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7:11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1

1.原始记录性价值。古建筑档案是还历史面貌之依据。古建筑如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一旦毁去,将无法挽回,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既能反映中华民族建筑风格又能反映出自身建筑特点的分门别类的古建筑档案体系,有利于对古建筑的维修、保养与利用。

2.依据凭证价值。古建筑的构造复杂,由于构件本身材质性能所限,再加以人为的破坏和自然营力的侵蚀等多方面的原因,古建筑必须经常保养维修,才能保护其年代久远[3]。为了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需要在研究古建筑遗物的同时,配合相应档案资料的研究,两者互相作证、互相结合可以使研究成果更为可靠,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必须重视档案资料,发挥其依据凭证作用,应当要求达到万一这一建筑物全部毁掉时,能根据档案资料加以复原的程度。

3.参考决策价值。古建筑档案在古建筑保护中除了具有依据凭证价值,还具有参考决策价值。如文化部门在研究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时,借助档案,便于了解古建筑的全貌与细节,或者对古建筑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规划建设部门在研究古建筑价值,衡量哪些古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是否应该保留修复、拆除或者改造时,借助档案,便于进行反复研究并作出科学决策;设计施工单位在修复或改造古建筑时,借助档案,参照古建筑过去原貌细节,便于制定科学的设计与施工方案[4]。

4.科学技术价值。中国古代有着领先世界的建筑技术,而作为这些技术载体的古建筑档案也是浩如烟海、富有特色。研究古建筑档案的科技价值,不仅对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筑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资料。比如通过现存的样式雷图档,就可以看出清代皇室建筑完整的设计程序,无论是宫殿、陵寝还是园囿,都是先由算房丈量地面,再由样房里以掌案为首的“样式雷”进行设计,然后是设计绘制地盘尺寸样,即立样图并估算工料,呈奏钦准,而后实施[5]。

5.文化艺术价值。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历史积淀,同时还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系,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当前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已日渐增强,在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维护中,古建筑档案在体现其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对木(石)构件的更换,对碑文的复原,对建筑雕饰的修补不仅仅靠工匠的技艺和经验,将档案的原始记录利用于此,无疑能更真实体现该物质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

二、古建筑档案工作

1.科学鉴定是确保古建筑档案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首要环节。古建筑档案鉴定是指运用古建筑和档案学的理论和技术,科学地判定古建筑档案的真伪、是否准确、价值大小等。由于古建筑形成时间长,设计、施工、实测、历史考证和现状调查各步骤间隔时间久,经手人员多等因素影响,档案中记载的信息,特别是古建筑实测、历史考证和现状调查部分档案的内容只有经过后人的鉴定方能确定其真实性。根据《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古建筑档案鉴定工作要在总建筑师或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和档案人员共同组成。上述“三结合”的组织形式,适应了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古建筑档案鉴定工作经验的总结。

2.全面收集是保证古建筑档案齐全完整的有效手段。首先,改变古建筑档案不齐全的被动局面,从古建筑测绘入手,积极主动立项开展专题研究,保证古建筑档案的齐全完整。古建筑测绘的基本原则是:弄清历史沿革,保持建筑风貌,据实测绘。具体要求是:据实精确测绘,做到图物一致,测绘语言统一,凡是原古建筑物已无遗迹或遗址,而由测绘者根据各类材料绘制的建筑图,应注明原由;测绘图中反映不清楚的,应以文字、图表作补充说明。实测内容包括:总平面图;单体平面、立面、剖面图;单体台基、结构图;节点大样详图;屋盖结构图;特殊结构用料情况、截面尺寸、图例等。测绘所附说明包括:古建筑物的历史沿革;所处地理平面分布位置;各个立面照片及局部照片;现使用单位及使用情况;文物保护等级及保护方法,维护管理等有关规则;名人参观记录及名人题词;事故报告及处理情况记录;今后规划设想。对于图纸、文字说明难以反映的应采用录像、照片等方式予以补充[6]。其次,除了实测和现场拍照外,多渠道地对相关历史文字和图片信息进行收集,如档案部门保存的档案、考古出土和文博部门保存的档案、地面遗存的石刻档案、古人今人的科技建筑汇编、以相关著作等保存的史志著述等,有利于全面收集到珍贵的档案资料。

3.现代化管理手段是保护古建筑档案安全的重要途径。古建筑档案的寿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内因即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如发黄、变脆、褪色等现象,尤其是经过复印的图纸和文字更难保存,二是外因即档案保存环境与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线、有害生物等都是影响古建筑档案寿命的因素。因此需要及时补救受损的古建筑档案,可采用防治结合的保护措施,一方面改善档案保管条件,防止或减缓自然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对档案的破坏;另一方面,运用档案保护技术对受损的古建筑档案进行修复、补救;此外,在生成古建筑档案时要注意对档案生成材料的规范要求,从源头上保护档案的安全,延长档案的寿命。另外要逐步实现双轨制管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将纸质档案数字化,既有效保护古建筑档案的实体,也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7]。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2

关键词:农村古建筑;意义;保护;开发;方案

农村古建筑是一个地区特殊的文化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农村古建筑不单是建筑物,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集中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是当地区域乡村风貌、人文习俗的真实反映,农耕文明、社会变迁的历史见证。第三批全国文物普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新发现古建筑263885处,占新发现文物登记总量的34.42%,其数量位居各类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之首,农村古建筑在其中占很大比重,可见农村古建筑在全国文物中的地位之重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生活质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农村社区化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对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农村古建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农村古建筑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使古建筑生存空间存有很大隐患。与此同时,许多居民仍然生活在古建筑中,闲置、失修、无力维护、翻新改造、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等使古建筑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坏和毁灭。因此,农村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在目前就显得非常重要,也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命题。

笔者通过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农村古建筑的状况有了切身体验,认为农村古建筑在保护和管理、利用上主要面临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保护意识不强,大量的农村古建筑被拆除,尤其是农村中的宗教建筑面临重大挑战。首先、很多人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片面,使反映农村宗教文化寺庙等古建筑受到了较大冲击。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树立了新的价值理念,不再信仰上天的恩赐,更加注重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散落在农村的宗教建筑备受冷落,年久失修导致了建筑的破损,甚至坍塌。其次、产权多样化也是导致农村古建筑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有的古建筑属个人所有,有的属集体所有,有的属国家所有,所有权的多样化使得古建筑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一道难题。所有权人对农村古建筑价值认识不同,保护意识缺乏,造成了保护措施的缺失,从而导致了大量历史古建筑的消失。

第二,专业修复知识缺乏,农村古建筑很多沦为“古今结合”的建筑物。此类情况主要是经多年雨水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屋面瓦片碎裂,进而漏雨开始侵蚀屋面结构,所有者不忍任其倒塌,于是用现代的修葺方法进行了修缮,原有的灰色板瓦被替换为红色普通板瓦,虽然保护了古建筑的主体结构,但是却改变了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古建筑原有的古朴韵味减色不少。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个人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护新发现的农村古建筑:

第一、加强认识,充分领悟保护古建筑的重大意义。古建筑是一中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物的价值主要是精神价值,其中古建筑的价值显然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物质上的价值也非常重要,精神层面的价值正是通过其独特的物质结构方式和展现风格向世人传达着它所独有的精神价值和时代特色,是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比如:袁氏避暑山庄,有的书中将其称为袁紫兰避暑山庄,从该山庄的物质层面看,其功能就是为了方便袁氏家族避暑所建的别墅;但是其依山而建、层层递进、回廊相接的独特建造方式,反映出当时袁氏家族的财势和地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建筑工人的巧妙构思和高超建造水平。并且由此建筑可以同焦桥袁氏文化体系联系在一起,认识袁氏家族的兴衰史,加深了对邹平历史人物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

第二、政府主导,把农村古建筑保护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政府是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它可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社会行政资源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进行加强和支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中都离不开规划和资金的问题,也就是人力和财力,而政府可以通过协调,为农村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争取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以通过新农村呈现规划为农村古建筑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保证古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如浙江省建德市通过出台《建筑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其中规定:“国土部门对需要建新房的历史建筑产权户,另行安排建房宅基地,原有的历史建筑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从政策上鼓励历史建筑的产权户建新不拆旧,解决历史建筑产权户的新区建设用地问题,同时健全农村房屋产权交易制度,适当放松产权交易,允许有经济能力的集体或国家购买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等条款,为妥善解决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中较棘手的产权问题、土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第三、科学统筹,吸引民间资本的加盟。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很多专家都认为“旅游开发”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农村古建筑的科学统筹就是要统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加强、完善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这里的统筹主要是针对文化资源的统筹,比如袁氏避暑山庄,其主人袁紫兰曾有“山西康百万、山东袁紫兰、河南沈万三”的传说(民国初《文明杂字》),这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如同袁氏家族的故居、发家史、官宦史以及家族墓葬等各类文化资源统筹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袁氏文化旅游系列。就可以提高游客的到访率,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淄博市的周村大街(因电视剧《大染坊》而出名)、山西乔家大院(因电影《红高粱》而使游客暴增)都是很好的例子。另外,现目前大部分农村古建筑的所有权大部分属于个人,所以可以通过协商,让所有人将古建筑所有权以入股等形式加入到农村古建筑的开发利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古建筑开发利用中的阻力,而且能够充分调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来,为古建筑保护开发的成功实施献计献策,临沂市竹泉村的开发就很有说服力。

