融组织和以民间金融为幌子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要予以严厉打击。

(二)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推动以农村资金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为中心的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起更加广泛的金融市场,包括农村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并实现正式的农村信贷市场与非正式农村金融市场间的有机联系。推动农村资金拆借市场的发育,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提供便利。鼓励金融创新,产品创新,为农村客户提供包括存贷款、证券融资、证券交易、财产担保、租赁、人寿和再保险和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在内的多样化金融工具,以适应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三)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尽早实现对农村信用社金融监管和行业管理的分设

随着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分设,银行监管委员会将专职负责对农信社的监管工作;要积极推动成立信用社行业管理协会,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完善;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长远规划;在监管体制设置上的问题,要加强基层监管力量,改变农村金融监管结构的“倒三角”形态;要加强关于金融监管的立法工作,做到金融监管有法可依。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思考

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我国城乡差距日益缩小,这其中,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我国村镇金融建设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问题。面对这些基本现状,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着巨大的优化空间。

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严重的资金不足,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农村金融的发展,给农村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是面对农村银行发展缓慢,发展现状的诸多制约因素。我们该如何寻找突破点,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首先,就要从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金融主体内部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资金就像经济的血液,在我国,大量的资金涌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建设。但农村建设资金的紧张却始终没得到彻底的解决。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的资金限制太多,难以有效的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而民间借贷、商业借贷、合作金融等受政策影响,发展缓慢。且民间借贷、商业借贷等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制约了其发展。例如,我国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是正规的大型金融机构,本应大力的支持农村建设,负担起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责。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很难找到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网店,其金融服务的方向不是面向广大的农村,而是停留在竞争激烈的城市。此外,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更难涉及到农村。农村金融业务、服务的重担几乎全落到了农村信用社的头上,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的金融主力。而农村信用社规模小,经营机制、内控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其很难满足农村金融的借贷需要。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也将目光投向了城乡接洽地区,甚至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放到城市金融市场,造成了农村经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目前,邮政储蓄的营业网点也逐渐的延伸到农村,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农村的营业网点其金融服务能力相对落后、整体水平不高。另外加之借贷政策的约束,其对农村提供的有效发展资金仍然很有限。解决好农村发展资金问题,仍是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农村的金融机构形式过于单一,目前,农户的主要借款途径还是以向农村信用社借取为主,民间借贷为辅。一方面,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审批程序繁琐,贷款限制较多,农民能带到款的金额和数量有限。民间借贷虽然较为容易,但利率高,管理混乱,容易出现借贷纠纷,且对借贷风险的评估不足,导致借贷风险较大。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普遍远离农村,难以发挥其在支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存在着严重的“放大不放小,助富不助贫”现象,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长期以往,造成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严重失衡,资金供给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农村建设的长期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1.2金融主体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1.2.1农村环境较为艰苦

农村环境的艰苦咋看与农村金融的发展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其实不然。首先,西部农村(如甘肃地区)一些偏远的地方,生活、生产条件过于艰苦,农民的思想过于朴实、守旧,现代的金融理念很难影响到他们。在那里金融机构的设置就像一个摆设,农民“不放心”存钱,也“不放心”借钱,传统的理财观念致使金融体制难以发挥助农作用。其次,甘肃农村的生活较城市有太大差距,难以留住金融专业型人才。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缓慢重要因素之一。再次,艰苦的环境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的滞后造成了农村居民的贫穷。而现实中想要发展就需要有资金,面对较为贫穷的人群,金融机构的借贷风险较大且收益难以保障,致使农村的金融体制发展缓慢。

1.2.2农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作为我国经济的一部分,农村的经济状况严重落后于城市。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同时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首先,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金融资源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率低,金融机构单一,难以满足广大农村的借贷需求。另一方面,经济的落后造成了金融机构盈利困难,导致了一些金融机构撤离农村,进军城市。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引导的商业金融,其撤离不但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的紧缩,还带走了农村的建设资金,使大批资金离开农村向城市聚集,加重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不足。再次,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增加了金融业务的收益风险,影响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和壮大。

