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会议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5:00

护理会议制度篇1

借鉴台湾医院的管理模式,结合我院的特点组建五大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下设不同的小组,共有25个一级小组(图1)。各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组长、副组长和组员组成。其中环境与用品管理委员会和护理资讯管理委员会为新增管理委员会,环境与用品管理委员会主要涉及环境和护理用品管理,下设5个小组,其中用品管理小组对护理相关的产品进行筛选,选出最经济适用的物品,对不良物品进行反馈和更换;护理资讯管理委员会的建立是护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下设3个小组,其中护理信息小组主要职责是收集护理信息需求,同信息科沟通联系,完善护理信息系统建设。其他新增小组为健康教育质量小组,该小组的职责是统筹全院健康教育工作的设计、质量改进;e-learning小组负责开发网络学习平台,方便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网络上进行业务学习和考核,同时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

2管理委员会的组成

现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护士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与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护士参与医院和科室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6]。为调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保障护理人员的权益,在“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中规定各小组(考核小组除外)成员要求一线护理人员比例须达到25%~35%,以保证管理委员会的决策广泛听取一线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护理专业管理组织中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参加人数达到了373人,大于全院护士人数的30%。各小组、委员会需要对各事项进行决议时,需要80%应出席人员参加,一线护理人员比例≥25%,参加人员须三分之二通过方可生效。如果需要解决某项问题,首先由相关小组成员收集资料,制定工作方案,小组进行投票,再提交给相关委员会决议,最后由护理管理委员会进行表决,保证了决策的群众基础,符合临床护理人员的愿望。

3护理行政管理组织与护理业务管理

组织运行模式的完善2013年4月经由医院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制度中明确规定护理管理委员会是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中的专业管理组织,对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服务、护理技术等领域实施决策职能;护理管理委员会会议定期举行,有主管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各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参加,便于了解全院护理工作的现状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同时对提交委员会的议题进行决议。会议形成的决议由护理部进行公告和实施。这样体现了护理管理委员会的决策作用,保证了决策和执行的有序进行,护理部推行的各项工作保证了广大护理人员的利益,同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4各管理委员会的运作

护理管理委员会作为护理组织的决策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各委员会每季度举行例会,各个小组针对护理工作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在充分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议题,每个议题至少有2~3个解决方案,小组提交给自己所在委员会投票,委员会通过后提交给行政管理委员会,行政管理委员会组织五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护理部、科护士长和主管院领导进行决议,决议通过后由护理部进行具体实施。2013年护理部根据委员会的提案制定“护理管理组织工作制度”“护理人力管理制度”“护理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定多项工作方案例如“优秀护士评选工作方案”“护士节活动方案”“护理人员分配方案”“护理人员出国培训选拔方案”“护理创新大赛方案”“静脉输液竞赛方案”“专科护士培训选拔方案”“护理人员轮科方案”“怀孕护士关怀方案”等,促进了护理部在业务管理之外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安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能,各项工作方案的实施均在医院网站进行公告,有效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影响力,提升了护理队伍的形象;由于各项工作制度和方案征求了一线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方案设计更加合理,政策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极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2013年护理管理委员会通过举行各种活动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例如第一届护理用品创新大赛共收到正式参赛作品39件,参与设计与展示人员达到200人,还有没能报名到现场演示的护理人员,通过创新大赛鼓舞全院护理人员投入到发明创造活动中,更加注意观察和思考;静脉输液竞赛摒弃旧模式,采用视频录像的方法参赛,增加现场知识竞赛环节,创下了全院人员积极参与的新记录;还有网络学习、专题培训、英语角座谈会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极大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由于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管理,对医院的各项制度与活动了解更多,对个人职业发展更加明晰。

5结果

采用护士满意度和离职率作为评价指标。护理管理组织改革前后数据对比,护理人员离职率下降0.44%;护士满意度采用第三方调查,2012年调查733名护士满意度为(74.48±9.26)分,2013年调查795名护士满意度为(80.25±6.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5,p=0.01)。护理部的工作在全院职能科室的满意度评价中进入前3名。我院门诊病人满意度采取第三方调查的方式进行,2013年整体满意度提升0.83%。住院部病人满意度由护理管理委员会进行调查,2013年总体满意度在95%以上。

6讨论

6.1护理管理组织改革有利于提高护士

满意度和参与度由于一线护理人员加入护理管理委员会,建立了网状的联络系统,能够充分征求一线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具有一定的决策权,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价值,护士满意度得到提升,工作积极性加强,同时离职率降低。

6.2护理管理组织改革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护理人员作为医院的内部顾客,其满意度提高会促进外部顾客满意度的提高。经过护理管理组织架构及功能的重新疏理、定位,各管理委员会针对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发挥护理管理者、一线护理人员的集体智慧,寻找解决方案,极大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7小结

护理会议制度篇2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适合度规则;说明义务;争议处理

中图分类号:D9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072-02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平、公正、高效地处理金融消费争议,增进金融消费者信心,并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台湾地区“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参照英国金融市场服务法、英国金融公评人法与新加坡金融业调解中心运作机制及其相关法规,制定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共四章。尽管该法总计只有33条,但其中不乏亮点和创新之处,如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界定、适合度规则的确立、金融服务提供者说明义务的明确以及极具特色的争议处理机制的创建。

一、台湾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解读

(一)立法背景及立法精神

法律以社会为基础,2008年肇始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地处亚洲的台湾亦因雷曼兄弟的破产而被波及,求偿心切的投资者面对的却是因金融监管制度将其购买的金融产品划入证券范围内,而致台湾既有的《证券投资人保护法》对其无法适用的现实。加之选择诉讼方式解决旷日费时,成本高昂,而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又无强制力。因而为解决这一波及者众的问题以及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投资型保单、金融债等因素的作用下,台湾“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最终制定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及其6个子法。

以上立法背景决定了这部法律的主要目的即保护因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建立可以迅捷高效地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制度,即体现为该法第一条的表述。在整体结构上,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消费争议处理各自独立成章并共同构成该法的主要部分,本法的亮点和创新之处亦集中于此。

