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十篇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十篇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1:20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1

我国“基本农田”一词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63年,当年,国家召开“黄河中下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会上提出“通过水土保持,逐步建立旱涝保收、产量较高的基本农田。”

我国对基本农田问题的重视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在湖北省荆州地区监利县周老嘴镇出现了引人深思的“人增地减”现象:即在1949年~1988年间耕地面积减少10万亩,同期人口增加10万人,人地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于是监利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土地管理部门对耕地地块逐一登记造册,并在规整的地块旁竖上保护牌,这就是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发端。其实,在此期间全国范围内也出现“人增地减”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粮食年年丰收,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82亿公斤历史最高水平。但到了198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出现下滑至3791亿公斤,减少291亿公斤,与此同时耕地面积减少1500万亩,是1949年以来耕地减少最多的一年。

为此,中央对我国土地管理作出三大决策:即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决定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我国现代土地管理制度由此建立。

1989年5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农业部在监利县召开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现场会,成为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立的标志。1994年8月29日国务院正式《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正式步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1998年8月29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4条规定: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国务院重新修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文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面积的80%以上。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区定界。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统一部署,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工作。截至2002年末,全国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17.2014亿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6.315亿亩,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3.64%。还包括2147万亩优质园地、苗圃等农用地及409万亩开发整理新增优质耕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进入最严格的保护新时期。2003年11月17日国土资源部颁布《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制度的通知》中强调“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并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图上、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通过签订保护责任书,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对严重破坏基本农田,造成基本农田大量减少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占用审批制度、基本农田占补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投入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力建设制度、基本农田污染监测制度和基本农田定期监督检查制度。

现行保护制度反思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以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纪念这项制度诞生20周年的今天,反思现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是对今后工作更好的推动。

什么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客体是基本农田,涉及基本农田的概念。《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规定,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殊保护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具体数量指标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分解下达。

《条例》中对基本农田的概念规定得相当明确,即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是耕地中之精华。但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现实中许多地方出现基本农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现象。原因在于为了落实逐级分级下达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耕地面积不够,以其他非耕农用地(如园地、林地、养殖水面等)来凑足,导致基本农田概念泛化,计算基本农田保护率分母值扩大化,这一切均有悖其原义。

我认为,如果从食物安全角度而论,基本农田概念泛化现象是可取的。将耕地保护扩展为农用地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扩展为农用地总量动态平衡。这样每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时,就不会把注意力集中于耕地面积增减上。

谁来保护基本农田?《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不仅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政府的责任,必须由政府一把手亲自抓。

但另一方面,发展又是政府的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GDp增长,不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对基本农田保护表现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认为,保护基本农田就是保护落后。而一些基本农田保护好的地方也不敢大胆宣传,担心这样会影响招商引资。

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基本农田保护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常常是不同的两种声音和两种态度。作为拥有基本农田使用权的农民个人,对于基本农田保护的态度也是复杂的。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下,理论上讲土地是农民的生存基础和依赖,但出于增加家庭收入考虑,农民则更希望农地非农利用。在这种形势下,基本农田保护成为不同保护主体的博弈对象。结果是:实际保护主体模糊。

用什么方法保护农田?理论上,基本农田保护是为了全社会的长远利益,将基本农田作为准公共物品,限制其利用方向,只允许进行社会需要的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而不允许其非农利用。这实质上是国家控制了基本农田的发展权,而没有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导致基本农田的保护者承担了全部的保护成本,社会无偿享受基本农田保护的外部性效益,造成社会不公正,直接影响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基本农田保护者只能目睹拥有非基本农田使用权的农民获取高额的土地开发收益。缺乏保护激励机制直接影响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预期效果。因此,当前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中引进有偿保护机制迫在眉捷。普遍认可的办法是筹建基本农田保护基金,使基本农田保护者收益提高,体现保护基本农田的发展权的经济补偿。

如何“质量相当”?伴随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

的耕地。由于“质量相当”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指标控制,“占补平衡”则变成了没有质量标准的数量平衡,最终导致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隐形减少,有悖“占补平衡”的初衷。众所周知,城市郊区是优质耕地集中布局的地区,但也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首选地区;经济发达的地方也往往是优质耕地集中布局的地方,更是农地非农化程度较高和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地方,从而导致建设占用的多为优质耕地的基本农田,而补充的耕地则位于区域、地形和质量均差的地区,表面上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未减少,但质量在下降,直接影响基本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建议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也不能例外。为完善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特提出如下建议:

协调基本农田相关法律与政策。1998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第34条规定,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1999年国家重新修订和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这是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方面重要的法律法规,在其之后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理应不得与之冲突,并对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删除与其不相协调的条款,以保证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现实中却时常发生相关法律法规相互不协调的问题。如《土地管理法》在规定占用基本农田需经国务院审批的同时,又规定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权在地方政府。这样,给地方合法地规避“占用基本农田由国务院审批”的法律规定,使占用基本农田合法化提供了法律空间。又如《农业法》规定,农民对承包经营的土地拥有自主经营权。《退耕还林条例》第16条规定,因生态建设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调整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后,可纳入退耕还林计划。《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17条和《土地管理法》第36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上述相关规定体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冲突矛盾,必须加以协调,否则不利于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顺利实施。

合理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其保护率是基本农田制度实施中约束性的控制指标,数量与质量并举,但数量是基础,质量也是通过数量来体现和发挥作用的。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率太高,一些地方存在着基本农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现象,我认为,追究其根源在于耕地面积基础数据不实所造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不规范致使我国耕地面积存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统计局三套数据。耕地面积偏大,据此计算的基本农田面积偏多。在基本农田布局时只好采用扩大其内涵,将非耕农用地视作基本农田一样保护。目前正在进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要求对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与布局展开调查,建立基本农田档案(图、表、册),开展基本农田登记,明确基本农田的保护主体及其责任和权力,是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完善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2

关键词:基本农田;保护;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632020

前言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视从未松懈,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的20多年来,在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而最近几年,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基本农田保护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和挑战,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1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挑战

