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5:46

财务数据报告篇1

>>基于noSQL的XBRL财务报告智能审计方法研究基于R语言的大数据审计方法研究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分析与研究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制度研究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动机研究中外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研究基于财务报告目的的评估研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对比整合研究论述基于XBRL的创新性网络财务报告研究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研究虚假财务报告的审查方法基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离任干部自然资源责任审计探索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合谋问题研究内部审计机制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内部审计水平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基于财务报告解读视角的企业财务分析方法探析财务报告分析的案例研究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研究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08-09-03/2015-02-21].

[2]miCHaeLa,miKLoSaV.thickdata:addingcontexttobigdatatoenhanceauditabil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auditingtechnology,2014(2):95-108.

[3]aLeXanDeRK,miCHaeLGa,miKLoSaV.Designandevaluationofacontinuousdatalevelauditingsystem[J].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andtheory,2014,33(4).

[4]CaSSiDYm.Bigdataisyieldingtothickdataandthat'sagoodthing,Bloomreach[eB/oL].http:///2014/05/big-data-is-yielding-to-thick

财务数据报告篇2

1.1为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医院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是指医院财务部门根据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以及其它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医院过去和现阶段的经营情况以及变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变动原因,帮助医院管理者全面了解医院的工作状况,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作提供科学依据。医院财务分析与财务报告根据医院的各项数据账簿记录核实的资料,编制的在某段时期内医院的经营状况、资金收支等情况的文件,可以综合反映出医院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医疗收费、药品的销售以及资金流量等各种数据信息。根据财务分析与报告,医院财务部门将大量的医疗、药品等收支数据,报告给医院的管理部门,从而对医院现有的财务分析报告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医院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体系,确保医院管理部门决策的准确性,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1.2分析检索财务数据,保证数据真实性

医院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不是简单的对数据处理及获取背后的医院财务状况,而且要分析各种报表中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理性。而且合格的医院财务报告需要切实符合医院自身的情况和未来企业发展的前景。财务分析的基础是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而分析人员具有甄别数据真假的基础判断,不仅要通过分析医院的收支结余问题,更要对医院的长远规划进行综合判断。医院存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数据统计核算时,有时会出现错算、漏算数据现象,导致财务报告数据不准确,这时候财务分析系就会起到有效的作用,财务数据与医院的情况差距巨大时财务分析系统会自动检索发现问题,使错误数据及时更正解决,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让报告者给出数据的来源。在数据判断后,如果真实则进一步进行财务分析,为完善医院的财务制度提供坚实的基础。

2.当前医院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许多医院的财务分析与报告体系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财务会计信息逐渐暴漏出许多漏洞与问题,使其逐渐失去原本的作用。

2.1财务分析报告体系不完整

医院现行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是财务数据分析报表,主要是由医院资产负债表、业务收支明细、收入支出总表等报表构成。目前,许多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现代医院财务会计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缺乏完整性,直接影响医院经营业绩的反映与分析不够准确,随着财务分析职业的出现,传统的通用格式的财务报表已经不能满足不同环境、不同制度、不同的需求使用者的要求。

2.2财务分析方法单一,存在缺陷

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医院也是采用这两种分析方法,这种相对单一财务分析方法,相对于由多种因素作用于某一项指标的情况,各种因素的变动对该项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是很难确定的;这两种财务分析方法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出医院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会降低医院财务的分析报告制度,不能够满足医院决策者的需求。比率分析法是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从而计算出企业各项指标的相对数,对企业的各项财务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而财务报表的数据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属于历史数据,有时效性缺陷,而现有的财务报表内容不完整,财务比率具有片面性;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会根据不同的企业规模、地域以及经营周期,使同业对比很困难,也会由于会计政策的不同导致统一数据的差异。

2.3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医院财务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然而医院现行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对于财务信息的披露却不能达到及时性,大多数医院为了向医院管理者提供医院的经营情况,大多数是采取定期分析报告的制度,这种定期的分析与报告披露的时间、周期过长,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所以不能向医院管理者及时提供医院实际的经营情况,过期的财务报告也不能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决策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4医院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及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部门大都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这就要求财务及会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否则就会在工作中由于操作不熟练,使数据报表核算错误,导致医院财务数据失真。

3.完善医院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的思考

3.1完善财会报表报告指标体系

医院的资金流量指标也是财务报表报告的一部分,医院资金流量报表是对医院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的有效补充。例如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由于医院存货、设备支付资金的滞后性,有的已经计入成本,但是现金仍没有流出,这种想象都会对财务分析与报告的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通过资金流量报表分析就可以发现医院的经营情况和资金净流量的差异,及时找出资金收支方面的漏洞。

3.2完善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

医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是由医院经营状况、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等几方面共同组成。为了保证医院财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必须要不断完善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财务分析指标应该引入医院对医疗事故赔偿率的计算,这是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提供一定的数据指标;引入医院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指标的计算,从而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性,有效控制超出预算的情况发生。同时,医院也应该增加偿债能力的分析;增加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分析的数据指标;最后还要从加强医院服务的角度出发,增加医院的社会满意度指标的分析,将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医疗负担水平等指标分析纳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3.3缩短财务分析报告间隔,提高其时效性

目前,现行的医院财务分析与报告系统在时效上不能有效满足管理者的全面需求。所以,首先医院必须建立完善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财务定期报告仍然要存在,作为医院经营成果定期分析统计的依据。但是还要制定实时财务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者决策的依据。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减少财务数据统计、核算、分析的周期,使财务分析报告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进入医院信息系统,方便医院管理者快捷、准确的获取财务信息。

3.4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财务数据报告篇3

一、价值法下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结构及缺陷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的是在价值法指导下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Generalpurposereportingmodel)。在这种模式下,报告单位通过收集、加工、整理、计算、汇总等一系列财务会计程序产生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

(一)通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窄”型

单一化信息供给结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对决策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这一报告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其缺陷也日益凸显。按现行会计规范的要求,会计信息提供采用的是标准化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即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等形式,反映报告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这种财务会计报表模式的标准化,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供给结构是“窄”型的,在会计信息提供方式上存在单一性。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宽”型

多元化信息需求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广泛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等特征。不同用户以及同一用户的不同用途下,对信息的结构要求存在差别。差异化的信息需求下报告主体的信息提供应当科学充分,既要包括报告单位的内部信息,又要包括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中既要有财务信息,又要有非财务信息;外部信息中既要有其他微观主体信息,又要有宏观经济和市场形势的信息以及国际市场信息。而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只能提供财务会计的最终结果,无法使信息使用者接触原始财务会计信息数据或参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从而难以满足使用者多目标的需要和适应用户决策“宽”型信息结构的需求。