(二)特色制度评析

1.“金融消费者”法律概念的界定

该法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即在于明确了对金融消费者的定义。第四条规定金融消费者指接受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者。但不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和符合一定财力或专业能力之自然人或法人。此规定的特殊之处在于:第一,在定义的界定方式上,其从金融交易的对象即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的角度对金融消费者这一基础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不同于以往学术上所强调的消费的目的角度。第二,该定义突出了本法的立法精神即保护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将本身具有足够的专业判断能力的主体如专业投资机构,或具有足够财力的消费者排除在外。因造成消费者弱势地位的主要原因即信息的极度不对称,而对于符合一定财力标准者其承受风险的能力亦更强。实际上该项规定仅表述为符合一定财力,具体地,法人是以该法人接受金融服务业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最近一期之财务报告总资产超过新台币五千万。自然人则需同时符合三项条件,并以书面形式向受托机构或销售机构申请为专业投资人,即不受保护的前提是自然人必须去金融机构注册或者登记以向金融服务者表明自己不需要保护。申言之,并不是资产达到法定标准的即不受保护,而是需要消费者主动表明并做出申请。这一规定初看之下会产生疑问,即缘何有人自愿主张不受保护。接下来的适合度规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答案。

2.适合度规则的确立

适合度规则亦是该法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第9条规定,金融服务者与金融消费者订立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之契约前,应充分了解金融消费者之相关资料,以确保该商品或服务对金融消费者之适合度。服务者在销售商品给投资人时候,必须要去判断这些人的承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其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由此对消费者所购产品种类产生了一定的限制。而对于非弱势并且愿意承担风险的自然人,立法者考虑到了这一部分主体的需求,因而对于具有一定财力同时又希望完全自主地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的消费者而言,法律赋予其选择权。但从操作的层面对这一规则进行评价,其还存在一定问题。因目前台湾大致上把消费者分成三种类型,即保守型,稳健型与积极型,服务者根据客户自己提供资料进行评估,依评估后的结果要分类销售产品,但问题是若评估认为某消费者a为稳健型投资者,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否只能向其销售与之相应的某单一特定类型产品,而不能向其销售与其稳健型相适应的风险组合产品。同样的问题从监管的角度看,显然规定只能整齐划一地够买与之相应的单一产品更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但另一方面这样硬性的规定在民商事领域中又显得有失妥当、缺乏弹性。是否允许销售与消费者相适应的风险组合产品,以及若允许将具体的可操作性标准在本法中均未有所体现,另外台湾地区金管会依授权于2011年12月的《金融服务业确保金融商品或服务适合金融消费者办法》,作为适合度规则的具体操作指引中亦未对这一问题进行明确。尽管如此,这一规定本身的积极意义仍是值得肯定的。其将适合度义务法定化,明确使其成为在司法诉讼中可以被援引的具体条款。另外其适用范围拓展至所有的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的金融交易领域,这更有利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之利益。

3.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说明义务

实务中的金融消费争议案件,消费者与服务者双方的争议点往往集中于服务者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是否阐明商品风险。金融机构由于掌握关键资源并具备信息优势,且其通常强调其在金融领域的专业地位,以创造金融消费者财富或保证资产增值为宣传手段,容易使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因信赖其专业性而听从其建议[1]。因而本法将说明义务予以明文规定对于保护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有重大的意义。第十条规定,金融服务业与金融消费者订立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之契约,应向金融消费者充分说明该金融商品、服务及契约之重要内容,并充分揭露其风险,紧接着第二项规定金融服务业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之说明及揭露,应以金融消费者能充分了解的方式为之,其内容要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成本、可能之收益及风险等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之重要内容。

但实际操作中的关键问题是金融业者如何证明其已尽到说明义务。《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前说明契约重要内容及揭露风险办法》中规定,对于销售某些金融产品要录音录影。但对录音录影要说明的程度以及说明的方式未做阐明,是严格依文本逐条复述,还是仅概括阐明即可而不必拘泥条文的表述。另一存在的问题是“应该以消费者能充分了解这个方式为之”,这一表述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予以证明。针对这一问题,因现有金融商品复杂且种类繁多,因而为保证交易的效率,就有必要对产品做一定的分类以提高效率。另外再次购买相同产品亦可规定省去说明义务,或者有一些金融商品表观上虽然与其他金融商品不同,但其基本的架构是相同的,即可划分到同一类型中,即购买类似产品时即无须服务者再做说明。这方面可通过借鉴外国的经验予以类型化,如投资者类型化、商品类型化,从而减轻服务者说明义务的负担。

4.设置金融争议处理机构和纠纷解决机制

本法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设立了有强制力的aDR的制度,即诉讼外纷争议解决机制。其程序规则部分的规定类似于wto中的争端解决机制,如对调解程序以及争议双方相互协商的强调。而当发生消费争议时,消费者应当首先向金融服务业者申诉,而不可越过服务者径直接到评议机构处,即设定了争议处理的前置程序。同时具体规定了金融服务行业处理这种纠纷的期限是30天,这一规定体现了该制度的设立目的,即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另外,即便调处不成进入评议阶段,调处亦非全无意义,因为经过调节、协商过程后双方的争点会进一步明晰,亦有助于评议阶段争议的解决。评议阶段在金融消费评议中心以书面审理为原则进行,故对当事人来说负担更小,节约各项争议纠纷处理的成本。这一套制度的优势在于,经过整个程序的评议结果具有在一定的额度之内对金融机构的拘束力,这个就是其有别于其他调解程序、其他aDR的最重要的特征。虽然在法律条文的表述上没有直接规定金融机构对评议结果必须予以履行的强制性法律义务,但同业竞争使得作为服务者的金融机构事实上接受并履行相关义务,另外在确保评议的实际效力方面,金融消费者可在评议书成立之后90日内请求法院核准,除因评议书内容抵触法令、违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或有其他不能强制执行之原因以外,法院应当核准评议书,经核准的评议书具有与生效民事判决相同的效力。即该制度的优势之处即通过司法程序的一个合格的评议决定具有与确定判决具有相同的执行力,在于一定额度内赋予诉讼机关所谓对受诉机构的拘束力。因而多元化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既满足了金融争议处理的需求、节省了处理时间和成本,也符合全球金融争议解决的发展趋势[2]。

二、对大陆的立法启示

台湾适时完善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颁布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对大陆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该法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界定的方式值得大陆借鉴,学界对这一基础性概念的争论多集中于消费目的等方面,从而使得讨论的似与中心概念相去甚远,而基础概念的悬而不决使得对其他问题的讨论亦显得飘摇不定。故不妨借鉴台湾《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在界定金融消费者概念时另辟蹊径的做法。

另外,该法设立了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并规定具有实际执行效力的相应的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相较而言,在法律法规层面尚未出台系统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在金融监管模式上由于采取分业监管的模式,加之行业间相互协调程度较低,因而导致综合性的金融消费者维权机构的缺失,进而使得日益显著的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实需求难以得到较好的满足。虽然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了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但因其受中国银行业协会领导,其成员单位是各商业银行,故消费者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时,其处理纠纷的公正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另外其争议受理范围有限,仅限于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的投诉[3]。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在借鉴台湾地区立法的同时结合大陆金融消费领域的实际情形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并据此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如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以及地方性或区域性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从而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王志诚.金融行销之控制及法制变革: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适用及解释[J].万国法律,2011(10).

