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十篇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十篇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6:25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1

第一条为了加快上海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按照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规定,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除享受《若干政策》、国家及本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外,同时执行本政策规定。

第三条本市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由市信息办会同市计委、市经委、市科委、市外经贸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市质量技监局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章软件产业

第四条由市政府安排5亿元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软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软件项目、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为相关国家项目提供匹配资金。

在上述资金中,专门设立风险种子资金,与国内外各类创业基金、投资公司、上市公司等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软件产业。

第五条市经委、市科委、市信息办等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每年从其掌握的各类科技发展资金中安排不低于25%的资金,用于支持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开发平台、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大型应用软件系统等基础软件和共性软件项目的研究、开发。

第六条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的各类科技风险投资机构要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其他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对软件产业进行投资。

由市重组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工作。

第七条凡在沪注册并缴纳所得税的企业用2000年1月1日以后企业税后利润投资于经认定的本市软件企业,形成或增加企业资本金,且投资合同期超过5年的,与该投资额对应的已征企业所得税本市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支持。

第八条浦东软件园、上海软件园、国家信息安全(东部)基地和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内的软件企业,当年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0%的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政府在专项资金中支持相关园区、基地,用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第九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对软件企业的设立实行登记制。

第十条由政府投资的项目,软件系统价格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

政府机构和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购买涉及国家安全的软件产品,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

软件安全产品经国家信息安全认定机构认定后,方可在本市销售。

第十一条有关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并配合司法机关维护知识产权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必须使用正版软件。

各级财政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政府机构和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购买正版软件。当年不购买正版软件的,予以调减相应预算。

第十二条本市建立软件产品出口的互联网专用通道。通过专用通道出口的软件产品,经海关确认后,可按有形贸易方式进行收付汇核销和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企业进口软件(含软件技术)再开发后出口的,经海关核准,对该进口软件(含软件技术)采取适当保税措施或按加工贸易办法办理。

第十四条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按有关规定享有软件进出口经营权。

市外经贸委、市经委等部门和上海实业(集团)公司所属各海外公司要支持软件企业到境外开设分支机构,并在设立和办理手续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给予指导和协助。

第十五条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设计人员的奖励,经市信息办报市政府批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企业以实物形式给予软件人员的奖励部分,准予计入企业工资总额。

第十六条软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经评估验资后,可作为无形资产追加本企业的注册资本金。

第十七条软件企业人员出国,可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有效的办法;需要经常派员往返香港的软件企业,可申请办理多次往返香港的手续;无行政主管部门的软件企业人员出国(境),经市信息办确认,可以通过因公渠道办理出国(境)手续。

第十八条高等院校要加强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建设,允许在校学生转向软件专业,允许在校学生到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对成绩突出者,可给予学分。

高等院校在与软件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

第十九条鼓励境内外高等院校、教育机构、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办学或建立软件职业培训机构,培养软件人员。

软件人员的培训,纳入本市智力引进计划。在智力引进项目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软件人员参加培训。

第三章集成电路制造业

第二十条新建的芯片、掩膜、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制造及相关项目,经认定,属于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由地方财税比照鼓励外商对能源、交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第二十一条将新建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列为市政府重大工程项目,对其建设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人民币部分,提供1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

第二十二条对新建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项目,自认定之日起3年内,免收购置生产经营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免收该项目所需的自来水增容费、煤气增容费和供配电贴费。

第二十三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场等单位建立全天候预约制度,为集成电路企业进出口货物设立特快专门报关窗口,提供10小时内取、发货便利。

第二十四条由市重组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工作。鼓励集成电路企业参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的集成电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增发等方式,扩大规模。

第二十五条本政策规定中第七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对软件产业的有关政策,亦适用于集成电路企业。

第四章集成电路设计业

第二十六条由市科委制定专项资助计划,安排经费建立ip库(集成电路设计构件库),并构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平台,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设计服务和性能、质量的评测认证。

鼓励电子整机产品生产企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

第二十七条境外企业向国内企业转让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使用权或所有权,其中技术先进的,经同级财税部门核准,免征预提所得税。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2

2008年6月28日我国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内控基本规范”)。同时为了配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施行,有关部门还草拟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基本规范为统领,以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等配套办法为补充的内控标准体系。拓展了原来仅包括基本规范、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的内控规范体系结构的设想。而“内控基本规范”从征求意见、修改到定稿、,历时为起草制定阶段的2倍。可见管理当局之谨慎。

笔者发现,“内控基本规范”从征求意见稿到稿有着不小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则系原《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变身而来,也有一定的修订。

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变化

总体上,结构和文字都更加精简,删去了描述性的语言和显累赘的章节条款,同时又增加了部分内容,使各项要求更趋专业化。

(一)结构精简

征求意见稿分为七章: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及附则。其中第二章又分五节: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和反舞弊机制。最终稿删掉了“组织实施及附则”一章,只在总则中保留了相关的一条内容。“控制措施”一章修改为“控制活动”,“监督检查”一章修改为“内部监督”。第二章不再分节,内容有所调整。

(二)文字精炼

大幅删减描述性文字或合并同类问题,由原来的82条减为50条,仅“内部环境”一章就减少了12条。

如原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九条共357个字,简并为第十五条149个字。一方面原第二十六条和原第二十九条第1、2、4款,简并为第十五条第1款,语言大为简练。另一方面,第十五条第2款修改了原第二十九条第3款关于内部审计监督的内容,明确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与总则第五条第5项增加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相呼应,并按照“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对象增加了“监事会”,赋予监事会真正的监督权。