农村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精神价值是无形的,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一个地区的文明进程和文化积淀。它们就像散落在城市周边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每一颗都闪烁着不同的美丽和风采,留住了它,就等于留住了这个区域的文脉和灵魂。总之,只有将农村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利用好,让他们以其原有面貌长久的保存下去是我们文博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更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义务!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3

由于古建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古建筑在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消防管理等方面与一般的建筑有很大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下面,从这几方面谈一下古建筑防火对策。

首先我想说一下对古建筑防火的必要性。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高堂大厦、琼楼玉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火灾,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近代就有天安门城楼遭雷击起火。秦代的阿房宫、始皇陵,“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明清两朝的北京故宫,几百年间烧毁过多少次,现在真正的明代以前建筑,已经所剩无几了。古建筑古建筑起火,造成的火灾损失是无法以金钱来估量的。除建筑物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外,在建筑物内一般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雕塑、绘画、古代碑刻等具有极强欣赏价值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古建筑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一旦发生火灾,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古建筑往往和当地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成为当地政府收入的一部分,一旦发生火灾,肯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如果火灾扑救不及时,造成游客伤亡事件,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1998年临汾市尧庙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广韵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尧王等泥塑9樽,直接经济损失:请记住我站域名多万元,损毁的历史文化价值更为巨大。

其次,我认为引起古建筑火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古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上来看,古建筑大多以木结构为主,因为年代久远,绝大部分未经防火处理;用火用电管理不严,电器线路老化与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缺少消防给水,没有消防专用供水管网;消防车道不畅,消防车几乎根本进不去古建筑区等。例如:20__年1月19日,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因承租单位私拉乱接照明电线,电灯泡长时间烘烤可燃物引发火灾,烧毁遇真宫主殿荷叶殿正殿3间,建筑面积236平方米。这些都是目前所看到的古建筑的火灾隐患。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引起古建筑火灾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木质建筑,极易燃烧。

因为大多数古建筑都是木质建筑,木材经过一百多年或几百年的干燥,成了极易燃烧物品,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火灾载荷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再加上古建筑一般都有油漆彩绘以及屏风、挂画垂帘等大量可燃装饰,一旦失火,室内散热差,温度升高快,很容易引起轰燃。

(二)人为火灾隐患较多。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类假期的不断延续,旅游和宗教活动越来越频繁,寺、庙等古建筑逐渐成为人们游玩和观光的胜地。一些游人吸烟后乱扔烟头,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时僧侣、小孩燃放烟花爆竹等都可能引发火灾。另外一方面是古建筑内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用电,有些私拉电线,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电线老化等问题也可能人为引发火灾。例如:20__年11月21日,山西省宁武县小石门仙人洞因僧人使用蜡烛照明不慎引发火灾,烧毁清代砖木结构建筑86平方米;例如:韩国崇礼门纵火案:都是人为的因素是古建筑遭受火灾。

(三)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古建筑火灾。

现有的古建筑一般都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用作防雷保护,但不少设施由于环境湿度大,锈蚀、损坏严重,又几乎都没有定期检测维护,雷击时很难发挥作用;许多古建筑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时,均未安装避雷装置,极易被雷电波侵人造成失火;一些古建筑群不断地改建扩展,但单体建筑防雷接地之间没有作统一协调,易于造成雷电反击等火灾事故。例如20__年5月11日,山西省稷山县大佛寺大佛殿因雷击起火,将大佛殿二层建筑及一层部分建筑烧毁,直接经济损失25万多元;

再次,我国的古建筑,由于容易发生火灾和蔓延,难于施救,是消防工作者千百年来棘手的问题。对于古建筑灭火的复杂性有以下几点来决定的。

(一)建筑部局决定了其灭火的复杂性。

古人基于空间和相互照应的初衷把古城内的建筑设计成了珠联璧合式的构造,形成一种:登上一户屋顶便可游万家灯火的奇观。这就决定了一旦起火,即有可能形成火烧连营的后果。如1964年,承德外八庙的普佑寺遭雷击烧毁,今仅存遗址;1985年4月坐落在甘南高原上的拉卜楞寺大经堂发生火灾,连同正在展出的1000多件珍贵文物,被无情大火毁于一旦。

(二)人口众多决定了其灭火的复杂性。

古建筑往往都是旅游胜地,游客往来众多,一旦发生火灾,现场混乱不堪,如果是在平常,工作人员如果疏散得当,会减少人员伤亡,如果是在大型宗教集会活动时,一旦发生火灾,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三)交通不畅决定了其灭火的复杂性。

有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建于偏远的高山深谷之中,交通不便,有的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队鞭长莫及,延误了灭火战机。有的古建筑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只能望火兴叹。

(四)设备不足决定了其灭火的复杂性。

古建筑设计建造时并不像现代人设计楼房那样把消防设施都列在其中,大多数古建筑周围都缺乏灭火设备。后期为了保护古建筑原貌,不破坏建筑的完整性,很少在古建筑中增加现代建筑消防设施,这就造成古建筑一般无消防水源、无消防车救火或有车无路、有水无设施的尴尬局面,唯一能够用的多是一些轻便灭火器、消防桶等简单的灭火设施,对于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的古建筑火灾真可谓是杯水车薪。

古建筑是历史文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以及重要的纪念和教育意义。古建筑是珍贵的,其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我们非常明白,防火工作是主要工作,是第一位的。以上的情况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从事消防工作,应该“忧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有效的预防其火灾的发生呢?我觉得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它。

首先,解决软件方面的原因,也就是古建筑在消防管理方面的原因。

应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文物

主管部门和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认识到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其诸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切实加强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责任,并建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形成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议事决策机构,合理编制古建筑消防设计和城市消防规划,结合城市环境建设进行相应的消防改造,拆除存在火灾隐患的旧房,彻底整治古建筑周边的火灾隐患,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消防安全环境。加强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令可遵,尽量做到自防自救等等;认真落实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夜间巡查制度;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建立防火档案;组织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制订灭火应急方案,并组织灭火疏散演练。

加强火源管理,从根本上切断古建筑火灾之源。古建筑内必须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划定烧香烧纸的专门活动区域,且必须做到专人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古建筑内用电用火,建立健全防火巡查制度,强化火源的监督管理;禁止在古建筑物内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安装煤气管道,在生活区的炊煮炉灶与烟囱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禁止在供游人参观和举行宗教等活动的地方吸烟。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引起的火灾。

其次在解决硬件方面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古建筑在防火设计和功用性质等自身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古建筑火灾的发生。

(一)对古建筑进行防火技术处理,降低发生火灾概率。对已建的柱、梁、枋、檩、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造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阻滞火灾迅速蔓延。尽可能地解决防火间距和分隔。扩建、改建、维修的古建筑,设计时要注意防火间距。原有的古建筑周围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必须拆除,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防火间距,可按具体情况建立防火墙,实行防火分隔。同时,在不影响古建筑整体景观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修缮消防车道,以利于火灾扑救。

(二)改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做到有备无患。对于古建筑交通不畅的重大问题,首先要开辟消防通道,使消防车能靠近重要的古建筑。开辟消防通道要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的关系,对于古建筑群在不破坏原布局的情况下,应考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搞好消防水源建设。地处城市的古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在殿堂外、庭院内修建室外消火栓,确保每幢古建筑都在室外消防栓的保护半径以内。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4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广阔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祖先给我们留下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历史文物古迹,蜚声中外。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这些宝贵的民族遗产,承载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民族历史的见证。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才能更好的展示古建筑价值。

中国古建筑,主要包括它的规模和布局,建筑结构、形式、材料和工艺;以及周围环境风貌。古建筑常常和周围的自然风光相互借景,相互映衬,组成优美壮丽的文物古迹风景区。是中国古建筑美学的重要特点。

古建筑主体的保护

做到行之有效的保护管理古建筑,那就要剖析它的建筑结构。它的特征形式是立在砖石基础上的木框架,上面有挑檐的坡屋顶。木框架的梁与柱之间,可以筑幕墙,幕墙的功能是划分内部和外部空间。且墙体不承受屋顶或上面楼层的重量,因此可随需要而设。随着中国的构筑系统成熟后,产生了建筑规则,控制建筑物备部分的比例。

因此,在古建筑保护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守“不得改变原状”的原则。在维修、修缮工作中把它具体化就是遵循:保持现状、恢复原状、修旧如旧的原则。所谓现状也是历史形成的状况,决非残破的状况。从这一点出发,它也是原状的延续。同时,又要保留古建筑原有的风貌。我们保护古代建筑的目的之一,是要它作为历史的实物见证,所以只有它原来的面貌,才能真正的、确实的说明当时的历史情况和科学技术水平。维修、修缮中的任意修改,任何不按照原来式样的做法,不论其好坏如何,都不能说明当时的真实情况,都不能体现它原来的科学性及其历史价值,相反还会有损它作为某一个历史时期产物的实物见证的科学性及价值。但实际往往由于一些建筑年代久远,历经修葺,在一些方面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而我们一时又没有确凿的依据去恢复原状。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按保持现状的要求去维修,不改变它现存时代的结构和构件,以保留它原始科学性。