(三)价值法下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缺陷

现行价值法下企业以标准化形式提供的通用财务报告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生评价失真。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下的信息供给缺陷,使投资者不能全面有效地评价报告单位的状况,也使委托人不能有效地鉴定信息供给的质量,从而造成信息使用者难以正确评价报告单位经营业绩和经营者履行经营责任的状况。二是形成决策误导。会计信息结构的限制使其无法传导充分的信息。在这种信息传递模式下,信息使用者获取的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信息,因而容易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甚至对其决策产生误导。三是引发控制失灵。会计信息的“窄”型供给结构,使委托人难以借助财务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的状况,以及借助财务标准衡量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从而在对其实施有效控制方面容易产生偏差。四是导致市场低效。证券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充分程度,这种信息充分程度的差别,与报告单位信息的供给数量与质量有关,报告单位内部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和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可能会增大少数人获取内幕或私人信息进行交易的机会,降低市场效率。

二、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

(一)事项法下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及其要求

事项法又称“使用者需要法”,是按照具体的经济事项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模式。以事项法为基础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要求建立以经济事项为中心的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类经济事项的各种属性特征。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是将与经济事项有关的信息,包括所发生的会计事项,事项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员和资源等方面,输入到信息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提取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输入到自己的决策模型中,将事项信息转化为决策信息。

(二)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目标

事项法下信息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相分离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目标,是要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事项法下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能够克服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单一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同时也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非财务信息的要求,并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从而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更及时全面的决策。

(三)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系统

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以改善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下将规则固化在财务会计数据中的不足。(图1)是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和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对比。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通过设置数据库和方法库两个基本库,以数据库记载财务会计交易的基本事项,以方法库存放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在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会计信息时,财务会计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选择相应的确认和计量规则,组合成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内容,构造多元财务报告体系。理想财务会计模式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方便选择的信息,允许他们任意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如it联机实时财务报告、简化型财务报告、预测性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增值报告、职工报告等),并在提高会计信息数量的同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三、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

(一)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及其特征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是向决策者适时地提供已按需编制好的或可按需加工的财务信息,旨在通过提供按需求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来满足不同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交互式按需报告是相对于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提出的,核心思想是将财务会计数据的加工、提炼及生成过程完全交给信息使用者。主要任务并不是按照统一的财务会计准则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而是提供生成财务会计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信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适当途径,并借助网络的强大处理能力,实时加工、归纳、提炼、汇总和分析数据,从而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构成要素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一是数据库。数据库用于保存报告单位愿意披露的原始信息,以便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生成相应的财务会计报告。二是模块化的财务会计程序。以模块的形式体现信息使用者可以实现的各种财务会计选择。包括财务报表要素、非财务信息项目、财务会计方法和表达方法等。三是报告生成器。报告单位与使用者交流的界面。用于帮助信息使用者编制其所需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报告生成器选择具体的信息项目、类型和表达形式。四是学习机制。系统设

置的反馈渠道。便于信息使用者就如何及时改进报告系统向报告单位提出建议。学习机制中还可设置记忆单元,记录最常被选用的信息、项目、方法和选择上述项目的使用者,用于帮助改进和完善现行会计法规和准则。

(三)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与交互式

按需报告模式的比较和现行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相比,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报告单位与信息使用者双向、直接、快速沟通,共同完成实时报告,从而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但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本身也有不足,如难以发挥通用财务报告的规模效益,不利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横向分析比较等。

(四)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在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实施的可行性。然而,由于使用者在信息需求具有多样化特征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而且某些财务信息的需求至少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因此,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不是全盘抛弃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而是通过设计一种机制,使之能够同时满足共同的和不同的、稳定的和变化的、已知的和未知的信息需求。笔者提出以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作为基础建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设想,这一组合模式既可以借助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保持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满足使用者共同的信息需求,又可以通过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满足使用者多样的变化的信息需要。

(五)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建立

由于财务会计上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法,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内在的灵活性,为交互式按需报告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采用建立在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基础上的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在会计处理上具可行性。以通用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建立的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形式表示。中间的方框代表按现行财务会计法规、准则制定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而其它各方框代表用以扩充通用报告的交互式按需报告的选择维度。其中包括财务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方法的选择、列示项目和形式的选择、货币、语言、媒介的选择和访问、追踪的选择等方面。其实质是以模块化的形式实现对标准化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以顾客为中心的按需选择和调整。

四、未来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联合按需报告模式

(一)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实施条件

数据库和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为财务会计信息的按需报告提供了可能。随着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的开发及其在网络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可以解决不同信息数据库系统与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问题。必将有助于实现在不同的组织之间数据的交换和运用,推进不同组织间信息传递的畅通,并实现通用财务报告条件下的联合按需报告。

(二)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特征

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特征体现了通用财务报告条件下交互式按需报告的联合特征。报告单位制作以XBRL为基础的通用财务报告,报告单位、信息媒体和信息使用者把报告单位提供的信息和其它信息相结合,得出各自对报告单位业绩的评价,并在网络环境下共享这些信息。

(三)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功能

财务数据报告篇4

【关键词】eRaL;XBRL;网络财务报告;柔性化

一、引言

21世纪网络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助推器,已成为影响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因素,网络掀起的技术革命也影响到会计领域。世界各国企业都将建立网站并在其网站上披露财务信息作为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也将“基于inteRneR”的管理理念和基本模式研究作为优先资助的研究领域。传统的财务报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网络财务报告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亟待改革。现有的网络财务报告无论是在编制方式、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会计信息特征,还是在财务报告体系等方面,都还停留在纸质财务报告的电子版上,并没有将信息技术极大地应用于会计报告领域。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暴露出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财务报告系统缺乏语义,只能提供过于狭窄的,基于会计视角的财务数据。在许多情况下,业务报告系统与组织中其他信息系统、系统供应链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均不相容,效率低下。二是企业实际发生的许多交易只能获取财务信息,不能获取非财务信息;只能获取定量信息,不能获取定性信息。特别是对一些前瞻性信息和无形资产信息不能准确反映。三是没有制定网络财务报告准则。企业在披露信息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列报形式上存在随意性。使得网络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客观性和可比性。本文将以以上问题为切入点,吸收前沿技术成果,研究如何基于eRaL会计理论,结合XBRL技术,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可互动可即时传输的柔性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构建网络财务报告原则

