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十篇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十篇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2:14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1

关键词:趣味实验;应用策略;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培养能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其8条基本理念中第5条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在现行的中学教材中,很多演示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导致学生的兴趣不足;在实验的选择上,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轻视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能力方面的培养来说,有些实验教学过分严谨,忽视想象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处于被束缚的困境中。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也提到趣味实验,但无论是从质上还是量上,趣味实验的价值体现得还是是远远不够的。

趣味实验的价值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得到真正地体现呢?这主要是趣味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的策略。主要的策略包括:利用趣味实验创设一些冲突情景策略;利用趣味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略;利用趣味实验让学生共同参与策略;利用趣味实验有目的地观察策略。

一、趣味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效

1、趣味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趣味实验中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比一般演示实验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而且所选的趣味实验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化学基础不好、有厌学情绪的普通班学生,以及底子较差但富于现象力的美术班学生,趣味实验的开展应该说有很大的前景。

2、趣味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些趣味实验是在课本演示实验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机能构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对改进过的趣味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让他们亲自体验探索自然界的快乐,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无疑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趣味实验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变单学科为多学科的横向发展

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选化学史上的一些范例,引导学生仿照科学家的研究方式,设计方案并予于操作,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化学史、化学常识教育的方式。很多趣味实验往往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等多种学科,通过趣味实验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学科的综合性。

二、趣味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一些冲突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实验兴趣

兴趣是通过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倾向,它是学习的前提,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动力。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趣味实验去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如趣味实验在引言中的应用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案例一]铝与盐酸反应;Ba(oH)2・H2o与nH4Cl反应(新教材)。

[分析]铝与盐酸反应放热不明显,趣味性不够。

[方案一]改为用“滴水生火”引入: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包在脱脂棉放于蒸发皿中,用胶头滴管往里滴水。

[现象]马上可看到黄色的火焰。

[评价]该实验又简单又有趣,直接把学生引入到反应热的问题来。

[方案二]学生分组实验:浓盐酸和氢氧化钠粉末的反应。

[现象]试管壁很烫,可达六十摄氏度左右。

[评价]现象明显,增强趣味性;不需使用温度计,操作简单。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

开发趣味实验时教师应遵循与教材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情境的设计必须与教材相结合。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趣味实验。如在小结时引入有一定综合性的趣味实验可避免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

[案例二]双色喷泉

[方案]在氨的喷泉实验中增加一个装有氯化氢的烧瓶,并设计几个开关。先挤压装有氯化氢的烧瓶的胶头滴管,再打开各个开关和止水夹。

[现象]看到红色和蓝色双色喷泉。

[评价]1、可说明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2、复习氯化氢喷泉实验的原理;3、在色彩缤纷的实验现象中,学生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解释,使学生能主动巩固、回顾知识点,避免了“炒冷饭”现象。

[案例三]趣味电池电池

[方案]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原理利用下面的材料设计水果电池锌片、铜片、导线、橘子、番茄、土豆若干、耳机、1.5V小电珠、开关。

[结果]学生用铜丝和锌片,分别插到土豆或西红柿内;再用耳机的两端接触铜丝和锌片,便能清晰地听到声音;如果把12个土豆按上法每个都插入铜片和锌片然后串联,接上电键及1.5V的小电珠;合键时电珠被点亮。

[评价]该实验放在这节课的小结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可起到一个很好的巩固作用。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加形象、深刻地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原理。而且用水果、蔬菜等作为材料,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3、让学生共同参与策划、设计实验,选择器材

教师用趣味实验创设情境时还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开发趣味实验时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要考虑到操作安全、不造成环境污染、现象明显和切实可行。故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既要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又要把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叫给学生,使学生的素质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实施趣味性实验时,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也尽量让学生去设计、开发、改进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当然趣味实验的应用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学校的硬件、软件等),学生和课题组成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这样开发出来的趣味性实验才具有实效性,才便于实际操作,有利于推广应用。

课后活动是实施趣味实验的较好阶段,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充足的时间,同时学生在策划、设计实验或自行选择实验器材的过程中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课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课本中的有些演示实验改进为现象更明显、更有趣的趣味实验,使学生更深入研究教材,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解释有趣实验现象的同时也是对知识反馈的过程。

[案例四]现象更明显有趣的焰色反应(选取部分学生对焰色反应的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一]用一盏棉纱做灯芯的酒精灯,在30℃的室温下进行试验。先点燃酒精灯,灯焰高达6cm,其中黄色火焰占95%以上;然后用镊子把灯芯不断往下压送,随着灯芯的压低,火焰也变低,蓝色火焰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到灯芯平灯头时,火焰降到1.5cm高,蓝色火焰占90%以上。再做焰色反应,就能得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改进方案二]改用脱脂棉做灯芯的酒精灯做上述实验,其他操作同上。