古建筑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十分重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关系。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各种不同区域地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各个历史时代和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古代建筑独特的艺术形式。古建筑被破坏尚可修复,可周边环境被破坏则很难复原,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古建筑环境保护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基石。

古建筑与自然环境均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体现古建筑的风貌和价值,古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可环境被破坏,其仍然没有达到保护古建筑的效果。因为自然环境本体已经包括古建筑室内外和整体布局,且中国古建筑大多数是以园林、庙宇、庭院等建筑形式组成。所以,保护古建筑周边自然环境,是与保护古建筑主体密不可分的。

古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文物保护法第二章明确提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定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明确提出不得在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内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科学合理的划定保护区域,使得古建筑周边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古建筑日常保护与管理基础工作的具体措施

在古建筑日常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保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坚持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古建筑保护与管理是根本,合理利用是动力,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彰显古建筑的价值。

强化日常监测及文物档案建立。日常监测工作在古建筑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它可以预防或消减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给古建筑带来的损害,对古建筑保护和管理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古建筑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古建筑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完善保护管理办法,是实现古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监测内容除古建筑本体可涉及周边地貌和环境等方面,可将监测记录反映的问题,同古建筑测绘尺寸、图纸、照片、维修修缮情况、历史事件等材料组成文物档案。文物档案内容须真实,以为今后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科技与传统技艺完美结合。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科技与传统技艺相结合,是新时期古建筑保护与防护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运用科学技术是为了更有效的保护与防护,当与传统技艺发生抵触或学术上的争议时,一时又没有佐证,那就应选择传统技艺。传统技艺保护与防护一般针对的是文物或建筑本体;而科学技术保护与防护可用范围相对广泛,如:空气粉尘、防潮、防火、防雷、防震、光线、虫害、霉菌、石质文物修复、木结构修复等因素对古建筑造成的破坏,均可以采用科学技术来解决。所有的保护与防护办法和措施都应当遵守文保工作方针来执行。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5

[关键词]陕北;古民居;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陕北古民居现状

陕北地处秦晋黄河峡谷以西,自古河运便利。因与内蒙古接壤,地处边关,自古以来战事频发、烽火不断。陕北还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融、交汇地,民间艺术独特而繁荣。明朝政府曾设立九边重镇、修筑长城以捍卫边疆,所以在陕北大地上散落着为数不少的军事堡寨。自明万历年始,蒙汉和好,政府在陕北边墙一带与蒙古族互市,双方获利颇丰。至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全国统一,蒙古与陕北交界地区的贸易十分发达,于是陕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都成为蒙汉贸易的中心。蒙汉两族人民在陕北的互市一直延续下来,到清末保持了不断扩大的势头。据田培栋的《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一文记载,清末陕北沿长城各县的商业活动曾十分发达(见表1)。从表中可知,榆林府比延安府的商贸活动发达得多,这解释了一个现象,同为陕北窑洞区,榆林地区现存明清窑洞大院百余座,而延安地区却极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榆林地区繁荣的商贸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促进了北京四合院和山西富商建筑艺术与陕北窑洞的嫁接,从而形成了以窑洞大院和地主庄园为代表的陕北明清古民居,形成了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成就和典型代表。陕北高原气候干旱寒冷、土地贫瘠、植被稀少、地广人稀,早期以“穴居”形式为主要居住方式,是人类较早聚居的见证。现有的陕北古民居多分布于榆林的佳县、吴堡、神木、府谷、清涧、米脂、绥德、横山、榆阳区等地。陕北古民居为合院式窑居建筑,是北方合院式建筑体系的一种形式,只是用来围合院落空间的建筑单体是窑洞。陕北疆域辽阔,连绵的大山沟壑间,村落隐匿、道路崎岖、经济落后。然而,恰恰是这份落后与封闭,使陕北有幸保留下一批珍贵的明清古民居实物。这些陕北窑洞大院与地主庄园,像一个个流落民间的“公子”,散布在幽静、深远的大山梁峁沟壑之间,那高耸的围墙和气派的大门,便已悄然昭示出“他”不平凡的身世。据实地考察,陕北现存的明清古民居宅院可以百计。在陕北明清民居遗构中,所知最早的实物是明代的,清代后期数量最多,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已矗立近四百年之久(见表2)。这些明清古民居规模宏大,选址讲究,院落布局千变万化,建筑装饰精湛,代表着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水平。现有1/3的院落仍有人居住,并能够正常使用,无人居住或维护的院落正在急速地坍塌损毁,现状堪忧,加之气候、人为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因素影响,一些宝贵的古民居遗构遭到破坏,急需抢救性挖掘、辑录和保护。陕北明清古民居资源,是中华古民居中一支独特的支脉,作为榆林市唯一的一所高校,榆林学院在保护地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上应勇于担当。陕北古民居的艺术特点从全国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民居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新建园林宅第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元、明、清的六百多年中,北方充分发展了表现尊卑、主次、内外、血缘等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明清两代,中国总体进入封建社会晚期。明初住宅等级划分较之前更为严格,从大门与厅堂的间数、进深,雕刻纹样及油漆色彩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但在地方民居中,逾制的现象十分普遍。明代砖石建筑数量大增,发券技术大幅提高,出现了“无梁殿”新式建筑结构。清代,木材资源比较匮乏,在民居建筑上更注重砖石材料的应用。由于经济增长,享乐思想萌发,装饰之风在清代十分盛行,建筑装饰艺术走向繁复。鸦片战争以后,清末民初这一阶段,由于西方文化的导入,陕北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从明代到清代,中国民居建筑不再追求结构美和构造美,而更着眼于建筑组合、形体变化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的美学形式。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质特点,陕北明清古民居院落组合呈现出因势而就、高低错落的特点,巧妙利用山地高差营造院落内部的等级秩序,单体建筑崇尚工巧,雕饰华丽。相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技术传统,使陕北明清民居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共同的形态。首先,这些古民居宅院大都规模宏大、选址讲究、注重防御。其次,在空间组织与布局上,表现出封建社会大家庭的尊卑秩序。在满足家庭基本生产、生活的前提下,辟有各种院落,形成灵活、丰富的空间组合。再次,陕北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精湛,人文内涵丰富。在大门、墀头、影壁、屋檐、屋脊上,处处点缀着福、禄、寿、喜的华丽图案,表达了宅主的人生理念和美好期盼。最后,陕北古民居的建筑选材、建造工艺和建筑细节处理极其讲究,用最好的材料、最优秀的工匠,建造高原窑居精华。而陕北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因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决定了民居所呈现的不同人文内涵。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保护实践