(一)以eRaL模型基础

1982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系教授w.e.mcCarthy提出了eRa会计模型,其核心是把企业一切经营事件(财务的与非财务的)的相关内容,按照资源(Resource)、事件(event)、参与者(agent)及其相互关系建模,并按其原本的实际语义输入到数据库集中存储,而不是以会计的借贷记录的形式人为处理后再存储。eRaL模型是在eRa模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在建模关系中增加了地点(Location),以资源、事件、参与者、地点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用于识别和表示业务过程和业务事件的基本特征的规范方法,反映组织经营业务语义关系的概念数据模型工具。该模型是通过对原始业务活动信息的记录,对企业业务活动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进行识别、采集并存储到集成数据库中。在集成数据库中记录业务活动原始信息,用户可以根据各自所需的信息,利用报告规则构建出不同的信息视图,即特定的用户可以按需选取信息。

eRaL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解,按照资源、事件、参与者和地点及其相互关系等将数据集中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而不是像传统的会计模式那样把数据重复的、分散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在这种存储方式下,一个集成数据库,可以支持各种用户的视图需求,而不仅只是存储某一特定用户的数据,由于全部信息存储在统一数据库中,避免了产生数据重复存储、数据不一致等问题。eRaL会计模型的基本框架如图1、2所示。

(二)以XBRL统一数据格式和标准

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下,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同,企业为不同报告主体提供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也不一致,各种数据间不能相互直接传递和使用,既增加了信息提供者的成本,也阻碍了信息使用者的分析与沟通。XBRL可以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法编织、提供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利用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的结构,在计算机程序上对电子化的商务信息组成部分加上特定的编码或识别,使得财务信息可以在任何不同的会计软件和技术交换下实现交换。能够打破不同监管系统、不同监管部门间的数据屏障,形成“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统一监管平台。

(三)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原则

“信息孤岛”的产生一方面是各部门信息处理软件和模块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当前的财务报告只反映货币信息,对一些重要的非货币信息不加以反映。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情况的财务报告模式,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或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等非货币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也不同程度地容纳到会计信息的范畴中。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大大增强了企业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

(四)会计信息实时传递机制

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不论是报告的编制过程还是过程都较长,有的报告才出来就失去了时效性,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可以自动从企业的原始财务信息数据库中导出,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换,提供给各类报告使用者,形成实时传递的动态机制。

三、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多层标准数据库

基于eRaL理论模式,构建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中的基础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和决策数据库三个层次。各层次数据可以双向流动,信息通过自下而上传递,通过自上而下追溯;信息的表达采用标准化格式,每项信息均有唯一的身份识别。所有进入企业业务系统的数据,最终都会在财务报告中呈现。

1.基本数据库

利用规范交易层面的XBRLGL分类标准建立基础数据库,作为会计处理的前提和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基础。他是对企业经济业务全面完整的描述,是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

2.综合数据库

依据XBRLGL构建的是全面记录企业经济事件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无法编制对外报告。因此,企业还应引入应用于财务报告层面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指标,以此为基础构建综合数据库,并通过可定义的模块化程序实现两者间的映射。其过程可分为三步骤:(1)对eRaL业务过程进行识别及对其类型进行标识。(2)对业务过程涉及到的资源、事件、参与者和地点进行识别及对其类型进行标识。(3)对事件中的任务进行表示标识。综合数据库是对基本数据的归纳分析后生成的。

3.决策数据库

是对综合数据库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按照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直接提供的可供决策的数据。eRaL与XBRL协同财务报告模式如图3所示。

(二)开发可定义的模块化操作程序

如果把财务报告比作最终产品,那么依据XBRLGL标准设置的基本数据库就是基本零件,零件转化成产品的有效方式就是先将其加工成不同的模具,再按照各自的需求组合成不同的产品,而程序模块就是把零件转换成产品的模具。用户需求的产品不同,企业提供的模具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财务报告要素模块化。企业的财务报告应有多个相互关联的模块组合而成,财务报告模块至少应包含以下三项内容:一是全面的财务信息;二是非财务信息;三是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模块是构成财务报告的基础零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零件进行排列组合,以此产生各自所需的个性化的财务报告。对于常规性的财务报告,通过程序分层模块化的思路基本上可以实现。对于一些非常规性的报告,由于不是日常需要,将其全部模块化成本较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提供参数可修改模块方式帮助其实现。例如:通过膨胀条件,投资者想知道由于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增加值是多少时,可以设计一个基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块,将按此计算利润表即可。

(三)提供互动工具

分层次的模块化程序使柔性化的按需提供财务报告成为可能,互动工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互动界面。企业给用户提供一个窗口,由用户按照约束规范直接输入要求;二是提供客户需求数据库。用户完成个性化需求后,系统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

四、结束语

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了与国际接轨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并于2011年1月1日起在我国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迈出重要一步。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随着世界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无论是会计审计准则,还是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营管理都更加倚重于企业和单位的信息化基础,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构建以XBRL国家分类标准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对笔者研究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必将促进我国尽早建立全面的与国际XBRL协同的信息化网络财务报告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论XBRL理论框架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潘琰,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

[3]尹宏伟.网络财务报告的模型与发展[J].商业会计,2008(10).

财务数据报告篇5

关键词: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

XBRL作为一种可扩展商务报告语言,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分析、网络财务报告编制、数据交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财政部门十分重视XBRL技术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的冲击和契机,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等,以此推动XBRL的应用及发展。由于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在XBRL技术的研制和应用方面相对落后,如何构建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已经成为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相比,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如下:①实时全面报送内容。在财务报告中应用XBRL技术,能够适时披露财务信息,确保财务信息与经济业务的同步,不会出现滞后与时间差异的情况。利用XBRL挖掘功能,结合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不同需求,提供全面的非财务信息、分部信息和明细信息等。②准确定位与快速搜索。XBRL格式中的文件数据标签具有唯一性的特征,这些标签能够对会计业内进行标准化定义,有效识别与描述每一项财务信息;同时在检索信息时,检索引擎可以使用者所需财务信息的对应标签为依据,精准快速定位信息。③免费共享财务信息。根据国际组织的规定,XBRL作为一种最新的财务信息处理技术,面向公众全面开发,使用者可以自主使用各种软件技术和软件格式,并结合自身的实际信息需求来换取或自由检索数据,达到信息数据共享的目的。④多种格式的输入。财务报告编制者可以利用XBRL技术来实现多种格式的转换与输入,如在处理XBRL格式的财务数据时,将这种格式放在独特的样式单中,输入财务数据即可输出所需的数据格式。