[改进方案三]naCl、K2Co3装在扎孔的小盒子里,将少量酒精放在蒸发皿内并点燃,将固体洒向火焰。

[改进方案四]选用浓度大约60%的酒精,操作同3。

[现象]就能得到6至10cm高、有明显特征颜色火焰;火焰的焰色保持的时间比传统的方法延长了五倍多,达到10~20秒。

[改进方案五]利用厨房中现有的条件,做一个效果明显的焰色反应

在家庭用煤气灶或石油液化气灶直接得到蓝色火焰;也可用低灯芯的煤油灯或烛芯很小的蜡烛来制取蓝色占70%以上的火焰。再用细铁丝蘸取盐溶液在蓝色火焰上灼烧,就能进行焰色反应。

[评价]这些改进方案利用各种器材并与生活紧密联系,大大增加了焰色反应的趣味性。而且,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火焰的颜色取得与酒精纯度等级无关。因此,可用井水和工业酒精配成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这对节约实验经费和方便准备实验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案例五]氢氧化钡和氯化氨反应吸热实验

[改进方案]展示“摇摇冰”饮料

[现象]杯壁很冰

[评价]1、利用现有的饮料做实验增强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生活。

[案例六]自制温度计

[方案]试管中加入半试管95%乙醇和少量红色氯化钴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呈紫红色,加热时随温度升高颜色呈蓝紫色至纯蓝。

[评价]钴的水合物在加热逐步失水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学生往往易混淆颜色。而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温度计,使学生掌握温度的变化而呈现的颜色变化这一知识点自然是容易得多。

[案例七]氯化氢喷泉实验

[改进方案]用医用盐水瓶收集氯化氢气体,再用大注射器把几滴稀的石蕊溶液注入瓶内。

[现象]水自动喷出形成红色喷泉

[评价]这一利用吊盐水装置做喷泉实验形成的有趣现象,使学生感到惊讶,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这样,学生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创新得到不断滋长和迸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教师在用趣味实验创设情境时要遵循“从生动的直接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一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结合的基本规律,把趣味实验作为学生探索、发现、验证、获取知识的手段,运用趣味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实际的情景,促使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趣味实验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原则,如在复习课中可先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再利用综合性较强的趣味实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在感受趣味的同时也复习了相关知识点及其衍生的知识点。

[案例六]在15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再加入5g新鲜的面粉,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且没有任何面团存在为止,配成面粉的悬浊液。用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边加边振荡,直到悬浊液呈浅红色,并在1~2分钟内不褪色为止。记下消耗的naoH的体积。取要测定新鲜度的面粉,用同样的办法滴定面粉的酸度,记下消耗的naoH体积。

[结论]待测定新鲜度的面粉消耗naoH与标准液相仿,说明面粉是新鲜的。如果消耗的体积是标准液的2.5倍以上,说明面粉已经变质,不能食用。若在2.5倍以下,则面粉不够新鲜,不过还能食用。

[评价]用这个综合性较强的实验作为衍生关系的复习,既不会使复习课落入重复“炒冷饭”的俗套,增加新鲜感;又可培养学生联系各种知识的能力。

所以,笔者认为应用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的趣味实验可遵循重点突出原则,选取的趣味实验应应所区别。应用于引言的趣味性实验应突出激疑性、应用于小结的趣味性实验应突出综合性、紧密结合知识性、巩固性;应用于课后活动的趣味性实验应突出探索性、广泛性。这样,应用起来才会重点突出,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趣味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注意

1、处理好趣味实验与其它实验形式的关系

其它实验形式是实施趣味性实验的重要过程和环节,趣味性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实验形式。

(1)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对学生规范性、标准性的启蒙,趣味性实验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注意事项,培养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实验记录等个方面能力。

(2)学生实验:主要有课堂学生实验和实验室学生实验,适当地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使响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同时也是一种发挥个性,促进配合的好机会。

(3)家庭小实验和课外活动选做实验:与生活联系更紧密,范围更广,趣味实验在家庭小实验和课外活动中可大展手脚,教师可大胆放开尺度,可培养学生查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还可深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是一种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过程。

2、趣味实验实践中应注重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的学习特征

教师的作用可随趣味实验应用于不同阶段应有所变化。如在引言和小结阶段主要是教师设计一些趣味实验作为引出或同趣味实验设置问题情景,故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课后活动阶段和部分实验改进中应用趣味实验时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是客体,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如教师可设计以下环节:(1)布置家庭实验让学生设计(2)在方案的评价中,让学生讨论,但适时指导(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4)引导学生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5)引导学生如何应用已开发的趣味实验等环节来实施真正的引导作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查资料能力、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等。

在趣味实验应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特征有:(1)强调探索性学习。趣味实验作为引言或应用于小结时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就会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提出解决方法,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提高。如应用于课后活动或实验改进,那更要求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学习。(2)强调合作学习。不管是把演示改进为趣味实验,还是课后完成趣味实验,都需要合作交流。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思考肯定存在差异,而通过合作学习就可集众家之所长。而且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问题而继续探讨,在不断探讨中不断进步。(3)重视查资料等学习方式。趣味实验的应用不仅仅只是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利用趣味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使形式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学习?而且学生在做某些趣味实验时,必须收集有关实证资料,才能对实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实证是科学与其他知识的重要区别。

[参考文献]

[1]赵玉泉.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育,2007(09)