1.1土地规划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供需矛盾变得越发紧张,经济社会发展与基本农田保护冲突严重。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对于基本农田的划定,采用的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思维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2个方面的问题:重量而轻质,在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基本农田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甚至可以超过现状耕地的80%,而在一些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小且分散,为了实现保护目标,往往会将一些质量较差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在一些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基本农田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冲突,想要保证基本农田的面积,必须限制工程项目建设,而想要推动经济发展,又必然会占用基本农田。

1.2保护意识问题

在基本农田保护中,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直接主体,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的价格远远低于工业产品的价格,加上农药、化肥等价格的逐渐上涨,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许多农民往往会将基本农田用于种植一些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如果树、花卉等,或者作为畜禽养殖场地,也有许多农民以外出务工为主,使得基本农田大量荒废。

1.3农田审批问题

《土地管理法》中明确指出,基本农田的征收和转用需要经国务院审批。而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想要完全避开基本农田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于输变电线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等,占用基本农田的面积不大,但是比较频繁,审批周期较长,极大地延误了项目的工期,部分项目可能因此存在提前开工,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问题,或者由于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被迫放弃项目,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2基本农田保护的有效对策

2.1科学划分基本农田

应该对各地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进行科学分解,在全国、全省以及县市范围内进行统一协调,结合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自然条件,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使得基本农田保护可以更好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相协调;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先将高产稳产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要求保护区域的划分合理,方便进行利用;应该结合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的划分,到实地进行落实和审核,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的区位空间分析,实现基本农田保护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相互协调。

2.2提升农田保护意识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于基本农田保护资金的投入,提升农户务农的积极性,使得农民可以自发地对基本农田进行经营和保护。例如,可以进一步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土壤改良、水利灌溉、机械化生产等先进技术,提升基本农田的生产率,激发农户经营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应该加强农业补贴力度,建立起基本农田的专项补贴机制,利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使得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向基本农田倾斜,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可以通过补贴的间接作用,强化资金、税务、信贷等的管理,提升社会组织对于基本农田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推动相关政策创新

应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完善基本农田补划区域在利用环节的空间规划和时间秩序,对于工程项目占用的基本农田,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补划区域内按照1:1的比例进行补充;应该强化台账管理,对项目占用及补划的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区位等进行记录,做好基本农田变化的年度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3结语

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面对基本农田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积极探索基本农田保护的有效政策和措施,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宏品,陶乃江.新形势下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以大姚县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84-85.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3

关键词:基本农田;划定

中图分类号:F323.1文献标识码:a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2011年初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201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迫在眉睫,但是基本农田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客观存在,因此,正确认识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基本农田划定的目和意义

基本农田划定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未来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保证农业生产必须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并建立各项基本农田保护的制度,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为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保障作用。通过基本农田的划定,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得以完善,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所必需的耕地数量得到了切实保护;借助基本农田划定的平台,大规模的进行土地整治活动,能够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投入力度,显著提高了基本农田的建设标准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地巩固了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有效地落实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农村政策,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利的条件;在基本农田划定的过程中广泛宣传,能够充分调动了农民的耕种的主动性,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人人保护耕地的和谐氛围。

2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问题

2.1基本农田划定无科学量化标准

国家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比例应当占本行政辖区耕地面积的80%以上。由于不同地区的存在差异性,所以该政策执行的效果不尽相同。平原地区,地势比较平坦,自然肥力较高,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基本农田可达到甚至超过现状耕地面积的80%,而低山丘陵地区,耕地分布零散、总体质量较差,为了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得不将本区域内质量差、产能低的耕地也划定为基本农田;对于耕地质量差别不大的地区,如果按统一比例划定基本农田,那么经济发展越快,收到的束缚也就越大。

2.2基本农田保护界限不够精确

由于上一轮基本农田划定规划技术手段和方法存在不足,导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比较粗糙,无法满足基本农田划定的定量、定质和定位的要求,也无法保证基本农田划定的实时性和现势性。因此部分地区出现了基本农田范围界限不明,保护区块划定不清楚,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实地基本农田面积与现状图上面积以及登记造册表中面积3者不一致的情况,这一现象亟需改善。

2.3基本农田划定与经济建设不协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部分地区为了保障发展,将一些地区内部的基本农田部分或全部调出,违背了国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宗旨,究其原因在于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基本农田划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没有考虑基本农田划定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性,盲目的划定基本农田,结果导致基本农田布局不断调整,稳定性极差。

2.4基本农田的生态功能被弱化

基本农田划定首要考虑其生产功能,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自身的生态景观价值功能。部分地区为了自身的发展,将其城镇周边基本农田全部调出。城镇失去了基本农田,也就失去了城镇重要的“绿心”和“绿带”,失去了生态保障。没有了基本农田,城镇发展也就失去了束缚,直接导致盲目无序扩张,形成“马路效应”。

3基本农田划定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基本农田划定标准

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为基础,各个地区根据自身耕地质量现状,确定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从划定要求上看,基本农田必须符合自然质量高、生产条件好的基本要求,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光照温度、水利设施、交通区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条件;从质量上看,基本农田应突出地力肥力、抗旱排涝能力、稳产高产能力;从管制要求上看,虽然省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上级政府下达的80%,但是市、县级可改变传统基本农田指标的平均分解方式,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前提下,加大对基本农田质量优良地区重点保护的力度,提高综合条件优良的重点地区基本农田保护率。对于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区域,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降低基本农田保护率,但是实现基本农田数量高、质量好这一宗目标的宗旨不能改变。

3.2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基础,开展基本农田划定

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自然质量等的评价原理是作物生产力原理,既对影响农用地质量高低的水文、气候、土壤、地貌等自然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得出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土地生产力的高低。自然质量等的影响因素是不易改变的,因此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的高低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综合考虑自然质量等别因素和农用地的区位因素进行基本农田范围和面积的确定是科学合理的。具体做法是:预测某地区一定时期人口高峰年的人口数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进而估算该地区粮食需求总量;根据有关规程中确定的计算方法估算当地最低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数量;然后按从高向低的顺序累加耕地面积,使累加结果为当地基本农田数量的105%~110%;最后在自然质量等别图上初步划出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综合考虑其他相关规划,结合变更调查数据将建设占用和未来将建设占用地的耕地调出初步划定的基本农田范围,最终确定基本农田的范围和面积。