1.实地考察、测绘,挖掘一手资料关于陕北古民居的记载,除了少数列入文保单位的有粗略基础资料外,大部分都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更没有规范的图纸资料。因此,实地考察、走访是获取陕北古民居一手信息的必要途径。庆幸的是,一部分大宅的后人还在,他们就像活字典,存储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大宅后人的年龄多处于60—80岁之间,基本可清楚表述大多数提问。而他们的后代,则几乎全部定居于县城或大城市。可想而知,随着这些老人的去世,关于大宅的故事终将被时光淹没。陕北地域广袤,外出考察路途遥远,又因山高沟深,道路崎岖难行。为了保证每次的考察、访谈能够全面、有效,外出之前,课题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对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两个表格,“外出考察登记表”与“访谈记录表”,详细罗列出需要考察与访谈的条目,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规避了麻烦,是行之有效的。在第三学期末,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有“测量与绘图”实践周。自本专业确定了陕北古民居课题后,实践周的内容则围绕“陕北古民居测绘”而展开。外出测绘前,要先安排2—3次理论课程,教师应对陕北地理、陕北古民居类型、陕北古民居专业名称及相关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述,以便于学生测绘时能准确、完整地记录信息。陕北古民居多为窑与房的结合,窑洞结构并不复杂,但有一套对应的专业名称,需要学生提前熟识。另一个经验是:在外出考察与测绘结束后,应及时将访谈信息和测绘数据进行整理,以免遗漏和遗忘。2.标准制图,为数字化保存夯实基础在教学中,古民居图纸绘制的过程,绝非仅仅是“输出”,还有“输入”。由于学生对古建知识了解得不多,对部件的名称、结构、工艺更不熟悉,很难用图示化表达清楚。因此,在标准制图环节,首先要对建筑进行理解,其次才是规范的图示化表达。在图纸绘制过程中,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建筑比例、工艺、结构,通过规范化作图,如古民居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将建筑基本信息表达清楚。在此环节,要想绘出高质量的图纸,教师及学生都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本文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级学生的绘图实践为例,据统计,一张CaD图由初稿到标准成图,学生平均需要7—8次的修改过程;对教师而言,审图的循环工作量非常巨大,尤其是班级人数较多时(该班有46人),每一次审核图纸,都必须依据实景照片和测绘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在课后小结时发现,学生在古民居作图过程中,容易在尺寸、比例、填充样式、规范画法、结构及工艺表现等方面出错。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因粗心、作图技能及规范表达不熟练外,更多的是由于对建筑结构理解不清楚,作图时只考虑“形似”,从而导致反复出现结构、工艺表达错误的情况。这时,教师可通过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结构、工艺,这一步,恰恰也是古民居制图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经总结,具体解决方法是:将相关静态文字资料和多角度实景照片与动态的图演绎、视频相结合,帮助教师直观、清晰地展示和讲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最后,审核通过的CaD图,要兼具美观性、规范性的特征,应结构准确、尺寸精准、标注规范。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1.将课题导入专业课程2017年,教育部获批了青年基金项目“陕北窑洞庄园建筑艺术研究”,开启了“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的研究。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室内设计”“乡村建筑与室内”“室内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均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与创新古民居。利用专业课程,师生团队专题探讨陕北古民居的利用途径。经文献查阅,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上,不同国家的政策差异很大。例如,法国政府不提倡博物馆式的被动保存方法,而是积极推动原汁原味、动态化保护的新思路。澳大利亚政府的观点是,“既要保护建筑遗产中的社会历史元素,又要使其满足现代的使用要求”,允许改造利用文物建筑。日本在古民居保护上,形成了一个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参与的机制,即政府主导、官民协作。截至2017年12月,日本全国已经有117个地区被选定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传统建筑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保护。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现阶段对古民居的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就地修复展示,二是异地搬迁保护,三是围绕其发展旅游项目。由于不懂工艺,榆林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在教学中,师生实践最多的是第三种保护方式,即围绕古民居打造乡村品质旅游项目。以米脂姜氏庄园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探索为例。姜氏庄园是陕北最大的地主庄园,清代建筑,也是陕北古民居中唯一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组合独具特色,砖、木、石雕艺术精湛,门窗棂格图案繁杂,被称为“西北民居第一宅”,更被北京中华民族园以1∶1的比例复建展示。因产权混乱,姜氏庄园旅游区保护利用难度很大,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思路。2021年春,笔者经与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洽谈对接,初步确定了“姜氏庄园中院东、西厢房改造为展示陈列厅”的思路。东厢房展厅陈列姜氏庄园建筑沙盘,使游客可直观感受姜氏庄园建筑艺术的魅力,西厢房则展示姜氏庄园的老家具、老油灯等物件。专题确定后,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先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接着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核心),然后邀请专家及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评图,最后调整方案,打印作品册。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考察、访谈及收集资料,加深了对陕北古民居的认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在教师引导下,对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实践。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2.通过毕业设计综合实践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多关注地域性所彰显的独特风格。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数年来不断挖掘陕北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及古民居的地域元素,结合当前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的实际客观需求,持续探索与努力,力求描绘出符合时展的设计作品。连续五年来,学生围绕课题积极进行实践。实践过的课题主要有“榆林古城四合院开发设计”“米脂姜氏庄园旅游区规划”“米脂古城古民居开发”“沿黄古渡口——佳县木头峪开发设计”“康家港古驿站‘骡马大店’开发设计”等。虽然有些作品的表现手法略显稚嫩,但仍有不少作品获得省级、市级设计奖项。高校师生团队的不懈关注和介入,会推动社会对陕北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重视及思考,必将有效促进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以高校为依托,搭建相关平台五年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团队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相关教学平台、科研平台陆续获批。截至目前,已经获批建设榆林学院“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工作坊、榆林市“榆林窑居数字化基因库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平台、榆林市重点实验室“榆林窑居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平台的建立和经费的投入,使相关课题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深入,不仅将地域建筑文脉梳理得更清楚,还形成了陕北古民居基因库,大量的测绘图纸、虚拟三维模型、视频及照片等数字化资料,夯实了陕北古民居遗产数字化的基础。随着相关课程教案、教学成果等的逐渐完善,艺术学院还将打造校级特色课程“陕北古民居建筑艺术”,并资助出版模块化教材《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的教学,已促使榆林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关于陕北古民居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语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6

[关键词]文物遗产保护意识修旧如旧开发利用

一、增强保护意识,落实保护措施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保证和当务之急

历史文化遗产,可分为移动和不可移动,本文着重谈文物遗址的保护。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经过几次文物普查,我市对境内的文物遗址已基本摸清了底细,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发现和登记有价值的文物单位3321处(含古村落14处,古建筑162处),其中有1处于2006年被列入部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有1处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6处被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余为我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喜的是通过文物普查,发现了地处吕田的狮象岩,经考古专家多次实地勘察论证,确认为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印证了从化是岭南人的发祥地之一,无疑使广州地区人类居住的历史延长了数千年这久。狮象岩后惨遭日寇劫难和当地人为损坏,洞中不少石钟乳、石笋被盗,奇观被毁。“三线”建设。又曾在洞内设置油库,景观再三被破坏。改革开放初期山区发展经济,险被当作采石加工场,幸好吕田镇政府及时下禁令,否则整座石山荡然无存。与它一山之隔的马鞍山,也是座由石灰岩形成的石山,山形极似马鞍,山中岩洞奇观处处,素有从化的“七星岩”之称,后来成了采石场,而今已夷为平地,令人伤感,叹息。

值得庆贺的是我市太平钱岗广裕祠,这座宗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它和北京故宫同年兴建,距今600多年。祠堂至今先后经8次修缮,其中前5次在帝王朝时代维修,每次维修年代均清楚地刻记在祠堂的脊梁和碑记上,为全国祠堂维修史上所罕见。(最近一次维修记录,连同联合国授奖证书一并交由档案部门作永久保存)。正因为祠堂保护完好,修旧如旧,记录清楚,价值无期,所以于2003年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文物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我市的文物保护在世界文明史中增添了崭新的一页。

当地干部群众自觉维修、长期保护文化遗产的例子还有很多,尤其是对宗祠、古村落和名胜古迹等。在“”破“四旧”期间,不少地方对祖祠等古建筑中的壁画、浮雕、碑铭等重要物体进行破坏,当地有心人就知道偷偷地用泥巴、石灰浆或砖板等将其掩盖伪装,才免遭破坏失却而保存下来。被称为从化“小延安”的吕田塘基村,革命烈士巢德麟家的小楼,曾是当年我地下党经常活动的地方,也是中共从化县委成立的地方,由于当地群众自觉长期维修保护,加上后来县里拨款修缮才保存至今,而且办成小小革命文物馆,成为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处吕田墟的“流溪尚义社学”是清代兴建的地方学堂,抗战期限间中共地下党曾在此兴办“从化县第二小学”。在此边办学培养当地民众弟子学文化边暗中培养革命进步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革命骨干。解放后曾划拨被卫生院使用。有过一段时间,时卫生院某些领导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强,试图将社学拆毁用作医院扩建之用,幸好给吕田镇政府及时察觉制止,并作了保护性的简易维修,才得已保存至今。

二、坚持修旧如旧,保留“原汁原味”是体现历史文物价值的重要依据

作为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为目的的传统建筑,由于建造年代和使用年代的差异和岁月变迁,导致服务对象的更替、使用模式的转变,外界条件的演化以及人们鉴赏取向的改变,使用者必然会根据现实需要和建筑寿命的客观规律,在传统建筑中不断加入新的时代信息和生活烙印,这就必然导致历史传统建筑风格、型制、形式和人文环境、建材、技术工艺等方面与现实要求拉开距离。

因此,在传统建筑修复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陷入“旧”与“新”,“赏”与“用”,“意境”与“现实”的矛盾之中,为了提高和体现历史文物价值,恢复保留历史文物和传统建筑的本来面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修旧如旧”。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及后人鉴赏到原来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技术工艺,“品尝”到古建筑的“原汁原味”,而达到参观学习教育享受之目的,也为今后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提供真实的原始资料,这正是历史文物价值之所在。此前我们发现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尤其是古祠、古墓在维修过程中,总是处理不好历史与现实的矛盾,只凭我们自己的主观猜想、主观意志进行鉴定、制定方案和施工,用的是水泥钢筋琉璃及陶瓷画等现代建材、现代工艺,表面看来美观实用,实则修旧如新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例如,离广裕祠不远的太平屈洞村钟氏祠堂,无论是建造时间还是建筑规模,都比广裕祠要早要大,但为什么就没能获认可呢?原因除没有广裕祠那样清楚的维修记录外,主要是维修时用的都是新材料新工艺,未经专家鉴定与决策这两道关键环节就自作主张施工维修,使祠堂古建的历史文物价值大打折扣,如今再翻工重修,劳民伤财。广裕祠最近一次维修则绝然不同,他们首先争得从化市委政府的重视支持,由市里出面请来对古民居颇有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教授等优秀的古建筑专家前往实地认真考察、鉴定。经反复研究论证后,才作决策和制定修缮方案。修复方案严格遵循《威尼斯》和《奈良文书》原则,严格分析和遵从文物的各个属性切实保留文化遗址中材料与实体、形式与设计、传统与技艺、功能与用途、周围环境与文脉等各方面的真实属性。对用料、工艺、施工方法、工作流程等也都作了严密、科学的研究论证后才允许施工操作。在修复过程中还派出专家亲临现场指挥监督,发现难题及时研究解决,务求恢复原貌、“延年益寿”。经过多次维修的广裕祠,确实保留了明、清以来不同时代的特色,被誉称传统建筑的“活标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评委对广裕祠获奖的评审意见指出:“广裕祠的修复是一个地方遗产保护的杰出范例”,“陆氏祠堂不仅成为钱岗村历史活的记录,同时也可捕捉到中国从宋代直到今天绵延的历史进程。”走进广裕祠,使人仿佛游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区区6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却折射出如此灿烂的中华文化和时代信息,着实让人叹为观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大奖的确是实至名归。

