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字化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4:31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1

一、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载体,全面展开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改造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城乡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绩效工程,任务艰巨而紧迫。

成都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建立配套的工作制度,形成有效的推进机制,实施严格的考核奖惩,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全域成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下进行,坚决打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使城乡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达到并保持全国一流,主动走在全省前列。建立了以市领导为组长的“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成都市城市管理局,由城管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2008年11月21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员大会,吹响了全市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号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提出按“全域成都”的理念,重点治理市容环境和秩序、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大气环境、园林绿化五个方面,高起点、分层次、分标准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城区、县城、场镇和乡村环境治理分别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四好”(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污泥、清杂物)标准,灾区按照科学重建标准提升环境质量,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到2010年使主要环境指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努力建成天蓝水绿、山清水秀、市容整洁的“全域成都”。

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抓住城乡综合治理契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心,找准工作突破口,将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延伸到农村,分级、分层制定工作目标,迅速行动。先后代成都市政府起草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等工作指导性文件,专题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将农村环境日常管理纳入了中心城区季度考核和年度总评。14个区(市)县按照“先易后难、先清爽有序、后靓丽美观”的工作思路,全面展开了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工作。

二、多方调研,找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薄弱环节

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对城市管理部门是一个全新的考验,面对广阔的管理服务区域、倍增的执法半径、复杂的农村情况,成都市城市管理局通过前期深入调研、暗访、第三方测评和多次的现场督促检查,发现农村的环境状况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标准相比,与城乡一体化所要求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准,与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期盼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环境物质基础主要包括:道路、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环卫设施、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以及环卫保洁人员、经费投入等。环境物质基础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程度的体现之一,又是直接关系居民居住质量、影响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容纳、处置居民工作、生活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的手段。近年,随着成都市建成区规模不断扩大,居住人口也不断增加,环境物质基础相应同步增加。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农村环境与同等城区存在较大的差距。据不完全的统计调查,14个郊区市县238个场镇中,有大约50%的场镇没有农贸市场(不含占道市场),70%没有停车场(不含占道停车场),70%没有垃圾中转站(不含露天堆放场所),90%左右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50%没有公厕(不含旱厕)。

(二)农村环境管理薄弱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历史等原因,农村环境长期没有得到重视,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欠帐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道路等市政设施破损现象较多。由于农村道路前期规划标准较低,加之缺乏维护,长年失修,农村道路破损十分严重,特别是较边远的地区,还有部分没有硬化的道路,由此产生的道路雨水、污水积存、扬尘等环境问题突出,路灯等市政设施不足或者失明,影响居民出行。二是污水污染河道沟渠现象突出。农村普遍没有污水收集设施,少数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由于管网建设明显滞后,作用尚未正常发挥,致使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禽畜养殖废水污染河道、沟渠现象突出,甚至产生有毒的恶臭。一些场镇甚至雨(污)管网年久失修,排水不畅,影响环境。三是环卫管理标准低,长效机制不健全。农村环卫管理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作措施标准,如按居住人口数、保洁面积量等配备清扫保洁人员,按垃圾产生量配备清运车辆或者机具,按车辆数配备驾驶人员等等;另一方面是工作效果标准,比如按保洁人数确定的作业时间和班次,每平方米的垃圾点数以及存在时间等等。目前从成都市14个郊区(市)县保洁人员的配备情况看,达到住建部标准(四级街道)(3800平方米/人)的很少,因而,农村的清洁度和清洁保持度总体上远远不如市区。四是车辆停放无序、占道经营现象仍然突出。五是容貌秩序差,园林、景观建设严重滞后。在不少农村不仅基本没有园林绿地,甚至连树木都是零散的,“牙签似”的,或者是自然生长的;广告牌、商招、店招设置不规范,乱搭乱建现象突出。

通过调研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治理难度大。二是区域政府重视经济发展,轻环境治理。三是场镇业态层次低,各种废弃物污染危害大。四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的承载能力差。五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六是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不够,居民环境意识不具备。按照四川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三、全力投入,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在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工作中,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局党组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先后制定下发了“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口联系工作机制”、“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管理细则”等纲领性指导文件,协调环保、水务、林业园、工商、税务、公安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联合行动,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通过近三年的不断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实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改变农民卫生习惯

地域差距与城乡文化制约着农民的卫生习惯,农村生活垃圾不断堆积在公路边、小河边、池塘和田边,造成了水系污染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生活质量。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质量,成都市城市管理局以农村生活垃圾为重点,在14个郊区(市)县中优先发展重点镇、重点旅游镇、新农村示范点等238个乡(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区(市)县处置”四级管理体制,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资金筹措采取市级财政补贴和区(市)县级财政筹资相结合的方式。截止2009年底为止,14个郊区(市)的238个乡(镇)全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从2007年起至2009年底,都江堰、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新津县等8个三圈层市县建成了无害化处置场。同时,龙泉驿区、青白江、新都区等6个二圈层区县的生活垃圾处置场建设也纳入了市区规划建设,进行了统筹实施。

(二)突击农村垃圾积存死角,净化农民生活环境

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匮乏,导致农村垃圾积存死角,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如:郫县的安靖镇流动人口多、五小企业多、家庭作坊多,垃圾积存的问题一度十分突出。通过组织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实现了无积存生活垃圾、河道无白色垃圾;该镇同时完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在内的市场化管理,建立起了清扫保洁的长效机制。在14个郊区(市)县中,像这种人居活动频繁、经济形态粗放、管理相对落后的农村,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治理,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观。目前,全市已初步实现环境卫生无垃圾积存、无严重保洁不及时的现象,部分农村区域通过集中治理,着力建立管理队伍、清扫保洁队伍和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和经费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三)部门协同联动,整治农村车辆无序停放

在14个郊区(市)县中,成都市采取部门协同联动,通过因地制宜增设固定设施和规范交通标志标识,基本杜绝了农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无序停放现象。86%的古场镇、旅游场镇还结合a级景区打造、建设了生态停车场、景观停车场等,成为农村场镇风貌的一道独特风景。

