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工作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4:49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1

一、指导思想

2009年的群众体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强市民体质、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优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紧抓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建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长效机制,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生活化、科学化,努力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思路

2009年*市群众体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以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动*奥运会后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充分发挥群众体育在构建人文*、建和谐奔小康的多功能作用,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健身需求;探索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全市群众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广泛深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创新全民健身活动模式,以举办全民健身迎国庆等系列活动为重大时间节点,努力开创品牌、传统、特色体育活动常年不断,小型、多样、日常健身活动遍布城乡的局面;加强研究推广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全面总结回顾、大力宣传群众体育发展成就;注重发挥社会团体、体育协会等群众体育组织在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以及建设质量、建设规模和建设种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交流、宣传工作;统筹社区体育、乡镇体育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农村体育工作力度;加强群众体育科学研究和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工作;不断加大群体宣传工作。

三、工作要点

(一)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新群体活动模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努力打造*全民健身活动特色

1.组织开展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迎国庆系列活动。

2.举办第七届*市全民健身体育节。

3.开展第三届“和谐社区杯”乒乓球比赛,继续推进群众体育活动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

4.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

5.普及开展非奥体育项目,组织非奥体育项目的比赛、展示活动。筹备*市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队和参赛工作。

6.筹建全民健身交流指导团,深入社区、农村宣传推广大众优秀健身项目。

7.加强活动建设,研究适合不同人群、不同行业特点的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推广基层创编的优秀体育项目;指导创新家庭体育、胡同体育、公园和广场体育活动的开展。

8.加强健身气功管理与站点建设,稳步推广健身气功四种功法,扩大健身气功队伍。

(二)不断完善多元化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建设,配建300个篮球场。

2.继续建设10个篮球广场、10个乒乓球长廊和10个笼式多功能球场,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3.对2004年配建的全民健身工程器材进行更新、调整、淘汰。

4.建设18个社区健身俱乐部。

(三)大力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

1.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配合市教委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

2.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青少年体质。

3.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建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制度。

4.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强化政府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采用部门联动的工作方式与市教委、市财政局共同制定《*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奖励办法》和《*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补贴办法》,总结推广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试点经验。

5.配合市教委,组队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四)统筹城乡体育协调发展

1.大力开展社区体育工作,创新群体工作管理运行机制

⑴坚持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建立以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为达标活动的长效机制,把开展社区体育工作纳入全市社区服务整体工作范畴。

⑵加强宣传和交流活动,努力营造体育生活化的社会氛围。⑶成立*市社区体育协会,加快社区体育的社会进程。2009

年继续创建24个体育生活化社区。

2.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

⑴结合后奥运时期本市农村体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坚持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加强体育组织、晨晚练辅导站建设。

⑵修订农村体育工作有关规章制度。

⑶在行政村继续开展体育工作“六进乡镇”活动。

⑷紧密围绕“城乡一体化”,加强乡镇专项球类场地设施建设。

⑸大力研制推广适合农民特点、小型多样的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农民体育健身意识,努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体育特色乡镇。

(五)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骨干队伍管理和建设

1.探索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筹备成立*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使其在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健身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为满足群众健身指导需求,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工作标准,建立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培训制度,强化服务与管理意识,提高组织能力和指导水平。

3.建立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表彰奖励制度,纳入到*市人事局、财政局系统表彰奖励常设项目。修订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标准和办法。

4.积极推进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将其作为体育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百姓健身需求和健身权益的重要工作。

5.建立市、区县群体干部和街道、乡镇体育干部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升群体干部队伍素质。

(六)着力扎实做好科学健身指导工作

1.进一步规范一、二级国民体质检测站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重点对不同人群开展体质追踪测试,逐步提高具有个性化的体质干预水平,力争纳入市统计局的统计报告。为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做好准备工作。

2.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体育科研专家、医学专家的专业优势,开展全民健身科学大讲堂活动。

3.创新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模式,开展市民健身交流会、科学健身对话日等活动。