或许有人在经济大潮中哀叹,古建筑的消失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快,但广裕祠修复成功,重放异彩的经验却告诉我们:物质的经济发展势在必然,但与历史文物的保护并无矛盾,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时代进步,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决不能以牺牲历史文物为代价,也不可使我们走出很多年的路或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才回头感到后悔。

三、适度开发利用,资源利益共享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生活享受的迫切需求,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据我们入村走访调查,发现农民最喜欢和最具人气的地方是村中的祠堂,据说过去如此,看看现在也是如此。这是中国传统、民间风俗和农村习惯所致,充分体现了祠堂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地方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早几年市政府就下决心,由政府主导,村民捐资,社会赞助等办法,筹集资金对宗祠修复利用,兴办文化室。市政府对修复行动积极主动的项目实行资金补贴。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划拨资金数百万元,修复宗祠73间,其中利用祠堂兴办文化室73间。如今,这些祠堂已成为当地村民的文化娱乐中心、科学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文化室内设有图书、台椅、棋类等文娱体育设施,有条件的还设有电脑室,供村民上网、学习交流农业种养科技及进行农产品销售交易等,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村民婚宴、寿宴都喜欢在祠堂进行,新郎新娘在此拜天地,拜祖宗,婚礼隆重热烈。这一做法不仅使宗祠这一古文化遗产受到有效保护,而且得到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资源共享、两全其美。象广裕祠自从修复获奖后,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往观光学习或取经,几年来就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近十万人次。广裕祠由村民、政府和学者三结合,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成功之道,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文物普查显示,从化拥有保存较好的古村落数百个,其中保存完好又具有珍贵价值的14个,尤以太平钱岗古村落、钟楼古村落,城郊街的殷家庄古村落和江埔街的大江埔古村落最橥怀觥G岗古村落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比从化建县还早200多年,村内有大小不一的泥砖瓦房一千多间。“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在一片茂密的荔枝林和一泓碧水的环绕之中,钱岗古村简直就象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给人启迪,给人L想。可悲的是农舍多成危房,不少已经坍塌,四周荒草繁盛,显得荒凉,古村衰老加速。可喜的是古村中没有就地拆旧建新的高楼,近日已有海源公司投资重修开发成旅游景点,好让游客尽享岭南古村文化的风采。

吕田狮象岩,是一座近两平方公里全由石灰岩构成的天然岩洞,山里溶洞奇观处处,石笋、石钟乳琳琅m目,传说是“神仙洞府”素有从化“七星岩”、“小马坝”之美称。抗战前曾有外地著名坤士在此开办过旅游业,山洞内配有庙祝,设有神坛,香火鼎盛,还刻有无数名联言诗画,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兴旺一时。民国时期,广东名人梁培基也曾游过此地,并在岩洞石壁上留下“特凿石级,以记游踪”几个大字。后因日寇入侵,遭受劫难而歇业。象这样的名胜古迹,如果能重新开发利用,恢复昔日的辉煌,既保护了几千年的人类遗址,人文景观,又能供人们参观游览,又可获取经济效益,解决部分遗址保护的经费,一举两得,乃不失为一个双重发展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11.19;

〔2〕从化市文物管理编撰委员会.从化市文物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06);

〔3〕从化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从化市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07);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7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お

摘要:本文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对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建设中壁画保护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理念梳理和实践探讨,冀以在尊重独特性和探索普适性的交融中,有效保护珍贵文物,合理利用文化资源。

す丶词:太平天国壁画;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中图分类号:J20-05,tU87文献标识码:a

thoughtsonRelevantproblemsConcerningtheprotectionof

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Frescointangzijie

maoXiao-ling,wanGGuo-xiuお

南京堂子街108号的五进古建筑内有18幅题材新颖、构思巧妙、设色工巧的太平天国壁画,是南京地区保存现状最好、数量最多的壁画,也是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存世不多的太平天国文物,其丽辉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研究和艺术价值。而作为壁画载体的古建筑,在太平天国前期是总理朝政的东王杨秀清属官的衙署,后期为某小王的王府,布局有序、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同样承载着那段人类历史上的真实记忆。太平天国壁画和王府古建筑,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定时代的价值观、艺术观和风土人情,对太平天国史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拓展以及实物的佐证、资料的补充都十分有益。

随着文化多样性带来遗产保护哲学多元化的发展,如何在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的建设中,尊重壁画与古建的独特性,探索普适性的理论和实践,以合理有效地保护壁画和古建筑,挖掘文物的珍贵价值,并充分发挥艺术馆的多重功能,都有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就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部分论题略作粗浅的探讨。

一、壁画、古建的科学修复与原真性

太平天国壁画和古建筑迄今已有150余年。由于江南地区雨水丰沛,作为壁画载体的建筑年久失修,壁画常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而南京的酷暑寒冬也使壁画经受着温差考验,空气污染、雨水侵蚀、可溶性盐析出、自然风化以及生物侵蚀,昔日色彩绚丽的壁画已多处出现霉变、粉化、空鼓、开裂等病害,木板壁画也出现了颜料层龟裂、起翘、脱落、变色等残损。现存的古建筑同样是日益不堪岁月的消磨,除中轴线前两进保存有太平天国壁画而维护尚好外,其余院落由于年久失修,结构破损,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自1952年发现以来,各级政府多次拨款加以维护、修缮,但壁画和古建的现状都不容乐观。

毋庸置疑,任何文物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朝着损毁的方向发展。在壁画艺术馆的建设中,壁画和古建筑作为独一无二的历史遗存,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修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知道,文物古迹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作为遗产保护的灵魂,原真性既是遗产保护的对象,也是衡量遗产保护质量的标尺,直接决定着文化遗产所表征的“文化身份”。

如何在保护和修复中保持太平天国壁画和古建筑的原真性?

首先,要遵循在尊重历史遗物原有状态、风格前提下对文物进行修复保护的原则。这其中的原有状态是体现历史延续和变迁的真实“原状”,而非文物古迹完整的“原状”。此外,文物的原状还涵盖着从形态到地点,物质到非物质,本体到时空联系,价值到功能等广泛的文化人类学范畴,并且相关的认识仍在发展中。

其次,原真性作为遗产保护技术的理论基石,其概念源起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最重要的应用也首先是指导这一实践,因此,在理解与运用上离不开技术层面,涉及保护技术类型以及保护方案选择等。

一方面,遗产的知识层面原真性信息是一切保护技术实施的基础。要使用先进仪器和设备,对壁画的材料成分、结构、性质,材料的老化机理、规律,温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有害微生物、地质环境等进行分析、检测;以详细的文字和照相,记录文物的大小、尺寸、质地、损伤状况、微观构造、原有修复状况等,并尽量做到分析结果的数据化和图像化。对古建的基础构造和垒砌形式,斗、梁架等大木构件的墩接,椽飞、望板的间距与铺钉方法,以及勾栏、门窗、天花的形状、规格、图案、线角等,也都要有全面、真实的信息反映。然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文物本体对象的不同,编制详细的可行性保护方案。

另一方面,壁画依托于古建存在的特殊性对壁画物质层面原真性信息的切实保护有更为具体和实际的要求。要制订严密而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古建维修之前,要对壁画表面进行清洗和加固,支搭壁画保护架木,覆盖架板、篷布等防护层,拴绑牢固,钉压坚实,上下留通风孔,做到防砸、防压、防雨、防风、防潮。如遇风雨或震动,要及时检修与纠正。

再者,具体修复时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也是保持文物原真性的关键:其一,做到最小干预。在壁画加固、清洗、修复的基础上,不刻意去弥补表面的残缺,只将附加部分用于最有必要补全之处,以免造成历史赝品。对于古建,尽可能保留原件及原有结构部分,并按照原物的艺术风格、形式进行相邻部分的修复。正如2007年5月通过的《北京文件》所倡导:材料和结构的替换或更新应保持合理的最小的程度。其二,补全所采用的材料与工艺最好是原材料、原工艺,但要做到可辨别哪些是原始保留部分,哪些是后补部分,达到“远看一致,近观有别”的效果。其三,修复后的文物具有再修理的可能性,即可逆性。因为若干年后,为更有效地长久保存文物,必然要对已修复但效果不是最理想的部分,代之以新材料和新技术。而有的虽然效果较好,一旦老化,也必须重新处理。因此,无论处理方法还是选材都要充分考虑可逆性。其四,补全材料与文物原材料在物理、化学等性能上必须相接近、可兼容,具有安全性、持久性和抗老化性,不会造成新的损害。