二、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在构建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数据格式统一原则。目前企业使用的会计信息软件各不相同,发送的财务报告缺乏可比性,导致信息使用者难以有效比对不同企业的运营情况。因此在构建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时,需要严格按照数据格式统一的原则,以此提高财务数据的有效性及可比性。二是数据采集全面性原则。部分企业财务报告都是对货币信息加以汇总,基本不会涉及非货币信息,往往不能获得全面的财务信息,这就需要构建该模式时遵循全面采集数据的原则。三是基于XBRL技术支持的原则。XBRL技术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能够传输不同格式的数据,在不同的平台中进行自由转换,促进财务数据实用性的提升。同时XBRL技术的开放程度较高,可对多个数据访问端口加以开放,系统使用者只需经过授权,即可对所需财务信息进行快速查找。四是基于网络财务报告理论的原则。传统会计都是以用户已知信息为依据加以建设,这与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不相符合;而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立足与相关理论,能够降低财务信息的不对称,促进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构建策略

1.明确报告目标和报告主体

在构建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报告目标,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缺陷加以弥补,构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从而提供科学真实的财务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秘密,不能随意外泄,因此需要由财务部门完成财务报告的和编制等工作。而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能够满足多元化的主体需求,结合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信息,促进财务信息安全性及财务报告实用性的提高。

2.加快开发XBRL应用程序

XBRL技术的应用于发展是以应用程序为支撑,企业使用的应用程序是应用XBRL网络财务报表模式的重要前提。由于技术水平和基础平台等方面的限制,我国XBRL应用程序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发适合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应用程序显得尤为重要。软件公司、投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可相互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发研制适用的XBRL应用程序;同时软件行业协会应组织软件供应商来共同开发应用程序,融合多方力量来开发出科学可行的程序,以此增强竞争实力,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

3.建立健全XBRL分类标准

推广应用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时,需要对各行业的分类标准加以合理制定,建立健全XBRL分类标准。目前我国已经制定的分类标准包括基金披露电子化规范、基金分类标准、金融类公司分类标准、上市公司分类标准,但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侧重于证券资本市场,在附注项目和财务报表等方面的分类尚不完善。这就需要财政部门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制定完善的XBRL分类标准,以此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XBRL技术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也越来越完善,其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商业环境中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可以增强数据交换效率,降低报表传送、报表编制和数据采集的成本,提高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使财务信息得到更为充分的应用,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斌,解春苓,宋炫柯.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探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1:54-56.

[2]李静.基于XBRL技术下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J].会计之友,2013,23:59-61.

财务数据报告篇6

(一)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变革,由预算会计报告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化成为预算会计体系革新的一次重大飞跃。西方发达国家为顺应新公共管理运动潮流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弥补现行预算会计之不足,纷纷对本国公共财政管理和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极大提高了政府的财政透明度:新西兰政府首先提出了政府预算制度从收付制到权责发生制转变并率先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措施;美国则通过逐步实行权责发生制最终建立起双轨政府预算会计制度。发达国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开创权责发生制模式,在公共财政管理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性成果,从而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财务预算会计体系。

(二)国内实施情况

我国预算会计一直以来都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会计改革的深入,这种核算方式只能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收支情况,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政府所有的资产、负债及费用,更不便于政府作出重大经济决策,因而亟待修正。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要求,2010年财政部启动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经先期试点后逐步予以推广,现已扩大到23个省区。2012年财政部要求全国所有省份必须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辽宁省亦于2012年被纳入试编范围,根据同期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开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实施不仅成为公共预算会计基础发展的重要节点,更成为引导整个政府特别是辽宁省财务会计体系构建和预算制度变迁的一大突破口。

二、辽宁省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相关问题研析

根据财政部要求,截至2012年底全国23个省区必须全部完成相关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浓厚,相对于其他省份,试编工作更是繁重。截至2014年底,辽宁省14个市级及所属县(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仅有一半试编完成。分析辽宁省两年的试编工作情况,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以原值计入为单一计量范式,导致会计要素确认不清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资料的高度浓缩,而会计要素的确认则是记录财务信息的开始,因此明确财务报告要素成为科学预算的基础。从过去两年的财务报告试编情况来看,辽宁省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特别是涉及资产要素诸如水利、公路、市政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处理时均采用原值计入的单一范式,将其全部纳入资产要素范畴,从而导致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要素确认不清、归属不明。基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涉及面广的特点,要素不清进一步导致诸如动植物资产的确认等部分能计价或不能计价的特殊项目缺乏衡量标准。目前政府将这部分资产直接列示为消耗性资产,造成了现今许多动植物资产难以价值计量的困境。要素的难以确认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尚未完全建立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准则。现行的预算制度以及《试编办法》无法从根本上帮助政府准确确认综合财务报告要素,顺利完成试编工作。

(二)以表转表为会计记录核算程序,导致记录方法繁琐失范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会计的最终产品,没有经过会计系统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再完善的财务报告也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信息。记录是指对价值运动经确认后的政府会计信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复式记账要求在会计账簿上加以登记的过程。会计记录是对财务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具体的描述和量化。但是目前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记录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对各报表反映的数据进行甄别和汇总,不是一个由政府会计相关单位按照规范的准则要求,在客观经济活动中自然核算和汇总的过程。从辽宁省编制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都是采用表转表的记录方式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不完全符合会计记录的原理。同时,编制涉及的数据转换、合并以及补充的数据资料等都比较大,导致记录过程十分复杂、繁琐,会直接影响政府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显然规范会计方法是整合会计编制工作、降低会计核算复杂度和顺利完成试编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以折算估值方式为数据整合途径,导致信息质量缺乏真实

完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除了准确确认要素,准确计量并保证信息质量更重要。我国的国有资产庞大且难以统计。回顾2014年辽宁省的预算表可以看到,2014年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90.7亿元,加上中央补助收入1772.2亿元等其他收入后,总收入合计为5928.8亿元,总支出合计为5925.2亿元。面对庞大的国有资产,政府面临获取完整基础数据的大难题。在辽宁省试编阶段,政府综合财务报表大部分数据来源于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固定资产投资决算和国有企业财务决算,再通过折算估值等方法编制成综合财务报告。决算各套报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别是部门决算中财政代列数据主要凭借编制人员主观判断,判断的结果可能对政府费用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缺乏导致取数和整合数据不够准确,影响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阻碍政府顺利完成试编工作。

(四)以信息不公开为逃避监管手段,导致财政监督机制缺位

我国现阶段面临着公共财务管理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政府公开相关信息,这也是建立完善财政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体上说,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公开程度差、透明度低,公众获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信息的渠道受到严重限制,造成外部监督的困难。目前,包含辽宁省在内的23个省份全部没有公布其完成的试编报表。2014年锦州市圆满完成报表试编工作报告中未涉及相关披露问题。财务报告披露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面向政府各级部门使用,并未考虑审计机构、社会公众以及相关利益人的信息需求。我国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公布是时间问题,报表的审计、披露是完成财政透明度,是满足相关利益人信息需求的基本要求。因此,完善的审计、披露制度是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完善辽宁省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对策