1.2.3广大农民的金融参与理念有待更新

在我国,城市借贷主要是面向大企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住房贷款等也是城市借贷的主要业务。而在农村,人们用借来的钱发展经济的很少,人们习惯攒钱,攒够钱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目前,我国的农村还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存钱、借钱去城里买房子,城市一体化的脚步并没能组织农村人向往城市的梦想。因此,他们关注的不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立足农村现状寻找出路,而是一心带着农村的资金往城市奔。一方面,导致了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思想理念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援“三农”的效果,导致农村的金融投资混乱,金融投资收益难以保障。

1.3其他方面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1.3.1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金融事业也需要法律的支持、保护和约束。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应的法律、体制建设还比较滞后。首先,农村金融的政策性法规不健全,村镇银行的功能定位、经营方向等还不明确。其次,农村金融的依法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再次,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力度不足,致使银行坏账、死账增多,银行的借贷风险增加。此外,农村金融的准入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法律建设方面的问题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1.3.2现行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通过银监会来实现,而银监会又以城市的金融监管为工作重心,对于农村的金融监管严重不足。一方面,银监会将工作的中心放在城市,其部门建设等也已城市为基础,对农村的涉及面较浅。另一方面,银监会的体制结构导致其与农村的实际情况接触较少,不能从本质上了解农村情况,无法认清农村金融发展的不足与障碍等,也寻找不出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不能全面的、准确的解决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的问题。此外,广大农村群众的金融意识淡薄,金融发展的社会监管无法实现,导致了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发展滞后,影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建设。

2、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分析

2.1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生态问题,在甘肃地区也普遍存在,目前,农村建设资金的短缺也是甘肃农村金融面临的重大问题。在2007年,甘肃率先开展农村金融改革,面对当时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第一,制定专门的政策应对农民的贷款难问题。首先,提高正规金融单位面向农村的业务拓展。如优化农村信用、邮政储蓄的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其次,对有困难的农村家庭施行优惠的基准利率,帮助其脱贫致富。再次,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县域服务能力,适当的放宽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农村金融的覆盖率,切实的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建立和完善涉农贷款机制。一方面,简化农民贷款手续,提高金融机构的借贷效率。另一方面,设置专门的涉农借贷业务流程及审批窗口,为支农借贷开辟“绿色通道”。第三,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思路。首先,结合甘肃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的有效合作,促进其共同发展。其次,重视招商引资和农村金融建设的共同发展,提高城乡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认识水平。再次,多元化农村借贷形式。如实施不抵押、不担保的小额信贷。又如支持企业与农户的联合担保贷款。如陇西农行依托陇西一大型“土豆开发公司”向当地农民放贷,极大的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第四,随着甘肃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正规银行也将业务拓展到了广大的农村。如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先后在农村建立了支行营业网点,方便了农民的借贷选择,同时通过良性的竞争机制优化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第五,甘肃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从贴息力度和财政补贴两个方面进行改革。政策的偏斜促进了金融资金向农村流动,为农村带去了较丰富的资金资源,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分析

综上所述,甘肃农村金融发展的觉醒速度还是比较迅速的,针对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了积极的相应,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从农村金融改革中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的发展仅仅围绕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借贷的方便展开的,其对于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其他影响因素考虑不周。如农村群众金融理念的滞后等。其次,不论是政府方面,还是金融机构方面,普遍的表现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期望,大力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资金只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面对广大的农村群众,还应将资金的利用落实到行动中,确保资金投入的效益,减少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风险,以利益为驱动引导农村金融的主动发展。积极地发展农村金融的同时减轻政府负担,实现农村金融体制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

3、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思考

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还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目前形势下,甘肃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思路已初步形成,需要的是将这些政策和思路进一步的落实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其不足,使农村金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首先,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机制,在政府的领导下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提高社会诚信和农民的还款意识,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向农村。其次,提高农村经济实力是关键。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实力却是确保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从农村的经济发展出发,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此外,可从减负、增收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为其发展营造一个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再次,在现有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创新金融模式,进一步丰富农村支行、网点的金融服务项目,创立和建设农村金融品牌,解决好群众贷款难和金融机构盈利难的问题,解决好长期需求和短期供给的问题。第四,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的监管机制,使农村银行的监管落到实处,并能有效的结合农村金融特点规划其发展之路。第五,进一步完善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关系,使农村金融发展有法可依。其法又能紧密的结合农村状况,保护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利益的同时,也能有效的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成功,保护其相关利益。确保农村金融长期、稳定的发展。