最后,要通过文字和图像记录建立修复日志,将每一阶段及所使用的材料、方法记录归档,保存与文物有关的一切原真信息和资料。在修复完成后,将调查报告、修复方案、修复日志综合整理,形成修复报告书,并建立档案,对今后的研究和再修复起指导作用。

二、壁画、古建的内外环境营造与整体性

任何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有自身存在的适宜环境,还有与文物遗存共同存在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文物依赖于周边环境而存在,体现了东方哲学讲求和谐的思想,也代表了中国文物保护的一贯原则,具体表现就是把文物及其周边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保护。因此,对太平天国壁画进行保护,不仅要通过科学观测和研究创造良好的可调控环境来保护它的本质,还要保护它的周围,包括整体建筑格局、空间形态、历史名称、标志物等重要肌理,尺度、风格、色调、装饰等风貌基调,甚至延续到其间的名人、名事等非物质文化内涵。

1、文物保护小环境的调控和监测

文物都有相对来说最合适的保存环境,壁画由于客观存在的空间、自身内在的特质等多重因素,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对壁画保护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多学科、综合的系统研究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气体成分分析、污染源调查、小气候观测、霉变菌种分离鉴定等,探讨引起壁画病害的环境因素。在壁画修复完成后的长期保存和展示中,设立环境监测点实测馆内小环境的气象要素及温度、湿度、墙温、地温、气流等。制定和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控制相对稳定的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控制光源,避免紫外光侵害;保持壁画地仗及其含水量的稳定;隔绝地下毛细水携带可溶盐对壁画的侵蚀;防止地震等引起壁画脱落;抑制霉菌、苔藓的生长;在观众入口处设防尘及防有害气体地带等。虽然有些环境条件存在冲突,如良好的温湿度也正好是霉菌、苔藓生长的适宜环境,这其中就更需要综合的调控与合理的防护。

日常还要做好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环境控制的管理。要预防重点区域和隐患、脆弱部分病变及新病害的发生,保证维护设施、技术设备的有效性,确保供电正常、排水通畅、防治白蚁的毒土沟有效,同时监控由于保护修复所引发的不良影响等,做到定期检查,规范记录,即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难题。

2、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营造

2005年10月21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西安宣言》,建议世界各国加强对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环境是孕育文物的母体。文物的周边环境有自然与人为的,平面与立体的,动态与静态的,有形与无形的等等,与文物本体一样,他们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载体,既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风俗民情等,又记载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各种信息。

在历史环境的保护中,一方面要保持保护范围内原有建筑的风格特色,以及因特殊需要所建新建筑物在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用途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另一方面是整体空间和环境的保护以及氛围营造,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在建设控制地带,要“保护文物单位的环境风貌”,“它具有时代的特点和风格,与文保单位的环境氛围基本上是协调的”。虽然由于多重原因,很多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亡羊补牢”总为时未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历史环境是当代人的职责。而在有据可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历史遗存做部分适当恢复也是营造历史氛围的重要途径。另外,在城市或街区的整体规划中要充分融入文物保护的理念,以更长远的、科学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决策来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

三、壁画、古建的历史展示与可读性

博物馆是人类为保护和利用文化、自然遗产而创造的一种形式,核心功能是展示。“看”展览是公众去博物馆的基本目的或首要目的。展示也是体现遗产价值和功能的最主要方式,是遗产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最重要渠道。因此,文物陈列具有可读性对发挥博物馆功能至关重要。

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由于保存有珍贵的壁画和较为完整的古建,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有效展示,将使文物更具可读性。在新建展厅中可通过文字、图像、模型等非物质展示方式,以数字化虚拟成像为技术支撑,展示太平天国壁画的艺术魅力,使观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了解整体而精确的壁画艺术知识,生发探索兴趣,并具有多维、立体的想象空间。在没有壁画的古建中,一方面可以确凿文献史料为依据复原当时的陈设,复制部分壁画,完整表现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古建筑具有上层建筑和物质资料的二重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前提下,也可以将部分古建作为物质资料加以利用,像乌镇的蓝印花布作坊就是典型一例。此外,可将一些已不具备原地保存条件的太平天国壁画集中于此保护,但对于这一类展示就要与壁画现场观赏同等对待了。对壁画艺术的现场观赏,其亮点在于“现场”的开放。“原物”永远比复制品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和更丰富的细节。观众可以领略壁画独有的艺术魅力,感受浓郁的现场氛围,观察更多的历史文化印记。在新展厅中较全面了解壁画知识后再进行的现场观赏,虽然参观时间短,但会给观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尤为重要的是,对壁画保护内部小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干扰可以尽量减小。

不可移动的历史原物陈列,涉及作为载体的文物建筑的修缮,两者都存在着是否要“修旧如旧”这一国内外人士多年来争论和探讨的问题,也与文物的可读性紧密相关。保护文物理所当然是第一位的,但保护的意义也部分在于发挥文物的研究、教育、旅游、文化等社会价值。如何融汇文物保护基本理念进行文物修复保护与对外展示的具体实施,既要有理论的支撑,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目前业界主要做法有:一是随旧,即在不损坏文物、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的前提下,将破了的部分修复,缺失了的重新补上,并随色做旧,使新旧部分在修缮后比较协调。二是不做旧,即缺失部分按传统工艺和材料恢复原状,但不做旧,新旧有别,有一定的反差。三是强调“保”,尽量不进行人为干预,以免大规模修缮给文物带来建设性破坏。

在太平天国壁画展示中,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增强文物的可读性,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如壁画本体与作为载体的古建,安全最重要,应注重“保”,而不追求焕然一新;其他古建的修复则可根据不同需要和现状作不同选择,做旧的可以与复原陈设取得协调的观赏效果,不做旧也同样可以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印象,并使其心灵得以深刻而长久的文物保护理念的浸润。

四、壁画、古建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性

在文物古迹的利用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就是:“满足现在的需要,同时不牺牲满足下一代需要的能力”。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证明:对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起决定因素的不是资金而是观念,科学的观念、决策、体制和方法是文化遗产成为一种长久资源的基本保证。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8

关键词:古城记忆工程档案

山海关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部,依山襟海,自古为华北连接东北的交通咽喉要道。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军徐达受命备边,在山海之间修筑长城,建关设卫,定名为“山海关”,并在其四周修筑了完整的最具典型特征的防御体系,形成明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重要关隘。山海关一直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山海关举世闻名,文化遗存厚重,然而,就是这座荟萃了长城精华的军事重镇,历史名城,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城巨大的名气与其现实的残破和古城百姓生活的尴尬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省委书记白克明来到山海关,看到当时的情景感慨万千:“山海关古城若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开发,既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党和国家的期望,也对不起子孙。”“要改善关城百姓的生活,必须着眼于古城的开发;而开发好古城,重要的前提便是保护好古城,完整地保护好延续了600年的古城历史文化信息,让每一座城楼、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四合院乃至每一块砖瓦都能够清晰地向人们诉说古老的往事。”

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就此被提上议程。

山海关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开发后的山海关将再现明末清初军事重镇的风采。面对这一宠大的系统工程,档案工作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并抓住这次机遇实现新的发展是摆在档案人面前的一道必解的题目。

1围绕大局、抓住机遇求发展

总书记说:“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档案工作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也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发展。档案工作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部门,也不是权力部门,要赢得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支持,就必须以“有为”求“有位”,靠工作业绩赢得重视、尊重和支持。

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将给山海关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山海关的历史将翻开新的篇章。中共山海关区委就此做出了《关于举全区之力加快古城保护开发的决定》,决定中指出:“现状不是永恒,历史在于创造,古城保护开发项目是推动山海关实现大变化、大发展的重要契机,是彻底改变山海关面貌的转折点,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坚定必胜的信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实际行动,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开发进程,为再现古城历史风貌,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做出贡献。”这就是山海关各项工作的中心和大局。档案局清醒地认识到:档案工作与全区其它各项工作一起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必须应对的挑战。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形成,差距在失去机遇中拉开,重大机遇并不常有,重大机遇失不再来。决不能等闲视之,要以新的思路、新的姿态、新的做法融入古城保护开发的热潮,争先进位,谋求发展。

在古城保护开发指挥部成立之初,档案局就密切关注有关信息,认真研究古城保护开发的构想、任务、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及各项措施,及时与指挥部联系,听取他们的要求和设想,寻找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和可做为的空间。同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固有做法,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一改档案资料产生之后再指导、整理、接收的做法,提前介入:首先建章立制,帮助指挥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档案工作制度,如:《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保管制度》和《归档要求》等。其次,培训人员:针对档案员及办公室其它人员缺乏机关工作经验的特点,进行了公文运转、档案业务、档案法律法规培训,使之具备应有的常识和技能。再次,为适应古城保护开发指挥部领导提出的文件材料要“随时产生、随时存档、随时利用”的要求,积极探索提出了档案资料流动式管理的新模式。

2服务中心,积极宣传造声势

在山海关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下,古城保护开发如同一首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各部门各单位都争相奏出了自己或美妙或铿锵有力的旋律,可以说档案工作是其中最微弱、最易于被淹没的声音,为使这一档案之声变强变亮,引起更多的关注,档案局展开了强有力的宣传攻势,借助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向领导宣传,向社会宣传,为启动“古城记忆工程”造足声势。

