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情况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7:36

运营情况汇报篇1

一、生产经营情况

第三季度,金运公司运输生产稳定增长,经营收入有所增加。完成货物周转量8500万吨公里,货运量60万吨,完成年计划的92%,实现利润60万元。

针对第三季度农产品调拨、入库和工业原料、产品输送的大好货运季节,金运公司调整了经营战略,将工作重点放到货物运输主业上,一方面加强与老货主单位的联系,另一方面在货物集中地和交通要道新增货物运输信息部,主要承担皮棉、西红柿、煤沫、饲料、砂石料等货物的运输,货物周转量和货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和7%,零担货物运输5400吨,同比也有所增加。

在加强主业的同时,金运公司对多种经营产业的开发也没有放松,通过对彩砖厂的联合经营,对砂石料厂购置机械设备的入股,扩大了经营范围,增加了收入。

根据公司前三个季度的生产情况和对第四季度的预测,2004年,金运公司可以完成货物运输量75万吨,其中棉花产品25万吨,糖厂原料及产品20万吨,蕃茄制品6万吨,煤沫15万吨,其它10万吨。生产砂石料20万方,彩砖10000平方米。

二、公司改制情况

今年,金运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兵团“1+8”文件精神,加快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针对金运公司股份制运作中的问题,公司与师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改制思路,以便使金运公司自律发展,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企业发展实力,真正步入股份制企业轨道,实现公司化经营,为实现原定目标,做大七师物流集团打下基础。

三、第四季度生产经营措施

1、做强一产。继续加强货运配载和货源信息服务,合理调配运力。目前金运公司已经占据师工业产品约70%的运输市场,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金运公司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开拓运输市场方面要下大功夫,计划在312国道、师属团场等运输干线和货物集中地,增设货物运输调度室,以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为主要服务对象。

进一步扩大零担货运站点,抓紧年底零担货流高峰季节,力争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2、抓好二产。对砂石料厂今年后期的生产加强安全管理;对彩砖厂的产品销售与开发区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做好彩砖铺路的施工工作;对制镜厂产品的销售和安装施工把关。

3、开发三产。继续引进可行性项目,采取多种形式扩大金运公司的经营范围,以赢利为目标,将全面提高金运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渗透到每项开发的产业中。在发展三产的同时,广纳社会股份,广招社会财源,不断壮大公司的经济实力。

4、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金运公司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标准,规范职业道德,计划在12月中旬对全体员工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特别是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年终民主考评,为2005年公司进行自我推荐竞聘上岗做好基础性工作。

运营情况汇报篇2

一、经营管理 

2017年12月31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共计接待游客87万人次,同比增加59%,完成总营业收入6033万元,同比增加28%。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管人、管财、管资产的体系逐步形成,管理标准迈入提升效能阶段。

(1)管人:公司治理稳步推进,确保完成全年指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公司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通过干部竞聘、员工双选树立用人导向,并通过培训、绩效考核、多维度的薪酬制度不断激励员工积极性;通过竞聘、双选,树立“要当干部先领任务”的导向;通过考核指标分解,强调“守土有责、勇于担当”的意识;通过绩效考核,过程管控确保各项指标按进度完成。   

(2)管财:加强预算管控,实施财务监管全覆盖,为公司正常运转提供资金保障。公司将经营指标分解至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中,并进行月度监控;同时对子公司、参股公司实现财务监管全覆盖,确保国有资金使用安全。   

(3)管资产: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司成立资产管理小组,修订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清理工作。2017年,梳理公司在册固定约700件,完成景区房产面积初步测量,并梳理公司无形资产(如商标等)237项。其中,“报恩讲堂”品牌商标已进入复核流程。

2、全力打造“报恩圣地”品牌

(1)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努力打造部级、国际性未来文化遗产,全面提升硬件设施,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完成一期工程。截止2017年12月,累计接待游客超87万人,包括来自美国、德国、丹麦、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通过报恩讲堂、报恩盛典、报恩主题曲、报恩文创、报恩体验、报恩使者等,全面打造“报恩圣地”品牌体系,构筑“报恩文化”版图。其中“报恩讲堂”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引入国内外顶级大师开讲;“报恩盛典”实景演出填补了“南京夜间旅游市场空白”;报恩主题曲传唱“报恩文化”;报恩餐、沐心拓印……景区处处都有特色报恩体验;600位“报恩使者”更是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实现了“让历史文化创造价值”的目标。“报恩圣地”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近两年来央视等中央级媒体多次报道。

(2)打造十项二次消费模式,明确目标消费人群,开发打造了感恩礼体验、研学产品包、国学夏令营、戏剧展演、禅修课程、大型会展接待产品、婚服拍摄、婚宴、等多款可复制、可常态化运营的特色消费产品。此外,还有报恩许愿、禅修造像、拓印、摄影班等互动体验活动。祝寿合家欢、良缘天作证、尊师报恩行等已具雏形。内容运营部全年举行品牌、模板活动110场,通过品牌影响力和良好体验感带动销售部活动组全年销售活动550场。

3、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017年,我们陆续推出纽约“南京周”非遗短剧《YonG.董的奇幻旅程》、丹麦戏剧故事节、“再续前缘-意大利文化月”、中日旅游交流文化月、第四届“丝路青年行”、报恩论坛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一系列活动在在社会各界收到了高度评价,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4、全面把控景区运营管理

(1)景区安全。景运营管理安全可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按照“统一指挥,网格化管理”的原则,划定区域设置责任人。通过制定预案、设备整改、现场值班等措施确保馆区安全及汛期安全,本年度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其中,“10.28重阳节”1万人、“12.19免费日”1.8万人、“12.31跨年撞钟”1.1万人(活动高峰期客流量达1.5万人次以上),景区未出现一起游客安全事故。

(2)成功申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申请过程未聘请任何咨询公司,均由自有人员完成,共计节约咨询及评审成本约100万元。

(3)新闻舆论安全。新闻宣传报道及舆论安全。截至12月31日,景区完成元旦祈福、除夕撞钟、秦淮灯会、情人节、自闭症日、上巳节、端午节、中秋重阳、博物馆奇妙夜、丹麦戏剧故事节、意大利文化月等众多节点的新闻宣传报道,共撰写文字材料10万余字,收集图片1000余张,视频影像20个,媒体报道篇幅800余次。其中部级媒体报道100余次,元旦跨年、秦淮灯会、春节游园、《国宝档案》专题片、大型历史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带一路专题报道、重阳登塔报恩、中英双塔会专题报道、南马等多个新闻登上了央视平台,报道篇次高达15篇,其中包含3次新闻联播报道。此外,宣传报道方面在国际媒体也不断发声,ChinaDaily头版+6版整版报道、日本主流媒体推介、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少儿频道(CBBC)、英国卫报、意大利总领馆等国际主流媒体都有相关报道,在国际范围内提升景区声誉。负面报道为零。及时化解和消除了5次可能带来重大负面报道的新闻报道,确保景区的舆论安全。

三、大明公司子公司和合作伙伴运营管理情况

报恩圣地公司,获批江苏省第一批“省级文创试点单位”。报恩讲堂,全年成功举办120余场活动、13000余名游客参与了特色礼仪体验,该项目荣获南京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推广价值奖。报恩盛典,2017年3月28日改版后对外演出。报恩剧场,通过引入更多的合作剧目,实现报恩剧场的常态化运营。丹麦戏剧双语夏令营、安徒生戏剧故事节、数十部经典戏剧的展演、名家名人的读书会等,《坚定的锡兵》、《弘一法师》、《翻转丑小鸭》《萨勒姆女巫》、《陌生人》、《不二蘑菇》等大批剧目在剧场上演,成功得让恩剧场“闹”起来。大报恩遗址博物馆,是2017年省编办同意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试点单位。根据市编办要求,正式筹备并成立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第一届理事会,并于2017年11月4日正式召开会议。大报恩文化发展基金会,关注慈善公益活动,筹资211万。

