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十篇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十篇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9:28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1

2016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一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近段时间来,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善待学生,安于教学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信。

三、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四、廉洁从教,严于律己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3、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总之,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实践,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故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于漪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2016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二

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并就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的素质和师德水平,与社会和人民大从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而且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目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基本矛盾。教育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教育整体比较薄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教育为农村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正因为这样,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温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2

在这个学期里,我有幸参加了由乐山师院组织,资中县语文教研室具体承办的“国培计划(2017)初中语文送教下乡”第一轮培训活动。

这次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中,李享彬老师强调再三,希望我们从文本入手去理解课文,去揣摩课文的内涵。望我们能自己先去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同时揣摩编者这样编辑教材的目的。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能考得起试,答得了题!

在聆听12位老师同课异构的教学中,我更是感慨良多。他们不仅教学能力突出,学习能力更是一流。头一天李老师与同仁们指出了问题,他们第二天绝不再犯。在教中学,学中教,真正能达到教学相长。

在培训中,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经过“国培”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历练,让我增添了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收获,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身素养得到了提升。

总之,这次国培,非常感谢各级领导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定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习动机教学质量

体育锻炼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学的、有计划的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让学生的体能等得到充分的锻炼。然而,部分学生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课就是“玩”的过程。然而,如何在玩的过程中同时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才是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值得人们关注。

一、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新课标中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体地位,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试图用惩戒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只要学生犯了小错误就对学生施以严惩,这样的做法无法在学生中树立起教师想要的威信,只能使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不会认可这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师的授课也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非常紧张,在学习过程中束手束脚,无法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配合度也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勉强完成教学过程,同样的,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很难实现。其实在初中的众多课程中,体育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相应的,体育教师也是最容易受学生喜爱、最易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科目教师之一。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互重的师生关系,就很容易使课堂上的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从而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都非常的强,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授课过程中,无须拘泥于体育教材中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来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用更多的新奇方式来不断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比如跳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两两一组,在操场上依次排开,所有的学生都将绳子甩动起来,然后让不同的学生依次穿过“绳网”。这类带有挑战性的集体活动,可以在无形中使学生的探究心理得到激发,学生会期望可以通关,从而得到大家对自己的认可。这样的活动在无形中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由此可见,想要使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还应该将初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把握住。

三、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大都是在课程开始时教师督促学生做准备运动,学生热身结束后教师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演示给学生看,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在大多数学生都熟练以后将剩余的大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若想要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同时,这种被学校默许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也从侧面体现出学校对体育课的忽略态度。现在,如果教师想要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可以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入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切实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树立起团队合作的意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有着重要的帮助。

四、寓教于乐

在游戏活动中进行课堂授课。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具有一定对抗性质的活动,授课教师要灵活运用体育课的这一性质来丰富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的激发。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着旺盛的争强好胜的心理,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以及获得一定的荣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相关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技比赛,如篮球赛、跳绳赛以及乒乓球赛等。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以及自信心,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进步。

五、巧用表扬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还在成长阶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扬以及同学的称赞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后,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学生会认为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后,学生往往会更坚定继续努力的信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如果学生独立完成了某套动作后,教师应带头进行鼓励;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失误,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尝试,严禁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在学生的练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适当鼓励,激发学生继续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工作的质量得到提高,就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抱有兴趣,还要善用表扬,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雅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

[2]董凤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4(9).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4

启发式教学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也在积极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启发式教学与初中体育教学进行良好的融合。本文就是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短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短跑;应用

引言:

对于我国初中短跑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学生机械是的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对于体育短跑教学活动参与热情较差。所以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找寻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全面的激发学生参与初中短跑教学的热情,启发式教学方式就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本文在分析初中短跑教学存在不良问题的基础上,对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初中短跑教学的应用进行探究,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初中短跑教学存在的不良问题

1.1短跑教学内容陈旧:

初中短跑教学主要是以竞技类的项目为主,这种教育方式应用时间很长,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体育教师应用的教材都过于陈旧,而且教学方式非常粗略,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规范性的讲解,然后在对学生进行示范,以及学生动作的引导等。教学组织方式过于死板,灵活性很差,初中院校体育教学器材短缺消减了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初中学生对于短跑运动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热情。

1.2考试评价过于标准化、规则化:

对于短跑运动项目而言,通常情况下都是依据竞赛的特点对初中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考核,这样标准化的考核在运动员考核中较为适用,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性,而且考试内容也过于枯燥,这一因素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初中学生毕竟不是运动员,当学生不能达到硬性标准时,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从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于运动技术学习的信心,学生也会逐渐丧失对于短跑运动学习的兴趣[1]。

2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短跑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增强初中短跑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为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1激发初中学生对于短跑的学习热情:

短跑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的体能素质有着较高的需求,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更多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短跑知识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在室内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课件的展示。教师利用图解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世界级短跑比赛竞技视频,并且结合一些人物事迹,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如教师讲述刘翔在获得第一的时候,他身上披着中国国旗在赛道上奔跑,为我国取得了巨大的荣耀。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短跑技能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小型的运动竞赛,要求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去,促进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2]。

2.2鼓励学生做循序渐进的练习:

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严格的把控教学进度,如果教师一味的想要完成教学计划,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必定会导致学生有消极心理产生,对于短跑教学活动开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合理的控制的安排教学进度,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在讲述途中跑练习的相关内容时,如果教师直接的引入步频和步幅知识点,并且要求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联系,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加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会消减学生对于短跑技能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考虑步频和步幅的概念,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然后在学生对概念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对训练过程进行总结。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3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

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所以在短跑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如果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放下自身的教师架子,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必定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增强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程度。教师在课余时间需要找班级学生进行交谈,例如下节课教师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为短跑起步知识,教师询问学生应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也可以承担教师的角色。以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因为初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他们认为短跑项目学习不能帮助自己在中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对于短跑项目知识学习的热情较差。教师在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这样的讲述:初中阶段是人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通过短跑项目学习,不仅可以锻炼你们的体能,同时对于你们身体健康发育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力。你以后不想长得高高的么?教师利用诙谐的语气与学生交谈,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态度,增强对短跑项目学习的认知。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前,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例如不同跑步姿势比赛、接力赛等等,不仅可以为教学内容讲述做好铺垫,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结语: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我国初中短跑教学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教学成效并不可观。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良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一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利用短跑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设置多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于短跑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从而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海霞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体育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习兴趣;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体育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身体锻炼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想要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在符合教育教学标准的同时满足时代以及人的需求,就必须改善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课老师要对于课堂教学充满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为体育课活动多在室外,动态式的教学就特别需要老师带有强烈的激情来引导体育课堂学习,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仪态、精神、心态以及情绪等对学生都有很大影响。

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应当对自己的着装加以注意,将自己的仪容整理好,摆正教学心态,精神满满地到教课场地等待上课。上课时经常面带微笑,保持愉悦的心情和饱满的状态,用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上课时用洪亮的声音说“同学们,早上好”,那么学生也会做出热情的回应,回答“老师好”。这虽然只是语言上的激励,但是也能给体育课堂教学一个好的开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投入精力,带着激情上课,才有可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老师情感的带动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出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在上课前,老师一个威严的眼神就可以让学生秩序井然地排好队,一句响亮的口号就可以鼓舞学生的士气。在进行体育知识的重点、难点讲解时,老师要注意口头语言表达的感染力,讲出来的话语要有逻辑性,对体育知识的讲解要精练到位;同时运用一些手势、眼神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示范的时机要掌握好,因时因地制宜,让初中体育教学有声有色的进行。