(四)疏堵结合,规范农村经商秩序

按照城市管理“疏堵结合”的思路和“合理规划、保障交通、确保安全、分类归区”的原则,14郊区(市)县积极建设农贸市场,既满足农民生活所需,又满足农村商贩经营场所,从源头上减少占道经营行为。少数无条件建设农贸市场的农村区域,采取在人行道较为宽阔的地方或者步行区域划线规范的办法,相对固定商贩经营地点,使商贩摊点不再流动或者减少流动。为了规范坐商的经营秩序,减少坐商出摊占道行为,部分农村管理者除了采取加强执法治理外,还探索了一些新办法,比如推行“门前三包”,在坐商中推选“段长”采取自治等措施,收效十分明显。

(五)集中清理农村乱搭乱建,清爽居民院落、场镇、景区及旅游点

在农村居民院落、场镇、景区和旅游点的坐商为了扩展经营场地,以遮挡风雨为名乱搭乱建亭棚现象普遍,不仅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出行,一些脏烂乱搭建也严重影响了院落、景区和旅游点的整体形象,甚至影响到行人安全,成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难点之一。如农村场镇占道亭棚甚至达到一店一亭(棚),成为一道恼人的“风景线”。成都市城管局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仅邛崃市固驿镇,拆除亭棚就多达100处,面积为百多平方米。此项工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尤为普遍,虽说是小事,但牵涉农村部分居民经济收入,不可小视。在集中清理农村乱搭乱建中,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配合媒体,深入农村积极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和意义,以大局为重,通过近两年的持久工作,收效明显。

(六)规范农村户外广告、商招店招设置和占道宣传牌(箱),提升品质

在农村院落、场镇、景区和旅游点乱设户外广告、商招店招和占道宣传牌(箱)等现象尤为严重,设置低劣,极不规范。部分农村居民院落、场镇、景区和旅游点结合实际,打造出规格统一、特色独具、风格各异的户外广告、商招店招设置和宣传牌(箱)示范点,使农村居民院落、场镇、景区和旅游点立面日渐清爽有序。

(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建筑物风貌

长期以来,农村生活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为此,改造农村道路、建设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设施,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努力构建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成为当务之急。成都通过市级财政出资和多方筹资,确立了“围绕重点、调整规划、支撑产业,创新体制、配套政策、促家转变”的一体化发展思路。截止2009年底,一批农村道路、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设施相续在三年内开工建成并投入使用。

(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二、三圈层延伸,逐步实现数字化城管全覆盖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2

关键词:列宁;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a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0—0065—04

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农民阶级文化的匮乏。对此,他主张必须在农村开展文化建设,并具体论述了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根本途径,形成了其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思想。列宁的这些思想,补充并实际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建设理论,对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对苏俄农村文化落后性的认识

在苏维埃俄国,由于历史传统、城乡差别等多种因素,致使苏俄农村文化异常落后。列宁认为,农村的这种文化落后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文盲问题严重存在。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清醒地认识到阻碍俄国进步的因素,不仅是经济上的落后性,更在于农民文化上的落后性。虽然早在沙俄时代也曾出现过一些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但是广大工人与农民却被剥夺了最起码的受教育权利,全国约有3/4的居民是文盲。列宁认为,人民群众这样被剥夺了受教育、获得光明、求取知识权利的野蛮的国家,在欧洲除了俄国以外,再没有第二个。1920年,按俄国居民识字状况表中统计,每一千名男子中不识字人数占60%,每一千名妇女中不识字人数竟占75%。而且绝大多数文盲是农民。针对此,列宁感叹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1]309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无产阶级与农民掌握最丰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建成的。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农业国家,是很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谈不上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列宁认为,农村社会中严重存在的文盲现象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首先,农民缺乏理解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1922年,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和俄共(布)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这本来是一项旨在维护农民利益的正确的、可行的政策,但由于农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产生了对新经济政策的怀疑与否定。为此,列宁告诫广大农民:新经济政策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进步,而且更意味着文化上的进步。因而需要农民不断学习,并且强调把学习当作一项严峻的任务。“学习什么呢?首先是识字。如果这个起码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那么谈新经济政策是可笑的。”[2]195列宁认为,只有农民群众人人都识字,才能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才能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从而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其次,农民缺乏参与政治的能力与热情。列宁指出:“只要在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并不是政治任务,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政治。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2]200意思是说,政治作为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复杂现象,是人的思想意志通过自身的政治行为在政治领域内的反映与表达,他强调苏维埃俄国的农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才有能力、有资格、有觉悟参与其中。而由于大多数农民都是文盲,这就使他们严重缺乏参与政治的能力与热情,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够获得多少个人利益。可见,在列宁看来,文化素质低下的广大农民是游离于政治之外的。

再次,农民缺乏振兴农业的科技知识和经验。在苏维埃俄国的农村中,众多农民在分割好的一小块一小块土地上播种着传统的谷种,靠饲养牲畜积肥,使用的农具大多陈旧粗笨,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农具也很欠缺,更别说现代化的大机器了。在这种现实面前,列宁把实现全国电气化看作是振兴农业经济乃至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农村中文盲的大量存在成为阻碍农业技术革新的最大障碍。他说:“不识字的人实现不了电气化,而且仅仅识字还不够。只懂得什么是电还不够,还应该懂得怎样在技术上把电应用到工农业上去,应用到工农业的各个部门中去。”[1]301还强调,农民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不改变,就不能改变小农经济的落后性,结果就会失去农业和粮食这个基础,那么,我们就没有出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任何经济建设都不能进行,无论多么伟大的计划都会落空。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3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加快推动农村、城市电影体制机制改革。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区放映任务779场,其中:农村电影放映480场,广场、社区和农林牧场电影放映299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自治区已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中,并与我区签定了目标责任书。为了确保今年放映任务的全面完成,现就切实做好农村及广场社区电影放映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电影放映工作的重要性

各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及社区电影放映工作和广场社区电影工作,把电影放映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要充分利用国家有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机遇,加大对数字电影设备的管理,用好数字电影设备,使放映单位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电影放映服务。

二、加强领导,确保电影放映工作顺利开展

为加强对全区电影放映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区数字电影放映工程领导组。

三、齐抓共管确保按时完成年度电影放映任务

1、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我区农村电影放映成果,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放映质量和水平,完善和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度,逐级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完善电影放映公示制度,按时填写监映单,完善和落实监督和考核制度。