护理会议制度篇3

开发黄河水电构筑晋陕峡谷生态长廊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量特别是石油和煤炭资源消耗量的大幅度增长,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持续增加,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应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在华北地区大力增加黄河水电等绿色能源的比重,减少燃煤和燃油使用量,这是缓解雾霾污染的重要举措。

希望水利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加快前期审查和立项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古贤、碛口水利枢纽工程,这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晋陕两省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古贤、碛口两大工程建成后,不仅具有巨大的防洪减淤作用,而且可以在黄河大北干流形成400多公里长的湖泊和湿地。这一南北走向的生态长廊,在极大改善晋陕两地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将有效拦截来自西北方向的沙尘,为首都和整个华北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姚海同:

建议制定《长江法》,保护长江生态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由于高强度的水利开发和水量调度,长江入海流量显著减少,长江水体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有关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规划,但是从全流域来看还缺乏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建议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抓紧研究制定专门的法律,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抓紧启动立法调研,尽快研究制定《长江法》。

在管理体制上,国家层面尽快建立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加强全流域的统筹协调。建议国务院成立长江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推进全流域的综合协调。对目前水利部下属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局进行改造,作为长江流域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业务上受国家环保部和水利部的双重领导。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周平:

建立南水北调联动机制,推动西线工程开工

希望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构建中国水资源战略性配置的骨架工程、中国生态安全的控制性工程、中国国土开发战略储备性工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构建国家西部生态屏障、促进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稳疆固藏的重大战略举措中的作用。建议由有关省区政府牵头建立跨区域的西线工程协调联动机制,有关地区要以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为重,特别是在调水规划获得审批后,必须坚决支持中央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政治决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

治理水污染应系统加强制度建设

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并非一定是矛盾的,治理水污染应系统地加强环保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的制度建设。

环保政策在各地不应“一刀切”。各地的水污染情况不同,统一的环保标准,对有的地方来说要求过高,没有达标希望,地方上会出现执行不力;对有的地方来说要求过低,政策实际上于当地治污无益。治污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

刑事法律保护是水资源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破坏性取用水资源、严重性非法采砂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进而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而现行刑法中对水资源专项保护缺失。水资源的刑事法律保护是水资源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建议对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增加“河道非法采砂罪,非法取水、非法占用水域罪,破坏水利设施罪”的规定。建议对刑法第114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司法解释,将人为破坏水利设施、危及水工程安全运行及防洪安全行为纳入该罪名适用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

建立黄河中上游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

上游节水,下游用水;上游保护,下游受益。在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中上游地区如果只有保护的责任与付出,而无法获得保护的收益,其积极性就很难充分调动起来。建立黄河中上游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促使上下游协调发展。

调动黄河中上游地区保护水环境的积极性,理清思路是关键。建议借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经验,完善黄河中上游流域水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责任和义务,同时根据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研究建立黄河中上游流域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以提高地方政府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国人大代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

建立长江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

目前,长江水电开发势头强劲,上游水库群初具规模。但是,水库蓄水、泄水和流量变化也给长江航运带来不容忽视的不利影响。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体制尚未建立、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法规不完善,使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尤其是航运效益缺乏制度保障,禁航、限航、船舶积压等情况屡屡出现,这与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上位法,制定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或者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的法规。同时,应建立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或者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协调领导小组,尽快完善水库群联合调度的体制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市长张维国:

南水北调生态补偿要考虑“两个成本”

应该建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补多少算合理?需要确立科学的补偿测算办法,建议统筹考虑“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就是当地为了保护生态,在防治污染、农林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直接付出;机会成本就是为了保护环境而牺牲掉的发展机会。另外,生态补偿比较复杂,各个层面都在探索实施办法,建议上升到立法层面,统一协调各方面利益。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

加强以流域为单位的水环境管理

建议借鉴当前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做法,加强以流域为单位的水环境管理,上中下游一盘棋,更好地保护环境。如何建立合理的流域管理体制机制,是加强流域管理的关键。成立国家层面的领域管理委员会,通过立法建立流域间的协同合作长效机制。探索在流域上下游之间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跨地区界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确定一个具体水质标准,上游水质好于这一水质标准的,下游给予上游补偿;上游水质劣于标准的,上游给予下游补偿。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

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

护理会议制度篇4

积极为老年朋友建言献策

作为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叶惠贤一直将自己定位为是老年朋友的代表。他在全国“两会”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履职,为老年朋友多说说话、多办些实事。

十多年来,叶惠贤代表在历届“两会”上,多次提出关注老年民生的提案和建议。这些提案和建议关注面广,覆盖老年群体多。为了保障普通老年朋友的利益,他提出了“关于在全社会提倡举办光荣退休仪式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议”,提倡全社会更加关注退休职工,从举办光荣退休仪式做起,用“退休光荣”的理念带动全社会对退休老年人的更多关心和重视。为了更好地关怀老艺术家,他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尊重和关怀老艺术家的建议”,呼吁设立文艺界的荣典制度,提高老艺术家的生活医疗保障水平。

作为资深电视人,叶惠贤代表把如何让荧屏满足老年朋友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诉求提到议事日程上,他深入调研之后提出了“关于重视开办老年电视节目的提案”,该提案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老龄委的积极回复。叶惠贤趁热打铁,将回复件复印后带回上海,争取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及老干部局的大力支持。最终,在上海文广集团和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领导的支持下,《精彩老朋友》于2005年3月1日顺利开播,成为全国首档老年电视综艺节目。《精彩老朋友》创办以来连获收视佳绩,持续成为艺术人文频道的收视冠军。

为开办电视老年频道积极建言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叶惠贤代表对如何更好地应对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数以亿计的老年群体给予了高度关注,通过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叶惠贤代表对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可以说是持之以恒的。他先后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开办电视老年频道的建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就开办电视老年频道进行试点的建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开办老年电视频道的第三次建议》。这三次建议虽然主题一致,但叶惠贤代表每次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深入社区,深入老年群众,倾听意见。他每次都在书面建议中,对开办老年电视频道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每次都根据当前情况的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尤其是他在第三次书面建议中提到,部级老年频道应列为上星频道,各省区市级老年频道应作为有线电视免费频道。国家有关部门对各级电视台开办老年频道制定行政审批、频道资源、行业准入、投资限制、广告经营、税收减免、人才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老龄、社保、文化等相关部门对老年节目和老年频道加大内容支持力度;为节约频道资源,可以整合调整少儿、戏曲等相关频道资源,开办融合性的老年频道。比如,可以将老年频道和少儿频道融合起来,开办“老少乐”频道,划出一定白日时段,安排和增设老年节目。这些建议非常切合当前我国电视台管理播放的实际情况,又极具可操作性。

