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2:35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1

论文摘要:金融市场营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所必需的管理理念,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和运用。文章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方面概括了学者们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能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

市场营销理论在金融业中应用方面的研究,国内最早的成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胡树鲜(1990)最早提出了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应用问题。范钦建(1991)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李汀(1991)是国内第一个使用“银行营销”概念的。郝子文(1994)是国内最早使用“金融营销”概念的。由此开启了我国金融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

而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成果则出现的相对更晚一些。杨兴东(1998)在对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信用社运用营销技术开拓业务问题,重点介绍了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这是国内最早的关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成果。此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这些成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研究

营销观念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处理自身、客户和社会三者利益时的态度、思想和意识。有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就营销意识而言,黄胜(2000)认为金融市场营销是市场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继而探讨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提出了制定人才战略、区域战略、服务形象战略的建议。朱清(2007)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认为农村信用社要在开放的新的农村金融领域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实施金融营销。魏明、马基民(2007)分析了农业银行市场营销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建立新的市场营销观念;重新调整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手段等构建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邹璐(2007)以银行营销理论、“五种力量”模型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强营销管理的必然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特色的业务营销管理。

就营销理念而言,周志太(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必要条件。实施贷款营销要增资减息减债减税,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再造股份制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客户经理制度,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袁军(2003)提出农村信用社要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贷款营销,找准市场定位,制定战略规划,开展调查研究,树立营销品牌,创新产品营销等问题。赵祺(2006)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认为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取向,树立信贷营销的全新理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信贷营销战略,稳固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实现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经济效益。张小荣(2007)提出农村金融机构要重视对中小的信贷营销,要通过转变观念,培养营销意识、准确市场定位、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发挥营销合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唐锦虹(2009)认为应将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引入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领域,并针对客户群特点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还必须解决贷款产品如何抵达目标客户群、如何评估控制风险以及如何形成规模效益等问题。必须根据成本效益观念,对销售渠道、风险评估和审批操作整个信贷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优化。湖北经济学院村镇银行调研课题组(2009)以湖北省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职员意识、资金、产品、营销渠道、营销效果等方面了当前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全员服务意识,拓展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创新,凸显村镇银行特色;拓展营销渠道,更新业务推广方式;坚持市场定位,提升银行良好形象等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土地金融机构;农业生产

一、农村金融的界定

对农村金融准确定义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前提条件。研究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却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这个词冠以“农村”的符号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事实上,我国既有“农村金融”概念就是这样生成的,即“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这种看似简单明了,实际却是望文生义、同义反复的定义,掩盖了农村金融的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逻辑基础。首先,是“农村”的指向不明。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还是存在于农村地理空间的?是从属于农村经济主体的,还是冠以“农”字招牌的?等等这些,其内涵含糊不清。其次,是对“金融”的理解过于形式化。传统主流金融观——“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是仅仅概括了金融活动的外表,却将其本质隐藏起来的形式化定义。它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金融的实质其实并不是资金的借贷,而是财产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交易活动,金融就是信用转让的金融本质属性。因此,作者将农村金融定义为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它是不同的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的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信用交易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的总称,与其他经济、金融系统具有平等交换关系的系统。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

金融进入农村领域,本身就存在着一块短板,因为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它是分散而低效的。这样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银行概念和农村实际的生产状况如何契合点,是否能够适应农村金融这块水土还得另说。此外,农村的资金缺乏是比较严重的。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三农就是三农、金融就是金融’的问题,农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产销问题一直存在,这些不是单个金融部门能解决的。金融只能对资源配置起到一个引导和发现价值的作用。因此发展农村金融不能只从微观角度来考虑,也需要通过宏观制度来考虑。另外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的供给小于需求,农村资金逆流城市。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分割,不但城市资金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农村资金却反而流向城市,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而且,传统金融机构一般以农村经济实体为服务对象,导致对龙头企业的信贷供应存在过度竞争现象,而对农民家庭的信贷供应严重不足。因此中国农村改革,是在没有触动整体经济和金融体制背景下自发进行的。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从未停止,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强烈驱使,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能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的情况。改革的目标只是暂缓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矛盾的被动局面。从而致使研究和认识“农村金融”,最终没有能跳出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金融背景。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其足够的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增进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合作经营性土地金融机构居多,它也比较适合我国农村土地绝大多数由集体所有和农民经营的实际。考虑土地金融的性质、各国土地金融业务的趋势经验和我国长远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筹建合作性土地金融机构、专业性土地金融机构和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下,三者相互合作、竞争和互补,形成完善的土地金融机构体系。

政府是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的保障。首先是政府和有关金融部门应该对农村土地金融机构直接提供大量贴息贷款。其次是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和组织农村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保证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再有是实施损失补偿、救济金和特殊准备金等优惠政策,发行土地债券,筹集信贷资金,扶持土地金融事业。最后是在法律和有关制度安排上加大创新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包屹红.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服务探索[J].农村经济与管理.