(三)内容增减,突出重点

1.删减的主要内容。(1)无需在内控基本规范中规范的内容。如原第十六条企业文化的概念不需要在内控基本规范中介绍。相应的原第十七条至二十一条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简并为一条。类似的还有原第三章中对风险、风险评估、目标设定等的定义,也都予以删减。(2)需要在内控规范中说明,但不需在基本规范中列示过细的内容。如前述删掉“组织实施”一章计10条内容,原第六十条企业外部沟通应重点关注的六个方面,原第六十八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需披露的7项内容等等。(3)调整概念。如原第六条建立和实施内控的原则,删掉合法性和有效性原则。原第四章控制措施中,删掉“内部报告控制”、“信息技术控制”,将“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并为“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工控制”改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改为“运营分析控制”等。

2.增加的内容。(1)适用范围。原稿第三条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和其他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企业”。公布稿第二条规定,“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参照实行”。把中型企业纳入必须实施的范围内。原第四条列示了5条内控目标,要求“有义务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企业,应当确保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具备条件的,还应同时实现其他控制目标”。公布稿将此款删掉,在第十二条明确:“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明确内部控制不再是有条件才需做的工作。(2)政府监督。总则中新增了第九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基本规范公布前银监会、证交所等部门都已出台了各自的内控指引,此次作为全国统一的内控基本规范,首次明确了政府的监督检查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各部门的关系。(3)独立审计。上市公司被要求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评价报告,并进行审计。规范新增了第十条,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控审计服务。因此,基本规范及配套办法,不仅是企业实施内控的依据,还是政府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检查的依据。(4)公司治理相关内容。征求意见稿在总则中介绍的是董事长、经理和总会计师的职责,而公布稿调整到“内部环境”一章,增加了第十一至十三条,明确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董事会负责内控的建立和实施;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协调内控审计等事宜。(5)更明确的各项制度或标准。第八条,建立内控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第十九条,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第二十一条开展风险评估,应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第三十条,企业应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第三十二条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第三十三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第三十四条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新增第三十七条,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第三十八条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第四十二条建立反舞弊机制。第四十三条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第四十四条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第四十五条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新增第四十七条,妥善保存内控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记录或资料,确保其可验证性。

显然,内控基本规范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公布稿历经了一个“锐化”过程,并旨在通过这种“锐化”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首先,内控基本规范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这是无条件的,而不是视有条件与否才实施的,并明确指出了内控制度必须包含哪些必要的内容、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其次,政府的监督是促使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力推动,并且从国家层面来看这本身就是一种国家“内控”行为(相对于企业内控),体现了强制性。再次,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指导和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意图很强,这也显示了国家对于企业尽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迫切希望。

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的变化

总体上,内容结构更趋完善,文字增减不及基本规范变化大,部分内容修改细化,用词更趋严谨。

总体内容结构上。此次征求意见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共22项,将原征求意见的17项具体规范中的2项合并为1项,新拟定了6项应用指引。合并的是,将“财务报告编报”和“信息披露”具体规范合并为“财务报告编报和披露”应用指引。增加的是无形资产、业务外包、衍生工具、企业并购、关联交易和内部审计应用指引,使应用指引体系的总体内容结构趋于完善。如与原具体规范的内容结构及具体项目的设想比较,在财务报表项目、财务报表编报和制度支持三大块中,应用指引仅各剩余一项未制定完成(分别是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和中介机构聘用)。

具体指引名称。“货币资金”改为“资金”,“采购与付款”改为“采购”,“销售与收款”改为“销售”,“对外投资”改为“长期股权投资”,“合同”改为“合同协议”,“计算机信息系统”改为“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同时,工程项目、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都有所扩展,内涵更加明确。

各项指引内容上。(1)对比原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每一项指引在总则中都增加了“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涉及××××的下列风险:……”,很明显地突出了对于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第四条“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的控制”内容也相应有调整。其他条款变化不大,稍有修改或细化。(2)在原条款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如应用指引《资金》第十六条,原具体规范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稽核和管理。出纳人员一般不得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应用指引增加:“确需出纳人员办理上述工作的,应当指定其他人员定期进行审核、监督”。同一指引最后一款,“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增加“用章必须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并进行登记”。这都是工作中容易忽视的事项,而一旦出现问题又影响巨大,应用指引进一步细化了相关程序要求,增强了可操作性。(3)修改完善的。如应用指引《采购》第十七条,原具体规范仅规定,财会部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严格审核。而应用指引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付款的程序:首先由采购部门审核,并提交付款申请,财务部门复核后,提交权利机构审批,再办理付款。应用指引《合同协议》第六条,原具体规范要求,建立“合同授权委托制度”,合同由董事长或人签章。而应用指引改为建立“合同协议订立权限分级授予制度”,合同协议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人签章。应用指引中《财务报告编报和披露》由原两个具体规范合并而来,文字与内容有较大减并,突出了“控制”,而不是如何编制报表或披露信息。其他指引之文字或条款精简的不再一一赘述。

很明显,应用指引脱胎于具体规范,更注重的是风险提示和可操作性。就像母亲手把手教儿女走路一样,应用指引无时不刻在提醒企业内控应该怎么“走”,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这是个很重要的步骤,可见国家对于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视。这也正是中国内控基本规范借鉴美国sox法案而又较之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所在。