2.1及时向市档案局领导汇报,听取市局领导的意见,得到了大力支持,市局领导亲自到山海关与主管领导商谈,为了引起足够重视,还邀请长城协会秘书长董耀会先生亲自出面会见区主要领导,敦促此事。

2.2在认真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适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实施古城记忆工程的建议”,详细阐明了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步骤、实施办法。同时向各位主要领导分别汇报,使这项工作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留下印象,引起重视和支持。力求在古城保护开发规划之初,就为档案工作争得一席之地。

2.3与区新闻中心合作,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影响。在《中国档案报》、《河北日报》等国家、省、市各大报刊、电台、电视台上进行宣传报导,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通过以上积极争取和大张旗鼓的宣传,赢得了从领导到百姓各阶层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形成了“项目未动,档案工作要先行;拆迁未动,拍摄影像资料要先行”的共识,为“古城记忆工程”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3精心策划、广开思路求创新

为了做好古城保护开发中的档案工作,我们重新学习了有关的业务法规,对古城保护开发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精心编制了《古城记忆工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古城记忆工程”档案是指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真实记录。其目的为:它记载了古城改善前的原貌、改善后的现状,特别是一些改善前后的照片能直接反映了古城的真实情况,记载了古城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古城记忆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保存、管理好这些档案不仅能展示这个古城的变化,而且也为后人了解我们这座古城、了解当代人的工作、生活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古城现状影像资料的拍摄和文字资料的征集编撰。二是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载体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因为古城现状影像资料必须在工程动工前完成,所以把它做为第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为此,山海关区档案局编制了详细的《山海关古城现状影像资料拍摄方案》,影像资料计划拍三套:一套航拍片、一套录像、一套照片。其拍摄范围是:古城开发涉及的所有区域。其中包括关城和东罗城城墙、城内街道、建筑、城外周边环境、文物遗址、“民心工程”的现址与新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其它在古城开发带动下计划修复或重建的古迹或遗址现状、现存建筑物局部构件等。其拍摄构想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尽量全面地将古城现有面貌记录下来,既要有整体轮廓,又要有具体器物,遵循面、线、点相结合的原则,让古城现状在影像资料中得到永存。具体构想如下:1面:山海关古城及罗城鸟瞰全景。采用航拍,反映古城、罗城整体结构及周边环境。2线:环城城墙,东、西、南、北大街及主要街道、胡同。顺序为先全景,后两侧建筑景观。3点:国家、省、市、区四级文物保护单位及近代优秀建筑、有价值的民居及文化遗存、“民心工程”涉及单位的现住址及迁建址、典型违规建筑、城中密布的电网、通讯网、电杆、在古城开发带动下计划修复或重建的其它文物古迹的现状或遗址。此外对拍摄剪辑要求、存储要求也做了详细说明。

4“古城记忆工程”结硕果

“古城记忆工程”通过摄像、照相等技术手段,记录了山海关的全貌,并对即将开工建设项目的原貌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共形成照片9000张、录像1850分钟,其中共整理出有代表性的照片29册1591张,底片6册1520张。这些照片、录像囊括了山海关关城所有的街道、胡同、文化遗存和单位。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9

埃及人均国民收入1417美元(1999年),家庭平均收入7570埃镑,人均收入4493埃镑(1美元合3.4埃镑)。过去,埃及的城镇住房以独门独院的平房为主,富裕的人家盖两层小楼。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人口剧增,仅开罗市就有15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住房危机。据了解,埃及城市现有半数住房年久失修,不少住房是危房,许多人无家可归,违章建筑到处都是,由于地价贵,不少开发商为牟取暴利,随意扩大建筑面积,甚至违章加层,时常发生塌房死人等恶性事故。有一幢7层楼房,上面竟然加盖了5层,结果大楼垮塌,死伤近百人。有鉴于此,埃及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对付住房危机,最近几年来,埃及每年新建住宅保持在27万套,投资保持每年90亿埃镑,由于埃及城市失业率高,居民普遍收入低,政府通过低息贷款资助家庭购置住房,每年提供6.2亿埃镑,年息5%,每一购房者可向政府申请1.5万埃镑的低息贷款(40年还贷期),不足部分可申请银行商业贷款。在已故总统萨达特的倡议下,埃及开展了建设青年公寓计划(也叫未来公寓计划,意为建设一批代表埃及将来居住水平和发展方向的现代化住宅),计划兴建15万套,由埃及建设部负责修建,资金的50%由企业家捐助,另50%作为私人发展商投资,租售价格由政府确定(以收回成本为确定价格的依据),目前已建成7万套。埃及的住房一般不作外墙装饰,所以城市里的住房看上去都是千楼一面的混凝土外墙,但室内装潢都比较讲究,被称为埃及城市一怪。在埃及的城镇,还可以看到许多未完工的住宅工程,屋顶上树着密密麻麻的钢筋,但屋顶下面的房屋已经使用了多年。

据了解是因为埃及的法律造成的,埃及的房屋都要交不动产税,业主于是跟政府玩起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让住宅永远处在“半拉子”工程状态,就可以永远逃避交税了,而由此造成的城市景观方面的损害,则多年解决不了,大家都觉得这是法律的失败,也有人呼吁修改法律,但至今还是老样子。

二、埃及卫星城建设的得与失

埃及国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但只有5%的土地适宜居住和耕种。为了解决建设用地,从1975年起,经过专家的论证,埃及开始在沙漠地带建设卫星城和经济型住房。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设,目前已有12个卫星城初步建成。

位于开罗市郊区十几公里的十月六日卫星城,1979年开始规划建设,卫星城分为工业、住宅、娱乐三个功能区域,规划人口65万,计划建成生态型绿色卫星城。第一期现已建成,良好的环境和配套设施,使卫星城的空气质量、绿化率等指标大大高于市区,吸引了1000多家企业落户卫星城。为了吸引企业和居民入住卫星城,埃及政府采取了三项优惠政策。

一是优惠的税收政策,规定凡在卫星城落户的企业,在10年内免收海关税和企业所得税。

二是优惠的房价,由于沙漠土地地价十分便宜,卫星城的房价只有200多埃镑/平方米,仅相当于开罗市区房价的四分之一,工业用地价格更加低廉,因此对中低收入家庭和中小企业很有吸引力。

三是简便的手续,1997年,议会通过了“投资鼓励和刺激法”,设立专门机构对外商投资实施统一管理,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资本市场,吸引外国投资。卫星城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由政府设立一家开发公司统筹进行环境和配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统一对外招商引资,办理有关手续。

公司隶属建设部,政府之间的协调事宜由建设部负责。然而,由于摊子铺得太大,全面开发使埃及的财政不堪负担。特别是与城市市区连接的交通建设滞后,卫星城对有钱人缺乏吸引力,对穷人还是买不起住房,致使有相当一部分房屋闲置。

三、埃及重视建筑科技发展

埃及虽属第三世界,但在科技和人才方面比较重视,建设部门也重视建筑科技工作。早在1954年,就成立了建筑方面的研究中心,期间虽历经几次战争的创伤,但该中心的发展一直得到埃及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中心隶属建设部,在全国设有分支机构,除承担住房与建筑方面的科研任务外,还负责建筑材料质量及钢筋混凝土质量监测、建设科技人才培训(全国设有75个培训中心)、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并参与全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新城规划、低标准住宅设计等工作,中心实行零预算,经费主要由财政拨款,也可以通过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收费补充经费不足,收费标准由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制定,地方政府和外国基金组织也经常提供一些资金援助。

四、埃及重视古建筑修复和保护项目

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其中不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令世人神往。修复和保护古建筑自然成为历届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务。

艾资哈尔清真寺是开罗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该寺占地1.2万平方米,380根大理石圆柱,三个巨大的圆顶和五个高耸的宣礼塔,构成了气势磅礴的大清真寺,反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和艺术的独特魅力。它同时也是一所荟萃伊斯兰学者、在国际上享有权威的综合性伊斯兰教大学,对这样一所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由建设部负责,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历经了千年的沧桑后,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开罗的城墙修复工作近几年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城墙周围曾经是开罗颇有名气的死人城,是开罗的一大奇观,在死人城里,生活着超过50万的居民,这些人都是最低层的劳苦大众,在埃及城市化的高潮中进城淘金,他们付不起房租,只好以墓地为家,与尸骨为伴,是埃及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墓地的居民情况十分复杂,居住和治安条件十分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尘土飞扬,垃圾成堆,政府多次进行清理整顿,但收效甚微。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一块心病,后来政府通过改造旧城墙,引导和资助居民搬迁,一举两得,是比较成功的做法。