2011(5)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发展;交易信用

        一、交易视角的农村金融内涵

        在交易视角下,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只有真正具备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能确保农村金融交易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自然会诱导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反,如果忽视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人为地向农村经济系统强行输入某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不会带来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反而可能使这种农村金融机构陷入运转困境。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组织规模是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交易的专业化供给主体,其本身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必然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因此,农村资金融通只是农村金融外在形式的概括,而非农村金融本质属性。农村金融不论其数量、规模、现代化程度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如何,其本质都是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是不同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活动,它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构成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农村金融系统是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二者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它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交易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讲,是农村金融交易条件不足的问题。基于交易视角,农村金融形态的变迁应该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只是其功能的实现形式。因此,农村金融的概念内涵在功能意义上表现为:

        (一)农村金融是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的金融,在功能范式的认知框架下,是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被人为认定农村身份,或只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农业金融,或仅在农业和农村领域为自身需要而开展业务活动的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只有那些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交易需求,在分工和交换体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组织体系才属于农村金融的范畴,即农村金融的交易功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的形态,而不是相反。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机构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和现代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其功能的发挥程度。

        (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从属于农村经济系统,研究农村经济问题应包括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要考虑农村经济的影响;同时,农村金融又属于金融范畴,是整体金融系统中的一个单元,研究金融问题不能回避农村金融。同样,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不能不考虑整体金融的影响,农村金融系统运动既是金融系统运动的一部分,又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既具有金融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农村经济需求相一致的独特形态,是宏观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双重作用的结果。

        (三)农村金融是内部功能和结构复杂多样的系统,农村金融的内涵既要从理论层面上根据整体金融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来理解,又要从现实层面上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状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理解。在理论上,农村金融应当包含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信托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或者说和整体金融应该是保持一致的组织体系。在现实上,农村金融则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断演化的动态结构。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

        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是由特殊主义信用向普遍主义信用的发展,实体经济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和经济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任、由信任产生的信用、持续信用形成的信誉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减少农村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农村金融交易风险和农村金融交易成本的制度,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保证。农村金融发展归根到底是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

        在把握农村金融发展制度属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农村金融的功能、特征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从功能范式意义上理解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金融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足够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为其使用现代化技术提供资金支持,以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为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其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农村金融需求往往因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和非正规金融成本过高而难以满足,农村金融交易的自我扩张动力不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失灵。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将处于低水平的均衡,进而进入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农村金融发展,使之超出金融交易的扩张的一般内涵。无疑,政府干预对早期的农村金融发展,尤其是重建并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十分有效。但金融展开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政府的有限理性和看不见的脚,必然使政府对金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出现对金融发展的过度干预,进而越来越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使农村金融发展因缺少有效的市场制度而停滞。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4

选择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发展问题作为论文主题,是作者几年来的认真思考。之所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主流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可喜的是,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始于1978年的我国农村改革,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Gnp年均增长率达到9.8%。然而,重要的是这一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小国(地区)仅靠某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取得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发展中大国来说,这种发展势头必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实践打破了六、七十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界曾有过的一个论断:即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以超过7%的速度,持续地长期发展下去。但是,中国的改革打破了这一论断,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借鉴,而且也为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各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面临着一个不可逾越的,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如何正确解决国家发展与农业的关系问题。如果仅从一般意义上或以发达国家为背景来论述,已经远远不能说明和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逐渐完成。在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欠发达国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的基本要素发育、内部结构变革及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的波动效应,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既使那些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发达国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在关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种种理论中,专门论述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关系的论著并不多见。这也正是本课题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需求出发,侧重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此问题的原因。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产生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分支,许多经济学家,如瑟·刘易斯、西奥多·舒尔茨等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都对发展经济学有过重要贡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拉美经委会的一些专家,分别以货币主义和结构主义为理论根据,对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和观点。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许多理论工作者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变动等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忽视农业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倾向,仍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占主流。特别是还没有将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置于重要地位加以研究。所以,本课题的选择至少是争取在这方面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发展,有一些不同点和独特之处,说明这些特征正是本课题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不同于拉美及亚洲的一般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二亿人曰,九亿农民的超级农业大国,无论是资源配置、农业结构、还是经济制度等方面,都同小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在启动期和起飞阶段,还是己经达到相当发达水平时,都要强调以农业为基础,都必须协调好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关系。同时,在市场化改革中,要求金融部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对策选择必须充分尊重这一状况,否则就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第二,不同于印度、巴西等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集权式计划经济模式,而且在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方面也与这些国家有很大差异。这就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的起点,不仅包括了自然经济落后的一面,还包含着传统计划经济僵化的一面。因此,这种双重过渡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虽然我国农村经济经过了二十年的改革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承认,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双重过渡的困难中,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第三,我国农村改革己有近二十年的经历。可以说,二十年来,这种改革,就是渐近的市场化过程。其中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不仅在外国的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就是国内理论界也仍须深入研究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不仅以各种学术理论为支点,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农村改革实践之上,这将使研究更加贴近改革实践,更加有利于理论创新。

第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许多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而简单移植的作法,己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深入探讨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可使研究成果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和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实践。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不从这个现实出发就会失去主题。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和宏观,其中大量的微观问题不是本课题所能说明的。而从货币、资金入手,进而从金融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为便于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