[2]丁辉.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功效及其应用[J].中学教学研究,2010(05)

[3]徐建春.化学创意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应用[J].化学教学,2008(08)

[4]王祖浩,王程杰.中学化学创新实验[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15-16

[5]]吴俊明.刍议化学学科教育的研究与转型[J].化学教学,2008(03)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2

在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学生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教学中,导致化学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通过将趣味化学实验引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能够真正的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许多化学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相对较低。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学生参与化学教学的兴趣,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让学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化学实验,并能参与到化学试验中,亲自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化学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二,变抽象为具体,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眼观察实验过程的各种反应,同时可以加入到化学操作中,让抽象的课本知识“活跃”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有效的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和效率。其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实际案例和理论知识,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

实验方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多样化的实验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创新实验方法,能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看到化学实验神奇的一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前主动的查找和实验相关的内容,查找和探索多样化的实验方法,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一种实验方法,然后再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例如,在氧气制备实验中,由教师向学生们展示采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方法,让学生们仔细的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也可参与到教学中。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其他的实验方法制备氧气,例如,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反应制备氧气。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采用现代技术和设备,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

现代技术和设备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现代技术和设备给学生们展示实验,具有将动画、视频、图片、声音、文字集合为一体的优势,特别是在进行危险性相对较大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能避免危险性,还能丰富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彰显化学实验的独特魅力。例如,在进行氢气燃烧实验教学时,由于氢气在燃烧时很容易发生爆炸,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氢气燃烧的过程,学生们可以看到氢气呈淡蓝色火焰,同时还可以播放氢气和氯气混合物燃烧的爆炸过程,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不仅能展示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还能避免学生们操作失误导致的危?U事故。

3.联系生活,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

化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将化学实验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立足实际,探索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能有效的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溶液知识教学时,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取材进行实验,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3

摘要: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科学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科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够培养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有助于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而化学的基础则是实验,为此,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学实验进行了举例和分析,旨在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让学生通过趣味化学实验掌握科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趣味化学实验;分析

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科学,与天文学、自然地理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促进,进而推动了技术和学科的发展[1]。在生活中处处都与化学有关,人们通过学习化学能够对物质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改造物质世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前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与化学有关,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并不能直观的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趣味化学实验展开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趣味化学实验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实验中掌握相关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

1探究提高型趣味化学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探究提高型趣味化学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化学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并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化学现象,体验化学变化,教师可以设计“魔棒点灯”趣味化学实验,具体实验方法是:将高锰酸钾晶体研细,放在蒸发皿上,在晶体上滴入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轻轻地将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混合均匀之后用一根较长的金属棒或者玻璃棒沾取混合物,用其点燃灯芯。该实验的原理是: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mn2o7,mn2o7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当遇到易燃有机物时会立即发生燃烧现象。

2创新前沿型趣味化学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创新前沿型的趣味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化学实验的神奇现象,还能认识更多新型的材料[3]。

2.1透明的铝片

该实验是利用草酸让高纯铝片进行阳极氧化,使铝片的厚度变薄,孔径达到100nm以下,进而在电镜下观察到透明的氧化铝薄膜。具体的实验方法为:准备高纯铝片,将其清洗干净并抛光,将处理好的铝片放置到草酸溶液中,通过电流产生电解反应,之后将铝片进行扩孔,最终得到透明的铝片。

2.2污水变纯净水

实验方法:在烧杯中倒入自来水,之后将两三滴红墨水滴入到烧杯中,等待红墨水扩散之后,再将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加入其中,稍作等待之后,学生便会发现烧杯中红色的水又重新变回透明色。该实验的原理是:纳米二氧化钛是新型的材料之一,而红墨水之所有会是红色,是由于墨水中含有有机色素,将纳米二氧化钛放入烧杯中,可见光可以使其产生催化作用,故而降解红色墨水,使其生成二氧化碳和无害无色的水,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通过“污水变纯净水”的趣味化学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神奇的化学现象理解污水处理原理,并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生活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4]。

3巩固知识型趣味化学实验

将趣味化学实验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多丰富多彩,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1废旧饮料罐制作净水剂

在学习《饮料罐的故事》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废旧饮料罐制作净水剂的趣味实验,从而让学生了解到饮料罐的诸多用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该实验的操作方法是:将饮料罐剪下一块打磨干净,溶于硫酸和氢氧化钠当中,用酒精灯稍稍加热至完全溶解,之后放于冰水中,过滤析出结晶,得到硫酸铝钾(净水剂),在浑浊的污水中放入净水剂,学生可以看到浑浊的水逐渐变得清澈透明。该实验的原理是:硫酸和氢氧化钾可以使铝(饮料罐)溶解,得到硫酸铝钾,再经过水解之后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吸附性很强,因此可以起到净化污水的效果[5]。

3.2红糖制白糖

在学习《各种各样的液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做“红糖制白糖”趣味化学实验。在小烧杯中放入红糖和水,加热溶解红糖,再将活性炭放入其中,用玻璃棒搅拌,之后过滤浑浊的红糖水,得到无色液体,在水浴中蒸发浓缩滤液,剩余25%时不再加热,让烧杯自然冷却之后析出白糖。该实验原理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红糖溶液中的有色物质,通过过滤、浓缩和冷却后得到白糖。