基于辽宁省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过程中的难题,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辽宁省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顺利推行提供有益借鉴。

(一)明确政府财务报告准则,确保会计要素清晰分明

从辽宁省综合财务报告试编情况不难看出,确认资产负债要素是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一大关键。会计要素难以确定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政府会计财务报告准则的支持。财务报告准则不仅能够解决财务报表项目确定的问题,准则的确立也规范了财务报告记录方法以及主体范围的界定。会计准则明确政府编制财报要素的确认标准,不仅使财务报告项目反映的内容更加科学,而且有利于强化对信息供给者的硬性约束。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对于解决财务报告要素不清的问题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整个试编工作最开始且最重要的问题。

(二)规范预算会计记录方法,建立政府专属核算体系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经过一定的会计程序,将经济信息数据分别在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进行记录,政府会计才能加工生成具有不同详细程度的政府财务信息。目前辽宁省及其他政府部门出现不规范的记录方法,仅将原来的预算报告转化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并不能全面反映会计信息。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准则加强对规范记录方法的规定。首先,在现今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属于政府部门的核算系统,分别设置总账、明细账、现金账,同时完成汇总制下的总账、明细账的建立,方便进行各行业的合并核算。其次,数据来源严格控制到每个核算单位规范形成总账和明细账,不仅仅停留在预算报表和财务报表。最后,类比企业会计记录的方法,通过完整的账簿形成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规范每一个记录环节,会计记录才能保证综合财务报告中内容的完整可靠。

(三)完善财务报告核算制度,提高取数整合质量能力

从辽宁省各市、县试编的经验中,可以看出政府应该尽快完善核算制度,提高取数和整合数据的能力。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要以会计核算和报表为主要依据,为此相关信息系统就需要尽快研发出来,进而加快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完善,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汇总制度。首先,在现有财务总决算等系统软件的前提下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研发相应的系统软件,实现与现有上述系统直接链接、取数,从而解决相关数据的转换、合并等复杂问题。其次,需要完善并推广预算单位统一的财务核算系统,针对试点单位,总结经验,从而加快推广步伐,使得更多的单位能够加入进来。此外,还需开发能够与相关国有企业数据对接的软件系统,对于试编涉及的企业单位,不仅要求其数据通过电子信息化方式报送,还要研究开发有关的系统软件,进而有效地提高数据的分析效率。

(四)健全财务报告审计管理,强化信息公开监管力度

为保证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其公允性,迫切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审计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一套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审计制度。在美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需经过独立审计部门的审计方可正式递交国会和向公众披露。而我国政府审计还只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上,未来政府审计应逐步向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兼顾的方向发展。以辽宁省为例,应该积极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制度,通过审计以及其他鉴证机关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审计,给予一个客观、公正的鉴证报告。这样做不仅能够保障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还能够使使用者大胆、放心地使用,也为进一步的公开工作提供保障。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不仅能够反映政府综合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还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监督政府的信息需求。目前综合财务报告处于试编阶段,草率地进行披露必定对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需要先将准备工作做好,再稳步推行披露工作。通过试点工作的进行,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尤其是对报告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公开工作的利与弊认真评估,以此为基础确定公开的步骤和范围,打好推行公开工作的基础。除此之外,进一步完善披露制度是保证综合财务报告完整披露的关键。依据辽宁省及各个试编省份的现实情况,可通过建立制度规范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披露的条件和披露方式等,以保证综合财务报告的披露工作顺利完成。

财务数据报告篇7

【关键词】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

0.引言

近年来,对不少企业编造假账、虚增利润、内幕交易等问题的披露,像惊雷一样在我国市场爆发,而问题的焦点就是企业所披露的财务报表。一份财务报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发挥应有功能,关键在于质量。为了充分发挥财务报表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保证财务报表的质量。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质量进行深入探讨。

1.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的因素

1.1操作程序不规范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首先应当合法,失去合法性,其他三个特性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谓合法性,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遵守财务会计法律、规则、制度的规定。合法性说起来人人都懂,做起来实则不然。几乎所有行业会计制度都明确规定,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相应会计制度规定,然而执行过程,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货币单位随意确定。有的舍去角分,以元反映,有些主管部门硬性规定以千元为单位;年初数、年末数,上年数、本年数货币单位不统一。二是报表项目和内容任意增减。如有的企业以经济业务简单为由,对用不到的报表项目一律删除;有些企业认为经济业务特殊,而任意增设附表项目。三是选用报表格式错位,包括行业与行业错位和新老格式错位等。企业先编报表后结账,先确定利润再倒作账务处理,以及未经法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就直接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

1.2财务报告失真

财务报告数据、内容不真实从根本上否定了编制财务报告的意义,不仅与会计工作质量背道而驰,也与会计工作职业道德相悖。财务报告虚假主要表现:一是会计数据不真实,包括原始数据虚假引起的不真实和直接更改调整会计报表数据导致的不真实;二是会计报表附注和说明不真实,包括掩盖经济业务真相不真实和歪曲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真实两类。财务报告失真问题是当前财务报告编制质量中存在的最为严重,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决策层干预。尽管我国有关会计法规规定,企业单位领导人对财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负法律责任,但某些企业的厂长、经理,出于表功需要,或出于筹资(包括募股和贷款)上项目需要,或出于自身经济利益需要,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编假报表。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虽然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多年,但总的来说,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仍然是制约会计工作质量,进而影响财务报告真实性的一大主要因素。

1.3报表准确性差

会计工作对数字准确性要求很高,来不得半点差错。弄错一位小数点,多个零,少个零,有时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准确性可以说是会计工作的灵魂,没有准确性,就无从谈财务报告的质量。财务报告的错误有文字错误和数字错误、编报依据错误和加计错误、报表与报表勾稽关系错误和会计报表上下期数据比较关系错误。数字错误的危害性较文字错误更大,因为数字错误更容易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决策错误;编报依据错误隐蔽性大,不容易发现;勾稽关系错误性质严重,就是小小的差异也是不允许存在的;而上下期数据比较关系错误,大多由于粗心引起,稍加注意,一般都能避免。

1.4财务报告完整性欠缺

财务报告既有数据,也有文字,以数据为基础,以文字为补充。财务报告不等于会计报表,除了会计报表还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加起来,才构成一份完整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中完整性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报告内容不完整。如只编会计报表,不写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只编主表,不编附表,只编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不编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二是报告形式或编制手续不完整。如财务报告没有封面,不编页码,没有制表人、财务负责人、行政负责人签章,漏盖公章,不表明会计报表所属时间(时点)等。三是报告信息披露不完整。如对期后事项、或有事项、关联交易要么遮遮掩掩,要么只字不提。又如对会计报表项目中上下期变动幅度超过30%(一般认为超过30%属重大变动)项目,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决策特别重要的项目,不加比较、说明。还如会计政策发生变化时,对变化的原因、情况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不予说明。