2、各乡镇、街道要指定专人负责电影放映工作,狠抓放映任务的落实。加强电影放映队伍建设,规范电影档案和内页资料的管理,按照自治区考核要求,建立建全考核奖励制度、业务培训制度、举报查处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及档案、放映工作制度。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学习培训记录、放映计划、监映单、考核记录奖惩记录、电影放映工作资料都要完整齐全,规范。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放映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放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做好自治区人民政府年度考核的准备工作,确保农民群众看好数字电影。

3、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要确实加强对电影放映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确保电影放映任务全面完成,使电影放映工作成为开展群众思想教育,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

4、区电影公司要选择好片源,把新片投放到农村电影市场。要抓好农村放映人员的数字放映技术培训和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放映队抓住有利时机,全面完成年度电影放映任务,迎接自治区对我区电影放映工作的考核。

5、各社区及广场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电影放映单位工作,择时合理安排放映场次,选择好放映地点,组织辖区群众观看电影,充分发挥电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享受电影文化权益。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4

按照“今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五年完善巩固”的总体部署,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治理任务,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治理操作,保障治理费用,严格督查奖惩,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使全镇成为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

用两至三年时间,建立和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一)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体系。成立__*镇环卫所,负责全镇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督查、服务和具体操作,按人口3‰左右的要求配备保洁员,确保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

(二)加快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以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为重点,选择合理地点建设一个垃圾中转站,一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

(三)建立垃圾分类新模式、新机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做到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垃圾资源再利用。农村生活垃圾一般按以下方法进行分类处理:一是厨余垃圾、泥土尘灰、植物枝叶等可堆肥垃圾,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集中处理;二是金属、塑料、玻璃、废纸等可回收垃圾进入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是建筑垃圾送至指定地方填埋处理;四是废旧织物等不可回收、不能堆肥的垃圾,如废旧衣物、尼龙织物、皮革、废电池、农药瓶、塑料袋等进入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通过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村民会议,制作宣传牌、宣传栏、横幅,利用党员电教平台组织广大群众观看学习,运用广播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__*年11月底前,要在集镇醒目位置制作一块20m2宣传牌,各包村领导要在所包行政村30%以上村小组(应包含已建新农村点及新农村候选点)召开村民会议,同时每村小组刷写2条以上的宣传标语,标语统一要求白底蓝字红边,边线宽约15Cm,每字大约1m2。

按照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在各村建设垃圾分类收集、清运设施,按照20户左右配备一个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从垃圾中转站到生活垃圾处理厂使用密封式专用车辆运输,从村庄到垃圾中转站可使用密封式简易车辆运输。保洁员按标准配置“一车、一铲、一钳、一帚”和保洁服。力争在2015年12月前,集镇建成一处有配套垃圾压缩设备的垃圾中转站,并投入使用。

充分遵循村民自治原则,由村委会聘请保洁员,支付劳动报酬,原则上按人口的3‰配备,负责集镇、村、组道路沿线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保洁工作。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集镇、村、组保洁人员实行月督查、月考核制度,镇财政将以300元/人.月为基数,视考评结果按比例对保洁员进行发放。2015年11月前,各村30%以上村小组要按要求落实保洁员,所有保洁员都需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工资待遇及责任义务。

__*年各村选择一个30户以上的组,按照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先行试点垃圾分类,__*年50%以上的组实施垃圾分类,__*年所有村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各村要继续清理道路两旁、村庄周边的成堆垃圾、清理好卫生死角,逐步使农村成为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和谐宜居的新家园。对清理不到位的按照天字[2015]33号文件处理。

成立__*镇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清洁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各村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评比和考核验收,负责对全镇保洁员队伍管理及垃圾转运站的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

管理制度,落实领导包村、干部包组责任制。村委会负责其辖区内各村小组保洁员的聘用和环卫设施的管护。村小组和理事会制定实施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管理好组内环卫设施,按“一事一议”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工作,做好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为保障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正常运转,镇财政自__*年起,每年初步按不少于10元/人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购置设施、垃圾处理、转运以及保洁员工资。村小组和理事会要引导农户积极参于,多渠道筹措资金,组织村小组向农户收取卫生保洁费。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实行半月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三月一调度机制,督查采取定期、定向、随机暗访、巡访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督查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保洁员队伍建设、环境卫生面貌、群众知晓率、满意度等情况,对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各村要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台账,每月将辖区内设施建设、垃圾收运等相关情况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

镇农村垃圾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办法(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标准为:配备了垃圾收运设施,组建了稳定的保洁队伍,建立了保洁制度,按要求落实了工作经费,辖区内存量垃圾彻底清理,90%以上的村小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1.纳入镇党委、政府年度考核体系,对评比时倒数第一的村每次扣除该村年终绩效0.5分,倒数第二的扣除0.3分。

2.与工作问责相联,对连续两次评比排名后两位的行政村,由包领导、村支部书记作表态发言;对连续三次评比排名后两位的行政村,该年度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不得评先评优;对在省、__*市、__*市、暗访督查期间,受到通报批评及以上的村,一次扣除该村年终绩效和包组村干部绩效各1分,同时扣除相关保洁员当月工资50%;连续两次受通报批评的,扣除相关保洁员一个月工资,一年累计受三次通报批评的保洁员辞退(期间工资停发),同时对村书记、主任进行诫勉谈话,相关包组村干部进行组织处理,相关包村领导、干部不得推荐提拔、重用,不得评先评优。

3.一年来从未受到上级通报批评的,给予该村鼓励奖2000元。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5

《农家书屋》:请您介绍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于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家书屋建设自2007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建成农家书屋15138家。这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列入民生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各地市把“农家书屋”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程建设情况每年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了年终绩效考评项目,还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纳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中。6年来,我区共投入资金3.7亿多元,用于采购出版物及基础配套设施。书屋的建成对于促进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净化了农村出版物市场,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农家书屋》:在书屋的建设实施中,广西采取了哪些措施?