4、结语

农村金融环境建设要从内、外两个环节入手,同时还要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目前,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很注重金融机构内部的改革,但是对于外部环境改善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支农、惠农的同时,应重视金融机构的盈利,从借贷的诚信度、金融观念更新等方面做好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金融体制的内部改革,才能使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云林,城乡一体化视野下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思考[J],中国外资,2013(14):41-42

[2]张峰,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13(02):157-160

[3]和毅,城乡一体化金融支持缺失问题研究――以新乡市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05):113-115

[4]张卫兵,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模型构建[J],大陆桥视野,2013(06):9-10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篇10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三十多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基本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供需发展不平衡。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机构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许多农村金融机构长期经营困难,亏损严重(比如农村商业银行),存在人情贷款等现象,使得这些机构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退出了容易出现大量亏损的农户贷款业务,转而将发展重心转向大中城市和大客户。在有些地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县一级都没有设立支行,更不用提在乡及以下层次了。另外,近几年来,由于农民贷款政策放宽,少部分人钻法律与政策空隙,向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大量贷款,用于其他非农业发展用途,致使农民金融信用降低,导致农村资金流向城市。本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多只在农村地区吸收存款,对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极为有限。而农村信用社因为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无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金融服务。基于上述原因,使有信贷需求的农户和中小企业不得不依靠非正规的金融形式获得资金的支持。不难看出,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平衡,农村金融服务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生存与发展考验。 

2.农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不平衡。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三农”发展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严重地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图1所示,农村存款余额从1981年的44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3845.93亿元,而同期农村贷款余额则从189.7亿元增加到30651.8亿元,两者相差33194.13亿元,这个差值就是所谓的“金融漏出”,超过农村贷款110%。这一方面反映出被动的金融漏出问题,即金融机构减少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另一方面反映出农村经济目前面临的一个尴尬:有了一定的存款,却找不到合适的农业投资渠道,小农经济抑制了农户扩大再生产的动力。 

有关数据显示,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在逐年增加,从1997年到2009年12年间增长了近7倍,但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的全部贷款中所占的比重各年却基本持平,说明农业贷款与其他行业贷款的发展水平相比,并不存在优势。大量的农村资金也不能“取之于农用于农”。由于农业的先天弱质属性,使得农业融资风险高、成本大,且农业资金需求通常又是使用周期长、回收慢。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存续和发展必然要以盈利为先,对农业贷款的贷放比例也必然受到这方面的制约。此外,尽管现在农村非正规金融普遍盛行,但资金缺口还在4.5万亿元以上。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严重失衡。如果目前县、乡区域金融体系不能进行彻底、有针对性、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农村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将直接被阻滞。因此,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以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 

3.农业、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我国农业一直是一个弱质产业,不具有金融需求的产业优势。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一直较为低下,基本上是典型的小农生产模式,生产力水平和比较收益低,资本形成效率整体水平低,不能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农业的这种产业特性使农业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比重偏低,同时,国家财政支农力度近些年来虽一直有较大幅度提升,但还是同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较大差距。 

此外,我国农户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数量多、高度分散、信息不灵通等特点,收入水平、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均比较低。因此,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无抵押、贷款额度小、高度分散、当年借当年还短期金融居多等弱点,导致信贷风险大、成本高、利润率低,金融机构缺乏介入积极性,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 

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一是由于农村信用制度缺失、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对信贷交易对象做出准确判断,信贷交易成功率低,交易成本很高;二是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承贷能力弱、贷款条件差,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慎贷甚至拒贷;三是部分农村企业和个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之间的资金链受损,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被迫减少放贷数量以规避金融风险。在农村金融生态恶化情境下,一些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已放弃满足农村信贷需求的努力,收缩放贷和减少农村营业网点,导致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领域。与此同时,农村企业和农户可获得的贷款却严重不足,银行机构对农贷款数量偏少,农村的合作金融如村镇银行等国家批准的数量也仍然很少,使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需求只能主要依靠需要规范、引导和加强监督管理的非正规金融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