3.3创新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增强基本农田弹性及生态功能

由省级政府统一操作,在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划定一定比例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图斑,集中作为基本农田补划区,并制定基本农田补划区利用的时序和空间规划,有效增强基本农田的弹性。规划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大建设项目,还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安排的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项目,只要涉及占用基本农田情况的均在基本农田补划区进行补划,保障规划实施期间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对于能起到隔离城市组团、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均可作为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充分利用基本农田不得随便占用的优势,将这些农用地保护起来,从而起到隔离城市组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生态和景观服务功能,形成田园景观与城市景观相映成趣、和谐共存的“田园城市”[4]。

3.4以先进技术手段为保障,建立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

以GiS技术为平台,在综合运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和实地核实块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这样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可以避免“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和“占优补劣”现象。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技术层面来看.它涉及规划、建库、使用、维护、更新等诸多环节。在落实好基本农田布局的基础上,将基本农田数据建库并录入属性信息,具体属性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和质量等级、四至、承包人、保护责任人等信息。通过将属性信息录入数据库,在土地调查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便于查询和维护的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系统,实现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做到了数据的“无缝衔接”,最终达到“以图管地”的目的。要不断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建立和健全基本农田数据库的信息更新机制。具体方法是充分发挥基层国土单位的能动性,对发生变化区域逐地块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对,并将变化数据审核后录入基本农田数据库,保证基本农田数据的现势性。

参考文献

[1]陈百明.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5):1-4.

[2]林韵芝.论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与划定[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2,23(5):197-198.

[3]董涛等.大都市边缘区基本农田功能特点及划定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10(12):32-37.

[4]张凤荣.基本农田保护新思维[J].中国土地,2009(7):20-22.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4

关键词:松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耕地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8-10-1

1建设背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要确保我国的粮食供给能力,不仅要保证耕地的数量,同时更要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出率。对此,吉林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优化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产稳产有效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效途径。

2松原市概况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中温带,幅员面积22034平方公里,占吉林省面积的12%,总人口290余万。松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长期以来,松原市农民有着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为吉林省的粮食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不过由于松原市特有的自然条件原因,松原市年降雨量偏少,春旱情况多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需要迫切改变现状,以促进农业生产长远发展。

松原市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地势平坦辽阔,土壤肥沃。主要由松嫩冲积平原、松辽分水岭台地平原组成,耕地资源较为丰富,平均海拔高度为130~266m之间。松原市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的土壤类型有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和河淤土等,优越的土地资源,为松原市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有利的发展条件。

3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标准

3.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排需要而进行的田块修筑和地力保持措施,应实现田块集中,耕作田块平整,耕作层土壤理化指标满足作物高产稳产的要求。其目的在于经过土地平整、深耕深松后的土地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通过田块内的局部平整使田块平整度、规整度有所提高,有利于田间管理及田间机械化耕作。根据松原市基础条件,经实地踏勘和计算得知,松原市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过程中,田块规整程度要达到90%以上,旱地坡度在2级以下,土层厚度达到50cm以上,pH值在6.5~8.5,满足本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标准,适合高产作物生长发育。

3.2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为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等灾害而采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核心内容。目标是要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即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设施的配备来达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松原市水资源相对丰富,灌溉排水条件均可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3.3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满足农业物质运输、农业耕作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其服务于一个或几个耕作田区。为了提高田间作业及管理的效率,要求道路具有较高的通达度和合理的道路占地率。

松原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的相关要求,平原地区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道路占地率不高于3%,能够满足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生活便利的需要。

3.4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

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指为保障土地利用活动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条件,防止或减少污染,自然灾害等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结合松原市的实际情况,该工程主要指农田防护林工程。

农田防护面积比例指各类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作建设,受防护的农田面积占项目区认定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的比例。根据《标准》要求,依据松原市的具体情况,农田防护面积比例不低于90%,农田防护效果良好。

4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中,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对田、水、路、林、村等重新规划,等工程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更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既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5结论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5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田间沟渠;设施改建;设计;施工;U型槽

中图分类号:F303.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15.019

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一直是国家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抵御自然灾害,促进农业技术实施,对农村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是农民生活收入,农村经济稳步提升的核心后援。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对其都处于“重建轻管”的发展建设状态,管理主体与职责分工不够明晰,投入水平偏低且技术推动方面也无法跟上节奏,所以客观讲其整体的建设过程都是被动不利的。

1田间沟渠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大地方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乡镇基层,例如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措施等都有所强化,以此来巩固农村农业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走势。在国家对“三农”问题格外重视的时期,田间沟渠与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现实意义则更加凸显。

就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田间沟渠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还依然存在“重建轻管”的严重不均衡问题,相关单位与个体对相关设施的S护与管理义务都不能准确及时落实到位。所谓“三分建设七分养”,在该方面的管护发展还应做到积极全面,通过更多手段来完善管护工作,例如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1]。

2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与施工案例分析

2.1工程项目基本概况

国内某县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建设与20世纪70年代,受到当时建设技术与经济条件影响,其整体建设标准偏低,其中多数田间沟渠是典型的传统土渠,由于年代久远存在严重的渗漏、淤塞问题,甚至部分区域出现了严重倒塌,该水利工程的水源可利用系数只有0.3~0.5,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

2.2设计原则

基于该工程实际状况,要依据当地所希望实施的农田灌溉规划来展开设计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对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技术性改造。在保留原有灌排功能的有效基础之上,对该渠道工程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合理优化,例如对水利渠道实施裁弯,保证渠线始终处于平顺水平。

2.3设计管护过程的技术要点

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施工设计管护,涉及以下施工技术要点。

小型农田水利渠道U型槽的断面规格设计。根据工程项目中灌溉区域的实际状况,依据灌溉面积对其进行设计,分别将干渠、斗渠、支渠设计流量都具体计算出来,明确水利渠道中损耗流量与净流量之和。再根据所获得的设计流量值对U型槽内空断面尺寸进行确定,直接决定内控断面尺寸,再配合U型槽内设计纵坡降来明确槽内过水流量,最终计算出U型槽断面的最合理规格,给出U型槽相关构件基本参数。