二、师生进行角色互换,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很多本领,那么他就会非常喜欢这个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和谐,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目前国家全面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对于教学要求也更加严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就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与素质教育是相一致的。有些体育尖子生在学习初期对于体育有很大兴趣,本身也是非常努力的学习相关体育知识和技能,但是在他们快速掌握技术动作后就开始对体育产生了厌烦心理,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有挑战性的教材吸引力较大,所以教材的选用也很重要。对于体育不是很好的初中生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体育活动,让他们能够无障碍的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教材的新颖、实用以及具备挑战性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这样的平台既可以给体育比较优秀的初中生一个展现机会,又可以为体育方面比较弱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进步展示机会,只有学生与教学真正融为一体,学生才会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课堂进行肯定和接受,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体育教学,教学的过程要层次清楚

创造一个和谐生动的教学环境,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在对体育动作进行要领以及要求讲解时要层次分明、简单易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要注意出手高度的问题,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将篮球丢给后面的接球人,然后教师进行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示范,轻松自如地将球准确投入到篮筐中,学生依据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投篮学习,这样既做到了重点的突出,也使得难点得以隐蔽,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同时,课堂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四、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加强,使得教学效率得以全面提高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建立运动队或者举办冬季运动会等,这些生动活泼的比赛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组织能力的发挥。在初中生的能力受到肯定和认可的同时,他们的自信心得以恢复和增强,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上也充满自信,从而促使他们学习成绩的进步,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积极学习,营造一个团结有爱的学习竞争氛围,促使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体质的增强以及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作用,还有助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树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的体育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得以激发出来,让课堂活力无限,促进学生快乐学习。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保障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明.如何创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1(7)

[2]陈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浅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0(6)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84

化学这门课程属于理科的重要课程之一,初中化学的学习主要是为学生普及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通过一些基础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通过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化学世界能够形成一个基本的印象。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好的影响作用,因此,化学教师需要注重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新课程标准认为,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不仅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需要提高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要想达到这些目标,初中化学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关注学生的化学兴趣

初中化学倾向于使学生了解化学世界铺垫基础的理论知识,要想使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化学教师在课堂中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关注,兴趣毕竟是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化学的课堂教学时初中化学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掉以轻心。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与心理发展都比较迅速的青春期,学生此时的记忆力非常好,因此对于化学知识的吸收会比较快,效果也会优于其他时期。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努力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课堂更加有信心,同时也让学生更乐于进行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

第一,关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注重课堂导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刚一接触到化学课堂,对化学的了解非常不全面,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成了学生了解化学的重要窗口。一般来说,一堂新课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想人和,也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需要细心地设置课堂导入,良好的课堂导入是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化学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提前备课做好准备工作,同时精心设置自己的课堂导入,尽力使课堂导入和课堂所要讲解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来说,初中化学的课堂导入有多种方式,初中化学教师既可以用名人名言和寓言故事等方式来导入课堂,也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导入课堂,即使是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一个精心设计的小实验也可以成为一堂化学课的精彩导入。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有关于气体的知识时,可以用一些有趣的小谜语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之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来竞猜谜底,通过这种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为将要讲述的内容做好氛围的铺垫,同时这种猜谜语的方式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白化学课堂其实并不是那么枯燥的,化学也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初中化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导入新课为学生们讲述氧气的相关知识理论,可以用“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这个有趣的小谜语来调动课堂氛围。在这种趣味横生的环境下,学生们都会踊跃的进行回答,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激发,而接下来的课堂中,化学教师的讲解也会得到学生比较积极地回应。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初中化学教师需要采用鼓励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信常常能够使事物朝着比较好的方向发展,自信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关心的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实际上在他的理论中,也认为自己尊敬的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是非常有利于个体的学习的。根据这一理论,初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可以尽量采用一些积极地语言去评价学生。