于瑮:广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坚持整合各种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运行机制”的思路建设与运作。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会同自治区文明办、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民政厅、财政厅、农业厅、人口计生委等部门组成“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农家书屋”工程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分片定点分解、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在农家书屋建设前期,各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均到书屋建设村点实地考察,确保书屋建在农民相对集中、人口数量较多的地区。遵循不增加农民负担、方便农民群众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村委会或村文化活动中心,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完成书屋选址后,由各市财政部门支持,优先采购书架、桌椅等设施,保证配送的农家书屋出版物及时上架摆放。同时,将与乡村阅读有关的图书进村下乡、万村书库等项目统一纳入“农家书屋”工程范围。

为了提高农家书屋管理员素质,确保书屋管理规范有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多次举办管理员培训班,邀请书屋管理专家及自治区图书馆专家授课。各市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与到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一位书屋管理员都进行了业务基础知识培训。

《农家书屋》:广西在探索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长效机制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于瑮:为确保农家书屋健康发展,区市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强化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村点书屋建设和管理情况,对遇到的困难及时反馈,尽早解决,对发现的问题尽快处理,限期整改。同时,对于建设较好的书屋予以表彰,并推广其经验,组织开展了“百佳农家书屋管理员”和“百家示范农家书屋”的评选活动。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与自治区妇联,创新性地开展了农村“妇女之家”与农家书屋共建活动,力求充分发挥农村妇女骨干的积极作用,参与农家书屋管理和建设。同时,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还会同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区优先选聘农村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不仅缓解了管理员紧缺的问题,同时还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各地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还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科技培训、普法教育等,使农家书屋成为各条战线在乡村建设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共建活动不仅丰富了农家书屋的活动内容,有效发挥了农家书屋的作用,还直接促进了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的完善和稳定,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创新农家书屋管理的长效机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农家书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下一步的工作规划有哪些?

于瑮:农家书屋在“管好用活”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地提升和丰富自身的功能和效用,比如向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平台发展。近年来相关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农家书屋借助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网络。在此基础上,向数字化阅读发展。阅读视听和信息交流的数字化技术发展是当今社会的趋势和潮流,我们将积极探索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数字化水平,让农民群众能够享受现代化的信息服务。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6

一、积极稳妥实施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

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审批了我镇清和村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项目计划援助重建户1000户,户均援助资金1.5万元。由于我镇灾后多达5192户农户重建永久性住房,全镇大部分农户不能享受红十字会的援助,故我镇实施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面对这种困难局面,自己没有回避推诿,主动迎难而上,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形势,形成了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及工作预案,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率队挨家逐户核实,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资金顺利发放到了农户手中,并顺利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检查验收,得到了高度认可。严重影响镇灾后社会稳定的清和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得到了安全平稳实施。

二、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我认真调查研究,推进管理创新,大力倡导人员、经费、机制、宣传、考核“五到位”,一是人员到位,确定党政办主任和妇联副主席兼任治理办正副主任,以加强统筹协调、督察督办的工作力度;二是经费到位,全年投入84万元用于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切实保障了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态开展;三是机制到位,按照“村(居)委主导、村(居)自治收费、公司化运作”的全新模式运行,达到了全民参与、责权明确、运转高效、资金节约的良好效果;四是宣传到位,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的优势,开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栏,营造了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五是考核到位,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全镇8个村、2个场镇开展专项督查,并将结果纳入目标考核。通过“五到位”,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呈现出“清洁化、优美化、长态化、制度化”的良好局面。

三、打造清和、“名片”

村、村是镇灾后重建重点村,也是镇党委、政府倾力打造的“名片”。作为分管领导,我坚持深入村、组一线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坚持科学规划、论证、听取专家意见,在较短时间内,一是在清和村入口处新建仿古牌坊一处,仿古石桥两座,并对周边建筑物进行了风貌处理,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二是对路、路村段及中心村实施了以川西民居为特色的风貌治理,村呈现出了“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的良好风貌;三是对两个村39处聚居点实施了风貌治理,新建了花台、添设了文体设施,以浓墨重彩的中国山水画装饰聚居点,使聚居点成为了山水掩映的农家别墅;四是以扶贫项目为依托,在清和村和村新建村道11公里,两个村的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通过以上方方面面的工作,清和村、村村容村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成功创建为“德阳市环境优美示范村”,为全镇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带动作用。

四、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作为镇社会事业的分管领导,我注重实干,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各项事业呈现出了新的局面。一是通过前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镇顺利通过省、市政府专家组评估验收,镇在全区率先达到“德阳市教育示范镇”标准;二是进一步夯实农村宣传阵地,全镇农村广播实现专人播音、数字化播出,外宣稿件大幅增加,镇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三是全力重建精神家园,把“打造强势政府,塑造感恩”与灾后重建紧密结合起来,评选表彰“感动十大人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自立自强、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四是大力推行新农保养老制度,全镇参保率、缴费率居全区前列;五是顺利实施灾后用地农转非社保安置工作,全镇未发生一起因农转非社保安置而发生的。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7

一、文化工作

秉承传承和创新的原则,突出以标准文化大院建设为主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我镇文化事业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1、春节期间,组织各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元宵节期间开展了灯节汇演活动,丰富了群众的节日生活。我镇**河村的盘鼓秧歌正月初一参加郑州盛世闹新春活动,喜获特出贡献奖,灯节文化大院、民间文艺汇演均获奖项。

2、"戏迷大舞台想唱你就来"。欢乐的气氛吸引广大戏迷勇跃参加.,悠扬悦耳的歌声唱响在周日**镇的上空,活动呕歌新农村建设,笑容萦绕在人民心中。充分展示了我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镇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3、文化大院建设健康发展。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主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目前,全镇东岗、韦沟、翟沟、**河4个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已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光**、**、**、**、**、**、**、**、**、**、**11个村的文化大院建设已完成立项及前期基础工作。为夯实文化基础,韦沟、光**、西腰等13个村争取已列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已为**、**、**、**等10个村立项争取健身器材,丰富农民健身生活。

4、为满足农民读书、阅读、学习,提高科普及创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我们已完成东岗、韦沟、翟沟、**河、光**5个村农家书屋建设,正在准备迎接省新闻出版署验收。已完成**、**、**、**、**、**、**、**等13个村的农家书屋立项申报工作。

5、数字电影进村,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今年来,镇文化服务中心多次对数字电影放映员进行培训,使全镇23个行政村的群众足不出户每村每月就能免费看到一场高清晰的数字电影。目前,全镇已放映数字电影达138场次,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6、集中治理整顿网吧工作成效明显。今年,我们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按照取缔非法、加强监管的要求,认真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联合工商、公安、电信等部门抓好网吧管理工作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和管理,规范网络文化经营秩序,查处和打击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治理好网络文化市场,建立规范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建立了长效机制,努力创建“绿色网吧”“文明网吧”“平安网吧”。