四、公司合作商户运营管理情况

合作商户2017年度租金、物业费收缴率100%。恩空间,完成1400万,成为景区配套服务中一张靓丽的“恩”名片。玄林苑,弥补了景区乃至周边地区缺少大型旅游团队用餐场所的遗憾,已完成营业收入约480万元,运营管理已进入良性循环。天工造物(国际礼品店),6月6日试营业,接待各类外宾团队约3万人。禅境雅集,作为景区互动体验互动合作伙伴,已成功的生产出多个关于香道及禅修的产品包,丰富了景区的活动内容。恩聚餐厅,我司自建“恩聚”员工餐厅,由我司自行运营,在保障员工就餐的同时,重点服务游客餐饮,打造素食、素面品牌特色餐饮。

五、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1、黄泥塘考古及规划调整

市考古队于2月26日开始进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10月底已完成原计划考古面积8000平米,由于过程中发现遗迹,扩大了考古发掘范围,已12月底基本完成考古工作,并完成考古发掘报告的专家论证工作,规划调整工作将根据考古意见陆续开展。

2、一期审计推进情况

(1)已完成工程建设口径七十一份工程建安合同的跟踪审计初审意见价,核减额共计8064万元,并完成186份试运营期合同梳理工作。

运营情况汇报篇3

一、构建区域性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的原则及内容

(一)强化本外币资金相结合的分析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更加注重本外币资金运用,尤其是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过渡,都为本外币资金运用的日益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从当前外汇收支分析的普遍做法看,基层的外汇收支分析工作更多的偏重于外汇收支这一块,惟外汇谈外汇的多,结合本币分析的少,容易导致外汇收支分析内容的不全面,同时也因为分析内容的长期缺位,不能给上级各有关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依据,一旦外币资金转换成本币,各级监管部门就会缺乏行之有效的跟踪监管手段,最终导致本外币监管真空或漏洞。为此,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的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有利于基层外汇管理部门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现有的反洗钱和征信系统的相关统计信息,弥补外汇收支分析内容先天不足的问题,便于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对本外币资金的适时跟踪监测,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二)强化外汇资金对地区货币供应量影响分析

近年来,我国持续呈现外汇资金净流入和净结汇的态势,从而导致由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大量增长,净结汇成了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另外,自2009年以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助推货币供应量的快增,银行本外币信贷投放也会变得相对宽松。然而,由于当前本外币利差的客观存在,市场主体进行资产本币化和负债外币化客观上存在套利空间,即市场主体会因国内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或升值预期而转向借用外债和外汇贷款,从而导致购汇减少,进一步加大银行结售汇顺差。因此,通过强化外汇资金对地区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及时了解货币供应商量的变化情况。

(三)强化对涉外主体资金流动实施整体监测分析

通过对涉外主体资金流动的整体监测分析,能有效监测涉汇主体本外币资金的整体信息,及时了解企业日常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弥补当前外汇监管缺乏主体信息和本外币信息不相容的问题,既要关注被监测企业的具体收支行为,更要通过对企业本外币资金流向的监测,分析各企业本外币资金之间的流动,关联企业之间资金的流动,企业资金在国内、国际的流动等等。

(四)强化对出口换汇成本及汇率预期的监测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企业的出口销售收入,相应的经营成本,对企业的出口换汇成本以及汇率变动情况实施有效的监测。为此可根据“净外部定向”指标来考察被监测企业对于币值变动敏感度的情况。该指标是用监测企业的出口年收入占年总收入的百分比减去进口年支出占年总支出的百分比,所得的结果,就是净外部定向指标,正值表示被监测企业总体因人民币升值而受损,这是因为失去出口价格竞争力的负面影响超过了输入成本下降的正面影响,反之则说明被监测企业是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者,这是因为输入成本下降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价格竞争的负面影响。

(五)强化对资金成本及利率变动的监测分析

通过对资金成本及利率变动的监测分析,可以从整体观测本地区本外币信贷资金运行情况,及时了解人民币和外汇贷款的变动情况,进而深入了解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区金融稳定提供决策依据。

二、当前区域性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汇业务各种统计信息数据难以有效整合

目前外汇局内部已开发使用的国际收支、出口核报、进口核销、外汇帐户、外债监测、因私购汇、银行结售汇、汇兑、境外资产负债等网络或单机版业务系统之间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由于没能建立这些业务系统的统一信息管理平台,监管分析人员难以按照实际需要提取相关数据信息,实施有效分析。加之数据的收集整理过宽,使其作为分析依据,对其间的异常现象很难有效追踪,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存在着极大局限。各业务部门统计数据的要求和口径不一,也加大了形成具有可比性宏观分析资料的难度。

(二)各业务数据系统提供的针对性信息存在较大遗漏

由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国际规范化格式,银行结售汇的一般设计,经常项目贸易、非贸易系统以及外资外债、个人帐户等方面业务需求的相对独立性,使我们形成了统计内容繁杂,口径不一且相互重复的数据来源,反而使一些因为收支形势变化而十分需要的重要数据得不到相对完整和准确的数据,最终导致最权威的专业统计监测部门却难以提供外汇收支监管最需要的基本数据。如伴随我国FDi的持续增长,查询现有统计系统,我们却难以得出对外汇收支监管监测必须掌握的历年累计或区域性投资总额;阶段性“差”整体余额;外商投资资本金外汇或人民币结构变动总量等诸多基础性数据信息。目前对FDi统计需要辖内四个部门的多种渠道进行对比整合,无论是商务部门、工商管理、海关和外汇局,都存在遗漏和滞后现象。外汇局结售汇统计只包括资本金结汇部分,外债统计系统对资本金部分无法显示,以关联交易形式的跨境担保或负债仍未纳入外债统计体系。再如贸易便利化所要求加快进出口核销改革进程,目前进口核销统计仍依靠企业报送和银行付汇支出统计申报为数据来源,由于不同于出口核报口岸系统输入的海关报关真实数据,两者数据经常互不匹配,此有彼无,彼有此无;此增彼减,真误难辩。此外,现行统计监测体系中仍在延续对单笔业务的逐笔申报或报告,对企业主体分顶交易的收支情况没有系统的监测功能,极易造成监测信息的偏差。

(三)统计监测分析功能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

目前外汇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的统计监测信息数据,包括国际收支申报及相关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非贸易项目的主要报表共计19类40多大项和上百个子项系统。但丰富的信息源由于缺乏根据收支监管实际需要的分析模块或比较平台,统计分析只能是就某种现象、某种已经发展严重的趋势设计课题,费时费力的组织高成本调研分析,不仅结论明显滞后,应对策略也不可能及时跟进,统计监测最终对促进和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提供决策信息的重要贡献难以体现。

三、构建区域性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思考

(一)有效整合本外币统计数据资源,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监测分析系统

1、整合部门统计数据。定期取得货币信贷和金融运行的各类金融统计信息及外汇局国际收支申报和结售汇统计等外汇统计信息,结合本地区海关进出口、商务部门利用外资等涉外经济统计数据,构建本地区完整的涉外经济金融信息平台,便于对本地区经济金融中的本外币资金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2、综合外汇局与人民银行各业务部门统计数据,构建主体本外币资金监测系统。利用人民银行现有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财税库行联网系统、反洗钱监测系统及部分金融机构本外币大额交易统计系统,结合外汇局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外汇账户系统、外资外债统计系统,采集相关企业的各类交易信息,构建全辖重点企业本外币资金监测分析数据平台,准确反映重点企业本外币资金流动、信贷投入、结售汇资金流向及来源、退税资金使用和周转等情况,以及监测企业的投入―产出情况,为深化区域经济金融外汇收支形势分析服务。

3、建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制度。选取外汇收支量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重点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样本点,设计一系列本外币资金流动监测指标,为方便企业上报,收集的数据基本保持在企业现有的财务报表和外汇收支情况表的框架内,由企业按照提供eXCeL表式填报,生成数据导入源,由外汇局将数据导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二)在构建相应的统计分析数据平台基础上,借助相关统计指标进行分类监测

1、宏观涉外经济金融指标。主要包括本地区货币供应、信贷资金投放、外汇收支、银行结售汇等金融统计指标,以及进出口、利用外资外债等涉外经济统计指标,通过总量指标反映地区外汇收支和结售汇对该地区货币供应、信贷资金投放、存贷款等的影响,反映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基本概况,以及经济金融对外汇形势的影响。

2、微观涉外经济金融指标。包括企业外汇业务经营指标,即外汇收支及其账户收支变动、贸易收付汇、利用外资额、本外币存贷款、银行结售汇、贸易融资及借用外债等;企业本币资金流量表,即资金来源与运用。此类指标不仅可综合反映企业外汇业务综合情况,而且对企业资金流量及损益情况跟踪监测,能及时了解银行结售汇人民币资金流向和来源的真实情况,并加以判断合规性。