埃及在修复和保护古建筑方面的主要经验,一是加强立法,在古建筑周围,严禁私搭乱建,根据立法,埃及当局采取果断行动,用推土机把金字塔周围地区包括已故总统萨达特别墅在内的房屋建筑、夜总会和其他娱乐场所统统推倒,变成绿化地带。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全民保护古建筑意识。三是依靠专家队伍,将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交给专家去做,不搞长官意志,修复方案要经过专家反复论证修改,甚至要在世界范围内征求意见,方案不成熟,宁可不修。四是采取多种方式增加投入。除政府的财政预算外,主要的修复资金来自世界有关组织,各国政府援助及世界范围内的民间捐助,在世界各地,都有一批热心的志愿者,为埃及古建筑修复工程拉赞助,埃及政府及有关部门,以项目为对象,通过广泛的宣传介绍埃及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修复计划,呼吁世人为保护人类的共同遗产给予资助,为埃及古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争取到大量的资金,差不多所有的大型古建筑修缮项目,背后都有大量的外国资金的资助。

三、埃及重视建筑科技发展

埃及虽属第三世界,但在科技和人才方面比较重视,建设部门也重视建筑科技工作。早在1954年,就成立了建筑方面的研究中心,期间虽历经几次战争的创伤,但该中心的发展一直得到埃及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中心隶属建设部,在全国设有分支机构,除承担住房与建筑方面的科研任务外,还负责建筑材料质量及钢筋混凝土质量监测、建设科技人才培训(全国设有75个培训中心)、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并参与全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新城规划、低标准住宅设计等工作,中心实行零预算,经费主要由财政拨款,也可以通过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收费补充经费不足,收费标准由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制定,地方政府和外国基金组织也经常提供一些资金援助。

四、埃及重视古建筑修复和保护项目

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其中不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令世人神往。修复和保护古建筑自然成为历届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务。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篇10

关键词: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古建筑测绘是记录、研究、以及进行古建筑修缮和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一套完整、准确、详实的测绘记录是留给后人读解历史最丰厚的遗产和进行古建筑研究的科学依据。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绘方法和体系,才能实现古建筑测绘的快速、有序、准确和详实。唐、宋、辽金古建筑由于历史久远,遗存数量稀少,在测绘时通常会搭建“满堂架”,并使用很长的工期对每一建筑构件都进行逐一的编号和测量。与前者相比,明清古建筑数量众多,保存相对完好,大量建筑或保持原有用途,或作为博物馆仍在继续使用。受测绘工期和条件的限制,在测绘时通常只能搭设部分脚手架,或是仅依靠爬梯进行测量,因此更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

古建筑测绘的现状

新技术为古建筑精细测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推动古建筑测绘数据技术获取向着集成化、实时化、动态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当前,古建筑测绘的主要手段有全站仪离散点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全站仪与摄影测量集成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方法等。张文江等采用经纬仪、全站仪对河北保定市古莲花池、清西陵进行测绘,解决了古建筑檐口和屋顶等高空部位测量问题,但该方法效率低,对复杂、非规则的古建筑测绘时间长。汉堡应用科学大学Richard等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对德国北部古城堡进行三维重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paul等利用少量图片对大范围建筑物进行三维重建。但摄影测量存在影像存在死角,如何将在不同地点拍摄影像高效、高精度拼接也是该方法大规模使用需要解决问题。全站仪可以解决摄影测量畸变校正和像对连接所需的几何特征测量问题,但这种方法依然面临如何快速从洞窟摄影影像上提取与全站仪测量对象匹配的特征问题。三维激光扫描仪可同时获取空间三维点云和彩色图像,已成功用于故宫修复测绘、山西陵川县西溪三仙庙部分建筑及其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三维建模、西安市民居保护工程等。由于遮挡关系,在某一扫描站上不可能获得被扫目标所有三维信息,需要从不同角度多次扫描,多站数据拼接融合精度控制以及大数据量点云测图与自动建模处理,影响着三维激光扫描在古建筑精细测绘中的实际应用。

以上各种单一测绘方法有其优势,但也有缺点,无法满足古建筑物精细、全面和高精度测绘需求,而将各种测绘方法有效集成,通过多种测量手段数据融合处理,解决单一测绘手段在某些方面不足,是古建筑精细测绘技术发展趋势。

古建筑测绘技术与方法

投影法是古建测绘常用的一种方法:将各构件边缘点直接投影在地面上,再测量构件尺寸、间距和高度。从理论上说,此方法是准确的,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目前常用确定竖直投影的工具是铅垂。铅垂受到风的影响很难保持静止,即便排除了风的干扰,铅垂也多做圆周运动,同时铅垂位置也难以控制在最适合定点的高度,因此完全依赖测量者的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多次转换只能增加误差。在测量构件高度时,由于地面地砖高低不平,或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存在,测量所得数值无法进行校核,有时甚至会得到与实际相悖的数据。按照公式:斜长L=h(高度)/sinα(偏转角);d(偏移量)=h·tgα计算,竖向高度为5m时,如果垂线倾斜0.5度,则地面投影的位移约为44mm,斜边长度增加为0.2mm,当高度为10m时,位移为88mm,长度增加为0.4mm。;同样在测构架水平间距时,当间距为10m,倾角为2°,距离增加为6mm,位移为350mm。

因此,当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梁架水平尺寸时,通过用激光测距仪的水平泡校正,通过目测加以控制,所得数值误差相对较小。在测量各构件竖向高度时,以同一构件同一位置(如最后一架梁的梁底、柱顶等)为参照系得到柱头以上梁架的高度关系,并对梁底高度变化用水平管进行校核,其距地面高度则通过柱头高度来确定。

2.1、外业测量数据采集详细流程

(1)采踏勘选定。现场踏勘,制定外业数据采集方案,包括控制方案、测站设置方案、标靶布设方案和纹理采集方案。

(2)测量基准建立。以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传统测量传感器建立古建筑精细测绘的基础控制,并以全站仪交会测量方法获取古建筑各构件间的连接点三维坐标、大样图,建立古建筑测量一级控制,为后续数据采集提供测量基准和数据拼接连接点。

(3)三维激光扫描。受视角限制,一般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在不同的位置获取古建筑点云数据。因此,需要对多站点云数据进行拼接。由于各站点云数据坐标系不同,相邻测站之间以同名靶为标志进行拼接,实质就是通过不同测站点间同名ie在两个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这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为保证不同测站点云数据有效拼接,须保证相邻测站重叠区域内有至少3个标靶点。对于站点重叠较少的对象,如建筑物内部与屋顶瓦面,需要采用全站仪测定统一参考下的连接点空间坐标,将点云数据归算到同一坐标系下。此外,为了有效减少多个测量站点间进行匹配所带来的累积误差,应在能获得完整数据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测量站点个数。同时为了增加匹配精度,使用全站仪对各个站点位置进行精确测量。

(4)对局部细节测绘。于局部隐蔽区域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构件采用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局部精细点云。对于部分关键物体进行高分辨率近景摄影测量。对一些无法扫描点云并且无法使用近景摄影测量地方可采用钢尺、照相或全站仪人工传统测量方式补充数据。

(5)古建筑全景影像采集。采用360°全景相机配合三维激光扫描仪在不同的测站同时拍摄全景影像,同时拍摄的目的在于使激光点云扫描区域和影像拍摄区域相同,利于对点云和影像进行自动匹配。

2.2、内业数据处理详细流程

(1)点云拼接与影像配准。要做到各测站点之间的点云数据精确拼接就要求在使用扫描过程中靶球和全站仪测量共同进行,以提高拼接精度。将现场采集的全景影像与点云数据精确匹配,使点云不仅仅携带有空间三维信息,同时还带有纹理信息。

(2)点云索引预处理。由于点云数据量大,点云处理软件如autoCaD、terrS0lid对点云数据导入、显示和处理效率低,需要建立点云索引。点云索引采用常用的金字塔索引方式,每一级索引网格步长可设置为100。进一步对点云数据进行噪声处理,剔除无效数据。

(3)图件绘制。根据拼接之后的扫描点云数据以及近景摄影测量数据,按照古建筑物绘图规则与精度,进行古建筑物精细测绘,具体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二维图纸。图件绘制可采用点云面片切割、基于点云平面投影等获取点云在成图平面上的点云数据和投影图,以此可方便绘制各种古建筑物图件、构件图件等。

点云面片切割是根据绘图需要,获取不同部分点云在基于设定平面的切片组合在一起进行构件测图。考虑到切片点云密度,需要根据不同位置需求,从原始点云中选择数据加密点云,这样既能保证整体轮廓清晰,又能保证关键部位点云数据足够密集,还能保证整体数据量不至于过大

三维模型重建。首先,可利用古建筑物三视图建立古建筑物三维模型框架;然后根据各个构件图纸、构件尺寸及构件在三视图中的位置,重建精确的三维模型。最后,将采集的全局影像映射到三维模型上,得到古建筑真实三维模型。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考古学及文物保护领域中应用的深人,文物数字化问题已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本研究提出的多测量手段可以有效、全面获取建筑三维空间数据,速度快且精度高,满足古建筑三维重建要求。据此可生成建筑物各种比例尺平面图、构件精细图纸和精细三维模型,用于古建筑虚拟展示。古建筑精细三维数字模型记录了古建筑真实三维信息和纹理信息,为古建筑修缮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三维数字化古建筑模型有利于古建筑面向用户的交互式展示,可以较好地解决丰富的展品与有限的展览空间、时间的矛盾,让更多的人分享人类古老文明,对于实现不同地区文物资源共享、保护珍贵的文物资源、传播古老的文明文化、展示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