4.组织编制、发放精美便携的科学健身卡,研发推广简单易学效果好的健身项目和方法,研究适合不同人群、不同疾病患者的健身方法。

5.加强对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如登山、健身走等)进行科学指导。

6.在6月23日全民健身日开展全市性的市民体质测试工作。

(七)加强群众体育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1.制定《*市群众体育工作管理规范标准》和《*市群众体育工作评价标准》。

2.完成*市第二次群众体育现状调研工作,着力解决管理机制问题以及制约群体发展的难点和弱点问题。

3.修改完善*市群众体育工作系列管理办法及管理规定。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2

关键词:群众路线;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91-02

党的十明确提出在新时期要更好地走群众路线,推进群众路线工作。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任务、内容、渠道都产生了新的变化。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树立群众理念、群众方法和实践方面,深入学生当中,密切联系学生,才能更好落实和实现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一、群众路线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工作对象是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群众工作的深与浅。同志曾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1]这表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

(一)一切为了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为践行对人民的宗旨诺言,我们党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其工作准则。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群众政治素质,促进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也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那么也必须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中的核心概念,也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群众的主体就是学生。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和服务的对象,是群众的理想信念是否高尚,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政治素质是否过硬,都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而这就需要付出长期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以学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一切依靠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党的各项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开展,就是充分信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了对象,失去了活力和朝气。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基在群众、智慧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要立足青年群众,依靠青年群众,坚持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青年群众的热情和激情,激发青年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就是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2]。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交给群众,使之化为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而要制定出体现人民群众真实想法和意愿的方针、政策,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深入群众当中,深入调查了解研究,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出现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甚至反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吸引力欠缺,效果不佳的情况。其原因之一就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要树立学生观念,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去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急学生及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放下架子,经常“接地气”,深入班级、宿舍、课堂,深入学生当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呼声,才能了解掌握青年群众的思想特点和需求,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党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作用。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方法

(一)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群众观点的思想理念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说,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群众观点的思想和群众理念。只有从认识上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树立群众观点,最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3],等等。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手段和途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必须不断增强以学生为本的观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思想理念上尊重学生、感情上贴近学生、工作上依靠学生。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把学生时刻放在心中,从内心深处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利益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不以老师身份打压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切的必要帮助。

(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

总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如: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不高,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现代信息教育手段,缺乏感染力和号召力。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手段单一,欠缺对学生的考虑,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不了解,对学生的利益置若罔闻等。这些都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力。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同样,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了群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就变成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法谈起。所以要体现学生在学校中主人翁地位,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想问题、做决策、做工作都要从学生利益出发。

(三)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深入学生当中,服务学生

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深入学生当中,放低教师的身份和架子,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困难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虚心接受他们对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从制度上规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学生中的时间、次数、内容,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意见征求会、意见反馈会。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学生参与管理学校事务、了解学校事务、监督学校事务的权利,充分调动青年群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赢得学生的肯定,需要从以往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工作作风,加强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反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加强服务意识,端正对学生的服务态度,提高对学生的服务质量。

(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工作。要改变过去“一言堂”“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克服工作中的“空”“大”“虚”的现象。注重思想的渗透和引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事实摆道理,用行动来证明,以实践去感知,把思想教育融入于学生的日常事务和活动中去,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内容上要挖掘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力量,以学生感受得到的活事实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外校友资源、网络资源、红色资源等各种有效资源,充实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和特点去开展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要精心策划,开展针对不同层次和群体学生,具有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乐、寓于物,寓于事,把思想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同志曾指出: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卫生、婚姻等一切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4]。当前大学生在心理、感情、学习、生活、就业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工作中要主动关心和认真对待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照顾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特别要关注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后进生、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发展,认真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新形势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学生观点的思想理念,以学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依靠学生,相信学生,深入学生,服务学生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杨业华,关敏泓.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论群众工作经验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群众史观启示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不仅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一些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历史遗产,在《尚书・五子之歌》就出现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更是看重百姓的地位,当然也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的古训,这些无一不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百姓的重视。不管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进一步中国化。从到各届领导人都在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新时期党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群众路线的实践教育活动,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可见,党对群众路线的重视。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对于我们党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群众史观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的,而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群众史观的指导。而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学习和贯彻群众史观。群众史观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做思想教育工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不行的,指导思想有误则容易把人们引向歧途。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指出了理论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而也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可见思想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党在实际的探索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唯物史观为标准,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人民谋利益,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因此,做任何思想工作都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而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要求坚持群众史观,只有坚持以群众史观为指导才能真正的做到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所想所需,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以及物质需求,才能更好地调节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的“以人为本”思想都是群众史观的重要体现和说明。新时期我们更要以群众史观的指导,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教育活动,坚持等人对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将群众史观坚持和贯彻下去。