3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施工流程分析

3.1利用混凝土预制U型槽

利用混凝土预制U型槽是小型农田水利渠道施工的首要步骤,工程中所利用的是LZYB-1成型设备,它可简化对U型槽的设计制备流程,且成本投入较低,后期管护工作也相当便利。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保证每一条U型槽的设计长度为0.5米,壁厚设计在3.5~4厘米左右。然后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按照该小型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基本标准要求,以水泥沙石物料与技术水平为基础依据,正式展开混凝土配比试验,最后获得水泥、卵石、砂子、水泥的总配比为2.06∶1.55∶1∶0.45,中粗砂细度为2.5~4,得出上述水灰比数据后展开对预制U型槽的养护工作,保证24小时基础养护,过程中必须注意对U型槽的保湿与防冻措施,以保证设计标准达到规定强度,同时确保U型槽表面光滑平直,没有任何蜂窝麻面和变形问题。

3.2U型槽的施工安装技术要点

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U型槽施工安装需关注以下技术要点。一是要进行基础挖填,为此要先放样,然后开挖土方,以开挖线为准实施具体的开挖作业,避免超挖现象出现;二是在填土横直过程中必须注意顶面平整度,保证U型槽挖槽准确性。在挖填土方结束以后,要保证U型槽的放置间距在20毫米左右,同时保证断面间拉线自上而下展开,并对基槽断面进行修整,让土槽与U型槽之间的普通构件口宽在2厘米左右;三是要在过田地段增加渠底垫层,最大限度防止由于田面水位过高(高于渠内水位)而导致倒流现象。

U型槽安装要配合C15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灌于U型槽内,保证浇灌厚度在4~5厘米,其宽度则要达到U型槽的1/2。随后便可进行U型槽安装,要自下游向上游顺次安装,保证U型槽相邻间隙在20毫米宽度,这样便于留作勾缝。对勾缝的施工流程如下:先利用比例为1∶2.5的水泥砂浆进行涂刷,然后配合1∶2的泥浆对勾缝实施抹光、压平,最后填埋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施工中每间隔5米距离设置一道沥青麻丝伸缩缝。

混凝土现浇压顶,这一道工序决定了U型槽的使用寿命,解决稳定性问题。该工程中采用的是预制混凝土空心压条,它的强度等级为C30,尺寸孔径为50毫米,断面面积为150×150毫米[2]。

4工程效果分析

针对该工程中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施工技术改造,基于U型槽让渠道外观更加美观,对周边环境改善也有极大促进作用,而且其后期管理简便,确保了农田水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减少了淤塞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

5结语

本文从设计施工角度,简要分析了某地方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改造工作。除该技术性改造外,应从更多角度做好建设工作,增加工作紧迫感,从根本上促进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以促进农业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新.田间沟渠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1117.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6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耕地保护事业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让我们目光回溯,略作梳理。

专门机构的设立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有耕地14.68亿亩。“耕者有其田”的号召和“谁开谁有”的政策,曾经激发了一波农民垦荒的热情;除了农民就地开荒之外,1953年到1957年,国营农场、军垦农场和知识青年志愿垦荒和移民开荒同时进行。1957年,我国耕地面积激增至16.77亿亩。上世纪60年代初期,政府出台政策新开荒地三五年不上农业税;尔后,为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目标,大量“”占用的耕地得到复垦,“农业学大寨”中,各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开荒造田,耕地面积又逐年增加。

到了1978年,全国耕地总面积约21.47亿亩。然而,全国粮食产量只有约6000亿斤,大概是2007年的五分之三。僵化、低效的土地使用制度困住的不仅仅是人,还有人们脚下的土地。

1978年,小岗村的“大包干”在严冬里搅动了一池春水;很快,决定中国命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农民和决策者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大锅饭”被打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让农民可以放心地长期投入土地,提高的不仅仅是生产效率,还有耕地质量。1978年到1985年间,中国农业总产值从1397亿元增长到3620亿元,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增长到37911万吨。

有了钱粮,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机器开始加速度运行起来:这八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669亿元跃至2543亿元。

其时,耕地保护问题也渐入人们视线。198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们的国策,要求“基本建设即使非占用耕地不可,用地也要严加限制;农村建房要有规划,绝不能乱占滥用耕地”。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滥用耕地建房和乱砍滥伐森林斥为农村的两股歪风。1983年,中央1号文件将耕地减少、森林过度砍伐和人口膨胀列为当时农村的三大隐患。

然而,尚不完善的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难以遏制耕地流失的势头,1978年到1985年八年的时间丢了将近5000万亩。1984年改革重心从农村移师城市后尤甚,1985年一年减少耕地面积1500万亩。

可以说,是这触目惊心的状况催生了1986年我国第一个专门管理土地的机构――国家土地管理局。同一年诞生的《土地管理法》明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要求“国家建设和乡(镇)村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苦战“圈地运动”

有了专门负责的机构、队伍和日趋完善的管理体制,耕地保护走上了新的征程。

1987年,首次全国土地开发经验交流会在本溪召开,号召“保持全国耕地面积相对稳定”。当年6月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参与《关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的联合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行为。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试图引导土地复垦以增加耕地面积。1990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强调“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建设用地计划,严格审批建设用地”的同时,明确要求“各地方凡因建设占用农用土地的,原则上应承担土地开发的义务。”

应该说。这些开源节流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效果,1987年到1995年间,尽管因种种原因减少的耕地数量在8500万亩以上,而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补充的3800多万亩,使得这段时期在经济发展势头不减的前提下,年均耕地减少量少于以往。

尤其是“开发区热”之后,保护耕地得到空前重视,不惜“严刑峻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1992年的开发区热。到11号文和《土地管理法》第二次修订,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蜕变的阵痛中,耕地保护被推到了矛盾的漩涡中。