3.3烧不坏的手帕

在学习《雨天中的布料》一课时,通过教师让学生对各种布料的渗透情况进行测试之后,学生很容易掌握了“雨天中的布料”特点,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化学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学会新的知识。在做“烧不坏的手帕”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准备酒精灯、酒精、水、镊子、手帕等实验材料,将水和95%的酒精进行混合,比例为1:2,将手帕浸泡在混合液当中,之后利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一角,让酒精灯对手帕进行均匀的燃烧,边燃边摇动,学生会发现手帕不怕火烧,依旧完好无损[6]。这时学生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手帕不会燃烧起来呢?教师为学生解释其原理,由于手帕上沾染了大量的乙醇,乙醇燃烧会使水蒸气蒸发,而通过来回摇动手帕带走了大量的热,因此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便出现了“烧不坏的手帕”这一现象。

4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都与化学有关,而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因此,将趣味化学实验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神奇的化学现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进行趣味化学实验,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树军.例举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趣味化学实验[J].速读旬刊,2017(5).

[2]周速施.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7(31):248-248.

[3]高思山.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分析[J].吉林教育,2017(30).

[4]房筱梅.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4):39-39.

[5]高洁.论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发挥——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101-101.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4

关键词:趣味实验;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这里所说的科学课是一门集化学、生物、物理三门课程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众所周知,化学、生物、物理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当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学习过程中贯穿许多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利用实验可以解决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所以,趣味实验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

一、趣味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类求知过程中的重大动力。在科学教学中引入趣味实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思想。目前,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得到很大的普及,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调的现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欠缺实际操作能力,缺乏广泛的学习兴趣。而利用趣味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性人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全面性人才。学校教育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容易使学生走入社会后难以就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要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趣味实验地融入,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使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更好地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目前科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课标下科学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一种集物理、化学、生物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给科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丧失了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特别是化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第二门“外语”,枯燥的化学符号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较多问题都制约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1.考试压力大,盲目追求高分数

初中学生不再是小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心理负担比之前加重,在老师与家长的期望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一些教师与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得当,不注重对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式单调、乏味,一般采用题海战术、严格惩罚等方式,不仅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影响师生感情,打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方式模式化,引不起学生兴趣

在新课改下,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仍然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比如灌输式教学、“一书一笔一课堂”式教学等。有些教师认为只要知识面广就可以了,事实上仅仅这些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即使是利用实验教学,有些教师也把实验简单化,仅仅在课堂上演示一遍实验,并不做深入的解析,导致学生对实验结论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基于此,必须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实验教学的兴趣,改变科学学习现状。

3.教学内容太狭窄

由于初中老师及家长过于看重分数,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注重因材施教,忽略学生的特点,往往死扣参考书和练习册,学生为了考出高分,没日没夜地学习,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表现的过于急功近利,忽略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往往是高分低能,与素质教育是完全背离的。另外,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仅仅依靠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陷入一种枯燥无味的循环联系中,抓不住学生的兴趣点,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趣味实验增强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措施

新课标下科学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改革后的科学教材上增加了很多彩色插图、材料、实验等,而且实验也不再是只给一个正确的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验操作中探究总结,在试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趣味实验开展教学,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目的。

1.结合生活实践,提高科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具有寻根问底的特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生活实践,把科学原理与生活现象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参与到趣味实验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三态的转化”时,学生一般比较难以理解三态转化需要的条件和发生的状态,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师上课时准备好酒精,在讲解三态转化的知识时,让学生把酒精涂在自己的手上,使学生亲身体会“蒸发吸收”反应;拿一块冰让学生把冰变成水,让学生认识到固体转化为液体的融化吸收效应,这些简单的趣味实验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科学知识的奇妙,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在科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趣味实验情境,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实验情境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科学教学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比如,在讲解“太阳与月亮”时,教师可以特意将白天的课程调到晚自修课上讲,上课之前先给学生放一段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或者人类登上月球的视频,再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面仔细观察夜空中的月亮,并要求学生给月亮画一张像,并附上文字说明,这样就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更加积极、主动。再如,在课堂上演示“滴水生火”“白纸现花”等趣味实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使学生在欢乐中接受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利用趣味实验维持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表现为兴趣平平,而对于有趣的科学实验则是充满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用分组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融入科学学习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碱的性质”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碱的小故事:一次,某家长带着孩子去饭馆吃饭,孩子要喝汽水。服务员随意拿了一瓶汽水递给孩子,但是他不知道这瓶汽水是店老板漂洗食物时剩下的氢氧化钠,就这样服务员把氢氧化钠当成汽水给孩子喝,结果孩子的食管被氢氧化钠腐蚀,给孩子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这样,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会议论纷纷,产生强烈的反响。老师这时实时地讲解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的性质:氢氧化钠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要谨慎、小心,防止其进入眼口耳鼻中。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氢氧化钠。教师首先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器皿中,观察其颜色、状态,然后把带有水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温度达到60℃后加入几块氢氧化钠,会发现水立刻沸腾。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学生通过自己实际操作了解知识原理能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利用实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利用课外实验,深化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学理念不仅是将知识传达给学生,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除了课堂内设置的趣味实验以外,还应该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以便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将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课外实验活动的形式一般是兴趣小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验活动中。比如,教师组织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水的净化”实验,让学生亲自去附近的小河边观察河水是否清澈、是否被污染,并取样以便实验,然后小组自制污水处理的简易装置。在此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意识。通过这样的课外实验,不仅使学生自己亲身体会实验的整个过程,而且促进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另外,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总之,科学的教学是离不开兴趣的,只有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学教学效率。所以,在科学讲解中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利用趣味性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玲.利用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J].新校园(中旬刊).2014(4):167.