二、群众史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是一项实践性活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群众史观思想为方向指导的实践性活动,而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群众史观就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必须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群众史观的正确指导,而十之后开展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教育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务实”就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特性。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群众的切身实际,与人民群众一道,要求切切实实地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内心想法和真实需求,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群众史观才能切实转变思路,将人民装在心中才能改变以前高高在上,人民触不可及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中变的切实可行、真实有效,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所接受认可,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思想保证。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4

1.群众路线的涵义

群众路线就是党在工作当中要紧密联系群众,党的一切工作都以群众为主,来源于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以群众为出发点开展所有工作,依靠群众来完成各种党的事业。党中央非常注重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大力号召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群众路线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方面教育的理论依据,有效指导着高等院校开展相关工作。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群众就是指广大教师和大学生。所以,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基于教师和大学生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大学生实际生活、文化知识和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全面提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和涵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2.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策略

2.1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解思想政治知识党的工作需要走群众路线,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应该以大学生的成长为主,为了让大学生成为人才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首先,高校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用大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的话语来讲解晦涩难懂或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内容。老师的责任就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如果老师讲的话不容易懂,学生听不明白,教学效果就不好。提出对“”进行彻底扫除,用红脸、出汗、排毒的通俗比喻来要求广大党员对自我进行批评。这些容易让人听懂的话语走进群众当中会获得良好的效果,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需要认真学习这些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把高深的政治理论用生活化语言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灵魂的洗礼。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利用真实事例和具体数据来教学,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其更能够感染学生。思想政治学科具有非常严谨的理论体系和理论高度,拥有专业学术用语和专业表达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要用专业的话语去讲授和传播知识,更不能用复杂难懂的理论给学生讲得云里雾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把握宏观高度,还需要注重从微观角度着眼,以浅显易懂的层次让学生容易理解,只有理解了才更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给大学生一味灌输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不为让他们理解,就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学。

2.2思想政治教师要跟学生成为好朋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群众路线,还需要老师主动走进大学生中间,跟青年大学生成为好朋友。说过领导干部应该跟人民群众成为朋友。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个性冲动又不会保护自己。思想政治教师要想让大学生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并且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活动,就需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关心他们的生活,以朋友身份真心帮助青年大学生发展。思想政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平等,保持平常心态,老师跟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老师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地位高,如果只是嘴上说愿意跟学生成为朋友,但是从行为上却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指使学生干这干那,就不可能走进学生中间,不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老师要用真诚的心态来跟学生相处,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真心处地为大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才能够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

3.结语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5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要求

(一)培养服务意识,坚持民本思想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党群队伍的思政观念面临着国内外各种思想与价值观的冲击,部分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动摇,脱离人民公仆的党员角色要求,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工作。这就要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以牢固树立党员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意识为教育目的,增强党员干部对根本宗旨的认知,始终将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提高党员干部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多方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以人民群众的评判标准为重要参考依据,在落实面向基层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确保民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各项指标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最迫切的问题。

(二)提高工作能力,适应群众要求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外局势变化错综复杂,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群众工作是党在新时期下执政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群众工作的开展应落到实处,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群众工作在整体执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强化对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具体体现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群众观点的认知,坚持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群众路线;在工作中党员深入基层实际,了解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对社会发展需求和建议。通过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密切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脉联系,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理念