化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的评价,就能够让学生内心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之后,对初中化学这门课程就能够产生充分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这门课程的重要驱动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树立之后,就能够比较坦然地面对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各种困难,也能够积极地与同学或者教师进行探讨,寻求各种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化学疑惑。由此可见,初中化学教师采用鼓励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是非常有利的。采用鼓励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努力,对于学生积极学习的成果,更加要给予及时的褒扬。初中阶段的学生本来自尊心就比较强,在化学教师及时给予积极的教学评价的情况下,学生的化学学习自尊心和学习自信心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这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来说是有着比较大的促进作用的。

二、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这门课程并不是一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科目,初中化学的课程中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想使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的化学思维得到培养,初中化学教师就需要积极地进行实验教学,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在化学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方法和策略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交流、互动的过程,只有做好课堂的互动教学才能够使得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采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情境的营造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辅导者、引导者、知心朋友。当学生思维受阻、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作为一名辅导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学生困惑迷惑的时候加以引导,使其掌握学习和生活的正确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学生生活、心理方面面临困难的时候,教师是一个倾听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换位思考,以使得学生的精力不被分散。

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而和谐。“居高者”只会使得教师脱离学生而孤独存在,“中间人”不仅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激情。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帮助能够使得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来学好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与学生做朋友能够从根本上找到学生的需要,用学生的建议来优化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二、实现生生互动,小组学习,尽情交流

初中语文教学要十分注重学生主体间的互动学习,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让学生主体之间通过互动来交流思想,体验语文课堂的精彩,实现共同进步。

(1)注重对学生小组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懂得合作是社会对公民必备素质的要求,也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必要途径。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目的的影响,初学生小组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缺乏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合作成功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教给学生如何实现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逐步让学生懂得倾听、懂得表达、懂得质疑、学会小组管理和不断反思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2)教师要精选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机会。对初中生来说,受传统升学率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他们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教师要想尽快实现富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灵活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受传统教学安排和中考压力等的影响,教师要想把整个课堂都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是很难实现的,课堂教学在大多情况下还是要应以教师的授课为主,并将小组学习贯穿到课堂中去。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以及开展方式,为初中生提供尽量多的合作机会,进而提高课堂互动学习的效率。

(3)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的共同进步。在对小组学生进行评价时,应以小组的整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提升小组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强化小组人员的合作与沟通交流,进而促进小组人员的整体进步。在开展小组评定时,应采用互评与教师评价共同进行的方式,这也可以考察学生是否能对竞争对手做出公正与客观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进行完一单元或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时,教师就要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对小组进行互评,来考验初中生的自主性。小组评价的内容也应是多方面的,例如:对小组成员的小组参与意识、组织合作能力和小组向心力、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等的评价。

三、实现师生互动,民主沟通,共同进步

(1)转变传统教师观念,实现互动课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就是围绕“传道、授业、解惑”进行的。课堂知识的讲授只局限于教材,教师依据教材甚至只依据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课堂讲解。教师一人主宰着整个课堂,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按新课标的要求实行因材施教,课堂提问是教师的专职,按答题标准回答教师的问题成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任务。为此,必须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精神和要求的学习,改变陈旧的教师主体观念,建立既利于教师教育空间的拓展,又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创新思维的教育体制。教师要主动及时的掌握最新教育动态,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适合初中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2)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合作,营造师生课堂互动的氛围。在传统的“师道尊严”下,教师习惯于其在课堂上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导致在教学中教师的话就是真理,学生必须对教师百依百顺、绝对听从教师的教诲。这种权威式的教育已严重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标下要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因材施教、调动整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氛围充分活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教师的教学魅力,减少对教师的恐惧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交流中开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己的主导地位进行正确定位,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交流机会,让学生在互动教学中逐步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学必须讲究方法。互动性教学不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教学的一种艺术,师生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是教学得以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但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更好地开展互动性教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求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以学生做为教学活动主体。传统的的灌输式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体育课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研究好教学方法。本文试探讨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旨在促进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1.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材及教学大纲,对初中不同的学年段规定了阶梯式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往往依据教材进行分段教学。但是新课程标准对传统的体育教材进行了深化与改革。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标准与要求:教学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及性别特征。学生的运动形式活泼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具有健身性,科学性及知识性的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教学方法简单易行。