2.李学敏.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0(4):92-93.

3.张健敏.分析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1):40-42.

4.戴庆成.巧用趣味实验教学法,增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J].文理导航(中旬).2013(2):73-74.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5

一、趣味化学实验的作用

(一)渲染良好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初中教学中,化学与其他课程的最主要区别就是此门课程对实验的要求高而且实验丰富,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还是让学生体会化学的神奇和趣味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中现象千变万化,却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设计操作简易、安全和富有趣味的小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化学课堂增加实验环节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好奇心,加强师生交流,增强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原理,产生成就感和参与感,这都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喜爱和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

(二)引导学生获得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除了单纯的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和获取知识的优点,化学实验更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探索的思想和能力。教师以趣味化学实验为引入点,指导学生由表及里,从观察现象到思考本质属性特征,同时举一反三,由一个化学原理延伸到类似的化学知识,即从已知到未知的拓展,有利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从而既掌握了物质性质、变化规律等,又掌握了独立分析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见,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教师应能够在课堂上设置有趣、安全、简单易行的实验,由此能取得更佳教学成果。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开展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对趣味化学实验的认识有所偏差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有些教师不重视实验,认为没必要;二是教师过分要求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我国的现代科教水平大大提升,因此化学实验也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图片,但是仍有少部分教师认为实验占用时间多、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不重视,很少做课堂实验,这一定程度减低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教师过分追求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把充满趣味的化学实验变成了严肃的工作,便偏离了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初衷。实验本应是吸引学生兴趣的好方法,而不是过分追求准确性的操作规程。

(二)教师没有调动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趣味化学实验面对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的展示平台。教师应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师在前面做实验,学生根据书本或者板书描述记录实验原理、现象、规律的局面,这就失去了开展实验的意义,违背了其初衷。只有让学生多多参与才能增添教学效果。

三、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增强其作用

(一)培养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和习惯

教师应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也是培养其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如正确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正确的态度、规范的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体现原理的保证,更是确保实验安全性的必要条件。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实验的演示教学

目前多数学校都配备了实验设备和器材,但有些实验需要的工具和药品都具危险性或是价格昂贵,因此现代教学的共享性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将声音、颜色、变化过程等许多实验现象结合起来,也同时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节约教学成本。例如如一些实验室需要大量过硬的、先进的设备,或者实验室毒素大而且爆炸性非常强,或者实验非常不稳定,这个时候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替代,从而避免学生受到伤害和威胁。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三维图形功能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动感地感受实验过程。

(三)丰富实验教学形式,增多学生参与机会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实际学情改变实验形式,给学生更多接触实验的机会,如1变演示为分组2化大为小,化整为零3改进演示实验,增强实验效果,培养探索精神。

(四)将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化学是门科学,与生活不可分割,化学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服务。教师应将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体现了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如肥皂的制作,烟花的制作都是有化学原理的支持的。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6

关键词:趣味实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构建起知识体系,而且也是学生发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获取物理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可以说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单一验证式的实验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灵活应用趣味物理实验进行探究活动,通过趣味实验的新奇、惊险、刺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求知欲,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快乐地学习。

一、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任务,而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可以利用趣味、惊奇的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笔者在教学《大气压强》一课时就重现了央视二套的《玻璃酒杯吸重物》实验:首先准备一只普通的高脚玻璃酒杯,一个装有吊环的硅胶垫,用这样一组简单的装置就能吊起四十千克,相当于40kg的重物。这个说法到底靠谱吗?教师提前制作好了实验道具,用两根长木棍把普通玻璃酒杯紧紧地固定住。为了方便拉拽,在木棍的边缘打了两个孔,并用螺丝固定住。现场实验第一步,将普通玻璃杯注水吸在吸盘上,当吸盘吸住酒杯后,在挂钩下面挂重物,从小质量逐渐增加,吸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增加到20千克时,现场可以看到吸盘的凹陷往下陷,但并不掉下来……直至总重量42千克!约合84斤!超额完成任务。最后让一个质量在45千克左右的学生亲自悬挂下拉,吸盘也未掉,学生都瞠目结舌,兴趣高涨,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教师再结合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课堂就水到渠成,学生很快掌握了实验原理: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生活中也常用到大气压强的原理,像墙上吸的那种吸盘扣、水泵等都是用的这个原理。