我们认为,农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在一国不同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村手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且基本上没有农村工业,农村经济的主体就是农业经济。在此发展阶段上,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内涵基本是重合的。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产品剩余和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的出现,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重合的部分缩小,农村经济中有很大空间属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此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结构上看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而是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农业部分。其中包括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狭义农业即农作物种植业,而广义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园艺业等。无论是狭义农业还是广义农业,均有一个基本特点,即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是农业生产力的根本特点。二是农村非农业产业。其中包括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等。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工业亦称乡镇企业,与国家工业相比,其在企业性质、资金融通等方面是有区别的两个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工业化一般作为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存在,在更高层面上与农村经济相对构成国民经济整体。而农村工业则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村工业的经济概念,通常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农村地域上(一般指县以下地域)的工业,亦即布局在农村地域上的所有工业。另一种是指农村乡镇办、村办、个体和其它私营形式工业的总称。本课题研究采用后者概念,因为这种融农村地域、农民身份和企业所有制于一体的农村工业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也有助于全面揭示农民的经济行为和农村经济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讲,虽然目前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说法不一,但在本课题中则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为基本区分标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是农业经济的延续和发展。非农产品的经营,则指城市工业品扩散、矿产资源开发等其它形式。总之,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将在结构上趋向农业经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多元组合。在以后各章节的研讨中,采用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的概念时,不再单独说明其内涵,只是根据当时研究的需要和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有所侧重的使用相应的概念。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体部分。认识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市场化改革中的互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和改革不仅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要与国家金融制度互相协调。所以,研究农村金融不可回避的要涉及到国家金融体制及金融政策。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处于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关系中的纵横交叉点上。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仅立足于农村经济货币化、农业投融资和农村微观金融组织行为上。在市场化进程中,本课题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主要是论述下列问题: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农村金融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总量及结构性变革与资金的供求;农村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化与资金运行;农村金融中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的关系;等等。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明,本课题不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问题。因为发展问题从来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本课题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发展理论,而是中国农村二十年的成功改革实践,这就更需要我们注重对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行实证分析,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来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历史性变迁与发展。

从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重点来看,它既包括了农业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一般理论,又涉及到了农业与金融两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体制背景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比较分析方法,对改革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及改革后的市场化过程进行理论实证分析与经验实证分析。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规范性研究。由于本课题主要研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改革发展问题,而这种研究又侧重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进行,因此,分析方法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经验实证分析方面,对归纳法与检验法则是交替使用。逻辑推理中要特别注意合成推理的谬误问题,努力减少研究中的片面性。本课题的研究将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中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具备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同时,研究将主要以我国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实践探索为基本题材,结合二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主要步骤,循序渐近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也将加以介绍和比较,以便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发展道路。

四、课题主线与体系结构

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各自又涵盖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所以,本课题不可能对这些问题泛泛而论,只能选择一条主线,对其中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讨论。我们选择了市场化做为研究的主线是因为: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同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方向具有一致性;2.市场化进程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农村经济改革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作用,而且市场化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配套和促进作用;3.市场化改革不仅反映着深刻的经济制度变革,而且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选择市场化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就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4.市场化不是一个突变过程,而是一个渐近过程。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这一渐近式改革中,虽然各自市场化的内容和进展不一致,但市场化的趋向始终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一直潜在地发挥作用,制约或促进着农村经济与金融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只有抓住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本课题的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共计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可视为第一部分,主要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背景,使本课题的研究一开始便置于一个较为宽广的背景与思路之中。第一章是重新认识西方若干发展理论,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西方发展经济学说及其主要流派,着重说明西方市场机制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重点突出了制度变革和资本的作用。第二章阐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本章从讨论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思想入手,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传统体制下农村经济制度的非市场化问题,二是传统体制下农村资金运行的非市场化和农村金融的制度性压制问题。通过本章的讨论,反思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非市场化的历史成因和诸多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为以后各章的研讨做好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和第四章可视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对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问题进行基本分析。这种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说明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自身的市场化运行变革,而且也构成了专门讨论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和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市场化选择的必然性和改革进程。该章讨论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前提、经济制度变革以及农业在市场化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通过这些讨论,将有助于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层面上,认识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市场化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不仅仅拘泥于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范围。第四章则从一般意义上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化、资本投入及资金需求。本章还从分析农村经济货币化入手,研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深化问题,进而深入考察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重新思考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重新判断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另外,对农业资本投入问题力求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说明农业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关系及我国应该借鉴的发展理论。

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可视为第三部分。这部分将较为详尽地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问题。由于篇幅和课题所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应该说明,上述几种金融形式在农村金融的总体框架内,有交叉也有分离,但依据各自的性质和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是有差别的。通过对上述几类农村金融形式的研讨,本部分研究试图从金融角度考察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及趋势。同时,对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五章主要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银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轨。一般而言,农村商业金融涵盖的内容比较多。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商业金融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我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这种改革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上。对此,本章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第六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重建问题。主要内容有:对合作金融基本理论的再认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变异及反思: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探索;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合作金融利率及信用创造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一些理论与政策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取得各方共识。因此,本章以较大的篇幅对其中几个相关问题作些探讨。第七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确立。目前,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待探索。对此,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历史回顾;2.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初探及国外借鉴;3.关于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思考。

五、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分发展及其联系的研究,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侧重于体制和政策分析,力争对课题研究有所创新。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38

河北省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到2015年底尚有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燕山、太行山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大。目前河北省有62个贫困县,燕山-太行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22个、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3个、省定县17个。根据中央的规划,到2020年河北省需要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并基本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

2015年河北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试行)》,金融扶贫开始了系统化进行之路。由于存在地理可及性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障碍因素,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金融排斥。河北省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更为突出。河北省如何脱贫,如何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已经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

1金融排斥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金融排斥概念最早由Leyshon于2008年提出,认为金融排斥的主要因素是地理可及性。20世纪90年代后广泛运用于英国政府部门,而后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开始着重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内论文中提出政策建议部分时候经常借鉴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解决办法。金融排斥概念逐渐从地理学家的研究范畴转到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范畴,于是排斥的概念逐渐被解释为“选择”。因此,金融排斥逐渐被归类为社会排斥的子集,被金融排斥的居民也会在其他方面被排斥和否定,因此金融排斥逐渐加重了其他方面的排斥。随着对金融排斥研究的深入,金融排斥从地理可及性的角度深入到社会网络、认识维度、价格维度、市场维度、条件维度等方面。尽管学者们从多方面对金融排斥进行阐释,其本质还是指某些人群无法找到合适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