这些要求对初中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更加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2.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法的误区

谁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现在也知道,兴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如果他对运动没有兴趣的话,他可能就是被动来学的,迫于老师的压力没办法才来学的,这种学习是无奈的,也不会学得更好,所以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激发学生,要使学生热爱体育,热爱体育锻炼,这是新课程所创造的一个理念,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误区之一:重视运动兴趣就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一切围着学生转。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就是我学生要通过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老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积极的、热情高涨的去参与体育学习,而不是说学生想坐在地上不动就不动,学生不来上体育课就不来上体育课,不是这样理解。

误区之二:重视运动兴趣就是不要运动技能和淡化运动技能。这也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重视运动兴趣不是不要运动技能,重视运动兴趣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去学习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情感。试想,学生对运动技能感兴趣了,他就会课上认真的学,课外主动的练,这样的话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就提高了,运动技能水平提高了,他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愉悦感,从而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进一步对这个技能产生兴趣,产生兴趣以后他就会进一步的学习运动技能,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所以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是促进的关系。

误区之三:重视运动兴趣就是提倡“放羊式”教学。放羊式教学不是今天的课程提出来的,过去就提出来了,过去反对的东西,新课程怎么会去采用呢?因为放羊式是个贬义词,是老师不负责任的教学,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老师把球一扔,说你们自己去动吧,对学生不加以指导,这就叫放羊式教学。而重视运动兴趣是说,老师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验到乐趣、体验到快乐,这样他才会对运动产生一种喜好,产生喜好以后,我想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他会主动学,主动学的话所有的方面都会提高。

3.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3.1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得知,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是决定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当然,中学生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长久的保持。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应注意采取各种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游戏锻炼中运用自己的体力,技巧。毅力去战胜对手。挑战自我。品尝成功的乐趣。

3.2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什么教学发展要体现这三个方面呢?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为了我们期望通过体育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家知道,体育对调整人的情绪、培养人的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都是许多课程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要发挥课程自己在这方面的作用。当然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在运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把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有机的结合和渗透,那么这种渗透实际上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不是说把它们三个隔离开来进行教学,是有机的、和谐的、统一的。

3.3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因为课程改革以来,因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有人就理解成为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或者降低老师的主导作用,这也是一种误解。只有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处理好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这在新课程更注重老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对于老师的指导作用要求更高了,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引导和帮助上面,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是一种引导和帮助,而且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这样一种客观教学氛围,学生觉得觉得有劲,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学习的效果才会提高。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策略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顺利引导学生有效融入知识讲授、课堂活动、演示实验、综合实践等各个环节,并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养成学以致用的学科素质,这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与初中化学教学相比,高中化学课程的性质、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法明显不同,并且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体现出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和态度等方面,与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尚存在较大距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教师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因素。

高中新生面对高中化学更为系统深入的知识理论,学习难度明显提升,相当部分学生的化学成绩有较大滑坡,甚至不乏中考化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有些学生适应能力较差,进入学习状态相对迟钝,初中化学知识基础不扎实,对高中化学学习有畏难情绪,信心不足,甚至产生厌学的不健康心理;有些学生听课不得法,不善于汲取学习方法,在化学课堂中习惯于依赖老师讲解,缺乏学习自主性与独立性。

2.教师组织教学的因素。

部分教师本身就缺乏重视衔接教学的良好意识,疏于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对学生学得怎么样、还存在有哪些问题等漠不关心,教学情态不积极;经常忽视了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师生之间良好和谐的情感关系尚未建立;还有教师教学方法欠妥,教学方式单调枯燥,不注重教学方法改革,不善于从学生学习心理、学科素质等角度深入探讨产生学习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忽视学生学习心理变化,无法给学生指明有益的学习方法,推广好的学习方法,更无法有效引领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的分析、整理、反思,不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