3、合规性监测指标。主要是用进出口核销率贸易资金收付率、结售汇率、债务率等指标,综合反映企业日常经营的合规性,重点监测其本外币资金流动有无异常,有无违规资金流出流入,从事投机操作,企业日常经营有无外汇风险、隐患等。

运营情况汇报篇4

关键词:财务分析医院运营管理应用

一、背景情况

医疗专家治院是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的基本模式。医疗专业型专家管理医院有着精通医疗、熟知医院业务等多方面的强大优势。但在财务管理乃至经济运行方面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协助。Y市人民医院自1999年1月起,坚持开展财务分析活动至今已走过17个年头。从清仓查库、核实资产,摸清“家底”,学习政策,调查研究,建章立制,开展分析活动,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措施,落实整改,促进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分析的形式和内容从最初简单的表格分析到综合性分析,从小范围讨论会到经济工作研讨会不断丰富和提升;汇报的人员从当初的财务负责人到现在的财务科工作人员、医务科、人力资源科、院办公室、医学工程科、药学部、后勤管理科负责人等,参与分析汇报的部门、人员越来越多;阅读分析报告和听取分析汇报的人员从最早的部分院领导到后来的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工会干部、预算委员会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中层干部代表等核心管理人员80多人;17年的历练与沉淀,笔者所在医院财务分析工作走过了不断完善、自成体系、逐渐成熟、进步的过程,从单纯的财务分析发展到全院性经济分析的更高阶段。分析活动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医院发展建设的贡献等方面得到了与会专家、同事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得到了历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得到了市卫生局、市财政局领导和国内知名医院管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取到了助力医院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的积极作用,发挥了参谋助手职能。

二、基本做法

1.笔者所在医院财务分析活动起步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补充完善,把财务分析工作提升为开展经济分析工作,并形成相应的制度

笔者所在医院于1999年起坚持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从每月开展简单的财务分析、编制《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表》向院领导汇报基本情况指标情况开始,逐步增加分析内容,召开小范围财务分析会,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于2003年制定了《医院财务分析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2006年正式召开首次经济工作会为标志,开展财务分析逐步发展到了开展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不断完善、创新,先后于2012年、2016年再次修订完善《财务分析制度》。

2.紧跟医院改革发展及管理需要,持续完善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和内容,实现了从财务管理走向经济管理、促进业务管理的重大突破

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医院管理年”、“等级医院评审”、“大型医院巡查”、“公立医院改革”等医院管理及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丰富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补充增加分析的重点内容,但不局限于制度规范的指标分析。目前,分析的指标及内容涵盖医院资产负债情况、业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成本管理情况、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变动情况、医保管理情况、卫生材料使用管理、职工收入及纳税情况、“药占比”、“耗占比”、“检占比”完成情况以及患者费用水平等内容,形成了“以财务为基础、以经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分析指标体系,实现了从财务管理走向经济管理、促进业务管理的重大突破。

3.定期开展财务分析,并持续改进完善,使财务分析形成常态化

笔者所在医院第一份财务分析表――《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表》编制于1999年1月。17年以来,共计编制月度、季度或年度分析表205份。分析的指标不断增加和细化,从最初的18个指标增加到现在的151个,分析的内容从不断拓展、丰富,针对性逐年增强,从简单的与上年同期做比较分析,增加了执行预算、同行业对比、国家相关政策等分析。通过常态化的财务分析活动及时为院领导及各科室管理者提供大量详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财务部门由核算、反映、监督的职能逐步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医院经济业务管理活动,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

4.以科室成本核算数据为基础,深入科室调研、分析,指导科室日常经营管理,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财务的本质是以货币作为标尺测量业务,客观反映业务事实。笔者所在医院财务科逐步转变观念,从成本核算入手、总结分析大量的财务数据,更是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为晴雨表,对业务数据突出或异常的科室追踪深入分析,走出办公室,到临床医技科室调研学习,或以医院行政查房机会,加强科室交流沟通,紧密联系临床业务,掌握科室层面的经济管理第一手资料,使财务分析与实际业务相辅相成,推动科室管理,如神内一二科、普外一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在与财务科互动交流后科室运营管理趋于良好,甚至科主任被邀请至全院做科室管理经验分享。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以临床各科室管理的进步来推动全院经济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5.充分调研、精心准备,召开高规格、高质量的经济工作研讨会,汇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专家、管理骨干的智慧和力量共商医院改革发展大计,把财务、经济分析活动引向深入

从2006年召开首届经济工作会至今整十年,笔者所在医院的基本做法具体如下。

(1)会前充分调研学习,精心策划准备。首先由总会计师在大约三周前根据当前的形势、医院的目标任务及中心工作、管理难点要点等拟写分析活动计划,提请院长审核同意后召开财务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讨论分析议题、材料获取途径、统计口径等,安排布置任务,做到分工明确,目标任务清晰。大约一周后,召开第二次讨论会,听取所有材料准备人员的情况汇报,进一步细化要求,明确需要补充或核实的内容指标等,安排制作ppt等汇报材料。第二周后要求材料准备人员提交ppt等汇报材料,逐一进行审核、协调统一,查缺补漏,避免相互矛盾、抵触,甚至违背医院管理要求、政策法规的观点和内容出现。第三周后按计划召开经济工作研讨会。会前,由总会计师将材料准备情况、分析会上可能提出的焦点问题、敏感问题等向院长做重点汇报,确定分析的深度或策略、引导的方向、注意事项等。

(2)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和策略开好分析汇报会和讨论会。会议的前半段为分析汇报会,首先要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或内部规章,了解形势、统一思想认识,集中智慧和精力;从宏观分析入手,以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或落实情况汇报为铺垫,以财务分析为基础,再具体分析汇报本次分析会安排的重点内容、计划解决的突出问题。做到由浅入深、从面到点,客观揭示存在问题或困难,提出改进意见、措施供与会专家、骨干讨论。后半段为与会人员交流发言讨论会,动员大家针对分析汇报中提出的问题或讨论提纲充分发言、献计献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贡献智慧。注重听取不同的意见建议,为达到凝集力量,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做好基础准备。

(3)由院长(主要领导)总结布置工作,安排整改落实。由记录人员把与会人员较为成熟的发言意见及院长安排布置的工作整理交总会计师审核,提出整改任务分解建议,由院长批示执行。

(4)向全院干部职工传达经济分析会的主要内容,动员大家当家理财,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由财务负责人及其他汇报人员把经济分析会的主要内容在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汇报,同时,公布全院各科室的成本核算、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等信息,汇报材料上传oa系统,供全院干部职工查阅、学习。通过中层干部向职工传达医院的管理要求及改进举措,动员干部职工关心医院发展建设,共同当家理财,齐心协力完成改革任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主要成效及亮点

1.院领导重视程度高,中层干部参与性强

不论是常规财务分析还是综合性的经济分析活动,都得到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特别是每年召开两次的经济分析会,每一次分析会院长、书记及其他党政领导班子全过程认真听取汇报和与会人员的发言,特别关注不同意见建议,站在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及时总结与会人员意见建议,引导与会人员以主任翁的姿态参与医院经济管理,为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做出贡献,并及时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布置;中层干部积极性也很高,主任们都很珍惜参加经济分析会的机会,并以此为荣。

2.定期财务分析报告及时高效,经济工作会规格、质量高

坚持17年的定期财务分析为院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为医院经济决策提供翔实的信息支撑。参加经济分析会的人员是院长书记及全体班子成员、工会干部、预算委员会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中层干部代表等核心人员,分析讨论的内容事关医院发展建设、准备的材料丰富、翔实,可见会议的规格质量之高。

3.财务经济分析不断深入人心,当家理财意识不断增强,营造了积极的财务工作氛围

17年的财务、经济分析活动,既宣传了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及时汇报沟通了医院的财务、经济工作状况,使院领导和干部职工了解财务工作,知晓国家财经法规,从而支持财务工作、重视经济管理,确立了财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共同理财当家意识,营造积极的财务工作氛围。全院职工有了诸如成本效益、资产管理、科室经营管理等意识,科主任及护士长在科室经营管理中时刻向财务科咨询,或主动邀请财务人员下科室进行调研交流,做到了以财务促进科室管理,以科室管理促进医院的共同发展。