7、作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普查工作,发掘整理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打基础。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对拥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发掘整理,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602条,以摩旗山为主的皇帝文化,以溱源为主的山水文化,以光林寺、圣水寺为主的拂庙文化,以**第一党支部、101备战洞为主的红色文化,以贾府城、汾山寨等为主的寨堡文化,以天河情等传说为主的民间文化,已基本整理完毕。以贾鲁河源头生态林综合建设为主线,倾力打造“中原肺都”名片,精心经营“观光、旅游、休闲、康居”园林。**河的溱源文化民俗广场建设已完成立项筹备工作,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我镇文化品位,为我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契机。

8、繁荣文艺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出版了以改革开放新人新事的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题材的豫剧〈〈旗山颂〉〉,以反映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豫剧《黄泉接母》、《均粮记》,以民间爱情故事传说的豫剧《天河记》,拍摄《圣水寺》文化旅游专题片和新农村建设故事片《都是咱爹妈》,以突出反映了中原文化内涵的《中原皇亲光**》《缔结善缘圣水寺》,展示了新密**精神风貌和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二、教育工作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民族素质,是我镇教育工作的基本。

2、优化教育环境,为全镇中小学校配备空调505台、电脑186台、DVD机186台。

3、做好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督导工作,危房改造、饮食安全、校车安全、交通安全等检查到位。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8

我们不断提高队伍的自身能力,高度重视农村公益电影及社区广场农民工电影放映工作,抓住放映的黄金季节,法制廉洁宣传、科普爱教知识、企业广告联姻电影市场。公司与海尔电器电影下乡、移动广告电影走进千家万户、昌河汽车电影宣传、永尚福邸房地产联姻电影、美的微波炉商业电影、广场企姻文化电影放映100场,社区广场农民工电影放映51场,观众达数十万人次。

在乡、镇、行政村流动电影放映做到统一安排,釆取先难后易,先边远山区、后平川湖泊流动放映办法。全年中、小学校爱教电影流动放映671场,观众达15万人次。全县乡、镇行政村公益电影流动电影放映1872场(其中数字放映机放映521场,观众达11万人次)。垦殖场、企业集团公益电影流动放映534场(其中数字放映机放映25场,观众达1万人次)。总计3077场,观众达63万人次。结止12月份我公司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科普爱教流动电影放映任务12%。

我们的放映工作人员从没有提出任何怨言而是默默的奉献工作。他们根据各乡、镇、垦殖场、企业集团、行政村、学校、社区的特点,选择放映价值高的科技、爱教、法制影片,如《杂交水稻》《水稻病虫害防治》《致富经》《西瓜高效栽培技术》《梨虫害识別与防治》《柑桔种植与病虫害防治》《大棚辣椒主要病虫要的发生与防治》《板栗的栽培》《草莓大棚种植》《异育养殖》《淡水养河蟹》《家圈养畜禽》《动物防疫》《农膜残留危害大》《农用电机维修技术》《农村防结核病》《农村防非典》《预防甲流h1n1流感》《艾滋病》等等深受广大百姓欢迎,大大促进我县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着重重点开展普法廉洁电影

在全县大肆宣传普法廉洁电影放映宣传力度,突出重点,狠抓发动和落实工作,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为己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达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效果。我公司深入广大农村开展实地宣传,印发普法宣传资料5000份,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每村至少放一场法治电影的目标。印发2万多册《乡村电影+科普知识》和《农村电影文化活动工作实施意见》等宣传小册子送到农民手中,通过流动电影放映这项活动的开展,对我县民众的法治宣传,使民众意识明显增强,真切地感到了法治的力量。广大群众普遍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多开展类似的活动。

1: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健全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制度,通过法制电影进校园的放映,督促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师资“四落实”。

2:通过法治电影的放映,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民包括外出务工人员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尝试,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起到极积的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加做好法治廉洁电影放映工作。有效的即时性把法律法规传播给民众,做一个识法的公民。

二、与时俱进、全力打造电影文化

今年四月份我县电影公司由上级业务部门配备数字电影机7台,在我县开展希望工程数字电影放映工作。全年共放映数字电影500多场,观众观看人数达12万人(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领导重视、成立数字电影队

为更好完成农村三项文化活动,流动电影数字放映,公司专门成立了数字电影工作小组和工作放映队(组长:宁杰,副组长:罗康,一个直属队、六个农村数字放映队)。负责我县农村、中、小学校科普、爱教数字电影放映工作。

2、措施得力,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顺利完成。

在数字电影放映仪式,当宽大的银幕上显示出清晰的电影画面,耳边传来令人震憾的音响效果时,全场一片欢呼,整个观映场沸腾了。这一刻,让山村的百姓、湖泊的渔民、中、小学校的学生娃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字电影高新技术的无穷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电影放映工作的希望和信心。为保证数字电影放映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电影放映队的思想认识,积极响应“新农村、新电影、新希望”的号召,把“2131”工程流动电影放映工作充分做好,把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提搞数字电影放映工作,并制定了放映计划,和详细可行的放映安排表,有计划、有步骤、认真细致地开展科普、爰教电影放映工作,使全县所有的农民百姓和校园里的学生都看上丰富多彩、效果清晰的数字电影。

三是电影放映队员不辞劳苦,不惧困难,想方设法,辛勤工作。在边远学校、行政村、山高路窄,崎岖不平,湖泊漂移。我们电影工作队员手提肩扛把笨重的电影设备送到各个放映点。碰上暴风骤雨天气我们放映队员更是苦不堪言。顶着大雨踩着泥泞的路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电影传送给每一个村民。

四是建立建全完善数字电影工作档案。每放一场电影我们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行政村、学校及电影名称、放映人员、观看人数、电影放映效果等等。并要求观映单位盖章签字,做到每场电影放映有据可查阅。

3、为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我县电影文化事业平台,县委县政府在2011年5月拿出578万元,全面对我县新城电影院修建改造,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华诞。为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县委县政府对新城电影院修建改造工程专门成立工作小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县电影公司三部门联手重磅出击,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影院三厅改造,大厅806座。(中厅120座、小厅60座正在改建中)改变过去影院夏天蚊子臭虫咬,冬天老鼠跑新面貌。