二、巧设趣味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学习目标,也是学习成就的必要手段。动机是激励人采取行动的内因,它由人的需要引起。这种需要有时是人体自发的,初中生虽然偏重于形象思维,但已处于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但他们的抽象思维常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因而,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直观形象,直观教学很有必要。笔者给初二学生上物理第一课《引言》时就做了两个趣味物理实验《徒手玩火也不伤手》和《智取瓶塞》。《徒手玩火也不伤手》实验:在沾满肥皂水的手上点火,竟然能够不伤手,这个经常会在魔术表演中看到情景,到底是如何实现的?老师揭秘,能够点着的“肥皂水”中藏有玄机,气泡中其实充盈着不少可燃气体,“用浸湿的手捧起一堆带有可燃气体的气泡,点燃后只会将可燃气体烧尽,并不会烧伤手。”而《智取瓶塞》是:有一空红酒瓶,不小心瓶塞又落入瓶中,怎么能在不破坏瓶的前提下方便地迅速取出瓶塞呢?学生各抒己见,有说用镊子夹,有说用尖钉钉住木塞拉,有说水泡等等。学生都感觉非常好奇和好玩,都上来试试,但很难成功,最后我介绍了如下方法实验步骤:(1)将塑料袋打开,把塑料袋底部卷起塞到瓶子当中。(2)将瓶子竖立,让瓶塞停在离瓶口最近的位置。(3)把留在瓶子口的塑料袋口打开,之后向塑料袋里吹气。(4)当瓶子内的塑料袋被吹得膨胀起来后,用力拉出塑料袋瓶塞也出来了。实验原理:这跟摩擦力有关系。通过这两个实验使学生感到新鲜新奇惊叹,而不像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学生被动的接受,所以他们会聚精会神地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甚至有动手的欲望。学生的这种积极性是很可贵的,教师应抓住和利用这种动因,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抓住重点,为取得好的演示实验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学习动机就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也即有来自外部的“诱发因素”。这种诱因能够激发人去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行动,所以选择实验尤为重要,让初中学生接触物理趣味实验,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急待探求其奥秘,因而产生了求知欲,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外趣味物理实验项目巩固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物理课外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物理课外实验也就成为巩固物理课堂教育有效性的有效手段。而现今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是重视讲解轻视动手实验,更别说什么课外实验,就是实验室也是实验器材严重短缺;很少对学生开放;课外实验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实验活动较少开展或者没有质量;课外实验单调、死板,缺少趣味,学生没兴趣,缺少激励学生学习的外驱力。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优化课外实验活动环境,改善学生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实验兴趣得到自由表现及发展。开放实验室,创设课外活动制作室,开设课外科技制作比赛等让学生更加自由的使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学生思维才能敏捷,才有所创造。强化教师对课外实验的指导和参与,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课外实验项目,注重趣味性。因此笔者几年来开设了十个项目的课外实验活动:《不倒翁制作》《自制潜望镜》《自制云霄飞车》《自制希罗喷泉》《趣味肥皂泡》《搭建拱形桥》《潜水艇制作》《眨眼的猫头鹰》《瓶盖叠罗汉》《闪亮的圣诞树》。通过这十个课外趣味物理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成绩明显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在新课程理念下,追求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目标,这一目标必须依赖于课堂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趣味物理实验不失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它能真正“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纪江红.中国学生趣味实验365.北京出版社,2007-01.

[2]纪江红.游戏中的科学:儿童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01.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7

关键词:实验;游戏;生活化;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11-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学生就会主动学习、努力学习。生物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如何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面临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生物有了学习兴趣,思维就会活跃,效率就会提升,再抽象的学习活动也会变得愉快。以下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谈几点做法。

一、创造丰富的实验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成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1、创造自由的实验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自由的实验课堂是指在规范实验过程,强调实验纪律,完善实验小组等前提下,教师尽可能少地参与实验过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由观察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严谨、科学、纪律的前提下,将初中生物实验的自由权交给学生,而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指导者,让学生参与,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双手和大脑得到真正的解放,他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2、创造开放和贴近生活的实验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生物实验课堂不只是在实验室进行,也可以在教室外、家庭中完成。比如,在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时,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制作米酒或馒头或豆腐乳。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在制作过程中向父母解释其中的原理,从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完成之后把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有条件的进行录像或拍照或制成幻灯片,展示的时候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交流心得。开放和贴近生活的生物实验课堂,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有趣得多,这样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既能理解知识,又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二、加强理论实验相结合,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

理论实验相结合,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增强学习兴趣。

1、加强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如教学“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异常兴奋,自然激发起了他们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又如教学“酶的特性”之前,先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的新鲜动物肝脏剪碎放入试管,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顿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这时再放入余烬木条,即可看到余烬复燃现象。用这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导入酶的高效性讲解,效果很好。

2、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增长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

只要课时允许,生物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如初一的植物课可增加了以下一些实验: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直接观察细胞膜的存在;把菠菜叶下表皮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滴中,观察气孔的开闭;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并做不同温度下流动速度的对照实验;观察红辣椒果皮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观察一滴水中的各种藻类,等等。还可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仅增长知识,而且增长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