叶惠贤代表的这三次书面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他第三次提出的书面建议,得到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书面答复,对他连续三次提出开办老年电视频道的建议给予积极肯定。广电总局在答复中指出:叶惠贤代表在2008、2009年两次提出开办老年电视频道建议后,总局高度重视,并在播出机构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对老年频道(率)的开办给予了积极支持;他所提出的几项具体建议质量很高,基本符合当前的播出机构管理和运行实际。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可将现有的少儿频道调整为少儿和老人频道的建议,总局认为此建议非常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收到广电总局的回复后,叶惠贤代表非常欣慰,他表示将继续关注老年频道的建立,希望为老年频道的开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解决养老问题出谋划策

自从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叶惠贤代表更加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为此,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参加各种调研、座谈,力求掌握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研究各国的养老制度,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力求提出多种具有操作性的措施,以更好的服务老年朋友。他在调研中发现,老年人生活中的最难克服的困难来自生活不能自理,增长最急迫的需求是长期医疗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的需求,不能自理的老人所需要的服务和照顾是最繁重的。伴随着“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则是社会性老年护理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奇缺。

叶惠贤代表通过长期调研,提出了《关于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他在这份建议中指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既有的医疗保险制度难以覆盖,严峻的形势使得我们必须探索一整套新的制度设计,建立社会化的老年护理模式。他对当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社会化老年护理制度的两种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叶惠贤代表提出,我国老年护理保险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地区和城乡差异,采取多层次措施。建议分别在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选择市、县、街镇不同层级的若干地方进行试点。上海作为老龄化程度和社会化养老水平都走在前列的城市,建议列为首批试点城市,提供有利政策条件,率先探索建立省市一级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他还建议,按照政府指导、社会统筹、自愿参与、多种层次、有序发展的原则,在一些地区、行业或单位建立不同形式的互助型、慈善型老年护理资金。资金的筹集和支付上,由职工按工资一定比例缴纳老年护理保险金,政府、用人单位相应出资,鼓励社会慈善捐助。资金主要按规定支付职工日后享受社会护理服务的部分费用。同时,将福利保障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严格监管下,发挥护理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护理事业,形成社会团体和企业进入养老护理行业的良性机制。

护理会议制度篇5

[关键词]劳动立法,劳动者权益,劳动关系,法律保障

一、劳动立法的发展状况

自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颁布后,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了以《劳动法》为核心,多层次法律规范并存的劳动立法格局。劳动立法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劳动法律制度基本得以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就业涉及到劳动者最基本的利益。中国就业人口庞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劳动立法必须将劳动者的就业作为法律保障的重点和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劳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对劳动者的就业特别是妇女就业做了规定,内容包括:国家保障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机会;保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妇女在四期内受到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这些规定对于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就业保障,特别是自主择业给予了保障。与此同时,政府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就业。截止2001年底,全国人口总数为127627万人,城镇就业人口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2.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提供的数据,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5月9日。)

(二)建立并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有企业中试行劳动合同制。《劳动法》颁布后,这一制度已在城镇各类企业中广泛实施。《劳动法》对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等基本内容作了规定。此外,前劳动部还出台了《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等规章,使劳动合同制度趋于完善。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者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保障了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标志着我国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用工制度基本建立。目前,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制定了本地方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对于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推行集体合同制度

为形成企业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保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并在一系列法律法规中作了明确规定。这些法律和规章包括:《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近年来,集体合同制度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推行,而且也在国有企业中逐步推广。截止2001年底,全国企业签订并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的集体合同已达65万多份。

(四)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一个成功经验。我国《劳动法》和《工会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2001年8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建立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并召开了第一次部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等25个省、直辖市以及深圳、大连等城市已建立地区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五)完善劳动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劳动法》为核心,内容涉及工时、休息休假、工资、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劳动定额、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劳动标准体系,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劳动法》、《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章,对规范工资分配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全国已基本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有1万多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了工资指导线,88个城市了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到2001年底,城镇职工实际平均工资水平年平均递增5.5%.

(六)健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导致劳动争议的数量不断上升。为及时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定了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和“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程序。截止2001年底,全国已建立县级以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3192个,专职和兼职仲裁员近2万个。从1993年至2001年底,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8万件,涉及劳动者236.8万人,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注:统计数字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二、劳动立法有待完善的问题

我国劳动立法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成绩,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在初步建立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和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有:

劳动立法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这主要表现在: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但是一些重要的调整劳动关系急需的法律还没有出台,如《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资法》、《社会保险法》等。由于缺乏法律的统一规范,使得在这些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可依,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地位决定了在无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其往往成为权利的被侵害者;有的问题只能依据政策加以调整,有些领域虽然有法律规定,但或者法律规定的比较原则,或者立法的层次不高,有些法律还出现对同一问题规定的不甚一致,导致在实际运用中认识不统一而影响了法律的贯彻实施。如《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这一规定明显体现出,签与不签集体合同是一种授权性规范,而非义务性规范,因此实践中相当一些企业以该条为依据拒绝与企业工会签订集体合同。而新修改的《工会法》第20条第二款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且在第53条将“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平等协商的”行为确定为违法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显然,《工会法》的规定已将签订集体合同作为一种义务性规范。然而两个法律规定的不一致直接导致工会与企业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差异,所造成的后果已在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行中特别是非公企业中显现出来。 劳动立法所覆盖的劳动者范围还比较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目前《劳动法》只适用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只适用于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其他劳动者则不在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内。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

不到劳动法的同等保护,突出表现在劳动制度与人事制度不相互衔接;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劳动者不能平等地享有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发生的人事争议未能与劳动争议处理适用同样的法律程序和尺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也已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都将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平等竞争,因此都迫切需要劳动法的保护。而目前劳动立法的适用范围远不能满足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也不利于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劳动立法中突出保护劳动者权益之处还需要加强。劳动法律与民事法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存在隶属关系,用人单位拥有对劳动者的管理权,加上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且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劳动者无论在建立劳动关系前还是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均处于弱者地位。而劳动法就是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其根本宗旨,因此劳动立法应在其内容上有别于民事法律,突出维护劳动者权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一些重要的劳动法律法规中,由于适用了民事法律的原则,诸如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等,导致对劳动者的保护不够,使劳动者在订立、变更、续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时均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犯。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已明显滞后。我国统一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立于1993年,1994年《劳动法》对这一制度在予以肯定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改。时至今天,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已实行了近10年,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这包括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周期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少案多、不堪重负,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缺乏对仲裁申诉期的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明确规定,劳动者胜诉后难以执行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将难以应对不断攀升的且日益复杂的劳动争议,这不仅将影响劳动关系的稳定,提升改革成本,甚至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三、完善劳动立法的思路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多样的局面,以及加入wto后资本与劳动矛盾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劳动立法应与时俱进,适时作出调整和完善,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首先,应尽快建立起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尽快出台专门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如《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资法》、《社会保障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并及时修改《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吸收目前地方立法中的成功经验,使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趋于统一,构成一个完善的立法体系,从而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全方位的保护。