4、阳光的辐射,政策倾斜,促成事业的发展。新城电影院改造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分白天和黑夜,只用短短75天,把一个破烂不堪的电影院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影剧中心。并在9月28日上演迎国庆大型歌舞晚会。11月6至15日上映电影《可爱的中国》(首映式)创历史新高,观众达3万余人。12月26日放映廉洁电影《远山》广泛宣传“公正司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一心为民服务”,大大促进我公司电影文化建设。电影院在这次电影放映活动中,向组织交上一份合格园满的答卷,并受到全县广大人民的好评和赞杨。特别是省市领导多次来我公司对我县改造后的电影院进行调研,高度评价新城电影院改造后是与时俱进的排头兵,愿我县的电影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在本地区最先行崛起。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9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dlb88”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璜山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根据市委“一、四、十”的决策部署,以“十大专项行动”为载体,以“三服务”为抓手,狠抓项目建设,牢筑党建基石,加强民生保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显好势头。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10月份,全镇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35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年底增加值达11.66亿元,同比增长1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3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年底产值达7.24亿元,同比增长9.2%);工业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8.5%(预计年底投资额达3亿元,同比增长8.5%);自营出口4.05亿元,同比增长13.4%(预计年底出口额达5.9亿元,同比增长50%);税收收入1.06亿元,完成任务数的69.3%,预计年底完成100%。

一、盘活存量、做优增量,镇域经济平稳运行

(一)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实现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用足用好“与杭同城”等政策,跳出轴承轴瓦产业招商的传统思维,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开展电子信息、半导体、机器人等高精尖产业项目招商,搞好“项目发展储备库”、“要素资源信息库”、“璜山乡贤智库”三库建设,成功引进5亿元德富年产100万套输配电设备制造项目、3亿元晓居有机康养项目、1亿元高精准穿棕机基地建设项目、1亿元新上超市货架生产线项目等以上项目4只,5000万元工业项目2只,招引税源2200余万元。并坚持“在谈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开通亿元以上项目“绿色通道”,全程专人跟进代办,祥生正创新材料、杭州宏华数码喷绘等项目,累计实到产业项目资金1.45亿元。注重挖掘乡贤资源,发挥乡贤优势,成功举办第一届“璜山发展大会”,成立乡贤参事会、发展基金会、决策咨询会,建立健全乡贤在推动经济发展、传承优良民风、实现乡村振兴中的激励引导机制,打造共建共享共育璜山的共同体。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全力招才引智。入选“暨阳533”英才2名,直接认定“绍兴330”人才1名,成功申报“省千”1名,引进“国千”人才1名并配套引入5000万元机器人制造项目。

(二)以“三服务”为载体,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制定“五问三看一送”服务企业清单,解企业难题,助项目落地,为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加油鼓劲。建立机关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镇各类企业,送政策上门、作政策辅导、助政策落地。先后走访企业49家,办理企业年报20家,送服务政策490份,通过企业全覆盖走访调研,摸清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信息,形成“璜山镇企业用地需求表”、“璜山镇闲置厂房资源表”两张清单,收集用地需求企业16家,共计11.8万平方米,闲置厂房18处,共计7.09万平方米。发挥中介对接作用,切实破解企业间供需不对称问题,破解璜山镇土地要素制约现状。利用余缺对接招引企业8家,共计利用闲置土地厂房面积6.3万平方米,促成项目16个。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企业服务“零跑腿”,同时以给企业减税降负为目的,针对往年运行状况良好的企业推行社保返还优惠政策,共涉及企业101家,返还资金518万元,给企业注入“血液”。

(三)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产业升级提质增速。

以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为抓手,充分利用“工业经济三十条”、“传统经济提质升级”等政策,引导企业新上工业机器人6台,支持申科股份建成轴瓦柔性自动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特色轴瓦产业创新提升。开展螺帽行业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整治集镇范围内螺帽行业、小五金加工行业,关停淘汰5家,改造提升3家。同时,积极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小微企业集聚园区,安置一批集镇范围内轴承轴瓦、螺丝螺帽优势企业,招引一批在外优质产业企业,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扎实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紧盯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经济指标,着力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投资上寻突破,1-9月,全镇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088万元,同比增长12%;实现科技市场交易额4400万元,同比增长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107万元,同比增长1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18亿元。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完成率150%;完成个转企22家,完成率110%;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完成率118%;注册企业上云198家,完成率111%;引进可产业化科技项目1只。

二、激活要素、深化改革,乡村振兴高标推进

(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紧扣“全域旅游”发展方向,专业编制完成《诸暨市璜山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盘整合溪北古建、晓居竹海、红色黄家店等休闲旅游资源,统筹启动萃溪休闲旅游带、和平大门康养旅游带和晓居乡村度假综合体等建设,完成居凤村精品村规划方案、游步道方案编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溪北村新增民宿一家,全年共计接待游客3000余人,接待旅行团、考察团、校学生实践活动及亲子活动团等30余批次。出台《关于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意见》,明确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扶持重点项目和补助标准,鼓励支持土地流转、闲置农房激活、农业特色品牌创建等工作。鼓励发展“一村一品”,成功举办第三届蓝莓采摘节和首届野葡萄节,吸引游客20000余人,进一步打亮“大门蓝莓”、“大门野葡萄”金名片。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战,制定璜山镇消薄计划攻坚任务“一村一策”集体经济消薄方案,确保全年80%以上的村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截至10月,3个村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预计年底完成“消薄”任务。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截至10月底,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4500万元,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95万元。扎实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开三村、姚王村道路建设工程与寺下村、鼎新村村通公交工程全面完工,完成璜山社区新建联网公路招投标工作。保丰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完工并通过验收;茅塘、寺下、塘北、泄阳、石角、青丁山、黄畈阳、大高庑等8个自然村的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完工,完成自来水工程“双覆盖”,即市政管网应接尽接全覆盖和安全饮用水全覆盖;完成徐家坞村、溪北村、开三村厌氧发酵处理设备新建工程以及五灶厌氧发酵处理设备升级扩建工程,切实解决四个村的可腐烂垃圾处理问题。