3.高中化学课程的因素。

与初中化学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比,高一化学必修模块的知识、能力等要求提高了,致使不少学生感觉高一化学课程难度加大,学习内容多,理解较为困难,习题难做。一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未充分认识到分类思想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无法将初高中化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化学课程学习衔接上产生一定困难。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1.“研一研”课程教材,“理一理”知识关联。

要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首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初高中化学课程和教材的异同点,特别要明确高中化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特点。如,初中化学教材内容相对形象易懂,学习训练以形象思维训练为主,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化学概念和知识、基本实验技能,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化学计算,能做好一些简易的演示实验,并经常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自然现象。而高中化学教材容量更大,知识更加系统化、理论化,难度明显加大,更多注重学生的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更多要求在掌握实验原理和目的的基础上学会设计实验,提升学习思维能力,特别鼓励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只有教师先通盘把握初高中化学课程和教材的差异性,增强衔接教学的目的性,才能更好地指引学生实现学习过渡、学好化学。

做好教学衔接,理一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密切关联非常有必要。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衔接上出现的问题应归于学生自身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造成的,而没有虚心探求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也不愿多花一些课时做一做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点拨,而是直接生硬地进入高中新课教学。实际上,初高中化学的很多知识存在紧密联系。如,初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求学生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得氧、失氧的变化,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积极从认识化学特征的变化,进而把握其化学变化的本质,从“化合价升降”的认识步入“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的探究;初中化学中涉及“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而高中则从“钠与水、铝与强碱溶液也会生成氢气”、“金属与强氧化性酸溶液反应一般无氢气生成”等视角引导学生探求新知,等等。可见,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是开展教学衔接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积极把握初高中学段化学知识的有机联系,从差异性中寻求共同点,善于在初中化学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入高中新课,则更有利于学生在温故中知新,更好地激励学生探究新问题。

2.“探一探”教学方法,“引一引”学习方法。

在教学方法指导上,教师除了应重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利用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多地坚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课堂学习活动,强化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引导学生会学、愿学、乐学的重要条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努力:首先,引导学生改变初中学段单纯的“记忆、重现、模仿”的学习方法,学会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如,在学习高中“卤族元素”时,就可以利用初中已学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进而通过学习氯元素,掌握其原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推广到整个卤族元素的学习。在此,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并进一步总结其中具有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遵循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规律中促进学生认识和理解同类化学物质的性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是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找寻学习方法的充分体现。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借用初中学段绘制“知识树”的方法,积极按照“点、线、面”认知次序建立模块、章、课、节的知识结构,以清晰的导图引导思维,在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指引下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再次,注重在化学实验中掌握学习方法。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课堂活动,也是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如,在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已有的实验基础出发,积极参与活动,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和过程,分析化学实验变化,总结实验结果,从而促进学生在感受、体验、应用化学知识的同时深化学习认知,找到学以致用的方法。所以,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仅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更是培养学生必要学习能力的现实需要。

3.“创一创”教学手段,“练一练”学习心理。

教师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形象、直观、富有趣味的场景中学会学习,也是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重要方面。在化学衔接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趣味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和分层性的计算训练活动,利用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的实物教具、直观的演示实验、生动的教学微视频等有效手段,巧妙地将密切关联的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融入高中化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迁移、步入更为系统的高中化学学习。如,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进入高中学段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学情,精心设计、选择、利用多媒体课件,并灵活地把初中化学易于遗漏混淆的关键知识点渗透在高中化学新课讲授中,带领他们在感受多样便捷的多媒体教学氛围的同时,促进学生掌握新知。又如,教师可以借助现时代新型的教学媒体――微视频资源,用来作为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有力工具。如在高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涉及粗盐的提纯,教师就可以整合初中化学所学的溶解、过滤、蒸发等知识,设计制作成2-3分钟的教学微视频,通过简短的视频展播,让学生重温以往实验的操作过程,达到温故知新,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势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如何有效除去粗盐中含有的CaCl2、mgCl2及硫酸盐等杂质,深化了学生探知能力。