“三鹿事件”只是一个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的缩影。实际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已经为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付出了太多的学费。比如2004年相继爆发的中航油、中储粮事件,早已暴露出我们在内部控制管理上的缺失,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而“三鹿事件”则在经济代价之外还付出了巨大的社会代价。试想,如果他能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重视内部的治理;如果他能在2004年“大头娃娃”、2005年“早产奶”事发后及时汲取教训,而不是仅仅“摆平”舆论;如果在2008年9月东窗事发前能比照内控规范,认真整改,尤其是一些关键的风险控制点,如“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那么事件就远不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管中窥豹,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在征询意见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通过删减描述性语言、增减必要条款、修改完善内容,夯实了制度基础,突出了企业的风险控制这一重点,旨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督和独立审计并重的内控机制,意在控制和防范风险、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维护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起草说明.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3

【关键词】研发费用资本化费用化会计处理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及世界500强企业,无一不在科学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上投入重金。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占GDp平均比重的2%,其中美国高达2.53%,而我国的比重仅有0.83%。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研发活动将会日益增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支出将大幅增加。研发费用的处理不仅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业绩。这一问题的会计处理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会计专业人士的特别关注。

一、各国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如何对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做出了不同的规定。总体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处理方法。

1、研究开发支出的“费用化”

这种做法以美国为代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2号公告《研究和开发成本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做出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研究开发活动结束后不论成功与否,均不确认为无形资产。这种观点认为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项目是否一定成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相应的,其将来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存在着不确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应将研究与开发费用予以费用化。这种做法核算简单,被广泛采用。但它不符合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及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

2、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资本化”

例如,荷兰的会计准则规定,研发费用只要预期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即可予以资本化,并在5年内进行摊销。这种全部资本化的做法假定企业在连续几年之内存在着若干研究开发项目,其中总有些项目可以获得成功。此法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企业的短期行为。但不加区分地将其全部资本化,又违背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

3、“有条件”的资本化

这种做法以英国为代表。英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将研究支出作费用化处理,其中消耗固定资产的费用可以资本化,而对开发费用则可以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开始研究开发活动是希望获得未来的收益,并且如果未来收益的可能性不高,企业也不会从事这些活动,因此研究开发成本的会计处理应由总体考虑一个企业的所有研究开发活动来决定,即使单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但总体来讲,多个研究与开发项目的组合,能基本确保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开发项目会成功。所以,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应将一部分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8号准则《无形资产》则在以上三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将研究开发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由于研究阶段的支出目的不是产生具有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因而它很难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故此阶段发生的支出应直接计入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有关支出则在满足技术可行性等条件时应予以资本化。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第6号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新准则中将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形成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两部分。研究阶段的特点在于其属于探索性的过程,是为了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而进行的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从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看,其研究是否能在未来形成成果,即通过开发后,形成无形资产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建立在研究阶段的基础上,因而对项目的开发具有针对性,另外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更进一步,且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此时如果能够证明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就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如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就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中规定开发阶段中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的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确认不外乎三种情况:费用化、资本化、“有条件”的资本化。我国新会计准则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实行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方式。

二、新准则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优缺点

新准则关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规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资产结构、资金状况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成为企业进行研发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研发活动投资方向、投资金额及其决策过程。

1、新准则对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的优点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4

新会计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如下:

一、总体结构的变化

旧基本准则共有十章,新基本准则共有十一章,旧基本准则第二章的“一般原则”变为新基本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新增加了“会计计量”一章,对会计计量和五种计量属性的概念进行阐述。

二、总则部分的变化

总体上比较旧基本准则的总则部分只有九条,新基本准则共有十一条。把旧基本准则中在“一般原则”中体现的“权责发生制”移到新基本准则中的总则部分。新基本准则增加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新基本准则第一条明确了制定准则的目标和依据,即以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为依据,制定本法。旧基本准则第一条同样明确了制定准则的目的和依据,即以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以《会计法》为依据,制定该准则。新旧比较,不难发现,新基本准则强调的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点在基本准则后面部分条款和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中都有相关的规定,可以说,新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具体会计准则都是以这两点为准线,贯穿始终的。

三、会计核算原则部分的变化

旧基本准则中此部分的内容被划分在“一般原则”中叙述,而在新会计准则中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叙述。其实,新旧基本准则中反映的会计核算原则的实质是一样的,目的也相同,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旧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原则”的内容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基本准则中同样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变换说法的目的在于更加明确会计核算原则的制定是为了使会计信息质量更加有用。旧基本准则中总共有12项一般原则,其中包括7个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的特性(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及明晰性)和5个确认和计量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及谨慎性原则)。新基本准则共规定了8个原则,即: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将原来作为一般原则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在新基本准则总则中反映。新基本准则取消了“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新基本准则将“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放在“会计计量”部分,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新基本准则把旧基本准则中的“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合并为“可比性原则”。其用意在于:保持企业前后各期会计核算方法的一致性的目的本身就在于方便企业会计数据前后各期具有可比性,说可比性,本身就应该包括了一致性特征。

四、资产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两点:(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未来或者即将发生而还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能够形成企业的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者事项。(2)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不管是哪种,都必须具有导致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如果某项资产在能够预见的将来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被认作是资产。