(三)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以“五星3a”全域创建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巩固畜禽养殖整治成果,加强长效常态管理,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成立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出台《璜山镇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通过实地督查,“清单式”整改,解决问题570余条。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工作开展,职能线办下沉至村,同步进行督查指导,完成953户党员干部、155个农村公厕以及900余户农户的督查,共查出问题点位400余个,全部整改到位。开展美丽示范创建,成功创建1个“诸暨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19个合格村、20条特色美丽庭院示范带、500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实现全镇20个行政村“三线”整治全覆盖。桐巢村代表我镇作为“绍兴市人居环境整治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观摩点,其成功做法得到多方肯定。实施农村土地全域整治工程,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完成14个村共305户资料收集,拟拆除复垦面积86.7亩。土地复垦完成评审206.3055亩;土地开发完成评审立项49.75亩。完成“三改一拆”工作全年任务。

三、多元供给、以人为本,民生服务持续提升

(一)聚焦民生福祉,充实群众“三感”。成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最多跑一次”改革方案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制度,整合窗口12个,梳理审批服务事项401项,全面实现无差别受理。截止10月共受理事项19923件,“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100%,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建9个村级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惠民医疗补助项目,出台《璜山镇医疗健康惠民补助实施方案》,共补助住院人员295人次,报销88500元;享受增加体检项目4984人次,切实减轻群众防病治病费用负担。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和99%。完成镇养老院主体工程建设,完善镇、村居家养老中心建设,创新开展独居老人建档管理工作,摸排全镇独居老人684人,并为其中无子女的150名缴纳个人意外伤害保险。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共计发放助残补贴165.4万元。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精村镇品质,优化宜居环境。深入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不断推进美丽工程。制定落实“日常管理+街长监管”小城镇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定期督查整改,9个监督小组共计上报工程类、乱堆乱放、违章停车等问题736个,已完成整改712个。扎实开展全域环境整治,强化综合环境、背街小巷的集中整治行动,抓好“城管小事”,开展精品示范街创建,探索推行“摊位自治”模式,持续推进城镇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升级。完成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绍兴市级初检,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集中整治。全力推进“三改”工作,深化无违建创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

(三)聚力文化惠民,丰富精神内涵。以“四个一”为抓手,紧盯“三个重点”,持续完善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提炼推广“红白理事会”做法,全年移风易俗节俭办酒109场,共计节省230余万元。持续扩面村级关爱基金,20个村完成资金筹措119.76万元。投入约395万元,新建开三、和平、寺下三家文化礼堂,截止目前,全镇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举办培训、讲座、演出、展览等各类活动45场。充分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及现有各类公共服务场所,积极探索“文化礼堂+”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惠民政策。

四、综合施策、夯实基础,基层治理紧抓不懈

(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导向,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主题教育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好有机融合的结合文章。以行政村调整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优化党组织设置,新建社区党组织2个,行政村党总支3个,持续抓好基本制度执行,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5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清除出村干部队伍。成立由镇机关年轻干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分10个小组赴后进村大门村开展走访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与后进村整改方案,推动整转“问题大起底”,摸排问题130余个,逐项落实解决。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创新突破,在申科党总支开展组织生活“就便过一次”试点,做法在全市范围内得以推广,获得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晓光批示,并被省委办相关刊物编发。以“四种形态”为抓手,狠抓落实“清廉诸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党员、干部坚持做到“即违即办”,截至目前共查办法纪案件6起,对6名违纪党员作出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2名。诫勉谈话14人。

(二)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契机,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痛点。围绕“发展、稳定、管理”要求,成立4个“问题大起底”走访组,协同市政协及各联系单位,进村入企,听民声诉求,解问题难点。截止10月份,累计走访大小企业、园区、农业基地以及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1289个,行政村(社区)16个,先后召开站所、企业、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5次。共收集意见建议113余条,梳理汇总就地解决类问题55个、部门协调类问题6个、发展类项目3个,共计已解决55个问题,满意率达100%。下决心攻克桥下社区流霞畈自然村建房历史遗留问题。成立由市、镇人员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政策处理组、工程推进组、服务保障组、纪律监督组4个专项工作组,推进落实具体工作。截止10月,97户政策处理户中,已有79户领取款项,3个建房地块已基本完成地标清理,落实三线”移位方案等工作。

(三)以建设平安璜山为目标,守好平安稳定底线。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出台《璜山镇网格员考核办法》,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提高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信访制度、锁定干部责任,高度重视初信初访排查和积案化解工作。截止10月底,信访积案、督查件化解率达100%,完成双85%任务,并列全市第一;初信初访化解不到位件数为零;赴省访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1.7%,无赴京访人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提升打击“黑拐骗”“黄赌毒”工作成效,通过LeD显示屏、海报、折页、横幅等,宣传宣讲3000轮次。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点抓好“两站两员”建设,设置劝导站22处,配备专职劝导员22人,实现电动车戴头盔率达95%以上。圆满完成“环法”自行车大赛璜山段组织保障工作和国庆70周年维稳安保工作。

五、梯次培养,多措并举,干部队伍持续优化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等300余人次,赴安吉、临安、新昌、奉化、永康、余杭等地“取经”,统一思想、开拓视野、学习经验。着力培养“政治坚定、结构合理、梯次持续、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落实“一周双学”机制,邀请“红船精神”宣讲团成员、党校教师、专业老师为年轻干部培训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促进综合素质提升。2019年以来,共安排6名优秀干部到市内外部门实岗锻炼、驻点招商;推行年轻干部“点单式”培养教育,先后组织开展模式大家谈、载体大家创、活动大家办专题座谈会2次,广泛听取意见,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2020年工作思路

2019年,璜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财政收入1.61亿元(保底增长8%,力争增长10%);自营出口6.2亿元(保底增长5%,力争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4.44万元(保底增长8.5%,力争增长10%)。镇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

为确保上述目标顺利实现,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实现经济社会高质发展

以优质项目、资本、人才为要素,坚持先走出去、再请进来,深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展电子信息等高精尖项目招商,重点关注高品质实体经济的引进,注重乡贤资源,发挥乡贤优势,以乡贤参事会、发展基金会、决策咨询会为载体,推动“以商招商”、“以人招商”,持续完善“项目发展储备库”、“要素资源信息库”、“璜山乡贤智库”三库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科创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强化有效投资动能支撑,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计划培育15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结合企业发展需求,聚力“”人才、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人才等高端人才招引,以人才注入为突破,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引导国千人才董雷霆的大航云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展轴瓦云仿真模拟设计。