4.财务经济分析有深度、有广度,改进措施能落实,起到了持续提升医院运营效益的助推作用

(1)不论是常规的财务分析还是综合经济分析会议都紧密结合医院业务发展、质量与安全、精细化管理发展战略、所处外部环境及政策要求进行专项专题分析汇报,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并结合数据深挖实际业务活动,找管理差距及优势,并提出管理建议。分析活动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敢于揭示问题、面对困难,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对于医院运营管理中被掩盖的问题,经过分析对数据与业务的深挖,揭示出其亏损的事实,便于管理者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2)财务经济分析活动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分析内容广,参与面广。涉及临床经济业务、医保、物价、卫生材料、设备、药品管理、成本管控、绩效管理、预算、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随财务分析范围及内容的扩展,汇报人员不再局限于财务科,各行政职能科室主任、药学部主任、临床科室管理突出的主任均积极参与汇报,以各领域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分析汇报,使财务分析活动更专业、全面,更贴合各领域的实际情况。

(3)分析活动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能落在实处。每次年度及半年度的财务分析会后提交详细的意见分解方案,从院级层面下发整改任务分解方案,指定牵头院领导及责任科室并限期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在下一次分析会上进行通报,使财务分析活动中发现的各项问题能逐一落实解决,真正起到助力医院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的作用。

5.锻炼了财务队伍,培养了年轻的经济管理人才

每一次分析活动使财务人员都有新提高、新认识,也为财务人员提供了发挥专业技能、创造管理价值的平台。如此高标准的财务经济分析活动锻炼了财会队伍,培养了一批爱学习、会思考、善分析、懂管理的年轻骨干。

四、下一步的思路及打算

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下一步打算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能力培养,打造具有专业水平、胸中有大局、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工具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要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向医院的“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转变,才能不断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第二,借助信息系统提高财务分析效率。2016年医院引进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HeRp),逐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模式,并将十多年财务分析思路植入系统,财务分析有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数据联动性更强,分析效率更高。

(李双云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赵晨羽.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模式构建探讨[J].中国商论,2016(22).

[2]叶燕红.论财务分析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当代会计,2016(7).

[3]徐祖华.财务分析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

[4]吴春梅.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的作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

[5]冯晓云.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财务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4).

[6]杜曼,李翔.基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财务分析改进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6,(8):94-96.

[7]骆水娣.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模式[J].中国总会计师,2015,(2):40-43.

[8]孙国珍.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影响研究――基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视角[J].财会通讯,2015,(23):78-80.

运营情况汇报篇5

一、基本情况

中国移动是我国通信行业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公司,早期电信的固话用户与移动用户在各地市只有几万至几十万,百万用户也只是后来较大型的城市,移动拔离电信上市后不过几年,中国移动的用户成倍数反超中国电信的固话用户。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下属的某地市分公司为例,移动用户达到千万以上,营业厅由原来的三、两个扩充至近七百个(含代办营业厅),但中国移动也有着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改革开放之中所形成的共同特点,即“外国技术中国式的管理”。中国移动初始的通信设备主要靠进口并由外国专家督导安装、开通并提供部分返修和维护,然而移动通信的运营管理,这里主要指移动通信的计费、收费的管理,基本是沿用早期中国电信企业的管理,其营收稽核模式为:营业厅收款册报班稽核核算中心汇总会计部入账,当时的册报班及核算中心的人员是全部营业厅人员1/2的比例,可见队伍之大,也说明当时电信对营收稽核的重视程度。

二、原有营收稽核模式

原有营收稽核模式的具体流程为:

(1)营业厅:营业员收款营业日终汇总、复核所收款项送缴银行(银行上门收款)制作《营收日报表》送营业厅。

(2)银行:入账将银行收款凭证送返营业厅(配送)。

(3)营业厅:核对银行收款凭证根据银行收款凭证输入营收对账系统银行收款凭证等账务原始资料送营业管理室。

(4)营业管理室:按区域核对营收报表并汇总送账务管理室

(5)账务管理室:根据BoSS系统、《营收日报表》、银行收款凭证核对应收与实收是否一致根据银行收款凭证核对营收对账系统入账是否正确制作各类营收报表营收类报表、所有账务原始资料送财务部门。

在原有营收稽核模式模式下,无法有效开展营收稽核管理工作,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移动资费项目较原固话资费项目复杂,原固话业务资费项目只有月租、市话加长途(分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移动资费项目各种细项加起来超过一百多项,而且还在不断细化和开发之中,因此计费的差异就会多,大量的争议话费在收取和稽核的过程需要调整。

二是人员配备跟不上业务的快速发展。还是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某地市公司为例,在用户过千万、收入过百亿之时,营业厅及其营业员成百倍增长,营业管理室的人员配备才不过30人,前面介绍过早期电信业的稽核人员是营业员的1/2,但移动下属公司配备的人员大部分在1%左右,虽有业务系统作支撑,但没有完备的内控、稽核、对账的功能。

三是营收稽核职能不到位,营业管理室的主要职能是营销及资源管理,其营收稽核只是营业管理室的一个附带职能。

由于第一和第二这两个方面原因的存在,系统不能有效调整计费差异,也未能实时记录、分析和分类、汇总营业员现场处理的争议话费,营业员以手工的形式更改日报,这种手工更改过的日报占有相当的比例,财务人员无法对这无穷量及其复杂的更改数据进行确认调整相关账目,因此造成业务与财务确认通信收入及各个子项目的差异,同时也带来用户欠费和预付费的差异,日积月累使其通信收入和用户欠费、预付费业财差异的内容和数据不断增加,这一差异想在日后进行清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第二和第三个原因的存在,其营业管理室和账务管理室的稽核职能形同虚设,营业管理室能收集、整理好每位营业员的销售日报、银行进账单资料并确保资料送达相关部门已是很不容易,时有发生进账单漏送银行或回单漏送财务部门。银行进账单的回单作为财务记账的主要依据,其回单滞后或遗失带来财务记账的延缓。根据某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某地市公司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其中发现银行存款调节表中未达账项有几千笔未找到原因,严重影响营业款结算和银行存款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营收稽核新模式的工作思路和实施

优化通信行业营收稽核管理新模式(简称营收稽核新模式,下同),一方面是从组织制度着手,这里主要是建立营业厅、营业管理室、账务管理室三重稽核的闭环管理团队,从而完善制度,先后改编了《营业点营收工作规范》、《营业管理室营收稽核管理流程》、《账务管理室计费、收费核算管理流程》,并落实责任。从营业厅开始,由值班营销经理总稽核,当天稽核当天的营业款并以营业厅为单位汇总交银行进账(原模式是以营业员为单位进账),第二天稽核头一天的营收日报并以营业厅为单位汇总至营业管理室,营业管理室对全公司所有营业厅的营业日报进行分类稽核,出具计费差异和争议话费汇总清单至账务管理室,账务管理室根据营业管理室出具的计费差异和争议话费汇总清单分项调整应计收费并汇总营收日报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账务管理室的资料入账,因此财务部门在会计期末核对业财数据自然就容易多了。

另一方面是从增强业务系统着手,营收稽核新模式是要在原BoSS系统(公司业务系统)上增强账务内控流程(如图1所示),

同时增加对账等功能模块;并针对账务平衡公式: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建立涉及用户欠费、用户预存款、挂账待处理等多个重要的业务平衡公式;统一建立与规范后台数据到前台报表反映的监控流程,保证前台报表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强对报表系统和报表数据的监控,建立报表平衡关系的系统监控手段,对于一些具有明显钩稽关系的报表,系统能自动进行检验并提示;规范并优化系统报表需求的流程。

系统的业务开发由信息技术中心负责、账务管理室负责管理使用、财务部门负责业财核对,系统开发完成后选取部分自有营业厅试运行,试运行后聘请外部会计师事务所连同开发单位进行合格验收后向全市营业厅推广使用。

四、优化营收稽核管理新模式及其达成的目标

营收稽核新模式下进行了三重关系的核对:

(一)BoSS应收报表与服务厅录入送款单的核对,即营业厅操作层面的对账,具体流程如下

达成目标:

(1)由营销经理汇总各营业员现金缴款额在系统录入、打印一张送款单,取代营销经理或营业员用手工填写送款单,不仅减少送款单数量,而且加强了营销经理对营业员缴款的控制。

(2)对于过夜资金在录入送款单时进行标识,便于账务管理室及时查询各厅过夜资金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

(二)营业厅录入的送款单与银行回款单的核对,即营业厅缴款与银行确认的送款的核对,具体流程如下

达成目标:

“款项来源”的准确定义为对账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减少出错的几率。款项来源由11位数组成,对于现金前3位为营业厅代码,中间2位为流水号,后6位为送款单填制日期;对于支票后6位为支票号,poS机则是终端号。

对营业厅的缴款情况通过银行整理变成数据信息,通过专线传递到公司信息中心指定目录,由指定权限的人进行操作。系统自动核对送款单和银行回款单,改变了以前的人工复核,减少了工作量。

银行将当天已入账的所有营业厅的现金缴款汇总为1张纸面进账单交账务管理室复核后交财务列账,减少了财务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的工作量,并且准确性大大提高。通过对2004年10月份财务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核,除公司支票送存银行仍存在少量未达账项外,专业营业厅现金缴款已没有银行未达账项,保证了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真实性。

以前依据进账单稽核营业厅缴款,时延一般有一至两周,甚至出现丢失单据的现象,在新的模式下缩短为3-5天(除星期六、日),提高了时效性。

(三)BoSS应收报表与银行回款单的核对,即营收报表和银行收款的核对,具体流程如下

达成目标:

(1)该部分核对可以总体反映各厅的缴款情况,便于账务管理室对营业厅缴款进行控制。

(2)只需对对账不成功的情况进行人工复核,最大限度减少了复核人员的工作量。

五、营收稽核管理新模式的成效及期望

从营收稽核管理新模式的各个流程可以看出,第一重关系实际是营业厅自身控制缴款的正确性和及时性,第二重关系是确定营业厅缴款是否全部存入银行,第三重关系是由账务管理室来对所有营业厅缴款与系统数据进行核对,是该优化项目的最终目的。整个流程是严密的,一环扣一环。与原营收稽核管理模式相比,新的营收对账系统可以在保证原有需求的情况下,达到了以下的成效:

(1)缩短审核时间:采用系统自动对账,审核时限由一至两周可缩短至3~5天。

(2)减少进账单数量:采用银行的实时清算系统可以实现以银行系统记录的入账明细数据为依据进行对账,汇总生成一条记录一笔划入银行账户,并相应打印一张进账单,使账务室审核进账单,服务厅整理、粘贴进账单等大量繁重的工作量得到解脱,也降低了单据传递过程中丢失的风险,同时大大减轻了财务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的工作量。

(3)提高营收稽核的自动化程度,从原来的人工传递文件和核对回款单,转变为系统交换数据,系统自动对账。

(4)实现BoSS系统辅助稽核,减少人工审核出错的几率。

(5)只需对对账不成功的情况进行人工复核,最大限度减少了复核人员的工作量。

(6)实现了BoSS系统对账平衡公式: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同时也使业财对账有了基础并能有效核对。

营收稽核管理新模式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工作还需要人的管理和跟进:

第一,由于银行汇总每天填制1张银行进账单,为便于今后的检查,特别是外部检查,应加强原始单据的管理。

第二,因存在对账不成功的情况的后续跟踪,由于对账系统无法直接查询,需要人工复核来辅佐,其人工复核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账务室每日对对账结果为不成功的记录应打印、签字留底。

(2)应对每日对账结果进行跟踪,如现在账务管理室每日由专人进行营收对账复核,由另一人再进行二次复核,每月再进行月复核,即第三次复核。还应按月编制“期末对账情况表”,反映截止到月底未对账成功记录的总体情况。

运营情况汇报篇6

关键词跨国经营外汇风险风险管理

一、跨国经营外汇风险管理概述

(一)外汇风险的涵义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从事跨国经营业务,进行全球性的战略布局。在这种情况下,汇率波动对于那些存在大量国际交易活动、频繁发生资本流动的跨国公司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经营必须考虑由于汇率波动所产生的风险问题。所谓外汇风险,就是指由于汇率的波动,使跨国公司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面临的不确定性。而外汇风险管理就是针对汇率波动,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行为。

(二)外汇风险的主要内容

目前,研究普遍将外汇风险敞口分成三种类型:折算风险、交易风险与经济风险。

折算风险主要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考虑,折算成本位币合并报表时,由于期末的汇率与入账确认时的汇率存在差异或者两个期末之间汇率存在波动,因此已在账面体现的、以外币计量的交易结果会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即外汇风险敞口中的折算风险敞口。折算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报表项目中,收入和成本、资产和负债的差额以及汇率的波动程度。

交易风险,是指签约日和结算日之间的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不同于折算风险属于账面盈余数据的变动,交易风险将直接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除了汇率的波动程度外,交易风险的大小主要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签约与结算日之间的时间差,二是收支的币种以及时间匹配程度。

经济风险,指的是非预期的外汇波动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进而对股权回报造成的长期影响。非预期的汇率变动,使得企业的营运现金流量发生改变,不论是否真正牵涉外汇交易,汇率变动都有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量、价格与成本,以致降低其贸易竞争地位,使企业实质获利能力减弱(林圣哲,2006)。外汇的经济风险可以归结为两国经济因素的相对变化而引起实质汇率变化,进而影响到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情势(范翔,2012)。相对于折算风险与交易风险所带来的相对短期、可对应到单个交易的影响,经济风险对跨国经营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三)跨国经营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组织,目标还是获取利润,跨国经营过程中外汇风险的管理不善,往往将侵蚀公司所积累的盈利和资金流,导致企业投资失利,偏离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倪庆东、倪克勤(2010)实证分析了18个行业,发现56%的行业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2112家a股上市公司2015年合计汇兑净损失369.94亿元。慧聪网对国内29家纸业上市公司的汇兑损益情况调查结果也表明,2015年该行业上市公司的汇兑损失达到25.96亿元。而对于航空企业,外汇风险的影响则更加明显,从披露的年报中可以看到,仅南方航空2015年汇兑损失就达到57.02亿元,中国国航达到51.56亿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若不能优化外汇风险管理,汇兑损失带来的盈利侵蚀是十分严重的。由于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随着流通范围的扩大,流动性的加强,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而我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因此外汇风险管理是跨国经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现阶段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外汇管制环境的了解

企业海外业务拓展过程中,往往采取商务人士先行进入拓展市场,然后再跟进财务等支撑管理团队的模式,外汇风险管理未能及时纳入企业跨国经营的规划范畴,这往往会造成对外汇管制环境的忽略,待商务启动、项目执行过程中才发现各项风险敞口完全暴露,已经将企业置身于相当被动的位置。因此,外汇风险管理需要提前进行整体的布局,若交易已经实质确认,风险应对的措施就十分受限。尤其是在外汇政策比较特殊的地区,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更加需要考虑汇率因素的不利影响。例如,非洲地区的埃塞俄比亚,因受限于国家自身的外汇储备量,外汇管制十分严格,在埃塞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如果采取直接外币融资模式,即使出现经营收益,资金也会很难回收。而在某些特殊地区,如利比亚,目前属于美国制裁区域,美元的流通限制十分严格,结算严重受限。外汇管制的特殊性会导致经营风险的增加,然而目前由于相关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往往只关注投资业务的可行性,一旦运作项目过程中实际结算遇到问题时,相关风险引发潜在损失了才关注外汇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缺乏对外汇现金流的管控

一般企业初出国门,带资建设的行为十分普遍,采用的融资标的主要以人民币或美元为主,相对而言这两类币种都较为强势。而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投资79%的资金都流向发展中经济体,而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波动很大。例如,非洲相对发达的南非的本地币兰特,2012年~2015年期间,相对美元期末汇率年平均波动22.84%,其中2015年末相对上年贬值34.59%。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不能及时将投出的资金回笼,并且没有采用良好的外汇风险管理手段,那就意味着国内资金借支产生的往来差额会加大,时间区间长,交易和折算风险都在提高,经济风险中的不确定性也在上升,可能侵蚀公司的盈利,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缺乏本地化的经营方式