(一)树立以民为本理念,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社会转型期存在着社会分配两极分化的问题,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同时,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日趋多元。为更好地实现、保障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践行党员工作的根本宗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可在各个环节贯彻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通过理论教育及基层调研等教育方式,使党员干部深刻认知党员工作的根本宗旨。具体表现在:加强理论知识教育,深化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认知,帮助其在工作中切实完成好公平分配的任务,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基层调研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党员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多方倾听群众建议,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可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环境对群众工作的要求,提升党群队伍群众工作的效果。

(二)树立求真务实理念,落实各项群众工作在群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关系到群众工作的最终实现效果;同时,新形势下党建工程对全党成员的思想作风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和党建工程对群众工作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以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迅速高效的行动力落实基层政策中的各项内容,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党员干部树立求真务实的群众工作理念,面对群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党员干部首先从自身工作实践中探究原因,积极寻求提供解决办法,有效化解群众工作中的矛盾;其次,党员干部树立求真务实的群众理念,可以深刻理解人民群体概念,人民群体是由行为个体构成的,其现实利益和个体利益是具体的,党员干部在实现、维护和发展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中,将群众的利益具体化,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的党员作风,将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

三、结语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6

(一)思想根源

中国共产党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穿于党的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其更加系统化、实践化和中国化。视群众观为中国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认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以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基本内容的群众路线。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邓小平同志把党的群众观进行了开创性的继承和发展。他把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概念的外延具体化,把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和工人农民一同纳入“人民群众”的范畴,扩大了人民群众的范畴,从而也扩大了我们党的群众基础。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主体论的丰富和发展。

当前,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新形势下全党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立场观点,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实践、新发展。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我党完成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走群众路线已成为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指南,走群众路线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宝贵经验。2004年8月,基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经验,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16号文件,鲜明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同时还要“一切信任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其实质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创新工作手段,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执行力。

(二)精神实质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凸显、新老问题交织等成为社会存在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学生群体本身特点的发展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他们呈现出迥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的思想问题、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也各不相同。只有贴近这样的实际,才能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准确分析他们思想观念形成变化的根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针对性更鲜明,执行力更顺畅。贴近生活,即为大学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大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以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差异化,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各不相同。他们不同程度地面临学业、就业、情感、人际交往、心理等压力、困惑或困难,需要理解、关心和情感支持;每所大学都客观地存在着特困生群体、后进生群体和边缘群体(指那些远离集体、游离于集体边缘的学生),他们需要正确的帮扶和教育引导。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正确区分他们面临的不同情况和问题,才能及时恰当地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贴近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教育水平、学科专业差异等原因,个性特征非常明显,总体上主体意识、自我意识都很强。他们渴望自己的个性得到尊重,知识兴趣和爱好能得到发展,价值能得以体现,主体作用能得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学生当中,真正了解当代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坚持以人为中心,以平等和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和创造活力,达到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的目的。

二、“三贴近”原则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原则与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内在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要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在“一切信任学生,一切依靠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这个过程无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群众观、实践观和人本观的运用和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群众历史主体论、实践主体论、权力主体论、利益主体论等丰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

(二)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的根本理念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理念和根本目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一切信任学生,一切依靠学生”是工作的认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三贴近”与群众路线从根本上都体现了相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实践。

(三)都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价值追求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同志也强调,全体党员务必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一切信任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求立足于工作对象的实际,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从人民的意见中汲取智慧,是对求真务实精神的最好诠释。

(四)“三贴近”原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自1929年《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以来,群众路线就成为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志曾强调:“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置多数人的情况于不顾,而率领少数先进队伍单独冒进;必须注意组织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坚持走群众路线也成为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作风和制胜法宝。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走“三贴近”之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本质上是要求走群众路线,是对群众路线的新实践和新发展。

三、“三贴近”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动体现

高等院校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落实“三贴近”原则,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动体现。