国内学术界对金融排斥的研究始于2005年田霖、武巍的文章,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特征显著,城乡金融系统割裂化严重,因此??内学者对金融排斥的研究主要聚集于对农村金融排斥。何德旭、饶明(2008)的研究表明我国传统金融结构更倾向于农村金融排斥,而谭露(2010)的研究表明农村金融的显著特征是较高的显性成本和畸高的隐形交易费。王修华、邱兆祥(2010)、贺小金(2011)的研究均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大。胡振、臧日宏(2014)、王静(2014)等诸多学者对造成农村金融排斥的因素进行研究,第一产业比重、交通条件、受教育程度、农林基建财政支出比例等都是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方面。

本文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接着对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普惠金融的政策建议。

2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与障碍因素研究

2.1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方面

河北省农村金融供给主要由官方及民间两个方面。官方包括了农信社(包含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以及邮政储蓄为主;民间则是村里的贷款者以及村民互助组织。

从总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规模来看,吸收的存款大大多于发放的贷款。以农信社为例,发放贷款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信社严重的历史问题。农信社建立之初制度不完善,管理漏洞多,贷款权利下行严重,于是贷款审批出现了乱贷现象,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于是后期矫枉过正,贷款难。

(2)优质抵押物较为缺乏。从河北农村状况来看,各个村镇除了少部分人口先富起来之外,大部分村民都缺乏优质抵押物或者是优质项目,因此获得贷款难。

2.2制度供给缺失

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制于农村的各种制度,如不完善的土地制度、农户房屋所有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金融信贷制度等相关顶层设计和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体系缺失,这一问题表象就是农村金融信贷风控、信贷成本降低难以落实到位。风控成本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信贷金额小,放贷笔数多,地理分散,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的利润微薄,难以支付较高利息,这样导致商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信贷活动受限。

(2)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契约化程度较低。由于农村地区是熟人社会、宗族社会,且缺乏各方面的条件约束,因此,在发生债务拖欠后,追款较为困难。

2.3小农经济背景下对金融机构的抑制

(1)分散的小农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勤劳致富的热情,但是随着

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和水平的不

断深入,小农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农民必然面临自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资料配置规模经济下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进而导致农村金融信贷风险成倍增加,反过来又抑制了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信贷支持的空间。

(2)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进而导致民主意识、合作意识、自我意识较低,难以自我自发的形成规模化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这也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多而不强的意识形态根源所在;同时多年来国家推行城镇化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即使偶尔有地方农村能组织形成了小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由于企业家精神匮乏,难以成长为优秀农民企业家。

(3)农村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偏重于熟人间借贷的传统观念,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具有存在的意义和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类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虽然没有正规金融组织那样完善的金融技术,但是针对本地农户的民间金融供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对正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反过来对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产生了竞争和挤出效应,进而进一步导致可统计的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偏低乃至匮乏。

3河北省农村金融普惠策略选择

消除农村金融排斥态势,发展普惠金融,这是河北省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方面提出以下解决路径。

3.1体制内―下放金融自主权

农村金融的问题在农村,各地问题纷乱复杂,因此,下放金融自主权,各个农村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或者是有益的探索。农村金融排斥的消除,农村金融的发展,首先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体系,如对农村金融的具体立法、对农业产业保险、担保的联动机制建立,同时应当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深化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突出政策性职能;

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范围,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

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完善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机制,切实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组织;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建议

一、农村金融组织基础理论

(一)农村金融

对于“农村金融”概念的理解,不同的专家学者具有不同的解释。国外的专家学者很少将“农村金融”作为单独的一个概念,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独特性,国内的学者真对中国农村给出了的“农村金融”的定义。国内学者对于农村金融的界定,主要着眼于农村金融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一活动领域、主要从事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与农村经济活动具有紧密关系等特点上。总言之,其是指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即农村金融是农村货币和信用活动的总称。

(二)农村金融组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传统农村金融组织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两种形式。所谓的传统农村金融组织是指由各类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组织的各个要素而构成的系统。从功能的角度分析,农村金融组织就是为“三农”建设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机构。通过农村金融组织向市场注入大量的金融信息,可以使得经济主体根据市场行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这里所说的农村金融组织的经济主体包括农户、基层金融机构、乡镇企业、基层政府机构以及基层事业单位等等。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比农村金融组织多了“新型”两个字,从其本质上来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对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扩展和延伸。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大多数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组织即是指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三类金融机构,也有少部分的学者认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不仅包括这三种机构,只要是符合“三农”需要的民间金融机构,经过清理整顿以后,都应该包含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概念之下。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与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相比带着时代的进步性,既然会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概念的提出,那就意味着传统农村金融组织存在了不适合时展的一些弊端,因此,本文后续的讨论都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基础之上展开。

(三)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理论

某些经济学者经过研究后给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两种模式:第一种,需求追随模式;第二种,供给领先模式。需求追随模式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对金融融资与服务产生强烈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金融体系将会不断趋于完善和更好的发展,发展了的金融体系又将会反过来形成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推动。领先模式则认为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必须领先于金融需求,只有全面、完善的金融供给才能刺激金融需求的增长,在保障金融供给满足金融需求的前提下,金融需求便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

对于新兴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本文只以村镇银行和资金合作社两个对象为研究目标。