五、负债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负债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两点:(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未来或者即将发生而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实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2)负债必须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如果某项负债在能够预见的将来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那么该项负债就不能被认作是企业现实义务。新基本准则增加了负债的确认条件,即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如果不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负债。符合负债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新基本准则负债部分删除了旧基本准则中对负债的详细分类,以及对各种不同负债类型定义的规定,体现了对负债的高度概括,更具有一般意义。

六、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作了修改,以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方式引出其定义,即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利”,取消了旧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新基本准则明确了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对其中的“利得”和“损失”进行了解释:(1)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2)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新基本准则还强调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只要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能够计量,则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就能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必须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七、收入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收入的定义作了修改。新基本准则对收入的定义中没有提及收入的具体来源形式,而是强调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而不具体指旧基本准则中所叙述的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济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定义中未对收入的组成进行划定,只要是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就应该被认作是收入。新基本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条件进行了修改,但没有进行具体规定,而是笼统地规定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与旧基本准则相比,更加注重经济实质。同时规定,符合收入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在利润表中反映,这在旧基本准则中没有规定。

八、费用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费用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新定义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旧定义相比,强调企业的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而且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新基本准则增加了费用的确认条件,即费用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且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同时规定,符合费用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必须在利润表中反映。

九、利润部分的变化

未对利润的定义进行修改,即新旧基本准则都规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但对利润的范围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新基本准则规定了利润金额的确定取决于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同时规定,作为利润的项目必须在利润表中反映。旧基本准则中没有相关规定。

十、新增加会计计量部分

在旧基本准则中,没有专门对会计计量进行规定。新基本准则专门用一章来对会计计量的概念和相关计量属性进行了详细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五个,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值”、“现值”、“公允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十一、财务会计报告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旧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新基本准则强调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采用现金流量表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因此,新基本准则顺应实际需要规定了企业应当编制现金流量表。新基本准则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旧基本准则中的“损益表”改为新基本准则中的“利润表”,但实质未变,损益表和利润表都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5

【关键词】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问题所得税

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需要通过对自身在技术、科学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同时累计资产,保证企业的竞争水平。而国家为了鼓励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出台了一系列对于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所得税的加计扣除项目进行了相关的规定。这种优惠政策可以激发企业的自行研发的积极性,从而受到了各企业的格外关注。对于这种现状,通过对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完整反映各企业在进行研发时的开发费用,并通过调整税收规定,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依据

企业为了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革创新,进行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为了进行这类发展,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研发支出,而形成的资产类型,被称为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而通过我国税法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需要对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进行相应的计量和确认,税法的新规定也提供了基础。

新会计准则中通过对企业进行各项资产界定,明确指出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各项税收规定计算方式:在研究过程中进行的支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条件符合资本化的部分经过核实无误后承认资产,并将不符合资本化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无法确认具体阶段的无形支出,需要通过对各个阶段进行核实后,按照其所有支出的比例,将其费用划入当期损益。

对于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也需要对企业取得无形资产后对其使用寿命进行估算。对于有限使用的资产,应当根据其使用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年限的相似单位,根据公允价值进行金额折算,在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中进行合理摊销。而对于无法对使用寿命进行估算的资产,应当从无形资产投入使用时日期,至无形资产不再能投入使用时进行寿命确定。并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摊销规定。

二、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条规和处理

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了提供劳务而持有的私有Y产,没有实物形态。所以企业可以将无形资产投入使用中的全部费用支出作为计税条件,同时还可以对应纳税进行50%的加计,用作推销用途。按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条规,无形资产的推销费用的计量应当以所得税作为基础进行计算,可以以直线法进行摊销。但同时也规定摊销年限一般高于十年,除非相关合同或协议中对摊销时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会计实务人员在对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进行初始计量时,首先看无形资产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并对预计支出进行估算,将估算结果作为税务计算基础。同时根据国家税法对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税务优惠政策,其计税基础为普通计税基础的1.5倍。这样就容易导致会计实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计算式与实际税收优惠支出计税的结果不同,但是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自主研发无形资产的差异条件不符合递延所得税的确认条件,所以不得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对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的建议

(一)初始计量建议

在我国税法对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中,应当明确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在初始投入研究前的确认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规范无形资产所得税的会计计算和处理方式。尤其是对于资产“形成”和“未形成”的划分条件,应当在规定中明确对其进行划分,将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支出纳入资本化条件内进行税收计量,加强无形资产税收中的计量、评估的可操作性,同时保证资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同时在对某些科技性较强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要请相应的技术专家对资产进行鉴定,确认资产情况,是否能够投入使用,可以为所得税计量和摊销计量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二)后续计量建议

在无形资产计量中,税法应当对使用年限等状态条件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对投入使用的无形资产进行有力的监督,保证其正常运作,同时对企业的开发专利进行相应的保护,同时对各类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对行业性质加以区分,对使用年限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才外无论是对于会计方面还是税法方面,都应当在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同时做好减值预防措施。但对于企业相关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摊销年限在十年以内的无形资产进行监督,通过这样细致的计量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在会计计算中作假,避免出现逃税漏税的情况。

四、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世界技术发展的主流手段。我国各大企业跟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进步,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但要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行研发的方式巩固企业的无形资产。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变得极为重要。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各方面的技术水平,注重自主研发项目,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占有率。所以,规范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条例,可以保证企业在稳步发展的情况下,为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淑琴.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财税处理及纳税调整[J].商业会计,2012,(17).