(一)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社会大环境的快速发展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冲击性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日千里。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对混淆性言论的自我判断能力,往往人云亦云,导致部分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消极、偏激甚至错误。所以笔者认为,贴近实际,最大的实际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以大一统的理论“灌输”为主,内容陈旧、方式粗放,学生感觉“假、大、空”。面对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克服自身的僵化思维和惰性,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充分运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和引导。首先,要与时俱进地同青年人走在时代的前列,紧跟时展的步伐,从“共同语言”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度,为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奠定情感基础。其次,要增强关心大学生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性格特征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再次,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取得的任何成绩和进步都适时地给予赞美与鼓励,以达到强化他们的优点和专长的目的。最后,在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导地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和指导,为每个学生搭建不断向上发展的阶梯。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力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首先要扩大对大学生生活内容和突出问题的认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内容也日渐丰富和扩展。除了学习、日常生活、第二课堂、人际交往等外,参加社团活动、公益活动,求职、网络生活等极大地丰富着他们的青春,但是心理亚健康或者不健康、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沉迷于网络游戏等问题和现象日渐凸显。特困生、后进生和边缘群体占据着不小的比例,对他们的帮扶和引导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轻重和缓急,从而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执行力的保障。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高校还需建立或完善以下机制:一是学情反馈信息机制。定期和特殊时期的问卷调查能及时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突出问题。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按学生人数配足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是学生具有心理健康意识的前提,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保证大多数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搭建学校—院系—班级心理健康咨询(反馈)网络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危机和心理事件的保障。三是多渠道的师生交流平台。在传统交流平台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QQ、mSn、博客、微博、微信等及时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四是职业教育和咨询机制。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的学业生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培训与指导是大学生全面发展、顺利就业的必要“养分”。五是奖学助学机制。大多数学生认可的考评奖励机制和规范的贫困生认定、帮扶程序是励学、助学的保证。六是家校联系机制。家校联系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也是个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贴近学生自身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全面发展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必须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只有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其次,在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教育引导方法以满足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贯穿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突出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载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职业取向、职业定位等差异,同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动态发展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全面地发展自己。最后,要全面科学地考核和评价每一个学生。科学和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同时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在考核和评价学生时,必须坚持系统全面的观点,坚持德智体美劳的平衡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相统一的评价标准;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的原则;坚持既重视考核,也重视评价的原则。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7

关键词:大学生;群众路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用

十在中明确指出,党应在各项工作中认真实行群众路线,贯彻落实“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方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将党的正确主张逐渐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不仅仅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同时也是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工作方法。而高校学生工作需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统一安排下,科学认真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项内容贯彻落实。[1]

一、群众路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意义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和出发点

根据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情况,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基,是主要的出发点。大学的首要目的在于教书育人,在于传播文明和理论知识,但同时大学也承担着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塑造培养的重要任务。所谓群众路线,就是要广泛发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体以及相关人员,协同配合,共同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是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对象,教师、家庭以及全社会则是相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这些人员的广泛参与和配合,最终为了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断努力。

(二)高校落实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校是培养国家需要人才的最重要基地,是每个青年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梦想的摇篮,高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其办学质量,因此也是高校的第一目标。高校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这一群众主体,从加强校风、校纪着手,培育优良学风,积极探索教改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融洽的氛围,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口碑,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竞争力。[2]由此可见,在高校办学过程中合理、正确运用群众路线,走近学生,切实为学生搞好服务,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是高校落实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办学、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必由之路。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锻炼出复合型人才

我党历来注重吸收觉悟高、知识层次高的大学生入党,既为党员队伍建设补充了新鲜血液,又在大学这一特殊群众团体中树立了榜样,宣传党的方针和党的执政理念,带动全体大学生向党靠拢,从而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队伍。然而就现阶段而言,目前高校中的一部分党员学生干部,存在片面的特权思想、形式主义思想等错误认知,认为自己比其他学生优越,上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做人圆滑做事马虎,这是与我党历来所遵循的党性修养远远相悖的,也远不符合国家对大学生和党员干部的培养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方可寻求到合适的解决途径,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锻炼培育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二、群众路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遇到的阻碍