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的重化工发展倾向再度展露,城镇化规模迅速扩大。不规范、缺乏理性的市场行为轮番掀起盲目的“圈地运动”,两年时间占领耕地2400万亩。继1992年12月国务院《关于严禁开发区和城镇建设占用耕地撂荒的通知》后,1993年4月又《关于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的通知》,持续清理、整顿开发区。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后,在1996年6月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议上提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战略目标”。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即中发11号文),明确要求各地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并宣布自该通知下发之日起,冻结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一年。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中首次加入三项土地犯罪条款,“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人们看到了“中国将以最严厉的措施保护耕地”的决心。

1998年8月29日颁布新修订《土地管理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认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用途管制、集中统一管理和加强执法监察等原则,并以专门章节规定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如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禁止闲置、荒芜耕地,以及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耕地数量等。

基本农田:千秋大计

粮食安全和农村长久的稳定与发展怎样得到保障?换句话说,我们将把什么样的农田留给子孙后代?这个问题,不单单改革的决策者们在想,第一线的农民们也在想。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发端于中国农村又一次充满聪明智慧的改革创举。

1988年3月,出于对耕地流失的痛惜和粮食保障的担忧,原荆州地区土地管理局、监利县人民政府在该县周老嘴镇划定了中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分3个保护区块105个保护片,保护面积37792亩;并明确了保护基本农田的“两个目标”:用基本农田解决辖区人口吃饭问题,保证完成粮食定购任务的

目标。保护措施包括不准建房、不准葬坟、不准挖沙取土、不准扳砖烧窑、不准乱挖渔池、不准毁田造林。1989年5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联合在荆州召开了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区现场会。会后,周老嘴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和完善,并逐步形成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长效机制。

1992年,国务院转批了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关于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批示的通知》,正式确定“基本农田”的概念。1994年8月,国家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6年3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农业部联合下发《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规程(试行)》;1998年,国务院下发新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当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将基本农田保护确定为法定规划内容,并采用“严格的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保护基本农田。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基本农田保护作出明示。

2004年全国基本农田大检查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基本农田1589亿亩。2004年以来,基本农田已经从重点保量向既保质又保量的方向发展。2006年,全国确定了116个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18亿亩红线,事关国家战略

早在1994年,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途经福建惠安县走马埭,看到被划定为耕地保护区的大片良田碧浪翻滚,慨叹“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2002年,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开启了一个新的黄金经济增长期。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三驾马车劲头十足,2003年到2007年我国GDp连续五年增幅超过10%。所谓第三轮“圈地运动”发动了。2004年的28号文和2006年的31号文出台,力图通过紧缩“地根”一来控制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来保护耕地。

然而,在也许是30年来最好的岁月里,国家“十五”计划确定2005年,耕地总量红线19.20亿亩。到2005年实际保有耕地总量为18.31亿亩,比起2000年以19.24亿亩失手第二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4亿亩的目标,9300万亩的缺口更让人心惊。《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已经从2001年的19.14亿亩锐减至2007年的18.26亿亩。

2007年的“两会”,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严正宣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2008年7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粮食安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18亿亩耕地红线,对于粮食安全而言不是全部,但又是必要条件。

2008年8月,历时三年,第三轮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终成正果,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纲要》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将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申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7

关键词:农田保护;土地发展;基本农田;经济补偿

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号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制度》、《禁止破坏和闲置荒芜基本农田制度》、《占用基本农田审批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保护了大量高产优质农田区,改善了占用耕地现象,在农田水利建设及中低产地的改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我国目前农田保护补偿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农田规划的方法不够科学

农田规划保护应该针对质量高、产量大的那一部分耕地,对于存在严重水土流失风险的陡坡耕地,或是土坯层非常浅薄的耕地、遭受严重污染的耕地等,都不应划入耕地保护区,更不应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范畴。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都明确指出所保护的基本农田是根据科学合理划定、针对优质耕地的保护,需要将基本农田保护当成主要的规划目标,严格把握基本农田保护的布局安排,还要控制好质量要求及其数量指标。对于那部分生态适宜性和经济适宜性都很低的,产量不稳定且退化严重又影响生态环境的耕地,应该退耕,恢复林草植被。

至于如何界定优质耕地的范围,笔者建议可将以下区域的耕地考虑在内:集中连片的耕地;城乡结合部交界处的各种农用地,包括花卉苗木地、果园、出产能力高的平原耕地,以及各高速交通主干道沿线的农用地等。但是当前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方法仍然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模式,把地方经济建设摆在第一位,而将基本农田规划在经济建设需求范围外的耕地,舍近求远、存劣去优的现象普遍存在。

1.2农田保护缺乏真正的执行主体

在理论上,农民日夜耕种以此养家糊口,应当视农田耕地为其生存的保障,尽力保护耕地。但在事实上,目前农业生产效益低,广大农民心中已逐渐形成“保护子孙田”与“保护贫穷”的落后心态,由此对于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并不高。

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耕地负有管理义务,农民集体对耕地享有所有权,但目前这种农村集体组织早已不复存在,法律赋予的权利亦无法实现。

由此可见,政府、村民、村委会都没能成为耕地真正主体,尽管法律年年疾呼要保护耕地,但因鞭长莫及而收效甚微。

1.3保护农田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无法均摊

在社会享受保护基本农田所产生的种种好处的同时,应当对此支付相应补偿。但基本农田的使用者、所有者并没能实现非农化带来的土地增值,他们放弃了农田发展权,社会却没有对他们所放弃的农田发展权作出替代补偿,导致保护成本全由他们自行承担,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基本农田保护的有效性,也是保护农田的执行主体缺乏的根本原因。

1.4农田占有补偿方案有失公允

《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必须对此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以确保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面积不会减少。

但是,法律与实际操作过程仍存在相当大的赶超空间。实践中,对于质量相当的标准并无可操作性的硬性指标,“占优补劣”已成为普遍现象,比如,在占用位于高速公路附近的优质农田后,用于补偿给农田所有者的却是那些地处偏远、土质贫瘠的耕地。整体上看,农田的数量没有变,但质量却大大降低了,从而导致农田总生产力的降低,与最初农田保护占补平衡的要求背道而驰,同时对农田所有者也是有失公允的。