(一)村镇银行发展模式选择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建设”等方面处于重要的地位。根据村镇银行当下的发展状况,基于不同的视角可以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第一种,从金融资本投入方式的角度看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是高投入发展模式和低投入发展模式,虽然二者发起银行的资金投入方式不同,但是两种投入方式均带来较高的产出收益。第二种是从金融业务创新的角度看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围绕村镇银行的自身发展和“三农”建设这个目标,村镇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为“三农”建设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第三种从金融机构发展规模的角度看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村镇银行由于农村金融业务的日益扩大,需要在金融业务覆盖不全的基层地域设立分支营业机构。通过拓展金融业务在地域范围的覆盖面和不断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方式,来达到扩大村镇银行发展规模的目的。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模式

一般情况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模式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选择外界经济主体的参与方式,即同外界经济主体之间采取的是同种合作模式;另一种是不与外界经济主体合作,采取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方式。

从外界经济参与方式的角度出发,又可以将其分为援助型模式和自主型模式。所谓援助型模式是指由外界经济主体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经营与发展模式,这些外界经济主体一般是财政部、政府机构等机关单位出资援助,具体的援助方式一般是通过资本金补贴、政策性优惠捐助等方式。

从农村资金互助社自身的经营方式出发,可以将其分为内生型发展模式和开放型发展模式。所谓内生型发展模式是指农村资金互助社依靠内部机构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不是依赖外力推动,而主要依靠自身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种发展模式。这里所说的粗放型和集约型是相对而言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盲目扩大发展规模、无限制的发展社员就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无论采取哪一种发展模式,都离不开外部经济主体的支持和引导,仅仅依靠自身的改革和优化,无法实现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均衡,也影响了组织对支持我国“三农”建设所要发挥的应有作用,因此,必须建立起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保障体系。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分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担保体系的建设和监管制度体系的建设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以担保体系的建设为例,对于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信贷的担保体系建设问题,2004年中央文件提出要采取动产抵押、仓单质押和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同时鼓励政府机构设立专业从事农村担保业务的农村担保机构。2005年至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创新农村担保方式提出可探索实行多种抵押担保方式,扩大可抵押物品的范围。2010年的中央文件又提出要探索发展农业保险体系,“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同时支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和农业再保险体系。

传统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重新构建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需要的新金融体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新金融体制应当更加突出地反映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盈利是每个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追求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目的,国家当初设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就是针对旧体制下的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传统农村金融组织过于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困境而作出的决策,新体制的构建应当与国家的决策意图相吻合,充分调动起农户的潜在信贷需求,为促使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为增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福利服务。第二,新金融体制应当解除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只要是有利于协助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也可以吸收为正规性金融机构。很多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协助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支农业务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完全对称,因此,新金融体制应当在严格审批制度的基础上,吸纳部分民间组织成为正规性金融机构。第三,新金融体制应当包含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贷款定价机制的构建。

四、结束语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取得的进步,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新型金融组织要想迎合市场的潮流,就必须做进一步的改善和转变,转变发展模式和建设保障体系都是其中主要的部分,但是在很多的细节措施上,仍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杜金向著.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胡必亮等.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基本理论、国际经验与实证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李建英著.转轨期农村金融新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市场准入;监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指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县域内的资金互助组织和民间借贷,将以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农村所有新型金融服务组织将在我国广大农村层出不穷、欣欣向荣。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现实意义。由此也提出了如何规范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的重大课题。

   一、正确科学地认识评价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

   近年来,理论界、实务界和决策层围绕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对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和民间借贷的概括称谓不一,直接涉及对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的认识评价和监督管理问题。这里,我们谨与两种较为流行的称谓进行商榷。

   其一,称其为“新型金融服务机构”。我们认为称谓不确切的地方在于:目前,无论是正规文件,还是法律法规,都没有称其属于金融机构的范畴,它们还没有纳入金融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范围。至于在今后适当时候,将其纳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届时称其为“新型金融服务机构”也为时不晚。

   其二,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活动相比较,称其为“非正规金融”。金融前面冠以“非正规”三字,轻者使人产生模糊错觉;重者使人将其与“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业务活动”联系起来,将其列入清理整顿对象。显然,这种称谓是不确切的。

   一是有碍党和国家农村金融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逐步放开信用服务市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国家给予适当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构建金融信用体系入手,加快建设统一、高效、规范的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体系。”

   二是有碍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有碍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创造性的发挥,解除“三农”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制约。

   四是有碍金融监管部门依法行政、科学行政、适度行政,放松农村金融管制。

   五是有碍对金融涵义的正确理解,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与上述两种称谓不同,我们将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和民间借贷,概括称谓为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特指其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农村金融政策催生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金融组织。我们对其这样称谓,一是符合党和国家近年来相关文件精神,二是符合目前金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三是符合其特征、功能实际,四是符合有关部门对“金融”、“组织”概念的权威解释。

   二、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市场准入的路径选择

   应当说,对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和民间借贷,社会公众并不陌生。小额贷款组织虽是“舶来品”,但是有关部门已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以其他名称出现的金融服务组织还将诞生。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具体的融资功能,具有独特的金融管理印记。我们不仅要在政治上、理论上赋予其新鲜内容,而且要在管理实务上赋予其合理性、合法性,使其顺利地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一)市场导入