(一)社会多元化意识对思政教育工作造成的冲击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由此也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变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于他们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强势地位,大肆鼓吹西方极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利益最大化等思想意识形态。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理念,通过网络媒体、电影等进行传播,而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辨别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在腐朽思想的影响下,极容易产生厌世、仇恨等负面情绪,尤其是在大学生现在普遍面临就业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如果这些情绪和现实状况交织在一起,就很容易导致不良问题发生。这些都给我们在现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校不断扩招使得思政工作机制严重落后

高校不断扩招,一方面能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到高等教育的同时,另一方面则是给高校的正常教育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多招学生则意味着高校能够有更多的经济效益收入,这就往往容易导致学校过度膨胀,而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条件则相对滞后,对学生的正常学习教育尚且顾暇不及,更不要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在实际思政工作中,也常常是安排大教室进行公共上课,效果本来也就不高。这就要求我们怎样基于不断扩招的现实情况,从群众路线出发,寻求新的突破口,做好高校思政工作。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工作态度亟待改善

由于精力所限和自身工作态度的原因,当前部分高校中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不是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只好做一些表面文章,学生工作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毫无主次之分,就是官僚作风严重,不愿意深入到学生中进行客观详尽地调查研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仔细倾听学生的声音,甚至就连学生的基本情况也是知道寥寥。[3]办事武断专行,根本不征求学生意见,而有的工作者,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做可不做,考试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只要学习抓好就可以了,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思想政治觉悟能力则明显偏差。

三、群众路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实践的对策

(一)正确履行岗位责任,把学生工作做足做踏实

高校中的辅导员,是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纽带,也是学校与学生实现互动沟通的桥梁。学生一旦生活上有困难,或者在学习中有问题,情绪出现波动,首先能寻求帮助的,就是辅导员。因此辅导员的工作不仅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的重要着力点。辅导员自身应该切实认识到自身价值,真正扭转观念,放下身段,变等待帮助为主动服务,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带着一颗充满对学生友爱、尽职尽责的爱心,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互动,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把学生工作做足做踏实,做到群众中去。这样在给学生搞好服务、做好勤务员的同时,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管理能力和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等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二)深入学生,走群众工作路线

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尤其注重深入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处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相当数量的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总是显得捉襟见肘,或者工作方法单一,平时不了解,关键时刻不知道从何下手。例如在处理学生人际关系矛盾、学生情绪波动时,我们往往是后知后觉,只是等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才盲目被动地去解决、去疏通,而并未思考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个案还是普遍共同存在的,采取何种措施才能避免此类问题今后不再发生等,这实际上都是脱离群众、脱离学生造成的。平时疏于沟通,就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动态,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圈中去,就不能真正的掌握客观情况,为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参考。[4]由此看来,在做学生工作时,我们要想变被动为主动,变后觉为先知,就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走群众工作路线,扑下身子掌握和收集相关信息,才能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轻松化解。

(三)克服,树服务新风

高校是半个社会,既有昂扬向上积极的一面,也有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一面。对此高校辅导员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切实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为学生营造公正、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主动做到为人师表,不偏私、不妄为,真正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和在校生活而搞好服务保障,不摆架子,不搞关系。而针对部分学生干部所表现出的官僚气息,尤其要抓好团队管理,不合格、学生评价不满意的班干部坚决不用,发现有阿谀奉承、拉帮结派搞关系的苗头,坚决予以扼杀制止。使学生干部既是管理工作的能手,又是广大学生所认同、能够为大家服好务、在学习和道德上都堪称楷模的优秀代表。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引导,纠正学生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减少一些歪风邪气,增添一些书卷香气。

(四)创新工作,学会用现代交流工具进行沟通交流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交流沟通方式的日益丰富,微博、微信、QQ群、BBS等一系列电子互动方式在学生群体中应用极为广泛。要想真正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搜集第一手参考资料,要求相关工作者,必须学会用现代交流工具,尝试着融入到学生交流圈中去。从而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抵触和隔阂感,有利于老师真正了解、倾听学生心声,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解决。另一方面,虽然也有了QQ、有了微博,但是大部分状态下都只是个摆设,没有很好的用起来,对于学生反应的问题、学生寻求的帮助也是漠不关心,很久不回复,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对此应该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应当用好网络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成效。

四、结语

总体而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高校辅导员应该摆正心态、端正态度,以真正服务于广大学生为己任,切实走群众路线,放下身段,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发挥群众路线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出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过硬思想政治觉悟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卫东.基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视角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0-131.