学生学习心理的良好转变也是衔接教学中应重视的重要问题。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情绪变化、应对学习困难的素质等方面,指引学生成功实现初高中化学在心理上的平稳过渡,将为他们学好高中化学奠定重要的心理准备。在高一新课教学中,教师不要急着赶课时,而要重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和心理变化,并在师生互动中检验教与学的效果,比较、微调教学方法和进度,尤其应鼓励学生善于查找自己进入高中后的学习困难、存在的学习问题,提出自己的学习主张及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周一次的“学化学、说心得”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学习困惑、疑难问题、优秀学法及对教师的建议等大胆说出来,可以以语言、文字、信息和自制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特别是有些学生积极应用自己手中的智能手机,把想说的话、想提的建议和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等通过自主录制微视频的方式传送给老师,极为方便快捷。他们的学习心理通过这些有效的学习形式得以舒缓释放,同时为教师致力于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调适提供丰富的有益素材。

总之,指引和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成为促进学生顺利步入高中化学学习阶段的重要一环,这也是促使学生快速转变学习角色、有效获取学习实效而必须予以重视的重要教学问题。当然,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持之以恒,更需要教师虚心优教、细心关注、热心促学。

参考文献:

[1]方扬平,李顺友.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化学教学,2015(08).

初中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鼓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30-02

数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数理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认知感,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适当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此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抓住学生这个阶段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需求去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为了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更加积极,数学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求数学教师注重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劲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学生在学校中与教师的交流算是比较多的,教师作为学生心中一门课程的重要代言人,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是深远的。数学教师作为教授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重要人物,如果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印象,那么就能够使数学这门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跟着提高。如果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维护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教师的印象变得比较良好。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认知会影响到他们对一门课程的看法,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感兴趣。学生与教师相处融洽的话,在数学课堂中,学生踊跃参与课堂的几率就会得到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更加浓厚。这有利于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高到另一个层次,初中教师的数学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更加融洽,最终有利于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更有学习的激情,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其次,需要教师注重理论与生活相联系。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然而初中数学这门课程的学科特性就是将一般的经验抽象为高度概括的理论知识,为了使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更加有兴趣,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例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凭借对日常生活的熟悉感来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概率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常见的买中奖的事例来导入课堂,概率这个知识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新鲜,但是如果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只是单纯地为学生照本宣科的讲述枯燥的概率理论,那么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就比较生疏且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具体的了解概率的含义及对概率这个概念更加感兴趣,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以买中奖的概率来引入话题,学生们对这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比较熟悉,因此学习这个概念也就会更加有积极性。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注重引入与生活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有助于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培养。

最后,要求初中教师能够时时谨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数学这门课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数学教师为了不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变得陈旧,就需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对自己所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更新换代,淘汰自己专业知识中陈旧的观念和储备,积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和教学经验。初中数学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够使自己的课堂讲解更加有逻辑,使自己的教学讲解更有时代性和趣味性,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随后也会逐渐对数学这门课程变得更有兴趣。数学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还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为了磨炼自己的教学技巧,数学教师需要多多参加一些公开讲课的活动,不要害怕出现问题,反而应该为及时发现的问题而感到高兴,在讲课中出现了不足之后,教师需要及时的进行反思和改正,争取在下次教学中做得更好更全面。一旦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兴趣,在同样时间的一节课中,学生就能够更多地吸收数学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时地进行充电学习来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魅力。

2.注重鼓励教学

初中时期的数学教学,教师除了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教学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动,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不应吝惜对学生的称赞和鼓励,要多使用赞赏性的语言或者行为来对学生进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