三、让生物知识生活化,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生物课教学中,不是只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如何传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讲的东西如何更加贴近生活,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

1、提炼生活,发掘与教学相关的生活资源。生活资源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课堂知识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勇于打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增加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机会,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真实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习回归生活,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问题式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是把问题寓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之中,关注学生身边的“常识”,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从知识到生活”的循环上升过程。教师通过教学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搭建沟通生活素材与教材理论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理解生活的同时活跃思维,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物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很多生物原理,也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生物技术在目前生活中的各项运用来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将生物实验带到课堂,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生物课程学习的乐趣。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兴趣才是提升课堂效率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婷.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J].新课程导学,2013.35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8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实验设计;学习热情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而,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的教材设置中,实验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且不断渗透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思想,同时也从学生学习能力、思维逻辑特点和基本科学原理等角度选择设置实验。但随着食品安全的恶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化学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公共舆论媒体中,入门之初,学生就对化学产生了畏惧心理,将化学实验和化学试剂与危险等同,于正式学习前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

化学趣味实验于平淡中显神奇,将化学所拥有的“魔力”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消除学生学习恐惧和心理负担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趣味化学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做好铺垫。

伴随着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学生更为重视自身的个性发展,渴望互动新颖的教学形式、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趣味化学实验应以上诸多要求而产生,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观念,令人耳目一新却又回味无穷。因而,趣味化学实验的研究和设计成为必然。

设计趣味化学实验的首要原则是趣味性。围绕趣味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颜色变化来设计

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以新颖的方式将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呈现给学生应该是趣味化学实验设计的一个重点。相同的一个化学反应,如果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将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中有一个关于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如图一所示:

但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如药品用量太大,不符合药品节约的原则;实验时间较长;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实验结束后,教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缺乏趣味性,反应较长时间后除了能观察到烧杯表面一层略微变红以外,没有其他更为明显的现象。基于以上的种种不足,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如图二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关闭止水夹②,打开止水夹①和③,将胶头滴管内的浓氨水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内;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酚酞变红,则立即关闭止水夹①③;

3.打开止水夹②便可以观察到红色的喷泉。

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加速了氨气的挥发,节约了实验时间;烧瓶内能收集到氨气,说明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烧杯内酚酞试液的变红,可说明烧瓶内的氨气已经收集满,同时也防止过多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带来环境污染;由于部分氨气逸散到烧杯中,且溶于加有酚酞试液的水中,导致烧瓶内压强变小,形成了压强差;打开止水夹②可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也增加了本实验的趣味性。

二、根据化学反应物质的状态变化来设计

化学反应中常有气体的生成或者沉淀的产生等现象。挖掘这些现象中的趣味性,将它们以趣味化学实验的方式呈现出来,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例如,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中关于“空瓶生烟”的实验(如图三所示),虽然现象明显,但在集气瓶中收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操作比较繁琐。因此可以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较强的挥发性,在演示该实验时,将玻璃棒蘸取两种液体(或注射器抽取两种试剂上方的气体),相互靠近(如图四、五所示),便可看到大量白烟,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三、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来设计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热、发光、产生火焰等。将这些直观现象以更加巧妙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是设计趣味化学实验的一个重点。例如,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中,关于测定naCl、nH4no3、naoH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课本中采用了温度计多次测量的方法,虽然能获得最终的结论,但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不是很浓烈。如何以更加直观新颖的形式演示此实验呢?可将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如图六装置所示),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通过U型管内液面的改变,即可分析出物质溶于水后热量的变化。

趣味化学实验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将学生各方面的机能加以合理调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感受化学实验的光、声、热、气味等,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表达交流的能力。趣味化学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并创设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汪家发,汪学宝.趣味化学实验的原则和设计[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4.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9

【关键词】实验探究教学提高基础

化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同样,化学课堂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式实验,能了解未知的知识,连贯已学的知识,可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原理或者是定律都是由实验加以证实的。由此,在实际教学中,演示实验室新课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非常生动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从而对新的内容充满了求知欲。同时在演示实验过程中,给学生介绍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设备以及仪器的使用等等,能很好的让其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其探究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由抽象变形象,提高记忆效率

对于化学概念、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都说不清的,但一旦实验就十分明了,从记忆角度看,结合演示实验讲解的化学概念远远比口头阐述的要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分组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观察使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如果么有敏锐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由于演示实验面对全部的学生,就使得有一些细小的现象无法观察到,因此就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前引导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种类、连结方法,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及时纠正观察的片面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但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大多数受到较多的制约,例如设计好的实验思路、步骤和操作过程,无法让学生体验"方法"更无法体验创新过程,因此分组实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弊端。

三、改装性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本中的实验步骤都较为老旧,很难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强烈视觉冲击,久而久之,他们就对实验操作失去兴趣,此时,如果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装,用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仪器,那么肯定会引起其强烈的好奇心,思考这些东西的用途,使用的原理,从而促进教学的连贯发展。