2.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的有效措施

2.1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

企业应当根据真实、正确、完整的会计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不能用估计数代替实际数,更不能弄虚作假,篡改数字,隐瞒谎报。账簿记录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按期结账。在结账之前,所有已经发生的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应该摊销或预提费用以及其他已经完成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事项,都应全部登记入账。第二,认真对账和进行财产清查。对于各种账簿记录,在编表之前,必须认真地审查和核对,对有关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清查,对应收、应付款项和银行存(借)款进行查询核对,以达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款相符。在清查中应对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不得随意更改。第三,在结账、对账和财产清查的基础上,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以验算账目有无错漏,为正确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可靠的数据。在编报以后,还必须认真复核,做到账表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有关数字衔接一致。

2.2提升报表内容完整性

每个单位都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内容编制财务报表,以保证其完整性。对不同的会计期间(月、季、半年、年)应当编报的各种财务报表,必须编报齐全;应当填列的报表指标,无论是表内项目,还是补充资料,必须全部填列;应汇总编制的所属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必须全部汇总,不得漏编、漏报。

2.3加强报表报送及时性

财务报表必须遵照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及时编制,及时报送,以保证报表的及时性。要保证财务报表编报及时,必须加强日常的核算工作,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对账和财产清查,调整账面工作;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配合协作。但不能为赶编财务报表而提前结账,更不应为了提前报送而影响报表质量。此外,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分别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有关会计负责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财务数据报告篇8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行业的红利逐步丧失,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已刻不容缓。当下国内经济对政府政策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也很大,经济的脆弱性比较显著,经济对外依存度很大。近年来,国家不断在提,拉动内需,扩大内需增长。在当前新兴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对于人们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对信息的消费也不断增长,有研究者指出信息消费有望成为内需拉动新引擎。

 

信息时代,有效信息数据是核心竞争力。大数据来自每一个人每天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量大而庞杂,且没有固定的模式,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数据的分析也不能依靠传统的分析方法,更多的要与行为学相结合。从这巨大的数据信息中,研究者可以发现提炼出不同类人的生活、消费习惯,从而定向投其所好,产生高效率的盈利。

 

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体现形式是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是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会计核算工作,经过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各类账簿的登记,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分散的、无条理的、不系统的。为了使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层,以及企业外部工商、税务、商业银行等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经营活动动态,需要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形式来披露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手工填制、计算机打印到通过互联网传输,及时性、准确性不断提高。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借助云计算技术,会计核算手段更加先进,财务会计报告从事后编报转为实时编报成为可能。会计核算环境的变化,需要应对一些新问题,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主体经营管理活动情况的总结,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的依据,是投资者、债权人规避投资风险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国际、国内市场风云突变的情况下,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企业经营风险不确定。及时准确掌握会计信息,进行正确的预测决策,是企业管理层迫切需要的。现行财务会计报告还存在着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

 

1.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内容不够充分。

 

财务会计报告是了解掌握企业情况的最主要信息来源渠道,只有充分全面的财务会计信息,才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尽管会计核算手段从手工过渡到电脑到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但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依然如故,没有什么变化。企业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直接影响经营业绩的反映和监督效果。财务会计报告信息还停留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阶段,缺少预测性、前瞻性信息,缺少风险披露和影响财务状况的非财务信息,缺少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低碳环保绿色会计信息等。

 

2.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方式单一。

 

财务会计报告的具体体现形式是财务会计报表,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披露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各个层次使用者的需求。一成不变的报表格式,固定的项目数据,无法满足千差万别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财务会计报告的最初设计,服务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忽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关心问题的披露。债权人、行政管理机关、上级部门,关心企业的角度不同,了解企业信息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解决会计信息使用上的差异,满足不同需求,是会计信息披露的新挑战。

 

3.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缺乏时效性。

 

知识经济、信息和大数据时代,时效性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会计工作特点是事后工作,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延后进行,导致会计信息缺乏时效性。传统财务会计报告是手工完成的,同时受股利分配工作按年度进行的影响,财务会计报告的完成周期均耗时较长。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要在下一年度的第一季度后才能完成,中期财务报告也会延时两个月。市场经济瞬时万变,这么长的报送周期,财务状况会发生很多新变化,进行正确预测决策缺乏有力依据。同时,长时间的报送周期,为企业的幕后交易提供了时间条件,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被忽视。

 

4.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可靠性难以保证。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或信用经济,处处需要讲诚信、讲信用。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一直以来,一些企业甚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受到诟病。财务会计报告虚假,会计信息失真,是危害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的大问题。企业经营管理者为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常常借助期末会计核算中的配比转账机会,带有更多的主观性,收支确认、计量随意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的过度粉饰,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作出正确判断,影响宏观经济的预测和决策,减少国家税收,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解决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报告问题的具体措施

 

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经济信息瞬息万变,财务会计报告的时效性、有用性格外重要。随着会计核算手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财务会计报告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创新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满足需求。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为了使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财务会计报告将扮演重要角色。

 

1.要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

 

完整的会计信息才能全面、准确反映企业发展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预测、决策提供依据。相关部门要结合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及时调整财务报表的内容构成和项目设置。遵循重要性原则,对可以合并的债权债务等项目进行调整,新增那些具有经济发展时代特征的项目。为适应不同会计主体的需要,应当增加一些空白项目,以备个别企业的特殊需求。对内容表达含糊的项目进行重新设置,避免填报或使用者的误读。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应当直接列作“固定资产净值”,或者通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分别反映。

 

2.要建立灵活多样的财务会计报告披露方式。

 

信息社会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情况,能够有多种形式和手段。简单明了的会计信息,通过快捷的技术手段传播,可以减少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阅读时间,更轻松、更快速做出评价和判断。传统的表格数据,可以在数据处理时自动生成示意图、曲线图等形式,使得提供的信息更加直观和形象。为适合不同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应报送不同风格、不同格式、不同数据角度的报表。当然,报表之间需要有内在的关联,避免造假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应照顾到统计部门的需求,在报表系统设计上能够完成统计报表的填报任务。

 

3.要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时效性。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地球村,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翻新,对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时效性成为可能。及时的会计信息才有价值,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改变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周期规定,借助于云计算、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当采用定期报送和实时报送并存的形式。压缩财务报表尤其是年度财务报告的报送间隔,为使用者提供及时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数据,进行及时处理,自动生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实时报送。需要进行数据深加工,借助人工分析的定性内容,可采用定期报送形式。