   商品经济孕育了民间借贷这种原始的融资形式。市场经济提高了社会资金的运用水平和效率,银行业占据了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为不同经济成分进入金融市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空间。自然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都是市场主体,在没有政策法规限制的前提下,它们都有支配运用所属资本的动力和权力。它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可以成为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有益补充,可以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开展有效的市场竞争,更可以创新和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允许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依靠市场去孕育、调节、引导,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农村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水平。

   (二)政策导入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鼓励、培育、引导、规范”的方针、政策逐步深入,十分明确。但是,由于实践还不充分,具体的政策规定还没有出台,特别是对于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的市场准入还没有具体的规定。金融监管、农业、民政、体改等职能部门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中央的政策精神,以有利于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有利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农村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力争在近期内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引导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进入市场。

   首先,加强对国内民间借贷和国内外小额贷款组织、资金互助组织的调查研究,提出较为具体的初步的市场准入意见。

   其次,选择不同市场主体和不同地区,围绕组织形式、资金筹措、资金定价、资金投向、资金利润、资金风险、内部控制、市场监管、环境建设等主要内容,认真组织试点,并根据试点实践经验,对初步的市场准入意见进行完善。

   再次,国家有关部门将不同地区的市场准入意见进行归纳,逐步形成鼓励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进入市场的政策体系或指导意见,并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实施。

   (三)法规导入

   这是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进入市场最有保障的途径。应同时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具有立法权的机关,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全面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扫除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

   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相关的规定或条例,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法制实践。

   在此基础上,根据前瞻性需要,制定《农村金融服务法》,为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从目前的市场准入、业务经营活动,到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壮大、组织创新,及其市场退出、债务清偿等作出具体规范。

   三、依托协会加强对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下,让银监会、人民银行、民政、农业等职能部门去统一监督管理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都是不够恰当、不合时宜的。但是,放任其自生、自灭、盲目发展,也是不负责任、不够妥当的。我们认为,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健康、快速发展,保护投资人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稳定,当前,应在相关地区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协会的试点,今后应在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数量较多、相对集中、资金运用数额较大的地区,以县(市)、乡(镇)为单位,或跨县(市)、乡(镇)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协会,各级政府或有关职能部门依托农村金融服务协会,对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履行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以促进各地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依法办事、合规经营、稳健运行。

   农村金融服务协会,可以由当地政府或有关职能部门引导建立或组织建立,也可以由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自行发起建立,其性质为社团法人,应实行会员制,应精干高效,应由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代表、农民群众代表、涉农企业代表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代表等人员组成,应重点开展五项工作:

   一是向社会广泛持久宣传党和国家的农村金融方针政策和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向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广泛持久地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其认真贯彻执行。

   二是加强对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业务开展情况的监测,督促其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三是真诚维护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组织的正当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8

关键词:金融生态民间金融农村民间金融改革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SZ133007)

一、金融生态论

(一)金融生态的概念

金融生态一词在字面意义上的解释可以是:一系列影响金融主体运动发展的生态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12月2日的“经济学50人论坛”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他指出:“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它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之所以会有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金融生态系统的失衡。

(二)金融生态系统的特征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它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个系统的、互动的有机链条。金融生态是存在于整体的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它同样是系统的、发展的。首先,从金融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其衍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呈现出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动态进化趋势。从古代简单的钱币兑换业务到当代银行业务,再由银行业务演化出一系列的基金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等理财业务。这显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次,金融生态具有创新性。这里所说的创新是金融主体在面对金融环境变化时所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再次,生物系统的进化法则是优胜劣汰,金融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只有对当前金融环境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金融主体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最后,金融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无视金融生态的规律性会致使金融生态系统的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无法建立。

二、农村民间金融

(一)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官方金融之外的融资活动。所谓官方金融,就是其业务的开展和资金的运行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除此之外的金融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非正式金融。然而在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又有着不同的观点:山东大学金融系博士生导师姜旭朝认为,非正式金融与民间金融是不同的概念,非正式金融是因金融体系不健全而产生的,是会随金融体系的完善而逐渐消亡的,而民间金融是国家官方金融之外必不可少的金融活动形式,是对官方金融的补充,是正常的、科学的金融形态。张宁教授的观点与姜旭朝不同,他认为非正式金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非正式金融是指不合法的、与现有法律对抗、影响经济活动运行的金融活动;广义的非正式金融除了包括上述非法金融活动外,还包括民间金融。笔者认为两位学者的说法都有科学之处,首先民间金融是对官方金融的重要补充,另外,民间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有交汇之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试着给民间金融下一个定义:民间金融是指在官方金融监管体系外,不具备规范机构和固定场所的非正式金融活动。它具有非制度性和非正规性。

(二)农村民间金融

农村民间金融是指在农村地区民间自发形成和发展的、为满足自身融资需求,存在于政府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是农村地区最大规模的合作金融组织。将农村信用社界定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主要是从信用社的产权所有者方面考虑的,信用社的实收资本均由合作社成员的股金构成,其产权属于全体社员共同所有。二是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金融组织形式已于1999年被国务院叫停,但是它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深思。一个突出的教训就是,如果金融监管还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政府还可以对民间金融机构指手划脚,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就是民间金融的灾难。三是合会。合会是一种基于血缘、宗族、地缘关系的带有互助合作性质的金融组织形式,是各种金融组织的统称。四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各种民间金融活动的总称;狭义是指农村地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活动。五是民间集资。民间集资主要是指乡镇企业由于资金需求,自行在农村地区募集资金的行为,这种集资方式的风险性极大,因此政府并不倡导。六是私人钱庄。私人钱庄是指没有经过政府审批而成立的经营小额信贷的民间组织。这种组织机构在政府的打压下逐渐转入地下。