二、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加强与市数字经济促进会的合作,加大与上海交大、西安工程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所的合作交流,开展数字化技术服务商引培行动,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加速推进数字化平台搭建与轴承轴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力争完成10家企业数字化升级,努力打造轴承轴瓦特色数字化园区。充分利用“工业经济三十条”、“传统经济提质升级”等政策,以小微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零土地技改”、余缺对接、预征土地等手段,深化服务企业的中介作用,提升服务精准度,补齐产业公共服务短板,打破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加大合作力度,加速产业集聚、企业壮大和产业创新提升。

三、以“三个增收”为导向,实现乡村振兴全面落地

以“全域旅游”为靶向,以《诸暨市璜山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基础,持续推进萃溪休闲旅游带、和平大门康养旅游带和晓居乡村度假综合体等建设,全力打造璜山作为东南地区的“游客集散中心”。把溪北、晓居、大门、黄家店作为示范带动区域,纳入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奖补范围,扶持发展精品民宿、特色种养殖业、观光农业。结合黄家店村“竹林桃花”网红景点、大门“蓝莓”、“野生刺葡萄”金名片,溪北古建筑村和特色民宿等,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整村民宿开发、旅游项目,发挥区域带动效应,打响“田园璜山”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转化为“田园经济”效益。紧盯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动态完善“一村一策”集体经济消薄方案,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去现金化管理改革工作,强化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机制,鼓励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探索村级集体积极增收的有效途径,力争100%完成村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四、以“客厅打造”为目标,实现镇村基础融合提升

坚持中心镇地位不动摇,根据新一轮的总规、控规编制,以“拓空间、谋长远、细服务”为指南,激活闲置用房,拓展集镇空间,优化集镇功能,强化集镇经营水平。加快推进集镇房产项目建设,规划落地镇级保障房项目,启动集镇闲置用地盘活工作,谋划招引商贸综合体项目,不断增强中心镇的集聚效应,提升商贸服务功能,优化投资宜居环境。全力推进地票项目、土地双保项目,开展农村土地全域整治,努力打造四好农村公路“示范乡镇”。围绕成功创建“绍兴健康镇”和第三批“五星3a”的目标,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适时开展集中整治,深化无违建创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持续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完善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深度挖掘璜山特色田园文化。

五、以“门口服务”为理念,优化政府便民服务职能

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实施便民服务“上门化”,让干部服务把服务带到村、送到户。健全承诺事项职能化联审联办机制,并继续向村基层延伸,推进企业服务“零跑腿”、群众办事“无证明”等微改革、微创新工作,实行重点投资项目专人“陪着办”、“帮着办”、“一次办”,提升服务质量。着力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三服务”工作,以“被企业认可、受企业欢迎”为目标,探索将安全生产监管向过程指导服务转变,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服务品牌,推行一企一策,切实让服务上门、让政策如袋,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

六、以“不听哭声”为准则,牢守平安稳定底线

树立底线思维,牢牢掌握发现、防控、化解影响社会稳定风险的主动权。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培育和规范管理各类社会组织,加强专职网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守住治危防患、防汛防台、安全生产、食药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各类安全底线,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初信初访排查化解工作,坚持在属地管控、从源头化解,进一步压实村一级责任,努力营造“零上访”集体荣誉感,加大奖惩力度,做到“信访不隔夜”,做好信访积案的温情化解,以“去增量”、“减存量”为行动导向,力争创成“零上访”镇乡。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提升打击“黑拐骗”“黄赌毒”工作成效。

农村数字化治理篇10

一、各村“一事一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制度的强制性。一是开会人员到齐难。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有的甚至全家在外。外出务工比例达到60%以上,所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人员很难达到文件规定的半数以上的要求。二是表决签字难。来开会的人员多数是一些妇女老人,文盲居多,有些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有的根本无法写字,所以要通过一项决议,无论是采取举手表决方式或签字方式,实际操作都很困难。

(二)无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一事一议的执行。曼瑟尔。奥尔森曾指出:“除非一个群体中人数相当少,或者除非存在着强制或某种其他的特别手段,促使个人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否则,理性的、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将不会为实现他们共同的群体利益而采取行动。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特征,导致“搭便车”行为的产生。由于前些年的税费尾欠的存在,导致“一事二议”筹资征收起来困难重重,许多入主观上不愿意交,能脱就脱、能欠就欠,相互观望、想互比攀。因“一事一议”是一种自主供给的方式,不带有强制性。所以资金很难筹集到位。

二、要搞好一事一议,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

(一)改革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第一,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可适当缩小议事范围。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议事的,可灵活制订筹资筹劳规则。例如在修筑道路时,可以通过受益主体协商筹资标准,根据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方式,有机动车的村民多缴到上限额,无车的可以减半征收等等,经过村民讨论达到公平的原则。

第二,应根据不同的公益事业规定不同的筹资标准上限,不应一刀切。例如修自来水与修道就不应同一标准,自来水直接人户涉及农户的自身利益,其它方式筹不到款,而国家相关补助有限,又是生活必需的,所以应提高筹资标准。修道则不同,因大多数都有周边受益企业,会给一些赞.助,这样会减少村民的出资标准。所以本人认为应该不制订统一的筹资筹劳标准,无论从筹资额上还是所议的项目上,都可以放松。第三,在村民自愿的情况下允许使用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例如在村里修道时,由本村村民自己兴建显然可以使成本降低,能够部分减轻农民负担。由此可见,硬性地取消“两工”不尽合理。

要尽快规范和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的相关政策法规,做到“一事一议”有法可依,让“一事一议”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不断提高村民的议事意识、议事水平和议事能力,确保“一事一议”规范动作。

(二)促进“一事一议”制度有效实施的相关配套改革

1、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说到底,“一事一议”是民主决策的一种实现形式,其实施有赖于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村民自治包涵的民主理念、民主意识的一整套制度规范都有益于“一事一议”制度的实施。而且,村民自治实践奠定的民主基础,有利于“一事一议”的推行。从农民的视角来看,加强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建设将更有利于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事一议”将有利于村民自治的发展。当前,“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难以开展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村干部缺乏权威,村民对组织者缺乏信任与支持。因此必须开展以村民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工作。让村民真正感到“一事一议”是在决策他们自己的事情,进而愿意为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而出工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