[2]王亚玲.浅析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所得税处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6

关键词:实证会计;航空企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实证会计对于问题探究的基本模式

(一)锁定研究目标。实证研究首先要锁定研究目标,针对研究目标具体化命题,同时需要满足有实际意义以及生动有趣两点基本条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实证研究所成果是一种产品,在具有实际意义的基础上,其有趣性是激起读者兴趣的重要条件。

(二)大胆假设。实证会计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假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假设需要具备理论和逻辑推理两个基本条件,理论是假设发展的基本条件,逻辑推理是假设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善于假设才能更全面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证会计在我国航空企业的应用

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步伐加快,大量新会计实务不断涌现,我国航空企业在实证会计的研究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证会计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可以引导我国航空企业会计改革方向,为会计改革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及意见。从实证会计研究的方向看,首先,是以新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政策的研究,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航空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自主选择权的范围,诸如航空企业如何合理粉饰会计报表以及如何合理处理会计选择行为与盈余管理关系等问题,能够通过实证会计被更好的处理;其次,实证会计对于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两者关系的研究,可以对证券市场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实证调查,与此同时还可以将特定的财务指标与证券价格之间相关联后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处理财务信息与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再次,就是实证会计针对于航空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如对经营者的选择机制进行研究,研究企业业绩与经营者选择的关系以及上市公司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政策选择行为等,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三、实证会计在我国航空企业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一)不完全适用于我国航空企业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实证会计研究主要运用“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两种理论,这两种理论与我国航空企业无论是在运营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已经跟不上航空企业的发展步伐。利用存在偏差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企业的经营发展思路,致使企业与市场脱节,竞争力下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航空企业实证会计的研究人员大多数是从会计领域选拔的,他们共同的缺陷是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对于数据的定量整合与分析能力偏低,难以熟练掌握相匹配的统计方法以及应用科学的抽样采集方法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证会计研究的顺利开展。

(三)数据的准确性上存在偏差。建立在可靠数据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可靠的、具有说服力的,建立在失准数据上的实证研究不但得出的结论没有说服力,对同方向的统计结果也会产生误导作用。我国航空业数据准确性存在偏差问题,根源在于航空业基础数据库维护、管理的缺失以及研究人员获取数据的难度较大,但这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本质并没有冲突,实证会计研究本身的价值并未降低。

四、对于实证会计在我国航空企业应用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实证会计研究。在健全的数据分析过程中,数据本体的质量分析也占相当大权重,良好的数据本体质量分析是数据分析结果真实的保障,在数据源的可靠性无法保障的前提下,机械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没有价值的。在以往的航空企业实证会计研究中,以问卷形式采集数据往往是调研人员的首选,然而答卷的可信度往往与答题者的重视程度相关,在答题者对答卷足够重视基础上的问卷调查才具有实际价值,由此不难看出,提高人们对实证会计研究相关理论的认识,对提高采样数据的真实度有很大帮助。

(二)强化研究基础。我国航空企业在实证会计探究过程中应重视实证会计基础,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定量的探究方法,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工具以及大型数据库等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来对企业本身的财务情况进行测评分析,解决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保证航空企业的顺利发展。

(三)扩大实证会计研究的范围。实证会计已经成为了航空企业会计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航空企业可以扩大实证会计研究的范围以探究出适合于企业更好发展的道路。随着一些新的会计政策规范的陆续出台,各个企业也会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很多已经探究出来的结论很可能不再适用新的形势,有待研究人员重新整理。因此,航空企业应将实证会计的研究深入到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去,安排专职人员做一些取样调查,分析研究会计系统的运作过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等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理想效果。

(四)完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体系。在航空企业的会计研究中,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仍是主体,实证会计处于萌芽阶段,研究方法体系并不健全,因此,需要完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规范会计研究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拓展会计研究领域。由于实证会计研究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其存在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之中,因此,在完善我国航空企业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体系过程中应时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会计资料检索系统进行修正完善,提高所得出信息的准确度。同时,结合航空企业实际情况安排专业人员对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出准确的数据,为实证会计的研究创造条件,以推动实证会计在航空企业中的应用,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信息,为企业创造更可观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战.实证会计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财税金融,2009.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7

一、各类型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统筹,为职工缴纳的除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外的社会保险费,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由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职工个人的应发工资中扣缴。

解读:

一、会计处理

此条规定了社会保险费的基本处理原则

1、执行本通知规定的企业包括各类型、各所有制的企业;

2、由企业负担的基本医疗保险,计提时,借记“应付福利费”,贷记“其他应付款”;

3、由企业负担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虽然文件只提到“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未明确规定应在哪个具体的成本费用科目核算,但由于社会保险费是按国家规定统一上缴的一项收费,不是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只是以工资总额做为计算依据,并不是企业的人工费用,不属于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所以应该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计提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

4、由职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由企业代扣代缴,从职工工资中代扣时,借记“应付工资”,贷记“其他应付款-职工个人保险费”

二、税务处理:

1、国税发[2000]084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纳税人为全体雇员按国家规定向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失业保险费,按经省级税务机关确认的标准交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可以扣除”

国税发[2003]45号文第五条规定“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补缴的基本或补充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可在补缴当期直接扣除”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按国家规定缴纳、补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不区分是医疗保险还是其他保险,都是可以税前扣除的。

这个规定就使会计与税法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处理上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是永久性的。会计上在“应付福利费列支,不能在税前列支。税法上做为一项费用税前扣除,同是按计税工资标准计提的应付福利费仍然可以税前扣除。这就要求企业在填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要额外加计扣除当年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也就是要在本年利润的基础上经过调减处理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二、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辽宁等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地区的企业,提取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非试点地区的企业,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费用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应付福利费不足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直接列入成本(费用)。