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地区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明显滞后于城市,正规的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更是相当匮乏。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而发展需要资金支持,金融资源的极度缺乏必然导致农村地区资金需求的不到满足,这时候的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从国情出发,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样要求发展农村民间金融。

(三)现阶段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状况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民间金融一直是政府所限制的对象,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而人们对民间金融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官方的金融融资活动才是合理合法的。其实新农村的发展所需资金数量如果仅仅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话,是远远达不到需求标准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挥着正规金融所不能发挥的巨大能量。因此现阶段的客观事实就是: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量存在,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问题。第一,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比较大的金融风险。民间借贷活动容易滋生出一系列的金融犯罪行为,例如,非法吸取存款、高利率发放贷款、非法地下银行等等。第二,农村民间金融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由于民间金融的自主性和非正规性,当国家试图调控金融市场和产业结构时,很容易被大量存在的民间金融削弱力度。第三,农村民间金融易发生经济纠纷。农村民间金融的不正规性会导致借贷双方容易产生分歧,最终发生经济纠纷。第四,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自身不成熟。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依靠的是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并不明朗,极可能因为某种因素而破裂。农村金融组织自身没有系统的运行制度,因此当问题出现时,组织自身会表现为束手无策。第五,农村民间金融缺乏法律规范。现阶段我国的农村民间金融除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存在形式基本上都处于地下,缺乏法律和政策规范的引导。

三、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概述

(一)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势在必行,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就目前情况看,河北省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主要有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近几年里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展,各种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出现,在满足三农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还处于滞后状态。当前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及其产品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准,与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并不完全相符。

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第一,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服务者缺位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不足。据调查,河北省的经营型农户、乡镇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大量存在。二是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2008年河北省农业保费收入额只有4.7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仅有0.97%,农业保险承保率在10%以下。三是各类新兴农村金融机构不成熟。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状态和业务开展情况参差不齐,村镇银行的设立数量过少,民间金融机构难以成为支农的主力。第二,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和制度规范。这些民间金融组织长期游离于国家监管之外,一方面容易扰乱金融秩序,妨碍正规金融发挥应有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组织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上的不规范,极度容易引发金融风险,造成经济纠纷。第三,整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则需要有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如此才能保证农村地区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不同程度的缺位、涉农金融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缺少完善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执法力度和执法方式存在问题等。

(二)改革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思路

改革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体系必须对整体农村金融组织结构进行重建,民间金融是一种市场需求与供给要求共同作用的产物,与官方金融部门相比,其优势在于借贷双方对信息都有充分的把握,因为这种借贷关系所依托的是血缘、宗族、地缘的相互联系。而且其借贷条件更加灵活,非常适宜农村个体经济与乡镇企业对资金需求小、分散、灵活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以下几条改革意见:一是增强农村民间金融服务能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在把好进入门槛的前提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在农村地区新设金融机构,并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同时加强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的支持。二是完善涉农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的法律保护和制度规范。一方面需要构建针对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多元监管体系,改善监管方式。在提高农村地区金融风险意识的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对农村金融环境的监管法律体系,做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等立法研究和起草工作。三是优化农村民间金融生态环境。针对河北省当前农村民间金融环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尽快制定适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政策文件,争取在农村民间金融活动过程中有法可依;加大对乡镇企业的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力度,保证农村民间金融信用信息健康发展,做好农户、个体经营户的个人征信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建立信用信息数据资料档案。

四、金融生态视角下的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

(一)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民间金融的现实分析

金融生态是反映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动态平衡状态,是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发展滞后的状况,致使农村地区金融资本运作问题重重,效率低下。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而植根于农村地区的农村民间金融想要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善,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金融生态视角下的农村民间金融的现实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两方面的问题有其内在联系性,农村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缺点会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的不良发展,而农村金融生态的恶性发展会再次影响到农村金融。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监管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发展有存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金融生态系统与金融主体发展要求间的不适宜性就逐渐显现出来。由于法律法规在涉农金融方面的缺失,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平衡和优化起到了消极作用。由于对农村金融业务的管制不当以及政府与涉农金融组织自身都缺乏创新意识,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受到了严重损害,无法顺利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由于各类农村金融主体存在自身组织弊端以及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致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再次扭曲金融主题的成长路线。

(二)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改革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不是简单地调整涉农金融机构或处理金融组织的不良资产,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体系在生态主体、生态调节、生态环境这三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根本改善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对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与改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重塑农村金融生态理念,保证农村金融生态的全局性。加强关于农村金融环境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当前农村金融主体的不良做法,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允许并鼓励农村地区金融组织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农村地区的不同金融需求。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扶持力度,促使各类涉农金融组织之间的良性竞争局面形成。三是切实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效率,解决金融生态主体所存在的弊端。在政策放宽的同时加大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监管力度,并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改善自身管理提供政策条件和信息条件,从而在源头上解决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完成对其的构建与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诺金.金融生态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1月

[2]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J].金融时报2004年12月7日

[3]陈柳钦.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n].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4月

[4]汤志江,康绍大.河北农村金融改革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5]尹继志,刘秀兰.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及金融产品创新研究[J].河北金融2009年10月

[6]南旭光,罗慧英.金融生态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重构[n].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3月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9

关键词:农村物流物流概念物流运作

国家已经提出了“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的战略措施。这是农村物流发展的重大机遇。

一、农村物流概述

1.农村物流的概念

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2.农村物流的特点

①分散性;②季节性;③差异性;④多样性。

3.农村物流现状

从全国范围看,各地的产品分布不均衡,且多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较为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