其次,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并加大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今后,劳动立法应朝着统一立法的方向发展,不仅应将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类型的企业及劳动者纳入劳动法范围,使其在同等条件下平等竞争,而且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加快和逐步完善,应将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劳动者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形成除国家公务员和实行公务员系列以外的所有劳动者均适用劳动法,使劳动者都无差别地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此外,劳动立法应区别于民事法律,在立法中要向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倾斜,以实现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和劳动关系的实质平等,进而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第三,强化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益的重要手段。《工会法》将这项制度作为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最重要的方式。我国目前已有关于集体合同的法律和规章,但力度不强,缺乏刚性。今后的劳动立法一方面应制定统一的集体合同法,减少法律规定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应在制度上有所强化,使集体合同制度真正发挥维护劳动者整体权益的目的。这包括对企业工会提出的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要求企业方不得拒绝;拖延或拒绝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应承担法律责任,并规定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和程序;促进区域性集体合同和行业集体合同的建制和发展;具体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机构和程序等。

第四,重新审视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目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关注,重新审视并对其加以完善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重点应考虑:建立或裁或审、裁审分轨的争议处理体制,以解决劳动争议处理耗时耗力,不利于劳动者维权的问题;在法律上界定个人争议和集体争议、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并对不同争议设置不同的处理程序,以便能对涉及集体劳动权利可能造成社会隐患的争议作出快速反映,及时处理;改革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包括成立劳动法庭专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设置适应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完善证据规则,以及吸收社会有关人士作为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等,以使诉讼成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最终和有效的法律屏障。

护理会议制度篇6

第一条为了规范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程序,保证立法质量,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部门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部门规章备案条例》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法规”,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根据全国人大有关机关的委托,或者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或者根据职权,制定的下列规范性文件:

(一)根据全国人大有关机关的委托起草的环境保护法律的草案代拟稿;

(二)拟报送国务院的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送审稿;

(三)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第三条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的立项、起草、审查、送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和解释,适用本办法。

其他国家机关或者部门发送总局征求意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征求意见稿的办理程序,适用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立项

第四条总局于每年年初编制本年度立法计划。

年度立法计划确定的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类立法项目,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立法项目:

(一)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或者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总局年内必须报出或者已报出需要配合全国人大或者国务院有关立法工作机构审查的立法项目,列入第一类立法项目;

(二)立法依据充分、立法思路清晰、所要解决的问题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急需、拟确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可行、总局力争年内报出的立法项目,列入第二类立法项目;

(三)需要研究、论证和起草的立法项目,列入第三类立法项目。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立法项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确定,不做立法计划安排。

国务院领导指示需要开展环境立法研究的项目,总局应当及时开展有关工作。

第六条除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或者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外,总局有关司(办、局)认为需要制定环境保护法规的,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提出立项建议。

提出立项建议,应当填写立法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并提交有关立法必要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拟确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的书面说明材料,并可附具国内外有关立法参考资料。

第七条法规司对立项建议汇总研究,提出总局年度立法计划的建议稿,报总局局务会议审议决定。

第八条经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立法计划是总局本年度立法工作依据。

第三章起草

第九条具体负责起草环境保护法规工作的司(办、局),应当组织有关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承担立法起草工作。

法规司应当适时参加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起草工作。

第十条起草环境保护法规,应当广泛收集资料,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召开讨论会、专家论证会、部门协调会、企业代表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第十一条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完成环境保护法规初稿后,应当征求总局其他有关司(办、局)和有关直属单位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规征求意见稿草案,经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主要负责人签署后,报送总局局长专题会议审议。

局长专题会议重点就环境保护法规征求意见稿草案涉及的主要法律制度和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定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适当性和合法性等内容进行审议。

第十二条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应当根据总局局长专题会议审议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草案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规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以总局局函发送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可以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征求意见稿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省级以下环境保护部门、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公民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说明,应当包括立法必要性、主要制度和措施等主要内容的说明。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法规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可以公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影响贸易和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对外通报程序,公布征求意见稿。

环境保护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可以在《中国环境报》和总局网站等媒体公布。

第十四条起草环境保护法规,涉及国务院其他部门的职能或者与国务院其他部门职能关系紧密的,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应当充分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与其他部门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充分协商;经过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应当在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说明中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十五条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根据征求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及其

说明,连同其他有关材料,经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主要负责人签署后,移送法规司审查。

草案送审稿的说明,应当包括立法必要性、起草过程、主要制度和措施的说明、征求意见情况以及未采纳意见的处理情况等内容。

其他有关材料,主要包括:目前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草案规定的主要制度和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专项论证材料,征求意见及其处理情况汇总表、对未采纳的主要不同意见的说明,有关立法调研报告和国内外包括法规条文在内的其他立法参考资料。

第四章审查

第十六条对未按照本办法第三章的有关规定征求意见或者准备有关论证材料的,法规司可以转送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补办有关程序或者补充有关论证材料。

第十七条法规司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主要从下列方面对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进行审查:

(一)设定的环境保护行政许可项目是否符合《行政许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其他法规性文件关于设定行政许可的规定;

(二)设定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是否符合《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其他法规性文件关于设定行政处罚的规定;

(三)是否与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协调、衔接;

(四)是否符合立法技术要求。

第十八条在审查过程中,法规司认为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涉及的法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法规司可以组织实地调查,并可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

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创设行政许可事项,或者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有关机关、组织或者公民对其有重大意见分歧的,法规司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可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也可以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第十九条法规司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草案送审稿的修改,在40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的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因涉及有关方面重大意见分歧需要协调等特殊情形的,可适当延长审查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

法规司负责提出法规送审签报,经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会签后,连同环境保护法规草案及其起草说明和审查说明以及有关专项论证材料目录,提请总局局务会议审议。

起草说明应当包括立法必要性、起草过程、主要制度和措施的说明、征求意见情况以及未采纳意见的处理等情况的说明。

审查说明应当包括立法依据、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设定的合法性、环境保护法规草案与有关法律、法规协调一致性等问题的说明。