 

4.要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可靠性。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报告性文件,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主要手段。准确无误的财务会计报告,才能让企业关联方和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正确判断。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传输方式,也离不开人的操作。要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让会计人员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没有来自工作之外的干扰和压力。保证财会人员队伍稳定,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延续性。表彰工作兢业,责任心强,制度、政策落实到位的会计人员。对那些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财务会计报告的人员及时惩处。

财务数据报告篇9

[关键词]事项法;XBRL;网络财务报告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21-0002-04

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Chatfieldmichael在其《会计思想史》一书中提到,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网络商务愈加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将是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方向。

1事项法、XBRL相关理论阐述

1.1事项法

事项法是指提供在各种决策模型中可能有用的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1969年,事项法会计(eventapproachaccounting)由GeorgeH.Sorter首次提出,他将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分为“价值法”和“事项法”,建立关于基于事项法的相关框架,认为事项法是建立在报告提供者不明确使用者信息的假设之上,不同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它根据自身的决策模型形成自己独特的报告内容,而传统的价值法是采用报告使用者已知的假设,即向报告使用者提供基本一样的财务数据。Sorter在文中只是指出事项可以是收益、销售额、销售成本、税金,还可以是确认关于租赁、合同或订单信息等,分为业务事项、信息事项以及管理决策事项3个方面,但是并没有对事项及事项法明确定义。随后C.S.Colantoni(1971)在Sorter的基础上完善了事项会计的相关理论,为Sorter的框架提供了概念性的支持。1982年williame.mcCarthy建立Rea会计模型,该模型是根据企业的资源(Resources)、事件(events)和参与者(agents)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的,从而使事项法具有可操作性。

1.2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由CharlesHoffman于1988年提出,是一种基于internet生成、传输的商业报告语言,是以XmL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供应链。目前naSDaQ(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DBG(德国证券交易所,欧洲最活跃的证券交易所)、KSe(韩国证券交易所)、KoS、DaQ(韩国创业板)、tSe(东京交易所)等已开始应用XBRL技术;我国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这一分类标准的标志着XBRL技术在我国开始全面推广。

XBRL根据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将财务报告内容分解为几大数据元,根据信息技术规则赋予这些数据元唯一的标签,并基于这种语言,通过对网络财务报告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形成规范的财务报表。XBRL的利用使得商业信息尤其是财务数据的识别、处理、分析、比较和交流更加方便。XBRL架构包括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分类标准(taxonomy)、实例文档(instanceDocuments)3个板块。技术规范是由国际联合会统一规定,而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各个国家不一样。目前分类标准有两种:一种是FaSB分类标准,另一种是iFRS分类标准。

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趋同,而目前尚处于开始试用XBRL技术的阶段,像很多国家一样面临选择FaSB分类标准还是iFRS分类标准的问题。既然XBRL是国际性的商业报告语言,那么各个国家采取比较一致的分类标准有利于XBRL技术的推广使用。两种分类标准的无法统一将限制XBRL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也使得XBRL技术难以真正实现规模经济最大化。虽然现在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不尽相同,但趋同是未来的趋势,各个国家都必然要经历趋同的过程。

事项法将会是未来主流的财务报告模式,各国统一的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也将是未来主流,这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同时在发展全球统一的分类标准的过程中,事项法的优势在于有助于实现同一时期财务报告在各国企业间的比较。

2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

2.1基于事件法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相关分析

2.1.1基于价值法的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1)计量属性方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虽然深层次的原因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滥用,导火线是次级贷款的违约,但是公允价值在其中扮演着“助推器”的作用,在衍生金融工具高速发展的时候,它使得市场价值被大大高估,加剧了“泡沫”的产生;而当“泡沫”破灭的时候,它又使得价值被大大低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这一弊病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展露无遗。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虽然更加可靠,但存在固有的脱离市场价值的弱点。

(2)可比性方面。各国采用的会计准则不一样,导致类似的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得出的财务数据相差甚远,这导致不同企业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差。

(3)信息含量方面。价值法仅以货币形式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于无法用货币准确计量的信息反映不出来,比如劳动力资源,它仅以消耗掉的人工成本反映在报表中,而潜在的人力资源、单位边际贡献等重要的信息并不能反映在报表中。

2.1.2事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价值法存在的问题

(1)事项法注重经济事项,直接记录事项的各项特征,使用者可以从不同的计量属性角度自行进行信息处理,同一事项可由不同的使用者或者同一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得出不同特征的输出结果。事项法不像价值法一样要求报表者只使用一种计量属性,它只记录经济事项,使用者可以自行选择计量属性,美国会计学会组织编撰的《基本会计理论》建议采用多种计量属性编报多栏式财务报表,这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计量属性选择之争。

(2)在解决企业之间尤其是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差这一问题方面,事项法只是将事项列示出来,供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自己的决策模型进行加工处理,这样方便地域、行业、规模等特征不同的企业进行比较。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难以做到,但是随着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力、财力的陆续投入,这将不是问题。

(3)信息含量方面。事项法不像价值法仅以货币计量经济活动,而是记录经济事项,使用者可以运用多种计量属性,披露经济事项价值信息与非价值信息,对于目前不具有会计价值的事项也充分给予披露。比如,对于固定资产,传统的价值法只记录其历史成本价值、账面余值、折旧等会计价值信息,而事项法将对固定资产的边际产能、性能、报告期的使用状态等信息予以充分披露。再如劳动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事项法将对于潜在的人力资源、单位边际贡献等重要的非会计价值信息进行记录。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有这样一个培养方案,即每年招聘相当数量的管理培训生,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培训,在此培训期间,他们对于企业并不会贡献利润,成本无法与价值形成配比。例如某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宣称,他们对每个管理培训生进行为期两年半的培训,期间的花费约100万港币,而这笔成本的投入需要在培训期结束后的若干年内贡献出其价值,这个成本对于该银行价值法下的会计报表产生的影响本文虽然没有做出详尽的分析讨论,但可以肯定它对财务指标有一定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事项法相对于价值法的优势,为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提供了动力来源。

2.1.3XBRL的优势

(1)拥有非常强大的识别、分析、比较、汇总等功能,可以代替上百种商业信息交换的专用方法,报告模式不再单一,改变了传统一对一信息交换的方法,而可以进行多对多信息交换,即多种信息输入、一种或者多种信息输出。