4.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①物流政策不到位;②物流基础设施落后;③物流技术水平低,缺乏人才;④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

二、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物流金融的概述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运作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金融产品,使物流产业中的资金运转得到有效的调剂其中包括存、贷款,投资,贴现以及发行和交易有价证券等

2.物流金融在农村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虽然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较快,但是现阶段我国金融支农力度不够,现代农村物流建设融资瓶颈更加突出。现代农村物流作为其中的薄弱环节,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过高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低及体系不完善,最根本的原因是金融供给短缺。

3.我国农村物流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①农村物流金融的金融抑制;②农村物流金融建设基础设施落后;③农业现代信息化程度低;④农村的金融成本过高。

三、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在金融体系下的分析

1.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

该模式是指需要融资群体将其拥有的动产作为担保品提供给向其贷款的金融机构;但这种担保品不可直接交给金融机构,而是由金融机构将其暂存给具有相应的保管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直接的保管,银行根据第三方企业的担保放款给企业,从而实现融资;

2.农产品物流融通仓模式

该模式是指以群体为中心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平台,银行可根据规模给予相应的贷款额度,而群体可以根据这些额度向一些需求性的弄村企业提供质押贷款的业务,整个过程有融通仓来监管而金融机构一般不会参与该项目的具体运作

3.物流金融模式之应付账款

在该种模式中,农业企业在接到供应链下游企业订单后,以其应收账款(延迟支付的)作为信用凭证以,来向相应的金融机构提出相关的融资申请,用于为农村企业生产、加工等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4.物流银行

物流银行作为一种以物流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依托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这些物流公司的大信息网络,以市场中销量大、价格较为稳定的物流产品作为基础,并使金融机构的资金可以与中小企业物流充分的组合在一起的一种提供质押的金融服务。

四、完善农村物流金融的对策建议

1.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的链接

在设计供应链节点之前,首先要对金融模式中的利益主体进行充分的分析,要认真分析其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明确权责之后,对服务模式中的各环节的分工与协调做出有效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安全的使用资金,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制造企业的有效发展。从而达到成本的节约以及各利益主体的共赢。

2.完善金内部操作流程

众所周知产品的融通仓服务的提供商主要为贸易公司,它主要会提供3中有效的服务其中包括贸易,金融以及物流服务;在贸易中主要是帮助采购物品,而在金融和物流服务中分别提供资金以及运输、仓储的支持。这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有效的促进生产要素合理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运作质量并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很好的提升,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强化设施保障

加强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多远且有效的投资运作机制,鼓励各类资金团体投资于物流园区的建设,从而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发展群体的不断壮大,今儿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此外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的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物流园区进行建设,增加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黄志平.物流金融在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应用探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56-57

[2]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

[3]张谦.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整合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5)

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篇10

从财政上看,吉林省财力相对有限,客观上也制约了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信息网络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也阻碍了吉林省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吸引投资能力较差。

二、相关金融概念及中央指导性意见的提出

2012年4月7日,“金融四十人年会”上,谢平首次公开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概念。2014年3月6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从提出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对金融服务“三农”作了更加明确的指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对涉农业务较多的金融机构,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县域,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加快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权属认定,推动部门确权信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共享,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三、互联网金融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策略

(一)大数据助力吉林省农业智慧化。农业资源管理方面,基于“3S”(GpS、GiS、RS)技术,建立吉林省区域经济地理地图,对省内农业种植用地进行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在农作物生产管理方面,整合传统统计数据及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对省内不同区域内农作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管理。农业大数据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对于加强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知识发现等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夯实农业信息化技术基础,提升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农业信息化、智慧化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互联网金融深耕农村土地流转。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来,借助互联网手段,探索加快“三农”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目前最为惹人关注的焦点。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达到4.6亿亩。在部分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比例已超过了50%。土地流转对农村金融提出了巨大需求,而随着国家对土地流转市场的重视,农村金融还将探索更多激活土地市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因此,互联网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适时推出了各种金融业务,除了提供农资贷款、农业保险,搭建销售平台等服务外,在近几年较热的土地流转领域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以土地流转为主营业务,提供信息服务、交易服务、金融借贷、保险和土地检测等业务的第三方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形成了农地流转o2o模式。比如,土流网、土地资源网、地合网、来买地以及京东金融投资合作的聚土网,都是专门从事土地流转服务的平台。在互联网金融的席卷之下,新型金融机构开始深耕“三农”,并瞄准了尚处于“探索期”的土地流转市场。(三)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三农”。2011年4月起,吉林省率先在全国首推“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开展至今发挥了很大作用,有效解决了贷款担保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农民的办贷成本。但从贷款的资金量上来看,仍稍显不足。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灵活变通的优势,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融资便利,结合目前我国土地流转相关法令,借鉴互联网金融贷款平台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30分钟到账,0抵押0担保0接触的模式。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笔者设计提出了一款土地租赁权融资贷款产品,期望这款创新金融产品能够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新型地权融资贷款模型:()()111ttCrprrε×+−=××+式中:p——贷款金额;C——土地租赁年金;r——贷款年利率;t——贷款年限;ε——调整系数。模型解读:主要以土地流转市场的市场价格为依据,根据家庭耕地面积的多少,农民以耕地租赁权为抵押,向银行或互联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若一旦出现还款困难或无力偿还的情况,可由贷款人将土地转而租赁出去,以租金收入抵偿应收本息。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