第二十条对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规定的管理体制、主要制度或者措施,有关方面存在重大分歧的,法规司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可以在环境保护法规草案中提出一种或多种备选方案,提交局长专题会议审议。

第五章送审、决定和公布

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法规草案应当经总局局务会议审议。

第二十二条审议环境保护法规草案时,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做起草说明,并负责就具体管理现状、主要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等专业性问题做说明或答辩。

法规司做审查说明,并负责就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设定的合法性和环境保护法规草案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等法律问题做说明和答辩。

第二十三条法规司应当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根据总局局务会议审议意见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草案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报请总局局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法规司应当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根据总局局务会议审议意见对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并以总局文件形式报送国务院。

总局根据全国人大有关机关委托起草的环境保护法律草案代拟稿,以总局局函报送委托机关。

报送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环境保护法律草案代拟稿,应当附送有关专项论证材料。

第二十四条公布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命令应当载明该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序号、名称、通过日期、施行日期、总局局长署名以及公布日期。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公布格式见附件2.

总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由有关部门首长共同署名公布;总局为主办机关的,使用总局的命令序号。

第二十五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签署公布后,《中国环境报》和总局网站应当及时刊载。

第二十六条经《国务院公报》刊载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在《中国环境报》上刊载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文本也为标准文本。

第二十七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六章备案与解释

第二十八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法规司依照《立法法》和《法规部门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办理具体的备案工作。

报送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部门规章文本和说明,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装订成册,一式十份。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备案格式见附件3.

法规司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所制定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目录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第二十九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解释权属于总局。由总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的部门规章,由总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解释。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依据前款规定享有解释权的机关解释:

(一)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依据的。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解释的办理程序,适用《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解释和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条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具体适用过程中的解释,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行政法规解释权限和程序问题的通知》和《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七章其他部门法规征求意见稿的办理

第三十一条其他国家机关或者部门组织起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发送总局征求意见的,由法规司归口受理,并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分送有关司(办、局)征求意见。

第三十二条各有关司(办、局)应当按照确定的时限提出意见,返回法规司。

法规司根据是否与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协调、衔接的原则,负责汇总研究,拟定函复意见。

第三十三条对其他国家机关或者部门组织起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的征求意见稿,总局各有关司(办、局)之间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法规司负责进行协调;经

协调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总局局长专题会议研究、协调。

第三十四条其他国家机关或者部门组织起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的征求意见稿拟设立的管理体制、主要制度或者措施,与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存在重大矛盾或者交叉,或者对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工作具有重大影响的,法规司应当商有关司(办、局)提出意见和建议,报请总局局长专题会议或者局务会议研究。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影响贸易和投资的,应当在公布后按照有关规定翻译英文译本,按照规定程序对外公布。

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由总局负责起草的,应当在公布后按照有关规定翻译成英文译本。

环境保护法规英文译本由总局国际司提出英文译本初稿,经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审核后,由法规司按照有关规定对外公布或者报送有关国家机关审查。

环境保护法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总局应当经常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进行清理,发现与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其他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的,或者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其他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的,或者出现不适应新出现的情况的,应当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修改、废止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程序,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编辑出版正式版本、外文版本的环境保护法规汇编,由法规司依照《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护理会议制度篇7

截止10月15日,共收到各旗县区林业局、局机关各科室、所属各单位和局领导班子成员提交的调研报告50篇,其中林业建设类20篇,资源保护类14篇,林业产业类5篇,林业改革类7篇,基层基础建设类4篇。

市林业局通过召开调研报告评审会,评出优秀调研报告26篇。这些优秀调研报告涉及林业建设、资源管理、湿地保护与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公益林管护机制、林业产业、森林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内容。

据了解,该主题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在林业建设方面,提出了“三个转变”,即林业建设指导思想由生态为主向生态优先、突出经济效益转变,经营管理由分散经营向规模治理集约经营转变,组织形式由全民动手向专业队伍、公司制转变;

总结了目前市的四种成功沙地治理模式,针对目前治沙存在的治理难、保护难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治理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快发展沙产业等对策;

在经济林建设方面,提出了在坡耕地大力发展经济林,加大节水经济林建设力度,加强经营管理等建议;

提出了在生态建设中借鉴德援项目参与式规划、契约化管理、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等建设管理模式的建议;

从增加生态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角度提出拓宽投资渠道、理顺资金运转渠道的建议。

二是在资源保护方面,围绕当前现行采伐管理制度与林业生产实际的矛盾,从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森林采伐技术规程、简化审批环节,规范管理三个角度提出了森林采伐管理改革的建议;

提出了提高征占用林地定额指标、下放审批权限、提高林地补偿标准等建议。

从我市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实际出发,提出积极争取国家湿地保护资金,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加快国家湿地保护立法步伐的建议;

从国有、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管护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护林员管理,吸纳人才强化队伍建设,改善护林员生产生活条件,完善牧民补偿机制维护公益林稳定等建议;

在规范森林公安执法方面,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执法培训和执法监督等切实可行的对策。

对林改后如何创新机制加强森防工作,提出了建立区域间联治联检机制、建立社会化防治机制等八个方面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基层扑火队伍建设的建议。

三是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针对目前林产业基地化水平低、产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提高产业基地建设质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品牌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等对策。

四是在林业改革方面,调研提出了建立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完善管护机制,加强木材采伐监管,规范木材有序流转,转变政府职能等举措;

提出将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纳入新型市场主体管理,实行备案登记,出台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扶强扶大一定规模的林业专业合作社等建议。

在国有林场改革方面,提出创新经营机制、盘活林地资源、承揽绿化工程、化解债务等对策和建议。

护理会议制度篇8

关键词:公益林;管护;对策;楚雄市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06802

1引言

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2公益林资源现状

2.1公益林区划界定历程

楚雄市1999开展森林分类区划,2003年开展国家公益林区划界定,2007年开展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2011年开展县级实施方案修订和编制,2012年开展公益林区划落界。经过历次区划界定和布局优化后,楚雄市公益林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

2.2公益林资源现状

依据2013年林地保护利用落界后数据,楚雄市土地总面积443300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34410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4%;非林业用地面积108890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4.6%。公益林(地)面积157220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7%;商品林面积177190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3%。公益林(地)面积157220hm2,按林地使用权分:国有面积10220hm2、集体面积102666hm2、个体面积44334hm2;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136591hm2、疏林地面积281hm2、灌木林地面积18431hm2、未成林地面积631hm2、宜林地面积1286hm2;按事权分:部级公益林面积44133hm2、省级公益林面积113087hm2。全市公益林资源结构见表1。