2、开展农田保护补偿工作的有效途径

2.1构建基本农田保护的补偿机制,实现农地的发展权补偿

针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侵害农地发展权的问题,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应当具有外部生态效益性质,应当为受保护的基本农田所有者提供生态效益补偿和农业支持。即以“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向造成基本农田生态破坏的单位或个人征税,建立生态破坏者与保护者对称索赔机制。虽说我国现行法律中仅有规定资源税、消费税,但环境部门可以通过征收排污费、环境税等方式向排污破坏者征收补偿费,用以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和补偿基本农田保护者。

2.2完善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的配套政策

为了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目标,基本农田的保护只是依靠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共同努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来协助完成。笔者通过多次走访基层农村与农户交流,对完善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提以下建议:加大宣传保护基本农田的理念,与全社会形成保护共识;提高基本农田规划的科学性,确保基本农田保护的可操作性,比如优先将生产条件好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确保现场与图纸一致;扩大政府建设资金的投入,使农民在经营基本农田中的经济收益实现实质性突破,比如政府补偿的方式可多样化,选择与水利、农业先进技术推广项目结合等措施。

2.3针对基本农田补偿方式的创新建议

笔者认为,由于多数农民不善于理财,在农田补偿款的管理与使用方面,应当站在保护农田所有者的利益角度出发,作以下方面引导:

其一,对于按年度征收的资金,比如建设用地的税收,可按年度以合理的比例向基本农田所有者发放补偿。

其二,对于一次性支付的资金,如征地补偿、安置费等,可由村委组织设置专门的账户统一管理,抽出部分作为村委专项社会保障基金,余下部分全部分发给农田所有者。

参考文献:

[1]唐健.基本农田保护问题与对策[J].中国土地,2004(7):24-28.

[2]陈关球,周丙娟,邓爱珍.当前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114-118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8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和壮大烟叶支柱产业,切实满足烟叶生产对土壤条件、生态条件和社会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烟叶质量,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恩施州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按照“稳定、优质、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全州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总公司)的要求,在规划期内建立和落实基本烟田规模,稳定烟叶种植面积,确保烟叶生产目标的实现,把我州建成全国优质烟叶产区。

第二条合理区划布局。全州重点发展47个万担以上的乡(镇)烟叶生产区,稳定发展19个5000担以上的乡(镇)烟叶生产区,力争在*期间实现烤烟和白肋烟专业化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

第三条建立基本烟田制度。全州基本烟田规模要达到153万亩。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在适宜种烟区域范围内,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妥善处理好烟叶生产与其它作物用地关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确定基本烟田,编制基本烟田规划。

第四条实现基本烟田规范管理。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土地流转的规定,在农民完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流转途径,实现规划区内基本烟田的相对集中,规范管理,高效利用,提高整体产出效益。

第五条严格实施基本烟田保护。基本烟田保护区由县(市)人民政府划区、定界、登记造册、编制图表,建立保护标志,予以公告。对破坏基本烟田保护区内生产基础设施、设备的,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六条签订基本烟田保护责任书。在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的地方,由州人民政府与县(市)人民政府、县(市)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或烟农协会组织分别签订责任书,并由县(市)人民政府向烟农颁发基本烟田证书。明确政府、烟草主管部门、村民委员会或烟农协会组织、烟农对基本烟田的保护责任、权利与义务等。

第七条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基本烟田保护区一经确定,由县(市)烟草部门与烟农签订满足烟叶生产两年一次或三年一次轮作的种植合同,确保基本烟田有效轮歇和养息。

第八条征用基本烟田应实行补偿。开发建设项目确需征用、占用基本烟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依法给予补偿(其中应当包括对基本烟田基础设施的补偿)。

第九条依法保护烟农的合法权益。烟草行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投入必要的资金,扶持基本烟田建设和烟叶生产种植,并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帮助。烟草公司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国家标准收购烟叶。烟农按合同种植的烟叶,由当地烟草公司负责全部收购,并及时兑付收购资金,进一步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

第十条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县(市)人民政府要在基本烟田保护区内规划和完善烟田水利设施、烟区道路、烤(晾)房、防雹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中低产和瘠薄烟地改造的力度。采取国家立项、行业投资、政府补贴等办法筹集资金,同时,在烟叶生产区将扶贫资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村级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配套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必须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不允许将资金挪作他用。

第十一条各尽职责协同配合。烟草、发改、农业、财政、林业、环保、气象、扶贫、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州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部门实施规划并认真组织落实,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配合,加强烟田水利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提高基本烟田的有效排灌能力;加强烟区道路配套工程建设,确保物资供应、烟叶调运;加强防雹、人工降雨设施建设,完善烟区防雹网络体系;加强烤(晾)房、收购网点和仓储建设,以适应生产布局、生产规模的要求。

第十二条明确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权属。由烟草行业投入为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补贴建设的渠系、水坝、管网、提灌站、烟区道路、集中密集式烤房等生产基础设施,所有权归村组集体,水窖、水池、单个密集式烤房所有权归烟农。

第十三条推进标准化生产。按国家有关规定,州烟草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制定并颁布适合恩施优质烟叶生产的地方标准,由各县(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科技创新,通过科技示范,典型引路,加快烟叶生产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创恩施烟叶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第十四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林业、农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电力、烟草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按照规划要求,分别抓好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强化水土保持工作,为基本烟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加强耕地质地建设,推广绿肥种植、秸杆还田、有机肥科学使用,调整前茬作物,不断改善土壤环境,保护和提高地力,确保基本烟田可持续利用;立足开发多种能源,大力推广煤炭烘烤,逐步试验推广电能烘烤,落实农业生产电价政策,保证电能供给,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烘烤烟叶。