[2]胡卫东.群众路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3,(1):59-60.

[3]孙凯军,温清浩.80、90后学生特点与需求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11-12.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8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知行统一的过程

所以,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这一基本途径。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是将群众路线理论内化成为“知”的过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和基础;“行”是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是“知”外化的表现与结果。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化理论学习,明确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背景、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新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现实意义等,做到群众路线理论教育的系统化。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价值理念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中。通过理论学习夯实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理念,才能指导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还要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在实践中深化对群众路线的理解。“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高校要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创造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社会实践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利用群众路线改造客观世界能力养成的活动,也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真正地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利用假期深入工厂实习、做社区志愿者、到村镇做志愿服务活动、到农村偏远山区支教,在社会实践中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发现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虚心向群众学习。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积极投身到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到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才能切实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从社会实践中理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群众工作方法。

(二)开展党团宣传活动教育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团组织的作用,并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这种立体型的培养模式来充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意识,锻炼他们的群众工作能力。一方面,通过党团宣传活动教育树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优秀典型,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基础,使高校学生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一种信赖与认可。这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帮助同学、为同学排忧解难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围绕群众路线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从广大同学中寻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在校园中开展帮扶贫困学生、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勤工俭学服务社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担当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与学校党团宣传活动相结合。在党团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广泛的支持,这便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同学中,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的尝试。

(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

2013年6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不断深入开展,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的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高校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

二、总结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9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我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教育全体党员民警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我们公安工作的第一标准,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抓好公安工作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做出了具体阐述,“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对公安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一次再教育、一次再实践,将对公安工作的开展、方向、转变等多个环节起到关键作用。

一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开展公安工作的基本前提。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历史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传家宝。始终保持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为首要任务,以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安部党委十项规定为着力点,突出抓好作风建设。

二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开展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党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公安工作其实就是群众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公安工作才能不断焕发生命力。

三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既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公安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不败之地。

只有真正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得到群众的支持,党的根基才扎得稳,才能推进党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进行。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找准公安机关的自身定位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找准前进的正确定向,才能抓住工作的正确定力。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缺一不可。

一是围绕“我是谁”,在思想上摆正自己。弄清“我是谁”,定位自己,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是我们的最有力支撑,只有它能托起我们的各项职能和业务的开展落实,只有充分依靠群众、获得群众的帮助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我们每位民警和领导,都是从百姓中产生,原来都是群众。群众是永恒的,在职是暂时的,在职期间,必须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群众心怀敬畏,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是围绕“为了谁”,在工作上明确方向。弄清“为了谁”,是保障公安机关践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职责。立警为公,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是增强公安机关执行力和公信力,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工作上明确方向和宗旨,端正执法态度,一切为了群众,坚决摒弃、权钱交易、差别对待等“”现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开展公安业务。另外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工作、去服务。我们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发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学会用百姓视角、群众眼光审视自己工作;用百姓观念、群众立场思考和处理问题;把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作为想问题、拿主意、作决策的第一导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从办好小事中赢得大民心,从解决小问题中促进大和谐。

三是围绕“依靠谁”,在方法上找准思路。弄清“依靠谁”,必须讲清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制胜法宝。在工作中要抓住两个要点,做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凡属正确的决策都来自于群众智慧结晶,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工作水平高低,成效多少,必须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监督,由群众来评判。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公安机关如何践行群众路线