3公益林管护现状

3.1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楚雄市成立了公益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省级公益林管理和补偿的领导、组织、协调。公益林管护是在“楚雄市公益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人民政府与管护责任单位(村委会)、管护责任单位与管护人员分别签订管护合同,并拟定相应的管理护办法和管护措施,明确目标、职责,严明奖惩的管护组织形式。

楚雄市公益林森林管护组织体系是:楚雄市公益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林业站、林场、自然保护区管护责任单位管护人员,五级管理。详见图1。

3.2管护形式

根据楚雄市林业局、保护区、林场、林业站、涉及村委会意见,楚雄市公益林管护形式有专业管护和承包管护。国有林公益林由保护区、林场职工专职管护。

3.3签订禁限伐协议

按照公益林经营管理相关政策,市政府与林权所有者签订禁伐协议,市林业局与林权所有者签订限伐协议。楚雄市公益林涉及自然保护区、不涉及风景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森林,市政府与林权所有者签订禁伐协议1份面积4566hm2、限伐协议20989份面积39567hm2,市林业局与林权所有者签订限伐协议18611份面积113087hm2,共签订禁限伐协议39601份面积157220hm2。

3.4签订管护合同

楚雄市公益林管护责任单位为145个村民委员会、林场、自然保护区,共区划公益林管护责任区534个,安排管护人员601人。按公益林管护相关要求和规定,市林业局与管护责任单位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a》145份,管护责任单位与管护人员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B》(楚雄市森林资源管护协议书)601份。

3.5建立管护制度

楚雄市公益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云南省森林条例》、《云南省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部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结合楚雄市实际建立健全公益林管护制度。

(1)制定了《楚雄市公益林管护办法》、《楚雄市公益林管护考核办法》、《楚雄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办法》、《楚雄市管护人员巡山记录出勤制度》、《楚雄市管护人员考评细则》,强化公益林管护工作的督促检查、考评考核。

(2)实施管护人员出勤登记、巡山记录制度。

(3)建立公益林管护检查、考核、奖惩制度。

(4)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5)建立管护档案及台帐制度。

3.6制定管护措施

楚雄市公益林管护在市公益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负责下,各乡(镇)林业站、自然保护区、林场密切配合,各管护责任单位全面承辖区内的公益林管护任务。为保护好公益林,制定了以下管护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各级领导高度认识保护好公益林的重要意义,把保护好公益林当作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2)公益林管护实行各级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领导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对辖区内的公益林管护负全部责任。

(3)在公益林内严禁非法采伐,严禁非法采挖各种野生花卉(含观赏树木),严禁乱捕滥猎,禁止取土、取沙、采石、挖矿等。

4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

4.1管护形式单一

实行个人承包管护形式,每名管护人员对应固定的管护责任区,虽然职责明确,但各自管护固定的责任区,各行其是,管护人员之间缺乏相互制约、督促、互助机制,力量单薄,有时对盗伐滥伐林木、乱采乱挖的行为不敢制止或制止不了。

4.2管护与生产脱节

管护人员单纯的巡山护林,在管护责任区内不从事其它营林生产及经营活动,与管护成果无关,责任意识淡薄,出勤率低,巡护和住守时间短。

4.2管护人员的待遇保障低

管护人员工资低,没有社会保障待遇,吸收不了高素质人员,队伍素质偏低而不稳,个人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4.3权林所有者的管护责任未落实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分散到各家各户,但公益林管护责任只落实到村委会和管护人员,没有落实到林权所有农户,林权所有者享受生态效益补偿,不承担管护责任,保护意识不强。

5加强公益林管护的对策或建议

5.1因地制宜,采取多种管护形式

创新管护形式,因地制宜,采取个人专业管护、多人联合管护、家庭承包管护等不同的管护形式,增强管护力量,保证每天管护不脱节。如:出入林区主要交通干线沿、路口,采取每个责任区个人专业管护;边远区域,采取明确每个管护区管护人主体责任和相连管护区管护人共同担责的多人联合管护形式;村庄周边、近山区域采取家庭承包管护形式。

5.2森林管护与林业生产相结合

将森林管护与林下资源开发相结合,增加林农、护林员收入,调动护林积极性,提高管护效果,发展林业经济。充分利用林地的广阔性和林下资源的丰富性,在与林权所有者达成利益分配协议前提下,可将野生食用菌野果野菜采集、林下种养殖等林下资源开发承包给护林员。

5.3制定管护人员的待遇保障政策

制定管护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鼓励管护人员承包森林、林地开发林下资源搞创收,出台管护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把管护人员纳入社会保险统筹,解决管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以提高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员从事公益林管护工作。

参考文献:

护理会议制度篇9

论文关键词:专利保护;强制许可;利益平衡 

 

一、引言:现状及问题 

专利强制许可(mandatory permission)制度是对知识产权限制的一项重要制度,通常被称为非自愿许可,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根据各国社会公共健康的具体情况,不经专利权利人的许可,而授予他人实施其专利的一种法律制度。药品专利是专利制度中的组成部分,强制许可制度也适用于药品专利。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的公共健康危机等国家紧急状态或者其他非常紧急的情形日益凸显,如艾滋病、结核病、疟疾以及其他传染病等相关问题等越来越严重,这一现状给发展中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中,给这些国家造成公共健康危机的原因虽然归结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患者无力支付昂贵的医药费用是造成公共健康危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而,因素使得药品专利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的矛盾也日趋突出。其中,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相关国家之间具有明显的利益冲突,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强调专利私权的保护和发展中国家主张的基本的人权的保护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利益矛盾,因此,trips协议以及doha宣言下有关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条款便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注及争议的焦点。 

目前,随着国际社会人本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国际及各国国内的立法都已呈现出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知识产权领域也不例外,从知识产权保护的trips协议到2006年的《多哈宣言》(doha宣言)的发展历程表征了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和最不发达国家人权的关注和保护,并逐步实现了专利私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健康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二、专利保护与强制许可之间利益冲突与平衡的进程:从trips协议到doha宣言 