解读:

一、会计处理

1、非试点地区交纳的补充养老保险,也就是《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的“企业年金”,年金的建立要符合一定的前提条件,《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

(一)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

(二)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

(三)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计提时,借记“应付福利费”,贷记“其他应付款”,但是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对于应付福利费不足以缴纳企业年金的企业,为不影响职工利益,可以“待摊费用”中设立明细科目先行挂账,借记“待摊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等企业应付福利费余额足够核销时,借记“应付福利费”,贷记“待摊费用”,但此办法会导致企业虚增资产,但对所有者权益是不影响的;

2、试点地区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提取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超过4%的部分,可在应付福利费科目列支,借记“应付福利费”,贷记“其他应付款”3、对于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所需费用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提取时,借记“应付福利费”,贷记“其他应付款”。超过4%的部分,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这与企业交纳基本医疗保险的处理是不同的,企业交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全部在“应付福利费”科目列支。

二、税务处理

1、国税发[2003]45号文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在税前扣除”,第二款规定“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补缴的基本或补充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可在补缴当期直接扣除”。

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对于企业按规定标准缴纳、补缴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与会计处理不一样,在所得税处理上都是可以税前扣除的,同样,这项差异也是永久性的。

2、非试点地区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由于会计上在应付福利费列支,所以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在扣除按计税工资标准计算的应付福利费的同时,还可以加计扣除缴纳或补缴的企业年金,即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试点地区企业,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缴纳的部分,与会计处理一致,税前扣除,超过4%的部分,按非试点地区的办法进行税务处理。

3、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缴费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由于会计上在应付福利费科目列支,所以也要在所得税汇算时做调减处理。

超过4%的部分,由于会计上允许计入管理费用科目,所以在所得税汇算时不必进行纳税调整,这与基本医疗保险的税务处理是不同的。

三、职工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商业保险,属于个人投资行为,其所需资金一律由职工个人负担,不得由企业报销。

解读:

职工个人购买的商业保险,不属于企业行为,不能由企业报销,这一点与税务处理是一致的。

四、企业按照内部议事规则,经过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决议,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在实际发放工资和社会保险统筹之外,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职工奖励的,所需资金从应付工资中列支;作为职工福利的,所需资金从结余的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涉及的税收问题,按照国家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处理。

解读:

一、会计处理

这一条与第三条的差别是,本条规定了企业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的会计处理,第三条是明确职工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会计处理。对于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按目的不同,其会计处理是不同的,作为职工奖励的,借记“应付工资”,贷记“银行存款”。作为职工福利的,借记“应付福利费”,贷记“银行存款”,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与非试点地区的企业年金一样,也可以先行挂账,再转入应付福利费。职工奖励与职工福利的区别在于,职工奖励是奖励给有贡献的员工,不是人人有份的;而职工福利是人人有份的福利性支出。

二、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为其投资者或雇员个人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以及在基本保障以外为雇员投保的补充保险,不得扣除”,此条明确了,企业为雇员购买的商业保险不得税前扣除;但这一条关于补充保险的规定已经被国税发[2003]45号文件所修正。

由于在会计上,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区分目的,分别在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列支,没有直接在税前列支,所以不必进行纳税调整。

五、公益金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按规定应当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资本性支出,不得用于支付职工的保险费用。

解读:

这一规定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原则是一致的,但是更加明确。

六、本通知自2003年4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关于商贸金融企业有关保险资金列支渠道问题的通知》(财商字[1998]104号)同时废止。其他文件与本通知相抵触的,以本通知为准。

解读: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8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融资约束

1.引言

金融危机中,会计准则的问题又一次成为商界、政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更多是对会计稳健性的思考。与公允价值原则下对资产和收益的确认和计量相比较,会计稳健性确认“有利消息”比确认“不利消息”更谨慎,对风险的估计更充分,是一个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指标。

此外,从我国企业目前的融资现状看,资本市场和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一直在动荡,使得企业和投资者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财务数据作为沟通企业和投资者的桥梁,其质量一直受到投资者关注。而根据国外的经验,企业在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时是否遵循稳健性的原则,直接影响着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影响着投资者对企业各方面能力的判断和投资决策。但是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会计稳健性对融资便利性的影响,为我国企业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此外,这项研究也可以扩展充实对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2.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稳健性也称为谨慎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高质量财务报告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指企业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要充分考虑到存在的负面情况,体现对风险的评价,在会计上保持合理的谨慎性。

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不便的主要原因。企业管理者可能通过隐瞒负面消息来试图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价,而投资者可能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而提高资金的预期回报率。不论是政策法规或市场调节形成的外部交易成本,很大程度上也是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因此,融资受到约束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金融市场不完全有效性。

对于会计稳健性的定义,目前普遍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第一类定义强调了会计要素确认时不考虑未来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这通常通过资产的账面价值得到体现,这类稳健性称为非条件稳健性。

第二类定义强调损失确认的及时性。即企业在确认收益时所要求的可验证程度更高,而确认不利消息要更加及时。这通常通过利润表得到体现,这类稳健性称为条件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这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其对融资便利性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尽管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产生的原因不同,但他们具有共同的优点,即能够使得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成本得到降低,从而保护投资者。非条件稳健性在资产与负债确认时就选择保守的会计政策,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虚增资产,从而使得信息使用者因高估企业价值而造成损失的概率降低。而条件稳健性在企业遇到不利环境时要求企业及时确认损失,这就使得会计盈余尽可能地接近可回收现金净值,从而有利于债权人更好的对企业的现金流做出评价。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会计稳健性的提高,会提高融资便利性