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教育全体党员民警树牢群众观念,增强群众感情,拉近警民关系,真正做到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这样公安工作才能有基础、有靠山、有活力,才能赢得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一是准确把握总体要求。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要求,坚持把活动总要求贯穿始终,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贯彻到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各环节。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二是紧紧抓住关键环节。深刻剖析产生“”的思想根源,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着力整改工作中的“”问题,解决“”问题。一要查宗旨意识牢不牢,二要查工作作风实不实,三要查精神状态振不振。要进一步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树立艰苦朴素、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思想,树立清正清廉清明的形象。通过扎实深入的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在思想境界、能力素质、服务成效和部门形象四个方面实现新提升。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篇10

坚持领导带头,抓好理论学习

中共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一结束,学校党委就在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党务专题会等及时学习传达中央精神。党委书记带领班子成员研读《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截至2013年11月,共发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材近800套,供校领导、二级单位领导等学习、研读。为了让全校干部群众迅速领会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学校按照实施方案,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开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及时宣传中央有关精神,展示院校活动开展情况,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促进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电子屏等新媒体渠道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013年6月26日,宣传工作组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参阅的编写工作,迄今已编写学习参阅70余期,汇编了中央精神、专家论述、兄弟高校做法等,有利于学校党员干部及时了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情况。此外,紧紧围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以史为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邀请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少将作题为《中国梦: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专题报告,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

开展专题学习

学校将2013年暑期“院长书记专题研讨班”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围绕“改进作风促发展、凝心聚力创一流”这一主线,科学设置研讨内容和环节。邀请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长陆林祥教授、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柴俊勇教授等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安排校领导就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做好院长书记谈思考体会,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假期进行深入思考、深入学习和深入交流,为下一步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好准备,专题学习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央的要求和学校发展内在需求的高度一致。从校领导班子成员到机关院系负责人和普通党员干部群众,都通过专题学习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多的深入了解,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抓好抓实,学校专门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联络专题学习培训会,编制《督导联络工作手册》,学习传达中央督导组培训会议精神,明确校督导联络组工作职责、步骤及要点,就学校整体工作安排进行研究部署。

结合实际,强化讨论学习

学校将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快创建一流高校的重要契机,与学校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重要任务紧密结合,科学设计讨论专题,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式学习。校领导班子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党委明确要求校党委领导,都要深入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与二级单位班子一起进行学习交流,要边学习、边查找、边改进。通过学习讨论,深化了认识,提升了自觉,有效破除了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轻视思想、观望心理、敷衍态度和担心情绪。截至目前,这种讨论式专题学习已组织了30余场,为后续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依托学科优势提升理论成果

2013年7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专题研讨动员会,邀请陈锡喜、胡涵锦、刘士林等专家共同讨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研究的设想和主要观点等。随后,上海交通大学专门成立由相关院系学者和专家组成的理论组,充分发挥学科和理论研究优势,围绕群众路线深入开展研究,力争形成特色理论成果。同年8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涵锦教授《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在文汇报发表时评,指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抓好学习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切实解决好“总开关”问题。同年9月16日,文汇报再次刊发了胡涵锦教授的理论文章《完整、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阐述了群众路线重要概念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胡涵锦教授指出:“无论是正在开展、还是即将开展的第一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有必要从‘原典’上,完整、准确地把‘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这个基本问题搞清楚。”同年9月23日,文汇报刊发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胡伟教授理论文章《打造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文章认为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当下,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传出的有关政府公开、透明、回应和公信等关键词,不仅是建设现代政府的核心概念,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所在。同时,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教授撰写的理论文章《群众路线教育的理论自觉、历史视野和实践探索》,于2013年9月《思想理论教育》杂志上刊载,文章明确提出,“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体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照镜子’,应有更高要求:学习中要有理论自觉,思考中要有历史视野,实践要有探索。”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朱启贵教授的文章《党的群众路线:经济稳中求进的基石》、凯原法学院杨力教授的文章《削弱脱离群众的制度特权与中国民主法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鹏副教授的文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领导力优化机制的新发展》等,均是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以及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形成相关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