(一)trips协议对公共利益的有限关照——以发达国家为中心 

从这两者之间利益协调和平衡过程可以看出,trips协议在其谈判发展初期,仅仅表现出了对公共健康利益的有限的关注和照顾。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部长级会议上,瑞士等个国家提出提案,要求把“服务贸易”、“投资保护”和“知识产权”作为三个新的议题纳人谈判范围。当时的美国代表甚至提出如果不将知识产权等问题作为新议题纳人,他们将拒绝参加第八轮谈判并以此为要挟来为其本国的利益考虑。一些发展中国家代表则认为,知识产权问题根本不属于关贸总协定规范和管理的内容,不应当纳人谈判。巴西代表曾指出,如果把知识产权等问题放到关贸总协定中去就如同把病毒输人计算机一样,其结果只会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中已存在的不平衡。“但是,国际上的许多问题都远远不是理论问题。如不打破乌拉圭回合的僵局,多数国家的对外贸易实践都会受到影响。”从实质来说,trips协议是带着发达国家的使命诞生的。此外,该协议对公共健康利益的关注还体现在它规定了各成员方实施协议的具体条件、权利限制及过渡性安排中。其中就以权利限制制度最为典型。 

(二)doha宣言及其第6段的执行对两者利益平衡重要意义 

doha宣言的意义是积极的。它确定了公共健康权优先于私人财产权,并且明确了wto成员充分利用协议中弹性条款的权利。它将使发展中国家在为公共健康目的使用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时,免受发达国家贸易制裁或法律诉讼的威胁,也为发展中国家在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中协商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提供了重要的标准。 

doha宣言第6段承认了在制药领域制造能力不足的或没有制造能力的、成员在有效使用trips协议之下的强制许可时可能面临的困难,要求理事会寻求一个迅速解决办法,并于2002年底之前报告总理事会。然而,经过艰苦的谈判,直到2003年8月30日wto成员才达成了“实施协议和公共健康宣言第段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该执行“决议”的形成标志着世贸组织全体成员最终在解决药品专利和公共健康矛盾的问题上取得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共识,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终于能够享受一些特殊待遇,但它也只是一个政治性宣言,且在发生争论时还存在法律解释上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总体上来看,trips协议和该决议有关立法已明显体现出了对公众健康利益的关注,如《trips协议和公众健康的宣言》对trips协议第31条的适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规定,宣言指出,“trips协议不应成为也不会阻碍成员国采取措施保护公共健康”,同时宣言规定“每个成员有权决定何种情形构成了”作为强制许可前提条件的“国家紧急状态或其他极端紧急的情况”。 

《多哈宣言》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之间在对公共健康问题解决上的一次初步性的胜利,实现了药品专利私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健康利益的初步性的协调与平衡。它强调了trips协议在以后的履行中要朝着该协议所制定的有关目标和原则的方向发展和前进,从而保障国际社社遭受公共健康威胁的公众根本利益,以达到各成员权利与义务的真正平衡和一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多哈宣言》仅仅具有在法律上澄清和说明的性质,它并没有从法律上为发展中成员方创设新的权利。此外,它也没有解决没有或缺乏生产和能力成员方如何使用强制许可的问题。因而,两者之间利益的平衡还需要国际社会更一步的努力。 

三、知识产权与生命健康之间冲突的适度协调及中国的选择 

专利制度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目标,任何成功的专利制度的关键都是在赋予专利权人的专有权和拥有一个开放与竞争性市场的公众利益之间达成精确的平衡,即steven b.garland and jeremy e所说的“专利制度需要在发明者的利益和一般公众的利益之间达成平衡”。虽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在专利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平衡上有所侧重,并且专利法也不全部限于专利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是最具有实质性的。以专利法为依托的专利制度是建立在利益平衡基础之上的合理、合情的合法垄断制度。 

护理会议制度篇10

法治的最重要内容和关键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实现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而违法必究又取决于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我国现有监督机制的主要环节有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监督、司法审查(行政诉讼)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行政复议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限于监督抽象行政行为和政府组成人员;行政监察监督主要限于监督公务员的政纪;社会舆论监督不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司法审查和行政复议主要都是监督具体行政行为,但司法审查只能监督部分具体行政行为,而行政复议可监督几乎全部具体行政行为和部分抽象行政行为,且行政复议是在行政系统内部实施的监督,从而比其他监督更知情、更内行和可能更准确。

二、行政复议是行政法律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以立法确立行政复议制度,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人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保护人权和保护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的合法权益是现代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人权是人作为人(区别于物)所应享有的权利,如生存权、自由权、人格尊严权、政治权等。行政相对人权益是公民、法人等在国家行政管理关系中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如人身权、财产权、福利权、程序权及其相关利益等。人权和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障除了需要有完善的民主机制保证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外,另外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需要建立完善的行政法律救济机制,保证行政相对人人权和在行政管理关系中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侵犯后,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济。我国现有行政法律救济机制的主要环节有申诉、控告(信访)、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和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相对于申诉、控告,具有救济及时、有效等优势;行政复议相对于行政诉讼,具有救济范围广,廉价(花钱、花时、花力少)等优势;行政复议相对于国家赔偿,具有一并解决撤销违法行政行为和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优势(国家赔偿程序不能解决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的问题)。当然,其他救济途径同样有自己的优势,都是整个救济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行政复议是行政争讼机制的重要环节,以立法确立行政复议制度,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行政争议,增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密切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除了需要自由外,同样需要秩序。而要保障秩序,就需要政府对社会生活进行管理。管理是一方行使权力,一方要履行服从义务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可能不产生矛盾和争议。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矛盾和争议,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都可能影响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影响社会稳定。而要及时、有效地解决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的矛盾和争议(统称行政争议),国家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行政争讼机制,即解决行政争议的机制。我国现行行政争讼机制的主要环节有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诉讼和复议。

行政调解和行政仲裁的适用范围很窄,因为大多数行政争议涉及及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而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不适于调解和不宜于仲裁的。至于行政诉讼,虽然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其程序严格、复杂,远不及行政复议迅捷、经济。因此,行政复议即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

四、行政复议是现代民主、法治的重要制度架构,以国家立法确立行政复议制度,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作,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民主、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构成要件,它本身又是由一系列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的制度构成的,如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制度、政府行为公开制度、行政程序制度、司法审查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等。这些制度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形成市场经济运作的软环境。就行政复议而言,它为市场主体提供解决行政争议的途径,为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供救济机制,为市场的正常运作提供解决行政争议的途径,为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供救济机制,为市场的正常运作提供行政秩序保障。有了这些途径、机制、保障,才可能激发出市场主体竞争、开拓、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当然,除了行政复议以外,行政诉讼也可以提供这些途径、机制和保障。但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二者毕竟各有特点,立法同时确立此两种制度,市场主体有自行选择的余地,其权益获得的保障方能更为完善。

至于行政复议制度运作对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虽然是间接的,但却是同样不可忽视的。对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行政复议通过不断纠正其违法不当行为,逐步培养其尊重法律、尊重人权和依法行政、公正廉洁的意识;对于公民、法人等行政相对人来说,行政复议断以法律途径解决争议,提供救济,使之逐步形成信仰法律、敢于和习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