3.研究设计

3.1样本来源与数据筛选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公司的相关数据皆收集和整理自国泰安数据库及相关公司年度报告。本文选取2009-2013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剔除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St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以及有数据缺失的样本,共获得9544组样本。相关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完成。

3.2变量选择及说明

1、条件稳健性的度量―C_SCoRe模型

Basu(1997)认为在稳健的会计政策下,企业对好消息确认的及时性不如对坏消息的确认的及时性。Basu模型用股票收益率的符号来作为好坏消息的替代变量。而Khanmozaffar和watts(2009)则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稳健性评分模型(C_Score),该模型能反映单个公司的年度稳健性程度。根据回归结果得到的C_SCoRe模型如下:

ConSV=C_SCoReit=00187-00011SiZeit+00314mBit-00310LeVit

2、非条件稳健性的度量―累计非经营应计模型

基于前人的研究,会计应计和经营性现金流通常存在反转关系,因此负的持续性累计非经营应计可以作为会计稳健性的变量。借鉴前人研究,本文采用的非条件稳健性指标为:

UnConSV=-nopaCit/tait-1

其中:nopaC=总应计-经营性应计;

3、融资便利性的度量

借鉴Kaplan和Zingales(1997)的思想,本文首先根据公司规模对样本分组,再使用多指标综合指数进行Logistic回归,得到融资便利性的替代指标。

考虑到我国国情,拥有较多资产的公司更容易取得贷款。因此以资产规模为标准,将排在前30%的样本公司设定为高融资便利性组(FC=1),后30%的为低融资便利性组(FC=0)。在分组的基础上,选择若干财务指标构建Logistic模型,以衡量公司融资的便利程度。根据回归结果得到的融资便利性衡量指标模型为:FCit=1/(1+e-zit),其中:

zit=-25079-03413LeVit+00184(DiV/ta)it

-05268(nwC/ta)it+00445(eBit/ta)it

4、控制变量

本文使用的控制变量有:资产规模、总资产收益率、经营活动现金流、有形资产规模、股权性质、股利分配哑变量、亏损因素哑变量、营业收入的标准差、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前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投资机会tobins’Q。

3.3回归方程设计

针对假设一:会计稳健性的提高,会提高融资便利性,提出如下回归方程:FCit=α+βConit+∑γitContRoLSit+εit

其中,FC为前文构造的融资便利性的变量;Con为会计稳健性的变量,ContRoLS为多个控制变量。根据理论分析及假设,预期β值为正数。

3.4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回归方程涉及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请见下表:

将方程一中的Con分别设置为代表非条件稳健性的UnConSV指标和代表条件稳健性的C_SCoRe指标后的回归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

以上结果表明,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的系数均为正数,且著水平都在1%以上,说明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与融资便利性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4.研究结论和不足

本文将表征非条件稳健性和条件稳健性的变量分别代入方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的提高有利于融资便利性。通过将会计稳健性分解为非条件稳健性和条件稳健性,并且分别验证,得到的结果支持该结论。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9

关键词:会计收入;所得税收;差异分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所反映的企业实际经营成果不一定是企业所得税所要求的计算口径,纳税调整事项增多又需要更多的税法专业知识,完全按照税法口径确认企业的经营成果,又不符合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因此,尽可能弱化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也就成为企业财务人员非常关注的一个梦想,本文对收入准则和企业所得税关于收入的确认差异方面进行分析。

1在收入确认条件方面的差异

(1)是会计收入更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财务分析体系中,基本上财务分析的主体、方法,客体以及财务分析的内容与结构等展开论述,从中得知对这些方面要有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经对这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发现有很多对财务分析学体系的完善的一些建议。与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相比,使用的数据更合理,得出的结论更准确:完善了财务分析体系,决不意味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毫无用处,要想更好的了解和研究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

(2)是所得税法则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更注重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对所得税收入确认条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但从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收入的形式、内容以及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标准等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所得税收入与会计收入的确认条件有差异。现以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作为参照来进行分析。

2在收入确认范围上,会计收入小于所得税法收入

(1)是会计收入的范围只涉及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2条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这一定义,会计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可以看出,会计收入的范围只涉及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而将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作为利得加以确认,如企业接受的捐赠收入、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等。因此,会计准则中“收入”是“狭义”上的收入。只是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应从广义的角度考虑收入,则要将“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纳入计算的范围。在基本会计准则第37条也规定,会计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等。

(2)是所得税收入的范围涉及所有经营活动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在《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虽然未对所得税收入做出明确的定义,但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收入的形式、内容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中指出,所得税收入还包括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收入。由此可见,所得税法中收入的范围大于会计收入,除包括会计收入外,还包括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收入和利得。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中的“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则形成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法收入之间的永久性差异项目。

(3)是国家出于鼓励纳税人的某种经营行为或者避免因征税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等目的,在所得税法中规定了免税的会计收入。所得税法第26条规定: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等。上述免税收入是纳税人应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而在一定时期又有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范围。上述收入属于会计收入中的“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所以上述免税收入项目形成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范围上的暂时性差异项目。