跨国经营早期,企业通常习惯派驻人员、携带资源去运作当地项目,本地化运作需要在一定的积累的情况下才能开展。未能进行充分的本地化意味着大部分的成本和开支还在国内消化,利润在当地沉淀,这样最直接的是引发外汇交易风险中的收支差额攀升,除潜在的税务风险之外,还导致海外公司的利润虚增、现金流滞留,除了在外汇不受管制、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和地区,在其他地区滞留的资金流越多,外汇波动带来的风险也就越大。

(四)缺乏多样化的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从我国上市公司巨额的汇兑损失中可以看到,外汇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汇率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因此很难预测走势,而且初期的跨国企业缺乏这方面的操作经验,也缺乏高素质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容易将企业直接暴露在外汇风险之中。经济风险的管控需要对各个可能涉及的国家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判断,想降低交易风险要求对交易全程涉及的事项有着完整的设计,折算风险的管控要求对会计规则十分熟悉。因此,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层面的处理,只能缓解某个时点的盈亏,但是对最终的现金流量没有明显的助益;而仅仅停留在金融工具的运用上,只能降低交易过程中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不在关注范畴,也无法分散对于个别国家而言系统性的风险。

三、加强外汇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投资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研

改变财务和风险管理人员事后介入的考察模式,在市场人员判断初具市场潜力时,其他专业人员介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研,必须优先考虑外汇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方案后,再进行投资可行性的判断。前期的充分调研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各类外汇风险,从而能够跟进相关的应对措施,在合作过程中,注重相关结算条款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提前做好准入的条件设置以及敏感性的测试,尽量减少引发短期交易风险的条款;同时,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集团整体的业务和资金布局,通过不同地区比较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匹配,降低经济风险的影响程度。

(二)加快现金流转

现金快速周转、迅速回流是防范外汇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现金流的快速周转意味着资产负债外汇风险暴露的时间区间缩短,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性风险。项目的良性运作是管理外汇风险的内在动力,资金的良性周转才能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若属于一次性的项目,时间区间的缩短也意味着不确定性的降低,从而适当地消除经济风险的影响,也降低触发折算风险的概率。

(三)加强本地化运作减少外汇风险

本地化运营是跨国经营长期成功、深入渗透必经的路由,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外汇波动产生的影响。若将一个国家作为根市场拓展,规模上一旦取得突破,无论从监管层的角度,还是从合作方的角度,企业基本上无法避免地会被要求用本地币进行签约。在这样的前提下,本地化运作解决的是收支匹配的问题,从而降低交易性风险,进而减少折算风险中的外汇头寸。本地化运作的过程中,除了关注收支币种的匹配优化外,还需重点关注盈利资金的回流。这与前期对该国的外汇管制环境的调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地化运作之后,投资回报回收的难易程度,应当作为投资可行性一个重要的模块进行考虑。

(四)优化外汇风险管理方式

外汇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如注意外汇币种的选择、建立外汇市场情报系统及时掌握外汇汇率现状和预测汇率变化,加强国际间借贷的运用、优化合同条款、创新金融工具运用等。而当企业的海外业务拓展到一定程度,更需要引进具备外汇风险管控能力的人才,或者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进行风险管控。

从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外汇风险的三类风险进行分析,折算风险主要是会计上的风险,影响当期损益,并不影响实质的现金流,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管理来降低风险敞口;交易风险是过程中的风险,影响现金流量,应当注重收支的匹配、现金的流转以及金融工具的运用;而经济风险相对于单个国家而言基本上属于系统性的风险,应当在具备相应的条件时通过全球化的资源整合和运作来分散风险。

(作者单位为中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月永,张旭.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及控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8(3):77-81.

[2]陈学胜,周爱民.新汇率体制下中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研究[J].经济管理,2008(8):31-35.

[3]陈晓莉,张妍,高璐.企业外汇风险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2(2):134-140.

运营情况汇报篇7

第一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加强对外汇期货业务的管理,保持金融秩序的稳定,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外汇期货交易是指以远期合同形式承诺在将来某一指定日期买进或卖出规定金额的外币买卖。包括远期外汇保值买卖和外汇风险买卖。

第三条:办理外汇期货交易的机构必须是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的具有经营代客外汇买卖业务的金融机构,或由金融机构合资设立的外汇期货经纪公司。

第四条:外汇期货交易的对象为外商独资企业、国内私营企业及境内居民。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只能从事在现货市场上某一笔交易的基础上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对冲交易”。

第五条:办理外汇期货交易的外汇来源为企业的自有外汇及居民的个人外汇。

第六条:外汇期货交易的币别为英镑(BRitiSH-poUnD)、马克(DeUSCHemaRK)、日元(JapaneSeYen)、瑞士法郎(SwiSS-FRanC)、美元(U.S.DoLLaR)、港币(H.K.DoLLaR)。

第七条:金融机构或外汇期货(经纪)公司经营外汇期货业务必须遵守本试行办法。

第八条:国家外汇管理局是外汇期货业务的监管机关,负责外汇期货业务的审批、终止、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外汇期货交易业务的审批

第九条:金融机构或由金融机构合资设立的外汇期货(经纪)公司经营、停办外汇期货业务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查和批准。

第十条:符合下列条件的机构可以申请经营外汇期货业务。

一、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可以办理代客外汇买卖业务的金融机构或由金融机构合资组建的外汇期货经纪公司;

二、具有不少于七百万美元或其它等值货币的外汇现汇实收资本金或营运资金;

三、具有至少一名从事外汇交易三年以上的管理人员和至少三名从事外汇交易一年以上的交易员;

四、具有适合开办外汇期货业务的场所和设备;

五、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的其它条件。

第十一条:申请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应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开办外汇期货业务申请书;

二、经营外汇期货业务可行性报告;

三、属于金融机构开办此项业务应提供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章程、《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及其营业执照;

四、属于金融机构合资组建的机构开办此项业务应提供合资各方的有关资料、合办机构的组织章程、营业执照;

五、实收外汇现汇资本金或营运资金的验资报告;

六、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管理人员及交易员的名单、简历;

七、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提供的其它文件和资料。

第十二条:国家外汇管理局对申请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提供的上述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先批准其筹备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筹备期为三至六个月。

第十三条:筹备期内,申请单位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一、与境外经纪行签订联网的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

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境外经纪行的资信情况资料;

三、对外汇期货交易员进行严格岗位培训;

四、制定并提交下列内部管理规定:

1.外汇期货交易机构内部对交易员的管理守则;

2.外汇期货交易机构办理外汇期货交易业务运作程序有关规定;

3.外汇管理及财务管理办法;

4.同客户签订的外汇期货交易合同样本;

5.外汇管理局要求制定并提交的其它内部管理规定。

以上内部管理规定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查、核准后,经营外汇期货业务机构必须严格执行。

以上工作经国家外汇管理局验收合格后,办理正式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金融机构或外汇期货(经纪)公司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允许经营外汇期货业务后,须在十五日内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领《经营外汇期货业务许可证》。

金融机构或外汇期货(经纪)公司领取《经营外汇期货业务许可证》后,方可正式开业。

第三章  外汇期货业务管理

第十五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与境外经纪行签订合约后,须提交三百万美元或其它等值外币的保证金存入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的帐户,非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不得动用。

第十六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必须向客户提供路透社或美联社国际线路和国际外汇市场信息,通过境外经纪行联通国际外汇市场,由境外经纪行为客户提供国际外汇交易所详细入市指令的资料,并加盖境外经纪行的印鉴。

第十七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应保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进行交易。客户应按照外汇期货交易机构交易规则、规定的保证金金额、交易事实、落单时间表、实盘及其它有关合约买卖事宜办理。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要与客户签订风险投资公开声明和偿还债务保证书,要严格按照客户的入仓和平仓指令进行每笔交易。对客户的每笔交易要于二个工作日内将入仓的落单和平仓的结单资料交给客户,不得随意拖延。

第十八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对客户的盈亏应实行每天清算制度,盈亏分别记入客户的保证金帐户,并及时通知客户。对客户的盈亏应以保证金的外币币种进行结算。

第十九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只能办理代客外汇期货买卖,不得办理自营外汇期货买卖。