(2)开放性的XBRL完全免费使用,使用者不需要支付任何使用费,而且无论对于报告的提供者还是使用者,它比传统报告的使用更加便捷。

(3)相比传统的报告模式,XBRL使得企业更加方便地转换财务会计准则,国家政策得以快速有效实施。由此可见XBRL的优势非常明显。

2.1.4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的优点

(1)由事件触发的财务报告使得实时报告成为可能,能够真正做到报告与事件的同步产生。

(2)现行的财务报告终究还是由人加工形成的,由人通过填制凭证的形式将事件转换成会计语言,这一加工过程带有人的主观判断,输出的财务报告最终还是以凭证上的分录为基础,而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不再采用现行的信息处理方式,人只需对原本的事件进行输入,具有客观性,不再有主观判断的成分,这样输出的财务报告可以满足多种属性、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等方面需求,真正做到个性化定制财务报告。

2.2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的传导模式构建

2.2.1构建的原则

(1)采用“三库理论”为基础。“三库理论”是一种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系统设计思路。这里“三库”是指数据库、目的库和方法库。数据库是参数,会随着会计期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方法库是编制财务报告的方法,即本文设计的模型库;而目的库是指运行编制财务报表的程序,它能够将数据库和方法库相结合,通过数据处理器生成报告使用者所需的报告数据。

(2)运用事项法理论。事项法理论贯穿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始终。对企业经济事项运用事项法理论进行处理,生成事项信息表,通过事项数据表将企业经济事项的各项信息特征数据传入事项数据库中,通过标准库与模型库相结合,生成能够满足报告使用者需要的报告数据。

(3)结合XBRL技术。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采用了XBRL技术,XBRL技术使得该模式能够对报告语言采用相同的标准和输出格式(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文件进行解析和编辑,转换成不同的格式);同时XBRL技术使得及时动态地提供报告成为可能;XBRL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实现不同平台的数据快速有效的传输和转换。

2.2.2传导模式

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其传导模式如图1所示。

图1(a)是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的完整路径。整个系统是由事项驱动的。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利用Rea模型将经济业务事项的特征描述在“事项信息表”上,“事项信息表”构成“事项数据库”,“事项数据库”是整个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型的基础数据库,是所有数据及其输出结果产生的基础。“事项数据表”在构成事项数据库的同时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会计信息表”,“会计信息表”直接存储进“数据池”。数据池不但包含事项信息表和会计信息表,同时还有标准数据库和模型数据库。模型库是存储各种模型的数据库,针对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建立不同的数据模型、管理决策模型、价值分析模型等,以及更为重要的开放式模型,即报告使用者可以自定义的模型,即由报告使用者的需求通过模型触发数据库,模型控制数据处理器,处理器通过识别需求,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汇总,输出满足报告使用者需求的报告。标准数据库也可以称为目的库,国家的各项法规、准则,尤其XBRL的分类准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财会方面的,它将事项数据库和模型数据库结合起来。

由图1(b)可以看出,从事项通过事项信息表将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到最后输出报告,中间的过程是完全自动的(在由事项信息表自动生成会计信息表之后,财务部门应该对会计信息表进行审核,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修改)。这样可以做到报告输出的实时性,这对于拥有众多分(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实时了解分(子)公司运营情况,分(子)公司信息与集团公司信息的合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可以消除地区性会计政策等的差异,方便各地区的比较,使得跨国企业集团真正成为一家企业,而不是各区域各自为政。

3我国实施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的可行性分析

3.1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应用条件分析

(1)XBRL国际组织指出,XBRL将很可能成为所有网上商务报告的通用语言。2008年11月12日,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它的目标是经过5~10年的努力,“健全一个体系、建立一个平台、形成一套标准、打造一支队伍、培养一个产业”。目前中国在XBRL上投放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以建立中国的XBRL通用分类标准。

(2)虽然目前的技术条件不成熟,但随着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的财务报告模式技术方面的难题将得以解决,一旦技术条件成熟,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将很快推广。

(3)虽然报告使用者对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数、建立自己的决策模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但国际、国内很多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可以为这一类企业提供服务,这也将同时拓展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

3.2运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数据池的风险。数据池包括事件数据库、标准数据库、模型数据库3个部分,这3个方面均可能存在风险。第一是事件数据库方面,事件分为业务事件、信息事件、管理决策事件3种类型,这3种事件类型的划分存在混淆的风险,只有业务事件才能构成财务报告系统数据基础,而信息事件、管理决策事件并不能成为系统数据来源,如果错误划分,会导致输出的结果无效。第二是信息特征方面,一个事件包含无穷多的数据,我们没有能力列示无穷多的数据,这个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选择,这将有一个筛选、分类、汇总整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失真的风险。第三是模型数据库方面,任何模型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将所有的模型都包含在数据库里面,这样就无法保证每一个报告使用者都满意。

(2)信息披露风险。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将每一事项详尽输入到数据库中,报告使用者只需获得权限,就可以查看到报告公司几乎所有的经济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报告企业商业机密被泄露的风险。

(3)政策风险。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相当完备,而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现在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还要经过试运行、部分使用、全面推广使用这一很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将会与现行成熟的财务报告体系发生冲突,国家法规方面可能会强制要求提供传统形式的财务报告。

(4)诸如软件不能及时更新、企业基于成本的考虑不采用此模式、企业信息管理理念落后等使得此模式不能得到充分运用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风险。

3.3风险应对措施

(1)针对数据池风险。事件数据库方面,它主要由事项信息表构成,我们可以制定详尽的事件分类标准,规范事项信息表的填制,注重信息表的审核,这样可以从源头控制信息质量,防范事件数据库出现的风险。

(2)针对信息特征风险。虽然无法穷尽某一事项的所有特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将事项的主要价值信息特征记录下来,如经验判断、主成分分析法等。主要的价值信息得以记录,那么该事项也就基本能够满足这种报告模式的需要。

(3)针对模型数据库风险。我们的模型数据库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建立基本的模型,加上可自定义的功能模块,就可以比较好地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4)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信息管理理念,重视信息管理。

4结论

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结合了事项法和XBRL两者的优势,实现“1+1>2”的效果,使得财务报告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报告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的大力推动,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将在国际上逐步推广并广泛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论XBRL的理论框架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美]查尔斯·霍夫曼.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iFRS和USaap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应唯,杨周南.中国XBRL分类标准问题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4]李九斤,邵强,王玉翠.基于事项会计和XBRL技术构建新型网络财务报告模式[J].财会月刊,2011(31).

[5]潘琰,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

[6]万红波,曹丽丽.以目标位导向制定XBRL分类标准[J].财会月刊,2011(7).

[7]徐蓓蓓,高小珣.网络财务报告及其实现形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6(9).

[8]杨周南,朱建国,等.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1(11).

[9]朱琳.XBRL在美国的发展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1).

财务数据报告篇10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财务分析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财务分析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财务分析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

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财务分析报告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二)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