四、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化学实验的趣味化,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观察与思考。而且中学化学实验的趣味化,也给新课程改革中实验改革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研究台湾中学化学实验的趣味化途径,希望对于新课程改革中实验趣味化进程和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趣味实验课程提供一定的帮助。

五、生活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是实践的基地是探究对象,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发展,而生活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生活的内容。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该让课程走向真实的胜过,重建"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家庭小实验的情境,以达到让预习和复习化学内容的目的。其中家庭小实验包括书面设计,实施实验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这些实验给予课本,源于生活,就地取材,灵活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操作能力强,学生可以尽情发挥,大胆探索,通过化学实验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在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还有助于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的主动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中学化学实验的生活化与趣味性也是我国实验教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实验,分组实验,改装性实验有效的结合,相信化学的课堂不再枯燥和乏味,课堂的教学能有效地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从而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磊,刘强,张小平等.试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4.(9):9-1

化学生活中的趣味实验篇10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兴趣;积极性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没有压力,依赖性强,做事无目标;社会环境复杂,各种因素的诱惑、影响很大,也使得学生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让学生体会化学之美,化学之奇,化学之无处不在,化学知识应用于我们生活、生产、国防、科技等方方面面。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化学知识点的繁多,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量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选择方法不当,往往对很多知识理解、认识不充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许多职校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打开学习的大门,学习效率极差。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对于这门课程缺乏了兴趣,怎样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现在谈谈本人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积极参与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生发学习热情,并能激发学生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

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最近温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就阐述了这些热点内容,以此为契机,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2.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趣味实验的设计常两种途径:(1)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Co与noH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HSo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

3.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

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铁丝燃烧的反应火星四射……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1.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明确阅读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教给学生“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方法。

2.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并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生石灰“煮”鸡蛋,自制指示剂等。教师还应结合生活事例,注重生活中的化学。学习灭火方法后,教师介绍火灾中的自救措施及氯气泄漏等紧急事故中的正确逃生方法等。

3.组织学生讨论。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并进行讨论,然后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4.引导学生总结。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和归纳。如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等分析比较,可得出部分相似的性质原理。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

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让学生亲自实验就更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重实验设计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直观、新鲜、神奇。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碱可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一定会兴趣十足,补充:若再加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色。如此反复的实验内容,可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

2.注重实验操作化学药品中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药品很多,因此化学实验的操作就其一定的规范性,否则影响实验的现象和结果,甚至发生实验事故。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在实验操作规范性的同时注重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不至于枯燥。如:让学生自己上讲台做演示实验,实验后老师总结学生操作的失误和错误之处。由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真正进入探索学习的氛围之中去。

3.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此外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经历几个阶段,且学生对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让学生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在独立成功地完成实验时会对自己信心倍增,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学充满趣味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注重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学生都有一定的好奇心,要使其克服自身的学习惰性,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去抓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焕发出学习的激情。

1.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得到了尊重,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这才可能有创新和超越。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2.新课导入的趣味性导入的设计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连接旧知识,自然引出新知识。如果能够使导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还会更加深入地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列举身边的现象,如衣服沾上油渍如何去除、足球运动员碰撞倒地后喷了一些雾状的物质就可以继续踢球,这是什么呢?通过简单的问题就可把学生带入到幻想的世界,发挥其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唤起了深入学习的好奇心。

3.新颖的教学方法化学原理和计算显得枯燥乏味,教师根据教学的特点,可采取诸如对比论诉法、对抗赛法、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如:选择合适的仪器装置制备某种物质或除去杂质,可充分利用电脑技术,做成课件,不仅形象直观,活跃了课堂气氛,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危险的化学实验,可通过多媒体制作成动画,使学生在好奇地观看动画过程之中十分形象、直观地体会实验的过程,感觉实验的剧烈程度,感受实验的危险性。

5.化学史中的趣味性发现的介绍一味接受的同时也会日益磨灭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如讲解酸碱指示剂时就可以介绍波义耳对石蕊的发现。通过故事,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励学生大胆自主地去创造、去探索很有鼓励作用,使学生意识到,一些伟大的发现总是在平淡的学习探索之中造就,并不是十分遥不可及的事。

6.及时介绍一些生活中的趣味化学学生来到学校目的是学以致用。在教授课本知识之外,及时地介绍一些生活中的有关化学知识,如介绍:粗盐和精盐的差别、铁生锈的条件及预防、各种化肥的正确使用等。通过利用生活、生产的知识学习的对象,联系到教学中,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化学的本质。

7.注重知识回炉走校企结合的道路,在实践的需求下再到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也可以分等级来决定理论知识应掌握的多少。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去探索运用多种方法,积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积极性。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课堂中来,感觉课堂学习的轻松和自由。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去验证课堂教学的结论,探索和发现其中的问题,独自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增进学习兴趣。因此要注意在课堂上时刻能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以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兴趣的课堂就是一堂有趣的课。

参考文献:

[1]邵平.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22期

[2]田家庆.《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期

[3]雷敏.李巧玲.谈如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第16期

[4]杨文锋.培养化学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中外教学研究.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