第二十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只能收取客户的外汇现汇或现钞作为保证金,不得收取人民币作为保证金。各种外币币别的客户保证金必须存入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的银行。客户保证金只能用于外汇期货业务经营所发生的收支范围,非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不得挪作它用。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金额不得低于实际交易金额的30%。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情况可以随时调整保证金的收取比例。

第二十一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收取客户的手续费只能收取人民币。

第二十二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应严格按照企业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每月(季)按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有关资金损益和利润情况及其它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的有关业务报表。

第二十三条: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必须系统记录和保存与交易有关的各种帐目、文件、电话录音等材料,以备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它管理部门的检查。

第二十四条:国家外汇管理局随时要对各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和境外经纪行入市资金交易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障外汇期货交易有秩序的健康发展。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对未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擅自开设的外汇期货交易机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四条和《违反外汇管理处罚施行细则》第六条第一款和第七条第一款予以查处。

第二十六条:对违反上述有关规定者,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对严重违规者,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勒令其停业,并限在一个月内清理所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对违反操作规程,构成诈骗性质的经营外汇期货业务的机构,依据情节交由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运营情况汇报篇8

1.两权分离制

山西票号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所有权由出资的东家掌握,而经营权则由东家聘用的大掌柜掌握。这种两权分离的制度不仅使票号内职责明确,并且充分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防范风险的前提。

2.分支机构报告制度

山西票号全部实行总号集权制,总号为有效控制各分号采取了分支机构报告制度。报告分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两部分。口头汇报是指总号或者各个分号在每天营业终了时,都必须向主管当面口头汇报当天自己所办业务的情况,主管进行综合后再向上级汇报情况。书面报告主要是分号向总号的汇报或者对其他分号的报告。为了及时了解各地市场行情和需求变化及营业状况,总号对各分号均定有按时反馈商情动态的规定,一般要求三日一函,五日一信,月终汇报全月情况。分支机构报告制度,在强化了总号对各分号的控制与管理的同时,也沟通了各地信息,使总号能够及时掌握各地的银价、汇率等商情,以互通消息,互相救济。

3.信约公履制度

晋商和票号严格执行信约公履制度,对于货款清偿和货币借贷的归还期限,一般按标期确定,到期必偿。标期一到,一切债务必须立即清偿。这种严格的债权债务清偿制度,使得票号很少有不良资产压身,而这一点的实现与晋商的诚信经营密不可分。

4.密押制度

自创汇票防伪措施,办理汇兑,从接受汇款到交兑银两,不仅有一定的间隔期,需跨越不同地域,而且汇款人和收款人往往不是同一个人。为了避免假票冒领,山西票号经过长期实践,创立了一套包括精心设计、印制夹有水印宇的汇票;票纸统一保管、领用,报废必须备案:专人专字书写汇票;以及附加暗号等内容的防伪措施。票号最初的暗号,采用扎针眼办法。后来,票号又探索出一种以汉字作符号的密押办法。如以“谨防假票冒领,勿忘细观书章”12个字,代表1年的12月;以“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30个字。分别作为每个月30天的代号;以“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10个字,分别代表1一10的10个数字;用“国宝流通”4个字,分别代表数字的单位“万千百十”。应用汉字符号。将汇兑的时间、金额再组成一组词语,外人看似票号教育伙友的生意经,实为汇兑业务的一道密押。由于汇票防伪措施严密,山西票号在100多年的经营中未曾发生过假票冒领事件。

5.“见票三五日兑付”和兑付后“汇票即焚”制度

这个制度的意思是票号在见票之后,要无偿占用顾客款项3到万天,一方面使票号在见票后有时间准备款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保险。对于持有汇票的人,见票即付当然好,但是若是汇票被盗窃或者遗失,来不及挂失就会被取走。而“见票三五日兑付”为持票人挂失腾出了时间,同时“汇票即焚”又做到了票号的绝对保密,维护了票号的信誉。

经营

票号在经营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酌盈济虚,抽疲转快”。山西票号分号很多,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状况不同,各个票号的现金盈亏、行市好坏亦不相同。有的票号现金盈余,款项放不出去,资金闲置;有的票号现金短缺,利率上升却无款可放。因此票号就运用“酌盈济虚、抽疲转快”的方法,用存银多的地方的钱,去接济现银短缺的地方;或是把有现银而放不出去、或支付不出去的钱抽走,使银根的疲势转为快势。为达到这一点,票号创造了“逆汇”的办法来调节资金,平衡了现银布局,减少了异地现银运送的成本与风险,扩大了利润来源,既使资金的到了充分利用,又帮助商人摆脱了困境,树立了山西票号的信用形象。

知古鉴今:现代金融风险的防范

山西票号对金融风险的一整套防范机制,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了票号与客户双方的利益,在山西票号存在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很少发生汇票骗领事件。对今天的金融业的风险控制仍具有参考价值。山西票号在资本控制上的做法保证了资本的充足率,成为应付风险的强大后盾,对当今的金融业具有借鉴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监督制衡机制、灵活经营以及金融创新,都是现代金融风险防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山西票号在这些环节的做法值得现代金融业学习和借鉴。山西票号业的从业人员,上至掌柜,下到伙友,牢记店规号训,烙守职业道德,已成为一种行业共识,成为立足票号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其折射出的是票号业从业人员强烈的管理意识和制度观念,反映出一种良好的内控管理文化。而当前我国银行业中,凭习惯、靠经验办事的做法,唯领导指示是从,按客户要求办事,凭感情、凭关系办事,以习惯、经验、人情代替制度等置制度于不顾、视规章为无物的做法,在一些银行业机构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在一些中小银行机构还比较严重。更有甚者,一些银行业机构经营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如重速度、重业绩,轻内控、轻管理,给本已脆弱的内控机制和正在建设的内控文化雪上加霜。而且,由于一些商业银行董事长和行长的产生,一些城乡信用社理事长、主任的选举或任命,均未能真正体现法人治理的要求,从而更加助长了短期行为的发生。

高级管理层经营上的短期行为造成现任领导只管任期内的事情,只求任期内的业绩,对于银行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则考虑甚少,从而出现许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此思想支配下,加强内控与追求短期效益存在明显冲突,因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严格认真执行,只能演变为一种应付手段和表面文章,而非自觉行动。诚实守信,“诚信为本”理念的落实,造就了实施有效风险防范的条件。

运营情况汇报篇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加入wto必将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及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经济合作迅速发展。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将在外币资金的取得、运用以及有效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财务部门作为为企业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办理各种外币存贷款、外汇借款、外币投资等业务时,将发生各种外币之间或外币与本币间的结算。当有关外汇汇率发生变动时,就会产生外汇损益,形成汇率风险。永利机刀制造公司是柳州市祥兴实业集团的下属公司,主要产品“永丰利”机刀为全国著名品牌,出口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外贸经营多,接触使用外汇情况多。因此,全面认识并了解外汇风险的基本类型以及在财务公司的表现形式,从而有效地加以管理和控制,是我公司财务部门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这在当今金融风暴迭起,外汇市场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形势下尤其重要。

一、外汇风险及其我国外汇风险管理现状

外汇风险是指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为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有关金融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我国加人wto后,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政策进行有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成为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汇率浮动所产生的风险会更频繁、更直接地影响企业的损益。国内有些中小制造企业还未对外汇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或者说是面对风险手足无措,大多数的外汇风险管理都局限于外汇利率的管理。而有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外汇风险却有自己的一套简单易行的管理办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商业来往日益频繁,国际贸易额剧增,外汇风险的管理也越夹越受到国内事业单位的关注,但是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财务、审计制度,都未对企业内部外汇风险管理给出明确规定。

二、外汇风险在财务方面的表现形式

(一)交易结算风险

交易结算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以外币计价进行各种交易时,从签订交易合同开始,到收到或支付货币为止的整个过程中,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对一般进出口中小制造企业,结算风险表现为签订合同到收回或支付货款之间汇率水平的不确定而产生的风险,而对财务部门这一金融单位,结算风险主要表现在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活动中。当财务部门将一笔资金投资于某种外汇资产时,如果投资期间该种外汇汇率上升,则投资的本息收入亦会上升;反之,投资外汇实际本息收入则下降,使公司蒙受损失。当财务部门向外筹集外汇资金或借入资金时,如果借入货币汇率上升,则会增加筹资成本;反之,则可能降低筹资成本。如果借入货币与使用货币或借入货币与归还货币不相同,也会产生外汇结算风险。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不到的汇率波动,使得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收益发生变化的潜在风险。经济风险对于企业损益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汇率变动对企业成本、价格和销售情况的影响。经济风险不产生于公司核算,而来源于经济环境,从而直接彩响企业的对外投资、权益和经营成果。例如l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各国及日本、俄罗斯等国的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其影响几乎波及世界各国,使持有这些货币或拥有其资产的公司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风险