3在收入确认时间上的差异

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确定收入的入账时间。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但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以看出,在收入确认时间上,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致。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对收入确认时间的规定相同,但也有例外。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上。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股权投资后,在被投资单位实现损益及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均要按照投资单位应享受或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一般情况下按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由此可见,所得税法上对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已偏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更接近于收付实现制,但又不是纯粹的收付实现制。即税法上不确认会计上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

4在收入确认金额上的差异

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必然导致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之间的差异。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入与按税法计算的所得税应税收入结果不一定相同。针对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的差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确认收入,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时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以会计收入为基础进行纳税调整。

总之,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对于收入确认金额的规定大致相同。为了防止偷税、漏税,企业所得税法针对关联方交易提出了特别纳税调整的方法。按照规定,如果关联方交易中违背了独立交易原则,使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法定的方法核定计税依据,而不以会计收入为依据,这也会产生会计收入和所得税计税收入的差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税政司。2007.新企业所得税法导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会计进国企的基本条件篇10

关键词:生态会计必要性可行性

基金:2016年度湖南省会计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

一、相关概述

生态会计是在修正传统会计以及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本质上讲,生态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其形成过程包含了会计学科和环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生态会计就是将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制度为依据,通过文字说明、事物单位或者货币的形式,来对企业、经济社会发展跟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映。对环境污染以及防治、开发和利用等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记录和计量,在此基础上评估环境活动以及环境绩效对于企业财务成本的影响。

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资源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生态会计的实施及时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它既反映出了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同时也是会计学科研究范围的延伸和扩展。我国实施生态会计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同时社会、经济以及科研条件都已经具备,实施生态会计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也已经具备并逐步完善。

生态会计将环境学、会计学、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经济理论等进行了融合,依靠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对企业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成本价值进行考核、反映和报告,能够实现自然资本及人力资源的平衡,并全面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自然成本。他不仅要考虑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还需要从空间角度考虑会计主体的生态自然环境,在发展中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避免从时间上透支未来,滥用自然资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实施生态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已有的会计体系中建立生态会计分支,对环境信息进行及时披露有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跟政府间的环境协作,增强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具体来讲,我国实施生态会计具有以下必要性:

(一)实施生态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跟生态会计之间具有关联关系,相互依存,互辅互成。一方面,两者的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生态会计和可持续发展所围绕的管理目标都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在确保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重视环境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以及环境利益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会计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可持续发展可以为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好的管理环境。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前提下开展生态会计研究才具有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只有在此环境下上台会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职能。生态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生产成本和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有效挖掘企业发展潜力,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生态会计是企业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

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益都会影响企业长期发展。企业管理者只有重视环境资源保护,重视生态会计,才能够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生态会计能够准确衡量出企业生产成本,依靠生态会计对企业社会资源成本的核算可以反映出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便于企业挖掘内部潜力,保护资源环境。同时实施生态会计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原先的经济效益指标,还需要关注经济、社会以及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及时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记录和反映企业环境成本和效益,向外界传递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生态会计也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科学计算经营成果,全面考核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将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耗损作为企业收入减项,能够提升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在负债中反映出必要的环保负债额可以获得更为真实科学的资产负债率,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科学性。生态会计能够站在社会责任角度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全面考核,有助于企业及时履行社会责任。

(三)实施生态会计是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受到严重干扰这一背景,它突破了传统会计的局限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对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获得自然资源,同时又将生产中所产生的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面对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产生的废物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世界性难题。在此背景下,提升对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强化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研究,在企业经济活动计量中加入生态保护因素,关注生态环保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正成为生态会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我国实施生态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会计的实施在我国具有很强的必然性,同时近些年来我国实施生态会计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条件都趋于成熟,生态会计的实施也具有可行性。

(一)我国具备了实施生态会计的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进行会计实践的基本条件,是能够对会计模式和会计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影响因素的总和。要想进一步推动生态会计从理论研究向实践操作发展过渡,就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会计环境,既要建设完善技术性规范体系,还需要健全宏观层次的政策和制度。近些年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另外,还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农业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条例。要想实现生态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就需要确保生态会计的研究对象的价值可以被准确计量,这就需要将环境标准作为生态会计计量的起点。当前,根据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标准,可以划分为三级五类。其中三级是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五类是指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基础标准、样品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这三级五类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强制性。现阶段,我国针对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制度已经比较健全,颁布了一系列跟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策方案,这些法规制度构成了我国生态会计发展所必需的会计环境。

(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生态会计实施的指引方向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已经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跟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生态保护的协调。推动经济建设跟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的循环发展。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跟资源环境关系的重要指导,同时也为我国生态会计的研究和实施指引了方向。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为我国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条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自然资源市场也开始形成并发展。在自然资源市场中存在着供给方和需求方,其中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和所有者是国家或者代表国家的国资监管部门,需求方则是开发企业或者勘探企业,他们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并购买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两者依靠价格机制实现自然资源市场的价格调控。同时,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上,相关企业还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保护负有责任,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应当围绕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加强自然环境核算,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个角度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为我国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也为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了环境条件和理论基础

生态会计研究的对象是环境问题和资源生态问题。这一研究对象具有全球性特征,也是当前大多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因此生态会计的发展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发展,我国的会计体系不断向国际化靠拢,并逐步加入会计国际化行列,这也能够为我国生态会计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提供好的机会和平台。这些环境条件以及理论基础为我国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汝根.环境资源政府财政投入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