第十五条落实措施防治污染。在基本烟田保护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新建排放“三废”的工厂、作坊。对已经建成的“三废”排放未达到控制标准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建立烟叶生产保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并完善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减灾和救助机制。各级烟草部门要筹集和建立烟叶保险风险金,保险等部门要积极参与烟叶生产保险,对按计划种植而遭受冰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应给予烟农适当补助。县市人民政府要组织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烟办、民政、财政等单位为广大烟农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基本烟田保护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十七条规范烟叶经营流通秩序。各县(市)人民政府及烟草、*、监察、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协同配合,依法打击烟叶经营流通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烟叶经营流通的良好秩序。

第十八条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指挥队伍、经营管理队伍、烟叶技术队伍、烟农队伍建设。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探索多种经济组织形式,健全完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制,为烟农提供优质服务。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9

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欢迎视察组来*检查、指导工作,并向多年来对*发展给予关注、支持和帮助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视察通知要求,把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东南部,幅员面积1677平方公里,占长春市区总面积的46.5%,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总人口38.5万人。*1995年撤县设区,是长春市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生态环境最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城区。我区属典型的丘陵半山区,系第二松花江支流饮马河流域。目前,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7条,其中较大河流有饮马河和*河2条,*河流域面积1270平方公里,饮马河*境内流域面积400平方公里。共有饮马河、*河和城区3条主要堤防,全长197公里,保护耕地面积1.1万公顷。

我区现有中小型水库41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26座,塘坝67座,总库容为13789万立方米。在中型水库中,*水库位于饮马河支流*河上游,距城区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21.6平方公里,库容7598万立方米;黑顶子水库位于*西南部,距城区1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4.6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532万立方米。

我区共有中小灌区15片,其中*水库、黑顶子水库等中型灌区2片,肚带河水库、柳树水库、小营子水库等小型灌区13片。工程配套率为35%,工程完好率为50%,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建成双饮重点治理涝区1片,佟家、奢岭等治理涝区4片。

另外,我区还进行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12条,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二、建设情况

多年来,我区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安全这一目标入手,切实加大了争取、投入和建设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面。投入2700万元在全省率先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不但彻底解除了水库安全隐患,而且还将*水库打造成为长春地区一大旅游景点,综合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投入1300万元对黑顶子水库坝体防渗、大坝护坡、防浪墙等工程进行了全面建设,一次性解决了安全问题,成为我区水利建设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堤防建设方面。先后加固了饮马河堤防55公里,*河堤防70公里,建设灌涝区土方工程千余项,使两河堤防建设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从整体上提高了*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标准,在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抓住撤县设区有利契机,争取了1600万元城市防洪工程资金,高标准完成了10公里的城防堤坝治理任务,保证了我区在特大洪涝灾害面前不受内涝之苦。另外,我们还投入1100万元,对石溪河堤防进行了美化亮化,同北广场共同构筑起城区居民的休闲场所。

在抗旱工程建设方面。几年来,我区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水库灌区东营拦河闸、黑顶子水库灌区黄家拦河闸、山咀子拦河闸等建设工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但保证了全区1.2万公顷农田灌溉需要,而且有效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目前,我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过去的0.53提高到现在的0.65,旱涝保收面积由过去的70%提高到现在的85%。另外,我区为了尽量避免2001年大田因旱灾大面积绝收的情况,累计投入980万元,打抗旱机电井2600眼,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主要做法

应该说,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的水利工程已基本形成“蓄、提、灌、排”四大格局,在抗御自然灾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可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倍受关注的民生工程。如果没有一个组织得力、敢于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很难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多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重大、重要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都能亲自参与研究,为工程建设把关、定向。区水利主管部门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论是工程的前期论证,还是工程的在建,都能做到工程包保组织明确、责任明晰,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各乡镇(街)作为工程的受益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积极帮助解决工程建设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应该说,正是这种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和全力以赴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组织体系,保证了我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快速而有效地推进,为我区的农业安全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把多元筹资方式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落后老化与财政实力的相对薄弱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客观现状,也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矛盾所在。对此,我们不等不靠,主动采取“政府投、农民筹、招商建”的形式开展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投入方面,我们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有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向上争取和区里配套的力度,高标准完成了两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3条主要堤防等除险加固和维修任务,水利设施综合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在农民自筹方面,近年来我区在应急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全区集体、农民自筹资金600余万元进行水库、堤坝的除险加固和抗旱工程建设,这在*农田水利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免征农业税后国家取消了义务工,但我区每年仍有受益群众投入义务工不少于1万人次,或自觉地进行必要的筹资兴建。在招商助建方面,目前全区67塘坝在乡镇和水利主管部门的监管下,采取面向社会承包的形式进行日常的管护,各承包者都能及时地进行维修和抢险,基本都能够保证安全和灌溉需要。据统计,近年来通过多元筹资方式,我区累计投入10192万元,加高加固防洪堤120多公里,新建防洪堤10公里,维修排涝泵站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座;渠道硬化5公里;建设抗旱工程2800项;建设农村人畜饮水项目55项;修复水毁水利工程520多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三是坚持把发挥主体作用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基础。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群众这一主体作用,才能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我区始终牢牢抓住农民群众这一主体,动员和组织受益群众参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我省连续12年开展的农村水利“天池杯”竞赛活动中,我区采取“以工换工,集中力量上大项目”的办法,平均每年动用有效劳力200万人次,动用土方1000万立方米,加快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保证了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开展。免征农业税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农村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缺位。为此,我们利用国家、省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民办公助”政策、约束小型水库承包者加强维修管护、通过我区特有的屯务理事会引导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事一议”经常出现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坚持把落实管理条例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自95年省里出台《吉林省农村水利管理条例》以来,我区就结合区情实际,不断加大《条例》的贯彻落实力度,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顺利开展。为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条例》要求,我们于96年建立了水利建设基金,目前我区累计收取水利建设基金3000余万元,新建、加固和维修了1000余项水利工程,水利基金项目在战胜5年干旱和抵御2年大洪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水利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按照《条例》要求,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重新划定了河道堤防管理站、两座中型水库,以及乡镇水管站的单位类别性质,将原来的差额或自收自支单位全部转变为全额拨款单位,保证了水利基层组织必须的工作条件和办公经费,彻底解决了水管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促进了水利工作的开展。另外,我区针对小型水库所有权归乡村集体所有,重使用少投入,防洪安全和水利效益无法保证的实际,于1999年克服重重困难,将全区13个小(一)型水库划归水利部门管理,使小(一)型水库管理走上了正常化。2003以来,累计投入维修资金近130万元,对病险的小(一)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基本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水利部门的积极运作,目前全区13座小(一)型水库已有5座列入国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有2座已列入年度计划,预计总投资达到790万元。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市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工程设施老化严重。我区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老化损坏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据前段时间调查摸底,目前,我区小(一)型病险水库6座,80%的小(二)型水库坝体或坝基存在安全隐患;95%的小型水库闸门、启闭设备等配套设施破损严重;6块涝区工程设施不配套,排水不畅;30%的抗旱机电井破损严重,抗旱应急能力下降。