(三)转换风险

所谓转换风险又称为债权债务风险,它是指一个公司将其资产负债表上以外币计价的项目折算成本币时,因本币与外币的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损益情况,如一家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济业务时,会在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债务项目。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就是其资产,而债务则是其负债,两者之差额称为外汇头寸。公司应该定期把其资产负债表上用外币计价的项目折算成本币,然后再得出该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情况,确定公司经营的盈亏或利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公司的外汇头寸用本币表示的数额会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有可能使公司遭受损失。

(四)会计折算风险

会计折算风险指由于编制会计报表时的汇率与业务发生日的汇率产生变化,由此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的风险。三、中小制造企业外汇风险控制措施

(一)领导挂帅,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财务部门领导要把外汇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相关处室和单位(包括财务、采购和计划等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全面配合,掌握企业整体运行中外汇资金使用的第一手资料;对时间性的要求和可操作程度,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关键。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成本效益、风险收益均衡原则中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组合,构建企业整体发展的财务决策框架,同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来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合理有效地对企业外汇风险进行管理。首先要成立外汇风险管理小组,由企业领导直接管理,部门经理负责日常工作,包括分析企业外汇结构和外汇风险所在,拟定外汇风险控制策略;其次是将外汇风险控制和降低风险作为企业财务部门业务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会计制度上来降低中小制造企业外汇风险

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对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差额在股东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中单列一项反映。由于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海外业务大部分分布在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而国外的经营实体大部分都是国内母公司的组成部分,这就使企业的会计风险加大,造成企业各年度利润受汇兑损益的影响呈现较大波动,这种情况既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扭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在境外的财务报表应区别情况,分别以当地币或某一基础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给国内的外币报表应将记账本位币统一折算成美元,外币折算差额相应做递延处理或计入当期损益;国内在合并报表时,应按原折算方法将美元表述的境外单位财务报表折算成以人民币表述的财务报表,相应的外币折算差额按原处理方法分别作递延项目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企业进行外币折算风险分析时,可以避免由于会计准则应用不当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尽管外币业务的远期市场保值仍属一项外币交易,但其会计处理则因远期合同的性质与目的而有所不同。迄今为止,我国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尚未对该类外币业务制定相关的会计规范。国际通行的会计作法是将其分为外币交易远期市场保值、外币约定远期市场保值、外币投资远期市场保值等几类,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三)外汇期权法和掉期外汇买卖

所谓的外汇期权,就是期权合同的持有人通过交一定的保险费给期权合同的签署人,从而享有一种执行或放弃买卖外汇合同的选择权,同时,期权的卖方收取保险费,并且承担行使期权的义务。期权分为买入看涨期权和买入看跌期权两种。对于国际承包商来讲,如果将来有应付外汇的业务,并且预测外汇将升值,就可以买入看涨期权,如果将来汇率超过执行价格,那么企业可以执行期权;反之,如果汇率低于执行价格,企业可以不执行期权。如果企业未来有外汇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买入看跌期权。如果未来的汇率超过期权的行使价格,则企业可以不执行期权,如果未来汇率低于行使价格,则企业可以行使期权。货币掉期是在某一个日期卖出甲货币、买进乙货币即期,同时又买回甲货币、卖出乙货币远期,实际上是即期货币和远期货币进行对调。此项业务的好处:一是可以降低筹集资金的成本,进行远期外汇买卖后,因故需要提前交割,或者由于资金不到位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期交割,需要展期时,都可以通过续做外汇掉期买卖对原交易的交割时间进行调整;二是既有进口也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掉期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

(四)选择合适的具体汇率与币种

外汇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时所选择的具体汇率相关,是计量上的差异,是一种“账面风险”,它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但是这种风险也是由于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并且它与企业合并后股东权益大小直接相关,因而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外汇风险。在交易报价前,企业要根据国际外汇市场和国内外汇兑换比率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期报价货币的汇率走向,依据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和预期的利润锁定可以接受的换汇成本。当汇率波动有可能超过确定的换汇成本,导致成本上升、预期利润减少时,就要考虑采取相应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

运营情况汇报篇10

一、明确邮政储蓄机构内部稽查和保安部门职责

邮政储蓄机构资金安全防范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防内”,即防止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储汇资金案件的发生;二是“防外”,即防止外部抢劫、盗窃等案件的发生。在当前邮政金融管理体制下,储汇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储汇一个部门能做好的事,对内它涉及邮政局内部的保安、人事、视察、财务、审计等部门,对外它涉及公安局、银监局、人民银行。其中,稽查和安保部门是其内部监督邮政储汇资金安全管理防范工作的主要部门,根据它们各自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由稽查部门应主要负责“防内”工作,保安部门应主要负责“防外”工作。具体讲,储汇局稽查部门检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二是帐务的核算与组织;三是资金安全;四是案件核查等。安全保卫部门检点:一是储蓄网点安全设施配备建设情况;二是金库建设与管理情况;三是枪支、经警管理;四是运钞车管理;五是案件侦破等。

同时,储汇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也应纳入对邮政储汇局相关部门的考核,如“防外”工作要纳入对安保部门的考核,“防内”工作要纳入对储汇部门的考核。此外,稽查部门和安保部门还要本着“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原则,共同抓好储汇资金安全管理防范工作的落实,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

二、建立风险等级管理,实行等级监管

各级监管部门对邮政储蓄机构的监督检查通常是根据监管上级的安排部署来完成的,由于地区情况的差异性,加之目前各级监管机构人员编制相对偏紧,各邮政局储汇资金安全管理水平又不一致,这种不分管理水平好坏,采取“一刀切”进行检查,不利于监管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此,需建立风险等级管理制度,即根据各地区管理情况,确定风险管理等级,并按风险等级制定相关检查周期频次及方法。

1、风险管理等级的评定。对邮政储蓄机构风险管理等级评定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指标综合考虑:一是邮政储汇稽查人员配备情况及稽查水平;二是储汇四个监控岗位配备及履职情况;三是储汇营业人员的配备情况;四是储汇安全防范设施(包括金库、运钞车、营业防弹玻璃和电视监控等)建设情况。支局(所)风险管理等级评定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指标综合考虑:一是支局(所)长配备及履职情况;二是储汇营业人员的配备情况,如人员配备是否满足岗位制约、授权操作的要求等;三是营业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情况,如安全防弹玻璃,电视监控等。

2、检查周期频次的确定。县(市)局风险管理等级可分三级,风险管理一级为“免检”单位,每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二级的为“合格”单位,每半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三级的为“不合格”单位,每季度检查一次。支局(所)风险管理等级同样可分三级,风险管理一级的每半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二级的每季度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三级的每月检查一次。

三、改变传统监管检查方法,从制度入手转变为从账务入手

近几年,邮政储汇案件得不到有效控制,重特大案件居高不下。分析其主要原因,除有章不循、监督检查不例外,笔者认为,关键还是检查方法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储汇检查仍然采取传统检查邮政的一套方法,即从制度入手,检查储汇资金运行情况,由此造成一些犯罪分子长时间作案未能发现。储汇业务是一项金融业务,从前台营业开始就涉及会计核算。因此,对储汇业务检查不是一种简单资金管理,也不仅仅是为了“防内”和“防外”,还要防止企业自身违规违纪行为,从这点来讲,必须从帐务入手进行检查。

首先从会计报表(资产负责表或资金变动状况表)入手,审查各科目余额反映是否正常,同时对每个科目余额进行逐一检查和核实。如银行存款科目,要与银行对帐单进行核对;应收款、应付科目要查清每笔挂账情况;又如县(市)内储蓄往来科目如有余额,必须查明余额构成的明细等等。

其次从会计明细账入手,审查相关科目发生额是否异常,如储蓄利差收入、储蓄利息支出、储蓄转存款利息、应付定期储蓄利息等科目,不正常的应立即对相关科目进行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