二是工程建设投入渠道狭窄。目前看,我区近年来95%以上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是通过向上协调争取来的,而通过承包、自筹等渠道建设的工程仅占极少一部分,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筹资筹劳渠道变得更为狭窄。即使是国家、省市有政策,但受自身财政实力限制,1:1的匹配比例也使很多建设工程无法实施。现在看如果没有国家、省市政策的强力支撑,*就会陷入想建难建的尴尬境地,势必制约我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三是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虽然我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保证了免征农业税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但仍有象跨村、跨乡的工程项目不能通过村民议事会的“一事一议”。加之免征农业税后村集体经济来源锐减,造成群众性集资难,致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实施项目减少,传统建设模式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五、今后打算

着眼于省城未来发展对水源和环境的特殊要求,认真履行省城水源保护区的神圣职责,努力建设清洁优美的植被环境,先进完善的设施环境,安全、健康、和谐的水环境,着力构建生态水利、经济水利和服务型水利的新格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进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加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有利契机,分阶段,分批次完成全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达到小型水库正常运转、良性运行。

(二)继续抓好抗旱节水灌溉工程。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改变不合理的渠系布置,形成规范的灌排系统;完善各级渠道配套,改善灌区排灌现状。到2012年重点灌区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达到9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00公顷。

(三)继续抓好农田排灌工程。加强灌区排水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排灌标准,充分发挥灌区整体效益。加大涝区治理力度,新增改善易涝面积7000公顷,排涝标准到2012年全部达到5年或10年一遇治涝标准。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搞好组织协调,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的格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加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协调力度,为项目施工创建良好环境,通过亲手抓重点工程、办示范项目,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开展。不断完善水利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定项目、定任务、下指标,签责任状,搞奖惩,确保工程建设任务明晰、责任明确。

(二)完善制度,突出主体。不断完善“一事一议”村民议事制度,指导、督促村民委员会建立规范的议事程序,特别是把制定水利规划、开展项目筛选、提交工程效益分析报告等环节纳入议事程序中来,提高议事的成功率,减少议而不决的现象。同时,加大对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力度,避免决而不干。通过“一事一议”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农民自愿参与、村组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开展。

(三)创新方式、多元投入。主动适应当前水利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抢抓机遇,创新方式,争取水利建设的大投入,大发展。一是按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财政将逐年增加农村水利建设的投资预算,不断提高对农村纯公益水利工程的投资额度。二是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采取租赁、拍卖、承包等办法,进行小流域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开发,逐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和经营企业化。三是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探索对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对发展节水、水保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投资、参与的信心和决心。

最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主要政策,围绕市场化改革取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本文以土地管理法的制定颁布及两次修改为主线,试图对这一系列变化作出描述和简要分析。?

一、国有土地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同步进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推动。在阶段划分上,同样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改革试点阶段,1979年至1987年。深圳进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1988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依法出让土地使用权。?

深化改革阶段,1989年至2002年。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管理制度。?

在改革开放初期,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国家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试图控制经济增长对耕地的占用。国务院于1982年上半年相继颁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征用土地条例》解决了国家重点建设用地低成本问题,但在制止多占乱占耕地的根本问题上,两个条例基本上没有达到目的。且两条例存续时间也很短,在《土地管理法》于1986年版颁布同时即被废除。?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阶段?

随着改革的发展,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突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新代表农民工。农村土地出现大量的撂荒、耕地质量下降、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价值差异,使得农民对农业失去他信心,这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荡然无存,因而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完善和变迁。新世纪关于“三农”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则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了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

三、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在国有土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后,保护耕地继续成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问题。改革的实践再次突破法律法规的滞后状况。全国有二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的数百个县,为解决保护耕地问题,以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方式,划出基本农田保护区域,从而对高产稳产农田实施有力的保护。这样做既保护了基本农田,也增加了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稳定感和积极性。?

四、继续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即指完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增强在土地使用权一级市场上出让土地使用权的透明度和公平、公正性,减少和制止各级政府官员对土地使用权一级市场的行政干预。?

五、修改宪法,颁布《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1988年底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进一步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1990年5月国务院宣布,允许外商进入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土地市场管理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1998年12月《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至此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六、中国土地制度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国家加强对土地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近些年来国家对土地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主要表现在国家强化对地方政府的土地监管体制,在国土资源部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在全国各地设立九个土地督察局;国家严肃执行对违法占地、批地不建、滥用非农建设用地、滥设经济开发区和囤积土地等现象展开清理整顿。从中不难看出在未来的时期里国家调控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全国土地供应总量,实现节约、集约和高效用地。?

(二)进一步健全土地市场体系?

首先是构建土地市场经营主体,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实行营运,从而规范土地市场规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其次是拓展和规范土地使用权二、三级市场,加快盘活存量土地,允许闲置土地使用权再流动和再转让,发挥使用效益,规范二三级市场的收益分配,使再转让是增值收益的主要部分进入国家财力;最后是建立土地价格体系。在城市土地分级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基准地价,建立科学的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制度。?

上述举措使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从理论探索阶段走向实践探索阶段,冲破了土地供应单纯采用行政划拨的旧土地使用制度的束缚,这是大陆土地使用制度带有根本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